近现代昆曲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有赖于优秀昆曲人才的涌现,取决于昆曲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采用以点带面、个案研究的方式,回顾二十世纪以来几代昆曲演员的成长历程,概括各地不同时期关于昆曲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通过对生源、师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艺术实践等多方面的具体分析,总结近百年间昆曲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教训,试图完成对“近现代昆曲教育”这一选题的系统性、理论性的深入研究。
     论文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昆曲教育,分为三节。第一节,对“昆曲教育”一词进行定义性的界说,即“关于专业昆曲人才的培养过程的研究”;第二节,按照教育单位进行分类,归纳了四种古代昆曲的教育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总结其成功的历史经验;第三节,对昆曲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论述。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根据教育单位的不同,分别对昆剧传习所、学校及培训班和专业剧团三种昆曲教育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并选取代表性的个案进行深入分析。
     第二部分,昆剧传习所的昆曲教育。首先,对昆曲艺术的历史盛衰以及二十世纪初昆曲的生存环境和人才状况进行全面回顾,论述了昆剧传习所这一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昆曲科班的创办背景;其次,具体分析了昆剧传习所的创办过程、人才培养方式、实践演出以及“持续性”教育等问题。
     第三部分,学校及培训班的昆曲教育。首先,概述了各地不同时期昆曲班的整体教育情况;其次,分别以上海戏曲学校“昆大班”和“昆五班”为例,对戏曲学校的昆曲教育模式以及新世纪昆曲教育的探索进行了全面的个案研究;再次,对其它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及培训班的昆曲人才培养实例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专业剧团的昆曲教育。首先,对各地剧团昆曲教育情况进行了整体概述;其次,以江苏省苏昆剧团为例,结合单个演员的成长历程,对剧团学馆“以团带班”的昆曲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论述“以戏育人”的昆曲教育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总结这种新型的昆曲人才培养方式的成功经验。
     第五部分,近现代昆曲教育的回顾与思考。首先,对近现代以来各种昆曲教育模式的成败得失予以总结,揭示优秀昆曲人才成材的内在规律;其次,论述曲家、曲友和曲社对近现代昆曲教育所作的贡献;最后,对目前昆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个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建议,试图为未来的昆曲教育事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Kunqu art,one of the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epend on the emerging of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s of Kunqu and the success of Kunqu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I review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Kunqu actors and actresse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way of case study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one point to lead the whole area, to give a sweeping generalization about the exploration of effective modes of Kunqu education in various area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ch aspects as source of students, qualities of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and art practice and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Kunqu education in this century, this paper tries to accomplish a systematic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opic of the Education of Kunqu in Modern Time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which begins with stating the Kunqu education in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Kunqu education, which is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ng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Kunqu actors. The second section gives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 units, summarizes the four education modes of ancient Kunqu, analyses and general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odes, and sums up its successful historic experience. In the third section, the content of Kunqu opera education is discussed in categories. From the second part to the fourth part,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education units, I do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three Kunqu opera education modes of training institute, schools and training class and professional opera troupes, and select some representative cases for further analysis.
     Part two is devoted to the Kunqu opera education in the Kunqu Opera School It gives an overall review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Kunqu in history,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alents situation in early 20th century, summarizes the establishment background of the Kunqu Opera School, the most important Kunqu school in 20th century. It also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stablishing processes, cultivating modes, practicing performances and constant education of Kunqu training institutes.
     Part three discusses the Kunqu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training classes. First, it shows the general picture of Kunqu class in different area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 Next, taking the example of“Kunqu class one”and“Kunqu class five”in Shanghai Traditional Opera School, it analyzes the Kunqu education modes in opera school and the Kunqu educ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And then, it analyzes other representative examples of schools and training class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Kunqu talents.
     Part four focuses on the Kunqu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opera troupes. First, it gives an overall statement about the Kunqu education situation in different troupes. Next, taking the Theater Sukun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with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certain actors, it offers a deep analysis on the education mode of“leading the class with groups”in opera troupe training. Then, it takes the youth version of Peony Pavilion to demonstrate the scientific rationality of the Kunqu education mode of“educating people through performing”, and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this new way of cultivating Kunqu talents.
     Part five is the review of contemplation on modern Kunqu education. First, it gives a summary on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varied Kunqu education modes in modern times, revealing the inherent law of how a Kunqu learner grows to be an excellent performer. Next, it state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Kunqu experts, Kunqu fans and Kunqu societies to modern Kunqu education. Finally, it analyzes one by one the exi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Kunqu education, and offers effective solutions, trying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Kunqu education.
引文
1洛地.戏曲与浙江[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359-360页。
    1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C]. //教育世界.56号,1903年8月。
    1俞振飞.送江苏省苏昆剧团[J]//新民晚报.第2版.1961年09月28日。
    1吴新雷.“顾瑛”词条[C]. //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327页。
    2清·余怀《寄畅园闻歌记》。
    1明·魏良辅《南词引正》第三条。
    2清·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C].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0回[C].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208页。
    1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二《乐技》[C]. //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51页。
    1周明泰.清升平暑存档事例漫抄[C]. //潘占伟、洪文雄.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四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5月。
    2转引自王芷章的《清升平署志略》,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53页。
    3张庚等.中国戏曲通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515页。
    1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情痴》[C]. //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73页。
    2清·徐树丕《识小录》卷四《梁姬传》。
    3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曲派》[C]. //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17页。
    4明·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五十七。
    5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1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选剧第一”,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出版:93页。
    1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歌舞”,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出版:128页。
    1顾聆森.“唱念音韵”词条[C]. //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504页。。
    2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歌舞”,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129页。
    1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歌舞”,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出版:128页。
    1战国·荀子《荀子·天论篇》。
    2叶长海.中国艺术虚实论[J]//戏剧艺术,2001年第6期。
    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
    1半塘(姚民哀).五号楼杂评[J].转引自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59页。
    2天亶.仙韶寸知录·陆寿庆、金阿庆和丁兰生[J]//申报.(民国九年)1920-02-08(14)。
    1天亶.仙韶寸知录·昆剧之装束[J]//申报.(民国九年)1920-02-03(13)。
    1邓长风.关于近代上海昆剧演出史料的几点辨证[C].//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483页。
    1节选自陈彦.百年老店易俗社[C].//美文(上半月),2007年第6期
    1杨问春、张自强.欧阳予倩与南通伶工学社[C].//上海戏剧,1982年6月。社,2002年5月。
    1拍先:拍曲先生的简称,又称为“拍师”。实即笛师、曲师的俗称。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66页,吴新雷编写的“拍先”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根据《苏州昆剧传习所始末》一文整理。王传蕖忆述.苏州昆剧传习所始末[C].//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戏曲史料荟萃(第一集),1986年.03.30:1-20页。
    1昆剧传习所将于明日表演[J]//申报.(民国十三年)1924-04-11。
    1昨日昆剧传习所之日戏[J]//申报.(民国十三年)1924-05-24(增刊2)。
    1沈吉诚.乐府新声[J]//申报.(民国十六年),1927年12月16日。
    2未翁.红氍毹(新乐府观剧杂评)[J]//申报.(民国十八年),1929年12月30、31日。
    3老玄.新乐府顾曲纪盛[J]//申报.(民国十九年),1930年5月16日。
    4放翁后人.新乐府观昆剧记[J]//梨园公报.(民国十九年),1930年1月14日。
    5如剑影.新乐府观昆剧记[J]//梨园公报.(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5日。
    1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6页,王如编写的“江苏省戏曲学校昆曲班”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6页,桑毓喜编写的“苏州专区戏曲学校苏昆班”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7页,周世瑞编写的“浙江省戏曲学校昆曲班”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8页,沈沉编写的“温州永嘉地区昆曲艺术培训班”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7页,文芳编写的“天津市戏曲学校昆曲班”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8页,杨栋编写的“高阳县北昆戏曲学校”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8页,杨栋编写的“河北省戏曲学校昆曲科”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8页,李楚池编写的“嘉禾昆曲学院训练班”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文化部1995年将昆曲工作的八字方针修改为:“保护、继承、革新、发展”。
    2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6页,王如编写的“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8页,沈沉编写的“永昆学馆”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参见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258页,李楚池编写的“湖南省艺术学校湘昆科”词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华东戏曲研究院开办昆曲演员训练班[J]//解放日报.第3版.1954.03.26。
    2刘政宏.江南名丑——刘异龙访谈录[C].//叶长海、刘庆.魂牵昆曲五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1张静.似水流年——记岳美缇[C].//叶长海、刘庆.魂牵昆曲五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1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华东戏曲研究院开办昆曲演员训练班[J]//解放日报.第3版.1954.03.26。
    1上海市戏曲学校进行一系列的改革[J]//新民晚报.第2版.1955.09.10。
    2岳美缇.巾生今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9-10。
    1陆左华、何其烈.登台之前[J]//人民日报.第4版.1961.11.01。
    1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华东戏曲研究院开办昆曲演员训练班[J]//解放日报.第3版.1954.03.26。
    1上海戏曲学校加强演出实践[J]//解放日报.第3版.1958.04.03。
    1昆坛老枝绽新芽——上海戏校昨招生目击[J]//新民晚报.第4版.2004.05.03。
    1上海戏剧学院戏曲教育指导委员会,《昆剧表演专业中、高一体化教学计划大纲》(试行稿),油印本,2006年12月。
    1叶长海.序言[C].//昆曲精编教材300种.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年版。
    1徐幸捷、顾兆琳.国家昆曲人才教育培训基地[C].//表演与舞台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2月版:213。
    1谢柏梁.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74-75。
    2洛地.《十五贯》回顾和思考[J].戏剧艺术,2007年第1期。
    1桑毓喜.“继”字辈[C].//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72。
    1章继涓.忆往事[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2钱璎.幽兰飘香人欲醉——记苏、昆剧“继”字辈演员[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3金继家.“继”字辈的“教师群”[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1金继家.“继”字辈的“教师群”[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1柳继雁.难忘恩师[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2凌继勤.我学昆剧[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3章继涓.忆往事[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1柳继雁.难忘恩师[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2凌继勤.我学昆剧[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3周继翔.几点体会[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1章继涓.忆往事[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2姚继锟.忆恩师沈传芷[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3朱继勇.忆我的恩师[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1金继家.继字辈的总家老师——怀念徐凌云老师在苏州的舐犊之情[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2徐凌云口述,陆兼之、管际安记录整理.昆剧表演一得·看戏六十年[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9年版:68。
    3金继家.继字辈的总家老师——怀念徐凌云老师在苏州的舐犊之情[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1古兆申.转益多师说传承——访张继表谈学艺经历[C].//白先勇编.牡丹还魂,文汇出版社,2004年11月。
    2柳继雁.难忘恩师[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1凌继勤.我学昆剧[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2周继翔.几点体会[C].//昆剧继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年。
    1江苏省苏昆剧团昨晚招待演出[J]//文汇报.第2版.1961.09.09。
    2苏昆剧团的打泡戏[J]//新民晚报.第2版.1961.09.09。
    1俞振飞.送江苏省苏昆剧团[J]//新民晚报.第2版.1961.09.28。
    2曲调优美动听语汇丰富多彩——上海文艺界人士分析苏昆剧的艺术特点[J]//文汇报.第2版.1961.09.21。
    1顾笃璜.一点期望(代序)[C]//苏昆剧承字辈,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7年。
    1蓝翎.戏曲表演的神品[J]//戏剧论丛,1983年第三辑。
    2冯牧.昆剧的生机——看张继青演出,谈昆剧的继承和发展[J]//戏剧论丛,1983年第三辑。
    1古兆申.转益多师说传承——访张继表谈学艺经历[C].//白先勇编.牡丹还魂,文汇出版社,2004年11月。
    2朱禧、姚继焜.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03月:195-196页。
    3朱禧、姚继焜.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03月:196页。
    1张继青.姑苏城啊,培育滋养我生长的地方[J]//苏州报,1984年3月25日。
    2朱禧、姚继焜.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03月:201页。
    1张继青.张继青谈昆剧表演[C].//朱禧、姚继焜.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03月:201页。
    2古兆申.转益多师说传承——访张继表谈学艺经历[C].//白先勇编.牡丹还魂,文汇出版社,2004年11月。
    1古兆申.转益多师说传承——访张继表谈学艺经历[C].//白先勇编.牡丹还魂,文汇出版社,2004年11月。
    1吴新雷.青春版《牡丹亭》的独特创意和杰出成就[C].//白先勇主编.圆梦: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广州,花城出版社:165。
    1周秦.姑苏风范的现代延展——记苏昆优秀青年演员沈丰英[J]中国戏剧,2006年12月18日。
    1朱栋霖.论青春版《牡丹亭》现象[C].//白先勇主编.圆梦: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广州,花城出版社:185。
    1“传”字辈演出剧目志[C].//桑毓喜.昆剧传字辈,《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2000年。
    1古兆申.转益多师说传承——访张继表谈学艺经历[C].//白先勇编.牡丹还魂,文汇出版社,2004年11月。
    
    1桑毓喜,见《中国昆剧大辞典》第358页“顾传玠”词条,吴新雷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2桑毓喜,见《中国昆剧大辞典》第361页“朱传茗”词条,吴新雷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3郑利寅,见《中国昆剧大辞典》第379页“华文漪”词条,吴新雷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4周世瑞、李兆淦,见《中国昆剧大辞典》第370页“汪世瑜”词条,吴新雷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1转引自《戏剧工作文献资料汇编》,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编辑部、吉林省戏剧创作评论室评论辅导部编写,1984年,355页。
    1郑培凯.牡丹还魂三段论[C].//白先勇主编.圆梦: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广州,花城出版社:208-209。
    2俞振飞.送江苏省苏昆剧团[J]//新民晚报.第2版.1961.09.28。
    1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歌舞”,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出版:131。
    1武俊达,见《中国昆剧大辞典》第416页“叶堂”词条,吴新雷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1谢孝思.忆瞿安师[J].艺术百家,1994年第三期。
    2郑振铎.记吴瞿安先生[J].国文月刊,1942年第四十二期。
    3韩世昌.我的昆剧艺术生活[J]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四辑,1982年9月。
    1苏州市戏曲研究室.戏曲信息,1984(2)。
    1胡忌.昆曲,是抢救还是创新——为纪念徐凌云先辈诞生120年而作[J]//戏剧艺术,2008年08月15日。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http://www.unesco.org所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文版。
    3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月。
    1郑培凯.昆曲在21世纪的文化定位[C].//高福民、周秦主编.中国昆曲论坛2005,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高福民.伴随苏州昆曲十二年(代总序一)——苏州昆曲的保护与“原真性”特色[C].//徐凌云口述,陆兼之、管际安记录整理.昆剧表演一得·看戏六十年.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9年版。
    3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C].//文艺研究,2007年02期。
    4章培恒、梁谷音.就昆曲的生存、保护及发展章培恒对话梁谷音[J]//文汇报.第2版.2004.02.05。
    1周传瑛口述、洛池整理[M].昆剧生涯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
    2周秦.论昆曲艺术的原生环境与文化特征[C].//高福民、周秦主编.中国昆曲论坛2005,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3周秦.论昆曲艺术的原生环境与文化特征[C].//高福民、周秦主编.中国昆曲论坛2005,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4节选自周秦发言.刘庆记录整理.昆曲人才培养研讨会纪要[C].//叶长海、刘庆主编.魂牵昆曲五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9月。
    1赵景深.序(之三)[C].//昆剧表演一得·看戏六十年.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9年版。原序文作于1959年10月。
    1刘庆记录整理.昆曲人才培养研讨会纪要[C].//叶长海、刘庆主编.魂牵昆曲五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9月。
    
    1叶长海.昆曲人才培养今昔谈[C].//高福民、周秦主编.中国昆曲论坛2005,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根据2010年01月05日顾兆琳采访录音整理,采访地点上海戏曲学校昆剧教研室。
    3叶长海.昆曲人才培养今昔谈[C].//高福民、周秦主编.中国昆曲论坛2005,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陈文华.昆曲两代人——记昆曲老教师沈传芷和他的学生蔡正仁[J].光明日报,1961年11月26日。
    2节选自梁谷音发言.刘庆记录整理.昆曲人才培养研讨会纪要[C].//叶长海、刘庆主编.魂牵昆曲五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9月。
    3节选自张洵澎发言.刘庆记录整理.昆曲人才培养研讨会纪要[C].//叶长海、刘庆主编.魂牵昆曲五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9月。
    1节选自张洵澎发言.刘庆记录整理.昆曲人才培养研讨会纪要[C].//叶长海、刘庆主编.魂牵昆曲五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9月。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1周建琳、郭斐斐.中新网苏州第四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举行——诠释古老与高雅,2009年6月19日http://www.chinanews.com.cn
    1王守泰.昆剧的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1月。
    [1]王蕴明、丛兆桓主编.新缀白裘.北昆专集[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
    [2]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第一——七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白先勇.圆梦——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M].广州:广东省花城出版社,2006.
    [2]白先勇策划.姹紫嫣红牡丹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白先勇.白先勇说昆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4]白先勇.牡丹还魂[M].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
    [5]陈多.戏曲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陈为瑕.昆剧折子戏初探[M].郑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91.
    [7]蔡欣欣.台湾戏曲研究成果述论(1945-2001)[M].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
    [8]陈益.寻梦六百年:昆曲盛衰史探幽[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9]董每戡.笠翁曲话[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范明华、张贤根[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1]傅晓航.戏曲理论史述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12]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3]高福民、周秦.中国昆曲论坛(2005)[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14]高福民、钱璎主编.昆剧继字辈[M].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4.
    [15]高福民、钱璎主编.昆剧承字辈[M].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编,2007.
    [16]顾聆森.昆曲与人文苏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17]顾笃瑛.昆剧史补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18]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19]侯玉山口述,刘东升整理.优孟衣冠八十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20]洪惟助.昆曲研究资料索引[M].台北:国家出版社,2002.
    [21]洪惟助.昆曲辞典(上、下)[M].台北:国家出版社,2002.
    [22]洪惟助.昆曲艺人及学者访问录[M].台北:国家出版社,2002.
    [23]华传浩演述,陆兼之记录整理.我演昆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
    [24]陆萼庭.清代戏曲与昆剧[M].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
    [25]李晓.中国昆曲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6]李楚池编.湘昆志[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27]刘坚.戏曲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28]刘祯、谢雍君.昆曲与文人文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29]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0]钮骡、傅雪漪等.中国昆曲艺术[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31](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M].王古普译,北京:中华书局,1954.
    [32]齐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3]孙崇涛.戏曲文献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34]沈沉辑.永嘉昆剧[M].永嘉:永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1998.
    [35]沈沉.永嘉昆曲[M].永嘉: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
    [36]桑毓喜.昆剧传字辈[M].苏州:《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2000.
    [37]宋波.昆曲的传播流布[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38]唐葆祥.俞振飞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39王传淞.丑中美—王传淞谈艺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40]王安葵、何玉人.昆曲创作与理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41]王宁、任孝温.昆曲与明清乐伎[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42]王兴华.中国美学论稿[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43]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44]王廷信.昆曲与民俗文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45]吴梅撰.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M].江巨荣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6]吴新雷.二十世纪前期昆曲研究[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47]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8]徐凌云口述,陆兼之、管际安记录整理.昆剧表演一得·看戏六十年[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9年版.
    [49]徐慕云.中国戏剧史[M].上海:世界书局,1938.
    [50]徐渊、桑毓喜记录整理.宁波昆剧老艺人回忆录[M].苏州:苏州市戏曲研究室刊印,1963年.
    [51]熊妹、贾志刚.昆曲表演艺术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52]夏写时.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53]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M].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54]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5]叶长海.画语曲律[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
    [56]叶长海主编.中国戏剧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57]叶长海、刘庆主编.魂牵昆曲五十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58]叶长海.无悔追梦:上昆名家从艺五十周年风采实录[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59]杨剑明.曲话文体考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60]杨成寅主编.美学范畴概论[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61]余从、王安葵主编.中国当代戏曲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62]俞振飞.俞振飞艺术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63]周贻白.中国剧场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64]周贻白.中国戏剧史[M].中华书局,1953.
    [65]周贻白.中国戏曲史长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l960.
    [66]周秦.苏州昆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67]赵景深.曲论初探[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68]赵景深.戏曲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9]章培恒.洪异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0]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71]张允和.昆曲日记[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72]张发颖.中国戏班史[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73]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4]周育德.昆曲与明清社会[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75]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76]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77]左鹏军.近代传奇杂剧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8]詹慕陶.昆曲理论史稿[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79]朱禧、姚继焜.青出于蓝: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80]朱琳.昆曲与江南社会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1]朱建明辑选.《申报》昆剧资料选编[M].上海昆剧志编辑部内部刊印,1992.
    [82]郑雷.昆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83]苏州昆剧传习所.《苏州昆剧传习所纪念集》,2006年6月编印.
    [84]《中国的昆曲艺术》编写组编.中国的昆曲艺术[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85]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L川.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86]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编.中国戏曲研究书目提要[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87]中国戏曲志·江苏卷[M].中国ISBN中心,1992.
    [88]中国戏曲志·安徽卷[M].中国ISBN中心,1993.
    [89]中国戏曲志·上海卷[M].中国ISBN中心,1996.
    [90]中国戏曲志·浙江卷[M].中国ISBN中心,1997.
    [91]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上、下)[M].中国ISBN中心,1999.
    [1]安葵.昆曲保护与民族文化创新[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1辑).
    [2]安葵.给昆曲以明确定位[J].戏曲研究,2006(70辑).
    [3]蔡正仁.振兴昆剧断想[J].中国戏剧,1992(5).
    [4]蔡正仁.让昆曲跟上时代——我的几点浅见[J].上海戏剧,1981(5).
    [5]蔡正仁.昆曲艺术传承难在何处[J].中国文化报,2007(11.28).
    [6]蔡正仁.浅谈昆剧的继承与发展——为纪念“传”字辈老师八十周年而作[J].上海戏剧,2001(6).
    [7]蔡欣欣.昆曲在台湾发展之历史景观[J].中华戏曲(38辑).
    [8]曹燕宁、李斌.源流与趋势:台湾昆曲传播简述[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2009(4).
    [9]丁汝芹.南府、升平署里的太监们[J].紫禁城,1996(2).
    [10]丁修询.昆剧的属性:关于“阳春白雪”、“士大夫艺术”问题[J].艺术百家,1988(3).
    [11]丁修询.树起中国戏曲科学的大旗—“昆剧学”当议[J].艺术百家,1988(4)
    [12]丁修询.中国昆剧与西方戏剧[J].艺术百家,1997(4).
    [13]戴平.保存昆曲遗产之我见[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4(3).
    [14]董健.人文教育与名剧进校——在南京大学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J].艺术百家,2006(3).
    [15]邓长风.昆剧演出史料钩沉一一美国国会图书馆读书札记之三[J].艺术百家1992(4).
    [16]顾兆琳.以人为本、启迪心智——论俞振飞教育思想[J].上海戏剧,2002(9).
    [16]顾笃璜.昆剧价值的再认识——保存与创新的对话[J].艺术百家,1988(1).
    [18]顾笃璜.昆剧的革新与前途——为昆剧传习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而作[J]戏剧论丛,1981(4)
    [19]龚和德.关于昆剧的四点建议[J].中国戏剧,2001(11).
    [20]黄有觉.保护昆曲应该重视抢救堂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3).
    [21]胡忌.传统昆剧的“神品”和观众的层次—为“曲高和寡”进一解[J].艺术百家,1987(3).
    [22]胡忌.昆曲,是抢救还是创新—为纪念徐凌云先辈诞生120年而作[J].戏剧艺术,2005(1).
    [23]胡亚娟.昆曲表演“乾嘉传统”形成期的文人功绩——以《审音鉴古录》和《缀白裘》中的《琵琶记》选出为例[J].艺术百家,2008(4).
    [24]胡丽娜.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1).
    [25]何博.妙在离合之际——论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整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11).
    [26]韩冬青.昆曲剧目教学八法[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戏曲艺术》,2005(11).
    [27]江捷.堂名之名及其历史溯源[J].戏曲研究(77辑).
    [28]柯凡.昆剧传习所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J].中华戏曲,2007(12).
    [29]厉震林.论男性文士的家班女乐[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戏曲艺术》,2005(8).
    [30]李晓.南昆表演艺术的体系及其创造法则[J].艺术百家,1998(3).
    [31]李晓.20世纪的《长生殿》研究[J].戏曲艺术,2000(2).
    [32]李晓.昆剧表演艺术的“乾嘉传统”及其传承[J].艺术百家,1997(4).
    [33]李耿巍.寻梦·追梦·圆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历程[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1).
    [34]刘婷.对北方昆曲剧院现状的调查—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J].戏曲艺术,2004(2).
    [35]刘水云.论明清家乐的导演体制及其对明清戏曲导演理论的贡献[J].求是学刊,2007(5).
    [36]刘淑丽.明清时期家班及职业戏班演出《牡丹亭》概况[J].艺术晨家,2004(1).
    [37]刘庆.明清时期职业戏班的管理环境和竞争策略[J].戏剧艺术,2005(4).
    [38]刘召明.论晚明家乐戏班的兴起及其戏剧史意义[J].社会科学家,2007(12).
    [39]刘俊.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苏州制作过程“场记”[J].华文文学,2005(5).
    [40]刘冀.江南幽兰人间雅韵——昆曲漫谈[J].江苏地方志,2003(2).
    [41]陆萼庭.一代昆剧传人“传”字辈序[J].艺术百家,2000(3).
    [42]洛地.《十五贯》回顾和思考[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2007(1).
    [43]么书仪.关于升平署档案[J].文学遗产,2008(2).
    [44]丘慧莹.关于《清升平署志略》论及“南府”、“景山”的几个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45]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46]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J].文艺研究,2007(2).
    [47]宋俊华.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J].文学遗产,2009(3).
    [48]沈达人.发展昆剧的最佳选择[J].戏曲艺术,1995(1).
    [49]沈梅.《牡丹亭》畔踏歌声——《青出于蓝: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管窥[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戏曲艺术》,2009(5).
    [50]桑毓喜.“传”字辈中第一人——记昆坛名小生顾传玠[J].艺术百家,1997(4).
    [51]王守泰.昆剧的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52]王询.昆曲的命运[J].中国戏剧,2001(9).
    [53]王宁.“清赏”与“雅玩”——昆曲的文人环境与地域色彩[J].文艺争鸣,2005(1).
    [54]王永健.关于建立“昆剧学”的断想[J].艺术百家,1988(4).
    [55]汪人元.关于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J].艺术百家,2005(5).
    [56]汪人元.面向未来的戏曲教育——苏州大学中文系昆剧艺术班访谈录[J].中国戏剧,1991(7).
    [57]吴新雷.论昆剧曲调的继承与创新[J].南京大学学报,1978(1).戏剧论丛,1981(4).
    [58]吴新雷.南京剧坛昆曲史略[J].艺术百家,1996(3). [59吴新雷.昆曲剧目发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60]吴新雷.关于吴梅的昆曲论著及其演唱实践———为纪念曲学大师吴梅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61]吴新雷.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从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到上昆全景式《长生殿》[J].文艺研究,2009(6).
    [62]吴新雷.青春版《牡丹亭》的独特创意和杰出成就[J].华文文学,2005(6).
    [63]温显贵.从教坊、南府到升平署——清代宫廷戏曲管理的三个时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64]谢雍君.昆曲与文人趣味[J].戏曲研究(63辑).
    [65]解玉峰.90年来昆曲研究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6]徐宏图.新声共咏日精花——记庄一拂与昆剧传字辈艺人[J].戏文,2002(1).
    [67]徐朔方、孙秋克.明代清曲的创作和发展[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68]徐宏图.业余曲社半爿天——杭嘉湖民国时期昆曲社与曲家概述[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9).
    [69]徐扶明.昆剧中北杂剧剧目初探[J].艺术百家,1995(4).
    [70]叶长海.明清戏曲演艺论[J].扬州大学学报,1997(5).
    [71]叶长海.昆曲与教育[J].中国戏剧,2001(12).
    [72]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J].艺术百家,2009(1).
    [73]杨惠玲.从明清家班的历史经验看当下昆曲的保护和发展[J].中央戏剧学报《戏剧》,2005(1)
    [74]杨惠玲.论家班主人对昆曲发展所做的贡献[J].艺术百家,2004(3).
    [75]杨惠玲.论晚明家班兴盛的原因[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76]姚旭峰.二十世纪昆剧研究综述[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2005(1).
    [77]吴相洲.论初唐近体诗律的形成与歌诗入乐的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78]袁绣柏.从“近代曲辞”看“选诗入乐”对唐诗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79]朱建华.论家班在昆曲发展史上的意义[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80朱为总.论昆曲的传承发展与人才培养[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6).
    [81]朱建明.台湾昆剧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上海艺术家,1998(3).
    [82]朱为总,对浙江昆剧改革的几点思考[J].戏文,1999(1).
    [83]张庚.继承发展昆剧的优良传统[J].中国戏剧,1982(01).
    [84]瞻岩.谈昆曲学的建立和研究[J].戏曲研究(5辑).
    [85]周秦.我带昆曲班[J].中国戏剧,1992(10).
    [86]周秦.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J].艺术教育,2007(4).
    [87]周秦.论昆曲艺术的原生环境与文化特征[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88]周秦.姑苏风范的现代延展——记苏昆优秀青年演员沈丰英[J].中国戏剧,2006(12).
    [89]张红翠.古典美的“含蓄”与现代美的“过度”———看青春版《牡丹亭》的都市巡演[J].河南社会科学,2007(3).
    [90]邹红.曲高未必和寡、源远还须流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之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陈红《张卫东昆曲传承实践研究》,河南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谢嘉幸,2007年。
    [2]刘庆《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叶长海,2002年。
    [3]李莉《上海戏曲教育模式初探》,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叶长海、金登才,2008年。
    [4]江捷《堂名考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刘祯,2009年。
    [5]焦志丽《以昆曲、古琴等教学实践为例看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姚思源,2005年。
    [6]柯凡《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导师王安葵,2008年。
    [7]舒永治《昆曲:百年传承的回顾与思考》,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舒永治的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周秦,2002年。
    [8]周丹《昆曲清唱与剧唱比较研究》,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路应昆,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