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清代蒙古史和近代内蒙古地区史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18-20世纪前期蒙古史、内蒙古区域社会史和移民史领域的研究尚为薄弱,有许多问题还须深入研究和解决。18—20世纪前期是内地汉族向内蒙古移民的重要时期,也是当地蒙古族与汉族移民从冲突、磨合到共处的历史阶段。在此过程中鄂尔多斯地区形成了新的独特的区域社会文化。研究这段汉族移民史,对追溯近代蒙古地域社会的由来及揭示其演变历程都有重大意义。
     全文由导言、序章、正文、结语四个部分组成。导言交代了选题及其意义、论述范围与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所用主要史料。序章叙述了鄂尔多斯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上的农牧交错带形成及演变情况,是正文的背景部分。第一章从“雁行”阶段开始探讨农牧交错带的形成过程。包括汉族移民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的时间、规模和与之相关的历史地理问题、清廷的禁令、移民的环境适应、经济生活、定居与村落化、移民人口估算等内容。第二章比前人更加深入地论述了鄂尔多斯地区社会制度的演变情况。其中围绕移民和蒙汉交涉案件的管理、处置,对理事司员、总甲和牌头、达庆和达拉古等新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蒙旗制的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揭示出扎兰、苏木章京制逐渐被达庆、达拉古制所取代的史实。第三章考察了作为蒙汉关系的焦点——土地关系问题,更加清楚地勾勒出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土地关系的特点和变迁轨迹。认为原先的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制度是游牧状态下的总有制,随着移民的进入产生了分割所有制,这也是移民获得永租权和蒙古人逐渐失去实际上的土地占有权的过程。但这种过程的实现并不顺利,蒙古人也为保护自己的土地所有权而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抵制汉族移民的冲击。第四章讨论了农牧交错带的社会面貌。依据蒙古文档案中的很多有趣的记载,深入研究了鄂尔多斯地区风俗信仰的变化、债务与贫困化、灾害与救济等社会现象,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结语中对移民问题与社会变迁研究作了批判性思考,指出农牧交错区域研究的诸多优点,并明确了农牧交错区域的性格特点。
     本文首次系统利用清代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噶尔旗)扎萨克衙门蒙古文原始档案。该档案被收藏于内蒙古档案馆,共94卷,138册,数百万字。其中笔者摘抄近40万字,文中直接征引达130多件。另外,论文运用区域社会史研究方法,探讨了作为农牧交错带组成部分的鄂尔多斯地区(以准噶尔旗为中心)的社会变迁。文中所用的“农牧交错”是一种新的角度。鉴于前人移民史研究的薄弱点,本文把研究视角集中于蒙古社会本身的变迁。对流行已久的“汉化”、“沙漠化”等概念的利用提出批评性意见,探求蒙、汉两族共建的“农牧交错”新区域文化的性格特征。
The study on Mongolian history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regional history of modern Inner Mongolia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However academic have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some fields such as regional history of Inner Mongolia and immigration that occurred from the 18~th century to early 20th century. It was very important period for Inner Mongolia that received immigrants from Chinese inland and consequently experienced dramatic social changes. Local Mongols and Han Chinese immigrants experienced conflicts, compromise and coexistence in their bilateral relationship in the region. The cultural interface resulted in a unique social configuration in Ordos, one of those areas that confronted the social process.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Han Chinese immigration and reasons for social changes of Mongols, and process in which the Mongol society experienced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Large groups of Chinese immigrated from Chinese inland to Inner Mongolia from 18th to early 20th century. Mongolian and Chinese conflicted and discriminated with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at beginning. As time goes the two peoples gradually came to coexist. In this process Ordos area created its own unique social culture. It is significantly meaningful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immigration to uncover reasons for modern Mongolian social changes and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s.This thesis consists of preface,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 Preface explains the subject, its significance, scope of this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related to the subject and the historical data used in the thesis. Introduction discuss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astoral nomadism and agriculture in history of Ordos.Chapter 1 talks about formation of crisscross area of pastoralism and agriculture Ordos, including the period Chinese immigrant immigrated into Ordos immigrant's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scale of immigration, settlement, economy and lifestyle, population of the immigrant,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 problems the immigration brought and the prohibition from Qing court. Chapter 2 studies in more details changes of social system in Ordos area. The author analyses administration and punishment of the cases between Mongolians and Chinese immigrant,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systems such as Lishisiyuan, Zongjia, Paitou, Dagachin and Daraga etc.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old system of Jalan Sum-in Janggi was replaced by new system of Dagachin and Daraga. Chapter 3 investigates land ownership, the focal poi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Mongolians. This chapter makes clear the characters and changes of land ownership in crisscross area of pastoralism and agriculture. Under the traditional nomadic condition the land was owned by pubic. As a result of the immigration, the traditional public owned land was divided into small pieces. In this process Mongolians lost the ownership of their own land and Chinese immigrant got the permanent right to rent the land of Mongolians. However this process was not completed easily. Mongolians resisted strongly against Chinese to occupy their land. Chapter 4 discusses the social configurations of the crisscross area of pastoralism and agriculture. Based on records in the Mongolian archive, the author intensely examines the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the changes of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Ordos debt and poverty, disaster and relief etc. the author also puts forward his own points on economy culture and other social problems in the area. Conclusion is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he thesis. Us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history, the conclusion introspects over the problem of immigration and social changes with criticism, pointing out som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s of crisscross area of pastoralism and agriculture of Ordos.For the firs time the thesis uses the unpublished original Mongolian archive of Ordos East Wing South Banner, Yihzhoo(usually called Jungar Banner). The archive is preserved in Inner Mongolia Archive. It has 94 volumes, 138 books, about 1,000,000 words. This thesis extracts about 40,000 words and quotes more than 130 paragraphs from the archive. Using the methods of social history, the thesis researches on the social changes of the crisscross area of pastoralism and agriculture of Ordos, with focus on Jungar Banner. "Crisscross area of pastoralism and agriculture" is a new perspective and a new method of research as well. The thesis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on the changes of the society of Ordos area, which is always neglected in previous researches. Meanwhile, the author criticizes the long-time-discussed issues such as "assimilation" s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by explaining the characters of new regional social culture created by both Mongolian and Chinese.
引文
1.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公署:《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史资料集成——土默特特别旗之部》(蒙、汉、满三种文)第一辑,1942年。
    2.金峰:《呼和浩特史蒙古文文献资料汇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8-1989年。
    3.伊克昭盟档案馆、伊克昭盟水利水保处:《伊克昭盟水利水土保持资料汇编》第1-8辑。
    4.李保文、南快:《写于17世纪初叶的43份蒙古文书信》,《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1-2)。
    5.李保文:《十七世纪蒙古文文书档案(1600—1650)》,内蒙古少儿出版社,1997年。
    6.《八白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7.杨海英:《国外刊行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史资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8.齐木德道尔吉、吴元丰、萨·那日松主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二、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9.杭锦旗扎萨克衙门档案,鄂尔多斯市档案馆藏。
    10.准噶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内蒙古档案馆藏。
    11.喀喇沁旗扎萨克衙门档案(部分),内蒙古档案馆藏。
    12.清代伊克昭盟档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信息中心藏。
    13.满文老档研究会译注:《满文老档》(Ⅰ-Ⅶ),东京:东洋文库,1955-1963年。
    14.台湾故宫博物院编印:《旧满洲档》(1-10),1969年。
    15.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地政总署:《前绥远垦务总局资料(伊克昭盟·准噶尔旗)》,1940年,内蒙古图书馆藏。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阿拉善旗清代单行法规及民刑案件判例摘译》,阿拉善旗调查材料之三,1958年。
    17.《乾隆年间准格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选译》,《内蒙古档案史料》1993年第4期。
    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9.《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3—115辑,民族·蒙古族),中华书局,1996年。
    20.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绥远、察哈尔部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21.贻谷:《绥远奏议》,《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1辑,第103册,文海出版社。
    22.贻谷:《蒙垦奏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28册,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1.《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2.《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
    3.《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
    4.《清史稿》,中华书局标点本。
    5.《大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影印本。
    6.《大清一统志》,四部丛刊本。
    7.《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84年。
    8.乾隆朝官修:《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9.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理藩院则例》,道光六年刊本。
    11.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齐木德道尔吉、巴根那:《清朝太祖太宗始祖朝实录蒙古史史料抄》,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齐木德道尔吉等:《清朝圣祖朝实录蒙古史史料抄》,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邢亦尘《清季蒙古实录》,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1981年。
    1.金志章纂,黄可润增校:(乾隆)《口北三厅志》,满蒙丛书第一卷。
    2.《河套志》,内蒙古图书馆藏。
    3.张金城修,杨浣雨纂,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4.郑居中:(乾隆)《府谷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14,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5.黄沛修,宋谦、江廷球纂:(嘉庆)《定边县志》,1933年石印本,国家图书馆分馆藏。
    6.曹春晓:《河曲县志》,清道光刻本,国家图书馆分馆藏。
    7.李熙龄:(道光)《榆林府志》,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资料室藏复印本。
    8.王致云:(道光)《神木县志》,陕西省神木县县志党史红军史编纂委员会,1982年。
    9.苏其炤原作,何炳勋增补:(道光)《陕西怀远县志》,1928年铅印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
    10.卢承业纂修,马振文增修:(道光)《偏关志》,1915年王有宗重订铅印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
    11.卢坤:(道光)《秦疆治略》,《陕西志辑要》本,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
    12.张穆:《蒙古游牧记》,《清代蒙古史史料合辑》(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
    13.张曾:《归绥识略》,1861年。内蒙古图书馆藏。
    14.张兆魁、金种彦:《河曲县志》,清同治刻本,国家图书馆分馆藏。
    15.丁锡奎:(光绪)《靖边县志稿》,(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
    16.《河套图考》,内蒙古图书馆藏。
    17.高赓恩纂,忒莫勒点校:(光绪)《土默特旗志》,载双宝主编《民族古籍与蒙古文化》总第1-2期,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辑出版,2001年。
    18.高赓恩纂:(光绪)《归绥道志》,内蒙古图书馆藏抄本。
    19.徐世昌:《东三省政略》,长白丛书影印本,吉林文史出版社。
    20.张鹏一:《河套图志》,内蒙古图书馆藏抄本。
    21.张鼎彝:《绥乘》,内蒙古图书馆藏。
    22.韩梅圃:《绥远省河套调查记》,1921年。内蒙古图书馆藏。
    23.金天翮、冯际隆:《河套新编》,内蒙古图书馆藏。
    24.绥远省民众教育馆:《绥远省分县调查概要》,内蒙古图书馆藏。
    25.绥远省通志馆:《绥远通志稿》,内蒙古图书馆藏。
    26.绥远省政府编印:《绥远概况》,1933年。
    27.佚名:《神木县乡土志》,《乡土志丛编第一集》本,1937年。
    28.王文墀:《临河县志》,成文出版社,1968年。
    29.俞家骥:《五原厅志略》,内蒙古图书馆藏。
    30.边疆通信社:《伊克昭盟志》,《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第六册,1985年。
    31.张树培:《萨拉齐县志》,内蒙古图书馆藏。
    32.周晋熙:《绥远河套治要》,内蒙古图书馆藏。
    33.曾庆锡:《伊克昭盟概况》,商务印书馆,1943年。
    34.《绥远的蒙古民族——生活和习俗》(日本文),1943年。
    35.《土默特志》(上、下卷),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
    36.《榆林县乡土志》,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续集(三)。
    37.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38.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39.编写组:《准格尔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40.编委会:《伊克昭盟志》,现代出版社,1994年。
    41.编委会:《杭锦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42.滨田纯一、柏原孝久:《蒙古地志》(上中下),富山房,大正八年(1919)。
    43.满铁包头公所:《鄂尔多斯概说》,《满铁调查月报》第19卷第3号。
    1.耿升、何高济译:《柏郎嘉宾蒙古行纪·鲁布鲁克东行纪》,中华书局,1985年。
    2.阿·莫斯太厄搜集,曹纳木转写校注:《阿尔扎波尔扎罕——鄂尔多斯民间文学》(蒙古文),民族出版社,1989年。
    3.庞善守:《伊克昭盟达拉特蒙民的乡村生活》,《东方杂志》32卷12号。
    4.邹焕宇:《伊克昭盟视察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5.王华隆:《内蒙古人民生活状况》,《蒙古调查记》,东方杂志社编,1924年。
    6.《准噶尔旗概况》,《蒙藏旬报》6卷2期,1932年。
    7.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调查室:《伊克昭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伊克昭盟文史资料》第三辑,1988年。
    8.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调查室:《伊克昭盟右翼四旗调查报告书》,《伊克昭盟文史资料》第五辑,1990年。
    9.陈赓雅:《西北视察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赵松乔:《察北、察盟及锡盟——一个农牧过渡地区的经济地理调查》,《地理学报》第19卷第1期,1953年。
    11.李文治、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
    12.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旅蒙商大盛魁》,1984年。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1——9辑),1985年。
    13.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
    14.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1986年。
    15.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血雨腥风的年代》(准格尔史料专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
    16.伊克昭盟计划委员会:《伊克昭盟国土资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17.《鄂托克前旗文史资料》(蒙古文)第1辑,1989年。
    18.政协内蒙古伊克昭盟委员会文史委:《伊克昭盟文史资料》(1-12辑),1986-2001年。
    19.李克仁:《准格尔旗的抗垦斗争》,《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8辑。
    20.《土默特史料》第21集。
    21.《准格尔旗文史资料选辑》,油印本,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
    22.《杭锦旗文史资料》(蒙古文)第1、5辑。
    23.[德]帕拉斯著,邵建东、刘迎胜译:《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法]古伯察著,耿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
    25.[俄]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汉译本《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26.[俄]普尔热瓦尔斯基著,王嘎、张友华译:《荒原的召唤》,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27.[英]德·莱斯顿著,王启龙、冯玲译《从北京到锡金——穿越鄂尔多斯、戈壁滩和西藏之旅》,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满洲旧惯调查报告》(蒙地),大同印书社,1914年。
    29.鸟居子:《土俗学上观蒙古》,东京大镫阁藏版,昭和二年(1927)。
    30.东亚经济调查局:《支那制度观蒙古》,南满,昭和四年(1929)。
    31.支那问题研究所编《支那经济年报》,昭和十三年(1938)。
    32.兴亚院:《蒙疆农产资源關调查》,昭和十五年(1940)。
    33.兴亚院:《蒙疆土地改良關调查》,昭和十五年(1940年)。
    34.安斋库吉:《蒙疆土地分割所有制一类型——伊克昭盟准噶尔旗河套地土地關係特質》,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昭和十七年(1942)。
    35.安斋库治:《清末绥远开垦》,《满铁调查月报》19-1。
    36.东亚所:《内蒙古农牧业(中间报告)——内蒙古一般调查》,1941年。
    37.多田礼吉:《蒙古特殊资源科学调查报告》,《蒙古》第十一卷第十号。
    38.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蒙疆牧野调查报告》,昭和十八年(1943)。
    39.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局:《蒙古站及其土地关系——伊克昭盟准噶尔旗栋海驿站》,昭和十八年(1943)。
    40.山田武彦:《蒙疆農村》,锦城出版社,昭和十八年(1943)。
    41.田村英男:《蒙古社會構成的基础单位蘇木——伊克昭盟准噶尔旗河套地(河北)中心》,《满铁调查月报》22-2。
    42.山田武彦、关谷阳一:《蒙疆農业經济论》,日光书院,昭和十九年(1944)。
    43.天野元之助:《察绥农业经济大观》,《满蒙》第十六年第七号;第八号。
    44.东洋协会调查部:《最近内蒙古事情》,复印件。
    45.著,村上正二译:《關民俗资料》,《蒙古研究》第16、17号,1985年,日本蒙古会。
    46.《北支蒙疆大观》,大同印刷株式会社,昭和十六年(1941)。
    47.《绥远农村生活》,《蒙古》通卷第103号。
    48.《蒙古汉族移民農耕方式》,《蒙疆》(杂志)9年2册。
    49.《生活样式观蒙古民族》,《有关蒙古的史料》(2),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复印件。
    1.《清代边政通考》,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藏。
    2.戴逸:《简明清史》(一、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1984年。
    3.卢明辉:《清代蒙古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4.编写组:《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四、五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5.贺扬灵:《察绥蒙民经济解剖》,商务印书馆,1935年。
    6.赵松乔、黄勉、过鑑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盛产配置问题的初步研究》,科学出 版社,1958年。
    7.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经济史研究组编,《蒙古族经济发展史研究》(第一-二集),1988年。
    8.马汝珩、马大正:《清代边疆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9.许公武:《内蒙古地理》,新亚细亚学会出版科,1937年。
    10.《内蒙古农业地理》,内蒙古新华书店,1980年。
    11.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82年。
    12.石蕴琮等:《内蒙古自治区地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李博主编:《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科学出版社,1990年。
    14.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
    15.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
    16.色音:《蒙古游牧社会变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王卫东:《1648-1937年绥远地区移民与社会变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8.闫天灵:《塞外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的社会变迁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9.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
    20.吕鹏军:《蒙古高原游牧经济与农牧分界线的移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1.王玉海:《发展与变革——清代内蒙古东部由牧转农的转型》,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23.卢明辉:《清代北部边疆民族经济发展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24.达力扎布:《漠南蒙古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
    25.达力扎布:《明清蒙古史论稿》,民族出版社,2003年。
    26.丁守璞、杨恩洪:《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卷》,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
    27.张研:《清代社会的慢变量——从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看中国封建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演变趋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28.宝音德力根、乌云毕力格、齐木德道尔吉主编:《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一、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2002年。
    29.李勤璞:《东部蒙古喇嘛教遗迹调查与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成果报告,2003年。
    30.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1981年。
    31.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第一——六册),1983-1986年。
    32.内蒙古伊克昭盟档案馆:《鄂尔多斯研究文集》(第一——三辑)。
    33.内蒙古伊克昭盟档案馆:《鄂尔多斯人历史文献集》(第一——四辑),1984年。
    34.陈育宁:《鄂尔多斯史论集》,政协伊克昭盟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7年。
    35.准格尔旗旗志办公室编:《准格尔旗纪略》,1987年。
    36.《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上、下),中华书局,1988年。
    37.陈育宁:《鄂尔多斯——河套历史概述》,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
    38.宝斯尔、杨勇、托娅:《鄂尔多斯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39.梁冰:《鄂尔多斯历史管窥》,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40.梁冰:《伊克昭盟的土地开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
    41.《内蒙古垦务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42.邢亦尘:《朔漠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
    43.乔吉:《蒙古佛教史(大蒙古国时期1206-1271)》,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44.乔吉:《蒙古佛教史(元朝时期1271-1368)》,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45.萨·那日松、特木尔巴特尔编著:《鄂尔多斯寺院》(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
    46.乌兰:《(蒙古源流)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
    4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48.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49.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0.忒莫勒:《建国前内蒙古方志考述》,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
    51.萨·那日松:《蒙古文档案业发展简史》(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52.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锋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53.[美]拉铁摩尔著,後藤富男译:《农业支那和游牧民族》,生活社,昭和十六年(1941)。
    54.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55.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56.[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57.[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58.[法]雅克·勒高夫等主编,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59.[德]海西希、[意]图齐著,耿异译:《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60.[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唐家龙、曾培耿等译:《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1996年。
    61.[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62.[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著,谢继胜译:《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
    6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64.[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
    65.[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6.[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67.[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2003年。
    68.矢野仁一:《近代蒙古史研究》,弘文堂书房,昭和十年(1935)。
    69.长尾欣二:《从文化变迁过程看农牧接壤地区》,复印件。
    70.《东洋史研究》58-3,明清档案特集。
    71.多田文男:《内蒙古農业地带游牧地带境界线移动》,京城帝大大陆文化研究会,昭和十五年(1940)。
    72.川村得三:《内蒙古经济地理》,昭和十六年(1941)。
    73.后藤十三雄:《蒙古游牧社会》,生活社刊,昭和十七年(1942)。
    74.蒙古善邻协会:《内陆亚细亚》第一辑、第二辑,昭和十七年(1942)。
    75.山根顺太郎、村冈重夫:《主農从牧社会蒙古部落農业性格》,满洲民族学会,康德十一年(1944年)。
    76.今堀诚二:《中国封建社会構造——历史革命前夜现实》,日本学术振兴会刊,1978年。
    77.岛田正郎:《清朝蒙古例研究》,创文社,昭和五十七年(1982)。
    78.和田清著,潘世宪译:《明代蒙古史论集》(上、下),商务印书馆,1984年。
    79.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
    80.渡边欣雄著,周星译:《汉族的民俗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81.鐵山博:《清代農业经济史研究》,御茶水书房,1999年。
    82.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华北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3.《近现代人農耕村落社会形成》,风间书房,2003年。
    84.周清澍:《从察罕脑儿看元代的伊克昭盟地区》,《内蒙古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85.史念海:《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
    86.黄时鉴:《清代包头地区土地问题上的租与典》,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文历史学会:《蒙古史论文选集》第三辑,1983年。
    87.赵云田:《清朝统治蒙古经济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
    88.邢亦尘:《清代蒙古游牧经济浅议》,《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
    89.张植华:《清代河套地区农业及农田水利概况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90.樊文礼:《唐代鄂尔多斯地区的人口与经济略论》,内蒙古大学历史系,1987年,油印本。
    91.卢明辉:《近代蒙古社会经济变化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92.卢明辉:《鄂尔多斯的历史变迁》,《内蒙古文物古迹散记》1988年。
    93.马戎、潘乃谷:《居住形式、社会交往与蒙汉民族关系——从赤峰调查看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94.王玉海:《清代喀喇沁地区的土地租典问题》,《蒙古史研究》第三辑,1989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95.王玉海:《清代内蒙古农业村落的形成和特点》,《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4期。
    96.陈育宁:《国外研究鄂尔多斯蒙古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动态》1990年第一期。
    97.陈育宁:《田清波及鄂尔多斯历史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98.谢继胜:《战神杂考——据格萨尔史诗和战神祀文对战神、威尔玛、十三战神和风马的研究》,《中国藏学》1991年第4期。
    99.王明珂:《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专业化游牧业的起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2分。
    100.马永山:《清代关于内蒙古地区禁垦放垦政策的演变》,《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5期。
    101.金海:《民国时期伊克昭盟王公统治的衰弱》,《蒙古史研究》第四辑,1993年。
    102.苏德:《阿尔宾巴雅尔等伊克昭盟王公对官垦的抵制》,《蒙古史研究》第四辑,1993年。
    103.苏德毕力格:《关于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协理台吉丹丕尔的抗垦斗争》,《内蒙古大学 学报》(蒙古文版)1994年第2期。
    104.苏德毕力格:《关于乌兰察布盟王公扎萨克对官垦的联合抵制》,《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1995年第2期。
    105.苏德毕力格:《清政府镇压西北回民事变对伊克昭盟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1996年第4期。
    106.宝音德力根:《15——16世纪有关鄂尔多斯万户历史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1998年第1期。
    107.王建革:《定居与近代蒙古族农业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
    108.王建革:《游牧圈与游牧社会——以满铁资料为主的研究》,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09.王建革:《畜群结构与近代蒙古族游牧经济》,《中国农史》2001年第2期。
    110.王建革:《近代内蒙古农业制度体系的形成及其适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安)2001年第4期。
    111.王建革:《清末河套地区的水利制度与社会适应》,《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112.王建革:《耪青与社会流动——近代东蒙地区社会转型的过程透视》,《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113.王建革:《清代蒙地的占有权、耕种权与蒙汉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14.王卫东:《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4期。
    115.王学泰:《关羽崇拜的形成》,《文史知识》2000年第9期。
    116.王庆成:《晚清华北村落》,《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17.张研:《清代中后期中国基层社会组织的纵横依赖与相互联系》,《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
    118.张淑利:《“禁留地”初探》,《阴山学刊》第17卷第1期,2004年。
    119.汪炳明:《是“放垦蒙地”还是“移民实边”》,《蒙古史研究》第三辑,1989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20.乌云毕力格:《史料的二分法及其意义—以所谓的“赵城之战”的相关史料为例》,《清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21.赵世瑜:《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兼及12世纪以来华北社会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122.潘英海:《“在地化”与“地方文化”——以“壶的信仰丛结”为例》,庄英章、潘英海编:《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二),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年。
    123.潘英海:《文化合成之区域研究——台湾平铺族群、福建畲族群与汉族互动之比较研究》,网址:http://www.sinica.edu.tw/-pingpu/education/title.htm。
    124.那日娜:《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全宗档简介》,《内蒙古档案》(蒙古文)1989年第2期。
    125.赵·那仁:《准格尔旗扎萨克衙门全宗档简介》,《内蒙古档案》(蒙古文)1990年第1期。
    126.刘黑龙:《内蒙古档案馆藏蒙古文历史档案简介》,《内蒙古档案史料》1992年第2期、1993年第1期。
    127.唐·高娃:《伊克昭盟准噶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目录》,《内蒙古档案史料》1993年第3期。
    128.札奇斯钦:《清代蒙古地方制度》,《蒙古》第83号。
    129.札奇斯钦:《库伦城小史》,《蒙古史论丛》下,学海出版社,1980年。
    130.[美]H·塞瑞斯,《田清波从鄂尔多斯获得的蒙古文抄本目录》,《蒙古学资料与情报》 1988年第一期。
    131.矢野仁一:《清朝征服蒙古与中国人势力在蒙古的进展》,《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16辑。
    132.金井章次:《蒙疆地域於牧農两民族交叉》,《民族学研究》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特辑,新2卷第1号,昭和十九年(1944)。
    133.田村实造:《明代的鄂尔多斯——天顺、成化时代》,《东洋史研究》19-2,1960年。
    134.森川哲雄:《鄂尔多斯十二鄂托克考》,《东洋史研究》32-3,1972年。
    135.森川哲雄:《部清朝归属》,《历史学·地理学年报》第14号,1990年。
    136.岡田英弘:《六万户起源》,《榎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论业》,山川出版社,1975年。
    137.二木博史:《内平民贡租赋役负担——清代埸合》,《内陸史研究》创刊号,1984年。
    138.萩原守:《清代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旗的公文》,《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91年第1期。
    139.三田村泰助:《初期满洲八旗的形成过程》,《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中华书局,1993年。
    140.冈洋树:《关于清代蒙古扎萨克旗组织的一个新问题》(西里尔蒙古文),复制本。
    141.杨海英:《十九世纪末汉族关系侧面——清代地方史(靖边县誌稿),《静岡大学人文学部人文论集》第52號2,200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