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Informational Mode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Research on E-Government
  • 作者:徐晓日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政治学理论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王彩波
  • 学科代码:030201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5-01
摘要
做为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形式,电子政务既是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政府行政改革的内在要求和技术动力。电子政务是涉及到技术、政策、组织和制度等层面问题的复杂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必须以理论上的突破为基础和先导。因此,对电子政务的研究是一个时代性课题,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本文认为,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政府创新相融合的产物。自20世纪70年代起,全球性的行政改革浪潮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都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入九十年代,这两个领域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打破传统的行政模式,建立适应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新行政模式,既是时代对改革的迫切要求,又是当代行政改革的自觉目标。电子政务的出现,恰恰迎合了这种要求,推动了当代全球政府行政模式由传统行政官僚制向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说,电子政务不仅仅是通过互联网行使政府的特权,而且是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一次变革”。
    本文将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社会的政府治理的一种模式选择进行了研究。在理论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电子政务产生的时代背景,它的内涵及主要特征;在实践方面,从对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分析比较,以及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应采
    
    
    取的策略和模式,针对制约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安全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的基本内容主要由前言、六章和结语构成。
    在前言中,对电子政务研究的背景、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本文的核心观点:电子政务是政府创新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是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只有与政府创新紧密结合,电子政务才能得到良性发展。
    第一、二、三章主要从理论上对电子政务与政府创新的关系、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其价值、电子政务下政府创新的内容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全球化、信息化是电子政务产生的技术动因,而政府创新则是电子政务产生的理论源泉。第一章首先概述了政府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对政府创新的概念及其本质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国外政府创新的理论及实践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克林顿的“重塑政府”运动与电子政务的兴起,以及彼得斯关于政府未来治理模式分析。
    第二章对电子政务的公共行政价值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政府创新与信息化相结合的角度对电子政务的内涵进行了诠释。对当前理论界将电子政务简单归结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或者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等观点提出了质疑。主张应该从更高的层次理解把握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给政府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电子政务不是传统政务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传统政务模式的电子化复制,而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对传统政务的全面改造,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其次,分析了电子政务对公共行政的影响,进而阐明了电子政务的公共行政价值。
    第三章对电子政务下政府运行机制的转变进行了分析。以信息技术在管理中地位的上升为起点,分析了由此所带来的政府行政模式的一系列新变化。重点围绕政府信息管理、政府组织结构、行政决策、政府业务流程、政府人才结构等五个方面,对可能出现的变革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政
    
    
    府信息公开与共享的加强,公众零距离获取政府信息成为可能;虚拟政府组织的出现以及政府部分功能虚拟化的倾向;政府决策条件与决策水平的提高,电子民主的出现;政府业务流程适应新技术条件所进行的重组与再造;政府人才结构的调整等。
    第四、五、六章是在前面理论研究基础上,对电子政务的实证研究。第四章对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从组织实施、投资方式、功能定位、网站建设等方面对各国在发展电子政务中的做法进行了对比,对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普遍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建议。
    第五章是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实践探索。通过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的考察,分析了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及模式选择。
    第六章对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电子政务的安全理念、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和电子政务的技术安全三部分内容。对电子政务安全问题的研究在电子政务研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虽然仅是电子政务的一个方面,但是却影响着电子政务发展的全局。因此,安全问题可以说是电子政务研究中不容回避也不应该回避的重要内容。
    在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特点及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说明。指出,随着未来社会政府治理模式向知识化管理、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组织虚拟化以及政府功能模块化的演进,信息技术将在政府变革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创新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电子政务产生的直接原因,只有从政府管理变革的高度去认识电子政务,才能保证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电子政务不仅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推动政府管?
As the main form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urn, E-Government is not only the outcome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urn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inner demand and the technique motive that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to reform with. E-Government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that involves the technique, policy, organization and institution etc. It puts into practice must with theoretically of breakthrough for foundation with lead first. Therefore, to the research of the E-Government is an ages lesson, have the certain theories with the realistic meaning of.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E-Government is an outcome of information technique and government innovation blends mutually. Since the 70's of 20 centuries, the worldwide administration reforms’ wave tide and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oth to mankind life produced the enormous influence. Entering the 90's, the blends of these two realms have become a kind of trend that can't be impeded.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on mode, establishing a new administration mode to adapt to the world turn and the informational society, this is not only an urgent request but also a self-conscious target for contemporary administration reform. The emergence of E-Government, catered to this kind of request exactly, pushed the contemporary world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mode to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on bureaucrat system mode to new mode that information ages development needs. “come to say by the root, E-Government not only is to exercise the governmental privilege by Internet, but also is to replace from industrial society to informational society”.
    This paper takes E-Government as a kind of mode choice for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in informational society to proceed
    
    
    research. In the aspects of theorie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times of creation background to E-Government, the content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The observation of the problem exsited in practice aspect, from to the analysis of the all countries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comparing, and to our country E-Government developments with consider,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that it should adopt with the mode, and to make one of the key problem “safety problem” that invite all countries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proceeded the thorough research, combining how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put forward my own standpoint.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eight parts. It includes the foreword, six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In the foreword, to investigative background in governmental affairs in electronic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 researches of the lessonses circumstance and textual theories meaning with practical value etc. proceeded the elucid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textual core standpoint:E-Government is an outcome of information technique and government innovation blends mutually,it is informational mode of government reform. Only close combination with government reform, the E-Government then can get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The front three Chapters main focus on the research with content and it’s values, the relation of creative government and E-Government, the contents under E-Government etc. theoretically proceeded the research. Point out that world turn and information turn are the technique cause of E-Government , and the government reform is the theories headspring of E-Government.An information for first all saying government management turns to develop the trend, concept and its innate characters that set ups proceeded the define to the government.The next in order, proceeded the research to abroad 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The point investigation concentrate in Clinton’s “Reengineering government” ,the rise of E-Government, and Peter's book concerning future in mode of government managing analysis.
    In Chapter 2 analyze the administerial values of E-government. Firstly, explain the content of E-Government from an angle for joining the government reforms to information turns that combine
    
    
    together. Put f
引文
英文文献
    
    1. Peter F.Drucker,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
    2. Hammer M, Champy J,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Harper Collins Pub,1993
    3. William H.Dutton,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Oxford Univ.Press 1999
    4. Nigel Hickson, Government Support for Secure Electronic Commerce, Network security, 2000,2000(4)7-10
    5. Marini, Frank,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1971
    6. Bellamy,C and Taylor, J.A., Gove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1998
    7. Kevin A.Hill, John E.Hughes, Cyberpolitics: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Rowman & Littlefield,1998
    8. Bellamy,C.,Implementing Information Age Government: Principles, Progress and Paradox,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15(1),2000,pp.29~42
    9. Gord Jenkins, Observations from the Trenches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Ubiquity : an ACM IT magazine and forum, 2001,2(44)E44-E44
    10. Sunil Misra, GOVERNMENT TECHNOLOGY/Federal law allows electronic signatures, American City & County, 2000,000(M12)E16-E16
    11. Davidow W H, Malone MS,The virtual corporation, Harper Collins Pub,1992
    12. Thurman L. Whitson and Lynn Davis, Best practices in electronic government: Comprehensiv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1,18(2)79-91
    13. Policy Developments in the USA, Singapore, and Australia, Designing Electronic Government Around the Worl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law review, 2000,7(4)199-216
    14. Mary Schneider Laskowski,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access to government information:what users and documents specialists think, Journa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2000,27(2)173-185
    15. David Holmes, Virtual Politics: Identif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SAGE publication, London,1998
    16. C. Bouras, N. Katris and V. Triantafillou, An electronic voting service 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 in local government,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17. Harold B. Shill and Lisa R. Stimatz,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n academic libraries: New options for the electronic ag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The, 1999,25(2)94-104
    18. Nathan, Richard P, Reinventing government: What does it m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5, Vol.55 No. 2. pp. 213~215
    19. Sung-Don Hwang and Younghoon Choi, Electronic Government in South Korea: Conceptual Problem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1999,16(3) 277-285
    20. Cynthia J.Alexander and Leslie A.Pal, Digital Democracy: Policy and Politics in the Wired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1. C. Bouras, N. Katris and V. Triantafillou, An electronic voting service 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 in local government,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03,20(2)255-274
    22. Patricia B.Wood: People, Politics, and Technology, Public Service in the 21st century, http://www.npr.gov/ library/speeches/062600.html
    23. Means, Grady, and Schneider, David, Meta-capitalism: The e-Business Revolution and the Design of 21st Century Companies and Markets. N.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0
    24. Bill Gates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via the Internet: Strategic Issues at 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 (with a focus on Germany, France and the U.S.A),March,17 ,1999, http://fsinfo.cs.uni-sb.de
    25. Intelligent Government Resource Planning Solution,http://www.intel.com/ebusiness/pdf /affiliates/solutions/ ivisions0228.pdf
    26. Graham C.Scott, Government Reform in New Zealand, IMF, Washington, DC., 1996
    27. OECD: 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2002?, Novermber,2002, http://www.oecd.org
    28. Senge P.M.: The fifth discipline. Doubleday dell,1990
    29. pew: The Rise of the E-Citizen,April,3,2002 , http:// www. whitehouse .gov
    30. Cabinet Office of Britain, Moderning Government, March, 1999, http://www.open.gov.uk
    31. Creating a Performance-Based Electronic Government, October 30,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
    32. Osborne, David, and Gaebler, Ted,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er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Reading, MA: Addison-Welsey, 1992
    33. Perir: Tomorrow’s Government-Holistic, Digital, Syndicated, June,2001,http:// www. open.gov.uk
    34. the National Strategy to Secure Cyberspace for Comment Draft,September,18,2002,http:// www. white -house .gov
    35. Takashi Koga, Access to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n Japan: a long way toward electronic governmen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3,20(1)47-62
    36. Muir A., Oppenheim C., National Information Policy developments worldwide I: electronic government,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2,28(3)173-186
    37. Shinichi MINEO, Security for Electronic Government, Nec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2,43(3)E11-E11
    38. L. Elaine Halchin, Electronic government in the age of terrorism,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2,19(3) 243-254
    39. George Barnum, Availability, access, authenticity, and persistence: Creating the environment for permanent public access to 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2,19(1)37-43
    40. T. S. Liao, M. T. Wang and H. P. Tserng, A framework of electronic tendering for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 lesson learned in Taiwan,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2,11(6)731-742
    41. Electronic signatures: Germany sets the pace in virtual government, Card Technology Today, 2001,13(10)11-13
    42. Qiwen Lu and William Lazonick, The organization of innovation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in Chinese electronic publishing, Research Policy, 2001,30(1)55-77
    43. Taylor .J.A , Don’t obliterate, informate! BPR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Technology, Work and Employment, 1995,83
    
    
    
    
    中文文献
    
    1. 王彩波:《经济起飞与政治发展——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 张锐昕:《中国政府上网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论文
    3. 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 刘靖华:《政府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 宋世明:《美国行政改革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6. 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7. 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8. 袁振华:《电子政务》,中国致公党出版社,2001
    9. 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0. 毛寿龙等:《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1. 张良等:《公共管理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12.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3. 赵廷超,张浩:《电子政务干部培训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4. 陈振明:《政府再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5. 夏立容:《信息时代与信息科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16. 汪玉凯:《电子政务基础知识读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7. [美]蓝志勇:《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18. 芮明杰:《管理创新》,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9. 姜奇平:《数字财富》,海洋出版社,1999
    20.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1. 陆江兵:《技术·理性·制度与社会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2. 谢泽明:《网络社会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23. 金吾来:《塑造未来——网络通向新社会》,武汉出版社,2001
    24. 李正男:《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25. 胡泳 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
    26. 金枝:《虚拟生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7. 许庆瑞:《技术创新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28. 赵新宇:《纳米世纪:奇迹、革命与未来世界》,广州出版社,2001
    29.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人事局组编:《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0. 邹珊刚等:《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1. 高怡新:《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培训教材》, 2002
    32. 李志敏:《无网不胜——21世纪网络经济与电子政务》,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
    33. 王云斌:《红客出击:互联网上没有硝烟的战争》,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4. 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5. 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6. 孙正兴,戚鲁:《电子政务原理与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7. 周宏仁,唐铁汉:《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
    
    38. 苏新宁,孔敏等:《电子政务理论》,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9. 王浣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0. 宁骚:《现代化与政府科学决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1. 张成福:《大变革——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与行为选择》,改革出版社,1993
    42. 马敬仁:《行政改革述论》,西苑出版社,1998
    43. 姚国章:《电子政务基础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4. 赵立波:《政府行政改革——走向21世纪的中国视点》,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5. 姜奇平:《21世纪网络生存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6.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中国电子政务》,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47. 冷德熙:《关注中国数字鸿沟》,科学出版社,2002
    48. 吴爱明:《公务员电子政务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49.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50. 张梦中 马克·霍哲:《探索中的中国公共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51. 金太军等:《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52. 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3. 冯鹏志:《伸延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
    54. 文建东:《公共选择学派》,武汉出版社,1996
    55. 严耕:《终极市场:网络经济的来临》,北京出版社,1999
    56. 乔岗:《网络化生存》,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57. 徐晓林,杨兰蓉:《电子政务导论》,武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2
    58. 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人文杂志,2000年第3期
    59. 刘文富,顾丽梅:网络政治学解读,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11期
    60. 潘伟杰,余波:信息革命的政治挑战和理论困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3期
    61. 蒋达峰,李立明:从公共管理角度看电子政务和政府创新,城市管理与科技,2002年第4卷第4期,第21~23页
    62. 刘列励: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燎望,2001年第14期,第16~24页
    63. 崔建宇著:电子政府对传统行政的影响,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64. 王天星:试论电子政府的推进与行政法面临的新挑战,中国公务员,2002年第9期
    65. 苏徐红:论电子政府治理及制度创新,探索,2001年第3期,第85~88页
    66. 方爱乡:日本政府信息化的现状与政策,当代亚太,2003年第9期,第63~67页
    67. 邹凤岭:网络经济与信息化管理创新,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第4期,第42~43页
    68. 李春霞:互联网——是“城市广场”还是“圆形监狱”? 中国传媒报告,2002年第2期
    69. 游祥斌,阎树全:“电子化政府”的误区与服务型政府的创建,行政论坛,2003年第3期,第35~36页
    70. 刘军梅:经济全球化与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世界经济导刊,2002年第5期,第12~16页
    
    71. 王颖:电子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新取向,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9期,第30~32页
    72. 赵丽江:信息时代与政府运作方式的变革,光明日报,1999年1月15日
    73. 彭忠益,罗辉:电子政务:21世纪中国现代行政管理体系再造,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2期,57~59页
    74. 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75. [韩]河贤凤:电子政府在韩国:发展历史及其经验,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3期,第48~49页
    76. 党秀云,张晓: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期,第21~23页
    77. 李大珊: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变革,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2期,第101~102页
    78. 孙学玉: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动因与模式选择,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79. 张桂萍: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影响,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1期,第47~48页
    80. 杨学山:透析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国计算机报,1999年第27期
    81. 王吕:电子政府与政府管理创新,行政与法,2003年第2期,第27~28页
    82. 陈伟:信息化与中国政府管理变革,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30~32页
    83. 陈健健:电子政务在美国,通信信息报,2003.1.23
    84. 曹凌,耿鹏:电子政务管理模式探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59~62页
    85. 王近夏:浅议“政府上网”与行政现代化,管理现代化,1999年第5期,第30页
    86. 教军章:政府信息化对行政组织变革的6大影响,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第40~43页
    87. 陈水树,王沈扬:政府信息化及其他,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57~60页
    88. 郭少友:美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情报海外,2003年第5期,第20~21页
    89. 王志伟,赵冬姝:电子政府的战略与实施模型研究,未来与发展,2002年第5期,第12页
    90. 薛晓东,黄瑞丽:信息化中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探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第70~73页
    91. 隆国强: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尤为艰巨,国研分析,2002.6.30
    92. 赵晖:电子政府——廉洁、高效与民主相统一的政府组织形态,行政与法,2000年第2期,第20页
    93. 杜钢建:新世纪政府管理改革的新课题,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9~23页
    94. 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57~66页
    95. 尹艳华:网络经济将如何改变政府的管理,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54~60页
    
    96. 孙国峰,苏峻:电子政府——政府的深刻变革,科学学与科学技术,2000年第9期,第6~7页
    97. 莫勇波,韦吉锋:关于管理创新的本质及特性的思考,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38~41页
    98. 徐绍史:加速政务信息化建设 规范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5期,第3~5页
    99. 王谦等:政府再造与电子政府的非技术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1期,第85~87页
    100. 王林焕:浅议信息革命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154~156页
    101. 韩承鹏:信息社会的政府管理,新疆社科论坛,2001年第1期,第47~49页
    102. 宋敏:西方国家治理变革及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行政论坛,2003年7月,总第58期,第89~91页
    103. 楼培敏:整合与互动:电子政务发展前瞻,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45~51页
    104. 顾丽梅:网络经济与政府治理,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2年第7期,第11~15页
    105. 黄文菊:政府信息化对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冲击,行政论坛,2003年5月,总第57期,第28~29页
    106. 何精华 徐晓林:信息化与公共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0期,第7~9页
    107. 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67~73页
    108. 张敏聪: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变革,决策借鉴,2002年第4期
    109. 顾平安:电子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能力的影响,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0期,第36~38页
    110. 张希等:网络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双重影响,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9期,第19~21页
    111.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
    112. 李红,张丰超:各国电子政府的发展与实践,未来与发展,2002年第5期,第16~17页
    113. 毛寿龙:公共行政的范式选择,行政论坛,1999年第2期,第12~18页
    114. 孙柏瑛:当代政府治理变革中的制度设计与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19~22页
    115. 詹扬扬:论网络化对政府管理职能的影响,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6月,第13卷第3期,第45~48页
    116. 赛希雅拉图:浅谈网络化对政府行政工作之影响,理论研究,2001年增刊,第141页
    117. 陈立辉: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社会科学研究,1998第6期
    118. 段然堂:政府职能网络化研究,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第59~64页
    119. 杨晓光,施新洲:政府决策面临的网络化挑战及对策,决策探索,2001年第
    
    
    10期,第10~11页
    120. 乌云娜,郝海霞:政府网络化管理——中国行政改革的新视角,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7月,第22卷第4期,第26~28页
    121. 朱水成:论政府信息网络化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第2期,第92~95页
    122. 李正华:信息网络化对政府行政管理的挑战及对策,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4卷第1期,第11~13页
    123. 张锋:积极推进中国政府机构网络化建设,理论前沿,2002年第8期,第44~45页
    124. 贾中山:中国五年投资一万亿推动政府电子政务发展,北京晚报,2002.06.13,http://www. sina.com.cn
    125. 陈拂晓:体制推进 理性发展——从降低行政成本的根本要求看电子政务建设驱动力,每周电脑报,2004.2.20 http://www.eweekchina.com/eweek/case/story/ 0, 3800005537,39208920,00.htm
    126. 郑逸:从企业看政府管理创新,科技广场,2003年第8期,第22~23页
    127. 孙宏丽: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创新,行政与法,2003年第10期,第3~5页
    128. 杨新敏:国外网络文化研究评介,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29. 陈辉:加强公务员创新能力建设 应对WTO挑战,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8 期
    130. 林治海:试论加入WTO后中国政府的应对战略,东岳论丛,2002年第4期
    131. 段毅军:加入WTO与政府职能转变,东岳论丛,2002年第4期
    132. 陈莉菲: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公共行政的挑战,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2年第7期
    133. 张勤: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发展的紧迫性,行政论坛,2002年第4期
    134. 楼培敏:电子政府:网络时代的政府重塑,改革,2003年第2期,第78~92页
    135. 蒋达峰,李立明:从公共管理角度看电子政务和政府创新,城市管理与科技,2002年第4期,第21~23页
    136. 陈洁:电子政务与行政范式的转换,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6期,第29~31页
    137. 宁骚:行政改革与行政范式,新视野,1998年第3期,第13页
    138. 金太军:西方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江海学刊,2000年第6期
    139. 张红艳:转型期中国公共行政范式选择——官僚制的建构与超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61~63页              
    140. 汪玉凯:中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新视野,2002年第2期,第54~56页
    141. 周志忍:政府行为规范化与公共政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32~35页
    142. 郑志龙:政府信息化的功能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0期,第39~41页
    143. 李正华:信息网络化对政府行政管理的挑战及对策,江西行政学院学报,第4卷第1期,2002年3月,第11~13页         
    144. 曾继军,张志红:信息时代呼唤新的管理思想,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第8期,第37~38页
    145. 杨柳漪:信息化与行政管理,计算机时代,2003年第3期,第46页
    
    146. 蔺丰奇:“入世”与政府行为规范化建设,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3期,第12~13页
    147. 张剑:面向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1年第10期
    148. 竹立家: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基本要点,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0期,第57~58页
    149. 李有发:略论中国管理创新创新问题,发展,2003年第7期,第41~42页
    150. 朱晓煜: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空间探寻,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10期,第9~11页
    151. 徐湘林:政府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理论探讨的新方向,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52.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府信息化建设课题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3期
    153. 汪玉凯: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十大趋势,中国电子政务网,http://www.e-gov.org.cn/ ziliao/show. asp?id=22267
    154. 陈立波:战略决策信息化发展的新起点,中国电子政务网,http://www.e-gov.org.cn/ ziliao/show. asp?id=23008
    155. 吴江: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电子政务研究网,http://www.egovernment. gov.cn/tast.asp? articleid=6&guestflag=1
    156. 顾平安:国外电子政务现状与发展趋势,电子政务研究网,http://www.egovernment.gov.cn/tast. asp?articleid=42&guestflag=1
    157. 毛天祥:从“电子政务”到“电子政府”,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http://www.echinagov.com/article /articleshow.asp?ID=3147
    158. 吴江: 未来十年中国电子政府的发展和对策,互联网实验室,http://www.chinalabs.com/news/ artview.asp? ArticleID=2695
    15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4年1月, http://www.cnnic.net.cn/ download/manual/statisticalreport13th.pdf
    160. 专家指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有过滥势头,中国经济时报,2002.06.03,http://www.sina.com.cn
    161. 安易公司推出电子政务发展战略,http://www.chinabyte.com/20021022/ 1636222.shtml
    162. 李冬梅 鲁晓静 金哲男等:网络技术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中国MPA在线,http:// www. ChinaMPAonline.com??2003-7-15??
    163. 徐志彪:政府信息化建设探索,2001 年11 月14日, http://www.e2works.cn
    164. 黄仁宗:当代中国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变革分析,http://www.chinampaonline.com/lunwen / index-xingzhenggguanli.htm
    165. 行业观察:“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中国计算机报,赛迪网,http://www.sina.com.cn 2003.01.06
    166. 世界政府网站提供在线服务数量情况分析,ChinaByte,2003.10.24.,http://www.sina.com.cn
    167. 杨世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对策,http://203.93.31.198/TRSWeb/Detail.wct? SelectID=6697 &Rec ID=16
    ********************************************************************
    168. [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69. [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0. [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1. [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思维,《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172. [美]道格拉斯·霍姆斯:《电子政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73. [美]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74. [美]布坎南: 《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
    175.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
    176. [英]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77. [美]拉赛尔·M·拉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8. [美]加里斯·摩根:《驾驭变革的浪潮:开发动荡时代的管理潜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9. [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80. [美]约翰·利特曼:《网络犯罪实录——顶尖黑客与FBI之间的电子战争》,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181. [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南出版社,1998
    182. [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83. [美]迈克尔·德图佐斯:《未来的社会——信息新世界展望》
    184. [美]查克·马丁:《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香港科文出版有限公司,1997
    185. [美]彼德·德鲁克等著:《知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86. [德]乌·哈贝马斯:《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87.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
    188. [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189. [美]葛洛蒂 [中]张国治:《数字化世界》,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190.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91. [美]亨廷顿:《第三波》,上海三联书店,1998
    192. [美]乔治·洛奇:《全球化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93. [英]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94. [日]增岛俊之: 《日本的行政改革》,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95. [美]阿尔温·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和暴力》,新华出版社,1997
    196.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新华出版社,1996
    197. [美]阿尔温·托夫勒等:《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上海三联书店,1996
    198.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99. [美]F·赫塞尔本等:《未来的组织》,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00. [美]彼德·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01. [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202. [美]史蒂夫·科恩等:《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在变革的政府中追求成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03. [加]尼科·斯特尔:《知识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04.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新华出版社,1997
    205. [英]克里斯托夫·波利特:西方五国公共管理改革轨迹与模式比较 http://www.cnsixiang.com
    206. [美]艾尔·戈尔:电子政务的演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上海第三次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2002
    207. [法]R·舍普等:《技术的帝国》,上海三联书店,1999
    208.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09. [美]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10. [美]W.J.马丁:《信息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11. [加]弗兰克·凯尔奇:《信息媒体革命——他如何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12. [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13. [美]H·西蒙:《管理行为》,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14. [美]H·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15. [英]戴维·比瑟姆:《.科层制》,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
    216. [美]维娜·艾莉:《知识的进化》珠海出版社,1998
    217. [英]安德鲁·斯帕罗著:《电子商务法律》,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18. [美]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