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根据2013年资料调查,马来西亚华人在国家人口的比例上约占21.9%①,这些海外华人,他们在国籍身份上虽是马来西亚国民,但是其文化背景却是中国。马来西亚华人族群至今保留着源自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中国海外“文化遗产”的特性,这是不置可否的。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要坚持保留这些传统?他们又是如何保留并发扬这些传统?同时,这些文化传统又是靠什么途径和媒介被传承下来?并对他们的生活以及伦理价值观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人作为一个马来西亚华人,拟探讨以上问题以促进中马两国的文化交流。以“文学经典”作为探讨以上问题的切入点,主要的原因是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文学的价值通过文学的教诲功能体现,文学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文学经典之所以会流传到马来西亚,其价值主要在于道德教诲功能。中国的文化传统曾经在中古时期辉煌一时,并在亚洲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除了马来西亚之外,对中国文化接受的国家还包括越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在传承以及接受上大多也是透过对“文学经典”的学习和解读,但是唯独马来西亚的华人却保留了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传统文化。文学经典透过“人”这个媒介流传到马来西亚,而这些文学的经典性恰恰正是其作为文化传统的载体。
     “文学经典”不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文化史上也是不可被忽略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可以为以上的问题找到原因和答案。这些文学经典的流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伦理流传”,因为马来西亚华人对这些文学的接受主要是其伦理价值,这些价值不但深入血脉,代代流传,同时反映在他们日常的伦理价值观和思想行为上,代代相传,对他们的人生起了重要的影响。
     本论文拟对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流传与影响做一个系统研究,结合分析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来探讨流传与影响的状况。首先界定中国文学经典的范围以及书目,梳理中国与西方对“经典”的不同理解,进而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概念。探讨其传播到马来西亚的背景渊源以及伦理环境,并结合客观环境做调查和资料收集,接着探讨其传播的媒介与途径以及影响。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是如何推广这些经典以达到流传和教育作用,并说明他们是透过阅读这些作品来维系家族的情感、舒解原乡情怀、文化情结以及建立个人的伦理价值系统。马来西亚华人为什么选择这些中国文学经典,其对整个民族的意义是什么?本文关键是要解决中国文学经典在亚洲的复兴与回归的实质,最后从比较与借鉴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学经典具有伦理价值的显著特征,归纳其在马来西亚,甚至与整个亚洲的社会人文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本论文分六章来论述有关问题,另外还加上前后的导论和结语。
     导论主要论述本选题的现实意义,并简要回顾了中国境内与境外外对于东南亚华人、马来西亚华人以及中马关系与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特别就近年来国内对与东南亚华人以及马来西亚华人的研究作出梳理,并发现目前国内尚且没有文学经典与马来西亚的关系系统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文本流传以及文化交流研究。另外,一些关于儒家思想对马来西亚的影响研究则多数集中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现代化方面,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的系统研究几近没有,此外,文献综述也对马来西亚在汉学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分析以及指出目前仍存在的部分问题。本文的研究特色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提出文学的伦理本质观念,说明中国文学经典以“伦理”为本的特色被马来西亚华人传播与接受,并与实际的伦理环境结合产生出一套更适合当地华人生存所需以及遵从的伦理规范,使中国文化传统透过文学作为载体在马来西亚得以转化和再生。
     第一章旨在分析“文学经典化”的伦理过程。探讨“文学”如何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中变成“经典”,并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被接受与传承,渐而转化成人们的伦理价值观与行为思想,本章旨在证明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正是使其成为经典的主要条件。透过阐释“经典”与“文学”的关系,梳理出中西方对“经典”的不同理解,以及分析“文学经典”之定义。证明中国文学经典在漫长的岁月中流传到马来西亚,并成为马来西亚早期移民以及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裔终身学习的智慧来源,他们接受这些经典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伦理接受的过程,他们把文史哲不分家的中国文学经典作为立身处世的伦理典范,恰恰就是接受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
     第二章主要梳理中马文化交流的历史和伦理背景来探讨“文学经典”得以在马来西亚传播保留的具体条件。文章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伦理纽带,从中马关系建交的历史渊源到近现代;二是从马来西亚华人身份的转变谈起,分析因环境和环境因素而不得不转变的“伦理身份”问题,其血脉中深沉的文化价值系统却依然是“中国”的,这些价值系统透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研读而被保留,从而起到“寻根”与“安身立命”的作用以及探讨“马华文化”的特殊性、;三是从马华社会的移民文化去分析马来西亚华人如何在“归化”与“同化”间作出伦理选择,并在“传承”“创新”“超越”的发展形态上,复兴出一套在地的与儒释道合一的道德价值系统。
     第三章主要从移民的文化交流、华夏家园意识和身份的伦理传统来分析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再生的条件与动力。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甚至是整个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了传播的环境与土壤以及再生的条件与动力。华侨华人人口的分布成了传播的必备条件之一,换句话说,文学经典的传播与中国人民侨居国外的历史过程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文学经典透过“人”作为媒介,因着环境的需要而不断被接受与转化,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发展出另一套更适合当地的伦理价值。马来西亚境内流传的文学经典主要靠早期的移民,由于对于自我身份的眷恋以及家园意识的坚持,在华人社会和群体之间,透过阅读和推广中国文学经典来保留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同时也透过这些经典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积淀,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因此这些文学经典不但对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在马来西亚所传播的文学经典很多,从儿童启蒙读物到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民间各类机构,人们对中国文学经典都不是陌生的,尤其是对于儒学的研究与应用,其影响层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本章主要运用传播学和流传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梳理出文学经典流传的类型,探讨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认为有必要传播中国文化?他们又是透过哪些文学经典来吸收与学习的?这些文学作品为什么被认为是经典的?这些文学经典的核心价值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是什么?他们从中吸收又转化成什么?并将之分类成:一、儒家文集;二、经典文选;三、古典小说;四、童蒙读物四大类进行分析与阐述这些经典在马来西亚流传的层面和现象。中国文学经典的沿袭作用就是帮助马来西亚华人解开身份的困惑,找到一种处世为人的伦理准则。对每一个马来西亚华人而言,阅读文学经典成为每一个人教养的一部分,是修身养性的途径之一,也是伦理道德教化的文本教材,马来西亚华人是通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进行自我的伦理教化,他们认为那些传统经典中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灌溉和滋养着心灵,使人们有涵养与情趣,而且经典中的圣哲格言,在为人处事方面也给予指引,是一个人追求幸福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五章探讨文学经典的传播媒介,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来探讨,包括学校、华人社团与报业、民间信仰团体以及同乡会馆组织等,主要是解决这些文学经典是靠什么途径和媒介被流传与接受转化的问题。首先是学校教育与课程设置,结合课程编辑的调查与统计,另外是社会组织和学术研究会,包括华人社团与报业、民间信仰团体以及同乡会馆组织等。从报章杂志以及一些社团如华人文化协会、华社资料中心、孔学研究会、朱熹学术研究会、孝恩园儒学研究所等不时举办各种有关中国文化和文学经典的国际研讨会等来归纳整理出文学经典在地的传播方式。
     第六章重点研究放在探讨中国文学经典所承载的伦理价值体现。结合传播学的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同时也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field work)、实地参与考察法、全面考察法以及比较法。从马来西亚华人的衣、食、住、行等家庭教育到社会集体意识来说明影响的深远。这个部分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说明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民间信仰、传统节庆和文化艺术。
     论文的结论在对前面各部分观点的总体归纳基础上,再次评价中国文学经典的价值。归纳出三种内涵:一、从中国传统到马华传统;二、中国文学经典的价值确认;三、中国文学传统的再生。主要证明只有回到中国文学经典,才能找到亚洲的文化特色,并立足于世界的舞台。透过中国文学经典的流传,马来西亚华人在解读以及吸收的过程在无形中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接受其实是“伦理接受”,并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伦理价值观。说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有着独特的生命历程的。“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在其本质上的“伦理特性”和“道德教诲”功能。中国文学经典具有永恒性的经典价值和生命力,其伦理价值和道德教诲功能不但值得我们去挖掘,同时更要把这些“文学经典”推广传播到世界各国。以及说明文学对于社会发展以及人文发展的重要性,要走向复兴之路,唯有回到文学经典。
     笔者以为,研究与发扬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伦理价值,不仅能够提升人类的道德修养和美德,同时更能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来回望和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会产生积极面。本文以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为依据和考察,再一次证明文学的道德教诲功能,同时也希望借此让这些文学经典的精髓能够更被重视和推广。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in2013, Malaysian Chinese accounted for21.9%of Malaysia's total population. Although these overseas Chinese are Malaysian citizens seen from their nationality, they have a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has retaine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ancient China. Undoubtedly, th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belong to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that existed overseas. Why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develop in the land of Malaysia with a long history? Why Malaysian Chinese insist on preserving these traditions? And how do they keep and develop these traditions? Meanwhile, through what channel or media have these traditions been handed down? And what'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traditions on their life and views of ethics? These issues are the major focus that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deal with.
     Born as a Malaysian Chinese, I would like to find out the answer and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The reason wh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above-mentioned issues through "literary classics" lies in that literature is the art of ethics in nature and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is realized through its guidance function. 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literatur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The function of ethical guidance constitutes the major reason for the spreading of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to Malaysia.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is full of glory from ancient times to Middle Ages so that a "East Asian Confucian cultural circle" formed in Asia. Apart from Malaysia, the countries that accepted Chinese culture include Vietnam, Japan, Korea, and Singapore etc. These countrie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the acquis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However, among all of them, Chinese in Malaysia alone has kept a relatively int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Literary classics spread to Malaysia through the media of "people"---their readers, and precisely this classic literature became the carrier of cultural tradition."Literary classics" not only enjo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but also a non-ignorable part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e. Therefore, we can find out the reason and answer for questions raised in this paper by discussing the ethical values of literary classics. To a large extent, the spreading of these literary classics means the "spreading of ethics". Because what Malaysian Chinese accepted from these literary classics are their ethical values. These values permeated deeply into their "blood" and reflected in their daily views on ethics and behaviors.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se ethical values exerte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ir life.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ethical values in literary classics, this paper is going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spreading and influence of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in Malaysia. Firstly, this paper will define the scope of the classic Chinese literature, list the bibliography of literary classics, figure out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classic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nd eventually, to discuss the concept of classic Chinese literatu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As to the background and ethical environment for its spreading to Malaysia, we'll discuss them by investigating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collecting data. Then we'll explore the channels and media through whic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as spread, and finally its influence. Meanwhile, this paper will also discuss how Malaysian Chinese promoted these classic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wide spreading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f teaching, and explain that the Malaysian Chinese sustained their family emotions, relieved their feelings of homesickness, cultural complex and established their personal ethical value systems by reading these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Why these Chinese Malaysian Chinese chose these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And in turn,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se classics to the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as a whole? The key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evival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in Asia. La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we'll discuss the ethical values and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possessed by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to point out its positive meaning to the social and human development of Malaysia, even the Asia as a whole.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se issues through six chapters of exposit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first, then mak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studies on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Malaysian Chinese, relations between Malaysia and China and Sinology. The literature review part combs recent studies on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Malaysian Chinese at home. And yet it has found that there is still no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classic and Malaysia at home. Existing research includes just a few scattered texts in circulation and the stud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sides, the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in Malaysia are most concentrated in the areas of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modernization; there is almost no systematic research that star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literature review also analyzes Malaysia's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Sinology and points out its existing problems. Based on above analysis, we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tudy. Through the critical method of literary ethics, we propose the view that ethics constitute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to explain that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based on ethical value is spread and accepted by Malaysian Chinese. Integrated with actual ethical environment, a set of ethical norms that suited to local needs better and obeyed by Malaysian Chinese emerged, which mak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arried by literature be transformed and revitalized in Malaysia.
     The first chapt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ethical enlightenment process of "literary classics" to explore how is "the literature" being turned into "classic"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and space and how are them being accepted and handed down in specific et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n become the ethical values and behavior guidance for people. This chapter also tries to prove that the ethical nature and teaching function are the major conditions for literature works to become classics. We'll figure out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classic"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classic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lassics" by expo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ics" and "literature".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spread to Malaysia during a long time, and became the wisdom source for early immigrants to Malaysia and native of Malaysian Chinese in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The process that they accept these literary classics is actually the process of ethical acceptance. Fused with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though,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are seen as a model of ethical conduct for Malaysian Chinese. In turn, this precisely shows their acceptance of ethical values in classic liter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that "literary classics" are spread and retained in Malaysia by combing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and its ethical background. In this chapter, our discu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First, the ethical ties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econd, starting from the identity shift of Malaysian Chinese, we'll analyze the issue of "ethical identity shift" that inevitably caused by environment change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alk about the particularity of "Malaysian Chinese culture". Because the cultural value system in depth for Malaysian Chinese belongs to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These value systems have been kept through the wide reading of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and functioned for Malaysian Chinese to "seek roots" and "settle down"; Third, this part will discuss how Malaysian Chinese choose between "naturalization" and "assimilation" from the immigration culture of Malaysian Chinese society, and explore how the Malaysian Chinese, based on "inheritance","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ve the ethical value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in Malaysia.
     Chapter3aims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 and motivation behind the renewal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in Malaysia through the cultural exchange of immigrants, the Chinese home 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 of traditional ethics."Literary classics" i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can most represent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book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in the list of literature history, including history, philosophy,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many other aspects, such as medicin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ancient sages, and an important medium of to sprea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spread of classics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Malaysia, and even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is not accidental, because it has the propag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renewal condition and motiv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population overseas has become one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in other words, the spreading of the literary classics is linked to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Chinese people living abroad. Literature classics through the "people" as the medium need to continue to be accepted and transformed, to adjust itself to local conditions, in spite of time inconsistency, so as to develop a set of ethical values more suitable for the locals. Literature classics mainly transmitted in Malaysia by early immigrants, for the attachment of our identity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he homeland consciousness. In the Chinese society, groups of Chinese people promote the particularity of classic Chinese literature to retain their identity, and to enhance their own culture through reading. So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not only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but also on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Chapter4introduces the many facets of the literary classics spread in Malaysia, from children's enlightenment books to the book included in school curriculum, from folk organizations to classic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 are not strange to people,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advocat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nfucianism. 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Malaysians. This chapter seek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y it is necessary for Malaysian to spread the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roadcasting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to comb different literature classic types. How these literature classics are absorbed by the local people? Why these literary works is considered to be classic? What is the core value for the Malaysian in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s? The whole of these literature works can be classified into:first, Confucian classics; Second, the renowned works collected; Three, the classical fiction; Four, readings for children. These four categories are analyzed and expound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c circulating levels and phenomenon in Malaysia. The linea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 to Malaysia helps Malaysian to untie identity confusion, and to find a kind of human ethics. For every Malaysian Chinese, reading classic literature becomes part of every personal upbringing, and it is one of the ways to cultivate one's morality. There is also the ethical and moral indoctrination in text materials. Malaysian Chinese through reading ethical culture, think that the traditional classic literary works irrigate and nourish their heart, not only making people more self-restraint, but also giving them guidance in worldly affairs through the motto of sages. It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a person to pursue happiness.
     Chapter5explores the media of literary classics.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cluding schools, Chinese community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like newspaper, folk religion groups and guild, etc. It main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how literary Canon is spread and circulated and by what way. Firstly, it is spread by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of the course editor; secondly, it is due to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cludi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with newspapers, folk religion groups and guild organizations, etc. For example, newspapers, magazines, some clubs such as Chinese culture association, Chinese community information center, Confucius institute, institute of Zhu xi's academic seminar, Xiao'en research center of Confucianism held a variety of symposium from time to time on Chinese culture and classical literature. This sums up various literature classic modes of transmission to the local.
     Chapter6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ethical valu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t uses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communication, control,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case study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it employs the field work method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in-person investigation method,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comparison method. From food, clothing, shelter, line and other family education to the social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of Malaysian Chinese, the thesis attempt to illustrate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n various aspects of people's lives. The influenc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illustrate, including religious belief,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art performance.
     The conclusion part, based on the overall conclusion of each part, evaluates the valu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gain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transform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to traditional Malaysian Chinese; second, the value of classic Chinese literature; Third, the renew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tradition. Only by tracing back to the classic of Chinese literature, can we hope to find the Asian culture, and establish its status on the world stage. Through the spread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s, Malaysian Chinese in the process of absorption in morality retaine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 accepts "ethic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reflects on their ethical values in life."Classic" is a "classic" for its unique life story."Literature" is the "literature", for its essence of "ethics" and "moral" function. The classic of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 which regulates value and vitality of its ethical values and the moral function not only worth our attention, but also worth spreading the "literary classics" to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ture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and rejuvenation can only be attained in literary classic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Careful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thical valu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s calls for the return of human virtue and re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thics has important immediate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study and investigation of Malaysian's absorp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s, this thesis proves the moral function of literature. I hope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literary classics will draw more attention and will be widely spread to the public.
引文
① 陈建莹:“马来西亚道德教育课程改革述评”,《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① 廖文辉:“马来西亚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机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② 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3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2002。
    ①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149页。
    ②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① 聂珍钊:“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
    ① 张英进著;林源译:“从反文典到后文典时期的超文典:作为文本和神话的张爱玲”,《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6期,第39页。
    ② 聂珍钊:“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
    ③ 参见:Polyclitu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 and Kronick, Joseph G., Writing American:Between Can on and Literature, CR-THE NEW CENTENNIAL REVIEW, Volume 1, Number 3, Winter 2001, pp.37-66.
    ① 聂珍钊:“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
    ② 参考网络资料:“文学理论导引”,百度文库,(网络http://wenku.baidu.com/view/64500203eff9aef8941e0669.ht ml)2012-11-18
    ① 聂珍钊:“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
    ②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③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
    ①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① 周伟民,唐玲玲:《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页。
    ① 朱振明:“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史概述”,《东南亚》,1994年第4期。
    ① 朱振明:“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史概述”,《东南亚》,1994年第4期。
    ① 朱振明:“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史概述”,《东南亚》,1994年第4期。
    ② 朱振明:“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史概述”,《东南亚》,1994年第4期。
    ③ 同上。
    ④ 黎湘萍:“族群、文化身份与华人文学——以台湾香港澳门文学史的撰述为例”《华文文学》,2004年第2期。
    ① 陈君伟:《马来西亚华族饰品的历史演变与特征》,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② 周伟民,唐玲玲著:《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海南出版社,2002年12月
    ③ 曾永森(马来西亚特别任务部长):《马中建交及访华观感》,载《马中关系特辑》。
    ① 朱毅:“解决‘双重国籍’问题的新办法”,网络(http://blog.sina.com.cn/s/blog 4906620901000aq5.html)。
    ② 周伟民,唐玲玲:《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海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428页。
    ③ 曾庆豹:“马华现型文化的反省与批判”,《大马青年》第七期,台北:大马青年社,1989年,第136页。
    ④ 赖观福主编:《马华文化探讨》,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留台联总,1982年,第3页。
    ① 钟玉连:“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以马来西亚为例”,《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② 刘以榕:“马来西亚华族的文化适应与华文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2期。
    ③ 黄万华:“华人文学:拓展了的文化视角和空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 石沧金:“保护、传承与发扬—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入社团发展华入文化的举措与动态分析”,《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② 黄万华:“华人文学:拓展了的文化视角和空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 黄万华:“华人文学:拓展了的文化视角和空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科学中国人》,2003年第4期。
    ① 谭文标、周福泰主编:《社会研讨会论文集》,吉隆坡: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1983年8月,第83-96页。
    ② 刊于《文道》月刊第9期,吉隆坡,1981年8月,第10-17页。
    ③ 峇峇娘惹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刺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大明国后裔,是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称为baba nyonya,峇峇娘惹是翻译,在土生华人,在马六甲、槟城、新加坡都比较多。男性称为Baba“峇峇”,女性称为Nyonya“娘惹”。一个操马来语、英语,保留部分华人生活习惯,在新马社会中地位优越的特殊阶层。(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 m/link?url=u3T0r3KCiqejrqKLOYmh62_7Gv2-X21DfEeAhGYXZjgXWG1JbOrGZHW00ZTBjAiq)
    ① 赵康太、李英华主编:《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253页。
    ② 陈庆年:“华人社会的回顾与前瞻”,参见赖观福主编《马华文化探讨》,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会出版,第251页。
    ①“世界侨情”,《侨园》,2011年06期,第26页。
    ② 杨华:《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③ 同上。
    ④ 黄万华:“华人文学:拓展了的文化视角和空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⑤ 饶尚东:“东南亚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编《资料与研究》,革新号,总25期,1977年第1期。
    ① 赵康太、李英华主编:《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① 卢萍,宁霁:“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与推广的新思考”,《文教资料》,2012年第13期,第77页。
    ② 李逢超:“阅读文化典籍——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9年第5期,第34页。
    ③ 杨万秀、罗晃潮著:《中华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广州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1页。
    ④ 陈文敬:“论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凝聚力”,《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① 数据均参见史继忠:《“东方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教育论文网,(网络http:www.lw333.com/htm/5 6/wz62207.htm)
    ② 赵康太、李英华主编:《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7页。
    ③ [澳]颜清湟:《新马华人社会史》,粟明鲜等译,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73-274页。
    ① 林水濠,何启良,何国忠,赖观福:《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年,第ⅩⅩⅣ页。
    ② 聂珍钊:“马华文学的家园意识与伦理主题”会议论文,《第三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家园意识与文学流变》论文集,2010年。
    ③ 林水濠,何启良,何国忠,赖观福:《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年,第7页。
    ① 林水濠、何启良、何国忠、赖观福:《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年,第7页。
    ① 邵培仁,邱戈:“论媒介身份研究的可能性与科学性”,《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② 杨爽:“寂静的探寻——论侯孝贤电影对台湾文化身份的呈现”,《枣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③ 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① 刘双:“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外语学刊》,2000年第1期,第90页。
    ① 黄万华:“经典性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典律构建’的基石”,《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① 刘正伟,庄慧琳:“马来西亚华文名句精华教学探析”,《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6月。
    ① 刘正伟,庄慧琳:“马来西亚华文名句精华教学探析”,《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6月。
    ② 同上。此表转引自刘正伟,庄慧琳:“马来西亚华文名句精华教学探析”,《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6月。(统计来源于马来西亚中学华文课本:1.永乐多斯《预备班华文》,马来西亚:红蜻蜒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20页;2.黄秀花等《中二华文》,马来西亚:Gemilang Publishing Sdn. Bhd.2003年,第181页:3.永乐多斯等《中三华文》,马来西亚:红蜻蜒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80页;4.许友彬等《中四华文》,马来西亚:The Malaya Press Sdn. Bhd2002年,第217页;5.谢礼赞等《中五华文》,马来西亚:The Malaya Press Sdn. Bhd.2003年,第198页。)
    ① 左朝晖:《浅谈《三字经》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
    ② 同上。
    ③ 左朝晖:“浅谈《三字经》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
    ① 钟玉莲:“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以马来西亚为例”,《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② 参考网络资料:马来西亚中文百科在线,(网络:http://www.zwbk.org/mylemmainter.aspx?title=%e9%a9%ac% e6%9d%a5%e8%a5%bf%e4%ba%9a)。
    ① 李开慧:“简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6卷第10期,第338-340页。
    ② 同上。
    ③ 蔡亲炀:“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育的现况与发展”,(张诗亚主编:《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会议论文,第158页。)
    ① 刘立娟:“东南亚华文文学中内在中国的传播——华校华文教育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关系”,《山花》,2001年4月。
    ② 参考网络资料:“马来西亚教育发展概况”,(网址:http://www.earthedu.com/CountryInfo/Malaysia/EduSystem/ 200704/20070426223738.shtml.)
    ① 《教总33年》,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87年版,第319、348页。
    ② 参考网络资料:“马来西亚教育概况”,中国教育在线,(网络(http://liuxue.eol.cn/yiyu_6352/20060323/t2006 0323 53863.shtml)。
    ① 廖小健:“跨世纪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东南亚研究》,1998年第1期,第47页。
    ① 参考网络资料:“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庆祝成立35周年”,新华网,(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over seas/2012-12/09/c 113958374.htm.)
    ② 石沧金:“保护、传承与发扬——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发展华人文化的举措与动态分析”《东南亚研究》,2006年4月。
    ① 郑良树:“遍地开花——马来西亚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10月。
    ① 李冈原,张慆马:“来西亚华人宗教探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2月。
    ② 德教提倡“五教”(孔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同宗同义,其崇拜的神祗综合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耶稣、真主安拉。德教的教义融合了五教的基本思想,其核心是“以德化人”。1939年德教创始于潮州,它在东南亚的传播以马来亚为主。1952年,该教创始人之一李怀南建马来亚第一个德教道场——紫新阁。作为一新兴宗教其发展速度快,组织严密,20世纪80年代已有60处道场,纵横十几个州。德教今天已成为马华族群中带有传承民族文化、强化炎黄子孙族群认同感、慈善救济性质的信仰实体。德教自创建以来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开展赈灾、济困、捐资助学、助残养老等活动。
    ③ 华方田:“流传于东南亚华人中的新兴宗教——德教的历史与现状”,《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02期。
    ① 柯欣雅:“近十年台湾儿童读经教育的发展(1991-2001)”,(国立花莲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2年),第52-53页。根据柯氏指出,林倚敏乃天帝教信徒,为(台湾)“全国电子专卖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② 参引自林文慧:《亲子教育特辑》,《星洲日报》,2006年6月22日,第4页。
    ① 该《讲习手册》由马来西亚净宗学院于2005年5月印刷。
    ② 参考网络资料:2012年西安明德国学书院夏令营招生。西安明德国学书院,(网络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92eca2c010111dn.html.)
    ③ 苏庆华:《儿童读经在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联营出版(马)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① 马来西亚儿童导读推广中心:《读经教育通讯》创刊号,2003年,第1页。
    ① 廖文辉:“马来西亚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机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② 参考网络资料:马来西亚华人的信仰,(网络http://www.fjdh.com/wumin/html/78556.html)。
    ① 参考网络资料:我国二十四节气的习俗与饮食,(网络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2ea2d901017an7.html),2012年11月。
    ① 陈再藩:《文化第一方程式》,马来西亚:大将事业社,2002年8月5日,第27页。
    ① 廖小健:“跨世纪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东南亚研究》,1998年1月。
    ① 刘畅,王艳:“浅析中国文学经典传承的原因”,《神州》,2012年3月。
    ① 王运涛:“儒学人文精神在经典文学中的传承及其当代意义”,《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5月。
    ①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12页。
    ② 林宛莹:《身份的“背离”与“回归”》,《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③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 周伟民、唐玲玲:《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12月。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 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东方文化集成),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8月。
    4. 梁志明等:《古代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东方文化集成,东南亚文化篇),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8月。
    5. 赵太康,李英华主编:《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6. 黄万华:《传统在海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
    7. 段钢:《寻觅图像世界的密码:图像世界的学理解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8. 廖文辉:《马新史学80年: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1930-2009)》,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1月。
    9.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经典常谈序》(第六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1.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康宁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12.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弟子规·龙文鞭影》,北京:中华书局,2005。
    13.陈国华编著:《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Royal Kingsway Inc 1992。
    14.安焕然:《本土与中国》(学术论文集,南方学院学术丛书第五种),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出版社,2003年8月。
    15.朱崇科:《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8月。
    16.廖文辉、伍燕翎编:《马新学术史研究概览》,新纪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2011年12月。
    17.李灵窗:《马来西亚华人延伸、独有及融合的中华文化》,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18.杨万秀,罗晃湖:《中华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年10月。
    19.何国忠主编:《承袭与抉择: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文化篇》,台北:“中央研究院”,2001。
    20.何国忠编:《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05。
    21.何启良:《寸丹宁忘》,吉隆坡:嘉阳出版社,2009。
    22.巴素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槟城:光华日报有限公司,1950。
    23.蔡存堆编:《马来西亚砂拉越诗巫华族史料集》,诗巫: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1992。
    24.曹聚仁:《中国近百年史话》,香港:创垦出版社,1953。
    25.陈立贵:《新加坡人物论丛》(南洋学会丛书第45种),香港:新华彩印出版社,2002。
    26.伯希和著,冯承钧译:《郑和下西洋考·交广印度两道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
    27.陈荣照主编:《新马华族文史论丛》,新加坡:新社,1999。
    28.陈再藩:《文化第一方程式》,马来西亚:大将事业社,2002年8月5日,
    29.陈序经:《陈序经东南亚古史研究合集(上卷)》,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
    30.陈致平:《中华民族史话(第1册):秦代》,台北:正中书局,1953。
    31.程光裕、许云樵等著:《中马中星文化论集》,台湾:“国防研究院”,中华大典编印会,1968。
    32.崔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33.崔贵强:《新加坡华文报刊与报人》,新加坡:海天文化企业私人有限公司,1993。
    34.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上卷)》,新加坡:世界书局,1971。
    35.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香港:太平书局,1963。
    36.黄锦树:《马华文学: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史》,(吉隆坡)华社资料研究中心1996年版戈胜、任强等著《东南亚历史舞台上的华人与华侨》,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7.王润华:《华文后殖民文学——中国、东南亚的个案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8.张锦忠:《南洋论述:马华文学与文化属性》,台北:麦田出版2003年版
    39.顾颉刚:《中国史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40.朱崇科:《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版。
    41.哈里逊:《东南亚简史》,马来西亚:联营出版社,1959。
    42.胡剑雄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
    43.黄敬恭、魏维贤合编:《从开埠到建国》,新加坡:南洋学会:1969。
    44.黄润华:《鱼尾狮·榴莲·铁船与橡胶树——新马华人本土幻化/华语/文化/文学的重构神话》,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
    45.黄淑娉:《中国历代史话·第1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46.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7.李安山编:《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展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8.李业霖编:《南洋大学史论集》,吉隆坡: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2004。
    49.李元瑾编:《新马华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亚洲研究学会、南大毕业生协会,2002。
    50.李志贤编:《东南亚与中国:连接、疏远、定位》,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2009。
    51.李钟珏著:《新嘉加坡风土记》,许云樵注,新加坡:南洋书局,1947。
    5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3.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
    54.梁志明等:《古代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55.廖文辉:《华校教总及其人物(1951-2005)》,马来西亚加影: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2006。
    56.林徐典主编:《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
    57.刘永焯:《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58.马崙:《新马文坛人物扫描,1825-1990》,马来西亚柔佛:书辉出版社,1991。
    59.何国忠,林水豪、何国忠、何启良、赖观福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88。
    60.何启良:《面向权威》,吉隆坡:十方出版社,1995。
    61.梅井:《马来风俗与文化》,新加坡:新加坡国家语文出版局,1963。
    62.南方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中心编:《柔佛潮人史料合作计划工作纪行》,马来西亚新山:南方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中心,2003。
    63.南方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中心编:《潮人拓殖柔佛原始资料汇编》,马来西亚新山:南方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中心,2003。
    64.南洋大学史料汇编编委会编:《南洋大学史料汇编》,吉隆坡: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1990。
    65.宋旺相:《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叶书德译,新加坡: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93。
    66.王赓武:《中国与海外华人》,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67.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68.夏诚华主编:《新世纪移民的变迁》,新竹:玄奘大学海外华人研究中心,2006。
    69.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
    70.许苏吾:《南洋学会与南洋研究》,新加坡:南洋学会,1977。
    71.许文荣:《南方喧哗——马华文学的政治抵抗诗学》,马来西亚柔佛:南方学院,2004。
    72.许云樵:《北大年史》,新加坡:南洋编译馆,1946。
    73.许云樵:《马来亚丛谈》,新加坡:青年书局,1961。
    74.许云樵:《马来亚史》,新加坡:青年书局,1961。
    75.许云樵:《南洋史》,新加坡:世界书局,1961。
    76.许云樵原主编、蔡史君编修:《新马华人抗日史料,1937-1945》,新加坡:文史出版私人有限公司,1984。
    77.颜清湟:《海外华人的社会变革与商业成长》,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78.杨清龙编:《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1994。
    79.姚楠、许钰:《古代南洋史地丛考》,香港:商务印书馆,1958。
    80.余寿浩:《马来亚古今谈》,新加坡:南洋商报社,1953。
    81.张锦忠:《南洋论述:马华文学与文化属性》,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
    82.张锦忠:《重写马华文学史论文集》,南投: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2004。
    83.张少宽:《槟榔屿华人史话》,吉隆坡:燧人氏事业有限公司,2002。
    84.张少宽:《槟榔屿丛谈》,槟城:南洋田野工作室,2005。
    85.曾玲:《越洋再见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的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86.甄供编:《方修研究论集》,马来西亚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2002。
    87.郑良树编著:《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中学特刊提要(附校史)》,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1975。
    88.郑良树:《柔佛州潮人拓殖与发展史稿》,新山:南方学院,出版社,2004。
    89.戴小华编:《当代马华文存》,吉隆坡: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2001。
    90.何启良:《文化马华:继承与批判》,吉隆坡:十方出版社,1999。
    91.赖观福编:《马华文化探讨》,八打灵: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1982。
    92.戴小华编:《当代马华文存。罗正文(主编序)》,吉隆坡: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2001。
    93.林水豪、何国忠编:《中华文化之路》,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联合会,1995。
    94.何国忠编:《社会变迁与文化诠释》,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2002。
    95.颜清湟:“新马华人社会史研究的反思”,氏著《海外华人的社会变革与商业成长》,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96.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3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2002。
    97.赖观福编:《马华文化探讨.张景良(序)》,八打灵: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1982。
    98.曾玲、庄英璋合著:《新加坡华人的祖先崇拜与宗乡社群整合——以战后三十年广惠肇碧山亭为例》,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
    99.祝家丰:“国族构建与公民社会的形成:华团的角色”,文平强编《马来西亚华人与国族构建——从独立前到独立后五十年》(上、下册),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10。
    100.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1.钱江:“马来西亚槟城福建五大氏族与传统中国乡土、社会在海外之重建”,新加坡:南洋学会,《南洋学报》2002年12月第56卷,。
    102.王崧兴:“华人的移居与海外华人社会”,《汉人与周边社会研究》,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
    103.廖建裕:“中国的东南亚学者:过去30年之初探”,黄朝翰主编《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成就与挑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04.陈志明:《马新德教会之发展及其分布研究》,苏庆华译,代理员文摘(马)有限公司,1991。
    105.崔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106.何启良:“马来西亚华人宗乡会馆‘封闭’和‘开放’的两难”,《郑良树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07.李亦园:“马来亚华人社会的社团组织与领导形态”,《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又载高信主编《华侨问题论丛》第1辑,2002。
    108.陆庭瑜撰:《教总33年》,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1987。
    109.麦留芳:《方言群认同一早期星马华人的分类法则》,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73。
    110.方北方:《马华文学与其它》,香港:三联书店,1987。
    111.方北方:《方北方文艺小论》,吉隆坡:大马福联会暨雪福建会馆,1987。
    112.方北方:《马华文艺泛论》,吉隆坡:马来西亚写作人(华文)协会,1981。
    113.方北方:《看马华文学生机复活》,雪兰莪:乌鲁冷岳兴安会馆,1995。
    114.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上卷》,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62。
    115.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中卷》,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63。
    116.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下卷》,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65。
    117.方修:《马华新文学简史》,新加坡:万里书局。后来于1986年由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再版,1974。
    118.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上卷》,新加坡:世界书局,1975。
    119.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下卷》,新加坡:世界书局,1976。
    120.方修:《战后马华文学史初稿》,新加坡:T.K.Goh。后来于1987年由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再版,1978。
    121.黄锦树:《马华文学: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史》,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1996。
    122.黄锦树:《马华文学与中国性》,台北:元尊,1998。
    123.杨松年:“本地意识与新马华文文学——1949年以前新马华文文学分期刍议”,杨松年《新马华文文学论集》,新加坡:南洋商报,1982。
    124.杨松年:“编写新马华文文学史的新思考”,陈荣照主编《新马华族文史论丛》,新加坡:新社出版,1999。
    125.杨松年:《新马华文现代文学史初编》,新加坡:BLP(新加坡)教育出版社,2000。
    126.杨松年:《战前新马文学本土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联合出版,2001。
    127.张锦忠:《文学影响与文学复系统之兴起》(博士论文)(Literary Interference and the Emergence of a Literary Polysyste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系,1996。
    128.钟怡雯:《马华文学史与浪漫传统》,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9。
    129.苏庆华:“马来西亚一贯道的历史及其发展近况”,《马来西亚一贯道总会成立大会特刊》,马来西亚一贯道总会,2003。
    130.苏庆华:“马来西亚华人的跨国网络和社团——以潮州、客家、海南地缘性组织为例”,提交于由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于泉州主办的“侨乡与海外华人”国际学术讨论会,2004年2月5-7日,2003。
    131.苏庆华、刘崇汉、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2007-2008):《马来西亚天后宫大观》第1辑、第2辑,雪隆海南会馆。
    132.吴华:《马来西亚华族会馆史略》,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1980。
    133.吴华:《柔佛新山华族会馆志》,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1997。
    134.吴华:《柔佛州华族组织概述》,陶德书香楼、东南亚华文资料中心,2002。
    135.吴华:“大马华族社团的发展与功能”,《“马来西亚华人”专论》抽印本,2002。
    136.谢剑、陈美萍:“族群认同与文化适应:以马来西亚吉隆坡及雪莪地区客家社团的发展为例”,《第四届世界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台北: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1。
    137.陈志明、丁毓玲、王连茂主编:《跨国网络与华南侨、乡——文化、认同和社会变迁》,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06。
    138.成田节男:《华侨史》,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5。
    139.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40.韩振华:《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141.张少宽:《槟柳屿华人史话》,吉隆坡:燧人氏,2002。
    142.曾玲、庄英章:《新加坡华人的祖先崇拜与宗乡社群整合——以战后三十年广惠肇碧山亭为例》,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
    143.李明欢:《福建侨乡调查:侨乡认同、侨乡网络与侨乡文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144.李亦园:《一个移殖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0。
    145.李亦园:《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一集之序言,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4。
    146.李亦园、郭振羽主编:《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上册,台北:正中书局,1985。
    147.林开忠:《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华教运动》,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1999。
    148.廖建裕:“中国的东南亚学者:过去30年之初探”,黄朝翰主编《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成就与挑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49.李明欢:《福建侨乡调查:侨乡认同、侨乡网络与侨乡文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150.李长傅:《中国殖民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初版1936年),1990。
    151.林水豪、骆静山:《马来西亚华人史》,吉隆坡: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1984。
    152.林水豪、何国忠、何启良、赖观福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共三册),吉隆坡:马来 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
    153.林水豪:《文化事业文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雪兰莪中华大会堂,1985年
    154.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5.刘宏:《中国——东南亚学:理论建构、互动模式、个案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6.丘立本:“从世界史的角度研究海外华人社会的变化”,《从世界看华人》,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
    157.舒庆祥:《走过历史》,新山:彩虹出版有限公司,2000。
    158.王赓武著,张海洋译:“海外华人的文化中心”,郝时远主编《海外华人研究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59.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60.郭梁主编:《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
    161.王勤:《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对战后华人问题的研究》,《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
    162.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书馆,1929。
    163.聂珍钊,邹建军主编:《文学论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索》,武汉:华中师范人学出版社,2006年。
    164.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9(2011.11重印)。
    165.季羡林:《读国学》,北京:华艺出版社,2007.12(季羡林自选集)。
    166.曹伯韩:《国学常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2月
    167.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库),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168.许云樵、蔡史君主编:《新马华人抗日史料1937.1945》,新加坡:文史出版公司,1984。
    169.张学智:《儒学与当代文明: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4册),九洲出版社;第1版(2005年6月1日)
    170.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王介南撰:《中华文化通志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71.饶芃子主编:《中国文学在东南亚》,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172.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海:书海出版社,2004
    173.马涛:《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74.李天锡:《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07
    175.葛剑雄,安介生:《四海同根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176.吕春成主编:《经济一体化的延伸与超越传统文化与中国》,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177.乐黛云,王向远:《比较文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3
    178.庄华兴:《国家文学:宰制与回应》,吉隆坡:大将出版社,2006
    179.苏庆华:《儿童读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联营出版(马)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180.温任平:《静中听雷,与张错谈“语言的共同体”》,马来西亚大将出版社2004年版。
    181.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编辑委员会:《教总33年》,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87年。
    182.马来西亚儿童导读推广中心:《读经教育通讯》创刊号,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儿童导读推广中心出版,2003年。
    1. 聂珍钊:“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文艺研究》,2013年5月。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文艺理论》,2010年6月。
    3. 聂珍钊:“马华文学的家园意识与伦理主题”会议论文,《第三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家园意识与文学流变》论文集,2010年。
    4. 刘畅,王艳:“浅析中国文学经典传承的原因”,《神州》2012年08期
    5. 陈建莹:“马来西亚道德教育课程改革述评”,《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6. 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7. 刘兆伟:“马来西亚文化与儒家教育传统”,《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9期。
    8. 张全廷:“家园意识与中国作家的创作”,《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6月
    9. 刘双:“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外语学刊》,2000年第一期。
    10.卢萍,宁霁:“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与推广的新思考”,《文教资料》,2012年13期。
    11.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科学中国人》,2003年04期。
    12.叶扬:“文学教育还有没有办法补救”,《上海文化》,2010年第6期。
    13.梁丽芬:《扩大视野:从海外华文文学到海外华人文学》,.《白雪红枫》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2003年版。
    14.左朝晖:“浅谈《三字经》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04期。
    15.廖小健:“跨世纪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东南亚研究》,1998年01期。
    16.蔡亲炀:“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育的现况与发展”,(张诗亚主编:《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会议论文)。
    17.张锦忠:“离散与流动:从马华文学到新兴马华文学”,张锦忠编《重写马华文学史论文集》,南投: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2004年。
    18.廖小健:“跨世纪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东南亚研究》,1998年1月。
    19.廖文辉:“马来西亚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机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0.李建发:“从首相敦拉萨到首相纳吉:中马建交36年历史回顾”,《审视马中:一场跨疆域的对话》(人文丛书当代中国系列),廖冰凌,林志敏编,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出版,2011年9月。
    21.黄光成:“多元文化下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东南亚》第1期,1995。
    22.石沦金:“保护、传承与发扬-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入社团发展华入文化的举措与动态分析”,《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23.黄昆章:“论华人文化的适应、传承与改造”,《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1998。
    24.柯欣雅:“近十年台湾儿童读经教育的发展(1991-2001)”,国立花莲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2年。
    25.华方田:“流传于东南亚华人中的新兴宗教——德教的历史与现状”,《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02期。
    26.李逢超:“阅读文化典籍——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9年05期。
    27.陈亚才:“马来西亚宗乡社团发展动向的观察与探讨”,《资料与研究》第8期,吉隆坡:华社资料研究中心,1994
    28.陈莲萍:“马来西亚华人民间学术初探:以张少宽为例”,未刊学位论文,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2008。
    29.钟怡雯:“定位与焦虑一一马华/华马文学的问题研究”,《华文文学》2009年第3期(总第92期),广东:汕头大学出版,2009。
    30.陈玉龙:“早期南洋研究的拓荒者张礼千先生”,载《南洋学报》,第50卷第1、2期,1997年。
    31.陈跃红:“汉学家的文化血统”,载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8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32.陈政欣:“(重写马华文学史论述)激荡与回响:马华翻译与翻译文学”,载《星洲日报·文艺春秋》(马来西亚),2003年10月5日。
    33.贺圣达:“东南亚汉学研究的历史回顾”,载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8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34.侯且岸:“从学术史看汉学、中国学应有的学科定位”,载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 10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35.黄重言:“研究华侨史的几点意见”,皆载《华侨论文集(第1辑)》,广东:广东华侨历史学会,1982。
    36.黄贵荣:“西方东南亚史编撰学述评”,载《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37.黄枝连:“英国人对马华社会的研究”,载《南洋文摘》,1971年7月第12卷第7期,第442—444页;1971年8月第12卷第8期。
    38.霍尔:“东南亚历史的整体性”,载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编《东南亚历史译丛》,1979年第1集。
    39.李安山:“中华民国时期华侨研究”,载《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290-314页。
    40.李金生:“新加坡馆藏槟榔屿华人研究文献述略”,载《亚洲文化》,2002年第26期。
    41.李明欢:“海洋、海神与海外华人——(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给予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的启示”,载《亚洲文化》,2004年第28期。
    42.李巧:“中国研究东南亚华人历史理论的演变”,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3.廖文辉:“‘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20世纪马新华文源流马新史学发展分期刍论,”载《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2003年第6期。
    44.廖文辉:“20世纪马新华人著述之中文马来亚通史概览”,载《人文杂志》,2004年12月第25期。
    45.廖文辉:“试论许云樵的乾嘉朴学传统”,载《海华与东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4卷第1期。
    46.廖文辉:“从报章期刊杂志的出版及学会团体成立论马新史学的发展方向(1930—2004)和历史意识的转移”,载《亚洲文化》,2005年第29期。
    47.廖文辉:“马新南洋研究的意义和定位初探”,载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中文系编《中文·人》,2006年4月创刊号。
    48.廖文辉:“马新南洋研究与中国学术渊源”,载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中文系编《中文·人》,2007年4月第3期。
    49.廖文辉:(星洲日报·文化)(1984·04·07-1988·10.29)所刊登有关南洋研究之文章资料一览表”,载《中文·人》,2008年4月第5期。
    50.廖文辉:“马来西亚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机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2期。
    51.申旭:“近年来中国东南亚研究著述概略”,载《亚洲文化》,1987年第9期,第217-220页。
    52.宋哲美:“东南亚问题专家——陈育崧先生”,载宋哲美编《星马人物志》(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69)。
    53.苏庆华:“有关郑和研究的参考资料”,载《亚洲文化》,2002年第26期。
    54.苏庆华:“马来西亚华族民间学术、文化团体出版的学术性刊物初探”,载《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3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2002)。
    55.李开慧:“简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6卷第10期。
    56.林文慧:“亲子教育特辑”,《星洲日报》,2006年6月22日。
    57.谭云山:“南洋华侨应有两个文化教育总机关——“南洋学会”与“南洋学院”“,载傅无闷编《星洲日报周年纪念刊》(新加坡:星洲日报社,1930)。
    58.王赓武:“新加坡和中国关于东南亚研究的两种不同观点”,载《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总第118期)。
    59.王赓武:“东南亚研究的新发展”,梅慧玉翻译整理,载《亚太研究论坛》,2004年3月第23期。
    60.王健华:“从韩槐辈先生的捐献品看中国古陶瓷在南洋的外销”,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3期。
    61.谢枝嶙:“双元素、全球化与南洋认同的创造:1940-1958年间的新加坡南洋学会”(英文稿),载《南洋学报》,2007年第61卷。
    62.许云樵:“南洋研究在战后南洋”,载《南洋杂志》,1948年3月第2卷第2期。
    63.许云樵:“南洋华侨与大学教育”,载《南洋学报》第9卷第2辑,1953。
    64.许云樵:“南洋研究与南洋大学”,载《社会科学研究集刊》,1957年10月。
    65.许云樵:“马来亚华文教育史回顾”,载《南大教育》,1958。
    66.许云樵:“五十年来的南洋研究”,载刘问渠主编《这半个世纪(1910-1960):光华日报金禧纪念增刊》(槟城:光华日报,1960)。
    67.许云樵:“1958年来星马各华文报新年特刊内的南洋研究资料”,载《南洋文摘》,1966年第7卷第5期。
    68.许云樵:“从‘南洋研究’说起”,载《东南亚研究》,1968年第4卷。
    69.许云樵:“东南亚华族问题的回顾与前瞻”,载《新社季刊》,1969年第2卷第1期。
    70.杨进发:“星马华族历史研究新展望”,载《南洋文摘》,1967年第8卷第5期。
    71.杨振华:“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理论的演变”,载《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第9卷第1期。
    72.应佳:“华侨·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为校庆90周年而作”,载《东南亚研究》,1996年3月第3期。
    73.秦艳峰,喻常森:“20世纪70年代中马建交的背景与意义”,《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04期。
    74.余定邦、黄云静:“东南亚研究在中国:历史、现状与前景”,载《社会科学家》,2000 年11月第15卷第6期。
    75.余定邦:“中国古籍与东南亚研究”,载《社会科学家》,2000年11月第15卷第6期。
    76.曾翎龙:“马来西亚华文出版:现况、问题与前景”,载马来西豆薪纪元学院中文系《中文·人》,第7期,2009年8月。
    77.朱杰勤:“关于开展华侨史研究的几点意见”,载《华侨论文集(第1辑)》(广东:广东华侨历史学会,1982)。
    78.庄华兴:“马来西亚华社与华人学术会议简报(2005-2007)”,载《华人研究国际学报》,2009年6月创刊号。
    79.庄钦永:“关于19世纪新华社会史的一些原始资料”,载《亚洲文化》,1987年第10期,第页。
    80.陈志明:“华裔和族群关系的研究—~从若干族群关系的经济理论谈起”,(台)《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90年第69期。
    81.磊槐准:“天后圣母与华侨南进”,《南洋学报》1941年6月,第2卷。
    82.黄贤强:“论二十年来新马的华人研究”,李元瑾主编《新马华人:传统与现代对话》,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南洋大学毕业协会,2002。
    83.彭邦本:“冲突与对话:从儒家文化资源看东亚现代化”,《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1期。
    84.邝国祥:“槟城屿海珠大伯公”,《南洋学报》,1957年6月第13卷第1辑。
    85.吴华:“马来西亚华族会馆史略”,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1980。
    86.吴小安:“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的反思:东南亚历史研究的视角与经验”,李安山主编《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7.许云樵:“大伯公二伯公与木头公”,《南洋学报》1951年12月第7卷第2辑。
    88.许云樵:“再谈大伯公研究”,《南洋学报》1952年12月第8卷第2辑。
    89.许云樵:“大伯公为吴太伯说的由来”,《南洋学报》1956年12月第12卷第2辑。
    90.袁丁:“从学术史看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发展”,李安山主编《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展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1.颜清湟:“新马华人史研究的反思”,《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2期。
    92.廖文辉:“试论许云樵的乾嘉朴学传统”,《海华与东南亚研究》2004年1月第4卷第1期。
    93.廖文辉:“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20世纪马新华文源流马新史学发展分期刍论”,《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2003年第6期。
    94.秦艳峰,喻常森:“20世纪70年代中马建交的背景与意义”,《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4期。
    95.朱振明:“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史概述”,《东南亚》1994年04期。
    96.谢爱萍:“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承与发展”,《华侨与华人》,2011年第二期。
    97.邢永川:“传播学视野下的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华文化之传承——以新、马、泰、菲华文报纸为例”,《东南亚纵横》,2010年1月。
    98.陈文敬:“论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凝聚力”,《<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99.刘军,柯玉萍:“试析中国文化与古代马来西亚社会”,《人文社会科学专辑》2011年第37卷。
    100.陈俊林:“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贡献”,《东南亚纵横》,2012年5月。
    101.余历雄:“马来西亚的中华学术研究”,《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2期。
    102.黄先炳:“马来西亚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6期。
    103.黄万华:“中国文学中的跨文化因素”《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04.黄万华:“从华族文化到华人文化的文学转换(对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趋势的一种考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6期。
    105.黄万华:“华人文学:拓展了的文化视角和空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06.黄万华:“新世纪10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及其趋向”,《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07.黄万华:“母体归依、生命传承中的故土意象”,《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08.黄万华:“海外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华文文学》,2001。3(总第46期)。
    109.黄万华:“海外华文文学沟通于大传统的小传统”,《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一期。
    110.黄万华:“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第35卷第3期。
    111.黄万华:“经典性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典律构建’的基石”,《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12.黄万华:“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本土特色”,《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13.郑良树:“中文系和中华文化”,《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春之卷。
    114.郑良树:“战后马来亚华文教育的恢复与重建”,《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27卷。
    115.郑良树:“遍地开花---马来西亚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4期。
    116.郑良树:《当代马华文存。文化卷。90年代:文化中华圈》,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2001年版。
    117.郑文泉:“儒家仁爱思想在二十世纪马来西亚的历史作用”,《国际儒学论坛》,2008。
    118.王丽雅:“儒家经典英译与儒家思想的跨文化传播”,《管子学刊》,2008年第2期。
    119.肖四新:“文学经典必备的品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1月第21卷第1期。
    120.颜桂堤:“经典:流动与建构”,《文艺理论》,2008年第8期。
    121.张建:“文化传统与和谐社会——浅谈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月。
    122.李虎:“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3月。
    123.胡月霞:“中国影响论的影响——马华文学的中国情结”,《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月。
    124.胡月霞:“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移民心态与本土心态”,《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
    125.刘正伟,庄慧琳:“马来西亚华文名句精华教学探析”,《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6月。
    126.韩大林:“《弟子规》的现代教育意蕴”,《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39卷第4期。
    127.卢燕丽:“中国的《诗经》和马来西亚的班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28.左朝晖:“浅谈《三字经》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4期。
    129.王余光,汪涛,陈幼华:“中国文献学理论研究百年概述”,《图书与情报》,1993年3月。
    130.王余光:“论阅读传统经典”,《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31.王美艳:“语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根基——饶芃子教授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
    132.颜清湟:“一百年来马来西亚华社所走过的道路”,《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
    133.刘立娟:“东南亚华文文学中内在中国的传播——华校华文教育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关系”,《山花》,2001年4月。
    134.耿虎,曾少聪:“教育政策与民族问题——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为例”,《当代亚太》,2007年第6期。
    135.王焕芝:“文化民族主义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136.何敏波:“浅析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对当地华文教育的贡献———以南洋大学创办、独立大学申办为例”,《八桂侨刊》,2010年6月第2期。
    137.张应龙:“海外华文教育的典范: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138.黄燕华:“论马来西亚华人的社会与文化”,《今日南国》,2009年6月。
    139.张全廷:“家园意识与中国作家的创作”,《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6月第7卷第2期。
    140.石沧金:“试析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华文教育发展的关系”,《南洋问题研究》,2005 年第4期。
    141.耿红卫:“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简论”,《船山学刊》,2007年第2期。
    142.王焕芝,洪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趋势”,《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43.张本钰:“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现状及发展前景”,《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专刊。
    144.周聿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保留与发展”,《东南亚》2000年第2期。
    145.叶俊杰:“马来西亚华文课程大纲与华文教材的编写”,《国际汉语传播研究》,2011年1月。
    146.曾庆豹:“马华现型文化的反省与批判”,《大马青年》第七期,台北:大马青年社,1989年。
    147.刘以榕:“马来西亚华族的文化适应与华文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第12期。
    148.钟玉莲:“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以马来西亚为例”,《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149.潘碧华:“参与的记忆:建国中的马华文学”,《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6期。
    150.许文荣:“从《总纲领》对马华文化的定义论马华文化的建设”,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996年12月22日。
    151.“马哈蒂尔——马来西亚任期最久的总理”,新加坡:《联合早报》1994年10月8日。
    152.李冈原,张稻:“马来西亚华人宗教探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 Mak Lau-Fong (1995)The Dynamics of Chinese Dialect Groups in Early Malaya, Singapore: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n Studies.
    2. Dodd, C. H.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5th ed.). Belmont, MA:McGraw Hill.
    3. Porter, R. E.& Smovar, L. A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J]. In L. A. Samovar,& R. E. Porter(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 (8th ed.) (pp.5-26). Belmont, CA: Wadsworth.
    4. Rogers, E. M.,& Steinfatt, T. 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5. Sharon A. Carstens (1980) Images of Community in a Chinese Malaysian Settlement (Unpublished PhD diss.), Ithaca:Cornell Univeristy.
    6. Victor Purcell (1975) The Chinese in Malaya, Kuala Lumpur:Oxford Univesity Press.
    7. Anthony Reid (1988) Southeast Asiain the Age of Commerce 1450-1680, Volume One:the Lands below the Winds,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8. Stuart Hall, "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A Reader, edited by P.Williams and L.Chrisman (London:Harvester Wheatsheaf),pp. 392-401
    9. Frank Swettenham (1929) British Malaya:an account of the origin and progress of British influence in Malaya, London:Lane.
    10. R.O.Winstedt (March,1935), "A history of Malaya",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Part 1, Vol.ⅩⅢ.
    11. Tan Chee-Beng (1989), "The ethnic Chinese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 in the Ethnic Chinese in the Asean States Bibliographical Essays, edited by Leo Suryadinnata, 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2. Victor Purcell (1967) The Chinese in Malaya,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in (The original edition was published in 1948).
    13. Kronick, Joseph G (2001), Writing American:Between Canon and Literature, CR-THE NEW CENTENNIAL REVIEW, Volume 1, Number 3.
    14. Cf. Samuel Johnson (1785), Canon,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ol.1, London: Printed for J. F. And C.Rivington, et al.
    1. Liang Li-Ji (1996) Hubungan Empayar Melaka-Dinasti Ming AbadKe-15, Bangi:Penerbit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2. KongYuan-Zhi (2000) Pelayaran Zheng He dan Alam Melayu, Penerbit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3. S.Husin Alied (1984) Kaum, Kelas Dan Pembangunan Malaysia, Kuala Lumpur:Persatuan Sains Sosial Malaysi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