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时代终结之前,大批华人侨居马来亚。早期英国殖民政府对华人的母语教育置之不理,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十九世纪中叶,马来亚华人自发组织兴办华侨教育,开办家塾、私塾,创设义学、书院等,其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基本是对中国本土旧式教育的移植与仿创。
     伴随国内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新式教育的变革,异域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其带动下也逐步转型与发展。华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和学生数量剧增;从学前教育到中等教育,教育级别梯度延伸;新式教育逐步改良完善,女子教育全面展开;师范教育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受到重视,教育类型日趋多元化。
     在马来亚华校突飞猛进之时,英殖民当局对马来亚华侨教育从放任自流转为加强管制,蓄意限制并控制迅猛发展的华校。英属马来亚爱国侨胞团结起来,度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为争夺华侨势力,清政府对英属马来亚的华侨教育相当关注,遣派视学,褒奖兴学。民国政府基本沿承清末华侨教育的管理方式,同时又新增海外侨教专门管理机构、侨校调研、立案和立法等新元素,华侨教育管理逐步走向正轨。此外,近代驻外领事、华侨领袖绅商、帮派社群民众、华社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等也是马来亚华侨教育不断发展的推动力量。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是中国本土教育体制在异域的延伸,随国内教育变革而变更,以中国的教育制度为依归。其学制取自国内,教师大多来自内地,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上都仿照中国本土的模式。课程设置以祖国历史文化为主体,兼顾侨居地经济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形,重视英语和自然科学、实用技术课程。教科书与国内基本保持一致,内容上呈现出宣扬中华民族爱国意识与注重对祖国文化认同两大特色。马来亚华校的运作凸显社群化特征,其载体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亲组织和以地缘为基础的帮派组织,创立并兴办以华校为主的华文教育。社群化运作的基本模式实质为华人社团组织、华校和华商三者间的互动,其对华校的发展张力与合力并存。
     如同追随国内教育,受国内教育思潮牵引,使马来亚华校具有中华内核一般,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对闽省侨乡教育的反哺与辐射也清晰可见。近代闽省侨办教育体系的建构与海外华侨的慷慨捐助密不可分。华侨学校的经费主要得益于华侨或侨属的捐助,依赖于个人或团体的捐款、学杂费与学校经营收入、校友捐赠,少量来自国内与侨居地政府的补助。就其来源内容及其筹措形式而言,经费来源的主体和地域广泛,华侨捐资的具体形式多样,社会筹措形式多元化。与经费来源密切相关,华侨学校的管理体制主要依据创办者或资助者与学校的关系,管理模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单一的校长负责制两种。宏观而言,英属马来亚华侨在本土侨乡营造了良好的捐资兴学氛围,促进了新式思想的传播,改善了闽省的教育面貌;微观来看,异域华侨教育的实践与经验为闽省侨办学校注入外向型与现代性因子,使其具有侨之特色。
     英属马来亚华侨身处异邦,备受欺凌,眼界又相对开阔,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教育功能在此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他们积极捐资兴学实质是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爱国意识的体现,也是其主动自觉地维护和传承中华历史传统的文化自觉的具体表达。陈嘉庚、林文庆等华侨在异域与本土倾资兴学、办学数十年,逐步形成富有远见的教育观和颇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对此深层探究,故乡情怀的归属感、兴国救国的责任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及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促使他们在海内外兴办华侨教育的内在动力源泉。
Before the end of the British colonial era,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from Fujian province moved to British Malaya. The early British colonial government adopts a laissez-faire attitude towards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due to ignoring its importance. In the mid-19th century, overseas Chinese had set up a series of Chines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by themselves in British Malaya, including old-style private schools, community-run schools charging no tuition and academy of classic learning, etc., which was almost the transplantation and imitation of Chinese domestic old-styl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its form and content.
     The rising of Chinese domestic nation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greatly promoted the British Malaya oversea Chinese education to transformation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broadening the scale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hinese schools and students; extending its educational level gradient from primary to secondary education; gradually improving its modern education, achiev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overseas Chinese women's education, having the increasingly diversity in types of British Malaya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n its teac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its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huge advancement in Chinese schools in British Malaysia, British colonial authorities began to give up the former laissez-faire attitude and deliberately restrict and control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which made British Malaya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y unite and set off a massive opposition movement against it. To get more political and financial capital from overseas Chines, the Qing government had concerned for the oversea Chinese education in British Malaya, such as dispatching inspections and praising school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government almost follow the way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 management of, in addi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titution in charg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overseas education,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in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which gradually made Chinese authority's administration in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into the track. Besides, the modern Chinese consulars, overseas Chinese leaders, rich businessmen, intellectuals, gang community and massive common people also drov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in British Malaya.
     The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in British Malaya actually was the extension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which made changes and progressmemt depending on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Its school systems originated from China, and most teachers were from Chinese mainland. Specifically,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urses imitated Chinese mainland's patterns as well. For the curriculum in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Chinses history and culture was the main body, also gradually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the overseas Chinese residence's living situation for their actual requirements, such as emphasizing English, natural science, and practical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he textbooks were mostly from China and then there existed two major characteristics in promoting Chinese national patriotic consciousness 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national culture identity. Moreover, the oversea Chinese schools were community-oriented operation in British Malaya, whose carriers to were mainly the clan organizations and the geo-based organizations. The essence of the mode of the community operation in oversea Chinese shools was the interaction among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Chinese schools and Chinese businessmen, which caused the coexistence of tension and resultant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Same as overseas Chinese School in British Malaya has Chinese kernel for following domestic education, it is clearly visible to find its outstanding effects on the educ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for lots of overseas Chines returned to their hometown to set up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Actu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oversea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in Fujian province was mostly due to overseas Chinese generous donation. For the schools founded by oversea Chinese whether abroad or home, their funds sources mainly included the overseas Chinese or family members'donations, the individual or group donations, tuition and school operating revenue, alumni donations, and partly form the domestic and abroad government subsidies. In light of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financing source, its funding subjects and regions were widespread, the form of overseas Chinese donations was diversity, and the social financing was pluralism.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ource of fund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primarily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nder or funder and the school, the main management model has two kinds including the principals responsibility syste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only principals responsibility system. Macro perspective, British Malaya create a agreeable school-donated atmosphere in the hometowns of overseas Chinese, spreading the new ideas, and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situ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 overseas Chinese experience in British Malaya was helpful for the distinct moder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s they set up or funded in their hometowns in China.
     Modern overseas Chinese living in abroad, experiencing the humiliation but having relatively broad horizons, in which educational function wash given a fresh new meaning, so they had increasingly deep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Essentially, oversea Chinese active donation in Chinese edcuation was not only a manifestation of patriotism as a member of Chinese, but also a specific expression of cultural awareness through their practice in maintainance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odern times, Tan Kah Kee and Lim Boon Keng and other overseas Chinese funding schools for decades at abroad and home, and gradually form a far-sighted view of education and distinctiv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e reasons for overseas Chinese careing for education their hometown were that the strong sense of belonging for homel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nation, the sense of mission for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the clan consciousness, which were their inner power to set up oversea Chinese education at abroad and home.
引文
① 邓小平.同上海各界人士共迎新春佳节时的谈话[N].人民日报,1993-1-23.
    ② 庄国土.回顾与展望: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述评[J].世界民族,2009(1):51.
    ③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36.
    ① 黄书光.教育史学科发展的自我意识及其思考[M]//杨孔炽.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38.
    ① (宋)朱或.萍州可谈(卷二)[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4.
    ② 王本尊.中国华侨教育概论[M]//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总论卷编辑委员会.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总论卷.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588.
    ③ 别必亮.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
    ①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41.
    ② 李安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概述[M]//周南京.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总论卷.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1008.
    ③ 张正藩.近六十年南洋华侨教育史[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6.
    ① 梁兆康.华侨教育导论[M].台北:海外出版社,1959.
    ② 张正藩.华侨教育综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③ 朱敬先.华侨教育[M].台湾:中华书局,1973.
    ① 别必亮,田平.近代华侨教育的历史考察[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33-41.
    ② (日本)市川信爱,南洋华侨教育的嬗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33-38.
    ① 乔印伟.晚清时期的晋江华侨与侨办教育[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01-106.叶泉鹏.华侨华人与近现代闽南侨乡教育事业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② 新宪.华侨华人捐资办学与闽南社会的变迁『J].教育评论,2007(6):110-113.
    ③ 许肇琳,张天枢.广东华侨与侨乡教育[J].学术研究,1987(4):99-104.
    ④ 贺金林.民国时期的国立华侨中学[J].八桂侨刊,2006(3):69-72.纪宗安,何万宁.民国时期华侨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以暨南大学为例[J].民国档案,2006(1):123-128.
    ⑤ 张赛群.论国民政府的侨教立案制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70.汤兆云.论民国政府的侨教视导制度[J].民国档案,2006(1):117-122.
    ① 钱鹤,刘士木,李则纲.华侨教育论文集[M].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29:2.
    ② 赵慎一.南洋英荷两属华侨教育的比较[C]//刘十木、钱鹤、李则刚.华侨教育论文集.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29:]56.
    ③ 周廷珍.南洋英荷属华侨教育实况[J].教育杂志,1931,23(5):101.
    ④ 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
    ① 宋旺相著,叶书德译.新加坡华人百年史[M].新加坡: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出版,1993:14.
    ② (英)巴素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引言[M].槟榔屿:光华日报有限公司,1950:1.
    ③ 关楚璞.星洲十年·序[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2.
    ①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一、二、三、四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出版,1998,1999,2001,2003.
    ②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1.
    ③ 吴华.新加坡华文中学史略[M].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6.
    ④ 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工委会.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M].吉隆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出版,1993.
    ① 王秀南.星马教育泛论[M].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70.
    ② 宋哲美.星马教育研究集[C].香港:东南业研究所,1974.
    ③ 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M].新加坡:华裔馆,2005.
    ④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
    ⑤ 廖文辉.马新史学80年——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1930-2009)[M].上海:三联书店,2011:281.
    ⑥ 王品棠,徐柳常.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回顾与前瞻[C]//林水檺.文教事业论集.吉隆坡:马来西亚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出版,1985:23-39.
    ⑦ 方起驹,杨耀宗,金永礼.新马华人教育发展小史[C]//吴泽.华侨史研究论集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330-337.
    ① 陈绿漪.大马半岛华文教育的发展[M]//教总组织.教总33年: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庆祝成立33周年纪念特刊.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87:741-754.
    ② 叶钟铃.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略(1819-1969)[M]//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同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47-52.
    ③ 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283-342.
    ④ 李志贤.新加坡潮人教育事业与政治环境的互动——潮人学校转型的观察[J].油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63-71.
    ⑤ 杨妍,李志贤.论新加坡早期潮侨教育在地化——以1930年代的端蒙学校为例[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3-37.
    ⑥ 汤锋旺.二战前新加坡华人“会馆办学”研究[J].东南亚研究,2012(4):90-96.
    ⑦ 郑良树.新马福建人的教育基因[M]//林忠强,庄国土等.东南亚的福建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47.
    ⑧ 郑良树.新马两地华教运动的互动关系[M]//李元瑾.新马华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联合出版,2002:103.
    ① 郑良树.柔佛州的华文教育[M]//教总组织.教总33年: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庆祝成立33周年纪念特刊.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出版,1987:755-775.
    ② 余定邦.邱菽园、林文庆在新加坡早期的兴学活动『J].东南亚纵横,2003(6):42-44.
    ③ 范若兰.战前新马华侨女子教育的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4(2):72-77.
    ④ 范若兰.性别与教育:战前新马华文教育的性别分析[Jl.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4):32-38.
    ⑤ 吴明罡.近代新加坡华侨女子教育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96-97,101.
    ⑥ 赵欣.吴明罡.新加坡华校校刊对华侨教育的影响『J].八桂侨刊,2011(3):70-76.
    ⑦ Lee Ah Chai. Policies and Politics in Chinese Schools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1786-1941[D]. Singapore:University of Malaya,1957.
    ⑧ Lee Ting Hui. Chinese Schools in British Malaya:Policies and Politics[M].Singapore:South Seas Society,2006.
    ⑨ Ong Yen Her.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Singapore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1911-1959)[D]. Singapore:University of Singapore,1974.
    ① Yung Yuet-Hing. Contribution of the Chinese to Education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rated Malay States 1900-1941 [D].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1967.
    ①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9.
    ② 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3.
    ③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224.
    ④ 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4,4.
    ① 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② 林蒲田.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2.
    ③ 梁英明.评《海外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梳理》[J].东南亚研究,2009(4):63.
    ① 郑德华.关于“侨乡”概念及其研究的再探讨[J].学术研究,2009(2):95-100.
    ② 方雄普.中国侨乡的形成和发展[M]//庄国土.中国侨乡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279.
    ③ 周南京.世界华侨华人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06.
    ④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670.
    ⑤ 李长傅.地理学上所见之南洋[J].南洋研究,1931,3(6):110.
    ① 朱国宏.中国的海外移民:一项国际迁移的历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134.
    ② 颜清湟著,粟明鲜等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3.
    ①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M]//余定邦,黄重言等.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44.
    ② 书蠹编,顾因明,王旦华译.槟榔屿开辟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49.
    ③ 曾松华.七十五年来的槟城社会[M]//槟州中华总商会钻禧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槟州中华总商会钻禧纪念特刊.槟城:槟州中华总商会,1978:350-351.
    ④ 宋旺相著,叶书德译.新加坡华人百年史[M].新加坡: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93:5.
    ⑤ 宋旺相著,叶书德译.新加坡华人百年史[M].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出版,1993:18.
    ⑥ 麦留芳.方言群认同——早期星马华人的分类法则[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5:44.
    ⑦ 颜清湟著,粟明鲜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3.
    ⑧ 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2.
    ① 颜清湟著,粟明鲜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133.
    ②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11.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8.
    ④ 陈衍德.集聚与弘扬——海外的福建人社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4.
    ① 朱国宏.中国的海外移民:一项国际迁移的历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134.
    ② 颜清湟著,粟明鲜等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3.
    ③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27.
    ④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15.
    ① 颜清湟著,粟明鲜等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279.
    ②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283.
    ③ 吴广霈.南行日记[M]//余定邦,黄重言等.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300.
    ④ 马来西亚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课程局.马来西亚及其东南亚邻国史[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1999:141.
    ⑤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26.
    ① 马建忠.南行记[M]//余定邦,黄重言等.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299.
    ② 宋旺相著,叶书德译.新加坡华人百年史[M].新加坡: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出版,1993:228.
    ③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47.
    ④ 颜清湟著,粟明鲜等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279.
    ①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292.
    ② 颜清湟.战前新马闽人教育史实[M]//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工委会.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吉隆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出版,1993:3.
    ③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292.
    ④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294.
    ⑤ (清)李钟钰.新加坡风土记[J].东南亚,1997(1):54.
    ① 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Ml.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45-146.
    ② (清)康熙.帝王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09-332.
    ③ 颜清湟著,粟明鲜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274.
    ① 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214-216.
    ② (清)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M]//林远辉,张应龙.中文古籍中的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568.
    ③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24-.
    ① (清)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M]//林远辉,张应龙.中文古籍中的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568.
    ②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60.
    ① 张唐生.辛亥革命时期进步侨校特点及其贡献[C]//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教育(第2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4:51.
    ② 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第四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1:224.
    ③ 阙名.游历笔记[M]//余定邦,黄重言等.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213.
    ④ 邹代钧,西征纪程[M]//余定邦,黄重言等.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320.
    ① 周南京.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历史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373.
    ②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37-238.
    ① 许肇琳,张天枢.广东华侨与侨乡教育[J].学术研究,1987(4):99.
    ② 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314
    ③ 马兴中.解放前暨南大学的办学特色和经验[C]//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教育(第2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4:1-2.
    ④ 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暨南校史(1906-1986)[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6:4.
    ⑤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73.
    ① 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暨南校史(1906-1986)[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6:6.
    ② 戴学稷.解放前暨南大学发展史略[C]//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教育(第1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3:55.
    ③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60.
    ①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1033.
    ②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80-81.
    ③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38.
    ① 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316.
    ② 康有为著,周德昌编.康南海教育文选[C].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1.
    ③ 康有为著,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132.
    ④ 康有为著,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401.
    ① 康有为著,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169.
    ②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123.
    ③ 吴凤斌.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909.
    ④ 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编纂委员会.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第1编)[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65:659.
    ⑤ 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2:108.
    ⑥ 张唐生.清政府与华侨教育[C]//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教育(第1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3:35.
    ①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24.
    ② 颜清湟.从历史角度看海外华人社会变革[Ml.新加坡:新加坡青年书局,2007:243.
    ③ 颜清湟.从历史角度看海外华人社会变革[M].新加坡:新加坡青年书局,2007:256.
    ④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135.
    ① 颜清湟著,李恩涵译.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160-161.
    ② 张唐生.辛亥革命时期进步侨校特点及其贡献[C]//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教育(第2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4:53.
    ③ 林水椽,何启良,何国忠.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2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219.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37.
    ② 黄炎培.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J].教育杂志,1917,9(11):29.
    ① 李盈慧.华侨政策与海外民族主义(1912-1949)[M].台北:“国史馆”,1997:480.
    ②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34-842.
    ③ 李国钧,王炳照,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04-205.
    ④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88.
    ① 李盈慧.华侨政策与海外民族主义(1912-1949)[M].台北:“国史馆”,1997:511.
    ② 清悚.侨民教育及其有关法令之研究『J].侨民教育季刊,1941,1(1):21.
    ③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82.
    ④ 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M].合肥:黄山书社,1992:596.
    ① 国民党侨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政治报告[M].出版社不详,1933:25-26.
    ② 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暨南校史(1906-1986)[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6:11.
    ③ 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暨南校史(1906-1986)[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6:17.
    ① 黄炎培.发刊词[J].中国与南洋,1918,1(1):1.
    ② 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暨南校史(1906-1986)[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6:31.
    ③ 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暨南校史(1906-1986)[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6:34.
    ④ 戴学稷.解放前暨南大学发展史略[C]//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教育(第1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3:58.
    ① 李清悚.发刊词『J].侨民教育季刊,1941,1(1):1.
    ② 国立暨南大学文化教育事业部.南洋华侨教育会议报告[R].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文化教育事业部,1930;30.
    ① 国立暨南大学文化教育事业部.南洋华侨教育会议报告[R].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30:386-389.
    ② 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乙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22.
    ③ 清悚.侨民教育及其有关法令之研究[J].侨民教育季刊,1941,1(1):31.
    ① Victor Purcell.The Chinese in Malaya[M].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40-41.
    ① 陈子实.英属马来亚之教育概况[J].南洋研究,1933,4(5/6):25.
    ② 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25.
    ③ 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2000:6-7.
    ④ 陈子实.英属马来亚之教育概况[J].南洋研究,1933,4(5/6):25.
    ① 杨建成.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129.
    ② B·N·查姆,陈明、赵光裕译.殖民主义和马来西亚的民族集团主义[J].世界历史译丛,1979(5):33.
    ① 董大本.南洋华侨反对英帝摧残华侨教育的斗争[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10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192.
    ②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31.
    ③ 巴素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M].槟榔屿:光华日报有限公司,1950:160.
    ①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2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9:4-5.
    ②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31.
    ③ 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Ml.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2000:18.
    ④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625-629.
    ① 君适.马来亚华侨教育之鸟瞰[J].南洋研究,1935,5(2):31-32.
    ②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625-626.
    ③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627.
    ①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626.
    ②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628.
    ③ 陈福璿.南洋时事摘要[J].南洋研究,1931,3(4):137.
    ④ 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2000:18.
    ⑤ 林水椽,何启良,何国忠等.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2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226.
    ⑥ 君适.马来亚华侨教育之鸟瞰[J].南洋研究,1935,5(2):32.
    ① 浪笙.南洋英荷各属对华侨之文化政策[J].申报月刊,1935,4(10):50-51.
    ②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631.
    ①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2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9:290.
    ② 陈希文.马来联邦之侨校状况[J].南洋情报,1932,1(3):81.
    ③ 钱鹤.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24.
    ① 王秀南.星马教育泛论[M].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70:35.
    ② 君适.马来亚华侨教育之鸟瞰[J].南洋研究,1935,5(2):30-31.
    ③ 朱镜宙.英属马来半岛[M].上海:大东书局,1920:45.
    ① 君适.马来亚华侨教育之鸟瞰『J].南洋研究,1935,5(2):32.
    ② 陈子实.英属马来亚之教育概况[J]南洋研究,1933,4(5/6):30.
    ③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45.
    ① 姚楠.陈育崧与南洋书局[M]//魏维贤,许苏吾.椰阴馆文存补编.新加坡:南洋学会出版,1987:185.
    ②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161.
    ③ 陈翼经.槟州百年来的教育[M]//槟州华人大会堂特刊编辑委员会.槟州华人大会堂庆祝成立一百周年新厦
    落成开幕纪念特刊.槟城:槟州华人大会堂,1983:400.
    ① 朱敬选.华侨教育[M]台湾:中华书局,1973:19-21.
    ② 钱鹤.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23.
    ③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56.
    ④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l.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179.
    ⑤ 梁绍文.南洋旅行漫记[M].上海:中华书局,1924:32.
    ① 吴凤斌.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550-551.
    ② 巴素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M].槟榔屿:光华日报有限公司,1950:157.
    ①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吉降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10.
    ② 钱鹤.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23.
    ③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23.
    ④ 黄昆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347.
    ⑤ 颜清湟.战前新马闽人教育史实[M]//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工委会.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吉隆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出版,1993:9.
    ①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51.
    ② 黄昆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332.
    ③ 星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刊[M].新加坡,1935:2-3.
    ④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9-10.
    ① 黄昆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323.
    ② 陈子实.马来半岛华侨文化教育概观[M]//傅无闷.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31:丁97-98.
    ③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20.
    ①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20.
    ②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46-647.
    ①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7-18.
    ② 筹办女子师范传习所及女子初级师范[N].叻报,1912-12-5.
    ③ 黄昆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320.
    ④ 颜清湟.战前新马闽人教育史实[M]//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工委会.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
    集.吉隆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出版,1993:8.
    ⑤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55.
    ⑥ 星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刊[M].新加坡,1935:145.
    ⑦ 星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刊[M].新加坡,1935:1.
    ① 钱鹤.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36.
    ② 范若兰.战前新马华侨女子教育的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4(2):74.
    ③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112.
    ④ 筹办女子师范传习所及女子初级师范[N].叻报,1912-12-5.
    ⑤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日——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155.
    ⑥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5,333.
    ① 南洋工商补习学校从刊(第三期)·题词序言[M].新加坡:南洋工商补习学校,1924:1.
    ① 薛福成.出使公牍[M]//林远辉,张应龙.中文古籍中的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510.
    ②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180.
    ① (清)李钟钰.新加坡风上记[J].东南亚,1997(1):53.
    ②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94.(注:当时英外交部对清政府在新加坡设置领事馆附加的条件之一是,首任领事不能由清政府委派国内官员担任,必须在新加坡本地华人领袖中物色,依此选任的驻新加坡首任领事是胡璇泽。)
    ③ (清)李钟钰.新加坡风上记[J].东南亚,1997(1):52.
    ④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94.
    ⑤ 梁元生.19世纪末新加坡的“儒学运动”[J].亚洲文化,1988(11):3-13.
    ⑥ 梁元生.新加坡华人社会史论[M].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创作室联合出版,2005:18.
    ⑦ 颜清湟著,粟明鲜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269.
    ① 梁元生.宣尼浮海至南洲——儒家思想与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史料汇编[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55-56.
    ② 颜清湟著,粟明鲜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270.
    ③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94.
    ④ 颜清湟著,粟明鲜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267.
    ⑤ 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84.
    ⑥ 黄遵宪.图南社序[N].星报,1892-1-1(8).
    ⑦ 图南社学规[N].叻报,1892-1-1.
    ⑧ 叶钟玲.黄遵宪与图南社[J].亚洲文化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1(15):6.
    ⑨ 图南社序[N].叻报,1892-1-1.
    ① 图南社腊月课题[N].叻报,1898-1-19.
    ② 叶钟铃.黄遵宪与南洋文学[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2002:51.
    ③ 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81.
    ④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78.
    ⑤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94.
    ⑥ 恭上卸新加坡领事府左公秉降屏叙[N].叻报,1891-11-13.
    ⑦ 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257.
    ⑧ 蔡佩榕.清季驻新加坡领事之探讨(1877-1911)[M].新加坡:新加坡闯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联合出版,2002:107.
    ① 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255.
    ②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82.
    ③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85.
    ④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汇流与矛盾[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5.
    ① 黄贤强.客家领袖与槟城的社会文化[M]//周雪香.多学科视野中的客家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16.
    ②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69.
    ③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46.
    ④ 侨民兴学[J].东方杂志,1904(6):148.
    ⑤ 王琛发.漫谈客属与槟城华人教育[C]//摈城客家两百年:槟榔屿客属公会六十周年纪念文集.槟榔屿客属公会出版,1998:123.
    ⑥ 黄贤强.客家领袖与槟城的社会文化[M]//周雪香.多学科视野中的客家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23.
    ⑦ 王琛发.漫谈客属与槟城华人教育[C]//槟城客家两百年:槟榔屿客属公会六十周年纪念文集.槟榔屿客属公会出版,1998:124.
    ①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82.
    ②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37,842.
    ③ 郑健庐.南洋三月记[M].香港:中华书局,1933:113.
    ④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47.
    ① 黄贤强.梁碧如:二十世纪初期槟城华人社会的领袖[J].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1998(2):16-17.
    ②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82.
    ③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275.
    ④ 摈城新报[N].1914-6-5.
    ⑤ 丁致聘.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M].南京:国立编译馆,1935:64.
    ①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92.
    ②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37.
    ③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268.
    ④ 槟城新报[N].1913-6.-4.
    ⑤ 黄贤强.客家领袖与槟城的社会文化[M]//周雪香.多学科视野中的客家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19.
    ⑥ 槟城新报[N].1918-7-15.
    ⑦ 槟城新报[N].1919-2-14.
    ⑧ 黄贤强.客家领袖与槟城的社会文化[M]//周雪香.多学科视野中的客家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24.
    ① 光华日报[N].1932-6-25(7).
    ② 刘轶,黄贤强.槟城领事谢湘与该地华人社会及其免职风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3):48.
    ③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43.
    ④ 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丙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522.
    ①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22.
    ②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44.
    ③ 贤强.客家领袖与槟城的社会文化[M]//周雪香.多学科视野中的客家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220.
    ① 周南京.世界华侨华人历史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06.
    ② 黄枝连.马华社会史导论[M].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1971:94-102.
    ① 邱新民.南洋商报编审委员会编.新加坡先驱人物(第二辑)[M].新加坡:星洲日报,南洋商报,1983:51.
    ②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20.
    ③ 佚名.陈六使与南洋大学[M]//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工委会.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吉隆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出版,1993:67.
    ① 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323.
    ② 张剑魂.陈嘉庚:毁家兴学第一人[M]//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工委会.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吉隆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出版,1993:28.
    ①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8-13.
    ②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258.
    ③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8.
    ① 林水橡.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 儒商篇[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出版,2003:ⅹⅹⅹⅵ.
    ② J. Butcher and Howard Dick. The Rise and Fall of Revenue Farming [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3: 256.
    ② 林水橡.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 儒商篇[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出版,2003:155.
    ③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84.
    ④ 温志光.陆佑[M]//江门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江门文史(第22辑).出版社不详,1991:37.
    ⑤ 佚名.培风之母沈鸿柏办贫民学校[M]//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工委会.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吉隆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出版,1993:181.
    ① 佚名.培风之母沈鸿柏办贫民学校[M]//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工委会.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吉隆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出版,1993:185.
    ① 李会春.公尔忘私的陈新政与王景成[M]//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工委会.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吉隆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出版,1993:107.
    ② 陈新政.新政遗文[M].陈新政遗集.出版社不详,1929:26.
    ③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139.
    ④ 陈新政.新政遗文[M].陈新政遗集.出版社不详,1929:4.
    ⑤ 陈新政.新政遗文[M].陈新政遗集.出版社不详,1929:7.
    ⑥ 陈新政.新政遗文[M].陈新政遗集.出版社不详,1929:7.
    ①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13.
    ② (清)李钟钰.新加坡风土记[J].东南亚,1997(1):54.
    ③ 黄松赞.试论新马华侨社会的形成和历史分期[C]//广东华侨历史学会编.华侨论文集(第1辑).广州:广州日报社,1982:72.
    ① 陈维龙.东南亚.华裔闻人传略[M].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96.
    ② 刘韵仙.华侨女子教育不发达之原因[M]//傅无闷.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30:F19.
    ③ 星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刊[M].新加坡,1935:6,39.
    ④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146.
    ① 宋哲美.星马人物志(第一集)[M].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69:86.
    ② 星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刊[M]新加坡,1935:73-74.
    ③ 宋哲美.星马人物志(第一集)[M].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69:88.
    ① 吴凤斌.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753.
    ② 杨进发.战前星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M].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87.
    ③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砷铭集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283-284.
    ④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283.
    ⑤ 梁绍文.南洋旅行漫记[M].上海:中华书局,1924:32.
    ①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212.
    ②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
    ③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267.2.
    ④ 绍文.南洋旅行漫记[M].上海:中华书局,1924:32.
    ① 别必亮.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74.
    ②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60.
    ① 李国钧,王炳照,金林祥.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92.
    ② 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53.
    ③ 李国钧,王炳照,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56-57.
    ④ 李国钧,王炳照,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56-57.
    ⑤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60.
    ⑥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343.
    ① 陈剑恒.介绍南洋槟榔屿钟灵中学[J].侨民教育季刊,1941,1(3/4):60.
    ① 周廷珍.南洋英荷属华侨教育实况[J].教育杂志,1931,23(5):106.
    ② 范若兰.移民、性别与华人社会: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152.
    ① 周廷珍.南洋英荷属华侨教育实况[J].教育杂志,1931,23(5):106.
    ① 修正小学课程标准总纲[J].小学教师.1936,4(5):29.
    ① 别必亮.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95.
    ② 陈志明.华人与马来西亚民族的形成[C]//陈碧笙.华侨华人问题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272.
    ③ 别必亮.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96.
    ④ 陈子实.英属马来亚之教育概况[J].南洋研究,1933,4(5/6):30.
    ① 周廷珍.南洋英荷属华侨教育实况[J].教育杂志,1931,23,(5):104.
    ② 陈子实.英属马来亚之教育概况[J].南洋研究,1933,4(5/6):27-28.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第5辑第2编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237-238.
    ②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46.
    ① 张煜明.中国出版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233.
    ② 朱有瓛,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3.
    ③ 王树槐.基督教教育会及其出版事业[C]//林治平.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湾:宇宙光出版社,1981:209.
    ①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220.
    ②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29.
    ③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71.
    ④ 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94.
    ⑤ 张煜明.中国出版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234-235.
    ⑥ 宋原放.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一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629.
    ①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13.
    ②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67.
    ③ 钱炳寰.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M].北京:中华书局,2002:5.
    ④ 张煜明.中国出版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237.
    ① 新加坡书业公会十周年纪念特刊[M].新加坡:新加坡业公会,1957:12.
    ② 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53.
    ③ 黄炎培.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续)[J].教育杂志,1917,9(12):43.
    ④ 中倒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945.
    ① 朱敬先.华侨教育[M].台湾:中华书局,1973:293-294.
    ② 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l.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407-408.
    ③ 施寅佐.新加坡分局史略[Ml//中华书局编辑部.回忆中华书局(1912-1987).北京:中华书局,1987:183.
    ④ 刘慧宇,陈永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国民政府时期有关华侨中小学教科书的部分档案资料简介[M]//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教科书.新加坡:华裔馆,2005:208.
    ① 叶伟征.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华校教科书出版概况(1903-1965)[M]//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57-58.
    ② 崔贵强.从“中国化”走向“马米亚化”—新加坡华文教科书的嬗变(1946-1965)[C]//汤熙勇.第四届世界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2001:272.
    ③ 张曙光.不适土宜的华侨教育设施[M]//教育.新加坡:爱同教学研究会,1935:49-50.
    ④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369.
    ⑤ 李长傅.南洋史地教学的商榷[C]//钱鹤,刘十木,李则纲.侨教育论文集.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29:442.
    ⑥ 星洲应新小学特刊[M].新加坡:应新小学,1938:117.
    ⑦ 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522.
    ⑧ 张正藩.近卅年中国教育述评[M].台北:正中书局,1979:421.
    ① 唐青.新加坡华文教育[M].台北:华侨教育丛书编辑委员会,1964:250.
    ② Straits Settlements Annual Education Report[R].1928:239-240. Federal Malay State Annual Education Report[R].1928:20.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989.
    ②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634-635.
    ① 浪笙.南洋英荷各属对华侨之文化政策[J].申报月刊,1935,4(10):50-51.
    ① 浪笙.南洋英荷各属对华侨之义化政策[J].申报月刊,1935,4(10):50-51.
    ② 崔贵强.从“中国化”走向“马来西化”—新加坡华文教科书的嬗变(1946-1965)[C]//汤熙勇.第四届世界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2001:272.
    ③ 陈子实.英属马来亚之教育概况[J].南洋研究,1933,4(5/6):31.
    ① 叶钟铃.新马政府重编华校教科书始末(1951-1956)[M]//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93.
    ②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81.
    ③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一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2-5.
    ④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二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2-3.
    ⑤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三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27.
    ①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四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25.
    ②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五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25.
    ③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七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2.
    ④ 闫苹,张雯.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评介[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18.
    ⑤ 于锦恩,蒋媛,鹿牧.国语教材《新编南洋华侨高小国语读本》简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1(3):46.
    ① 潘健.地理教学法(第一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1-2.
    ② 姚绍华.高级小学历史课本(第四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③ 崔贵强.从“中国化”走向“马来亚化”一一新加坡华文教科书的嬗变(1946-1965)[C]//汤熙勇.第四届世界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2001:272.
    ④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275.
    ① 刘慧宁,陈永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国民政府时期有关华侨中小学教科书的部分档案资料介[M]//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209-210.
    ① 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M].新加坡:华裔馆,2005:290.
    ① 张曙光.不适上宜的华侨教育设施[M]//教育.新加坡:爱同教学研究会,1935:49-50.
    ② 陈维吕.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6-89.
    ③ 李彦荣.冲突与融合: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202-203.
    ① 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1-243.
    ② 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88.
    ③ 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815.
    ④ 汪家培.南洋英属马来半岛华侨教育之概况[J].教育杂志,1926,18(12):1.
    ① 别必亮.近代华侨学校的国语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3):2.
    ② 宋哲美.星马人物志(第一集)[M].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69:53-54.
    ③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会流与矛盾[M].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2.
    ① 李元瑾.历史重演?新加坡两场跨世纪的华语运动[M]//陈照明.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新加坡语文的现状与未来.新加坡:新加坡联邦出版社,2000:98-125.
    ②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会流与矛盾[M].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5.
    ③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会流与矛盾[M].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6.
    ④ 天南新报[N].1901-3-10.
    ⑤ 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99-100.
    ① 汤云航,吴丽君.新加坡/中国推广普通话比较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27.
    ② 别必亮.近代华侨学校的国语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3):3.
    ③ 王增炳,余纲.陈嘉庚兴学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62.
    ① 叻报[N].1920-7-29.
    ②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2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9:385-386.
    ③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227.
    ① 大公报[N].1940-6-5.
    ②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63-64.
    ③ 宋恩荣,章咸.民国教育法规选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37.
    ④ 吕伯攸,杨复耀.新编南洋华侨高小国语读本[Z].上海:中华书局,1937.
    ① 宋恩荣,章咸.民国教育法规选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39-240.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928-933.
    ③ 刘慧宇,陈永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国民政府时期有关华侨中小学教科书的部分档案资料简介[M]//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教科书.新加坡:华裔馆,2005:212-213.
    ① 于锦恩,蒋媛,鹿牧.国语教材《新编南洋华侨高小国语读本》简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1(3):46-47.
    ② 小学国语读本(初小第一册)[Z].新加坡:中华书局,年份不详(约1930年代).
    ③ 于锦恩,蒋媛,鹿牧.国语教材《新编南洋华侨高小国语读本》简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1(3):49.
    ① 刘慧宇,陈永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国民政府时期有关华侨中小学教科书的部分档案资料简介[M]//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教科书.新加坡:华裔馆,2005:213-214.
    ① 曾玲,庄英章.新加坡华人的祖先崇拜与宗乡社群整合[M].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10.
    ②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16.
    ① 唐青.新加坡华文教育[M].台北:华侨教育出版社,1964:8.
    ② 颜清湟著,粟明鲜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69.
    ③ 吴华.新加坡华族会馆志(第1册)[M].新加坡:南洋学会,1975:1.
    ① 吴华.马来西亚华族会馆史略[M].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1980:18.
    ② 吴华.新加坡华族会馆志(第1册)[M].新加坡:南洋学会,1975:47.
    ③ 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51-256.
    ④ 崔贵强.新加坡华人社团与政治:回顾与前瞻[J].南洋学报,1990/1991(45/46):93.
    ①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06-107.
    ②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214.
    ③ 新加坡端蒙中学五十周年纪念刊[M].新加坡,1956:180-182.
    ④ 总校学生籍贯人数比较表.端蒙学校廿五周年纪念刊[M].新加坡,1931:22.
    ⑤ 南洋大学历史系东南亚华人史调查小组.巴耶里峇葱茅园村史[M].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1969:13.
    ① 颜清湟著,栗明鲜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166.
    ② 育英学校校刊(第1期)[M].新加坡,1925:43.
    ③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P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9.
    ④ 王赓武.东南亚与华人论文集[C].新加坡:海涅曼教育出版社,1981:162.
    ① 福建倡设道南学堂广告[N].叻报,1907-4-16.
    ② 刘宏.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本土情怀·区域网络·全球视野[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118.
    ③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82.
    ④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26.
    ⑤ 道南学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06-1966)[M].新加坡,1967:25,44.
    ⑥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69,678.
    ⑦ 汤锋旺.二战前新加坡华人“会馆办学”研究[J].东南亚研究,2012(4):95.
    ⑦ 刘宏.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本土情怀·区域网络·全球视野[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123.
    ① 杨进发.陈嘉庚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版公司,1988:123.
    ② 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227.
    ③ 梁绍文.南洋旅行漫记[M].上海:中华书局,1924:31-32.
    ①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77.
    ②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85-687.
    ③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22.
    ④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43.
    ⑤ 周致远.对于星洲南洋英属华侨教育会之希望及其改组之计划[N].叻报,1920-5-26.
    ⑥ 甘公民.对於南洋华侨教育之意见[N].叻报,1920-8-30.
    ① 叻报[N].1921-2-2.
    ② 周廷珍.南洋英荷属华侨教育实况[J].教育杂志,1931,23(5):103.
    ③ 陈嘉庚在福建会馆会员大会上报告会务[N].南洋商报,1930-8-5(5).
    ④ 叶钟铃.福建会馆首倡新加坡华校小学会考纪实[M]//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俗话发展回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30.
    ① 吴凤斌.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755.
    ②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938.
    ③ 杨进发.战前星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M].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16.
    ④ 杨进发.陈嘉庚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110-119.
    ⑤ 新加坡全国社团大观(1982-1983)[M].新加坡:文献出版公司,1983:23.
    ⑥ 杨进发.战前星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M].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15.
    ⑦ 新加坡福建会馆属下道南学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06-1966)[M].新加坡:道南学校,1967:25.
    ① 杨进发.战前星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M].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18.
    ②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25.
    ① 梅公.统一华侨学校管理[N].南洋商报,1927-7-14(2).
    ② 闽侨大会议改组福建会馆兼教育委员会启事[N].南洋商报,1927-7-18(4).
    ① 新加坡福建会馆教育科.福建会馆教育从刊[M].新加坡:福建会馆,1930:137-139.
    ① 叶钟铃.福建会馆首倡新加坡华校小学会考纪实[M]//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20.
    ②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l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227-228.
    ① 叶钟铃.福建会馆首倡新加坡华校小学会考纪实[M]//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25-29.
    ② 学生籍贯比较表[M]//道南学校编委会.新加坡道南学校一览.新加坡:道南学校,1932,无页码.
    ③ 新加坡福建会馆属下道南学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06-1966)[M].新加坡:道南学校,1967:25.
    ① 新加坡福建会馆教育科.福建会馆教育从刊[M].新加坡:福建会馆,1930:11.
    ② 杨进发.陈嘉庚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132-133.
    ① 槟城阅书报社廿四周年纪念特刊[M].槟城:槟城阅书报社,1932:157.
    ②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141.
    ① 陈荣照.槟城钟灵中学校史论集(1917-1957)[M].新加坡:钟灵中学(新加坡)校友会出版,2007:47.
    ①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72.
    ①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72.
    ② 钟灵中学校刊[M].槟城:钟灵中学,1938:18-19.
    ③ 陈荣照.槟城钟灵中学校史论集(1917-1957)[M].新加坡:钟灵中学(新加坡)校友会出版,2007:165.
    ④ “初级剑桥”(Junior Cambridge)指的就是‘'Qualifying Examination",或8号位考试,是剑桥考试前一年的学术鉴定考试(亦即“剑桥预试”),及格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剑桥考试(亦即“9号位考试”)。
    ⑤ 叶钟灵,钟灵中学创校史(1917-1923)[J].中教学报,1991(17):42-43.
    ① 光华日报[N].1929-10-14.
    ② 陈荣照.槟城钟灵中学校史论集(1917-1957)[M].新加坡:钟灵中学(新加坡)校友会出版,2007:175-176.
    ① 槟城阅书报社卅周年纪念特刊[M].槟城:槟城阅书报社,1938:甲20-21.
    ① 陈荣照.槟城钟灵中学校史论集(1917-1957)[M].新加坡:钟灵中学(新加坡)校友会出版,2007:289.
    ① 陈荣照.槟城钟灵中学校史论集(1917-1957)[M].新加坡:钟灵中学(新加坡)校友会出版,2007:292.
    ② 槟城钟灵中学校友会.第29届世界钟灵校友嘉年华纪念特刊[M].槟城,1997:69.
    ③ 陈福璿.南洋华侨的教育谈[C]//钱鹤,刘士木,李则纲.华侨教育论文集.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29:372.
    ④ 邬翰芳.怎样是适应于民族竞存的南洋华侨教育[C]//钱鹤,刘士木,李则纲.华侨教育论文集.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29:198.
    ① (清)朱寿朋.光绪东华录[M]//林远辉,张应龙.中文古籍中的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295.
    ② 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25.
    ③ 槟城新报[N].1908-4-8.
    ④ 端蒙中学七十周年纪念刊(1906-1976)[M].新加坡:端蒙中学,1976:75.
    ⑤ 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522.
    ⑥ 林万菁.潮人办学数端蒙:新加坡教育史上可记的uop章[M]//李志贤.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3:157.
    ① 马六甲育民学校十周年纪念特刊[M]马六甲:育民学校,1933:21-25.
    ②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43.
    ③ 钱鹤.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1930)[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27-528.
    ④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330.
    ① 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丙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522.
    ② 吴华.新加坡华族会馆志(第1册)[M].新加坡:南洋学会,1975:13.
    ① 培风五十年金禧纪念特刊(1913-1963)[M].马六甲:培风中学,1963:186.
    ② 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878.
    ① 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M].台北:中华书局,1979:198-199..
    ②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18.
    ③ 培风五十年金禧纪念特刊(1913-1963)[M].马六甲:培风中学,1963:49.
    ④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3.
    ⑤ 周廷珍.南洋英荷属华侨教育实况[J].教育杂志,1931,23(5):106.
    ⑥ 英属马六甲华侨公立培风学校二十周年纪念特刊[M].马六甲:培风中学,1935:9.
    ⑦ 林万菁.潮人办学数端蒙:新加坡教育史上可记的一章[M]//李志贤.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3:158.
    ①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78-286.
    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1册)[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205.
    ③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260-269.
    ④ 谢美华.华侨教育与20世纪初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的产生[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1):26.
    ⑤ 端蒙学校二十五周年纪念特刊[M].新加坡:端蒙中学,1931:1.
    ⑥ 郑良树.保皇党及革命党对新马华教的影响的比较[C]//张希哲、陈三井.华侨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史馆,1997:70.
    ① 李志贤.新加坡潮人教育事业与政治环境的互动——潮人学校转型的观察[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66.
    ② 端蒙学校二十五周年纪念特刊[M].新加坡:端蒙中学.1931:3.
    ③ 李志贤.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M].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3:172.
    ④ 姚梦桐.义安女校发轫史[N].南洋商报,1940-4-5(7):星洲日报[N],1941-5-30(9).
    ⑤ 孙培青,李国钧,金林祥.中国教育思想史(第3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76.
    ⑥ 王赓武.东南亚与华人论文集[C].新加坡:海涅曼教育出版社,1981:162.
    ①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l.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46.
    ② 钱鹤.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1930)[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442.
    ③ 黄炎培.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续)[J].教育杂志,1917,9(12):40.
    ④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82.
    ⑤ 黄炎培.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续)[J].教育杂志,1917,9(12):34-35.
    ⑥ 黄炎培.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续)[J].教育杂志,1917,9(12):37.
    ⑦ 黄炎培.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续)[J].教育杂志,1917,9(12):41.
    ① 兆夫.各公局宜设专业学校说[N].叻报,1925-10-27.
    ② 郑健庐.南洋三月记[M].香港:中华书局,1933:50.
    ③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50.
    ④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97.
    ⑤ 叻报[N].1921-11-4,1921-11-7.
    ⑥ 钱鹤.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1930)[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442-444.
    ⑦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83.
    ① 黄昆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216.
    ② 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83.
    ③ 曲铁华.中国教育发展史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2.
    ① 陈廷湘.中国现代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549.
    ② 瞿世英.华侨与平民教育[J].教育杂志,1927,19(9):4.
    ③ 尹倩.我对于半民教育的观感[N].叻报,1924-3-4.
    ④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44.
    ①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04页。
    ②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64.
    ③ 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13.
    ④ 国民党侨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政治报告[R].出版社不详,1933:25-26.
    ⑤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757.
    ⑥ 叻报[N].1924-11-28.
    ⑦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2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9:346.
    ① 倪羲抱.夜学之精神[N].叻报,1927-4-14.
    ②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65.
    ③ 华侨义务学校缘起[N].叻报,1923-1 1-16.
    ① 星洲女子平民学校招生简章[N].叻报,1928-2-18.
    ②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04-105.
    ①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25.
    ①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61.
    ① 潘翎主编,崔贵强编译.海外华人百科全书[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8.
    ② 蔡苏龙.侨乡社会转型与华侨华人的推动:以泉州为中心的历史考察[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62.
    ③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华侨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
    ④ 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Ml.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7.
    ⑤ 陈衍德.闽南海外移民与华侨华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6.
    ⑥ 林金枝,庄为玑.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福建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25.
    ① 林国平,邱季端.福建移民史[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222-223.
    ②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华侨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9.
    ③ 张赛群.中国侨务政策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24.
    ④ 郭梁,蔡仁龙,刘晓民.关于福建华侨办学沿革史的部份调查[J].南洋问题,1986(2):21.
    ① 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315.
    ② 泉州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教育志[Ml.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317-318.
    ③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121-122.
    ④ 福建省档案馆.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1353-1356.
    ①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344.
    ② 泉州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教育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309.
    ③ 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九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25.
    ④ 厦门华侨志编委会.厦门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220.
    ① 泉州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教育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309.
    ② 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九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31.
    ③ 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九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30.
    ① 李国钧,王炳照,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65.
    ② 檀仁梅,庄明水.福建师范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28.
    ③ 集美学校校董会.集美学校编年小史[M].厦门:集美学校董会出版,1948:2.
    ④ 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九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37.
    ⑤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346.
    ① 檀仁梅,庄明水.福建师范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29.
    ② 檀仁梅,庄明水.福建师范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42.
    ③ 厦门私立双十中学十六周年纪念刊[M].厦门:私立双十中学,1936:3-4.
    ① 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九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39.
    ② 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九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39.
    ③ 王豫生.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455.
    ④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教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364.
    ① 李国钧,王炳照,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3.
    ② 陈嘉庚亲拟之筹办厦门大学通告[J].东方杂志,1919,16(12):198.
    ③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12.
    ④ 林文庆.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R].1922-04-11.
    ① 陈营,陈旭华.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5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1.
    ② 林蒲田.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的史和论[M].泉州:新春印刷公司,2008:377.
    ③ 王豫生.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461.
    ④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教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344.
    ⑤ 厦门华侨志编委会.厦门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232.
    ⑥ 林连玉.风雨十八年(下集)[M].吉隆坡:教总林连玉基金,1990:173.
    ⑦ 林忠强,庄国土等.东南亚的福建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47,50.
    ① 蒋才培.蒋骥甫创办觉民学校[M]//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编委会.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上).出版社不详,1996:191.
    ② 官明琦,苏忠琴.赤子怀乡曲丹心报国恩:记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官光厚先生[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溪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安溪文史资料(第1辑).出版社不详,1986:5-6.
    ③ 沈江海.马来西亚见闻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289.
    ① 刘绅贞.溪美小学创办人刘治国先生[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溪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安溪文史资料(第1辑).出版社不详,1986:9.
    ② 福建省德化县地方志办公室.德化县人物志[M].出版社不详,1998:51.
    ③ 沈玉水.泉州旅外侨胞在家乡兴学述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7:81.
    ① 沈玉水.泉州旅外侨胞在家乡兴学述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7:83.
    ② 林玉泉.捐资办学造福桑梓[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德化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德化文史资料(第10辑).出版社不详,1989:65.
    ① 周日升.集美学校八十年校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23.
    ② 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编辑部.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M].厦门:私立集美学校,1933:25.
    ③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11.
    ① 蒋文转、叶长甫.热爱桑梓培育英才[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同安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2:13-14.
    ② 陈延杭.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对闽南教育的推动[C]//佚名.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337.
    ① 陈延杭.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对闽南教育的推动[C]//佚名.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335.
    ① 苏秋涛.解放前华侨在泉州兴学纪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10辑).出版社不详,1982:4.
    ② 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筹备组.福建华侨史话[M].出版社不详,1983:121.
    ① 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② 张家瑜.热爱桑梓乐育英才——记柯进来先生兴学事迹[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溪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安溪文史资料(第1辑).出版社不详,1986:19.
    ③ 蒋文转,叶长甫.热爱桑梓培育英才[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同安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2:9.
    ④ 沈玉水.泉州旅外侨胞在家乡兴学述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7:93.
    ⑤ 沈玉水.泉州旅外侨胞在家乡兴学述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7:89.
    ① 蒋才培.蒋骥甫创办觉民学校[M]//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编委会编.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上).出版社不详,1996:191.
    ② 许兴盛,吴焕然.光华学校的创办与三建校舍[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同安文史资料(第10辑).出版社不详,1990:16.
    ③ 案山小学整理.案山小学(蓬莱中心小学)简介[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溪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安溪文史资料(第1辑).出版社不详,1986:29.
    ④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60-758.
    ① 苏秋涛.解放前华侨在泉州兴学纪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10辑).出版社不详,1982:8.
    ② 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出版.集美周刊[J].1936,19(15/16):8-9.
    ③ 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出版.集美周刊[J].1936,19(1):8-9.
    ④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92,247-249.
    ⑤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2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9:304.
    ①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07.
    ②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2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9:300.
    ③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72.
    ④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45.
    ①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203.
    ② 潘玉仁,吴永胜.石狮镇爱群(宽仁)小学简史[M]//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晋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晋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出版社不详,1985:298.
    ③ 泉州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教育志[Ml.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305.
    ④ 林金枝.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570,608,631,638.
    ⑤ 潘玉仁,吴永胜.石狮镇爱群(宽仁)小学简史[M]//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晋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晋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出版社不详,1985:68.
    ①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08.
    ② 赖宝林.略谈晋江县的华侨兴学史[M]//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晋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晋江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出版社不详,1983:69.
    ③ 陈少斌、蒋文转.同安教育会[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同安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2:9.
    ④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2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9:317.
    ⑤ 张唐生.清政府与华侨教育[C]//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教育(第1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3:38.
    ① 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九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25.
    ② 陈少斌,蒋文转.同安教育会[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同安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2:10.
    ③ 林金枝.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603,607,633.
    ④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45-848.
    ① 谢怀清.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概观[J].南洋研究,1936,6(2):88.
    ② 陈子实.马来半岛华侨文化教育概观[M]//傅无闷.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31:丁65,74-75,80,85-86,90-91,97-98.
    ③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759.
    ④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2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9:309.
    ⑤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60,669,700,709,737,746.
    ① 许兴盛,吴焕然.光华学校的创办与三建校舍[M]//同安文史资料(第1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出版社不详,1990:14.
    ② 玉水.泉州旅外侨胞在家乡兴学述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7:92
    ③ 苏秋涛.解放前华侨在泉州兴学纪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10辑).出版社不详,1982:6.
    ④ 马六甲永春会馆重修百周年纪念特刊[M].马六甲:永春会馆,1975:267-269.
    ⑤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226-227.
    ⑥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226.
    ①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2分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9:399.
    ②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72.
    ③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62.
    ④ 王炳照.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441.
    ⑤ 郑梦星.晋江县教育古今谈[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晋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晋江文史
    资料选辑(第13辑).出版社不详,1991:140.
    ①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606-607.
    ② 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一编第二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9.
    ③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67.
    ① 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编辑部.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M].集美: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编辑部,1933:15,13.
    ② 别必亮.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83.
    ① 周廷珍.南洋英荷属华侨教育实况[J].教育杂志,1931,23(5):102.
    ② 朱敬选.华侨教育[M].台湾:中华书局,1973:15-16.
    ① 华侨中小学校董会组织规程[J].教育部公报,1931,3(25):47.
    ② 修正侨民中小学规程[J].教育部公报,1934,6(7/8):31-33.
    ③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65,667.
    ④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122.
    ⑤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43.
    ⑥ 叻报[N].1921-2-2.
    ① 陈子实.英属马来亚之教育概况[J].南洋研究,1933,4(5/6):30.
    ② 周日升.集美学校八十年校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72-73.
    ③ 厦门市集美中学.厦门市集美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13.
    ① 福建省档案馆.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1512.
    ② 周志刚.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私立中学校董会述论[J].教育评论,2010(5):144.
    ① 福建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福建省志·教育志[M].福州:方志出版社出版,1998:228.
    ② 修正私立学校规程[M].教育部公报,1933,5(41/42):26-27.
    ③ 君适.新加坡——华侨公立学校之调查[J].中南情报.1934(4):71-72.
    ④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67.
    ⑤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69.
    ① 周廷珍.南洋英荷属华侨教育实况[J].教育杂志,1931,23(5):103.
    ② 郑健庐.南洋三月记[M].香港:中华书局,1933:57.
    ③ 建省档案馆.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1472-1473.
    ④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277-299.
    ⑤ 新嘉坡南洋女子中学校刊[M].新加坡,1935:3.
    ①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64,698,720.
    ②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68.
    ① 钱鹤.南洋华侨学校之调企与统计(1930)[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33.
    ②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287-294.
    ③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21.
    ④ 福建女学校三十周年纪念特刊[M].新加坡:福建女校,1950:8.
    ⑤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教育志[M].福州:方志出版社,1998:227-228.
    ⑥ 许苏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68.
    ①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61.
    ② 陈子实.英属马来亚之教育概况[J].南洋研究,1933,4(5/6):29.
    ③ 李锐华.马来亚华侨[M].台北:自由中国出版社.1954:112.
    ④ 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662.
    ①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358.
    ② 厦门市集美中学.厦门市集美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3-24.
    ③ 厦门华侨志编委会.厦门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230.
    ④ 郑甫弘.海外移民与近代沿海侨乡教育结构的变迁[J].南洋问题研究,1996(4):41.
    ⑤ 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198.
    ① 潘玉仁,吴永胜.石狮镇爱群(宽仁)小学简史[M]//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晋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晋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出版社不详,1985:68.
    ② 蒋才培.蒋骥甫创办觉民学校[M]//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编委会.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上).出版社不详,1996:191.
    ③ 黄宗实,郑贞文.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2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322.
    ④ 黄宗实,郑贞文.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1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40.
    ⑤ 厦门华侨志编委会.厦门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232.
    ⑥ 唐孝祥,吴思慧.试析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J].南方建筑,2012(1):50.
    ① 集美学校风潮与高小毕业生升学之将来[N].新国民日报,1923-7-18.
    ② 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九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31.
    ③ 蒋才培.蒋骥甫创办觉民学校[M]//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编委会.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上).出版社不详,1996:191.
    ① 杨国卿.陈嘉庚先生与集美体育运动[M]//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科教兴国的先行者陈嘉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44.
    ② 王增炳,余纲.陈嘉庚兴学纪略[C]//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教育(第2辑).出版社不详,1984:195-196.
    ③ 苏秋涛.解放前华侨在泉州兴学纪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10辑).出版社不详,1982:5.
    ① 朱立文.陈嘉庚爱国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198.
    ② 周日升.集美学校八十年校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111.
    ①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205.
    ② 厦门华侨志编委会.厦门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224,226.
    ③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336,338.
    ④ 厦门华侨志编委会.厦门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286.
    ⑤ 厦门华侨志编委会.厦门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287.
    ⑥ 许传培.宽裕小学[M]//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编委会编.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上).出版社不详,1996:192.
    ① 潘玉仁,吴永胜.石狮镇爱群(宽仁)小学简史[M]//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晋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晋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出版社不详,1985:68.
    ② 许兴盛,吴焕然.光华学校的创办与三建校舍[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同安文史资料(第10辑).出版社不详,1990:16.
    ③ 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222.
    ① 福建省档案馆.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1375.
    ①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363.
    ②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教育志[Ml.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169.
    ③ 何继周.第三行政督察区教育视导报告[R].福建教育,1936,2(4):87-88.
    ④ 许兴盛,吴焕然.光华学校的创办与三建校舍[M]//同安文史资料(第10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出版社不详,1990:15.
    ⑤ 许传培.宽裕小学[M]//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编委会.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上).出版社不详,1996:192.
    ⑥ 蒋才培.蒋骥甫创办觉民学校[M]//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编委会.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上).出版社不详,1996:191.
    ① 李克承.胡文虎先生捐建的永安贡川小学校舍[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永安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委员会.永安文史资料(第4辑).出版社不详,1985:28.
    ②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206.
    ③ 厦门华侨志编委会.厦门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252.
    ④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09.
    ⑤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14.
    ① 陈弦章.语文教育文化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65.
    ②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371.
    ③ 李叔静、姚章胜先生与毓麟学校[M]//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晋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晋江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出版社不详,1987:48.
    ①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② 黄宗实,郑贞文.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1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42.
    ③ 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编辑部.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M].福建私立集美学校,1933:1.
    ① 许传培.宽裕小学[M]//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编委会.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上).出版社不详,1996:193.
    ② 潘玉仁,吴永胜.石狮镇爱群(宽仁)小学简史[M]//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晋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晋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出版社不详,1985:69
    ③ 吴光烈.抗日战争时期集美高中师生投入抗日斗争的见闻记[M]//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南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南安文史资料(第7辑).出版社不详,1986:52.
    ④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210.
    ① 费孝通.从实求知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9.
    ②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455.
    ③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283.
    ④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288.
    ⑤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291-292.
    ①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l.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24.
    ②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等.华侨华人与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5.
    ③ 朱立文.陈嘉庚爱国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108.
    ④ 陈碧笙,陈毅明.陈嘉庚年谱[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22.
    ⑤ 邱方坤.爱国华侨的光辉榜样——陈嘉庚先生[C]//吴泽.华侨史研究论集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375.
    ⑥ 张永和.胡文虎传[M].北京:崇文出版社,1993:63.
    ① 吴焕然,许兴盛.光华学校的创办与三建校舍[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同安文史资料(第10辑).出版社不详,1990:15.
    ② 热爱桑梓乐育英才——记柯进来先生兴学事迹[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溪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组.安溪文史资料(第1辑).出版社不详,1986:19.
    ③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124.
    ④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19.
    ⑤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140.
    ① 宋森传编写组.宋森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7.
    ② 颜清湟著,李恩涵译.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332.
    ③ 谢娟.陈嘉庚的高等教育理念及其当代意义[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47.
    ④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等.华侨华人与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1996:45.
    ⑤ 黄昆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541.
    ⑥ 陈嘉庚先生纪念册编辑委员会.陈嘉庚先生纪念册[M].北京:中华全国归国华侨委员会,1961:121.
    ⑦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272.
    ①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18.
    ② 杨进发.陈嘉庚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200.
    ③ Lim Boon Keng(即林文庆)Our Enemies[J].Straits Chinese Magazine,1897:55.
    ③ 刘韵仙.最近星洲华侨教育界几个问题[M]//傅无闷.星洲日报三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31:丁122-123.
    ④ 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校刊[M].新加坡,1948:2.
    ⑤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华侨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43.
    ①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等.华侨华人与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83.
    ②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等.华侨华人与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78.
    ③ 李元瑾.东西穿梭南北往返——林文庆的厦大情缘[M].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八方文化创作室,2009:197.
    ①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5.
    ② 陈嘉庚筹办南洋华侨中学演词[N].新国民日报,1918-6-18.
    ③ 庄明理.惦念陈嘉庚先生[M]//陈嘉庚先生纪念册编辑委员会编.陈嘉庚先生纪念册.北京: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1961:27.
    ④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5.
    ①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4.
    ② 集美学校校董会.集美学校编年小史[M].厦门:集美学校校董会,1948:6.
    ③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13.
    ④ 洪永宏.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95.
    ⑤ 郑宏.厦门大学文化的历史与解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29.
    ① 王增炳,陈毅明,林鹤龄.陈嘉庚教育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245.
    ② 在福建会馆改组四周年纪念会上之演词[N].南洋商报,1933-3-17.
    ③ 周南京,黄昆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216.
    ① 陈嘉庚.陈嘉庚言论集[M].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新加坡陈嘉庚基金、厦门集美陈嘉庚研究会,2004:31.
    ② 陈嘉庚.陈嘉庚言论集[M].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新加坡陈嘉庚基金、厦门集美陈嘉庚研究会,2004:39.
    ③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307.
    ④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7.
    ⑤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5.
    ① 筹办南洋华侨中学演词[N].国民日报,1918-6-18.
    ② 筹办厦门大学演词[N].新国民日报,1920-11-30.
    ③ 王增炳,陈毅明,林鹤龄.陈嘉庚教育文集[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244.
    ④ 陈仁杰.难忘的教诲[C]//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回忆陈嘉庚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84.
    ① 为筹备建立南洋师范学校致各帮侨领函[N].南洋商报,1941-3-31.
    ② 陈嘉庚先生纪念册编辑委员会.陈嘉庚先生纪念册[M].北京: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1961:136.
    ③ 廖其发.中国幼儿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17.
    ④ 谢高明.试论陈嘉庚和黄炎培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M]//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科教兴国的先行者陈嘉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6.
    ①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376.
    ② 王增炳,骆怀东.教育事业家陈嘉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356.
    ① 陈嘉庚.新加坡华校历史沿革[N].南洋商报,1936-11-9.
    ②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251.
    ③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10.
    ④ 骆怀东.旧教育体制改革的先行者——陈嘉庾[M]//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科教兴国的先行者陈嘉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99.
    ① 周南京.世界华侨华人历史词典[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06.
    ② 新加坡高等学府,前身为莱佛士书院。1918年筹办,1928年6月开始授课,主要为培养当地英文中学师资和政府公务员。初期学制2年,1934年改为3年。
    ③ 辟诬[N].南洋商报,1924-6-16.
    ④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53-54.
    ⑤ 张亚群.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27.
    ⑥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汇流与矛盾[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7.
    ① 陈育崧,李业霖.林文庆传[M]//魏维贤,许苏吾编.椰阴馆文存补编.新加坡:南洋学会出版,1987:123.
    ② 张亚群.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56.
    ③ 林文庆博十诞生百年纪念刊委员会.林文庆传[M].出版信息不详:34.
    ④ 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22.
    ⑤ 林文庆.孔教大纲[M].上海:中华书局,1914:40.
    ⑥ 校长及文学院教授著作[J].厦大周刊,1934,13(19):56.
    ⑦ 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00.
    ⑧ 林文庆.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R].1922-04-11.
    ① 张亚群.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425.
    ② 林文庆.厦门大学民国十年度报告书[R].1922-04-11.
    ③ 巴素著,郭湘章译.东南亚之华侨(上册)[M].台湾:“国立翻译馆”,1967:绪论.
    ① 陈育崧,李业霖.林文庆传[M]//魏维贤,许苏吾.椰阴馆文存补编.新加坡:南洋学会出版,1987;103.
    ②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汇流与矛盾[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4.
    ③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汇流与矛盾[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4.
    ④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汇流与矛盾[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1.
    ⑤ 余定邦.邱菽园.林文庆在新加坡早期的兴学活动[J].东南亚纵横,2003(6):42.
    ⑥ 校庆三周年纪念会林校长之演说辞[N].民国日报,1924-4-14.
    ⑦ 张亚群.林文庆与厦门大学早期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7.
    ① 陈育崧,李业霖.林文庆传[M]//魏维贤,许苏吾.椰阴馆文存补编.新加坡:南洋学会出版,1987:121.
    ② Lim Boon Keng.Our Enemies[J]..Straits Chinese Magazine,1897:55.
    ②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汇流与矛盾[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5.
    ④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汇流与矛盾[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3.
    ⑤ 陈育崧,李业霖.林文庆传[M]//魏维贤,许苏吾.椰阴馆文存补编.新加坡:南洋学会出版,1987:121.
    ① 林文庆.文科之重要[J]//厦大文科同学会.厦门大学文科半月刊(第1期),1928-12-30.
    ② 余定邦.邱菽园、林文庆在新加坡早期的兴学活动[J].东南亚纵横,2003(6):43.
    ③ 林文庆.星加坡女学堂简明章程[N].知新报,1899-5-20.
    ④ 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汇流与矛盾[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66.
    ① (清)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M]//余定邦,黄重言.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336.
    ② 郭威白.马来亚华人在发展当地经济中的作用[C]//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东南亚历史论丛(第2辑).广州: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1979:146-147.
    ① (清)朱寿朋.光绪东华录[M]//林远辉,张应龙.中文古籍中的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289.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
    ③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81.
    ④ 吕旭峰.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90.
    ① 梁绍文.南洋旅行漫记[M].上海:中华书局,1924:31.
    ② 苏秋涛.解放前华侨在泉州兴学纪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10辑).出版社不详,1982:8.
    ① (清)李钟钰.新加坡风土记[J].东南亚,1997(1):52.
    ② 夏思痛.南洋[M].上海:泰东图书局,1915:6.
    ③ 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M].北京:中华书局,1933:21.
    ④ 刘继宣,束世澄.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34:238.
    ⑤ 梁绍文.南洋旅行漫记[M].上海:中华书局,1924:30.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27.
    ⑦ 沈立新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的爱国主义[J].思想战线,1985(4):59.
    ⑧ 颜清湟著,李恩涵译.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331-332.
    ① 梁绍文.南洋旅行漫记[M].上海:中华书局,1924:32.
    ②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136.
    ③ 江道源.抗日战争与华侨的爱国主义[J].八桂侨史,1995(3):4.
    ④ 任贵祥.抗战时期的东南亚华侨文化救亡运动[J].南洋问题研究,1986(3):37.
    ⑤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261.
    ① 袁素莲.海外华侨与中国抗战[J].齐鲁学刊,1993(5):110.
    ② 陈嘉庚先生纪念册编辑委员会.陈嘉庚先生纪念册[M].北京: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1961:134-135.
    ③ 林金枝.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580.
    ④ 陈国华.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M].Toronto:Royal Kingsway Inc.,1992:266.
    ⑤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8.
    ①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10.
    ②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287-295.
    ③ 蒙雅森.论海外华侨爱国传统的根基[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1996(4):5.
    ④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60.
    ⑤ 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5:293.
    ① 蒙雅森.论海外华侨爱国传统的根基[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1996(4):7.
    ② 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181.
    ③ 余定邦.中华文化、华侨文化与侨乡文化[J].八桂侨刊,2005(4):57.
    ①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260.
    1. 福建教育
    2. 教育杂志
    3.教育部公报
    4. 教育季刊
    5. 中华教育界
    6. 东方杂志
    7. 教育通讯
    8. 初等教育界
    9. 华侨教育
    10.建国教育季刊
    1. 中央侨务月刊
    2. 外交部公报
    3. 华侨半月刊
    4. 侨务月刊
    5. 南洋研究
    6. 侨务月报
    7. 华侨动员
    8. 华侨先锋
    9. 中南情报
    10.南洋情报
    1. (新加坡)叻报
    2. (新加坡)星报
    3. (新加坡)天南新报
    4. (新加坡)南洋商报
    5. (新加坡)星洲日报
    6. (新加坡)新国民日报
    7. (槟城)槟城新报
    8. (槟城)光华日报
    9. (澳门)知新报
    10. (香港)大公报
    1. 国立暨南大学文化教育事业部.南洋华侨教育会议报告[R].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文化教育事业部,1930.
    2. 国民党侨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政治报告[R].出版社不详,1933.
    3. 文庆等.筹办夷务始末[M].北京:故宫博物院,1939.
    4. 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编纂委员会.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第1编)[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65.
    5.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清季中外使领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福建省档案馆.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7.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8.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1册)[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1.(宋)朱或.萍州可谈(卷二)[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
    2.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M].上海:中华书局,1928.
    3. 刘士木,钱鹤,李则刚.华侨教育论文集[C].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29
    4.丁致聘.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M].南京:国立编译馆,1935.
    5.集美学校校董会.集美学校编年小史[M].厦门:集美学校董会,1948.
    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7.陈翰笙等.华工出国史料(第四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林金枝,庄为玑.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福建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9.暨南大学校史编写组.暨南校史(1906-1986)[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6.
    10.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1.黄宗实,郑贞文.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1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12.黄宗实,郑贞文.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2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13.宋恩荣,章咸.民国教育法规选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4.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厦门大学校史(第1卷)[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15.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九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39.
    16.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M].合肥:黄山书社,1992.
    17.朱有瓛,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8.琚鑫圭.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19.汪方文.近代厦门教育档案资料[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
    20.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1. 夏思痛.南洋[M].上海:泰东图书局,1915.
    2. 朱镜宙.英属马来半岛[M].出版社不详,1920.
    3. 梁绍文.南洋旅行漫记[M].上海:中华书局,1924.
    4. 陈新政.陈新政遗集[M].出版社不详,1929.
    5. 宋蕴璞.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第1部)[M].北京:蕴与商行出版,1930.
    6. 郑健卢.南洋三月记[M].香港:中华书局,1933.
    7. 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M].北京:中华书局,1933.
    8. 刘继宣,束世澄.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34.
    9. 林之光,朱化雨.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M].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6.
    10.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11.关楚璞.星洲十年[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40.
    12.陈嘉庚.南侨回忆录[M].新加坡:怡和轩,1946.
    13.李锐华.马来亚华侨[M].台北:自山中国出版社,1954.
    14.张正藩.近六十年南洋华侨教育史[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6.
    15.邝国祥.槟城散记[M].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958.
    16.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
    17.郑良树,魏维贤.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
    18.杨进发.战前的陈嘉庚言论史料与分析[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0.
    19.华教盛会工委会史料展组.华光永耀——1219华教盛会华教史料展汇编[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1993.
    20.梁元生.宣尼浮海至南洲——儒家思想与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史料汇编[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
    21.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工委会.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M].吉隆坡: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1993
    22.林远辉,张应龙.中文古籍中的马来西亚资料汇编[M].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
    23.余定邦,黄重言等.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
    1.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一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
    2.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二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
    3.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三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
    4.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四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
    5.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五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
    6. 高凤谦,张元济,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七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
    7. 小学国语读本(初小第一册)[Z]新加坡:中华书局,年份不详(约1930年代)
    8. 吕伯攸,杨复耀.新编南洋华侨高小国语读本[Z].上海:中华书局,1937.
    9. 潘健.地理教学法(第一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10.姚绍华.高级小学历史课本(第四册)[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11.新加坡福建会馆教育科.福建会馆教育丛刊[M].新加坡:福建会馆,1930.
    12.傅无闷.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刊[M].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31.
    13.端蒙学校二十五周年纪念特刊[M].新加坡:端蒙中学,1931.
    14.槟城阅书报社廿四周年纪念特刊[M].槟城:阅书报社,1932.
    15.道南学校编委会.新加坡道南学校一览[M].新加坡:道南学校,1932.
    16.马六甲育民学校十周年纪念特刊[M].马六甲:育民学校,1933.
    17.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编辑部.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M].厦门: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编辑部,1933.
    18.新嘉坡公立南洋女子中学校校刊[M].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1935.
    19.英属马六甲华侨公立培风学校二十周年纪念特刊[M].马六甲:培风中学,1935.
    20.槟城阅书报社卅周年纪念特刊[M].槟城:阅书报社,1938.
    21.星洲应新小学特刊[M].新加坡:应新小学,1938.
    22.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校刊[M].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1948.
    23.福建女学校三十周年纪念特刊[M].新加坡:福建女校,1950.
    24.新加坡端蒙中学五十周年纪念刊[M].新加坡:端蒙中学,1956.
    25.新加坡书业公会十周年纪念特刊[M].新加坡:新加坡业公会,1957.
    26.培风五十年金禧纪念特刊(1913-1963)[M].马六甲:培风中学,1963.
    27.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M].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1966.
    28.道南学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06-1966)[M].新加坡:道南学校,1967.
    29.马六甲永春会馆重修百周年纪念特刊[M].马六甲:永春会馆,1975.
    30.端蒙中学七十周年纪念刊(1906-1976)[M].新加坡:端蒙中学,1976.
    31.槟州中华总商会钻禧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槟州中华总商会钻禧纪念特刊[M].槟城:槟州中华总商会,1978.
    32.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创校60周年特刊[M].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1979.
    33.槟州华人大会堂特刊编辑委员会.槟州华人大会堂庆祝成立一百周年新厦落成开幕纪念特刊[M].槟城:槟州华人大会堂,1983.
    34.中华中学创校八十周年纪念特刊(1911-1991)[M].新加坡:中华中学,1991.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同安文史资料(第2辑)[M].出版社不详,1982.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10辑)[M].出版社不详,1982.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永定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室.永定文史资料(第4辑)[M].出版社不详,1982.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南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南安文史资料(第4辑)[M].出版社不详,1983.
    5.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晋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晋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M].出版社不详,1983.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诏安县委员会.诏安文史资料(第5辑)[M].出版社不详,1984.
    7.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晋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晋江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M].出版社不详,1985.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溪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安溪文史资料(1986年第1辑)[M].出版社不详,1986.
    9.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福建省南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南安文史资料(第7辑)[M].出版社不详,1986.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龙岩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龙岩文史资料(第13辑)[M].出版社不详,1986.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泉州文史资料(第2辑)[M].出版社不详,1987.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德化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德化文史资料(第10辑)[M].出版社不详,1989.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南靖县委员会文中资料研究委员会.南靖文史资料(第12辑)[M].出版社不详,1989.
    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同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同安文史资料(第10辑)’[M].出版社不详,1990.
    15.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志人物传稿(第2辑)[M].出版社不详,1990.
    16.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志人物传稿(第3辑)[M].出版社不详,1991.
    17.厦门华侨志编委会.厦门华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
    18.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华侨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9.泉州华侨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华侨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20.泉州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教育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21.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编委会.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上)[M].出版社不详,1996.
    22.福建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福建省志·教育志[M].福州:方志出版社,1998.
    1.巴素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M].槟榔屿:光华日报有限公司,1950.
    2.许苏吾.华侨教育全貌[M].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
    3.李锐华.马来亚华侨[M].台北:自由中国出版社,1954.
    4.张正藩.近六十年南洋华侨教育史[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6.
    5.梁兆康.华侨教育导论[M].台北:海外出版社,1959.
    6.唐青.新加坡华文教育[M].台北:华侨教育出版社,1964.
    7.巴素著,郭湘章译.东南亚之华侨(上册)[M].台湾:“国立翻译馆”,1967.
    8.张正藩.华侨教育综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9.黄枝连.马华社会史导论[M].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1971.
    10.朱敬选.华侨教育[M].台湾:中华书局,1973.
    11.张正藩.近卅年中国教育述评[M].台北:正中书局,1979.
    12.杨建成.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13.颜清湟著,李恩涵译.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14.麦留芳.方言群认同——早期星马华人的分类法则[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5.
    15.李元瑾.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的汇流与矛盾[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0.
    16.颜清湟著,粟明鲜译.新马华人社会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
    17.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M].吉隆坡:雪兰莪中华大会堂,1991.
    18.宋旺相著,叶书德译.新加坡华人百年史[M].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93.
    19.李盈慧.华侨政策与海外民族主义(1912-1949)[M].台北:“国史馆”,1997.
    20.林水檺,何启良,何国忠等.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2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
    21.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1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
    22.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2册)[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9.
    23.马来西亚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课程局.马来西亚及其东南亚邻国史[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1999.
    24.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2000.
    25.曾玲,庄英章.新加坡华人的祖先崇拜与宗乡社群整合[M].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
    26.李元瑾.东西文化的撞击与新华知识分子的三种回应——邱菽园、林文庆、宋旺相的比较研究[M].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出版,2001.
    27.蔡佩榕.清季驻新加坡领事之探讨(1877-1911)[M].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2.
    28.李元瑾.新马华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M].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2002.
    29.林水檬.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儒商篇[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2003.
    30.李元瑾.东西穿梭南北往返——林文庆的厦大情缘[M].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八方文化创作室联合出版,2009.
    1.王增炳,余纲.陈嘉庚兴学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
    2. 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筹备组.福建华侨史话[M].出版社不详,1983.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4.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5.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 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7.陈碧笙.南洋华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9.
    8.庄国土.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9.檀仁梅,庄明水.福建师范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10.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1.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2.林金枝.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3.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14.朱立文.陈嘉庚爱国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
    15.吴凤斌.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16.朱国宏.中国的海外移民:一项国际迁移的历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17.林蒲田.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18.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19.孙培青,李国钧,金林祥.中国教育思想史第3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0.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21.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22.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23.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4.田正平,周志毅.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5.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26.杨国桢.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8.宋森传编写组.宋森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29.费孝通.从实求知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0.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1.孙谦.清代华侨与闽粤社会变迁[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32.李国钧,王炳照,金林祥.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3.李国钧,王炳照,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4.别必亮.承传与创新:近代华侨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5.陈衍德.集聚与弘扬——海外的福建人社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36.周伟民,唐玲玲.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37.王炳照.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38.刘宏.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本土情怀·区域网络·全球视野[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9.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0.王豫生.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41.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42.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3.陈天绶,蔡春龙.陈嘉庚之路[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44.范若兰.移民、性别与华人社会: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45.林国平,邱季端.福建移民史[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46.曲铁华.中国教育发展史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7.蔡苏龙.侨乡社会转型与华侨华人的推动:以泉州为中心的历史考察[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48.林忠强,庄国土等.东南亚的福建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49.张向前.中华高教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50.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1.陈衍德.闽南海外移民与华侨华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52.周雪香.多学科视野中的客家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53.林蒲田.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的史和论[M].泉州:新春印刷公司,2008.
    54.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5.黄贤强.跨域史学:近代中国与南洋华人研究的新视野[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56.郑宏.厦门大学文化的历史与解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57.张赛群.中国侨务政策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58.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9.廖文辉.马新史学80年——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1930-2009)[M].上海:联书店,2011.
    1.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东南亚历史论从(第2辑)[M].广州: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1979.
    2.康有为著,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孙中山全集(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晏阳初著,宋恩荣编.晏阳初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5.康有为著,周德昌编.康南海教育文选[c].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6.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8.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9.康南海教育文选[C].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1.
    10.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广东华侨历史学会.华侨论文集(第1辑)[C].广州:广州日报社,1982.
    2.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史论文集(第三集)[C].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3.
    3.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教育(第1辑)[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3
    4.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教育(第2辑)[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4.
    5.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东南亚历史论从(第2辑)[c].广州: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1979.
    6.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华侨史论文集(第二集)[C].广州:出版社不详,1981.
    7.吴泽.华侨史研究论集1[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8.谈石城.中华侨杰列传(第1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9.朱立文.陈嘉庚爱国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
    10.姚楠.南天余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
    11.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等编.华侨华人与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2.鲁洁.华人教育民族文化传统的全球展望[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3.庄国土.中国侨乡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14.中共厦门市党委史研究室.集美学校校友名人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5.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科教兴国的先行者陈嘉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6.陈支平,詹石窗.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1. 宋哲美.星马人物志(全3集)[M].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69,1972,1985.
    2. 王秀南.星马教育泛论[M].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70.
    3. 宋哲美.星马教育研究集[C].香港:东南业研究所,1974.
    4. 陈维龙.东南亚华裔闻人传略[M].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
    5. 杨进发.战前星华社会结构与领导层初探[M].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
    6. 王赓武.东南亚与华人论文集[C].新加坡:海涅曼教育出版社,1981.
    7. 林水檺.文教事业论集[C].吉隆坡:马来西亚雪兰莪中华大会堂,1985.
    8.张希哲,陈三井.华侨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国史馆”,1997.
    9.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2卷)[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
    10.孙中山先生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集编辑委员会.孙中山先生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集(第4期册)[M].台北:孙中山先生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集编辑委员会,1985.
    11.(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12.魏维贤,许苏吾.椰阴馆文存补编[M].新加坡:南洋学会,1987.
    13.马来西亚华校教总组织.教总33年: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庆祝成立33周年纪念特刊[M].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87.
    14.杨进发.陈嘉庚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
    15.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
    16.第二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M].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非盈利)有限公司,1999.
    17.叶钟铃.黄遵宪与南洋文学[M].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2002.
    18.李志贤.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M].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3.
    19.何国忠.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M].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05.
    20.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M].新加坡:华裔馆,2005.
    21.颜清湟.从历史角度看海外华人社会变革[M].新加坡:新加坡青年书局,2007.
    22.颜清湟.东南亚华人之研究[M].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
    23.李元瑾.东西穿梭南北往返:林文庆的厦大情缘[M].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2009.
    1.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丙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
    2. 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3. 章进.中国外交年鉴[M].上海:世界书局,1935.
    4. 傅无闷.南洋年鉴[M].新加坡:南洋商报社出版部,1939.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中国近现代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6. 周南京.世界华侨华人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 潘翎主编,崔贵强编译.海外华人百科全书[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8.
    8. 黄昆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9. 周南京.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总论卷[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1. 郭梁,蔡仁龙,刘晓民.关于福建华侨办学沿革史的部份调查[J].南洋问题,1986(2)
    2. 王毓澄.福建泉州华侨教育的历史沿革[J].教育评论,1986(4)
    3. 任贵祥.抗战时期的东南亚华侨文化救亡运动[J].南洋问题研究,1986(3).
    4. 陈志明.华人与马来西亚民族的形成[J].亚洲文化,1987(9).
    5.廖赤阳.建国前福建侨办教育简论[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8(2).
    6.市川信爱,翁其银.南洋华侨教育的嬗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5)
    7.崔贵强.新加坡华人社团与政治:回顾与前瞻[J].南洋学报,1990(45/46).
    8.童家洲.略论新加坡华族会馆兴学育才弘扬华族文化的贡献[J].八桂侨史,1994(3).
    9.江道源.抗日战争与华侨的爱国主义[J].八桂侨史,1995(3)
    10.蒙雅森.论海外华侨爱国传统的根基[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1996(4).
    11.郑甫弘.海外移民与近代沿海侨乡教育结构的变迁[J].南洋问题研究,1996(4).
    12.别必亮,田正平.近代华侨教育的历史考察[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7(4).
    13.李钟钰.新加坡风土记[J].东南亚,1997(1)
    14.庄国土.论清末华侨认同的变化和民族主义形成的原因[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15.谢美华.华侨教育与20世纪初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的产生[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1).
    16.别必亮.近代华侨学校的国语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3).
    17.乔印伟.晚清时期的晋江华侨与侨办教育[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18.乔印伟.民国时期(1912-1937年)晋江的侨办教育及其特点[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3).
    19.刘宏.论二战后新加坡华人社团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社会经济的视野[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1).
    20.余定邦.邱菽园、林文庆在新加坡早期的兴学活动[J]东南亚纵横,2003(6).
    21.范若兰.性别与教育:战前新马华文教育的性别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4).
    22.范若兰.战前新马华侨女子教育的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4(2).
    23.李志贤.新加坡潮人教育事业与政治环境的互动——潮人学校转型的观察[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24.刘海峰.厦门大学校训、校歌与校史的特色[J].教育评论,2004(1).
    25.颜清湟.一百年来马来西亚华社所走过的道路[J].南洋问题研究,2005(3).
    26.李元瑾.从新加坡两次儒学发展高潮检视中国、新加坡、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互动[J].中国哲学史,2005(3).
    27.贺金林.民国时期的国立华侨中学[J].八桂侨刊,2006(3).
    28.纪宗安,何万宁.民国时期华侨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以暨南大学为例[J].民国档案,2006(1).
    29.张赛群.论国民政府的侨教立案制度[J].北华大学学报,2006(4).
    30.汤兆云.论民国政府的侨教视导制度[J].民国档案,2006(1).
    31.黄新宪.华侨华人捐资办学与闽南社会的变迁[J].教育评论,2007(6).
    32.黄新宪.华侨华人捐资办学的社会效应——以闽南为中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
    33.庄国土.回顾与展望.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述评[J].世界民族,2009(1).
    34.刘轶,黄贤强.槟城领事谢湘与该地华人社会及其免职风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3).
    35.郑德华.关于“侨乡”概念及其研究的再探讨[J].学术研究,2009(2).
    36.李元瑾.是历史巧合抑或是互动模式?——中国两次社会变革与新加坡华人的回应[J].世界民族,2009(3).
    37.邓达宏.近代闽南华侨捐资兴学之人文路向——兼论陈嘉庚先生办学思想[J].福建党史月刊,2010(4).
    38.吴明罡.近代新加坡华侨女子教育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39.陈丽园.从侨批看跨国华人的教育与社会传承(1911-1949)[J].东南亚研究,2011(4).
    40.于锦恩,蒋嫒,鹿牧.新编南洋华侨高小国语读本简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1(3).
    41.张亚群.林文庆与厦门大学早期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2.赵欣,吴明罡.新加坡华校校刊对华侨教育的影响[J].八桂侨刊,201 1(3).
    43.陈日升.海外移民对福州侨乡教育事业的影响[J].闽江学院学报,2012(4).
    44.汤锋旺.二战前新加坡华人“会馆办学”研究[J].东南亚研究,2012(4).
    45.于锦恩.论民国时期江苏籍人士对东南亚华文教育的重要贡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6.杨妍,李志贤.论新加坡早期潮侨教育在地化——以1930年代的端蒙学校为例[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1. 高茹.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孙易红.沈慕羽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 蔡惠茹.民国时期福建侨办中小学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4. 叶泉鹏.华侨华人与近现代闽南侨乡教育事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5. 陈福香.民国时期集美水产航海职业教育(1920-1949)[D].厦门大学,2008.
    6. 黄明.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史[D].厦门大学,2008.
    7. 汪汝云.西方平等教育观在侨乡的影响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8.
    8. 张曙光.民国时期广东省内高校华侨学生教育状况研究(1937-1949年)[D].暨南大学,2008.
    9.李高霞.民国时期华侨华人对广州教育事业的贡献[D].广州大学,2009.
    10.苏德.泉州侨乡捐资兴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
    11.王宁宁.抗战时期的华侨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12.吴明罡.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0.
    13.郭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历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14.张洪云.南洋华侨教育研究(1927-1949)[D].河南大学,2011.
    15.甘奇.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变迁[D].海南师范大学,2012.
    1. Lee Ah Chai. Policies and Politics in Chinese Schools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1786-1941[D]. Singapore:University of Malaya,1957.
    2. Yung Yuet-Hing. Contribution of the Chinese to Education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1900-1941[D].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1967.
    3. Ong Yen Her.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Singapore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1911-1959) [D]. Singapore: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1974.
    4. 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Malay[M]. 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5. J. Butcher and Howard Dick. The Rise and Fall of Revenue Farming [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3.
    6. Lee Ting Hui. Chinese Schools in British Malaya:Policies and Politics [M].Singapore:South Seas Society,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