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碗碗腔是原陕西关中东部地区盛行的皮影戏腔调,后流传到河南、山西一带。
     碗碗腔成熟于清朝初年。音乐上和以板胡为主的秦腔不同,以敲击铜碗来确定乐曲的轻重缓急,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且以上句押韵落板,非常少见;皮影表演的历史要追溯到汉代以前,选材考究,人物造型生动鲜明,有强韧的生命力。建国后经过改良发展,开始搬上舞台由演员演出,并先后成立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和大荔县碗碗腔剧团,后者因经营艰难已被撤销;前者坚持舞台搬演,对碗碗腔进行着新的改革和弘扬。
     与城市院团不同,民间的碗碗腔演出仍是皮影戏形式,多为五六人组成,行动方便,不择场地,长年活动于民间的村镇宅院。因为各种原因,老艺人越来越少,又缺乏继承,演出稀缺,碗碗腔皮影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迅速消亡,拯救、保护刻不容缓。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虽然皮影在本土遭遇冷遇,却并不妨碍它们“走出去”:少数著名艺人和班社经常被邀请出国演出,在当地找不到传人的皮影艺人却招收了洋弟子;一些国外专家组成的考察团也正在把我们的的历史资料转化为他们的学术成果,用重金收购我们祖先留下的家底,古老的文化资源正在严重流失。而初步梳理碗碗腔发展史、整理和研究现有的演出资料、分析民间班社的演出和生存状况,正是本文的特点和重点。
     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关于碗碗腔源流的梳理和分期,此工作前人未曾做过,笔者希冀能补此空白,为更深一步的研究建立初步的基础。第二章为碗碗腔剧目研究,分别对折子戏和大戏进行文本探讨,并结合演出情况进行具体评价。第三章为碗碗腔表演艺术研究,分别从造型艺术、制作工艺、演出形态及音乐四个方面凸现剧种的特殊性,并对碗碗腔搬进剧场的经验作初步的总结。最后一章是对艺人的采访整理。意在客观、真实地把剧种原生态的生存现状记录下来,为保护、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艺术品种做材料上的准备。
     对碗碗腔剧种的研究,不仅能够折射出地方小戏的发展路径,为小剧种的命运提供一份个体备案;同时,对于远未停歇的戏曲改革,也具有参照和借鉴意义。
Wan Wan Opera, originally was the popular shadow play tune-pattern in the east of Guanzhong region in Shaanxi. Afterward it spread to He’nan and Shanxi.
     Wan Wan Opera was mature in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Musically, different from Shaanxi Opera's focus on Banhu,Wan Wan Opera with its thick regional feature shows its melody by knocking the copper bowl. The way it rhymes is seldom. The history of using shadow play in Wan Wan Opera dated back to even before Han Dynasty. Its selected material, vivid characters endowed Shadow Play with vitality. Developed after coming into be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was moved to stage and performed by actors. Successively two relevant troupes were established--Meiwan troupe of Shaanxi Opera Research Institute and Dali Wan Wan Opera troupe. The latter was cancelled later but the former still keeps on improving Wan Wan Opera.
     Different from the city troupes, folk Wan Wan Opera still keeps its form of shadow play. Normally five or six people are enough for the whole performance. For different reasons, experienced entertainers become less and less. Plus no successors and fewer performances, Wan Wan Opera is dying at an extraordinary speed. It's urgent to save it now. A remarkable phenomenon is that though shadow play was out in the cold in mainland, it is popular abroad. A handful of famous entertainers and troupes are often invited to perform abroad. Difficult to find successor in mainland, they recruited foreign prentices. Some foreign experts try to transform our history documents into their own academic results by purchasing our cultural inheritance with loads of money. Therefore, pilot comb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n Wan Opera, sorting and studying the existing performance material,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and living situation of folk troupes is the focus of this dissert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1 concerns the combing and dividing of Wan Wan Opera's headstream, which hasn't been mentioned in any relevant papers before. The writer hopes it can found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future. Chapter 2 studies the list of plays of Wan Wan Opera. After respectively discussing folding dramas and grand dramas, it gives detail evaluation combining different performing circumstance. Chapter 3 is the study about performing arts of Wan Wan Opera - from the particularity shown in plastic arts, producing technics, performance appearances and music to draw rudimentary conclusion on the experience of moving Wan Wan Opera to theatre. The last chapter sorts the interviews with entertainers. The purpose is to objectively record the existence of primitive opera and to prepare material for protecting this kind of art from dying.
     The research on Wan Wan Opera not only refract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local operas, but also provides an individual case for small operas. Meanwhile, it means a lot for ceaseless opera innovation.
引文
1杨世科《陕西碗碗腔简介》,《陕西省戏曲剧院院刊》1979年11
    2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中华书局《文史》第19辑
    3江玉祥《试论明代的影戏及相关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5期
    4江玉祥《中国影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5佟晶心《中国影戏考》,《剧学月刊》第3卷第11期,1934年11月
    
    6渭南地区戏曲志编纂委员会《渭南地区戏曲志》,三秦出版社1989年
    7艾群《碗碗腔和阮咸》)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档案
    8田益荣《华剧》,见《陕西传统剧目说明》,陕西省剧目工作室编,内部资料
    9郭守义《华阴老腔皮影》,见《陕西戏剧史料丛刊》第一辑,陕西戏剧曲志编辑部1983
    10郭守义《华阴老腔皮影》,见《陕西戏剧史料丛刊》第一辑,陕西戏剧曲志编辑部1983
    11于超武、段有才《张家父子与秦东皮影》,《当代戏剧》2006年第2期
    
    12民国18年铅印本《翼城县志》
    13张韬《华县皮影的辉煌衰落》,《中华艺术家报》2006年10月20日
    14墨遗萍《湾儿腔史话》,《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刊》1980年1月
    
    15任国保《五十年足迹——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大事记》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
    16田建军《梦回梨园》内部出版
    17 《华县戏剧概况》,《陕西戏剧史料丛刊》第二辑,《陕西通志·戏剧志》、《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编委会编印,1983年11月
    18《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大会纪念刊》,(省文化厅收藏)
    19田建军《梦回梨园》内部出版
    20田建军《梦回梨园》内部出版
    21张韬《华县皮影的辉煌衰落》,《中华艺术家报》2006年10月20日
    22唐丽思《华剧》,《大公报》1987年9月17日
    2冯光宓《浅谈〈梨花魂〉的得与失》,《陕西文化》1984年2月
    3盛泽《善恶“分明”带来的问题——华剧〈杨贵妃〉观后》,《当代戏剧》1987年3月
    4阎洁、阳荣《从〈梨花魂〉想到的》,《陕西文化》1984年2月、
    5费秉勋《谈〈梨花魂〉的思想和艺术》,《陕西文化》1984年2月
    
    26费秉勋《谈〈梨花魂〉的思想和艺术》,《陕西文化》1984年2月
    2费秉勋《谈〈梨花魂〉的思想和艺术》,《陕西文化》1984年2月
    
    28魏怡《〈法门轶事〉整体结构的艺术构思及舞台体现》,《当代戏剧》1991年第2期
    2韩邦利《法门迎佛骨志在兴大唐——评华剧〈法门轶事〉》,《陕西文化》1984年第2期
    3甄石《洋剧“土”演,中西合璧——记芬兰现代话剧〈真的、真的〉登上华剧舞台》,《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第4期
    
    
    30雷守正《排练场上的断想》,《戏友》1998年第6期
    2《由宽容所散发出的人类悲情之美——评大型现代戏〈风流婆媳〉》,《戏友》1998年第6期
    32赵黛明《吕梁山上的百灵鸟》,《戏友》1998年第6期
    2刘乃崇蒋健兰《漫谈碗碗腔〈风流父子〉》,《戏友》1998年第2期
    34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11月
    2麻国钧《明傩与明剧》,《戏剧》1994年2月
    
    36蔺成江《渭南皮影在四川》,《渭南民间皮影》,渭南民间皮影戏剧学会编印
    2姜炳泰《“李十三”十大本说明》,《陕西传统剧目说明》,陕西省剧目工作室编,1958年
    3姜炳泰《“李十三”十大本说明》,《陕西传统剧目说明》,陕西省剧目工作室编,1958年
    1高泽、王禾、辛景生《李十三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40许正言、谢展海《对〈金碗钗〉改编和演出上的一点意见》,《西安戏剧》1958年第11期
    41陇子《〈金碗钗〉是一出好戏》,《西安戏剧》1958年第11期
    2欧阳予倩《秦腔〈三滴血〉和碗碗腔〈金碗钗〉》,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档案
    3朱侣《〈金碗钗〉有改良必要》,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档案
    45本报讯《戏曲电视片〈金碗钗〉拍摄知难而进》,《西安晚报》2002年10月9日
    46本报讯《戏曲电视片〈金碗钗〉拍摄知难而进》,《西安晚报》2002年10月9日
    47尉葆初《茁壮的老人——访皮影雕刻家樊春岐》,《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会刊》
    48尉葆初《茁壮的老人——访皮影雕刻家樊春岐》,《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会刊》
    49封至模《皮影名艺人“一杆旗”》,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档案
    2江玉祥《中国影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51蔺成江《渭南皮影在四川》,《渭南民间皮影》,渭南民间皮影戏剧学会编印
    52吴德《我们怎么把碗碗腔搬上舞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档案
    2陕西省戏曲剧院《碗碗腔搬上舞台的几点体会》,《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大会会刊》第5期
    3仿仁《漫谈金碗钗的演出和其他》,《西安戏剧》1957年第8期
    4大荔县剧团第一团《我团是怎样继承和学习碗碗腔的》,《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大会会刊》第7
    
    56雷达《红杏出墙展新姿——评碗碗腔新编历史剧〈杨贵妃〉》,《新时期陕西戏剧艺术论》,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6月
    2吴德《我们怎么把碗碗腔搬上舞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档案
    3吴德《我们怎么把碗碗腔搬上舞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档案
    4吴德《我们怎么把碗碗腔搬上舞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档案
    
    
    60大荔县剧团第一团《我团是怎样继承和学习碗碗腔的》,《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大会会刊》第7期
    61仿仁《漫谈金碗钗的演出和其他》,《西安戏剧》1957年第8期
    
    62茅稚《漫谈“兵火缘”的艺术创造》,《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大会会刊》第9期
    63陕西省戏曲剧院《碗碗腔搬上舞台的几点体会》,《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大会会刊》第5期
    64陕西省戏曲剧院《碗碗腔搬上舞台的几点体会》,《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大会会刊》第5期
    65吴德《我们怎么把碗碗腔搬上舞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档案
    顾颉刚《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文史》第19辑,中华书局1983
    顾颉刚《滦州影戏》,《剧学月刊》第二卷6期,1934年6月
    佟晶心《中国影戏考》,《剧学月刊》第3卷第11期,1934年11月
    耿端方《给“金碗钗”提几点意见》,《西安戏剧》1957年第11期
    仿仁《漫谈金碗钗的演出和其他》,《西安戏剧》1957年第8期
    许正言谢展海《对“金碗钗”改编和演出上的一点意见》,《西安戏剧》1958年第11期
    陇子《“金碗钗”是一出好戏》,《西安戏剧》1958年第11期
    王斌《在“金碗钗”一剧中我演卢克成的一点体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资料室艺术档案
    张锦璧《大胆的尝试——谈搬上舞台的碗碗腔<借水赠钗>的演出》,《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纪念刊》
    本报讯《戏曲电视片〈金碗钗〉拍摄知难而进》,《西安晚报》2002年10月9日
    杨世科《陕西碗碗腔简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刊》1979年11月
    墨遗萍《湾儿腔史话》,《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刊》1980年1月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室《碗碗腔简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刊》1981年4月
    艾群《碗碗腔和阮咸》,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资料室艺术档案
    杨世科《碗碗腔简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刊》1982年第2期
    安琪《简评<梨花魂>的历史真实》,《陕西文化》1984年第2期
    阎洁《从<梨花魂>想到的》,《陕西文化》1984年第2期
    冯光宓《浅谈<梨花魂>的得与失》,《陕西文化》1984年第2期
    费秉勋《谈<梨花魂>的思想和艺术》,《陕西文化》1984年第2期
    韩邦利《天宝年间得一幅动乱画面——谈碗碗腔<梨花魂>》,《陕西文化》1984年第2期
    王志直《<法门轶事>武媚娘性格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刊》第2期
    魏怡《〈法门轶事〉整体结构的艺术构思及舞台体现》,《当代戏剧》1991年第2期
    盛泽《善恶“分明”带来的问题——华剧〈杨贵妃〉观后》,《当代戏剧》1987年3月
    阎洁、阳荣《从〈梨花魂〉想到的》,《陕西文化》1984年2月
    党唏光《碗碗腔音乐基础知识讲座(续)》,《当代戏剧》1985年第6期
    卢原夫《勇于开拓者的苦与乐——写在<真的,真的>上演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刊》1993年第2期
    马俊宏《标新立异创奇迹——华剧<真的,真的>演出评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刊》1993年第2期
    雷守正《排练场上的断想》,《戏友》1998年第6期
    赵黛明《吕梁山上的百灵鸟》,《戏友》1998年第6期
    刘乃崇蒋健兰《漫谈碗碗腔〈风流父子〉》,《戏友》1998年第2期
    赵克谦《凝重的风流——观新编现代戏〈风流父子〉》,《戏友》1998年第6期
    驩之《花部泰斗——伟大的戏曲家李芳桂》,《渭南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陈胜莲等《化石,还活着——华州皮影戏雕镂与演唱艺术的历史传统》,《渭南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
    甄石《洋剧“土演”中西合璧——记芬兰话剧<真的,真的>登上华剧舞台》,《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4月
    廖奔《傀儡戏略史》,《民族艺术》1996年第4期
    曹晓芳《山西侯马皮影戏考察报告》,《西安音乐学院院报》第19卷第1期
    陈旭《最后的关中皮影》,《新西部》2005年8月号
    杨军燕《对皮影戏衰落的思考》,《艺术教育》2006年第5期
    李建新《皮影戏的南派与北派》,《大舞台》2005年第6期
    王馨欣《现代皮影与艺术传播》,《现代艺术与设计》2005年11月
    李榕《拯救华县皮影》,《新西部》2006年2、3期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碗碗腔一览表》,《戏曲研究院院刊》2006年2月
    朱哲《皮影戏入疆的传说》,《当代戏剧》2000年第4期
    王世伦《金碗钗的作者究竟是谁?》,《当代戏剧》2001年第03期
    沈宇《华县皮影》,《西安晚报》2005年12月15日
    封至模《皮影名艺人“一杆旗”》,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档案
    张琪《沙苑寻踪》,《当代戏剧》2004年第1期
    赵家瑞、王炳智《秦陇川原皮影戏》,《丝绸之路》1999年第2期
    赵志恭《试谈<白玉钿>的梦境处理》,《陕西戏剧》1960年第1期
    魏伯庆《同朝皮影与碗碗腔》,《当代戏剧》2004年第3期
    段纪刚《铜碗击节走天下》,《当代戏剧》2006年第2期
    吴德《我们怎么把碗碗腔搬上舞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资料
    于超武、段有才《张家父子与秦东皮影》,《当代戏剧》2006年第6期
    鹤坪《最后的民间——陕西华县碗碗腔皮影艺人写真》,《新西部》2005年第8期
    康保成等《潮州影系的个案研究——关于陆丰皮影的田野考察》,《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
    康保成《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陈晓《皮影戏的源流》,《文史月刊》2005年第11期
    虞平《皮影邮票和皮影艺术》,《中国邮政》1995年第6期
    江玉祥《试论明代的影戏及相关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5期
    江玉祥《文化名人与皮影戏》,《文史杂志》2003年第5期
    江玉祥《文化名人与皮影戏之二》,《文史杂志》2005年第5期
    江玉祥《文化名人与皮影戏之三》,《文史杂志》2006年第3期
    江玉祥《清代四川皮影戏中的“十殿”戏》,《四川戏剧》1994年第2期
    陈顺辉《中国古代的影戏》,《华夏文化》1998年第2期
    张晋元《皮影戏的渊源与流播》,《当代戏剧》1998年03期
    廖奔《傀儡戏略史》,《民族艺术》1996年第4期
    庆振轩《宋金影戏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孔美艳《山西影戏史略》,《戏曲研究》第60辑
    张一朱景义《山西皮影》,《文史知识》1989年12月
    杨祖愈《论中国影戏的起源》,《戏曲艺术》1988年4月
    麻国钧《明傩与明剧》,《戏剧》1994年2月
    陈多《古傩略考》,《戏剧艺术》1989年第3期
    王锦光洪震寰《中国古代的影戏》,《文史知识》1986年2月
    李跃忠《“手影戏”的戏剧形态辩》,《艺术百家》2005年4月
    曹振峰《中国的皮影艺术》,见《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民间玩具·剪纸皮影》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9月版
    李美燕《台湾影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推广——台湾县竹围国小皮(纸)影戏个案研究》,国立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华慈祥《中国影戏三题》,《东南文化》2001年第9期
    杨祖愈《论中国影戏的起源》,《戏曲艺术》1988年4月
    蔺成江《渭南皮影在四川》,《渭南民间皮影》,渭南民间皮影戏剧学会编印
    欧阳予倩《秦腔“三滴血”和碗碗腔“金碗钗”》,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资料室艺术档案
    唐丽思《华剧》,《大公报》1987年7月2日
    江上舟《皮影、碗碗腔、华剧》,《新晚报》1987年7月9日
    《地方戏曲展下月举行各场门票明日起预售》,《新晚报》1987年8月17日
    《中国地方戏曲展邮购订票已开始》,《新晚报》1987年8月18日
    江上舟《越剧之后看华剧》,《新晚报》1987年9月14号
    金建《“华剧”的示范讲座》,《大公报》1987年9月14号
    钟景辉《华剧、赫貇坊、中天》,《大公报》1987年9月15日
    《戏曲展华剧上演》,《新报》1987年9月15日
    《陕西省华剧团日自西安抵港明日起在新光演出》,《电视日报》1987年9月15日
    《陕西省华剧团昨到港将为中国戏曲展演出》,《影视报》1987年9月15
    叶中敏《吉剧华剧具乡土气息》,《大公报》
    《华剧首次在港登场,李瑞芳今演杨贵妃》,《大公报》1987年9月16日
    《陕西华剧团负责人昨午出席示范讲座》,《新晚报》1987年9月16日
    《“杨贵妃”主题明确》,《新晚报》1987年9月16日
    唐丽思《华剧上场》,《大公报》1987年9月17日
    何路通《陕西戏曲》,《文汇报》1987年9月11日
    《陕西华剧团首次来港》,《文汇报》1987年9月15日
    谢雨凝《华剧》,《文汇报》1987年7月18日
    《李瑞芳相关演讲,从皮影到华剧》,《文汇报》1987年9月12日
    梁之挈《崔护重来》,《文汇报》1987年8月17日
    《陕西省华剧团访港》,《成报》1987年9月15日
    《名演员示范》,《成报》1987年9月11日
    《中国地方戏曲展演于九月一日开幕》,《成报》1987年8月18日
    《中国地方戏曲展八七九月一日在新光首演》,《电视日报》1987年8月15日
    《华剧旋律中揉进佛经音韵——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华剧团<法门轶事>新人耳目》,《文化艺术报》1989年9月12日
    严彤、张远《中芬文化自相通——欧洲戏剧首次移成华剧演出观感》,《星期天》1992年10月31日
    长弓《新的探索新的成功——华剧<真的,真的>首演侧记》,《文化艺术报》1992年11月14日
    马俊宏《苍茫的世界,人性的悲哀——观华剧<真的,真的>》,《文化艺术报》1992年11月14日
    《一次开拓性的艺术实践——小评华剧<真的,真的>》,《中国文化报》1993年5月16日
    孙豹隐《探索成功启迪——看华剧<真的,真的>》,《中国文化报》1993年2月7日
    曲六乙《中国戏曲与北欧风情的审美融合》,《陕西日报》1993年9月16日
    李明贤《我区民间皮影戏简介》,《临渭报》1997年2月3日
    《戏曲电视片<金碗钗>拍摄知难而进》,《西安晚报》2002年10月9日
    《皮影戏:能否坚守最后一块阵地?》,《南方都市报》2005年11月7日
    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高承《事物纪原》中国戏剧出版社1978
    张耒《续明道杂志》中华书局1990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吴自牧《梦粱录》中华书局1985
    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社会》、卷六《诸色技艺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无名氏《百宝总珍集》齐鲁书社1995
    张戒《岁寒堂诗话》中华书局1983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
    陈继儒《太平清话》中华书局1985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无名氏《梼杌闲评》中华书局2005
    吴骞《拜经楼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成都竹枝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不题撰人《乾隆游江南》华夏出版社1995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中华书局1987
    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11月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四)、(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傅惜华《中国古典戏曲总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孙楷第《傀儡戏考原》(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
    孙楷第《近代戏曲原出宋代傀儡戏影戏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2
    董每戡《说“影戏”》、见《董每戡文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董每戡《说“傀儡”》、见《董每戡文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孟瑶《中国戏曲史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
    周贻白《周贻白戏剧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钟敬文《谈谈民族的下层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丁言昭《中国木偶史》学林出版社1991
    江玉祥《中国影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姜全子等《凭灯观影走华州》台湾出版
    赵建新《陇东南影子戏初编》,财团法人施合政民俗文化基金出版1995
    阿维《皮影戏》朝花美术出版社1995
    关俊哲《北京皮影戏》北京出版社1959
    陈义敏《中国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北京出版社1959
    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北京皮影》中央美术出版社1953
    魏力群《民间皮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魏力群《皮影之旅》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刘丹桂《四川皮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赵少华《中国面具皮影》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
    沈珉《中国传统皮影》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虞哲光《皮影戏艺术》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
    梁志刚《关中皮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刘锐华《喜事:皮影剧本/居尚》河北人民出版社1958
    陕西省群众艺术馆《陕西皮影》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
    党唏光《碗碗腔音乐》(书稿,待出版)
    《碗碗腔选曲》第一集长安书店1960
    渭南市临渭区文体局《李十三十大本》内部出版2000
    李明贤、李军民《李十三轶闻趣说》内部出版1999
    高泽、王禾、辛景生《李十三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马忠义主编《李瑞芳五十年艺术生涯》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
    任国保《五十年足迹——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大事记》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
    李亦园《文化的图像——文化发展的人类学探讨》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
    田仲一成《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田仲一成《中国的宗族与戏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薛瑞兆《宋金戏剧史稿》三联书店2005
    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东方出版中心2004
    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刘致中《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中国戏曲志》(陕西卷)1980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1980
    马理等《陕西通志》三秦出版社2006
    乾隆年《永平府志》
    乾隆年《临潼县志》
    《重修华县县志稿》(1946年)
    《渭南市戏剧志》1987
    《渭南地区戏曲志》三秦出版社1989
    《陕西省戏剧志·省直卷》三秦出版社1994
    《陕西省戏剧志·渭南地区卷》三秦出版社1994
    《陕西省戏剧志·咸阳市卷》三秦出版社199《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市卷》三秦出版社1994
    《陕西省戏剧志·榆林地区卷》三秦出版社1994
    《陕西省传统剧目汇编》之《华剧》陕西省文化局1980
    《陕西戏曲史料丛刊》陕西戏剧志编委会编辑部1983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大会纪念刊》,(省文化厅收藏)
    《陕西戏曲在北京演出评论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收藏)
    《陕西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陕西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大会会刊》,(陕西省文化厅收藏)
    《陕西省第二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会刊》,(陕西省文化厅收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其中介绍了陕西东路皮影历史渊源、
    基本内容、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传承谱系、基本特征、主要价值、濒危状况、资金投入情况、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保护内容与十年计划、保障措施等)
    《繁荣皮影艺术发展文化产业——在渭南市皮影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陕西省渭南市皮影协会章程》(草案)
    《渭南市皮影抢救、保护、发展2005-2015十年规划》
    《渭南市纪念建市十周年暨第一届皮影调演日程安排》
    《华县皮影概述》,渭南华县文体局印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简报之“我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大型田野调查》,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5年11月出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魏氏皮影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