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洛阳城的营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魏都城洛阳上承东汉魏晋,下启隋唐盛世,在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废弃了东汉、魏晋以来的南北二宫的结构,创立了单一宫城制;改“后市”的传统的为“前市”的布局;首创规划整齐的里坊制度;三重城垣的都城结构,为隋唐都城的建设提供借鉴,对后世都城产生重大的影响。
     笔者大胆地尝试结合近年来考古发掘最新信息和运用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及多媒体技术复原北魏洛阳城,便于人们直观了解北魏洛阳城的布局、景观风貌和人居环境。从复原图再现北魏都城辉煌壮观的场面,让人们一睹其风采。
     第一章,分析北魏迁都及定都洛阳的原因。洛阳居天下之中,其良好的自然气候和险要的地理形势使周、汉、魏、晋等朝选择定都于此。北魏迁都洛阳也是基于这些因素。平城地处边陲,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不利于北魏统治中原地区,近百年的发展和移民使得城市人口承载量达到饱和,加之气候寒冷、疾患不断、北方柔然部的不时侵扰以及孝文帝对汉文化的仰慕,最终促成了北魏迁都洛阳。迁都成为转移国内矛盾,扩大统治区域的最佳选择。
     第二章,论述北魏洛阳城的营建过程、城市布局和规划等,包括宫廷建筑、礼制建筑、佛教建筑、城市交通、供水系统等在内的北魏时期的独特建筑,融合了鲜卑和汉族两种风格,开创了大规模的里坊制,被后世王朝采纳。本文运用CHGIS技术及3D-MAX等软件复原北魏洛阳城,将宏大的洛阳城采取数字化技术呈现出来。
     第三章,主要阐释北魏洛阳城在我国古都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对隋唐等王朝都城建设的影响。此外,洛阳旧城历史遗迹和古都风貌是历史留给我们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洛阳城的发展既要彰显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要展示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明的崭新风貌。如何既能保持古都风貌,还原历史古城遗迹,又不影响城市现代发展,促进古都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必须正式的现实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本文尽可能多地搜集了传世文献中保留下来的有关北魏洛阳城营建情况的材料,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探讨了北魏洛阳城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对后世都城建设的巨大影响。本问题的研究,对于更准确地了解我国古代都城建设很有帮助。本文只是对北魏洛阳城的初步考察,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断不敢言已穷尽此问题的每个方面,行文也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文中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尊敬的师长多多批评指正。
North Wei LuoYang City is the milestone of the ancient metropolis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it has established a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reasonable programming layout in the ancient metropolis of our country. The direct consequence of XiaoWen Emperor’s capital moving is that it made millions of immigrants including Xian Bei and some other northern nationalities move into Central Plains,which made its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reach an unprecedent altitude, which also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ang civilization afterwards. The construction style of North Wei LuoYang City not only contained the style of minority ethnics but also combined the architectural concept of Han nationality,which severed as a reference of the capitals’construction in later decades.At present, academic researches mainly go to some limited aspects such as the layout of HanWei LuoYang City and Buddhist architectural arts, what’s more,Chinese scholars have difficulties in picturing the overall of the north Wei LuoYang Cit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documents records and the shortage of relevant picture information. What is even harder is to reshow the largest city in the world at that time. Therefore, the author tries to use the new discoveries in archaeology, history and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gether to recover the north Wei Luo Yang City, which will help people tolearn the layout, landscape and residenc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easily,people also can see the splendid and grand capital of North Wei again fromthis recovery picture.
     The article is consisted of foreword,text,conclusion,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 and figure.
     In the foreword, the author comb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North Wei Luo Yang City, the recent architectural discoveries and the refile of classical documents, summarizes the preliminary reason why XiaoWen Emperor moved the capital,the discussion of how the climate factors influenced the moving is the special of the article. It also includes the researches on LuoYang City in each dynast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ext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various reasons of North Wei’s capital moving and the reason why they choose LuoYang City as the capital.
     The second part:it is mainly explains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layout of LuoYang City. Besides, it shows the recovery picture of North Wei LuoYang City which made byutilizing historical and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and 3D-MAX software.
     The third part illustrates the north Wei LuoYang City’s historic position in ancient China.The article collects as much information of LuoYang City that can be found in the remaining documents as possible, bases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discusses the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LuoYang City and the huge influence on the metropolis construction of later generations.The study of this question serves as a great help for people to get to know the ancient metropolis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more accurately. It is just some shallow study towards the north Wei Luo Yang City.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talent and knowledge I dare not to say I have covered all aspects of this question,I am willing to accept the instructions from respectful masters if there is any limitations need to be completed.
引文
①杜金鹏,钱国祥主编:《汉魏洛阳城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中第3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北魏永宁寺塔基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第224页。
    ②杨鸿勋:《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草图的说明》,《文物》,1992年第9期,第82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郭城和水道的勘察》,《考古》,1993年第7期,第602-608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考古》,2003年第7期,第53页。
    
    ①王铎:《北魏洛阳规划及其城史地位》,《华中建筑》,1992年第2期,第47页。
    ②朱耀廷:《定都与迁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69页。
    ③侯甬坚:《中国古都选址的基本原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①史念海:《中国古都概说(五)》,《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第104页。
    ②李久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洛阳古都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69页。
    ①杜金鹏、王学荣主编:《偃师商城遗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一《序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一《序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页。
    ④赵启汉、曹法舜:《盛乐·平城·洛阳——北魏都城的营建与迁徒述论》,《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49页。
    ①赵启汉、曹法舜:《盛乐·平城·洛阳——北魏都城的营建与迁徒述论》,《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49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二《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3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9页。
    ④[北齐]魏收:《魏书》卷四上《世祖太武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4页。
    ⑤[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85页。
    
    ①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9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五之二《天象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48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五之二《天象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47页。
    ④[北齐]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2页。
    ①布雷特?辛斯基著,蓝勇等译:《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2期,第59页。
    ②葛剑雄、华林甫编:《历史地理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1页,该文为竺可桢所著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原载于《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七十《祖莹傅》,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99页。
    ④徐胜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与气候变化之研究》,《台湾师大地理研究报告》,2003年第38期,第1-12页。
    
    ①徐胜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与气候变化之研究》,《台湾师大地理研究报告》,2003年第38期,第1-12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页。
    ③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91页。
    
    ①[唐]李延寿:《北史》卷四○《韩麒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2页。
    ②[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魏迁洛阳》,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63页。
    ③[唐]李延寿:《北史》卷二《世祖太武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2页。
    ④[北齐]魏收:《魏书》卷一○八《礼》,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4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八《齐纪四》,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34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一《蒋少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71页。
    ②[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90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3页。
    ④[北齐]魏收:《魏书》卷五十三《李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87页。
    
    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疏》卷十六《谷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312-1317页。
    ②黄建军:《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③钱国祥:《由阊阖门谈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考古》,2003年第7期,第53页。
    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93年第4期,第198页。
    ①[北魏]杨衒之著,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4期,第98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查》,《考古》,1993年第7期,第603-604页。
    ②王仲殊:《中国古代都城概说》,《考古》,1982年第5期,第511页。
    ③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第51页。
    ④张金龙:《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第53页。
    ⑤[北魏]杨衒之著,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卷五《城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⑥[北魏]杨衒之著,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⑦李久昌:《北魏洛阳里坊制度及其特点》,《学术交流》,2007年第7期,第174页。
    ⑧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①[北魏]杨衒之著,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②[北魏]杨衒之著,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③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67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洛阳考古工作队:《汉魏洛阳故城金墉城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3期,第1-16页。
    ⑤[北齐]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3页。
    ⑥[北魏]杨衒之著,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七《高祖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8页。
    ②(韩)金大珍:《试论北魏洛阳城建规模及特点》《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91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八之四《释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45页。
    ④(韩)金大珍:《试论北魏洛阳城建规模及特点》《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92页
    ①刘红军、卢章锋等:《基于GIS技术平台的城市排水管网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年第2期,第112页。
    ②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第33页。
    
    ①王铎:《北魏洛阳规划及其城史地位》,《华中建筑》,1992年第2期,第55页。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九十七《西域》,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06页。
    
    ①钱国祥,肖淮雁,郭晓涛等:《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考古》,2003年第7期,第39页。
    ②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北魏建春门遗址的发掘》,《考古》,1988第9期,第817页。
    ③刘庆柱,钱国祥:《汉魏洛阳城遗址研究》,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序第4页。
    ④张鸣华:《东南南宫考》,《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第25页。
    [1]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
    [2]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4] (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北魏)杨衒之.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6]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7]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8] (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64
    [9] (北宋)宋敏求.长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 (清)徐松.河南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2] (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3]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4]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刘宏煊.中国疆域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2]张兰生.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3]许锁孚、张宝剑.河洛定鼎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
    [5]辛向阳、倪建中.首都中国[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6]何德章.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朱学勤.拓跋史探[M].呼和浩特北京:远方出版社,2002
    [8]李凭.北魏平城时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任重,陈仪.魏晋南北朝城市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何兹全,黎虎.中国通史(第五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三联书店,1983
    [12]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3]朱大渭.六朝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4]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5]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编.古都洛阳[M].北京:北京朝华出版社,1999
    [16]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7]李孝聪.历史城市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18]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19]曲英杰.古代城市[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20]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1]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2]贺业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3]贺业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4]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5]雷从云,陈绍棣,林秀贞.中国宫殿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26]陈桥驿.中国七大古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27]朱士光.中国八大古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8]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9]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0]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31]田余庆.拓跋史探[M].北京:三联书店,2003
    [3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1998
    [3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34]李洁萍.中国历代都城[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35]吴必虎.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36]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37]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8] (日)中村圭尔.辛德勇译.拓跋史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9] (日)中村圭尔.辛德勇译.中日古代城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0] (日)前田正名.李凭译.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调查[J].考古,1973.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北魏永宁寺塔基发掘简报[J].考古,1981.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查[J].考古,1993.7
    [4]钱国祥,肖淮雁.北魏洛阳永宁寺西门遗址发掘纪要[J].考古,1995. 8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J].考古,2003.7
    [1]陈英.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汉化心理剖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2
    [2]高平.拓跋魏往京师平城大规模迁徙人口的数字、原因及其影响[J].北朝研究,2000.1
    [3]史苏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议[J].郑州大学学报,1988.6
    [4]马邦城.略论北魏孝文帝的迁都改制[J].浙江学刊,1993.6
    [5]力高才,高平.论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失误[J].晋阳学刊,1989.6
    [6]阿其图.拓跋鲜卑南迁至复国的实质性变化探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3
    [7]皮明庥.城市史研究略论[J].历史研究,1992.3
    [8]尚志迈,赵淑珍.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4
    [9]郑小容.鲜卑慕容名称详解[J].北朝研究,1992.2
    [10]解延琦.魏都平城[J].北朝研究,1992.2
    [11]段鹏琦.洛阳古代都城城址迁移现象试析[J].考古与文物,1999.4
    [12]钮仲勋.论北魏孝文帝之迁都[J].山西大学学报,1996.4
    [13]李开元,管芙蓉,赵琦.北魏平城宫殿建筑初探[J].北朝研究,1992.2
    [14]力高才,高平.北魏平城人口数字致疑[J].北朝研究,1992.2
    [15]赵启汉,曹法舜.盛乐·平城·洛阳——北魏都城的营建与迁徙述论[J].北朝研究,1994.4
    [16]邹德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J].北朝研究,1994.4
    [17]古鸿飞.关于北魏平城城建的初探[J].北朝研究,1995.2
    [18]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J].民族研究,1993.5
    [19]邱久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一统思想[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3.4
    [20]王铮,张丕远,刘啸雷.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6.4
    [21]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97.4
    [22]高平.北魏平城宫廷经济析[J].北朝研究,1997.2
    [23]邹逸麟、张修桂.关于历史气候文献资料的收集利用和辨析问题[J].历史自然地理研究,1995.2
    [24]朱玲玲.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特点[J].历史地理,1986.4
    [25]要子瑾.魏都平城遗址试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3
    [26]张冠增.城市史的研究——21世纪历史学的重要使命[J].神州学人,1994.12
    [27]徐胜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与气候变化之研究[J].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报告,2003.5
    [28]陈启汉.论拓跋鲜卑南迁及其氏族制度解体[J].广东社会科学,1985.1
    [29]张维训.论鲜卑拓跋部由游牧社会走向农业社会的历史转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3
    [30]何德章.北魏迁洛后鲜卑贵族的文士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三[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二十辑),2003.
    [31]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
    [32]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J].许昌学院学报,2003.6
    [33]秦冬梅.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候异常与农业生产[J].中国农史,2003.1
    [34]刘磐修.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进与退[J].史学月刊,2003.2
    [35]高贤栋.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礼制建设[J].烟台大学学报,2003.4
    [36]王亚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灾害思想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2003.1
    [37]王亚利.论儒家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救灾理念的主导作用[J].社会科学研究,2003.4
    [38]杜晓安.就平城、洛阳、长安三个亚文化阶段论鲜卑民族文化的变迁[J].许昌师专学报,1993.4
    [39]赵天改.洛阳古都的城址转移及原因试探[J].见中国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C],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89
    [40]蒋若是.洛阳在中国古都中的历史地位[J].见中国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C],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89
    [41] (韩)金大珍.北魏都城洛阳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洛阳伽蓝记》研究之一[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42]钟盛.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时期洛阳的经济发展状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1
    [43]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2000.2
    [44]于希贤.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文化透视[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
    [45]汪文学.古代都城地理格局之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江海学刊,2000.1
    [46]王社教.历史时期我国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2
    [47]于希贤.中国古城的仿生学文化透视[J].北京大学学报,2001.4
    [48]胡宝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地志[J].中国史研究,2001.4
    [49]薛端泽.北魏的内河航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3
    [50]胡宝国.魏晋南北朝的私撰地志[J].文史知识,2003.1
    [51]王雁卿,高峰.北魏平城瓦当考略[J].文物世界,2003.6
    [52]郭黎安.魏晋南北朝都城形制的几个问题[J].江海学刊,1985.3
    [53]翟建波.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的兴衰[J].社会科学,1985.2
    [54]赵启汉.北魏时期洛阳城的建设[J].史学月刊,1988.4
    [55]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J].文物,1978.7
    [56]张金龙.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J].历史研究,1999.6
    [57]王仲殊.中国古代都城概说[J].考古,1982.5
    [58]赵启汉.北魏时期洛阳城的建设[J].史学月刊,1988.4
    [59]孔祥勇,骆子昕.北魏洛阳的城市水利[J].中原文物1988.4
    [60](韩)金大珍.试论北魏洛阳城建规模及特点[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61]孟凡人.北魏洛阳外廓城形制初探[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2.4
    [62]陈桥驿.日本学者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J].历史地理(第六辑),1988.
    [63]陈桥驿.聚落、集镇、城市、古都[J].河洛史志,1994.3
    [64]马德真.论北魏孝文帝[J].四川大学学报,1963.1
    [65]陈汉玉.也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J].中国史研究,1982.4
    [66]冯君实.对近年来“孝文改制”研究的评议[J].东北师大学报,1985.6
    [67]孙祚民.略论北魏太和改制的几个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1987.1
    [68]蒋福亚.魏孝文帝迁都得失议[J].民族研究,1983.3
    [69]孙如琦.孝文帝的改革并未完成北方的民族融合[J].杭州大学学报,1989.4
    [70]史念海.我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J].中国古都研究,1986.2
    [71]张鸿雁.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J].辽宁大学学报,1985.1
    [72]张伟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J].历史地理论丛,1991.4
    [73]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
    [74]阎文儒.隋唐东都城的建筑及其形制[J].北京大学学报,1956.4
    [75]宿白.隋唐长安与洛阳[J].考古,1978.6
    [76]赵淑贞.北魏平城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2
    [77]张焯.平城营建始末[J].沧桑,1995.1
    [78]聂晓雨,董成圈.论北魏平城的建设及其对洛阳新都的影响[J].洛阳大学学报,1996.9
    [79]郭宝钧.洛阳古城勘察简报[J].考古通讯,1955.1
    [80]阎文儒.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查记[J].考古学报,1955.9
    [81]刘俊喜.平城考古再现辉煌——雁北师院发现一批北魏墓葬[J].文物世界,2001.1
    [82]于希贤.近四千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
    1 Alexander Soper,“Northern Liang and Northern Wei in Kansu”Artibus Asiae, vol21(1958)
    2 Swart, P.“Imperial cave-chapels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the Buddhist caves at Gongxian-an Interpretive description”Orientations20:10(1989.10)
    3斯波义信《中国都市史》东京大学出版会(2002)
    4中岛比译《隋唐长安城と洛阳城》《东洋史苑》17(1980)
    5饭田须贺斯《隋唐建筑の日本に及ぼせる影响——长安城と平城京の都市计画について》,《文化》19:1,1955
    6 Bret Hinsch,“Climatic change and history in China”in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22(2)(Wiesbaden,1988)
    [1]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美国编纂处网址:http://www.fas.harvard.edu/~chgis/
    [2]复旦大学禹贡网站网址:http://yugong.fudan.edu.cn/Ichg/Chgis_index.asp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