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中宗教文化意象的表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派系之一,形成于4—8世纪,在17世纪获得了自己的独立性,由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于公元988年正式引入俄国,并定为国教。迄今为止,东正教的宗教思想统治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世界一千多年,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经济、历史、艺术等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决定着俄罗斯民族的思维方式及民族个性。除此以外,东正教也影响着东欧、近东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影响着这些地区诸文化领域的发展。因此,要了解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人民以及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就必须了解东正教。
     对中国读者来说,阅读文学作品是了解东正教的途径之一。因此,做好文学作品中有关东正教宗教用语的翻译是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文学作品是各种文化因素的载体,其中就包括宗教文化。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就是一部蕴含了丰富东正教文化知识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就能对东正教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过,前提是作品中与宗教有关的用语的翻译应是正确的,否则,只会给读者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造成“文化误导(misleadness)”。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民对天主教和新教的接触和了解相对
    多一些,对这两大派系宗教的教义、教规和术语更为熟悉,因
    此,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每当遇到有关宗教用语的翻译时,
    译者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东正教的宗教用语译为天主教或
    新教、甚至佛教的用语。本论文就是针对这一情况,对《复活》
    中的宗教用语翻译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翻译及东正教的有关问题和《复活》的内容作了简要
    介绍,论述了为表达原作中的宗教意蕴正确行文的必要性。
     2、对《复活》一书中出现的宗教用语的翻译问题从两大方
    面展开论述。
     (l)东正教有关术语的翻译。这一部分又包含四个方面的
    内容:
     a、神职人员职务名称的翻译。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译者容
    易将天主教和新教对相应神职职务的称谓用来译称东正教的
    神职职务。比如,把“辅祭(及、卿H)”译为“助祭”,把“副
    辅祭(八、。、oK)”译为“执事”等;
     b、神职人员服饰的翻译。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译者对
    神职人员的服饰了解不多,并且有的服饰的译名在翻译上无先
     2
    
    例可循,于是便用佛教用语来译称东正教神职人员的服饰。比
    如,用“肩裂装”来译称“司祭圣带(enH,ax彻、)”,用“僧
    袍”来译称“长袍圣衣(poa)”,用“法衣”来译称“圣事圣
    衣(pH3a)”等;
     c、宗教设施与宗教器具名称的翻译。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用新教或天主教的用语来译称东正教的宗教设施与宗教器具,
    比如,将“圣桌(npeeTo:)”译为“圣坛”;以及将具有浓厚
    宗教色彩的术语名词译为普通名词。比如,将“圣杯(3加oT朋
    Ha坦a)”仅译为“金碗”等;
     d、宗教仪式名称的翻译。这里的主要问题仍是用新教或天
    主教的用语来译称东正教的宗教仪式名称,而且还存在对同一
    宗教仪式前后译名不一致的问题。比如,将“圣体血
     (:。叮prH,)”译为“弥撒”、“礼拜”等。
     (2)东正教教义的翻译。包括对“独一上帝”教义的翻译
    和与之相关的教义的翻译,以及词语宗教性内涵译义的完整表
    达。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译者是否将原文所表达宗教含义完整地
    翻译了,是否挖掘了字面义下所隐含的深层宗教涵义,这将决
    定译文是否在更高层次上忠实于原文。比如,6o‘H认M即不能
    仅译作“世界”,而应译作“上帝创造的世界”或“上帝的世
     3
    
    界”;不能将mpTs。。皿W删a照直译为“已经死去的女人”,
    而应译为“没有灵魂的女人”;noxPxP。。coo。TM。不能仅译作
    “互吻三下\ 而应译作“按复活节礼节互吻三下”等。
     3、简要论述了汉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主要针对汉语文化意
    象对原文与宗教文化意象的替代现象展开论述。比如,用儒家
    的思想“天(天命)”来译称“上帝历ory’等。
     4、最后对本论文的写作目的、论文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作
    了一简要总结。
    宗教用语的翻译是前人在翻译问题研究上涉及得较少的一个
    方面,本文也仅是在这一问题上作了一个初步尝试,疏漏与错
    误之处敬请指正。
引文
1、1986
    2、1982
    3、1983
    4、1985
    5、1992
    6、1999
    7、1957
    8、1998
    9、
    
    1999
    10、1991
    11、1980
    12、1999
    13、1985
    14、1997
    15、1951
    16、1975
    1、蔡毅、段京华编著,《苏联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巴尔胡达罗夫[苏]著,《语言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翻译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4、张今著,《文学翻译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6、孙致礼著,《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译林出版社,1999
    7、王秉钦著,《文化翻译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8、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9、马祖毅著,《中国翻译简史(修订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10、杨自俭、刘学云编,《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11、王福祥、吴汉樱编,《文化与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12、汪剑钊著,《中俄文字之交》,漓江出版社,1999
    13、乐峰著,《东正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4、黄心川、戴康生等编著,《世界三大宗教》,三联书店出版社,1981
    15、《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
    16、G.F.穆尔[美]著,《基督教简史》,商务印书馆,1981
    17、F.J.斯特朗[美]著,《宗教生活论》,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18、赫克著,《俄国革命前后的宗教》,学林出版社,1999
    19、别尔嘉耶夫著,《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东方出版社,1998
    20、别尔嘉耶夫著,《俄罗斯灵魂》,学林出版社,1999
    21、叶夫多基莫夫著,《俄罗斯思想中的基督》,学林出版社,1999
    
    
    22、任光宣著,《俄国文学与宗教》,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
    23、张达明著,《东正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4、刘光准、黄苏华著,《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5、王志耕编选,《托尔斯泰读书随笔》,上海三联书店,1999
    26、上海译文出版社编,《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7、汤一介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28、安启念著,《东方国家的社会跳跃与文化滞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9、杨伯俊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
    30、唐宇元主编,《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传(3)》,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3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编,《简明基督教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社,1992
    32、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3、《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34、郝建恒主编,《中俄关系史译名词典》,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5、代彭康、陈邦俊主编,《圣经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36、朱达秋著,俄罗斯宗教与俄语成语,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37、高洪儒著,漫谈与东正教节日有关的俄语词语,载《外语研究》,1991年第4期
    38、丁昕著,俄语中的委婉语,载《外语学刊》,1987年第1期
    39、范文芳著,文化翻译与读者,载《上海科技翻译》,1992年第3期
    40、王宪生著,翻译要对译文读者负责,载《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第4期
    41、朱达秋著,关于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的几点思考,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42、王东风著,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载《中国翻译》,1998年第5期
    43、张柏然、姜秋霞著,心理同构与美的共识,载《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