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治理湘西研究(1644-1840)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湘西西接云贵、东连洞庭、北靠长江,南通沅水,是中原地区通往云贵高原以及四川盆地的重要过境通道。同时,这一区域也是众多民族相互交往,穿插分布的过渡带。本文主要研究了1644年清军入关后,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这一时段内,清廷治理湘西的历史过程。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从清史、民族史、区域史、湘西研究等领域,对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并对“湘西”、“苗疆”等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从“自然、区域历史与多元文化格局”角度,讨论了清朝治理湘西的历史基础。本文认为,湘西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地缘政治结构格局,清代之前湘西区域“过境性”历史进程以及苗、土、汉多元文化构成等三个方面的特征,是清朝治理湘西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第三章,主要是对顺治康熙时期,清廷治理湘西的研究。本文认为,清初实现政权稳固的进程,也是对湘西区域治理的过程。无论是顺治朝对湘西土司的授职与监管,还是康熙朝对湘西苗疆的开辟、厅县的设置,其背后体现的都是清朝全国决策整体性与湘西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还隐含了清初统治者(满族)对待其治下不同民族“天下一体”的理念。
     第四章,主要是对雍正乾隆时期,清廷治理湘西的研究。本文认为,废撤湘西土司,设置永顺府等地方行政机构,是雍正朝对湘西治理最主要的内容。同时,随着湘西区域治理的不断深入,雍正朝完成了对康熙朝遗留苗疆区域的开辟。乾隆朝时期湘西苗疆区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清廷就湘西区域是否执行“苗疆禁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讨论的结果是将之废弛。随着“改土归流”的实施与“苗疆禁例”的废弛,打破了原来湘西区域的治理格局,大量的汉民开始涌入湘西进行垦殖生息。湘西区域从行政管理到人群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些转变一方面促进了该区域社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埋下了诸多的社会隐患,而这些隐患最终导致乾嘉苗民起义的爆发。
     第五章,主要是对嘉庆道光时期,清廷治理湘西的研究。本文认为,乾嘉苗民起义是清廷对湘西治理变革的起点。在平定苗民起义之后,以和琳、傅鼐为代表的改革先驱,在湘西区域施行“修边”、“屯田”等政策,主持湘西改革。从和琳到傅鼐的“苗疆善后措施”的完善,是清廷试图重建苗疆社会秩序的表达。至道光朝时期,经过对“苗疆善后措施”诸多弊政的整治之后,最终实现湘西区域社会安定发展。
     文章最后为“结论与讨论”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以及引发的一些思考。通过对清朝治理湘西历史进程的梳理,本文认为,清朝对湘西区域的治理,体现了清朝整体历史进程与湘西区域特征相结合的特点,是王朝国家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湘西区域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其背后蕴含的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因时设置”的治国理念。这种治国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治理周边少数民族“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治策思想。这种思想将不同的人群纳入到王朝国家的治下,同时又将王朝国家的权力下沉到地方,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完成王朝国家对疆土的巩固和促进不同区域社会发展的目的。
Xiangxi, bordered on the west by Yunnan and Guizhou, east by Dongting Lake, north by Yangtze River, and south by Yuanjiang River, is an important cross-border link between the Central China to Yunnan-Guizhou Plateau and Sichuan Basi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transitional zone of mixed habitation for many ethnic groups to mingle. This paper is mainly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Qing government's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year of1644, when the Qing army entered and occupied the Central China, to the Opium War in1840,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an introduction, is mainly to comb relevant academic history from the fields of Qing history research, national history, regional history, Xiangxi research and limit some concepts, such as Xiangxi and Miao Territor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discuss the historical basis of Xiangxi under the Qing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regional history and multicultural pattern.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three features, including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eopolitical structure pattern of Xiangxi, transitional zone history before Qing Dynasty and the multicultural composition of Miao, Tu, Han, are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basis for Qing's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The third chapter is mainly on the Qing's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in emperor Shunzhi and Kangxi period (1638-1722).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process of Qing's regime stability implementation was also the process of Qing's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Both the investiture and supervision of chieftains in Xiangxi from the emperor Shunzhi and the emperor Kangxi's setting up of Mao Territory with tings (local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counties, reflects the demand for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Qing Dynasty and reg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of Xiangxi, and also implies the rulers (Manchu) of the Qing Dynasty's governing idea of unification towards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he fourth chapter is mainly on the Qing's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in emperor Yongzheng and Qianlong period (1722-1795).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abolishment of chieftains in Xiangxi and the setting up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s such as Yongshun Prefecture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Yong Zheng's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Yongzheng completed the setting up of Miao Territory started by Kangxi. Great soci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Xiangxi during the period of Qianlong, resulting in a heated discussion of whether the Prohibitory Regulations of Miao Territory should be applied, and the final results of the discussion was to abolish i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and the abolishment of Prohibitory Regulations of Miao Territory broke up the original regio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Xiangxi, which resulted in a large number of Han people's flooding into Xiangxi. Great changes of administration to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Xiangxi promote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but on the other hand also stored up many hidden social problems,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the outbreak of Qianjia Miao uprising.
     The fifth chapter is mainly on the Qing's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in emperor Jiaqing and Daoguang period (1796-1850). This paper thinks that Qianjia Miao uprising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reform. After the pacification of Qianjia Miao uprising, reform pioneers, including Helin and Fu Nai as the representatives, implemented Xiubian and Tuntian policies, and presided over the Xiangxi reform. The improvement of Miao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carried out by Helin and Fu Nai, manifests Qing's intention to rebuild social order in Miao Territory. Not until the emperor Daoguang period(1821-1850), and after the repairing of many government regulations in Miao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did the ultimate regional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Xiangxi achieved.
     The last part,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serves as a summary of this paper and some reflec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s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this paper holds that Qing's governance over Xiangxi, reflects the combined characteristics of Qing Dynasty's whol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Xiangxi regional features, is an organic part of the empire state history, and also is the embodiment of reg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of Xiangxi. All of these contain the governing philosophy of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local customs, and proper occasions. The governing philosophy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overning idea of repairing their relig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t not their costumes and traditions. This idea, puts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into one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the dynasty, ensures the national power reaching to the local states, completes the consolidation of imperial territory and promotes reg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by a top-down approach.
引文
① 钞晓鸿、郑振满:《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3年第3期,第146页。
    ② 孟森此话是针对清亡之后,时人“排满仇清”的革命情绪,对待清朝仍旧保持一种仇视的心态而发。孟森:《清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页。
    ① “传统清史研究,比较关注宫廷政斗中的复杂纠结状态,特别是帝王对满汉官员统治策略的布局及其调整。”杨念群:《“感觉注意”的谱系:新史学十年的反思之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4页。
    ② 萧一山完成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清代通史》,是中国最早一部清朝通史专著。萧一山在1923年完成的《清代通史》上卷《叙例》中说:“盖本书所述,为清代社会之事变,而非爱新一朝之兴亡”,主张清史是清代的中国史,而非爱新觉罗王朝史。同时,书中对清朝作为满族人建立的政权特异性展开了论述。他是较早注意到了清代政权中的“满族特性”的清史研究专家之一。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通过对中国文化、历史的研究中,很早注意到清朝历史不同于中国古代其他政权的特异性,他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将清代作为“部族政权”,探讨清朝国家治理的得失利弊。虽然,钱穆定义清朝为“部族政权”的基调,其内心和骨子里持续激荡着的仍是“夷夏之辩”的传统思绪,但是同样透露着早期中国史研究学者,对清朝与历代汉人王朝的特质迥异的关注。清史研究中两个方面都兼顾,并且成就卓越的无疑是王锺翰先生对清史与满族史的研究。王锺翰自清史研究入手,不仅注重满族汉化方面对于清朝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同时又关注清朝政权中满族因素的影响,并最早运用满文档案研究清史与满族史。
    ③ 清朝政权的“汉化论”是1949年代以后,海内外中国史研究的主流理论,其中当以中国大陆为主要阵地,特别是已经出版的通史、教材有关清史论述,如戴逸主编《简明清史》,郑天挺主编《清史》,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的清朝部分,这种论述非常明显。海外则是以何炳棣等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中国史研究专家为代表。
    ④ 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归属于中国的民族史、民族学(人类学)等研究领域,地方行政管理设置的则属于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⑤ 这方面主要研究成果有:苏发祥:《清代治藏政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乌力吉陶格套:《清至民国时期蒙古法制研究——以中央政府对蒙古的立法及其演变为线索》,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等。
    ① 任玉雪:《清代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3年;林娟:《清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4年
    ② 魏光奇:《关于清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封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近现代史研究专辑(增刊),第168—169页。
    ③ “与‘晚期帝国’研究框架以‘中国中心观’为出发点,强调中国与亚洲史乃至世界史相割裂的研究不同,‘新清史’则着重强调了清帝国与众不同的满族元素及其独特性质,倾向于把清王朝描绘为一个有意识的多民族帝国,从早期近代和殖民主义的角度去探索清史,从边缘的观点审视清朝历史发展。他们或者从满族及清的形成,八旗制度的内部结构及其作用等,来判定清朝有别于中原王朝的朝代特征:或者称清王朝‘是在欧亚大陆中部大草原政治遗产与演化的更广阔的情境中发生的’,把清朝置于内亚的空间,放大‘可汗体制’即蒙古草原文化对清朝的影响;或者直言清王朝作为征服王朝的超中国意义,强调中国是明代的中国,其有效统治是中国内地,而将清朝剥离于中国之外。其共同之处就是都否认清朝曾经表现出的汉化过程,否认满族统治者在与汉文明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已将自身的满族元素融合与放置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情境之中。”见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 究与争鸣》“序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① 为回应美国“新清史”的“满族中心观”研究范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于2010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讨论会”,为中国清史研究学者与美国“新清史”研究学者创造了一次对话的机会,并出版了论文集《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与《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下卷)。同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还出版了大量国外对中国清史研究专著,其中与“新清史”主题相关的主要有:[美]罗友枝著,周卫平译,雷颐审校:《清代宫廷社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美]司徒琳主编,赵世玲等译,赵世瑜、杜正贞审校:《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上、下卷),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美]路康乐著,王琴、刘润堂译,李恭忠审校:《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瑞典]斯文·赫定著,赵清译,杨迟审校:《帝王之都——热河》,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等。
    ② 王锺翰:《清代民族宗教政策》,《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① 杨念群提出,超越传统清史研究与“新清史”研究的第三条研究路径,即试图需找一条超越传统清史研究过分强调“汉化”和“新清史”刻意拔高“满族特异性”,从清朝不同区域社会历史进程中研究实践出发,不同于两者的第三条研究路径。其《何处是江南》对明末清初、明清鼎革之际,江南士人精神世界痛苦挣扎之后,如何进行转变后融入清朝历史进程的研究,是其“第三条研究路径”的一种尝试。而笔者认为,我们如果从“清朝历史进程与国家治理”角度出发,综合参阅中国清史、历史地理、民族史、民族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对“新清史”所提出“满族中心观”以及其对清代中国西北内亚的研究所得出的种种貌似客观公允的结论,其实是可以不置可否的。清朝作为中国历史延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无须多话,清朝国家的历史进程,其政权的组织结构与形式,对中国不同区域采取的不同治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场域里发生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国今天的现状的发生、发展不言而喻,且永远都是属于中国历史进程的整体存在。只是,我们不应只抓某一个方面,而进行无限扩大,而得出一些以偏概全的结论。杨念群提出“第三条道路”,是建立对中国“大一统”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中,提倡摒弃狭窄“汉化论”中的民族主义成分,同时也拒绝用凸显“满洲族性”的方式想象出另一种族群理论,以解构“中国”传统历史的叙述逻辑,而是试图兼采两者的优点,予以涵化优容,寻求最为合理的创新性解释,可谓具有相当地见识和高度。杨念群:《“感觉注意”的谱系:新史学十年的反思之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1—165页。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②必须进行说明的是,由于笔者能力与学识所限,本文所运用的材料主要是基于清代官方文献,采取传统政治史、民族史的脉络,是从王朝国家对地方治理的尝试。与当下区域社会史或者历史人类学运用民间档案、碑刻、口述史等材料,进行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路数相距甚远。所以,本文不敢一区域社会史研究或历史人类学自居而尝试用“区域民族史”之称谓。
    ① 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② 王文光,赵永忠:《梁启超中国民族史研究及其对中国民族史学科发展的贡献》,《学术探索》2007年第3期。
    ③ 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完成于民国二十五年九月(1936年),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重印。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完成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7年。
    ④ 中国民族史的发端于梁启超,并因受到当时国内外的时局左右和西方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引入中国对中国学术的影响,饱含着救亡图存意念,试图对中国历史进行重新书写和为现实服务。于是,我们看到早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一开始便集中于边疆制度、边疆民族等几个方面展开。并由此,一批从海外学成归国的学子,也开始对边疆的少数民族进行田野调查,书写民族志,开启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之滥觞。关于边疆制度研究,主要是对土司制度、卫所制度等研究,研究成果有:佘贻泽:《中国土司制度》,重庆:正中书局,1944年;凌纯声:《中国边政之土司制度》(上),《边政公论》2卷11期,1943年12月:江应棵:《云南土司制度之利弊与存废》,《边政公论》,6卷1期,1947年:林耀华:《川康北界的嘉戎土司》,《边政公论》6卷2期,1947年;万国鼎:《明代屯田考》,《金陵学报》2卷2期,1932年:谭其骧:《释明代都司卫所制度》,《禹贡》3卷10期,1935年;吴晗:《明代之军兵》,《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5卷2期,1937年:解毓才:《明代卫所制度兴衰考》,《说文月刊》2卷9—12期,1940—1941年等。有关边疆民族的研究,主要是在应对西方列强企图侵占中国边疆领土,亟须了解边疆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的情况下,展开的一系列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调查研究。主要的成果有:钟敬文:《惠阳輋仔山苗民的调查》,《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1集,1927年;杨成志:《云南民族调查报告》,《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11集,1930年等;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印,1934年:陶云逵:《云南摆夷族在历史上及现代与政府之关系》,《边政公论》3卷9期,1942年;俞湘文:《西北游牧藏区之社会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方国瑜:《滇西边区考察记》,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印,1943年等。参见谢晓 辉:《延续的边缘——从宋到清的湘西》,博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2007年,第2—3页,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7—185页。
    ① 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② “社会史研究也许是20世纪中国史学中最值得讨论的一个领域,因为它的有关理念发端于该世纪处,在经历了停滞、复兴又发展的曲折历程后,到世纪末,它又成为中国历史学术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赵世瑜、邓庆平:《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③ 虽然区域社会史研究在一定程度还只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因为他的目的并不在于区域或者地方,而在于通史——它体现了一种重写通史的努力”。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为阵地的一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与选题实践这一研究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参见赵世瑜:《叙说: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研究——兼及12世纪以来的华北社会史研究》,载《大历史与小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4页;又参见王传:《华南学派探源》,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① 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310—321页。
    ② 陈贤波:《土司政治与族群历史:明代以后贵州都柳江上游地区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③ 区域社会史是社会史研究的一种趋势,也是突破中国传统史学大框架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取得丰硕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进程具有非常大的启示价值。区域社会史,同样是在对某一区域范围内人群的活动进行考察,从而去发现这一区域内人群历史与地方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这种考察又是放置于国家历史进程中,意图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视角相结合,从国家与地方的互动的关系中重新理解清朝的历史和今天的湘西社会。
    ① 这些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目前还保存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还未有人专门对其进行研究和解读,是一批十分原始而珍贵的民族志材料。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80页。
    ② 石启贵著:《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③ 石启贵编著:《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1—8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④ 盛襄子:《湘西苗疆之设治及其现状》,重庆:独立出版社,1943年;孙家俭:《湘西的苗人》,《边疆服务》第13期。载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1984年,湘西州图书馆影印本,藏吉首大学图书馆。
    ① 关于土家族识别为单一民族的过程:1950年,湖南永顺县的田心桃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自己是土家族不是苗族,要求政府承认土家是一个民族。田心桃的要求立即引起中央的重视,不久后中央就组织有关专家展开了对土家族的研究。随后,经过潘光旦、严学窘、王静如等学者的调查和研究,先后发表《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潘光旦)、《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王静如)、《湘西土家概况》(汪明瑀)等最早土家族研究成果。经过1956年,潘光旦两次到湘西、川鄂一带的土家族聚居区进行调查,验证相关结论,最终1957年1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发文,正式承认土家族为单一民族。相关研究成果参见: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1955年;潘光旦:《访问湘西北“土家”报告》;向达、潘光旦:《湘西北、鄂西南、川东南的一个兄弟民族——土家》等,载《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② 其中通史方面的研究有:《湘西简史》是一部湘西地方通史著作.该书主要是对从原始社会到1949年之间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概貌简述(廖报白:《湘西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土家族简史》,《苗族简史》,《湖南少数民族史》、《湖南民族关系史》等中有关湖南西部土家族、苗族历史的书写,是湘西民族史、民族关系最早的研究成果。(《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土家族简史》编写组:《土家族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游俊、李汉林:《湖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伍新福等:《湖南民族关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有关苗族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是以伍新福为代表的苗族史研究,伍的主要著作有:《苗族史》、《苗族历史探考》、《苗族文化史》、《中国苗族通史》、《湖南民族志·苗族篇》、《苗族文化论丛》(主编)以及其发表的一系列有关苗族史的论文;土家族研究方面,主要有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宋仕平:《土家族传统制度与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王承尧、罗午:《土家族土司简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王承尧、罗午、彭德荣辑录选注:《土家族土司史录》,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段超:《土家族文化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邓红蕾:《道教与土家族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彭英明主编:《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罗安源、田心桃、田荆贵等:《土家人和土家语》,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贵州省土家学研究会编:《土家族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不定期出版,已经出到第4辑):邓和平:《荆南土家族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石亚洲:《土家族军事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彭官章:《土家族文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周兴茂:《土家学概述》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等。
    ③ “五溪文化丛书”,分别从社会学、伦理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学科视角,对湘 西的现实的社会状况、文化伦理的形成历程以及表现、民间民俗风貌、苗族宗教特征和家族历史与结构等各个方面展开。“历史民族志研究丛书”,则是选取历史上对湘西民族文化特征记载最具代表的史籍和文人笔记,展开文本分析和历史人类学考察,以期还原历史时期的湘西民族状况。“五溪文化丛书”主要有:游俊、龙先琼:《潜网中的企求:湘西贫困与反贫困的理性透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郑英杰:《文化的伦理剖析:湘西伦理文化论》,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田茂军:《锉刀下的风景:湘西苗族剪纸的文化探寻》,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姚金泉:《婚俗中的人伦:湘西各族婚俗的透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陆群:《民间思想的村落:苗族巫文化的宗教透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瞿州莲:《一个家族的时空域:对瞿氏宗族的个案分析》,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历史民族志研究丛书”主要有:符太浩:《溪蛮丛笑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等。
    ①成臻铭对湘西土司研究代表性成果有:《论湖南元明时期的土司——兼与新添葛蛮安抚司在湖南论者商榷》,《民族研究》1996年第5期;《论明清时期的土舍》,《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舍巴”辨证》,《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清代土司研究:一种政治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观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罗维庆主要成果有:《“復溪州铜柱记”校释》,《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酉水千户所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马革裹尸何处还——马援征武陵蛮殁地新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等。
    ②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① 谢晓辉:《延续的边缘——从宋到清的湘西》,博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2007年。
    ② 瞿州莲:《改土归流前后湘西地区土家族基层组织的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8年。
    ③ 刘鹤:《抗战时期湘西现代化进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从区域史视角观察》,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1。
    ④ 谭必友在其论文中曾经对“湘西苗疆”进行界定,其界定是围绕论文的主题展开的,范围 只局限在凤凰厅、乾州厅、永绥厅、古丈坪厅等小范围内。
    ① “湘西”一名最早见诸文献记载是在《晋书》15《地理志下》“湘西县”,属衡阳郡九县之一,意指“湘江之西”,辖有今天的长沙县与湘潭县地。今日学术研究意义上的“湘西”概念,当是民国年间凌纯声、芮逸夫对湖南凤凰、乾城、永绥三县境内的苗族进行田野调查后,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才最早使用的。凌、芮二人所调查的凤凰、乾城、永绥三县,即主要是指自清中期以来,属辰永沅靖道下辖的凤凰直隶厅、乾州直隶厅、永绥直隶厅等。随后,湘西本土作家沈从文创作散文集《湘西杂记》与《湘行散记》等,周立波作《湘西苗民的过去与风俗》、《湘西行》与《雾里的湘西》等报告文学,以及盛襄子《湘西苗疆之设治及其现状》、孙家佥《湘西的苗人》等有关湘西的研究,都是在这一地域概念下的描述与讨论。
    ② 刘鹤对抗战时期湘西现代化的研究,便是在这一界定下对湘西近代历史展开的。刘鹤:《抗战时期湘西现代化进程研究》,第3页。
    ③ 龙先琼对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的研究,则是指今天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而非地域范围上的湖南省西部地区。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从区域史视角观察》,第41页。
    ① 根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清代湖南省图”绘制。谭其骧主编:《中 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37—38页。
    ① 根据张伟然从地理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类型对湖南的历史文化区域划分,湖南可分为湘资文化区域和沅澧文化区域。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② 沅澧文化区分常澧、辰沅永靖两个亚区,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域上,常澧亚区位于辰沅永靖亚区的北部,辰沅永靖亚区的文化形态较常澧亚区古老,其原因则是自东晋南朝和唐中叶开始的北方移民,最早进入到常澧区域,引起这一区域受北方文化因素影响较大。而辰沅永靖亚区,则受到汉人移民影响较小,更多保持了当地少数人群的原生文化特征。张伟然:《试论湖南的历史文化区域》,《地理学报》1995年第1期。
    ③ 《隋书》卷31《地理下》,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第897—898页。
    ① 有关论述详见张伟然:《试论湖南的历史文化区域》,地理学报,1995年第1期。同时,马国君对清代经营贵州苗疆的研究“生界”的过程中,将贵州苗疆“生界”划分为三个片区,即以腊尔山为中心的黔东北“生苗区”,以雷公山、月亮山为中心的黔东南生苗区以及以麻山、花山为中心的黔中南“生苗区”。湘西区域与贵州苗疆的黔东北与黔东南“生苗区”紧密相连,是明清两代记录苗民动乱的主要区域。马国君、黄健琴:《略论清代对贵州苗疆“生界”的经营及影响》,《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第4期。
    ② 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29—30页。
    ③ “湖南苗疆”是清代的各种官方与私家著述当中对湘西区域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称谓。清朝初年,“湖南苗疆”包括了今天湖南西部土家族、苗族,湖南南部苗族、瑶族等的聚居区。 随着“改土归流”、“开辟苗疆”等一系列地方治理与行政区划调整的进程,特别是清朝中期“乾嘉苗民起义”发生之后,清朝在湘西区域修筑碉卡、堡哨,推行屯政,通过《苗防备览》与《湖南苗疆屯政考》等文献对这一区域历史的梳理,“湖南苗疆”逐渐成为湘西区域的称号。这是后之学者,在研究这一区域时,常常会将湘西称之为“苗疆”的主要依据。此外,在对历代文献的梳理中,我们发现湘西称号还有“武陵”、“五溪”等等。
    ① 祁庆富:《“苗疆”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编:《中国民族学纵横》,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481页。
    ② 清代的“贵州苗疆”主要是指今天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黔西安顺、六盘水、黔西北松桃、铜仁等地。按照区域划分,又可分为黔东南苗疆、黔东北苗疆、黔南苗疆等。参见杨胜勇《清朝经营贵州苗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孙秋云:《核心与边缘:18世纪汉苗文明的转播与碰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张中奎《改土归流与苗疆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③ 杨庭硕:《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以苗族族名为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3—144页。
    ④ 严如熤:《苗防备览》卷8《风俗考上》,道光癸卯重镌,绍义堂藏板。
    ⑤ 诸多研究者引用这段文献时,由于直接摘抄自《贵州通志》“土民志二”,而误记为方显著《辨苗纪略》。而事实上,这段史料应当是俞益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四十三年(1704)任湖广提督时,平定湖南苗乱之后,写作完成的《办苗纪略》。《办苗纪略》主要记录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至四十三年(1704)正月,俞益谟会同钦差席尔达、湖广总督喻成龙、湖南巡抚赵申乔等平定湖南苗民的史事。全书共八卷:卷一为:地形图5幅和交代基本 情况的《苗源》、《民苗起衅由》等3篇;卷二为:采议,主要收录了一些守备游击对抚剿红苗的认识,凡23篇;卷三为:康熙对此次抚剿红苗的一些谕旨和钦差席而达、总督喻成龙、巡抚赵申乔以及俞益谟等人的有关此次抚剿红苗的起程、回讯上疏,凡15篇;卷四为:其他一些提督如李芳述等人得胜回汛的上疏和喻成龙等人有关抚剿红苗的上疏,凡7篇;卷五为:抚剿期间的一些来往咨移26篇;卷六为:咨文14篇;卷七为:军檄30篇,告示4篇,要略27则;卷八为:俞益谟致他人书札及其“艺文俚咏”共11篇。《办苗纪略》对于研究清代苗民起义和清政府对苗民的政策等相关情况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也是研究俞益谟生平的重要材料。现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4)关中俞氏馀庆堂刻本,线装,16册,2函,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详见田富军:《清代宁夏籍湖广提督俞益谟著述考》,《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① 严如熤:《苗防备览》卷1《舆图》。图中加粗线条为严如熤所绘制明代苗疆边墙遗址。
    ① 《清史稿》卷137《兵志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第4087—4088页。
    ② 龙先琼在其《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从区域史视角观察》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对1840年以后湘西的历史和社会已作了较为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参见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从区域史视角观察》,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1,“第三章晚晴时期湘西开发的历史与社会”。
    ① Julian H.Steward: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5.
    ① 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王制》,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338页。
    ① 详见[英]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刘永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 布罗代尔用三种不同的时间来度量历史,他概括为“长时段”、“中时段”和“段时段”,并提出与这三种时段相适应的概念,分别称为“结构”、“局势”和“事件”。所谓“结构”,是指长期不变或者变化极慢的、但在历史上起经常、深刻作用的一些因素,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思想传统等,即人与其环境关系的历史,是“一部几乎静止不变的历史,历史的流逝难以察觉,是一种由不断重演、反复再现周期构成的历史”。所谓“局势”,是指较短时期(10年、20年、50年)内起伏兴衰、形成周期和节奏的一系诶对历史产生重要作用的现象,如人口消长、物价升降、生产增减等,“这种历史的时间固然滞缓,但却能感觉到它的节奏,……我们可称之为社会史,即人类群体或集团的历史”。所谓“事件”,是指一些突发的时间,如革命、条约、地震等,“这种历史充满着表层的喧嚣,是由历史潮流冲击出的泡沫”,它短暂、迅速、敏感和不安。见王迪:《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5页;又详见[法]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地中海及地中海世界》(第1卷),唐家龙、曾培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① 游俊:《湘西人论“五溪”》(总序),罗康隆主编:《五溪文化丛书》,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② 本节资料主要来源于《湘西州志》(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以及湘西州各县地名录等等。
    ③ “武陵”历史上既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也是一个自然实体概念。从行政区划看,“武陵”的名称起始于西汉所设的武陵郡,就自然实体而言即是武陵山所在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地带。黄柏权:《论武陵文化》,《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① 严如熤:《苗防备览》卷8《风俗上》。
    ② 凌纯生,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第32页。
    ③ 沅水,发源于贵州,向东注入洞庭湖,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从南往北,顺江而下,经过可直达今天湖南省怀化市辰溪、黔阳、麻阳及贵州省的锦屏、铜仁等地。从南往北,顺水向东,可至湖南省沅陵、桃源、常德入洞庭湖区。澧水,亦属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源于永顺、桑植,向东流经张家界、石门、澧县、津市,注入洞庭湖,是湘西北部主要水路交通。此外,源于鄂渝黔3省的酉水,由西向东横穿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县,至怀化地区沅陵县注 入沅江,是湘西中部、西北部重要水运交通线。
    ① 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49页。
    ② 根据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之“湖广驿路分布图”改绘而成。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17页。
    ① 枝柳铁路北起湖北枝城,向南跨越界溪河进入湖南境内湘西境内,至怀化与湘黔铁路相交,然后穿过彭莫山进入广西,在洛满与黔桂铁路合轨,而后到达柳州南站,全长885公里。它的南端同湘桂、黔桂铁路相接,北端与焦(作)枝(城)铁路以及将要通车的太(原)焦(作)铁路连成一线,构成了联通华北、中南地区,同京广铁路平行,纵贯我国南北的第二条交通大干线。
    ② 费孝通:《武陵行》(上),《瞭望》1992年第2期。
    ③ 同上。
    ④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
    ①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标点本,第3484页。
    ② 详见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
    ③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主要是低山、丘陵和盆地相交错的地形。如湖南省,大致以湘江和洞庭湖区为凹地中心,其西侧为武陵山、雪峰山,东侧为罗霄山、九岭山。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23—224页。
    ④ 郑天挺:《历史上的入滇通道》,《探微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8页。
    ①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标点本,第2993页。
    ② 详见郑天挺:《历史上的入滇通道》,见郑天挺:《探微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31页。
    ① 有关历史时期中央王朝对西南开发的四种模式,详见杨庭硕、罗康隆:《西南与中原》当中相关论述。杨庭硕、罗康隆:《西南与中原》,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97—249页。
    ② 这一治理方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调整与变迁。两宋以前实施旱地农耕,所以湘西的山地是可以被利用与开发的,便主要表现在湘西北部的山地最早被开发,是由于酉水流通方便,便有利于开发周边的山地,沅陵同样是由于沅水的交通便利,以此控制周边,但都是很短暂的历史进程,到两宋以后,由于稻作农耕方式的兴起,王朝对湘西的治理主要便集中在东南部的河谷地带。详见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1—22页。
    ③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标点本,第2页。
    ④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
    ①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第3页。
    ②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第237页。
    ① 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西汉王朝派唐蒙为使,从巴郡的符关(今四川合江境)出发,南下进入夜郎地区,谒见夜郎侯多同,约置郡县。得多同同意,划出夜郎所辖延江(今乌江北岸地),并割广汉郡的一部分,合置犍为郡,先治龞县,后徙治汉阳,领12县,辖地包括四川南部、云南东部和贵州西北部。同年,唐蒙请发犍为、广汉、巴、蜀4郡士卒数万人开凿“南夷”道,至牂牁江今盘江。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置夜郎、且兰两县。元鼎五年(公元前112),且兰邑君叛汉,杀使者和犍为郡太守。翌年,汉武帝遣将征“西南夷”。元封元年(公元前110),“西南夷”平定,夜郎侯入朝,建牂牁郡,领县17,以且兰为郡治,辖区包括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西地区,以及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一带。
    ② 湘西区域属两汉时期在武陵郡,武陵郡内生息的众多族群在与汉王朝发生关系时,往往比如将秦时黔中郡改为因而,因郡名将土家族称之为“武陵蛮”。此外,汉文典籍中还给土家族赋予了另外一些名称,如据他们作战时的武器为板循,常以木板代盾,因而称他们为“板楯蛮”,秦汉时,因他们不交纳其他赋税,仅交賨布,将他们称为“賨人”。东汉时上述各土家族称谓继续使用。同时,又根据其分布与生息的地域,赋予不同的名称,如“澧中蛮”等。
    ③ 《汉书》卷28《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标点本,第1594页。
    ① 详见瞿州莲:《改土归流前后湘西地区土家族基层组织的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8年。
    ② 《九国志·楚志·彭师暠传》,转引自谢华:《湘西土司辑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页。
    ① 王承尧、罗午:《土家族土司简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24页。
    ② 详见《宋史》卷493《西南溪峒诸蛮上》,卷494《西南溪峒诸蛮下》,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
    ① 《元史》卷60《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第1448页。
    ① 虽然“苗”作为人群称为是自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尚书》中关“三苗”、“有苗”、“苗民”、“苗”等名称,当时也曾作为族名用过,但是先秦以后这些称谓仅以历史名词形式保留下来,在实际应用中已不再作共时性族名使用。“三苗”族名的继用名为何,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宋代朱熹《记三苗》说:辰、沅界外有四种少数民族,其中“最轻捷”的叫“猫”(苗)。这是与今天苗族人群相对应的最早记载。参见杨庭硕:《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以苗族族名为例》,第49—51页。
    ② “生界”是与“生苗”、“生番”等相对应,与“省地”、“省民”相对举一组概念。两宋时代,即已有所谓“生界”与“省地”、“生蛮”与“省民”之分。当时在武陵、五溪地区和西南区域,除经制州县和羁縻州外,存在着一些王朝国家和土官势力均未能达的地方,被统称为“生界”。居住在“生界”内的人群被称为“生苗”、“生蛮”或“生番”。凡设置州县的地区为“省地”,州县内的编民为“省民”。“生苗”与“省民”禁止往来,“生界”基本处于一种封闭自立的状态。详见伍新福:《论“生苗”与“熟苗”》,《苗族史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① 魏源:《圣武记》卷7《土司苗瑶回民·雍正西南西改流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标点本,第283页。
    ② 《土家族简史》编写组:《土家族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13页。
    ① 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② 有关湘西土司区域内的人群如何从“蛮人”转变为“土王的子民”的过程,可以参见(台湾)“清华大学”李翘宏博士论文《土王的子民——中国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李翘宏:《土王的子民——中国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清华大学,2009年,第33—78页。
    ③ 段超:《土家族文化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7—80页。
    ④ 苗族分布地域辽阔,内部支系繁多。伍新福根据服饰、习俗、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将苗族划分为“白苗”、“花苗”、“青苗”、“黑苗”、“红苗”五大支系。杨庭硕根据方言分野,并结合相关文化要素综合考虑,将苗族分为南部、中部、东部、西部、北部五个支系,其中东部支系苗族即指说苗语东部方言,分布于湘西和黔东北的苗族。本文此处采用的是杨庭硕先生对东部苗族支系的划分。伍新福:《略论苗族支系》,《苗族史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94—102页。杨庭硕:《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以苗族族名为例》,第19—21页。
    ①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8《志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标点本,第100—102页。
    ② 杨庭硕:《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以苗族族名为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8—147页。
    ① 《明史》卷316《贵州土司传》,第8181页。
    ② 《明史》卷211《石邦宪传》,第5595页。
    ③ 杨庭硕:《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以苗族族名为例》,第138—147页。
    ④ 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第30页。
    ① 罗运胜:《先秦至明代沅水中游地区的移民》,《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清史稿》卷4《世祖本纪一》,第88—89页。
    ② 以往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总是选取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来考察王朝的历史进程。随着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转向从某一区域历史的演进过程来透视王朝史的发展。这一研究视野的兴起,使我们对中国王朝历史进程观察有了更多的历史细节感和真实感。研究清初对湘西治理,使我们可以从以往的清史研究,多集中在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上,开始转向对清初貌似流畅与恢弘历史进程背后潜藏的诸多暗流进行探源,从试图得到一些新的解读与认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清朝如何统一全国,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的问题、南明史、郑成功与台湾、吴三桂“三藩之乱”与康熙皇帝研究等等。从区域视角来讨论这些问题,可能会有另一种视角。如,从农民起义军与南明王朝在湘西地区与清廷展开的争夺,可以窥见清初平定西南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从“三藩之乱”之中对湘西土司的影响,可以探源国家政局未定,地方势力的思考斗争,以及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等。
    ① 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1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② 《明史》卷309《李自成传》,第7963页。
    ③ 《明史》卷309《李自成传》,第7967页。
    ④ 《明史》卷309《张献忠传》,第7976页。
    ⑤ 同上。
    ⑥ 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1册),第116页。
    ① 顾城:《南明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② 王夫之:《永历实录》卷1《大行皇帝纪》,长沙:岳麓书社,1982年标点本,第1页。
    ③ 顾城:《南明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④ 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1册),第118页。
    ① 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1册),第146页。
    ① “至元代,乃有宣慰、宣抚等司之设,仍令其自保。此即土司土官之所始。”佘贻泽:《明代土司制度》,见包遵彭主编:《明史论丛》之五《明代土司制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第5页。
    ② 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7—40页。
    ③ 常建华:《确立统治与形成秩序:清顺治康熙时期对南方土司的处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12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第23—62页。
    ④ 常建华:《确立统治与形成秩序:清顺治康熙时期对南方土司的处置》,《清史论丛》(2012年号),第23页。
    ① 《清世祖实录》卷41,顺治五年十一月辛未,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② 《清世祖实录》卷55,顺治八年三月乙酉。
    ③ 《清世祖实录》卷108,顺治十四年十月壬寅。
    ④ 《清世祖实录》卷114,顺治十五年正月庚子。
    ⑤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45《吏部·土官·土官承袭》,光绪二十五年重修本。
    ① 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第169页。
    ② 常建华:《确立统治与形成秩序:清顺治康熙时期对南方土司的处置》,《清史论丛》(2012年号),第34页。值得一提的是,此“边禁”政策后来演变为雍正乾隆朝的“苗疆禁例”政策。
    ③ 详见谢华编著:《湘西土司辑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① 详见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第161—168页。
    ② 孟凡松:《郡县的历程——明清武陵山区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第67—74页。
    ③ 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第154页。
    ④ 顾彩:《容美纪游校注》,吴伯森校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0—311页。
    ① 李金花:《士人与土司——从清代游记<容美纪游>看人类学的他者观》,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第64页。
    ② 《明史》卷279《堵胤锡传》,第7152—7153页。
    ③ 民国《永顺县志》卷15《职官志·土司》,《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304页。
    ④ 民国《永顺县志》卷34《艺文志·金石二》,第455页。
    ⑤ 民国《永顺县志》卷15《职官志·土司》,第304页。
    ⑥ 《明史》卷279《文安之传》,第7145页。
    ① 光绪《湖南通志》卷84《武备志七·苗防四》,《续修四库全书》(66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818页。
    ② 民国《永顺县志》卷15《职官二·土司》,第304页。
    ① 《清史稿》卷512《湖广土司传》,第14209页。
    ② 民国《永顺县志》卷15《职官二·土司》,第304页
    ③ 这块墓碑是2004年中山大学与吉首大学在永顺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的,墓碑拓片现存中山大学与吉首大学,对于墓碑解读详见赵世瑜:《田野中的“大历史”——读碑札记一则》,《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4年第35期,第32—33页。
    ④ 《诰封正一品命服太夫人墓碑》,档案编号:JZ0051SB0040djⅠ/Ⅰmz0007JDⅠ0051DD乙,藏于吉首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资料室。
    ⑤ 详见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第179—180页。
    ① 详见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第179—180页。
    ② 谢华编著:《湘西土司辑略》,第85页。
    ③ 《清史稿》卷512《湖广土司传》,第14212—14215页。
    ① “所谓改土归流,实际上包括着两个不同的内容。一是在土司统治地区,裁革土司、土官,设置府县,代之以流官治理;一是以武力‘开辟’‘生苗’地区,改变其自立自主的状态,消除‘化外’,建制设官。……清朝对‘生苗’地区的‘开辟’,自康熙中叶始,其高潮也是在雍正年间。”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314—415页,第321页。
    ② 有关雍正年间“改土归流”的动因,一直都是清史、民族史等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前的学者往往将分析雍正“改土归流”的动因往往将其归结为土司的残暴、清朝对西南区域控制的加强等原因。现在也有学者从清初的国内政治、国防形式以及西南地区特殊的战略地位,提出雍正朝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防御西南地方势力转化倒戈,策应漠西蒙古南下,以巩固清朝内陆边防之需要。马国君:《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动因新议》,《吉首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论雍正朝开辟苗疆政策的演变》,《清史研究》2007年第4期;《论康乾时期西南边政的决策调整——以“驱准保藏”之战为转折点》《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③ 康熙四十二年(1703)设置了凤凰营通判;乾隆五十六(1791),改凤凰营通判为凤凰厅,之前是凤凰营通判,而通判之设置更侧重于军事防备与驻守方面;至嘉庆二年(1797),凤凰厅升为直隶,通判改为同知。道光《凤凰厅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37—39页。
    ④ 谢晓辉:《延续的边缘——从宋到清的湘西》,第127页。
    ① 光绪《乾州厅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4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220页。
    ② 有关这次苗民出劫事件发生的时间,刘应中《平苗记》记作康熙二十八年,乾隆《乾州志》沿用这一时间。根据光绪《乾州厅志》考证,二十八年误,当为二十四年。详见光绪《乾州厅志》,第221页。
    ③ 光绪《乾州厅志》,第220—221页。
    ④ 秦树才关于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当中,就有大量涉及到清朝在西南区域推行保甲、汛塘制 度的考察。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以汛塘为中心》,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① 光绪《湖南通志》卷84《武备志七·苗防四》,第1819—1820页。
    ① 光绪《湖南通志》卷84《武备志七·苗防四》,第1821页。
    ② 光绪《湖南通志》卷84《武备志七·苗防四》,第1821页。
    ③ “招抚广东八排瑶之例”,是指康熙四十一年广州廉州府连山瑶“扰害百姓”,命在京都统嵩祝为将军,率八旗前锋四十名、子母炮八位前去,并令湖广提督、广东提督、广西提督各派本省总兵官一员,带绿旗兵四五千,广州亦派旗下兵一千会讨。同年清军招抚瑶人一万九千余人。具体经过可以参看《清圣祖实录》卷206—210相关记载。
    ① 光绪《湖南通志》卷84《武备志七·苗防四》,第1821—1822页。
    ② 光绪《湖南通志》卷84《武备志七·苗防四》,第1823页。
    ③ 光绪《湖南通志》卷84《武备志七·苗防四》,第1823页。
    ① 光绪《湖南通志》卷84《武备志七·苗防四》,第1823页。
    ② 光绪《湖南通志》卷84《武备志七·苗防四》,第1823页。
    ③ 将镇溪所、五寨长官司与筸子坪长官司裁革是一体的。镇溪所的裁革无疑与康熙年间的撤卫置县相关。五寨长官司与筸子坪长官司是与开辟苗疆设置厅县相关。
    ① 刘应中:《边墙议》,见严如熤:《苗防备览》卷21《艺文志下》。
    ② 同上。
    ③ “边墙内间有与民村相错居住,或佃耕民地,供赋当差,与内地人民无异,则‘熟苗’也。”见严如熤:《苗防备览》卷8《风俗上》。
    ① 乾隆《辰州府志》卷45《艺文纂·碑铭》,《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10页。
    ② 乾隆《辰州府志》卷45《艺文纂·碑铭》,第111页。
    ③ 张应强:《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① 杨庭硕、杨增辉:《“改土归流”:土司家族政治运命的转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杨庭硕:《土司制度终结于辛亥辩》,《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20期,2011年10月13日;杨庭硕:《试论土司制度终结的标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② 元代的土司制度,是在前代羁縻政策的基础上,完善起来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是与内地郡县制既有共同性,又有所区别的职官制度。其土司职类分为,行中书省土官;宣慰使司土官: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土官;路总管府土官;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土县丞等土司:州县及“秩如下州”的长官司土司;土巡检、土千户、土酋吏之类土司。见李斡:《略论元代土司制度中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
    ③ “达鲁花赤是蒙古语daruqaci的音译,意为‘镇守者’,设在新占领的地区,位于当地长官之上,享有最后裁定军民政务的权力。……达鲁花赤多由蒙古大汗信任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充任,代表蒙古统治者监视汉人世侯和地方官员。”白钢主编,陈高华,史卫民:《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8卷《元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参见[日]箭内互:《元代蒙汉色目待遇考》,陈捷、陈清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
    ④ 《元史》卷85《百官志一》:“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其中,“南人”当然包括充任土司的西南各少数民族首领。《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第2120页。
    ⑤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明史》卷310《湖广土司传》,第1099页。
    ② 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第143页。
    ③ 杨庭硕:《“改土为流”名实考辩》,未刊稿,感谢杨先生提供此文给笔者参考。
    ① 有关雍正朝“改土归流”原因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课题,对“改土归流”全面深入的研究是自20世纪80代以后开始,王锺翰先生《雍正改土归流始末》对雍正朝西南“改土归流”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他认为清廷实行“改土归流”是为了变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并且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打通三省之间水陆交通线,从而加强三省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以加强清中央政府对这三省边区的直接控制。冯尔康则认为,雍正“改土归流”是中央要加强对土司辖区的统治与土司极力维护旧制度的矛盾反映。张捷夫利用宫中档奏折材料,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样是持上述观点。李世愉指出土司制度发展已经不符合清朝建立巩固多民族统一政权需要,而此时清朝政权已具备强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来改变这种制度。以吴永章、龚荫等先生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雍正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是因为土司凶狠残暴,专横跋扈,影响了清廷对西南区域的控制等。王锺翰:《雍正改土归流始末》,《文史》第10辑,1980年;冯尔康:《鄂尔泰与改土归流》,《文史知识》1983年第7期:张捷夫:《雍正改土归流的进步作用》,《清史论丛》第2辑,1980年:《清代土司制度》,《清史论丛》第3辑,1981年:《关于雍正西南改土归流的问题》,《清史论丛》第5辑,1984年;李世愉:《试论清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原因和目的》,《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龚荫:《试论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昆明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范同寿:《西南各族土司制度的瓦解与清代前期的改土归流》,《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罗友林:《评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又参见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
    ② 马国君:《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动因新议》,《吉首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③ 方铁:《清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原因、策略与效用》,《河北学刊》2012年第3期。
    ④ 常建华:《清雍正朝改土归流起因新说》,《第二届土司制度与边疆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2012年9月,第69—79页。
    ① 张姗:《论鄂尔泰的少数民族观念及对策——以鄂尔泰奏折中治理西南土司记载为例》,《第二届土司制度与边疆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2012年9月,第1—12页。
    ② 此认识得益于和吉首大学杨庭硕先生以及贵州大学马国君教授的多次深入交流,并且马国君兄就此观点已经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此对两位表示感谢。有具体史实及论证过程可详见马国君:《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动因新议》,《吉首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论雍正朝开辟苗疆政策的演变》,《清史研究》2007年第4期;《论康乾时期西南边政的决策调整——以“驱准保藏”之战为转折点》,《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③ 常建华:《清雍正朝改土归流起因新说》,《第二届土司制度与边疆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9—79页。
    ① 程贤敏选编:《清<圣谕>西南民族史料》,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页。
    ② 乾隆《辰州府志》卷45《艺文纂·碑铭》,第111页。
    ③ 张中奎:《改土归流与苗疆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1页。
    ④ 随着利玛窦等传教士将西方地理知识和地图绘制方法传入中国,新的科学的地图绘制方法引起了清廷的极大重视,最终导致官方组织大规模测绘全国疆域地理工作的展开,康熙年间曾经组织人员绘制了《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不仅是清廷对全国国土一次普查,还加强了清廷对疆域内不同地域和人群的了解。详见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5—317页。
    ① 雍正五年(1727)的湖广“改土归流”是清王朝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南改土归流的推进,出现了大量苗民逃往湖广和兵源粮饷的紧张。而湖广土司区的存在,不但影响西南军需的供应和保障,而且影响整个西南“改土归流”的战局,因此,清政府为了稳定西南边防,策应云贵、广西“改土归流”的需要,趁势顺带将湖广土司实施了“改土归流”。有关,清廷对湖广土司“改土归流”的动因,可参见瞿州莲:《湖广土司改土归流的原因新探》,《第二届土司制度与边疆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40—250页。
    ② 《土家族简史》编写组:《土家族简史》,第115页。
    ③ 《清史稿》卷512《湖广土司传》,第14213页。
    ④ 同治《永顺府志》卷首《上谕》,《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9页。
    ① 《清史稿》卷512《湖广土司传》,第14213页。
    ② 《清史稿》卷512《湖广土司传》,第14214页。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 《清史稿》卷512《湖广土司传》,第14215页。
    ⑥ 同上。
    ⑦ 《清史稿》卷512《湖广土司传》,第14215页。
    ⑧ 《清史稿》卷68《地理志十五·湖南》,第2193页。
    ⑨ 王承尧、罗午:《土家族土司简史》,第39页。
    ① 孟凡松:《明洪武年间湖南卫所设置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辑。
    ② 宣统《永绥厅志》卷2《地理门一·建置》,《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3),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36页。
    ③ 光绪《乾州厅志》卷1《沿革》,《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4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29页。
    ④ 《湘西文史资料》编委会:《湘西文史资料》(第19辑),1990年,第4页。
    ⑤ 宣统《永绥厅志》卷2《地理门一·建置》,第36页。
    ① 宣统《永绥厅志》卷2《地理门一·建置》,第36页。
    ② 有关“苗例”的含义、实质以及实践过程,法律史、法制史等领域的学人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这方面的成果可参见苏钦:《“苗例”考析》,《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胡兴东:《清代民族法中的“苗例”之考释》,《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张冠梓:《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杜文忠:《边疆的法律:对清代治边法制的历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有关“苗疆禁例”执行情况以及对西南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对黔东南苗疆历史与苗族习惯法的研究当中。则可参见杨庭硕:《相际经营原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年;徐晓光:《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法制的历史回溯》,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 详见黄国信:《“苗例”:清王朝湖南新开苗疆地区的法律制度安排与运作实践》,《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
    ② [日本]武内房司:《“开发”与“封禁”——道光时期清朝对云贵地区民族政策的浅析》,杨伟兵主编:《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351—370页。
    ① 《皇朝文献通考》卷197《刑考三·刑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② “拿白放黑”又名“捉黑抵白”,是明清时期苗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在“打冤家”(即村寨之间械斗)时,毫无干涉的无辜之人可能会被牵连在内,被抓作当人质,被抓之人质需要拿牛马等钱财进行赎身。“这一提法的含义原意是指捉拿活人去换取先辈的遗骨,并不是实施绑票的意思。”详见罗康隆、张振兴:《<苗防备览·风俗考>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9页。
    ③ 《皇朝文献通考》卷197《刑考三·刑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④ “包利、红银苗民事件”又称“雍乾苗民起义”。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包利、红银等聚众为乱,犯古州王岭汛城,古州、台拱、清江等处苗民皆反。至乾隆元年(1734),在张广泗率军大规模武装镇压下,才最终平息。详见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上),第331—338页。
    ① 《清高宗实录》卷之139,乾隆六年三月丙戌。
    ② “湖南绥宁、城步苗民事件”即“粟贤宇、杨清保起义”。乾隆五年(1740),湖南绥宁横岭龙家溪苗民粟贤宇、城步莫宜洞苗民杨清保、广西义宁苗民吴金银、张老金等人领导的苗民起义事件,起义发生后清廷委派湖广总督班第、湖广巡抚冯光裕、广西提督谭行义率湘、桂等省官兵7000名前往镇压,乾隆六年(1741),粟贤宇、杨清保等起义军在张广泗大军镇压下,最终失败。详见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上),第338—345页。
    ③ 《清高宗实录》卷225,乾隆九年九月丙申。
    ④ 《清史稿》卷120《食货志一》,第3482页。
    ① 《皇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考一》。《皇朝文献通考》作乾隆二十六年(1761),而《清史稿》卷120《食货志一》记作乾隆二十四年(1759)。由于《清史稿》是民国年间仓促成书,其在编撰过程中恐有疏漏,而《皇朝文献通考》是正统官方史料,故从《皇朝文献通考》所载乾隆二十六年。
    ② 详见[日本]武内房司:《“开发”与“封禁”——道光时期清朝对云贵地区民族政策的浅析》,表2“番界苗疆禁例”之变迁,第365页366。
    ① 蒋溥:《奏治理苗疆首在不扰并兼施兵威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62—163页。
    ② 蒋溥:《奏酌议抚苗事宜三条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 第163—165页。
    ① 徐德裕:《奏苗疆应行应禁事宜四条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第168页。
    ② 蒋溥:《核议徐德裕所陈苗疆事宜均属不当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173页。
    ③ 乾隆二年(1737)九月,刑部议覆高其倬有关乾州、凤凰、永绥三厅所辖苗民,命盗案件按照苗民习俗进行判案,得到乾隆帝的准许,是为“苗例”清廷在西南区域对苗民执行的法律条文之开始。详见黄国信:《“苗例”:清王朝湖南新开苗疆地区的法律制度安排与运作实践》,《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
    ① 徐德裕:《苗疆应行应禁事宜四条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169—170页。
    ② 蒋溥:《奏核议徐德裕所陈苗疆事宜均属不当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173页。
    ③ 蒋溥:《奏核议徐德裕所陈苗疆事宜均属不当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173页。
    ④ 蒋溥:《核议徐德裕所陈苗疆事宜均属不当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176—177页。
    ⑤ 张允随:《奏遵奉因俗而治谕旨办理缘由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178—180页。
    ① “陈宏谋”原名为“陈弘谋”,因为必乾隆帝(弘历)之讳,清代文献中将“弘”改写为“宏”,此遵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所改回之原文。
    ② 常钧等:《奏应准湖南民苗互相婚娅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182—184页。
    ③ 武内房司的研究,清朝至道光年间,对贵州、云南等地一直都还在执行“苗疆禁例”,并且就这些地区的“开发”与“封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参见[日本]武内房司:《“开发”与“封禁”——道光时期清朝对云贵地区民族政策的浅析》,第351—370页。
    ① 同治《永顺府志》卷首《上谕》,第21页。
    ② 同上。
    ③ 同治《永顺府志》卷4《赋役》,第104页。
    ④ 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第287页。
    ① 光绪《龙山县志》卷11《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108页。
    ② 民国《永顺县志》卷6《地理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227页。
    ③ 同治《永顺府志》卷10《风俗》,第353页。
    ④ 宣统《永绥厅志》卷6《地理门·苗峒》,第115页。
    ① 葛剑雄主编,葛剑雄、吴松第、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6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1—143页。
    ② 本表户口数、人口数,来源于伍新福、龙伯亚:《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386—387页。
    ① 李中清:《明清时期中国西南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6页。
    ② 光绪《古丈坪厅志》卷9《民族上》,《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第353页。
    ① 杜家骥、李然编著:《嘉庆事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26-34页。
    ② 关于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分析,是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苗族史、民族关系等研究 重点讨论的一个课题,以马少侨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其一是政治上的不自由,其二是汉族、满族地主阶级和高利贷商人大量收购、掠夺苗人的土地。以张捷夫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乾嘉苗民起义既是苗族农民发对地主阶级掠夺土地的阶级斗争,同时又带有民族斗争的色彩;孙秋云,认为这次起义应当是苗汉民之间的社会实体利益之争(即“文明”之争),将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定义为苗汉文明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孙对于苗汉文明的界定是广义上的,囊括了文化,但是就具体史实而言,将乾嘉苗民起义上升为两种文明的冲突,似乎有点拔高。本文所定义的苗汉之间的文化冲突,是在清代苗民与汉民在生计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具体文化事项层面上的差异导致的矛盾展开讨论。马少侨编著:《清代苗民起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张捷夫:《关于清代乾嘉苗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载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编《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孙秋云:《核心与边缘:18世纪汉苗文明的转播与碰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 严如熤:《苗防备览》卷8《风俗考上》。
    ① 罗康隆、张振兴:《<苗防备览·风俗考>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92—93页。
    ② 杨庭硕:《植物与文化:人类历史的又一种解读》,《吉首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2页。又参见拙文:《试论葛藤与湘西苗疆苗族文化之关系——兼论对当代的借鉴价值》,《原生态文化文刊》2012年第2期。
    ③ 严如熤:《苗防备览》卷2《村寨上》。
    ④ 同上。
    ① 俞金鳌:《奏办理勾补寨案折》,载《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中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第146页。
    ② 俞金鳌:《奏办理勾补寨案折》,载《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中册),第147页。
    ③ 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第381页。
    ① 魏源:《圣武记》,第314页。
    ② 参见王慧琴:《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苗族农民的大起义》,《贵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吴荣臻:《论乾嘉苗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吉首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张永国:《乾嘉苗民起义的意义和影响》,《贵州文史丛刊》1985年第4期;石昭明:《乾嘉苗民抗清起义略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伍新福:《试论湘西苗区“改土归流“——兼析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民族研究》1986第1期。
    ① 和琳:《奏陈酌拟苗疆紧要善后章程》,《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下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第262页。
    ① 和琳:《奏陈酌拟苗疆紧要善后章程》,《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下册),第260—266页。
    ② 和琳:《奏陈酌拟苗疆紧要善后章程》,《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下册),第261页。
    ① 和琳:《奏陈酌拟苗疆紧要善后章程》,《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下册),第261—262页。
    ② 毕沅:《奏酌筹隙地安置无业贫民折》,《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下册),第431页。
    ③ 姜晟等:《奏清厘民苗地界及奖赏出力官员折》,《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下册),第463页。
    ④ 同上。
    ⑤ 姜晟等:《奏清厘民苗地界及奖赏出力官员折》,《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下册),第463页。
    ① 和琳:《奏陈酌拟苗疆紧要善后章程》,《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下册),第263页。
    ②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2《弁勇考·土弁苗兵总数》,光绪九年蒲圻但氏藏版,吉首大学图书馆影印本。
    ③ 梁志源:《清代中期苗汉关系之研究——以川楚云贵地区为例(1723-1850)》,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3年,第195页。
    ④ 姜晟等:《奏三厅滋事苗民节经擒获地方益臻宁谧折》,《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汇编》(下册),页452—453。
    ① 详见梁志源:《清代中期苗汉关系之研究——以川楚云贵地区为例(1723-1850)》,第197页。
    ② 《史语所藏明清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所藏,未刊),059987号,嘉庆十年四月十一日,兵部移会。转引自梁志源:《清代中期苗汉关系之研究——以川楚云贵地区为例(1723-1850)》,第197页。
    ① 《清史稿》卷361《傅鼐传》,第11386—11390页。
    ② 《清仁宗实录》卷192,嘉庆十三年二月戊寅。
    ③ 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上册,第322页。
    ④ 详见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52页,273页。
    ① 傅鼐:《修边论》,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5《勋绩考》。
    ①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首《序例》。
    ② 魏源:《傅鼐传》,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5《勋绩考》。
    ③ 傅鼐:《禀办均田屯守酌议章程三十四条并清折》,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6《均屯考二》。
    ④ 傅鼐:《禀办均田屯守酌议章程三十四条并清折》,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6《均屯考二》。
    ① 傅鼐:《禀议办麻阳县均田情形》,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6《均屯考二》。
    ② 傅鼐:《禀泸溪浦市田地均办全竣》,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6《均屯考二》。
    ③ 郑人庆:《详覆办理乾州厅均田民户乐从并无窒碍》,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6《均屯考二》。
    ④ 傅鼐:《禀丈收永绥厅屯田及苗占民田情形》,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6《均屯考二》。
    ⑤ 傅鼐:《禀办保靖县均田情形》,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6《均屯考二》。
    ⑥ 傅鼐:《禀屯田全数均足并丈收古丈坪苗缴占田》,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6《均屯考二》。
    ① 详见梁志源:《清代中期苗汉关系之研究——以川楚云贵地区为例(1723-1850)》,第200页。
    ①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7《均屯三·屯苗仓廒租籽并屯长总数(道光元年减定额租)》。
    ②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2《弁勇考·屯备弁勇丁总数》。
    ③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7《均屯三·屯苗仓廒租籽并屯长总数(道光元年减定额租)》。
    ①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2《弁勇考·土弁苗兵总数》。
    ①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5《勋绩考·附请祀名宦祠事实清册》。
    ②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4《学校考·凤乾永保泸麻六厅县书院名目》。
    ③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4《学校考·凤乾永古保五厅县屯苗义学馆数地名》。
    ④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5《勋绩考·附请祀名宦祠事实清册》。
    ⑤ 傅鼐:《拨田收租加增各厅县书院义学经费》,载无名氏:《苗疆屯防实录》卷29《学校祭享》,《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3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
    ① 朱绍曾:《拨田收租给苗疆生童试资》,载无名氏:《苗疆屯防实录》卷29《学校祭享》
    ② 傅鼐:《治苗论》,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5《勋绩考》。
    ③ 严如熤:《苗防备览》卷8《风俗上》。
    ④ 罗康隆、张振兴:《<苗防备览·风俗卷>研究》,第83—85页。
    ⑤ 傅鼐:《治苗论》,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15《勋绩考》。
    ① 傅鼐:《附节钞厅志原禀》,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4《征服考下》。
    ② 罗维:《湘西筸军与陈蕖珍的治军思想》,《船山学刊》2010年第4期。
    ① 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② 赵文:《详定苗疆应禁应增事宜四条清折》,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8《均屯四》。
    ③ 傅鼐:《禀办均田屯守酌议章程三十四条并清折》,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6《均屯二》。
    ④ 郭松义:《清代湘西苗区屯田》,《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① 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第154页。
    ② 和琳:《奏陈酌拟苗疆紧要善后章程》.《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下册),第263—264页。
    ① 《军机处档·月折包》,道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山东道监察御史常大淳奏折附录,转引自梁志源:《清代中期苗汉关系之研究——以川楚云贵地区为例(1723-1850)》,第209页。
    ② 《清宣宗实录》卷245,道光十三年十一月乙未。
    ③ 裕泰等:《覆奏会议苗疆善后章程七条折》,载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八《屯政考四》。
    ① 《月折档》,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湖南巡抚陆费瑔奉殊批奏折抄件,转引自梁志源:《清代中期苗汉关系之研究——以川楚云贵地区为例(1723-1850)》,第209页。
    ② 《月折档》,道光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一日,湖南巡抚陆费瑔奉硃批奏折抄件,转引自梁志源:《清代中期苗汉关系之研究——以川楚云贵地区为例(1723-1850)》,第209页。
    ①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九《屯政考五·部覆给事中陈岱霖奏陈屯防四款》。
    ② 同上。
    ③ 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卷九《屯政考五·部覆给事中陈岱霖奏陈屯防四款》。
    ① Laura Hostetler:Qing Colonial Enterprise: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① John E.Hennaii:Amid the clouds and Mist:Chinas Colonization of Guizhou,1200-1700,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7.
    ② 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第10页。
    ③ 有关温氏的具体研究内容详见其《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
    [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标点本。
    [2](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标点本。
    [3](南朝)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
    [4](晋)陈寿等:《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标点本。
    [5](晋)常璩:《华阳国志》,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6](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7](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标点本。
    [8](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
    [9](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
    [10](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1](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
    [12](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13](清)《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嘉庆二十五年刻本。
    [14](清)《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光绪二十五年重修本。
    [15](清)《清朝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16](清)《清朝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17](清)《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18](清)魏源:《圣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标点本。
    [19](清)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
    [20](清)王夫之:《永历实录》,长沙:岳麓书社,1982年标点本。
    [2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22](清)严如熤:《苗防备览》,道光癸卯重镌刻本,绍义堂藏板。
    [23](清)俞益谟:《办苗纪略》,康熙四十四年关中俞氏馀庆堂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24](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标点本。
    [25](清)顾彩:《容美纪游校注》,吴伯森校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5](清)无名氏:《苗疆屯防实录》,《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3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
    [26](清)但湘良:《湖南苗防屯政考》,光绪九年蒲圻但氏藏版,吉首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复印本。
    [27](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
    [2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4),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标点本。
    [2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上中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标点本。
    [1]光绪《湖南通志》,《续修四库全书》(66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影印本。
    [2]光绪《乾州厅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4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3]乾隆《辰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59、6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4]同治《新修麻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5]同治《沅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6]同治《永顺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7]乾隆《永顺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8]民国《永顺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6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9]同治《桑植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10]光绪《古丈坪厅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11]道光《凤凰厅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12]光绪《凤凰厅续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13]宣统《永绥厅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3),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14]同治《保靖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4),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15]光绪《龙山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7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
    [1]《诰封正一品命服太夫人墓碑》,档案编号:JZ0051SB0040dj I/I mz0007JDⅠ0051DD乙,藏于吉首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资料室。
    [1][日本]箭内互:《元代蒙汉色目待遇考》,陈捷、陈清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
    [2]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3]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1955年。
    [4]马少侨编著:《清代苗民起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5]谢华编著:《湘西土司辑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6]包遵彭主编:《明史论丛》之五《明代土司制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
    [7]郑天挺:《探微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9]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10]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1]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1984年,湘西州图书馆影印本,藏吉首大学图书馆。
    [12]《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
    [13]吴荣臻:《乾嘉苗民起义史稿》,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14]石启贵著:《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土家族简史》编写组:《土家族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6]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
    [17]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7年重印本。
    [18]程贤敏选编:《清<圣谕>西南民族史料》,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19]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20]彭武一:《湘西溪州铜柱与土家族历史源流》,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21]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
    [22]伍新福、龙伯亚:《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
    [23]杨庭硕、罗康隆:《西南与中原》,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4]白钢主编,陈高华,史卫民:《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8卷《元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5]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6]盛天宁:《清代中衰之战——乾嘉苗民起义大揭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27]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28]杨庭硕:《相际经营原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年。
    [29]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重印本。
    [30][法国]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地中海及地中海世界》(第1卷),唐家龙、曾培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1]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32]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33]杨庭硕:《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以苗族族名为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34]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5]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3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上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7]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8]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上下),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
    [39]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40]游俊、李汉林:《湖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41]王迪:《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 中华书局,2001年。
    [42]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3]罗康隆主编:《五溪文化丛书》,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
    [44]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编:《中国民族学纵横》,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45]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46]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7]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48]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9]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以汛塘为中心》,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0]杜文忠:《边疆的法律:对清代治边法制的历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51]赵世瑜:《大历史与小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52]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一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3]伍新福:《苗族史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54]伍新福:《湖南民族关系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55][英国]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刘永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6]徐晓光:《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法制的历史回溯》,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57]孙秋云:《核心与边缘:18世纪汉苗文明的转播与碰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8]《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
    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59]张冠梓:《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60]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61]石启贵编著:《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1—8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62]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6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64]赵济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65]杜家骥、李然编著:《嘉庆事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66]刘凤云、刘文鹏编:《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67]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68]杨伟兵主编:《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年。
    [69]顾城:《南明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70]陈贤波:《土司政治与族群历史:明代以后贵州都柳江上游地区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71]罗康隆、张振兴:《<苗防备览·风俗考>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
    [72]杨念群:《“感觉注意”的谱系:新史学十年的反思之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73]刘凤云、董建中等编:《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7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12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
    [75]杨庭硕:《杨庭硕民族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
    [76]张中奎《改土归流与苗疆重造:清代“新疆六厅”的王化进程及其社会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1]王慧琴:《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苗族农民的大起义》,《贵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2]王锺翰:《雍正改土归流始末》,《文史》第10辑,1980年。
    [3]张捷夫:《雍正改土归流的进步作用》,《清史论丛》第2辑,1980年。
    [4]张捷夫:《清代土司制度》,《清史论丛》第3辑,1981年。
    [5]张捷夫:《关于清代乾嘉苗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编:《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6]吴荣臻:《论乾嘉苗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吉首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7]冯尔康:《鄂尔泰与改土归流》,《文史知识》1983年第7期。
    [8]龚荫:《试论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昆明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9]范同寿:《西南各族土司制度的瓦解与清代前期的改土归流》,《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10]李斡:《略论元代土司制度中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
    [11]张捷夫:《关于雍正西南改土归流的问题》,《清史论丛》第5辑,1984年。
    [12]李世愉:《试论清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原因和目的》,《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13]张永国:《乾嘉苗民起义的意义和影响》,《贵州文史丛刊》1985年第4期。
    [14]石昭明:《乾嘉苗民抗清起义略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5]伍新福:《试论湘西苗区“改土归流“——兼析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民族研究》1986第1期。
    [16]罗友林:《评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17]费孝通:《武陵行》(上),《瞭望》1992年第2期。
    [18]王锺翰:《清代民族宗教政策》,《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19]郭松义:《清代湘西苗区屯田》,《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20]苏钦:《“苗例”考析》,《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
    [21]张伟然:《试论湖南的历史文化区域》,地理学报,1995年第1期。
    [22]赵世瑜、邓庆平:《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23]张应强:《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4]黄柏权:《论武陵文化》,《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25]钞晓鸿、郑振满:《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3年第3期。
    [26]魏光奇:《关于清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封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近现代史研究专辑。
    [27]胡兴东:《清代民族法中的“苗例”之考释》,《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28]赵世瑜:《田野中的“大历史”——读碑札记一则》,《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4年第35期。
    [29]罗运胜:《先秦至明代沅水中游地区的移民》,《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0]田富军:《清代宁夏籍湖广提督俞益谟著述考》,《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1]王文光,赵永忠:《梁启超中国民族史研究及其对中国民族史学科发展的贡献》,《学术探索》2007年第3期。
    [32]马国君:《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动因新议》,《吉首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3]马国君:《论雍正朝开辟苗疆政策的演变》,《清史研究》2007年第4期。
    [34]马国君:《论康乾时期西南边政的决策调整——以“驱准保藏”之战为转折点》《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35]马国君、黄健琴:《略论清代对贵州苗疆“生界”的经营及影响》,《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第4期。
    [36]罗维:《湘西筸军与陈蕖珍的治军思想》,《船山学刊》2010年第4期。
    [37]黄国信:《“苗例”:清王朝湖南新开苗疆地区的法律制度安排与运作实践》,《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
    [38]杨庭硕、杨增辉:《“改土归流”:土司家族政治运命的转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39]杨庭硕:《土司制度终结于辛亥辩》,《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20期,2011年10月13日。
    [40]杨庭硕:《植物与文化:人类历史的又一种解读》,《吉首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41]杨庭硕:《试论土司制度终结的标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42]张振兴:《试论葛藤与湘西苗疆苗族文化之关系——兼论对当代的借鉴价值》,《原生态文化文刊》2012年第2期。
    [43]方铁:《清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原因、策略与效用》,《河北学刊》2012年第3期。
    [44]常建华:《清雍正朝改土归流起因新说》,《第二届土司制度与边疆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2012年9月。
    [45]张姗:《论鄂尔泰的少数民族观念及对策——以鄂尔泰奏折中治理西南土司记载为例》,《第二届土司制度与边疆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2012年9月。
    [1]杨胜勇:《清朝经营贵州苗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梁志源:《清代中期苗汉关系之研究——以川楚云贵地区为例(1723-1850)》,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3年。
    [3]谢晓辉:《延续的边缘——从宋到清的湘西》,博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2007年。
    [4]瞿州莲:《改土归流前后湘西地区土家族基层组织的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8年。
    [5]刘鹤:《抗战时期湘西现代化进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李翘宏:《土王的子民——中国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清华大学”,2009年。
    [7]孟凡松:《郡县的历程——明清武陵山区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凌永忠:《清代湘黔“苗疆”十厅行政建置和管理体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09年。
    [9]李金花:《士人与土司——从清代游记<容美纪游>看人类学的他者观》,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从区域史视角观察》,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1。
    [11]王传:《华南学派探源》,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Julian H.Steward: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5.
    [2]Laura Hostetler:Qing Colonial Enterprise: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
    [3]John E.Herman:Amid the clouds and Mist:China's Colonization of Guizhou,1200-1700,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