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验对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及其呈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主要探讨童年经验对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目的是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对现代文学进行发生学意义上的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上编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章重点探讨中国现代作家童年经验艺术世界的意义生成。细致入微地考察中国现代文学为何会成为童年经验的意义生成期,重点从历史背景、原因和心理学依据等三方面进行考察,进一步证实现代文学不同于古代文学的意义之所在。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只有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非常集中地和他们的童年经验联系密切,作家童年经验世界的意义生成应该说始于现代文学时期。原因是,正是五四时期开始的思想解放,创作主体才得以把童年时期获得的心理体验纳入现代思想意识的参照系中进行观照和审视。西方以“体验”性为主的西方人文主义文论思潮和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影响与熏陶也是现代文学的大部分作品成为作家内在经验世界的外在显现的深层次原因。从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角度来看,童年作为生命的起点和全部人生的最初形式,尽管这一过程是相当短暂的,却形成了作家今后接受任何信息的主体图式和先在意向结构,这种主体图式和先在意向结构将成为作家观察世界,感受生活,进而进行文学创作的发生学意义上的起点。
     第二章重点探讨构成作家童年经验世界的公共资源: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家庭环境和时代氛围。从作家成长的空间结构来考察作家的创作,地理位置、地域文化,家庭环境和时代氛围作为作家生长的主要空间形态,成为探讨作家创作背景、身份谱系、文化身份、发生动力和机制问题的重要方面。作家的成功除了他的天才、勤奋之外,还与特定的时空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个性才能、文学表现也与孕育他的特定的家庭氛围、时代要求密切相连。形成作家先在意向结构和主体图式的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家庭环境、时代背景。一个人出生到他成年这一时期,是他人格、品行、文化修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深层心理结构成型的重要阶段。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特定的地理和社会环境、文化氛围、风俗习惯、时代精神、教育方式都会以符号的方式内化到人的头脑中去,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建构产生关键性影响。一个人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人生经验和丰富记忆习惯上被称之为童年经验,这些童年经验又往往会很自然地成为日后作家创作的叙事资源。
     第三、四章主要探讨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及其呈现,有意识地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出现的多位典型作家的创作与童年经验有关的文学生成现象加以全面而系统的考察,进行深度理论探讨。作家艺术个性的形成,正是依赖于他们所经历的特殊的对象世界而形成的,作家认识对象世界的方式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是最根本的途径还是来源于他们早期的生活经验,为此作家在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塑造、审美情感表达、艺术风格形成等方面都呈现出童年经验的影子。由于作家童年经验的不同和差异,因此其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都呈现出明显的区别,所以这是童年经验这一因素在文学创作中成为不可忽略元素的原因。因此这部分主要从作家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审美情感的表达、叙述策略的采用、创作风格的形成、文学语言的运用入手,通过选取一些现代著名作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研究,以鲁迅、老舍、沈从文、凌叔华、冰心、丁玲、萧红、庐隐、张爱玲、梅娘、赵树理、孙犁等十几位受童年经验影响比较显著的典型作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民族衰败、家道中落、父母亡故、母爱缺失等创伤性心理体验作为现代作家一生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不仅对他们的性格和气质的最终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构建其独特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他们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经验、审美理想、审美心理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
     重点从六大方面来分析。在题材选择方面,主要是抓住作家的故乡书写、自传体书写和家族书写。现代作家大都在青少年时期甚至从幼年时起就已经离开故土,离开亲人的怀抱,或在外求学,或为生计而奔波,或为战争而流亡在外。虽然远离故乡飘泊异乡,但是又普遍眷恋故土,由于特殊的身份经历、文化视野又决定了他们对故土风俗人情怀有一种特殊的复杂情感,更有一种悲悯情怀和文化批判意识。通过在作品中抒发思乡情怀,呈现他们对故乡家园的精神守望,对童年生活的一种情感慰籍。他们的写作是在故乡的土地上建构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写作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精神还乡,是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回归之旅。在张扬个性、颠覆权威和审视男权(父权)文化的五四时期,个人与历史的关系非常密切,个人经验、家族叙事本身就承担着历史所赋予它的种种道德的、伦理的批判功能,作为彰显个人生命存在意识的童年经验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审视,和童年经验紧密相连的是作家家庭或家族叙事的尽情彰显,成为现代作家审视家庭、时代、历史的重要参照,个人的价值、个人的生命体验成为现代作家叙事的重要维度。在家庭文学书写中,尽管现代作家对其要表现的家族和家庭大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可以说在现代作家内心深处是十分微妙和复杂的。一方面,他们无法割舍与家庭的血脉联系,对血缘、亲情怀着深深的依恋之情,另一方面,旧家庭又赋予了他们无法摆脱的情感累赘和精神束缚。在这类叙事中,作家实际上没有把重点放在宏大历史叙事上,把家族的命运或人物的命运同民族或时代结合起来,用家族或人物的命运折射时代或民族的命运,一般情况下仅仅是隐形叙事,或者是一种潜在的结构,尤其是在女作家笔下。但对生活的开掘往往要比一般小说的社会叙事的作品深刻得多,人物形象也往往更具有典型意义,更加立体。尤其是三、四十年代战争背景下出现的家族文学叙事,所呈现出的对家庭的情感依恋和心理回归,使家族文学的叙事呈现出作家情感上的暧昧态度。作为现代作家家庭文学书写重要组成部分的自传体作品的出现,一方面是作家对当时社会背景下家庭或家族的认知与审视,另一方面也是对自我成长的文学书写与表达,对个体生命起源的探寻与审视。其中既包括理性的批判精神,还包括作家对家庭亲情的深深依恋,对童年生活的深情向往。在人物塑造方面现代作家几乎都把童年时期的自己、身边的亲人和熟人纳入到作品构思的范畴,或以他们为模特塑造出成功的文学形象。现代作家通过对审美世界的建构,通过对个人成长经验的追溯确立自我、家人和周围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以“人”的视角在审视社会和现实的同时,也在审视自身和他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对人物形象进行审视和塑造。在叙事策略方面,现代作家采用了多种视角或者交叉、儿童、女性等视角叙事,并通过童年回忆、回归自然、“纪实”与“虚构”相交叉这种颇具独特意味的叙事策略,具有非同寻常的叙事功能和文体意义。作家童年时期所经历的事情定会在作家稚嫩的内心留下震颤灵魂的记忆,这些难以忘怀的记忆也将形成一定的情绪积累集聚于作家的内心深处,从而形成深层次的内心体验,进而成为作家后天进行文学创作的情感基调。现代作家的审美情感生成一般来说是由两种因素所决定,一是由现代作家在特定时期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所决定;一是由现代作家个人早期生活经历所形成的心理反应图式和反映结构所决定。也就是说,由于有了作家最早的心理图式和反映结构,审美情感就有了一种最基本的情感基调。作为一种文化前结构,现代作家的语言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先在地制约着使用者的思维逻辑和情感取向。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形成除了特定地方语言的形式与结构,以及运用语言的技巧的制约,最终还要和作家沉淀萦绕在心里深处的情绪和情感、经验与感受有关。从客观上来讲,地域文化影响了作家的前文化结构,而从主观上来讲,作家的语言品性总是为创作主体的气质和个性所规定,使文学语言成为一种超越公共语言直逼生命本源的尝试。
The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hildhood experience on modern writers'creation, with the purpose to carry out studies on embryology of modern literatures in the angle of literary psychology.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the four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s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meaning generation of Chinese modern writers' childhood experience to the art world. Examine why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could become the meaning generation period of childhood experience carefully, mainly investigate from three aspects about historical background, causes and psychology basis, further to confirm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rn literature and ancient literature. I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only the modern writers' literature creation was concentrated connection with their childhood experiences closely. Writers'experience world meaning generation began in modern literature arguably. The reason is that the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beginning in the May4th of1919period made the creation subjects brought th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of childhood into the frame of modern ideology reference to study closely. The western humanism literature thought especially emphasize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literature's influence become deep-seated reasons which made writers' inner experience explicit. In the angle of psychology and literary psychology, childhood as the beginning of life and the initial form of the whole life, although this process is quite short, but the subject schema and first intentional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of a writer accepted in the future eventually formed. The two will become the the starting point, which a writer observes the world, feel the life and carry on literary creation on embryology.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public resources composed writers' childhood experience world: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egional cultur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of the times. These resources as spatial structure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for reviewing writers' creation of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the identity ancestry, cultural identity,main space form of family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of the times as a writer of growth, power spectrum and mechanism problems. A writer's success not only thanks to his talent and diligence, but also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rticular space-time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personality and literature expression are also closely linked with his particular family atmosphere and the times' reequipment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egional cultur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background form the subject schema and first intentional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of a writer. A man born into his adult life is the key period for forming his personality, morality and cultur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tage for forming the deep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Because social existence determines one's consciousness, the specific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culture, customs, the times'spirit, education will be internalized into the human mind as a symbolic way, which mak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The life experience and rich memory accumulated during this period used to be called the childhood experience, which often naturally become the writers' narrative resources.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and presentation of childhood experience on the writers. Make a full review the typical writers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creation related to childhood experience consciousiy and make academic discuss in-depth. The formation of writer's is dependent on their experiences of special artistic world. There are many ways for writers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but the most fundamental way rooted in their early experience. So the the choice of theme, character images, aesthetic emotion expression and artistic style emerge the shadow of childhood experience. Because the difference about writers'childhood experience,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mode and language style are obviousiy different, so the childhood experience becomes the element causes in literary creation. This part mainly from the choice of subject, the character image, aesthetic emotion expression, narrative strategy, the formation of creation style and the literary language to discuss, make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typical writers affected by childhood experience, through selecting some modern famous writer, such as Lu Xun, Lao She, Shen Congwen, Ling Shuhua, Bing Xin, Ding Ling, Xiao Hong, Lu Yin, Eileen Chang, Mei Niang, Zhao Shuli and Sun Li. The traumatic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such as the declined nationa, the straitened family, died parents and lacking of maternal love become imprints engraved on their hearts. The memories not only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to their character and temperament, which have an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structing the uniqu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but also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esthetic ideal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ir creation process.
     The key to the analysis from six aspects. In the subject choice, mainly grasp the writer's writing of hometown,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 and familial writing. Most of modern writers have left their native land and left their family in their teens, even from the youth. They went abroad to study, or making for a live, or exile for the war. Although they were far away from hometown as wandering strangers, they had universal love of their native land. The special identity, culture determined that they have a special complex feeling for the homeland custom, with a kind of compassion and cultural criticism. By expressing the feelings of homesickness in their works present their watch to the spiritual homeland, which is a kind of emotional comfort to childhood. Their writing constructed the spiritual hom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homeland. Writing a kind of spiritual home for them and a spiritual journey. In the May4th of1919period with publicity personality, subverting the authority and examining the male (patriarchal)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history is very closed.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family narration bore the critical function of ethics moral by history giving it. The childhood experience as looking at human beings in individual life consciousness got the highlight attention. Writers' family narrative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childhood experience, which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modern writer examing the age, family and history. Personal value and life experience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modern writers. Although the family literature writings have an imprint engraved on the family in their hearts, the modern writers' feeling,as is it were, is more subtle and complex. On the one hand, they can't give up the attachment with their family relationship in deep feelings of the blood, kinship; on the other hand, the old family also gave them the emotional burden and spiritual shackles which they can't get rid. In this kind of narrative, the writer actually does't focuse on the gr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They put the fate of the family or the characters with the national or the times together, with the fate of the family or the characters to reflect the fate of the time or the nation.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 narrative is only invisible narrative, or is a potential structure, especially in the female writers' works. The family narrative writing much deeper than general social narrative works in the exploration of life and the characters are more typical, more stereo. Especially the family nar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Three and Forty years' war background shown the family emotional attachment and psychological regression make the family literature narratives present the writer emotionally ambiguous attitude. On the one hand,the autobiographical work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writers family literature writing's appearance is a writer's cognition and scanning on the family under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background;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literary expression of self-improvement and the examining to the origin of individual life. Theses subjects include rational critical spirit and the writers deeply attached to their family, even yearning for their childhood life. In characterization, modern writers almost have put themselves in childhood, their relatives and acquaintances into the conception category, or use them as models to create successful literary images. Modern writer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world establish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self, family and the others'existence by tracing back to personal growth experience. Review society and the reality in "person" perspective at the same time, also look at themselves and others'status, function and value in the objective world. They examine and shape diverse character images. In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the modern writers us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r cross, children, women and other narrative perspectives. Through childhood memories, returning to nature, the unique narrative strategy "documentary" and "fiction", the works produce extraordinary narrative function and style significance. The writers'childhood experiences are certain to leave a tremor soul memory in their tender hearts. These unforgettable memories also form a certain emotional accumulation gathered in the writer's inner mind, thus forming a deep inner experience and become the affective tone for a writer acquired in literary creation. Modern writer's aesthetic emotion generation in general is decided by two factors, one is the external social environment the writer lived in, the other is the psychological reaction pattern and the reaction structure formed by modern writers early life experience. That is to say, because of the writer's early psychological schema and reaction structure, the aesthetic emotion has a basic emotional tone. As a kind of front culture structure, modern writers' language deeply marked regional culture, to restrict the users'logical thinking and emotional orientation. The modern vernacular literary language in addition to th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specific local language, the restriction of language skills, as well as related to the emotion, experience, feeling deep in the heart.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regional culture influences the front culture structure of the writer, and from the subjective sense, writers' language traits are always determined by writers'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The two sides make literary language into a language trial close to the origin of life beyond the public language.
引文
① 《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②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3页
    ① 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② 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 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8页
    ②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③ 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④ 杨绛:《关于小说》,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9页
    ⑤ [英]弗吉尼亚·伍尔芙:《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
    ⑥ 转引自曹文轩《小说意义上的个人经验》,北京大学学习资源站,中国文学,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名师评说,2008-07-24
    ① 曹文轩:《十年回首:(草房子>创作札记》,载《中华读书报》,2007年9月21日
    ②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年版,第21页
    ① 季桂起:《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② 周新民,陈应松:《灵魂的守望与救赎》,选自於可训主编:《对话著名作家》,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③ 季桂起:《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① 季桂起:《晚清与“五四”小说变革异同论》,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② 苏雪林:《谈文学创作的动机》,《苏雪林文集》,第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③ 季桂起:《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页
    ① 《朱湘精品集·前言》,中国出版集团星界图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 转引自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页
    ③ 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173页
    ① 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37页
    ② 周明鹃:《论中国现代作家怀念童年的主观动因》,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③ 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① 转引自陈曦:《自传、性别与历史:对凌叔华<古韵>的解读》,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0期
    ② 杨义:《方兴未艾的家族和家族文学研究》,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
    ③ 莫言:《会唱歌的墙》,新浪读书,http://book.sina.com.cn,2005年12月13日
    ① 吴亮,程德培:《新小说在1985》,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475页
    ① 翟瑞青:《现代作家和教育》,国际文化公司出版,1999年,第209-210页
    ① 常海云:《京派作家萧乾的儿童视角叙事探析》,载《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② 刘艳:《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萧红‘忆家’题材系列与严歌苓<穗子物语>合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② 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③ 徐顽强:《鲁迅的童年经验与其小说创作中的深层叙事结构》,载《天中学刊》,2002年第6期
    ① 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② 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黄河出版社,1985年版
    ③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3页
    ① 汤锐:《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② 平原:《童年的烙印——从童年经验看鲁迅、胡适文化性格的差异》,载《美与时代》(下),2005年第6期
    ③ 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86-287页
    ① B·英海尔德,H·辛克莱,M·博维尔,著,李其维,译:《学习与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 赵新:《创造的秘密——艺术家精神结构探析》,硕博士优秀毕业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① 翟瑞青:《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② 李其为:《破解“智慧胚胎学”之谜》,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③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9-30页
    ④ 莫言:《莫言散文集·会唱歌的墙》,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① [美]克雷奇:《心理学纲要》(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78页
    ② 弗洛伊德:《目前对战争和死亡的看法》,《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② 周新民,刘醒龙:《和谐:当代文学的精神再造》,选自於可训主编:《对话著名作家》,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3页。
    ① 杨守森:《20世纪中国作家心态概观》,《文史哲》,1998年第3期
    ② 施建伟:《林语堂在大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① 《白薇谈家乡年俗》,《长沙晚报》,2009年01月21日
    ①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9页
    ② 贺雄飞:《守望灵魂:<上海文学>随笔精品》,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③ 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④ 孙犁:《蚕桑之事》,载《光明日报》,1987年8月23日
    ① 何西来:《文章千古事——关于<白鹿原>评论的评论》,载《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② 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 刘增人,刘泉:《臧克家论稿》,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页
    ② 刘增人,刘泉:《臧克家论稿》,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页
    ① 康长福:《美丽总是忧愁的:沈从文创作理想的悖论行》,载《齐鲁学刊》,2006年第6期
    ② 彭涑芬:《“辣”、“倔”、“蛮”——丁玲个性气质的文化基因及其丰富、发展》,载《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③ 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④ [唐]杜佑:《通典·州郡典》,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版
    ① 应晓琴:《南方文化与唐代边塞诗》,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② 张瑞英:《蓬勃张扬的生命强力——四川现代乡土小说中的强势人物形象分析》,载《东方论坛》,2007年第2期
    ③ 《郭沫若全集》(文学篇),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年版,第12页
    ① 刘纬毅:《三晋人文精神》,载《史志研究》,1998年第3期
    ① 白雪梅:《浅谈端木蕻良先生的文学创作及研究》,中国语文网
    ① 《白薇谈家乡风俗》,载《长沙晚报》,2009年01月21日
    ② 杨剑龙:《论鲁迅乡土小说的民俗色彩》,《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① 宗珏:《评萧乾的<栗子>》,收入鲍霁:《萧乾研究资料》,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405页
    ② 萧乾:《北京城杂忆》,收入《点滴人生》,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页
    ③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收入唐文一,刘屏主编:《往事随想·萧乾》,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5页
    ① 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② 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③ 江曾祺:《沈从文的寂寞》,选自《晚翠文谈新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8页
    ④ 弗洛伊德,著,林克明,译:《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56页
    ⑤ 阿德勒,著,黄国光,译:《超越自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19页
    ① 舒乙:《真人——冰心辞世十年祭》,载《文汇报》,2009年04月10日
    ① 孙犁:《读萧红作品记》,收入《尺泽集》,百花文艺出出版社,1982年版
    ① 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②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① 凌叔华,著,傅光明,译:《<古韵>——凌叔华的文与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158页
    ② 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朴素的歌>序》,载《文艺阵地》第6卷第4期,1942年4月10日
    ③ 茅盾:《近年来介绍的外国文学——国际反法西斯文学的轮廓》,载《文哨》第1卷第1期,1945年5月
    ④ 张志平:《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9页
    ① 田涛:《沃土·后记》,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① 谭桂林:《转型与整合——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7-78页
    ① 谢有顺:《苦难的书写如何才能不失重——我看汶川大地震后的诗歌写作热潮》,载《南方文坛》,2008年第5期
    ① [美]罗杰·马丁·基辛(Roger Martin keesing):《文化·社会·个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① 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页
    ① 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作家小说个案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2页
    ① 舒乙:《五把钥匙》,选自《老舍作品精选》(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 转引自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③ 转引自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④ 转引自殷国明:《早(?)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载《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⑤ 张爱玲:《致宋淇夫妇的信》,转引自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六十年与六十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① 转引自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3-484页
    ② 张定璜:《鲁迅先生》,李何林,编:《鲁迅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52页
    ③ 张定璜:《鲁迅先生》,李何林,编:《鲁迅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3-54页
    ④ 陈漱渝,主编:《说不尽的阿Q——无处不在的灵魂》,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570页
    ⑤ 汪培基,等,译:《英国作家论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385页
    ⑥ 沈从文:《青色魇》,载《沈从文小说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⑦ 夏志清,著,刘铭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① 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7页
    ① 杨匡汉,孟繁华:《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②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①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王安忆自选集》,第5卷,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383-384页
    ②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王安忆自选集》,第5卷,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388页
    ③ 叶文龄:《愿你也铸一朵“金蔷薇”》,收入秦牧等著,孟繁华汇编:《当代作家谈创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① 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收入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99页
    ② 孙犁: 《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收入《秀雾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881年版
    ① 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第433页
    ② 莫言:《莫言散文集·会唱歌的墙》,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① 莫言:《莫言散文集·会唱歌的墙》,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① 叶文玲: 《愿你也铸一朵“金蔷薇”》,收入秦牧,等,著,孟繁华,主编:《当代作家谈创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0-71页
    ② 苏童:《关于创作,或无关创作》,载《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3期
    ③ 张志忠:《感觉莫言》,收入林建法,傅任,选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7页
    ④ 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收入林建法,傅任,选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①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
    ② 林海音:《苦念北平》,选自《林海音作品精编》,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③ 工西彦:《悲凉的乡土·自序》,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④ 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⑤ 钱理群:《乡村记忆与都市体验:走进鲁迅世界的一个入口》,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 蹇先艾:《朝雾·序》,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② 郭秀琴:《萧红迟子建儿童叙述视角之比较》,载《阴山学刊》,2008年第1期
    ③ 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① 钱瑚群:《让鲁迅回到儿童中间》,载《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2期
    ② 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① 萧红:《呼兰河传》,选自《萧红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① 李广田:《画廊集·题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② 杜素娟:《沈从文与<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③ 杨晦:《沙汀创作的起点和方向》,收入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0页
    ① 季红真:《恋乡与怨乡的双重情结》,载《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1期
    ① 吴晓东:《废名的乡土记忆》,载《十月》,2006年第3期
    ① 卢建红:《中国现代作家的故乡叙事——师陀的还乡之旅》,载《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6期
    ② 季红真:《恋乡与怨乡的双重情结》,载《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1期
    ① 季桂起:《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① 刘雨:《心灵走在回家的路上——作家的故乡记忆与艺术的精神还乡形式》,载《文艺争鸣》,2002年第5期
    ② 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① 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 周保欣:《伦理文化与文学“中国性”的生成》,载《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
    ① 《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① 丁祖荫:《女子家庭革命说》,载《女子世界》,1904年4月,第4期
    ①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① 叶永胜:《理性与情感的两难——家族文学的背反叙事心态》,载《东方论坛》,2005年第6期
    ① 苏雪林:《家》,选自《苏雪林代表作——棘心》,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① 朱湘:《我的童年》,选自《朱湘精品集》,中国出版集团兴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09年版,第160页
    ① 胡志军,张万里:《自传体记忆的本土文化心理学取向研究路径》,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② 勒热讷:《自传契约》,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页
    ① 周作人:《人的文学》,赵家璧主编,胡适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台北市业强出版社,1990年版,第195页
    ② 《巴金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42-443页
    ① [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66页
    ① 落英缤纷:《母亲、父亲、家族、大地——对张炜小说的几点看法》,落英缤纷的世界,http//blog.stnn.cc,2006年01月01日
    ② 胡志军,张万里:《自传体记忆的本土文化心理学取向研究路径》,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③ 转引自刘剑梅:《漂泊者的心灵自传》,载《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
    ①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② 王安忆:《故事和讲故事》,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③ 袁国兴:《中国现代文学初期女性作家“自叙传”小说的“少女情怀”和“病态叙事”》,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④ 林徽因:《记忆》,载《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3月22日
    ① 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
    ② 陈龙:《自传性:现代女作家“女性写作”的途径》,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
    ① 傅光明:《<凌叔华的文与画>代序》,收入凌叔华著,傅光明译:《古韵——凌叔华的文与画》,f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① 老舍:《怎样写小说》,收入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4-76页
    ② 老舍:《人物的描写》,收入《老舍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③ [英]毛姆:《巨匠与杰作》,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第155页
    ④ 师陀:《<果园城记>序》,收入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6页
    ① 赵树理:《也算经验》,收入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② 苏雪林:《郁达夫论》,选自《苏雪林代表作——棘心》,华夏出出版社,2009年版,第229-230页
    ① 戴光中:《胡风传》,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② 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③ 转引自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① 孔海立:《端木蕻良和他的小说(1933-1943)中的自我形象》,《中国现代研究丛刊》,1999年第2期
    ① 苏雪林:《郁达夫论》,选自《苏雪林代表作——棘心》,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229页
    ②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160页
    ③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② 朱湘: 《说自我》,选自《朱湘散文精品集》,中国出版集团行街图书,2009年版,第153页
    ① 苏北:《第二记·晚饭花集》.选自《忆·读汪曾祺》,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①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87页
    ② 老舍:《我怎样写<离婚>》,收入《老舍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191页
    ①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② 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39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页
    ① 张亚男:《论师陀的长篇小说<结婚>的叙事策略》,载《作家杂志》,2008年第10期
    ① 廖增湖: 《沸腾的土地——莫言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② 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③ 龙慧萍,张志忠:《从“他者”到乌托邦》,载《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① 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① 翟瑞青:《现代作家和教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09-210页
    ① 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② 秦祖辉,王宏根:《从叙述视角论<呼兰河传>的中和之美》,载《名作欣赏》,2008年第8期,第46页
    ③ 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页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00页
    ② 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① 张志平:《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②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19页
    ③ 王黎君:《20世纪中国儿童视角小说的演变》,载《学术月刊》,2010年7月号
    ④ 段建军:《西方文论选读》,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① 张志平:《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179页
    ① 转引自李建军:《小说修辞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② [俄]什克洛夫斯基,著,方删,等,译:《作为手法的艺术》,收入《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
    ① 文能,迟子建:《畅饮“天河之水”——迟子建访谈录》,载《花城》,1998年第1期
    ① 莫言,刘:《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莫言访谈录》,选自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② 艾尔默·莫德,著,徐迟,译:《托尔斯泰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③ 莫言,刘:《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莫言访谈录》,选自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① 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① 洪治纲: 《主体性的弥散》,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56页
    ② 金惠敏:《在虚构和想象中越界——[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访谈录》,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① [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6页
    ① 米盖尔·杜夫海纳,著,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84页
    ② 尹航:《重返本源和谐之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③ 季桂起:《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论“五四”小说“心理化”的精神艺术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④ 俞平伯:《冬夜·自序》,亚东图书馆,1923年版,第1页
    ① 老舍:《事实的运用》,收入《老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93页
    ② 转引自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① 庐隐:《庐隐自传》,上海:第一出版社社,1934年版,第74页
    ② 庐隐:《庐隐自传》,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年版,第91页
    ③ 苏雪林:《关于庐隐的回忆》,载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苏雪林代表作——棘心》,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页
    ① 李洁非:《路翎底气质》,载《钟山》,2008年第6期
    ② 胡风:《青春底诗》,选自《胡风选集》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页
    ① 沈从文:《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收入《沈从文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② 张立新:《“成长”的焦虑:沈从文自我与世界的分裂与弥合》,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③ 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87页
    ① 萧乾:《中国现代作家选集:萧乾(自序)》,台湾:钟馗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版
    ① 舒乙:《老舍》,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贞
    ② 刘涛新发现的老舍佚文:《没法不“差不多”》,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10年第2期
    ① 古世仓,吴小美:《老舍与中国革命》,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② 老舍:《我的创作经验》,《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③ 古世仓,吴小美:《老舍与中国革命》,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① 废名:《黄梅初级中学同学录序三篇·之三》,载《大公报·星期文艺》,1936年11月17日
    ①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第6卷,第二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② 萧红:《现代文艺活动与“七月”》,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67页
    ③ 张抗抗:《大江逆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08页
    ④ 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页
    ① 莫言,刘(?):《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莫言访谈录》,选自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② 刘半农:《瓦釜集·自序》,选自鲍晶:《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页
    ③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选自鲍晶:《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9页
    ④ 王彬彬:《孙犁的意义》,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①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9页
    ② 李贞:《<儿女英雄传>的文学语言审美》,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页
    ①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半,第221页
    ① 莫言:《会唱歌的墙》,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② 《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自觉》,载《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
    ③ 俞平伯:《冬夜·自序》,亚东图书馆,1923年版,第1页
    ④ 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61页
    ① 潘华琴:《“立象尽意”:内在情感的自我赋形》,载《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② 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73页
    ① 郭海霞:《萧红文本:生命之在的诗意裸露》,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② 王本朝:《基督教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体验》,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① 沈从文:《(篱下集)题记》,1933年12月13日
    ① 陈歆庚: 《谁是“谋杀”文学的“元凶”?》,载《文学自由谈》,2010年第6期
    ① 转引自张均:《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页
    ② 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③ 庐隐:《庐隐散文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① 孟度:《关于杨绛的话》,收入《钱钟书、杨绛研究资料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1-662页
    ② 林筱芳:《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③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收入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4页
    ① 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74页
    ② 老舍:《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6页
    ① 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页
    ② 老舍:《言语与风格》,载《宇宙风》,1936年第31期
    ③ 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① 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① 王琪玖:《何其芳延安时期的诗歌创作》,载《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② 贺仲明:《暗哑的夜莺——何其芳评传》,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③ 巴金:《巴金六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25-526页
    ① 刘增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① 沈从文:《论冯文炳》,收入《沫沫集》,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版
    ② 孟实[朱光潜]:《桥》,载《文学杂志》,第1卷,1937年7月,第3期
    [1]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5][英]弗吉尼亚·伍尔芙:《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
    [6]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7]季桂起:《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翟瑞青:《现代作家和教育》,国际文化公司出版,1999年版
    [9]翟瑞青:《二十世纪中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黄河出版社,1985年版
    [1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2]B·英海尔德,H·辛克莱,M·博维尔,著,李其维,译:《学习与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李其为:《破解“智慧胚胎学”之谜》,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15]莫言:《莫言散文集·会唱歌的墙》,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16][美]克雷奇:《心理学纲要》,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17][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18]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97年版
    [20][唐]杜佑:《通典·州郡典》,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版
    [2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阿德勒,著,黄国光,译:《超越自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23]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4]凌叔华,著,傅光明,译:《<古韵>——凌叔华的文与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25]张志平:《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谭桂林:《转型与整合——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7]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28]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张定璜:《鲁迅先生》,李何林,编:《鲁迅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0]夏志清,著,刘铭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33]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赵家璧主编,胡适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台北市业强出版社,1990年版
    [35]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6]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7]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
    [39][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4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1][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6页
    [42][法]米盖尔·杜夫海纳,著,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43]尹航:《重返本源和谐之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5]古世仓,吴小美:《老舍与中国革命》,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46]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l]钱理群:《乡村记忆与都市体验:走进鲁迅世界的一个入口》,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季桂起:《晚清与“五四”小说变革异同论》,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3]周明鹃:《论中国现代作家怀念童年的主观动因》,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杨义:《方兴未艾的家族和家族文学研究》,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
    [5]常海云:《京派作家萧乾的儿童视角叙事探析》,载《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6]刘艳:《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萧红‘忆家’题材系列与严歌苓<穗子物语>合论》,载《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7]徐顽强:《鲁迅的童年经验与其小说创作中的深层叙事结构》,载《天中学刊》,2002年第6期
    [8]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9]张瑞英:《蓬勃张扬的生命强力——四川现代乡土小说中的强势人物形象分析》,载《东方论坛》,2007年第2期
    [10]殷国明:《早期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载《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11]卢建红:《中国现代作家的故乡叙事——师陀的还乡之旅》,载《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6期
    [12]季红真:《恋乡与怨乡的双重情结》,载《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1期
    [13]刘雨:《心灵走在回家的路上——作家的故乡记忆与艺术的精神还乡形式》,载《文艺争鸣》,2002年第5期
    [14]叶永胜:《理性与情感的两难——家族文学的背反叙事心态》,载《东方论坛》,2005年第6期
    [15]袁国兴:《中国现代文学初期女性作家“自叙传”小说的“少女情怀”和“病态叙事”》,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6]陈龙:《自传性:现代女作家“女性写作”的途径》,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
    [17]张立新:《“成长”的焦虑:沈从文自我与世界的分裂与弥合》,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18]张亚男:《论师陀的长篇小说<结婚>的叙事策略》,载《作家杂志》,2008年第10期
    [19]秦祖辉,王宏根:《从叙述视角论<呼兰河传>的中和之美》,载《名作欣赏》,2008年第8期
    [20]王黎君:《20世纪中国儿童视角小说的演变》,载《学术月刊》,2010年7月号
    [21]王彬彬:《孙犁的意义》,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