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璎珞佩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璎珞,是指以金玉珠翠等贵重物品为主要材质穿缀成有类于花环形的,佩戴于头、颈、胸、手臂和腿脚等部位的华美佩饰。这种华美佩饰最初流行于古代南亚次大陆的贵族男女社会,佛教产生之后,逐渐成为菩萨、诸天等庄身饰品,汉魏以后,随着佛教东传,遂又渐次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的僧俗社会。
     1980年代以来,随着玉学玉文化研究热潮的渐次出现,有关辽代玉器的研究成果时有出现,广度和深度都属可观。但对于璎珞佩饰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其一,缺乏对辽代考古出土璎珞的系统分析与梳理,未能真正解决辽代璎珞的分期、形制演变、特色等问题;其二,研究视野不够宽泛,导致对璎珞的界定、文化内涵及盛行原因等方面研究的欠缺。
     目前已有的辽代考古学材料表明,辽代的璎珞佩饰在出土辽玉中所占比例很大,绝大多数出自于契丹贵族墓葬。从使用情况来看,璎珞佩饰在辽代贵族社会中男女通服,早、中、晚期均有发现。研究可知辽代契丹人佩戴璎珞主要为项璎珞,少数为臂璎珞和胸璎珞。其中,项璎珞有单挂式和多重式之分,且项饰中经常出现“T”形饰和“心”形饰。而与项璎珞款式多样、形制复杂相比,辽代臂璎珞和胸璎珞略显单一、简约,两者在材质、工艺和形制上大体一致,均是由玛瑙管和金丝球相间穿连组成。与其他朝代、民族相比,辽代契丹璎珞在选材和部件组合上独具特色。就材质而言,大量选用琥珀和玛瑙质;就部件组合而言,辽代璎珞中经常出现形体较大且雕饰精美的琥珀饰、玛瑙管形饰、T形饰和心形饰。契丹本无佩戴璎珞故俗,璎珞传入契丹社会应当在辽朝建立以后。起初,辽代社会佩戴璎珞尚不普遍,后随着辽朝国力强大、社会发展,佩戴璎珞渐成风尚。从辽代遗存出土的大量璎珞及其散件表明,辽代璎珞佩饰至为盛行,其出土数量之大、选材之优、制作之美为其他历朝各代所不及。璎珞佩饰之所以在辽代社会风靡流行,与当辽之际,佛教兴盛、中西文化交流互动密切和契丹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有着深切的内在关系。
The keyura referred to the gorgeous accesory which was made of gold, jade and other valuable materials and similar to wreath-shaped, which was also worn to the head, neck, chest, hand and legs, and which was the earliest popular in the ancient India of South-Asian subcontinent. The keyura gradually had become the ornaments in the statues of bodhisattva and other Buddhist ones after the Buddhism being born. With the Buddhism spreading to the east, the keyura was also prevalent among the all orders of society in China after Han and Wei Dynasty.
     Some related scholars had been doing research on the jade ware in Liao Dynasty, gained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from 1980s so far. There was still having obvious deficiencies on keyura accessory, which was unearthed from the jade ware in Liao dynasty. First, they were lack of combing and analyzing systematically on the keyura which was excavated archeological materials in Liao dynasty and failed to solve the every aspects of problem, including the periodization, the shape evolu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questions. Second, it led to the studying defects on keyura i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reason of popularity and the definition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broadening the research vision.
     The keyura had occupied the big proportion of the jade ware unearthed in Liao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archeological materials which were known in Liao Dynasty, most of which was derived from the khitan noble burial. The keyura had also been worn by the all people in khitan society, which was judged by the actual use of them, which was found in the ancient burial from beginning to the end in Liao Dynasty.
     It was composed of two parts in the khitan people who wore the keyura, the main one of which belonged to neck-keyura, the subordinate one of which belonged to arm-keyura and chest-keyura. The neck-keyura was divided into the single layer and the several layers, which was also found the sorts of T-shape and Heart-shape. Comparing to the neck-keyura that was so diverse in style and complicated in shape, the arm-keyura and the chest-keyura showed a little simple and concise, the two of which were approximately the same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 handicraft and shape.
     In the contrast of other nationality and dynasty, khitan keyura ha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selecting materials and assembling the parts. Mention to the materials, the khitan keyura was made good use of amber and agate. As for the parts assembling, the khitan keyura was taken advantage of T-shape, Heart-shape and Tube-shape. The khitan people did not wear the keyura in the past, which was so popular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Liao Dynasty. With more powerful in national capability and the social developing, it was so common to wear the keyura accessory in Liao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which was unearthed in the historical relics of Liao Dynasty. The keyura accessory was so fashionable, the reason of which was the internal relations among the khitan unique aesthetic interest, the Buddhist prosperity and exchanging closely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society.
引文
①《乾隆大藏经》,第59部,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3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以下凡引此书均省略版本。
    ③参见白化文:《璎珞、华鬘与数珠》,《紫禁城》,1999年第1期。
    ④《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
    ⑤《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
    ⑥(汉)许慎:《说文解字·貝部》(陈昌治刻本影印版),中华书局,1978年,第131页。
    ⑦(汉)许慎:《说文解字·女部》(陈昌治刻本影印版),中华书局,1978年,第262页。
    ⑧(萧梁)顾野王:《宋本玉篇·王部》(张氏泽存堂本影印),中国书店,1983年,第22、20页。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5册。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
    ④讲义刊载于杨伯达:《宋辽金玉器》,《古玉考》,香港徐氏艺术基金会,1992年。
    ⑤李逸友:《辽代带式考实——从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的腰带谈起》,《文物》,1987年第11期。
    ⑥孙机:《一枚辽代刺鹅锥》,《文物》,1987年第11期。
    ⑦杨伯达:《隋·唐——明代玉器叙略》,《古玉史论》,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第87-135页。
    ①傅忠谟:《古玉精英》,香港中华书局,1989年。
    ②邱福海:《古玉简史》,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③傅熹年:《古玉掇英》,香港中华书局,1995年。
    ④殷志强:《中国古代玉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
    ⑤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⑥杨伯达:《中国玉器全集》,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
    ⑦许晓东:《辽代玉器研究》,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⑧于宝东:《辽金元玉器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⑨林秀贞:《契丹春水玉及相关问题》,《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集》,“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第919-928页。
    ⑩许晓东:《辽代玉盒佩之我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4期。
    11许晓东:《辽代琥珀工艺》,《北方文物》,2003年第4期。
    12许晓东:《辽代琥珀来源的探讨》,《北方文物》,2007年第3期。
    13许晓东:《契丹人的金玉首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6期。
    14许晓东:《辽代璎珞及其盛行原因的探讨》,《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33-342页。
    ①于宝东:《辽代玉器文化因素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于宝东:《契丹民族玉器述论》,《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③周晓晶:《独运匠心的辽代玉器》,《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9-254页。
    ④苏芳淑《:契丹玉和琥珀雕饰初论》《,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7-247页。
    ⑤杨伯达:《辽金玉的特色及其与宋玉的异同》,《美术观察》,1996年第5期。
    ⑥云希正、徐春苓:《两宋辽金玉器比较研究》,《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4-236页。
    ⑦曲石:《两宋辽金玉器》,《中原文物》,2001年第6期。
    ①田广林:《契丹礼俗考论》,哈尔滨出版社,1995年,第193-194页。
    ②白化文:《璎珞、华鬘与数珠》,《紫禁城》,1999年第1期。
    ③村松哲文:《中国南北朝时期菩萨像胸饰之研究》,《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4期(译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美术史学会《美术史研究》,第37号,1999年12月)。
    ④许星:《佛教造像服饰探析》,《装饰》,2003年第8期。
    ⑤张茵:《璎珞小考》,《装饰》,2005年第8期。
    ⑥李敏:《敦煌莫高窟唐代前期菩萨璎珞》,《敦煌研究》,2006年第1期。
    ⑦阮丽:《隋代佛像的分类与造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⑧塔宏伟:《契丹璎珞:辽代内陆欧亚草原文化互动的个案观察》,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
    ①(元)脱脱:《辽史》卷37《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38页。以下凡引此书均省略作者和版本。
    ②《辽史》卷70《属国表》,第1125页。
    ①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1期。
    ②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辽代墓葬》,《考古》,2004年第7期。
    ③前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④冯永谦:《辽宁省建平、新民的三座辽墓》,《考古》,1960年第2期。
    ⑤辽宁省博物馆:《阜新南皂力营子一号辽墓》,《辽海文物学刊》,1992年第1期。
    ⑥刘谦:《辽宁锦州张扛村辽墓发掘报告》,《考古》,1984年第11期。
    ⑦项春松:《克什克腾旗二八地一、二号辽墓》,《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年第3期。
    ⑧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花根塔拉辽墓出土文物及其族属和年代》,《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国际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407-420页。
    ⑨辽宁省博物馆、辽宁铁岭地区文物组发掘组:《法库叶茂台辽墓纪略》,《文物》,1975年第12期。
    ⑩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80-131页。
    11靳枫毅:《辽宁朝阳前窗户村辽墓》,《文物》,1980年第12期。
    12朝阳地区博物馆:《辽宁朝阳姑营子辽耿氏墓发掘报告》,《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633-1652页。
    13贲鹤龄、王崇存、哈日呼:《内蒙古扎鲁特旗哲北辽代墓葬群》,《北方文物》,2002年第4期。
    14武家昌:《喀左北岭辽墓》,《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1期。
    15王建群、陈相伟:《库伦辽墓发掘报告》,《中国考古集成·册15》,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907-932页。
    1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彰武县文物管理所:《辽宁彰武的三座辽墓》,《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6期。
    17武亚芹、王瑞青:《内蒙古科左中旗小努日木辽墓》,《北方文物》,2000年第3期。
    18《辽史》卷21《道宗纪》,第257页。
    ①李文信:《义县清河门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4年第8期。
    ②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昭乌达盟宁城小刘杖子辽墓发掘简报》,《文物》,1961年第9期。
    ③阜新市文物工作队、彰武县文物管理所、阜新市博物馆:《阜新程沟辽墓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法库县叶茂台23号辽墓发掘简报》,《考古》,2010年第1期。
    ⑤冯永谦:《辽宁省建平、新民的三座辽墓》,《考古》,1960年第2期。
    ⑥王修治:《黑龙江肇东县蛤喇城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61年第7期。
    ⑦由于一些饰件在考古报告中缺乏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比如饰件的具体出土位置、饰件的穿孔位置、饰件的尺寸等,因而无法判定其用途,是璎珞的组成部分,还是其他服饰的组成部分,尚不能确定。
    ⑧指文后参考文献中的第四部分考古材料。
    ①许晓东:《辽代璎珞及其盛行原因的探讨》,《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35页。
    ①苏芳淑《:契丹玉和琥珀雕饰初论》《,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3-245页。
    ②冯永谦:《北票柳条沟辽墓》,《辽宁文物》,1981年第1期。
    ③翁牛特旗文化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4期。
    ④郑隆:《赤峰大窝铺发现一座辽墓》,《考古》,1959年第1期。
    ⑤许晓东:《辽代琥珀来源的探讨》,《北方文物》,2007年第3期。
    
    ①(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21《诸小国贡进物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05页。
    ②许晓东:《辽代玉器研究》,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①敖汉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敖汉旗沙子沟、大横沟辽墓》,《考古》,1987年第10期。
    ②一例发现于中期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金厂沟梁镇姚家沟1号墓,另一例发现于晚期晚期阜新程沟辽墓。
    
    ①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林稿辽代壁画墓》,《考古学集刊·1》,1997年,第231-243页。
    ②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绥滨永生的金代平民墓》,《文物》,1997年第4期。
    ③许晓东:《辽代璎珞及其盛行原因的探讨》,《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39页。
    
    ①于宝东:《辽金元玉器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②(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21《诸小国贡进物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05页。
    ①(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第176-177页。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
    ④《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0册。
    ⑤《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8《波斯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11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8《拂菻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13页。
    ②(唐)李延寿:《南史》卷79《高昌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83页。
    ③(明)徐一夔:《明集礼》卷27《礼物》,《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649,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2页。
    ④(元)脱脱:《宋史》卷115《礼》,中华书局,1977年,第2735页。
    ⑤(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37《契丹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1832页。
    ⑥参见苏芳淑:《契丹玉和琥珀雕饰初论》,《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3页。
    ①陈述:《全辽文》卷9《安次县祠垡里寺院内起建堂殿并内藏埤》,中华书局,1982年,第233页。
    ②陈述:《全辽文》卷10《涿州云居寺供塔灯邑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308页。
    ③向南:《辽代石刻文编》,《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3页。以下凡引此书均省略作者和版本。
    ④《辽代石刻文编》,《金山演教院千人邑记》,第534页。
    ①《辽代石刻文编》,《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第34页。
    ②《辽代石刻文编》,《易州太宁山净觉寺碑》,第403页。
    ③《辽代石刻文编》,《石龟山遵化寺碑》,第225页。
    ④刘浦江:《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佛学研究》,1996年第5期。
    ⑤(清)厉鹗:《辽史拾遗》,中华书局,1985年,第436页。
    ⑥(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25《张舜民使北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42页。
    ⑦(清)厉鹗:《辽史拾遗》,中华书局,1985年,第436页。
    
    ①塔宏伟:《契丹璎珞:辽代内陆欧亚草原文化互动的个案观察》,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
    ②《辽史》卷1《太祖纪》,第11页。
    ③《辽史》卷2《太祖纪》,第19-20页。
    ①《辽史》卷13《圣宗纪》,第145页。
    ②《辽史》卷14《圣宗纪》,第158-159页。
    ③《辽史》卷70《属国表》,第1125页。
    ④《辽史》卷70《属国表》,第1140-1164页。
    ①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1期。
    ②前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55-59页。
    ④付宁:《史前至12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东西文化交流——以考古发现为主进行的探讨》,内蒙古大学蒙学院博士研究生论文,2007年5月,第143页。
    ⑤苏赫、田广林:《草原丝绸之路与辽代中西交通》,《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9年第4期,第8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8《波斯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11页。
    ⑦(唐)李延寿:《南史》卷79《高昌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83页。
    ⑧张郁:《草原丝绸之路——契丹与西域》,《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辽)》,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10页。
    ①参见许晓东:《契丹人的金玉首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6期,第43页。
    ②(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972《外臣部·朝贡五》,中华书局,1982年,第11415页。
    ③(元)脱脱:《宋史》卷490《回鹘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4114页。
    ④(元)脱脱:《宋史》卷490《回鹘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4114页。
    ⑤埃玛·邦克:《辽代琥珀》,《金翠流芳——梦蝶轩藏中国古代饰物》,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1999年,第158页。转自许晓东:《契丹人的金玉首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6期,第43页。
    ⑥(北齐)魏收:《魏书》卷100《室韦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1页。
    ⑦于宝东:《辽金元玉器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1] (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6]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 (宋)叶隆礼.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 (清)厉鹗.辽史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明)徐一夔.明集礼[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汉)许慎.说文解字((清)陈昌治刻本影印版)[M].北京:中华书局,1978.
    [12](萧梁)顾野王.宋本玉篇(张氏泽存堂本影印)[M].北京:中国书店,1983.
    [13](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大正新修大藏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5]乾隆大藏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
    [1]陈述.全辽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M].香港:三联书店,1963.
    [3]田广林.契丹礼俗考论[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5.
    [4]傅忠谟.古玉精英[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89.
    [5]邱福海.古玉简史[M].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
    [6]傅熹年.古玉掇英[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95.
    [7]杨伯达.古玉史论[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8]杨伯达主编.中国玉器全集[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9]杨伯达主编.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10]杨伯达主编.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续编[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11]殷志强.中国古代玉器[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12]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13]赵朝洪.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4]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5]古方.冰清玉洁——中国古代玉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16]许晓东.辽代玉器研究[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17]于宝东.辽金元玉器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18]上海博物馆主编.中国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博物馆,2002.
    [19]刘国祥,于明.名家论玉3:2010海拉尔“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0]邓聪.东亚玉器[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98.
    [21]孙机.中国圣火[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22]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3]田广林.契丹时代的辽东与辽西[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4]向达.中西交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34.
    [25]张志尧.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26]纪宗安.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7]向南.辽代石刻文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28]孙进己,冯永谦,苏天钧.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辽)[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29]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30]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31]王青煜.辽代服饰[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32]陈振微,张国俊.辽代铜佛[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33]罗春政.辽代绘画与壁画[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34]欧阳启名.佛教造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5]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彩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36]夏名采.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7]王镛.印度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李逸友.辽代带式考实——从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的腰带谈起[J].文物,1987(11).
    [2]孙机.一枚辽代刺鹅锥[J].文物,1987(11).
    [3]林秀贞.契丹春水玉及相关问题[A].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集[C].台北: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2001.919-928.
    [4]杨伯达.女真族“春水”、“秋山”玉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2).
    [5]杨伯达.隋·唐——明代玉器叙略[A].杨伯达:古玉史论[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6]杨伯达.辽金玉的特色及其与宋玉的异同[J].美术观察,1996(5).
    [7]杨伯达.宋——清玉器文化面面观[A].邓聪:东亚玉器[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98.
    [8]徐琳.再谈“春水”玉[J].紫禁城,2008(8).
    [9]徐琳.辽代玉魁考[J].考古与文物,2006(4).
    [10]孙建华.契丹族的马具与围猎——从陈国公主目出土文物谈起[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2).
    [11]许晓东.辽代玉盒佩之我见[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4).
    [12]许晓东.辽代琥珀工艺[J].北方文物,2003(4).
    [13]许晓东.辽代琥珀来源的探讨[J].北方文物,2007(3).
    [14]许晓东.契丹人的金玉首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6).
    [15]许晓东.辽代璎珞及其盛行原因的探讨[A].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
    [16]于宝东.辽代玉器文化因素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17]于宝东.契丹民族玉器述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18]云希正,徐春苓.两宋辽金玉器比较研究[A].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9]苏芳淑.契丹玉和琥珀雕饰初论[A].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0]周晓晶.独运匠心的辽代玉器[A].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1]曲石.两宋辽金玉器[J].中原文物,2001(6).
    [22]张郁.辽陈国公主夫妇殡葬服饰小记[J].文物,1987(11).
    [23]楼宇栋.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器和水晶[J].中国文化,1994(2).
    [24]白化文.璎珞、华鬘与数珠[J].紫禁城,1999(1).
    [25]村松哲文.中国南北朝时期菩萨像胸饰之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6(4)(译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美术史学会《美术史研究》第37号,1999年12月).
    [26]许星.佛教造像服饰探析[J].装饰,2003(8).
    [27]张茵.璎珞小考[J].装饰,2005(8).
    [28]李敏.敦煌莫高窟唐代前期菩萨璎珞[J].敦煌研究,2006(1).
    [29]阮丽.隋代佛像的分类与造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30]塔宏伟.契丹璎珞:辽代内陆欧亚草原文化互动的个案观察[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1]刘宁.对辽代器物装饰纹样研究的几点认识[A].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
    [32]马文宽.辽墓辽塔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兼谈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J].考古,1994(8).
    [33]张郁.草原丝绸之路——契丹与西域[A].孙进己,冯永谦,苏天钧主编.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辽)[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34]田广林.论草原丝绸之路[A].国学研究:第13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5]苏赫,田广林.草原丝绸之路与辽代中西交通[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9(4).
    [36]付宁.史前至12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东西文化交流——以考古发现为主进行的探讨[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7.
    [37]王姝.关于鸡冠壶的几个问题[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38]孙泓.西方文化在辽代的传播[A].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
    [39]刘浦江.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J].佛教研究,1996(5).
    [40]张国庆.论辽代家庭生活中佛教文化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6).
    [41]黄震云.论辽代宗教文化[J].民族研究,1996(2).
    [42]黄春和.浅论辽代佛教艺术[J].沧桑,2009(6).
    [43]霍杰娜.辽墓中所见佛教因素[J].文物世界,2002(3).
    [44]许晓东.佛教对辽代工艺的影响[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2).
    [45]尤李.佛教对辽朝社会的影响管窥[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5).
    [1]冯永谦.辽宁省建平、新民的三座辽墓[J].考古,1960(2).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右旗敖包恩格尔辽墓[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6(1).
    [4]前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6(3).
    [5]兴安盟文物工作站.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辽墓清理简报[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6]苏日泰.科右中旗巴扎拉嘎辽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2).
    [7]辽宁省博物馆.阜新南皂力营子一号辽墓[J].辽海文物学刊,1992(1).
    [8]刘谦.辽宁锦州张扛村辽墓发掘报告[J].考古,1984(11).
    [9]项春松.克什克腾旗二八地一、二号辽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3).
    [10]敖汉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敖汉旗沙子沟、大横沟辽墓[J].考古,1987(10).
    [11]张洪波,李智.北票泉巨涌辽墓发掘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90(2).
    [12]陈金梅.辽宁北票市下瓦房沟发现一座辽墓[J].北方文物,2002(4).
    [1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阜新梯子庙二、三号辽墓发掘简报[J].北方文物,2004(1).
    [1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辽代墓葬[J].考古,2004(7).
    [15]辽宁省博物馆,辽宁铁岭地区文物组发掘组.法库叶茂台辽墓纪略[J].文物,1975(12).
    [16]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虎吐路辽墓[J].北方文物,1988(3).
    [1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右中旗双龙岗辽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1).
    [18]赤峰市博物馆.赤峰市哈喇海沟辽墓清理报告[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2).
    [19]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花根塔拉辽墓出土文物及其族属和年代[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C].福州:国际华文出版社,2001.
    [20]阜新市博物馆筹备处.辽宁阜新县契丹辽墓的清理[J].考古,1995(11).
    [21]项春松.上烧锅辽墓群[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2).
    [2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建平县两处辽墓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91(3).
    [23]冯永谦.北票柳条沟辽墓[J].辽宁文物,1981(1).
    [24]林茂雨等.法库李贝堡辽墓[J].北方文物,2001(3).
    [25]王刚,吕清.林西县五间房辽墓清理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1).
    [26]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北尚义囫囵村发现辽代石棺墓[J].文物春秋,1990(4).
    [27]靳枫毅.辽宁朝阳前窗户村辽墓[J].文物,1980(12).
    [2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29]朝阳地区博物馆.辽宁朝阳姑营子辽耿氏墓发掘报告[A].孙进己,冯永谦,苏天钧主编.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辽)[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30]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顺义县文物管理所.北京顺义安辛庄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2(6).
    [31]王刚.内蒙古林西县小哈达辽墓[J].考古,2005(7).
    [32]吕学明.建平唐家杖子辽墓清理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97(1).
    [33]贲鹤龄,王崇存,哈日呼.内蒙古扎鲁特旗哲北辽代墓葬群[J].北方文物,2002(4).
    [34]李霖.河北承德县道北沟村辽墓[J].考古,1990(12).
    [35]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扎鲁特旗浩特花辽代壁画墓[J].考古,2003(1).
    [36]富占军.内蒙古商都县前海子村辽墓[J].北方文物,1990(2).
    [37]武家昌.喀左北岭辽墓[J].辽海文物学刊,1986(1).
    [38]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林稿辽代壁画墓[A].考古学集刊:1[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97.
    [39]王建群,陈相伟.库伦辽墓发掘报告[A].孙进己,冯永谦,苏天钧主编.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辽)[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40]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彰武县文物管理所.辽宁彰武的三座辽墓[J].考古与文物,1999(6).
    [41]鲁宝林,辛发,吴鹏.北镇耶律宗教墓[J].辽海文物学刊,1993(2).
    [42]武亚芹,王瑞青.内蒙古科左中旗小努日木辽墓[J].北方文物,2000(3).
    [43]孟建仁,钱玉成.突泉县西山村辽墓[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44]翁牛特旗文化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9(4).
    [4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右中旗双龙岗辽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1).
    [4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北宁市鲍家乡桃园村太平滩辽墓[J].北方文物,2002(1).
    [47]河北滦平县博物馆.河北滦平县银窝沟辽墓[J].北方文物,1997(3).
    [48]李文信.义县清河门辽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4(8).
    [49]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昭乌达盟宁城小刘杖子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61(9).
    [50]阜新市文物工作队,彰武县文物管理所,阜新市博物馆.阜新程沟辽墓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98(2).
    [5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法库县叶茂台23号辽墓发掘简报[J].考古,2010(1).
    [52]赤峰市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赤峰阿旗罕苏木辽墓清理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1).
    [53]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皮匠沟1、2号辽墓[J].文物,1998(9).
    [54]郑隆.赤峰大窝铺发现一座辽墓[J].考古,1959(1).
    [55]哲里木盟博物馆.库伦旗第五、六号辽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2).
    [56]许继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富拉尔基辽墓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99(3).
    [57]赤峰市博物馆考古队,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温多尔敖瑞山辽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3(3).
    [58]马洪路,孟庆忠.法库叶茂台十九号辽墓发掘简报[J].辽宁文物,1982(3).
    [59]王修治.黑龙江肇东县蛤喇城古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1(7).
    [60]康平县文化馆文物组.辽宁康平县后刘东屯辽墓[J].考古,1986(10).
    [61]阎文儒.辽西省义县清河门附近辽墓的发掘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1(2).
    [62]田华,胡秀杰,周美茹.黑龙江省绥滨永生墓群原貌[J].北方文物,1992(3).
    [63]黑龙江博物馆.哈尔滨东郊的辽、金遗址和墓葬[J].考古,1960(4).
    [64]方明达,王志国.绥滨县奥里米墓葬抢救性发掘[J].北方文物,1999(2).
    [65]云瑶,日平.黑龙江省大庆市沙家窑发现的辽代墓葬[J].北方文物,1991(2).
    [66]张少青.辽宁康平发现的契丹辽墓概述[J].辽海文物学刊,1989(2).
    [67]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蓟县文物保管所.天津市蓟县独乐寺塔[J].考古学报,1989(1).
    [68]朝阳北塔考古勘察队.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地宫清理简报[J].文物,1992(7).
    [69]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山西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山西省雁北地区文物工作站,山西省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山西应县佛宫木塔内发现辽代珍贵文物[J].文物,1982(6).
    [70]德新,张汉君,韩仁信.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发现辽代佛教文物[J].文物,1994(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