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外部风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与外部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经济转轨国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年中,中国的商业银行为支持配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承担了巨大的改革成本,其自身风险管理体制也经受了巨大挑战与考验。从1998年以来,国家通过分次注资和两次大规模剥离不良资产,鼓励支持银行上市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了最大规模的银行产权改制,推动中国商业银行加快自身产权制度的改革。在总结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时,过去的研究往往集中于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制发展的阶段性缺陷,但对这种缺陷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现实体制因素等外部影响估计不足。随着中国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包括国际金融体系,国外金融危机对中国国内金融体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更加关心中国金融体系自身保持稳定与安全的社会基础。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试图对中国商业银行外部风险环境进行探索研究,希望能为政府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提供一些思路。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提出论文研究的问题,介绍研究背景,界定研究范围,确定全文的研究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1、2章,介绍本文研究的理论综述和国外实证经验,为本文的分析奠定理论框架和实证基础;第三部分包括第3、4、5章,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探讨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部风险,包括特点、成因、趋势分析,并提出建设中国金融秩序的合理治理框架和预防银行业外部风险的对策建议。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1章主要对国内外有关银行风险的相关理论述评,分析金融风险传统理论与银行风险、金融生态理论与银行风险、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银行风险、转轨经济学理论与银行风险,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2章从国外银行业不良资产分析入手,介绍美国、日本、东亚、拉美等国家银行业外部风险的成因和应对实践,研究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协作机制与国际监管,是本文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外部风险的国外借鉴的构成部分。
     第3章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国内风险环境角度,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对银行不良资产变化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不同意见。首先回顾有关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其次对国内现有对银行业不良资产成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与过去的经济体制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指出中国商业银行机构很难摆脱行政干预是因为宪法并没有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边界做出明确的规定;最后本章对中国金融治理新秩序的框架提出初步构想,认为这个治理结构应是民主的、多层次的和能被广泛社会监督的。
     第4章对中国商业银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所面临的国际外部风险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是对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所遭遇的金融全球化挑战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描述;其次是分析研究当代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引发银行风险的一般机理,并实证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业带来的挑战问题;最后分析研究国际汇率变动下商业银行汇率变动产生的若干来源,并实证分析国际汇率变动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给中国商业银行业带来的挑战问题。
     第5章是结束语。在对全文加以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国内外银行经营环境的应对建议和对策。在应对国内外部风险时:建议改变政府的绩效考核目标方式,重新界定政府经济职能的边界,将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作为重要考核指标;适当时候成立宪法法院,监督政府施政行为和违宪行为,维护宪法秩序和尊严;设立金融法院,集中审理与金融有关的案件,重新解释抵押债权的优先顺序,强化金融债权保护;发挥社会组织、媒体的监督作用,明确规定和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信息透明度。在应对国外风险时:建议建立多层次的国际监管与金融交流体系,积极参与推动国际金融组织与监管组织的改革,建立更加公平、民主、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包括:
     1、通过应用国内外金融风险理论,包括金融生态仿生理论和转轨理论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生成因素,提出外部环境包括政府行为可能是中国商业银行资产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要解决政府跨界行政干预,有必要成立宪法法院来监督制约政府违宪行为,如地方保护主义等。
     2、中国金融债权保护不力除了政府对稳定等政治目标考虑过高之外,还有与抵押权应优先保护的法理价值观落后有关。积极的金融保护有利推动经济与金融发展,有利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社会财富。为加强金融债权保护,有必要成立金融法院。
     3、为了加强与改善金融监管,有必要成立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同时相应成立金融监管局,将目前的分散监管改为集中监管,在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推进国际金融治理合作。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由于笔者的学识、知识结构、精力与时间、数据获取限制等因素,本文仅对中国商业银行外部风险环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于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银行债权优先保护的法理依据研究,对政府行政干预权边界的划分研究,关于金融多层次监管的研究等,这些将是作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
The operational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s are highly relat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n the transitional economy. During the China’s 30-year reform and opening-up period,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have taken huge costs to support china’s economic reform and their risk management systems are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Since 1998,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upported commercial banks’IPO, the introduction of strategic investors and ownership reform to speed up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ownership reform, by capital injections and twice large-scale removal of non-performing assets. When summarize the reasons of the forming of non-performing assets in china’s bank industry, past researches always focus on the periodical drawbacks of the intern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underestimate the external influence from its historical condition and realistic systematic factor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ystem into the external world, foreign financial crisis’s influence on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is becoming larger and larger, so that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basis of the maintaining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s safety and stability.
     Based on such background,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external risk environment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thoughts to government o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This paper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which introduces the targeted problem, background, clarifies research range, and chooses the research basis for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chapter 1 and 2, which introduce the theoretical review and foreign empirical research to build up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later analysis; the third part includes chapter 3, 4 and 5, which discuss the external risks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re facing from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int of view, including characteristics, reasons, and trend analysis, and also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n how to build up proper governing framework for Chinese financial orders and prevent the external risks.
     The detailed arrangement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mainly reviews the related theory on banks’risk, analyzing financial risk’s traditional theory, financial eco-theory, neo-systematic economics, and transitional economics to build up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is paper.
     Chapter 2 starts from foreign banks’non-performing assets, introducing the reasons of external risks and solving practice in America, Japan, East Asia, Latin America, etc.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banks’non-performing assets, which is the component of the foreign reference of this paper’s research on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external risks.
     Chapter 3 analyzes external operating environment’s influence on banks’non-performing assets and related different opinions. First, reviews the related statistical data and typical cases about the removal of banks’non-performing assets; seco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 of domestic banks’existing non-performing assets, points out the quite stro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non-performing assets and past economic system, and concludes that the reason why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re hard to get rid of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is because the Constitution has no clear regulation on the edge of government’s economic intervention power; at last puts forward initial tentative plan of the new orders of Chinese financial governing, which should be democratic, multi-level and monitored by people from all works of life.
     Chapter 4 analyzes the external risks faced by china’s bank industry, under the china’s opening-up condition. First,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challenge faced by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international operation; second,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bringing risks by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under the modern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analyzes the challenge faced by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brought by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empirically; at last, analyzes several origins of commercial banks’foreign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oreign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and analyzes the challenge faced by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caused by international foreign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 empirically, especially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Chapter 5 is the concluding remarks.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whole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banks’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operating environments. As to the domestic external risks: suggest that we should change government’s way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re-clarify the edge of government’s economic function, and set the maintaining of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safety as one important appraisal criteria; change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centered legislative committee into Constitution court, monitoring government’s operation and unconstitutional acts, and maintain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and dignity; set up financial court to handle financial cases, re-explain the priority of mortgage debt, and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financial debt; make full use of the power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media, regulate and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gularly. As to the foreign risks: suggest that we should set up multi-level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 and financial communication, participate i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ve organization actively, to set up more fair, democratic, and prope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ders.
     The main conclusion and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nclude:
     1. By apply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ory on financial risks, including financial eco-theory and transitional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forming factors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non-performing asset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extern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governmental behaviors are probabl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ing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asset risk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caused by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we need to set up constitutional court to monitor and regulate government’s unconstitutional behaviors, such as Local protectionism, etc.
     2. The inefficie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financial claim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over-consideration of stability and other political factors by government,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backward compared to the foreign active legislative value which protects the mortgages right first. Active financial claim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good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more fair and efficient anti-unemployment and increase of social welfare.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claims prot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financial court.
     3.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financial regulation, it’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National Financial Stability Committee and Financial Regulation Committee of the highest level, change the current separate regulation to integrated regulation, and promot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operation efficiently whil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omestic financial regulation.
     Dur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is paper, because of some limiting factors, such as the writer’s knowledge volume and structure, energy, time, data availability, etc, this paper’s research on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external risk environment is not deep enough. There are also some further issues which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writer’s future research, such as research on the legislative foundation of bank’s claim protection, research on the clarify of the edge of government’s intervention power, research on multi-level financial regulation, etc.
引文
1潘思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第3页。
    
    1 Hyman Minsky, "Stabilizing an Unstable Econom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埃德加.E.彼得斯(EdgarE .Pe ters),《复杂性、风险与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1 Zvi Bodie, Robert C.Merton,《金融学》(英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Zvi Bodie, Robert C.Merton,《金融学》(英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朱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第11页。
    4朱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第12页。
    
    1陆前进:《开放经济下宏观金融风险管理一银行风险的防范及银行重组》,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扬,《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陈赟,“对金融生态理论内涵的再认识”,《发展研究》,2007年第8期。
    2徐诺金,《金融生态论——对传统金融理念的挑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3马延霞,《区域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问题分析》,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10月,第10-11页。
    
    1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2张研蕾,《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外部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
    1王一林,《转轨时期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期间,美国房地产贷款占银行总资产比率从1980年的10%上升到1990年的18%。
    2其实,在1987年,不良资产已经使美国各大银行产生大额赤字,陷入财务困境;随着银行信用评级下降,股价下降,银行通过发行新的债券筹措资金比较困难,并引发一批商业银行相继倒闭。
    3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危机管理:1980—199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处置信托公司的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4历史上,美国的商业银行和节俭储蓄机构在职能上分工较明确,商业银行专门经营短期负债(银行券和支票存款)业务,并向企业发放短期贷款;节俭储蓄机构则办理家庭储蓄存款业务,并持有长期资产,主要是住宅抵押贷款;具体内容参见[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241页。
    5 1982—1985年间,因政府放松管制和对检查人员的人数及过分的更替进行预算制约,管理部门的监管有所放松。当1996年初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后,许多低标准的、可怀疑的贷款(尤其是出于ABC目标的——对房地产的收购、发展和建设,包括写字楼、商业中心、房子、分套出售的公寓甚至新的住宅小区)在西南部阳光地带各州的许多储贷协会和新储蓄银行的资产中大量累积。参见[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6 [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276页。
    1相比普通抵押贷款6%~8%的利率,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ARM)的形式。
    2《美国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载《金融时报》,2007年2月13日;梁福涛:《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传染”全球金融市场》,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21日。
    1 Gerard Caprio.Jr.,William C.Hunter,等编,张青松等译:《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2阿根廷银行危机发生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1994年12月—1995年4月),起先因债券交易商的倒闭在国内引发小范围恐慌,导致银行对此类公司收缩信贷额度,从而引起“龙舌兰效应”(tequila effect),动摇人们对拉美地区的信心,结果使得股票与债券市场损失惨重,有关券商和银行资不抵债;存款人则意识到货币自由兑换风险增加,发生大规模的挤提和转存,1995年1—3月,存款下降约80亿美圆,下降比例为16%。参见Danny M.leipziger:“阿根廷的银行危机:考察及教训”,载Gerard Caprio,Jr等编:《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Preventing Bank Crises:Lessons from Recent Global Bank Failures),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1页、第44页。
    3除省银行的不良资产外,阿根廷国家银行(BNA)所处的“大则不能倒”状态、批发性银行和准银行的再贷款给脆弱的省银行、存款人的成熟老练,以及准货币局制度对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能力的限制等都是使得阿根廷银行体系易于受到银行危机冲击的原因。参见Danny M.leipziger:“阿根廷的银行危机:考察及教训”,载Gerard Caprio,Jr等编《: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Preventing Bank Crises:Lessons from Recent Global Bank Failures),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44—45页。
    4危机发生前,韩国资产分类标准和坏帐损失准备金提取要求相对宽松,基于官方发布信息很难了解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程度;大量不良贷款未获认定,因此,危机发生前,银行资本普遍高估。见咸骏浩:《韩国金融体系的重组:政策教训》,载《比较》第六期,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1 Andrea D.Roller,Thailand’s Banking Crisis and Subsequent Reform:Could Thailand Benefit from annternational Standard?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Sumer,2001,p.412。
    2 Sonali Abeyratne:Banking and Debt Recovery in Emerging Markers:The law reform context,2001,page 18。
    3 Sonali Abeyratne:Banking and Debt Recovery in Emerging Markers:The law reform context,2001,page 17。
    1转轨经济,亦称转型经济,主要研究俄罗斯、前东欧国家、中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或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转型时,所依据的路径、体制转变的方式和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产生的其他相关如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和改革次序等有关问题的理论。见李宏:《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管制与微观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在把转轨经济的本质界定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础上,理论界一般把经济转轨的方式划分为“激进式”与“渐进式”两种。前者主要是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采用的转轨方式,以“华盛顿共识”为指导,试图在短期内快速、彻底地摧毁计划经济体制的各项制度安排,然后通过一整套激进的转轨措施迅速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实现从计划到市场的一步跨越;后者则为中国和越南所采用,在暂时不破坏旧体制的条件下,通过培植新体制因素以达到体制的转换,从而最终过渡到市场经济。
    2 Gerard Caprio.Jr.,William C.Hunter,等编,张青松等译:《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1国内学者将各个国家和地区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成因主要归纳为五种类型:即银行业自身的制度性缺陷以及银行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长期以来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经济转轨国家的旧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和转轨过程中的不适应;政府政策滞后于经济周期;单个银行经营决策的失误。参见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页。
    2关于美国银行业的这种双重银行制度及其历史参见[美]乔纳森.R.梅斯等:《银行法》(第三版),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第120—121页;[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3页。
    1 See Annual Survey Issue,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Regulations,the S&L Crisis: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59 Fordham Law Review S1.(1991),pp.56—67;Breedan R.,The S&L Crisis:Death and Transfiguraion,59 Fordham Law Rev.,NO.6(May 1991),p.112;Broome L.,Private Market Solutions to the Savings and Loan Crisis:Bank Holding Company Acquisitions of Savings Associations,59 Fordham Law Review S111(1991),pp46---78.27
    2 [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3关于林肯协会的丑闻See Edward J.Kane,The S&L Insurance Mess:How Did it Happen?Urban Institute Press,1989;Frederic S.Mishkin,The Economics of Money,Bna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Boston:Addison-Wesley,2007.
    4有学者采用“信贷政治化”的说法,其实也是政府对银行金融事务的干预;参见何士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页。
    5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其利在便于经验沟通交流,谋求金融行政的效率,其弊在金融行政权力扩大,行权肆意,易滋生腐败。见[日]西村吉正:《金融行政的败因》,文艺春秋1999年版,第209页,转引自范纯:《法律视野下的日本式经济体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1 [日]清水克俊:《当务之急:清除金融监管的弊病――“高官下凡”与金融政策》,1998年5月5日《日本经济新闻》。
    2顾肃,《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11-113页。
    3肯尼斯.达姆,《信贷市场、债权人权利与经济发展》,比较31,中信出版社,2008,第169页。
    4这种“批条子贷款”(memo lending)往往是某个高层领导或闻人仅仅通过一张条子就要求银行放款。
    5 See Michael S.Bennett,Banking Deregulation in Indonesia:an Update Perspective in Light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Spring,1999,p.58.
    6道德风险源于私人机构在长期政府干预型经济中所形成的对政府“遇难必助”(bail-out)信念,这种信念使一些管理不善仅有少量资本金的私人机构有着强烈的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杠杆融资的动机,并在国内从事高风险投资。道德风险的典型行为是:当这些私人部门受到不利冲击后,不是更加谨慎地决策以减少风险,而是敢于冒更大的风险。
    7何帆,“危机之后的亚洲货币合作”,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第23页。
    1关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贷款机构放贷商业不动产及不动产泡沫破裂后起造成的亏损,See G.N.Olson,Banks in Distress: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Kluwer Law,2000,pp.121—135;Breedan R.,The S&L Crisis:Death and Transfiguraion,59 Ford ham Law Rev.,NO.6(May 1991),pp.86--119;Broome L.,Private Market Solutions to the Savings and Loan Crisis:Bank Holding Company Acquisitions of Savings Associations,59 Fordham Law Review S111(1991),pp46---78.关于早储蓄贷款机构危机中与房地产泡沫有关的种种投机丑闻可参见[美]查尔斯·R·莫里斯:《金钱、贪婪、欲望——金融危机的起因》(Money,Greed,and Risk:Why Financial Crises and Crashes Happen),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80页。
    2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徐慎庆:《房价与泡沫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240页;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四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146页;[美]理查得.邓肯:《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5页。
    3黎涵、黎军:“日本银行业的不良债权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工业技术经济》,第25卷第6期(2006年6月),第158页。
    1 [美]理查得.邓肯,《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2 See Shaledra D.Sharma,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Crisis,Reform and Recovery,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3),pp.123—130,180—183.31
    3 1997年,泰国空置新住宅85万套,仅曼谷就有35万套空房,房屋空置率达21%,新建办公楼空置率达70%,见1998年的泰国银行季报和世界银行发展报告,转引徐慎庆:《房价与泡沫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4关于马来西亚的状况See Mahani Zainal Abidin,Malaysia’s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Crisis Management,Southeast Asian Affairs 2000.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00),pp.184—202.
    1有学者认为泰国房地产泡沫的程度要高于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因为1989年泰国发放的住房贷款总额为1459亿泰铢,到1996年超过7900亿泰铢,在7年内增加了5倍多,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50%;而马来西亚则为29%,印尼为20%,菲律宾为11%,参见孙健:《金融危机与国家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2徐慎庆,《房价与泡沫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3 Harry Mcvea,Financial Conglomerates and the Chinese Wall,Clarendon Press Oxford,1993,p.3.
    4关于美国政府在储蓄贷款机构危机中的监管容忍问题, See G.N.Olson,Banks in Distress:Lessons from the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Kluwer Law,2000,pp.162—270.
    5 Apisith John Sutham,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Deregul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of Thailand's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Barbarians at the Gate,21 Fordham Int'l L.J.1890,1918-19(1998)细讨论了泰国贷款损失分类和准备金、资本充足率,以及清收价值。
    6在此框架下,泰国的银行不得不将资本与风险资产权重的比率控制在8.5%,1988年的《资本协议》设置的最低比率为4%和8%,1999年,巴塞尔委员会又颁布了新的资本充足框架以替代1988年的资本协议,See generally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Consultative Paper on a New Capital Adequacy Framework (June 3,1999).
    1 See Benjamin Howell,Exploiting Race and Space:Concentrated Subprime Lending as Housing Discrimination,California Law Review,(94 Calif.L.Rev.101)January,2006,pp.119-121.
    2即贷款申请者只需口头陈述自己的收入,而无须提供任何证明或担保。
    3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且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工资条、完税证明等。
    4当时联储主席在对全国信用社管理局(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简称NCUA)的一次演讲中却说:‘如果贷款机构提供比传统固定利率更好的另类房贷产品,美国消费者可能会从中获益。此后不久,联储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至5.25%。
    5日本有关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由《证券法》和《银行法》规定,但两法未将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作为披露事项。日本政府——大藏省迫于多重压力,在1992年4月首次要求各银行公布1992年3月决算期的结算概况,使得日本的银行不良债权规模得以公之于众。见[日]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5页。
    1 See Shaledra D.Sharma,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Crisis,Reform and Recovery,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3),p.36.
    2 See Andrea D.Roller,Thailand’s Banking Crisis and Subsequent Reform:Could Thailand Benefit from annternational Standard?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Summer,2001,p.412.
    3关于掠夺性贷款问题, See JoshuaMichael Stolly,Subpriming Lending:Ohioans Fall Prey to Predatory Lending at Record Levels—What Next?Ohio North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34 Ohio N.U.L.Rev.289,2008,pp.289—312;Richard D.Marsico,Ecomomic Justice:Subprime Lending,Predatory Lending,and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Obligation ofBanks,New York Law Schoo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Comparative Law 22 N.Y.L.Sch.J.Int'l&Comp.L.365(2003),pp.365—376.
    4 See Kern Alexannder,The Need for Effici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the Role of a GlobalSupervisor,in Charles A.E.Goodhart ed.,Regulating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Hart publisher,(2001),pp.273—275.
    1何士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页。
    2国外学者将80年代的这场危机教训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1)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中立性;(2)立法、监管、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性与连续性;(3)政府与银行体系间的“特殊关系”与“良好政治意愿”;(4)立法、监管放松与资产膨胀;(5)立法、监管与汇率上的容忍、放纵与不透明;(6)立法、再监管、恢复性政策逆转与资产贬值;(7)政府的责任与损失分担;(8)政府干预、资产价值与银行资本间联系的确认。See G.N.Olson,Banks in Distress:Lessons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of the 1980s,KluwerLaw,2000,pp.162—270.
    3除了这种制度性因素外,美国学者认为储蓄贷款机构的惨败还与以下四个经营上的因素有关:(1)管理部门允许广泛的低于标准的资本金;(2)提高对商业性房地产贷款的自由,为投机提供了重要的潜力;(3) 鼓励新的经营方式与进入,其中的许多执行过度扩张和高风险的发展与投资战略;(4)极大地放松监管原则,许多资本质量下降或低于标准的储蓄机构可能陷入更大的困境。参见[美]威廉.罗维特:《银行及金融机构法概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1日本的中央银行为日本银行,在二战后至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其在调节经济、稳定货币流通方面发挥较大作用。但日本银行在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方面,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缺乏独立性。见阎坤:《日本金融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关于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直到1998年4月1日施行修订《日本银行法》后,才首次赋予央行在金融政策上的最终且单独的决定权,从而在立法上确立了央行的独立性。见[日]樱井敬子:《财政的法学研究》,有斐阁2001年版,第209页;转引自范纯:《法律视野下的日本式经济体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2 Mitsuru Misawa,Laws and Regulations on Problem Loans in Japan:Is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 Standards Possible?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Fall,2004,18 Colum.J.Asian L.1.pp.33—158.
    3《日本商法典》第33条。
    4《日本商法典》第287—2。
    1《日本商法典》第288。
    2《日本证券交易法》第8条。
    3《日本证券交易法》第16—18条。
    4《日本商法典》第166条。
    5《日本证券交易法》第193条。
    6日本有关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由《证券法》和《银行法》规定,但两法未将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作为披露事项。日本政府——大藏省迫于多重压力,在1992年4月首次要求各银行公布1992年3月决算期的结算概况,使得日本的银行不良债权规模得以公之于众。见[日]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5页。
    1 [日]鹿野嘉昭,《日本的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112页。
    1在一元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身兼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双重职能,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合二为一。
    2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就已经提出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在苏联解体后制定的1993年《俄罗斯宪法》第1条就明确规定:“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是共和制政体的民主的、联邦制的法治国家”。
    3 B.B拉扎列夫,《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王哲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366页。
    1 See Kornai Janos,The Place of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Syndrome in Economic Theory,Jour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Elsevier,Vol.26(1),(1998),pp.11--14.
    2例如,除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保留了一元银行制度外,匈牙利、波兰和前南斯拉夫等国家恢复了二元银行制度,分离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波兰除储蓄银行和专业银行外,还成立了9家国有商业银行;俄国的一元银行则分离出1700家商业银行,多数为企业所有。See Kornai Janos,The Place of the Soft BudgetConstraint Syndrome in Economic Theory,Jour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Elsevier,Vol.26(1),(1998),pp.11—17.
    3比如1992年,俄罗斯商业银行一半的逾期贷款仍由财政或中央银行出资弥补,而在波兰,尽管财政部要求停止向问题企业提供新贷款,但1993年企业与银行重组前仍有10%存在还款问题的企业继续获得贷款。
    4 See Rolf H.Weber,Douglas W.Arne,Toward a New Design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9 U.Pa.J.Int’I L.391,Winter 2007,pp.392—393
    1因此,各国监管当局探寻一种能维护各自银行金融系统安全与稳健的国际协作方式,以有效避免金融危机。See Felsenfeld,Genci Bilal,A Speculat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Transnational Lawyer,I.18,2005,pp.231—232.330
    2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银行监管的范围和权力,例如,德国监管机关受到法律限制不能获得该国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方面的信息。See Kapstein.E.B.(1991),Supervising International Banks:Originsand Implications of the Basel Accord,Essay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p.185,中文译文参见Kapstein.E.B.:《国际银行业监管:巴塞尔协议的起源和影响》,载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赫斯塔特银行是原联邦德国的一家银行,拥有8亿美元资产。由于其经营不慎,在外汇交易和贷款方面的损失达4.5亿美元,于1974年6月26日被联邦德国政府量布倒闭。该银行的倒闭直接破环了即期外汇交易的清算机制,同时也给国际银行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此外,纽约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伦敦英以银行倒闭事件也对巴塞尔委员会成立产生影响。
    2简称“巴塞尔委员会”(Basle Committee),巴塞尔委员会由十国集团成员国的银行监管当局所组成,其成员来自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
    3该协定对东道国和母国在监管国际银行中的责任分配进行了规定。东道国承担监管流动性的主要责任,承担监管分行清偿力的主要责任以及代表母国监管机构检查外资银行。而母国监管机关承担监管分行的流动性的责任。
    4当这个卢森堡境内的意大利子行发生危机时,卢森堡和意大利当局都声称自己没有责任向其提供紧急援助。
    5 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因涉及洗钱犯罪活动而被关闭,震惊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银行界。BCCI一案揭示了国际银行监管的不完善,尤其是并表监管制度的漏洞。其中的教训是,要使"双重钥匙"方法发挥作用,必须制定为各国所认可的共同的监管准则。
    1据巴塞尔委员会2005年9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巴塞尔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制定发布正式文件189份,这些文件可大别为两类:出版物(publications)和工作文件(working papers)。出版物是巴塞尔委员会对外公布其原则、标准和建议的公开文件,构成巴塞尔文件体系的主干;工作文件是巴塞尔委员会针对具体问题(主要是突发性金融事件)提出的看法和对策,如1999年6月发布的《亚洲金融危机的监管教训》(Supervisory Lessons to be Drawn from theAsian Crisis),巴塞尔委员会迄今共发布工作文件14份,它是巴塞尔文件体系次要的辅助成分。参见http://www.bis.org/publ/bcbs.htm,Sept 8,2005。
    1陶礼明,《银行业国际监管的划时代文件》,载《国际金融研究》,1997年第8期,第1页。
    2参见I·巴特雷、M·穆勒、R·斯图恩、S·维克斯,《监管国家:英德金融监管体制比较》,载《比较》第10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3罗平,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一书中,集中反映和分析了国外对新资本协议出台后的评论和影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4英国的银行监管具有非正式化、拥有裁量权和个案处理等特征,而德国则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银行的量化规则,但起灵活性显然不足,参见I·巴特雷、M·穆勒、R·斯图恩、S·维克斯:《监管国家:英德金融监管体制比较》,载《比较》第10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5See Rolf H.Weber,Douglas W.Arne,Toward a New Design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9 U.Pa.J.Int’I L.391,Winter 2007,p.413.
    6 See Rolf H.Weber,Douglas W.Arne,Toward a New Design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io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9 U.Pa.J.Int’I L.391,Winter 2007,p.413.
    1由于国际清算银行与巴塞尔文件的“软法”性质,其不具有“硬法”的约束力,因此西方学者在探讨成立所谓超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问题,See Felsenfeld,Genci Bilal,A Speculat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Bank for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Transnational Lawyer,2005,pp.231—244.
    2参见周仲飞,《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的缺陷及完善》,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85—93页。
    3 Jeff Gerth,Scandal Reveals Holesin Rules for Foreign Banks,New York Times,7 July1991,p.13.
    4 Joseph J.Norton&Christopher D.Olive,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Risks and International Supervision ofBanks and Securities Firms:Lessons from the Barings Debacle,The International Lawyer,Vol.30,1996,p.317.
    5 David T.B.Carse,Address at the Bankers’Association for Foreign Trade 75th Anniversary Annual Meeting,6May1997,转引周仲飞,《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的缺陷及完善》,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85—93页。例如在DAIWA丑闻中,日本大藏省在其获知DAIWA银行问题时起的六个星期内,未向美国联储局通报有关情况。See Sarah Marks,Regulators Justify Reactions to Barings and Daiwa,InternationalFinancial Law Review,April 1996,p.23.
    6具体建议参见周仲飞,《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的缺陷及完善》,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85—93页。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01年5月颁布的《银行监管者之间合作声明的基本要素》也提出了相似观点。
    2刘小庆,《标普:全球银行业次贷损失可能达2650亿美元》,载《每日经济新闻》,2008年2月1日。
    3王开虎,《日本各大银行次贷损失近56亿美元》,载《北京日报》,2008年2月3日。
    1关于信息披露问题参见前文相关部分。
    2当然,发起行为造市目的而回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交易头寸,监管当局则认为这是恰当的,不过这些头寸应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售出,从而保持转移风险的真正目的。关于信用风险转移参见巴塞尔委员会1992年9月发布的《资产转让与证券化》。
    3隐性支持,是指银行超过之前约定的合同义务对证券化提供的支持,其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从资产池购买信用质量恶化的风险暴露,向已证券化的资产池注入打折的风险暴露,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风险暴露,或者根据资产池风险暴露信用质量恶化的程度增加第一损失头寸。
    4其目的在于促使银行为所保留的风险暴露配置资本,挫败银行为证券化提供非合同性支持的积极性,并纠正市场上已形成的银行愿意在合同义务之外提供未来追索权的观念。参见洪艳蓉:《资产证券化监管:巴塞尔委员会的经验与启示》,载《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1期,第4—11页。
    1清盘回购权,是指允许在资产池中所有的资产或者证券化资产被清偿之前买回证券化风险暴露(例如资产担保证券)的一种选择权;在传统证券化下,通常的作法是一旦资产库或者未清偿的证券余额已下降到特定数量时,发起人即可买回剩余的证券化风险暴露。
    2关于证券化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及其与银行保密义务的协调问题参见洪艳蓉:《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研究》,载《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7期,第23—34页。
    1关于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界定及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的标准问题,Andrew Parry,ISDA/FPML for Financial Derivativ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2007,22(9),pp.495—499.
    2 Saul Hansell,Kevin Muchring,Why Derivatives Rattle the Regulators?Institutional Investor,1992(9),pp.49-51.
    3 Davies H.,Financial Regulation:why Bother?Society of Business Economists lecture,1999(1),pp.20-23.
    1陈小平,《国际金融衍生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第396页。
    2 Sol Picciotto,Jason Haines,Regulating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1999(3),pp.351-368.
    3 Taylor Michael.Twin Peaks,A Regulatory Structure for the New Century,London:Centre for the Stud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1995,pp.131-135.
    4 Kenneth K Mwenda,Judith M Mvula,A Framework for Unified Financial Servi ces Supervision:Lessons from ermany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Regulation,2003,5(1),pp.35-56.
    5谭燕芝、蔡伟贤:《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模式比较与启示》,载《求是》,2005年第4期,第37页。
    6规则导向的协调方式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制度的一致性、连贯性,有利于监管机构进行定期磋商,预防危害市场秩序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交易者对其行为的后果作出合理预期。参见陈欣:《衍生金融交易国际监管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8—60页。
    1胡怀邦:《金融发展中的衍生市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页。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比较16》,2008,中信出版社,第2页。
    2曹远征,《转轨中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展望》,“中国经济50人谈”,2008,中信出版社,第34页。
    3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5年。
    4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理论与方法》,《比较21》,中信出版社,2008,第135页。
    1《关于对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分析报告》,中东沪评[2001]9号
    1谢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三十年》,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第513页。
    1《2008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第77页。
    
    1《2008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第77页。
    2季敏华等,《广东金融十字路口》,《财经》,2007年第20期
    1范福春,《上市公司治理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形备而神不似》,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3月9日,12版
    1肯尼斯。达姆,《信贷市场、债权人权利与经济发展》,比较31,中信出版社,2008,第169页
    2保育钧,财经网,2009年4月22日。
    3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理论与方法》,比较21,第137页,2008,中信出版社
    4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理论与方法》,比较21,第140页,2008,中信出版社
    1吴晓灵,《改善中国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的条件与环境》,比较18,中信出版社,2005年,第158页。
    
    1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理论与方法》,比较21,中信出版社,2005年,第184页。
    2杨德勇,《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生态学视角分析》,第六届金融论坛,2006年。
    
    1郭树清,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第137页。
    2曹远征,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第27页。
    1曹远征: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第31页。
    1郭树清,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第137页。
    
    1温秀、方会磊、吴莹:《天量信贷虚火》,《财经》, 2009年第9期。
    2郭树清,《改革战略及其选择的回顾与检讨》,中国经济50人谈,2008年,第119页。
    
    1徐诺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法律保障》,《银行家》,2005年5月。
    2“攻坚金融积案,最高院晤谈银监会”,《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月7日17版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批复”,法释(2002)16号,2002年6月11日
    
    1以上判词均见项目档案
    2 World Bank,《Doing Business 2005》
    1《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6月22日
    1刘敏,《金融时报》,2006年9月28日。
    1李扬、刘熠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理论与方法》,《比较21》,2005年,第155页。
    1张维迎,《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分配》,中国改革三十年,世纪出版集团,2008,第300页
    
    1范恒山,《论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文汇时评》,2006年12月7日。
    2杨英杰,《中国亟待摆脱凯恩斯主义的羁绊》,《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11月10日。
    3蔡国兆、徐寿松,《长三角区域规划草案引发质疑》,《了望东方周刊》,2006年12月14日。
    1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樊刚,《转轨经济学与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实践》,《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第95页。
    
    1刘煜辉、徐义国,《投资率高低之争凸现微观与宏观的背离》,《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12月29。
    1《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3月26日。
    1樊刚,《转轨经济学与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实践》,《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中信出版社,2008年,第95页。
    1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理论与方法》,《比较21》,2005年,第155页。
    1郭树清,《改革战略及其选择的回顾与检讨》,《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19页。
    1迪特尔.赫尔姆,《监管改革、监管俘获与监管负担》,《比较35》中信出版社,2008年,第114页。
    1钱颖一,《市场与法制》,中国改革三十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世纪出版集团,2008,第209页
    1托尔斯腾.贝克,《法律制度与金融发展》,“比较22”,中信出版社,2008,第114页
    2肯尼斯.达姆,《信贷市场、债权人权利与经济发展》,《比较31》,中信出版社,2008年,第173页。
    3同上。
    4在中国特定条件下,银行一般认为干净的不动产抵押远比信用担保可靠。在发生诉讼情况下,抵押权益较担保权益更能得到保护。
    
    1肯尼斯.达姆,《信贷市场、债权人权利与经济发展》,比较31,中信出版社,2008,第177页。
    2高洪民博士论文节选。
    1伍贻康,张幼文,《全球村落,一体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1中国银监会2007年报,第11页。
    2《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08》,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同上中国银监会2007年报,第11页。
    1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08)》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8月,第3页。
    1中国银行2008年报
    
    1钱荣堃,《国际金融》,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2裴平,《国际金融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李慧芬,《国际金触概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
    
    1窦祥胜,《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学思考》,《经济评论》,2001年1月。
    2同上,
    3王喜平在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稳定》一书中对此也做出过类似分析。见《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5年。
    
    1基于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约为1.2万亿美元。
    2引自沈联涛2009年5月15日在第一财经日报上发表的题为“从亚洲金融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文章。
    
    1引自沈联涛2009年5月15日在第一财经日报上发表的题为“从亚洲金融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文章。
    2同上。
    3同上。
    1 Kaminsky & Reinhart,The Twin Crises: The Cause of Banking and Balance-of-Payment Problem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99,(3):473-500。
    
    1张宗新,《金融资产价格变动与风险控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2姜波克,《开放条件下宏观金融稳定与安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3页。
    1张荣峰,《开放经济下银行稳定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1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2008年12月
    1同上。
    2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外汇贷款增长持续超过外汇存款增长
    3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2008年12月
    4银监会2007年报,第35页
    1关于金融创新的四大作用与功能参见朱利安·沃姆斯利,《新金融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2关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结构与传导机制,参见金震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结构及其危机成因分析:法律监管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特刊,第146—155页。
    1每人手里拿着一些带有风险的证券,价格骤降,卖不出去,会导致金融危机。但当危机导致银行减少信贷时,就有可能引起整个经济规模缩水。此时必须分析整个因果链条,从金融风险的酝酿到它如何影响银行的行为方式。最重要的是,监管者必须精确地去分析对于金融部门监督、规范的方法,同时也要审视不同的联系渠道对于实体经济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参见李昕、叶伟强:《“最坏的时候还未过去”——专访IMF总裁施特劳斯-卡恩》,载《财经》2008年第4期,第35页。
    1 2007年银监会年报还披露,当年成功举办第二次中美、中新(新加坡)监管磋商,第三次中加金融政策对话及与香港金管局举行第7、第8次监管磋商。
    2证监会:《中国证监会与境外监管机构签署的备忘录一览表》,http://www.csrc.gov.cn/cn/jsp/detail.jsp。
    3该款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合作机制,实施跨境监督管理。”
    2《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第8条第2款。
    3《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第12条。
    1、[韩]郑在龙、洪银珠,程哲国译:《金融产业的新领域:不良债权之处理》[M],台湾金融研训院2006年版。
    2、[美]埃德加.E.彼得斯(EdgarE .Pe ters):《复杂性、风险与金融市场》[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弗雷德里克·米什金:《下一轮伟大的全球化:金融体系与落后国家的发展》[M],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4、[美]理查得·邓肯:《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7年版。
    5、[美]诺斯(1981):《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6、Akira Takayama:《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Alan Gart,Regulation,Deregulation:the Future of the Banking,Insurance,and Securities Industries,(1995)John Wiley&sons,Inc.366。
    8、Altman E.,Predicting performance in the 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 Industry,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October 1977.
    9、Andrea D.Roller,Thailand’s Banking Crisis and Subsequent Reform:CouldThailand Benefit from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Summer,2001.
    10、Andrea D.Roller,Thailand’s Banking Crisis and Subsequent Reform:Could Thailand Benefit from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Sumer,2001.
    11、Andrea Sironi,An Analysis of European Bnak’s SND Issues and its Implicationfor the Design of Mandatory Subordinated Debt Policy,Bocconi University,Milan.(2002)。
    12、Andrew Campbell,Peter Cartwright,Banks in Crisis:the legal response,Ashgate,2002.
    13、Andrew Parry,ISDA/FPML for Financial Derivativ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Law and Regulation,2007,22(9).
    14、Annual Survey Issue,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Regulations,the S&L Crisis: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59 Fordham Law Review S1.1991.
    15、Arun,T.G.and Turner,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ing Institutions inDeveloping Economics,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02)Working Paper.
    16、Barth,James R.,The Great Savings and Loan Debacle,Washington,DC: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1991.
    17、Benjamin Howell,Exploiting Race and Space:Concentrated Subprime Lending asHousing Discrimination,California Law Review,(94 Calif.L.Rev.101)January,2006.
    18、Benton E.Gup,Market Discipline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Theory vs.Evidence,Edited by Benton E.Gup,The New Financial ArchitectureBanking Regulation in the 21stCentury,Quorum Books,2000.
    19、Bird,Anat,Can S&Ls Survive?:The Emerging Recovery,Restructuring&Repositioning of America's S&Ls,Chicago:Probus Publishing Co.,1993.
    20、Blair Qc,Banks and Remedies,(Second Edition),LLP,(1999).
    21、Breedan R.,The S&L Crisis:Death and Transfiguraion,59 Fordham Law Rev.,NO.6,May 1991.
    22、Carls.Bjerre,Project Finance,Securitization and Consensuality,12 Duke J.ofComp.&Int'l L.Chung Hsu,Douglas Arner,Qun Wan,Wei Wan,Banking Liberal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in Post-WTO China,Banking&Finance Law Review,October,2005.
    23、CavalloM,Majnoni G,Do Bank Provision for Bad Loans in Good Times?Empirical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in“Ratings,Rating Agencies and the GlobalFinancial System”,Richard Levich,Giovanni Majnoni and Carmen Reinhart,KluwerAcademics Publishers,2002.
    24、Charles K.Whitehea,Mixed Reception:Culture,International Norms,and Legal Change in East Asia:What’s Your Sign?—International Norms,Signals,and Compliance,Michig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Spring 2006.
    25、Christophe Rade and Laurent Bloch,Compensation for Pure Economic LossUnderFrench Law,at Willem H.van Boom,Helmut Koziol,Christian A.Witting,Pure Economic Loss,Tort and Insurance Law Vol.9,Springer Wien New York,2004。
    26、David Woo,Two Approaches to Resolving Non-performing Assets duringFinancial Crises,IMF Working Paper,WP/00/33.
    27、enjamin Howell,Exploiting Race and Space:Concentrated Subprime Lending as Housing Discrimination,California Law Review,(94 Calif.L.Rev.101)January,2006.
    28、Hyman Minsky, "Stabilizing an Unstable Economy"[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9、I·巴特雷、M·穆勒、R·斯图恩、S·维克斯:《监管国家:英德金融监管体制比较》[J],载比较第10期,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30、Kaminsky & Reinhart . The Twin Crises: The Cause of Banking and Balance-of-Payment Problem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99,(3):473-500。
    31、Paul Coombes:《亚洲的公司治理挑战》,《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32、Zvi Bodie, Robert C.Merton:《金融学》(英文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3、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M],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
    35、蔡国兆、徐寿松:“长三角区域规划草案引发质疑”[J],《了望东方周刊》,2006年12月14日。
    36、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四版)》[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37、常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38、陈建梁、林平:“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选择”[J],《载学术研究》,1999年第12期。
    39、陈小平:《国际金融衍生市场》[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40、陈赟:“对金融生态理论内涵的再认识”[J],《发展研究》,2007年第8期。
    41、丛亚平:“中国金融版图告急”[J],《董事会杂志》,2005年11月号
    42、代军勋:《商业银行积极风险管理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窦祥胜:“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评论》,2001年第1期。
    44、范恒山:“论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J],《文汇时评》,2006年12月7日。
    45、甘勇:《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高圣智:“日本银行业的不良债权及其处理”[J],载《金融参考》,1999年第6期。
    47、龚智强:《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业经营机制转型与风险防范》[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8、顾肃:“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J],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49、管华雨:《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测度及其适度性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0、何帆:“危机之后的亚洲货币合作”[J],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51、何仕彬:《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52、鸿发,修国义;“汇率变动的短期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跨国银行的影响”[J],《科技与管理》2004年第1期。
    53、胡怀邦:《金融发展中的衍生市场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4、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55、黄佩华:《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比较》第12辑,中信出版社,2004年。
    56、江曙霞:《银行监督管理与资本充足性管制》[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57、姜波克:《开放条件下宏观金融稳定与安全》[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58、姜建清等:《海外金融风潮评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9、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60、李豪明:《英美银行监管制度比较与借鉴》[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
    61、李宏:《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管制与微观市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62、李慧芬:《国际金触概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63、李慧芬:《国际金触概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64、李晓西:《21世纪中国银行业风险与防范》[M],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65、李扬、刘熠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理论与方法”[J],《比较21》。
    66、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主编:《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7、李扬:《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68、李扬:《银行信用风险全过程控制:理论、技术和实践》[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69、李勇:《关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初步探讨》[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70、李志辉:《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与变迁》[M],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1、林毅夫:“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R],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内部讨论稿,No.C2001005,2001。
    72、凌江怀:《商业银行风险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3、刘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4、刘锡良、罗得志:“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信用、金融层面的分析”[J],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75、刘煜辉徐义国:“投资率高低之争凸现微观与宏观的背离”[N],《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12月29日
    76、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77、陆德明、王鹏编译:“会计披露与金融危机”[J],载《会计研究》,1999年第8期。
    78、罗培新:“国企逃债——银行追债之痛”[J],载《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79、马延霞:《区域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问题分析》[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10月。
    80、麦金农:《东亚美元本位、浮动恐惧和原罪》[A].曹荣湘主编:风险与金融安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1、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2、孟龙:《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83、裴平:《国际金融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4、裴平:《国际金融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钱荣堃:《国际金融》[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6、邱晴:《新加坡的银行业和金融市场》[M],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
    87、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院(IMD):《全球竞争力排名表》,亚洲新闻网2004年9月6日。
    88、盛慕杰:《中央银行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
    89、孙健:《金融危机与国家安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0、陶礼明:“银行业国际监管的划时代文件”[J],载《国际金融研究》,1997年第8期。
    91、王贵国:《国际货币金融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2、王继祖:《美国金融制度》[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版。
    93、王君等:《贷款风险分类原理与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94、王松奇:“重构微观基础提高资源效率”[J],《金融时报》2004年8月10日。
    95、王松奇:《中国向不良资产宣战》[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96、王喜平:《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稳定》[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5年。
    97、王燕、杨子健:“中国不良资产管理市场的兴起及中韩合作前景展望”,载丁仲褫、郑
    万春:《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98、王一林:《转轨时期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9、魏建、张虹:《论金融不良资产的清算——以中国的不良资产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0、吴德礼:《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方法》[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01、伍贻康、张幼文:《世纪洪流--千年回合与经济全球化走向》[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02、咸骏浩:“韩国金融体系的重组:政策教训”[J],载《比较第六期》,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103、徐林青松:“对金融生态研究的反思”[D],《金融时报》,2005年10月17日。
    104、徐诺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法律保障”[J],《银行家》,2005年第5期。
    105、徐诺金:《金融生态论——对传统金融理念的挑战》[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106、徐慎庆:《房价与泡沫经济》[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07、阎坤:《日本金融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108、杨英杰:“中国亟待摆脱凯恩斯主义的羁绊”[N],《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11月10日
    109、杨有振:《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0、姚树杰,冯根福,姜春霞:“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111、曾康霖、高宇辉:《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112、詹向阳:《论中国不良债权债务的化解》[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113、张杰,“注资与国有银行改革: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114、张杰:“究竟是什么决定一国银行制度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年第9期。
    115、张杰:《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6、张荣峰:《开放经济下银行稳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117、张维迎:《中国改革三十年十位经济学家的思考》[M],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118、张晓扑、奚莉莉:“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载《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119、张研蕾:《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外部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20、张幼文、干杏娣:《金融深化的国际进程》[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121、张幼文、周建明:《经济安全金融全球化的挑战》[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22、张幼文:《体制竞争:全球化经济机制与开放战略》[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3、张幼文等:《面向世界: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4、张幼文等:《新开放观:对外开放理论与战略再探索》[M]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5、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26、张宗新:《金融资产价格变动与风险控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7、赵其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128、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08)》[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129、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08》[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130、钟伟:“信用体系重建从银行业开始”[N],《文汇报》2004年8月28日。
    131、周海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银行透明度的建议及其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12期。
    132、周京奎:《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理论与实症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3、周小川:“企业与银行关系的重建”[J],《改革》,1993年第6期。
    134、周小川:“再论中国经济的股本债务比例关系”[J],《新金融》,2004年第8期。
    135、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136、周仲飞:“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模式的缺陷及完善”[J],《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37、伍贻康,张幼文:《全球村落—一体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9年版
    138、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139、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