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员谥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明代官员谥号的研究,探讨明代的谥法规定、官员得谥因素、官员得谥方式及官员谥号类型、官员谥号在不同时段所呈现出的时代特征,总结明代官员谥号的规律及其与国家政治演变的动态关系。
     明代官员谥号是在继承前代官员谥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谥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形成于中国礼治全面确立的西周,以“亲亲”、“尊尊”为原则,是避讳尊者生前之名的一种称谓,所以,谥号一开始就是尊者的文化、贵族的文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导致“礼崩乐坏”,为整治这种纷乱不堪的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士人主张正名,于是谥号不仅仅为尊者死后的称谓,还要根据尊者生前的行为赋予善恶褒贬之意。秦始皇结束诸侯争霸的乱世,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统治,为强化专制,树立皇帝独尊的称号,取消谥号。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鉴于秦抛弃礼治、专以法治速亡的历史教训,重新审视先秦时期谥号对其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作用,结合当时的礼治需要,严格百官谥法,采取爵位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再次陷入长达三百八十年之久的分裂局面,各个政权为了造就自己的强势,把谥号作为延揽人才的措施之一而利用,谥号突破汉代的爵位谥,把得谥的机会更多地给予那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文武官员;再者,汉族政权赐谥严格,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赐谥较宽,谥以美为主,恶谥极少。唐宋谥号明确官员得谥品级,设有专门的议谥定谥机构太常寺,议定官员谥号,同时,议谥、驳谥之风盛行,这一时期官员的谥号字数由以前的一字谥为主转变为二字谥为主,谥以“文”字为美,这与唐宋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密切相关;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后统一全国的元朝,在谥号运用上有严、有宽,特别是元朝政权追谥前朝名臣和本朝宠臣的亲属,对明代官员谥号产生一定的影响。
     明代谥号在继承前代尤其唐宋谥号的基础上,结合本朝政治发展需要,形成具有本朝官员特征的谥号:明代皇帝亲掌官员赐谥大权,这与明代强化皇权政治是高度一致的;明代三品以上的两京文武大臣,品行业绩突出,为官期间未被弹劾,方得谥,四品以下的官员有特殊贡献也可特恩赐谥,但非常难得;严格意义说明代官员无恶谥;明代议谥、驳谥之风很弱,虽有个别议谥、驳谥现象,也被皇权政治熄灭;明代官员二字谥成为定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段,明代官员的这些谥号特征呈现出差异性。
     明代官员的谥号特征是在与各类人物的谥号比较中所独有的,因此,研究明代官员谥号必须把它置入公谥群体中审视,方能更好地把握明代官员谥号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此,首先要理清官员得谥的主次因素,当然,谥法规定的官员品级是得谥的主要因素,但是,官员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在官场左右上下的人际关系有时也对官员的谥号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官员得谥的早晚及不同身份的官员如何得到应得的谥号,所以就存在正常得谥、追谥、常例谥、特谥、比例谥多种得谥方式。
     明代官员不管以哪种方式得到的谥号,都能根据生前行迹及其所得谥号归类,通过对官员谥号分类的考察,可以窥见明代国家官员应具备的素质。
     明代官员谥号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洪武时期,惟武官有谥,严格品级及爵位,归因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右武政策,谥号以“武”、“忠”字为主。永乐以武力争取到本不属于自己的皇位,仍以赐谥武官为主,得谥文官仅四人,这是由朱棣的政治生涯决定的。洪熙以后,文官得谥逐渐增多,直到天顺朝仍未超过武官得谥人数;成化以后,文官得谥数量超过武官,成为得谥官员的主体,这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成化朝以后,官场上趋炎附势、贪污腐化之风已经公开化,追谥前朝政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官员明显增多。同时,也打破天顺以前赐谥官员谨严的原则,一些邪恶官员死后窃取谥号的美誉,至此,谥号对于特权官员仅是政治工具而已。这对嘉靖以后赐谥官员产生极坏的影响。嘉靖朝赐谥当朝去世的官员已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世宗对于站在自己政治立场上的官员赐以美谥,对于异己势力或不附己的官员不赐谥或赐下谥。在明朝走向灭亡的万历至崇祯时期,国初确立的各项制度自成化以后日益遭到破坏,官员谥法也不例外,失去它既有的严肃性:该谥的不谥,不该夺谥的夺谥,不该给谥的给谥,赐谥的原则遭到破坏,权力左右着官员谥号的予夺更为明显;国家倡导公举应议应谥前朝官员及本朝谢世官员,采取集中议谥的方式,随之而来的是议谥之风盛行,实行五年一次集中给谥的措施,但落实起来困难,导致一些官员的谥号久拖不决,谥号的激劝世教功能日渐衰落,成了官员之间扯皮推诿的工具,所以,崇祯朝随着国家内忧外患局势的恶化,很少有人再公举应谥官员。
     南明政权是大明政权的延续,仍把谥号作为褒扬官员的手段,大量追谥前朝死节、谏言的官员,但此时追谥过滥,四品以下的官员占半数以上,在明代历史上是空前的。就南明政权大量追谥前朝官员应客观看待,不能一概持否定态度,多少也会激励当时一些官员誓死反清复明。
This dissertation, by studying the officials’posthumous titles in the Ming Dynasty,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humous title and 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posthumous title in the Ming Dynasty, regarding its law and regulations, types and staged features. Besides, this study aims at summarizing the law of the officials’posthumous titles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its dynamic relationship with national politics.
     The officials’posthumous titles in the Ming Dynast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from those of previous dynasties. Posthumous titl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ming into being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during which the norm of etiquette was comprehensively established in China. In order to show respect to the honorable person, people addressed them by posthumous titles in the place of their personal names. That is why posthumous title represents noble culture at its very birth.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wars among noblemen for hegemony devastated the rite, which then spurred on those scholar officials, represented by Confucius, to advocate proper addresses for people. So posthumous titles are not simply addresses for the passed noblemen, but should be granted according to their conducts when alive.
     When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put an end to the wars among noblemen and began the centralized and despotic rule, he abolished posthumous title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supreme honor of the emperor. The first emperor of Western Han Dynasty, Liu Bang, taking lessons from Qin which went to its doom so quickly in forsaking ethic rule for legal rule, reexamined the posthumous titles of Pre-Qin days and their effects on seizing and enhancing the regime. Considering the need of ethic rule, he strictly laid down the rules about officials’posthumous titles and adopted ranks of nobility for them. The Kingdom of Wei and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gain witnessed China’s division for as long as 380 years, during which period the regimes used posthumous titles as one of the strategies of winning the support of talents. Therefore, posthumous titles then were not confined to the rank of nobility in the Han Dynasty, but were conferred on those officials who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royal government. Besides, the Northern Minorities’regimes conferred posthumous titles much more leniently than the Han Dynasty, which resulted in the overwhelming amounts of positive posthumous titles over negative colored ones.
     When it came to the Tang Dynasty, the ranks of posthumous titles were clearly stipulated, with a special organ named Taichang Ministry determining posthumous titles of officials. At that time, discussing and criticizing posthumous titles were prevalent. Besides, two-charactered posthumous titles took the previously dominant place of one-charactered posthumous titles. During that period, posthumous titles connected with intellect were considered as the best,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 system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minority regimes coexisting with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ensuing Yuan Dynasty which reunited China were irregularly strict and indiscriminate in granting posthumous titles. Yuan Dynasty is especially influential on the Ming Dynasty in its conference of posthumous titles on the relatives of the favorite official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outstanding officials of the previous dynasty on the other.
     The posthumous title in the Ming Dynasty, based on those of the preceding dynasties, particularly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obtained following unique features by taking its own political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It is the Ming emperors that had the rights to confer officials’posthumous titles, which is in accord with the need of strengthening the imperial rule in the Ming Dynasty. Generally speaking, posthumous titles were conferred on the civilian and military officials above the third rank, outstanding in conducts and political achievements, and without any record of being reported to the imperial court when in office. Although posthumous titles were granted to the officials below the fourth rank who mad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 they were rare. Strictly speaking, there were no negative colored posthumous titles in the Ming Dynasty. They were few discussions and criticisms of posthumous titles, which were suppressed by the imperial rule. In the Ming Dynasty, two-charactered posthumous titles became established practices. All the features concerning posthumous titles in the Ming Dynasty mentioned above varied in different phases, owing to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factors.
     The features of the posthumous titles of officials in the Ming Dynasty were especially clear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n-officials, so we must examine them against the background formed by both typ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roperly grasp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fficials’posthumous titles and national politics. To start with, we need to make clear what the most decisive factor is in deciding on the official’s posthumous title.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official rank formulated by the law of posthumous title is the primary factor. This part, the social situation in which officials found themselv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officials around them are also important. These factors decided when the involved officials got their posthumous titles and how officials of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could get the titles they deserved. That is why there were a lot of ways of granting posthumous titles. No matter in which way the officials of the Ming Dynasty got posthumous titles, they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conducts when alive and their posthumous titles. By classifying the posthumous titles of the officials, we might have a glimpse of the qualities required from the officials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kind of officials who were in the position to get posthumous titles in the Ming Dynasty differed in various phases, which was determined by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During the rule of Hongwu, posthumous titles were only conferred on military officials, whose ranks were strictly laid down. Because the first emperor of Ming Dynasty, Zhu Yuanzhang, emphasized military affairs, posthumous titles in that period were mostly related with military and loyalty. Emperor Yong Le seized the throne from the legitimate inheritor by force, so posthumous titles were still primarily conferred on military officers, whereas only four civil officers got posthumous titles. Although the numbers of civil officers who got posthumous titles increased gradually after the rule of Emperor Hong Xi, they were still less than those of the military officers even during the reign of Tian Shun. After Emperor Cheng Hua, the civil officers who were granted posthumous titles exceeded military officers, which is due to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From then on, the practices of currying favor with the influential and corruption prevailed in the official circles. Some posthumous titles were seen to be granted those officials of the preceding dynasties who were upright and accomplished in their political careers.
     Meanwhile, the conferences of posthumous titles then were not so strict and meticulous as those before the reign of Tian Shun. Some wicked officials even stole posthumous titles. So posthumous titles became the political tool controlled by privileged officials, which exerted terrible influences on the conferences of posthumous titles after the reign of Emperor Jia Jing.
     The conference of posthumous titles on the officials during the reign of Jia Jing was already clearly politically oriented. Those officials who shared political stances with the emperor were given laudatory posthumous titles, whereas those dissidents were either deprived of posthumous titles or granted the worst ones. When it came to the reigns of Emperor Wan Li and Chong Zhen, which were near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various regulations established at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were breached. The law of officials’posthumous titles is no exception. It has lost its severity, for those who deserved posthumous titles did not get them, whereas those who were not worthy of them either seized or were granted posthumous titles. The earlier principle guiding the conference of posthumous titles was replaced by power. Imperial government’s calling for determining posthumous titles of its officials and those of the previous dynasty by collective discussions resulted in the prevailing discussions of posthumous titles. This, in addition to the fact that posthumous titles then were granted every five years, caused some posthumous titles to be procrastinated. Posthumous titles then ceased to be a way of encouragement and exhortation, but became the site where officials disputed and shirked responsibilities. So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Chong Zhen, when the country suffered from both domestic troubles and foreign invasions, people seldom mentioned officials’posthumous titles.
     The Southern Ming Dynasty, a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still used posthumous titles as a way of commending officials. During that period, a lot of upright and outspoken officials of the Ming Dynasty were granted posthumous titles. But the conferences were reckles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officials getting posthumous titles were below the fourth rank, which was unprecedented in the history of Ming Dynasty. But we should not completely negate this practice, for it might have more or less prompted the officials to defend it against the Qing Dynasty.
引文
①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
    ②《松辽学刊》1996年第1期。
    ③《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④《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⑤《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
    ⑥《史学月刊》1990年第5期。
    ⑦《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
    ⑧《文史哲》2007年第2期。
    ⑨《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
    ①(清)崔述:《丰镐考信别录》卷3,《周制度杂考》,丛书集成初编第14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3-44页。
    ②吴静渊:《谥法探源》,《中华文史论从》1979年第3辑。
    ③彭裕商:《谥法探源》,《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④(汉)司马迁:《史记》,《史记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页。
    ⑤薛金玲:《谥法起源浅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①黄奇逸:《甲金文中王号生称与谥法问题的研究》,《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1辑;盛冬铃:《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文史》第17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杜勇:《金文“生称谥”新解》,《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8,《敦跋》,中华书局,1994年。
    ④郭沫若:《金文丛考·谥法之起源》》,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00页。
    ⑤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⑥《十三经注疏·论语》卷2,为政,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63页。
    ⑦《十三经注疏·礼记》卷48,祭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99页。
    
    
    ①《齐鲁学刊》1989年第1期。
    ②《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③《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3期。
    ④《齐鲁学刊》,1994年第4期。
    ⑤《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松辽学刊》1996年第1期。
    ②《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1期。
    ③《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
    ④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⑤徐春燕:《史学月刊》2004年6期。
    ⑥《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
    ⑦《兰台世界》1997年第4期。
    ⑧《满族研究》2004年第3期。
    ①《满语研究》1997年第2期。
    ②《满语研究》2000年第1期。
    ③《昌吉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④《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⑤《文史哲》2007年第2期。
    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年第7期。
    ①《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91页。
    ①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34,《谥法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87册。
    ②丘浚:《大学衍义补》卷84,《举赠谥以劝忠》,海南书局,1930年版。
    ③李光坡:《礼记述注》卷2,《曲礼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第127册。
    ④(宋)卫湜:《礼记集说》卷67,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第117册。
    ⑤《十三经注疏·礼记》卷5,《曲礼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66页。
    ⑥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34,《谥法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87册。
    ⑦《逸周书·谥法解》现存版本复杂,文字亦有异同。此处,据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本。转引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⑧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5-477页。
    ①(宋)叶梦得:《春秋考》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第149册。
    ②(宋)苏辙:《春秋集解》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第148册。
    ③(宋)高闶:《春秋集注》卷7,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第151册。
    ④(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第147册。
    ⑤张爱芳、贾贵荣:《历代名人谥号谥法文献辑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60页。
    ①《十三经注疏·论语》卷13,《子路》,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06页。
    ②《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卷25,《成公》,第1892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7页。
    ④《十三经注疏·礼记》卷19,《曾子问》,第1398页。。
    ⑤《十三经注疏·礼记》卷26,《郊特牲》,第1455页。
    ⑥《十三经注疏·礼记》卷4,《曲礼下》,第1257页。
    ⑦《十三经注疏·孟子》卷7上,《离娄上》,第2718页。
    ①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附录,《周代谥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4页。
    
    ①《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卷18,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37页。
    ②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6页。
    ②《史记》卷53,《萧相国世家》,第2019页。
    ③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①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36,《蜀书六·赵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唐)杜佑:《通典》卷104,《诸侯卿大夫谥议》,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03册。
    ④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68,《甄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1页。
    
    ①(唐)房玄龄:《晋书》卷24,《职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唐)李延寿:《南史》卷33,《裴松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王溥:《唐会要》卷79,《诸使下》,中华书局,1955年版。
    ④(元)脱脱:《宋史》卷124,《志七七》,中华书局,1978年版。
    ⑤(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596,《谥法》,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902册。
    ①(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596,《谥法》,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902册。
    ③《册府元龟》卷596,《谥法》。
    ④《册府元龟》卷596,《谥法》。
    ⑤(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卷840,梁肃《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441页。
    ⑥(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26,《张九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清)严可均:《全晋文》卷79,《何曾谥议》,清光绪年间版。
    ⑧(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00,《宇文士及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⑨(元)脱脱等:《宋史》卷294,《王洙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①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1页。
    ②(宋)欧阳修:《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97,《郦生陆贾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99页。
    ④毕沅:《续资治通鉴》卷4,乾德四年四月丁巳。
    ⑤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⑥杨果、赵治乐:《宋人谥号初探》,《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
    ①(宋)司马光:《传家集》卷18,《论夏竦谥第一状》,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094册。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2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页。
    ①(元)脱脱等:《金史》卷83,《祁宰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74页。
    
    ①(万历)《大明会典》卷101,《礼部五十九·恩恤》,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562页。
    ②龙文彬:《明会要》卷19,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08页。
    
    ①于慎行:《谷山笔麈》卷1,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页。
    ②(万历)《大明会典》卷101,《礼部五十九·恩恤》,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562页。
    ③(万历)《大明会典》卷1,《宗人府》,第57页。
    
    ①(万历)《大明会典》卷101,《礼部五十九·恩恤》,第1562页。
    ②《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①(后晋)刘昫 :《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明神宗实录》卷305,万历二十四年十二月乙亥。
    ③《明神宗实录》卷319,万历二十六年二月戊辰。
    ④《明史》卷154,《刘俊传》。
    
    ①姚希孟:《公槐集》卷5,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78册,第369页。
    ②《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③《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④《明史》卷72,《职官志一》。
    ⑤王锜:《寓圃杂记》卷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9册,第693页。
    
    ①《明世宗实录》卷393,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己巳。
    ②《明穆宗实录》卷39,隆庆二年四月庚寅。
    ①《明太祖实录》卷32,洪武元年六月庚子。
    ②《明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冬十月丙寅。
    ③《明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冬十月丙寅。
    ④《明太祖实录》卷255,洪武三十年十二月癸未。
    ⑤陈镐:《阙里广志》卷14,广东,孔氏,清同治九年版。
    ⑥《明史》卷127,《吴沉传》。
    ⑦朱元璋:《明太祖文集》卷15,《相鉴贤臣传序》,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23册。
    ⑧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7页。
    ①(清)乾隆十二年:《皇朝文献通考》卷119,《君庙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32册。
    
    ①《明史》卷186,《杨守随传》。
    ②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史记正义·谥法解》,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页。
    ②(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卷95,丛书集成初编1046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84页。
    ③《明史》卷190,《杨廷和传》。
    ①《明史》卷113,《后妃传一》。
    
    ①徐春燕:《明代后妃的号》,《史学月刊》2004年6期。
    ②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1,《宫闱·妃谥》,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02页。
    ③《万历野获编》补遗卷1,《宫闱·妃谥》,第802-803页。
    ④《明史》卷113,《后妃一》。
    ①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①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②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4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87册,第743页。
    ③《明史》卷116,《诸王一》。
    ④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谥法考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03页。
    ⑤《明史》卷116,《诸王一》。
    ⑥《弇山堂别集》卷16,《皇明异典述·鲁府二事》,第284页。
    
    ①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116页。
    ②《明史》卷300,《外戚传》。
    
    ①《明史》卷300,《外戚传》。
    ②《明史》卷300,《外戚传》。
    ③《明史》卷304,《宦官传》。
    ①《明史》卷125,《常遇春传》。
    ②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皇明异典述四·追谥三代》,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5页。
    ③《明史》卷125,《常遇春传》。
    ④丘浚:《大学衍义补》卷84,《举赠谥以劝忠》,海南书局,1930年版。
    ⑤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谥法考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03页。
    ⑥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51,《皇明臣谥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88册,第5页。
    
    ①《明史》卷282,《胡居仁传》。
    ②《明史》卷282,《胡居仁传》。
    ③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谥法考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03页。
    ①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卷6,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64年版,第192页。
    ②王鸿绪:《明史稿》第7册,《列传》第194,《外国一·朝鲜》,元明史料丛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213页。
    
    ①《明史稿》第7册,《外国一·朝鲜》,第213-216页。
    ②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卷22,四库全书珍本二集。
    
    ①(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40,《礼部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②(唐)李延寿:《南史》卷33,《裴松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明史》卷60,《礼志十四》。
    ②龙文彬:《明会要》卷90,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09页。
    
    ①孙承泽著,王剑英点校:《春明梦余录》卷40,《谥法》,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62页。
    ②林德谋:《古今议论参》卷43,《谥法论》,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21册,第230页。
    
    ①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卷24,《陈师禅寄笔谈》,四库全书珍本二集。
    ②褚人获:《坚瓠集》卷3,《谥文正》,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260册,第443页。
    ③《明英宗宝训》卷1,《明实录》第97册,正统六年闰十一月已巳。
    
    ①顾元起:《客座赘语》卷3,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260册,第121页。
    ②《客座赘语》卷3,第74页。
    
    ①《明神宗实录》卷150,万历十二年六月丁卯。
    
    ①《明神宗实录》卷265,万历二十一年十月辛丑。
    ②都穆:《都公谭纂》卷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6册,第376页。
    ①杨士奇:《东里集》卷1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8册,第417页。
    ②《明史》卷283,《罗洪先传》。
    
    ①《明英宗实录》卷167,正统十四年三月壬午。
    ②(隋)虞世南撰,(清)孔广陶校注:《北堂书抄》卷94,万卷堂刻本,清,第2页。
    ③王建:《中国古代避讳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8页。
    
    ①黄本骥:《避讳录》卷5,湘阴蒋环,清道光中。
    ②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67页。
    ③陈垣:《史讳举例》第81,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64页。
    ④《正德会典》卷73,《礼部三十三·诸司职掌》,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17册。
    ⑤顾炎武:《亭林文集》卷6,《补遗》,崇川葛氏学古斋,清光绪年间。
    ⑥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避讳》,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页。
    
    ①《万历野获编》卷1,《避讳》,第7页。
    ②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3,《封谥同本人名》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5页。
    ③皇甫录:《皇明纪略》卷1,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0册,78页。
    ④《明史》卷179,《霍韬传》。
    ⑤陈继儒:《见闻录》卷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4册,第221页。
    
    ①《明史》卷191,《朱希周传》。
    ②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50,《谥法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87册,第773页。
    
    ①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②《明史》卷76,《职官志五》。
    ③《明太祖实录》卷239,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已丑条。
    ④丘浚:《大学衍义补》卷84,《举赠谥以劝忠》,海南书局,1930年版。
    
    ①丘浚:《大学衍义补》卷84,《举赠谥以劝忠》,海南书局,1930年版。
    ②王锡爵:《王文肃公荣哀录附》卷13,《敕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6册,第452页。
    ①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版,第148页。
    
    ①胡谧等:《成化河南总志》卷12,《圣制》,成化二十二年刻本。
    ②凌迪知:《国朝名世类苑》卷3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1册,第361页。
    ③《明史》卷170,《于谦传》。
    ①孙高亮:《于少保萃忠传》第63回,《孝子初上陈公疏,忠臣加祭赠褒封》,古本小说集成第17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89页。
    ②《明孝宗实录》卷33,弘治二年十二月辛卯。
    ③《明史》卷170,《于谦传》。
    ④《于少保萃忠传》第63回,《孝子初上陈公疏,忠臣加祭赠褒封》,第789页。
    ⑤张瀚著,萧国亮点校《松窗梦语》卷7,《忠廉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①《明神宗实录》卷218,万历十七年十二月丙子。
    ②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18,《师生同赐下谥及改谥》,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8页。
    ③殷士儋:《金舆山房稿》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5册。
    
    ①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3,常熟归氏,清光绪六年刻本。
    ②郑汝璧:《由庚堂集》卷24,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6册,第637-639页。
    ①《明神宗实录》卷287,万历二十三年七月庚辰。
    ②《明史》卷300,《孙忠传》。
    ③《明英宗帝实录》卷220,景泰三年九月丙申。
    ④《明史》卷183,《彭韶传》。
    ⑤《明史》卷183,《彭韶传》。
    ⑥陈洪谟:《治世余闻》下篇卷1,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页。
    
    ①林德谋:《古今议论参》卷43,《谥法论》,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21册,第230页。
    ②郑汝璧:《由庚堂集》卷16,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65册,第526页。
    ③黎景义:《二丸居集选》卷4,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册,第611页。
    ④顾起元:《客座赘语》卷3,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260册,第125页。
    
    ①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17,《嘉靖二真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6页。
    ②丘浚:《大学衍义补》卷84,《举赠谥以劝忠》,海南书局,1930年版。
    ③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卷61,湖南,思宝书局,清光绪21年。
    ①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3,《吴仙居夺谥》,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1页。
    
    ①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3,《吴仙居夺谥》,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1页。
    ②丘浚:《大学衍义补》卷84,《举赠谥以劝忠》,海南书局,1930年。
    ③《万历野获编补遗》卷2,《郭宗伯论谥》,第851页。
    ④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卷126,《谥法部》,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714册。
    
    ①(宋)郑樵:《通志》卷46,《谥略·序论第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372册。
    ②(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明太祖实录》卷50,洪武三年三月庚戌。
    
    ①《明太祖实录》卷56,洪武三年九月丙午。
    ②《明宣宗实录》卷62,宣德五年正月戊辰。
    
    ①夏原吉:《忠靖集·附录遗事》,《赐谥勅文》,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40册。
    ②《明武宗实录》卷159,正德十三年二月庚午。
    ③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荣哀录》卷13,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36册,第448-496页。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3,景德三年乙酉,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②《明英宗实录》卷148,正统十四年冬十月丁卯。
    ③《明神宗实录》卷125,万历十年六月甲午。
    ④《明神宗实录》卷132,万历十一年正月辛巳。
    
    ①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卷23,四库全书珍本二集。
    ②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卷23,四库全书珍本二集。
    ③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卷23,四库全书珍本二集。
    ④郭正域:《合并黄离草》卷1,《请定谥期疏》,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3册,第393页。
    
    ①郭正域:《合并黄离草》卷1,《请定谥期疏》,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3册,第393页。
    ②《崇祯长编》卷63,崇祯五年九月丁未。
    
    ①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②龙文彬:《明会要》卷20,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31页。
    ③《明史》卷139,《冯坚传》。
    ④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卷21,四库全书珍本二集。
    
    ①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4,《加前代忠臣谥号》,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4页。
    ②《明武宗实录》卷107,正德八年十二月辛亥。
    ③陈锡仁:《皇明世法录》卷21,《恤典》,中国史学丛书本,台北,学生书局,1964年版。
    ①薛应旗:《方山薛先生全集》卷2,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43册,第51页。
    ①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2,《刘茝乞谥疏》,宣统三年版。
    ②《明史》卷183,《何乔新传》。
    
    ①《明武宗实录》卷165,正德十三年八月庚寅。
    ②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65,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64年版。
    ③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卷61,湖南,思宝书局,清光绪21年。
    ④《明史》卷209,《杨继盛传》。
    
    ①计六奇:《明季南略》卷2,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顾起元:《客座赘语》卷3,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260册,第121页。
    ①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6,《古今谥法通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5册,第163页。
    ②黎景义:《二丸居集选》卷10,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册,第610页。
    ③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03页。
    ④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03页。
    ⑤《明史》卷106,《表第七》。
    
    ①《明史》卷145,《姚广孝传》。
    ②《明太宗实录》卷127,永乐十年夏四月辛巳。
    ③《明太宗实录》卷130,永乐十年七月丙戌。
    ④《明史》卷147,《胡广传》。
    ⑤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03页。
    
    ①江东之:《瑞阳阿集》卷10,《礼科给事中为易名两局等疏》,扬州,古籍书店手抄本,乾隆年间。
    ②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5册,第163页。
    ③黎景义:《二丸居选》卷8,《皇明文武名臣易名录序》,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册,第677页。
    ①赵弼:《效颦集》上卷,《何忠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6册,第311页。
    ②(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39,《跋济宁李璋所刻九经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四部丛刊本。
    ③陈鼎:《东林列传》卷2,《高攀龙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2年版。
    
    ①蔡清:《蔡文庄公集》卷1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第10页。
    ②蔡清:《蔡文庄公集》卷1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2册,第11页。
    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78,《太医院院判赠太医院院使谥襄敏袁公宝墓表》,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3292页。
    ②《明宪宗实录》卷187,成化十五年二月亥己。
    ③(万历)《大明会典》卷101,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562页。
    
    ①《明孝宗实录》卷51,弘治四年五月甲申。
    ②《明史》卷185,《王诏传》。
    ①王锡爵:《王文肃公荣哀录》卷13,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6册,454-456页。
    
    ①王锡爵:《王文肃公荣哀录》卷13,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6册,454-456页。
    ②《明神宗实录》卷551,万历四十四年十一月丁亥。
    ③《明史》卷283,《吴悌传》。
    ④《明神宗实录》卷485,万历三十九年七月庚子。
    
    ①《明史》卷158,《黄孔昭传》。
    ②《明孝宗实录》卷52,弘治四年六月壬寅。
    ①(万历)《大明会典》卷123,《兵部六·功次》,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757页
    ②王鸿绪:《明史稿》第4册,《列传》70,元明史料丛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141页。
    ③(万历)《大明会典》卷123,《兵部六·功次》,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768页。
    ④《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壬戌。
    
    ①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3,《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汉文书局,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②《明史》卷148,《杨士奇传》。
    ③《明史》卷148,《杨士奇传》。
    ④《明史》卷148,《杨士奇传》。
    
    ①程敏政:《明文衡》卷16,《周是修传》,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年间据嘉靖间刻本影印。
    ②赵毅、刘国辉:《略论明初“二杨”权势与“仁宣之治”》,《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
    ③《明史》卷153,《宋礼传》。
    ④《明史》卷172,《杨信民传》。
    ⑤《明史》卷130,《郭英传》。
    ⑥《明史》卷212,《赵炳然传》。
    ⑦《明熹宗实录》卷70,天启六年四月戊戌。
    ①(美)黄仁宁:《万历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2版,第82页。
    ②王圻:《续文献通考》卷52,《职官考·六科给事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86册,第522页。
    ③《明史》卷73,《职官志二》。
    ④《明史》卷74,《职官志三》。
    ⑤孟森:《崇祯实录钞跋》,《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5页。
    ⑥《明史》卷188,《蒋钦传》。
    ⑦《明史》卷209,《杨爵传》。
    ①计六奇:《明季南略》卷2,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8页。
    ②《明神宗实录》卷253,万历二十年十月甲午。
    ③《明太祖实录》卷15,甲辰五月戊午。
    ④朱元璋:《明太祖文集》卷16,《述非先生事》,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23册。
    ⑤《明太祖御制文集》卷7,《赐翰林编修张美和致仕》,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64年版,第232页。
    ⑥叶春及:《石洞集》卷7,《乡约篇》,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6册。
    ⑦《明史》卷137,《吴沉传》。
    ⑧朱元璋:《明太祖文集》卷15,《相鉴贤臣传序》,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23册。
    ①《明史》卷299,《方伎传》。
    ②《明世宗实录》卷299,嘉靖二十四年五月乙丑。
    ①王士禛:《带经堂集》卷65,《国朝谥法考自序》,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14册,第615页。
    ①林德谋:《古今议论参》卷43,《谥法论》,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21册,第229页。
    ②《明太宗实录》卷47,永乐三年冬十月乙丑。
    
    ①鲍应鳌:《明臣谥考》,《通用谥法释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51册,第425页。
    ②黎景义:《二丸居集选》卷8,《皇明文武名臣易名录序》,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册,第677页。
    ③王世贞:《凤洲笔记》续集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4册,第7610页。
    ①《劝儒道者信道文》林乐知:《教会新报》,(一)清末民初报刊丛编之三,台湾,华文书局印行,1968年版。
    ②杨果,赵治乐:《宋人谥号初探》,《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
    ③(宋)司马光:《传家集》卷18,《论夏竦谥状》,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094册。
    ④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卷24,《陈师禅寄笔记》,四库全书珍本二集。
    
    ①《明太祖实录》卷22,吴元年三月丁酉条。
    ②《明史》卷70,《选举志二》。
    ③《明史》卷70,《选举志二》。
    
    ①张孚敬:《太师张文忠公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7册,第7页。
    ②孙能传:《谥法纂》卷10,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0册,第864页。
    ③皇甫录:《皇明纪略》卷1,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0册,78页。
    ④孙能传:《谥法纂》卷10,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0册,第864页。
    
    ①李乐:《见闻杂记》卷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2册,第185页。
    ②《明史》卷70,《选举志二》。
    ③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78-456页。
    ①赵南星:《赵忠毅公文集》卷1,泾县潘氏袁江节署,清道光二十八年据刻本重印。
    ①参见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2、鲍应鳌《明臣谥考》卷上、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卷15等。
    ①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3,《下谥》,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3页。
    ①《明史》卷136,《朱升传》。
    ②《明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冬十月丙寅。
    ③谷应泰:《明史纪实本末》卷8,《北伐中原》,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2页。
    ④谷应泰:《明史纪实本末》卷11,《太祖平夏》,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61页。
    
    ①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32,《同姓诸王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1页。
    ②《正德会典》卷90,《大丧礼》,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17册。
    ③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6,《燕王起兵》,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32页。
    
    ①《明史纪事本末》卷16,《燕王起兵》,第232页。
    ②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卷11,湖南,思宝书局,清光绪21年。
    ③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6,《燕王起兵》,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33页。
    ④《明史纪事本末》卷16,《燕王起兵》,第276页。
    ⑤李堂:《堇山文集》卷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4册,第464页。
    
    ①胡敬辰:《檀雪斋集》卷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91册,第230页。
    ②江东之:《瑞阳阿集》卷10,《礼科给事中为易名两局等疏》,扬州,古籍书店手抄本,乾隆年间。
    ③《明史》卷125,《徐达传》。
    ④《明史》卷75,《职官志四》。
    ①(万历)《大明会典》卷6,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21页。
    ②(万历)《大明会典》卷6,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21页。
    ③(万历)《大明会典》卷6,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21页。
    ④《明史》卷125,《徐达传》。
    
    ①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8,《北伐中原》,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1页。
    ②《明史纪事本末》卷8,《故元遗兵》,第127页。
    ③《明史》卷125,《徐达传》。
    ④《明史》卷130,《康茂才传》。
    ①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03页。
    ②李乐:《见闻杂记》卷6,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2册,第185页;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卷24,四库全书珍本二集。
    ③丘浚:《大学衍义补》卷84,《举赠谥以劝忠》,海南书局,1930年。
    ④凌迪知:《国朝名世类苑》卷3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1册,第360页。
    ⑤《正德会典》卷128,《刑部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17册。
    ⑥《明史》卷145,《姚广孝传》。
    ①《明史》卷145,《姚广孝传》。
    ②《明太宗实录》卷1,永乐十三年三月壬寅。
    ③《明史》卷147,《胡广传》。
    ④《明太宗实录》卷127,永乐十年夏四月辛巳。
    ⑤《明太宗实录》卷130,永乐十年七月丙戌。
    ⑥《明太祖实录》卷193,洪武二十一年八月癸未。
    ⑦《明太宗实录》卷177,永乐十四年六月丁亥。
    ⑧《明太宗实录》卷159,永乐十二年十二月辛卯。
    ①《明太宗实录》卷140,永乐十一年五月乙卯。
    ②鲍应鳌:《瑞之山房集》卷1,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1册,第51页。
    ③朱国桢:《皇明大训记》卷2,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1年。
    
    ①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谥法考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03页。
    ②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7,《高煦之叛》,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99-400页
    ①《明仁宗实录》卷12,洪熙元年三月辛未。
    ②宋端仪:《立斋闲录》卷1,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9册,第599页。
    ③《明仁宗实录》卷12,洪熙元年三月辛未。
    ④《明太宗实录》卷229,永乐十八年九月己酉。
    ⑤《明太宗实录》卷229,永乐十八年九月己酉。
    ①《明史》卷308,《陈瑛传》。
    
    ①《明宣宗实录》卷62,宣德五年正月戊辰。
    ②《明史》卷154,《陈洽传》。
    ③《明史》卷147,《金幼孜传》。
    ①王鸿绪:《明史稿》第3册,《列传》第38,元明史料丛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51页。
    ②《明史》卷151,《郭资传》。
    ①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1页。
    ②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5页。
    ③《明史》卷167,《曹鼐传》。
    ④《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壬戌。
    ①《明史》卷163,《李时勉传》。
    ②陆人龙编撰,于润琦校订:《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卷3,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
    ③陆人龙编撰,于润琦校订:《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卷3,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
    ④《明英宗实录》卷190,景泰元年三月癸酉。
    
    ①《明史》卷163,《陈敬宗传》。
    ②《明史》卷162,《刘球传》。
    ③《明英宗实录》卷182,正统十四年九月辛巳。
    
    ①《明史》卷154,《张辅传》。
    ②胡谧等:《成化河南总志》卷12,《圣制》,成化二十二年刻本。
    ③《明史》卷145,《张玉传》。
    ①《明史》卷156,《吴允诚传》。
    ①《明英宗实录》卷181,正统十四年八月庚申。
    ②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5,《南宫复辟》,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30页。
    ③《明孝宗实录》卷33,弘治二年十二月辛卯。
    ④《明史》卷154,《黄福传》。
    
    ①《明史》卷154,《黄福传》。
    ②《明史》卷172,《杨信民传》。
    ③《明史》卷172,《杨信民传》。
    ④《明史》卷158,《耿九畴传》。
    ①《明宪宗实录》卷46,成化三年九月戊辰。
    ①《明宪宗实录》卷43,成化三年六月癸卯。
    ②《明宪宗实录》卷54,成化四年五月癸亥。
    ③《明宪宗实录》卷54,成化四年五月甲戌。
    ④《明宪宗实录》卷82,成化六年八月乙卯。
    ①《明史》卷168,《万安传》。
    ②《明孝宗实录》卷24,弘治二年三月己巳。
    
    ①《明史》卷176,《岳正传》。
    ②《明史》卷289,《孙燧传》。
    
    ①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2,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16,《张孚敬》,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51页。
    ①万斯同:《明史》卷265,《杨廷和传》,清钞本。
    ②邵远平等:《皇明诏令》卷21,元明史料丛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版,。
    ①《明史》卷193,《顾鼎臣传》。
    ②《明史》卷193,《袁炜传》。
    ③《明世宗实录》卷366,嘉靖二十九年十月甲戌。
    ④鲍应鳌:《明臣谥考》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51册,第424页。
    ⑤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中华书局版,1981年版,第219页。
    
    ①《明史》卷307,《邵元节传》。
    ②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2,《世宗崇道教》,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87页。
    ③《明史》卷307,《顾可学传》。
    
    ①《明史》卷220,《辛自修传》。
    ②《明世宗实录》卷107,嘉靖八年十一月庚子。
    ③《明世宗实录》卷107,嘉靖八年十一月庚子。
    ④《明世宗实录》卷395,嘉靖三十二年三月丁亥。
    
    ①鲍应鳌:《明臣谥考》原序,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51册,第417页。
    
    ①高拱:《高文襄公集》卷3,《纶扉外稿》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08册。
    ②《明神宗实录》卷370,万历三十年三月丁卯。
    ③高拱:《高文襄公集》卷7,《政府书答》。
    ④高拱:《高文襄公集》卷9,《掌铨题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08册。
    ①高拱:《高文襄公集》卷31,《本语》。
    ②《明史》卷213,《高拱传》。
    ③《明史》卷213,《郭朴传》。
    ④焦竑:《献征录》卷17,《大学士高拱传》,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
    
    ①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奏疏六·乞恩守制疏》,红藤碧树山馆重刻本,清光绪二十七年,第3页。
    ②《张文忠公全集》,《奏疏六·三乞守制疏》,第7页。
    ③《张文忠公全集》,《奏疏六·再恳生还疏》,第11页。
    ①《明史》卷219,《张四维传》。
    ②《明神宗实录》卷140,万历十一年八月戊午
    ③《明神宗实录》卷152,万历十二年丙辰。
    ④焦竑:《献征录》卷17,《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高文襄公拱墓志铭》,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623页。
    ⑤《明史》卷213,《张居正传》。
    ⑥《张文忠公全集》附录1,红藤碧树山馆重刻本,清光绪二十七年,第46页。
    ①王世德:《崇祯遗录》序,中国书店,1985年版。
    ②《明史》卷24,《庄烈帝二》。
    ③《明史》卷309,《流贼传》。
    ④《明史》卷309,《流贼传》。
    ⑤《明史》卷255,《刘宗周传》。
    ⑥《明史》卷308,《温体仁传》。
    ⑦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二编卷2,《备陈一代兴亡疏》,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年。
    ⑧夏燮:《明通鉴》卷84,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夏燮《明通鉴》卷85,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明史》卷308,《温体仁传》。
    ③《明通鉴》卷85。
    ④《明史》卷308,《温体仁传》。
    ⑤《明通鉴》卷85,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⑥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6页。
    ①《明神宗实录》卷318,万历二十六年正月乙未。
    ②《明神宗实录》卷326,万历二十六年九月己亥。
    ①《明神宗实录》卷386,万历三十一年七月壬申。
    ②吴道南:《吴文恪公文集》卷13,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31册,第494页。
    ③《明神宗实录》卷449,万历三十六年八月壬戌。
    ④《明神宗实录》卷452,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丙申。
    
    ①《明神宗实录》卷466,万历三十八年正月癸巳。
    ②《明神宗实录》卷481,万历三十九年三月壬子。
    ③《明神宗实录》卷553,万历四十五年正月乙亥。
    ④《明神宗实录》卷556,万历四十五年四月癸亥。
    ⑤《明熹宗实录》卷5,天启元年正月壬辰。
    ⑥《明神宗实录》卷416,万历三十三年十二月庚戌。
    
    ①《明熹宗实录》卷5,天启元年正月丁亥。
    ②《崇祯长编》卷13,崇祯元年九月丁丑。
    ③《崇祯长编》卷17,崇祯二年己巳正月壬申。
    ④《崇祯长编》卷25,崇祯二年八月癸亥。
    
    ①《崇祯长编》卷27,崇祯二年十月辛未。
    ②《崇祯实录》卷9,崇祯九年冬十月壬申。
    ③《明神宗实录》卷441,万历三十五年十二月甲戌。
    ④《明神宗实录》卷562,万历四十五年十月戊戌。
    ①《明史》卷216,《杨道宾传》。
    ②《明熹宗实录》卷39,天启三年十月己巳。
    ③《崇祯长编》卷63,崇祯五年壬申九月丁未。
    ④鲍应鳌:《明臣谥考》原序,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51册,第417页。
    ⑤《明神宗实录》卷386,万历三十一年七月壬申。
    ⑥《明熹宗实录》卷55,天启五年正月甲戌。
    
    ①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卷23,四库全书珍本二集。
    ②《明神宗实录》卷280,万历二十二年十二月丙寅。
    ③《明神宗实录》卷326,万历二十六年九月甲申。
    ④《崇祯长编》卷6,崇祯元年二月甲午。
    ⑤顾诚:《南明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⑥谈迁:《国榷》卷101,北京,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①李田根:《爝火录》卷2,圣达园,民国二十三年影印本。
    ②张纯修编辑,罗振常校补:《史可法集》卷2,《请讨贼御敌以图恢复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
    ③顾诚:《南明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温睿临:《南疆逸史》卷27,《李清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9页。
    ②顾诚:《南明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①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1,《士人无赖》,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1页。
     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87册,第763页。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后晋)刘朐:《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郑樵:《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372册。
    (唐)杜佑:《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03册。。
    (宋)苏洵:《谥法》,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46册。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
    (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元)王恽撰,余大钧点校:《玉堂嘉话》,中华书局,2006年版。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902册。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王溥:《唐会要》,《诸使下》,中华书局,1955年版。
    《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校勘本。
    (万历)《大明会典》,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版。
    《正德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17册。
    (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台北,学生书局,1946年,中国史学丛书。
    (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影印本。
    (明)谭希思:《明大政纂要》,湖南思贤书局刻本,清光绪二十一年。
    (明)谈迁:《国榷》,北京,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上海书店,1986年版。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海南书局,1930年版。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郭良翰:《明谥记汇编》,四库珍本二集。
    (明)鲍应鳌:《明臣谥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51册。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86-187册。
    (明)叶秉敬:《明谥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0册。
    (明)孙能传:《谥法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0册。
    (明)林之盛:《皇明应谥名臣备考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48年版。
    (明)姚广孝:《逃虚子诗集补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8册。
    (明)王翔:《芳洲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1册。
    (明)陈继儒:《见闻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244册。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15册。
    (明)雷礼:《国朝列卿记》,文海出版社影印明万历间刊本。
    (明)王鳌:《震泽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6册。
    (明)何乔新:《椒邱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49册。
    (明)林俊:《见素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57册。
    (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33册。
    (明)夏原吉:《忠靖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40册。
    (明)李时勉:《古廉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242册。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79册。
    (明)沈鲤:《亦玉堂稿》,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88册。
    (明)余继登:《淡然轩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91册。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续修四库全书子部1260册。
    (明)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6册。
    (明)高拱:《高文襄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08册。
    (明)张居正:《张太岳先生文集》,红藤碧树山馆重刻本,清光绪二十七年。
    (明)郭正域:《合并黄离草》,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3册。
    (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宣统三年版。
    (明)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明)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 1964年版。
    (明)费信:《星搓胜览·序》,冯承钧校注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明)都穆《都公谭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6冊。
    (明)杨士奇:《东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238册。
    (明)姚夔:《姚文敏公遗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4册。
    (明)张瀚:《松窗梦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明)殷士儋:《金舆山房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5册。
    (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常熟归氏,清光绪六年刻本。
    (明)郑汝璧:《由庚堂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6册。
    (明)毛伯温:《毛襄懋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63册。
    (明)魏良弼:《太常少卿魏水洲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85册。
    (明)欧阳德:《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80册。
    (明)侯甸:《西樵野纪》,《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266册。
    (明)吕柟:《泾野先生文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38册。
    (明)徐师曾:《湖上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1册。
    (明)茅元仪:《石民四十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86册。
    (明)赵弼:《效颦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6册。
    (明)蔡清:《蔡文庄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3册。
    (明)万士和:《万文恭公摘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09册。
    (明)王世贞:《凤洲笔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4册。
    (明)徐学谟:《徐氏海隅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25册。
    (明)李乐:《见闻杂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2册。
    (明)张孚敬:《太师张文忠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7册。
    (明)王锜:《寓圃杂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9册。
    (明)皇甫录:《皇明纪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0册。
    (明)胡敬辰:《檀雪斋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91册。
    (明)林德谋:《古今议论参》,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21册。
    (明)凌迪知:《国朝名世类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1册。
    (明)鲍应鳌:《瑞芝山房集》,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141册。
    (明)文翔凤:《皇极篇》,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49册。
    (明)文翔凤:《文太青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84册。
    (明)庄起元:《漆园卮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84册。
    (明)吴道南:《吴文恪公文集》,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31册。
    (明)虞淳熙:《虞德园先生集》,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43册。
    (明)陈继儒:《晚香堂集》,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66册。
    (明)王锡爵:《增定国朝馆课经世宏辞》,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93册。
    (明)茅维:《皇明策衡》,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151-152册。
    (明)沈一贯:《喙鸣文集》,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176册。
    (明)姚希孟:《公槐集》,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178册。
    (明)黄尊素:《黄忠端公正气录》,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185册。
    (明)崔桐:《崔东洲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3册。
    (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3册。
    (明)宋端仪:《立斋闲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39册。
    (明)胡谧等:《成化河南总志》,成化二十二年刻本的影印本。
    (明)李堂:《堇山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4册。
    (明)江东芝:《瑞阳阿集》,扬州,古籍书店手抄本,乾隆年间。
    (明)孙高亮:《于少保萃忠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古本小说集成。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上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清)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版。
    (清)孙承泽著,王剑英点校:《春明梦余录》,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清)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清)王士禛:《国朝谥法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1册。
    (清)鲍康:《皇朝谥法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7册。
    (清)王鹏运:《皇朝谥法考续编》,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7册。
    (清)刘长华:《历代名臣谥法汇考》,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版。
    (清)王鸿绪:《明史稿》,元明史料丛编,台北,文海出版社。
    (清)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夏燮:《明通鉴》,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乾隆十二年:《皇朝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32册。
    (清)王士禛:《带经堂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14册。
    (清)黄本骥:《避讳录》,湘阴蒋环,清道光中。
    (清)黎景义:《二丸居集选》,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册。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王树民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据原刻本校刊。
    (清)查继佐:《罪惟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清)《续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39—641册。
    (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676册。
    (清)徐开任:《明臣言行录》,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21册。
    (清)顾炎武:《日知录》,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143-114册。
    (清)谈迁:《枣林杂俎》,中华书局,2006年版。
    (清)傅维鳞:《明书》,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影印本。
    (清)清高宗《御定明臣奏议》,清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第135册。
    (清)吴乘权等:《纲鉴易知录》,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陈鹤:《明纪》,江苏书局刻本,清同治十年。
    (清)温睿临:《南疆逸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褚人获:《坚瓠集》,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260册。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
    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张爱芳、贾贵荣:《历代名人谥号谥法文献辑刊》,北京图书馆出版影印,2004年版。
    张卜麻:《谥法及得谥人表》,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杨震方等:《历代人物谥号封爵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罗泌:《路史·发挥五·论谥法》,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吴晗:《读史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
    王云五:《明代政治思想》,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
    黄云眉:《明史考证》,中华书局,1979年版。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编辑组:《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编:《明史研究论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刘泽华:《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李振宏:《圣人箴言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出版。
    张显清:《严嵩传》,合肥,黄山出版社,1992年版。
    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李洵:《正德皇帝大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版。
    林延清:《嘉靖皇帝大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版。
    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李洵:《下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韦庆远:《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分田:《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葛荃:《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版
    王兴亚:《明代行政管理制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毛佩琦:《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牛建强:《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
    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南炳文:《20世纪中国明史研究回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建:《中国古代避讳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刘晓东:《明代士人生存状态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赵克生:《明朝嘉靖时期祭礼改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南炳文:《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研究》,《历史研究》1998年第11期。
    彭裕商:《谥法探源》,《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杜建民、崔吉学:《论谥号文化内涵的演变》,《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杜勇:《金文“生称谥”新探》,《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刘超先:《谥号与道德评判》,《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刘仕平:《谥法的起源、种类及研究谥法的意义》,《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白芳:《论秦汉时期“公”谥称谓的社会内涵》,《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林德春:《中国古代谥号与谥法评述》,《松辽学刊》1996年第1期。
    吴静渊:《谥法探源》,《中华文史论从》1979年第3辑。
    黄奇逸:《甲金文中王号生称于谥法问题的研究》,《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1辑。
    盛冬铃:《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文史》第17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涂白奎:《西周王号无恶谥说》,《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
    薛金玲:《谥法起源浅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孔洪钢:《一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力作——读汪受宽教授〈谥法研究〉一书》,《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杨果、赵志乐:《宋人谥号初探》,《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
    张金龙:《〈谥法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2期。
    潘洪钢:《论清代谥法》,《文史哲》2007年第2期。
    潘洪钢:《清代谥法中的特谥、追谥和夺谥》,《文史哲》2007年第2期。
    孙德昌:《谥号·庙号·年号考略》,《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1期。
    程大鲲:《清代宗室贵族的封爵与谥号》,《兰台世界》1997年第4期。
    徐广源:《清朝帝后妃谥号浅议》,《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
    朱利民:《“武成”谥号考订》,《唐都学刊》2000年第2期。
    谢钧祥:《武———以谥号而得的姓》,《中州统战》2000年第9期。
    谢钧祥:《以谥以国名得的姓》,《中州统战》2001年第2期。
    司艾华、刘伟:《说滕文公之“文”》,《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5期。
    张建龙、张建:《纪信将军“谥号”质疑》,《丝绸之路》2004年第1期。
    熊楚蓉、赵泽光:《试论中国封建社会谥法发展演变的动因》,《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3期。
    刘培桂:《历代对孟母的尊崇与封谥》,《齐鲁学刊》1994年第4期。
    徐国荣:《汉末私谥和曹操碑禁的文化意蕴》,《东南文化》1997年第3期。
    李万禄:《我国古代退休官员死亡后的待遇》,《昌吉学院学报》1999年第9期。
    蔡升奕:《读〈逸周书·谥法解〉旧校旧注札记》,《吉安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向燕南:《〈四库全书总目〉王圻〈谥法通考〉提要订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薛金玲:《〈逸周书·谥法〉时代辨析》,《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徐春燕:《明代后妃的号》,《史学月刊》2004年6期。
    田冰:《明代的追谥与夺谥》,《史学月刊》2007年11期。
    陈友力:《论明洪武时期的优抚政策》,《许昌师院学报》2006年第6期。
    张显清:《近二十年来国内关于明代社会变迁问题研究状况读书札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4期。
    牛建强:《明代江南地区的早期社会变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牛建强:《明代徽州地区之社会变迁》,《史学月刊》1995年第4期。
    牛建强:《15、16世纪之交市民文学新的萌动和明代社会的初始变化》,《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牛建强:《明代中后期士风异动与士人社会责任的缺失》,《史学月刊》2008年第8期。
    黄卓越:《明正嘉年间山人文学及社会旨趣的变迁》,《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赵毅、刘国辉:《略论明初“三杨”权势与“仁宣之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蔡明伦:《明代言官勇谏原因考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李渡:《试论明代皇权的政治基础》,《史学集刊》1993年第4期。
    梁希哲:《明代内阁与明代的官僚政治》,《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