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神性与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纳西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个性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川、滇、藏三省毗连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迁徙经历和原始宗教的共同影响,使其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文化。首先,从其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祭天习俗、丧葬礼仪、白石崇拜、猴图腾崇拜、羊和虎等其他神性动物崇拜、尚白忌黑观念、崇尚勇武观念等文化因子,都塑造了纳西族对世界的独特认知方式、审美观、道德观,从而也塑造了纳西族独特的民族个性与民族气质;其次,除了古羌文化渊源外,纳西族还继承了本民族的另一种传统巫文化,即一种类似于西方学术界所说的“萨满(Shamanism)”文化,这对纳西族文化尤其是东巴教文化的形成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次,藏族苯教、藏传佛教文化以及汉传佛教文化、儒家与道家文化也对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以上这些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对纳西族文化产生过影响,使纳西族文化“遗传”或吸收了各种文化因子,从而形成了其最具民族个性的东巴文化,也塑造了纳西族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同样,孕育了纳西族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独特文化也孕育了本民族特殊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审美观、道德观,塑造了其独特的审美精神。
     本文立足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力图从美学、人类学、审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着手,对纳西族文化中所蕴涵的独特审美精神进行探究。力图通过此研究发现纳西族在文明进程中是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的,探微历史进程中纳西族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审美观念是如何从莽莽的状态发展成相对较独立的状态的,揭示纳西族审美精神如何从混沌之境走向澄明之境。文章以纳西族历史为背景,以纳西族及其先民的宗教活动、民俗活动、“艺术”活动、语言文字等为主要素材,以纳西族东巴教文化为重点,以决定纳西族审美精神的自然地理条件、民族迁徙历史、心理条件等三个要素以及纳西族审美精神的内涵、表现形态、艺术形态等问题为核心,试图突破传统美学的拘囿,阐明区别传统审美精神的另一种审美精神——纳西族审美精神。
     从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来看,笔者首先概述了纳西族历史、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等特色文化,并从民族渊源和文化交流碰撞等初探纳西族特色文化的类型、演变和独特的文化心理;其次,通过自然地理条件、民族迁徙历史和宗教三个因素的研究,阐述了它们是如何影响纳西族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心理、审美情感等审美精神结构要素的;再次,通过揭示纳西族审美精神所蕴涵的万物有灵观、图腾崇拜意识、神巫意识、本族意识和崇生、乐生意识,全面呈现出纳西族审美精神的内涵:第四,在呈现纳西族审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神秘、狞厉、拙稚、犷达之审美形态;第五,在审美精神内涵和形态比较清楚的基础上,着重从东巴神话和东巴舞两种艺术形式着手,进一步分析审美精神各要素内涵在艺术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最后从文化多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人类学、美学等角度论述了纳西族审美精神研究的当代意义。
     文章以纳西族东巴教、民俗、神话、故事传说、绘画、舞蹈、文字等为基本材料,力图克服传统美学的影响。吸取了人类学开放性、解放性的优点,吸收了人类学具有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误的进步性,同时吸取了人类学重实证、重客观和美学重抽象、重主观的研究方法来探究纳西先民的审美精神,探微其表现形态,基本克服了文化中心主义思想的美学研究范式的影响。此外,由于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文化材料蕴涵着纳西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民俗习惯、民族艺术、语言文字、思维习惯、人生理想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这使得本研究具有丰富和充实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及理论的意义,也具有丰富中华审美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In the big family of Chinese nationality,Naxi people is one nationality that has the unique culture individuality,and the Naxi people mainly live together in Sichuan, Yunnan and Tibet province contiguous zone.Because of its special environment,the national migration experience and primitive religion's influences,the Naxi nationality has formed its special individuality culture.Firstly,inherited the custom from his ancestor that offer sacrifice to heaven,the funeral etiquette,the white stone worship, the monkey totemism,goat and tiger and others Divine nature animal worship,and the idea of advocating white,resenting black,advocating bravely and the military force and so on.These cultural factors have molded the Naxi nationality's unique cognitive style to the world,the aesthetic standard,the moral outlook,and have also molded its unique nationality individuality and national makings.Secondly,besides the ancient Qiang culture origin,the Naxi nationality has also inherited its own nationality's another traditional witch culture.Namely one kind is similar Shamanism culture called in the Western academic circle,this also plays a vital role on formation of the Naxi nationality culture particularly Dongba religion culture.Thirdly,the Tibetan national minority Ben religion culture,the Tibetan Buddhism culture as well as the Chinese Buddhism culture,the Confucianist culture and Taoism culture,also have had the vital role to the Naxi nationality Dongba culture's formation.In the historical advancement,the above cultures have had the influence on the Naxi nationality culture in a way or another,and enabled the Naxi nationality culture to 'inherite' or absorb each cultural factor.Thus Naxi people has formed the most special Dongba culture,also has molded the Naxi nationality unique nationality individuality and the national spirit.At the same time,the Naxi nationality's unique culture which has bred Naxi nationality's individuality and spirit,also has bred its special understanding world way,the aesthetic idea,the moral outlook,has molded its unique aesthetic spirit.
     Based on the world culture's multiplicity and the richness,the article attempts to research Naxi nationality's unique aesthetic spirit,from esthetics,the anthropology, the esthetic anthropology,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gle of view.And then try to discover Naxi nationality how to carry on production defer to the aesthetic rule in the civilized advancement,to search Naxi nationality's esthetic psychology,esthetic consciousness,esthetic idea,how to develop th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condition from the dim and fuzzy condition,and to reveal Naxi nationality's esthetic spirit how to move towards clear condition from chaos condition.In the article,writer takes the Naxi nationality history as a background,takes the Naxi nationality and its ancestor's religious activities,the folk custom activity,the artistic activity,the language and writing as the main source material,takes Naxi nationality Dongba religion as the key point,and takes geography condition,national migration history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which decided Naxi nationality's esthetic spirit and Naxi nationality esthetic mental connotations,performance shape,artistic shape as cores. And the author attempts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esthetics limits.Finally, expounded another esthetic spirit-- Naxi nationality esthetic spirit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sthetic spirit.
     Looking from the article logical organization and the primary coverage,first,writer has outlined Naxi nationality history,language,writing,religion,ar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 cultures,and initially searches the Naxi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 culture the type,the evolution and the unique cultural psychology,from the national origin and the cultural exchange collision.Next,through the research about the physical geography condition,national migration history and religion,elaborates how they do affect on the Naxi nationality esthetic consciousness,esthetic ide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esthetic emotion.Third,through revealing the myriad things that have mystical powers view,totemism consciousness,mystical and witching consciousness, taking its own nationality as the center consciousness,honoring life and enjoying life consciousness implied in the aesthetic spirit,comprehensively presents the Naxi nationality esthetic spirit connotation.Fourth,based on presenting Naxi nationality's aesthetic spirit connotation,thoroughly analyzes mystical esthetic shape,fierce esthetic shape,clumsy and immature esthetic shape and open-minded esthetic shape. Fifth,on the basis of relative clarification of esthetic spirit connotation and its shape, mainly from the angle of Dongba myth,and Dongba dance,further analyzes the way that each kind of esthetic spirit factor which had been presented in art activities. Finally,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diverse characteristic,the protection of non-material culture inheritance,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elaborates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about Naxi nationality esthetic spiri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Naxi nationality Dongba religion,folk custom,myth,story fable,drawing,dance and writing as basic material,tries hard to overcome th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esthetics.The thesis has absorbed anthropology's merits that are opening and liberal,and absorbed anthropology's advantages of correcting the mistake view that thought some race or culture is advance but others are low-grade. Moreover,the thesis has absorbed anthropology method of emphasizing on reality and concretion and also absorbed aesthetics method of emphasizing on abstract and subjectivity.Using these ways,the author have studied Naxi nationality's esthetic spirit and its presentation forms.This thesis has elementarily overcom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al center principle thought.In addition,because this research used cultural material containing Naxi nationality's primitive religion belief,the folk custom, national art,language and writing,thought custom,the ideal of life production life style and so on,it makes this research have much significance that enriches and substantiates the substantial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the sociology's content and theory,and it can enrich Chinese esthetic culture and protect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引文
1木仕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关于纳西文化研究述评》,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2杨福泉:《西方纳西东巴文化研究述评》,载《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3木仕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关于纳西文化研究述评》,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宋光淑主编:《纳西东巴文化研究总揽》,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代前言,第1页。
    2关于纳西族及其文化研究,史方面的著作最近几年又有杨福泉的《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2005年)、‘纳西族文化史论》、赵心愚的《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而纳西族历史方面的代表论文则是方国瑜早期的《么些民族考》、《纳两族的渊源、迁徙和分布》。
    1关于纳西族东巴教的研究,此前国外的研究著作主要有英国学者杰克逊的‘纳西宗教:对纳西宗教经典的分析评价》,美国学者孟彻理的《骨与肉:纳西传统建筑结构中体现的宇宙观和社会关系》等,近期国内有关纳西族宗教的研究著作如杨福泉的《走进图画象形文的灵境:神游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寻找丽江之魂》(2006年)等。
    2其中对宗教的分析和研究8篇、神话研究26篇、原始宗教135篇、佛教28篇、道教2篇、占卜11篇。
    1宋光淑主编:《纳西东巴文化研究总揽》,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代前言,第13-17页。
    2宋光淑主编:《纳西东巴文化研究总揽》,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一14页。
    1杨福泉:《西方纳西东巴文化研究述评》,载《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1这里说的独特经历包括:迁徙过程中所经历的自然地理环境,所遭遇的战争冲突、自然灾害,以及迁徙或定居以后与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与碰撞。
    2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7页。
    1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52页。
    2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52页。
    3王振复:《人类学三路向: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4王振复:《人类学三路向: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5王振复:《人类学三路向: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6[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56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57页。
    3[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页。
    4[奥]弗洛伊德:《图腾语禁忌》,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5[英]弗雷泽:《金枝》(上册),徐育新等译,刘魁立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6[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1[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2[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3[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
    1[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
    2[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
    3[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7
    1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86页。
    2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1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1页。
    2郭大烈主编:《纳西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页。
    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84页。
    4《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5《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218页。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2[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3[苏联]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王先睿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2页。
    4Kluckhonhn,C.,1944:《纳瓦霍人的巫技》,载《皮博迪美国考古学和民俗学博物馆中的呀就报告》第22卷,第2辑,转引自[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3页。
    5[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3页。
    1[苏联]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王先睿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0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7页。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第165页。
    2[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3[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4[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1[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124页。
    2[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页。
    3[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4[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1[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页。
    2[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页。
    3萧兵:《楚辞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转引自冯育柱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9页。
    1冯育柱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9页。
    2[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页。
    3L.肯德尔:《在巫师们中间》,载《自然史》第92卷,转引自[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页。
    1云南省博物馆:《云南丽江人类头骨的初步研究》,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15卷2期,第159页。
    2章太炎:《纳西象形文字谱》序,转引自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3转引自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1马长寿:《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9页。
    2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宇宙观》,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
    3蒙默:《史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夷”与“羌”》,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
    1《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八十六,第七十六。
    2《后汉书·西羌传》卷八十七,第七十七。
    3《后汉书·西羌传》卷八十七,第七十八。
    4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71-72页。
    1方国瑜:《麽些民族考》,载《民族学研究集刊》,1944年4期。
    2会元浦:《定义大众文化》,载北京《中华读书报》2001,7,25。
    3E.B.Tylor,The Origins of Culture,Harper and Brothers Pubfishers,New York,1958,P.1.
    4转引自方国瑜:《麽些民族考》,载《民族学研究集刊》,1944年第4期。
    1吴泽霖:《从麽些人的研究谈到推进边政德几条原则》,载《边政公论》,1949年第5卷第2期。
    2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3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4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512页。
    5[日]西田龙雄:《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族文化》,1966年日本中公新书,转引自(郭大烈、和志武:《纳 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513页。
    1柳诒徵撰:《中国文化史》(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1[美]洛克:《论纳西人的“那伽”崇拜仪式--兼谈纳西宗教的历史背景和文字》,载白庚胜、杨福泉编译:《国际东巴文化研究集粹》,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1《后汉书·西羌传》卷八十七,第七十七。
    1《后汉书·西羌传》卷八十七,第七十八。
    2《华阳国志·南中志》。
    3《北史·宕昌传》转引自冉光荣等:《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330页。
    4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对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71-72页。
    1《北史·宕昌传》转引自冉光荣等:‘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330页。
    2冉光荣等:《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41页。
    3《蛮书·名类》转引自冉光荣等:《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页。
    1《北史·宕昌传》转引自冉光荣等:《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330页。
    2《新唐书·党项传》转引自冉光荣等:《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330页。
    3《后汉书·冉駹夷传》转引自冉光荣等:《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330页。
    4李有恒:《云南丽江盆地一个第四纪哺乳类化石地点》,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第2期。
    1西昌博物馆:《泸沽湖畔出土文物调查记》,载《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78年第1期。
    2《史记·西南夷列传》。
    3[美]约瑟夫·洛克:《中国西藏边疆纳西人的生活与文化》,联邦德国威斯巴登1963年版,转引自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4李霖灿:《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的麽些东巴经》,载《麽些研究论文集》,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1980年版,转引自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1[日]诹访哲郎:《从创始神话看纳西族的游牧民性与农耕民性》,载郭大烈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5-456页。
    2[日]诹访哲郎:《从创始神话看纳西族的游牧民性与农耕民性》,载郭大烈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7页。
    3[美]洛克:《论纳西人的“那伽”崇拜仪式--兼谈纳西宗教的历史背景和文字》,载白庚胜、杨福泉编译: 《国际东巴文化研究集粹》,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1吕大吉等主编:《中国各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第606页。
    2吕大吉等主编:《中国各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第705页。
    1许慎:《说文·羊部》。
    2冉光荣等:《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1和志武译:《东巴经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42页。
    2和忠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1李世修等编:《纳西族、普米族歌谣集成卷》(一),丽江县印刷厂承印,第136-137页。
    1和忠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30-31页。
    2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上册《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57-58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87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87页。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1第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郭和卿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2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格勒:《藏族本教的巫师及其巫术活动》,载《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2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从刊》第三卷,徐文德、木芹、郑志慧纂录校订,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
    1(藏文)《历辈噶玛巴法王传记总略·如意宝树史》,第148-151页,转引自冯智:《明至清初滇藏政教关系管窥》,载《中甸县志通讯》1990年第3期。
    2方国瑜:《明十合院墓葬考》,载丽江县政协文史组编:《丽江文史资料》第二辑。
    1《蛮书·云南城镇》。
    2《新唐书·南诏传》。
    3《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上)。
    4《蛮书·名类》卷四,第四。
    1范文谰:《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二册,第548页。
    2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3此时的文字不是东巴文,据郭大烈与和志武在《纳西族史》中说,阿琮时期所制本方文字可能是标音格巴文。
    1方国瑜:《麽些民族考》。
    2朱惠荣校注:《徐霞客游记校注》(上、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32页。
    1转引自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2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1杨韶:《迁建丽江府学记》,(清)管学宣等编:乾隆《丽江府志略》,丽江纳两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1991年翻印,第249-250页。
    2管学宣:《下车课士说》,转引自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3光绪《丽江府志·名宦》,转引自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4乾隆《丽江府志·义学》,转引自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1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2-533页。
    2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3页。
    3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3页。
    1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4页。
    2乾隆《丽江府志略》,(清)管学宣等编,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1991年翻印,第178-179页。
    1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74页。
    2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3学界一般认为,道教经典皇经先于洞经传入丽江。皇经的全称是《洞玄灵宝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洞经的全称是《玉清无极忠真文昌大洞仙经》。以皇经为经典的信徒组织了皇经会,以洞经为经典的信徒组织了洞经会。
    4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1“白沙细乐”是清代道教洞经音乐在丽江兴起以前就流行于丽江民间的音乐,相传是“元人遗音”,民间普遍传说足忽必烈南征大理时赠送给对他礼遇甚厚的纳两首领阿良的元人宫廷音乐。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原因是连历代皇帝赐予的一顶帽子都有记录的《木氏宦谱》,对赠送宫廷音乐如此人事竟没有记载。
    2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3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414页。
    1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2木高系第14代木氏土司木公的长子,字守贵,号端峰。又号九江。生于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公元1515年2月5日),卒于隆庆二年冬月十一日(公元1568年11月29日)。他作为长子,承袭了其父木公之职。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朝廷批准了保举他为其父职位和法继承人和丽江军民府知府的申请。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初九日(1556年3月19日)正式就职。
    1转引自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219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87页。
    2对于某一民族的审美历史来说,它可能比民族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历史悠远。因为一个民族可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原来的某一民族分化或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而形成的。因此,要探讨这样的民族的审美历史就不能不追溯其原来所属的那个民族的审美。
    1张文勋主编:《滇文化与民族审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2张文勋主编:《滇文化与民族审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3这里说的文化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语言、思维习惯、特定时期的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婚姻--家庭形态、生活方式、习俗、信仰、价值标准等因素组成的文化系统。
    1[法]丹纳(Taine,H A.):《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2页。
    2精神气候是与自然条件相对的一个概念,它主要就是指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它对于艺术家、艺术的诞生至关重要。
    3[法]丹纳(Tmne,H A.):《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9页。
    4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7--98页。
    1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2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1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5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0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0页。
    3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4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序言,第5页。
    1《宗教的本质》第26节,《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58页。
    2杨福泉:《走进图画象形文的灵境-神游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1杨福泉:《走进图画象形文的灵境-神游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2杨福泉:《走进图画象形文的灵境-神游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1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页。
    1刘湘溶按照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类文明的发展划分为三人阶段,即区域文明阶段、全球文明阶段和宇宙文明阶段。第一阶段是区域文明阶段,包括人类的渔猎时代和农耕时代,这一阶段,人们观念中的自然还仅仅是与本民族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而不是如今更广阔意义上的全球自然环境;第二阶段是全球文明阶段,即当今人类所处的时代,此时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的自然环境不仅仅限于本民族所面对的环境,而是包括其他民族乃至全球所共同面对的自然环境;第三个阶段是宇宙文明阶段,这是人类超越地球而涉入宇宙系统中其他领域的阶段,如今人类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见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2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页。
    2狮子吼菩萨品.大涅槃经,卷27(《大正藏》第八个五年计划2册第522页)。
    2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范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4《论语·颜渊》。
    5《春秋繁露·仁义法》。
    6《正蒙·大心》。
    7《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8《荀子·强国》。
    9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范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1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2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7页。
    3《老子》,第25章。
    4《老子》,第25章。
    5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1《老子》,第80章。
    2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3-44页,转引自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3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范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1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页。
    1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1乌利·斯特尔兹:《我眼中和心中的形象-生活在丽江、白地、永宁的人们》序,菱蔓、安利译,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1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2版,第156页。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1《后汉书·西羌传》。
    1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33页。
    2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3页。
    3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页。
    1这是东巴经史诗《创世纪》中有关崇忍利恩与衬红褒自在天界成婚后迁入人间的经历的描写。由于篇幅较长,因此,摘录时省略较多,而且为节约论文篇幅,所以捧版时不是安原史诗每句一行排列。
    2阿仔即天女衬红褒白之母。
    3阿普全名为子劳阿普,他是天神,是天女衬红褒白之父。
    4利恩即纳西族神话中的纳西祖先崇忍利恩,亦译从忍利恩;衬红即天女衬红褒白。
    5这里的迁徙指利恩和天女从天国迁徙到人间。
    6司脱、拉虚、业勤都是掌管星象的神。
    7九种畜禽:犏牛、牦牛、牛、马、山羊、绵羊、狗、鸡、猪。
    1从此可看出,纳西族祭署民俗由来已久。
    2东神即纳西族的祖先神、民族保护神,全称是米利懂,是男性神。由于是纳西语的音译,因此在不同的作品中分别被译为:董、东、敦、动、鲁、都、洛、卢等。
    3可兴可洛:即子劳阿普欲将其女衬红许配之人,后来衬红和利恩的相爱使其怀恨在心。
    4色神是与东神对应的女性神,在纳西族的大多神话或传说中认为她与东神是夫妻。有色、瑟、塞、生等音译。
    1又写作居那什罗山,是纳西族文化记忆中的神山。纳两族先民认为他们的祖先居住在此山上。
    2指今丽江白沙一带。
    3肯都:是一种繁衍快且多籽的野生植物。
    4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69-94页。
    1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页。
    2冯育柱、于乃昌、彭书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1冯育柱、于乃昌、彭书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175页。
    1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2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5页。
    1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哈尼阿培聪坡坡》,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1张福三:《民族史诗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识》,载张文勋主编:《民族审美文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转引自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9-40页。
    1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35页。
    2血婚制曾是人类史前存在过的一种婚姻制度,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血婚制家族是由嫡亲的和旁亲的兄弟姊妹集体相互婚配而建立的:伙婚制是由若干嫡亲的和旁系的姊妹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婚配而建立的。当然,史诗中出现这一内容并非说明这些婚姻制度在纳西族中存在的时间比其他民族长,而是说明了纳西先民对人类史前时期的这种婚姻制度早有认识。
    1《华阳国志·南中志》。
    2《南诏野史》下卷。
    3《蛮书》卷四。
    4天启《滇志》,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5乾隆《丽江府志》,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6景泰《云南志》卷五,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7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1嘉庆《四川通志》。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2《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六十八“四川”四,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3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1[苏联]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王先睿译,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9页。
    2佟德福:《走进先民的智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3[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 页。
    1这里所说的巫术近似于科学,是在人类想通过某种手段使自然符合人的意愿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1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2杨福泉:《走进图画象形文的灵境:神游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1牛相奎整理,载《红岩》1957年4月号,转引自杨福泉:《走进图画象形文的灵境:神游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90-91页。
    1杨德鋆、和发源、和云彩等编:《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2杨德鋆、和发源、和云彩等编:《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1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l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保、周振选译,柯礼文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1[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2[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陆晓禾、黄锡光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69页。
    3[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7页。
    1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2 布留尔在其著作《原始思维》一书中对集体表象的定义是:“所谓集体表象,如果只从大体上定义,不深入其细节问题,则可根据所与社会集体的全部成员所共有的下列各特征来加以识别:这些表象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它们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等情感。它们的存在不取决于每个人;其所以如此,并非因为集体表象要求以某种不同于构成社会集体的各个体的集体主体为前提,而是因为它们所表现的特征不可能以研究个体本身的途径来得到理解。”(见[法1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页。)
    1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1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1页。
    2 即舞蹈表演所反映的内涵既不是本民族成员的精神内涵,也不是观者的精神内涵。在这样的表演中,表演者可能不是与神在跳舞、与人在跳舞,而是与钱在跳舞。
    1 郭大烈主编:《纳西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52页。
    2 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341页。
    3 郭大烈主编:《纳西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52页。
    1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3页。
    1[英]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220页。
    1[英]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9-350页。
    2 《董术之战》,一般也译为《黑白战争》,和志武选译的东巴经直接根据读音译为《东埃术埃》。
    3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1 冯育柱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9页。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87页。
    3 列宁:《哲学笔记》,第90页,转引自劳承万:《审美的文化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1 劳承万:《审美的文化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2 劳承万:《审美的文化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3 劳承万:《审美的文化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4[美]D·匹尔比姆:《人类的兴起》,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4--96页,转引自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5 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1[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1页。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2版,第38页。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2版,第38页。
    1 如祭署活动就是希望获得署神的宽恕,因为纳西先民认为:署本是人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掌管着山川草木、江河湖海、野生动物等整个大自然,但后来由于人需要向他索取必须的东西,这必然会伤害到署。于是他们认为需要得到署神的宽恕。他们就通过祭祀署神来表达这种心理意识。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72页。
    3[意]维柯:《新科学》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15页。
    1[意]维柯:《新科学》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15页。
    2 向云驹:《论古代藏族的图腾信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3 关于“集体表象,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绪论中是这样解释的:如果只从大体上下定义,不深入其细节问题,则可根据所与社会集体的全部成员所共有的下列各特征来加以识别:这些表象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它们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等情感。它们的存在不取决于每个人;其所以如此,并非因为集体表象要求以某种不同于构成社会集体的各个体的集体主体为前提,而是因为它们所表现的特征不可能以研究个体本身的途径来得到理解。
    4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2页。
    5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3页。
    1 “美令东主”也作“米利东主”,是纳西族的始祖神和保护神。
    2 崇仁丽恩也作从仁利恩或查热丽恩,是纳西族神话和民问故事和传说中的祖先英雄。
    3 高来秋也作高勒趣,纳西族认为他是本民族的梅、禾、束、尤四个氏族的祖先,是位大英雄。
    4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189页。
    1 这里使用“原始艺术”一词,并不是说明这些物象已具备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的全部特征,而只是为了区别于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而使用这一概念的,在这里,该词实际上也可以换成“史前艺术”。
    2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3[苏联]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页。
    1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2页。
    2[苏联]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2页。
    3[苏联]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3页。
    1 陈伟:《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 陈伟:《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1[苏联]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2-63页。
    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1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26页。
    2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26页。
    1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27-28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4页。
    1[英]J.G.弗雷泽:《金枝》(上),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
    2 关于动物生产与人类生产的本质差别,马克思精辟地论述到:“诚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57-58页。)
    3[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420页。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421页。
    2 关于原始宗教所反映的“双重人格”现象,有人是这样论述的:面对外在于“我”的不可捉摸的超自然力量,“我”既可能是毫无价值、卑微渺小、相对、有限而短暂的生命个体;“我”也可能是潜藏着勃勃雄心、欲操纵和征服世界、可自由支配自我的永恒、绝对、无限、历万劫而不朽的生命恒在之体。这两个“我”的心理错位,使定期行祭者既从他们的自然宗教中承受自轻视自贱,又借之体验生命之宏大,甚至以想要成为神为终极目标。这种趋近于神的努力,与其说出于一种对神的至诚的信念,倒不如说是对现实和神扯平关系,要求平等的渎神性行为。(见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3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6页。
    1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8页。
    2 这里说东巴文字可以记载和传承纳西族审美观念,只是从图画文字本身的形象以及所蕴涵的朴拙的具象思维方式来说的,而不是说东巴文字已经象现代书法一样,用文字记录审美观念并表达审美理想、传递美学思想。从东巴文字的最初的功能来看,我们赞同被称为“纳西学之父”的美国学者洛克的观点:他认为东巴图画象形文字主要是能帮助东巴举行各种仪式时记住仪式的程序,而不是为了传达信息。这样看来,东巴文字更不可能象今天我们用文字符号来传达审美观念或传达美学思想了。
    3[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中华译,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1[意]维柯:《新科学》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5页。
    2[意]维柯:《新科学》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5页。
    1 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要素的符合体。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9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09页。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09页。
    4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5页。
    1 《东恩古模》又译《超荐寿星美令东主》。
    1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5页。
    1 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1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39页。
    2 戈阿干:《查热利恩》,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76-77页。
    3 戈阿干:《查热利恩》,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86-88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22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22页。
    1 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2 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3 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
    1 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
    2 这里所说的镜像世界并不是说它是现实或现世的毫无选择的投射,而是指它是对现实或现世美的、善的,正义的人性、人情的投射世界;由于纳西族尚白忌黑,因此也可以说“理想国”就是一个“白色的世界”。而在纳西族文化中,还有另一个现世的镜像世界,那是现实或现实丑的、恶的、邪的投射世界,是黑色的世界。
    3 “东地”和“白界”是纳西族神话和东巴经典中所说的“东族”所居之地,是人之居所,它是白色的世界,是美、善、正义、生命的表征。
    4 “术地”和“黑解”是纳西族神话和东巴经中所说的“术族”所居之地,是鬼之居所,它是黑色的世界,是丑、恶、邪、死亡的表征。
    1 杨福泉:《秘笈古韵--东巴文化艺术殿堂漫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2 转引自杨福泉:《秘笈古韵--东巴文化艺术殿堂漫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3 转引自杨福泉:《秘笈古韵--东巴文化艺术殿堂漫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1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5页。
    2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6-77页。
    3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3-94页。
    1 汉泥希、朱威烈等编著:《人类早期文明的“木乃伊”--古埃及文化求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5页。(转引自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3页。)
    2 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3《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1 盘顶即藏族之大神、祖先。
    2 氆氇是藏族地区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做床毯、衣服等。
    3 禅顶即白族之大神、祖先。
    4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238页。
    5 此是东巴经《西恩》(超度亡魂)的诵词。转引自赵世红、和品正:《东巴艺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125页。
    6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1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页。
    2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110页。
    3 又译《崇仁潘迪寻长生药》。
    4 肯都:是纳西族对一种野生植物的称呼,这种植物繁衍快,多籽,籽可榨油。
    5 云南省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94页。
    1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140页。
    1 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61页。
    2 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61页。
    3 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61页。
    4 冯育柱、于乃昌、彭书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5 冯育柱、于乃昌、彭书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1 郭大烈主编:《纳西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2 冯育柱、于乃昌、彭书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
    1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5页。
    1[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页。
    1[美]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陈星译,王海晨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版,序言第7页。
    1 这里使用的“前美学形态时期”概念,是引陈伟教授的观点,他在其著作《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纲》一书中把中国美学精神所具备的美学形态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前美学形态时期、古典美学形态时期、短暂的现代美学形态时期、新古典美学形态时期和新时期。其中,前美学形态时期是指美学形态还未确切形成的时期,在时间上大约是在中国早期奴隶制社会以前,即指夏、商、周三代及以前。(陈伟:《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9页。)
    1 陈伟:《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2-66页。
    2 陈伟:《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5页。
    1 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2 这里使用李泽厚关于青铜器狞厉之美的范畴,并非说明笔者同意狞厉是商代的审美范畴,只是借用此概念来分析纳西族东巴艺术中的某些形象的表现形态及其本身的审美内涵或宗教内涵。
    3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1 关于陶器和青铜文饰的差别,李泽厚指出:“如果说,陶器纹饰的制定、规范和演变,大抵还是尚未脱离物质生产的氏族领导成员,体现的是氏族部落的全民性观念、想象;那么,青铜器纹饰的制定规范者,则应该已是这批宗教性政治性的大人物,这些‘能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的巫、尹、史。尽管青铜器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是奴隶,尽管某些青铜器纹饰也可溯源于原始图腾和陶器图案,但他们毕竟主要是体现了早期宗法制度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见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2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3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4页。
    4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2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5页。
    1 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86页。
    2 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85页。
    3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7-10页。
    1 汪宁生:《试论中国古代铜鼓》,载《云南青铜器论丛》编写组编:《云南青铜器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34页。
    2 转引自汪宁生:《试论中国古代铜鼓》,载《云南青铜器论丛》编写组编:《云南青铜器论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34页。
    3 李伟卿:《云南古代的铜铸艺术》,载《云南青铜器论丛》编写组编:《云南青铜器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页。
    1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5-96页。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2版,第78页。
    3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1页。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87页。
    1 Conrad Phillip Kottak.Cultural Anthropology,9~(th) edition,McGraw-Hill,an imprint of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New York,2002.pp.62-67.
    2[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2 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1 正德《云南志》卷十一,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2 《北史·宕昌传》,卷九十六。转引自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3 J.F.Rock,The Muan-bpo ceremony or the sacrifice to heavens practiced by the Na-khi.Monumenta Serica.Vol,ⅹ ⅲ,1948.转引自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1 转引自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1 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1 杨福泉:《秘笈古韵--东巴文化艺术殿堂漫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2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7页。
    3 和芳讲述:《超度沙劳阿巴》,丽江县文化馆编,周汝诚翻译,1963年石印本。转引自杨福泉:《秘笈古韵--东巴文化艺术殿堂漫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1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2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3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祭天古歌》(纳西族东巴文学集成),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
    4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祭天古歌》(纳西族东巴文学集成),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5 居那若罗神山是纳西族东巴文化中的一座最重要的山岭之一,在东巴文学中处处有这一形象,在纳西族的宗教活动尤其是送魂仪式中,此山是很多纳西人送魂路线中最重要的一站。据李霖灿先生考证,纳西族神话中的“居那若罗神山”极有可能是贡嘎岭大雪山,和志武与郭大烈也根据纳西族的民俗活动以及对史料考证指出,居那若罗神山应是贡嘎岭大雪山。
    6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13页。
    7 杨福泉:《秘笈古韵--东巴文化艺术殿堂漫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1 杨福泉:《秘笈古韵--东巴文化艺术殿堂漫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2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39页。
    1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61-62页。
    2 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
    3 杨福泉:《秘笈古韵--东巴文化艺术殿堂漫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68-69页。
    1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265页。
    2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266页。
    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编:《东巴文化艺术》,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19页。
    2 于乃昌:《西藏审美文化》,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1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5页。
    1[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1页。
    2[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1-92页。
    3[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及原因何在》,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页。
    1 Conrad Phillip Kottak.Cultural Anthropology,9~(th) edition,McGraw-Hill,an imprint of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New York.2002.p.354.
    2[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3[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4 东巴文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东巴文学是指包括除仿汉文学以外的纳西族东巴经典神话、东巴经故事、纳西族民间传说等,从时间上来看,大致包括唐以前的纳西族口传文学时期和唐、宋、元、明代中叶的作品,也包括近代学者们根据纳西族民间传说和东巴口诵整理出的作品;狭义的东巴文学是指东巴经或东巴神话。本节讨论的东巴文学是广义的东巴文学。
    5 转引自[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等译,王宁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1 丽江地区群艺馆、丽江地区民委、丽江地区文化局等编:《纳西族、普米族歌谣集成》(一),丽江县印刷厂承印,出版年不祥,第134-135页。
    1 丽江地区群艺馆、丽江地区民委、丽江地区文化局等编:《纳西族、普米族歌谣集成》(一),丽江县印刷厂承印,出版年不祥,第130-132页。
    1[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2[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1[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2 丽江地区群艺馆、丽江地区民委、丽江地区文化局等编:《纳西族、普米族歌谣集成》(一),丽江县印刷厂承印,出版年不祥,第226页。
    1 见《美国民俗学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Folk Lore)第7卷,第50页,转引自[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81页。
    2 纳西族三大史诗指《创世纪》(又译《崇搬图》)、《黑白战争》(又译《东埃术埃》)、《鲁般鲁饶》。
    3 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
    1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1-4页。
    1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72-74页。
    1 杨福泉:《秘笈古韵-东巴文化艺术殿堂漫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39-40页。
    1 杨福泉:《东巴经中的黑白观念探讨》,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0页。
    2 李丽芬:《“黑”“白”词汇及其文化背景》,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2页。
    1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6-107页。
    1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2页。
    2 李静生:《纳西东巴文与甲骨文的比较研究》,载《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第108页。
    3 李霖灿:《么些象形文字字典·引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油印翻印),1982年2月,转引自王元鹿:《东巴文字与汉字不同源流说》,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4 马学良主编:《语言学概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245页。转引自王元鹿:《东巴文字与汉字不同源流说》,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5 王元鹿:《东巴文字与汉字不同源流说》,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6 李霖灿:《论么些象形文的发源地》,载郭大烈、杨世光编:《东巴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471页。
    1 朱伯雄主编:《世界美术史》第1卷,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06页。转引自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2 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3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2月第2版,第368页。
    4[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下册,杨东莼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536页。
    1[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6页。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2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2月第2版,第367页。
    3 李国文:《东巴文化与纳西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1 清·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转引自和志武:《纳西族的古文字和东巴经类别》,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2 据李霖灿考证,此字与东巴象形文“南”“北”有观,此字拦腰切断,上部为北,下部为北,可见南北与一条有北向南的河有关,经过实地靠勘察并结合史料、地图等,李霖灿认为纳西象形文字中的水字与无量河有关,而且得出结论说,东巴象形文字的发源地应在无量河下游一带。(见李霖灿:《论么些族象形文字的发源地》,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1页。)
    3 李霖灿:《么些象形文字字典》(地理类),第18页。
    4 方国瑜、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地理之属),第129页。
    5 傅懋勣:《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上),第129页,转引自李国文:《东巴文化与纳西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6 方国瑜、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第141-142页。
    7 方国瑜、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第106页。
    8 李霖灿:《么些象形文字字典》,第1页。
    1 方国瑜、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第106页。
    2 东巴经《祭天·献牲·人类迁徙颂》是这样描写的:“冬天冬三月,鶺鴒迎寒露,白鹤迎飞雪,男主有皮靴,男奴无鞋穿,寒冬不能去。冬去春来到,春天春三月,布谷声声奴缺粮,斑鸠咕咕断炊烟,女人出门去寻食,春季不能去。过春夏来到,夏天三个月,上面滑坡虎豹未能过,下面发洪獭鱼不能游,夏天不能去。过夏秋来到,秋天秋三月,正逢迁徙季,正是迁徙时;大手赐祖产,赐穿身虎皮,赐玉绿披毡;赐千阶云梯,赐九个银碗,赐七个金碗;……”(见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6页。)纳西族民间史诗《创世纪》写迁徙季节时,是这样描写四季的:“冬天三个月啊太寒冷,鶺鴒引来了白霜,云雀引来了北风,白鹤引来了白雪,冬天不能到人间。冬天去了有春天,春天三个月,春雨绵绵不断,春天不能到人间。春天去了有夏天,夏天三个月,山上草木太茂盛,老虎豹子也过不成;夏天雨水把地淹,水獭和鱼也难生存,马蹄陷泥坑,骏马也难行,夏天也难到人间。秋天三个月,山上开金花,山谷开玉花,树下开鲜花,树上开奇花,石上开银花,夏小麦有雨灌溉,秋白谷有露水滋润,决定秋天迁徙到地上。”(见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纳西族民间史诗创世纪》,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73-74页。)
    3 李霖灿:《么些象形文字字典》,第10页。
    4 方国瑜、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第107页。
    5 春季标志性的鸟为布谷鸟,夏季为野鸭,秋季为大雁,冬季为白鹤。
    6 王元鹿:《东巴文计数习俗中所见原始思维》,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6页。
    1[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5页。
    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5页。
    3 赵世红、和品正著:《东巴艺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4-76页。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5 此文所用东巴文对联均引自余德泉的《东巴文对联研究》一文,见余德泉:《东巴文对联研究》,载白庚胜、和自兴主编:《玉振金声探东巴--国际东巴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4页。
    1 赵世红、和品正著:《东巴艺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2 赵世红、和品正著:《东巴艺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3 李霖灿:《东巴经典艺术论》,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
    4 贝叶经是印度的经典,其外形呈横长竖短的格局,其比例约为三比一,平均尺寸横约28公分,竖约9公分。
    5 李霖灿:《东巴经典艺术论》,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5-566页。
    1 李霖灿:《东巴经典艺术论》,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
    2 李霖灿:《东巴经典艺术论》,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0页。
    1 赵世红、和品正著:《东巴艺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2 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3 李霖灿:《麽些经典的艺术论》,载《麽些研究论文集》,台湾故宫博物院,1973年版,转引自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1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4页。
    2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4页。
    3 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4页。
    4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6页。
    1 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2 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1 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2 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3[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23页。
    转引自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1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7页。
    1 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2 普笃是纳西族祭天群体之一。根据解放前后的民俗学者的调查显示,纳西族的祭天群主要有:普笃(铺笃)、古徐(古许)、古哉、古珊、汝喀(阮可)、和邪等。
    3 此是按照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一书的时间(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而在《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一书中,不同地区的祭天群体的具体时间与白庚胜记载的稍有不同。
    1 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本册分主编:和志武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第42-44页。
    2 各祭天群每年在本祭天群中轮流养一头猪,以供祭祀之用,轮到养祭祀用猪的那户称为“轮猪户”。
    1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第2版,第92页.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2版,第42页。
    2 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3 《蛮书》卷四,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4 此图中的文字对各图案的解释是木丽春先生的解释,他认为纳西族羊皮服饰外型是蛙,其上各圆盘装饰图案代表的是蛙眼。
    1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39页。
    1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43页。
    2 关于羊皮上九个圆盘的读音与蛙眼读音的异同,和品正先生通过对三位东巴和丽江县内不同地区的年长者的调查,指出其读音应是“霸缪”,其中“霸”声调的调值是55调,而蛙眼的读音是“巴缪”,其中“巴”的调值是33调。此外,“霸”音在纳西语中有分别有“手柄”、“疤痕”、“圆形之物”的意思,因此根据羊皮服饰上圆盘的读音与蛙眼读音相似,就定论这种圆盘象征蛙眼是草率的。
    1 和品正:《纳西族羊皮服饰的崇拜寓意》,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页。
    2 和品正:《纳西族羊皮服饰的崇拜寓意》,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0页。
    1 和品正:《纳西族羊皮服饰的崇拜寓意》,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4-315页。
    2 和品正:《纳西族羊皮服饰的崇拜寓意》,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4页。
    3 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1 转引自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第51页。
    1 盘顶即藏族之大神、祖先。
    2 氆氇是藏族地区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做床毯、衣服等。
    3 禅顶即白族之大神、祖先。
    4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238页。
    1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240页。
    2 郭大烈主编:《纳西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68页。
    3 郭大烈主编:《纳西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68-469页。
    1 吕大吉、何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本卷由和志武等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第114页。
    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1页。
    1[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2-113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120页。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4 所谓知觉概念,就是阿恩海姆提出的通过知觉过程而形成的把握外部事物突出特征的概念。阿恩海姆认为,这种概念不是通过逻辑思维概括出来的,而是直接通过知觉能力而形成的,而知觉能力又是随着人们 逐渐把握外部事物的突出结构特征而发展起来的。(见[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56页。)
    1 刘锡诚:《中国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1[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2[苏联]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魏庆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1页。
    1 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1-2页。
    1[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序言。
    2 这是摩尔根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按照维柯的观点,他则把文明阶段以前分为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人的时代三个阶段。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苏]里夫项次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3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苏]里夫项次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4页。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年版,第113页。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1[意]维柯:《新科学》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15页。
    2[意]维柯:《新科学》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15页。
    1 摘自东巴经《萨英威登飒》,见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1-53页。
    2 摘自东巴经《高来秋沃受》,见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125页。
    1 摘自东巴经《超荐能人·虎的来历》,见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7页。
    2 摘自东巴经《超荐能人·虎的来历》,见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3 载白庚胜:《色彩与纳西族民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序。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2版,第43-44页。
    2[日]吉川文子:《云南省纳西族的色彩象征》,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平成四年度比较文化学类毕业论文,转引自白庚胜:《色彩与纳西族民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3[日]诹访哲郎:《从创世神话看纳西族的游牧性与农耕性》,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9页。
    4[日]诹访哲郎:《从创世神话看纳西族的游牧性与农耕性》,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60页。
    1 白庚胜:《色彩与纳西族民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宝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8页。
    3[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宝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8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宝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9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宝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9页。
    3 冯育柱、于乃昌、彭书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4页。
    4 冯育柱、于乃昌、彭书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1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20页。
    2 冯育柱、于乃昌、彭书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3[德]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郭明达译,恒思校,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序言第1-2页。
    4 玛丽·魏格曼:《舞蹈语言》载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舞蹈美学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1 光绪《丽江府志稿》卷八《艺文志》。
    2 戈阿干:《古纳西象形文舞谱及其谱源探考》,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8页。
    3[美]约翰·马丁:《生命的律动--舞蹈概论》,欧建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1 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页。
    3[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第156页。
    4[英]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页。
    5 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审美历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1 转引自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309-310页。
    2 转引自《舞蹈》杂志,1981,(2),第35页。
    3 转引自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317页。
    4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2月第2版,第330页。
    5[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曹葆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73年版,第73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2[德]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郭明达译,恒思校,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序言第2页。
    3[德]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郭明达译,恒思校,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序言第3页。
    4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
    1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1页。
    1[美]约翰·马丁:《生命的律动--舞蹈概论》,欧建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2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71页。
    3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71页。
    1 戈阿干:《古纳西象形文舞谱及其谱源探考》,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7页。
    2 东巴久高吉讲述,杨福泉整理翻译,载和志武、杨福泉编:《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纳西族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页。
    1 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3 各重复出场的神舞、动物舞及次数参阅《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2 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118页。
    3[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87页。
    5 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
    1[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60-261页。
    2 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3 转引自[德]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7页。
    4 王振复:《人类学三路向: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1[美]洛克:《纳西人驱逐使人致病之恶鬼的仪式》,载白庚胜、杨福泉编译:《国际东巴文化研究集粹》,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34页。(此文是洛克发表的第一篇研究纳西族的文章,原载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杂志》1924年第5期。)
    1 吴宝兰:《历史的行履》,载《丽江志苑·东巴文化资料专辑》,1989年第6期。
    2 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337页。
    1 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第170页。
    1 郭大烈主编:《纳西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页.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第156页。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页。
    1[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页。
    2[美]伊沙多拉·邓肯:《邓肯论舞蹈艺术》(the an of the dance-Isadora Duncan)张本楠译 刘文荣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29。
    3[美]伊沙多拉·邓肯:《邓肯论舞蹈艺术》(the art of the dance-Isadora Duncan)张本楠译 刘文荣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第168页。
    2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67页。
    1 郭大烈主编:《纳西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68-469页。
    1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2 于乃昌、夏敏:《初民的宗教与审美迷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3 转引自:王清华编著:《浪漫的云霞--云南民族舞蹈》,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4[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第240页。
    1[德]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郭明达译,恒思校,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序言第1页。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版,(透视世界)第1页。
    2 “美学”(Aesthetic)这个词首先是鲍姆嘉登在其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一文中提出的,该论文于1735年出版,他在文中说:“‘可理解的事物'是通过高级认知能力作为逻辑学的对象把握的:‘可感知的事物'[是通过低级的认知能力]作为知觉的科学或‘感性学'的对象来感知的。”(见鲍姆嘉登:《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页。)1750年鲍氏根据他多年的讲义出版了经其深入探究的成果,系统地提出了(Aesthetic)“感性学”的构想。
    1 Aderson,Richard L.Art in Small-Scale Societies[M].Englewood Cliff,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89.
    1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2月第2版,第12-13页。
    2[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4[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5[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谢继胜等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2 濡化,是指社会文化借以从一代传给下一代以及个人借以成为其社会成员的过程。(见[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3[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4 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5 关于集体表象,布留尔是这样论述的:“这些表象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的;他们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敬、畏惧、崇拜等等感情。它们的存在不取决于每个人;其所以如此,并非因为集体表象要求以某种不同于构成社会集体的各个体的集体主体为前提,而是因为它们所表现的特征不可能以研究个体本身的途径来得到理解。”(见[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页。)
    1[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2[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陆晓禾、黄锡光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1[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2[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1 王杰、叶舒宪、覃德清、海力波等:《探寻文化的审美尺度--审美人类学与文化建设四人谈》,载《南方文坛》,2003.1
    2 这里采用了耶利米·库特和拖尼·弗洛尔德在其论著中的用法.
    3 这里采用的是雅克·马凯(Jaques Maquet)在其论著中的用法。此概念出现在其1971年出版的《审美人类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 Anthropology)中。
    4 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5 Constaninou,Marios."Spectral Philia and the Imaginary Iastitution of Needs"[J].South Atlantic Quarterly,Winter,Vol.97,Issue.1,1998,P137-167.
    1 Damme,Wilfried Van.Beauty in Context:Toward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Aesthetics[M].Leiden;New York;K(o|¨)ln:E.J.Brill,1996,P13.
    2 Forrest,John.Lord I'm Coming Home:Everyday Aesthetics in Tidewater North Carolina.Ithaca,London:Cornell University,1988
    3 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4 王杰、覃德清、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1 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2[法]马尔塞·莫斯:《礼物》,汲喆译,陈瑞桦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3[法]马尔塞·莫斯:《礼物》,汲喆译,陈瑞桦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1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第242页。
    2 聂振斌、腾守尧、章建刚:《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0页。
    3 陈伟:《当代文化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4 虽然彭书麟等人在《西部审美文化》一书中指的西部主要是指除陕西以外的西北各省及西藏,不包括云南,但我们这里说的西部显然应包括云南。
    1 彭书麟等著:《西部审美文化寻踪》,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2 无庸讳言,中国传统美学是以汉族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而当代美学又多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具有“西方中心”的鲜明倾向,因此,这里说的民族中心主义包括汉族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两层含义。
    1 黄秉生:《重视民族文化研究,挖掘生态美学理论资源--对民族生态美进行研究的一些思考》,载黄秉生、袁鼎生主编:《生态美学探索--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210页。
    2 署,也写作“孰”、“术”,纳西语音为[s(?)~(21)],是纳西族观念中超自然世界的精灵,其象形文字是蛙头、人身、蛇尾,近代以前纳西族每年二月择龙、蛇之日祭祀之。
    3 转引自侯文蕙:《征服的挽歌》,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1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61页。
    2 此经典一般译为《山神龙王来历》,也译为《孰龙的来历。》
    3 又译为《神鹏和龙王的斗争》或《术龙争战》。
    4 朱立元:《寻找生态美学的存在论根基》,载曾繁仁主编:《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5 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6 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1 鲁枢元:《生态时代:中西学术精神流向的新格局》,载曾繁仁主编:《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2 徐恒醇:《生态美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
    2[芬兰]瑟潘马(Yrj(o|¨) Sep(a|¨)nmaa):《环境的故事:能说会写的大自然》,王祖哲译,载曾繁仁主编:《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3 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6页。
    1 Lynn White: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y Crisis,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orum: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Athens,1996.pp.6-14.
    2 John Arthur Passmore:Man's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Ecological problems and Western traditions,2~(nd)editon,Duck worth,1980.pp.5-13.
    3 鲁枢元:《生态时代:中西学术精神流向的新格局》,载曾繁仁主编:《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4 鲁枢元:《生态时代:中西学术精神流向的新格局》,载曾繁仁主编:《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5 《老子》第二十五章。转引自徐恒醇:《生态美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1 《庄子·知北游》。
    2 《正蒙·大心》。
    3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4 《荀子·强国》。
    5 M.G.Wallace,H.J.Cortner etc.:Moving toward ecosystem management:Examining a change in philosophy for resource managemen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logy,1996,Volume 3.
    6 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范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7 《论语·颜渊》。
    8 陈伟、种海燕:《儒家社会生态美学思想与道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比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 李静生《祭孰龙仪式及其社会功能》,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页。
    3[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2页。
    1 李静生《祭孰龙仪式及其社会功能》,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3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59页。
    4 这是纳西族史诗《鲁般鲁饶》中殉情女主人翁的名字,又译开美久命金。男主人翁名叫祖布羽勒盘。
    1 杨福泉:《寻找丽江之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2 Rock,J.F.:The Romance of K'a-ma-gyu-mi-gkyi,Bulletin de L'EcoleFrancaise d'Eetreme-Orient,Vol.ⅹⅹⅹⅸ;p19,1939)转引自杨福泉:《寻找丽江之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3(光绪)《丽江府志稿》卷八《艺文志》。
    4 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505页。
    5 杨福泉:《寻找丽江之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2-63页。
    6 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7 王世英:《东巴文化中的纳西古道德》,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5页。
    1 白庚胜:《摩梭为“母系社会活化石”说质疑--摩梭文化系列考察之一》,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 廖明君、王杰:《大地飞歌: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王杰博士访谈录》,载《民族艺术》2005年第3期。
    1 吕大吉、何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第21页。
    2 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3 和钟华:《祭天即祭祖--纳西族祭天文化质辨》,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4 和发源:《“高本”仪式及其文化内涵》,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3页。
    5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70页。
    6 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108页。
    1 杨福泉:《从东巴教仪式和经书看纳西族崇武尚勇精神》,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2 杨福泉:《从东巴教仪式和经书看纳西族崇武尚勇精神》,载郭大烈、杨世光主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16-328页。
    1 廖明君、王杰:《大地飞歌: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王杰博上访谈录》,载《民族艺术》2005年第3期。
    1 刘魁立、张英敏:《悖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今日民族》2006年第9期。
    1 郭大烈:《东巴文化面临的危机及其学科建设》,载白庚胜、和自兴主编《玉振金声探东巴--国际东巴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92页。
    2 郭大烈、和东升:《第二届丽江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载《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 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 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 彭兆荣:《“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4 “第四世界”这一概念是格拉本(Grabum,H.Nelson)在《族群与艺术:来自第四世界的文化表达》一书的引言中使用了这一概念。其所指大概是指政治意义上的那些土著和原住民部落。有人认为“第四世界”的共同特征就是:在这些人民生活的土地或居住的地方并没有民族国家所具有的明确的边界范畴,科层制度等。(见彭兆荣:《“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5 F.Kaplan(ed),Museums and the Making of“ourselves”:The Role of Obiects in National Identity.London/New York: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4.转引自彭兆荣:《“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1 转引自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只能临终关怀》,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7期。
    2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只能临终关怀》,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7期。
    3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 郭大烈、和东升:《第二届丽江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载《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3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的“寻根”文学》,载《文艺争鸣》第2007年第6期。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255页。
    1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恒魅力源于醇厚内涵》,载《前线》2007年第2期。
    2 白庚胜把纳西族的文化精神总结为,前期是“生”,中期是“战”,后期是“和”。(见白庚胜:《纳西学发凡》,载白庚胜、和自兴主编:《玉振金声探东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72页。)
    3 郭大烈:《东巴文化面临的危机及其学科建设》,载白庚胜、和自兴主编:《玉振金声探东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93页。
    4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学中的文化认同》,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
    1 田青:《非物质文化保护三议》,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5期。
    2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学中的文化认同》,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
    1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转引自徐万邦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
    3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94页。
    1 王德胜:《探究中国人的审美心理》,载梁一儒:《民族审美文化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6页。
    1[法]罗丹述,葛塞尔著:《罗丹艺术论》,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1][美]约瑟夫·洛克:《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宣科主编,刘宗岳等译,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2]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4]马长寿:《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郭大烈、杨世光编:《东巴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郭大烈、杨世光编:《东巴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郭大烈编:《纳西族研究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8]郭大烈:《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简况》,载《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
    [9]郭大烈主编:《纳西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0]和志武:《纳西东巴文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白庚胜,和自兴主编:《玉振金声探东巴--国际东巴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2]周华山:《无父无夫的国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13]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木丽春:《东巴文化揭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15]杨福泉:《纳西文明--神秘的象形文古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杨福泉:《多元文化与纳西社会》,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杨福泉:《绿雪歌者--李霖灿与东巴文化》,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9]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白庚胜、杨福泉编译:《国际东巴文化研究集粹》,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1]白廊:《吾土丽江--纳西人的乡土和文化衣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乌利·斯特尔兹:《我眼中和心中的形象--生活在丽江、白地、永宁的人们》,菱蔓、安利译,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23]和士华:《丽江与丽江人--纳西古籍中的星球、历法、黑百大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4]李丽芳、杨海涛:《凝固的旋律--纳西族音乐图像学的构架与审美阐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和云峰:《纳西族音乐史》,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6]和钟华、杨世光主编:《纳西族文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27][美]伯特·克拉夫奇克,《一个美国人难忘的云南印象:1943--1994》,昆明:云南 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28]赵世红,和品正:《东巴艺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中共丽江地委宣传部编:《纳西族民间故事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30]李世修、金卓桐等编:《纳西族、普米族歌谣集成(卷一)》,丽江县印刷厂印。
    [31]方国瑜编,和志武参订:《纳西象形文字谱绪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版。
    [32]萧霹虹:《东巴古籍的整理与研究》,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33]方国瑜:《磨些民族考》,载《民族学研究集刊》1944.4.
    [34]陶云逵:《关于摩些之名称分布与迁移》,载《历史语言研究集刊》1936.7一1.
    [35]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6]夫巴·洛克:《不再寂寞》,东陆时报,1998.12.
    [37]王元鹿:《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8]杨德鉴、和发源、和云彩:《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39]戈阿干:《东巴神系与东巴舞谱》,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0]张文勋主编:《滇文化与民族审美》,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1]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3]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46]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4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大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48]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9]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1]宗白华:《美从何处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2]蔡仪:《新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3]曾繁仁主编:《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4]徐恒醇:《生态美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5]黄秉生等主编:《生态美学探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6]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57][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5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0]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范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3]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胡经之,王岳川:《文艺美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5]胡经之:《论艺术创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6]陈伟:《崇高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67]陈伟:《文艺美学论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68]陈伟:《中国艺术形象发展史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69]吴世常,陈伟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0]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1]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2]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4]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5]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6]王鍾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2月第2版。
    [78]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
    [79]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
    [80]劳承万:《审美的文化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81]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82]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3][美]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
    [84][美]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陈星译,王海晨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85]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86][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87]徐恒醇:《教育书简导读》,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8][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89][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柏敬泽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0][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1][德]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德]马克斯·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3][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94][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95][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96][英]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张泽石、汗培基译,刘魁立审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97][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98][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99][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101][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2][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03][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4][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5][法]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喆译,陈瑞桦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6][法]马塞尔·毛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佘碧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07][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8][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及原因何在》,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9][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10][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朱立元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1][美]简·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2][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刘乃元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13][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5][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16][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1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8]阿恩海姆、霍兰、蔡尔德:《艺术的心理世界》,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9][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20][英]詹·乔·弗雷泽:《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李新萍,郭于华,王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121][美]乔治·E·马尔库斯,[美]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二联书店,1998年版。
    [122][德]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郭明达译,恒思校,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123][美]约翰·马丁:《生命的律动--舞蹈概论》,欧建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124]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审美历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5]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6][美]伊沙多拉·邓肯:《邓肯论舞蹈艺术》(the an of the dance-Isadora Duncan)张本楠译刘文荣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27][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吕迺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28]木仕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关于纳西文化研究述评》,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29]王振复:《人类学三路向: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130]杨福泉:《西方纳西东巴文化研究述评》,载《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131]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132]王杰、覃德清、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133]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134]廖明君、王杰:《大地飞歌: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王杰博士访谈录》,载《民族艺术》2005年第3期。
    [135]刘魁立、张英敏:《悖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今日民族》2006年第9期。
    [136]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37]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恒魅力源于醇厚内涵》,载《前线》2007年第2期。
    [138]彭兆荣:《“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139]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的“寻根”文学》,载《文艺争鸣》第2007年第6期。
    [140]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只能临终关怀》,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7期。
    [141]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学中的文化认同》,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
    [142]郭大烈、和东升:《第二届丽江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载《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43]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44]J.F.Rock,The Muan-bpo ceremony or the sacrifice to heavens practiced by the Na--khi.Monumenta Serica,Vol.ⅹⅲ,1948.
    [145]Constaninou,Marios."Spectral Philia and the Imaginary lastitution of Needs"[J].South Atlantic Quarterly,Winter,Vol.97,Issue.1,1998.
    [146]Damme,Wilfried Van.Beauty in Context:Toward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Aesthetics[M].Leiden;Hew York;K(o|¨)ln:EJ.Brill,1996.
    [147]Forrest,John.Lord I'm Coming Home:Everyday Aesthetics in Tutewater North Carolina.Ithaca,London:Cornell University,1988.
    [148]Conrad Phillip Kottak.Cultural Anthropology,9~(th) edition,McGraw-Hill,an imprint of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New York,2002.
    [149]Anderson,Richard L.American Muse:Anthropological Excursions into Art and Aesthetics[M].Uper Saddle River,HJ:Prentice Hall,c2000.
    [150]Coote,Jeremy.Shelton,Anthony(ed.).Anthropology,Art,and Aesthetics[M].Oxford:Clarendon Pres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51]Haaris,Marvin.CulturalAnthropology.Hew York:Harper and Row(second edition),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