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政治意义的宣化——先秦政治传播观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传播”虽然是一个由西方学界转译而来的现代语词,但作为一种政治观念、一种政治行为却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在上古中国社会,“乐”不仅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语文传播”方式。美国学者戴维斯在《人类的音乐》一书中写道: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表达方式,比语言或其他艺术还要古老。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以礼乐文化而著称于世,李泽厚先生更是把中国文化称为“乐感文化”,可见,“乐”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极为深远的文化意涵。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乐”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源头,上古中国先民的政治、宗教、教育等观念都和“乐”有着极为紧密的血脉关联。美国学者曾将中国上古之“乐”的基本主旨归纳为:宗教功能、教育功能、统治功能及哲学意义。其实,乐舞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功能,即政治传播功能。在传统儒家的文化语境中,“乐”是神谕的传达;“乐”是政治象征意义的表达;“乐”是政治忠诚观念的情感内化。
     在上古之时,“乐”作为一种政治传播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拥有普世性的价值意义,开展这项研究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时至如今,从“乐”的维度探究上古中国政治传播问题的专题性学术成果寥寥无几,有鉴于此,笔者立足于先秦时代的历史语境,借助于政治传播学、文化人类学、符号学等现代学科理论深入探究先秦政治传播观念的内在精神意蕴及其价值意义,以求教于学界先进。
Although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a modern word translated from the western academic circles, as a political concept and a kind of political behavior, it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s were born at the same time, since there was the politics and the countr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as appeared.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s are on intimate terms with each other. Professor Zhang Weizhong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s pointed that in Sacrifice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s early as Yin and Shang Periods, the rulers conveyed specific political intention under the guise of spirits to issue orders.
     As a political phenomen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emerges different patterns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as a non-Chinese communication approach, music extremely possessed great features of tim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ulture.
     I. Music is to transmit the message of the oracle.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famous in the world for our etiquette and music culture, Mr. Li Zehou calls Chinese culture as the musical culture; music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far-reaching cultural meaning and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in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As a physical-chemical form of folk cultural psychology in the early ancient times,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was not only a spiritual enjoyment of aesthetics; in the ancient ancestors’transcendental consciousness, music was a rhythm from the way of heaven and was always present with the universe; as Mr. Jiang Wenye said that in Confucius Music Theory: Music is the rhythm of the universe, is the beat of soul, is entrusted religious connotation that was transcended by the soul, and contains the spiritual demands of god and man live in harmony. The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nabled our ancestors in ancient times to possess predoomed transcendent consciousness---music was to transmit the message of the oracle, music was the spiritual vector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god. In ancient human society with religious politics and the theocratic kingship, religious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enabled the music to have a very unique political function. The ancient Kings conveyed the political beliefs that the kingship was awarded by the god through such spirit vector of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thus to establish the legitimacy of the ruling monarchy and the ultimate authority. For the humans who pursuit rationality, anything existing in the world should be given ultimat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If there is no ultimat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the true existent things will loss the foundation and origin of its existence. As a society existence, political regime must also be given the ultimat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therwise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establish its legitimate existence foundations. For the ancient ancestors, the music was the voice of the god; music was the message of the oracle.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the Kings of every generation utilized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ceremony to receive gods’wishes, and thus to construct the legitimacy of the rule of the monarch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usic has a very great political significance as a mode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I. Music is the expression of political symbolism. In the political sphere, as a political phenomenon, symbolism has a great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political value. Some scholars even consider that: politics is just a series of abstract symbols. A symbol that is, by its nature, a hint, a metaphor, but not the truth itself of the symbol; the symbol becomes a symbol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 implication of connotation. Political information consists of symbols and thought significance, an important feature different from animal activity information for human beings is that it can use symbols to convey the political symbolism, so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ctivity of human beings can be grasped as a symbolic social activity. In the concept of ancient Chinese ancestors, the production of etiquette and music are the prerogative of the king, only the emperors who had established foundation and ensured national security had the qualification to produce etiquette and music. Therefore, the music symbolizes the supremacy, expressing the political ideas of the sovereign descends the world. After the ancient Kings had found a state and pacified the world, they always publicized their uniformity and the supreme political authority through producing etiquette and music to commend theirs merits and virtues. In the ancient times, music is not only the symbol of the personified political status and political status, but also is the symbol of political power for various tribes. In ancient society, tribal regime was in a great numbers. In order to ge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ibal members, all tribal rulers would produce their own totem music to strengthen their own subjectivity. These totem music looks as the national anthem and national flag of modern society, they are not only the spiritual symbol of the regime for various tribes, but also are the status symbol of ancient emperors. With the continuous intensification of feudal political level consciousness,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also has been given a guarded level specification consciousness gradually. At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 the music is a symbol of political ethics and is a declaration of the political level consciousness.
     III. Music is an emotional internalization of political concept.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to convey political concept in terms of its fundament, th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ng is how to move people and reform people in order to internalize political ideas into political identified feelings. If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can not infect, move people and convince people, it is invalid finally even if it comes from a high credibility source. Although the ancient ancestors have less theoretical summary on such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y have a profound reorganization on how to gather up the people. As early as the Qin Dynasty, the Confucian scholar Mencius had already recognized that meaningful speech was not as good as the sound of music. The sincere art can sink deep into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and can move people, developing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y music can make political sense sink deep into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and thus internalize political ideas into political identified feelings to achieve a completely convinced political effects.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political preaching and indoctrination are not only difficult to germinate political emotion, sometimes it will arouse conflictive and negative psychological emotions. Aesthetic arts have figurative and pleasant nature. Humans naturally do not like hearing the moralization, but they are usually immersed in aesthetic art and emotion. Aesthetic art is corresponding to such natural psychological desires of people. The beautiful pattern can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and a vivid image can leave a distinct impression to the audience and can excite groups’interests and physical resonance to understand rational content in the emotional intuition. In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f the immature political ideas can be internalized into aesthetic conception and bestowed static noun concept with aesthetic imagery, it will move person’s soul, surge person’s emotion, produce unique infectivity that the concept judgment and logical argumentation do not have, move people strongly and rapidly, produce physical resonance in audience groups, get emotional purification and spiritual inspiration from spiritual satisfaction and enjoyment, and thus avoid political moralization and thought indoctrination in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o that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an reach the inner-hidden ingenious realm. Although Chinese ancient ancestors did not make explanation on the modern term-aesthetic communication in theoretical meaning, there was indeed predominant inspiration on promoting particular political values and cultivating the political allegiance emotion through the aesthetic pattern of music. As we all know, Confucian culture is often called the music culture. In Confucian political culture, etiquette and music are the most basic forms of governance. The generation of grand unified feudal dynasty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tatus and role of music in administering state affairs well and ensur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more important abstruseness was temperament of the people can be imperceptibly influenced by the music. For ancestors in ancient times, the unique function of the music was that it could unconsciously change people’s temperament and the will, such imperceptible and unconscious influence was unique to music education, and was difficult to achieve for other etiquette mechanism moralization and compulsive means of the penal system. As a Confucian classic text, one of the basic meaning of Records of Music is to emphasize on internalizing the patriarchal society’s ethical values into aesthetic conception of the music; its purpose is to enable audience to reach a deep internalization on a rational cognition from aesthetic realm through the spirit of aesthetic spiritual inspiration at imperceptible influence of music.
     As a mode of non-Chinese communication, aesthetic art form such as dance accompanied by music is a very important mode of communication both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nd in modern human society. 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and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Regardles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r mass media, non-Chinese communication and Chinese dissemination are the most basic of human expressions, and have an irreplaceable significance. However, for a long time, people often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research 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becomes basic subject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ut there is short of due research on non-Chinese communication, thus the research on mass communication exists blind spots on the concept and defects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Non-Chinese communication still has a lot of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mad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cluding the inherent laws. Therefore,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oretical value to carry out non-Chine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引文
1张世宝:《从郭店儒家简谈古代“乐”的形上特征》,载于《学术月刊》2001年第12期。
    2牟宗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牟宗三新孺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6-316页。
    2张世宝:《从郭店儒家简谈古代“乐”的形上特征》,载于《学术月刊》2001年第12期。
    3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页。
    4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页。
    1杨尚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30页。
    2《吕氏春秋·古乐》,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
    3《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
    3《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9页。
    
    1李元书:《政治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68页。
    2张卫中:《春秋时期的祭祀与政治传播》,《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07页。
    1郑一卉:《我国政治传播研究百年回望》,《武汉大学学报》,2005,3期。
    2关于“国外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本文主要参阅李元书先生在《政治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中的研究成果,其中内容笔者或直接引用,或以转述的方式再现,特此注明。
    3李元书:《政治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68~69页。
    4参阅李元书:《政治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 Robert E .Denton,Jr.& Gary C.Woodward,Political Comunication Yearbook-1984,Carbondale:Southern Illion University,1985.
    1李元书:《政治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载于《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68页。
    2张晓峰:《西方政治象征理论研究述评》,载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83页。
    3祝基滢:《政治传播学》三民书局,1983年,第6页。
    1郑一卉:《我国政治传播研究百年回望》,载于《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383页。
    2郑一卉:《我国政治传播研究百年回望》,《武汉大学学报》,2005,3期,383
    3祝基滢:《政治传播学》三民书局,1983年。
    
    1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2~3页。
    2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4页。
    3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页。
    
    1参阅陈亮等:《传播学名词介绍》,载于《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
    2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3杰克·普拉诺:《政治学分析词典》,胡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9页。
    4彭芸:《政治传播:理论与实物》,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6年版,第5页。
    5奥斯丁·兰尼:《政治学》,林剑秋等译,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第145页。
    1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47页。
    2竹内郁郎主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6页。
    3邵培仁:《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页。
    4李元书:《政治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68页。
    
    1参阅亚当斯:《关于早期文明发展的一些假说》,载《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三秦出版社,1991年。
    2彼特·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41页。
    3参阅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出版,1997年。
    4参见黄奇逸《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巴蜀书社,1995年,第110、115页。
    5参阅张光直:《宗教祭祀与王权》,载于《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1李学勤:《古乐与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2张卫中:《春秋时期的祭祀与政治传播》,载《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点校版。
    1董天策:《传播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3页。
    2《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
    1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978页。
    2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第982页。
    3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1018页。
    4李学勤:《古乐与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5张晓峰:《西方政治象征理论研究述评》,载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83页。
    6祝基滢:《政治传播学》三民书局,1983,第6页。
    1齐柏平:《先秦儒家音乐观的本质及特征》,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33页。
    2李元书:《政治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点校版。
    2《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点校版。
    3《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
    4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1《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2《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5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44~245页。
    
    1罗坚:《从“神人以和”到“礼乐之和”》,载于《艺术探索》,1998年,第2期,143页。
    2周光辉:《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145页。
    1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第283页。
    2 HaroldD.LasswellandAbrahamKapla. Pow-erand eyety .NewYork:YaleUniversi-tyPress,1950,p103.转引于张晓峰等著:《西方政治象征理论研究述评》,载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
    3张晓峰等著:《西方政治象征理论研究述评》,载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85页。
    
    1江文也:《孔子乐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0页。
    3《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
    
    1《郭沫若全集·历史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0页。
    2参阅牛龙菲:《立象尽意: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之三》,《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参阅李浩:《老子音乐美学思想阐微——兼与墨子“非乐”比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参阅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卷二,《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2方东美著:《生生之美》代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参阅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参阅彭锋:《宗白华美学与生命哲学》,《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2000年第2期。
    5牛龙菲:《以类相动——?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之一
    1《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黑格尔:《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4页。
    3参阅朱狄:《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39页引文。
    4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第88页。
    5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13页。
    6《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下),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969页。
    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1978年第3期。
    3《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4参阅《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4页。
    
    1黑格尔:《美学》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33页。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4页。
    3《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徐纪敏:《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页。
    1徐纪敏:《科学美学思想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页。
    2参阅吉乐伯特、库恩:《美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554页。
    1 Gandner :lntelligence Reframed , New York , Basic Books , pp.60—62.
    2郭沫若,宗白华,田汉著:《三叶集》卷一,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第225页。
    
    1《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黑格尔:《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4页。
    3《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下),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969页。
    
    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1978年第3期。
    2《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3黑格尔:《美学》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33页。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4页。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2修海林:《古乐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页。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10页。
    4齐柏平:《先秦儒家音乐观的本质及特征》,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1、2期,第33页。
    5《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6《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7参阅龚妮丽:《音乐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修海林:《古乐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页。
    2龚妮丽:《音乐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页。
    3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测音研究》,载于《文物》,1989年第1期。
    4爱德华·伯内特·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69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下),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969页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3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载于《文物》,1978年第3期。
    4《青海宗日遗址有重大发现》,载于《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24日。
    1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2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3参阅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暮》,文物出版社,1980年。
    
    1《史记·五帝本纪》,中华书局本。
    2刘师培:《舞法起于祭神考》,《刘师培全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445~446页。
    3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载于《燕京学报》第20期,第535页。
    4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447页。
    
    1严粲:《诗缉》
    2《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国语·周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4《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国语·晋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6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9页。
    
    1高时良,《中国教育史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页。
    2《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页。
    4《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刘师培:《古政原始论》,《刘师培全集》第2册,第48页。
    
    1《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38页。
    2《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第278页。
    1耶胡迪·梅纽因:《人类的音乐》,冷衫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9页。
    1《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302页。
    1参阅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1参阅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第186页。
    
    1《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2于润洋:《音乐美学文选》,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334页。
    3《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参阅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
    5参阅泰勒:《原始文化》,连树生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562页。
    2李亚农:《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42页。
    3参阅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
    4参阅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
    
    1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
    2夏渌:《卜辞中的天、神、命》,载《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3参见E.O. James , Prehistoric Religion , New York ,1957.
    4张荣明:《论殷周上帝观》,载《齐鲁学刊》,1992年第4期,第55页。
    5朱丁:《从“天帝”到“天命”的信仰变迁》,载《重庆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参阅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07页。
    2参阅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3《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参阅夏渌:《卜辞中的天、神、命》,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6《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本。
    7《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侯玉臣:《论夏商周三代的天命理论》,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96页。
    4《史记·日者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
    5《史记·龟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
    
    1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第451页。
    2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3参阅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
    4参阅杨堃:《女娲考》,《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第6期。
    
    1《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版。
    2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3参见晁福林:《论殷代神权》,在《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4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561页。
    
    1参阅张光直:《宗教祭祀与王权》,载于《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2参阅亚当斯:《关于早期文明发展的一些假说》,载《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三秦出版社,1991年。
    3彼特·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41页。
    
    1参阅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出版,1997年。
    2参见黄奇逸《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巴蜀书社,1995年,第110、115,1995年。
    3参阅费孝通:《美国和美国人》,三联书店,1985年。
    
    1《史记·殷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
    2《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参阅R .G .哈切森著:《白宫中的上帝》,段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5参阅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
    5《左传·文公六年》:“本秩礼,续常职。”杜预注:“贵贱不失其本。”《荀子·仲尼》:“贵贱长少秩焉。”
    6《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7《国语·周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8《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冈村秀典:《农业社会与文明的形成》,载《华夏考古》,2002年第1期。
    3张光直:《宗教祭祀与王权》,载于《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4《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1页。
    
    1《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国语·周语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3参见黄奇逸《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巴蜀书社,第110、115,1995年。
    4参阅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5《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6《国语·楚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1《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吴哲贤:《治人之道莫大于祭》,载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1《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
    1《国语·楚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2《国语·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1《国语·楚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2《国语·楚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3《国语·楚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4陈梦家:《商代神话和巫术》,燕京学报,1934年,第20期。
    5李宗桐:《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华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第118页。
    6弗雷泽:《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1游文赋:《中国古代宗教在儒家中的理性化及其限制》,《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
    3参阅黄剑波:《宗教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学科转向》,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4参阅许兆昌:《先秦巫和巫术》,载《史学集刊》,1997年第3期。
    5参阅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6《周礼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7《周礼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1参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萨满”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2参阅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3库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第4页,转引自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16页。
    4《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8页。
    6《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参阅《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4页。
    2参阅《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8页。
    3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第327页。
    4 C.波纹等编:《我的音乐生活——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通讯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第137页。
    1库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第4页,转引自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16页。
    2黑格尔:《美学》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33页。
    3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4页。
    4《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1《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李学勤:《古乐与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3《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第88页。
    1顾希佳:《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2《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参阅林尹:《周礼今注今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第113页。
    2《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本。
    3《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本。
    
    
    1周光辉:《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145页。
    2《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于润洋:《音乐美学文选》,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334页。
    4参阅张光直:《宗教祭祀与王权》,载于《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5参阅张光直:《宗教祭祀与王权》,载于《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第104页。
    1石兴邦:《中国新时期时代考古文化体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载《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
    2《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张光直:《商代文明》,毛小雨译,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325页。
    4《国语·楚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5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3页。
    1黄亚平:《典籍符号与权力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
    2《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点校本。
    3参阅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参阅杜而未:《中国古代宗教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
    5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6《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本。
    1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第18页。
    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71页。
    3《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黑格尔:《宗教哲学》上卷,魏庆征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5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第20页。
    6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6页。
    1《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本。
    3《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6《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侯外卢:《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1页。
    2蔡先金:《试论商周之际的宗教变革》,载《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冬卷,第58页。
    1黑格尔:《宗教哲学》上卷,魏庆征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第258页。
    1 Murray Edelman.The Symbolic Use of Politics.Ur-bana:University of Ellinois Press, 1964,p5.
    2黑格尔:《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9页。
    1参阅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页。
    2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53页。
    3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53页。
    4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09-110页。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9页。
    
    1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2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页。
    3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68页。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第57页。
    3黑格尔:《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9页。
    1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38页。
    
    1《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胡明:《古典文学纵论》,辽海出版社,2003年,第429页。
    3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37页。
    4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册,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第60页。
    5王宇信、杨宝成:《殷墟象坑和“殷人服象”的再探讨》,《甲骨探史录》,三联书店,1982年版。
    1参阅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
    1《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朱熹:《周易本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1《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2参阅毛宣国:《先秦“象论”与古典美学》,载于《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4期。
    3胡适:《先秦名学史》,学林出版社,1983年,第37页。
    4江文也:《孔子乐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
    5《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6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1986年,第28页。
    7《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
    2《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
    1《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影印本。
    1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978页。
    2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第982页。
    
    1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第577页。
    2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1018页。
    3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125~126页。
    1王国维:《释乐次及附天子诸侯大夫士用乐表》,《观堂集林》卷二,中华书局,1959年,第84~104.
    2《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5页。
    3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暮》,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75页。
    4《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89页。
    1《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3乔纳森·特纳:《情感社会学》
    4戴木禾:《政治文明的正当性》,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1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1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38页。
    2勃兰兑克:《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38页。
    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1986,第42页。
    1《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3韩钟文:《美善境界的寻求》,齐鲁书社,2002年,第74页,
    4《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5《周易正义》卷3《贲》彖辞,《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王建疆著:《修养·境界·审美:儒道释修养美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47页。
    2蒙培元:《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
    3《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9。
    2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3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4。
    
    1《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周易正义》卷3《贲》彖辞,《十三经注疏本》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莫·卡冈:《艺术形态学》,三联书店,1986年,第296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页。
    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33页。
    
    1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1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3页。
    2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页。
    1吴东平:《色彩与中国人的生活》,团结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
    1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75~76页。
    1修海林:《古乐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页。
    《诗经》《论语》《乐记》
    《孟子》《荀子·乐论》《国语》
    《吕氏春秋》《礼记》《周礼》
    《左传》《尚书》《战国策》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礼记正义》
    
    《论语译注》,杨伯峻撰,中华书局,1980年。
    《孟子译注》,杨伯峻撰,中华书局,1960年。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撰,中华书局, 1990年。
    《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撰,学林出版社, 1984年。
    《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科学出版社,1956年。
    《青铜时代》,郭沫若,科学出版社,1957年。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0年。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邹衡,文物出版社,1980年。
    《先秦两汉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夏商周文明初探》,江林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考古学专题六讲》,张光直,文物出版社,1986年。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蒋孔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孔子的乐论》,江文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音乐美学通论》,修海林、罗小平,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中国古代音乐简史》,廖辅叔,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4年。
    《中国音乐史纲》,杨荫浏,万叶书店, 1952年。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杨荫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中国古代音乐简史》,廖辅叔,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
    《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顾希佳,人民出版社,2000年。
    《古乐沉浮》,修海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袁静芳,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音乐美学文选》,于润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音乐美学论纲》,龚妮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华夏美学》,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杨尚奎,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宝成关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思想史》,韦政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人民出版社,1985年。
    《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周光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2003年。
    《新闻媒介与政治》,彭芸,台湾黎明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政治传播学》,祝基滢,三民书局,1983年。
    《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理论符号学导论》,李幼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郭沫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中国古代社会史》,李宗桐,中华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
    《中国古代宗教研究》,杜而未,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
    《宗教学通论新编》,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陈戍国,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生殖崇拜文化论》,赵国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中国图腾文化》,何星亮,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
    《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傅道彬,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徐纪敏,商务印书馆,1980年。
    《人类与文化》,童恩正,重庆出版社,1998年。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王震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典籍符号与权力话语》,黄亚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教育史纲》,高时良,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中国教育通史》第1卷,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孔子评传》,匡亚明,齐鲁书社,1985年。
    《殷周政治与宗教》,张荣明,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出版,1997年
    《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黄奇逸,巴蜀书社,1995年。
    《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张德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
    
    《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兹,译林出版社, 1999年。
    《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格拉耐,张铭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艺术与宗教》,德·莫·乌格里诺维奇,王先睿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
    《艺术的起源》,格罗塞,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政治学》,哈罗德·D·拉斯韦尔,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利普塞特,商务印书馆,1993年。
    《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阿尔蒙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当代比较政治学》,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商务印书馆,1993年。
    《经济与社会》(上卷),马克斯·韦伯,商务印书馆,1997年。
    《原始文化》,泰勒,连树生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政治学分析词典》,杰克·普拉诺,胡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政治学》,奥斯丁·兰尼,林剑秋等译,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
    《人论》,卡西尔,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戴维·米勒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大众传播社会学》,竹内郁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传播理论》,斯蒂文·小约翰,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宗教哲学》上卷,黑格尔,魏庆征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美学》第3卷,黑格尔,商务印书馆,1997年
    《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商务印书馆,1986年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彼特·贝格尔,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马林诺夫斯基,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金枝》,詹·乔·弗雷泽,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美学史》,吉乐伯特、库恩,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艺术形态学》,莫·卡冈,三联书店,1986年。
    《古代社会》,摩尔根,商务印书馆,1981年。
    《传播学概论》,施拉姆,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