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动、土地利用和环境变化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变化与因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变化问题已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构建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之间的中心环节,是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中国的黄土高原既保留着历时最长(约2200万年)、最完整的古气候记录,同时也是人类过去和正在居住的地球的陆地表面。区域内的环境变化过程虽然是几百万年来的地质现象,但在近万年尺度内尤为剧烈,这表明在此阶段,人类活动是引起黄土高原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即人类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那么,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环境变化有着哪些贡献?这些贡献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予以表达?同时,又应当用什么方式才能减轻?上述问题的着眼点正是本项研究所致力的方向。
     我们的研究以“人口变动、土地利用和环境变化的关系”为最终科学目标,立足于历史地理学,运用地貌学和人口统计学等相关的科学方法,选取陕北黄土高原典型地貌条件下的典型区域,将个案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发生在清至民国时期陕北黄土高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复原,认真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自然要素,从中提取近300年研究尺度内与人口变动和土地利用有关的历史信息,做出相应的人口数据和土地数据关系的定量表达,探求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总体把握此类研究对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环境变化的贡献。
     本项研究剖析了典型地貌区域(黄土塬区、黄土残塬沟壑区、丘陵沟壑区、风沙草滩区和典型流域)人为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了侵蚀环境中的人文因素,对土地利用过程中的政策、人口聚落变迁、耕作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历史时期黄土塬区的土壤侵蚀过程是人为加速侵蚀和自然侵蚀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为加速侵蚀的作用并不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所减弱,在局部地区还存有加重的趋势。对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政策的研究,有助于探究人类行为对环境施加影响的具体途径和可能达到的程度。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在人口压力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认为人口压力的增强、土地利用方式的固化和延续推动民众的耕垦区域开始发生变化,在高原沟壑区,土地利用的部位呈现塬面→梁地→坡地(山地)的发展态势;在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的部位呈现由坡地→梁顶和沟掌地→梁峁斜坡和沟缘缓坡→地形陡、土层薄并有基岩出露陡坡或裸岩薄土部位的发展态势。土壤侵蚀随耕作部位的垂直性变化而逐步加强。通过对研究区内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土地利用规模和强度的分析,我们认为,研究区内人口规模呈现自南部塬区→北部丘陵沟壑区→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逐渐递减的趋势,人口密度则呈现由葭州、绥德州向外延伸的半扇形递减趋势。土地利用的规模和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强度和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壤侵蚀量的变化在时间上与人口的变化是正比关系,在空间分布上主要是受地理环境中的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双重影响。
     综上所述,清至民国时期陕北黄土高原由于区域气候的特殊性,降水、霜期等自然因素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变化明显,在人为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壤侵蚀问题突出。陕北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随着农牧业开发而逐步增强,沙漠化在整个清时代呈现出一个较为平缓的变化趋势,而这种变化趋势直到民国时期才出现较为显著的变化。
With the demand of glob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 natural changes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evolutions of environment changes under human activities were more and more paid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Land Use/Land Change (LUCC) ,as one of the core topics about the study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is also an multidisciplinary topic popularly. China loess plateau had the longest time and most complete paleo-climate record, simultaneous it's the residential land surface in past and present.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changes became extremely strenuous since 10,000 years. The fact shows that human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cause of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of loess plateau. Which contributions human activities act on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in historical times? How to expressed these contributions? How to alleviate them? Focuses of these problems are our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research objectiv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change and land us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This thesis has made full use of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the geomorphology, the demography, selected classical areas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analyzed important humane and natural events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Minguo period. Simultaneous the paper extracte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to study th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population data and land data. Finally this thesis searched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is thesis analyzed land use changes of the typical landforms (loess plateau gully region, loess gulled-hilly area,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 wind sand grass shoal area and typical basin) and studied humanistic factors (policies, habitation transformation, tillage management, living habits) . The study considered that historic soil erosion in loess plateau gully region i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natural erosion and man-made accelerated erosion. Man-made accelerated erosion is not decreased in war disasters and natural calamities. Simultaneous the paper thought that population pressure, production pattern and cultivation region are the main aspects of land use changes in loess plateau gully region, loess gulled-hilly area,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 Soil erosion beca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with the steeper cultivation positions from slope land to beam top. In addition, by the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cal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land utilizing scale, the study thought that the population scale showed decreasing tendency from loess plateau gully region,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 to wind sand grass shoal area and population density showed semi-sector decreasing tendency Jiazhou and Suidezhou-centered. Land utilizing scale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opulation scale and land use intensity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opulation density. Soil erosion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opulation changes in time domain and natural erosion and man-made accelerated erosion had double effects on soil erosion in space.
     To sum up, the seasonal changes and regional changes of natural factors in northern of shaanxi loess plateau were significantly for regional climate. In the land utilization procedure, the problem of soil erosion was very outstanding. The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was not remarkable before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引文
[1]陈泮勤.孙成权:《国际全球变化研究核心计划(三)》,气象出版社,1996年。
    [2]刘东生:《黄土与环境》,《科技和产业》2002年第2卷第11期,29-34页。
    [1]甘枝茂主编:《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1]陈永宗、景可、蔡强国著:《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1]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黄河水土保持志》,《黄河志》卷八,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2]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委员会:《水土保持分支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3月。
    [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编委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分支条目》,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2月。
    [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土壤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5]黄秉维:《编制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分区图的经验教训》,《科学通报》1955年第12期,15-21页;朱显谟:《黄土区土壤侵蚀的分类》,《土壤学报》,1956年第2期,99-114页。
    [1]曾大林、卢顺光、闫培华:《第13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概况及思考》,《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5年第2期,1-4页。
    [2]陈永宗、景可、蔡强国著:《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1]唐克丽、陈永宗等:《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3月;唐克丽、熊贵枢等:《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径流泥沙变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唐克丽、张平仓、王斌科:《土壤侵蚀与第四纪生态环境演变》,《第四纪研究》1991年第4期,300-309页。
    [2]吴传钧、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科学出版社,1994年,1-2页。
    [3]傅伯杰、陈利顶等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商务印书馆,2002年12月,1-2页。
    [4]倪绍祥、谭少华:《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进展》,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土 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星球地图出版社2002年,7页。
    [1]张丕远、葛全胜、吕明、陈晓蓉:《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地学前缘》1997年第1-2期,195-200页。
    [2]史培军、王静爱、陈婧等:《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地理学报》2006年第2期,115-126页。
    [3]刘东生:《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地学前缘》2002年第1期,1-9页。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1]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之《序》,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民国)杨钟健著,《西北的剖面》,北京,地质图书馆,民国21年10月。
    [2]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3]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4]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史念海:《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辑,1-17页;史念海:《我国森林地区的变迁及其影响》,《辛树帜先生诞生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农业出版社,1989年5月。
    [5]陈加良、文焕然:《宁夏历史时期的森林及其变迁》,《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49-57页。
    [6]鲜肖威、陈莉君:《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开发与环境演变》,《西北史地》1985年第2期。
    [7]戴英生:《从黄河中游的古气候环境探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人民黄河》1980年第4期,1-8页。
    [8]侯学煜:《中国植被地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6月。
    [9]刘东生等:《史前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景观:森林还是草原?》,《地球学报》1994年第3、4期合刊,226-234。
    [10]史念海:《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辑,1-17页。
    11 王守春:《古代黄土高原“林”的辨析兼论历史植被研究途径》,左大康主编,《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 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一集)》,地质出版社,1991年3月。
    [1]王守春:《论古代黄土高原的植被》,《地理研究》1990年第4期,72-79页;吴祥定、钮仲勋、王守春:《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变迁与水沙变化》,气象出版社,1994年6月。
    [2]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之“序”,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3]刘东生:《黄土与环境》,《科技和产业》2002年第2卷第11期,29-35页;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4]史念海:《周原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1976年第2期,111-120页;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及周原考古》,《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80-88页。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5]史念海:《周原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1976年第2期,111-120页;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及周原考古》,《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80-88页。王元林:《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腹地塬面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增刊,71-82页;张洲:《周原地区新生代地貌特征略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3期,69-77页。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辑,3-54页。
    [2]景可、陈永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地理研究》1983年第2期,1-10页;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科学出版社,1991年。
    [3]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科学出版社,1965年9月。
    [4]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5]洪业汤、朴河春、姜洪波:《黄河泥沙的环境地质特征》,《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1期,1175-1184页。
    [6]陆中臣、袁宝印等:《安塞县的侵蚀及地貌演化趋势预测》,《黄土高原遥感调查试验研究》,科学出版社1988年,202-211页。
    [7]甘枝茂:《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齐矗华主编:《黄土高原侵蚀地貌与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历史时期周原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山地学报》2002年第6期,695-700页;桑广书、甘枝茂:《洛川塬区晚中更新世以来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量变化初探》,《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第1期,109-113页;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干旱区地理》2003年第4期,355-360页;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因子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分析》,《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第3期,66-69页;盛海洋:《黄土高原的黄土成因、自然环境与水土保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34-36页;魏建兵、肖笃宁、解伏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与调控原则》,《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期,36-45页。
    [8]桑广书:《黄土高原历史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进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398-402页。
    [1]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从历史上论证黄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23-35页。
    [2]韩茂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的总体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10期,19-22页。
    [3]任伯平:《关于黄河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学术月刊》1962年第9期,51-54页。
    [4]邹逸麟:《读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后》,《学术月刊》1962年第11期,49-51页;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问题的研究》,《人民黄河》1997年第8期,53-55页;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问题的再探讨》,《地理学报》,1998年第5期,463-469页。王守春:《论东汉至唐代黄河长期相对安流的存在及若干相关历史地理问题》,《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5]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王尚义:《唐代黄河土壤强烈侵蚀区人类活动的研究》,《生产力研究》2002年第3期,64-66页;王尚义:《两汉时期黄河水患与中游土地利用之关系》,《地理学报》2003年第1期,73-82页。
    [2](法)古伯察著、耿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2月。
    [3](民国)安汉著,《西北垦殖论》,南京,国华印书馆,民国21年11月;(民国)杨增之、郭维藩等编著,《绥远省调查概要》,绥远省民众教育馆,民国23年编印;程伯群:《中国北方沙漠之扩张》,《科学》1934年第6期;(民国)Owen Lattimore著,赵敏求译,《中国的边疆》,正中书局印行,民国31年12月。
    [4]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第1号“绪言”,科学出版社,1958年。
    [5]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1958年。
    [6]侯仁之:《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治沙研究》7号,科学出版社,1965年11月;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侯仁之、邓辉主编:《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06年10月。
    [1]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在沙漠考察中的任务》,侯仁之、邓辉主编;《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06年10月。
    [2]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3]赵永复:《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4]史念海:《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第6期,1-14页。
    [5]吴祥定、钮仲勋、王守春:《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变迁与水沙变化》,气象出版社,1994年6月;陈育宁:《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69-82页;《宁夏地区沙漠化的历史演进考略》,《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44-48。
    [6]董光荣、李保生、高尚玉等:《鄂尔多斯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冰缘现象及其与风成沙和黄土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集刊》1986年第3号,63-80页;李华章:《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界环境演变的若干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第1期,103-110页;牛俊杰、赵淑贞:《关于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问题》,《中国沙漠》2000年第1期,67-70页。
    [1]侯甬坚:《北魏(AD386-534)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人文景观》,《中国沙漠》,2001年第2期,188-194页。
    [2]侯甬坚:《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理论背景》,孙进己主编《东北亚研究——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28-34页。
    [3]武弘麟、史培军:《全新世科尔沁沙地的环境变迁》,《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应用研究》(二),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年。
    [1]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4-21页。
    [1]秦大河总主编,《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王绍武、董光荣:《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第1卷“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3]薛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1]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1月。
    [2]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之“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1月。
    [1]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
    [1]邓辉:《论克利福德·达比的区域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辑,145-153。
    [2]曾昭璇、曾宪珊著:《历史地貌学浅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3月。
    [1]葛剑雄著:《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1]道光《榆林府志》之“凡例”。
    [2]雍正《陕西通志》卷四十七《祥异二》。
    [3]民国《米脂县志》卷一《天文志》之《时令二》。
    [1]Stanley S.W,Pierre C.U.S.soil erosion rates-myth and reality.Science,2000,289:248-250.
    [2]吴秀芹、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3期,576-584页。
    [3]刘东生:《黄土与全球变化》,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科学与中国”学术报告会,2002年5月30日。
    [4]戴英生:《从黄河中游的古气候环境探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人民黄河》1980年第4期,1-8页;景可、陈永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83年第2期,1-11页。
    [5]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科学出版社,1991年。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6]唐克丽、陈永宗等:《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唐克丽、熊贵枢等:《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径流泥沙变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唐克丽、张平仓、王斌科:《土壤侵蚀与第四纪生态环境演变》,《第四纪研究》1991年第4期,300-309页。
    [1]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2]唐克丽等编著:《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
    [3]景可、陈永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83年第2期,1-11页。
    [4]陈永宗:《人类活动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中的地位和作用》,左大康编:《黄河流域环境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一集),地质出版社,1991年3月。
    [5]景可:《论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6年第1期,26-32页。
    [1]唐克丽、贺秀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侵蚀环境调控》,《中国西部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28-32页。
    [2]景可、王斌科:《黄土高原现代侵蚀环境及其产沙效应》,《人民黄河》1992年第4期,35-39页。
    [3]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4]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一之《舆地门》之《疆域》。
    [5]民国《洛川县志》卷二《山水志》之《地形概述》。
    [1]民国《安塞县志》卷之二《建置志》之《城池》;顺治《清涧县志》卷一《地理志》之《灾样》;民国《米脂县志》卷之十《秩事志》。
    [2]顺治《清涧县志》卷一《地理志》之《灾祥》。
    [3]张金慧:《黄土洼天然聚湫之迷》,《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1年第3期,25页;张信宝:《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侵蚀产沙响应示踪研究》,“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07年2月。
    [4]嘉庆《洛川县志》卷五之《城池》。
    [5]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干旱区地理》2003年第4期,355-360页。
    [6]嘉庆《洛川县志》卷九之《民数》。
    [7]赵名茶:《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对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的影响》,左大康编:《黄河流域环境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一集),地质出版社,1991年3月。
    [1]档案,顺治七年(1650)八月初一日,《孟乔芳揭帖》,故宫藏。
    [2]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25-33页。
    [3]雍正《安定县志》之《节候》。
    [4]乾隆《府谷县志》卷之二《风俗》。
    [5]民国《洛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温》。
    [6]民国《续修安塞县志》卷之一《地理志》之《安塞县舆图》之“图说”。
    [1]民国《续修安塞县志》卷之一《地理志》之《气候》
    [2]民国《洛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化》。
    [3]乾隆《延长县志》卷一《方舆志》之《气候》。
    [1]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2]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5月。
    [3]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4]顺治《安定县志》之《艺文》,王鸿荐,《续土田说》。
    [5]李国桢:《陕西小麦》,陕西省农业改进所,民国三十七年五月。
    [6]光绪《保安志略》之《庙祀篇》之《祀典》。
    [7]嘉庆《葭州志》卷一《天文志》。
    [8]民国《续修葭县志》卷二之《风俗志》。
    [9]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10]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11 陈振汉、熊正文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1]民国《洛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之《林地利用》。
    [2]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3]民国《葭县志》卷二之《物产志》。
    [4]康熙《延绥镇志》卷一之《山川上》。
    [5]民国《横山县志》卷三《实业志》。
    [6]崔友文著:《黄河中游植被区划及保土植物栽培》,科学出版社,1959年2月。
    [7]侯甬坚:《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调查》,《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发展》,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17-28页
    [1]金其铭著:《农村聚落地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67页。
    [2]清·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一《渑池渡》。
    [3]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五十《绥德州》。
    [4]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杨素蕴《延属丁徭疏》。
    [5]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之《里甲》。
    [6]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1]薛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2]清·卢坤:《秦疆治略》。
    [3]侯春燕:《近代西北地区回民起义前后的人口变迁》,《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2期,49-53页。
    [1]朱国宏著:《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99页。
    [2][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
    [3]秦燕、胡红安著;《清代以来的陕北宗族与社会变迁》,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47页。
    [4]民国《续修安塞县志》卷之十《纪事志》。
    [5]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三十一《户口》。
    [6]光绪《保安志略》之《田户篇》之《户口》。
    [7]饶智元编:《陕西宪政调查局法制科第一股第一次报告书》之《民情类》。
    [8]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1]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
    [2]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3]甘枝茂、甘锐等:《延安、榆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4期,101-104页。
    [4]雍正《安定县志》之《田赋》。
    [5]乾隆《怀远县志》卷二之《种植》。
    [6]民国《横山县志》卷三《实业志》。
    [1]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6-9页。
    [2]乾隆《怀远县志》卷二之《种植》。
    [3]道光《清涧县志》卷一《地理志》之《风俗》。
    [4]乾隆《延长县志》卷三《赋役志》之《杂课》。
    [5]乾隆《延长县志》卷三《赋役志》之《杂课》。
    [6]民国《宜川县乡土志》之《风俗》。
    [7]李国桢编:《陕西小麦》,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印,民国37年5月,23-24页。
    [8]雍正《安定县志》之《水利》。
    [1]乾隆《延长县志》卷二《建置志》之《水利》。
    [2]全国经济委员会陕西省水利处编:《陕西省水利概况》,1937年。
    [3]光绪《保安志略》之《物宜篇》之《种植》。
    [4]民国《保安乡土志》之《气候》。
    [5]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九十六《风俗二》。
    [1]光绪《保安志略》之《物宜篇》之《畜牧》。
    [2]光绪《保安志略》之《物宜篇》之《畜牧》。
    [3]柴树藩、于光远、彭平:《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
    [4]民国《安塞县志》卷之六《风俗志》之《习尚》;光绪《靖边县志》卷四《文艺志》之《劝民八条》;民国《延川县志》卷五《实业》。
    [1]民国《洛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畜牧》之《牧地利用》。
    [2]嘉庆《洛川县志》卷十三《物产》。
    [3]清·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
    [4]民国《洛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畜牧》之《牧地利用》。
    [5]民国《洛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畜牧》之《牧地利用》。
    [6]民国《洛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畜牧》之《牧地利用》。
    [1]民国《洛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畜牧》之《牧地利用》。
    [2]民国《中部县志》卷六《地政农业志》。
    [3]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畜牧》。
    [4]侯甬坚:《环境营造:中国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4期,5-17页。
    [1]雍正《陕西通志》卷三十五《兵防》。
    [2]《清朝文献通考》卷十《田赋考十》。
    [3]《清世宗实录》卷一百。
    [4]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5]道光《榆林府志》卷二十二《食志》。
    [1]光绪《绥德州志》卷三《民赋志》之《户口》。
    [1]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海外学人丛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1月(原版1959)。
    [2]档案,顺治七年(1650)八月初一日,《孟乔芳揭帖》,故宫藏。
    [3]《皇朝经世文编》卷二十九,张玉书,《顺治间钱粮数目》。
    [1]《清世祖实录》卷八十三,顺治十一年十一月丙辰。
    [2]《皇清奏议》卷二,卫周胤,《请陈治平三大税》。
    [3]孟乔芳:《孟忠毅公奏议》,卷下,《题为微臣目击荒粮之紧不能不支,恳祈圣恩速赐除豁以全孑遗事》。
    [4]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四十一《户部》之《田赋》之《开垦》。
    [5]康熙《大清会典》卷二十,《户部》之《田土一》之《开垦》。
    [1]《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四《户政九》。
    [2]《曝书亭集》卷七十《碑二》之《太保孟忠毅公神道碑铭》。
    [3]《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九《人物志六十九》之《大臣传五十五》之《汉军镶黄旗一》之《范文程》。
    [4]张邦伸《锦里新编》卷一《李国英传》。
    [5]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杨素蕴《延属丁徭疏》,杨素蕴,宜君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湖广巡抚。
    [6]《碑传集》卷五《孟乔芳碑铭》。
    [7]康熙《中部县志》之《地亩》。
    [8]《曝书亭集》卷七十《碑二》之《太保孟忠毅公神道碑铭》。
    [9][美]魏斐德著,陈苏镇、薄小莹等译:《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10]《碑传集》卷五《孟乔芳碑铭》。
    11 《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九《人物志六十九》之《大臣传五十五》之《汉军镶黄旗一》之《范文程》。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辑,《祖泽远题请征辽饷明示以便遵行本》顺治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华书局,1978年。
    [2]《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九《人物志六十九》之《大臣传五十五》之《汉军镶黄旗一》之《范文程》。
    [3]康熙《大清会典》卷二十四《户部八》之《赋役一》。
    [4]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陈爌《秦地折正宜复旧额疏》,陈爌,孟津人,顺治十五年为陕西左布政使。明年以大计陈五事,其一,言延安土瘠民贫异,时田租四、五亩当内地一亩,自兴屯道白士麟督垦荒地按亩加科,遂五倍于前,为民重,因疏入得减,在任三年,以劳瘁卒官。
    [5]乾隆《延长县志》卷十《艺文志》之《条议》,许瑶《长民疾苦五条》,许瑶,江南常熟人,顺治十七年任分巡河西道,督理延庆屯田,兼管水利,驻札鄜州。
    [6]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许瑶《延民疾苦议五条》。
    [7]道光《鄜州志》卷五《艺文部》之《议》,鲍开茂《折亩议》。
    [8]康熙《大清会典》卷二十四《户部八》之《赋役一》。
    [1]嘉庆《洛川县志》卷三之《关梁》。
    [2]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之《里甲》。
    [3]《碑传集》卷四《范文程传》。
    [4]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杨素蕴《延属丁徭疏》。
    [5]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陈爌《秦地折正宜复旧额疏》。
    [6]康熙《中部县志》之《地亩》。
    [7]余缙:《大观堂文集》首卷。
    [8]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杨素蕴《延属丁徭疏》。
    [9]康熙《中部县志》之《地亩》。
    [10]《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九《人物志六十九》之《大臣传五十五》之《汉军镶黄旗一》之《范文程》。
    [1]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田锡爵《折正地亩记》,田锡爵,康熙初年任宜川县知县,后因“三藩之乱”走匿获免。
    [2]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田锡爵《折正地亩记》。
    [3]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贾汉复《秦地折正宜仍旧额疏》,贾汉复,奉天正蓝旗人,康熙元年廵抚陕西。
    [4]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贾汉复《秦地折正宜仍旧额疏》。
    [5]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贾汉复《秦地折正宜仍旧额疏》。
    [6]侯甬坚:《环境营造:中国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4期,5-17页。
    [7]康熙《大清会典》卷二十四《户部八》之《赋役一》。
    [8]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陈爌,《秦地折正宜复旧额疏》。
    [1]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整理》。
    [2]《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三十五《户部》之《田赋二》。
    [3]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三《德音第一》。
    [1]嘉庆《洛川县志》卷九之《地丁》;嘉庆《续修中部县志》卷二《户口》;道光《郫州志》卷二《建置部》之《地丁》。
    [2]道光《鄜州志》卷五《艺文部》之《议》,许瑶《折亩议》。
    [3]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贾汉复《秦地折正宜仍旧额疏》。
    [4]民国《洛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化》之《雨量》。
    [1]民国《洛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化》之《雨量》。
    [2]雍正《安定县志》之《艺文》,王鸿荐《续土田说》。
    [3]乾隆《延长县志》卷一《方舆志》之《气候》。
    [4]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贾汉复《秦地折正宜仍旧额疏》。
    [5]《皇朝经世文编》卷十一《治体五》之《治法上》,魏禧《论治四则》,魏禧,字叔子,宁都人,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词,以疾辞。
    [6]嘉庆《洛川县志》卷二十《艺文志》之《拾遗》。
    [7]顺治《安塞县志》之《地理志》之《山川》。
    [8]康熙《大清会典》卷二十《户部四》之《田土一》之《开垦》。
    [1]嘉庆《洛川县志》卷二十《艺文志》之《拾遗》。
    [2]民国《洛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化》之《雨量》。
    [1]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四十一《户部》之《田赋》之《开垦》。
    [2]《钦定八旗通志》卷一八百十九《人物志六十九》之《大臣传五十五》之《汉军镶黄旗一》之《范文程》。
    [3]《碑传集》卷四《范文程传》。
    [4]乾隆《大清会典》卷十《户口》之《田赋》。
    [5]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陈爌《秦地折正宜复旧额疏》。
    [6]康熙《中部县志》之《地亩》。
    [7]余缙:《大观堂文集》首卷。
    [8]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杨素蕴《延属丁徭疏》。
    [9]嘉庆《洛川县志》卷九之《民数》。
    [1]《皇朝经世文编》卷十一《治体五》之《治法上》,魏禧《论治四则》。
    [2]嘉庆《洛川县志》卷二十《艺文志》之《拾遗》。
    [3]嘉庆《洛川县志》卷九之《地丁》。
    [4]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干旱区地理》2003年4期,355-360页。
    [5]嘉庆《洛川县志》卷九之《民数》。
    [1]雍正《安定县志》之《山川》。
    [2]乾隆《韩城县志》卷九《艺文》。
    [3]《皇朝经世文编》卷二十九,张玉书《顺治间钱粮数目》。
    [4]郭松义:《论“摊丁入地”》,《清史论丛》第三辑,中华书局,1982年2月。
    [5]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许瑶《延民疾苦议五条》。
    [6]道光《重修鄜州志》卷二《建置部》之《地丁》。
    [7]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杨素蕴《延属丁徭疏》。
    [8]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许瑶《延民疾苦议五条》。
    [1]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杨素蕴《延属丁徭疏》。
    [2]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许瑶《延民疾苦议五条》。
    [3]康熙《中部县志》之《贡赋》。
    [4]《清世宗实录》卷四十二,雍正四年三月己酉。
    [1]乾隆《直隶商州志》卷六《田赋志》。
    [2]雍正《陕西民赋役全书》之《陕西省总》。
    [3]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三十三《户部》之《户口》之《丁银摊征》。
    [4]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岳钟琪《请减丁银疏》。
    [5]嘉庆《延安府志》卷一《恩泽记》。
    [6]嘉庆《中部县志》卷之三《赋役》。
    [7]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许瑶《延民疾苦议五条》。
    [1]档案,《内阁前三朝题本》,《田赋类》,顺治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袁廓宇奏《为编审人丁以裕国用事》。
    [2]嘉庆《洛川县志》卷九之《民数》所记录的顺治十七年户口数为“户七百八十八,口一千六百四十四口,除逃亡优免而行差者”。笔者对此时期的人口数字持怀疑态度,疑为纳税丁数,故按每户五口计算,得出顺治十七年前后洛川县人口数约为3940口。
    [3]转引自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问题》,包遵彭、吴相湘、李定一编纂:《中国近代史论丛——社会经济》(第二辑第二册)。正中书局,1958年3月。
    [4]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五十七《户部》之《户口》。
    [5]嘉庆《洛川县志》卷九之《民数》。
    [1]骆毅:《清代人口数字的再估算》,《经济科学》1998年第6期,120-128页。
    [2]乾隆《大清会典》卷九《户部》。
    [3]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问题》,包遵彭、吴相湘、李定一编纂:《中国近代史论丛——社会经济》(第二辑第二册),正中书局,1958年3月;骆毅:《清代人口数字的再估算》,《经济科学》1998年第6期,120-128页。
    [4]明《全陕政要》卷二。
    [5]卢坤《秦疆治略》之《洛川县》。
    [6]卢坤《秦疆治略》之《郎州》。
    [7]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四十九《鄜州直隶州》之《户口》。道光《秦疆治略》之《鄜州直隶州》与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相比,所载人口数量少了41440口左右。而自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三年之间仅有三年的时间,洛川塬所在区域并未发生明显的自然灾害和战乱,也未见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行为。经查验洛川塬所在区域各州县的人口数据,发现,在此阶段,除宜君县缺少相应资料显示外,鄜州、洛川县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6‰和2.1‰,而中部县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6‰,这一数据似存有问题。《中国人 口史·清时期》认为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所载口数偏高,《秦疆治略》的记载应是正确的。笔者与该书观点虽不完全赞同,但赞成选取《秦疆治略》的相关数据更为可信。
    [1]嘉庆《洛川县志》卷九之《地丁》载,康熙七年十一月,“内奉准照依古额八亩四分四厘五毫折正一亩”。
    [2]《陕甘总督尹继善(乾隆十四年)十月初一日(11月10日)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3]民国《洛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整理沿革》;民国《中部县志》卷六《地政农业志》之《土地整理(城关)》。
    [4]乾隆《澄城县志》卷十七《艺文》。
    [5]陈振汉、熊正文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第二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07页。
    [6]民国《洛川县志》卷十一《吏治志》之《历代职官》之《县职官谱》之《洛川知县石养源政略》。
    [7]雍正《陕西通志》卷十三《山川六》;雍正《陕西通志》卷40《水利二》;嘉庆《洛川县志》卷4《山川》。
    [1]《陕甘总督尹继善(乾隆十四年)十月初一日(11月10日)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2]嘉庆《洛川县志》卷九之《地丁》载,康熙七年以后,清丈自首并节年开垦折正地246.799亩,乾隆三十二年,移建城垣,豁免折正地18.68亩,乾隆四十二年开垦折正地共地2468.11亩。
    [3]侯春燕:《近代西北地区回民起义前后的人口变迁》,《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2期,49-53页。
    [4]《左文襄公奏稿》卷三十二,见《左宗棠全集》第6册。
    [5]民国《洛川县志》卷五《山水志》。
    [1]民国《洛川县志》卷十五《军警志》之《匪患》。
    [2]民国《中部县志》卷一《建置志》之《行政区划》之《附城堡》。
    [3]马光启:《陕西回教概况》,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214页。
    [4]《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
    [5]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6]《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
    [7]《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
    [1]《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
    [2]《申报》光绪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3]《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
    [4]民国《洛川县志》卷十三《社会志》之《社会救济》之《灾荒赈济》;民国《中部县志》卷九《社会志》。
    [5]民国《洛川县志》卷十三《社会志》之《社会救济》之《灾荒赈济》。
    [6]民国《中部县志》卷九《社会志》之《社会救济》。
    [7]《荒乱碑》,黄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龙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1]民国《中部县乡土志》之《户口》。
    [2]《荒岁歌》,山西稷邑宁月拴刻,该碑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3]《荒岁歌》,山西稷邑宁月拴刻,该碑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4]《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
    [5]《荒岁歌》,山西稷邑宁月拴刻,该碑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6]民国《洛川县志》卷十三《社会志》之《社会救济》之《灾荒赈济》。
    [7]《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之《陕赈竣事情形及赈款数目垦免造具细册》。
    [8]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9]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649页。
    [1]饶智元编:《陕西宪政调查局法制科第一股第一次报告书》之《民情类》,中部,16页;洛川,16页;鄜州,15页。
    [2]饶智元编:《陕西宪政调查局法制科第一股第一次报告书》之《民情类》,中部,16页。
    [3]民国《洛川县志》卷二十二《氏族志》之《氏族来源》,余正东《枣刺沟游记》。
    [4]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5]民国《洛川县志》之“序”。
    [6]民国《洛川县志》之“序”。
    [1]民国《中部县志》卷5《户口志》之《户口消长述略》。
    [2]卢坤:《秦疆治略》之《中部县》。
    [3]《陕西省政府训令》第2516号、第4827号、第2619号、第3075号、第8736号,案卷号341、439,陕西省档案局;李象九《论开垦黄龙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黄龙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黄龙文史资料》(第一辑)。
    [4]据嘉庆《洛川县志》卷九《民数》载,乾隆六年的人口数为31,090口,这一人口数字低于估算所得的康熙五十年人口数,其原因应在于大量隐匿人口的存在。
    [5]嘉庆《洛川县志》卷九《民数》;道光《秦疆治略》之《洛川县》;民国《洛川县志》卷九《人口志》。
    [6]民国二十七年,洛川县东境划归黄龙山垦区,土地和人口相应减少,且无确切数据,故民国时期不列入比较范围。
    [1]嘉庆《洛川县志》卷十九《艺文》之《杂著》,明·陈惟芝,《清丈田亩记》。
    [1]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四十九《鄢州直隶州》之《户口》。
    [2]秦燕:《近代陕北地区人口特点初探》,《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10-13页。
    [3]雍正《安定县志》之《山川》。
    [4]黄秉维:《关于西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因素的问题》,《科学通报》1954年6月号,65-66页。
    [1]李荣生、庞远玉:《安塞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初探》,左大康主编,《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一集),地质出版社,1991年3月。
    [2]王晗:《谷咀村实地调查》,《洛川县调查日记》,2007年4月。
    [3]雍正《安定县志》之《山川》。
    [4]唐克丽、陈永宗等:《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王斌科、唐克丽:《黄土高原开荒扩种时间变化的研究》,《水土保持通报》,1992年第2期,63-67页。
    [5]民国《洛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化》之《雨量》。
    [1]民国《洛川县志》卷五《山水志》。
    [2]乾隆《澄城县志》卷十七《艺文》。
    [3]陈振汉、熊正文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第二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第207页。
    [4]康熙《大清会典》卷二十《户部四》之《田土一》之《开垦》。
    [5]《无量山祖师碑记》,黄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龙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6]嘉庆《洛川县志》卷二十《艺文志》之《拾遗》。
    [7]民国《洛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化》之《雨量》。
    [1]郭力宇、甘枝茂、苏惠敏:《陕北洛川塬黄土崩滑及谷坡扩展模式》,《山地学报》 2002年第1期,37-41页。
    [2]关于戴维斯模式、W.彭克模式和陕北洛川塬模式的含义请见附录1《名词解释》。
    [3]唐克丽等编著:《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
    [4]嘉庆《洛川县志》卷十九《艺文》之《杂著》,王建屏,《陈侯去思记》。
    [5]嘉庆《洛川县志》卷十八《艺文》。
    [6]嘉庆《洛川县志》卷四《山川》。
    [1]嘉庆《洛川县志》卷十八《艺文》。
    [2]嘉庆《洛川县志》卷十七《人物·列女》。
    [3]民国《洛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之《林地利用》。
    [4]康熙《鄜州志》卷三《艺文》。
    [5]民国《洛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
    [6]杨红娟:《清代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变化与环境效应——以洛川县为例》,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6月。
    [7]嘉庆《洛川县志》卷四《山川》。
    [8]唐克丽等:《子午岭林区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第17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3-11页。
    [1]唐克丽等:《子午岭林区自然侵蚀与人为加速侵蚀剖析》,《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第17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2]唐克丽等:《子午岭林区自然侵蚀与人为加速侵蚀剖析》,《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第17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3]饶智元编:《陕西宪政调查局法制科第一股第一次报告书》之《民情类》,中部,16页;洛川,16页:鄜州,15页。
    [4]民国《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九《建置四》。
    [5]嘉庆《洛川县志》卷四《艺文》。
    [6]黄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黄龙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7]王元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11月。
    [8]查小春、唐克丽:《黄土丘陵开垦地土壤侵蚀强度时间变化研究》,《水土保持通报》 2000年第2期,5-7页。
    [1]左大康、叶青超:《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中国科学基金》 1991年第1期,28-32页。
    [1]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志》之《形胜》。
    [2]清·卢坤《秦疆治略》之《宜川县》。
    [3]民国《宜川县志》卷二十四《方言谣韵志》之《自然界》。
    [1]乾隆《宜川县志》卷三《田赋》之《地粮》。
    [2]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延安地区地理志》编写组:《陕西省延安地区地理志》,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年10月,85页。
    [1]民国《宜川县志》卷一《疆域建置志》之《各乡沿革及所属堡村谱》。
    [2]宜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川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3]民国《宜川县志》卷一《疆域建置志》之《各乡沿革及所属堡村谱》。
    [1]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2]档案,顺治七年(1650)八月初一日,《孟乔芳揭帖》,故宫藏。
    [3]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之《附气候》。
    [1]民国《宜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象》之《气温》。
    [2]民国《宜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象》之《气化》之《雨量》。
    [3]民国《宜川续志》卷一《地理志》。
    [4]民国《洛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化》之《雨量》。
    [5]民国《宜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象》之《气化》之《霜雾与冰雹》。
    [1]民国《宜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象》之《气化》之《霜雾与冰雹》。
    [2]金其铭著:《农村聚落地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67页。
    [3]《曝书亭集》卷七十《碑二》之《太保孟忠毅公神道碑铭》。
    [4]民国《宜川县志》卷十五《军警志》之《兵争匪祸外患略史》。
    [5]乾隆《延长县志》卷十《艺文志》之《条议》,许瑶《长民疾苦五条》。
    [6]道光《鄜州志》卷五《艺文部》之《议》,鲍开茂《折亩议》。
    [7]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杨素蕴《延属丁徭疏》。
    [8]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之《里甲》。
    [1]雍正《陕西通志》卷七《疆域》。
    [2]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三《德音第一》。
    [3]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之《里甲》。
    [1]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之《里甲》。
    [2]张萍:《黄土高原塬梁区商业集镇的发展及地域结构分析——以清代宜川县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期,46-56页。
    [3]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整理》。
    [4]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之《宜川县》。
    [1]民国《宜川县志》卷四《地形山水志》之《地形概述》。
    [2]张萍:《黄土高原塬梁区商业集镇的发展及地域结构分析——以清代宜川县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期,46-56页。
    [3]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九十六《风俗二》。
    [4]民国《宜川县志》卷六《人口志》之《户籍行政纪略》。
    [1]民国二十三年,虽然该年的人口统计数字达到了50416口,但这一统计数字并未得到后世修志者的认同。民国二十六年以后,“抗战以来,晋侨蜂至,驻军云屯”,难民、灾民大量涌入该县从事垦殖活动,因此,民国十七年的统计数字可作为评价清末民初时较为可靠的数字。
    [2]民国《宜川县志》卷六《人口志》之《户籍行政纪略》。
    [3]民国《宜川县志》卷六《人口志》之《动态分析》。
    [4]黄龙县地名委员会编:《陕西省黄龙县地名志》,1983年。
    [1]雍正《陕西通志》卷四十三《物产一》之《货属》。
    [2]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3]光绪《保安志略》之《物宣篇》之《种植》载,保安县丰稔之年的亩产多在1斗/亩-1.76斗/亩;乾隆《延长县志》卷三《赋役志》之《杂课》载,延长县塬地的亩产亦在二斗内外。
    [4]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5]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志》之《里甲》。
    [6]乾隆《宜川县志》卷三《田赋》之《地粮》。
    [1]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2]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整理》。
    [3]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之《风俗》。
    [4]秦燕、胡红安著:《清代以来的陕北宗族与社会变迁》,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47页。
    [5]朱国宏著:《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99页。
    [6]葛剑雄著:《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9页。
    [7]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调查研究报告》第三号《黄河中游的农业》,科学出版社,1959年4月。
    [1]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之《风俗》。
    [2]民国《宜川县乡土志》之《风俗》。
    [3]雍正《陕西通志》卷四十五《风俗》。
    [4]道光《鄜州志》卷五《艺文部》,顾耿臣《重建州治记》。
    [5]道光《秦疆治略》之《绥德州》。
    [6]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之《风俗》。
    [7]民国《洛川县志》卷十一《吏治志》。
    [8]道光《秦疆治略》之《宜川县》。
    [1]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2]全国经济委员会陕西省水利处编:《陕西省水利概况》,1937年,218页。
    [3]甘枝茂、甘锐、岳大鹏、刘啸、裴新富:《延安、榆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年第4期,101-104页。
    [1]民国《宜川县志》卷二十三《风俗志》。
    [2]《陕西之民居》,《申报周刊》卷1第52期。
    [3]李荣生、庞远玉:《安塞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初探》,左大康主编,《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一集),地质出版社 1991年3月。
    [4]王晗:《谷咀村实地调查》,《洛川县调查日记》,2007年4月。
    [5]民国《宜川县志》卷六《人口志》之《动态分析》。
    [1]乾隆《宜川县志》卷三《田赋》之《屯卫》。
    [2]民国《宜川县志》卷十四《财政志》之《新增屯卫》。
    [1]唐启宇著:《中国的垦殖》,上海永祥印书馆,1952年9月。
    [2]丁圣彦、梁国付、曹新向等:《集水背景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管理形式》,《水土保持通报》 2003年4期,51-53页。
    [3]唐启宇著:《中国的垦殖》,上海永祥印书馆,1952年9月。
    [4]民国《宜川县志》卷六《人口志》之《动态分析》。
    [5]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地价估定》。
    [6]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1]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2]唐启宇著:《中国的垦殖》,上海永祥印书馆,1952年9月。
    [3]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4]民国《宜川县志》卷三《气候志》之《气象》之《气化》之《雨量》。
    [5]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5月。
    [6]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之第三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65页。
    [1]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学院、山西农学院、山东农学院、内蒙古农牧学院合编:《耕作学》,农业出版社,1961年9月,128页。
    [2]韩德章:《中国农具改良问题》,《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五年七月,203页。
    [3]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之第三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65页。
    [4]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5]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5月。
    [6]石笋:《陕西灾后的土地问题和农村新恐慌的展开》,《新创造》第2卷第1期,1932年7月,212页。
    [1]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1]唐克丽等:《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径流泥沙变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蒋定生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叶青超等:《黄河流域环境变迁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陈永宗等:《黄土高原沟道流域产沙过程的初步分析》,《地理研究》 1983年第1期,35-47页。
    [2]甘枝茂主编:《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3]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二《人事门》之《田赋》。
    [4]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五十《绥德州》。
    [1]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2]雍正《陕西通志》卷三十五《兵防》。
    [3]《春明梦余录》卷四十二《兵部一》。
    [4]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5]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1]该图由贺国建《西贺家石村志》改绘所得。
    [1]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行政院农业复兴委员会丛书,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八月初版,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再版;绥德县定仙墕镇志编纂委员会:《定仙墕镇志》,榆林报社印刷厂印刷,2005年12月第1版;吉镇村村民委员会编:《吉镇村志》,陕西中实艺术印务有限公司,2006年3月;马智堂:《马家山村志》,榆林瀚海艺术公司彩印厂,2003年3月。
    [2]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一之《舆地门》之《疆域》;顺治《清涧县志》卷1《地理志》之《灾祥》:民国《米脂县志》卷之十《秩事志》。
    [3]顺治《清涧县志》卷一《地理志》之《灾祥》。
    [1]张金慧:《黄土洼天然聚漱之迷》,《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1年第3期,25页:张信宝:《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侵蚀产沙响应示踪研究》,“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2]万历《延绥镇志》卷之三《灾异》。
    [3]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5月。
    [4]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一之《岁纪门》之《气候》。
    [5]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6]柴树藩、于光远、彭平:《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
    [7]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8]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5月。
    [9]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10]景可、李凤新:《黄河中游半干旱带的侵蚀环境特征》,《水土保持通报》 1993年第1期,16-23页。
    [1]光绪《绥德州志》卷4《学校志》之《习俗》。
    [2]陈振汉、熊正文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3]光绪《绥德州志》卷三《民赋志》之《物产》。
    [4]康熙《延绥镇志》卷一之《山川上》。
    [5]柴树藩、于光远、彭平:《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
    [6]绥德县档案馆藏:《绥德县是怎样发展农业生产的》,1965年11月22日;《绥德县委对严重破坏林木事件的检讨》,1965年1月12日。
    [7]绥德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德县志》,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
    [1]许炯心:《降水——植被耦合关系及其对黄土高原侵蚀的影响》,《地理学报》 2006年第1期,57-65。
    [2]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3]景可、王斌科:《黄土高原现代侵蚀环境及其产沙效应》,《人民黄河》 1992年第4期,35-39页。
    [4]清·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一《渑池渡》。
    [5]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五十《绥德州》。
    [6]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杨素蕴《延属丁徭疏》。
    [7]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五十《绥德州》。
    [1]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2]《清世祖实录》卷七,顺治元年八月乙亥。
    [3]《清世祖实录》卷七,顺治元年八月乙亥。
    [4]《清世祖实录》卷四十三,顺治六年四月壬子。
    [5]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6]王命岳:《耻躬堂文集》卷三,《再陈清丈应行事宜一十四条疏》。
    [7]顺治《清润县志》卷二之《田赋志》。
    [8]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9]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户口》载,“万历年,户一千一百一十二,口一万四千二百七十”。
    [10]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11 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1]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15-22页。
    [2]郭松义:《清朝政府对明军屯田的处置和屯地的民地化》,《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4期,45-53页。
    [3]《明一统志》卷三十六之《绥德卫》。
    [4]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二《人事门》之《户口》。
    [5]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6]雍正《陕西通志》卷二十五《贡赋二》之《民地民丁》。
    [7]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8]万历《延绥镇志》卷二《钱粮上·屯田》。
    [9]康熙《延绥镇志》,卷二《食志·屯田》。
    [1]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绥德卫》之《屯地》。
    [2]道光《二十七府州县屯卫赋役金书》之《绥德州属》。
    [3]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绥德卫》之《屯地》。
    [4]乾隆《绥德州直隶州志》卷二《人事门》之《田赋》。
    [5]《清朝文献通考》卷十《田赋考十》。
    [6]乾隆《绥德州直隶州志》卷二《人事门》之《田赋》。
    [7]光绪《新编绥德州乡土志》卷之二《人类》之《民人》。
    [8]《清圣祖实录》卷二十九。
    [9]光绪《米脂县志》卷之五《田赋志一》。
    [10]《清世宗实录》卷十九。
    [1]《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三十六《户部》之《田赋三》。
    [2]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一《舆地门》。
    [3]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二《人事门》之《户口》。
    [4]《清世宗实录》卷一百。
    [5]道光《二十七府州县屯卫赋役金书》之《绥德州属》,绥德州本州接收绥德卫“实熟共地五百一十八顷二亩六分五厘四毫”。
    [6]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二《人事门》之《田赋》。
    [1]雍正《朔平县志》卷十二《艺文志》之《奏议》。
    [2]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许瑶《延民疾苦议五条》。
    [3]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问题》,包遵彭、吴相湘、李定一编纂:《中国近代史论丛——社会经济》(第二辑第二册),正中书局,1958年3月;骆毅:《清代人口数字的再估算》,《经济科学》 1998年第6期,120-128页。
    [4]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二《人事门》之《户口》。
    [5]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二《人事门》之《户口》。
    [6]道光《鄜州志》卷五《艺文部》之《议》,许瑶,《折亩议》载:“延川、宜川四亩应折一亩,延长、宜君、中部五亩应折一亩,洛川八亩应折一亩,鄜州六亩五分应折一亩”,本章采取与绥德县地貌状况相近的延川县作为考察对象。
    [1]《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五十《绥德州》;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2]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3]清王志沂:《陕西志辑要》之《绥德直隶州》中所载田亩仍为乾隆四十九年的数据。
    [4]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五十《绥德州》。
    [5]《左文襄公奏稿》卷二十三,见《左宗棠全集》第六册。
    [6]光绪《新编绥德州乡土志》卷之一《兵事》。
    [1]马智堂:《马家山村志》,榆林瀚海艺术公司彩印厂,2003年3月:贺国建主编:《西贺家石村志》,西安建文印刷厂,2002年10月。
    [2]民国《续修陕西省志稿》卷十三《职官四》。
    [3]民国《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
    [4]曹树基:《中国人口史》之《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5]民国《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三十一《户口》之《绥德州》。
    [6]民国《续修陕西省志稿》卷六十七《名宦四》之《诸道》。
    [7]民国《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
    [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之《陕西巡抚谭钟麟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三日(11月27日)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9]民国《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
    [10]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11 光绪《绥德州志》卷三《民赋志》之《祥异》。
    [1]光绪《米脂县志》卷十一《艺文志四》,高增融,《光绪丁丑庚子两次抚辑饥民记》。
    [2]光绪《米脂县志》卷十一《艺文志四》,高增融,《光绪丁丑庚子两次抚辑饥民记》。
    [3]《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之《赈恤》。
    [4]光绪《米脂县志》卷十一《艺文志四》,高增融,《光绪丁丑庚子两次抚辑饥民记》。
    [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之《陕西巡抚谭钟麟光绪四年八月初二日奏》,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6]饶智元编:《陕西宪政调查局法制科第一股第一次报告书》之《民情类》,绥德、米脂,17页。
    [7]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8]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9]康兰英主编:《榆林碑石》之《监修一步崖碑记》、《重修盘龙山真武祖师庙序碑》,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
    [10]清·李云生:《榆塞纪行录》卷一《纪上》。
    11 光绪《新编绥德州乡土志》卷之三《实业》之《坐商》。
    [1]民国《米脂县志》卷三《政治志》之《里户》。
    [2]光绪《绥德州志》卷三《民赋志》之《户口》。
    [3]光绪《绥德州志》卷三《民赋志》之《户口》。
    [4]饶智元编:《陕西宪政调查局法制科第一股第一次报告书》之《民情类》,绥德、米脂,17页。
    [5]马智堂:《马家山村志》,榆林瀚海艺术公司彩印厂,2003年3月
    [6]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二十八《田赋》载,“绥德州民地折正一等原额一千一百六十顷九十八亩二分四毫,除荒免外,实熟地四百八十六顷五十四亩”。这一数据仍是抄录了乾隆四十九年的统计数据,难以采用。
    [7]卢兆珽:《一月来陕西之灾情与赈务》之《绥德灾民待赈孔函》,《新陕西月刊》,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一日。
    [8]Wehrwein,G.S.,Research in Agricultural Land Tenure:Scope and Method,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Bulletin,No.20,April,1933;or Maddox,J.G."Land Tenure Research in a National Land Policy,"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Vol.ⅩⅨ,No.1,Feb.,1937:安汉著:《西北垦殖论》,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王金绂编:《西北之地文与人文》,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二月出版;张寄仙编著:《陕西省保甲史》,陕西长安县政府保甲研究社,民国二十五年七月初版;孙文郁编著:《农业经济学》,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印行,民国三十年一月于成都:李国桢:《陕西植棉》,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出版,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三月。
    [9]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行政院农业复兴委员会丛书,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八月初版,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再版:卜凯(J.Lossing Beck)主编:《中国土地利用——中国22省168地区16786田场及38256农家之研究》,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出版,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六月。
    [1]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之《1933年调查日记》,行政院农业复兴委员会丛书,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八月初版,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再版。
    [2]柴树藩、于光远、彭平:《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
    [3]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1949~1965年农业生产统计资料提要(榆林专区)》,1965年3月,表《绥德县 历年户数、人口、劳动力、牲畜》,607-1页;表《绥德县历年耕地、灌溉面积、复种指数》,607-2页。
    [1]《清朝文献通考》卷十《田赋考十》。
    [2]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3]光绪《绥德州志》卷三《民赋志》之《户口》。
    [1]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1]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1]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2]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3]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4]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5]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
    [6]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7]光绪《新修绥德州乡土志》卷之三《实业》之《农》。
    [8]秦燕、胡红安著:《清代以来的陕北宗族与社会变迁》,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47页。
    [1]光绪《新修绥德州乡土志》卷之三《实业》之《农》。
    [1]光绪《新修绥德州乡土志》卷之三《实业》之《农》。
    [2]光绪《新修绥德州乡土志》卷之三《实业》之《农》。
    [3]王晗:《姬家沟、西贺家石村实地调查》,《米脂县、绥德县考察日记》,2007年4月24日。
    [4]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1]绥德县定仙墕镇志编纂委员会:《定仙墕镇志》,榆林报社印刷厂印刷,2005年12月。
    [2]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3]光绪《绥德州志》卷八《艺文志》。
    [4]民国《米脂县志》卷之十《秩事志》。
    [5]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6]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15页。
    [7]张闻天:《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49页。
    [8]朱红:《方圆百里——清代陕西农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空间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
    [9]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调查研究报告》第三号《黄河中游的农业》,科学出版社,1959年4月。陕北黄土高原出现化肥、机耕等现代意义上的耕作多在1960年代以后,据农业部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于1965年主编的《中国土地利用现状概图说明》(农林牧用地分布及土地利用区划)显示,1965年前,黄土高原尚处于传统的生产模式之中。故而,《黄河中游的农业》一书可以作为考察民国时期该区农业生产的依据。
    [1]光绪《新修绥德州乡土志》卷之三《实业》之《农》。
    [2]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调查研究报告》第三号《黄河中游的农业》,科学出版社,1959年4月。
    [3]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5]贺国建主编:《西贺家石村志》,西安建文印刷厂,2002年10月。
    [6]光绪《新修绥德州乡土志》卷之三《实业》之《农》。
    [7]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调查研究报告》第三号《黄河中游的农业》,科学出版社,1959年4月。
    [1]柴树藩、于光远、彭平:《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
    [1]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2]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二《人事门》之《田赋》。
    [3]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编:《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调查研究报告》第5号《黄河中游的林业》,科学出版社,1959年8月。
    [4]光绪《新修绥德州乡土志》卷之三《实业》之《农》。
    [5]贺国建主编:《西贺家石村志》,西安建文印刷厂,2002年10月。
    [6]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7]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调查研究报告》第三号《黄河中游的农业》,科学出版社,1959年4月。
    [1]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调查研究报告》第三号《黄河中游的农业》,科学出版社,1959年4月。
    [2]王晗:《姬家沟、西贺家石村实地调查》,《米脂县、绥德县考察日记》,2007年4月24日。
    [3]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4]王晗:《姬家沟、西贺家石村实地调查》,《米脂县、绥德县考察日记》,2007年4月24日。
    [5]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1]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乾隆《怀远县志》卷二之《种植》。
    [3]柴树藩、于光远、彭平:《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
    [1]嘉庆《葭州志》之《学校志第六》。
    [2]詹玉荣、谢经荣:《中国土地价格及估价方法研究——民国时期地价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该书著者认为土地质量、土地产出、土地设施、赋税、自然灾害、战乱、利息率、民众需求等皆可构成土地价格变动的因素,其中,土地质量是确定农地价格高低的基本依据。
    [3]康熙《葭州志稿》,尚崇年、李育才纂,张金佩修,康熙四十二年(未刊印,后散佚);雍正《葭州志稿》,郭业刚修,雍正初年(未刊印);乾隆《葭州志稿》,张宗商修,乾隆三十年;乾隆《续葭州志》,张风路纂,乾隆间成稿:乾隆《葭州志稿》,王石润纂,郭杰、张晌修,乾隆五十年(未刊印)。
    [1]嘉庆《葭州志》之《学校志第六》。
    [1]王守春:《论历史流域系统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辑,33-43页。
    [2]甘枝茂主编:《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3]民国《米脂县志》卷二《地理志》之《山河》。
    [4]《米脂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米脂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民国《米脂县志》卷之十《秩事志》。
    [2]光绪《米脂县志》卷之五《田赋志一》之《丁粮》。
    [3]张闻天选集专集组等编:《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
    [4][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二十四《郡县部》之《云中府》之《绥德军》。
    [5]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四》
    [6]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九十六《水利》。
    [1]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四》之《稻田记》。
    [2]康熙《米脂县志》之《灾祥》。
    [3]王晗:《米脂县东沟河考察》,《米脂县、绥德县考察日记》,2007年4月24日。
    [4]本文所涉及到的“里”以清时“里”为准,按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附录五之《中国历代度量衡演变表》之《中国历代亩积、里长表》(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年3月版,第3460页)得,清时一里约为今576米。
    [5]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六十一《水利五》。
    [1]光绪《米脂县志》卷之三《职官志二》之《历代名宦》。
    [2]该图据光绪《米脂县志》卷一《舆地志》清绘。
    [3]康熙《米脂县志》之《田赋》之《里户》。
    [4]民国《米脂县志》卷四《风俗志》之《农业》。
    [5]康熙《米脂县志》之《灾祥》。
    [1](清) 王志沂辑:《陕西志辑要》卷6《绥德州》之《米脂县》。
    [2]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五》之《米脂宜添建南城私议》。
    [3]民国《米脂县志》卷三《政治志》之《水渠》。
    [4]据民国《米脂县志》之《舆图》改绘。
    [5]王晗:《米脂县东沟河实地调查》,《米脂县、绥德县考察日记》,2007年4月24日。
    [1]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四》,邑廪生常学乾,《重修松峰寨记》,康熙十六年。
    [2]《创修年家沟水神娘娘庙碑记》(咸丰十年立),《米脂县、绥德县考察日记》,200r7年4月24日。姬家沟与年家沟实际上是前后、沟的关系,每逢雨季,季节性洪水由年家沟方向自东北向西南经姬家沟汇入东沟河。
    [3]光绪《米脂县志》卷之九《物产志二》之《木属》。
    [4]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四》,曾捷宗《重修米脂城垣记》。
    [1]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四》之《重修南河渠记》。
    [2]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四》之《重修南河渠记》。
    [3]康熙《米脂县志》之“序”。
    [4]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五》之《米脂宜添建南城私议》。
    [5]光绪《米脂县志》之《序》。
    [6]民国《米脂县志》卷之八《纪事志》。
    [7]光绪《米脂县志》卷之五《田赋志一》。
    [8]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纪事志二》之《历代祥异》。
    [1]民国《米脂县志》卷三《政治志》之《城关、城外关厢》。
    [2]王守春:《论历史流域系统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辑,33-43页。
    [3]光绪《米脂县志》卷之三《职官志二》之《历代名宦》。
    [4]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四》之《重修南河渠记》。
    [5]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四》之《重修南河渠记》。
    [1]光绪《米脂县志》卷之十一《艺文志四》之《重修南河渠记》。
    [1]朱震达、刘恕:《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区划》,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年。
    [2]齐矗华、甘枝茂、惠振德:《陕北黄土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的初步探讨》(续),《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第2期,45-51页。
    [1]张植华:《清代至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口概况》,《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3、4期,49-67页。
    [2]黑龙:《论述清朝对蒙政策的转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84-88页。
    [3]本文所涉及到的“里”以清时“里”为准,按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附录五之《中国历代度量衡演变表》之《中国历代亩积、里长表》(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年3月版,第3460页)得,清时一里约为今576米,以下同。
    [4]李三谋、李震:《伊克昭盟近代农牧活动探析》,《农业考古》,2000年3期,219-224页。
    [5]道光《神木县志》卷三《建置下》。
    [6]道光《怀远县志》卷四下。
    [1]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443-448页。
    [2]“杂田”在陕北所指是除了谷子、糜子、麦子各种主要作物以外的各次要作物。如各种豆类、玉米、高粱、芥麦等等。糜子、谷子的播种,本来也需要两三个人,但是采用“撒种”的方法一个人,一犋牲口即可以勉强播种。
    [3]王晗:《神木县大保当乡淖泥湾村实地考察》,《陕北沿边六县考察日记》,2004年7月。
    [4]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6月,1458-1459页。
    [5]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资料室主编:《中国谚语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12月,第369、372页。
    [1]王晗:《榆林市金鸡滩乡实地考察》、《神木县大保当乡淖泥湾村实地考察》,《陕北沿边六县考察日记》2004年7月。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6月,1458-1459页。
    [3]榆林市榆阳区档案馆藏:《土地(过接、典当、租种、征用、兑换)文约》,未归档。
    [4]赵国鼎口述、刘映元整理:《武川建厅改县前后见闻》,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编,《内蒙古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
    [5](俄) 波兹特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2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55-56页。
    [1]民国《河套图志》卷四《屯垦》。
    [2]民国《陕绥划界纪要》卷三至卷八。
    [1]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地理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2]明·魏焕:《皇明九边考》卷七《榆林镇》。
    [3]光绪《靖边县志》卷四《文艺志》。
    [1]光绪《靖边县志》卷四《文艺志》。
    [2]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地理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328-332页。
    [1]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1期,25-33页。
    [1]民国《陕绥划界纪要》卷三;民国《横山县志》。
    [1]民国《陕绥划界纪要》卷三至卷八。
    [2][日]田山茂著:《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4月,259-263页。
    [3]道光《鄜州志》卷一《舆地部》之《纪事》。
    [4]民国《续修葭县志》卷二之《纪事志》。
    [5]牛敬忠著:《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郑业白:《察哈尔通信》,载《向导周报》第62期,第498页,1924年4月23日。转引自《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第309页。
    [2]光绪《靖边志稿》卷四《文艺志》。
    [3]张永江:《试论清代的流人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6期,49-55页。
    [1](俄) 波兹特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2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57-58页。
    [2]《绥远通志稿》之《民族志》之《蒙族》。
    [3]《清圣祖实录》,“康熙二十二年七月辛未”。
    [4]孙喆:《清前期蒙古地区的人口迁入及清政府的封禁政策》,《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41-50页。
    [1]民国《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二十八《田赋》。
    [2][法]古伯察著、耿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2月。
    [3]闫天灵:《清代及民国时期塞外蒙汉关系论》,《民族研究》,2004年5期,82-92页。
    [4]道光《增修怀远县志》卷四《边外》。
    [1]道光《增修怀远县志》卷四《边外》。
    [2]榆林市榆阳区档案馆藏:《土地(过接、典当、租种、征用、兑换)文约》,未归档。
    [3]榆林市榆阳区档案馆藏:《1958年孟家湾区党委、区委关于蒙地放牧问题解决的报告》,全宗号19,案卷号62,归档号11。
    [4]金其铭著:《农村聚落地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
    [1](清) 卢坤辑《秦疆治略》之《神木理事厅》;光绪《靖边志稿》卷四《文艺志》。
    [2]唐启宇著:《中国的垦殖》,上海永祥印书馆,1951年3月,45-49页。
    [3]王晗、郭平若:《清代垦殖政策的调整与陕北长城外的生态环境变化》,《史学月刊》 2007年2期,86-73页。
    [4]王晗:《清代陕北长城外伙盘地的渐次扩展》,《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6年第2期,89-93页。
    [1]光绪《靖边县志》卷四《文艺志》。
    [2]道光《增修怀远县志》卷一《乡村》。
    [1]王晗:《神木县大保当乡淖泥湾村实地考察》,《陕北沿边六县考察日记》,2004年7月。
    [1][法]古伯察著、耿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2月。
    [2]张萍著:《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3]王开:《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8月。
    [1]王开主编:《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9月,有改动。
    [2]光绪《靖边县志》卷四《文艺志》。
    [3]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七十一《名宦八》之《杂录》。
    [4]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5]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七十一《名宦八》之《杂录》。
    [1]康熙《延绥镇志》卷二《建置志》。
    [2]康熙《延绥镇志》卷二《建置志》。
    [3]王开:《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8月。
    [4]清·王志沂辑:《陕西志辑要》卷六之《神木县》、《神木理事厅》。
    [5]道光《神木县志》卷四《建置志下》。
    [1]《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八十一,“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乙亥”。
    [2]《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八十一,“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乙亥”。
    [3][法]古伯察著、耿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2月。
    [4]道光《增修怀远县志》卷四《边外》。
    [5]王晗:《伙盘地牛犋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年第1期,第42页。
    [6]清·王志沂辑:《陕西志辑要》卷六之《定边县》、《靖边县》、《榆林府》、《榆林县》、《神木县》、《神木理事厅》、《府谷县》、《怀远县》。
    [1]民国《陕绥划界纪要》卷七:光绪《靖边县志》。
    [2]光绪《靖边志稿》卷四《杂志》。
    [3]道光《增修怀远县志》卷四《边外》。
    [1][日]田山茂:《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4月。
    [2]王玉海:《清代内蒙古东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蒙汉民族矛盾》,《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18-24页。
    [3]清·卢坤辑:《秦疆治略》之《神木理事厅》。
    [4]道光《神木县志》卷三《建置上》。
    [1]乾隆《府谷县志》卷二《田赋》之《附人民租种五堡口外蒙古鄂尔多斯地土内》。
    [2]王晗:《清代陕北长城外伙盘地渐次扩展》,《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89-73页。
    [3]光绪《靖边县志》卷二《杂志》之《中外和耕》;民国《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二十八《田赋》。
    [1]道光《榆林府志》卷二十二《食志》。
    [2]《清史稿》卷五十二《藩部三》之《鄂尔多斯部》。
    [1]光绪《靖边志稿》卷四《文艺志》。
    [1]民国《府谷县志》卷一《地理志》。
    [2]《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八十一,“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乙亥”。
    [3]民国《榆林县乡土志》之《政绩录·兴利》。
    [4]《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八十一,“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乙亥”。
    [5]民国《榆林县乡土志》之《政绩录·兴利》。
    [1]光绪《靖边县志稿》卷四《杂志》。
    [1]曾雄镇:《绥远农垦调查记》,《西北汇刊》第1卷第8期,1925年。
    [2]民国《横山县志》卷三《实业志》。
    [3]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1]光绪《靖边县志稿》卷四《杂志》。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一十四《兵部》。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一十四《兵部》。
    [4]光绪《靖边县志稿》卷四《杂志》。
    [5]道光《神木县志》卷三《建置上》。
    [1]民国《横山县志》卷二《纪事志》。
    [2]民国《榆林县志》卷二《纪事志》。
    [3]道光《增修怀远县志》卷四《边外》。
    [4]民国《横山县志》卷三《实业志》。
    [1]王晗:《清代陕北长城外伙盘地的渐次扩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2期,89-73页。
    [2]《清史稿》卷五十二《藩部三·鄂尔多斯部》。
    [3]陕西省农牧厅编:《陕西农业自然环境变迁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1]《清史稿》卷一百二十《食货志一·田制条》。
    [2]光绪《靖边县志稿》卷四《文艺志》。
    [3]光绪《靖边县志稿》卷四《文艺志》。
    [4]光绪《靖边县志稿》卷四《文艺志》。
    [1]光绪《靖边县志稿》卷四《文艺志》。
    [2]民国《神木乡土志》卷一。
    [3]民国《神木乡土志》卷一。
    [4]清·卢坤《秦疆治略》之《定边县》。
    [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1](法) 古伯察著、耿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2月。
    [2]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1958年。
    [3]赵哈林、周瑞莲等:《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草地植被类型、特征及其生态问题》,《中国草地》 2003年第3期,22-28页。
    [1]光绪《靖边县志》卷四《文艺志》
    [2]道光《神木县志》卷二《舆地下》。
    [1]吴薇:《近50年来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过程研究》,《中国沙漠》 2001年第2期,164-169页。
    [1]民国《陕绥划界纪要》卷三。
    [2]榆林县地名志编辑委员会编:《金鸡滩乡志》,1988年8月。
    [3]成崇德:《清代前期蒙古地区的封禁政策与人口、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清史研究》1991年2期,26-31页。
    [4]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榆林市志》,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
    [1]《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八十一,“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乙亥”。
    [2]《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八十一,“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乙亥”。
    [3]道光《增修怀远县志》卷四《边外》。
    [4]民国《陕绥划界纪要》卷三;榆林县地名志编辑委员会编:《陕西省榆林县地名志》(内部资料);榆林县地名志编辑委员会编:《金鸡滩乡志》,1988年8月。
    [1]光绪《靖边志稿》卷四《杂志》。
    [2]《乾隆会典则例》卷一百一十四《兵部》。
    [3]《乾隆会典则例》卷一百一十四《兵部》。
    [1]西北大学地理系《陕西农业地理》编写组编:《陕西农业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
    [2]陕西省农业勘察设计院编:《陕西农业土壤》,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4月。
    [3]清·卢坤《秦疆治略》之《榆林县》。
    [1]雷明德等编著:《陕西植被》,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2]何凡能、田砚宇、葛全胜:《清代关中地区土地垦殖时空特征分析》,《地理研究》 2003年6期,687-697页。
    [1]王晗:《清至民国陕北长城外伙盘地的土地状况——以定边县、靖边县为例》,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编:《统万城遗址综合研究》,三秦出版社,2004年7月,277-285页。
    [1]嘉庆《定边县志》卷一《地理志》之《山川》。
    [2]民国《横山县志》卷三《实业志》。
    [1]民国《横山县志》卷三《物产志》。
    [2]民国《榆林县志》卷三《政治志》。
    [3]道光《增修怀远县志》卷二《地理》。
    [4]李三谋:《清代晋北农业概述》,《古今农业》,1998年1期,10-16页。
    [1]清光绪·李云生撰:《榆塞纪行录》载,“野外沙与城齐,千里黄云,莽莽无际,郊外冢墓,累累皆在风沙中”之句。
    [1]顺治《绥德州志》卷四《田赋志》之《地亩》。
    [2]民国《洛川县志》卷二十三《风俗志》之《民情概述》。
    [3]乾隆《延长县志》卷五《风俗志》之《生活》。
    [4]民国《洛川县志》卷六《人口志》之《职业分类及教育》。
    [5]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之《风俗》。
    [6]民国《保安县乡土志》之《民质》。
    [1]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行政院农业复兴委员会丛书,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八月初版,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再版;卜凯(J.Lossing Buck)主编:《中国土地利用——中国22省168地区16786田场及38256农家之研究》,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出版,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六月。
    [2]民国《米脂县志》辑余。
    [3]民国《洛川县志》卷七《物产志》之《植物》。
    [4]光绪《保安志略》之《物宜篇》之《种植》载,保安县丰稔之年的亩产多在1斗/亩-1.76斗/亩;道光《安定县志》卷一《舆地志》之《习尚》载,“计地不以亩而以埽,一(土尋)三亩,每(土尋)遇丰年所收约五斗”。
    [5]民国《宜川县志》卷八《地政农业志》之《土地利用》。
    [6]乾隆《延长县志》卷三《赋役志》之《杂课》。该县志另载有“地税应无定额,因邑属山丛,俗懒卤耕,土性越薄,故科粮以五亩折正一亩,呼为一(土尋)”。
    [1]清·卢坤辑:《秦疆治略》之《府谷条》、《怀远条》。
    [2][民国]廖兆骏编著:《绥远志略》,上海正中书局,民国二十六年六月。
    [3]道光《增修怀远县志》卷二《种植》。
    [4]李国桢:《陕西小麦》,陕西省农业改进所,民国三十七年五月。
    [5]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1]乾隆《延长县志》卷一《方舆志》之《灾祥》。
    [2]顺治《安塞县志》之《田赋志》之《田赋》;嘉庆《续修中部县志》卷之二《荒政》。
    [3]雍正《陕西通志》卷八十六《艺文二》之《奏疏》,杨素蕴《延属丁徭疏》。
    [4]乾隆《清涧县续志》卷之八《武各志》之《灾祥》。
    [5]雍正《安定县志》之《灾祥》。
    [6]民国《横山县志》卷三之《风俗志》之《习惯》。
    [7]雍正《安定县志》之《艺文》,明·王光祖,《土田说》。
    [8]顺治《安塞县志》之《灾异志》。
    [9]民国《米脂县志》卷四《风俗志》之《农业》。
    [10]侯甬坚:《一方水土如何养一方人?——以渭河流域人民生计为例的尝试》,《“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与展望”陕西师范大学·名古屋大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年11月,422-440页。
    [1]民国《米脂县志》卷四《风俗志》之《附古道可风》;子洲县志编纂委员会:《子洲县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
    [2]民国《洛川县志》卷二十三《风俗志》,民国《中部县志》卷十八《风俗谣言志》亦载:“率比户而居”。
    [3]民国《洛川县志》卷二十三《风俗志》之《日常生活》。
    [4]清·李云生:《榆塞纪行录》卷二。
    [5]《鄂尔多斯蒙部述略》,转引自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二十八《田赋》。
    [6]嘉庆《定边县志》卷四《田赋志》之《物产》,卷十三《艺文志》之《诗选》之《煨炕御寒》。
    [1]民国《陕绥划界纪要》卷二。
    [2]《定边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定边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8月。
    [3]民国《横山县志》卷三之《风俗志》。
    [4]民国《宜川县志》卷三《自然资源志》之《农村燃料资源》。
    [1]嘉庆《洛川县志》卷九《民数》;道光《秦疆治略》之《洛川县》;民国《洛川县志》卷六《人口志》。
    [2]民国二十七年,洛川县东境划归黄龙山垦区,土地和人口相应减少。
    [3]雍正《陕西通志》卷三十五《兵防》。
    [1]清·卢坤:《秦疆治略》之《绥德直隶州》。
    [2]光绪《绥德州志》卷三《民赋志》之《户口》。
    [1]长城外地界。据道光《神木县志》卷三《建置上》载,“黑界,即牌界。谓不耕之地,其色黑也,定议五十里立界,即于五十里地边或三里或五里累砌石堆以限之”。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六十六《户部十五》之《田赋》。
    [1]王晗:《清至民国陕北长城外伙盘地的土地状况——以定边县、靖边县为例》,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编,《统万城遗址综合研究》,三秦出版社,2004年7月,277-285页。
    [2]道光《榆林府志》卷二十三《食志》。
    [3]道光《榆林府志》卷二十二《食志》,这些人口数据包含口外近边遥治的人口。
    [4]康熙《靖边县志》卷五《赋役志》:嘉庆《定边县志》卷二《建置志》。
    [5]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三十一《户口》对清代陕西各府、州、县的户口数有较为详尽的记载,但鉴于该志所载各州县户口数字来源庞杂,数字质量,尤其是准确性难以把握,且无统一标准年代,故而本文并未采用该志所载户口数字。
    [1]乾隆《宜川县志》卷一《方舆志》之《形胜》。
    [1]乾隆《延长县志》卷二《建置志》之《水利》。
    [2]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三十一《户口》。
    [3]光绪《保安志略》之《田户篇》之《户口》。
    [4]饶智元编:《陕西宪政调查局法制科第一股第一次报告书》之《民情类》。
    [5]曹树基:《中国人口史》之《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出版。
    [6]雍正《安定县志》之《山川》。
    [7]王晗、郭平若:《清代垦殖政策与陕北长城外的生态环境》,《史学月刊》 2007年2期,86-93页。
    [1]嘉庆《洛川县志》卷二十《艺文志》之《拾遗》。
    [2]王晗:《清代陕北长城外伙盘地的渐次扩展》,《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6年第2期,89-93页。
    [3]民国《陕绥划界纪要》卷二至卷七。
    [1][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商务印书馆,1980年3月。
    [2]萧正洪著:《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3]乾隆《怀远县志》卷一《种植》。
    [1]陈永宗、景可、蔡强国著;《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
    [2]甘枝茂、甘锐、岳大鹏、刘啸、裴新富:《延安、榆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年4期,101-104页。
    [1]光绪《靖边县志》卷一《户口志》。
    [2]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七十一《名宦八》之《杂录》。
    [3]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七十一《名宦八》之《杂录》。
    [4]光绪《靖边县志》卷一《户口志》。
    [5]清·卢坤《秦疆治略》之《靖边县》。
    [1]江忠善、刘志:《降雨因素和坡度对溅蚀影响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 1989年2期,29-35页;江忠善、王志强、刘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定量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996年2期,1-9页;张刑昌、卢宗凡:《陕北黄土丘陵区坡耕地土壤肥力退化原因及防治对策》,《水土保持研究》,1996年2期,2-6页。
    [2]光绪《甘泉乡土志》之《实业》。
    [3]光绪《米脂县志》卷之一《舆地志二》。
    [4]光绪《绥德州志》卷四《学校志》之《习俗》。
    [5]秦燕:《清末民初的陕北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2]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京华书局,1923年。
    [3]郝文军:《畜牧业生产的环境效应分析——以清至民国时期的伊克昭盟为例》,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 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1]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京华书局,1923年。
    [2]嘉庆《定边县志》卷一《地理志》。
    [3]光绪《靖边县志》卷四《文艺志》。
    [4]《鄂尔多斯蒙部述略》,转引自民国《续修陕西省志稿》卷二十八《田赋》。
    [1]实际上,从政令颁布到地方官吏付诸实施,不过一年而已
    [2]道光《增修怀远县志》卷四《边外》。
    [001]清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1974.4.
    [002]清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6.2.
    [003](清) 托律等重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Z).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004](清) 稽璜等纂.清朝文献通考(Z).光绪八年浙江书局刊本.
    [005](清) 贺长龄、魏源.清经世文编(Z).北京:中华书局,1992.4.
    [006](清) 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补编(Z).清咸丰元年来鹿堂刻本.
    [007](清) 嵇璜等纂.续文献通考(Z).清光绪二十六年北洋石印馆书局石印本.
    [008](清) 琴川居士辑.皇清奏议(Z).68卷,内府藏抄本.
    [009]明一统志(Z).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010]钦定八旗通志(Z).356卷,嘉庆年间武英殿刻本.
    [011]嘉庆重修一统志(Z).560卷,四部丛刊续编.
    [012]洪蕙纂修.嘉庆延安府志(Z).80卷,光绪十年补刻本复印.
    [013]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编委会编.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续集(1-10卷)(G).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7.7.
    [014]康熙陕西通志(Z).32卷首3卷,清康熙年刻本.
    [015]查郎阿、史贻直等监修,沈青崖等编辑.雍正陕西通志(Z).100卷首1卷,雍正十三年刻本.
    [016](清) 王志沂纂.陕西志辑要(Z).6卷首1卷,清道光七年刊本.
    [017](清) 卢坤.秦疆志略(Z).清道光年间刻本.
    [018](民国) 宋伯鲁等修、吴廷锡等纂,续修陕西省志稿(Z).民国23年刻本.
    [019](民国) 白眉初著.中华民国省区全志(M).世界书局,民国15年5月.
    [020](清) 杨江.咸丰河套图考(Z).咸丰七年刊本/民国23年陕西通志排印.
    [021](民国) 张鼎彝编辑.绥乘(Z).泰东图书局印行,民国10年1月.
    [022](民国) 廖兆骏编著.绥远志略(Z).正中书局,民国26年6月.
    [023](民国) 黄奋生编.蒙藏新志(Z).中华书局,民国27年10月。
    [024]孙芳馨修,樊锺秀等纂.康熙延长县志十卷首一卷.
    [025]谭吉璁等纂.康熙重修延绥镇志(Z).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026]谭吉璁等纂.康熙守榆纪略(Z).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027]李熙龄纂修.道光榆林府志(Z).50卷首1卷,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028]杨江编.咸丰榆林府志辨讹(Z).1卷,清咸丰七年刻本.
    [029]刘厚基编著.光绪图开胜迹(Z).光绪元年刻本.
    [030]曹颖僧著.(民国)延绥揽胜(Z).民国34年刻本.
    [031]高普煦、张秀山、鱼继尧等编著.(民国)榆林县志(Z).50卷,民国十八年稿本。
    [032]张立德等编著.榆林乡土志(Z).1卷,民国六年稿本.
    [033]王军余编著.榆林地方简志(Z).1卷,民国三十五年稿本.
    [034]苏其照纂修.乾隆怀远县志(Z).3卷,乾隆十二年刻本.
    [035]何丙勋增补.道光增修怀远县志(Z).4卷,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036]刘济南、张斗山修,曹子正纂.(民国)横山县志(Z).4卷,民国十八年,榆林东顺斋石印本.
    [037]康熙靖边县志(Z).不分卷,乾隆年间传抄康熙二十二年本.
    [038]丁锡奎修,白翰章、辛居乾纂.光绪靖边志稿(Z).4卷,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039]王致云修,朱壎纂.道光神木县志(Z).8卷附补编1卷,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040]佚名编.神木乡土志(Z).4卷,民国二十六年稿本.
    [041]郑居中、麟书纂修.乾隆府谷县志(Z).4卷,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042]王俊让修,王九皋纂.府谷县志(Z).4卷,民国三十三年石印本.
    [043]府谷乡土志(Z).清光绪年间修、清末稿本.
    [044]徐观海、戴元夔原纂,黄沛增修,宋谦、江廷球增纂.嘉庆定边县志(Z).14卷、首1卷,清嘉庆二十五年刻本.
    [045]吴命新修,贺廷瑞纂.光绪定边乡土志(Z).3卷,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046]高珣纂.嘉庆葭州志(Z).嘉庆十五年刻本.
    [047]李昌寿纂修.光绪葭州志(Z).光绪二十年刻本.
    [048]陈琯、赵思明纂修.民国葭州志(Z).民国二十二年石印本.
    [049]朱埙纂,张琛等补编.道光神木县志(Z).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复印本.
    [050]佚名编.民国神木县乡土志(Z).民国二十六年铅印《乡土志丛编第一集》.
    [051]谭禹纂.道光吴堡县志(Z).道光二十七年刻本抄本.
    [052]清王元士修,郝鸿图纂.绥德州志(Z),清顺治十八年(1661)刻本.
    [053]李继峤纂.乾隆绥德州直隶州志(Z).乾隆四十九年刻本传抄本.
    [054]孔繁扑修、高维岳纂.绥德州志(Z),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055]宁养气.康熙米脂县志(Z).康熙四十二年刻本抄本.
    [056]高照煦.光绪米脂县志(Z).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056]严建章修、高照初纂.民国米脂县志(Z).民国三十二年本版/铅印
    [057]廖元发修,白乃贞等纂.乾隆清涧县志(Z).乾隆十七年刻本复印本.
    [058]钟章元纂修.道光清涧县志(Z).道光八年刻本.
    [059]李宗仁纂修.弘治延安府志(Z).影印.
    [060]吴至俨等纂.清涧县续志(Z),乾隆十七年刻本复印本.
    [061]李暲纂修.顺治安塞县志(Z).顺治十八年抄本复印本.
    [062]安庆丰、郭永清纂修.民国安塞县志(Z).民国三年铅印本.
    [063]佚名.民国甘泉县乡土志(Z).影印本.
    [064]姚国龄、宋楚山修,米毓璋纂.道光安定县志(Z).道光二十六年刻本复印.
    [065]彭瑞麟纂.咸丰保安县志(Z).咸丰六年刻本复印本.
    [066]侯昌铭纂.光绪保安县志略(Z).光绪二十四年抄本复印本.
    [067]吴炳纂修.乾隆宜川县志(Z).乾隆十八年刻本.
    [068]余正东主修,黎锦熙校订.民国宜川县志(Z).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069]谢长清纂修.道光重修延川县志(Z).道光十一年刻本复印本.
    [070]王崇礼修.乾隆延长县志(Z).影印本.
    [071]顾耿臣编纂.康熙鄜州志(Z).8卷,康熙五年刻本抄本.
    [072]吴明捷修、谭瑀纂道光鄜州志(Z).5卷,卷首1卷,道光十三刻本复印/民国十八年石印本.
    [073]丁瀚修,张永清等纂.嘉庆续修中部县志(Z).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074]吴瑛修,王鸿荐等纂.雍正安定县志(不分卷)(Z).影印本.
    [075]刘毓秀修.嘉庆洛川县志(Z).嘉庆十一年刻本复印本.
    [076]余正东主修,黎锦熙总纂.民国洛川县志(Z).20卷,民国二十年铅印.
    [077]柯益谦、杨恒蔚等纂修.民国延川县志(Z).民国十七年至民国二十二年.
    [078]未著纂修人.民国中部县乡土志(Z).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本.
    [079]余正东主修,黎锦熙校订,吴致勋总纂.民国中部县志(黄陵县志)(Z).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080]雍正宜君县志(Z).雍正十年抄本.
    [081]乔世宁纂.嘉靖耀州志(Z).嘉靖三十六年刊本.
    [082]乾隆续耀州志(Z).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083]陈仕林纂.嘉庆耀州志(Z).嘉庆七年刻本.
    [084]傅应奎修.乾隆同官县志(Z).乾隆三十年刻本.
    [085]黎锦熙纂.民国同官县志(Z).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086]边疆政教制度研究会编印.清代边政通考(M).边疆政教制度研究会,民国二十三年七月.
    [087]舆地学会编译.中外舆地全图(M).光绪三十一年.
    [088]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M).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影印本,1967.6.
    [089](民国) 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编纂.中国分省新图(申报六十周年纪念)(M).上海:申报馆,民国二十二年八月.
    [090](民国)童世亨著.中国形势一览图(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
    [091](民国)谭廉、陈镐基编.开明本国地图(M).上海:开明书店,民国二十五年.
    [092](民国)屠思聪、王振编纂.新中国分省图(M).上海:生活书店,民国二十八年五月.
    [09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1-14辑)(G).中华书局,1978-1990.
    [094]陕西省档案馆藏.杨虎城主席训令、孙蔚如主席训令(G).归档号341,案卷号439.
    [095]榆林市榆阳区藏.土地(过接、典当、租种、征用、兑换)文约(G).未归档.
    [096]榆林市榆阳区档案馆藏.1958年孟家湾区党委、区委关于蒙地放牧问题解决的报告(G).归档号11,案卷号62.
    [09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陕西文史资料(G).(第20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4.
    [098]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编.内蒙古文史资料选辑(G).第6辑.
    [0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榆林文史资料(G).(名胜古迹专辑),1984.12.
    [10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榆林文史资料(G).(第七辑),1988.1.
    [10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榆林文史资料(G).(第八辑),1988.8.
    [10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榆林文史资料(G).(第九辑),1989.6.
    [10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米脂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米脂文史(G).二辑
    [10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黄龙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黄龙文史资料(G).(第一辑).
    [105]道光二十七府州县屯卫赋役金书(Z).清道光二十四年刊本影印.
    [106]陕西实业考察团.陕西实业考察(G).陇海铁路管理局,1933.
    [107]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G).行政院农业复兴委员会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
    [108]卜凯(J.Lossing Buck)主编.中国土地利用——中国22省168地区16786田场及38256农家之研究(M).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出版,民国三十六年六月。
    [109]榆林县各界人民代表常务会编.榆林城古迹调查(R).(油印本),1954年印,存榆林市档案馆.
    [110]西北农学院赴榆调查组编.榆林县农业资源调查(R).(油印本)1958年印,存榆林市档案馆.
    [111]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1949~1965年农业生产统计资料提要(榆林专区)(G).存绥德县档案馆.
    [112]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调查研究报告·黄河中游的农业(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4.
    [113]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G).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7.
    [114]陕西省气象局气象台编.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G).陕西气象局气象台,1976.10.
    [115]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16]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G).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
    [11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G).北京:中华书局,1982.11.
    [118]榆林县畜牧局编.榆林县盖沙黄土区飞播牧草试验成果汇编(G).1984年印,畜牧局印存.
    [119]彭启乾主编.畜牧业常用数据手册(G).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10.
    [120]《内蒙古历代自然灾害史料》编辑组编.内蒙古历代自然灾害史料(G).(公元前244年.公元1949年),内部编印.
    [12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主编.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 农业政策资料(G).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12.
    [122]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G).西北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5.
    [123]陈振汉、熊正文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2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马大正、成崇德主编.清代蒙古史地资料汇萃(G).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
    [125]彭雨新编.清代土地开垦史资料汇编(G).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12.
    [126]张闻天.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6.
    [127]康兰英主编.榆林碑石(G).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0.
    [12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G).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
    [129](宋)潘自牧.记纂渊海(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3.
    [130](明)魏焕.皇明九边考(Z).10卷,齐鲁书社,1996.8.
    [131](清)朱彝尊.曝书亭集(Z).80卷,光绪寒梅馆精写刻本.
    [132](清)钱仪吉.碑传集(Z).中华书局,1993.
    [133](清)余缙.大观堂文集(Z).19卷卷首1卷,北京:齐鲁书社,1996.8.
    [134](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Z).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135](清) 王命岳.耻躬堂文集(Z).20卷,济南:齐鲁书社,1997.7.
    [136]中国西北文献丛书(Z).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10.
    [137](清) 蒋廷锡等辑.古今图书集成(Z).北京: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6.
    [138](清) 潞河渔者纂.榆塞纪行录(Z).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10.
    [139](清) 杨守敬纂.支那地志摘译·蒙古之部(Z).清代边疆史料抄本汇编,国家图书馆藏,北京:线装书局.
    [140](民国) 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R).北京:京华书局,1923.
    [141](民国) 马渥天编辑.陕西舆程考(Z).民国十五年西安印刷局排印本.
    [142](民国) 樊士杰等编.陕绥划界纪要(Z).民国二十一年静修斋印刷.
    [143](民国) 安汉著.西北垦殖论(M).南京:国华印书馆,民国二十一年.
    [144](民国) 杨钟健著.西北的剖面(M).北京:地质图书馆,民国二十一年.
    [145](民国) 戴季陶等著.西北(M).上海:新亚细亚学会,民国二十一年.
    [146](民国) 杨增之、郭维藩等编著.绥远省调查概要(M).绥远:绥远省民众 教育馆,民国二十三年编印.
    [147](民国) 谭惕吾著.内蒙之今昔(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
    [148](民国) 贺扬灵著.察绥蒙民经济的解剖(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
    [149](民国) 王金绂编.西北之地文与人文(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
    [150](民国)庞树森.地政通诠(M).上海:上海印刷所,民国二十四年.
    [151](民国)韩德章.中国农具改良问题(M).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五年.
    [152](民国)张寄仙编著.陕西省保甲史(M).陕西长安县政府保甲研究社,民国二十五年.
    [153]黄河志编纂会编辑,胡焕庸编.黄河志·气象(M).北京:国立编译馆出版,民国二十五年.
    [154]黄河志编纂会编辑,侯德封编.黄河志·地质志略(M).北京:国立编译馆出版,民国二十六年.
    [155](民国)全国经济委员会陕西省水利处编.陕西省水利概况(M).1937.
    [156](民国)Owen Lattimore著,赵敏求译.中国的边疆(M).上海:正中书局印行,民国三十一年.
    [157](民国)孙文郁编著.农业经济学(M).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印行,民国三十一年.
    [158](民国)李国桢.陕西植棉(M).西安:陕西省农业改进所,民国三十六年.
    [159](民国)李国桢.陕西小麦(M).西安:陕西省农业改进所,民国三十七年.
    [160]戴秉珍著.五谷(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9.11.
    [161]唐启宇著.中国的垦殖(M).上海:永祥印书馆,1951.2.
    [162]中国科学院治沙队编.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163]崔友文著.黄河中游植被区划及保土植物栽培(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
    [164]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学院、山西农学院、山东农学院、内蒙古农牧学院合编.耕作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9.
    [165]A.A.罗戴著.土壤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10.
    [166]陕西省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编.陕北治沙(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5.12.
    [167]郭永明、巴雅尔编译.鄂尔多斯民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3.
    [168]柴树藩、于光远、彭平.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
    [169](俄) 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
    [170]翁笃鸣、陈万隆编著.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3.
    [171][英]A·高迪著,邢嘉明等译.环境变迁(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1.3.
    [172]陕西省农勘察设计院主编.陕西农业土壤(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
    [173]《内蒙古农业地理》编纂委员会编著.内蒙古农业地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6.
    [174]西北大学地理系《陕西农业地理》编写组主编.陕西农业地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6.
    [175]范楚玉、荀萃华著.悠久的中国农业(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
    [176]黄龙县地名委员会编.陕西省黄龙县地名志(M)(内部资料).1983.
    [177]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延安地区地理志》编写组.陕西省延安地区地理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10.
    [178]湖春主编.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林业气候资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5.
    [179]陕西省农牧厅主编.陕西农业自然环境变迁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
    [180]何炳棣著.南宋至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
    [181]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著.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3.
    [182]彭启乾主编.畜牧业常用数据手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10.
    [183]唐启宇著.中国作物栽培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4.
    [184](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4.
    [185]陕西省农牧厅畜牧局、陕西省农业勘察设计院编.陕西牧草(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3.
    [186]陈永宗、景可、蔡强国著.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3.
    [187]梁冰著.鄂尔多斯历史管窥(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8.
    [188]刘胤汉.综合自然地理学原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6.
    [189]甘枝茂主编.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8.
    [190]唐克丽、陈永宗等.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91]齐矗华主编.黄土高原侵蚀地貌与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
    [192](法) 古伯察著、耿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2.
    [193]葛剑雄著.中国人口发展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194]左大康编.黄河流域环境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一集)(G).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3.
    [195]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96]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97]钢格尔主编.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地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8.
    [198]梁冰著.伊克昭盟的土地开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12.
    [199]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5.
    [200]唐克丽、熊贵枢等.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径流泥沙变化(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01]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黄河水土保持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202]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03]吴传钧、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04]詹玉荣、谢经荣.中国土地价格及估价方法研究——民国时期地价研究(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7.
    [205]黄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龙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206]陈泮勤,孙成权.国际全球变化研究核心计划(三)(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年.
    [207]耿占军著.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11.
    [208]朱国宏著.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09]蒋定生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210]萧正洪著.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
    [211]孙进己主编.东北亚研究——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12]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G).第17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13]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4.
    [214]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2.
    [215]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
    [216]王人潮主编.农业资源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8.
    [217]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
    [218]谭其骧著.长水粹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
    [219]黄春长著.环境变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
    [220]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8.
    [221]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1.
    [222]蔡昉著.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
    [223]马敏、王玉德主编.中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审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8.
    [224]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7.
    [225]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5.
    [226]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12.
    [227]侯甬坚.中国北方沙漠——黄土边界带陆地环境演化的复原研究(D).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8.
    [228]薛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
    [229]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地理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6.
    [230]成崇德主编.清代西部开发(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4.
    [231]杜鹰、唐正平、张红宇著.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6.
    [232]傅伯杰、陈利顶等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2.
    [233]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2.
    [234]贺国建主编.西贺家石村志(M).西安:西安建文印刷厂,2002.10.
    [235]秦大河总主编.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M),王绍武、董光荣.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
    [236]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1.
    [237]马智堂.马家山村志(M).榆林:榆林瀚海艺术公司彩印厂,2003.3.
    [238]绥德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德县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7.
    [239]林卿著.农地利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2.
    [240]秦燕、胡红安著.清代以来的陕北宗族与社会变迁(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3.
    [241]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2.
    [242]唐克丽等编著.中国水土保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
    [243]朱红.方圆百里——青代陕西农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空间特征(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6.
    [244]郝文军.畜牧业生产的环境效应分析——以清至民国时期的伊克昭盟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硕士学位论文,2005.6.
    [245]倪根金主编.生物史与农史新探(M).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10.
    [246]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
    [247][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
    [248]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249]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编.环境史研究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G).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2006.11.
    [250]Wehrwein,G.S.,Research in Agricultural Land Tenure:Scope and Metho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Bulletin,No.20,April,1933.
    [251]Maddox,J.G."Land Tenure Research in a National Land Policy," Journal ot Farm Economics,Vol.ⅩⅨ,No.1,Feb.,1937.
    [252]Stanley S W,Pierre C.U.S.soil erosion rates -myth and reality.Science,2000,289:248-250.
    [253]曾雄镇.绥远农垦调查记[J].西北汇刊,1925,1(8).
    [254]石笋.陕西灾后的土地问题和农村新恐慌的展开[J].新创造,1932,2(1):212.
    [255]卢兆珽.一月来陕西之灾情与赈务·绥德灾民待赈孔函[J].新陕西月刊,1932.1.
    [256]黄秉维.关于西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因素的问题[J].科学通报,1954,(6):65-66.
    [257]黄秉维.编制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分区图的经验教训[J].科学通报,1955,(12):15-21.
    [258]朱显谟.黄土区土壤侵蚀的分类[J].土壤学报,1956,4(2):99-114.
    [259]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J].学术月刊,1962,(2):23-35.
    [260]任伯平.关于黄河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J].学术月刊,1962,(9):51-54.
    [261]邹逸麟.读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后[J].学术月刊,1962,(11):49-51.
    [262]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问题[J].中国近代史论丛——社会经济,民国四十七年三月,2(2).
    [263]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在沙漠考察中的任务[J].地理,1965,(1).
    [264]侯仁之.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治沙研究[C].7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1.
    [265]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J].文物,1973,(1):35-41.
    [266]史念海.周原的变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1976,(2):111-120.
    [267]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及周原考古[J].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2):80-88.
    [268]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475-498.
    [269]史念海.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6):1-14.
    [270]戴英生.从黄河中游的古气候环境探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J].人民黄河,1980,(4):1-8.
    [27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C],三联书店,1981.
    [272]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历史地理[C]创刊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73]赵永复.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历史地理[C]创刊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74]张德二、朱淑兰.近五百年我国南部冬季温度状况的初步分析,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6-35.
    [275]陈加良、文焕然.宁夏历史时期的森林及其变迁[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
    [276]王绍武.近代气候变化的研究,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159-182.
    [277]郭松义.论“摊丁入地”,清史论丛[C]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2.
    [278]陈永宗等.黄土高原沟道流域产沙过程的初步分析[J].地理研究,1983,(1):35-47.
    [279]景可、陈永宗.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与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83,(2):1-10.
    [280]马正林.人类活动与中国沙漠地区的扩大[J].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84,(3).
    [281]陈加良.论六盘山林区的兴衰和展望[J].宁夏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84,(1).
    [282]鲜肖威、陈莉君.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开发与环境演变[J].西北史地,1985,(2).
    [283]陈育宁.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6(2).
    [284]董光荣、李保生、高尚玉等.鄂尔多斯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冰缘现象及其与风成沙和黄土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集刊[C],1986,(3):63-80.
    [285]景可.论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6,(1):26-32.
    [286]郭松义.清朝政府对明军屯田的处置和屯地的民地化[J].社会科学辑刊,1986,(4):45-53.
    [287]齐矗华、甘枝茂、惠振德.陕北黄土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的初步探讨(续)[J].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45-51
    [288][日]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译.历史地理学的逻辑结构[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2):159-183.
    [289]史念海.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1):1-17.
    [290]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15-22。
    [291]陆中臣、袁宝印等.安塞县的侵蚀及地貌演化趋势预测,黄土高原遥感调查试验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02-211.
    [292]骆毅.清代人口数字的再估算[J].经济科学,1998,(6):120-128.
    [293]王守春.论历史流域系统学[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3):33-43.
    [294]史念海.我国森林地区的变迁及其影响,辛树帜先生诞生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8-30.
    [295]曹尔琴.论唐代关中的农业[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2):45-75.
    [296]江忠善、刘志.降雨因素和坡度对溅蚀影响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89,(2):29-35.
    [297]王守春.论古代黄土高原的植被[J].地理研究,1990,(4):72-79.
    [298]韩茂莉.历史时期无定河流域的土地开发[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2):25-44。
    [299]洪业汤、朴河春、姜洪波:《黄河泥沙的环境地质特征》,《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1期,1175-1184。
    [300]赵永复:《再论历史上毛乌素沙地的变迁问题》,《历史地理》第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7月,171-180。
    [301]张洲:《周原地区新生代地貌特征略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3期,69-77。
    [302]王守春.古代黄土高原“林”的辨析兼论历史植被研究途径,左大康主编.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一集)[C],1991.
    [303]唐克丽、张平仓、王斌科.土壤侵蚀与第四纪生态环境演变[J].第四纪研究,1991,(4):300-309.
    [304]李华章.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界环境演变的若干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103-110.
    [305]王宗太.天山中段及祁连山东段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及环境[J].地理学报,1991,(2).
    [306]左大康、叶青超.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1991,(1):28-32.
    [307]景可、王斌科.黄土高原现代侵蚀环境及其产沙效应[J].人民黄河,1992,(4):35-39页。
    [308]王斌科、唐克丽:《黄土高原开荒扩种时间变化的研究》,《水土保持通报》,1992年第2期,63-67。
    [309]陈育宁.宁夏地区沙漠化的历史演进考略[J].宁夏社会科学,1993,(3):44-48.
    [310]李令福.清代山东省粮食亩产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2).
    [311]陈渭南等.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孢粉组合与气候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1):39-54
    [312]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106-110.
    [313]刘东生等.史前黄土高原自然植被景观:森林还是草原?[J].地球学报,1994,(3、4):226-234.
    [314]姚檀栋等.冰芯所记录的环境变化及空间耦合特征[J].第四纪研究,1995,(1):23-31.
    [315]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25-33.
    [316]方修琦,张兰生.论人地关系的异化与人地系统研究[J].人文地理,1996,(4):4-9
    [317]史念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2):3-54.
    [318]江忠善、王志强、刘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定量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6,(2):1-9.
    [319]张刑昌、卢宗凡.陕北黄土丘陵区坡耕地土壤肥力退化原因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1996,(2):2-6.
    [320]张丕远、葛全胜、吕明、陈晓蓉.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J].地学前缘,1997,(1-2):195-200.
    [321]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问题的研究[J].人民黄河,1997,(8):53-55.
    [322]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问题的再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63-469.
    [323]李三谋.清代晋北农业概述[J].古今农业,1998,(1):10-16.
    [324]王绍武、叶瑾琳、龚道溢.中国小冰期的气候[J].第四纪研究,1998,(1).
    [325]曹建廷等.内蒙古岱海湖岩心碳酸盐含量变化与气候环境演化[J].海洋湖沼通报,1999,(4).
    [326]王业键、黄莹钰.清代中国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与粮价的初步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327]韩茂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的总体回顾[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10):20-24.
    [328]牛俊杰、赵淑贞.关于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问题[J].中国沙漠,2000,(1):67-70.
    [329]查小春、唐克丽.黄土丘陵开垦地土壤侵蚀强度时间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0,(2):5-7.
    [330]李令福.历史时期关中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之相互关系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
    [331]侯甬坚.北魏(AD386-534)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一人文景观[J].中国沙漠,2001,(2):188-194.
    [332]秦燕.近代陕北地区人口特点初探[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0-13.
    [333]侯甬坚.最近2Ka沙漠—黄土边界带历史文献记录气候状况年表,中国北方沙漠—黄土边界带陆地环境演化的复原研究[D]附表:42-49.
    [334]崔宪涛.清代粮食价格持续增长原因新探[J].学术研究,2001,(1).
    [335]王元林.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腹地塬面变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增刊:71-82.
    [336]朱士光、侯甬坚主编.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与治理对策会议文集·前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增刊.
    [337]张金慧.黄土洼天然聚湫之迷[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1,(3):25.
    [338]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序,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8.
    [339]陈喜波、颜廷真、韩光辉.论清代长城沿线外侧城镇的兴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2-18.
    [340]刘东生.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J].地学前缘,2002,(1):1-9.
    [341]刘东生.黄土与环境[J].科技和产业,2002,2(11):29-34.
    [342]张永江.试论清代的流人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6):49-55.
    [343]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历史时期周原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J].山地学报,2002,(6):695-700.
    [344]王尚义.唐代黄河土壤强烈侵蚀区人类活动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2,(3):64-66.
    [345]郭力宇、甘枝茂、苏惠敏.陕北洛川塬黄土崩滑及谷坡扩展模式[J].山地学报,2002,(1):37-41.
    [346]何凡能、田砚宇、葛全胜.清代关中地区土地垦殖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2003,(6):687-697.
    [347]严宝文、李靖、杨斌.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资源农业利用历史演变特征研究[J] 干旱区农业研究,2003,(1):112-116.
    [348]刘东生.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J].地学前缘,2002,(1):1-9.
    [349]邓辉.论克利福德·达比的区域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3):145-153.
    [350]王尚义.两汉时期黄河水患与中游土地利用之关系[J].地理学报,2003,(1):73-82.
    [351]桑广书、甘枝茂、岳大鹏.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J].干旱区地理,2003,(4):355-360.
    [352]丁圣彦、梁国付、曹新向等.集水背景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管理形式[J].水土保持通报,2003,(4):51-53.
    [353]张萍.黄土高原塬梁区商业集镇的发展及地域结构分析——以清代宜川县为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3):45-56.
    [354]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因子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3,(3):66-69.
    [355]盛海洋.黄土高原的黄土成因、自然环境与水土保持[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4-36.
    [356]吴秀芹、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3):576-584.
    [357]侯甬坚.文章之道:从弄清史实到寻求解释[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4,(3):31-34.
    [358]郭正堂、刘东生.黄土与地球系统——李希霍芬对黄土研究的贡献及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5,(4):443-448.
    [359]桑广书、甘枝茂.洛川塬区晚中更新世以来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量变化初探[J].水土保持学报,2005,(1):109-113.
    [360]侯春燕.近代西北地区回民起义前后的人口变迁[J].中国地方志.2005,(2):49-53.
    [361]曾大林、卢顺光、闫培华.第13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概况及思考[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5,(2):1-4.
    [362]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4-21。
    [363]史培军、王静爱、陈婧等.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J].地理学报,2006,(2):115-126.
    [364]魏建兵、肖笃宁、解伏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与调控原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36-45.
    [365]王兵、藏玲.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近期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86-91.
    [366]许炯心.降水——植被耦合关系及其对黄土高原侵蚀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6,(1):57-65.
    [367]张信宝.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侵蚀产沙响应示踪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北京交流会”[C],2007.1.
    [368]侯甬坚.历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对西部环境的影响:途径、方式和力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北京交流会”[C],2007.1.
    [369]王晗、郭平若.清代垦殖政策与陕北长城外的生态环境[C].史学月刊,2007,(2):86-73.
    [370]侯甬坚.一方水土如何养一方人?——以渭河流域人民生计为例的尝试,“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与展望”陕西师范大学·名古屋大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G],2007.11:422-440.
    [371]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372]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民政测绘局编制.陕西省地图集[M].(内部资料),1976.
    [37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0.
    [37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2.
    [37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6.
    [376]宋正海.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12.
    [377]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委员会.水土保持分支条目[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378]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编委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分支条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79]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土壤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80]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
    [381]袁林、张宇.汉籍检索系统(第四版),Info Digger软件工作室.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