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诗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诗学对话的理论原型是哲学对话,而无论哲学对话还是诗学对话的“对话”,都是对人们语言活动中的“对话”的借用,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一种比喻性的概念,其实质则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结构、交流模式,这种关系结构或交流模式又因主体和文本、主体和主体、文本和文本的具体的关系结构“要素”的不同而有特殊的差异,使这种对话性结构表现出种种不同的具体形态。
     对话诗学是关于对话性的文学活动的理论体系,它代表着当代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转型,而这转型在理论基础上则是受了当代哲学转型的影响。西方哲学严格地说至迟从康德哲学开始已经出现一种“原发居中”的思维转型,至尼采对非理性的权力意志的标举、对古希腊“双神”(日神-酒神)文化原型结构的重新发掘、张扬,使西方哲学明显形成“非理性”对“理性逻各斯中心”的否定和抗衡,此时,一种哲学上的“对话主义”其实已经开始悄悄地浮出水面。此后,如果说胡塞尔现象学的“原发居中”、“主体间性”还具有较浓厚的理性和“唯我论”色彩的话,至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圆舞”和“诗与思的对话”则已是更为纯正的“对话哲学”了。而至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则更是典型的哲学对话论了。受巴赫金的“对话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互文性理论、标举“异”和多元共存的后现代综合化思潮,都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对话哲学”的场域,无形中同“对话主义”、“主体间性”、“原发居中”乃至于西方早期的“和谐中道”和古希腊的“双神对话结构”等等,连缀起了一个渊源有自的对话论谱系,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对话哲学在当代的合唱和交响局面。
     受哲学对话理论的影响,西方文学理论也逐渐出现以“对话论”为基本原型模式的理论体系,如早期的“和谐论”诗学、象征主义的“应和”性的“象征理论”、新批评的“语境对话”结构、现象学的“空白-召唤框架”、接受美学的“接受对话论”、“复调小说理论”的“对话主义”、读者反应批评的“反应对话动力模型”、“互文性”的“文本对话之网”、后现代“众声喧哗”的“综合对话”思潮等等。
     中国哲学在根本上是一种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的“内合”性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以己度物”、“以人合天”,它不同于西方的“两分对立”的“技术模式”、“实在理性”等文化模式,而是以“生命模式”、“气化理性”为特征的“内化”、“统合”的“和合”模式。这决定了中国哲学在根本性质上就具有一种“对话性”——相对平等的“和合”性的关系模式,是中国式的“框架对话”、“结构对话”、和“内对话”、“隐对话”模式。具体的表现形态如“天人关系”、“道和”、“儒和”、“禅和”和“生态和合”。其典型的哲学-文化范式则是“阴阳交感论”和“生态和合论”。
     受中国哲学这种“内化”、“统合”的对话模式影响,中国诗学一般也具有一种内在的“对话性”,即它一般也都脱离不开“天人合一”、“气化理性”、“阴阳交感”、“生态和合”的哲学-文化基础,相反则以它们为自己的“结构”和“内质”,形成中国式的对话诗学理论,如“感物说”、“道文说”、“神思-兴-妙悟说”、“象与象外说”、“以意逆志与品味说”、“中和说”、“意境说”、“游于艺说”等。
     从体系建构的意义上看,中西对话诗学的最高理论形态分别是“感物-意境-游”之“潜体系”,和“复调小说理论”、“互文性理论”。严格地说,都不够理想和完善。而新的更为理想和完善的对话诗学体系,应该是自觉地以中西相关哲学资源为基础,全面整合、吸收已有的中西对话诗学资源,在更高更广的理论视野基点上,实现兼融中西;跨越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打通哲学、美学、诗学和文化等壁垒的综合性建构。其逻辑起点是“人的对话性和文学的对话性”,即从人和文学的本体性存在特征入手,探寻诗学对话论的人学和文学根基。其根基在理论上,则是由“人的非自足性”、“人的意识的能动投射性与收受性”、“人的活动的语言符号性”、“文学的‘关系结构’性”、“文学的文本性”、“文学性即诗意的对话性”等理论得以确立的。
     新的对话诗学体系,是由特定的范畴、结构而建构起来的,它本身则首先应该在本质上得到界定,这样,“文学对话的本质界定”、“对话诗学的本质界定”;“文学对话活动的基本要素”与“文学对话过程”的阐论、“对话诗学的基本概念、范畴”的界定和“对话诗学的结构体系”的勾勒等,就成了这一体系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它的“主体”工程。
     对话诗学的基本概念、范畴有:人的非自足性、意识的能动投射性与收受性、人的活动的语言符号性、文学的关系结构性、文本性、诗意对话性、文学对话、对话诗学、主体、文本、语境、阐释模式、对话动机、对话姿态、同化、顺应、物境、情境、理境、入与出、遇合与激活、选择与遮蔽、场有(包括:前有、现有、将有、显有、潜有)、场域(包括:前场域、现场域、显场域、潜场域、基因场域、生成场域、流派场域、主体场域、文本场域、想象性场域、内场域、外场域、小场域、大场域、物质场域、精神场域、直接场域、间接场域、场域之魅态化等)、在体性、处身性、谱系、范式、原型、魅态文化、哲性、诗性、神性、魅幻、魅超、潜对话、显对话、外对话、内对话、复对话,等等。
     从体系结构看,新的对话诗学包括历史篇和建构篇两大部分。“历史篇”包括中国的对话哲学、诗学,西方的对话哲学、诗学四个单元;“建构篇”包括:本体基础论、体系论、场域维度论、谱系维度论、范式维度论、原型维度论、魅态文化维度论等。
     “建构篇”的基本观点是:人和文学在本体上都是对话性的;对话诗学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的概念、范畴、结构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文学对话具有场域性,总是在一定的场域中发生和展开的,如基因场域、生成场域、流派场域、主体场域、文本场域等。场域是特定的关系结构、关系模式,它为文学对话提供或规定了特定的时空组合结构;文学对话也表现为某种同宗同源的谱系结构,是某特定谱系内的互文或交流模式;文学对话还表现为范式和原型之间的对话结构。比较起来,谱系着眼的是文学对话的同宗同源或同流性;范式着眼的是文学对话之某种观念、技术的“操作模式”维度;原型着眼的则是文学对话之某种无意识的心理图式、心理结构维度;最后,魅态文化则是文学对话赖以存在的大文化基础、或最基础的文化地基、文化土壤。如果说把文学对话比作一棵参天大树的话,那么,魅态文化就是这棵大树赖以扎根的大地,和进行化合反应的阳光、空气,以至于使它不致干枯的水分。或总括成一句话,是它得以发生的宏观的根本条件。同时,文学本身就是魅态文化的高级形式,其“对话”的合理支撑正来自于文学作为典型的魅态文化形式所具有的“魅幻”、“魅超”品性。
The academic prototype of interlocutory poetics is interlocutory of philosophy. And both of them are borrowed from people’s daily conversation. Or say, that is a concept of simile, whereas its essence is a kind of an equal structure. And because of the special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ssentials such as the subject and the text、the subject and the subject、the text and the text, this structure shows kinds of different idiographic configurations.
     The interlocutory poetics is an academic system about the literary activity which represents a new change in the theo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the basic reason for this is influenced by the change of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To be strict, western philosophy begin to emerge a change in mind called“original in the middle”which came at least from Kant. Then, Nietzsche who advocated might and will in unreason, reproduce and redevelop the structure of cultural prototype in the two“Gods”: Apollo、Dionysian, in ancient Greek. All those made the western philosophy formed a negative and oppugning“anti-logos”against“logos-centre”. At that time, a kind of“interlocutorism”on philosophy is, in fact, appeared stealthily. After that, if it is said that Husserl's phenomenology’s“original in the middle”、“intersubjectivity”are still involved dense logos and“egocentry”,then, Heidegger’s“der Himmel-die Erde-die Gottlichen-die Sterblichen”、“circle dance”and“interlocutory of poetics and thoughts”are what we called more pure“interlocutory philosophy”. After that, Bakhtin's "dialogism" is a more typical kind of interlocutory philosophy. Influenced by him, post-modern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together with a wave of post-modern integration which advocate“difference”and co-existence, entered the fields of“interlocutory philosophy”. And they again, together with“dialogism”、“intersubjectivity”、“original in the middle”and even“harmony”in early western world and“double-God interlocutory structure”in ancient Greek, etc. virtually make up a system which has its own root. All of these together formed contemporary western interlocutory philosophy.
     Influenced by the theory of interlocutory philosophy,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y emerged an academic system whose prototype based in terms of interlocutory, such as early“theory of harmony”poetics、“theory of echo”in symbolism、“contextual interlocutory”structure in new criticism、“vacant-summons structure”in phenomenology、“theory of acceptant interlocutory”i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dialogism”in the“theory of polyphony fiction”、“response interlocutory dynamical model”in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text interlocutory net”of“intertextuality”、a wave of“integrated interlocutory”in post-modernism etc.
     In fact, Chinese philosophy is a very different inner structure. To be simpler, it turned all the things out in the world into interior feelings of man. Whereas western philosophy always uses“pro”and“con”to analyze everything. The kind of thinking mode determined the way of Chinese philosophy how to make dialogues. The typical modalities are as follows:“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Tao and harmony”、“confucianism and harmony”、“zen and harmony”and“ecological harmony and cooperation”. Its typical philosophy-cultural mode are“doctrine of sympathetic between yin and yang”and“doctrine of ecology harmony and cooperation”.
     What we discussed above served the inner-interlocutory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poetry as a foundation. Meanwhile, Chinese poetry has its own structure and endosarc such as follows:“emotion-object doctrine”、“way-language doctrine”、“mental state-promote-feeling enlightenment doctrine”、“semblane and outside semblane doctrine”、“infer author’s intention from text doctrine”、“mean-harmony doctrine”、“artistic conception doctrine”、“amusement in Art doctrine”, etc.
     Seen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the highest for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theory are“hidden system”in“feelings about the world- artistic conception -traveling”, and“theory of compound-clue fiction”、“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To be strict, both of them are not ideal enough or perfect. In my opinion, a new ideal one should self-consciously compound the two altogether, absorb all the poetics sources, stand on a higher and wider viewsite, achieve a general point which is the same with no matter pre-modern、modern or post- modern, no matter philosophy、aesthetics、poetics or culture. Its logical starting point should be the“interlocutory of man’s and literature’s”. Theoretically, its basis should be established by theories such as“man’s dissatisfaction”、“man’s active refl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minds”、“man’s lansign of activities”、“literary‘relationship structure’”、“literary text attribute”and“interlocutory of poetics”.
     The new interlocutory poetics system is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special category and structure. Thus, it should be defined firstly. So,“the defining of literary interlocutory essence”、“the defining of interlocutory poetics essence”;“the essential factor of literary interlocutory activity”、the illustration of“the process of literary interlocutory”、the defining of“the basic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of interlocutory poetics”and the outline of“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interlocutory poetics”build up a foundation of this system and also the main body of it.
     There are basic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in interlocutory poetics: dissatisfaction of man、active refl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mind、lansign of man’s activities、relationship-structure of literature、text attribute、poetic interlocutory、interlocutory literature、interlocutory poetics、subject、text、situation、explanation mode、interlocutory motivation、interlocutory attitude、assimilation、comply、objective sphere、emotional sphere、rational sphere、in and out、meet and stimulation、choose and cover、scene(including: pre-scene、present-scene、future-scene、obvious-scene、hidden-scene)、field(including pre-field、present-field、obvious-field、hidden-field、gene-field、create-field、school-field、subject-field、text-field、imaginative-field、inner-field、outer-field、narrow-field、wide-field、physical-field、mental-field、direct-field、indirect-field、charming-field、etc)、attribute in substance、attribute in itself、system、pattern、prototype、charming culture、philosophic character、poetic character、spiritual character、charming illution、charming supernatural、hidden-interlocutory、obvious-interlocutory、outer-interlocutory、inner-interlocutory、compound-interlocutory,etc.
     I divided the new interlocutory poetics into“history and background”and”main body”two parts in system structure. The former one involved four categories such as Chinese interlocutory philosophy and poetry, western interlocutory philosophy and poetry. The latter one involved theory of noumenon basis、system、“field dimensionality”、“system dimensionality”、“mode dimensionality”、“prototype dimensionality”and“charming culture dimensionality”and so on.
     My basic opinion in the body part is that: in fact, people and literature are making dialogues; interlocutory poetics is an academic system based on a series of essential concept、category and structure; interlocutory literature must be put in a“field”, such as“basic field”、“create field”、“school field”、“subject field”、“text field”etc.“Field”is a special system and mode about relationships. It provides and offers special time-space structure for interlocutory literature. Interlocutory literature i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shows in a special system; It is also a structure shows in a dialogue between model and prototype.”System”,“model”and“prototype”ar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first one emphasizes particularly on the root; The second one emphasizes particularly on dimensionality; the third one emphasizes particularly on psychology. Finally, the state of charming culture is a wide cultural basis of the interlocutory literature. And the state of charming culture for the interlocutory literature is just like the earth、the sun shine、the air and the water for the tree. All in all, the former is an essential qualification for the latter. At the meantime, literature itself is the advanced form of the charming culture. And this quality is where its rationality comes from.
引文
1泰勒主编:《从开端到柏拉图》,韩东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8-419页。
    2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译者的话》,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1尼采:《尼采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9页。
    2刘放桐等编着:《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7-328页。
    3张祥龙:《当代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1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页。
    2金元浦:《“间性”的凸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3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页。
    4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63页。
    5刘放桐等编着:《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3页。
    1刘放桐等编着:《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4页。
    2尤尔根·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沈清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3-54页。
    3见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王治河主编、薛晓源副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前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2 L.斯维德勒:《全球对话的时代·序言》,刘利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3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41-42页。
    1刘梦溪主编:《金岳霖卷》(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1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1、90页。
    2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89页。转引自《哲学解释学·编者导言》,第10页。
    3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编者导言》,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金元浦:《“间性”的凸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133页。
    2英加登:《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朱立元译,朱立元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8-389页。
    1埃德蒙德·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引论》,倪梁康译,倪梁康主编:《面对实事本身》,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139页。
    2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3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51页。
    4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57、38页。
    5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6金元浦:《“间性”的凸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1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0-311页。
    2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中的生态中心主义原则》,《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庄子·知北游》。
    2《庄子·田子方》。
    3《庄子·齐物论》。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3、344页。
    
    1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127、129页。
    2巴赫金:《文本问题》,《文本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5、306、316页。
    3钱中文:《理论是可以常青的》,巴赫金:《哲学美学·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1钱中文:《理论是可以常青的》,巴赫金:《哲学美学·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
    2钱中文:《理论是可以常青的》,巴赫金:《哲学美学·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1参见张杰:《巴赫金集·编选者序》,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1曾军:《接受的复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2见罗贻荣:《走向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见邵子华:《对话诗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见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可参见金元浦:《“间性”的凸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141页;罗贻荣:《走向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参见德国雅斯贝尔斯的生存-超越哲学。
    1关于“对话诗学”的概念,笔者在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六节等处有更为专门而详细的阐论、界定。
    1见成复旺:《走向自然生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2《列宁全集》第38卷,第459页。
    3见何平立:《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页。
    
    1见宋兆麟:《巫觋》,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370-372页。
    2那时的巫很多,如《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载:“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酚、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3颛顼、大禹都是大巫,至殷代的商王也是大巫,如他经常主持占卜和祭祀活动等。
    4庞朴:《说“無”》,《庞朴文集》第四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63页。
    5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39页。
    6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580页。
    7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562页。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8页。
    
    1见吴锐:《中国思想的起源》,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卷,第298-299页。
    2《春秋繁露》卷十二《阴阳义》。
    3《春秋繁露》卷十《深察名号》。
    1《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107页。
    2《王文成公全书》卷四《与王纯甫书二》。
    3《陆九渊集》卷二十二《杂著》。
    4成复旺:《走向自然生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2此两条引文均转引自黄霖吴建民吴兆路:《原人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3页。
    3《论语·八佾》。
     1见吴锐:《中国思想的起源》,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卷,第168-184页。
    
    1见于民:《气化谐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1-22页。
    2见王振复陈立群张艳艳:《中国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卷,第11页。
    3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4张载:《正蒙·太和》,引自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7页。
    5张载:《正蒙·太和》,引自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0页。
    1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2页。
    2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3张载:《正蒙·太和》,引自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6页。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1张岱年:《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庞朴:《天人三式》,《庞朴文集》第二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3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
    4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引自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3页。
    
    1张载:《正蒙·乾称》,引自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9页。
    
    1《二程全书·遗书第六》。
    2引自于希贤:《法天象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3庞朴:《天人三式》,《庞朴文集》第二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70页。
    
    1张世英:《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2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3金岳霖:《论道》,见刘梦溪主编:《金岳霖卷》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1张立文主编:《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2这里采用的是陈鼓应注译的《老子今注今译》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老子》: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三十二章)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
    2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3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18页。
    
    
    1《庄子·胠箧》。
    2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01、283、291页。
    3张松辉:《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1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5页。
    1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5页。
    2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9页。
    3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9页。
    4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1见李泽厚:《禅意盎然》,《走我自己的路》,三联书店1986年版。
    2见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1-53页。
    3王维:《能禅师碑并序》。
    4僧肇语,见《大珠禅师语录·卷下》。
    
    1《国语·郑语》。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3《礼记·礼器》。
    4《礼记·郊特牲》。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2-93页。
    3天人合一问题前已论及,此处再从生态和合的角度做一梳理。
    1张岱年:《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2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2页。
    3张岱年:《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4李泽厚认为:“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其来有自。大概自漫长的新石器农耕时代以来,它与人因顺应自然如四时季候、地形水利(‘天时’‘地利’)而生存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一时期尚未建立真正的阶级统治,人们屈从于绝对神权和绝对王权的现象尚不严重,原始氏族体制下的经济政治结构和血亲宗法制度使氏族、部落内部维持着某种自然的和谐关系(‘人和’即原始的人道、民主关系)。这两个方面大概是产生‘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顺从、适应的协调关系)观念的现实历史基础。”(《试谈中国的智慧》,《中国思想史论》上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2页。)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可参证。
    5《孟子·尽心上》。
    6董的言论前已征引,此不赘述。
    7张载:《正蒙·乾称》。
    8见张岱年:《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149页。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272页。
    2《观·彖》。
    1《周易·系辞下》。
    2《周易·系辞上》。
    
    1可参见第四节:《道和》。
    2《老子·4章》。
    3《庄子·知北游》。
    4《庄子·田子方》。
    5《庄子·齐物论》。
    1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编著:《气的思想》,李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9页。
    2见于《吕氏春秋》之《孟春纪》、《孟夏纪》、《孟秋纪》、《孟冬纪》。
    3转引自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1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2、123页。
    
    1杨适:《哲学的童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2转引自杨适:《哲学的童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1叶秀山:《希腊奥林帕斯山上诸神与希腊神话之古典精神》,见《叶秀山文集哲学卷》上,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671页。
    2梯利:《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9页。
    3见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4-135页。
    4见成复旺:《走向自然生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页。
    2见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7页。
    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8页。
    4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7页。
    
    1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三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7页。
    2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8页。
    1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8页。
    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7页。
    3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4见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5-166页。
    5见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4页。
    1见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7、229、231页。
    
    1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2参见韩东晖主编:《智慧的探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1吴琼:《西方美学史·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2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95页。
    3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07-108页。
    4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亚北译,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页。
    1其实,即使是高度强调“理式”的柏拉图,同时也格外钟情于“灵感”、“迷狂”等神秘一极,即仍处在二元性精神的交融、亲和和分化、转化的过渡之中,这也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2姚介厚:《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上卷,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3希腊哲学的“第一个阶段是哲学凭借科学思想而产生,同宗教分离和对立,但又没有摆脱宗教的影响,甚至自身包含着宗教的渗透因素。从泰勒斯创生哲学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智者派的人文主义运动,宗教和哲学就处于这种既分离又渗合的关系”。(姚介厚:《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上卷,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3页。)
    4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亚北译,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5孙周兴:《在思想的林中路上》,见《海德格尔选集·编者引论》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页。
    6海德格尔:《什么是哲学?》,见《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96页。
    1海德格尔:《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见《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72、375页。
    2可参证张祥龙所说的:“海德格尔明确地讲到‘Da’的日常含义有‘这里’(此)和‘那里’(彼)的意思。而且,他正是要利用这个词的这种两者兼具的牵挂性来表达‘彼’、‘此’之间的相互构成,以显示出一个根本的存在境域”。(《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3页。)
    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6页。
    1张祥龙:《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页。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8-39页。
    3见《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546-548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83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81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页。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页。
    
    1见导论《从对话理论到对话诗学》。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25页。
    1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纲要》,见《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5-376页。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页。
    3可参证巴赫金:“这种心理学理论被运用于解释文化创作的不同方面,如艺术、宗教,以及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现象。所以,精神分析就又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纲要》,《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5页。)王小章郭本禹:“他的立足点越来越高,探讨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化,研究的对象从精神病患者扩大到整个人类。他把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原理广泛运用到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从而把精神分析学变成了一种哲学学说,一种社会文化理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分析学才上升为‘弗洛伊德主义’。”(《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4见杨矗:《人的文化解读》,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页。
    5夏光明王立信主编:《弗洛伊德文集·性爱与文明》,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页。
    
    1王小章郭本禹:《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1页。
    2王小章郭本禹:《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209页。
    
    1转引自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7页。
    2冯川编:《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0页。
    3冯川编:《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4冯川编:《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83-84页。
    5冯川编:《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1页。
    
    1王小章郭本禹:《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2王小章郭本禹:《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3王小章郭本禹:《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3页。
    3同上,第30-31页。
    4《拉康选集》,禇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6页。
    5雅各布森:《隐喻和换喻的两极》,张祖建译,见朱立元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页。
    1雅各布森:《语言学与诗学》,滕守尧译,见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183页。
    2“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了一种乐队指挥式的纵横阅读法。……他要求像乐队指挥阅读乐曲总谱那样一目数行地阅读。……对列维-斯特劳斯来说,神话就是这种需要同时用纵横两种方式阅读的‘乐谱’。”(傅修延:《文本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81页。)
    3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227页。
    1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2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3阿尔都塞:《阅读〈资本论〉》,转引自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46页。
    4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8页。
    1见导论《从对话理论到对话诗学》。
    2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页。
    3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页。
    1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编者引论》,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页。
    2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见《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00、210页。
    1海德格尔:《筑·居·思》,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92-1193页。
    2海德格尔:《物》,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79-1180页。
    3海德格尔:《物》,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81页。
    4见余虹:《艺术与归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17页。
    1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70-471页。
    2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15页。
    1海德格尔:《走向语言之途》,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34页。
    2海德格尔:《语言》,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03-1004页。
    3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82页。
    4海德格尔:《语言》,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81页。
    5海德格尔:《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35页。
    6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编者引论》,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1-22页。
    7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76页。
    8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05页。
    1海德格尔:《走向语言之途》,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48页。
    2海德格尔:《什么是哲学?》,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06页。
    3海德格尔:《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57页。
    4海德格尔:《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56页。
    5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18页。
    6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14-1115页。
    7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18页。
    8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380-381页。
    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382页。
    2加达默尔指出:“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7页。)
    3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页。
    4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80-490页。
    5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25页。
    6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26页。
    1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91页。
    2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0页。
    3拉康:《作为任何主体前设的统摄性他者结构》,转引自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79页。
    4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16页。
    5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82页。
    6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81页。
    7见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5、457、482等页。
    8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72页。
    9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2页。
    1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6页。
    2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7页。
    3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7页注2。
    4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6页。
    5这一点,张一兵有专门的论述。可参见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6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77页。拉康说:“人在看自己时也是以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因为如果没有作为另一个的他的形象,他不能看到自己。”并说:“人们互相认出是人。”(见《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08、220页。)雅斯贝尔斯也说过:“我只有与他人共在,一个人什么也不是。”(见《雅斯贝尔斯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见《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2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见《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129页。
    3巴赫金:《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见《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
    4巴赫金:《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见《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
    5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3、344页。
    6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下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5、588页。
    
    1见《礼记译解》下,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5页。
    2见《礼记译解》下,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5页。
    3同上。
    4同上,第544页。
    1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2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8-89页。
    3《论语·子罕》。
    4荀子:《法行》,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9页。荀子还讲过君子同水的同构对应关系:“夫水,……似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善化。……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宥坐》,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9页。)
    5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6《孟子·尽心上》。
    1关于天人合一、和合、交感等哲学理论,笔者在《中国诗学对话思想的哲学基础》部分已多有阐论,可参见。
    2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3-695页。
    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5页。
    
    1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101页。
    2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1可参见第一章《中国诗学对话思想的哲学基础》中的相关论述。
    2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95-97页。
    3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页。
    2曹丕:《典论·论文》,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3王纪人:《道·境界·韵——中国文论的三原点和元结构》,见《文学:理论与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页。
    4《老子·1章》。
    5《老子·25章》。
    1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引自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3页。
    2《周易·系辞下》。
    3《周易·系辞下》。
    4《周易·系辞上》。
    5《庄子·齐物论》。
    6《庄子·田子方》。
    7如《庄子·知北游》说:“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刻意》说:“能体纯素,谓之真人。”等等。
    8《庄子·知北游》。
    9《周易·系辞上》。
    1张少康亦指出:“刘勰的文学本体论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对文学创作中心物关系的论述,其哲学基础就是先秦两汉以来的天人合一思想,但是主要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其中也有荀子‘天人相分’思想的影响。……它非常清楚地体现了魏晋玄学以道为体、以儒为用、援儒入道的特点。”(见张少康:《文心与书画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2可参见第一章中《道和》的相关阐论。
    3《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4《周易·系辞上》。
    1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320页。
    2《老子·一章》。
    3《老子·八十一章》。
    4《庄子·天道》。
    5《庄子·秋水》。
    6《庄子·外物》。
    7《论语·学而》。
    8《论语·里仁》。
    9《论语·述而》。
    10《论语·卫灵公》。
    11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5页。
    12朱熹:《朱子语类》,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3页。
    1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4-38页。
    2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3陈良运:《周易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4可参见汪涌豪:“唐宋以来,‘道’为历代文人,特别是文章家所重视。他们每讲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所传的道统,如韩愈就不惟好辞,且好言道,明确提出修辞明道的主张。柳宗元复以辅时及物为‘道’,稍著己见。此后,由韩门弟子李翱提出的‘贯道说’,及宋初柳开、石介等人提出‘文道合一说’,王禹偁有‘传道明心说’,欧阳修有‘道胜文至说’,乃至周敦颐有‘文以载道说’,程颐有‘作文害道说’。且至明清以下,各有传人,或有人重复其意见。”(《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8页。)
    5王夫之著舒芜校点:《薑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6页。
    6王夫之著舒芜校点:《薑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50页。
    7王夫之著舒芜校点:《薑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7页。
    8《论语·颜渊》。
    9《礼记·表记》。
    10《论语·雍也》。
    1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0页。
    2王祎:《文原》,《王忠文公集》卷二十。转引自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8页。
    3见《朱子语类》,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4页。
    4“由于‘道’与天地并,故文自然也与天地相同。……他们所言‘道’虽皆属‘人道’,但却都言之凿凿,以为己说有本原必然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因为在根本上认为天人合一、文道相融是理所当然,自己所持是得了‘天道’印证的缘故。”(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8页。)即是说,其内里正潜含着文道契合对话的和合构架,也有对话论的一面。
    5可参见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1宗炳:《画山水序》,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7-178页。
    2张少康:《文心与书画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224页。
    3可参见童庆炳等:“刘勰协助僧佑编过书,其中《弘明集》中收有宗炳的文章,所以刘勰肯定对宗炳较熟悉,读过《画山水序》,他从这里获得了‘神思’这个词,并在撰写《文心雕龙》时,作为他论创作的重要概念,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见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当然,他继承的也肯定不光是“神思”,而是还会有其《物色》篇中的“对话思想”等等。张少康亦指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心物关系的论述就明显地受到宗炳的影响。”(见张少康:《文心与书画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4这里“神思”之“神”主要有三个来源:1、《老子》的“谷神不死”,(第六章)“神得一以灵”。(第三十九章);2、《易传》的:“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传》)“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上》);3、佛教的形灭神不灭、精神不死观念。在宗炳,受佛道之“神”的影响更巨,刘勰亦然,刘也是亲佛的。
    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495页。
    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6页。童庆炳等也指出:“刘勰的‘神思’说,核心的内容是‘神与物游’与‘贵在虚静’。……从神思开始和进入极致之际,乃是‘神与物游’、‘神用象通’,即诗人的精神与物象交融、交流,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见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151页。)
    3见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页。
    4宋人李仲蒙亦有此论,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见诸葛志:《中国原创性美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5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6彭锋:《诗可以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140页。
    1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6页。
    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01页。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32-633页。
    4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
    5释皎然:《诗式》,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01页。
    1“钟嵘释兴,为后来文家推崇备至。司空图论诗,有所谓‘味在酸咸之外’的‘韵味’说,严羽论诗,以为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才有‘兴趣’,都可以看出其间的承传关系。而苏轼则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话语看作是‘天下之至言’。袁中道也说:‘天下之文,莫妙于言已尽而意无穷’,直到王国维的‘境界’学说,还强调了有‘境界’的艺术,应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见诸葛志:《中国原创性美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123页。)亦可作为“兴隐”之受钟爱的别证。
    2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2页。
    3张少康:《文心与书画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4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5“除了‘兴’说以外,还有钟嵘的‘直寻’说、严羽的‘妙悟’说及清初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说,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诗歌创作中诗人的艺术直觉活动的规律和意义,作了具体而深刻的揭示和总结。”(见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6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1《周易·系辞上》。
    2《周易·系辞上》。
    3《周易·系辞下》。
    4《周易·系辞下》。
    5庞朴:《原象》,《庞朴文集》第4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236页。
    6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2页。
    1见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页。
    2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32-633页。
    1张戒:《岁寒堂诗话》,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75-376页。
    2张少康亦说:“所谓‘隐以复义为工’,也就是说词外有情,文外有旨,言外有意,这种情、旨、意显然不是指艺术形象中已经写出来的实的部分,而是指受这具体的实的部分的暗示、象征的启发,而存在于作者和读者想象中的更加广阔的情、旨、意,这是形象中虚的部分。所谓‘重旨’和‘复义’,即是有实的和虚的两层‘旨’和‘义’,而刘勰认为这后一层虚的‘旨’和‘义’,显然是更为重要的,……这种‘情在词外’、‘文外重旨’的提出,毫无疑问是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和‘言为意筌’、‘得意忘言’思想的影响而来的。”(见张少康:《文心与书画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3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7、48、52、3页。
    4叶燮著霍松林校释:《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0页。
    5叶燮著霍松林校释:《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22页。
    1今天流行的观点也认为意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的“境”,它包括实境(象)与虚境(象外)两个部分。并把意境的美学特征总结为:意与境浑;境生象外;自然之美。把意境的本质特征概括为:情真景真的真实特征;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把意境创造的美学目标归结为:空灵之美;飞动之美;天真之美;含蓄之美。(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顾祖钊《艺术至境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150页。)
    
    1参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6-37页。
    3见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237-238页。
    1见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页。
    2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3参见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9-20页。
    4王国维:《玉谿生诗年谱会笺序》,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5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9页。
    1《礼记译解》下,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5页。
    2《礼记译解》下,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42页。
    3《有始览·应同》,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3页。
    4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页。
    5皮朝纲:《论“论味”》,李天道主编:《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6见《礼记译解》上,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7-308页。
    7见皮朝纲:《论“论味”》,李天道主编:《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3页。
    1《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国语·郑语》。
    3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引自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4《文心雕龙·情采》,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9页。
    5《诗品序》,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19页。
    6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页。
    7童庆炳等认为钟嵘的“滋味”是“诗内味”。见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8见《诗人玉屑》卷13。
    9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84页。
    1见《习斋论语讲义序》。
    2品字广用,特别是品味连用,同魏晋时流行的人物品鉴(品藻)之风亦有关系。
    3见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4王振复:《大易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205页。
    5王振复指出:在《周易》中“凡是涉及到‘中’字的卦爻,往往都是吉卦吉爻,并由这吉转化为美。”(见《大易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6见王振复:《大易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1吕坤:《呻吟语·谈道》。
    2《左传·昭公二十年》。
    3该字最初的形状是“口”在左边。但无论在左还是在右,总之是与“口”分不开的。
    4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彭国翔编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5张立文指出:这种概念群的生产“事实上是对于声、味、政事、人际关系等现象后面为什么味美、声美、政平、人和的追寻以及如何能味美、声美、政平、人和的探索。”(见张立文:《和合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382页。)
    6《老子·五十五章》。
    7《昭公二十年》,见《春秋左传注》,1421页。
    8《论语·子路》。
    9《论语·学而》。
    10《孟子·公孙丑下》。
    1《庄子·天道》。
    2《荀子·天论》。
    3见《礼记译解》下,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2-533页。
    4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转引自张立文:《和合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6-397页。
    5见《礼记译解》下,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61页。
    6见《礼记译解》下,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73页。
    7《论语·雍也》。
    8见《礼记译解》下,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74-777页。
    9同上,第793页。
    1《论语·先进》。
    2“中庸”似侧重“用中”;而“中和”似强调合于“中道”。
    3《论语·雍也》。
    4《论语·八佾》。
    5《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礼记·经解》,见《礼记译解》下,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27页。
    7《论语·阳货》。
    8《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页。
    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7-539页。
    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32页。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50页。
    4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1页。
    5释皎然:《诗式》,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6页。
    6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页。
    7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2页。
    8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8页。
    9叶燮著霍松林校释:《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0页。
    10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5页。
    11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1见王运熙顾易生主编黄霖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2同上。童庆炳等亦认为:“如果说西方文论主要根植于冲突情境,以冲突的解决为美的话,那么中国的古典文论就根植于中和情境。以中和为美,是中国文论的一大民族文化个性。”(见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亦可参证。
    3笔者信“三易”之说,即在周易之前尚有商易和夏易,这样,“易道”便早于其他先秦典籍。
    4张载:《正蒙·太和》,转引自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7页。
    5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1《坛经·付嘱品》。转引自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1页。
    2见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1页。
    3见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彭国翔编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194页。
    4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5曹丕:《典论·论文》,同上,第158页。
    6白居易:《与元九书》,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页。
    7欧阳修:《六一诗话》,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7页。
    8李贽:《焚书》,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9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4、167页。
    10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63-371页。
    1《老子·一章》。
    2《老子·四十章》。
    3《老子·二十一章》。
    1童庆炳等也认为:“实际上,老庄体道,就是要达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所以,‘意境’或‘境界’这个概念,并非像某些学者所说的是到了佛教传入之后,才转到精神方面来。”(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亦可参证。
    2见蓝华增:《意境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8-89页。
    4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1王先霈:《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2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3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4童庆炳等指出:“在文论上,为‘意境’概念作了理论准备的是刘勰。”刘勰的《隐秀》强调“意义的多重性和文外想像的绵延性。刘勰的‘隐秀’论为晚唐时期‘意境’理论的成熟作了充分的准备。”(见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61-62页。)亦足可参证。
    1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6页。
    2张少康说:“兴侧重于从作者的角度说,‘趣’侧重于从读者的角度说,都是指诗歌的审美特性。”(见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可参考。
    3叶燮著霍松林校释:《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0页。
    
    1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2见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页。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见吴晓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序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8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3页。
    3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4陈鸿祥:《王国维全传》,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页。
    5陈鸿祥:《王国维全传》,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1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2今人蒋寅就认为王氏的“意境说”是对中国传统诗学范畴的一种曲解。见蒋寅:《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2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3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4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64页。
    5王文生:《王国维的文学思想初探》,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如刘任萍:“‘境界’之含义,实合‘意’与‘境’二者而成。”张文勋:“他所说的‘境界’,不外是作品中的‘情’与‘景’二者,……是‘情’与‘景’的统一。”等。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王纪人:《道·境界·韵——中国文论的三原点和元结构》,见《文学:理论与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页。
    3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4王国维著刘锋杰章池集评:《人间词话百年解评》,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131页。
    5见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312页。
    
    1均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3见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
    
    1见刘克苏:《失行孤雁·王国维别传》,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186页。
    2见刘克苏:《失行孤雁·王国维别传》,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3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4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431页。
    1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见王纪人:《道·境界·韵——中国文论的三原点和元结构》,见《文学:理论与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页。
    3见胡继华:《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4见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第八章第二节则有专门的详论。
    2《逍遥游》。
    3《齐物论》。
    4《养生主》。
    5《人间世》。
    6《德充符》。
    7《大宗师》。
    8《应帝王》。
    9《在宥》。
    10《山木》。
    1《田子方》。
    2《外物》。
    3《天下》。
    4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5郭熙:《林泉高致·山川训》,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6《系辞下》。
    1《系辞下》。
    
    1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2尼采:《疯狂的意义》,周国平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3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95页。
    1姚介厚:《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上,见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二卷,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3转引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页。
    4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16页。
    5恩培多克勒说:“火、水、土以及那崇高的气,此外还有那破坏性的‘憎’,在每件东西上都有同样的分量,以及元素中间的‘爱’,它的长度和宽度是相等的。”“这一切在受‘斗’的支配时形状不同,彼此分离,然而在‘爱’中却结成一体,互相眷恋。”(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3、44页。)
    
    1柏拉图:《会饮篇》,见《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6-308页。
    2柏拉图:《会饮篇》,见《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12-313页。
    3柏拉图:《会饮篇》,见《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37-339页。
    4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26页。
    1见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页。
    2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9页。
    3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7、169-170页。
    4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6页。
    5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6页。
    1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页。
    2圣·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5页。
    3笛卡儿:“给友人论巴尔扎克书简的信”,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0页。
    4夏夫兹博里:《杂想录》,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4页。
    5雨果:《克伦威尔·序》,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35-236页。
    1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1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2马拉美:《自传》,转引自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1瓦雷里:《纯诗(一)》,转引自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2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3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1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2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3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4参见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托·斯·艾略特:《哈姆雷特及其问题》,转引自刘燕:《现代批评之始T.S.艾略特诗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2刘燕:《现代批评之始T.S.艾略特诗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95页。
    3同上,第90页。
    4 I·A·瑞查兹:《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赵毅衡编选,章祖德译:《“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1 I·A·瑞查兹:《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赵毅衡编选,章祖德译:《“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5页。
    2参见《现代西方哲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3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舒曼编,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10-211页。
    1埃德蒙德·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引论》,倪梁康译,倪梁康主编:《面对实事本身》,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139页。
    2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1页。
    3参见《现代西方哲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9页。
    4见英伽登:《文学的艺术作品》英文版,埃文斯顿1973年版。
    1英伽登:《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朱立元译,朱立元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8-389页。
    2萨特:《什么是文学?》,见《萨特文学论文集》,施康强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3同上,第96-97页。
    4同上,第98页。
    5同上,第101页。
    6见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9-313页。
    1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现象学》,郭宏安译,见《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258页。
    2同上,第262页。
    3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过程:一个现象学的论述》,朱立元译,见朱立元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65页。
    4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5汉斯·罗伯特·姚斯:《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见拉曼·塞尔登编刘象愚陈永国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221页。
    1汉斯·罗伯特·姚斯:《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见拉曼·塞尔登编刘象愚陈永国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2姚斯:《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见汪正龙等编著:《文学理论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2页。
    3同上,第354-355页。
    4同上,第352-354页。
    5姚斯:《接受美学与文学交流》,见张廷琛编:《接受理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94页。
    6同上,第196页。
    1见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2见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3尧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页。
    4沃尔夫冈·伊瑟尔:《文本与读者的相互作用》,见汪正龙等编著:《文学理论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5见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6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7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2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3见《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复调音乐”词条。转引自罗贻荣:《走向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4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5同上,第22页。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
    2同上,第50-51页。
    3同上,第30页。
    4同上,第29页。
    5同上,第50页。
    6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6-77页。
    7同上,第77页。
    8同上,第62-63页。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62页。
    2同上,第28-29页。
    3同上,第97页。
    4同上,第129页。
    5同上,第128页。
    6同上,第51页。
    7同上,第90页。
    8同上,第343页。
    9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3页。
    1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见巴赫金:《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2巴赫金:《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转引自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页。
    3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2-133页。
    4同上,第268页。
    5同上,第277页。
    6同上,第252页。
    7同上,第259页。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7页。
    2同上,第79页。
    3同上,第202页。
    4同上,第248-249页。
    5同上,第157页。
    6同上,第103页。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3-344页。
    2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3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1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2同上,第163页。
    3同上,见第164-165页。
    4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62页。
    5同上,见《译者前言》第5页。
    1见王逢振:《交锋:21位著名批评家访谈录》,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264页。
    2同上,第132页。
    3见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0页。
    4同上,第295-296页。
    5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6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71页。
    
    1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1页。
    2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1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2同上,第32页。
    3泼费斯特指出:“互文性是后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后现代主义’与‘互文性’是一对同义词。”见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4克里斯蒂娃:《界限文本》,转引自沈立岩主编:《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名著精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页。
    5克莉斯蒂娃:《词语·对话·小说》,转引自沈立岩主编:《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名著精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6克莉斯蒂娃:《词语·对话·小说》,转引自罗婷:《克里斯特娃的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7转引自张荣翼:《文学史,本文及其它因素的参照作用》,《求是学刊》,1997年第4期,第63页。
    1如罗婷亦指出:“在克里斯特瓦看来,每一个文本是在与其他文本相关时才能确定自身位置的,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亚文本或互文本。所有文学作品都是从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的‘大文本’中派生的,它们之间有共同母体,因而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参照。”见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2见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3见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4克里斯蒂娃:《我记忆中的夸张》,罗婷、盛莉译,见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页。
    1西川直子:《克里斯托娃多元逻辑》,王青陈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2西川直子:《克里斯托娃多元逻辑》,王青陈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3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03页。
    4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5页。
    5见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87页。
    2见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引言》,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3见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4见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5见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6 Roland Barthes,“Theory of text”,in Untying the Text: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Robert Young ed.,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1,P.39.
    1见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5-86页。
    2 Roland Barthes,Image Music Text,trans.Stephon Heath,London:Fontana,1977,p.160.
    3见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19页。
    4同上,第24页。
    5欧阳康:《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访美国后现代思想家小约翰·B.科布》,见王治河主编薛晓源副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欧阳康:《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化——访美国后现代思想家小约翰·B.科布》,见王治河主编薛晓源副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2其深度模式指:①康德的主体/客体、时间/空间的区分模式;②黑格尔的本质/现象、偶然/必然的辩证法模式;③弗洛伊德的表层/深层压抑模式,或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模式;④存在主义关于真实性/非真实性、异化/非异化的关系模式;⑤符号学关于言语/语言、能指/所指的二元对立模式等。
    1王治河:《前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见王治河主编薛晓源副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王治河:《前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见王治河主编薛晓源副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3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关于后现代主义》,周宪译,见《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4见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王逢振:《老友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见《交锋》,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13页、14页。
    2王治河:《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见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代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3王治河:《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见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代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4后现代理论又分广义和狭义两种,或大后现代理论与小后现代理论。前者指后结构主义之后的那些反结构、反中心主义,或主张异质和多元性、主张平等和对话性的后现代理论思潮和派别,包括小后现代理论、解构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生态论批评等。后者则专指狭义或小后现代理论。
    5詹姆逊:《论“文化研究”》,见其《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9页。
    1陈晓明:《文化研究:后-后结构主义时代的来临》,见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2页。
    2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第38页。
    1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57-158页。
    2赵敦华主编:《西方人学观念史》,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8页。
    3柏拉图:《会饮篇》,王太庆译,见《柏拉图对话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0-311页。
    4同上,第312-313页。
    1见O·A·沃尔:《性与性崇拜》,翟胜德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2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3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4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
    5见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7-408页。
    1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2同上。
    3见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2页。
    4同上,第414页。
    5见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6王小章郭本禹:《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5-68页。
    2见《现代西方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0页。
    3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蕙仪译,王恒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4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蕙仪译,王恒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5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0页。
    6可详见第二章第八节有关拉康的论述。
    1可详见导论、第二章第八节、第四章第七节有关巴赫金的论述。
    2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129、127页。
    3巴赫金:《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转引自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页。
    
    1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121页。
    2见《现代西方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页。
    3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1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2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见童庆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论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3页。
    3可详见第二章第四节的有关部分。
    4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8-39页。
    5见《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546-548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3见《现代西方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布伦坦诺还认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的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的活动。他称这种活动为心理的活动或“意动”,在他看来,内容不是心理学的对象而是物理学的对象,“意动”才是心理学的对象,其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他由此创立了意动心理学。(见程伟礼:《灰箱:意识的结构与功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而其所谓的“意动”,也正同意识之“投射”、“收受”具有大致相似的内涵。
    4见《现代西方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页。
    2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3-695页。
    4郭熙郭思:《林泉高致》,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0页。
    1西方近代哲学中的“理性派”包括康德,认为人的认识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是人有“天赋观念”,或如康德说的是先天的某种“认识结构”(十二类形式范畴)。虽属“物自体不可知”的独断论和不可知论,但也反证了“语言符号”形式对人的认识活动的极端重要性。亦可参证。
    2费尔迪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7-38页。
    3同上,第39页。
    4同上,第103页。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页。
    6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96页。
    1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0页。
    2高名凯:《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6页。
    3洪堡:《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7、50、70-71页。
    4见麦基:《思想家》,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67页。
    5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81、1008、314、1068、1009页。
    6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15页。
    7涂纪亮:《伽达默尔》,《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语言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23页。
    8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9见《现代西方哲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198页。“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这句话出自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79页。
    
    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陈维杭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页。
    2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陈维杭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12页。
    3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陈维杭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8页。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3-34页;第35页。
    2费尔迪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102页。
    1马丁·海德格尔:《理解和解释》,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117页。
    2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15页。
    3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22页。
    4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页。
    5同上,第490页。
    6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02-503页。
    7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89-490页。
    1周作人:《人的文学》,见童庆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论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86页。
    2据说是法国的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正式提出了这一命题。高尔基只是有这个意思,但并没有真正提出这一具体的概念。见《羊城晚报》金羊网(ycwb.Com),2008年1月9日。
    3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见童庆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论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0-392页。
    1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见童庆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论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3页。
    2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3同上,第5页。
    1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同上。
    3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4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1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2同上,第35-42页。
    3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王东亮王晨阳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5页。
    4同上,第192页。
    1张法:《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2约翰·克罗·兰色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3兰色姆:《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4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引言》,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5兰色姆:《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6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引言》,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9页。
    7兰色姆:《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1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2同上,第230页。
    3同上,第235-236页。
    4见本论文第四章第九节。
    5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6克莉斯蒂娃:《受限的文本》,转引自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1伊格尔顿亦指出:“一切理解都是生产性的:理解总是‘别有所解’(understanding otherwise),亦即去实现文本中新的可能性,去使其变得不同。”见《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2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3刘勰《神思》,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494页。
    1以上三段引文均见: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48页。
    2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袁耀东冯俊郝祥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3同上,第143页。
    4同上,第150页。
    1见约翰·克罗·兰色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2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3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
    4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1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2同上,第72页。
    3见张法:《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7-88页。
    4罗曼·雅各布森:《现代俄国诗歌》,托多罗夫编选,蔡鸿滨译,《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2转引自〔英〕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等著:《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陈昭全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
    1曹顺庆支宇:《重释文学性——论文学性与文学理论的悖谬处境》,《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1期。
    2同上。
    1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2同上,第63页。
    3同上,第157-158页。
    4同上,第8页。
    5同上,第121页。
    1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2艾亨鲍姆:《论悲剧和悲剧性》,见程正民曹卫东主编:《二十世纪外国文论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52-253页。
    4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1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2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袁耀东冯俊郝祥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页。
    3同上,第146-147页。
    
    1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2见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页、27页。
    1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41-142页。
    
    1见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已见第四章的有关所论,其实这种所谓寻找客观对应物的“客观论”,在根底里则是“对话论”。
    
    
    1见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236页。
    2阿瑟·丹托:《艺术世界》,转引自M·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页。
    3见陈池瑜:《现代艺术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2同上,第151-152页。
    3见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4见刁克利:《西方作家理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5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1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2荣格:《心理学与文学》,转引自朱立元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351页。
    3同上,第352页。
    4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82页。
    5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25页。
    6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91页。
    7罗兰·巴尔特:“作者死亡,写作开始。……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见其《作者之死》,林泰译,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07-512页。
    8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06页。
    9见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10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8-29页。
    2张法:《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3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4同上,第71页。
    5见《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1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2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3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3页。
    4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209页。
    5常昌富:《导论:当代修辞学批评模式概述》,转引自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见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6页。
    2劳·坡林:《怎样欣赏英美诗歌》(殷宝书编译),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9-10页。
    3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9页。
    4见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5同上。
    6萧涤非:《杜甫研究》,转引自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1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5页。
    2同上,第81页。
    3同上,第70页。
    4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5同上,第42页。
    6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8、139页。
    7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1 I·A·瑞查兹:《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赵毅衡编选,章祖德译:《“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2见陈维昭:《红学通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107页。
    3同上,第120页。
    4同上,第144-145页。
    1见陈维昭:《红学通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269页。
    2见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3见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0页。
    4同上,第295-296页。
    5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44页。
    6见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前言》,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页。
    2同上,第8页。
    3可参见本论文第四章第八节的相关部分。
    4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78页。
    5见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见陈鸣树:《文艺学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见陈维昭:《红学通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8鲁迅:《〈绛洞花主〉小引》,见《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5页。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见《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9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83页。
    3见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3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2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2页。
    3同上,第96页。
    4见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1页。
    5已见本论文“导论”和第二章的相关部分。
    6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0-381页。
    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13页。
    2同上,第510-511页。
    3参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五节相关部分。
    4马塞尔·莱蒙:《品质的意义》,见郭宏安:《从阅读到批评》,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6-87页。
    5郭宏安:《从阅读到批评》,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7页。
    6见郭宏安:《从阅读到批评》,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70页。
    1见郭宏安:《从阅读到批评》,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71页。
    2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现象学》,郭宏安译,见《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
    3同上,第259-260页。
    4同上,第260页。
    5同上,第261页。
    6参见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127页。
    7同上,第131-144页。
    8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页。
    9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页。
    
    1可参见本论文第二章第四节相关部分。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07页。
    1宗炳:《画山水序》,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8页。
    2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8-89页。
    3李泽厚:《美学四讲·美感》,见其《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43页。
    4同上,第544页。
    1可参见刘学锴:《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272页。
    
    1见郭宏安:《从阅读到批评》,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58页。
    2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14页。
    
    1见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2见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见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
    1唐力权:《蕴徼论:场有经验的本质》,见罗嘉昌郑家栋主编:《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一)》,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2列维-斯特劳斯:《生食与熟食》,转引自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01页。
    1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1《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译后记》,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2见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3《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4同上,第174-175页。
    5同上,第197页。
    6同上,第189页。
    7同上,第166页。
    8见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9《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译后记》,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2皮埃尔·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朱国华译,范静哗校,见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3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4《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5同上,第175页。
    6同上,第183页。
    7见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唐力权:《蕴徼论:场有经验的本质》,见罗嘉昌郑家栋主编:《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一)》,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1引自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1《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2《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
    3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43页。
    4可参见本论文第二章第六节的相关阐论。
    
    
    1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页。
    2《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3同上,第276-277页。
    
    
    1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页。
    2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1《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2同上,第183-184页。
    3同上,第521页。
    4同上,第544-545页。
    5同上,第535页。
    
    1见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4卷。
    2同上。
    3见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卷。
    1见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4卷。
    1王国维的意境理论已在第三章第七节有专门的阐论,此处的挪用实在是因为它又是“生成场域”的典型佳例之故。
    2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3见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页。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见吴晓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序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8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3页。
    3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4陈鸿祥:《王国维全传》,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页。
    5陈鸿祥:《王国维全传》,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1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2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1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2如蒋寅说:“在我看来,今人对意境审美内涵的所有阐释实际上都是应该献给‘意象’范畴的。事实上,意象化是中国古典诗歌乃至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意象’概念及其理论才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论的核心范畴,而‘意境’在20世纪之前只是相当于当代文学理论‘本文’概念的术语。”认为直到清代中期,意境还只是“立意取境的意思”,“意味着作家才能的运用,意味着作品除声律以外的艺术表现的总和。”后来,“‘意境’概念就像‘含蓄’一样,已吸收了诸多传统诗学命题,内涵不断增值,由一个普通的诗学概念上升为涵括中国古代诗学乃至古典艺术理想及其美学意蕴的核心范畴。究其所由,不能不说是与王国维的曲解产生的影响有关。”认为王国维的意境,“只不过是用古代术语命名了一个外来的概念”,和“是不太高明的翻译”。(见蒋寅:《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4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64页。
    1王文生:《王国维的文学思想初探》,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如刘任萍:“‘境界’之含义,实合‘意’与‘境’二者而成。”张文勋:“他所说的‘境界’,不外是作品中的‘情’与‘景’二者,……是‘情’与‘景’的统一。”等。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3王纪人:《道·境界·韵——中国文论的三原点和元结构》,见《文学:理论与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页。
    4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5王国维著刘锋杰章池集评:《人间词话百年解评》,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131页。
    
    1见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312页。
    2均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4见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
    
    
    1见刘克苏:《失行孤雁·王国维别传》,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186页。
    2见刘克苏:《失行孤雁·王国维别传》,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3陈鸿祥:《王国维全传》,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309页。
    
    1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150页。
    2见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3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4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431页。
    5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见王纪人:《道·境界·韵——中国文论的三原点和元结构》,见《文学:理论与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2页。
    2同上,第14页。
    
    1参见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2可参见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123页。
    1见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2胡适:《追悼志摩》,见《文人画像——名人笔下的名人》,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3页。
    3今译“剑桥”,英国东南部城市,位于剑河畔。
    1见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2郭沫若:《庄子与鲁迅》,转引自田刚:《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3见田刚:《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115页。
    4见田刚:《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1见彭大成:《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60页。
    3同上,第962-963页。
    4同上,第963页。
    5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82-83页。
    1见《陶渊明诗选·作者介绍》,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见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169页。
    3钱理群:《与鲁迅相遇》,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2页。
    1钱理群:《与鲁迅相遇》,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0页。
    1见《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244页。
    1见《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5-1116页。
     1见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1此诗作者沈佳曾是上海一高校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诗写于2006年。
    1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1见《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页。
    1转引自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0页。
    
    1见《巴赫金集·编者序》,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2页。
    2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前言》,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7页。
    
    1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2同上,第42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7页。
    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页。
    6《庄子·知北游》。
    1刘梦溪主编:《冯友兰卷》(下),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530-531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112页。
    1“审”,在中国汉字中含有详细查考的意涵,故“审美”就是对美的具体的领会和体验。同理,“审德”就是对道德或善、恶的具体领会和体验。其他如“审智”、“审真”或“审文化”等皆与此同。
    2当然,崇德谱系的形成也还有中国古代的宗族关系、邦国、或家天下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
    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244页。
    1见《礼记译解》下,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28、544页。
    2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3葛洪:《抱朴子》外篇佚文。转引自谭令仰编:《古代文论萃编》上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53页。
    4王骥德:《曲律》,转引自谭令仰编:《古代文论萃编》上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65页。
    5司马迁:《史记》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934页。
    6王逸:《楚辞章句序》,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150页。
    7王逸:远游序》,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8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5-46页。
    1见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2-353页。
    
    1以上引文均见王银春:《人类重要史学命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9-71页。
    2见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3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4同上,第11页。
    1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2同上,第12页。
    3 E·A·谢列勃里雅可夫语,转引自王立:《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页。
    
    1见王立:《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231页。
    2见王立:《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424-425页。
    3见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1黍离、麦秀、铜驼荆棘等所构成的“黍离之悲”文学范式,在“范式维度”一章还会详论。
    2王立:《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237页。
    3王银春:《人类重要史学命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1见韩东晖主编:《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1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2蒋承勇:《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从古希腊到18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3同上,第105-106页。
    4同上,第123页。
    1蒋承勇:《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从古希腊到18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319页。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6页。
    1见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5-166页。
    2见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4页。
    1见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7、229、231页。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7-198页。
    2同上,第228页。
    3同上,第274-275页。
    4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页。黑氏的“科学”就是指“哲学”。
    5同上,第101页。
    6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88页。
    7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页。
    8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2-133页。
    
    
    1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页。
    2同上,第388页。
    1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8页。
    2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2-114页。
    6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1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2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页。
    1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9页。
    2同上,第174页。
    3同上,第185页。
    4同上。
    5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页。
    6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0-71页。
    
    1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2同上,第268页。
    3同上,第289页。
    4《老子·1章》。
    1《庄子·大宗师》。
    2《庄子·逍遥游》。
    3《庄子·齐物论》。
    4《庄子·天下》。
    5《周易·说卦》。
    6同上。
    7《周易·系辞·下》。
    8同上。
    9《周易·系辞·上》。
    10《春秋繁露·阴阳义》。
    1《庄子·齐物论》。
    2《庄子·田子方》。
    3见《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
    4张载:《正蒙·乾称》,引自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9页。
    5王维:《能禅师碑并序》。
    6僧肇语,见《大珠禅师语录·卷下》。
    7见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
    8见《楞伽师资记卷一》。
    1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查常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2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查常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页。
    4同上,第111页。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257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3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查常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4同上,第72页。
    5同上,第73页。
    6见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查常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178页。
    2同上,第137页。
    3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页。
    4同上,第37-38页。
    5同上,第130页。
    6同上,第129页。
    1黑格尔的“神性”概念同他的“理念”、“绝对精神”等都是可以互换的,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这一点也需注意。
    2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6页。
    1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2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3同上,第13页。
    4同上,第48页。
    5见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编者导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6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见《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0页。
    7海德格尔:《物》,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79-1180页。
    1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70-471页。
    2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56页。
    3同上,第357页。
    4维柯:《新科学》上,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0-31页。
    5雪莱:《为诗辩护》,《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6荣格:《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6页。
    7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317页。
    1维柯:《新科学》上,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00页。
    2王逸:《离骚经序》,见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1《庄子·大宗师》。
    2《庄子·天地》。
    3《庄子·人间世》。
    4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5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495页。
    7同上,第538-539页。
    8白居易:《与元九书》,见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9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10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1880年序言》,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7页。
    11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33页。
    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3沃林格:《抽象与移情》,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4弗莱:《构思是文艺的创作原理》,杨德友译,见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5见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159页。
    2见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13页。
    1马克斯·韦伯:《入世修行——马克斯·韦伯脱魔世界理性集》,王容芬陈维纲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2大卫·雷·格里芬:《引言:科学的返魅》,见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3同上,第4页。
    4同上,第2页。
    5同上,第11页。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54页。
     1叶舒宪:《老子与神话》,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172页。
    1王微:《叙画》,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9页。
    1此诗的分析,借引了《刘禹锡集》,赵娟姜剑云解评,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120页的部分文字。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严平编选:《伽达默尔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利科:《解释的冲突》,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利科:《活的隐喻》,汪家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韦斯特法尔:《解释学、现象学与宗教哲学》,郝长墀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高宣扬:《利科的反思诠释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殷鼎:《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金元浦:《范式与阐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幼蒸:《仁学解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冯川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李咏吟:《诗学解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韩震孟鸣歧:《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周发祥等主编:《理解与阐释》,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成中英主编:《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巴赫金:《巴赫金集》,张杰选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96年版。
    克拉克、霍奎斯特:《米·巴赫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王晨阳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开焱:《开放人格——巴赫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沈华柱:《对话的妙悟——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罗贻荣:《走向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凌建侯:《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曾军:《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L.斯维德勒:《全球对话的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
    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西川直子:《克里斯托娃多元逻辑》,王青陈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罗婷:《克里斯特娃的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马丁·布伯:《人与人》,张健韦海英译,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沈清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金元浦:《“间性”的凸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张廷琛编:《接受理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尧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金元浦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邬国平:《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学锴:《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胡塞尔:《胡塞尔选集》,倪梁康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1999年版。
    恩布里:《现象学入门》,靳希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年版。
    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
    涂成林:《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使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中华书局,2006年版。
    
    翁贝尔托·埃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王天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洪堡:《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刘述先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巴尔特:《符号学历险》,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高名凯:《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荣启:《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叶秀山:《叶秀山文集哲学卷》,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江怡主编:《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祥龙:《当代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祥龙:《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倪梁康主编:《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苏珊·哈克主编:《意义、真理与行动——实用主义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俞吾金吴晓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1-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杨适:《哲学的童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赵敦华主编:《西方人学观念史》,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罗嘉昌郑家栋主编:《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一)》,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韩东晖主编:《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帕斯卡尔:《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马克斯·韦伯:《入世修行——马克斯·韦伯脱魔世界理性集》,王容芬陈维
    纲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梯利:《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罗蒂:《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蕙仪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泰勒主编:《从开端到柏拉图》,韩东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谢少波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
    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查常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编著:《气的思想》,李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礼记译解》,王文锦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
    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胡伟希:《中国哲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世英:《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出版社,2005。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4年版。
    庞朴:《庞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于民:《气化谐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版。
    张立文主编:《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立文:《和合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叶舒宪:《老子与神话》,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梦溪主编:《冯友兰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刘梦溪主编:《金岳霖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成复旺:《走向自然生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锐:《中国思想的起源》,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张松辉:《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彭大成:《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何平立:《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齐鲁书社,2001年版。
    宋兆麟:《巫觋》,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尼采:《疯狂的意义》,周国平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荣格:《荣格文集》,冯川编,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
    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施康强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兰色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
    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沃林格:《抽象与移情》,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等著:《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陈昭全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振复:《大易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诸葛志:《中国原创性美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吴炫:《否定主义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朱立元:《西方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虹:《艺术与归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小章郭本禹:《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陈池瑜:《现代艺术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黄霖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谭令仰编:《古代文论萃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童庆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论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维昭:《红学通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立:《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
    
    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王夫之著舒芜校点:《薑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叶燮著霍松林校释:《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周锡山编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鸿祥:《王国维全传》,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王国维著刘锋杰章池集评:《人间词话百年解评》,黄山书社,2002年版。
    刘克苏:《失行孤雁·王国维别传》,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赵树理:《赵树理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
    张少康:《文心与书画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黄霖吴建民吴兆路:《原人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先霈:《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三联书店,2003年版。
    蓝华增:《意境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彭锋:《诗可以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胡继华:《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田刚:《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朱立元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张玉能:《西方文论思潮》,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年版。
    王逢振:《交锋:21位著名批评家访谈录》,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程正民曹卫东主编:《二十世纪外国文论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沈立岩主编:《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名著精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宏安:《从阅读到批评》,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三联书店,2007年版。
    王治河主编薛晓源副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蒋承勇:《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从古希腊到18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燕:《现代批评之始T.S.艾略特诗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刁克利:《西方作家理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纪人:《文学:理论与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顾祖钊《艺术至境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鸣树:《文艺学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法:《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汪正龙等编著:《文学理论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程伟礼:《灰箱:意识的结构与功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炫:《穿越中国当代思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武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王银春:《人类重要史学命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中的生态中心主义原则》,《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曹顺庆支宇:《重释文学性——论文学性与文学理论的悖谬处境》,《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1期。
    Hans-George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2nd reviseded, translation revised by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id G. Marshall(NewYork:Crossroad, 1989)
    Bernstein, R. J. 1985. Beyond Objectivisim and Relativism. University of Notte Dame press.
    Bleicher, J. 1980. Contemporary Hermenertics.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Roland Barthes,“Theory of text”,in Untying the Text: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Robert Young ed.,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1.
    Roland Barthes,Image Music Text,trans.Stephon Heath,London:Fontana,197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