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豪强地主犯罪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秦汉时期,豪强地主犯罪是严重社会问题。笔者拟从社会史的角度,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犯罪社会学的相关方法,联系春秋战国社会变革后的历史背景,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秦汉豪强地主犯罪问题。
     秦汉社会承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大变革之后,社会阶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豪强地主阶层从地主阶级内部成长起来,其犯罪活动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依据侵害客体的不同,秦汉时期豪强地主的犯罪活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扰乱社会治安的犯罪和危害国家统治的犯罪。我们于每一种类下,将同类或性质接近的罪例归为一宗,择以罪名。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兼并土地,田宅逾制、私匿人户、隐匿财产,逃避租税、豪杰役使;扰乱社会治安的犯罪:扰乱地方吏治、放纵族众宾客为奸、复仇;危害国家统治的犯罪:谋反、首匿、篡囚、组织私兵等。在此基础上,考察、分析豪强地主各项犯罪活动的组织形式、犯罪手段和具体内容等。
     对于豪强地主犯罪问题的防治,汉初政府采取宽松、放任的政治和经济政策,到汉武帝时代,豪强地主犯罪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汉武帝一改往昔的无为政策,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对豪强地主的违法活动进行打击和抑制。汉武帝的打击和抑制,虽然暂时压制住了豪强地主犯罪发展的势头,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西汉中后期,封建政府又采取了儒学教化和选举入仕的措施。在政府软硬两手政策下,一些豪强地主也不得不改弦更张,转向对经学的追求,并经过通经入仕的途径踏上仕途,转变成为官僚士大夫阶层。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大族的支持下建立的,他们成了其统治基础。东汉政府在经济上,放任豪强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综合经营的田庄经济发展起来;在文化上,尊崇儒学,豪强地主儒学化不断加深,形成累世经学;在政治上,保障豪强地主做官的权利,豪强地主操纵了选举。在这种情况下,豪强地主经济势力日益巩固,又得为经学世家,并控制了仕途,而使自己政治地位上升,遂成为世家豪族。
     豪强地主的犯罪活动对秦汉时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阶级关系诸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在经济方面,侵蚀自耕农经济,干犯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政治方面,干预地方政权施政,破坏封建政治和法律制度,扰乱地方治安,甚至威胁中央集权统治。在社会阶级关系方面,导致自耕农破产,使部分农民对豪强地主的依附关系加强。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秦汉时期,豪强地主的犯罪活动总体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种类;二、对社会的危害性比较严重;三、犯罪活动受国家政策影响;四、一些犯罪活动逐渐合法化。
The crime of powerful landlord was a social problem in Qin-Han dynasty.The article study crime of powerful landlord in Qin-Han dynasty,from a angle of social history,introducing methods of crime sociology and connecting with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social changes of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The period of Qin-Han dynasty,have following social change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The crime of powerful landlord become a serious social question.According to dissimilarity of the object on witch crime of powerful landlord encroach,its crime activities into three type:The crime of Breaking economic order:Annexing farmland and possessing courtyard beyond rules, Sheltering person,Conceal property to escape the taxes and levies,Enslaving peasant. The crime of Disturbing social order:Damaging local feudal social order,Indulging the clansmen and guests as robber,Revenge.The crime of Endangering governmental rule:Treason felony,Misprision,Seizing prisoner,Oganizing the private armed forces.
     To control the crime of powerful landlord,government adopt a loose politics and economic policy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The crime of powerful landlord become grave social problem in the Emperor Wudi of Han dynasty.The Wudi change former inactivity policy,restrain powerful landlord from politics and economic aspect.Though the policy inhibited temporarily powerful landlord,but unable solve completely the question.In medium and later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government have adopted Confucianism civilizing and choose policy.Under the stick and carrot of policy,the landlord has to tyrannically change,turn to study Confucian classics and enter into government,turn around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The Eastern Han Dynasty had been builded under support of powerful landlord,they had became ruling basis.On economy,the Eastern Han Dynast admitted the big land ownerships,person relations of dependence and manor economy;On culture,revere highly confucianism,powerful landlord become Confucianism-rization;On politics,the landlord has controlled election.In such circumstances,Landlord economy develops tyrannically,classics aristocratic family,and control official career,become the nobleman.
     The crime of powerful landlord had affected the Qin-Han Dynasty's economy, politics and the social class relates.In economic aspect,corrodes the land-holding peasant economy,offends national the economic policy,affect the commodity economy.In political aspect,intervenes the local organs of state power administration, destruction politics and the legal regime,harasses the place public security,even threatens the centralization rule.In social class aspect,causes the land-holding peasant to go bankrupt,the farmer to strengthen to the powerful landlord's attachment relations.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es,crime of powerful landlord totally had the four features:The first,the criminal had new contents.The second,criminal society endanger was comparatively serious.The third,crimin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gradually weakened.The fourth,some criminal activities gradually became legitimate.
引文
[1]沈刚、张鹤泉:《2003年大陆秦汉史研究综述》,载黄留珠、魏全瑞主编:《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3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85页。
    [2]参见宋德熹、甘怀真、沈明得编著:《战后台湾的历史学研究1945~2000》第三册《秦汉至隋唐史》,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45-47页。
    [3]三文载《现代史学》第1卷第1期;《清华学报》第11卷第4期;《史地知识》第1卷第2期。
    [4]载《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5期。
    [1]载《历史教学》1984年第11期。
    [2]四文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1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固原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上海市历史学会编:《社会经济论集》,1984年出版,出版者不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3]原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3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收入氏著《何兹全文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
    [4]载《人文杂志》1984年第3期。
    [5]三文载《西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学术界》1989年第5期;《史林》1989年增刊。
    [6]刘增贵:《汉代豪族研究——豪族的士族化与官僚化》,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1985年博士学位论文。
    [7]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第1版。
    [8]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
    [1]原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增刊。收入氏著《秦汉经济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原载《历史研究》1983年第5期。收入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
    [3]三文载《文史哲》1978年第3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4期:《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第4期。
    [4]原载《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79年第1期。收入氏著《先秦两汉史论从》,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1版。
    [5]三文载《历史教学》1959年第11期;《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史学集刊》2002年第2期。
    [6]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7]载《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8]载《文史哲》2000年第4期。
    [1]原载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又收入朱雷、唐刚卯选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两文载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载《南都学坛》2003年第4期。
    [4]原载《史林》第24卷第2期。收入氏著《汉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弘文堂,1954年版。
    [5]两文原载《东方学》第23卷:《历史教育》第9卷第4期。收入氏著《中国古代中世史研究》,创文社,1977年版。
    [6]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7]参见孙立群:《建国以来关于地主阶级研究的综述》、傅玫:《三十年来日本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地主阶级的研究概况》,载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又,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绪论”部分,对国内外学界关于秦汉豪族的研究做了较详尽的回顾。国外学者对此课题的相关研究情况,还可参看金应熙:《谈谈国外对汉代豪族的研究》,《文史知识》1987年第9期;崔向东:《战后日本学者对汉代豪族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10期。
    [1]原载《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收入氏著《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2]参见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63-85页。
    [3]原载《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0年第2期。收入氏著《先秦两汉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1版。
    [4]原载《国立编译馆馆刊》第6卷第2期,1977年。收入氏著《汉史论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第1版。
    [5]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6]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7]原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
    [1]原载《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收入氏著《杨生民经济史论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又,参见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7-51页。
    [2]载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3]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4]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5]原载《庆祝李济先生七十岁论文集》(上),台湾:清华学报社,1965年第1版。收入氏著《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
    [6]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5期。
    [7]原载《一桥论丛》第26卷第5期,1951年。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社会和国家》,弘文堂,1960年版,又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
    [8]参见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40页。
    [9]载《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2期。
    [1]原载《文史哲》1981年第6期。收入氏著《先秦秦汉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原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3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收入氏著《先秦秦汉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5分册,1964年。收入氏著《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4]载《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5]载《南开学报》2008年第3期。
    [1]“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但目前社会学领域对“社会转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社会学家一般认为“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变迁,它不是指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更不是指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具体内容至少应包括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运行机制的转轨,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等。参见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41-54页。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一场大变革,这场变革不是某一方面、某项制度、某个问题或政策的变理,而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形态,乃至上层建筑的全面的更新和演进,直至秦汉时期才基本完成。这里借用“社会转型”概念,概括这一阶段的社会变迁,应该是可行的。
    [2]参见张小虎:《转型期中国社会犯罪原因探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11-218页.
    [3][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7、39页。
    [1]林甘泉主编:《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00页。
    [2]毛泽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37页。
    [3]朱绍侯:《秦汉“禁民二业”政策浅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
    [4]《史记》卷129《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3272页。
    [1]《后汉书》卷80上《文苑·黄香传》,第2615页。
    [2]《汉书》卷91《货殖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第3694页。
    [2]马新:《两汉乡村社会阶层新论》,《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4]《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72页。
    [5]《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20页。
    [6]参见田泽滨:《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豪民”经济》,《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
    [7]《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33页。
    [8]参见《汉书》卷11《哀帝纪》,第336页;《汉书》卷24下《食货志》,第1167页。
    [9]《汉书》卷6《武帝纪》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七科谪”:“吏有罪一,亡命二,赞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凡七科也。”
    [10]参见安作璋:《秦汉时期封建地主阶级的构成、特点和历史作用》,载氏著《学史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版,第28-29页。
    [1]岳庆平:《汉代家庭与家族》,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1页。
    [2]参见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496页。
    [3]参见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5册《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701-703页。
    [4]《汉书》卷6《武帝纪》,第170页.
    [5]《汉书》卷8《宣帝纪》,第239页。
    [6]《汉书》卷8《宣帝纪》,第253页。
    [7]参见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下),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898-914页。
    [1]林甘泉:《汉代的土地继承与土地买卖》,原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9年第13-14期。收入氏著《林甘泉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73页。
    [2][德]马克思、[英]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版,第379页。
    [3]郭成伟:《社会犯罪与综合治理·前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2页。
    [4]参见莫洪宪:《先秦两汉犯罪学思想争论》,《法学评论》1992年第3期。
    [5]王牧:《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1]参见康树华主编:《犯罪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87-92页。
    [2][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82页。
    [3][英]恩格斯:《致符·博尔吉乌斯》,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506页。
    [4]邱国梁:《马克思主义犯罪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5页。
    [1][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141页。
    [2][法]乔治·比卡:《犯罪学的思考和展望》,王立宪、徐德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5页。
    [3]参见宋浩波主编:《犯罪社会学论要》,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21页。
    [1]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页、第11页。
    [2]参见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1版,第242-247页。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40页。
    [4]关于“范式”一词的涵义,可参见赵世瑜:《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董正华:《从历史发展多线性到史学范式多样化》,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1]《史记》卷68《商君列传》,第2230页。按:此句的句读参考了何兹全《<史记·商君列传>一段文字的标点》一文,原载《光明日报》1998年9月25《史林》248期。收入氏著《何兹全文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513-514页。
    [2]吴荣曾:《战国授田制研究》,原载《思想战线》1989年第3期。收入氏著《先秦两汉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版,第92页。
    [1]《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裴驷《集解》引徐广语,第251页。
    [2]宋杰:《<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33页。
    [3]《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54页。
    [4]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52页。
    [5]参见高敏:《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土地制度——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6]《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42页。
    [7]《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20页。
    [1]《汉书》卷81《张禹传》,第3347页。
    [2]《后汉书》卷32《樊宏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1119页。
    [3]《后汉书》卷15《李通传》,第573页。
    [4]《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48页。
    [5][汉]荀悦:《汉纪》卷8《孝文皇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114页。
    [6]《后汉书》卷77《酷吏列传·序》,第2487页。
    [7]《后汉书·志》第28《百官五》刘昭注引《太公阴符》,第3625页。
    [8]《后汉书》卷46《陈宠传》,第1553页。
    [9]《三国志》卷16《魏书·仓慈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512页。
    [1]《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44页。
    [2]参见王彦辉:《汉代的“分田劫假”与豪民兼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43页。
    [4]黄今言:《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原载《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收入氏著《秦汉经济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13页。
    [5]林甘泉主编:《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47页。
    [6]《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56页。
    [1]《后汉书》卷8《灵帝纪》李贤注,第345页。
    [2]《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17页。
    [3]《汉书》卷16《高惠商后文功臣表》,第622页。
    [4]《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第742页。
    [5]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50页。
    [6]《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37页。
    [7]《后汉书》卷32《阴识传》,第1133页。
    [8]《后汉书》卷32《樊宏传》,第1119页。按《樊宏传》,樊重于公元前后去世,终年八十余岁,其开垦三百顷田地,应是在青壮年时期。据此推测,其时大概在汉元帝、成帝时期。
    [9]《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37页。
    [1]《汉书》卷72《鲍宣传》云:“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
    [2]《汉书》卷86《王嘉传》,第3496页。
    [3]《后汉书》卷22《刘隆传》,第781页。
    [4]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32页。
    [1]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87页。
    [2]田余庆:《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原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第68页。
    [3]《史记》卷103《万石张叔列传》,第2768页。
    [4]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97页。
    [5]《后汉书》卷34《梁统传》,第1167页。
    [1]《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132页。
    [2]《三国志》卷15《魏书·梁习传》,第469页。
    [3]《三国志》卷21《魏书·卫凯传》,第610页。
    [4]《三国志》卷15《魏书·梁习传》,第469页。
    [1]参见赵沛:《分财异居:两汉豪族之家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南都学坛》2003年第4期。
    [2]《三国志》卷6《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第196页。
    [3][晋]陈寿撰,卢弼集解:《三国志集解》卷49《吴书·太史慈传》引胡三省曰:“宗部即所谓江南宗贼也。”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第959页。
    [1]参见何清谷校释:《三辅黄图校释》卷4《苑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第234页;《汉书》卷57上《司马相如传》,第2530页:《汉书》卷59《张安世传》,第2652页:《汉书》卷82《王商传》,第3372页:《汉书》卷82《史丹传》,第3379页:《后汉书》卷24《马援传》,第857页;《后汉书》卷82上《方术·折象传》,第2720页;《三国志》卷38《蜀书·糜竺传》,第969页。
    [2]《后汉书》卷32《樊宏传》,第1119页。
    [3]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76页。
    [4]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50页。
    [5]施伟青:《秦汉时期的私家奴婢新探》,原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收入氏著《中国古代史论丛》,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版,第179页。
    [6]参见王彦辉:《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私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7]钱剑夫:《秦汉赋役制度考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57页。
    [8]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87页、第132页。
    [9]黄留珠:《“敖童”解》,原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收入氏著《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59页。
    [1]商鞅撰,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卷1《垦令》,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17页。
    [2]参见沈刚:《秦汉时期客阶层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6-87页。
    [3]林甘泉主编:《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93页。
    [1][汉]荀悦:《汉纪》卷8《孝文皇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114页。
    [2]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30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谓‘(率)敖'?‘(率)敖'当里典谓(也)。”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认为:(率)通帅,敖读为豪,(率)敖即帅豪,里典以帅豪为之。又引《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曰:“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可见。当时里正、部佐等乡官里吏,例以强健豪民为之。
    [4]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78页。
    [5]参见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后汉书》卷22《刘降传》,第780页。
    [2]《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李贤注引《东观记》,第66页。
    [3]高敏:《“度田”斗争与光武中兴》,《南都学坛》1996年第1期。
    [4]《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第67页。
    [5]参见[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4“后汉书间有疏漏”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82-83页。
    [6]劳干:《居延汉简考证》,载《中研院历史语苦研究所集刊》,第30本上册,1959年,第337页。
    [7]参见《汉书》卷7《昭帝纪》载:始元六年条曰:“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诸当占租者家长身各以其物占,占不以实,家长不身自书,皆罚金二金,没入所不自占物及贾钱县官也。”
    [8]《汉书》卷24下《食货志》,第1167页。
    [9]《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30页。
    [1]傅举有:《从奴婢不入户籍谈到汉代的人口数》,《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2]陈直先生也认为,秦汉时期资产税征收的范围“有车马、田宅及奴婢三大类”。参见氏著《史记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76页。
    [3]黄今言:《汉代的訾算》,原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1期。收入氏著《秦汉经济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75页。
    [1]前揭《居延汉简释文合校》37·35简:张掖郡觻得县广昌里公乘礼忠资产共计十五万,包括有大小奴婢三人、宅一区、田五顷、轺车、牛车各二乘、牛马七匹。礼忠家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张掖郡,应是中等以上的人家。又,《汉书》卷58《兒宽传》也云:“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繦属不绝。”可见,当时“小家”一般没有车辆,更无论轺车,而能拥有大量牲畜、奴婢、轺车、牛车者多属富庶之家。
    [2][汉]桓宽撰、马非百简注:《盐铁论简注》卷3《未通》,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116页。
    [3]《三国志》卷9《曹洪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278页。
    [4]《汉书》卷6《武帝纪》李奇注,第180页。
    [5]宋杰:《汉代私人徭役析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后汉书》卷27《宣秉传》,第928页。
    [2]《后汉书》卷56《种嵩传》,第1826页。
    [3]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03页。
    [4]陈连庆:《西汉时代的宾客》,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3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31页。
    [5]林甘泉主编:《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91页。
    [6]《汉书》卷72《鲍宣传》,第3088页。
    [7]唐长孺:《西晋户调式的意义》,原载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第1版。又收入朱雷、唐刚卯选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04页注①。
    [1]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版,第171页。
    [2]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编:《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294页。
    [3]参见裘锡圭:《汉简拾零》,载《文史》第12期,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12-13页。
    [4]陈连庆:《役使人户与擅置田监——居延汉简札记一则》,原载《平准学刊》第3辑下册,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第1版。收入氏著《中国古代史研究》(下册),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244页。
    [5]《汉书》卷89《循吏·黄霸传》,第1431页。
    [6]《史记》卷30《平准书》,第3627页。
    [7]《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51页。
    [1]《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第958页。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479页。
    [3]王子今:《居延简及敦煌简所见“客”——汉代西北边地流动人口考察札记》,载氏著《秦汉社会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版,第252页。
    [4]《后汉书》卷54《杨震传》李贤注引《续汉书》,第1760页。
    [5]《后汉书》卷35《郑玄传》,第1209页。
    [6]《汉书》卷70《陈汤传》,第3024页。
    [1]简文转引自伍德煦:《新发现的一份西汉诏书——<永始三年诏书简册>考释和有关问题》,《西北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2]林甘泉主编:《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86页。
    [3]《汉书》7卷《昭帝纪》,第221页。
    [1]《汉书》卷37《栾布传》,第1980页。
    [2]《汉书》卷57上《司马相如传》,第2531页。
    [3]《后汉书》卷67《党锢·夏馥传》,第2201-2202页。
    [1]参见宋杰:《汉代私人徭役析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第742页。
    [3]《史记》卷122《酷吏·郅都列传》,第3133页。
    [4]《汉书》卷76《尹翁归传》,第3208页。
    [1]《汉书》卷76《王尊传》,第3233页。
    [2]《后汉书》卷51《陈龟传》,第1692页。
    [3]王明校:《太平经合校》卷67《六罪十治决》,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第248页。
    [4]《汉书》卷90《酷吏·宁成传》,第3650页。
    [1]参见[日]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林剑鸣、王子今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99页。
    [2][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3《时变》,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第97页。
    [3]《汉书》卷76《赵广汉传》,第3200页。
    [4]许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72-173页。
    [5]参见[日]宇都宫清吉:《刘秀与南阳》,原载氏著《汉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弘文堂,1955年版。又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第631页。
    [1][汉]班固撰,[清]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卷90《酷吏·王温舒传》,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540页。
    [2]《汉书》卷92《游侠传》,第3704页。
    [3]《汉书》卷77《孙宝传》,第3260页。
    [4]《后汉书》卷26《赵熹传》,第914页。
    [1]《汉书》卷45《江充传》,第2175页。
    [2]《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第2847页。
    [3]《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第742页。
    [4]《后汉书》卷67《党锢·岑晊传》,第2212页。
    [5]《后汉书》卷67《党锢·岑晊传》,第2212页。
    [7]《后汉书》卷59《张衡传》,第1939页。
    [7]《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148页。
    [1]《汉书》卷52《灌大传》,第2384页。
    [2]《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第2851页。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478-479页。
    [4]参见王子今:《居延简及敦煌简所见“客”——汉代西北边地流动人口考察札记》,载氏著《秦汉社会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版,第251-252页。
    [5]《汉书》卷76《赵广汉传》,第3200页。
    [6]《汉书》卷90《酷吏·严延年传》,第3668页。
    [7]《汉书》卷92《游侠·原涉传》,第3717页。
    [1]林甘泉:《秦汉帝国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原载《燕京学报》新8期,2000年5月。收入氏著《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99页。
    [2]《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第2页。
    [3]《后汉书》卷11《刘玄传》,第467页。
    [4]《后汉书》卷18《吴汉传》,第675页。
    [5]《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李贤注引《续汉书》,第3页。
    [6]高敏:《两汉时期“客”和“宾客”的阶级属性》,载氏著《秦汉史论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版,第323页。
    [7]《后汉书》卷73《刘虞传》,第2355页。
    [8]《三国志》卷14《魏书·刘晔传》,第443页。
    [1]《三国志》卷26《魏书·满宠传》,第721页。
    [4]《三国志》卷55《吴书·甘宁传》,第1292页。
    [3]参见王步毅:《安徽宿县褚兰汉画像石》,《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1]关于秦汉社会复仇盛行的一般情况,可参阅彭卫:《论汉代的血族复仇》,《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2]《汉书》卷90《酷吏·尹齐传》,第3659页。
    [3][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5“火葬”条,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699页。
    [4]《汉书》卷90《酷吏·尹赏传》,第3673页。
    [5]《汉书》卷76《张敞传》,第3226页。
    [6]《后汉书》卷14《宗室四王三侯传》李贤注引《续汉书》,第564页。
    [7]《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82页。
    [8]《后汉书》卷15《李通传》李贤注引《续汉书》,第574页。
    [1]参见[日]五井直弘:《东汉王朝与豪强大族》,载氏著《中国古代史论稿》,姜镇庆、李德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17页。
    [2]《后汉书》卷11《刘盆子传》,第477页。
    [3]《后汉书》卷20《祭遵传》,第738页。
    [4]《后汉书》卷77《阳球传》,第2498页。
    [5]《汉书》卷92《游侠·万章传》,第3706页。
    [6][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4《述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183页。
    [1]《三国志》卷18《魏书·阎温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勇侠传》,第552页。
    [2]参见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第1版,第146-147页。
    [3]《汉书》卷66《陈万年传》,第2901页。
    [4][清]汪文台辑:《七家后汉书·谢承后汉书》卷7《华松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131页。
    [5]《后汉书》卷56《陈球传》,第1832页。
    [6]《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第958页。
    [1][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5“东汉尚名节”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104页。
    [2]高文:《汉碑集释·尹宙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424页。
    [3]参见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豪民》,《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
    [4][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1“五世相韩”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12页。
    [1]《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44、256、259页。
    [2]《史记》卷129《贷殖列传》,第3269页。
    [3]《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300页。
    [4]参见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原载《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定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第23页。
    [5]《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296页。
    [6]《史记》卷94《田儋列传》,第2643页。
    [7]《史记》卷89《张耳陈余列传》,第2572页。
    [1]《三国志》卷42《蜀书·谯周传》,第1027页。
    [2]原载《新亚学报》第1卷第2期。收入氏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
    [3]陈直:《汉书新证》云:“《隶释》卷十二,杨震碑阴,有‘常山马适□'题名,可证东汉时尚有此姓,并知为钜鹿著姓。”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版,第486页。
    [1]《后汉书》卷77《酷吏·李章传》,第2493页。
    [2]《后汉书》卷18《吴汉传》,第680页。
    [3]《三国志》卷11《魏书·邴原传》,第350页。
    [4]《三国志》卷10《魏书·荀彧传》,第308页。
    [5]《三国志》卷24《魏书·高柔传》,第682页。
    [6]《三国志》卷11《魏书·田畴传》,第341页。
    [1]《汉书》卷8《宣帝纪》颜师古注,第251页。
    [2]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1页。
    [3]《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296页。
    [1]《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李贤注引《续汉书》,第3页。
    [2]《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第26页。
    [3]《三国志》卷55《吴书·甘宁传》裴松之注引《吴书》,第1292页。
    [4]《三国志》卷12《魏书·崔琰传》裴松之注引《吴书》,第374页。
    [5]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111页。
    [6]《后汉书》卷62《陈寔传》,第2066页。
    [7][东晋]袁宏:《后汉纪》卷23《孝灵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448-449页。
    [8]《后汉书》卷67《党锢·张俭传》,第2210页。
    [9]《后汉书》卷67《党锢·何颐传》第2217页。
    [1]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下册,1963年。
    [2]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修订第3版,第180页。
    [3][梁]萧统编:《文选》卷29《诗己·杂诗上》引张衡《四愁诗·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356页。
    [4]《三国志》卷11《魏书·王修传》,第345页。
    [5]《汉书》卷47《文三正传》,第2218页。
    [6]《后汉书》卷23《窦宪传》,第919页。
    [1]《后汉书》卷15《来歙传》,第585页。
    [2]《汉书》卷84《翟方进传》,第3413页。
    [3]《汉书》卷90《酷吏·尹赏传》,第3673页。按:此句中“诏书召捕”应是“诏书名捕”之讹。参见王伟:《<汉书·酷吏传>“诏书召捕”献疑》,《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914页。
    [2]根据日本学者增渊龙夫先生的研究,秦汉时期,任侠好勇之风依然盛行。权门豪族和地方土豪经常利用丰厚的财力,结交轻侠少年,或以此为客养起来,并把这些人组成徒党,以参加私斗复仇。参见氏著《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原载《一桥论丛》第26卷第5期,1951年。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社会和国家》,弘文堂,1960年版.又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第548页。
    [3]参见程树德:《九朝律考》卷1《汉律考·律令杂考上》“篡囚”条按曰:“魏改汉律,正篡囚弃市之罪,事见《晋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版,第112页。
    [1]《后汉书》卷13《隗嚣传》,第513页。
    [2]《后汉书》卷14《宗室四王三侯传》,第649页。
    [3]《后汉书》卷77《酷吏·李章传》,第2492页。
    [4]《三国志》卷18《魏书·许褚传》,第542-543页。
    [5]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516页。
    [6]《后汉书》卷32《阴识传》,第1139页。
    [7]《后汉书》卷27《王丹传》,第931页。
    [1]《后汉书》卷15《邓晨传》,第583页。
    [2]《三国志》卷54《吴书·鲁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第1267页。
    [3]《三国志》卷5《魏书·曹仁传》,第274页。
    [4]《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第1395页。
    [5]《后汉书》卷32《樊宏传》,第1120页。
    [6]吴荣曾:《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原载《文物》1974年第1期。收入氏著《先秦两汉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版,第230页。
    [7]参见杨泓:《武库和兰锜》,《文物》1982年第2期。
    [1][汉]崔寔撰,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9页。
    [1]参见刘华祝:《试论两汉豪强地主坞壁》,《历史研究》1985年第5期。
    [2]参见刘志远:《成都天回山崖墓清理记》,《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
    [3]《后汉书》卷6《质帝纪》,第280页。
    [4]《后汉书》卷7《桓帝纪》,第289页。
    [5]《后汉书》卷33《冯鲂传》,第1147页。
    [6]《后汉书》卷21《刘植传》,第760页。
    [1]《后汉书》卷26《冯勤传》,第909页。
    [2]《后汉书》卷21《耿纯传》,第762页。
    [3]《三国志》卷2《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典论》,第89页。
    [4]《后汉书》卷11《刘盆子传》,第481页。
    [5]《后汉书》卷17《冯异传》,第645页。
    [6]《后汉书》卷31《郭汲传》,第1091页。
    [7]《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第1395页。
    [1]《后汉书》卷11《刘盆子传》,第484页。
    [2]《后汉书》卷38《滕抚传》,第1279页。
    [3]据《汉书》卷28下《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五》刘昭注,西汉最高垦田、户口数分别约为827万多顷,1223万多户,5959万多口;东汉最高垦田、户口数则分别约为732万多顷,1078万多户,5386万多口。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280页。
    [2]《后汉书》卷74上《袁绍传》,第2376页。
    [3]《三国志》卷46《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第1101页。
    [4]《三国志》卷32《蜀书·先主传》,第872页。
    [1][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5“汉哀帝”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第125-126页。
    [2][清]赵翼撰,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卷2“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36页。
    [3][德]马克思、[英]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251页。
    [4][俄]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土地纲领》,载《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版,第287页注①。
    [1]徐元诰集解:《国语集解·周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33页。
    [2]徐元诰集解:《国语集解·晋语四》,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350页。
    [3]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8页。
    [4]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六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1480页。
    [1]管子撰,黎翔凤校注:《管子校注》卷1《立政》,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第76页。
    [2][清]孙希旦集解:《礼记集解》卷6《曲礼下》,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版,第150页。
    [1]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载氏著《刘师培全集》第4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329页。
    [2]朱凤瀚:《关于春秋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史学集刊》1986年第3期。
    [3]参见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5-61页。
    [4]参见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283-286页。
    [5]商鞅撰,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卷5《境内》,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119页。
    [6]《史记》卷73《白起列传》,第2334页。
    [1]商鞅撰,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卷2《去强》引朱师辙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34页。
    [2]《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24页。
    [3]《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19页。
    [4]杨宽:《云梦秦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载氏著《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5页。
    [5]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29页。
    [6]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69、270页。
    [7]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28、329页。
    [8]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28页。
    [9]李学勤:《睡虎地秦简<日书>与楚、秦社会》,原载《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收入氏著《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42页。
    [1]参见于豪亮、李均明:《秦简反映的军事制度》,载《云梦秦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168页。
    [2]商鞅撰,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卷4《画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111页。
    [3]荀子撰,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卷4《儒效》,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第126页。
    [4][汉]刘向撰,赵仲邑注:《新序祥注·杂事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版,第65页。
    [5]杨天宇译注:《仪礼译注》卷11《丧服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478页。
    [1]《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79页。
    [2]《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80页。
    [3]《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82页。
    [4]《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31页。
    [5]徐元诰集解:《国语集解·晋语八》,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436-437页。
    [6]徐元诰集解:《国语集解·晋语九》,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453页。
    [7]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昭公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1236页。
    [8]韩非子撰,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卷19《五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088页。
    [1][清]孙希旦集解:《礼记集解》卷13《王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357页。
    [2]李学勤:《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转让》,原载《光明日报》1983年11月30日。收入氏著《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28-229。
    [3]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襄公四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939页。
    [4]商鞅撰,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卷5《境内》,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119页。
    [1][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版,第382页。
    [2]《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447页。
    [3]《史记》卷73《王翦列传》,第2340页。
    [4]李学勤:《包山楚简中的土地买卖》,原载《中国文物报》1992年3月22日。收入氏著《缀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54-155页。
    [5]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400页。
    [6]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69、270页。
    [7]李学勤:《睡虎地秦简<日书>与楚、秦社会》,原载《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收入氏著《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43页。
    [8]商鞅撰,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卷4《徕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87页。
    [9]孟子撰,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卷1《梁惠王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第17页。
    [1]吕思勉:《中国社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51页。
    [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696页。
    [3]参见杨生民:《汉代土地所有制两重性诸问题试探》,原载《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收入氏著《杨生民经济史论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66-70页。
    [4]《后汉书》卷78《宦者·张让传》,第2536页。
    [5]《汉书》卷27中《五行志》,第1368页。
    [6]《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44页。
    [1]《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第2849页。
    [2]《后汉书》卷23《窦宪传》,第812页。
    [3]《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25页。
    [4]杨生民:《关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些问题》,原载《历史研究》1981年第3期。收入氏著《杨生民经济史论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57页。
    [5][英]恩格斯:《德国古代的历史和语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71-72页。
    [1]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昭公七年,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1284页。
    [2]荀子撰,[清]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卷10《议兵》,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第273-274页。
    [3]林甘泉:《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原载《历史研究》1963年第1期。收入氏著《林甘泉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55页。
    [1]参见[日]西嵨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武尚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第314页。
    [2]管子撰,黎翔凤校注:《管子校注》卷6《法法》,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第308页。
    [3]管子撰,黎翔凤校注:《管子校注》卷22《国蓄》,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第1266页。
    [4]管子撰,黎翔凤校注:《管子校注》卷22《山权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第1303页。
    [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00页。
    [6]庄子撰,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杂篇·盗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版,第914页。
    [7]《后汉书·志》第28《百官五》刘昭注引《太公阴符》,第3625页。
    [1]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75页。
    [2]管子撰,黎翔凤校注:《管子校注》卷22《国蓄》引张佩纶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第1268-1269页。
    [3]《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82页。
    [4]李埏:《关于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几个问题》,载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8页。
    [5][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890页。
    [6][俄]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版,第158页。
    [1][汉]荀悦:《汉纪》卷7《孝文皇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98页。
    [2]《汉书》卷91《食货传》,第3682页。
    [3]宋杰:《<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68页。
    [4][日]西村元佑:《汉代王侯的私田经营和人土地所有制结构——兼及秦汉帝国的统治形态》,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研究译文集》,出版者、日期不祥,第299页。
    [5]何兹全:《秦汉地主与魏晋南北朝地主的不同》,原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收入氏著《何兹全文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429页。
    [6]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1版,第146页。
    [7]参见林甘泉:《秦汉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原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2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收入氏著《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145-146页。
    [1]参见王子今:《秦汉人的富贵追求》,《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参见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59页。
    [3]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1页。
    [4]荀子撰,[清]王先谦集释:《荀子集释》卷11《强国》,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第296页。
    [5]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06、239页。
    [6]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380页。
    [1]参见陈直:《秦汉瓦当概述》,载氏著《摹庐丛著七种》,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第1版,第361-363页。
    [2]《史记》卷127《日者列传》褚先生曰引《传》:“富为上,贵次之。”
    [3]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版,第110页。
    [4]《史记》卷87《李斯列传》,第2539页。
    [5][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3《时变》,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第97页。
    [6]《汉书》卷72《贡禹传》,第3077页。
    [7]《汉书》卷48《贾谊传》,第2244页。
    [8]《晋书》卷50《庾峻传》,第1393页。
    [9][汉]刘向编,何建章注释:《战国策注释》卷3《秦策一》,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版,第76页。
    [1]岳庆平:《汉代的家庭与家族》,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92页。
    [2]《汉书》卷44《淮南王传》,第2144页。
    [3][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3《时变》,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第97页。
    [4]王明校:《太平经合校》卷67《六罪十治决》,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第246-247页。
    [5][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13《别通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版,第590页。
    [6]参见王子今:《两汉开明之士对浮侈世风的警觉与批判》,载氏著《秦汉社会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版,第133-138页。
    [7][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3《时变》,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第97页。
    [8][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卷上《无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67页。
    [1]《汉书》卷10《成帝纪》,第325页。
    [2][汉]董仲舒撰,[清]苏舆义证:《春秋繁露义证·服制》,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222-223页。
    [3][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46引崔寇《政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465页。
    [4]孟子撰,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卷5《滕文公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第118页。
    [5]庄子撰,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杂篇·盗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版,第907页。
    [6]《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15页。
    [7]参见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8-60页。
    [8]何清谷校释:《三辅黄图校释》卷1《秦汉风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版,第70页。
    [1]《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21页。
    [2]《汉书》卷48《贾谊传》,第2244页。
    [3][汉]董仲舒撰,[清]苏舆义证:《春秋繁露义证·王道》,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107页。
    [4]齐思和:《战国制度考》,原载《燕京学报》第24期,1938年。收入氏著《中国史探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82页。
    [1]杨宽:《论秦汉的分封制》,载氏著《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30页。
    [2]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420页。
    [3]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09页。
    [4]参见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5页。
    [5]参见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81-382页。
    [6]杨希枚:《<左传>“因生以赐姓”解与“无骇卒”故事的分析》,原载《中央研究院刊》第1辑,1954年。收入氏著《先秦文化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89页。
    [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襄公十五年何休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505页。
    [2]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118页。
    [3]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订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39页。
    [4]参见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118页。
    [5]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344-345页。
    [6]参见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51页。
    [1]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44页。
    [2]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2年第1版,第41页。
    [3]参见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2-27页。
    [4]吕思勉:《中国社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41页。
    [5]杨希枚:《论先秦所谓姓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3期。
    [6]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98页。
    [1]孟子撰,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卷5《滕文公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第119页。
    [2]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98页。
    [3]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六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1480页。
    [4]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隐公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32页。
    [5]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2年第1版,第444页。
    [1]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27页。
    [2]韩非撰,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卷5《亡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15页。
    [3]刘海年、杨一凡总主编:《中国珍稀法律集成》甲编第1册《甲骨文金文简牍法律文献》,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748页。
    [1]参见邢义田:《从战国至西汉的族居、族养、世业论中国古代宗族社会的延续》,载石兴邦、管东贵、张豫生等主编:《周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829-830页。
    [2][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3“周末风俗”条,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585页。
    [3]《后汉书·志》第28《百官五》刘昭注引《太公阴符》,第3625页。
    [4][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894页。
    [1][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0“唐高祖”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第583页。
    [2][英]恩格斯:《德国古代的历史和语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81页。
    [3]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52页。
    [4]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8页。
    [5]参见张传玺:《从“授民授疆土”到“衣食租税”》,载氏著《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05-107页。
    [1]《史记》卷30《平准书》裴骃《集解》,第1417页。
    [2]《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42页。
    [3][梁]萧统编:《文选》卷59《碑文下·头陁寺碑文》李善注引仲长统《昌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2538页。
    [4]王毓铨:《“民数”与汉代封建政权》,原载《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收入氏著《王毓铨史论集》上卷,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第324页。
    [1]刘师培:《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54页。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版,第118页。
    [3]高敏:《秦汉赋役制度考释》,载氏著《秦汉史论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版,第114页。
    [4]参见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840-841页。
    [5]徐元诰集解:《国语集解·周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14页。
    [1]参见林甘泉:《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原载《历史研究》1963年第1期。收入氏著《林甘泉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37页。
    [2]参见张传玺:《论秦汉时期三种盐铁政策的递变》,载氏著《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24页。
    [3]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昭公七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1288-1289页。
    [4]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1417页。
    [5]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第1418页。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版,第26页。
    [7]商鞅撰,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垦令》,载氏著《高亨著作集林》第7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84页。
    [1]刘海年、杨一凡总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编第1册《甲骨文金文简牍法律文献》,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947页。
    [2]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汉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68页。
    [3]参见高敏:《关于汉代有“户赋”、“质钱”及各种矿产税的新证》,原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62-163页。
    [4]参见张传玺:《论秦汉时期三种盐铁政策的递变》,载氏著《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29-238页。
    [1]《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29页。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28页。
    [3]《汉书》卷91《货殖传》,第3690页。
    [1]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11页。
    [2]参见[英]崔瑞德、鲁惟一主编:《剑桥中国秦汉史》,杨品泉、张书生、陈高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595页。
    [3]《史记》卷99《刘敬列传》,第2719-2720页。
    [1]《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66页。
    [2]《史记》卷8《高帝本纪》,第381页。
    [3]《史记》卷8《高帝本纪》,第379页。
    [4]《史记》卷93《韩信卢绾列传》,第2642页。
    [5]《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78页。
    [6][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3《亲疏危乱》,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第119-120页。
    [7]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7-8页。
    [8]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7页。
    [1]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93页。
    [2]参见董平均:《出土秦律汉律所见封君食邑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206页。
    [3]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05页。
    [1]《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81页。
    [2]参见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12页。
    [3][东晋]袁宏:《后汉纪》卷7《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135页。
    [4][宋]洪适:《隶释隶续·隶续》卷20《斥彰长田君断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444页.
    [5][汉]班固撰,[清]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卷28上《地理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655页。
    [1]《汉书》卷48《贾谊传》,第2234页。
    [2]《汉书》卷47《文王三传》,第2208页。
    [3]《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第2825页。
    [4]《汉书》卷27下之上《五行志》,第1444页。
    [5][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3《壹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第113页。
    [6]《汉书》卷44《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2139页。
    [7]《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第2822页。
    [8]参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卷2“汉初诸侯王自置官属”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37页。
    [9]关于文帝、景帝以前诸侯王国可能不用汉法,汉初王国“自拊循其民”等问题,陈苏镇先生有精彩的讨论。参见氏著《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72-98页。
    [1]《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54页。
    [2]参见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版,第54页。
    [3]宋杰:《<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76页。
    [1]《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18页。
    [2]《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18页。
    [3][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1《禁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67页。
    [4]《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17页。
    [5]《汉书》卷2《惠帝纪》,第85页。
    [6]《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35页。
    [7]《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第2832页。
    [8][汉]荀悦:《汉纪》卷8《孝文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114页。
    [9]《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28页。
    [1][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文帝”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第38-39页。
    [2]《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31页。
    [3]《史记》卷53《萧相国世家》,第2018页。
    [4]《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42页。
    [5]《史记》卷97《陆贾列传》,第2699页。
    [6]《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37页。
    [7]《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81-3282页。
    [1]《汉书》卷23《刑法志》,第1097页。
    [2]参见何兹全:《两汉豪族发展的三个时期》,原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3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收入氏著《何兹全文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465-469页。
    [3]《汉书》卷6《武帝纪》,第158页。
    [4]《汉书》卷6《武帝纪》,第170页。
    [5]《汉书》卷6《武帝纪》,第205页。
    [1]《汉书》卷6《武帝纪》,第179页。
    [2]《后汉书》卷33《郑弘传》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第1155页。
    [3]《汉书》卷7《昭帝纪》,第221页。
    [4]《汉书》卷8《宣帝纪》,第239页。
    [5]《汉书》卷8《宣帝纪》,第253页。
    [6]《汉书》卷10《成帝纪》,第317页。
    [7]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5册《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320页。
    [1]《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第742页。
    [2]参见孟祥才:《论西汉的酷吏》,原载《文史哲》1981年第6期。收入氏著《先秦秦汉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期,第315-318页。
    [1]《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20页。
    [2]敦煌悬泉汉简Ⅱ0114③:54简:“兵令十三:当占缗钱,匿不自占,[占]不以实,罚及家长,戍边一岁。”见胡平生、张德芳编:《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1页。
    [3]《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35页。
    [4]《汉书》卷90《酷吏·义纵传》,第3655页。
    [5]《汉书》卷27中之下《五行志》,第1424页。
    [1]《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38页。
    [2][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3《轻重》,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178、180页。
    [1]参见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18-219页。
    [2]参见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213页。
    [1]尹继佐、周山主编:《中国学术思潮兴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61页。
    [2]参见杨生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探》,载氏著《杨生民经济史论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12页。
    [3]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637页。
    [4][德]马克思、[英]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版,第52页。
    [5]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48页。
    [6]《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12页。
    [7]《汉书》卷6《武帝纪》,第172页。
    [8]《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19页。
    [1]《汉书》卷88《储林传》,第3596页。
    [2]《汉书》卷12《平帝纪》,第355页。
    [3]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683页。
    [4]《后汉书》卷22《马武传》,第785页。
    [5]《汉书》卷73《韦贤传》,第3107页。
    [6]《汉书》卷71《疏广传》,第3039页。
    [7]《汉书》卷83《周博传》,第3400页。
    [8]《汉书》卷67《云敞传》,第2927页。
    [9][美]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钱文忠、盛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7页。
    [1]参见马彪:《秦汉豪族社会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02年第1版,第90页。
    [2]《汉书》卷6《武帝纪》,第166页。
    [3]《汉书》卷8《宣帝纪》,第239页。
    [4]参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卷2“三老孝悌力田皆乡官名”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45页。
    [5]《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33-34页。
    [6]连云港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版,第77页。
    [7]《后汉书》卷2《明帝纪》李贤注,第97页。
    [1]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2版,第681、683页。
    [2]参见贾丽英:《秦汉时期家族犯罪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6-127页。
    [3]《汉书》卷89《循吏传·序》,第3623-3624页。
    [4]《汉书》卷89《循吏传·序》,第3624页。
    [5]参见余英时:《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载氏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39页。
    [1]《汉书》卷89《循吏·召信臣传》,第3641-3642页。
    [2]《汉书》卷76《韩延寿传》,第3210页。
    [3]参见[日]守屋美都雄:《父老》,原载氏著《中国古代的家族与社会》,东洋史研究会,1968年。又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第577-578页。
    [1][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69页.
    [2]《汉书》卷89《循吏·黄霸传》,第3631页。
    [3]参见[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4“宣帝”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第86-87页。
    [4]《汉书》卷88《儒林传》,第3594、3620页。
    [5]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85页。
    [1]参见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57-159页。
    [2]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84页。
    [3]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46-147、148页。
    [4]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42页。
    [5][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卷26《选举上》,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版,第285页。
    [6]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4-15页。
    [7]《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第3118页。
    [8]许倬云:《秦汉知识分子》,载氏著《求古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73、374页。
    [1]《汉书》卷71《平当传》,第3048页。
    [2]《汉书》卷77《郑崇传》,第3254页。
    [1]《汉书》卷75《夏侯胜传》,第3159页。
    [2]《汉书》卷73《韦贤传》,第3107页。
    [3]《后汉书》卷37《桓荣传》,第1251-1252页。
    [4]毛汉光:《中古士族性质之转变》,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7本第3分册,1976年。收入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81页。
    [5][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679页。
    [6]毛汉光:《中古士族性质之转变》,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7本第3分册,1976年。收入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78页。
    [7]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5本,1964年。收入氏著《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42、144页。
    [1]参见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736页。
    [2][日]宇都宫清吉:《刘秀与南阳》,原载氏著《汉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弘文堂·1955年。又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第629页。
    [3]《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李贤注引《东观记》,第3页。
    [4]《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李贤注引《东观记》,第5页。
    [5][日]宇都宫清吉:《刘秀与南阳》,原载氏著《汉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弘文堂,1955年。又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第632页。
    [1]参见薛海波:《东汉政局变动中的颍川豪族》,《南都学坛》2007年第3期。
    [2]《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第402页。
    [3]《后汉书》卷21《刘植传》,第760页。
    [4]参见崔向东:《河北豪族与两汉之际的社会政治》,《河北学刊》2002年第1期。
    [5]《后汉书》卷23《窦融传》,第795页。
    [6]《后汉书》卷34《梁统传》,第1165页。
    [7]参见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3年第1版,第737页。
    [1]田余庆:《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原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新1版,第94页。
    [2]《汉书》卷23《刑法志》,第1110页。
    [3][东晋]袁宏:《后汉纪》卷4《光武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66页。
    [4]《后汉书》卷77《酷吏·董宣传》,第2489页。
    [5]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1版,第252页。
    [1]《后汉书》卷4《和帝纪》,第195页。
    [2]刘修明:《两汉的历史转折》,《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3]《后汉书》卷24《马防传》,第857页。
    [4]《后汉书》卷34《梁冀传》,第1182页。
    [1]《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第26页。
    [2][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89引仲长统《昌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903页。
    [3]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6《第五伦传》,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664页。
    [4]参见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象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47-49页。
    [1]参见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71页。
    [2]《后汉书》卷4《和帝纪》,第167页。
    [3]高文:《汉碑集释·张迁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490页。
    [4]《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传》,第1264页。
    [1]参见《三国志》卷11《魏书·王修传》,第345页;《三国志》卷12《魏书·司马芝传》,第386页:《三国志》卷15《魏书·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486页。
    [2][英]恩格斯:《法兰克时代》,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版,第542页。
    [1][英]恩格斯:《致尼·弗·丹尼尔逊》,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495页。
    [2][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3“两汉风俗”条,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587-588页。
    [3]《后汉书》卷16《邓禹传》,第599页。
    [1]《后汉书》卷17《冯异传》,第639页。
    [2]《后汉书》卷16《寇恂传》,第624页。
    [3]《后汉书》卷20《祭尊传》,第738页。
    [4]《后汉书》卷77《酷吏·李章传》,第2492页。
    [5]《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第85页。
    [6]《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论》,第2588页。
    [7]《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序》,第2545-2546页。
    [8]《后汉书》卷36《贾逵传》,第1239页。
    [9]《后汉书》卷21《李忠传》,第756页。
    [10][晋]华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10上《先贤士女总赞》,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1版,第716页。
    [1]《后汉书》卷43《何敞传》,第1487页。
    [2]《三国志》卷16《魏书·杜畿传》,第496页。
    [3]《三国志》卷16《魏书·仓慈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514页。
    [4]参见王子今:《两汉童蒙教育》,《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
    [5]《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序》,第2547页。
    [6]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第353页。
    [7]转引自姜维公:《文馆词林阙题残篇考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1][清]赵翼撰,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卷5“累世经学”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100页。
    [2][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1《赞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6-7页。
    [3]参见刘增贵:《汉代豪族研究——豪族的士族化与官僚化》,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198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67-277页。
    [4]《后汉书》卷41《宋均传》,第1414页。
    [5]《后汉书》卷76《循吏·刘宠传》,第2477页。
    [6]《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刘昆传》,第2550页。
    [1]《后汉书》卷79下《儒林·甄宇传》,第2580页。
    [2]《后汉书》卷67《党锢·孔昱传》,第2213页。
    [3]《后汉书》卷30上《杨厚传》,第1047页。
    [4]《后汉书》卷46《陈宠传》,第1547页。
    [5][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12《谢短》,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版,第564页。
    [6][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91引王粲《儒吏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920页。
    [7]《后汉书·志》第24《百官志一》刘昭注引应劭《汉官仪》,第3559页。
    [1]参见劳斡:《汉代的豪强及其政治上的关系》,原载《庆祝李济先生七十岁论文集》,台北:清华学报社,1965年第1版。收入氏著《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第283页。
    [2]《后汉书》卷32《阴识传》,第1130、1131页。
    [1][东晋]袁宏:《后汉纪》卷1《光武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2页。
    [2]《后汉书》卷60上《马融传》,第1972页。
    [3]《后汉书》卷32《樊宏传》,第1119页。
    [4]《后汉书》卷27《王丹传》,第930页。
    [5]《后汉书》卷16《邓禹传》,第599、605页。
    [6]《后汉书》卷79上《儒林·周期传》,第2554页。
    [7]《后汉书》卷81《独行·刘翊传》,第2695页。
    [8]《后汉书》卷67《党钢·蔡衍传》,第2208-2209页。
    [9]参见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第1版,第72-74页。
    [1]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68页。
    [2]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99-100页。
    [3]《汉书》卷81《匡张孔马传·赞》,第3366页。
    [4]《汉书》卷73《韦贤传》,第3115页。
    [5]《后汉书》卷35《张纯传》,第1200页。
    [1]《后汉书》卷26《韦彪传》,第918页。
    [2]《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133页。
    [3][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8《交际》,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355页。
    [4][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89引仲长统《昌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900页。
    [5]《后汉书》卷60下《蔡邕传》,第1985页。
    [6]参见王子今:《两汉的少年吏》,载氏著《秦汉社会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版,第6566页。
    [7]《后汉书》卷43《朱穆传》李贤注引《谢承书》,第1463页。
    [1][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2《考绩》,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68页。
    [2][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95《宦官·吕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961页。
    [3]《三国志》卷8《魏书·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第244-245页。
    [4]《后汉书》卷80下《文苑·赵壹传》,第2631页。
    [5][东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卷34《吴失》,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版,第147页。
    [6]《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471、477页。
    [7]《三国志》卷23《魏书·裴潜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674页。
    [1][日]增渊龙夫:《中国古代国家的构造》,载《古代史讲座》4,1962年,学生社,第185-186页。
    [2]《后汉书》卷68《许劭传》,第2235页。
    [3]《后汉书》卷67《党钢·范滂传》,第2205页。
    [4]参见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
    [5]参见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原载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又收入朱雷、唐刚卯选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5页。
    [6]《后汉书》卷68《许劭传》,第2235页。
    [7]《后汉书》卷49《王符传》,第1638页。
    [8][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8引曹丕《典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版,第1094页。
    [1][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1《论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34页。
    [2]《后汉书》卷63《李固传》,第2073页。
    [3]参见高文:《汉碑集释》所收《鲜于璜碑》、《武荣碑》、《曹全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285-287、295、472-473页。
    [4]参见[宋]洪适:《隶释隶续·隶释》卷8《孝廉柳敏碑》、卷9《北军中侯郭仲奇碑》、卷12《赵相雍劝阙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93、99、141页。
    [5][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卷5《十反》,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172页。
    [1]《三国志》卷54《吴书·鲁肃传》,第1270页。
    [2][唐]马总编:《意林》卷3引《论衡》,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版,第72页。
    [3]两文分别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等编:《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2卷、第3卷,1942年。
    [4]参见邢义田:《东汉孝廉的身份背景》,《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下册,1963年。
    [5]参见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41页。
    [1]高文:《汉碑集释·孔庙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261页。
    [2]《三国志》卷46《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引《吴录》,第1106页。
    [3][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134《集古录跋尾·后汉孔庙碑阴题名》,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版,第2092页。
    [4][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卷92“《新·啖助传》误”条,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第1版。
    [5][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4“门生”条,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080页。
    [6]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47页。
    [7]王子今先生认为“门生”是一种体现政治关系的称谓,而并非体现文化素养的称谓,当然“门生”也多是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的文化人。参见王子今:《西汉长安的太学生运动》,《唐都学刊》2008年第6期。
    [1][清]严可均辑:《后汉文》卷83引孔融《上三府所辟称故吏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834页。
    [2][清]严可均辑:《后汉文》卷83引孔融《上三府所辟称故吏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834页。
    [3]参见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49页。
    [4][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卷5《十反》,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194页。
    [5]《后汉书》卷73《公孙瓒传》,第2358页。
    [6][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4“上下通称”条,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086页。
    [7][清]赵翼撰,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卷3“长官丧服”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70页。
    [1]《汉书》卷71《彭宣传》,第3051页。
    [2]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515页。
    [3][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46引崔蹇《政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472页。
    [4][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卷508《逸民部》引《高士传》,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第2315页。
    [5]《后汉书》卷32《樊宏传》,第1122-1123页。
    [6][东晋]袁宏:《后汉纪》卷22《孝桓皇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422页。
    [1]《后汉书》卷61《左雄传》,第2022页。
    [2]《后汉书》卷56《王龚传》,第1823页。
    [3]《后汉书》卷63《李固传》,第2084页。
    [4][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卷3《愆礼》,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108页。
    [5]《后汉书》卷79下《儒林·钟兴传》,第2580页。
    [6]《后汉书》卷37《桓荣传》李贤注引《谢承书》,第1250页。
    [1][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909页。
    [2]管子撰,黎翔凤校注:《管子校注》卷23《轻重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第1436页。
    [3]孟子撰,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卷1《梁惠王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第5、10页。
    [1]荀子撰,[清]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卷19《大略》,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第498页。
    [2]《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25页。
    [3]毛泽东:《组织起来》,载《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85页。
    [4]《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32页。
    [5]参见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6]《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第2051页。
    [7]参见弘一:《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6期。
    [8]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9][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778页。
    [1]参见张仁玺:《秦汉时期“五口之家”述略》,《齐鲁学刊》1999年第4期。
    [2]《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37页。
    [3]《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20-2521页。
    [1][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3《未通》,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190、191页。
    [2]参见《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15页;《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154页。《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49页。
    [1]参见朱绍侯:《论汉代的名田制及其破坏》,《河南大学学版》2004年第1期。
    [2]《史记》卷68《商君列传》,第2230页。
    [3]《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54页。
    [4]参见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5]杨静琬:《汉代“田宅逾制”初探》,《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参见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1版,第44-45页。
    [2]安作璋、逄振镐:《秦汉时期封建地主阶级的特点和历史作用》,载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150-151页。
    [3][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714页。
    [4]《盐铁论》卷3《未通》说:“田虽三十,而以顷亩出税,乐岁粒米狼戾而寡取之,凶岁饥馋而必求足,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足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
    [1]《宋书》卷2《武帝纪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第27页。
    [2]《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71页。
    [3]《汉书》卷39《货殖传》,第3694页。
    [4]《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81页。
    [5]《晋书》卷56《江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第1537页。
    [6]《汉书》卷66《杨恽传》,第2894、2895、2896页。
    [7]《汉书》卷81《张禹传》,第3349页。
    [8]《后汉书》卷15《李通传》,第573页。
    [1]《后汉书》卷32《樊宏传》,第1119页。
    [2]《后汉书》卷52《崔寔传》,第1731页。
    [3][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6《救匮》,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400页。
    [4]参见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95页。
    [5]参见邱汉生:《从“四民月令”看东汉大地主的田庄》,《历史教学》1959年第1期:杨曾文:《试论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文史哲》1978年第3期。
    [6]《后汉书》卷39《刘般传》,第1305页。
    [1]参见赵德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水平与生产结构的关系——以公元一世纪前后为例》,载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626-628页。
    [2]柳春藩:《<四民月令>完整反映地主田庄经济说质疑》,原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6期。
    收入氏著《秦汉魏晋经济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5页。
    [3]参见宁可:《汉代农业生产漫谈》,《光明日撤》1979年4月10日。
    [1][汉]崔蹇撰,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附录一《试论崔蹇和四民月令》,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第89页。
    [2]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827页。
    [3]参见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76-178页。
    [1]宁可:《中国社会型态研究中应当注重的一个方面——商品经济》,《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
    [2]《汉书》卷81《匡衡传》,第3346页。
    [3][唐]杜佑:《通典》卷1《食货典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11页。
    [4]《汉书》卷84《翟方进传》,第3440页。
    [5]《汉书》卷72《鲍宣传》,第3088页。
    [6]《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42页。
    [7]《汉书》卷72《贡禹传》,第3073页。
    [8][北魏]鄙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2《河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版,第52页。
    [9][汉]荀悦:《汉纪》卷8《孝文皇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114页。
    [10]《史记》卷7《项羽本纪》裴駰《集解》引韦昭曰:“凡数三分有二为太半,一为少半。”
    [1]参见宋杰:《<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83-88页。
    [2][唐]杜佑:《通典》卷4《食货典四》,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26页。
    [3]《后汉书》卷22《刘隆传》,第780页。
    [4][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3《未通》,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192页。
    [5]谢天佑:《秦汉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史稿——谦评自然经济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270页。
    [6]参见杜庆余:《汉代田庄商业经营探析》,《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
    [1][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1《本议》,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4页。
    [2][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1《本议》,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5页。
    [3]《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17页。
    [4][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1《禁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68页。
    [1][东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卷34《吴失》,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版,第145页。
    [2]《汉书》卷84《翟方进传》,第3416页。
    [3]《汉书》卷99下《王莽传》,第4176页。
    [4]《汉书》卷89《循吏·黄霸传》,第3627页。
    [5]《汉书》卷76《张敞传》,第3216页。
    [6]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2版,第691页。
    [7]《汉书》卷89《循吏·朱邑传》,第3635页。
    [1]参见《后汉书》卷18《吴汉传》,第675页。《后汉书》卷18《臧宫传》,第692页。《后汉书》卷21《任光传》,第751页。《后汉书》卷33《虞延传》,第1150页。
    [2]《后汉书》卷32《樊宏传》,第1129页。
    [3]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卷16“郡国守相得自置吏”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82-284页。
    [4]参见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345-358页。
    [5]《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第1398页。
    [6]参见张鹤泉:《东汉宗族组织试探》,《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7]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40页。
    [1][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9“守令”条,石家庄:山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418页。
    [2]《后汉书》卷4《和帝纪》,第186页。
    [3]《汉书》卷86《王嘉传》,第3490页。
    [4]《汉书》卷86《何武传》,第3482页。
    [5]高文:《汉碑集释·张寿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第301页。
    [6]《后汉书》卷67《党锢·羊陟传》,第2209页。
    [7]《三国志》卷39《蜀书·董和传》,第979页。
    [8]《后汉书》卷76《循吏·王涣传》,第2468页。
    [1][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卷4《过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132页。
    [2]《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序》,第2186页。
    [3][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建武十五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版,第1387页。
    [4]参见《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第66页;《后汉书》卷22《刘隆传》,第781页:《后汉书》卷13《隗嚣传》,第531页;《后汉书》卷29《鲍永传》,第1020页;《后汉书》卷79上《儒林·牟长传》,第2557页;《后汉书》卷77《酷吏·李章传》,第2493页。
    [5]《后汉书》卷39《刘般传》李贤注,第1305页。
    [1]《后汉书》卷4《殇帝纪》,第198页。
    [2]《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227页。
    [3]《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51页。
    [1]严耕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50页。
    [2]《汉书》卷90《酷吏·严延年传》,第3668页。
    [3]参见《汉书》卷6《武帝纪》,第180页;《汉书》卷24下《食货志》,第1183页。
    [4]《汉书》卷72《鲍宣传》载:鲍宣“上书谏曰:‘凡民有七亡……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盗贼横发,四死也;冤雠相残,五死也;岁恶饥饿,六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
    [5]《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第958页。
    [6]瞿同祖先生认为:“‘汉时官不禁抱怨'是后人所注,并非《僮约》原文,是不足为据的。”参见氏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新1版,第78页。
    [7]《后汉书》卷77《酷吏·董宣传》,第2490页。
    [1]参见《汉书》卷76《张敞传》,第3221、3224页;《汉书》卷90《酷吏·尹赏传》,第3673页。
    [2]《史记》卷8《高帝本纪》,第344页。
    [3]《汉书》卷98《元后传》,第4013-4014页。
    [4]《后汉书》卷52《崔瑗传》,第1722页。
    [5][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30《自纪》,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版,第1187页。
    [6]《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第958页。
    [1][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46引崔寔《政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471页,
    [2]《三国志》卷21《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文士传》,第598页。
    [3]《史记》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877页。
    [4]《汉书》卷3《高后纪》,第104页。
    [5]《汉书》卷4《文帝纪》,第135页。
    [6][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15引桓谭《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138页。
    [1]《汉书》卷46《石奋传》,第2197页。
    [2]《汉书》8《宣帝纪》,第248页。
    [3]《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第3833页。
    [4]《汉书》卷85《谷永传》,第3462页。
    [5]《汉书》卷81《孔光传》,第3358页。
    [6]《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32页。
    [1]《汉书》卷99中《王葬传》,第4110页。
    [2]《汉书》卷90《酷吏传》,第3662页。
    [3]《后汉书》卷24《马援传》,第831页。
    [1]参见宋杰:《汉代私人徭役析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49页。
    [3][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891页。
    [4]杨生民:《中国封建经济形态形成时期的历史特点研究》,载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59页。
    [5][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46崔寔《政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470页。
    [6]《广雅·释诂三》:“跱,止也。”[汉]刘安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卷19《修务训》:“鹤跱而不食,昼吟霄哭。”高诱注:“跱,立貌。”,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第1352页。
    [1]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828页。
    [2]李树军:《汉代依附农的种类及产生》,《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3]柳春藩:《东汉地主制经济发展的特点》,原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4期。收入氏著《秦汉魏晋经济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16页。
    [4]参见高敏:《两汉时期“客”和“宾客”的阶级属性》,载氏著《秦汉史论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版,第324页。
    [1][唐]杜佑:《通典》卷7《食货典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第42页。
    [2][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46引崔寔《政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469页。
    [3]《三国志》卷11《魏书·管宁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364页。
    [4][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卷5《十反》,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173页。
    [5][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卷9《怪神》,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358页。
    [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客和部曲》,原载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又收入朱雷、唐刚卯选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68页。
    [7]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8页。
    [1]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353-358页。
    [2]参见杨生民:《论战国两汉时期的“客民”和“客”》,原载《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收入氏著《杨生民经济史论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56、160页。
    [3]参见沈刚:《秦汉时期的客阶层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3页。
    [4]参见《后汉书》卷34《梁冀传》,第1181页;《后汉书》卷24《马防传》,第857页;《后汉书》卷29《鲍永传》,第1018页;《后汉书》卷77《酷吏·黄昌传》,第2496页。
    [5]《后汉书》卷16《邓禹传》,第604页。
    [6]《后汉书》卷21《任光传》,第753页。
    [7]《后汉书》卷21《耿纯传》,第763页。
    [1]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516页。
    [2][东晋]袁宏:《后汉纪》卷27《孝献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520页。
    [3]参见《三国志》卷11《魏书·田畴传》,第341页。
    [1]吴荣曾:《战国授田制研究》,原载《思想战线》1989年第3期。收入氏著《先秦两汉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版,第85页。
    [2]参见高敏:《从云梦秦简看秦的土地制度》,载氏著《云梦秦简初探》(修订本),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145页。
    [3]《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裴駰《集解》引徐广曰,第251页。
    [4]林甘泉主编:《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25页。
    [5]参见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63-85页。
    [6][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4《无蓄》,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第163页。
    [1]参见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331-337页。
    [2]韩非撰,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卷17《诡使》引俞樾曰:“壮匿,即藏匿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994页。
    [3]乌廷玉:《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史纲》(上),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59页。
    [4]参见田余庆:《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原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新1版,第63-64页。
    [5]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560页。
    [6][汉]刘安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卷11《齐俗训》,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第823页。
    [1]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上),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82页。
    [2]参见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1版,第411页。
    [3][日]增渊龙夫:《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原载《一桥论丛》第26卷第5期,1951年。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社会和国家》。弘文堂,1960年版.又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第548页。
    [4]参见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第1版,第71-72页。
    [5]《后汉书》卷24《马援传》,第837页。
    [6]《后汉书》卷74下《刘表传》李贤注,第2420页。
    [1]《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第67页。
    [2]《汉书》卷100上《叙传》颜师古注,第4199页。
    [3][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5《国疾》,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334页。
    [4]《汉书》卷24上《食货志》,第1132页。
    [5]《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51页。
    [1][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4《杜林传》,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516页。
    [2]《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61页。
    [3]参见[汉]荀悦:《汉纪》卷8《孝文皇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114-115页。
    [1]《汉书》卷9《元帝纪》,第277页。
    [2]孟祥才:《论秦汉的迁豪、徙民政策》,原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3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收入氏著《先秦秦汉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13页。
    [1]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5分册,1964年。收入氏著《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47页。
    [2]参见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28页。
    [1][汉]荀悦:《汉纪》卷8《孝文皇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第115页。
    [2]《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第1653页。
    [3]《汉书》卷70《陈汤传》,第3024页。
    [1]这部分的论述参考了宋杰先生《汉代私人徭役析论》一文的有关内容,此文刊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14《杜林传》,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517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编写组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66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
    2.[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
    3.[宋]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
    4.[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6.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
    7.徐元诰集解:《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
    8.孟子撰,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
    9.荀子撰,[清]王先谦集释:《荀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
    10.墨子撰,孙诒让间诂:《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版。
    11.韩非撰,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2.吕不韦编,陈奇猷集释:《吕氏春秋集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初版。
    13.商鞅撰,蒋礼鸿锥指:《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
    14.管子撰,黎翔凤校注:《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
    15.庄子撰,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版。
    16.[汉]刘向编,何建章注释:《战国策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版。
    17.[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
    18.[清]汪文台辑:《七家后汉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
    19.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
    20.[汉]刘安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
    21.[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
    22.[汉]桓宽撰,马非百简注:《盐铁论简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
    23.[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
    24.[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
    25.[汉]董仲舒撰,[清]苏舆义证:《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
    26.[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版。
    27.[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白虎通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
    28.[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
    29.[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
    30.[汉]崔寔撰、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
    31.[汉]刘向撰、赵仲邑注:《新序祥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版。
    32.[汉]杨雄撰,汪荣宝义疏:《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版。
    33.[清]孙星衍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版。
    34.[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1版。
    35.[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
    36.[汉]荀悦撰:《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
    37.[东晋]袁宏撰:《后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
    38.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39.[清]孙楷撰,徐复订补:《秦会要订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
    40.[宋]徐天麟撰:《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版。
    41.王明校:《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
    42.[梁]萧统编:《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
    43.[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
    44.[宋]李昉编:《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
    45.[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版。
    46.[清]王夫之撰:《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
    47.[清]赵翼撰,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
    48.[汉]班固撰,[清]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版。
    49.[宋]范晔撰,[清]王先谦集解:《后汉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
    50.[晋]陈寿撰,卢弼集解:《三国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
    51.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版。
    52.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版。
    53.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版。
    5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版。
    55.连云港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版。
    56.胡平生、张德芳编:《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版。
    57.刘海年、杨一凡总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编《甲骨文金文简牍法律文献》,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58.长沙市文物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9.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版。
    60.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61.[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
    62.[清]王昶:《金石萃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1版。
    63.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
    1.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马彪:《秦汉豪族社会研究》,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年第1版。
    4.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5.林甘泉主编:《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版。
    6.林甘泉主编:《中国土地制度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7.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1版。
    8.林甘泉:《中国古代政治文化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9.林甘泉:《林甘泉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0.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地主制经济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1.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年第1版。
    1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3.乌廷玉:《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史纲》(上),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
    14.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
    15.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16.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7.何兹全:《何兹全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
    18.杨善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版。
    19.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
    20.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1.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2.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3.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订本),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4.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5.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版。
    26.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
    27.韩连琪:《先秦两汉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1版。
    28.徐鸿修:《先秦史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9.孟祥才:《先秦秦汉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0.李瑞兰:《春秋战国社会的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版。
    31.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32.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
    33.汤明檖:《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版。
    34.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版。
    35.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6.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7.徐喜辰:《井田制度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
    38.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1版。
    39.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
    40.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41.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
    42.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
    43.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版。
    44.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
    45.吕思勉:《中国社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
    46.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
    47.林剑鸣等:《秦汉社会文明》,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48.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49.[英]崔瑞德、鲁惟一主编:《剑桥中国秦汉史》,杨品泉、张书生、陈高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
    50.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3、4、5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
    51.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52.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
    53.孙毓棠:《孙毓棠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版。
    54.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版。
    55.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56.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
    57.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
    58.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第1卷,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1版。
    59.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版。
    60.杨生民:《杨生民经济史论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61.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62.王子今:《秦汉社会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版。
    63.高敏:《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
    64.高敏:《秦汉史论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版。
    65.高敏:《秦汉史探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版。
    66.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版。
    67.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68.安作璋:《学史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版。
    69.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2版。
    70.宋杰:《<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71.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72.黄今言:《秦汉经济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73.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74.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75.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76.孙家洲:《两汉政治文化窥要》,济南:泰山出版社,2001年第1版。
    77.孙家洲主编:《秦汉法律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78.彭卫:《汉代婚姻形态》,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1版。
    79.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版。
    80.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
    81.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1版。
    82.柳春藩:《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
    83.柳春藩:《秦汉魏晋经济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84.谢天佑:《秦汉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史稿——兼评自然经济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
    85.岳庆平:《汉代的家庭与家族》,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1版。
    86.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
    87.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
    88.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
    89.劳幹:《中国古代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
    9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91.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
    92.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
    93.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1版。
    94.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95.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96.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版。
    97.蔡万进:《尹湾汉墓简牍考论》,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1版。
    98.董平均:《出土秦律汉律所见封君食邑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99.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新1版。
    101.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02.许倬云:《汉代农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03.许倬云:《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04.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05.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版。
    106.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第1版。
    107.李埏主编:《<史记·货殖列传>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08.张弘:《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1版。
    109.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
    110.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象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1版。
    111.廖伯源:《秦汉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版。
    112.邹水杰:《两汉县行政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
    113.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14.唐长孺:《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1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116.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经济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17.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18.张大可:《三国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
    119.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
    120.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版。
    121.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22.高恒:《秦汉简牍中法制文书辑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版。
    123.张景贤:《汉代法制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124.曹旅宁:《张家山汉律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
    125.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
    126.郭成伟:《社会犯罪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27.宋浩波主编:《犯罪社会学论要》,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第1版。
    128.康树华主编:《犯罪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
    129.邱国梁:《马克思主义犯罪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30.张小虎:《转型期中国社会犯罪原因探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31.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2卷、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
    132.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版。
    133.[韩]具聖姬:《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版。
    134.[日]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林剑鸣、王子今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
    135.[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上册),夏应元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版。
    136.[日]西嵨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构成》,武尚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
    137.[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
    138.[日]五井直弘:《中国古代史论稿》,姜镇庆、李德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39.[日]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徐谷芃、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40.[日]佐竹靖彦主编:《殷周秦汉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版。
    141.[德]马克思、[英]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
    142.[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张绪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版。
    143.[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杨联陞:《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第11卷第4期,1936年10月。
    2.邱汉生:《从“四民月令”看东汉大地主的田庄》,《历史教学》1959年第1期。
    3.史祝:《豪族地主和庶族地主初探》,《西北大学学报》1975年第3期。
    4.杨曾文:《试论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文史哲》1978年第3期。
    5.李孔怀:《东汉世家地主的形成及其特点》,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1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
    6.杨一民:《汉代豪强经济的历史地位》,《历史研究》1983年第5期。
    7.刘华祝:《关于两汉的地租和地税》,《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8.刘华祝:《试论两汉豪强地土坞壁》,《历史研究》1985年第5期。
    9.梁向明:《略论秦汉时期的豪族地主》,《固原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
    10.梁向明:《两汉迁豪述论》,《固原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
    11.柳维本:《西汉豪强地主的形成与地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5期。
    12.汪润元、勾利军:《汉代豪强产生的原因》,《历史教学》1984年第1期。
    13.田泽滨:《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豪民”经济》,《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
    14.韩养民:《西汉豪族地主势力的膨胀和门阀制度的萌芽》,《人文杂志》1984年第3期。
    15.杨静婉:《西汉豪强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校庆特刊。
    16.周天游:《东汉门阀形成的上层建筑诸因素》,《学术界》1989年第5期。
    17.孙忠家:《从汉墓画像石和出土明器看东汉豪强地主的发展》,《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18.陈长琦:《论世家贵族地主阶层的形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19.张凤池:《对豪强地主的历史考察》,《黄淮学刊》1990年第2期。
    20.简修炜:《论汉唐间豪族地主的两重性》,《学术月刊》1993年第1期。
    21.孙如琦:《东汉的流民和豪族》,《浙江学刊》1993年第3期。
    22.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豪民》,《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
    23.邱实:《简评东汉世族豪强》,《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24.曹东方:《试论汉代豪强地主的历史沉浮》,《吉林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
    25.黎明钊:《西汉中期之三老与豪强》,《新史学》1997年6月8卷2期。
    26.王彦辉:《汉代豪民私债考评》,《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
    27.王彦辉:《东周秦汉时期的工商政策与豪民兼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8.王彦辉:《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29.王彦辉:《汉代的“分田劫假”与豪民兼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0.王彦辉:《论汉代豪民役使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1.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论纲》,《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
    32.尹建东:《汉代“抑豪”政策的变迁及与关东豪族势力的发展》,《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33.尹建东:《试论汉代地方豪族的宗族组织》,《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34.尹建东:《“豪族共同体”论辨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5.尹建东:《论汉代关东豪族宗族组织的构成特点》,《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6.崔向东:《日本的两汉豪族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5期。
    37.崔向东:《河北豪族与两汉之际的社会政治》,《河北学刊》2002年第1期。
    3 8.赵沛:《汉武帝的豪强政策与地方豪族的世族化》,《廊坊师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9.赵沛:《分财异居:两汉豪族之家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南都学坛》2003年第4期。
    40.李桂阁:《汉代豪强地主庄园的武装防卫》,《南都学坛》2002年第5期。
    41.邱立波:《关于两汉史籍中的“吏民(人)”问题》,《史林》2003年第5期。
    42.王大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族与游侠》,《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3.刘敏:《从抑制到容纳:两汉国家与豪族关系的发展路径》,《南开学报》2008年第3期。
    44.刘泽华:《战国时期的食邑与封君考述》,《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45.刘泽华:《从春秋战国封建主的形成看政治的决定作用》,《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46.朱凤翰:《关于春秋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史学集刊》1986年第3期。
    47.刘家贵:《战国时期土地国有制的瓦解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48.詹子庆:《战国时代世风问题简论》,《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
    49.叶文宪:《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史学月刊》2001年第3期。
    50.齐思和:《战国制度考》、《商鞅变法考》,载氏若《中国史探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51.李根蟠:《春秋战国农民份地的私有化利地主制经济的形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增刊。
    52.刘蓉:《春秋时代的私徒属》,《史学集刊》2004年第4期。
    53.王子今:《说秦汉“少年”与“恶少年”》,《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54.王子今:《秦汉人的富贵追求》,《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5.王子今:《西汉长安的太学生运动》,《唐都学刊》2008年第6期。
    56.张鹤泉:《东汉宗族组织试探》,《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57.张鹤泉:《东汉时代的私学》,《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
    58.马新:《两汉乡村社会阶层新论》,《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59.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宗族》,《文史哲》2000年第4期。
    60.马新:《论汉代土地占有形态及其矛盾运动》,《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61.宋杰:《汉末三国时期的“质任”制度》,《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62.宋杰:《汉代私人徭役析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63.高敏:《“度田”斗争与光武中兴》,《南都学坛》1996年第1期。
    64.高敏:《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土地制度——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65.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66.彭卫:《论汉代的血族复仇》,《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67.杨生民:《论战国两汉时期的“客民”和“客”》,《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
    68.杨生民:《关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些问题》,《历史研究》1981年第3期。
    69.杨生民:《两汉士族地主兴起试探》,《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70.杨生民:《汉代土地所有制双重性诸问题试探》,《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71.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72.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73.于振波:《秦汉贫民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原因》,《南都学坛》2006年第6期。
    74.臧知非:《刘秀“度田”新探》,《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75.臧知非:《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矿业税收制度试析》,《史学月刊》2003年第3期。
    76.朱绍侯:《秦汉“禁民二业”政策浅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
    77.朱绍侯:《论汉代的名田制及其破坏》,《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78.朱子彦:《论东汉末年汝南郡的月旦评》,《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
    79.马彪:《试论汉代的儒宗地主》,《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4期。
    80.邱少平:《西汉中后期门阀士族的萌芽》,《益阳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
    81.邱少平:《东汉门阀士族的形成》,《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82.邱少平:《东汉门阀的来源和特征》,《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83.左益寰、刘克宗:《两汉的选举制度与门阀世族的形成》,载《中国古代史论丛》第7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
    84.程有为:《阀阅考辨》,《史学月刊》1983年第6期。
    85.何天明:《试论东汉时期的封建庄园》,《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86.杜庆余:《汉代田庄商业经营探析》,《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
    87.杜庆余:《汉代田庄依附人口社会地位辨析》,《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88.冷鹏飞:《论秦汉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双层结构与“普遍依附农制”》,《文史》第44辑。
    89.冷鹏飞:《论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求索》1995年第5期。
    90.冷鹏飞:《秦汉名田蓄奴婢制度考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3期。
    91.苏诚鉴:《“中民之家”和两极分化》,《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92.张荣芳:《论西汉太学的历史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93.张荣芳:《论汉代太学的学风》,《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94.孙家洲:《“请托”之风对汉代人事制度的腐蚀》,《成人高教学刊》1994年第4期。
    95.孙家洲:《汉代士人“移风易俗”理论的构架及影响》,《中州学刊》1997年第4期。
    96.孙家洲、李宜春:《汉代矫制考论》,《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97.秦进才:《秦汉时代六国后裔的转化》,《晋阳学刊》1989年第2期。
    98.秦进才:《汉武帝时代的皇权和酷吏》,《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99.蒋福亚:《魏晋之际依附民的合法化》,《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100.蒋福亚:《“闭门为市”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01.宁可:《关于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
    102.宁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运转和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03.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史哲》2009年第1期。
    104.卜宪群:《古代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一般关系——以中国历史为中心的探讨》,《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105.卜宪群:《秦汉社会势力及其官僚化问题——以商人为中心的讨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06.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
    107.王毓铨:《“民数”与汉代封建政权》,《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108.傅举有:《从奴婢不入户籍谈到汉代的人口数》,《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109.袁延胜:《论东汉的户籍问题》,《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
    110.杨建宏:《试论汉代经学地主的形成轨迹及其成因》,《船山学刊》2000年第2期。
    111.姚培锋、齐陈骏:《两汉选举用人制度述论》,《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12.白华:《汉代儒学官学化的动力及其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13.刘太祥:《东汉的伦理道德教育》,《南都学坛》1992年第1期。
    114.刘太祥:《汉代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形式》,《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115.郭炳洁:《论秦汉之际的崇势力之风》,《史学月刊》2002年第12期。
    116.曹金华:《刘秀“度田”史实考论》,《史学月刊》2001年第3期。
    117.侯外庐:《汉代社会编制的诸特征》,《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1期。
    118.刘修明:《两汉的历史转折》,《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119.刘修明:《从<四民月令>看汉代封建村社》,载上海市历史学会编:《社会经济史论集》,1984年出版,出版者不详。
    120.彭年:《秦汉经营地主研究》,载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编:《秦汉史论丛》,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版。
    121.周鼎初:《试论西汉“文景之治”的历史性失误》,《咸宁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122.彭神保:《三至六世纪的隐户和佃客》,载上海市历史学会编:《社会经济史论集》,1984年出版,出版者不详。
    123.汪海军:《汉魏时期商品经济衰退原因之探析》,《琼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4.赵光怀:《两汉“禁民二业”政策的历史考察》,《烟台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5.蒋华:《汉代私学以经学传授为主的原因》,《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26.王大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秩序结构》,《文史哲》2004年第4期。
    127.施丁:《秦汉豪族的呼卢——读<盐铁论>》,《学术月刊》1999年第11期。
    128.张功:《汉魏之际宗族集团试探》,《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129.余鹏飞:《论刘秀》,《襄樊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30.张中秋:《汉代土地法律制度研究》,《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4年创刊号。
    131.张中秋:《汉代赋役法律研究》,《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0期。
    132.张中秋:《汉代工商法律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133.熊伟华:《汉代经济犯罪的类型及惩治的司法原则》,《人文杂志》1995年第1期。
    134.姜晓敏:《略论西汉控制犯罪的理论对策》,《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
    135.董平均:《秦汉时期“少年”犯罪与政府防范措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36.黎明钊:《汉代亭长和盗贼》,《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37.王应宣:《试论我国古代的犯罪概念》,《法学评论》1986年第3期。
    138.胡新:《中国古代的犯罪原因论》,《法商研究》1994年第2期。
    139.王牧:《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140.宫志刚:《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整合与犯罪防控》,《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41.杨松涛:《近代早期英国犯罪史学述评》,《世界历史》2007年第4期。
    142.张传开:《马恩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范畴的确立及其系统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143.陈立旭:《恩格斯晚年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观点》,《发展论坛》1999年第3期。
    144.有林:《上层建筑是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45.胡楙仁:《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社会基本矛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46.[日]鹤间和幸:《汉代豪族的地域性》,《史学杂志》第87编第12号,1987年。
    147.[日]鹤间和幸:《汉代豪族论与地域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7期。
    148.[日]东晋次:《东汉乡里社会及其政治变迁》,《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
    149.[日]东晋次:《汉代的家族和乡里》,载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研究译文集》第1辑,出版者、日期不祥。
    150.[日]西村原祜:《汉代王侯的私田经营和大土地所有制结构》,同上。
    151.[日]牧野巽:《汉代的复仇》,杨一凡总主编《中国法制史考证》丙编第一卷《日本学者考证中国法制史重要成果选译·通代先秦秦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152.[日]增渊龙夫:《战国秦汉时期的集团之“约”》,同上。
    153.[日]多田狷介:《后汉豪族的农业经营——假作、庸作、奴隶劳动》,《历史学研究》第286号,1964年。
    154.[日]宇都宫清吉:《僮约研究》,载氏著《汉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弘文堂,1954年版。
    155.[日]好并隆司:《汉代皇帝统治秩序的形成——帝陵的迁徙与豪族》,《东洋史研究》35-2,1976年。
    156.[日]稻叶一郎:《汉代民间社会秩序的形成——以所谓豪族为中心》,载川胜义雄编:《中国贵族制社会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7年版。
    1.刘增贵:《汉代豪族研究——豪族的士族化与官僚化》,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1985年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韩复智教授。
    2.沈刚:《秦汉时期的客阶层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张鹤泉教授。
    3.张功:《秦汉逃亡犯罪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5年博士学位论,指导教师:宋杰教授。
    4.贾丽英:《秦汉时期家族犯罪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6年博士学位论,指导教师:宋杰教授。
    5.吕红梅:《秦汉士人犯罪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6年博士学位论,指导教师:宋杰教授。
    6.李佳艳:《秦汉工商业者犯罪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6年硕士学位论,指导教师:宋杰教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