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革命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点。从互联网社会的形成及依存关系看,它不是对原有社会结构的彻底抛弃或重构,而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新技术和社会结构相互嵌置的产物。在政治领域,网络舆论、网络民主、网络权利、网络决策等日益成为影响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网络背景下政治系统能否完成自身调适,能否实现政策议程设置方式的转变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阐释主义和实证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多学科交叉视角对政策议程设置进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成果,归纳形成“网络公共领域—公众议程—政策议程”的理论建构。最后运用跨案例研究方法,对原理论假设进行印证,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修正和完善的措施。
     本研究认为,政策议程设置是在触发机制作用下而产生的一个连续的、多阶段的递进过程。这种变化过程和特点在理性模型和非理性模型之中都有不同的体现。为缓解政策议程的理性模式与普适性之间的矛盾,“权力距”模型作为一个改良模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政策议程设置过程是各主体相互竞争的过程,排斥的价值体系、封闭的政治系统、隔阻的信息传递和隐蔽的议程操纵等多重因素容易对政策议程设置构成障碍。
     政策议程设置离不开政策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网络的普及实际扩大了公众的话语权,有利于民主参与和网络协商,使日益被公共权力和商业资本侵蚀的公共领域获得重新崛起的希望。究其内在效应而言,网络公共领域具有重塑功能、整合功能、协商功能、批判功能。而外在效应在于搭建了政治公共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民意反馈渠道,有助于提升政策质量,增加公众对政策行为的认可。在网络情境下,公共决策机构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输入——转化——输出”关系具体表现为网络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之间的互动转化关系。
     在网络化背景下,精英主义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和公民参与式议程设置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网络扩大了公民参与渠道,使原先局限于精英和少数决策者的政策议程设置日益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网络并没有完全消除公民参与的不平等,原有的政策主体也千方百计地将网络纳入决策过程,并对自身的决策模式作出调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后,公民的主体性复位迫使政策议程设置由少数政治精英的“锁定”状态向公民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趋势变化。尤其在网络条件下,政治精英能够觉察到社会需求并主动将其提上政策议程,或者公众作为外在参与诉求者利用网络动员迫使决策者对政策问题作出回应。
     网络公共领域影响政策议程设置的方式和特点可以从不同的网络案例分析中获得解释。通过对比“孙志刚事件”、“厦门PX事件”和“新医保改革”等三个不同的典型案例,发现政策议程设置的外部环境、运行过程及主体等方面已经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变化,但政策议程与网络公共领域之间的脱配也导致了政策议程设置的被动性、应急性和非理性等问题。因此,为推动政策议程设置的有序发展,需要及时、有效地调适网络、传统媒体、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更加民主、开放、透明、高效的公共决策系统。但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解决。
The fifth information revolution, which is marked by the wide application ofcomputer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becom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oday's society. From the formation and thedependence of the Internet society, it is not to abandon or refactor the original socialstructure completely, but it is the product of new technology and social structure underthe effect of multiple factors embedded mutually. In politics, internet public opinion,internet democracy, internet rights, internet decision-making and other internet activites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political development.Therefore, it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question to explore whether political system canadjust its own or change the way of of policy agenda set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the auther mainly adopts the combined researchmethods of interpretivism and positivism and attempts to focus on research of policyagenda setting from the joint multidisciplinary angle of communication, politics andsociology.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chieve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heoryconstruct of “internet public sphere-public agenda-policy agenda” is summarized andformed. Finally cross-case study method is used to verify the primary theoreticalassumptions an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some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is study shows that policy agenda setting is a continuous, progressive,multi-stage process under the triggering mechanism. This changing process andcharacteristics in the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models have different embodiments. To ease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tional model and the universalone on policy agenda, themodel of “power distance” as a modified model has certain explanatory power. Policy agenda setting is a process of different subjects competing.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conflicting value system, closed political system, hinder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and hidden agenda manipulation are easy to pose obstacles to policy agenda setting.
     Policy agenda setting can hardly do beyo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olicy subjects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in fact expands the public voice,which is conducive to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internet consultation, and makepublic sphere that is increasingly eroded by public authority and commercial capitalobtain the hope of re-emergence. Internet public sphere has the functions of publicityreshaping, network integrating, democracy negotiating, policy criticizing in its internaleffect and the functions to bridge the public opinion feedback channels betweenpolitical public sphere and public power sphere in its external effect, which is conduce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licy and increasing public recognition of policy actions. Inthe internet context, the relationship of “input-transformation-output” between thepublic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embodied ininter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internet agenda, public agenda and policyagend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elitism policy agenda-setting mode, pluralistpolicy agenda-setting mode and citizen participatory agenda-setting mode have changed.On one hand, internet, expanding the channel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makes theoriginal policy agenda-setting limited to elites and a few policymakers increasinglychallenged. On the other hand, internet has not completely eliminated the inequality ofcitizen participation.The original policy subjects are attempting to absorb advantages ofinternet into thei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make adjustment to the decision modelof themselves. Our country is a socialist country with the people's democraticdictatorship, in which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interests of all Chinese ethnic groups, is playing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process of policy agenda-setting.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itizen'ssubjectivity reset forces the “lock” status of policy agenda-setting by a few politicalelites to move to the trend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olicy agenda-setting. Especially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ternet, political elites can be aware of the social needs and be active to carry on policy agenda, or the public as external appealing participators useinternet to mobilize and force policymakers to respond to the policy issues.
     The wa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public sphere affecting policyagenda-setting can get proper explanation from different case analysis. Some new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the policy agenda-setting can be found in externalenvironment, operation process and subjects by comparing three different typical cases——“Sun Zhigang incident”,“Xiamen PX incident” and “new health care reform”. Atthe same time, deviation between the policy agenda and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is easyto cause problems such as passivity, emergency and irrationality in policyagenda-sett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mot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policyagenda-setting, it is necessary to promptly, effectively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network, the traditional media, governmen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 publicand other subjects and build a more democratic, open, transparent and efficient publicdecision-making system. However, it is a gradual process, some deep problems stillremain to be further solved.
引文
①美国国防部为防范来自苏联的核打击,确保指挥通讯系统和信息的安全,1969年9月1日建立了“先进研究计划局网络”(ARPANET),通过将分散在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计算机进行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功能,这一实验也成为世界Internet的起源。
    ②Mary Meeker,&Liang Wu. Internet Trends, D11Conference Report,2013.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7161876.html.
    ①《时代周刊杂志2006年度人物颁奖辞》,2006年12月17日,www./news.sina.com.cn,2010年9月18日。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2006年,第434页。
    ③[美]尼古拉尼·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13-214页。
    ④张佰明:《嵌套性网络微博发展的根本逻辑》,《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6期。
    ①[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138页。
    ②Shuto, K.“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lobal Civil Socie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 Case of Environmental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http://scholar.google.com/scholar?start,2010-09-12.
    ③张明军、袁锋:《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2页。
    ①鲁先锋:《和谐社会与社会资本:非政府组织的目标与功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2006年,第20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2006年,第21页。
    ④[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2006年,第21页。
    ①[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传播革命》,高金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②[美]皮帕·诺里斯:《新政府沟通——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沟通》,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③何新田:《舆情热点:多方关注吴英死刑案浙江省高院辟谣》,2012年2月7日,http://news.china.com.cn,2012年3月10日;韩丹东:《浙江吴英案舆情研究》,2012年2月9日,http://www.legaldaily.com.cn,2012年3月10日。
    ①[美]皮帕·诺里斯:《新政府沟通——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沟通》,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②White, T. 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1972. NewYork: Bantam,1973, p.327.
    ③[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117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55页。
    ②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5页。
    ④[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⑤[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4页。
    ①[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谢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6页。
    ①陶达嫔:《一个公共危机事件非冲突式解决的标本——番禺“垃圾门”事件的传媒介入观察》,《新闻实践》,2010年,第3期。
    ②刘郁菁:《胡锦涛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2008年6月22日,http://www.gmw.cn,2010年9月10日。
    ③《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网络问策活动圆满结束》,2011年5月17日,http://www.gdass.gov.cn,2011年5月25日。
    ④[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①[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②[美]R. M.克朗:《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陈东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7-30页。
    ③[美]斯图亚特·内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林明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56页。
    ④[美] J. W.迪林、E. M.罗杰斯:《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倪建平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1页。
    ⑤[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①Dearing, J. W.,&Rogers, E. M.“Agenda-Setting Research: Where Has It Been, Where Is It Going?” in D. A.Graber,eds., Media power in politics. Washington, DC: CQ Press,2007, pp.80-96.
    ②Dearing, J. W.,&Rogers, E. M. Communication Concepts6:Agenda-setting.Thousand Oaks, Sage.1992, pp.5-6.
    ①[美] J. W.迪林、E. M.罗杰斯:《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倪建平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4页。
    ②Cobb, R.W.,&Elder, C.D.“The Politics of Agenda-Building: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for Modern DemocraticTheo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33(4),1971, p.909.
    ③[美] J. W.迪林、E. M.罗杰斯:《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倪建平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3页。
    ①[美]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布莱恩·琼斯:《美国政治中的议程与不稳定性》,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116页。
    ②Cobb, R., Ross, J. K.,&Ross, M. H.“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1),1976, p.127.
    ③Birkland, T. 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process: Theories, concepts, and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3rdedition. NewYork: M. E. Sharpe, Inc.,2011, p.52.
    ④[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33页。
    ⑤[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4-140页。
    ⑥[美]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压力下的政治系统》,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12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0-12页。
    ③Simon, H.A. Models of Discovery. Boston: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7, p.157.
    ①[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4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5-16页。
    ④Jones, C. 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3rd.edtion. Monterey, California: Brooks/ColePublishing Company,1988, p.110.转引自: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
    146页。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0页。
    ②[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2页。
    ③[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①[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4页。
    ④[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①刘祖云:《社会分层若干理论问题新探》,《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
    ②[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71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98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17-418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27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40页。
    ③Birkland, T.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process: Theories, concepts, and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3rdedition. NewYork: M. E. Sharpe, Inc.,2011, p.15.
    ④Kingdon, J.W.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2nd Edition.NewYork: Longman, Inc.,2003, p.3.
    ①[美]布莱恩·琼斯:《再思民主政治中的决策制定:注意力、选择和公共政策》,刘新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②[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91页。
    ③[美]安东尼·唐斯:《生态沉浮:议题专注的周期》,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4-136页。
    ④Stone, D. A.“Causal Stor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Policy Agenda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04(2),1989,pp.281-300.
    ⑤[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2页。
    ⑥Rogers, E. M., Dearing, J. W.,&Bregman, D.“The anatomy of agenda-setting research.” Journal ofCommunication,43(2),1993, pp.68-84.
    ⑦[美]拉雷·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朱子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74页。
    ⑧Bachrach, P.,&Baratz, M. S.“Two faces of pow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62, pp.947-952.
    ①Birkland,T. A.“Focusing events, mobilization, and agenda setting.”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18(1),1998,pp.53-74.
    ②Birkland,T. 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process: Theories, concepts, and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NewYork: M. E. Sharpe, Inc.,2001, p.106.
    ③[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5-111页。
    ④[美]罗杰·科布、查尔斯·埃尔德:《议程确立的动力学》,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⑤Quade, E. S.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s,3rd edition. NewYork: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1989, p.49.
    ⑥Walker, W. E.“Policy analysi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supporting policymak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Journal of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9(1-3),2000, p.14.
    ⑦[美]杰伊·沙夫里茨:《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2页。
    ⑧Mitnick, B.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ulation: Creating, Designing, and Removing Regulatory Forms.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 p.168.
    ⑨[美]小约瑟夫·斯特尔图、戴维·赫奇、詹姆斯·莱斯特:《公共政策导论》,韩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3页。
    ①Nelson, B. J. Making an Issue of Child Abuse: Political Agenda Setting for Social Problems.Chicago: TheUin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pp.22-23.
    ②Birkland, T. 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Process: Theories,Concepts,and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New York: M. E. Sharpe, Inc.,2001, pp.107-108.
    ③Cobb, R., Ross, J. K.,&Ross, M. H.“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1),1976, p.126.
    ④Kingdon, J. W.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2nd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2003, p.1-3.
    ⑤Cobb, R., Ross, J. K.,&Ross, M. H.“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1),1976, p.127.
    ⑥[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顾建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12页。
    ①Cohen, M. D., Marc, J. G.,&Olsen, J. P.“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17(1),1972, pp.1-18.
    ②Kingdon, J. W.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2nd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Inc.,2003. p.86.
    ③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46页。
    ④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36页。
    ⑤王骚:《公共政策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7页。
    ⑥王骚:《公共政策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9-143页。
    ⑦宁骚:《公共政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17-318页。
    ①严强:《公共政策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34-135页。
    ②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3-177页。
    ③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④于永达、药宁:《政策议程设置的分析框架探索》,《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7期。
    ⑤王春福:《论公共政策议程的协同回应模式》,《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⑥张海柱:《政策议程设置中的社会建构逻辑》,《学术论坛》,2013年,第3期。
    ⑦王程韡:《从多源流到多层流演化:以我国科研不端行为处理政策议程为例》,《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10期。
    ⑧孙翠香:《教育政策议程探析: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8期。
    ⑨鲁全:《基于中央地方关系的养老保险政策议程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①田千山:《基于生态型政府考量的政策议程》,《生态经济》,2011年,第6期。
    ②[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③[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①McCombs, M.“Alook at agenda-sett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ournalism studies,6(4),2005, pp.543-557.
    ②McCombs, M.“Alook at agenda-sett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ournalism studies,6(4),2005, pp.543-557.
    ③Sweetser, K. D., Golan, G. J.,&Wanta,W.“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 in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nd blogs duringthe2004election.” Mass Communication&Society,11(2),2008, pp.197-216.
    ④Hewitt, H. Blog! Understanding the Information Reformation that's changing your world. Nashville, Tenn.:Thomas Nelson,2005.
    ⑤Murley, B.,&Roberts, C.“Biting the hand that feeds: Blogs and second-level agenda setting.” Online verfügbarunter: http://bryanmurley. com/site/wpcontent/uploads/2007/01/murley-roberts605. pdf,2005.
    ⑥Roberts, M., Wanta, W.,&Dzwo,T. H. D.“Agenda setting and issue salience online.” Communication Research,29(4),2002, pp.452-465.
    ⑦[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4页。
    ⑧Johnson, T. J.,&Kaye, B. K.“A boost or bust for democracy? How the Web influenced political attitudes andbehaviors in the1996and2000presidential electio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8(3),2003,pp.9-34.
    ①Wattal, S., Schuff, D.,&Mandviwalla M., et al.“Web2.0and politics: the2008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ane-politics research agenda.” Mis Quarterly,34(4),2010, pp.669-688.
    ②Gurevitch, M., Coleman, S.,&Blumler, J. G.“Political communication-Old and new media relationships.” The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625(1),2009, pp.164-181.
    ③Coleman, S.,&Gotze, J. Bowling together: Online public engagement in policy deliberation. London: HansardSociety,2001, p.5.
    ④Morrisett, L.“Technologies of Freedom?” in H. Jenkins and D. Thorburn, eds., Democracy and New Media.Cambridge, Mass: MIT Press,2003, pp.21-31.
    ⑤Hindman, M.“What Is the Online Public Sphere Good For?” In J. Turow and L. Tsui, Eds., The HyperlinkedSociety: Questioning Connections in the Digital Age. Michigan: Digital Culture Books,2008, pp.268-288.
    ①Dyson, E.“Cyberspace and the American Dream: AMagna Carta for the Knowledge Age (Release1.2, August22,1994).” The information society,12(3),1996, pp.295-308.
    ②Etzioni, A.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Rights,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Communitarian Agenda.New York: CrownPublishers,1993.
    ③Hilgartner, S.,&Bosk, C. L.“The rise and fall of social problems: a public arenas model.”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94(1),1988, pp.53-78.
    ④Dahl, R. A.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1989, p.339.
    ⑤Bimber, B.“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Populism, community, and accelerated pluralism.” Polity,1998, pp.133-160.
    ⑥Dutton, W. H.,&Eynon, R.“Networked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ACross-Sector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Patterns and Strategies in Government and Research.”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5(3),2009, pp.198-207.
    ⑦参见:[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页;[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46页;[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前言页。
    ⑧Ferber, P., Foltz, F.,&Pugliese, R.“Cyberdemocracy and online politics: a new model of interactivity.” Bulletin ofScience, Technology&Society,27(5),2007, pp.391-400.
    ⑨Coleman, S.,&G tze, J. Bowling Together: Online Public Engagement in Policy Deliberation. London: HansardSociety,.2001, p.23.
    ⑩Walker, C.,&Akdeniz,Y.“Virtual democracy.” Public Law,1998, pp.489-506.
    11Coleman, S.“Cutting out the middle man: From virtual representation to direct democracy.” In B. N. Hague and B.Loader, eds., Digital Democracy: Discourse and Decision Mak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London: Routledge,1999, pp.195-210.
    12Chadwick, A.,&Howard, P.“Introduction: New Directions in Internet Politics Research.” in A. Chadwick,&P.Howard, eds., Internet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2008, pp.1-10.
    13Sunstein, C. Republic. com2.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
    ①Ulen, T. S.“Democracy on the Line: AReview of Republic.com by Cass Sunstein.” U. Ill. JL Tech.&Pol'y2001,2001, pp.317-415.
    ②Oblak, T.“Boundaries of interactive public engagement: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citizens in new politicalplatform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8(3),2003.
    ③West, D. M. Digital government: Technology and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④Witschge, T.“Examining online public discourse in context: a mixed method approach.” Javnost-the public,15(2),2008, pp.75-92.
    ⑤Dahlberg, L.“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 Exploring the Prospects of Online Deliberative Forums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4(4),2001, p.623.
    ⑥Coleman S, Gotze J. Bowling together: Online public engagement in policy deliberation. London: Hansard Society,2001.pp.1-48.
    ⑦Ferber, P., Foltz, F.,&Pugliese, R.“Cyberdemocracy and online politics: a new model of interactivity.” Bulletin ofScience, Technology&Society,27(5),2007, pp.391-400.
    ⑧徐江善:《谁抢了你的麦克风:互联网改变中国纪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
    ⑨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政治传播的个案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7-80页。
    ⑩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1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1-47页。
    ①温琼娟、陈先红:《中国互联网政治功能研究述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杜俊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3-176页。
    ③刘静:《网络舆论主要要素分析及政府引导策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④刘建明等:《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
    ⑤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民网评:打通“两个舆论场”,2011年7月11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2012年
    1月18日。
    ⑥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9页。
    ⑦谢新洲:《“议程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中国记者》,2004年,第2期。
    ⑧刘建明:《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
    ⑨刘建明:《媒体议程决定论的谎言》,《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6期。
    ⑩陈潭、王烂辉:《微博问政与公众政治》,《人民论坛》,2011年,第34期。
    ①徐增辉、刘志光:《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分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②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58-159页。
    ③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
    ④郭小聪、肖生福:《当代中国传媒、民意与公共决策的互动探析》,《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3期。
    ⑤黄月琴:《风险传播、政治沟通与公共决策的变迁》,《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
    ⑥朱亚鹏:《网络社会下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定模式的转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⑦李希光、杜涛:《超越宣传:变革中国的公共政策传播模式变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4期。
    ⑧何志武:《大众媒介与公共政策:对武汉市“禁麻”政策的个案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⑨王磊:《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3-128页。
    ⑩杜俊飞:《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第三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0页。
    11熊光清:《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12黄荣贵:《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社会》,2010年,第2期。
    ①章平:《大众传媒上的公共商议——对医疗体制改革转型期报道的个案考察》,《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
    ②Jiang, M.“Authoritarian deliberation on Chinese internet.”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0,20, No.1and No.2.
    ③张玉、张志华:《论网络媒介的公共话语空间及其制度培育路径》,《学术研究》,2011年,第7期。
    ④Arsène, S.“Online Discussions in China.” China Perspectives,2008(2),2008, pp.83-93.
    ⑤陈昌凤、虞鑫:《微博空间的政治议题:呈现与建构》,《人民论坛》,2011年,第34期。
    ⑥参见:赵莉:《中国网络社群政治参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第196-253页;邹国庆:《应对“网络问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5-88页。
    ⑦杨雪冬:《微博世界的“马太效应”》,《人民论坛》,2011年,第15期。
    ⑧杜骏飞:《无法沉默的螺旋》,《新闻记者》,2010年,第5期。
    ⑨李伟权:《政府自利性对政策回应机制建设的制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⑩杨正联:《公共政策语境中的话语与言说》,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10-16页。
    11叶皓:《论政府的新闻议程设置》,《江海学刊》,2009年,第6期。
    12管人庆:《论网络政治表达的政府回应机制的构建》,《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3祝小宁、吴良智:《电子治理语境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电子政务》,2008年,第8期。
    ①Sabatier, P.A.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2nd edition. Boulder:Westview Press,2007, p.7.
    ①钱振明:《网络时代的政治学和网络政治学》,《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
    ②赵康:《管理咨询在中国:现状、专业水准、存在问题和发展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17页。
    ①[英]马克·桑德斯等:《研究方法教程:管理学专业学生用书》,杨晓燕译,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②本图参考邓猛等人的观点并有所改动。参见:邓猛、赵振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写作基本规范的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1期。
    ③[美]罗伯特·殷:《案例分析:设计与方法》,周海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13页。
    ①[美]罗伯特·殷:《案例分析:设计与方法》,周海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①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2页。
    ①[美]朱莉·费希尔:《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邓国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
    106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45-454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53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68-469页。
    ③徐增辉:《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分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④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7页。
    ①[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7页。
    ②[美]乔恩·谢泼德:《美国社会问题》,乔寿宁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③[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第九版,林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年,第168-169页。
    ④王骚:《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0页。
    ①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第117页。
    ②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09页。
    ①彭文贤:《行政生态学》,台北:三民书局,1988年,第19页。
    ②里格斯认为沟通网络是社会文化水平、语言应用、社会舆论和通讯状况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沟通网络是否畅通,对该国的公共行政具有重要影响。社会沟通水平越高,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越容易达成共识;反之,会面临较多分歧和麻烦。
    ③乔耀章:《论我国公共管理体系中政府的几个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④金太军:《政策制定体制中的信息系统》,《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4期。
    ①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①[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张立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3页。
    ②战建华:《公共政策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5页。
    ①[美]查尔斯·福克斯、休·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10页。
    ②[美]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布莱恩·琼斯:《美国政治中的议程与不稳定性》,曹堂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①严强:《公共政策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33页。
    ②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8页。
    ③[美]罗杰·科布、查尔斯·埃尔德:《议程确立的动力学》,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④Birkland, T. A. After disaster: Agenda setting, public policy, and focusing events.Washington, DC: GeorgetownUniversity Press,1997, p.22.
    ①Birkland, T. A.“Focusing Events, Mobilization, and Agenda Setting.”Journal of Public Policy,18(1),1998,pp.53-74.
    ①Birkland, T. A.“Focusing Events, Mobilization, and Agenda Setting.”Journal of Public Policy,18(1),1998,pp.53-74.
    ②[美]拉雷·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朱子文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①[美]查尔斯·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147页。
    ②Teisman, G. R.“Models For Research into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n Phases, Streams and Decision-MakingRounds.” Public Administration,78(4),2000, pp.937-956.
    ①Cobb, R., Ross, J. K.,&Ross, M. H.“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1),1976, pp.126-138.
    ②Birkland, T. 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Process: Theories, Concepts, And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New York: ME Sharpe,2005, pp.107-108.
    ③Cohen, M. D., Marc,J.G.,&Olsen, J. P.“A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17(1),1972, pp.1-25.
    ①[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Teisman, G. R.“Models for Research into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n Phases, Streams and Decision-MakingRounds.” Public Administration,78(4),2000, pp.937-954.
    ①Cobb, R., Ross, J. K.,&Ross, M. H.“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1),1976, p.131.
    ②Bryson, J. M.,&Crosby, B. C. Leadership for the Common Good: Tackling Public Problems in a Shared-PowerWorl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1992, p.xiv.
    ③Teisman, G. R.“Models For Research into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n Phases, Streams and Decision-MakingRounds.” Public Administration,78(4),2000, p.940.
    ①Jones, B. D.“Bounded Rati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1),1999, pp.297-321.
    ②郭巍青:《政策制定的方法论: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③Kingdon, J.W.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2nd edition. NewYork: Longman,2003. pi.
    ①[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98页。
    ②[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97页。
    ③Kingdon, J.W.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2nd edition. NewYork: Longman,2003, p.1.
    ④詹姆斯·安德森将那些将大部分时间、精力、资源花费在形成问题、建立支持、提上议程和寻求行动的国会议员、利益集团代表、政府官员、公民称为“政策促进者”(policy entrepreneurs),参见:[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8页。
    ①[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①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5页。
    ②[美]卡尔·帕顿、大卫·沙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孙兰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③Bachrach, P.,&Baratz, M. S. Power and Pov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p.105.
    ④Cobb, R., Ross, J. K.,&Ross, M. H.“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1),1976, pp.135-136.
    ⑤[美]罗杰·科布、查尔斯.埃尔德:《议程确立的动力学》,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①Schattschneider, E. E. The Semi-sovereign People. New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60, p.71.
    ①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3页。
    ②Truman, D. B.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NewYork: Knopf,1971, p.239.
    ①王春福:《公共政策决策责任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析》,《学术交流》,2004年,第8期。
    ②张康之:《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与价值统合》,《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③[美]盖依·彼得斯:《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顾丽梅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5-86页。
    ④[美]E. R.克鲁斯克, B.M.杰克逊:《公共政策词典》,唐理斌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第36页。
    ①Rawls, J. A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3.
    ②Peil, J.,&Staveren, I.van. Handbook of Economics and Ethic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9, p.223.
    ③Danner, P. L. The Economic Person: Acting and Analyzing.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2, p.vii.
    ④[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⑤Niskanen,W.A.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Aldine,Atherton,1971, p.38.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27页。
    ②[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③Woll, P. American Government: Readings and Case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4, p.279.
    ④[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5页。
    ⑤[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②[美]查尔斯·福克斯、休·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③[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①Goodnow, F. J.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A study in Government.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3,pp.17-22.
    ②Wilson, W.“The Study ofAdminist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2(2),1887, pp.197-222.
    ③[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13页。
    ④[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①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0页。
    ②[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4页。
    ③[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16页。
    ①李永忠:《论公共政策信息的特性、类型及作用》,《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7期。
    ②[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9页。
    ③濮岚澜、陈学飞:《中国教育政策的议程设置过程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①[美]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0页。
    ②[美]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63页。
    ③Mitroff, I. I.,&Featheringham, T. R.“On systemic problem solving and the error of the third kind.” BehavioralSciences,19(6),1974, pp.383-393.
    ④Starling, G.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Chicago: Dorsey Press,1988, pp.92-106.
    ①[美]皮帕·诺里斯:《新政府沟通——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沟通》,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0-153页。
    ②[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87-92页。
    ①Bachrach, P.,&Baratz, M. S. Power and pov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p.44.
    ②[美] E. 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40页。
    ③Bachrach, P.,&Baratz, M. S.“Two Faces of Pow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56(4),1962, p.948.
    ④实际上,巴克拉克和巴拉兹将“不决定”划分为四种形式:(1)运用强制力阻止变革现行体制的要求进入政治过程(直接且过激的方式);(2)运用权力进行非政策决定,即对提出潜在威胁要求的领袖进行或软或硬的制裁(直接却不过激的方式);(3)通过规范、先例、规则、手续或运用象征性诉讼程序抑制威胁的要求进入政策议程(间接的不决定方式);(4)通过重构或强化倾斜动员阻碍对现行分配价值的挑战(更间接的不决定方式)。参见:张亲培、李允:《公共政策与社会公正:权威与公共性的考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①陈水生:《隐蔽议程形成机制中的利益集团和政治精》,《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②[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74页。
    ①[美]拉雷·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朱子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72-74页。
    ②[韩]吴锡泓、金荣枰:《政策学的主要理论》,金东日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0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93页。
    ④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83-284页。
    ⑤[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①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28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1990年版序。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1990年版序。
    ④[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页。
    ②[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48页。
    ③[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页。
    ④[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0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35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34-40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前言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25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61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54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185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185-198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5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56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199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186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02-204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29页。
    ②杨仁忠:《公共领域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2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序言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序言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序言页。
    ③王新生:《现代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次生性层级》,《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5页。
    ②《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0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62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42-43页。
    ⑤[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70页。
    ①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汉娜·鄂兰的政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15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92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2006年,第22页。
    ②[澳]格雷姆·特纳:《普通人与媒体:民众化转向》,许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2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37页。
    ①[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43页。
    ②Jones, S. G..“The Internet and its Social Landscape.” in S.G. Jones, eds., Virtual Culture: Identity andCommunication in Cybersociety. Thousand Oaks, CA: Sage,1997, p.22.
    ③Khan, M. Z., Gilani, I.S.,&Nawaz, A.“From Habermas Model to New Public Sphere: AParadigm Shift.” GlobalJournal of human social science,12(5),2012, pp.42-51.
    ①Dahlberg, L.“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 Exploring the Prospects of Online Deliberative Forums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4(4),2001, p.623.
    ①Dahlgren, P.“The Internet, Public Spheres,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Dispersion and Deliberation.” PoliticalCommunication,22(2),2005, pp.147–162.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73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70-73页。
    ①刘九洲、许玲:《论网络舆论传播中的公民协商和公民行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Resnick, P., Iacovou, N., Suchak, M., et al.“GroupLens: an open architecture f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ofnetnews.” in Proceedings of the1994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ACM,1994,pp.175-186.
    ③Spears, R., Lea, M.,&Lee, S.“De-individuation and group polariz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9(2),1990, pp.121-134.
    ①[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118页。
    ②Chambers, S.“Deliberative Democratic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6(1),2003, p.309.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48-50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45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8-29页。
    ①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概述》,《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41-444页。
    ②Bimber, B. Information and American democracy: Technology in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power.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pp.231.转引自:[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01页。
    ①[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②Pearce, W. B.,&Pearce, K.A.“Extending the theory of th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 through acommunity dialogue process.” Communication Theory,10(4),2000, p.415.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2006年,第2页。
    ④[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50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4页。
    ②Gutmann,A.,&Thompson, D.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pp.3-7.
    ③[英]斯蒂芬·艾斯特等:《第三代协商民主(上)》,《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3期。
    ①[英]斯蒂芬·艾斯特等:《第三代协商民主(上)》,《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3期。
    ②Oblak, T.“Boundaries of interactive public engagement: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citizens in new politicalplatform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8(3),2003.
    ③[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判者(上)》,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49页。
    ④[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判者(上)》,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50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79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47页。
    ①[澳]菲利普·佩迪特:《协商民主、话语困境和共和理论》,载[美]詹姆斯·菲什金等主编:《协商民主论争》,张晓敏译,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9年,第147页。
    ②[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79页。
    ④[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31-33页。
    ⑤Elster, J.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8.
    ①Polat, R. K.“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Exploring the Explanatory Links.”European Journal ofCommunication,20(4),2005, pp.435-459。
    ②Wilhelm, A. G.“Virtual Sounding Boards: How Deliberative is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1(3),1998, pp.313–338.
    ③[澳]约翰·德雷泽克:《同领域的协商民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①Gutmann,A.,&Thompson, D.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pp.3-7.
    ①[美]乔舒亚·科恩《协商与民主合法性》,载[美]詹姆斯·博曼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②[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③[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83-90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46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59页。
    ③Dahlberg, L.“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 Exploring the Prospects of Online Deliberative Forums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4(1),2001, p.622.
    ①胡东:《关于民意的民主性思考》,《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第九版,林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2页。
    ③[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第九版,林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2-153页。
    ④Maxey, C. C. The Problem of Government, NewYork:Alfred A. Knopf,1925, p.352.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3页。
    ②如罗金斯认为,在许多问题上,普通公众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他们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明确的意见。那些决策者,“特别是拥有现代通信手段的领导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影响民意,并因此而鼓励自己去制造出自己想要得到的反馈意见。这样,民意便追随着政府的决策”。参见:[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第九版,林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0页。
    ③孙萍、鲍丽明:《论我国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价值诉求与回归》,《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2期。
    ④[美]约·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周艳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⑤[美]约·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周艳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①[美]约·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周艳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51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79页。
    ③[美]罗伯特·古丁:《内在的民主协商》,载[美]詹姆斯·菲什金等主编:《协商民主论争》,张晓敏译,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9年,第57-83页。
    ①Miller D.“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social choice.” Political studies,40(s1),1992, p.61.转引自[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②[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③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④[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4-30页。
    ⑤[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李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页。
    ①Pearce, W. B.,&Pearce, K. A.“Extending the theory of th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 througha community dialogue process.” Communication Theory,10(4),2000, p.415.
    ②Pearce, W. B.,&Pearce, K. A.“Extending the theory of th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CMM) througha community dialogue process.” Communication Theory,10(4),2000, p.415.
    ①Peters, B. Die Integration moderner Gesellschaften. Frankfurt/Main.1993, Kap.9.2.转引自:[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
    440-444页。
    ①[美]小约瑟夫·斯特尔图、戴维·赫奇、詹姆斯·莱斯特:《公共政策导论》,韩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5页。
    ②Beierle, T. C.,&Cayford, J. Democracy in Practic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s, Washington:Resources for the Future,2002;Dorcey, A.H.J.“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surfing the waves of transformation.”in B. Mitchell, ed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Canada: Addressing Conflict and Uncertainty,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pp.528-554.
    ③[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83页。
    ②Etzioni-Halevy, E. Classes and Elites in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a Collection of Readings, New York&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1997, pp.xxi-xxxv.
    ③[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谢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20页。
    ①Mosca, C. The Ruling Class. New York: McGraw-Hill,1939, p.50.
    ②Markovits, D.“Democratic Disobedience.” Yale Law Journal,114(8),2005, p.1921,转引自:[美]威廉·史密斯:《公民不服从与公共领域》,毛兴贵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
    ③于建嵘:《精英主义束缚底层政治》,《人民论坛》,2011年,第21期。
    ①[美]查尔斯·莱特·米尔斯:《权力精英》,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1-92页。
    ②[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谢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7页。
    ①[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张立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7页。
    ②唐士其:《西方政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2页。
    ③[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86页。
    ④[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⑤[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⑥[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①[美]查尔斯·莱特·米尔斯:《权力精英》,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7页。
    ①罗伯特·米歇尔斯对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精英之间的更替不是一种简单、单纯的代替关系,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相互交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原来的成分不断吸引、吸收、同化新的成分。”参见:[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7页。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08页。
    ③[美]刘易斯·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441页。
    ④[美]查尔斯·福克斯、休·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⑤[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15页。
    ①[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②[美]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布莱恩·琼斯:《美国政治中的议程与不稳定性》,曹堂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页。
    ③Bachrach, P.,&Baratz, M. S.“Decisions and nondecision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he American PoliticalScience Review,57(3),1963, p.632.
    ①俞可平:《对民主政治的幻灭:政治精英主义述评》,《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②[美]查尔斯·莱特·米尔斯:《权力精英》,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③[美]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布莱恩·琼斯:《美国政治中的议程与不稳定性》,曹堂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4页。
    ①厉以宁:《1933年以前美国政府反农业危机措施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2年,第3期。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89-390页。
    ①[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②[美]查尔斯·埃德温·贝克:《媒体、市场与民主》,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75页。
    ③Schradie, J.“The digital production gap:The digital divide and Web2.0collide.” Poetics,39(2),2011, p.146.
    ④[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28页。
    ⑤[美]查尔斯·福克斯、休·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⑥[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38页。
    ⑦Schradie, J.“The digital production gap:The digital divide and Web2.0collide.” Poetics,39(2),2011, pp.146-168.
    ①[美]查尔斯·福克斯、休·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②[美]查尔斯·福克斯、休·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③纪双城、刘扬等:《网上对话成为沟通渠道网络成多国政治家新阵地》,2010年2月27日,http://world.huanqiu.com,2011年5月2日。
    ①《奥巴马在当选之夜创多项社交网络记录》,2012年11月8日,http://tech.163.com,2013年2月6日。
    ②《美国年轻人掀起网络民主运动支持奥巴马》,2009年1月6日,www.stnn.cc,2013年2月6日。
    ③[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18页。
    ④[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谢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页。
    ⑤[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6页。
    ①Sanders, D.,&Toka, G.“Is anyone listening? Mass and elite opinion cueing in the EU.” Electoral Studies,32(1),2013, pp.3-25.
    ②纪双城、刘扬等:《网上对话成为沟通渠道网络成多国政治家新阵地》,2010年2月27日,http://world.huanqiu.com,2011年5月2日。
    ③Adams, J., Green, J.,&Milazzo, C.“Who moves? Elite and mass-level depolarization in Britain,1987-2001.”Electoral Studies,31(4),2012, pp.643-655.
    ④Cobb, R. W.,&Elder, C. D.“The Politics of Agenda-Building: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for Modern DemocraticTheo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33(4),1971, p.895.
    ①[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89页。
    ②[美]杰伊·沙夫里茨等:《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4页。
    ③[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威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35页。
    ④[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09页。
    ①[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61-68页。
    ②[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序言第8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77-284页。
    ①[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14页。
    ①[美]小约瑟夫·斯特尔图、戴维·赫奇、詹姆斯·莱斯特:《公共政策导论》,韩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5页。
    ②[美]盖依·彼得斯:《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顾丽梅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③应奇:《代表理论和代议民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242页。
    ①[美]查尔斯·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109页。
    ②[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3-34页。
    ③[美]F.I.格林斯坦、N.W.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卷,竺乾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
    397页。
    ④[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吴春晖等:《《论自由》导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8-63页。
    ⑤[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2页。
    ⑥Harter, P. J.“Negotiating Regulations:ACure for Malaise.” Georgetown Law Review,71(1),1982, pp.1-28.
    ⑦[美]罗伯特·古丁:《内在的民主协商》,载[美]詹姆斯·菲什金等主编:《协商民主论争》,张晓敏译,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①[美]查尔斯·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109-110页。
    ②[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③[美]西奥多·罗伊:《美国商业、公共政策、案例研究与政治理论》,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5页。
    ④[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56页。
    ⑤[美]小约瑟夫·斯特尔图、戴维·赫奇、詹姆斯·莱斯特:《公共政策导论》,韩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9-51页。
    ①[美]查尔斯·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110-116页。
    ②[美]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布莱恩·琼斯:《美国政治中的议程与不稳定性》,曹堂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78页。
    ③Truman, D. B.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NewYork: Knopf,1971, p.239.
    ④[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89页。
    ⑤[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89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26页。
    ②Bimber, B.“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Populism, community, and accelerated pluralism.” Polity,1998, pp.133-160.
    ③[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28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13页。
    ②[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64-68页。
    ③[美]E. 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40页。
    ④[美]E. 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⑤Sayre, W. S.,&Kaufman, H. Governing New York City: Politics in the Metropolis. New York: Norton,1965.转引
    自[美]弗兰克·鲍姆加特纳等主编:《美国政治中的议程与不稳定性》,曹堂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页。
    ⑥[美]斯蒂芬·怀特:《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孙曙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⑦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11页。
    ①[美]查尔斯·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116-120页。
    ②[美]盖依·彼得斯:《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顾丽梅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③[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58页。
    ④[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策决策的艺术》,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4页。
    ⑤[美]西奥多·罗伊:《美国商业、公共政策、案例研究与政治理论》,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4页。
    ⑥[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15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尤正明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第41-49页。
    ②[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53页。
    ①Cobb, R.W.,&Elder, C. D.“The Politics of Agenda-Building: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for Modern DemocraticTheo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33(4),1971, p.895.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70页。
    ②[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张立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③[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126页。
    ④组织规模扩大的后果之一是个人的决策影响力呈下降趋势,如果在50人参与的组织中,一个人的决策影响力为1/50,那么组织规模扩大至100人,一个人的决策影响力则下降为1/100。此外,为缓解组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协商困境,政策议题倾向于简单的设置,公民参与只沦为简单的喝彩和弃权。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②[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③[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310页。
    ④Arnstein, S. R.“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35(4),1969,pp.216-224.
    ⑤Kingston, R.“Web-based GI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decision making in the UK.” Empowerment Marginalizationand Publication Participation GIS Meeting,1998.
    ①[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②Nobre, J. A.“Improv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Decision Making.” Private communication,Public Works Ministry of the Macau Government, May1999. trans. by R. Laurini, Computer Systems for PublicParticipation,2004, http://vr.arch.uth.gr/pict-dvd/websites/econference.pict.hu/papers/15/articololaurini.pdf.
    ③[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张立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④[美]詹姆斯·马奇:《决策是如何产生的》,王元歌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19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50-451页。
    ②[古希腊]修希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32页。
    ③[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7页。
    ④[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丰俊功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153页。
    ①[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丰俊功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155页。
    ②[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532页。
    ②[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533页。
    ③[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535页。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534-538页。
    ②[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9页。
    ③[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09页。
    ④参见:http://www.iap2.org/displaycommon.cfm?an=4,2012年10月8日。
    ⑤[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08页。
    ①[英]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1页。
    ②[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页。
    ①[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2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99页。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5页。
    ④Macintosh, A.“Characterizing E-Participation in Policy-Making.” System Sciences,2004. Proceedings of the37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2004.
    ⑤Laurini, R.“Computer System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http://vr.arch.uth.gr/pict-dvd/websites/econference.pict.hu/papers/15/articololaurini.pdf,2004.
    ①[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
    ②[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307-309页。
    ③[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310页。
    ④对于政策参与主体范围的扩大以及所产生的利弊,科恩还持乐观的看法,认为“不论怎样,建议太多或难以选择,对民主的危害都不会像任意限制建议的危害那样大。”参见:[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6页。
    ⑤[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94页。
    ①[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②Connor, D. M.“Anew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National Civic Review,77(3),1988, pp.250.
    ③[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06页。
    ④[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92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93页。
    ③[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北京:中共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①李义天等:《民主、全球化与历史的未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2页。
    ①《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9页。
    ③《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87页。
    ④《列宁全集》第三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72页。
    ①《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章程汇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91页。
    ②[印度]普拉卡什·卡拉特:《论民主集中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10期。
    ③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1-42页。
    ①也有学者将建国后的公共政策思维范式概括为执政党导向的抽象型思维范式、公民导向的具体型思维范式和内外融合的具象型思维范式。参加:金太军:《公共政策的思维范式:中国场域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6期。
    ②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4页。
    ③Gold, T. B.“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In David Shambaugh eds.,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Washington, D. 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1993.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8-329页。
    ②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③薛澜、陈玲:《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西方学者的视角及其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
    ①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②张康之、张皓:《在后工业化背景下思考服务型政府》,《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2页。
    ④[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彭强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第111页。
    ①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2页。
    ②朱旭峰:《政策决策转型与精英优势》,《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③《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73页。
    ①李树桥:《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特色》,《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12期。
    ②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5页。
    ①陈水生:《中国公共政策模式的变迁》,《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9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
    ①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②王超群:《论中国新闻改革30年进程中的民本化转型》,《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③[英]史蒂文·拉克斯:《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禹建强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31页。待查)
    ①根据统计,从2009年至2013年,每年参与网上调查的人数较多,如2012年有155万人参与,2013年有
    77万人参与。参见:《两会十大网络关键词:“社会保障”最受关注》,2013年2月27日,http://theory.people.com.cn,2013年6月20日;《2013年两会调查》,2013年2月27日,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3年6月20日。
    ②《人社部5年办结6411件建议提案》,2013年3月1日,http://www.clssn.com,2013年6月20日。
    ①Cheng, J.Y. S., Ngok, K.,&Zhuang, W. J.“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pace for China’s Labor NGOs:Informal Politics and Its Uncertainty.” Asian Survey,50(6),2010, p.1082.
    ①胡伟:《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应有顶层设计》,《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2期。
    ①[美]斯蒂芬·怀特:《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孙曙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13页。
    ②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0页。
    ③[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顾建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
    144页。
    ①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孙志刚案判决书》,2004年7月26日,http://www.chinalawedu.com,2013年2月1日。
    ①《坚决查清孙志刚被伤害致死案》,《广州日报》,2003年5月13日;陈峰、王雷:《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25日。
    ①黄一琨:《从孙志刚之死到三博士上书》,《经济观察报》,2003年5月26日。
    ①参见:赵民、刘婧:《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社会诉求与制度保障:厦门市“PX项目”事件引发的讨论》,《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第3期;《厦门PX项目案》, http://wenku.baidu.com,2013年3月5日;邵芳卿:《厦门PX项目所涉环评规划征求公众意见》,《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2月6日。
    ②胡锦光:《中国典型宪法事例评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6-112页;王锡锌、章永乐:《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
    ①邱林川、陈淘文:《新媒体事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39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76页。
    ②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③《厦门市环保局局长就PX项目存在剧毒说法做出解释》,2007年6月7日, http://www.cnr.cn,2013年5月10日。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多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本案例重点分析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制定过程。案例资料主要参考:王绍光、樊鹏:《政策研究群体与政策制定:以新医改为例》,《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2期;《中国医改进行时》,2013年3月16日,http://www.cs.com.cn,2013年5月12日;《医疗卫生事业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9月28日,http://www.100md.com,2013年5月12日;《医改新方案拟明年初出台》,2007年12月29日,http://www.hdzxw.com,2013年5月12日;《三年磨一剑: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事记》,2009年4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3年5月12日;《卫生部围绕医改组织10个专题调研》,2008年11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3年5月12日;《李克强出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2009年04月
    08日,http://www.sina.com.cn,2013年5月12日。
    ②柏晶伟:《反思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6日。
    ①《高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目前尚无灵丹妙药》,2006年3月8日,http://business.sohu.com,2013年
    5月20日。
    ①笔者2009年针对新医改问题进行调查时,不少群众持类似的观点。
    ②柏晶伟:《反思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6日。
    ①《国务院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攻坚公立医院改革》,《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7月7日。
    ②[美]保罗·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79页。
    ①李莉:《西方对话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传播研究》,《新闻知识》,2010年,第1期。
    ②[苏]巴赫金:《论人文科学的哲学基础》,载《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页。
    ③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余利花:《试论互联网中的“沉默的螺旋”》,《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乔欢:《基于“沉默螺旋”理论的网络信息行为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09年,第2期。
    ①[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47页。
    ①Mitnick, B. 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ulation: Creating, Designing, and Removing Regulatory Forms.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 p.168.
    ②Cobb, R., Ross, J. K.,&Ross, M. H.“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1),1976, p.127.
    ①于明德:《新医改方案存在六大分歧》,2009年1月12日,http://money.163.com,2009年5月28日。
    ②[美]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6-129页。
    ①[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2页。
    ②Hogwood, B. W.,&Gunn, L. A. Policy, Analysis for the Real Worl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p.68.转引自:[美]小约瑟夫·斯图尔特等主编:《公共政策导论》,韩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0页。
    ③[美]安东尼·唐斯:《生态沉浮:议题专注的周期》,载[美]杰伊·沙夫里茨等主编:《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4-136页。
    ①[美]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林明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94-96页。
    ①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8页。
    ①[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②[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伯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8页。
    ②[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0页。
    ③[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0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9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1095页。
    ②[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85-86页。
    ③钟宜:《论西部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责任》,《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第6期。
    ④王朝明:《城市化:农民工边缘性贫困的路径与治理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①《“谁都没想到这么快”——流乞救助办法决策历程》,《南方周末》,2003年6月27日。
    ①张曙光、杨磊:《乳山核电:遭遇不同的“民意冲突”》,《中国经营报》,2008年1月14日。
    ②陆海燕:《论新社会运动对当代西方公共政策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③薛子进:《谁要赶走PX项目》,《法人杂志》,2008年,第6期。
    ①[美]保罗·萨巴蒂尔、汉克·詹金斯-斯密斯:《政策变迁与学习:一种倡议联盟途径》,邓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39页。
    ①庞胡瑞:《上海地铁追尾事件舆情研究》,2011年10月17日,http://yuqing.people.com.cn,2013年6月10日。
    ②[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81页。
    ③[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83页。
    ④[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⑤[美] J. W.迪林、E. M.罗杰斯:《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倪建平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8页。
    ①[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81页。
    ②薛澜、张强:《SARS事件与中国危机管理体系建设》,《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③肖金明:《反思SARS危机:政府再造、法制建设和道德重建》,《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①[美]詹姆斯·马奇:《决策是如何产生的》,王元歌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②薛子进:《谁要赶走PX项目》,《法人杂志》,2008年,第6期。
    ③马丽:《何兵:有序才能救济无序》,《法人杂志》,2008年,第6期。
    ①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40页。
    ②[美]查尔斯·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6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18页。
    ②丁柏铨:《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6-63页。
    ①[美]查尔斯·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14页。
    ②[美]约·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周艳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③[美]约·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周艳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④[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①[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82页。
    ②薛子进:《一个提案如何推倒了国家立项审批》,《法人杂志》,2008年,第6期。
    ①[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4-141页。
    ②麦库姆斯已经在《个人、团体和议题融合:社会分歧论》一文中对多元情景下的议程设置进行了思考,“议程融合”(agenda-melding)就是强调个体的个人议程与与社会、群体议程之间的归属关系。
    ①[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彭强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40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01-402页。
    ①陈子琰:《新时期中国主流网站的建设与发展》,《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③[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7页。
    ④[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⑤董天策、陈映:《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
    ①王武录:《党报工作人员队伍若干走向管窥》,《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①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48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38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29页。
    ①[美] J. W.迪林、E. M.罗杰斯:《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倪建平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7-108页。
    ②[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1-67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15页。
    ④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0日。
    ⑤[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119-134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67页。
    ①[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中间团体开创的公共性》第七卷,王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9、27页。
    ②[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2页。
    ①[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中间团体开创的公共性》第七卷,王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空间与政治公共领域:我的两个思想主题的生活历史根源》,《哲学动态》,2009年,第6期。
    ③Shuto, K.“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lobal Civil Socie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 Case of Environmental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09-12, http://scholar.google.com/scholar?start,2012-05-25.
    ④鲁先锋:《“权力距”视野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①[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2页。
    ②Cobb, R., Ross, J. K.,&Ross, M. H.“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1),1976, pp.126-138.
    ③Kim, H.“Discuss the impact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and their limits and opportunities inrelation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ivil society, making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examples from a selected country orcountries.” Social Policy Analysis, SLSP,5112,2007, pp.16-22.
    ①Edwards, M.,&Hulme, D.“NGO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In M. Edwardsand D. Hulme, ed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Beyond the Magic Bullet.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imited,1995, pp.3-16.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刘炳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22页。
    ①[美]布莱恩·琼斯:《再思民主政治中的决策制定:注意力、选择和公共政策》,刘新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7页。
    ①[美]布莱恩·琼斯:《再思民主政治中的决策制定:注意力、选择和公共政策》,刘新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3-164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伯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3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00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05-407页。
    ②[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8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09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伯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4页。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4-135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03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序第xxxix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伯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3页。
    ③[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④[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15页。
    ⑤[美]巴尔:《三种不同竞争的价值观念体系》,力文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第9期。
    ⑥[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空间与政治公共领域:我的两个思想主题的生活历史根源》,《哲学动态》,2009年,第6期。
    ①Truman, D. B.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NewYork: Knopf,1971, p.239.
    ②[德]康保锐:《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发展政策:公民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与界限》,隋学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3页。
    ③[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28页。
    ①[美]盖依·彼得斯:《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顾丽梅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6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74页。
    ③[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2页。
    ①[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04页。
    ②[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③Berelson, B. R.“Democratic Theory and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52, pp.313-330.转引自[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第274页。
    ④Fukuyama, F.“Social capital, civil society and development.” Third World Quarterly,22(1),2001, pp.10-16.
    ⑤《两会提案把网络素养纳入义务教育》,《中国青年报》,2010年3月10日。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01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6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107页。
    ①[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56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5-16页。
    ①[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26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56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4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107页。
    ②[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③[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伯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1-62页。
    ①[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序第5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7页。
    ③[美]盖依·彼得斯:《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顾丽梅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
    107页。
    ①[美]盖依·彼得斯:《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顾丽梅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5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8页。
    ③[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5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56页。
    ⑤[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03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②王国维:《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57页。
    ①[美]布莱恩·琼斯:《再思民主政治中的决策制定:注意力、选择和公共政策》,刘新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0页。
    ②Willke, H. Ironie des Staates: Grundlinien einer Staatstheorie polyzentrischer Gesellschaft. Frankfurt aM:Suhrkamp.1992, p.205.转引自:[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28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61页。
    ①[澳]约翰·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2006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前言页。
    [1]赵康:《管理咨询在中国:现状、专业水准、存在问题和发展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
    [3][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张立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
    [5][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
    [7][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8][美]阿尔文·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刘炳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
    [9][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0][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11][英]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美]保罗·萨巴蒂尔、汉克·詹金斯-斯密斯:《政策变迁与学习:一种倡议联盟途径》,邓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美]保罗·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79页。
    [14][美]布莱恩·琼斯:《再思民主政治中的决策制定:注意力、选择和公共政策》,刘新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5][美]查尔斯·福克斯、休·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美]查尔斯·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年。
    [17][美]查尔斯·埃德温·贝克:《媒体、市场与民主》,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18][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19][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1][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顾建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彭强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
    [23][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2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威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25][美] E.R.克鲁斯克、B.M.杰克逊:《公共政策词典》,唐理斌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
    [26][美] E.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27][美]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布莱恩.琼斯:《美国政治中的议程与不稳定性》,曹堂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8][美] F. I.格林斯坦、N. W.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卷,竺乾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29][澳]格雷姆·特纳:《普通人与媒体:民众化转向》,许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0][美]盖依·彼得斯:《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顾丽梅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31][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33][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34][美]乔恩·谢泼德:《美国社会问题》,乔寿宁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5][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6][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吴春晖等:《《论自由》导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37][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丰俊功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
    [38][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9][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0][澳]约翰·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41][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2][美]约·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周艳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43][美]小约瑟夫·斯特尔图、戴维·赫奇、詹姆斯·莱斯特:《公共政策导论》,韩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44][美]杰伊·沙夫里茨:《公共政策经典》,彭云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5][美] J. W.迪林、E. M.罗杰斯:《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倪建平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46][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7][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48][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49][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0][德]康保锐:《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发展政策:公民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与界限》,隋学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51]《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52]《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53]《列宁全集》第三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54]《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56][美]拉雷·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朱子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
    [57][美]刘易斯·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0][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61][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62][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64][英]马克·桑德斯等:《研究方法教程:管理学专业学生用书》,杨晓燕译,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
    [6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2006年。
    [66][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67][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68][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69][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70][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71][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72][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73][美]皮帕·诺里斯:《新政府沟通——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沟通》,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74][美]罗伯特K.殷:《案例分析:设计与方法》,周海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
    [75][美]罗伯特·麦克切斯尼:《传播革命》,高金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76][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77][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
    [78][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尤正明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
    [79][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伯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80][美]R. M.克朗:《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陈东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81][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82][美]斯图亚特·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林明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
    [83][英]史蒂文·拉克斯:《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禹建强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84][美]斯蒂芬·怀特:《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孙曙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
    [85][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谢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86][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87][美]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88][韩]吴锡泓、金荣枰:《政策学的主要理论》,金东日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89][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90][古希腊]修希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
    [9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9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
    [9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94][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95][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第五版,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96][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97][美]詹姆斯·菲什金、[英]彼得.拉斯莱特:《协商民主论争》,张晓敏译,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9年。
    [98][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99][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100][美]詹姆斯·马奇:《决策是如何产生的》,王元歌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101][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李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2][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中间团体开创的公共性》第七卷,王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3][美]朱莉·费希尔:《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邓国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04][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年。
    [105][苏]《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0]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1]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汉娜·鄂兰的政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
    [112]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113]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8页。
    [114]《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115]丁柏铨:《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116]杜俊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7]杜俊飞:《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第三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8]《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章程汇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9]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20]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1]胡锦光:《中国典型宪法事例评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2]胡顺延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123]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24]何志武:《大众媒介与公共政策:对武汉市“禁麻”政策的个案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5]何启、胡礼垣:《胡翼南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
    [126]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7]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128]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9]刘建明等:《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0]宁骚:《公共政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1]彭文贤:《行政生态学》,台北:三民书局,1988年。
    [132]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3]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4]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135]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6]王骚:《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7]王骚:《公共政策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8]王国维:《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9]王磊:《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0]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41]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政治传播的个案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2]许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
    [143]徐江善:《谁抢了你的麦克风:互联网改变中国纪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
    [144]杨仁忠:《公共领域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45]杨正联:《公共政策语境中的话语与言说》,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
    [146]严强:《公共政策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47]应奇:《代表理论和代议民主》,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148]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
    [149]张明军、袁锋:《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0]张淑话:《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151]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152]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3]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5]战建华:《公共政策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156]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157]赵莉:《中国网络社群政治参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
    [1]金太军:《政策制定体制中的信息系统》,《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4期。
    [2]金太军:《公共政策的思维范式:中国场域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
    [3]乔耀章:《论我国公共管理体系中政府的几个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4]钱振明:《网络时代的政治学和网络政治学》,《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
    [5][印度]普拉卡什·卡拉特:《论民主集中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10期。
    [6][英]斯蒂芬·艾斯特等:《第三代协商民主(上)》,《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3期。
    [7][美]巴尔:《三种不同竞争的价值观念体系》,力文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第9期。
    [8][美]威廉·史密斯:《公民不服从与公共领域》,毛兴贵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
    [9][澳]约翰·德雷泽克:《同领域的协商民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0]陈水生:《隐蔽议程形成机制中的利益集团和政治精》,《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1]陈刚:《埃尔斯特的协商民主观述》,《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2]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13]陈水生:《中国公共政策模式的变迁》,《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14]陈子琰:《新时期中国主流网站的建设与发展》,《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期。
    [15]陈潭、王烂辉:《微博问政与公众政治》,《人民论坛》,2011年,第34期。
    [16]陈昌凤、虞鑫:《微博空间的政治议题:呈现与建构》,《人民论坛》,2011年,第34期。
    [17]邓猛、赵振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写作基本规范的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1期。
    [18]董天策、陈映:《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
    [19]杜骏飞:《无法沉默的螺旋》,《新闻记者》,2010年,第5期。
    [20]郭巍青:《政策制定的方法论: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1]郭小聪、肖生福:《当代中国传媒、民意与公共决策的互动探析》,《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3期。
    [22]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
    [23]管人庆:《论网络政治表达的政府回应机制的构建》,《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4]胡东:《关于民意的民主性思考》,《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2期。
    [25]胡伟:《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应有顶层设计》,《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2期。
    [26]黄月琴:《风险传播、政治沟通与公共决策的变迁》,《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
    [27]黄荣贵:《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社会》,2010年,第2期。
    [28]鲁先锋:《和谐社会与社会资本:非政府组织的目标与功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
    [29]鲁先锋:《“权力距”视野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30]鲁全:《基于中央地方关系的养老保险政策议程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1]李永忠:《论公共政策信息的特性、类型及作用》,《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7期。
    [32]李义天等:《民主、全球化与历史的未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33]李树桥:《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特色》,《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12期。
    [34]李希光、杜涛:《超越宣传:变革中国的公共政策传播模式变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4期。
    [35]李伟权:《政府自利性对政策回应机制建设的制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36]李莉:《西方对话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传播研究》,《新闻知识》,2010年,第1期。
    [37]刘祖云:《社会分层若干理论问题新探》,《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
    [38]刘静:《网络舆论主要要素分析及政府引导策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39]刘建明:《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
    [40]刘建明:《媒体议程决定论的谎言》,《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6期。
    [41]厉以宁:《1933年以前美国政府反农业危机措施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2年,第3期。
    [42]陆海燕:《论新社会运动对当代西方公共政策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43]马丽:《何兵:有序才能救济无序》,《法人杂志》,2008年,第6期。
    [44]乔欢:《基于“沉默螺旋”理论的网络信息行为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09年,第2期。
    [45]孙萍、鲍丽明:《论我国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价值诉求与回归》,《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2期。
    [46]孙翠香:《教育政策议程探析: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8期。
    [47]陶达嫔:《一个公共危机事件非冲突式解决的标本——番禺“垃圾门”事件的传媒介入观察》,《新闻实践》,2010年,第3期。
    [48]田千山:《基于生态型政府考量的政策议程》,《生态经济》,2011年,第6期。
    [49]王新生:《现代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次生性层级》,《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50]王春福:《公共政策决策责任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析》,《学术交流》,2004年,第8期。
    [51]王春福:《论公共政策议程的协同回应模式》,《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52]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3]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4]王绍光、樊鹏:《政策研究群体与政策制定:以新医改为例》,《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2期。
    [55]王朝明:《城市化:农民工边缘性贫困的路径与治理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
    [56]王武录:《党报工作人员队伍若干走向管窥》,《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57]王程韡:《从多源流到多层流演化:以我国科研不端行为处理政策议程为例》,《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10期。
    [58]王超群:《论中国新闻改革30年进程中的民本化转型》,《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9]王锡锌、章永乐:《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
    [60]温琼娟、陈先红:《中国互联网政治功能研究述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61]谢新洲:《“议程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中国记者》,2004年,第2期。
    [62]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63]徐增辉:《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分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64]薛澜、陈玲:《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西方学者的视角及其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
    [65]薛澜、张强:《SARS事件与中国危机管理体系建设》,《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66]熊光清:《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67]薛子进:《谁要赶走PX项目》,《法人杂志》,2008年,第6期。
    [68]薛子进:《一个提案如何推倒了国家立项审批》,《法人杂志》,2008年,第6期。
    [69]肖金明:《反思SARS危机:政府再造、法制建设和道德重建》,《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70]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概述》,《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71]俞可平:《对民主政治的幻灭:政治精英主义述评》,《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72]于永达、药宁:《政策议程设置的分析框架探索》,《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7期。
    [73]余利花:《试论互联网中的“沉默的螺旋”》,《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
    [74]杨雪冬:《微博世界的“马太效应”》,《人民论坛》,2011年,第15期。
    [75]叶皓:《论政府的新闻议程设置》,《江海学刊》,2009年,第6期。
    [76]张康之:《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与价值统合》,《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77]张康之、张皓:《在后工业化背景下思考服务型政府》,《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78]张海柱:《政策议程设置中的社会建构逻辑》,《学术论坛》,2013年,第3期。
    [79]张玉、张志华:《论网络媒介的公共话语空间及其制度培育路径》,《学术研究》,2011年,第7期。
    [80]张佰明:《嵌套性网络微博发展的根本逻辑》,《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6期。
    [81]章平:《大众传媒上的公共商议——对医疗体制改革转型期报道的个案考察》,《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
    [82]朱旭峰:《政策决策转型与精英优势》,《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83]朱亚鹏:《网络社会下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定模式的转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84]祝小宁、吴良智:《电子治理语境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电子政务》,2008年,第8期。
    [85]赵民、刘婧:《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社会诉求与制度保障:厦门市“PX项目”事件引发的讨论》,《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第3期;
    [1] Anderson, J. E.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6th editi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2006. pp.80-92.
    [2] Adams, J., Green,J.,&Milazzo, C.“Who moves? Elite and mass-leveldepolarization in Britain,1987-2001.” Electoral Studies,31(4),2012, pp.643-655.
    [3] Arsène, S.“Online Discussions in China.” China Perspectives,2008(2),2008,pp.83-93.
    [4] Arnstein, S. R.“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Institute of planners,35(4),1969, pp.216-224.
    [5] Bachrach P.,&Baratz, M. S. Power and Pov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pp.105-116.
    [6] Bachrach, P.,&Baratz, M. S.“Two Faces of Pow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Science Review,56(4),1962, pp.947-952.
    [7] Bachrach, P.,&Baratz, M. S.“Decisions and nondecisions: An analyticalframework.”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57(3),1963, pp.632-642.
    [8] Beierle T. C.,&Cayford, J. Democracy in Practic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Environmental Decisions. Washington: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2002.
    [9] Birkland, T. A. After disaster: Agenda setting, public policy, and focusing events.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pp.20-32.
    [10] Birkland, T. A.“Focusing Events, Mobilization, and Agenda Setting.” Journalof Public Policy,18(1),1998, pp.53-74.
    [11] Birkland, T. 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Process: Theories, Concepts, AndModel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New York: ME Sharpe,2005, pp.107-108.
    [12] Bimber, B.“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Populism, community,and accelerated pluralism.” Polity,1998, pp.133-160.
    [13] Bohman, J.“Survey Article: The Coming of Ag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6(4),1998, pp.400-425.
    [14] Bryson, J. M.,&Crosby, B. C. Leadership for the Common Good: TacklingPublic Problems in a Shared-Power Worl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1992,p.xiv.
    [15] Chambers, S.“Deliberative Democratic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Science.6(1),2003, pp.307-326.
    [16] Chadwick, A.,&Howard, P.“Introduction: New Directions in Internet PoliticsResearch.” in A. Chadwick,&P. Howard, eds., Internet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2008, pp.1-10.
    [17] Cheng, J. Y. S., Ngok, K.,&Zhuang, W. J.“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Space for China’s Labor NGOs: Informal Politics and Its Uncertainty.” Asian Survey,50(6),2010, pp.1082-1106.
    [18] Connor, D. M.“Anew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National Civic Review,77(3),1988, pp.249-257.
    [19] Cohen, M. D., Marc J. G.,&Olsen, J. P.“A Garbage Can Model of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7(1),1972, pp.1-25.
    [20] Cobb, R.W.,&Elder, C. D.“The Politics of Agenda-Building: An AlternativePerspective for Modern Democratic Theo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33(4),1971,pp.892-915.
    [21] Cobb, R., Ross, J. K.,&Ross, M. H.“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Political Proces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0(1),1976, pp.126-138.
    [22] Coleman, S.,&Gotze, J. Bowling together: Online public engagement inpolicy deliberation. London: Hansard Society,2001, p.5.
    [23] Coleman, S.“Cutting out the middle man: From virtual representation to directdemocracy.” In B. N. Hague and B. Loader, eds., Digital Democracy: Discourse andDecision Mak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London: Routledge,1999, pp.195-210.
    [24] Danner, P. L. The Economic Person: Acting and Analyzing. Lanham: Rowman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2, p.vii.
    [25] Dahl, R. A.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1989,p.339.
    [26] Dahlgren, P.“The Internet, Public Spheres,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Dispersion and Deliber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22(2),2005, pp.147–162.
    [27] Dahlberg, L.“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 Exploring the Prospectsof Online Deliberative Forums 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4(1),2001, pp.615-633.
    [28] Dearing, J. W.,&Rogers, E. M.“Agenda-Setting Research: Where Has ItBeen, Where Is It Going?” in D. A. Graber, eds., Media power in politics. Washington,DC: CQ Press,2007, pp.80-96.
    [29] Dorcey, A. H. J.“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surfing the waves oftransformation.” in B. Mitchell, ed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Canada: Addressing Conflict and Uncertainty,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pp.528-554.
    [30] Dillion, R. K.,&Galanes, G. J.“Public Dialogue: Communication Theory asPublic Affairs Praxis.” The 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6(1),2002, pp.82-84.
    [31] Dutton, W. H.,&Eynon, R.“Networked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ACross-Sector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Patterns and Strategies in Government andResearch.”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5(3),2009, pp.198-207.
    [32] Dyson, E.“Cyberspace and theAmerican Dream: AMagna Carta for theKnowledge Age (Release1.2, August22,1994).” The information society,12(3),1996,pp.295-308.
    [33] Elster, J.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8.
    [34] Edwards, M.,&Hulme, 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Performanceand Accountability: Beyond the Magic Bullet.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imited,1995, pp.3-16.
    [35] Etzioni, A.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Rights,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Communitarian Agenda.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1993.
    [36] Etzioni-Halevy, E. Classes and Elites in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aCollection of Readings, New York&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1997, pp.xxi-xxxv.
    [37] Ferber, P., Foltz F.,&Pugliese, R.“Cyberdemocracy and online politics: a newmodel of interactivity.”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Society,27(5),2007,pp.391-400.
    [38] Fukuyama, F.“Social capital, civil society and development.” Third WorldQuarterly,22(1),2001, pp.10-16.
    [39] Gurevitch, M., Coleman, S.,&Blumler, J. G.“Political communication-Oldand new media relationships.” The ANNALS of the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Social Science,625(1),2009, pp.164-181.
    [40] Gutmann, A.,&Thompson, D.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pp.3-7.
    [41] Gold, T. B.“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In David Shambaugh eds.,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 C.:Woodrow Wilson CenterPress,1993.
    [42] Goodnow, F. J.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A study in Government. New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3, pp.17-22.
    [43] Harter, P. J.“Negotiating Regulations: A Cure for Malaise.” Georgetown LawReview,71(1),1982, pp.1-28.
    [44] Habermas, J.“The Public Sphere: An Encyclopedia Article(1964).” NewGerman Critique,3(1),1974, pp.49-55.
    [45] Hewitt, H. Blog! Understanding the Information Reformation that's changingyour world. Nashville, Tenn.: Thomas Nelson,2005.
    [46] Hilgartner, S.,&Bosk, C. L.“The rise and fall of social problems: a publicarenas mode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1),1988, pp.53–78.
    [47] Hindman, M.“What Is the Online Public Sphere Good For?” In J. Turow andL. Tsui, Eds., The Hyperlinked Society: Questioning Connections in the Digital Age.Michigan: Digital Culture Books,2008, pp.268-288.
    [48] Hogwood, B.W.,&Gunn, L.A. Policy, Analysis for the Real Worl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p.68.
    [49] Jiang, M.“Authoritarian deliberation on Chinese internet.” Electronic Journalof Communication,2010,20,No.1and No.2.
    [50] Jones, S. G.“The Internet and its Social Landscape.” in S.G. Jones, eds.,Virtual Culture: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ociety. Thousand Oaks, CA:Sage,1997, p22.
    [51] Johnson, T. J.,&Kaye, B. K.“A boost or bust for democracy? How the Webinfluenced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in the1996and2000presidential election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8(3),2003, pp.9-34.
    [52] Jones, B. D.“Bounded Rati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1),1999, pp.297-321.
    [53] Kingston, R.“Web-based GI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decision making in theUK.” Empowerment Marginalization and Publication Participation GIS Meeting,1998.
    [54] Kingdon, J. W.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2nd Edition. NewYork: Longman, Inc.,2003. pi.
    [55] Khan, M. Z., Gilani I. S.,&Nawaz, A.“From Habermas Model to New PublicSphere: A Paradigm Shift.” Global Journal of human social science,12(5),2012,pp.42-51.
    [56] Maxey, C. C. The Problem of Government.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25,p.352.
    [57] McCombs, M.“Alook at agenda-sett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ournalismstudies,6(4),2005, pp.543-557.
    [58] Mitchell, B.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Canada: AddressingConflict and Uncertainty.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59] Mitroff, I.,&Featheringham, T. R.“On systemic problem solving and the errorof the third kind.” Behavioral Sciences,19(6),1974, pp.383-393.
    [60] Mitnick, B. 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ulation: Creating, Designing, andRemoving Regulatory Form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 p.168.
    [61] Murley B.,&Roberts, C.“Biting the hand that feeds: Blogs and second-levelagenda setting.” Online verfügbar unter: http://bryanmurley.com/site/wpcontent/uploads/2007/01/murley-roberts605. pdf,2005.
    [62] Macintosh, A.“Characterizing E-Participation in Policy-Making.” SystemSciences,2004. Proceedings of the37th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04.
    [63] Mosca, C. The Ruling Class. New York: McGraw-Hill,1939, p.50.
    [64] Morrisett, L.“Technologies of Freedom?”, in H. Jenkins and D. Thorburn, eds.,Democracy and New Media,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2003, pp.21-31.
    [65] Nelson, B. J. Making an Issue of Child Abuse: Political Agenda Setting forSocial Problems.Chicago:The Uin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pp.22-23.
    [66] Niskanen, W. A.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Aldine, Atherton,1971, p.38.
    [67] Oblak, T.“Boundaries of interactive public engagement: Political institutionsand citizens in new political platform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8(3),2003.
    [68] Papacharissi, Z.“The Virtual Sphere: The Internet as a Public Sphere.” NewMedia&Society,4(1),2002, pp.9-27.
    [69] Peil, J.,&Staveren, I. v. Handbook of Economics and Ethics.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9, p.223.
    [70] Quade, E. S.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s,3rd edition. New York: ElsevierScience Publishers.1989, p.49.
    [71] Rawls, J.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3.
    [72] Roberts, M., Wanta, W.,&Dzwo,T. H. D.“Agenda setting and issue salienceonline.” Communication Research,29(4),2002, pp.452-465.
    [73] Sabatier, P. A.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ess.2nd edition, Boulder: WestviewPress,2007, p.7.
    [74] Sanders D.,&Toka, G.“Is anyone listening? Mass and elite opinion cueing inthe EU.” Electoral Studies,32(1),2013, pp.3-25.
    [75] Schattschneider, E. E. The Semi-sovereign People. New York: Holt, Rinehartand Winston,1960, p.71.
    [76] Schradie, J.“The digital production gap: The digital divide and Web2.0collide.” Poetics,39(2),2011, pp.146-168.
    [77] Shambaugh, 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 C.: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1993.
    [78] Simon, H. A. Models of Discovery. Boston: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7, p.157.
    [79] Shuto,K.“TheEffectivenessoftheGlobalCivilSocietyintheInformationAge:ACase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http://scholar.google.com/scholar?start,2010-09-12.
    [80] Sunstein, C. Republic. com2.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
    [81] Starling, G.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Chicago: Dorsey Press,1988,pp.92-106.
    [82] Stone, D. A.“Causal Stor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Policy Agendas.” PoliticalScience Quarterly,104(2),1989, pp.281-300.
    [83] Sweetser, K. D., Golan,G. J.,&Wanta,W.“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 intelevision, advertising, and blogs during the2004election.” Mass Communication&Society,11(2),2008, pp.197-216.
    [84] Teisman, G. R.“Models For Research into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nPhases, Streams and Decision-Making Rounds.” Public Administration,78(4),2000,pp.937-956.
    [85] Truman, D. B.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New York: Knopf,1971, p.239.
    [86] Ulen, T. S.“Democracy on the Line: A Review of Republic. com by CassSunstein.” U. Ill. JL Tech.&Pol'y2001,2001, pp.317-415.
    [87] Walker, W. E.“Policy analysi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supportingpolicymaking in the public sector.” Journal of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9(1-3),2000, pp.11-27.
    [88] Walker, C.,&Akdeniz,Y.“Virtual democracy.” Public Law,1998, pp.489-506.
    [89] Wasieleski, D.“Agenda-building Theory: AStakeholder Salience Approach forDetermining Agenda Placement,”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Applied Management,2(2),2001, pp.116-118.
    [90] Wattal, S., Schuff, D.,&Mandviwalla M., et al.“Web2.0and politics: the2008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an e-politics research agenda.” Mis Quarterly,34(4),2010, pp.669-688.
    [91] West, D. M. Digital government: Technology and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92] White, T. 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1972. New York: Bantam,1973, p.327.
    [93] Witschge, T.“Examining online public discourse in context: a mixed methodapproach.” Javnost-the public,15(2),2008, pp.75-92.
    [94] Wilson, W.“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2(2),1887, pp.197-222.
    [95] Woll, P. American Government: Readings and Cases. Boston: Little Brownand Company,1984, p.279.
    [1]《坚决查清孙志刚被伤害致死案》,《广州日报》,2003年5月13日。
    [2]柏晶伟:《反思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6日。
    [3]陈峰、王雷:《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25日。
    [4]黄一琨:《从孙志刚之死到三博士上书》,《经济观察报》,2003年5月26日。
    [5]邵芳卿:《厦门PX项目所涉环评规划征求公众意见》,《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2月6日。
    [6]张曙光、杨磊:《乳山核电:遭遇不同的“民意冲突”》,《中国经营报》,2008年1月14日。
    [7]《国务院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攻坚公立医院改革》,《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7月7日。
    [8]《“谁都没想到这么快”——流乞救助办法决策历程》,《南方周末》,2003年6月27日。
    [1]何新田:《舆情热点:多方关注吴英死刑案浙江省高院辟谣》,2012年2月7日,http://news.china.com.cn,2012年3月10日。
    [2]韩丹东:《浙江吴英案舆情研究》,2012年2月9日,http://www.legaldaily.com.cn,2012年3月10日。
    [3]刘郁菁:《胡锦涛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2008年6月22日,http://www.gmw.cn,2010年9月10日。
    [4]玛丽·米克尔:《2013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http://www.newhua.com,2013年5月31日。
    [5]《时代周刊杂志2006年度人物颁奖辞》,2006年12月17日,www./news.sina.com.cn,2010年9月18日。
    [6]《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网络问策活动圆满结束》,2011年5月17日,http://www.gdass.gov.cn,2011年5月25日。
    [7]纪双城、刘扬等:《网上对话成为沟通渠道网络成多国政治家新阵地》,2010年2月27日,http://world.huanqiu.com,2011年5月2日。
    [8《]人社部5年办结6411件建议提案》,2013年3月1日,http://www.clssn.com,2013年6月20日。
    [9]《两会十大网络关键词:“社会保障”最受关注》,2013年2月27日,http://theory.people.com.cn,2013年6月20日;
    [10《]2013年两会调查》,2013年2月27日,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3年6月20日。
    [11]《孙志刚案判决书》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年7月26日,http://www.chinalawedu.com,2013年2月1日。
    [12]《厦门PX项目案》, http://wenku.baidu.com,2013年3月5日
    [13]《厦门市环保局局长就PX项目存在剧毒说法做出解释》,2007年6月7日, http://www.cnr.cn,2013年5月10日。
    [14]《中国医改进行时》,2013年3月16日,http://www.cs.com.cn,2013年5月12日。
    [15《]医疗卫生事业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9月28日,http://www.100md.com,2013年5月12日。
    [16]《医改新方案拟明年初出台》,2007年12月29日,http://www.hdzxw.com,2013年5月12日。
    [17]《三年磨一剑: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事记》,2009年4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3年5月12日。
    [18]《卫生部围绕医改组织10个专题调研》,2008年11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3年5月12日。
    [19]《李克强出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2009年04月08日,http://www.sina.com.cn,2013年5月12日。
    [20]《高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目前尚无灵丹妙药》,2006年3月8日,http://business.sohu.com,2013年5月20日。
    [21]于明德:《新医改方案存在六大分歧》,2009年1月12日,http://money.163.com,2009年5月28日。
    [22]庞胡瑞:《上海地铁追尾事件舆情研究》,2011年10月17日,http://yuqing.people.com.cn,2013年6月10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