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中涉及性别问题的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史料及政策文献,讨论自1941年至1947年延安文学中的性别书写。
     《解放日报》早期文艺栏及“文艺版”发表的作品,对现实性别问题有着积极的参与意识。在创作意图上,有的对女性的艰难境遇表达了同情,有的对不公正的婚姻方式进行了批判,有的意在歌颂新政权下两性秩序的改观,有的则只是比较客观的记录与叙述;在性别立场上,有些作家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有些作家虽然没有性别姿态的流露,却也表达了对性别问题的积极关注,也有作家在潜意识中还保留着陈旧的性别观念。这一时期《解放日报》刊载的文学创作对现实性别问题有着普遍而具体的观照,性别书写多彩纷呈,在性别意识与性别姿态上亦保留着相对真实的多样面貌,特别是一批作家针对延安性别秩序中某些弊病所进行的文学书写,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对女性境遇的人文关怀。
     《解放日报》创办初期,正值张闻天主持文教宣传工作,延安知识分子得到了足够的尊重,拥有当时条件下良好的生活和创作环境。1940年《解放日报》连续发表的几篇社论,明确表达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以及欢迎知识分子的热情。由于性别问题与政治权力之间的特别关系,这一时期相对宽松的政治、文艺环境为《解放日报》前期性别书写繁荣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丁玲的编辑思想也对性别书写在延安文学中的凸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41年底至1942年初由丁玲筹划发起的杂文热潮,为具有较强性别批判意识作品的破土而出提供了适合的气候,《解放日报·文艺》成为延安以文学形式表达性别诉求的重要平台。另外,《解放日报》发表的一系列社论、理论文章和杂文显示,“妇女解放”思想与此时号召全民抗战的民族主义结成了坚实的同盟;作为延安主流政治思想的阶级论也对“妇女解放”思想进行了整合。多重思想观念的杂糅为“妇女解放”在延安取得合法地位提供了帮助。但是,它们之间亦互相牵制、消解,女性诉求常为处于强势地位的民族、阶级思想改写或遮蔽。与此同时,作家不同的性别意识、性别姿态也带来了文学创作中性别书写的多样化。
     延安性别书写的多元局面并没有得到充分拓展,而是很快于1942年春夏之交戛然而止。本文通过对延安整风中丁玲检讨过程的分析发现:在极端的政治功利主义之下,性别诉求难以与阶级、革命话语实现同向发展;合理的性别诉求难敌阶级话语的强力;对丁玲的批判标志着《解放日报·文艺》多元化性别意识表达的终结。在整肃运动中,丁玲与王实味的不同命运也揭示了性别议题在延安的尴尬处境,表面上轰轰烈烈进行的“妇女解放”实则是“天塌不下来”前提下戴着镣铐的舞蹈。
     随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延安文艺创作方向的规定以及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政策的调整,延安文学创作中的性别书写出现了根本的转向:对文艺创作无产阶级化的特别强调,限制了其中性别表达的空间;妇女工作政策为维护稳定、缓和矛盾而进行的调整,改变了延安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视角。从具体创作看,被延安立为典型的赵树理的文学创作虽然表面上反映了边区青年的婚姻自由,但其中隐藏着的陈旧性别意识和歌颂新政权优越性的主要创作意图,削弱了其对延安性别问题的观照;一批以女性翻身或女性抗战为主题的作品,在叙事过程中以民族独立、阶级翻身替换了女性的自觉,使之呈现出被动的语态;母性叙事建构了新型的母子关系以取代自然的血缘,亲生子女在叙事过程中的缺席以及母性认定及权利的缺失,意味着女性基本诉求的变形和遮敝。
     综上所述,政治功利目的使《解放日报》文学创作中的性别书写发生了骤变——早期文艺栏及“文艺版”中张扬性别意识的多元书写为延安整肃后栖身于阶级、革命话语并不断被遮蔽、改写的伪性别书写所取代。《解放日报》性别书写的流变,实际上是自十九世纪末提出的妇女解放思想经历了发展、成熟之后,在政治强力的干预下被纳入到阶级、革命话语体系的缩影。它不仅为我们理解“妇女解放”之走向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同时也从性别的侧面映射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尊崇个人、张扬个性的思想潮流在政治的强压之下面临着怎样的际遇。另外,对于1949年之后27年里文学创作中男女两性性别特质模糊不清,以两性的同化替换男女的平等,“铁姑娘”形象充斥作品等现象,借助有关1940年代延安文学创作中性别书写的研究,可以追寻到其产生的原因及思想源起。因此,从《解放日报》这一窗口重新审视延安文学的风风雨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寻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的秘密。
In this thesis, Yan'an, Liberation Daily in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gender issues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combined with relevant historical and policy documents, discussion from 1941 to 1947 in Yan'an Literature gender writing.
     Liberation Daily early literary field and the Art Edition published work on gender have a positive real sense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creative intentions, some women expressed sympathy for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some of the unjust way the criticism of marriage, some intended to praise the new regime of gender order, change, and some are just more objective record narrative; in gender position, some authors showed distinctive female consciousness, although some authors did not reveal the gender profile, but also expressed an active interest in gender issues, there are writers still preserved in the subconscious gender stereotypes. This time, Liberation Daily published in literature has a universal reality of gender and specific reflection, written in colorful gender scene, in the attitude on gender awareness and gender also retains the many faces of relative truth, especially a group of writers in Yan'an gender order, carried out some shortcomings of literary writing, showing a strong sense of criticism and concern to women the human situation.
     Liberation Daily the initial phase, a time whe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ublicity chair Zhang Wentian, Yan'an intellectuals get enough respect, then had the good living conditions and creative environments.1940 Liberation Daily published several consecutive editorials clearly expressed at the attitud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tellectuals as well as attracting the enthusiasm of intellectuals to Yan'an. Because gender and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ower, this period is relatively relaxed political, cultural environment, Liberation Daily early emergence of gender writing prosperity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Ding Ling is also thinking of writing on gender highlighted in Yan'an Literature plays a crucial role:by the end of 1941 to early 1942, initiated by the Ding Ling's essay craze planning for a strong awareness of gender-critical work first emerged to provide a suitable climate, Liberation Daily. Art has become the literary form of Yan'an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expression of gender appeal. In addition, the Liberation Daily published a series of editorials, theoretical articles and essays show, "Women's liberation" and now called National War nationalism formed a solid alliance; as Yan'an class of mainstream political thinking also " women's liberation "were integrated. Mixture of multiple ideas and concepts as "women's liberation" in the Yan'an provided assistance to obtain legal status. However, they also each contain between, digestion, women often demand a strong position in the nation, class ideology rewritten or shelter. At the same time, writers of different gender awareness, gender attitude has brought literature written in gender diversity.
     Multiple gender writing Yan'an situation has not been fully expanded, but soon ceased suddenly in spring and summer of 1942. Based on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 in Ding Ling's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review process:under extreme political utilitarianism, gender appeal and class is difficult,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to achieve with the development; reasonable demands face of the gender discourse of the powerful class; on Ding Ling's criticism marks the Liberation Daily. Art end of the expression of diverse gender. Movement in the purge, Ding Ling and Wang Shiwei also revealed the different fate of the gender issues in the awkward position of Yan'an, a charade for "women's liberation" is actually a "heaven will not fall"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dance in shackles.
     "Speech of Forum on Literature in Yan'an" on the creative direc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Yan'an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omen's work policy adjustment, in Yan'an gender writing literary creation has fundamentally Turn:The art and literature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proletariat oriented restrict the space of which gender expression; women's work policies to maintain stability, ease of adjustments carried out contradictions, changes the focus of women's issues in Yan'an. Creation from the concrete, was established as a typical Zhao Yan'an literary creation Although on the face of freedom of marriage reflect the border youth, but the old hidden gender awareness and extoll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new regime, the main creative intentions, weakening its Yan'an Gender Perspective; a group of female emancipation and female war-themed works, in the narrative process to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emancipation replace the female class consciousness, so that shows passive voice; maternal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a new mother relations to replace the natural blood, the process of own children in the absence of narrative and the lack of maternity rights recognized and means the basic aspirations of women deformation and shelter.
     In summary, the purpose of political utility to the Liberation Daily in the gender literature written in a sudden change took place-early on Literary and Art Edition in Zhang Yang's multi-gender writing for the shelter in the class after the purge of Yan'an,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and continue to be obscured, the pseudo-overwrite "Gender Writing" replaced. Liberation Daily evolution of gender writing, in fact, since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s "women's liber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mature, strong intervention in politics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class, the epitome of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It is not only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women's liberation" in reference to providing a reliable, but also mapped out from the side of gender, "5.4"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respect of individuals, publicity personality currents of thought, under extreme pressure in the face of politics what fortune. In addition, for 27 years after 1949, literary men and women in gender-ambiguous character to replace the assimil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ron Girl" image full of works of such phenomena, with the 1940 Yan'an literature written in gender-research, can trace its cause and origin of ideas. Therefore, Liberation Daily, the window to re-examine the ups and downs of Yan'an literature, will help us explore more deeply in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ecret.
引文
[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英]哈耶克.自由宪章.杨玉生,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苏]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
    [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0][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11][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程锡麟,朱微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12][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胡敏等泽.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13][英]费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4][奥]杰梅茵·格里尔.女太监.[奥]欧阳昱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5][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6][瑞典]爱伦·凯.妇女运动.林苑文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17][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朱坤领译.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8][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9][美]凯瑟琳·奥兰斯汀.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0][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7
    [21][美]华莱士.当代叙事学.马丁,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2][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4]陈顺馨,戴锦华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5]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6]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7]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8]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
    [29]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0]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32]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历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3]盛英主编.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34]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5]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6]乔以钢.低吟高歌: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37]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38]林丹娅.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39]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0]尤敏,屈毓秀编.中国女作家小说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41]陈惠芬.神话的窥破.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42]盛英.中国女性文学新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
    [43]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4]陈素琰.文学广角的女性视野.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
    [45]孙康宜.文学经典的挑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46]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7]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8][苏]彼得·费拉基米洛夫.延安日记.吕文镜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49][德]奥托·布劳恩.中国纪事(1932-1939).北京: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
    [50][美]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51][美]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52][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令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53][美]杰罗姆·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54][瑞典]达格芬·嘉图.走向革命——华北的战争,社会变革和中国共产党1937-1945.杨建立等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55][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6][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中国人征服中国人.刘维宁,何政安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5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8]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1942年2月部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59]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0]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61]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62]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工业交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63]中共固安县委党史研究室.固安县民主革命时期大事记.内部资料,1992
    [64]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65]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
    [66]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印,1994
    [67]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延水情:纪念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成立六十周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9
    [68]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共青团陕西省委青运史研究室编.安吴古堡的钟声——安吴青训班史料集.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69]黄修已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
    [70]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2]钱理群,温儒敏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3]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4]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75]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76]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77]王敬,岳颂东等编.延安《解放日报》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78]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79]汪应果编.解放区文学史.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80]许怀中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81]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82]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83]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编.赵树理研究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84]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85]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86]王寅城,邢济萍编.延安整风.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87]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88]周国全,郭德宏.王明传.合肥:安徽人民出出版社,1998
    [89]郭思敬.我眼中的陈云.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90]幽燕编著.中国女兵档案.下册,北京:长城出版社,1999
    [91]莫文骅.莫文骅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
    [92]刘骁纯整理.罗工柳艺术对话录.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93]黄富强.米脂婆姨——中国第一美人窝秘闻纪实.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94]孔祥涛.毛泽东家风.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95]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96]朱鸿召.1937—1947: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7]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98]程光炜.艾青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
    [99]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0]李洁非.典型文坛.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101]黄昌勇编.于实味:野百合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02]余杰.铁屋中的呐喊.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103]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
    [104]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亲历战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05]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06]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7]谢克.延安十年.上海:青年出版社,1946
    [108]梅剑主编.延安秘事.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109]蒋巍,雪扬.中国女子大学风云录.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110]蒋巍,雪扬.延安女性风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111]陈学昭.延安访问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112]雷云峰主编.陕甘宁边区大事记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113]赵海编著.毛泽东延安纪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14]何满子.跋涉者——何满子口述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5]何满子.鸠栖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6]王昙.革命干部的熔炉——延安时期的干部学校.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7]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118]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22
    [119]黄仁柯.鲁艺人——红色艺术家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20]石澜.我与舒同四十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121]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亲历战争.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22]王行娟.贺子珍的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123]尹纬斌,左招祥.贺子珍和她的兄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124]于蓝.苦乐无边谈人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25]常建忠.毛泽东的军事高参郭化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6]杜霞.翻身道情——解放区小说主题叙事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127]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8]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9]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30]胡乔木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31]丁玲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32]王实味文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133]赵树理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
    [134]草明文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35]孙犁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136]何其芳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37]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138]延安文艺丛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39]解放日报(影印本1-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40]宋金寿.关于王实味问题.党史通讯.1984(8)
    [141]施叔青.又古典又现代——与大陆女作家宗璞对话.人民文学.1988(10)
    [142]孟悦.叙事与历史.文艺争鸣.1990(5)
    [143]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4)
    [144]黎辛.《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新文学史料.1995(4)
    [145]黄子平.革命·性·长篇小说——以茅盾的创作为例.文艺理论研究.1996(3)
    [146]逢增玉,苗丽芬.论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和审美价值.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147]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书屋.1999(5)
    [148]朱鸿召.丁玲到延安后的思想波澜.炎黄春秋.1999(7)
    [149]徐庆全.丁玲历史问题结论的一波三折.百年潮.2000(7)
    [150]刘绍信.《夜》及《夜》的阴影——丁玲小说《夜》·的重读.当代作家评论.2001(4)
    [151]申丹.“故事与话语”解构之“解构”.外国文学评论.2002(2)
    [152]尹骐.1942:丁玲在延安的“洗礼”.炎黄春秋.2004(12)
    [153]董炳月.贞贞是个“慰安妇”——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解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2)
    [154]常彬.延字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文学评论.2005(5)
    [155]李洁非,杨劫.主题的变换与变迁.长城.2006(1)
    [156]马或.女性的性别失落与尴尬——试论延安时期的女性写作.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57]徐庆全.周扬与丁玲的“历史碰撞”(连载一).文史精华.2006(6)
    [158]贺桂梅.“延安道路”中的性别问题——对阶级与性别议题的历史思考.南开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159]王宇.20世纪文学日常生活话语中的性别政治.学术月刊.2007(1)
    [160]李军.解放区婚姻的另类抒写——以延安.解放日报·文艺.为例.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
    [161]王增如,李向东.读丁玲《关于(在医院中)(草稿)》.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7(8)
    [162]朱鸿召.延安革命队伍里的交际舞.先锋国家历史.2007(21)
    [163]摩罗.妇女解放不能以伤害母性为代价.南方周末.2008年1月10日。
    [164]刘传霞.《灾难的明天》与抗日根据地农村妇女解放道路.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参见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2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3付道磊:《文人的理想与新中国梦:1936年至1942年延安的文化与文学剖析》,南京大学,2000年。王利丽:《解放区小说的历史解读》,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吴敏:《“倾斜”与“缝隙”:试论延安文人40年代的思想转变》,中山大学,2002年。江震龙:《从纷繁多儿到一元整一:“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文学》,南京大学,2003年。袁盛勇:《宿命的召唤: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复旦大学,2004年。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2004年。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2006年。韩晓芹:《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与现代文学的转型》,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1941年1月21日公布),见《陕甘宁根据地史料选辑》第1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0页。
    5孔祥涛:《毛泽东家风》,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第134页。
    6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录》(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6页。
    7相关资料见朱鸿召:《1937—1947: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7-249页。
    8程光炜:《艾青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35页。
    9默涵:《讽刺要击中要害》,《解放日报》,1942年2月25日。
    10默涵:《讽刺要击中要害》,《解放日报》,1942年2月25日。
    11参见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12二五八团,即年龄二十五周岁,军(干)龄八年,团职;三五八团,即男女双方有一方为团职以上干部,双方均为党员且党龄三年以上,双方年龄之和为五十岁。
    13马加:《间隔》,《解放日报》,1942年12月15、16日。
    14参见[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相关史料参见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6李洁非、杨劫:《主题的变换与变迁》,《长城》,2006年第1期。
    17葛陵:《结婚后》,《解放日报》,1942年3月3日、4日。
    18晓菡:《夜》,《解放日报》,1941年6月10日、11日。
    19刘绍信:《(夜)及(夜)的阴影——丁玲小说(夜)的重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20相关资料参见朱鸿召:《延安革命队伍里的交际舞》,《先锋国家历史》,2007年第21期。
    21《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1939年4月4日公布),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1辑,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0、41页。
    22参见[美]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23见《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0-293页。
    241940年9月10日张闻天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见《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25在这里之所以将征稿启示的刊登问题提出来,是因为1942年文艺整风之后,《解放日报》在几个月内接连刊登征稿启示,暴露了稿件大量欠缺的情况。这是后话。
    26丁玲:《编者的话》,《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 日。
    27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
    28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29丁玲:《我们需要杂文》,《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3日。
    30参见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31《教条与裤子》,《解放日报》,1942年3月9日另参见《胡乔木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8页。
    32王实味的《野百合花》是由丁玲编发的,签过“可以用”后一、二部先行见报。文章刊发前,博古因工作繁忙未能亲自审阅,见报次日,博古特来到编辑室询问王实味本人及文章发表的经过,并指示未发的后两部分不要发表。然而3月23日,《野百合花》三、四部分又在《解放日报》刊出,博古又到编辑室询问,文艺栏副主编陈企霞说明此文曾送博古审阅。事实上,博古因事忙并没看稿。相关资料参见黎辛:《(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
    33毛泽东虽然亲笔为萧军的《论同志的“爱”与“耐”》作了修改和润色,但萧军文章中渗透的人性论并不为毛泽东认同。文章所刊登的1942年4月8日,延安已转入对王实味的批判,但是,由于该文的特殊背景,《解放日报》破例刊登。
    34参见[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朱坤领译,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5毛泽东:《妇女们团结起来》,《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9页。
    361990年代,意大利波罗尼亚女性主义者中的某些独立左派提出“横向主义”(transversalism)理论,其中包含“扎根”和“移动”两个关键词,其出发点在于探讨民族主义与女性主义之关系。鉴于阶级、民族、性别在某此方面的相似性,该理论对阶级问题同样具有参考意义。相关理论参见陈顺馨、戴锦华编: 《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7范隅:《妇女的家庭工作》,《妇女杂志》第10卷第6号,1924年6月。
    38豪:《主妇之天职》,《申报》,1923年8月30日。
    39宋孝璠:《妻的责任》,《妇女杂志》第15卷第10号,1929年10月。
    40周恩来:《论“贤妻良母”与“母职”》,《解放日报》,1942年11月20日。
    41白霜:《回家庭?回社会?》,《解放日报》,1942年3月8日。
    42白霜:《回家庭?回社会?》,《解放日报》,1942年3月8日。
    43草明:《创造自己的命运》,《解放日报》,1942年3月8日。
    44本组数据由延安老居民吉坛先生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
    451937年8月,红军干部黄克功任抗日军政大学十五队队长(后为六大队队长)。同月,16岁的中学生刘茜离开太原奔赴延安,不久即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十五队(9月初转入陕北公学)。住处相邻的二人不久便确立了恋爱关系。但是,由于他们之间在生活、情调、年龄等方面差异太大,其恋爱关系因刘茜不想继续而逐渐疏远。黄克功倍感失望,认为这是人生莫大的耻辱,且认定刘茜在陕北公学另有所爱了。于是他写信责备刘茜,同时迫切要求与之结婚。刘茜因黄克功过于纠缠未予答复。对此黄克功十分恼怒,1937年10月 5日晚,黄克功找刘茜到延河边散步,再次逼婚遭到拒绝,殴打之后连开两枪致刘茜身亡。
    46董炳月:《贞贞是个“慰安妇”——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解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2期。
    47灼石:《二不浪夫妇》,《解放日报》,1941年8月1日、2日。
    48相关资料参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三编·工业交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49萧军:《论“终身大事”》,《解放日报》,1942年3月25口。
    50萧军:《续论“终身大事”》,《解放日报》,1942年5月11日。
    51李言:《对中央研究院整风运动的几点体会》,见《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8页。
    5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73、374页。
    53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49页。
    54何其芳:《毛洋东之歌》,见《何其芳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56页。
    55沈漪:《怀念张如心同志》,见《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3页。
    56相关史料参见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57《在本报改版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号召整顿三风要利用报纸批评绝对平均观念和冷嘲暗箭办法》,《解放日报》,1942年4月2日。
    58参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355页。
    59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
    60相关论述参见徐庆全:《周扬与丁玲的“历史碰撞”(连载一)》,《文史精华》,2006年第6期。
    61相关资料参见徐庆全:《丁玲历史问题结论的一波三折》,《百年潮》,2000年第7期。
    62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6页。
    63相关资料参见丁玲:《关于(在医院中)(丁玲检讨)》,《书城》,2007年11月号;王增如、李向东:《读丁玲(关于<在医院中)(草稿))》,《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7年第8期。
    64参见李洁非:《典型文坛》,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65参见余杰:《王实味:前文革时代的祭品》,《铁屋中的纳喊》,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66宋金寿:《关于王实味问题》,《党史通讯》,1984年第8期。
    67参见尹骐:《1942:丁玲在延安的“洗礼”》,《炎黄春秋》,2004年第12期,黄昌勇:《楚汉狂人:王实味的一生》,见《王实味:野百合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68参见黄昌勇:《楚汉狂人:王实味的一生》,《王实味:野百合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69王实味:《野百合花(三、四)》,《解放日报》,1942年3月23日。
    70王实味:《野百合花(三、四)》,《解放日报》,1942年3月23日。
    71参见朱鸿召:《丁玲到延安后的思想波澜》,《炎黄春秋》,1999年第7期;林墨涵:《解放后十七年文艺战线上的思想斗争》,《人民文学》,1978年5月。
    72相关史料参见[美]尼姆·威尔斯(海伦·福斯特):《续西行漫记》,陶宜、徐复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
    73参见贺桂梅:《“延安道路”中的性别问题——对阶级与性别议题的历史思考》,《南开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74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火花》,1959年6月。
    75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火花》,1959年6月。
    76参见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
    77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78郑择魁:《美国青年眼中的<小二黑结婚)》,《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第47页。
    79参见安娜·L·斯特朗:《中国人征服中国人》,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80相关理论参见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以及申丹:《“故事与话语”解构之“解构”》,《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81相关理论参见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35页。
    82参见凯瑟琳·奥兰斯汀:《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4页。此书考证了小红帽故事原型三百年的演变,虽然基本的情节框架没有出入,但这个故事因不同的叙述者采取的不同的叙述目的和方法而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和主题,小红帽也“一直被赋予符合社会和伦理风范的无数意义、道德、训诫和警示”。正如奥兰斯汀所说,拥有大致相同的情节框架的故事会随时代和叙述者而变迁,通过它们不只能了解当代,且能记录历史。
    83[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令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84相关资料参见中共固安县委党史研究室:《固安县民主革命时期大事记》,内部资料,1992年。
    85黄子平:《革命·性·长篇小说——以茅盾的创作为例》,《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3期。
    86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亲历战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08、209页。
    87参见《母性是不是天性》,《大众科技报》,2004年4月29 日。
    88参见摩罗:《妇女解放不能以伤害母性为代价》,《南方周末》,2008年1月10日。
    89[美]华莱士:《当代叙事学》,马丁、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
    90参见孟悦:《叙事与历史》,《文艺争鸣》,1990年第5期。
    91相关理论参见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3年。
    92[瑞典]爱伦·凯:《妇女运动》,林苑文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62页。
    93草明:《毛主席的亲切教导》,《草明文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第2311页。
    94草明:《英雄的母亲》,《草明文集》,北京,光明报出版社,1992年,第2072页。
    95鹿特丹:《儿子》,见《延安文艺从书·小说卷(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96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97侯金镜:《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读(林海雪原)》,《文艺报》,1958年第3期。
    98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人民日报》,1951年6月10日。
    99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的一封信》,《文艺报》,1951年第4卷第8期。
    100姚文元:《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创作倾向》,《人民文学》,1957年第11期。
    101参见施叔青:《又古典又现代——与大陆女作家宗璞对话》,《人民文学》,1988年第10期;宗璞:《(红豆>记谈》,《中国女作家小说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