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叙事批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全民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批评领域突出地表现为西方众多批评理论话语的共时性引入。而这种学术上的开放,有力的促进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中国的小说叙事批评的产生,其直接理论来源就是作为西方批评理论重要一支的西方叙事学。但是面对来自异域的西方叙事批评理论,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学者对其的接受和运用不可能是照搬式的,必然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这就体现为西方叙事批评的本土化过程。
     西方叙事学批评是结构主义思潮下的文本批评。它借鉴语言学模式,主张对文学叙事作品作科学式的冷静客观的理性剖析,批评的目的不在于对具体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而更主要在于寻找隐藏于文本背后的具有普遍性的结构规则,它的主要特征是对叙事文本作纯形式分析,在带来一整套叙事文本技术分析操作程序的同时,也具有自身严重的局限性,即:割断了文学作品与产生它的作者、读者和社会历史语境等外部因素的联系,也因此导致了其对作为艺术形态存在的文学文本的批评的有效性广被质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借鉴西方叙事理论基础上,中国的小说叙事批评揭开了前进的序幕,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小说叙事批评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为提高,迈入了一个繁荣稳定的发展期。通过对国内九十年代以来的大量具体小说叙事批评文本的观照,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小说叙事批评具有与西方叙事批评很大的不同,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其一,经过理论研究对西方叙事理论一定时间的引入、消化和吸收,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多数小说叙事批评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西方经典叙事学理论对具体小说叙事文本作出比较有效的技术分析,实现了小说叙事文本的研究和阐释空间的拓展;其二,由于中国学术理论界对西方叙事理论的反思性接受、中国自身重意义阐释和盛行外部研究的文学批评传统以及多元化的西方理论话语与文化研究潮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叙事批评在对小说叙事文本进行比较有效的技术分析的同时,呈现出注重结合社会历史文化、作者创作心理、意识形态等多维度超越纯形式分析的特点,其三,中国学者日益强烈的本土叙事学建构意识形成了批评操作中的另一特点,即尝试结合中西叙事理论进行叙事文本分析。当然这一时期的小说叙事批评还存在文本叙事结构研究上理论创新能力的薄弱,还有中西叙事理论的结合还很不成熟等缺失和问题。总之,通过对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叙事批评特点以及薄弱之处的观照,有助于对西方叙事批评本土化进程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找到前进的方向。
At the end of the 1970s',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china has brought the national ideological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in the fields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it is prominent that many western criticism theories are introduced nearly at the same time. By the opening of academic fields,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 literary criticism in China is promoted powerfully. And the direct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fiction narrative criticism, in China today, is the western narratology a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the western criticism theories. But facing the western narrative criticism theory which comes from the foreign land, Chinese scholars who are in the different social cultural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s impossible to imitate it completely in the process of its acceptance and utilization and it definitely will have some changes in a degree. This manifests the narrative 1 criticism localization process from the West to China.
     The narrative criticism in the west is a kind of text criticism that is influenced by the structuralistic ideological trend. It profits from the linguistics pattern and advocates that the literary narrative work should be rationally analyzed under the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attitude. The aim of the narrative criticism in the West is not to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rete literary work, but find out the universally structural rules underlying the text. Its chief feature is to carry on the pure formal analysis for the narrative text. When it brings a set of technical analyzing operation sequence of narrative text, it is also showing its own serious limitation, namely: Cut of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terary work and its external contacting, such as the author who created it, the readers who accept it and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of the society, the history and the culture. Just because of this, it is questioned broadly for the criticism validity to literary text existing as an artistic shape. From the intermediate stages of the 1980s',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the narrative theory in the West, the fiction narrative criticism in China begins to open the advance prolog. Since the 1990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fiction narrative criticism have been improving greatly and it has entered into a prosperous stable period of development. By study of massive concrete fiction narrative criticism texts since the 1990s' in China , we can discover that the fiction narrative criticism in this period is different with the western narrative criticism and has been showing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 The first, along with the introduction,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to the western narrative theories in a certain time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the majority of fiction narrative criticism texts in China since the 1990s' is already able to do the quite effective technical analysis to the concrete fiction narrative texts skillfully by using the western classical narrative theories and realized the space expansion of the study and the explanation on the fiction narrative text .The second, the fiction narrative criticism broke through the pure formal analysis by connecting the multi-dimensions of society, history ,culture , the ideology and the writing psychology of the author ,and the reason of forming th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influences of rethinking acceptation facing the western narrative theories in Chinese academic stud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tradition emphasizing the significance explanation as well as the multiplex western theory words and the cultural research trend .The third, the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the criticism operation is to attempt to combine the western narratolog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narrative theory in the narrative text analysis under the Chinese scholar's intense native consciousness of constructing the native narratology of China which is becoming greater and greater day by day. Certainly, in this period ,the fiction narrative criticism of China still have some weakness and problems, such as the weakness of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n the text narrative structure stud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arrative theories in China and the narratology in the West is very immatur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narrative criticism in this period, we can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riticism localization advancement from the West to China, and this is helpful for us to find the direction of later advancement.
引文
① 转引自陈太胜:《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祉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122页。
    ① 南志刚:《叙述的狂欢和审美的变异——叙事学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主要是经典叙事学理论,属于英美传统叙事巡论的小说研究著作也有翻译,如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的艺术》、珀西·卢伯克的《小说的技巧》、E·M·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韦恩·布斯的《小说修辞学》等,以詹姆斯为代表的英美小说理论研究在结构主义叙事学之前就表现出对叙事作品形式的关注。
    ①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自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① 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
    ① 夏德勇:《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理论研究述评》,《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 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① 直到2002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才出版了一套《新叙事理论译丛》。
    ① 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学》,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68年版。
    ① 布雷蒙:《叙事可能之逻辑》,转引自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155页。
    ② 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
    ③ 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①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页。
    ①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76页。
    ① 兹韦坦·托多洛夫:《叙事体的结构分析》,《文学研究参考》1987年第三期。
    ① 由权:《<伪币制造者>的叙述技巧》,《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① 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活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页。
    ② 艾晓玲:《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③ 王平:《论<红楼梦>的叙述者》,《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3期。
    ① 王平:《<红楼梦>的角色模式与叙事逻辑》,《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4期。
    ② 罗维:《<萧萧>的叙事结构及其深层意蕴》,《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③ 罗维:《<萧萧>的叙事结构及其深层意蕴》,《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58页。
    ① 王敏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特征》,《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② 陈才忆:《福克纳作品的反复叙事特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③ 张世君:《论<红楼梦>的叙事动作》,《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① 任红红:《十日谈的叙事视角重探》,《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② 陈小林:《回忆心态与叙事建构——<红楼梦>第一回细读》,《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2期。
    ① 罗绮卫:《浅论余毕小说叙事视角的变化》,《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① 何鲤:《论余华的叙事循环》,《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② 何鲤:《论余华的叙事循环》,《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第40页。
    ③ 张德明:《<红与黑>:欲望主体与叙事结构》,《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
    ④ 冯季庆:《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① 冯季庆:《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第62页。
    ② 杜维平:《<爵士乐>叙事活语中的历史观照》,《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③ 杜维平:《<爵士乐>叙事话语中的历史观照》,《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2期,第97页。
    ④ 黄梅:《<项狄传>与叙述的游戏》,《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⑤ 郭方云:《分裂的文本 虚构的权威》,《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⑥ 程锡麟:《<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叙事策略》,《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① 关四平:《论<红楼梦>的时空转换艺术》,《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2期。
    ① 孙敏强:《再论<红楼梦>“石头”意象——以石头意象的结构功能为中心》,《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6期。
    ① 张世君:《<红楼梦>香气叙事的空间建构》,《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4辑。
    ② 刘上生:《论<三国演义>“三绝”的叙事结构》,《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③ 刘上生:《论<三国演义>“三绝”的叙事结构》,《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59页。
    ① 郑家建:《<故事新编>:文本的叙事分析与寓意的文化解读》,《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期。
    ① 赖骞宇:《论<喧哗与骚动>复合式的叙事结构模式》,《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② 陈才忆:《福克纳作品的立体交叉结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① 邰蓓:《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结构及功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② 乐黛云:《世界诗学大辞典》,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641页。
    ③ 冶君:《<黑暗的中心>复型叙事艺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① 马瑞芳:《<红楼梦>的情节线索和叙事手法》,《文史哲》2003年第1期。
    ② 蒋承勇:《论劳伦斯<虹>的多重复合式叙述结构》,《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③ 蒋承勇:《论劳伦斯<虹>的多重复合式叙述结构》,《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第41页。
    ④ 孙贻红:《献给圣杯追寻者的挽歌——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人生悲剧》,《名作欣赏》2005年第6期。
    ① 王平:《论<水浒传>的叙事逻辑》,《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
    ① 张群:《独特的“方阵舞”别样的“巧合”——论哈代小说的叙事结构》,《外国语》2000年第4期。
    [1] [瑞]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 [美]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1988年版。
    [5] [法]达维德:《诗学——文学形式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8] 朱立元、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10]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 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 祖国颂:《叙事的诗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 周晓扬:《20年小说思潮》,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 勇赴、兴华:《阐释与提升——文艺批评实践与思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 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 陈鸣树:《文艺学方法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 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 [英]玻西·卢伯克等:《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0]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21] 耿占春、曲春景:《叙事与价值》,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22] 南志刚:《叙述的狂欢和审美的变异——叙事学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23] [以]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5]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8年版。
    [1] 施定:《近20余年中国叙事学研究述评》,《学术研究》2003年第8期。
    [2] 唐伟胜:《近三年叙事学在中国的研究述评》,《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 陈太胜:《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4期。
    [4] 郑铁生:《半个世纪关于<红楼梦>叙事结构研究的理性思考》,《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1辑。
    [5] 乔国强:叙事学与文学批评,《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6] 申丹:叙事学,《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7] 吴文薇:寻求中西叙事理论的对话与沟通,《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8] 叙事学的中国之路——全国首届叙事学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 夏德勇:《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理论研究述评》,《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10] 格非:《<柏子>与假定性叙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 丁国兴:《神魔共舞的狂欢化叙事——<红高梁家族>中莫言的叙事特色》,《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2] 姚皓华:《强调心理时间的叙事时间模式——从叙事时间范畴看郁达夫的小说》,《学术交流》2005年第9期。
    [13] 王寰鹏:《论30年代名家历史小说的叙事纬度与叙事模式》,《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4] 刘秀杰:《艾丽丝.蒙罗小说中的叙事结构》,《求是学刊》2001年第4期。
    [15] 任红红:《十日谈的叙事视角重探》,《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6] 马瑞芳:《<红楼梦>的情节线索和叙事手法》,《文史哲》2003年第1期
    [17] 刘向东:《<爵士乐>的叙事特点及意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8] 艾晓玲:《<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9] 李倩:《个人叙事声音后的集体诉述——解析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一书中的叙事立场》,《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0] 高小康:《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深层结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21] 李树槐:《论巴金小说的情感叙事》,《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2] 邰蓓:《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结构及功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23] 黄发有:《论九十年代小说的叙事视角》,《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
    [24] 张世君:《论<红楼梦>的叙事动作》,《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5] 潘峰:《浅析文言小说叙事艺术的演进——以梦小说为中心》,《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
    [26] 程锡麟:《<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叙事策略》,《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27] 万秀风:《婚外恋的另一种叙述——读戴来的短篇小说<亮了一下>》,《名作欣赏》2004年第1期。
    [28] 纪德君:《“拍案”何以“惊奇”?——“二拍”传奇艺术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9] 姚晓南:《“找寻一种方式让别人懂你”—严歌苓小说<扶桑>的叙事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第13期。
    [30] 周之南:《<上帝的玩笑>中的叙述人称》,《学术交流》2003年第12期。
    [31] 由权:《<伪币制造者>的叙述技巧》,《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32] 芮渝萍:《<雕刻梦幻的人>:在叙事中构建自我》,《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33] 郭方云:《分裂的文本 虚构的权威——<从弗兰肯斯坦>看西方女性早期书写的双重叙事策略》,《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34] 牛志强:《关于潘军小说叙事艺术的对话》,《小说评论》2000年第6期。
    [35] 王静:《解读张爱玲——论<金锁记>的叙事艺术》,《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
    [36] 郑家建:《旧事新编、新事旧编的叙事策略——<故事新编>的叙事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6期。
    [37] 卜伟才:《卡尔维诺小说的“迷宫叙事”探析》,《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38] 周励:《鲁迅小说的叙事时间模式》,《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2期。
    [39] 杨金才:论《<皮埃尔>的创作意图与叙事结构》,《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 第4期。
    [40] 曹静漪:《论沈从文短篇小说的聚焦叙事模式》,《思想战线》2000年第3期。
    [41] 冶君:《<黑暗的中心>复型叙事艺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42] 王敏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特征》,《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43] 管宁:《错位与弥合:新生代小说的叙事策略》,《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4] 初志红:《论<邻居罗西奇>的聚焦》,《学术交流》2003年第7期。
    [45] 段江丽:《论<水浒传>的叙事视角》,《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6] 王东:《论张爱玲<传奇>叙事的心理时间模式》,《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7] 王晓萍:《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角度》,《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
    [48] 程锡麟:《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在哪里——<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策略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49] 陈南先:《王蒙‘季节’系列的现代性叙事策略》,《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50] 张德明:《<红与黑>:欲望主体与叙事结构》,《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
    [51] 杜维平:《<爵士乐>叙事话语中的历史观照》,《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52] 黄雪娥:《爱米丽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结构》,《外语教学》002年第6期。
    [53] 张学军:《先锋写作的叙事方式》,《文史哲》2003年第3期。
    [54] 郑家建:《<故事新编>:文本的叙事分析与寓意的文化解读》,《鲁迅研究月》2001年第2期。
    [55] 罗维:《<萧萧>的叙事结构及其深层意蕴》,《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56] 石昌渝:《春秋笔法与<红楼梦>的叙事方略》,《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1期。
    [57] 叶永胜:《<酒国>反讽叙事》,《当代文坛》2001年第3期。
    [58] 黄梅:《<项狄传>与叙述的游戏》,《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59] 文贵良:《<马桥词典>话语与存在的沉思》,《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60] 黄善明:《一种孤独远行的尝试——<酒国>之于莫言小说的创新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61] 冯季庆:《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62] 徐德明:《从<离婚>看老舍的小说叙事艺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4期。
    [63] 尤磊:《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时空结构》,《小说评论》2002年第1期。
    [64] 洪治纲:《先锋文学聚焦之十六——隐蔽的张力》,《小说评论》2002年第4期。
    [65] 孙敏强:《再论<红楼梦>“石头”意象——以石头意象的结构功能为中心》,《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6期。
    [66] 洪耀辉:《冷峻而不冷漠——余华小说叙事风格阐释》,《小说评论》2005年第6期。
    [67] 刘华:《击中时代深邃部位的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3期。
    [68] 许香宏:《分裂叙述下的虚妄爱情——从叙述者角度读<伤逝>》,《名作欣赏》2005年第20期。
    [69] 王鸿生:《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叙事——读<受活>》,《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70] 李铁秀:《叙事:<孔乙己>—兼与部分研究者对话》,《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1期。
    [71] 张薇:《叙述学视野中的海明威小说的对话艺术》,《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72] 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论莫言》,《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
    [73] 裴春芳:《同质因素的反复 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话语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74] 陈小林:《回忆心态与叙事建构—<红楼梦>第一回细读》,《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2期。
    [75] 冯茜:《夏洛蒂·勃朗特的叙事策略》,《名作欣赏》2005年第20期。
    [76] 何彬:《女作家小说中叙事距离的模糊性》,《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77] 申江:《对话:<红楼梦>的存在方式》,《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3期。
    [78] 刘勇:《废名小说的时间与空间》,《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79] 林舟:《开放的叙事——谈刁斗的长篇小说<证词>》,《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4期。
    [80] 李巍:《曹文轩小说的叙事美学》,《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81] 赖翅萍:《林白创作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
    [82] 张学军:《残雪的叙事陷阱》,《当代文坛》2004年第6期。
    [83] 罗绮卫:《浅论余华小说叙事视角的变化》,《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84] 余玲:《潮流外的写作 毕飞宇小说论》,《小说评论》2002年第6期。
    [85] 张群:《独特的“方阵舞”别样的“巧合”——论哈代小说的叙事结构》,《外国语》2000年第4期。
    [86] 孙贻红:《献给圣杯追寻者的挽歌——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人生悲剧》,《名作欣赏》2005年第6期。
    [87] 高侠:《王安忆小说叙事的美学风貌》,《当代文坛》2000年第4期。
    [88] 易晓明:《碎片化与整体性——<喧哗与骚动>的历史感之建构》,《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89] 陈才忆:《福克纳作品的反复叙事特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90] 徐敏:《精神成人式对<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学分析》,《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
    [91] 孙艳艳:《谈红楼梦的叙事视角艺术》,《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92] 冯季庆:《纸牌方阵与互文叙述——论卡尔维诺的<命运交叉的城堡>》,《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93] 姜志军:《萧红<生死场>艺术手法新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94] 蓝露怡:《萧红复合视角管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95] 王慧:《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论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
    [96] 郭宝亮:《论王蒙小说的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97] 曹禧修:《论<伤逝>的结构层次及其叙事策略》,《学术月刊》2005年第1期。
    [98] 戴静:《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空间结构及其意义》,《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6期。
    [99] 柴俊丽:《论<宝玉挨打>的叙事逻辑和矛盾冲突》,《名作欣赏》2005年第2期。
    [100] 杜贵晨:《论<水浒传>三而一成的叙事艺术》,《明清小说研究》2001第3期。
    [101] 赵炎秋:《论<红楼梦>中的预叙——兼论预叙与预言的区别》,《中国文学研 究》2003年第1期。
    [102] 王平:《论<红楼梦>的叙事修辞》,《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2期。
    [103] 平啸:《论<红楼梦>的叙事布局和审美效果》,《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104] 关四平:《论<红楼梦>的时空转换艺术》,《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2期。
    [105] 关四平:《论余华的先锋小说》,《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2期。
    [106] 田红:《负载生命本真的形式——论余华长篇小说的叙事转型》,《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07] 闫秋红:《论迟子建小说的死亡艺术》,《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108] 佘小杰:《论金钱在<啼笑姻缘>中的叙事意义》,《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
    [109] 刘雪雁:《论马原小说中的形式干预》,《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10] 徐冬梅:《论鲁迅小说的叙述人语言》,《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11] 谭君强:《论鲁迅小说的叙述者干预》,《思想战线》2000年第3期。
    [112] 杨剑龙:《论鸳鸯蝴蝶派侦探小说的叙事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
    [113] 祖国颂:《试析<彼得堡>的叙事艺术》,《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114] 曹禧修:《话语与结构:言说的双主体论<狂人日记>的内结构及其叙事策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3期。
    [115] 杜凤鸣:《话语冲突与意识形态冲突的解构之途——艾伟<小卖店>的叙事艺术分析》,《当代文坛》2005年第5期。
    [116] 陆薇:《超越二元对立的话语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17] 李莉:《跋涉于解构与建构的艰难之旅——韩少功<801室故事>解读》,《当代文坛》2005年第5期
    [118] 吴笑欢:《转换式人物有限叙事视角——格非新作<人面桃花>视角分析》,《当代文坛》2005年第5期
    [119] 周琰:《重复叙述的单纯和丰富——试评余华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20] 谢有顺:《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121] 王丽芳:《隐喻叙事的逻辑力量——对陈染<与往事干杯>的重新解读》,《名 作欣赏》2005.年第14期。
    [122] 程箐:《雅俗共赏的叙事文本——张欣小说论》,《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
    [123] 杜庆波:《马原小说中的时间》,《当代文坛》2002年第4期。
    [124] 逢增玉:《鲁迅启蒙文本中的现代性言说与叙事》,《文艺研究》2004年第6期。
    [125] 逢增玉:《鲁迅小说中的非对话性与失语现象》,《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8期。
    [126] 邹贤尧:《鲁迅小说的先锋性》,《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2期。
    [127] 王富仁:《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4期。
    [128] 黄丽珍:《鸳鸯蝴蝶派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变》,《理论学刊》2002年第2期。
    [129] 张敏:《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现代叙事艺术》,《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30] 李杭春:《鲁迅小说叙述特征》,《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8期。
    [131] 谭君强:《鲁迅:吸收为叙述的描写》,《思想战线》1996年第5期。
    [132] 赖骞宇:《论<喧哗与骚动>复合式的叙事结构模式》,《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33] 谭君强:《论鲁迅小说叙事的聚焦变化》,《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3期。
    [134] 刘上生:《论<三国演义>“三绝”的叙事结构》,《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135] 王平:《论<水浒传>的叙事逻辑》,《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
    [136] 张闳:《<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问题》,《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
    [137] 马超:《王安忆小说的叙事策略》,《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38] 何鲤:《论余华的叙事循环》,《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139] 唐援朝:《论<红楼梦>的叙事时间》,《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140] 李夫生:《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叙事策略》,《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41] 郭树竞:《论<药>的叙事结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4期。
    [142] 李雁:《<世说新语>叙事艺术个案分析》,《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43] 赖辉:《论<黑暗之心>的叙述者、叙述接受者和陌生化》,《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44] 饶道庆:《略论<三国演义>的叙事模式与中国文化思维的关系》,《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1期。
    [145] 王平:《<红楼梦>的角色模式与叙事逻辑》,《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4期。
    [146] 郑铁生:《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结构“以三为法”的文化意识》,《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1期。
    [147] 李庆信:《论<红楼梦>的叙事时空建构》,《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3期。
    [148] 张世君:《论叙事文本的空间结构——以<红楼梦>和<巴黎圣母院>为例》,《国外文学》 1999年第4期。
    [149] 孙玉珍:《<永别了,武器>中反讽与象征的叙事特色》,《学术交流》1996年第4期。
    [150] 张柠:《长篇小说叙事中的声音问题——兼谈<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风格》,《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
    [151] 李万遂:《论<俄狄浦斯王>中的二项对立》,《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52] 李庆信:《<红楼梦>叙事本文的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53] 谭君强:《论<怀旧>在鲁迅小说叙事模式转换中的意义》,《思想战线》1998年第11期。
    [154] 章渡:《反高潮——张爱玲小说的叙事风格》,《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155] 张颖:《约瑟夫·海勒与<二十二条军规>》,《外国文学》1994年第1期。
    [156] 宋明炜:《<叔叔的故事>与小说的艺术》,《文艺争鸣》1999年第5期。
    [157] 张京:《<百年孤独>的艺术结构》,《国外文学》1998年第4期。
    [158] 吴文薇:《论当代小说的反讽叙述》,《当代文坛》1994年第3期。
    [159] 陈卫:《论鲁迅小说情节艺术的现代化》,《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8期。
    [160] 冯寿农:《论<伪币制造者>的叙事美学》,《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
    [161] 张芙鸣:《言情小说叙事模式的接受心理剖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162] 孙颖:《消解的同时构建故事——浅析王安忆<伤心太平洋>插入叙述特色》,《小说评论》1999年第1期。
    [163] 宋常立:《中国古代小说的叙述分层》,《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1期。
    [164] 孙中田:《<示众>的叙述智慧》,《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12期。
    [165] 段建军:《创造奇美的话语世界——<白鹿原>的叙事艺术》,《小说评论》1999年第6期。
    [166] 孟昭连:《<儒林外史>的讽刺意识与叙事特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67] 李之鼎:《<伤逝>:无意识性别叙事化语》,《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5期。
    [168] 旷新年:《<狂人日记>、<药>及鲁迅小说的潜结构》,《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1期。
    [169] 刘相雨:《论<红楼梦>的楔子——兼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开头模式》,《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1期。
    [170] 邓楠常:《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者”》,《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171] 王平:《论<红楼梦>的叙述者》,《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3期。
    [172] 陈庆勋:《哈代的叙事手法与小说文体》,《上海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73] 王丽亚:《聚焦折射下的人际关系——亨利·詹姆斯<金碗>聚焦模式评析》,《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174] 徐崇亮:《D.H.劳伦斯的叙事风格——读<上尉的偶像>》,《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75] 朱水涌:《<红旗谱>与<白鹿原>:两个时代的两种历史叙事》,《小说评论》1998年第4期。
    [176] 顾广梅:《荒诞的存在:示者(做戏者)与看客——论鲁迅启蒙小说的独特叙事模式》,《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77] 万春:《从<金瓶梅>的叙事时间看作者的生命意识》,《人文杂志》1998年第5期。
    [178] 黄燎宇:《卡夫卡的弦外之音——论卡夫卡的叙事风格》,《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179] 蒋承勇:《论劳伦斯<虹>的多重复合式叙述结构》,《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180] 陈旋波:《从林语堂到汤婷婷:中心与边缘的文化叙事》,《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181] 金衡山:《<布拉斯岱罗曼司>中的叙事者和隐含作者》,《国外文学》1999年第4期。
    [182] 赵祖谟:《<白鹿原>:多重视角下的历史脉动》,《小说评论》1994年第4期。
    [183] 宗元:《路遥<平凡的世界>的结构艺术》,《名作欣赏》1994年第4期。
    [184] 方平:《卜伽丘的独创性的叙事手法—谈<驱鬼记>》,《名作欣赏》1994年第4期。
    [185] 蒋小波:《余华:作为成规的破坏者——余华小说的一种读解》,《当代文坛》1994年第5期。
    [186] 张世君:《红楼梦香气叙事的空间建构》,《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4辑。
    [187] 郑家建:《<故事新编>:文本的叙事分析与寓意的文化解读》,《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1期。
    [188] 陈才忆:《福克纳作品的立体交叉结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