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兵器疏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考工记》是先秦文献中第一部关於科技和手工业的著作,详细地论述了器物形制、制作过程、部件名称及比例、審核標準等,反映了先秦时代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这些器物的形制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虽然很多已经退出历史舞臺,但历史的痕跻都显示出它们曾经的辉煌。
     《考工记》中关於兵器的描述具体而翔实,由此可以了解到战争在当时社会所占的重要地位。二十世纪以来,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提出,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尤其层出不穷的考古发掘,使几千年前的实物得以重现,这为研究只留存于文献纪载而无法親见的器物提供了极好的契机。运用出土实物印证古文献记载,藉助文献记载为出土实物定名,是贯通训诂学和考古学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很多文献记载因为看不到实物,总是无法有直观的视觉和明晰的了解,通过考古出土的实物,就能一目了然;相应地,因时代久远很多无法命名的出土实物可以在古代文献找到依据。
     本文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考工记》的兵器部份进行概括和梳理。根据传统分类方法,把兵器分成以下几类:
     长兵器:斧斤、戈戟、矛殳。
     短兵器:劍、刀。
     远射兵器:弓、弩、矢。(附“射侯”)
     防护器具:甲胄、盾。
     在具体讨论过程中,先总述某种兵器的起源与演变,描述其形制和结构,然後结合《考工记》中的相关篇章进行研究,以求对该兵器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随後以经文、鄭注和孙疏为重点,根据《考工记》篇章,对其中涉及到的兵器及其部件进行梳理,尽可能利用出土实物及其相关研究成果作出印证,且附上实物图片。对注疏相抵牾或不明了之处,运用与著作年代相近的其他文献进行参照,尝试作出合理的解释。除了兵器名物,还从语言文字角度研究鄭注孫疏:其一,对经文和注疏中的字句、文段和句读进行梳理;其二,释义不当的字词重新注解,并查检《汉语大词典》有关《考工记》的词條在释义、立项、书证等方面是否正确,对不妥帖之处提出改订意见。
     “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举例加以说明。
Kao Gong Ji (the Artificers'Record) is the earliest document to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 technology and handicraft industry in pre-Qin dynasty, and is a work well-known throughout the ages and all over the world. It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n the form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implements, revealing mature mathematical theories, a newly emerging scientific capacity, and the advanced handicraft technology of the pre-Qin era. During their long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se implements have not changed greatly, and although many of them have since withdrawn from the historical stage, evidence still shows traces of their resplendent past. Current research on historical implements continues to place great emphasis on the Kao Gong Ji.
     Since the 20th century, plenty of excavated materials have provided much new evidences for ancient historical research. In light of such evidence, Wang Guowei put forward "the method of double evidences"-combining the study of ancient transmitted documents with that of newly excavated materials, and afterwards Rao Zongyi presented "the method of triple evidences"-wherein the excavated materials ar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the unearthed objects themselves and the paleography which is recorded on them. These two methods have come to be applied to the practice of the document research with increasing regularity. In recent years, the archaeological objects unearthed have offered us both real and intuitive material evidence. Much of the received literature is difficult to fully understand without the aid of visual and concrete objects, whil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make them clear at first glance. Correspondingly, the unearthed wares which could not otherwise be identified find their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records of ancient documents. Therefore, using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to corroborate the objects recorded in ancient documents, are both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s in studying the Kao Gong Ji. The achievements of paleography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in this study, as some characters in this book have retained their ancient original forms, different from those adopted in later orthography. Thus we can use the inscriptions on oracle bones, bronze, bamboo slips, silk and other materials to provide collateral evidence in this study.
     In the Kao Gong Ji, the description of weapons (including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weapons) is especially thorough and specific, which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warfare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Scholars have laid particular emphasis on metallurgy in Kao Gong Ji. I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heritages on bronze foundry to be found among ancient tests. The manufacturing of spears, ges (dagger-axe with a cross blade, made of bronze or iron, with a long handle), halberds, arrowheads, and swords, reflected the outstanding foundry technology that existed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Gong Ren (Bow Artificer) is the longest section in the Kao Gong Ji, and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manufacturing of the compound bow in the pre-Qin era.
     In my dissertation, I divided the study of weapons of the Kao Gong Ji into two parts:Offensive weapons and defensive weapons.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three sections:
     Ⅰ. Long weapons:axe, Ge (dagger-axe with a cross blade, made of bronze or iron, with a long handle) and halberd (an ancient weapon with a pointed bronze or iron head and a sharp blade fitted on the head of a long handle), spear (an ancient weapon with bronze or iron head fixed on a long pole), and Shu (an ancient weapon made of bamboo, with ridges but no blade).
     Ⅱ. Short weapons:sword and Dao (an ancient weapon for cutting, mowing, hacking or chopping).
     Ⅲ.Long-shooting weapons:compound bow, crossbow, and arrow.
     The second part also includes study of leather armor and shields.
     In each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I undertak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weapon, including its name, form, manufacture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languages that is employed to describe it. There are three research methods employed:reference to relevant documents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Zhou Li and the other documents from the pre-Qin era); verification from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e use of archaeologically unearthed objects to verify the implements in Kao Gong Ji); and diagrammatic confirmation (inserting pictures or diagrams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My research on the Kao Gong Ji has involved collecting and integrating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the evidence of archaeologically unearthed materials. As I attempt to solve problems in the work, I endeavor to base my own conclusions on the solid foundation laid down by prior scholars, elaborating on this basis by reference to evidence that can be gleaned by the further study of new materials.
引文
①陸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河南献上开献书之路,时有李氏上《周官》五篇,失《事官》一篇,乃购千金,不得,取《考工耙》以補之。”
    ②萧子顯:《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398页。
    ③五代末年,聶崇义在周世宗时被旨撰《三礼图》,他以阮谌等六家舊图刊定,成《三礼图集注》(简称《三礼图》)二十卷。
    ④《四库全书总目·鬳齐考工记解提要》:“诸工之事非图不顯,希逸以《三礼图》之有关於《记》者,探摭附入,亦颇便於省览。”
    ⑤《三礼图》内容包括:冕服图、后服图、冠冕图、宫室图、投壶图、射侯图、弓矢图、旌旗图 玉瑞图、祭玉图、匏爵图、鼎俎图、尊彝图、丧服图、襲斂图、丧器图。参见聶崇义纂辑、丁鼎点校:《新定三礼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戴震:《考工记图序》,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707页: “同学治古文辞,有苦《考工记》難读者,余语以诸工之事,非精究少广旁要,固不能推其制以盡文之奥曲。鄭氏《注》善矣,兹为图,翼赞鄭学,择其正论,補其未逮。图传某工之下,俾学士顯白观之。”
    ②戴震:《考工记图·後序》,《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843页。
    ③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3-283页。
    ④程瑤田:《通艺录之七·磬折古义》,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88-325。
    ⑤参看张言夢:《汉至清代<考工记>研究和注释史述论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①梁啟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200页。
    ②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
    ③转引自闻人军:《<考工记>導读》,巴蜀书社,1988年,171页。
    ④转引自闻人军:《<考工记>導读》,巴蜀书社,1988年,171页。
    ⑤孙机:《中国古独輈马车的结构》,《文物》,1985年第8期,25-40页。
    ⑥汪少华:《中国古车与名物考辨》,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⑦马衡:《戈戟之研究》,《凡将齐金石叢稿》卷三,中华书局,1977年,121-126页。
    ⑧郭沫若:《说戟》,《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卷二,科学出版社,1961年。
    ⑨郭寶钧:《戈戟馀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本第3分,195年。
    ⑩郭德维:《戈戟之再辨》,《考古》,1984年第12期,1108-1117页。
    11钟少異:《试论戟的几个问题》,《文物》,1995年第11期,5459页。
    ①杨泓:《中国古代的戟》,《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1978年5月,在湖北随縣曾侯乙墓中出土一套编钟,湖北省博物馆等在1981年进行复制成功。见胡家喜等:《採用国产有机硅橡膠翻模复制曾侯乙墓编钟成功》,《江汉考古》,1981年S1期,37-40页;吴厚品等:《用现代熔模铸造工艺复制曾侯乙编钟》,《江汉考古》,1981年S1期,41-46页。
    ③闻人军:《<考工记>中聲学知识的数理诠释》,《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82年第4期。
    ④转引自闻人军:《<考工记>导读》,巴蜀书社,1988年,176页。
    ⑤林巳奈夫:《中国古玉的研究》,艺术图书公司,1997年。
    ⑥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第5期。
    ⑦孙庆伟:《<考工记·玉人>的考古学研究》,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考古学研究》(四),科举出版社,2000年,115-139页。
    ⑧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第6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⑨关於《考工记》在西方的研究参看闻人军:《<考工记>导读》,巴蜀书社,1988年,180 181 页。
    ①林尹:《周礼今注今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②闻人军:《<考工记>导读》,巴蜀书社,1988年,2页。
    ③戴吾三:《<考工纪>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④后德俊:《楚文物与<考工记>的对照研究》,《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1期。
    ⑤参见后德俊:《楚国科学技术史稿》(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光耀东方:楚国的科技成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35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46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0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35页。
    ⑤王應麟:《困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67页。
    ⑥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一》,兑王雲五:《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61页。
    ⑦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103页。
    ⑧顧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846、1847页。
    ⑨梁啟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饮冰室合集》第12卷,中华书局,1989年。
    ⑩史景成:《<考工记>之成书年代考》,《书目季刊》,春季第5卷第3期,1971年。
    ①郭沫若:《<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天地玄黄》,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转引自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64-167页。
    ②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参见李秋芳:《20世纪<考工记>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5期。
    ③夏玮瑛:《<周礼>书中有关農业条文的解释》,農业出版社,1979年,2、3页。
    ④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28页。
    ⑤王燮山:《“考工记”及其中的力学知识》,《物理》,1959年第5期,197页。
    ⑥闻人军:《<考工记>成书年代新考》,《文史》,第23辑,1984年;收入《<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69-182页。
    ⑦沈长雲:《谈古官司空之职——兼说《<考工记>的内容及成书年代》,《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3期。
    ①刘广定:《从钟鼎到鉴燧——六齐与《<考工记>有关的问题试探》,《中国艺术文物讨论会论文集——器物》,台北故宫博物院,1991年。
    ①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707-709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1554页。
    ③孙诒让:《墨子閒诂》,中华书局,2001年,166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55页。
    ⑤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1355页。
    ⑥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67页。
    ⑦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4年,62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535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49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37页。
    ④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545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榖梁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6页。
    ⑥引自李昉:《太平御览·兵部七○》,中华书局,1960年,1554页。
    ⑦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2795、2796页。
    ⑧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2280页。
    ⑨孙诒让:《墨子閒诂》,中华书局,2009年,160页。
    ⑩王学理:《秦俑兵器芻论》,《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59-80页。
    ①郭寶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图10:1。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262页。
    ②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41、242页。
    ③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35页。
    ④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匯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1361页。
    ⑤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221页。
    ⑥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2690页。
    ⑦郭寶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图10:1。
    ①王先谦:《莊子集解》,中华书局,1999年,29页。
    ②胡平生:《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7页。
    ③钱存训:《书於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47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07页。
    ①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36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25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1034页。
    ④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2639页。
    ⑤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36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1034页。
    ②钱存训:《书於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47页。
    ③李济:《殷墟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李济文集》(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51页。
    ④钟志成:《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出土一套文书工具》,《文物》,1975年第9期,2021页。
    ⑤钟志成:《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出土一套文书工具》,《文物》,1975年第9期,图版贰:左上角。
    ⑥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桐柏縣文管辨:《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13页。
    ①戴遵德:《原平峙峪出土的东周铜器》,《文物》,1972年第4期,70页。
    ②襄阳首届亦工亦農考古训练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劍等文物》,《文物》,1976年第11期,65-66页。
    ③辉縣百泉文物保管所 崔墨林:《河南辉縣发现吴王夫差铜劍》,《文物》,1976年第11期,71页。
    ④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第4期,204页。
    ⑤南陵縣文化馆刘平生:《安徽南陵縣发现吴王光劍》,《文物》,1982年第5期,59页。
    ⑥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36页。
    ⑦荊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据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8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360页。
    ②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匯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869页。
    ③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509页。
    ④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640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50页。
    ⑥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35页。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7页。
    ①原注:“参阅后德俊《楚文物与考工记的对照研究》,《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1期。
    ①魏徵、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924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1433、1434页。
    ③聶崇义纂辑、丁鼎点校解说:《新定三礼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王国维:《古史新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2-3页。
    ⑤于省吾:《雙劍誃群经新证·雙劍誃诸子新证》,上海书店,1999年,202页。
    ①陈直:《<史记>新证·自序》,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3页。
    ②冯胜君:《二十世纪古文献新证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6页。
    ③饶宗颐:《古史重建与地域扩张问题》,《新出土文献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7-68页。
    ④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⑤陸敬嚴:《中国古代兵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故宫青铜兵器图录》,台湾故宫博物院,1995年。
    ⑦刘旭:《中国古代兵器图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⑧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
    ①刘秋霖:《中国古代兵器图说》,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②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①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10页。
    ②详见“《考工记》的成书年代”节。
    ①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②夏玮瑛:《植物名释札记》,農业出版社,1990年。
    ③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樂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
    ④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411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190页。
    ②夏鼐:《什麽是考古学》,《考古》,1984年第10期,931页。
    ③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44页。
    ④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5页。
    ⑤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296页,图一八○:1,图版九八:1、2。
    ①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115页。
    ②湖北省鄂城縣博物馆:《鄂城楚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242-244页。
    ③武汉市考古队、汉阳縣文化馆:《武汉市汉阳縣熊家嶺楚墓》,《考古》,1988年第12期,1104页。
    ④洛阳博物馆:《洛阳西工区战国初期墓葬》,《文物资料丛刊》,第3期,119页。
    ⑤吴山菁:《江苏六合縣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299页。
    ⑥安徽省六安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縣城西窯厂2号楚墓》,《考古》,1995年第2期,132页。
    ⑦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539页。
    ⑧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296页。
    ⑨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541、3542页。
    ⑩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38页。
    ①王先谦:《莊子集解》,中华书局,1999年,41页。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556页。
    ③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16、217页。
    ④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7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536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276页。
    ③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139页。
    ④洪興祖:《楚辞補注》,中华书局,2006年,285页。
    ⑤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551页。
    ⑥张志聰:《黄帝内经集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391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2236页。
    ①王璡:《中国古代金属原质之化学》,《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及金丹术》,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5年,6页。
    ②章鸿钊:《中国用锌的起源》,《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及金丹术》,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5年,21页。
    ③梁津:《周代合金成份考》,《科学》,第九卷第十期,1925年3月。
    ④近重真澄:《东洋炼金术》,(所据乃英文译本Masumi Chikashigc:Oriental Alchemy),东京内田老寉圃出版,1936年。
    ⑤张子高:《六齐别解》,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8年第2期,161页:“凡是与锡对举成文的‘金’,所指即係纯铜而非青铜。”
    ⑥周始民:《考工纪六齐成份的研究》,《化学通报》,1978年第3期,57页。
    ⑦路迪民:《“六齐”新探》,《文博》,1999年第2期,72页:“《考工记》六齐配方中的‘金’是指赤铜,而非青铜。”
    ⑧闻人军:《考丁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2页:“(六分其金而锡居一)金:一般认为指红铜,即紫铜;也有认为是指青铜合金的。无论从《考工记》有关用语(如‘吴粤之金锡’),‘鉴燧之齐’要求‘金锡半’的合理性,还是从多数化学分析报告来看,以前一说较佳,故下面的注释和译文均以此为据。”
    ①陈夢家:《殷代铜器的合金成份及其铸造》,《考古学报》,1955年第7册,31-43页。
    ②杨宽:《试论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文史哲》,1955年第2期:“青铜器是否坚韧,主要是看青铜的合金成份是否合适。大凡青铜中锡的成份估20%左右,最为坚轫,所以《考工记》规定斧斤之齐所需的青铜,所含铜和锡的比例是5比1;戈戟之齐所需的青铜,所含铜和锡的比例是4比1。大凡青铜中锡的成份占30-40%的硬度最高,所以《考工记》规定大刃之齐所需的青铜,所含铜和锡的比例是3比1;削殺矢之齐所需的青铜,所含铜和锡的比例是5比2。”
    ③张子高:《六齐别解》,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8年第2期,161页:“所谓‘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者,按其配合程序说,应该是:去了若干重量的铜,再取它的重量三分之一的锡,这样熔和出来的青铜适合於铸造大刃之用。按其成份说,铜三份,锡一份,合计为四份,所以得出的青铜,其中铜锡的百分率分别为75%和25%,而不是66.7%和33.3%。”
    ④路迪民:《“六舟”新探》,《文博》,1999年第2期,72页:“配料时,将‘铜原料’分为六堆,‘锡原料’相当於‘铜原料’的一堆,故有‘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这种直接而明确的语言描述。”因为‘锡’(原料)不是‘金’(铜材料),所以‘居’字不是‘估据’之意义,应作‘相当於’解。”⑤表格参考周始民:《考工记六齐成份的研究》,《化学通报》,1978年第3期,57页。
    ⑥杨根、丁家盈:《司母戊大鼎的合金成份及其铸造技术的初步研究》,《文物》,1959年第12期,28页。
    ⑦梁津:《周代合金成份考》,《科学》,第九卷第十期,1925年3月。
    ⑧上海博物馆:《我国古代青铜器展览》,1977年;转引自周始民:《考工记六齐成份的研究》,《化学通报》,1978年第3期,57页。
    ①杨根:《雲南晋宁青铜器的化学成份分析》,《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75页。
    ②张子高:《六齐别解》,《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8年第2期,159页。
    ③梁津:《周代合金成份考》,《科学》,第九卷第十期,1925年3月。
    ①近重真澄:《东洋炼金术》,(所据乃英文译本Masumi Chikashigc:Oriental Alchemy),东京内田老寉圃出版,1936年。
    ②小松茂、山内淑人:《东洋古铜器之化学的研究》,《东方学报》,京都第三册,1933年3月。
    ③张子高:《六齐别解》,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8年第2期,162、163页。
    ④周始民:《考工记六齐成份的研究》,《化学通报》,1978年第3期,57页。
    ⑤郭寶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聯书店,1963年,12页。
    ⑥路迪民:《“六齐”新探》,《文博》,1999年第2期,73页。
    ⑦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一》,见王雲五:《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71页。
    ①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一》,见王雲五:《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71页。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244页。
    ①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30、31页。
    ①季旭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971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968页。
    ③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96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1805、1806页。
    ②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30页。
    ③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縣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④何纪生:《广东发现的几座东周墓葬》,《考古》,1985年第4期,361、363页。
    ⑤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广宁縣铜鼓崗战国墓》,《考古学集刊》第一集,1981年,115页。
    ⑥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81页。
    ⑦王先谦:《释名疏证補》,2008年,中华书局,220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氏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548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35页。
    ③古文字字形转引自季旭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902、903页。
    ④湖北省博物馆:《盤龙城商代二里崗期的青铜器》,《文物》,1976年第2期,33页。
    ⑤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靈寶出土一批商代铜器》,《考古》,1979年第1期,20页。
    ⑥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105、106页。
    ②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隸殉葬墓》,《文物》,1972年第8期,21页。
    ③此分类根据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故宫青铜兵器图錄》,台湾故宫博物院,1995年,35页。
    ④韩保全:《西安老牛坡出土商代早期文物》,《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17页,图版9:2。
    ⑤杨绍舜:《山西柳林縣高红发现商代铜器》,《考古》,1981年第3期,211页,图版4:1。
    ⑥喀左縣文化馆等:《遼宁省喀左縣山湾子出土殷周青铜器》,《文物》,1977年第12期,28页。
    ⑦段文傑等:《中国美术全集》(4),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联合出版,2006年,图版91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樂银山嶺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237、238页。
    ②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楚雄万家壩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363页。
    ①范勇:《我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斧钺》,《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161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305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92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4075、4076页。
    ④林巳奈夫:《中国殷周时代的武器》,133,153-154页。转引自林澐:《说戚、我》,《林澐学衍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2页。
    ⑤转引自林澐:《说戚、我》,《林澐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4页。
    ⑥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第5期,462页。
    ⑦林澐:《说戚、我》,《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中华书局,1989年:後收入《林澐学衍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2-16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258-260页。
    ②郭寶钧:《戈戟馀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第三分,商务印书馆,1935年。见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册,316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7479页。
    ④程瑤田在《考工创物小记》所擬戈秘图,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106页。
    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53、57、58页。
    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故宫青铜兵器图錄》,台湾故宫博物院,1995年,38-42页。
    ①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舍:《故宫青铜兵器图錄》,台湾故宫博物院,1995年,38-42页。
    ②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怀来北辛堡战国墓》,《考古》,1966年第5期,23页。
    ③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縣燕下都44号墓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4期,234页,图十。
    ④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燕下都第23号遗址出土一批铜戈》,《文物》,1982年第8期,43-45页。
    ①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74页。
    ②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86页。
    ③李济:《殷墟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寿辰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1种,1935年。
    ④郭寶钧:《戈戟馀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第三分,1935年。见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册,318页。
    ①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65页。
    ①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78-81页。
    ②江陵縣文物局:《湖北江陵武昌义地楚墓》,《文物》,1989年第3期,45页。
    ③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124页。
    ④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127页。
    ①转引自周纬:《中国兵器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245页。
    ②湖南省博物馆、益阳縣文化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532-533页。
    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89页;高至喜:《楚文物图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2页。
    ④王步毅:《安徽霍山縣出土吴蔡兵器和车马器》,《文物》,1986年第3期,44、45页。
    ①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纪》,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125页。
    ②转引自周纬:《中国兵器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245页。
    ①江陵縣文物局:《湖北江陵武昌义地楚墓》,《文物》,1989年第3期,45页。
    ②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78-81页。
    ③江陵縣文物局:《湖北江陵武昌义地楚墓》,《文物》,1989年第3期,45页。
    ④湖南省益阳地区文物工作队:《益阳楚墓》,《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103页。
    ①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102、103页。
    ②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89页。
    ①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745页。
    ②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1页。
    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46页。
    ①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23页。
    ②戣的出土寶物参见钟少昊、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23页。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澧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
    ④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靈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110页。
    ⑤寶雞市博物馆:《寶雞竹园满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2期,7页。
    ①杨泓:《中国古兵器论叢》(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216页。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第4期,259-263页。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第4期,259-263页。
    ④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故宫青铜兵器图录》,台湾故宫博物院,1995年,32页。
    ①苏秉琦:《鬥鷄臺溝东区墓葬》,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1948年。
    ②寶雞市博物馆 王光永:《陕西省寶雞市峪泉生产队发现西周早期墓葬》,《文物》,1975年第3期,72页。
    ③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穫——昌平白浮西周木槨墓的新啟示》,《考古》,1976年第4期,251页。
    ④杨泓先生对西周戟制有极精闢的研究,以上西周戟制发展的相关问题据其《中国古代的戟》,《中国古兵器论叢》(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0年,160-165页。
    ⑤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0年,167页。
    ①郭寶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图10:1。
    ②参见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杨泓:《中国古兵器论叢》(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0年,171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等:《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3期,156页。
    ②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2-83页。
    ③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232页。
    ④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02-205页。
    ①荊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8页。
    ②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2-83页。
    ③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86页。
    ④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2-83页。
    ①武汉市考古队、汉阳縣文化馆:《武汉市汉阳縣熊家嶺楚墓》,《考古》、1988年第12期,1104页。
    ②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264页。
    ③周晓陸、纪达凯:《江苏连雲港出土襄城楚境尹戈读考》,《考古》,1995年第1期,75页。
    ④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0年,177页。
    ①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縣燕下都44号墓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4期,228-236页。
    ②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縣燕下都44号墓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4期,232-233页。
    ③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487页。
    ①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65页。
    ②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747页。
    ③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2637页。
    ①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0页。
    ②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65页。
    ①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191页。
    ②郝本性:《新鄭“鄭韩故城”发现一批战国铜兵器》,《文物》,1972年第10期,37页。
    ①转引自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73页。
    ①张童心、张崇宁:《臨猗程村东周墓发掘简报》,《文物季刊》,1993年第3期,11、12页。
    ②井中伟:《夏商周时期戈戟之柲研究》,《考古》,2009年第2期,61页。
    ③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5960页。
    ④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1页。
    ⑤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2页。
    ⑥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86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258-260页。
    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慈利石板村3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10期,3941页。
    ①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02-205页。
    ②井中伟:《夏商周时期戈戟之柲研究》,《考古》,2009年第2期,63、64页。
    ①戴震:《方言疏证》,张岱年:《戴震全书》(三),黄山书社,1994年,139页。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282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1825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37页。
    ⑤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2480页。
    ⑥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25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93页。
    ②史游:《急就篇》,嶽麓书社,1989年,13页。
    ③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28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325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88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943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69页。
    ③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726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1574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9页。
    ③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47-148页。
    ①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268页。
    ②湖北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4页,图六五。
    ③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268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等:《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3期,156、157页。
    ②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133-134页。
    ①益阳地区文物工作队:《益阳羊舞嶺战国东汉墓清理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2集,嶽麓书社,1984年。
    ②湖北省博物馆江陵工作站:《江陵马山十座楚墓》,《江汉考古》,1988年第3期,30页。
    ③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08-210页。
    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文物出版社,1995年;转引自井中伟:《夏商周时期戈戟之柲研究》,《考古》,2009年第2期,66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一九六三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掘》,《文物》,1976年第1期,54页。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79年。
    ③梁思永等:《侯家庄1004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图版135:1。
    ④见Max Loehr:"Chinese Bronze Age Weapons"(《中国青铜时代的兵器》),Ann Arbor,1956年;转引自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26页。
    ①单先进、熊传新:《长沙识字嶺战国墓》,《考古》,1977年第1期,64页。
    ②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2-83页。
    ③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浦口出土一批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10页。
    ④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133-134页。
    ⑤湖南省博物馆、益阳縣文化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526页。
    ⑥《稀世文物“吴王夫差矛”出土》,《人民日报》,1983年1月7日;转引自王人聰:《江陵出土吴王夫差矛铭新释》,《文物》,1991年第12期,92页。
    ①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61页。
    ②陸敬嚴:《中国古代兵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30页。
    ③湖北省博物馆:《曾候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287、289页。
    ④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桃源縣文化局:《桃源三元村一号楚墓》,《湖南考古辑刊》第4集,嶽麓书社,1987年。
    ⑤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04-206页。
    ⑥陈萝家:《战国度量衡略说》,《考古》,1964年第6期,312页。
    ①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45页。
    ②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瑤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26页。
    ①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①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65页。
    ②荊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8页。
    ③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3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册,文物出版社,1989年,287-293页。
    ②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桃源縣文化局:《桃源三元村一号楚墓》,《湖南考古辑刊》第4集,嶽麓书社,1987年。
    ③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04-206页。
    ①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第4期,210页。
    ②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縣燕下都44号墓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4期,233-236页。
    ③湖北省博物馆等:《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3期,156、157页。
    ④吴山菁:《江苏六合縣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301页。
    ⑤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133-134页。
    ⑥湖北省宜昌博物馆:《湖北枝江姚家港楚墓发掘报告》,《考古》,1988年第2期,166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411页。
    ②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62、63页。
    ①朱维德:《古殳考究——兼及<说文>中心词隐含机制阐释》,《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8389页。
    ②朱维德:《“殳”训指误》,《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8992页。
    ③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册),文物出版社,1989年,293-294页。
    ①以上参考沈融:《中国古代的殳》,《文物》,1990年第2期,70页。
    ①王培新:《吉林延邊出土的环状石器及其用途》,《文物》,1985年第4期,65-68页。
    ②延邊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延吉德新金谷古墓清理简报》,《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年第1期;转引自王培新:《吉林延边出土的环状石器及其用途》,《文物》,1985年第4期,65页。
    ③王培新:《吉林延环出土的环状石器及其用途》,《文物》,1985年第4期,66页。
    ④王培新:《吉林延邊出土的环状石器及其用途》,《文物》,1985年第4期,67页:“石斧一般作长方形或提醒,僅一端有刃,环形石器作圆形,周邊均有刃。石斧的刃与柄平行,环状石器的刃与柄垂直。其次,环状石器的使用痕跻与石斧的使用痕跻也是不同的。石斧是農业生产工具,用於砍伐雜草树木,其使用痕跻,经观察为:较小的破碴,少量较小的崩痕和斜向的磨蚀溝。环状石器的使用痕跻,则是大量的崩痕、破碴和断裂现象,不见磨蚀溝。这样分析之後,我们很难认为环状石器是作斧用的。”
    ⑤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臺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432页。
    ⑥沈融:《中国古代的殳》,《文物》,1990年第2期,71页。
    ①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縣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11页。
    ②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232页。
    ③参考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富阳曹家崗5号墓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88年第4册,482-483页。
    ④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縣和尚嶺春秋楚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118页。
    ①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第4期,206页。
    ②湖北省博物馆:《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5年第1期,21页,图十五:12图版五,13。
    ③夏侯湛:《獵兔赋》,引自李防:《太平御览·兵部八四》,中华书局,1960年,1624页。
    ④左思:《吴都赋》,引自李昉:《太平御览·兵部八四》,中华书局,1960年,1624页。
    ⑤陈超:《古殳形制研究》,《鄭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84页:“在1955年安徽寿縣蔡侯墓,1958-1959年在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1973年在湖北襄阳蔡坡四号墓中都发现过带三棱矛头的长柄兵器。在南方江淮流域的古楚、隨、吴、蔡诸国春秋晚期遗址中均发现有带锋刃的殳。”
    ⑥许道腾:《楚系殳(杸)研究》,《中原文物》,2005年第3期,68-72页。
    ⑦陈超:《古殳形制研究》,《鄭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84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册),文物出版社,1989年,294-295页。
    ②裘锡圭:《谈谈随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2432页。
    ③高至喜:《楚文物图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32页。
    ④裘锡圭:《谈谈随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2432页。
    ⑤湖北省前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06-207页。
    ①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57、59页。
    ②单先进、熊传新:《长沙识字嶺战国墓》,《考古》,1977年第1期,64页。
    ①郭寶钧:《山彪镇和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25-26页。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科学出版社,1959年,100-101页。
    ③湖北省博物馆:《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5年第1期,21页。
    ④鄭同修、隋裕仁:《山东威海市发现周代墓葬》,《考古》,1995年第1期,25页。
    ①秦始皇陵俑坑考古发掘队:《臨潼縣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文物》,1975年第11期,9页。
    ②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东侧第三号兵马俑坑清理简报》,《文物》,1979年第12期,7页,图九、十。
    ③王辉:《十九年大良造鞅殳鐏考》,《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5期,25页。
    ④王辉:《秦兵器及虎符选介》,《收藏》,2010年第6期,77页。
    ⑤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186页。
    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8、119页。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9页。
    ①转引自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549页。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549、2551页。
    ③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487、2489页。
    ④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371页。
    ⑤曾昭燏、蒋寶庚、黎忠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合编,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年,图版50。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杏园村东汉壁画墓》,《考古》,1985年第1期,图版3。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63页。
    ⑧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464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190页。
    ②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52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册),文物出版社,1989年,293-294页。
    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57、59页。
    ③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曹家岗5号墓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88年第4册,482-483页。
    ④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06-207页。
    ①陈啟源:《毛诗稽古篇·伯兮》;转引自朱维德:《古殳考究——兼及<说文>中心词隐含机制阐释》,《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90页。
    ②程瑶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纪》,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27页。
    ③朱维德:《古殳考究——兼及<说文>中心词隐含机制阐释》,《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90、91页。
    ①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42页。
    ②辽宁省昭鸟达盟文物工作站等:《宁城縣南山根的石槨墓》,《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33页,图版六:1。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澧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图版70:3。
    ④琉璃河考古工作队:《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隸殉葬墓》,《考古》,1974年第5期,315页。
    ⑤寶雞市博物馆等:《寶雞竹园溝等地西周墓》,《考古》,1978年第5期,290页。
    ⑥李伯谦:《中原地区东周铜劍渊源试探》,《文物》,1982年第1期,4448页。
    ⑦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97页。
    ①长興縣博物馆 夏星南:《浙江长興出土五件商周铜器》,《文物》,1979年第11期,94页。
    ②萧萝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4页。
    ③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舍:《故宫青铜兵器图录》,台湾故宫博物院,1995年,77、78页。
    ④中原古劍主要之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等地出土的青铜劍。
    ⑤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98页。
    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98页,图版五八:9。
    ①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第4期,204页,图版四:1。
    ②马道阔:《安徽廬江发现吴王光劍》,《文物》,1986年第2期,64页。
    ③襄阳首届亦工亦農考古训练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76年第11期,65页,图版四:1。
    ④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9-53页。
    ⑤荊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8页。
    ⑥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36页。
    ⑦高至喜:《春秋晚期楚墓出土铜劍探源》,《东南文化》,2010年第5期,5760页。
    ⑧湖北省博物馆等:《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3期,155页。
    ①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127、128页。
    ②湖南省博物馆、益阳縣文化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526页。
    ③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興舊市战国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106、107页。
    ④湖南省博物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队:《古丈白鹤湾楚墓》,《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349页。
    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慈利石板村3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10期,39页。
    ⑥参见刘秋霖:《中国古代兵器图说》,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84页:鄭轶伟:《中国古代冷兵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12页。
    ①高明:《建国以来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文物》,1959年第10期,30-31页。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97-98页。
    ①林寿晋:《东周式铜劍初论》,《考古学报》,1962年第2期,75页。
    ②李伯谦:《中原地区东周铜劍渊源试探》,《文物》,1982年第1期,44页。
    ①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故宫青铜兵器图录》,台湾故宫博物院,1955年,35、58页。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97页,图版五九:7;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98页,图版六七:1。
    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98页,图版五八:9。
    ⑤萧夢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考古学报》,1991年第2期,150、151页;贺刚:《先秦百越地区出土铜劍初论》,《考古》,1991年第3期,252-262页。
    ⑥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第4期,204页,图版四:1。
    ⑦襄阳首届亦工亦農考古训练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劍等文物》,《文物》,1976年第11期,65页,图版四:1。
    ⑧荊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图版二:1。
    ⑨马道阔:《安徽廬江发现吴王光劍》,《文物》,1986年第2期,64页。
    ①清人关於《桃氏》的研究著作有:方苞《考工记析疑·桃氏为劍》;陈衍《考工记辨证·桃氏》;阮元《揅经室集》卷五之《古劍镡臘图考》:戴震《考工记图考》;程瑶田《通艺录》之《考工创物小记·桃氏为劍考》。
    ②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16、217页。
    ③程瑶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147页。
    ④程瑶田撰、陈冠明等校点:《程瑶田全集》第二卷,黄山书社,2008年,157页。
    ①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化文艺出版社,2006年,85 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③林寿晋:《东周式铜剑初论》,《考古学报》,1962年第2期。
    ④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16、217页。
    ⑤郭寶钧:《殷周的青铜武器》,《考古》,1961年第2期,114-115页。
    ⑥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匯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102页。
    ⑦王先谦:《莊子集解》,中华书局,1999年,272页。
    ①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16、217页。
    ②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86、87页。
    ③郭寶钧:《殷周的青铜武器》,《考古》,1961年第2期,114-115页。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樂银山嶺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231-233页。
    ①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9-53页。
    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9-53页。
    ③江陵縣文物局:《江陵官坪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9年第3期,7页。
    ④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仰天湖25号木槨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92页。
    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9-53页。
    ⑥吴山菁:《江苏六合縣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299页。
    ⑦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榖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386页。
    ⑧江陵縣文物局:《江陵官坪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9年第3期,7页。
    ①安徽省六安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縣城西窯厂2号楚墓》,《考古》,1995年第2期,124页。
    ②程瑶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147、148页。
    ③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16、217页。
    ④单先过、熊传新:《长沙识字嶺战国墓》,《考古》,1977年第1期,64页。
    ⑤武汉市考古队、汉阳縣文化馆:《武汉市汉阳縣熊家嶺楚墓》,《考古》,1988年第12期,1104页。
    ①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舍:《长沙仰天湖25号木槨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91页。
    ②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72页。
    ③程瑶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147、148页。
    ④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16、217页。
    ⑤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88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1980年,104页。
    ⑦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56页。
    ⑧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樂银山嶺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231-233页。
    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306页。
    ①江陵縣文物局:《江陵官坪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9年第3期,7页。
    ②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08-211页。
    ①容庚:《金文编》卷三,中华书局,1985年:又见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90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03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308页。
    ④吴大澂:《说文古籀補》卷一;又见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90页。
    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仰天湖25号木槨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92页。
    ⑥湖北省前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78页。
    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53页。
    ①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85页。
    ②雲夢縣文化馆:《湖北雲夢縣珍珠坡一号楚墓》,《考古学集刊》,第一集,1981年,107、108页。
    ③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10、211页。
    ④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慈利石板村3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10期,39页。
    ⑤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五里牌战国木槨墓》,《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嶽麓书社,1981年。
    ⑥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08-211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35页。
    ②湖北省江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78页。
    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53页。
    ④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85页。
    ⑤雲夢縣文化馆:《湖北雲夢縣珍珠坡一号楚墓》,《考古学集刊》,第一集,1981年,108页。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2780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4043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3798页。
    ④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5页。
    ⑤郭寶钧:《殷周的青铜武器》,《考古》,1961年第2期,114-115页。
    ⑥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54-156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81页。
    ②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舍:《畏沙仰天湖25号木槨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91页。
    ③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陈:《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10、211页。
    ④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16、217页。
    ⑤孙机:《中国里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22-24页。
    ①刘占成:《秦俑坑出土的铜铍》,《文物》1982年第3期,1214页。
    ②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縣北莊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142页。
    ③南京博物院:《徐州青山泉白集东汉画像石墓》,《考古》,1981年第2期,146页。
    ①河北满城陵山出土玉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1980年,104页。
    ②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46页。
    ③湖南省博物馆、益阳縣文化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526页。
    ④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興舊市战国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106、107页。
    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慈利石板村3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10期,39页。
    ⑥湖南省博物馆、益阳縣文化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526页。
    ⑦鄭同修、隋裕仁:《山东威海市发现周代墓葬》,《考古》,1995年第1期,23页。
    ⑧湖南省博物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队:《古丈白鹤湾楚墓》,《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349页。
    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9-53页。
    ⑩湖南省博物馆、益阳縣文化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526页。
    ①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興舊市战国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106、107页。
    ①郭寳钧:《殷周的青铜武器》,《考古》,1961年第2期,114-115页。
    ②高至喜:《谈谈劍饰名称问题》,《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
    ③孙机:《中国聖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17-19页。
    ④郭寳钧:《古玉新诠》,《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0册(下),1949年。
    ①陈大年:《古玉石器、琉璃器出品说明书》,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1937年。
    ②郭沫若:《金文丛考·金文释馀·释鞞(?)》,人民出版社,1954年。
    ③郭寳钧:《古玉新诠》,《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0册(下),1949年。
    ④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56页。
    ①孙机:《玉具劍与璏式佩戴法》,《考古》,1985年第1期,54页。
    ①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图图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64年,图一九:2。
    ②参见袁庭棟:《解秘中国古代军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109-112页。
    ③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故宫青铜兵器图录》,台湾故宫博物院,1995年,35、58页。
    ④陈佩芬:《古代铜兵铜镜的成份及有关制造技衍》,《上海博物馆馆刊》第1期,1981年,147页。
    ①高承:《事物纪原·戒具兵械门》,5页,正统九年序刊本,引自中国基本古籍库。
    ②钟少昊、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2页。
    ③李济:《殷墟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李济文集》(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41-462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队二里头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202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3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0期,875页。
    ②《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③ Max Loehr:"Chinese Bronze Age Weapons”(《中国青铜时代的兵器》),Ann Arbor,1956年。
    ④《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西区一七一三号墓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8期,709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图版65:1。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西区一七一三号墓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8期,709页。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79年。
    ②袁庭棟:《解秘中国古代军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105-107页。
    ③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66页。
    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烧清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图版47。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1980年,105页。
    ⑥林巳奈夫:《汉代の文物》,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年,图10-3;转引自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55页。
    ⑦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出土文物图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64年,图版99。
    ⑧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2449页。
    ⑨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2458页。
    ①范晔:《後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3672页。
    ②牟永抗:《浙江绍興漓渚东汉墓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7年第2期,图版3。
    ③南京博物院:《江苏盱眙东阳汉墓》,《考古》,1979年第5期,421、422页。
    ④闻宥集:《四川汉代画像选集》,中国古典艺衍出版社,1956年,图17;又见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55页。
    ⑤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汉代拍髀,见林巳奈夫:《汉代の文物》,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年,图2-164。转引自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55页。
    ⑥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縣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第5期,插图42:12。
    ⑦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57页。
    ①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58页。
    ②王筠:《说文名读》,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525页。
    ③季旭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359页。
    ④季旭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359页。
    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78页。
    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78页。
    ①徐中舒:《弋射与弩之溯源及关於此类名物之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四分,1934年。见江苏古籍出版社:《历史盖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册,417-440页。
    ②马广彦:《弓箭发明探源》,《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
    ③魏大鸿、熊焰:《简论弓箭的起源及其在古代中国的发展》,《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4卷第2期,104-106页。
    ④高至喜:《记长沙、常德出土弩机的战国墓——兼谈有关弩机、弓矢的几个问题》,《文物》,1964年第6期,33-45页。
    ⑤谭旦冏:《成都弓箭制作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上册,1951年。
    ⑥林卓萍:《<考工记>弓矢名物考》,杭州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
    ⑦仪德刚:《中国传统弓箭制作工艺调查研究及相关力学知识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⑧仪德刚:《中国古代弓箭制作文献解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36卷第6期,767-770页。
    ⑨秦嘉谟:《世本八种》,商务印书馆,1957年,25页。
    ⑩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401页。
    11傅亚庶:《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384页。
    12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00页。
    13孙诒让:《墨子閒诂》,中华书局,2001年,293页。
    14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2004页。
    ①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5页。
    ②参见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商周青铜器纹饰》,文物出版社,1984年。
    ③郭寶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图10:1。
    ①沈括:《元刊夢溪笔谈·技艺》,文物出版社,1975年,8、9页。
    ②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68-271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39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5页。
    ③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297页。
    ④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32页。
    ⑤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842页。
    ⑥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2628页。
    ⑦古文字字形和各家说法参见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具会:《古文字诂林》第九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50-1053页。
    ①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6页。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1199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50页。
    ④张景良:《木材知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5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9页。
    ⑥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297页。
    ⑦谭旦冏:《成都弓箭制作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上册,1951年,226页。
    ⑧许维遹:《韩诗外传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297页。
    ⑨缪啓愉:《齐民要术校释》,中国農桨出版社,1998年,679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962页。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3272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47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99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42页。
    ②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64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46、447页。
    ④图转引自林卓萍:《<考工记>弓矢名物考》,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11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舍:《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99页。
    ⑥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109页。
    ①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64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7、271页。
    ③史游著、颜师古注、王应麟補注:《急就篇》,嶽麓书社,1989年,244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89页。
    ②王先谦:《释名疏證補》,中华书局,2008年,5页。
    ①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832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持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12、613页。
    ③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二》,见王雲五:《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87页。
    ④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又见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534、3535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337页。
    ②洪興祖:《楚辞補注》,中华书局,1983年,142页。
    ③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二》,见王雲五:《叢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87页。
    ①杨伯峻:《孟子浑注》,中华书局,1960年,276页。
    ②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139页。
    ③洪興祖:《楚辞補注》,中华书局,2006年,285页。
    ④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260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孟子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37页。
    ⑥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418页。
    ⑦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76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87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85页。
    ③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32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302页。
    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432页。
    ⑥林卓萍:《<考工纪>弓矢名物考》,杭州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
    ⑦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37页。
    ①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页。
    ②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296页。
    ③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695页。
    ④徐元浩:《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278页。
    ①王昭禹:《周礼详解》卷一○二,见《四库全书》文渊阁电子版。
    ②陶宗仪:《说郛》卷九八,见《四库全书》文渊阁电子版。
    ③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3398页。④王肯堂:《证治準绳》卷一○二,见《四库全书》文渊阁电子版。
    ⑤孙一揆:《赤水元珠》卷二九,见《四库全书》文渊阁电子版。
    ①谭旦冏:《成都弓箭制作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上册,215页。
    ②仪德刚:《中国传统弓箭制作工艺调查研究及其相关力学知识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60页。
    ③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63页。
    ④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89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97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舍:《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587页。
    ②周祖谟:《方言校笺》,中华书局,1993年,5页。
    ③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83页。
    ④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69页。
    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59页。
    ⑥沈括:《元刊萝溪笔谈·技艺》,文物出版社,1975年,8、9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37页。
    ②王先谦:《莊子集解》,中华书局,1999年,41页。
    ③李善:《文选》,中苹害局,1977年。
    ④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67页。
    ⑤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313页。
    ⑥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47页。
    ⑦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272页。
    ①“弜”之古文字形参见季旭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919、920页。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288页。
    ③唐蘭:《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考古》,1973年第3期,178页。
    ④季旭昇:《说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920页。
    ①转引自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232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64、1065页。
    ③原注:(参阅谭旦冏《成都弓箭制作调查报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1951年,台北版。)
    ④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486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162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74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51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475页。
    ①转引自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546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61页。
    ③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325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95页。
    ⑤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1334页。
    ⑥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708、709页。
    ⑦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3页。
    ①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二》,兑王尝五:《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88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86页。
    ③李善:《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633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70页。
    ⑤管锡华:《汉语古籍校勘学》,巴蜀书社,2003年12月,593、518、607页。
    ①汪少华:《从<考工记>看<汉语大字典>的释义失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3期,92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696页。
    ③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56年,82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51页。
    ⑤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837页。
    ⑥张志聰:《黄帝内经集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391页。
    ⑦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2236页。
    ①唐蘭:《弓形器(铜弓秘)用途考》,《考古》,1973年第3期,184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16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92页。
    ③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220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易正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91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435页。
    ③缪啓愉:《齐民要术校释》,中国農业出版社,1998年,679页。
    ①惠棟:《九经古羲》,《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100页。
    ②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2966页。
    ③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838页。
    ①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六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1页。
    ②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甜:《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5页。
    ③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296页,图一八○:1,图版九八:1、2。
    ①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838页。
    ②孙诒让:《墨子閒诂》,中华书局,2001年,364、365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356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舍:《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74页。
    ③李解民:《尉缭子译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3页。
    ④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156页。
    ①原注:“参阅老亮《中国古代材料力学史》,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②《四库全书》文渊阁电子版。
    ③《四库全书》文渊阁电子版。
    ④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840页。
    ①原注:“参阅国家计量总局等主编《中国古代度量衡量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57页。”
    ②刘興均:《<周礼>物量词使用义探析——兼论<说文段注>的文献词义训释价值》,《古汉新研究》,2002年第1期,3741页。
    ③林卓萍:《<考工记>弓矢名物考》,杭州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20页。
    ④褚祖耿:《战国策集注匯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
    ①王先谦:《莊子集解》,中华书局,1999年,238页。
    ②《四库全书》文渊圈电子版。
    ③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16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19页。
    ②王学理:《秦俑兵器芻论》,《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435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81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40页。
    ⑥范晔:《後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1364、1367页。
    ⑦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890页。
    ⑧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76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87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5、126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103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82、383页。
    ①“弓高值”、“箭行的方向性”等概念参照闻人军《<考工记>中的流体力学知识》,《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第1期,“由於弓体逆木的曲势,薄而彎的弓,弓高值较大,因此箭行的方向性较好,利於射中远射的目標。在此图中,初速有一个极大值,它对应於较小的弓高值,也即弓体厚直的情形。所以,使用弓体厚直强劲的弓,箭的初速较高,动能较大,利於射深。”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553页。
    ③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553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榖梁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25、326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39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7页。
    ①原注:“黄成《髹饰录·尚古》”。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58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37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94页。
    ②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32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65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氏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73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15页。
    ⑥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519页。
    ⑦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548、3549页。
    ⑧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43页。
    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54页。
    ⑩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283页。
    ①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59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269页。
    ③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68页。
    ④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306-312页。
    ①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66页,图版拾肆:3。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94页。
    ③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166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31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651页。
    ⑥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527页。
    ⑦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296页,图一八○:1,图版九八:1、2。
    ⑧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图版九八:3。
    ①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59-60页。
    ②西北地方出土弓及弓弭资料参考于志勇:《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骨簽之名物考》,《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4962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墓地》,科学出版社,2006年,41-51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墓地》,科学出版社,2006年,99页。
    ①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营盤墓地1995年发掘报告》,《文物》,2002年第6期,18页。
    ②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营盤墓地1995年发掘报告》,《文物》,2002年第6期,18页,图三六:1,图三七。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民豊縣北大沙汉中古遗址墓葬区东汉合葬墓清理简报》,《文物》,1960年第6期,10 11页。
    ④新疆楼蘭考古队:《楼蘭城郊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7期,28页。
    ⑤于志勇:《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骨簽之名物考》,《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52页。
    ①贝格曼著、王安洪译:《新疆考古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6-160页,图30,图版P1.18。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辨公室编著:《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31-33页,图版十一。
    ③于志勇:《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骨簽之名物考》,《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53页。
    ①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六分册,科学出版社,1990年,,80页。
    ②吴、孙两说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九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54页。
    ③“弭”金文字形见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九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55页。
    ④于豪亮:《居延汉简甲编補释》,《考古》,1961年第8期,454页。
    ⑤李说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九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55页。
    ⑥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1页。
    ⑦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19页。
    ⑧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666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40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94页。
    ③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39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66页。
    ⑤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482页。
    ⑥图5-22:1为煙墩山出土弓弭(原名角形器)想像复原图;图5-22:2为煙燉山附葬坑出土弓弭(原名鐏)想像复原图。
    ⑦孙桂恩:《试说煙燉山出土的“铜角形器”和“铜鐏”的名称与用途》,《文物》,1958年第1期,34、35页。
    ①孙桂恩:《试说煙燉山出土的“铜角形器”和“铜鐏”的名称与用途》,《文物》,1958年第1期,36页。
    ②此“张”“弛”用字之本义,《说文·弓部》:“张,故弓弦也。”“弛,弓解弦也。”
    ③常德市文物处:《湖南常德寨子嶺一号楚墓》,《湖南考古2002》(下),嶽麓书社,2004年,402-410页。
    ④孙稚雛:《金文著录简目》,中华书局,1981年,405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十八),中华书局,1994年,11915号,说明页58
    ⑤张光裕、曹锦炎:《东周岛篆文字编》,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290页:曹锦炎:《鸟蟲书通考》,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195页。
    ⑥阮元:《積古齐钟鼎彝器款识》,《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本,1937年,469页。转引自李家浩:《忏距末铭文研究》,《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二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9年,191页。
    ①原注:“参看陈介祺:《簠齐金文题识》,文物出版社,2005年,96、97页。
    ②李家浩:《(?)距末铭文研究》,《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二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9年,192页。
    ③陈松长:《湖南常德新出土铜距末铭文小考》,《文物》,2002年第10期,77、78页。
    ④李家浩:《(?)距末铭文研究》,《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二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9年,192、193页。
    ⑤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阜阳雙古堆西汉汝陰後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12-22页。
    ⑥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260页。
    ①钱玄、钱興奇等:《周礼》,嶽麓书社,2001年,294页。
    ②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691页。
    ③林卓萍:《<考工记>弓矢名物考》,杭州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④据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第6分册,78页拼画。
    ①闻人军:《<考工记>導读图释》,明文书局,1991年,86页。
    ②仪德刚:《中国古代弓箭制作文献解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6期,769页。
    ①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66页,图版拾肆:3。
    ②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296页,图一八O:1,图版九八:1、2。
    ③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6页。
    ①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靈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114、115页。
    ②林澐:《关於青铜弓形器的若干问题》,《林雲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251页。
    ③林澐:《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苏秉琦:《考古学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151-155页。
    ④石璋如:《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50年第22期,18-25页。
    ①唐蘭:《“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考古》,1973年第3期,178-179页。
    ②唐蘭:《“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考古》,1973年第3期,181-184页。
    ③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故宫青铜兵器图录》,台湾故宫博物院,1955年,37、53页。
    ④刘秋霖等:《中国古代兵器图说》,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31页。
    ⑤马衡:《凡将齐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77年,55页:“近见一器,状如覆瓦,长约尺许,宽寸馀。两端各有曲柄,柄末铜和下垂。《西清古鉴》目为旂铃,其实亦即轼前之和也。”
    ⑥秦建明:《商周“弓形器”为“旂铃说”》,《考古》,1995年第3期,256页。
    ⑦唐嘉弘:《殷周青铜弓形器新解》,《中国文物报》,1993年3月7日。
    ①林澐:《关於青铜弓形器的若干问题》,《林澐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257页。
    ②林澐:《关於青铜弓形器的若干问题》,《林澐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257页:“(1)在小屯C区第164号墓中,腰带前方有弓形器的死者是和一匹马共葬的。(2)车马坑中经常出土弓形器。(3)殷墟出土的弓形器,有不少在器身中央铸出一个八角星的图案,这种纹饰除弓形器外只见於小屯出土的青铜轭饰和魔龙头的铜泡饰上。(4)弓形器曲臂两端的镂孔瓣球形響铃为西周流行的车衡上所置的銮铃所继承。”
    ③林澐:《再论掛缰鉤》,《林澐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302-309页。
    ①林澐:《再论掛缰鉤》,《林澐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302-309页。
    ①埃及底比斯阿蒙神廟浮雕中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一人兼驭者与射手,将辔绳系於腰间。
    ②孙机:《商周的“弓形器”》,《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75-79页。
    ③参看孙机:《商周的“弓形器”》,《中国古舆服论叢》(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7579页。
    ④林澐:《青铜掛缰鉤補说》,《边疆考古研究》第6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後收入林澐:《林澐学术文集(二)》,科学出版社,2009年,124-128页。
    ①参看林澐:《青铜掛缰鉤補说》,《边疆考古研究》,第6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後收入林澐:《林澐学术文集(二)》,科学出版社,2009年,124-128页。
    ①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90、91页。
    ②林澐:《弩的历史》,《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4期。
    ③据杨泓图略改,杨泓:《中国古兵器论装》,文物出版社,1980年,137页。
    ①沈括《夢溪笔谈》卷十九称“规”为“望山”,即瞄準器。
    ②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53页。
    ③徐中舒:《弋射与弩之溯源及关於此类名物之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四分,1934年。见江苏古籍出版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册,426页。
    ④徐中舒:《弋射与弩之溯源及关於此类名物之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四分,1934年。见江苏古籍出版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册,417页。
    ⑤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58页。
    ①周庆基:《关於弩的起源》,《考古》,1961年第11期,608页
    ②王振铎:《张衡候地动仪的复原研究(续)》,《文物》1963年第4期,11页。
    ③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133、144页。
    ④高至喜:《记长沙、常德出土弩机的战国墓——兼谈有关弩机、弓矢的几个问题》,《文物》,1964年第6期,41页。
    ⑤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90页:“我国在使用用臂力拉射的弓箭的同时,很早就发明并使用着借助脚力或部份机械力的弩箭,这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的一个创造,也是古代战争中一个十分明顯地特点。”
    ⑥参见高至喜:《记长沙、常德出土弩机的战国墓—兼谈有关弩机、弓矢的几个问题》,《文物》,1964年第6期,33-34页:林澐:《弩的历史》,《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4期。
    ①高至喜:《记长沙、常德出土弩机的战国墓—兼谈有关弩机、弓矢的几个问题》,《文物》,1964年第6期,37页。
    ②楚文物展览会:《楚文物展览暨图录》,北京历史博物馆,1954年。
    ①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7页。
    ②洛阳博物馆:《洛阳中州战国车马坑》,《考古》,1974年第3期,177-178页。
    ①张震泽:《孙臏兵法校理》,中华书局,1984年,79页。
    ②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匯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1354页。
    ③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2250-2252页。
    ④开弩三种方式参见林澐:《弩的历史》,《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4期;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66-167页。图转引自孙书,166页。
    ⑤擘张弩,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縣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139页。
    ⑥蹶张弩,山东沂南出土东汉画像石,《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图版27。
    ⑦腰引弩,山东嘉祥武氏祠东汉画像石拓片。
    ①洛阳博物馆:《洛阳中州战国车马坑》,《考古》,1974年第3期,177-178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1980年,198页。
    ③陕西省秦俑考古队:《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清理简报》,《文物》,1991年第1期,8页。
    ①参看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67页。
    ①贾蘭坡、蓋培、尤玉柱:《山西峙峪舊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51页。
    ②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3页:“当人用力拉弦迫使弓体變形时,就把能量储存进去了;鬆手释弦,弓体迅速恢复原状,同时把储进的能量猛烈地释放出来,从而把搭在弦上的箭有力地弹射出去。”
    ③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4页。
    ①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鄭州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60页。
    ②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唐山市古冶商代遗址》,《考古》,1984年第9期,778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三家莊东的发掘》,《考古》,1983年第2期,127页。
    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238、239页。
    ①中国社舍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三家莊东的发掘》,《考古》,1983年第2期,129、131页。
    ②中国社会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3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场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0期,875页。
    ③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37页。
    ④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靈台百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115页。
    ⑤陕西省博物馆等:《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36页。
    ⑥山东省昌潍地区文物管理组:《膠縣西庵遗址调查试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4期,88页。
    ①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鄲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第12期,624页。
    ②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鄲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第12期,624、625页。
    ③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松滋縣大巖嘴东周土坑墓的清理》,《考古》,1966年第3期,124页。
    ④山东省博物馆:《臨淄郎家莊一号东周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78页。
    ①吴山菁:《江苏六合縣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299页。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樂银山嶺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238、239页。
    ①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都战国木槨墓》,《文物》,1981年第6期,4页。
    ②荊州地区博物馆:《湖北荊州砖瓦厂2号楚墓》,《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34页。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省潞城縣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第6期,10页。
    ④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羅定背夫山战国墓》,《考古》,1986年第3期,216、217页。
    ①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一》,见王雲五:《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71页。
    ②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743页。
    ①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浙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306页。
    ②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③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135、136页。
    ④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4、85页。
    ⑤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135、136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558-2563页。
    ②程瑶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12215页。
    ③戴吾三:《考工记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67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65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38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2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659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29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榖梁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页。
    ⑥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72页。
    ⑦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16页。
    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39页。
    ⑨戴吾三:《考工记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67页。
    ①戴吾三:《考工记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67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10页。
    ①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545页。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2047页。
    ③徐中舒:《弋射与弩之溯源及关於此类名物之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四分,1934年。见江苏古籍出版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册,417-419页。
    ④宋兆麟:《战国弋射图及弋射渊源》,《文物》,1981年第6期,76页。
    ⑤陈春慧:《论一号铜车上的的Ⅱ型箭》,《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⑥南京博物院:《江苏邳海地区考古调查》,《考古》,1964年第1期,24页。
    ⑦杨豪:《介绍广东近二年发现的几件青铜器》,《考古》,1961年第11期,599页。
    ⑧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四会岛旦山战国墓》,《考古》,1975年第2期,106页。
    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樂银山嶺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238、239页。
    ⑩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都战国木槨墓》,《文物》,1981年第6期,4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2542、2543页。
    ②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172、173页。
    ③杨宗荣:《战国给画资料》,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图版22。
    ④郭寶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图版壹零叁。
    ⑤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44页。
    ⑥闻宥集:《四川汉代画像选集》,群联出版社,1955年,图七二。
    ①湖北省博物馆:《随縣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8页,图版九○。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17页。
    ①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115页。
    ②湖北省鄂城縣博物馆:《鄂城楚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242-244页。
    ③武汉市考古队、汉阳縣文化馆:《武汉市汉阳縣熊家嶺楚墓》,《考古》,1988年第12期,1104页。
    ④洛阳博物馆:《洛阳西工区战国初期墓葬》,《文物资料叢刊》,第3期,119页。
    ⑤吴山菁:《江苏六合縣和仁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299页。
    ⑥安徽省六安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縣城西窯厂2号楚墓》,《考古》,1995年第2期,132页。
    ①安志敏:《河北省唐山市贾各莊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6册,1953年,99页。
    ②何驽:《缴線轴与矰矢》,《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46-48页。
    ③参看陈春慧:《矰矢、恒矢、绕缴轴——兼与何驽先生商榷》,《文博》,1998年第6期,50-65页。
    ④范晔:《後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3146页。
    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58页。
    ⑥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氏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17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72页。
    ②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34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16页。
    ④程瑶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纪》,隙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12-215页。
    ⑤仪德刚:《中国传统弓箭制作工艺调查研究及相关力学知识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147页。
    ①林卓萍:《<考工记>弓矢名物考》,杭州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27页。
    ②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73页。
    ③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一》,见王雲五:《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64页。
    ④程瑶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13-214页。
    ⑤仪德刚:《中国传统弓箭制作工艺调查研究及相关力学知识分析》,145页,注脚2。
    ⑥林卓萍:《<考工记>弓矢名物考》,杭州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29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49、250页。
    ②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402页。
    ③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3页。
    ④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34页。
    ⑤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204页。
    ⑥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509页。
    ①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12-215页。
    ②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115页。
    ①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二》,见王雲五:《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80页。
    ②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742、743页。
    ③程瑤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12-215页。
    ①高至喜:《记长沙、常德出土弩机的战国墓—兼谈有关弩机、弓矢的几个问题》,《文物》,1964年第6期,42页。
    ①原注:“参阅闻人军《<考工记>中的流体力学知识》,《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第1期”
    ②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80页。
    ③林卓萍:《<考工记>弓矢名物考》,杭州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31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03页。
    ⑤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234页。
    ①程瑶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14页。
    ②原注:“参阅闻人军《<考工记>中的流体力学知识》”。
    ③程瑶田:《通艺录之六·考工创物小记》,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黄山书社,2008年,212-215页。
    ④俞樾:《诸子平议》,中华书局,1954年,503页。
    ①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98页。
    ②戴震:《方言疏证》,张岱年:《戴震全书》(三),黄山书社,1994年,147页。
    ③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34、235页。
    ④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473页。
    ⑤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170、2171页。
    ⑥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37页。
    ⑦王先谦:《释名疏证補》,中华书局,2008年,235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96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311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05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05页。
    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35页。
    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35页。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0页。
    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0页。
    ①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左家公山战国木槨墓》,《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高至喜:《楚文物图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40页。
    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60页。
    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179页。
    ①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66页。
    ②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85页。
    ①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12页。
    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州龙王山砖厂5号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37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16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28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03页。
    ④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10页。
    ⑤“侯”字古文字形参见季旭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458页。引书简称:《甲》(《甲骨文编》)、《金》(《金文编》修订四版)、《楚》(《楚系简帛文字编》)、《篆》(《秦汉魏晋篆隸字形表》)。
    ⑥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80-282页。
    ①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2568页。
    ②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801页。
    ①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231、232页。
    ②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长岛王溝东周墓群》,《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70页,图一二:4。
    ③中国社舍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縣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1994年,28-29页,图六、七。
    ④淮陰市博物馆:《淮陰高莊战国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199-200页,图十二、十三。
    ⑤林溪:《战国刻绘燕樂画像铜器残片》,《文物》,1962年第2期,52页。
    ⑥林溪:《战国刻绘燕樂画像铜器残片》,《文物》,1962年第2期,52页。
    ①闻人军:《<考工记>導读》,巴蜀书社,1988年,64、65页。
    ①刘道广:《“侯”形制考》,《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3期,64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04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43页。
    ③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497页。
    ①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2569、2570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916、1917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72页。
    ②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2571、2572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20、421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70、272页。
    ②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2571、2572页。
    ①分上下两篇,分别发表于《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和第2期,略作修改收入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业》(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版,1-78页。
    ②《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6期。
    ③《文物》,1978年第5期。
    ④杨泓《中国古兵器论叢》(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版,233-248页。
    ⑤张衞星:《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鄭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⑥刘旭:《中国古代兵器图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⑦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
    ⑧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⑨凯风:《中国甲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①杨泓:《中国古兵器与美术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2页。
    ②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8页。
    ③梁思永、高去寻:《侯家莊·1004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133-145页。
    ④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页。
    ⑤梁思永、高去寻:《侯家莊·1004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133-145页。
    ①梁思永、高去寻:《侯家莊·1001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55页。
    ②山东昌潍地区文物管理组:《膠縣西庵遗址调查试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4期,6371页。
    ③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穫——昌平白浮西周木槨墓的新启示》,《考古》,1976年第4期,246-259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隨縣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湖北隨縣擂鼓墩一号墓皮甲胄的清理和复原》,《考古》,1979年第6期,542-553页。
    ①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35页。
    ②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匯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1361页。
    ③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221页。
    ④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2690页。
    ⑤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縣燕下都第21号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76、77页。
    ①陕西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 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357-369页。
    ④参见张衞星:《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鄭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0页;刘秋霖:《中国古代兵器图说》,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173页。
    ①戴吾三:《考工记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52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83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136页。
    ④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582页。
    ⑤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427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572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66、367页。
    ③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30、198页。
    ④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505页。
    ⑤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二》,见王雲五:《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77页。
    ⑥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423页。
    ⑦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281页。
    ⑧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61页。
    ⑨华夫:《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册),济南出版社,1993年,1827页。
    ⑩钱玄、钱興奇:《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341-342页。
    ①莉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7-13页。
    ②《长沙楚墓》一书整理收入5件漆皮甲,其中有3件甲衣出现了单层甲札和雙层甲札并存的现象。见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409-411页。
    ③邵碧瑛:《<考工纪>之<函人><画缋>考辨》,杭州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④黎翎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423页。
    ⑤邵碧瑛:《<考工记>之<函人><画缋>考辨》,杭州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⑥宋·朱申:《周礼句解》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
    ⑦明·邱濬:《大学衍义補》卷一二一,文渊阁《四库全书》。
    ①《钦定周官义疏》卷四一,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285页。
    ③郭寶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79页。
    ④邵碧瑛:《<考工记>之<函人><画缋>考辨》,杭州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⑤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281页。
    ⑥后德俊:《楚文物与考工记的对照研究》,《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1期,78-79页。
    ①许嘉璐:《中国古代礼俗辞典》,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529-530页。林德宏以持此观点,详见其主编的《科技巨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30页。
    ②彭赟樂:《中国古代军事考释》,《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45页。
    ③张衞星:《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鄭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2页。
    ④邵碧瑛:《<考工记>之<函人><画缋>考辨》,杭州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⑤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87页。
    ⑥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272页。
    ⑦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1086、1087页。
    ①钱玄、钱興奇:《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313页。
    ②杨泓,《中国古兵器与美术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7页。
    ③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6667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隨縣擂鼓墩一号墓皮甲胄的清理和复原》,《考古》,1979年6月,548-550页。
    ②参见(日)水野清一,《关於长沙出土的木俑》,《东方学报(京都)》第八册,1937年;(日)林巳奈夫:《中国殷周时代の武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出版社,1972年。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96页。
    ④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837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试论东周时代皮甲胄的制作技术》,《考古》,1984年第12期,1127页。
    ②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试论东周时代皮甲胄的制作技术》,《考古》,1984年第12期,1127、1128页。
    ①钱玄、钱興奇:《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313页。
    ②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隨縣擂鼓墩一号墓皮甲胄的清理和复原》,《考古》,1979年6期,543页。
    ①湖北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71页。
    ②原注:“参阅后德俊《楚文物与考工记的对照研究》,《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1期。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519、3520页。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408页。
    ③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272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01页。
    ⑤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匯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8年,667页。
    ⑥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1644页。
    ①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549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1052、1053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7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85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0页。
    ①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二》,见王雲五:《叢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78页。
    ②荊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7-13页。
    ③原注:“参阅诸炳生《日用皮革制品:生产·选择·保养》,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13 页。”
    ①王先谦:《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88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803页。
    ③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56、57页。
    ④汪少华:《从<考工记>看<汉语大字典>的释义失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3期,95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37页。
    ②戴震:《方言疏证》,张岱年:《戴震全书》(三),黄山书社,1994年,142页。
    ③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2545页。
    ④石璋如:《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1950年。
    ⑤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79年。
    ①参见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工作委员会:《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图录》,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6年。
    ②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筒报》,《考古》,1973年第3期,159页。
    ③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册),文物出版社,1989年,303页。
    ①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308、310页,图版九五:1:图二○九:4。
    ②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13页。
    ③王辉:《秦兵器及虎符选介》,《收藏》,2010年第6期,82页。
    ①(日)梅原末治:《汉以前古镜の研究》,京都,1936年;转引自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
    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62-65页。
    ③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87页。
    ④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87页。
    ①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13页。
    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州龙王山砖厂5号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37页。
    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省潞城縣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第6期,8、9页。
    ④郭寶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图10:1。
    ①据学者研究,《考工记》乃战国时期齐国人所作,参看第一章“《考工记》的成书年代”。
    ①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519页。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3548-3549页。
    ③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59页。
    ①闻人军:《<考工记>導读图释》,明文书局,1991年,86页。
    ①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296页,图一八○:1,图版九八:1、2。
    ①沈括:《元刊夢溪笔谈·技艺》,文物出版社,1975年,8、9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435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40页。
    ④范晔:《後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1364、1367页。
    ⑤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890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76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89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50、851页。
    ③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01页。
    ④戴震:《考工记图》,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二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803页。
    [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6]马瑞辰.毛诗传箋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9]十三短注疏整理委员会.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江永.周礼疑义举要[M].见:王雲五.叢书集成初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11]戴 震.考工记图[M].见:戴震研究会、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戴震纪念馆.戴震全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707-842.
    [12]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4]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仪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6]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聶崇义纂辑、丁鼎点校解说.新定三礼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8]黄以周.礼书通故[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9]十三解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傅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0]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榖梁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1]惠棟.九解古义[M].见:叢书集成初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2]十三解注疏整理委员会.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3]十三解注疏整理委员会.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4]郝懿行.尔雅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6]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
    [2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8]王引之.解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29]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1]桂馥.说文解字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2]王筠.说文句读[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33]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4]刘熙著、畢沅疏证、王先谦補.释名疏证補[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5]戴震.方言疏证[M].见:张岱年:戴震全书[M].合肥:黄山书社,1994.
    [36]周祖谟.方言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7]史游著、颜师古注、王應麟補注.急就篇[M].长沙:嶽麓书社,1989.
    [3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9]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0]范晔.後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1]司马彪.後汉书·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2]萧子顯.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43]魏徵、令狐德棻.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4]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6]徐元浩.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7]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匯考[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国凤凰出版社,2008.
    [48]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匯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9]袁珂.山海经校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0]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2]孙诒让.墨子閒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3]王先谦.莊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4]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5]黎翔凰.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6]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7]孙武撰、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8]张震泽.孙臏兵法校理[M].中华书局,1984.
    [59]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M].成都:巴蜀书社,2002.
    [60]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2]俞樾.诸子平议[M].北京:中华书局,1954.
    [63]石光瑛.新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4]黄 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5]傅亚庶.刘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6]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7]张志聰.黄帝内经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68]缪啓愉.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中国農业出版社,1998.
    [69]沈括.元刊夢溪笔谈[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70]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1]顧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2]洪興祖.楚辞補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3]欧阳訽.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74]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5]王應麟.困学纪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夀縣蔡侯墓出土遗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2]贝格曼著、王安洪译.新疆考古记[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3]曹锦炎.鸟蟲书通考[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4]陈春慧.论一号铜车上的的Ⅱ型箭.秦俑秦文化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5]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6]程瑶田.通艺录·考工创物小记.见:陈冠明.程瑶田全集·贰[M].合肥:黄山书社,2008:3-283.
    [7]楚文物展览会.楚文物展览图录[M].北京:北京历史博物馆,1954.
    [8]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9]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10]董莲池.说文部首形义新证[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11]段文傑.中国美术全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12]冯雲鹏、冯雲鹓.金石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
    [13]高至喜.楚文物图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4]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5]管锡华.汉语古籍校勘学[M].成都:巴蜀书社,2003.
    [16]郭寶钧.山彪镇与琉璃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7]郭寶钧.中国青铜器时代[M].杭州:三联书店,1963.
    [18]郭沫若.金文丛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9]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故宫青铜兵器图录[M].台北:台湾故宫博物院,1995.
    [20]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1]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2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2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2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25]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6]后德俊.楚国科学技术史稿[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7]后德俊.光耀东方.楚国的科技成就[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8]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图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4.
    [29]湖北省博物馆.隨縣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30]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1]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32]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35]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3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图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4.
    [37]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38]华夫.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册)[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39]季旭昇.说文新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40]金春峰.《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
    [41]凯风.中国甲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6).
    [44]梁啟超.中国近三百学术史[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45]梁思永、高去尋.侯家莊·1001号大墓[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46]梁思永、高去寻.侯家莊·1004号大墓[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
    [47]林德宏.科技巨著[M].北京:中国青出版社,2000.
    [48]林巳奈夫.汉代の文物[M].东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
    [49]林巳奈夫.中国古玉的研究[M].艺术图书公司,1997.
    [50]林巳奈夫.中国殷周时代の武器[M].东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2.
    [51]刘秋霖等.中国古代兵器图说[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52]刘 旭.干戈春秋——中国古代兵器史话[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53]刘 旭.中国古代兵器图册[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54]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5]刘钊、洪飏、张新俊.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56]陸敬嚴.中国古代兵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57]陸锡興.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兵器刑具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58]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59]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0]马衡.凡将齐金石叢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1]彭 林.《周礼》主题思想与成书代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2]钱寶琮.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63]钱存训.书於竹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4]钱 玄、钱興奇.三礼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65]钱 玄、钱興奇.周礼[M].长沙:嶽麓书社,2001.
    [66]钱玄.三礼通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8]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工作委员会.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周录[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6.
    [69]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7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辨公室.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 葬考古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7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7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7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78]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79]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商周青铜器纹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80]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81]苏秉琦.鬥鷄臺溝东区墓葬[M].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1948.
    [82]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3]孙机.中国聖火[M].瀋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84]汪少华.中国古车与名物考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5]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86]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7]王国维著、胡平生等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8]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89]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90]闻人军.《考工记》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88.
    [91]闻人军.《考工记》导读图释[M].台北:明文书局,1990.
    [92]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3]闻宥集.四川汉代画像选集[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6.
    [94]夏璋瑛.《周礼》书中有关農业條文的解释[M].北京:農业出版社,1979.
    [95]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96]杨泓、于炳文、李力.中国古代兵器与兵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97]杨泓.中国古兵器论叢(增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8]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99]杨泓.中国古兵器与美术考古论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00]杨 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101]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02]陰法鲁、许樹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03]于省吾.雙劍誃古器物图录[M].北京:北京大业印刷局,1940.
    [104]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中华书局,1956.
    [105]袁庭栋.解秘中国古代军队[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106]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07]曾昭燏、蒋寶庚、黎忠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M].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合编,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
    [108]张光裕、曹锦炎.东周鸟篆文字编[M].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4.
    [109]张光直.李济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0]张景良.木材知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111]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2]鄭轶伟.中国古代冷兵器[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11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1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澧西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
    [11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縣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11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烧溝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1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1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嶺号国墓地(黄河水库考古报告之三)[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1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縣东周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23]中国社含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中华书局,1994.
    [1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墓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25]钟少異、成东.中国古代兵器图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
    [126]周 纬.中国兵器史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安徽省博物馆.安徽贵池发现东周青铜器[J].文物,1980(8):21-25.
    [2]安徽省六安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縣城西窯厂2号楚墓[J].考古,1995(2):124-140.
    [3]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J].考古,1963(4):204-212.
    [4]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豐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J].考古学集刊,1982(2):47-60.
    [5]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J].考古学报,1982(2):229-242.
    [6]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阜阳雙古堆西汉汝陰後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8):12-31.
    [7]安志敏.河北省唐山市贾各莊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3(6):99.
    [8]寶雞茹家莊西周墓发掘队.陕西省寶雞市茹家莊西周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6(4):34-56.
    [9]寶雞市博物馆.寶雞竹园满西周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3(2):1-11.
    [10]寶雞市博物馆等.寶雞竹园溝等地西周墓[J].考古,1978(5):289-296.
    [11]寶雞市博物馆王光永.陕西省寶雞市峪泉生产队发现西周早墓葬[J].文物,1975(3):72-75.
    [12]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穫——昌平白浮西周木槨墓的新啟示[J].考古,1976(4):246-258.
    [13]长興縣博物馆夏星南.浙江长興出土五件商周铜器[J].文物,1979(11):93-94.
    [14]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桃源縣文化局.桃源三元村一号楚墓[J].湖南考古辑刊,1987(4).
    [15]郴州地区文物工作队.湖南郴州东周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0(10):48-54.
    [16]陈超.古殳形制考究[J].鄭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4):84.
    [17]陈春慧.矰矢、恒矢、绕缴轴——兼与何驽先生商榷[J].文博,1998(6):50-65.
    [18]陈萝家.蔡器三记[J].考古,1963(7):381-384.
    [19]陈萝家.寿縣蔡侯墓铜器[J].考古学报,1956(2):95-124.
    [20]陈萝家.殷代铜器的合金成份及其铸造[J].考古学报,1955(7):31-43.
    [21]陈佩芬.古代铜兵铜镜的成份及有关制造技术[J].上海博物馆馆刊,1981(1).
    [22]陈平.试论春秋型秦兵的代及有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1986(5).
    [23]陈平.试论战国型秦兵的代及有关问题[A].见: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纪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24]陈松长.湖南常德新出土铜距末铭文小考[J].文物,2002(10):76-79.
    [25]程长新.北京市顺义縣龙湾屯出土一组战国青铜器[J].考古,1985(8):701-703.
    [26]丛文俊.弋射考[A].见:吉林大学考古系.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C].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27]大冶縣博物馆.鄂王城遗址调查简报[J].江汉考古,1983(3):23-28.
    [28]戴遵德.原平峙峪出土的东周铜器[J].文物,1972(4):69-71.
    [29]单先进、熊传新.长沙识字嶺战国墓[J].考古,1977(1):62-64.
    [30]董珊.战国题铭与工官制度[D].北京:北京大学,2002.
    [31]杜恒.试论百花潭嵌错图象铜壶[J].文物,1976(3):47-51.
    [32]范勇.我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斧钺[J].考古学报,1989(2):161-186.
    [33]方刚.重庆与四川出土玉具劍的初步研究[A].见:榻伯达.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四编[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34]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1):1-25.
    [35]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臺遗址第四次发掘[J].考古学报,1978(4):421-448.
    [36]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靈台白草坡西周墓[J].考古学报,1977(2):99-130.
    [37]高鸿缙.中国字例二篇[A].见: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具舍.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 999.
    [38]高 明.建国以来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J].文物,1959(10):24-31.
    [39]高西省.古殳研究[J].文博,1991(2).
    [40]高至喜.“楚公(?)”戈[J].文物,1959(12):60.
    [41]高至喜.春秋晚楚墓出土铜劍探源[J].东南文化,2010(5):57-60.
    [42]高至喜.记长沙、常德出土弩机的战国墓——兼谈有关弩机、弓矢的几个问题[J].文物,1964(6):33-45.
    [43]高至喜.谈谈劍饰名称问题[J].考古典文物,1987(5).
    [44]顧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J].文史,1979(6).
    [45]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广宁縣铜鼓崗战国墓[J].考古学集刊,1981(1):111-119.
    [46]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四会岛旦山战国墓[J].考古,1975(2):102-108.
    [47]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羅定背夫山战国墓[J].考古,1986(3):210-220.
    [48]广东省博物馆徐恒彬、杨少祥等.广东德慶发现战国墓[J].文物,1973(9):18-22.
    [49]广西壯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樂银山嶺战国墓[J].考古学报,1978,(2):211-258.
    [50]郭寶钧.戈戟馀论[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5,5:(3).
    [51]郭寶钧.殷周的青铜武器[J].考古,1961(2):111-117.
    [52]郭德维.戈戟之再辩[J].考古,1984(12):1108-1113.
    [53]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及殷契馀论[A].见:郭沫若全集·考古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4]郭沫若.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A].见:天地玄黄[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
    [55]郭沫若.说戟[A].见: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卷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
    [56]郭沫若.周官质疑[A].见: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7]郝本性.新鄭“鄭韩故城”发现的一批战国铜兵器[J].文物,1972(10):32-40.
    [58]何纪生.广东发现的几座东周墓葬[J].考古,1985(4):360-364.
    [59]何驽.缴線轴和矰矢[J].考古与文物,1996(1):46-48.
    [60]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陈.河北定縣北莊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4(2):127-194.
    [61]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鄲百家村战国墓[J].考古,1962(12):613-634.
    [62]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J].考古,1966(5):231-242.
    [6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縣燕下都44号墓发掘报告[J].考古,1975(4):228-240.
    [64]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縣燕下都第21号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集刊,1982(2):69-82.
    [6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燕下部第23号遗址出上一批铜戈[J].文物,1982(8):42-50.
    [66]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靈寶出土一批商代铜器[J].考古,1979(1):20-22.
    [67]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57(1):53-74.
    [6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縣和尚嶺春秋楚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2(3):114-130.
    [69]后德俊.楚文物与考工记的对照研究[J].中国科技史料,1996(1):71-87.
    [70]湖北省博物馆、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縣文物工作组发掘小组.湖北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3(3):151-161.
    [71]湖北省博物馆、隨縣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湖北隨縣擂鼓墩一号墓皮甲胄的清理和复原[J].考古,1979(6):542-553.
    [72]湖北省博物馆.盤龙城商代二里崗期的青铜器[J].文物,1976(2):26-41.
    [73]湖北省博物馆.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1985(1):1-37.
    [74]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1983(2):1-35.
    [75]湖北省博物馆.一九六三年湖北黄陂盤龙城商代遗址的发掘[J].文物,1976(1):49-59.
    [76]湖北省博物馆等.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3(3):151-161.
    [77]湖北省鄂城縣博物馆.鄂城楚墓[J].考古学报,1983(2):223-254.
    [78]湖北省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J].考古学报,1982(1):71-116.
    [79]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J].文物,1966(5):33-55.
    [80]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松滋縣大严嘴东周土坑墓的清理[J].考古,1966(3):122-132.
    [8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棗阳市九连墩楚墓[J].考古,2003(7):10-14.
    [8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州龙王山砖厂5号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3(1):34-39.
    [83]湖北省宜昌博物馆.湖北枝江姚家港楚墓发掘报告[J].考古,1988(2):157-168.
    [84]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曹家崗5号墓发掘简报[J].考古学报,1988(4):455-500.
    [85]湖南省博物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队.古丈白鹤湾楚墓[J].考古学报,1986(3):339-360.
    [86]湖南省博物馆、益阳縣文化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J].考古学报,1981(4):519-549.
    [87]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J].考古学报,1972(1):59-72.
    [88]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常德德山楚墓发掘报告[J].考古,1963(9):461-473.
    [89]湖南省博物馆.湖南湘鄉牛行山一、二号大型战国木榔墓[J].文物资料丛刊,1980(3):98-112.
    [90]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興舊市战国墓[J].考古学报,1983(1):93-124.
    [91]湖南省博物馆等.湖南溆浦马田坪战国西汉墓发掘报告[J].湖南考古辑刊,1984(2).
    [92]湖南省前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J].考古学报,1982(1):71-116.
    [93]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槨墓[J].考古学报,1957(1):93-102.
    [94]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发现保存完整的战国木槨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4(6).
    [95]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仰天湖25号木槨墓[J].考古学报,1957(2):85-94.
    [9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慈利石板村3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0(10):37-47.
    [97]湖南省益阳地区文物工作队.益阳楚墓[J].考古学报,1985(1):89-118.
    [98]淮安市博物馆.江苏淮安市运河村一号战国墓[J].考古,2009(10):3-20.
    [99]淮陰市博物馆.淮陰高莊战国墓[J].考古学报,1988(2):189-232.
    [100]辉縣百泉文物保管所 崔墨林.河南辉縣发现吴王夫差铜劍[J].文物,1976(11):71.
    [10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新果集——庆祝林澐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C].科学出版社,2008.
    [102]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曆城区文化局.山东济南市左家洼出土战国青铜器[J].考古,1995(3):209-213.
    [103]贾蘭坡、蓋培、尤玉柱.山西峙峪舊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2(1):39-58.
    [104]江陵縣文物局.湖北江陵武昌义地楚墓[J].文物,1989(3):35-50.
    [105]江陵縣文物局.江陵官坪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9(3):1-29.
    [106]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J].考古,1965(3):105-115.
    [107]蒋文孝、刘占成.秦俑坑新出土铜戈、戟研究[J].文物.2006(3):66-71.
    [108]荊州博物馆.江陵雨臺山楚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0(5):391-402.
    [109]荊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3(9):7-17.
    [110]荊州地区博物馆.湖北荊州砖瓦厂2号楚墓[J].江汉考古,1984(1):32-37.
    [111]荊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210号楚墓清理简报[J].江汉考古,1984(2):13-16.
    [112]井中伟.夏商周时戈戟之柲研究[J].考古,2009(2):55-69.
    [113]喀左縣文化馆等.遼宁省喀左縣山湾子出土殷周青铜器[J].文物,1977(12):23-33.
    [114]李伯谦.中原地区东周铜劍渊源试探[J].文物,1982(1):44-48.
    [115]李济.殷墟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A].见: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寿辰论文集[C].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1种,1935.
    [116]李家浩.(?)钜末铭文研究[J].古文字与古代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9(2):189-212.
    [117]李建民、胡家安.中国古代青铜戈[J].考古学集刊,1991(7):104-146.
    [118]李建民.论陕西出土的青铜戈矛[J].文物季刊,1993(1).
    [119]李秋芳.20世纪《考工记》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態,2004(5):
    [120]李学勤.战国时代的秦国铜器[J].文物参考资料,1957(8):38-40.
    [121]李也贞.有关西周絲织和刺绣的重大发现[J].文物,1976(4):60-63.
    [122]李自智、尚志儒.陕西凰翔西村战国秦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6(1).
    [123]梁津.周代合金成份考[J].科学,1925,9(10).
    [124]遼宁省昭岛逹盟文物工作站等.宁城縣南山根的石槨墓[J].考古学报,1973(2):27-58.
    [125]遼阳市文物管理所.遼阳二道河子石棺墓[J].考古,1977(5):302-305.
    [126]林寿晋.东周式铜劍初论[J].考古学报,1962(2):75-84.
    [127]林溪.战国刻绘燕樂画像铜器残片[J].文物,1962(2):52.
    [128]林沄.古人的坐姿与坐具[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1).
    [129]林沄.关於青铜弓形器的若干问题[A].见:林沄.林沄学术文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51-261.
    [130]林澐.弩的历史[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4).
    [131]林沄.青铜掛韁鉤補说[A].见:林澐.林澐学术文集(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4-128.
    [132]林澐.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A].见:苏秉琦.考古学文化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33]林澐.说干、盾[J].古文字研究,2000,22.後收入林澐.林澐学术文集(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75-177.
    [134]林澐.说戚、我[J].古文字研究,1989,17.後收入林澐.林澐学术文集.北 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2-19.
    [135]林澐.再论掛韁鉤[A].见:林澐.林雲学术文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02-310.
    [136]林卓萍.《考工记》弓矢名物考[D].杭州:杭州师范学院,2006.
    [137]琉璃河考古工作队.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隸殉葬墓[J].考古,1974(5):309-321.
    [138]刘道广.“侯”形制考[J].考古与文物,2009(3):64-66.
    [139]刘得祯、朱建唐.甘肃靈台縣景家壮春秋墓[J].考古,1981(4):298-301.
    [140]刘典均.《周礼》物量词使用义探析——兼论《说文段注》的文献词义圳释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2(1):37-40.
    [141]刘占成.秦俑坑出土的铜铍[J].文物,1982(3):12-14.
    [142]陸懋德.中国上古铜兵考[J].北京大学国学季刊,1929,2(3).
    [143]路迪民.“六齐”新探[J].文博,1999(2):72-73.
    [144]洛阳博物馆.洛阳西工区战国初墓葬[J].文物资料丛刊,1980(3):118-120.
    [145]洛阳博物馆.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J].考古,1974(3):171-178.
    [146]马道阔.安徽廬江发现吴王光劍[J].文物,1986(2):64.
    [147]马广彦.弓箭发明探源[J].考古典文物,1993(5).
    [148]马衡.戈戟之研究[A].见:马衡.凡将齐金石丛稿·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1-126.
    [149]牟永抗.浙江绍興漓渚东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通讯,1957(2).
    [150]南京博物院.江苏邳海地区考古调查[J].考古,1964(1):19-25.
    [151]南京博物院.江苏盱眙东阳汉墓[J].考古,1979(5):412-426.
    [152]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浦口出土一批青铜器[J].文物,1980(8):10-12.
    [153]南陵縣文化馆 刘平生.安徽南陵縣发现吴王光劍[J].文物,1982(5):59.
    [154]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桐柏縣文馆辨.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97(4):87-89、120.
    [155]彭赟樂.中国古代军事考释[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6):45.
    [156]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臨淄区文物管理所.山东臨淄齐国故城西周墓[J].考古,1988(1):24-26.
    [157]钱 穆.周官制作时代考[A].见: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58]秦建明.商周“弓形器”为“旂铃说”[J].考古,1995(3):256-258.
    [159]秦呜.秦俑坑兵马俑军阵内容及兵器试探[J].文物,1975(11):19-23.
    [160]秦俑坑考古队.秦始皇陵东侧第三号兵马俑坑清理简报[J].文物,1979(12):1-12.
    [16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的匈奴墓[J].文物,1979(4):49-53.
    [162]裘锡圭.谈谈随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J].文物,1979(7):25-31.
    [163]容庚.鸟书考[J].中山大学学报,1964(1).
    [164]山东省博物馆.臨淄郎家莊一号东周殉人墓[J].考古学报,1977(1):73-104.
    [165]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隸殉葬墓[J].文物,1972(8):17-30.
    [166]山东省昌潍地区文物管理组.膠縣西庵遗址调查试掘简报[J].文物,1977(4):63-71.
    [167]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J].考古学报,1983(4):471-500.
    [168]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J].考古学报,1985(2):223-266.
    [16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省潞城縣潞河战国墓[J].文物,1986(6):1-19.
    [17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三件战国文物介绍[J].文物世界,1996(3):57-61.
    [171]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嶺战国墓第二次发掘[J].考古,1964(3):111-137.
    [172]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J].考古,1963(5):229-245.
    [173]陕西省博物馆等.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J].考古,1976(1):31-38.
    [174]陕西省秦俑考古队.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清理简报[J].文物,1991(1):1-13.
    [175]邵碧瑛.《考工记》之《函人》《画缋》考辨[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07.
    [176]沈融.中国古代的殳[J].文物,1990(2):70-73.
    [177]石璋如.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50(22).
    [178]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臨潼縣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J].文物,1975(11):1-18.
    [179]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东侧第二号兵马俑鑽探试掘简报[J].文物,1978(5):1-19.
    [180]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J].文物,1976(3):40-46.
    [181]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都战国木槨墓[J].文物,1981(6):1-18.
    [182]四川省博物馆等.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J].文物,1974(5):61-80.
    [18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6(4):1-20.
    [184]宋兆麟.战国弋射图及弋射溯源[J].文物,1981(6):75-77.
    [185]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城东北发现东周铜器[J].文物,1980(8):18-20.
    [186]随縣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9(7):1-24.
    [187]孙桂恩.试说烟燉山出土的“铜角形器”和“铜镈”的名称与用途[J].文物,1958 (1):34-35.
    [188]孙机.建国以来西方古器物在我国的发现与研究[J].文物,1999(10):69-80.
    [189]孙机.商周的“弓形器”[A].见:孙机.中国古舆服论叢(增订本)[M].文物出版社,2001:71-81.
    [190]孙机.有刃车軎与多戈戟[J].文物,1980(12):83-85.
    [191]孙机.玉具劍与璏式佩戴法[J].考古,1985(1):48-60.
    [192]孙机.中国古独輈马车的结构[J].文物,1985(8):25-40.
    [193]谭白明.曾侯乙墓弋射用器初探——关於曾侯乙墓出上金属弹簧与“案座纺锤形器”的考释[J].文物,1993(6):83-88.
    [194]谭旦冏.成都弓箭制作调查报告[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51(23).
    [195]唐嘉弘.殷周青铜弓形器新解[N].中国文物报,1993,3(7).
    [196]唐蘭.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J].考古,1973(3):178-184.
    [197]唐蘭.中国古代美术与铜器[A].见: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专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98]汪庆正.中国陶瓷史若干问题的探索[J].上海博物馆集刊——建馆三十周特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
    [199]汪少华.从《考工记》看《汉语大词典》的释义失误[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3):90-95.
    [200]王步毅.安徽霍山縣出土吴蔡兵器和车马器[J].文物,1986(3):44-46.
    [201]王恩田.辉縣赵固刻纹鉴图说[J].文物集刊,1980(2):160-170.
    [202]王辉.秦兵器及虎符选介[J].收藏,2010(6):76-82.
    [203]王辉.十九大良造鞅殳鐏考[J].考古与文物,1996(5):22-28.
    [204]王琏.中国古代金属原质之化学[A],见:王琏等.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及金丹术[M].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5.
    [205]王开文.殳的形制及功用考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206]王培新.吉林延邊出土的环状石器及其用途[J].文物,1985(4):65-68:
    [207]王慎行.瓒之形制与称名考[J].考古与文物,1986(3).
    [208]王学理.秦俑兵器芻论[J].考古与文物,1983(4).
    [209]王振鐸.张衡候地动仪的复原研究(续)[J].文物,1963(4):1-20.
    [210]魏大鸿、熊焰.简论弓箭的起源及其在古代中国的发展[J].荊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2):104-106.
    [211]闻人军.《考工记》中的兵器学[J].锦州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212]闻人军.《考工记》中的流体力学知识[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1).
    [213]吴铭生.长沙左家公山的战国木槨墓[J].文物,1954(12).
    [214]吴山菁.江苏六合縣和仁东周墓[J].考古,1977(5):298-301.
    [215]武汉市考古队、汉阳縣文化馆.武汉市汉阳縣熊家嶺楚墓[J].考古,1988(12):1099-1108.
    [216]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J].考古学报,1983(2):125-146.
    [217]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J].考古,1983(5):455-467.
    [218]夏鼐.什麽是考古学[J].考古,1984(10):931-935.
    [219]夏星南.浙江长兴縣出土一件有刻度的铜弩机[J].考古,1983(1):76-77.
    [220]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石油钢管纲绳厂秦墓清理简报[J].考古典文物,1996(5): 1-9.
    [221]湘鄉縣博物馆.湘鄉縣五里桥、何家湾古墓葬发掘简报[J].湖南考古辑刊,1986(3).
    [222]襄阳首届亦工亦農考古训练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劍等文物[J].文物,1976(11):65-70.
    [223]萧萝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J].考古学报,1991(2):141-166.
    [224]小松茂、山内淑人.东洋古铜器之化学的研究[J].东京:东方学报,1933(3).
    [2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民豐縣北大沙汉中古遗址墓葬区东汉合葬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0(6):9-12.
    [22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縣营盤墓地1995年发掘报告[J].文物,2002(6):9-45.
    [227]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固始白狮子地一号和二号墓清理简报[J].中原文物,1981(4):21-28.
    [228]徐其忠.山东地区史前文化中的玉钺[J].考古,1995(7):614-622.
    [229]徐中舒.弋射与弩之溯源及关於此类名物之考释[J].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4,4(4):417-440.
    [230]许道勝.楚系殳(杸)研究[J].中原文物,2005(3):68-72.
    [231]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长岛王溝东周墓群[J].考古学报,1993(1):57-88.
    [232]延邊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延吉德新金谷古墓清理简报[J].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1).
    [233]杨根、丁家盈.司母戊大鼎的合金成份及其铸造技术的初步研究[J].文物,1959(12):27-28.
    [234]杨根.雲南晋宁青铜器的化学成份分析[J].考古学报,1958(3):75-78.
    [235]杨豪.介绍广东近二发现的几件青铜器[J].考古,1961(11):599-600.
    [236]杨泓.甲和鎧—中国古代军事装备箚记之三[J].文物,1978(5):77-83.
    [237]杨宽.试论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J].文史哲,1955(2).
    [238]杨绍舜.山西柳林縣高红发现商代铜器[J].考古,1981(3):211-212.
    [239]杨向奎.《周礼》的内容分析及其成书代[J].山东大学学报,1954,4;後收入杨向奎绎史齐学术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40]沂水縣博物馆.山东沂水縣发现五座东周墓[J].考古,1995(4):319-324.
    [241]仪德刚.中国传统弓箭制作工艺调查研究及相关力学知识分析[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
    [242]仪德刚.中国古代弓箭制作文献解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7,36(6):767-770.
    [243]于豪亮.居延汉简甲编補释[J].考古,1961(8):451-455.
    [244]于志勇.汉长安城末央宫遗址出土骨簽之名物考[J].考古与文物,2007(2):48-62.
    [245]雲夢縣文化馆.湖北雲夢縣珍珠坡一号楚墓[J].考古学集刊,1981(1):104-110.
    [246]雲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陈.雲南呈真龙街石碑村古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资料丛刊,1980(3):86-97.
    [247]雲南省文物工作队.楚雄万家壩古墓群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3(3):347-382.
    [248]张 博.汉语义术类转同族词系列的性质、类型及特点[A].见:方有国.庆祝刘又辛教授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49]张童心、张崇宁.臨猗程村东周墓发掘简报[J].文物季刊,1993(3):11-12.
    [250]张衞星.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5.
    [251]张言夢.汉至清代《考工记》研究和注释史述论稿[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52]张子高.六齐别解[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8(2):159-161.
    [253]章鸿钊.中国用锌的起源[A].见:王璡等.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及金丹术[M].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5.
    [254]郑同修、隋裕仁.山东威海市发现周代墓葬[J].考古,1995(1):23-27.
    [255]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纪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25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4(4):234-248.
    [25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J].考古1976(4):259-263.
    [25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杏园村东汉壁画墓[J].考古,1985(1):18-22.
    [25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发掘队.湖北圻春毛家嘴西周木耩建筑[J].考古,1962(1): 1-9.
    [26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J].考古,1976(4):259-263.
    [26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队二里头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3(3):199-205.
    [26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9(1):27-146.
    [26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三家莊东的发掘[J].考古,1983(2): 126-132.
    [26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西区一七一三号墓的发掘[J].考古,1986(8):703-712.
    [26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3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J].考古,1984(10):872-879.
    [26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试论东周时代皮甲胄的制作技术[J].考古,1984(12):1127-1131.
    [267]钟少異.论论戟的几个问题[J].文物,1995(11):54-71.
    [268]钟志成.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出土一套文书工具[J].文物,1975(9):20-22.
    [269]周慶基.关於弩的起源[J].考古,1961(11):608.
    [270]周始民.《考工记》六齐成分的研究[J].化学通报,1978(3):
    [271]周晓陸、纪达凯.江苏连雲港出土襄城楚境尹戈读考[J].考古,1995(1):75-77.
    [272]朱维德.“殳”训指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4):89-92.
    [273]朱维德.古殳考究——兼及《说文》中心词隐含机制阐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83-89.
    [274]莊锦清、林华东.福建南安大盈出土青铜器[J].考古,1977(3):169-1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