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沉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生成与演变的过程,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也是如此。虽然人们对近代很多著名大学及著名教授的历史贡献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的形成和角色的整体认识,却往往比较模糊。既然大学教授群体、大学组织及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研究大学教授群体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本研究试图从多学科的角度,把近代中国教授群体作为近代中国社会、中国大学和知识分子系统结构中的一个中心要素,以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与中国社会及大学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为研究主线,从教授群体的产生背景、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和角色作用几个方面,回答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的形成过程、存在形态和社会影响等基本问题,在回望与沉思中获得对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的整体认识,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西学东渐”催生了近代中国大学,同时也促使大学教授成为一种新职业。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的形成与科举废除后士人的身份转换以及留学生回归后的职业选择两个来源密切相关。可以说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是教育制度转型和知识个体价值选择的共同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决定了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轨迹和特点。
     聘任制度是为大学教授设计的一种学术职业的准入机制,同时聘任制度也为大学教授群体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制度参照。近代中国政府颁布法令统一规定大学教授的任职资格,而大学在实际聘任操作中所具有的自由度,使得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表现出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的复杂样态。
     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作为一个教育子系统,必然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要素结构、能级结构和个性结构等多种结构形态,它是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的基本载体。
     由于国家的内忧外患,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承载着“科学”救国与“民主”启蒙的历史使命,同时他们扮演着学术角色、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等多重角色。正是教授们对自身角色的自觉与认同,才使得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总而言之,特殊时空造就了极具影响力的中西合璧的自由独立的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回望历史,令人深思:传承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的优秀基因,对造就新一代极具影响力的大学教授群体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
Everything experiences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and evolving, so do theuniversity professors in modern China. Though the history contributions of manyfamous universities and professors in modern China are well known to people,integral cognition on formation and roles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in modern Chinaseem obscure. University professors group, university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development are necessari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refore, studying universityprofessors is a very meaningful issue.
     In this paper, from view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university professors in modernChina was taken as a key factor in the systematic structure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intellectuals; the actions and reactions between universityprofessors and modern Chinese society and modern Chinese universities were mainlydiscussed; the basic problems such as thei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existingforms, role and effect, etc. were explained from following aspects: the generationbackground, formation mechanism,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impact of theuniversity professors in modern China. Integral cognition on university professors inmodern China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retrospect and reflection, and someenlightenments were gained in the process.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East”gaves birth to modern Chineseuniversities, and meanwhile university professor becames a new occupation.. The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y professors in modern China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dentity conversion of scholars after the aboli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careeroptions of the returned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It could be said that the universityprofessors in modern China are the co-product of transi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system and individual value choice of intellectuals in that tim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periods, the historical progressive trail and feature of the university professors inmodern China were determined by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and culturalreforms.
     The employment system was a mechanism of permitting the entrance designed forthe academic profess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it also offered an important referentsystem for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Modern Chinese government promulgated decrees to standardize the qualifications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However, universities have certain degrees of freedom in actual appointment process,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complex situ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diversity and unitywithin the university professors in modern China.
     As a subsystem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professors in modern China has acertai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ndards it could bedivided into different structures from its elements, energy-level and personality, whichis the basic carrier for the group to function and realize the value.
     University professors in modern China are burdened with historical mission of“saving the nation with science”and“enlightening democracy”, duing to Chineseinternal and external“troubles”,and they have been playing multiple roles, such asacademic role,social role and political role. It was the professors's self-consciousnessand self-identity of their roles that realized their important influence and effect in both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To sum up,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created the very influential universityprofessors in modern China which has characters of blending the Chinese-WesternCultures and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Looking back on history, we have to ponderupon the problem:we have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gene of the university professorsin modern China to bring up new influential gener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引文
1 《辞海》(下),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3363页。
    2 Dictionary of Education(《教育辞典》).CARTER V.GOOD MCGRAN-HIU Book company.INC.1959.
    3 关培兰著:《组织行为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319页。
    1 1949年之前,教师都称为教员。这里的讲师不包括1927年之前的讲师,因为那时候的讲师并非水平低于教授的教员,而是指兼职教授。
    2 闻黎明:《论抗日战争时期教授群体转变的几个因素——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的个案研究》,《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5期,第156页。
    3 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1 杜成宪、邓明言著:《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246页。
    1 [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2 http://book.sina.com.cn/nzt/his/yizhongtian/11.shtml.
    1 田正平、商丽浩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2页。
    3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页。
    1 梁启超著:《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2 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页。
    3 梁启超超著:《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饮冰室文集类编》上,无出版社1902年版,第11页。
    4 田正平、商丽浩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5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年),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551-552页。
    1 《奏定大学章程》(1903年),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628页。
    2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646-666、726-737页。
    1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00页。
    2 有关外籍教授的来源问题将在本文第三章国籍结构中详细论述。
    1 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见《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第185页。
    2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总第六期,第15-25页。
    3 干春松著:《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4 干春松著:《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5 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6 《中外日报》,1905年4月19日。
    7 干春松著:《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1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998页。
    2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页。
    3 姜义华:《我国近代型知识分子群体简论》,《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4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97,转引自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5 参见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春夏季卷。
    6 《前任职员录》,《北京大学史料(1898-1911)》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7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十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03页。
    1 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9页。
    2 干春松著:《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1 Y.C.Wang,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 (1872-1949),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66,p.33.
    2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50页。
    1 田正平著:《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3-364页。
    2 《观察》,第5卷第11期。
    1 参见章小谦著:《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2 如果细分的话,或许还可以分出更多等级。见郝平著:《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笫161页。
    3 朱宗顺、刘平:《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论纲》,《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第17页。
    4 《教育部行政纪要》,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局1931年版,第121页。另见孙邦正编:《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版,第40页。
    1 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2 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3 《大学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社1991年版,第109页。《教育杂志》,第5卷第1号,1913年4月。
    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社1991年版,第166页。
    5 在日本,助教授相当于我们所讲的副教授,仍然被使用。
    1 据该协会1919年统计,以具备本科设置的基督教教会大学即达13所,它们是:苏州东吴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杭州之江大学,成都华西协和大学,武昌华中大学,南京金陵大学,济南齐鲁大学,福州华南女子大学,长沙湘雅医学院;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北京燕京大学,福州协和大学。郭秉文著:《五十年来中国之高等教育》,《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1872-1922年》,上海:1923年版,第6页。在此期间创办于1903年的上海震旦大学还隶属于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天主教后来又增设了两所大学:1922年在天津开设的津沽大学和1925年在北京开办的辅仁大学。
    2 陈翊林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第268、279页。
    3 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译,1932年10月版,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影印版,第159页。
    4 此时中国的国立大学只有三所,即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北洋大学,私立大学也不过五所,即南洋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大学、朝阳大学。
    5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01页。
    6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01页。
    7 专科学校职员混合在内,实际教员人数应该少于5000人。
    8 许美德等著:《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页。
    1 《第五次教育统计(1917年)》,转引自陈翊林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第270-272页。
    2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四编“教育统计”,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400页。
    1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乙编“教育法规”,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58-64页。
    2 《大学组织法》,《国民教育公报》第227号,1929年7月27日,第1页。
    3 《改进高等教育计划》,《教育部公报》第二卷第13期,1930年3月29日,第71页。
    4 丁致聘著:《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国立编译馆1935年版,第254页。
    5 而当时的北京大学仅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34页、50页。
    6 1912年时,全国有专科以上学校115所。其中除4所大学外,绝大多数为专科学校或大专院校附设的专修科。
    7 周邦道主纂:《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 教育统计,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30-31页。
    1 《私立大学及专门学校立案条例》,《大学院公报》第一年第一期,第26-29页。
    2 金以林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104页。
    3 《二十四年度全国教育条件简编》,表七二十四年度全国国内高等教育概况,第10-11页。
    4 陈东原主纂:《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4编“教育统计”,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400页。
    5 周邦道主纂:《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教育统计第一学校教育统计,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30-31页。
    6 有关教授专任的比例情况将在本文第二章第二节兼任教授问题部分详细论述。
    1 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49页。
    2 陈东原主纂:《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4编“教育统计”,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400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02页。
    1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9页。
    2 《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五日),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第五篇职员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85页。
    1 意在研究专门精神之义蕴,俾能自悟新理,自创新法,为全国学术力求进步,并使中国旧学专门为保存古学古书之地。似今日之研究生院。
    2 《奏定任用教员章程》,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页。
    3 《奏定任用教员章程》,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344-345页。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社1991年版,第165-166页。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社1991年版,第142-143页。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社1991年版,第168-169页。
    2 刘龙心:《迈向专业化之途一现代中国史家资格的认证与评履》,《新史学》十三卷三期,第99页。
    1 陈东原主纂:《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六编“学术文化”,第五章“学术之审议与奖励”,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866页。
    2 陈东原主纂:《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六编“学术文化”,第五章“学术之审议与奖励”,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866页。
    3 《教育部设置部聘教授办法》(1941年6月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社1991年版。
    1 “进入民国以后,与大学教育直接有关的第一件事,是将原‘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后更冠以‘国立,二字。就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而言,北京大学是当时唯一的国立大学。”伍振鷟著:《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台湾:三民书局1982年版,第178页。
    2 1916年12月,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直到1927年最终与北大脱离关系,前后约10年。
    3 1916年,全国大学教师数为420人,北大教师数为148人,为前者的1/3强。参见梁柱著:《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4 包括正教授、本科教授、预科教授、助教、讲师、外国教员等。
    1 最新改正民国七年《国立北京大学规程》,第25页。
    2 梁柱著:《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3 周作人著:《北大感旧录》(三),《知堂回想录》,香港:香港三育图书公司1974年版,第487页。
    4 1927年颁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内部之评议会为审查教员资格的机关。
    5 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6 《蔡元培致周作人函》1921年12月14日。转引自梁柱著:《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7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2-153页。
    1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在1911年由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建起的留美预备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改为清华学校,1928年定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2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5-256页。
    3 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2-43页。
    1 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4-45页。
    2 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6页。
    3 齐家莹编撰:《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各项援引自第99页,第287页,第165页,第224页。
    4 齐家莹编撰:《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齐家莹编撰:《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5页。
    1 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1页。
    2 朱自清著:《清华的民主制度》,载黄延复编:《梅贻琦先生纪念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3页。
    3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页。
    4 梁吉生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5 1924年由原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的广东大学正式成立。第一任校长是邹鲁。1926年改为国立中山大学。
    6 《国立中山大学成立五十周年特刊》,第26-33页。
    1 聘任委员会的设置,见梁山、李坚、张克谟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附表一:国立广东大学组织系统表。
    2 忘聿均、孙斌合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1977年(3),第254页。
    3 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2页。
    4 《国立成都大学一览》,国立成都大学档案,第1卷。
    5 《国立成都大学教员延聘细则》,国立成都大学档案,第1卷。
    6 邓小林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81-82页。
    1 《国立四川大学延聘教员规则》,《国立四川大学一览》,1395年,第14-15页。
    2 《新新新闻》,1935年8月22日。
    1 蔡元培著:《自写年谱》(三)手稿。
    2 陶英惠著:《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第276-279页。
    1 东南大学的前身,一直是一所单纯的师范院校。它始建于1902年,起初名为三江师范学堂,1905年改名两江师范学堂。1915年再改名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东南大学后,才逐步变成一所综合性大学。
    2 浦汉明编:《浦江清文史杂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3 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1902-1949)》(第一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页。
    1 吴民祥著:《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2 竺可桢著:《对全体学生讲话》,《浙大日刊》1936年4月25日。
    3 苏步青:《怀念竺可桢先生》,见《浙江大学在遵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9-302页。
    4 竺可桢著:《竺可桢日记》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
    1 资料来源: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2页。
    2 罗家伦著:《清华大学之过去与现在》,《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87期(民国18年9月20日),3-4版。
    3 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6页。
    4 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7-111页。
    5 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6页。
    1 黄延复著:《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9页。
    2 梁启超私人秘书、北平华北大学副校长。
    3 丁晓春,魏向前主编:《张学良与东北大学》,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1928年5月,国民政府将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等江苏境内九所大专院校合并而成的大学正式命名为“中央大学”。
    1 《国民政府训令》(第1192号),见《国民政府公报》第343号,1929年12月12日。
    2 中央大学编印:《国立中央大学一览》,1928年,第64页。转引自王德滋等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3 国立清华大学教师服务及待遇规程》(1934年6月重印),见《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2卷(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175页。
    4 《国立北京大学核发薪金清册》(1935年2月),见《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2-513页。
    5 1925年开始的东南大学易长风潮历时一整年,余波连三载,全体师生几乎均被卷入了漩涡。据统计,在易长风潮前后,先后离开东南大学的著名教授达30余人,其中有国学大师柳诒徵、哲学家汤用彤、数学家熊庆来、物理学家叶企孙、化学家任鸿隽和张子高、心理学家陆志韦、生物学家秉志、地学家竺可桢等。
    6 1927年第四中山大学院系设置为: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院、文学院、哲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附设药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1928年8月。鉴于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院名称过于宽泛,遂改名理学院、法学院。王德滋等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138页。
    1 王德滋等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2 蔡元培:《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提出讨论之问题》,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话别会演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 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50-451页。
    1 金以林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8-75页。
    2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南开大学校史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121页。
    3 吴大猷:《南开大学和张伯苓——大学和校长的特色》,《吴大猷文选》第五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59页。
    1 教育部视察员对本校之评语(1930年5月14日),王文俊等编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页。
    2 竺可桢著:《竺可桢日记》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20页。
    1 《申报》,1926 10 10,国庆增刊。
    2 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1902-1949)》(第一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页。
    3 邓小林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79页。
    1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页。
    2 《二十四年度全国教育统计简编》,第8页。
    3 留学生丛书编委会编:《中国留学史萃》,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136页。
    4 转引自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5 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1页。
    6 王德滋等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7 毕林一:《中国的大学教育》,《教育杂志》,第17卷第5号,1925年5月20日。
    1 程其保:《论大学教授与学生》,《时代公论》,第16号,1932年7月。
    2 《独立评论》,1932年第9-11号。
    3 1917年的《国立大学教员任用及薪俸规程》规定了大学教授均由校长聘任之,兼之此时大学初建,聘任制度还很不健全,因此大学校长在聘任教授的时候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4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29页。
    1 蒋维乔著:《化学研究先驱者钟观光》,载《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 《沈尹默先生轶事》,《大公报》1982年4月18日。
    3 《李大钊先生传序》,见张次溪著:《李大钊先生传》,香港:神州图书公司影印本,第5页。
    4 王兴国著:《杨昌济的生平及思想》,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74页。
    5 梁漱溟:《忆往谈旧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90-91页。
    6 陈觉玄《陈独秀先生印象记》,《大学》,1942年9月,第1卷9期。
    7 《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读后》,台静农著:《龙坡杂文》,台湾洪范出版社1988年版,第163页。
    8 《胡适来往书信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1917年1月。
    1 《忆刘半农》,《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 徐瑞岳编著:《刘半农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3 许寿裳著:《亡友鲁迅印象记》,香港:上海印书馆1973年版,第29页。
    4 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四人均是学贯古今的国学大师,校方将四人职称定为“导师”,以示学术地位高于普通大学的“教授”,也有人称他们为“教授中的教授”。
    5 齐家莹编撰:《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 孙敦恒编著:《清华国学研究院史话》,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9页。
    2 田光程:《对大学教授的一个呼吁》,《大公报》(天津),1936年11月24日。
    3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第232-233页。
    4 《发展学术与延揽人才——陈援庵先生的学人丰度》,牟润孙著:《海遗杂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1 蒋天枢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5-56页。
    2 黄延复著:《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1 刘明:《论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员聘任》,《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总第30期。
    2 牟润孙著:《海遗杂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6页。
    3 邓小林:《民初至抗战前夕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第51页。
    1 教师名录中如已注明由本校教职员兼任讲师者,不计在讲师人数内。材料来源:根据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第二篇“教职员”中有关材料整理而成。
    2 资料来源: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8-112页。
    3 《国立大学教授自十八年度上学期起应以专任为原则》,1929年6月21日。
    4 见王学珍、郭建荣主编: 《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1页。
    5 《大学组织法》,见王学珍、郭建荣主编: 《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6 《教育杂志》,第二十三卷第10号,1931年10月。
    7 《教育杂志》,第26卷第8号,1936年8月。
    1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见《国立中央大学一览表》,南京:中央大学编印1928年、1930年版。
    2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助北京大学革新事业》,见《申报》1931年1月14日。
    3 上海各大商店都雇有跑街,专门四处兜揽生意。
    4 汪翰章著:《上海教员的生活》,见《现代学生》,1930年第2期。
    5 陈平原著:《老北大的故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6 《蒋廷黻回忆录》七,《传记文学》第30卷第5期,台北,1977年,第101页。
    1 吴民祥著:《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2 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4页。
    3 庞海江著:《近代大学教师群体透析》,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1-32页。
    4 孙玉蓉编纂:《俞平伯年谱(1900-1990)》,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121页。
    5 周作人著:《红楼内外》,见陈平原、夏晓红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0页。
    1 吴鹏著:《学术职业与教师聘任》,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 [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 Bowen,Howard R.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0:64-70.
    3 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页。
    4 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21页。
    1 张成林,曾晓萱:《MIT工程教育思想初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2 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第81页。
    3 政治权力地位在本文第四章第三节大学教授群体的政治角色部分详细论述。
    1 根据《大学院公报》第1年第1期。
    2 20、30年代,新闻出版界《申报》、《大公报》等待遇最高的报社总编辑、总经理最高月薪400-500银元;普通电影演员的月薪起点为30圆,较高的为数百银元。例如,周璇1937年最高月薪200元;赵丹1936年月薪200银元;只有片酬最高的胡蝶达到月薪2000圆,其次阮玲玉为1000圆。
    3 胡适著:《胡适日记》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8页。
    1 叶再生著:《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9页。
    2 鲁迅著:《鲁迅日记》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390页。
    3 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02页。
    4 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5 根据1927-1929年的调查材料,当时北京的手工业者、木匠、人力车夫等,每个家庭每年消费约200圆,合每月17圆(今人民币600元)左右,这是社会下层的水准。当时北京生活便宜,一个小家庭的用费,每月大洋几十圆即可维持。如每月用100圆,便是很好的生活,可以租一所四合院的房子。
    6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月收入120圆,和北平燕京大学的助教相似。
    1 Coser.Lewis:Men of Ideas——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New York:Macmillan.1970:280.转引自郑也夫著:《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261页。
    1 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学部·财经·卷216·大学堂全堂员司薪水》等清册。
    2 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21页。
    3 统计资料来源:《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第五篇职员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刘大鹏著:《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转引自罗志田著:《东风与西风》,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2页。
    5 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1 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1902-1949)》(第一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30页。
    2 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29页。
    3 翁智远主编:《同济大学史第一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1 许美德等著:《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页。
    2 [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页。
    3 教育部统计室编:《二十三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表38、42,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2、70页。
    4 霍益萍著: 《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页。
    5 《1912-1927年清华美籍教员学历及性别统计表》,见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7页。
    6 资料来源:《清华校友通讯》,新期20,封底美籍教员1911年11月8日的合照,为辛亥革命临别前所摄,共20人,其中有3位眷属。The Tsing Hua Annual,1914,pp.18-19;The Peking Who's Who,1922,Pp·71-72;The China Year Book,1920-1926统计表;The Tsinghuapper,1923-1924,pp.29-30;《清华一览》(1927),页194-211。见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7页。
    7 据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411页。
    1 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1902-1949)》(第1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页。
    2 参见王德滋等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3 资料来源: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3页。
    4 资料来源:《教育杂志》,第二十六卷第9号,原载:《申报》1936年8月3日。
    5 资料来源:《教育杂志》,第二十六卷第9号,原载:《申报》1936年8月3日。
    1 庞海江著:《近代大学教师群体透析》,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7页。
    2 罗志田著:《东风与西风》,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1页。
    3 (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著,单正平译:《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页。
    4 熊明安著:《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1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2页。
    2 《教育杂志》,第二十六卷第12号,1936年12月10日。
    3 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总述”,第五章“复员时期之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6-17页。
    1 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21-2922页。
    2 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7页。
    3 邓云乡著:《文化古城旧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4 陈明远著:《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 1929年8月20日顾颉刚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36页。
    2 陈垣著,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9-272页。
    3 《论学术的空气》,《朱自清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90-495页。
    4 《“京派”与“海派”》,《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2-433页。
    1 邓云乡著:《文化古城旧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1 [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2 庞海江著:《近代大学教师群体透析》,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9页。
    3 李喜所、刘集林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4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0-55页。
    5 《北京大学分科广东同学会序》、《北京大学分科广东同学录序》,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49-650页。
    1 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第二篇教职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355页。
    2 吴虞著:《吴虞日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页。
    3 据《清华同学录》(1937年)附录,转引自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9页。
    4 1940年“长春满洲行政学会株式会社”出版。傅增湘所写序言称:“统吾国二十八省之地域,五六十年来之人物,综萃品伦,登诸簿录,试披览而寻绎之,而近世人材之消长,风气之变迁,学术之源流,政教之演进,一展卷而得其大凡。”
    5 王奇生:《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227-231页。
    6 王云五著:《蔡孑民先生与我》,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2页。
    1 本文所论及的“太炎弟子”,是指20世纪初年曾直接受教于国学大师章太炎或虽未直接受教但因仰慕章太炎而自拜于其门下的一批中国近代新式知识分子。
    2 《请看北京学界思潮变迁之近状》,《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章氏弟子经学多已转向公羊学,小学或史学则传自章炳麟。
    3 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第二篇教职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桑兵著:《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1 参见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30-32页。
    2 《留学时代》,《吉川幸次郎全集》第22卷,东京筑摩书房1975年版,第38-39页。
    3 “当时(指1912年),太炎先生负重名,他的门生都已陆续从日本回国,由于我弟兼士是太炎门生,何(何燏时)、胡(胡仁源)等以此推论我必然也是太炎门下。其实,我在日本9个月即回国,未从太炎先生受业,但何、胡并未明言此一道理,我当时也就无法否认,只好硬着头皮,挂了太炎先生门生的招牌到北京去了。”沈尹默:《我和北大》,《文史资料精选》第五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426-427页。
    4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30页。
    5 桑兵:《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8页。
    6 桑兵:《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8页。
    7 杨树达著:《积微翁回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43、45、57、63、70、72页。
    8 牟润孙著:《清华国学研究院》,《海遗杂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11页。
    1 熊明安著:《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317页。
    2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四编,教育统计,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400页。
    3 《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1号,1922年1月20日。
    1 孙常炜编著:《蔡元培先生年谱传记》中册,台北国史馆1986年版,第502-503页。
    2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第六章,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47页。
    3 学部总务司编:《宣统元年分第三次教育统计图表》,单印本。转引自熊明安著:《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317页。
    4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1912-1922年专科教教育概况表(二)第一,学校概况,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45-146页。
    5 根据《教育部公布全国大学概况》(1918)提供的统计数字计算而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第176-190页。
    6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版,第225页。
    1 陈明远著:《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2 王健著:《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3 据《京师大学堂教职员名单》,国立北京大学甘周年纪念册,北京:北京大学1917年版。参见郝平著:《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7-352页。
    4 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1912-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47-355页。
    5 《东大教授统计表》,见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1902-1949)》(第一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页。
    6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南开大学校史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121页。
    7 《国立清华大学十八年度教授及讲师一览》,《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86期(民国18年8月16日)。
    1 《国民政府公报》第151号,1929年4月27日,第2页。
    2 《各省市普设农医工三种专科学校实施方案》,《教育部公报》第三卷第27期,1931年7月19日,第45-48页。
    3 《改进大学文法等科设置办法》,教育部参事出编:《教育法令汇编》第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42页。
    4 谢树英:《近年来中国大学教育之趋向》,《庆祝本校成立十周年纪念特刊》,《光华大学半月刊》第3卷第9、10 期合刊,1935年6月3日,第15页。
    5 《中委陈果夫氏之改革教育方案》,《中华教育界》第12卷第2期,第87页。
    6 《教育杂志》,第二十六卷第12号,1936年12月10日。
    1 据《十七年度至二十六年度专科以上学校在校生数与科别表》有关统汁换算而来,《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五编“高等教育”,总页525-526。
    2 柯树屏著:《王雪艇先生在教长任内之教育措施》,《传记文学》第239期(1982年4月,第125页。
    3 教育部统计室编:《二十三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全同各大学新生之科别人数》,第113页。
    4 王聿钧和孙斌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版,第139页。
    5 柯树屏著:《王雪艇先生在教长任内之教育措施》,《传记文学》第239期(1982年4月),第126页。
    6 周邦道主纂:《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第118、31-33页。
    7 《教育杂志》,第二十六卷第12号,1936年12月10日。
    8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见《国立中央大学一览表》,南京:中央大学编印1928年、1930年版。
    9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职员工名录》,据《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三)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9-313页。
    1 资料来源:《教育杂志》,第十九卷第11号,1927年11月20日。
    2 《教育杂志》,第二十三卷第10号,1931年10月20日。
    3 民国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统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20页。
    1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教67职员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2 参见朱峰著:《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赛珍珠是她模仿清末名妓“赛金花”为自己起的中文名字,本名珀尔·布克(Pearl s.Buck或Pearl Buck)。
    4 徐彦之:《北京大学男女同学共校记》,《少年世界》第1卷第7期。
    1 庞海江著:《近代大学教师群体透析》,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2页。
    2 张素玲:《金陵女子大学的性别文化与女学生身份认同研究》,《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03页。
    1 1906年,法国聘任居里夫人为第一位大学女教授,但这不说明法国那时已重视女性,而仅仅是因为居里先生因车祸突然逝去,当时只有居里夫人是能接替居里教授执教的唯一人选。因此,索尔本大学才不得不把物理教授的位置给予她。
    2 班纳著,侯文蕙译:《现代美国妇女》,北京:东方出版社1984年版。
    1 刘剑虹:《大学教授:文化评价及其意义》,《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第54页。
    2 据陈明远著:《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98一100页资料整理,有改动。
    1 根据《大学院公报》第1年第1期。
    2 据《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和《大学教员薪侨表》整理,原载《大学院公报》第1年第1期,页1-4页。
    3 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乙编》所载“大学教师薪俸表”,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1 引自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1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0月3版。
    2 引自教育部编:《教育法令》,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5月版。
    3 《教育部设置部聘教授办法》(1941年6月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社1991年版。
    1 参看胡银根:《论大学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63页。
    2 党史会藏,《教育消息剪报》,《中央日报》,民国20年4月10日。
    1 刘梦溪著:《学术思想与人物》,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2 谢泳著:《教授当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178页。
    3 王浩:《谁也不怕谁的日子》,见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6页。
    1 吴民祥著:《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2 梅贻琦著:《就职演说》,刘述礼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 《研究院章程》1925,《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4-378页。吴宓:《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清华周刊》第351期,1925年9月18日,第71-72页。
    1 周明之:《中国近代文学史的突破:王国维的文学观》,《汉学研究》(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5年6月,第13卷第1期,第239页。
    2 关于陈寅恪的传记,详见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台北:联经出版社1984年版;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新华书店1981年版。
    3 赵新娜等编:《赵元任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8-75页。
    4 黄延复:《一代学人赵元任》,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人物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4-190页。
    5 [美]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6 刘剑虹:《大学教授:文化评价及其意义》,《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第53页。
    1 贺麟著:《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3页。
    2 刘剑虹:《大学教授:文化评价及其意义》,《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第55页。
    1 转引自郑也夫著:《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260页。
    2 刘剑虹:《大学教授:文化评价及其意义》,《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第55-56页。
    3 在生态学中,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群,本文将生活和工作在各个大学中的教授个体组成的教授小群体称为教授群落。
    1 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57-83页。
    2 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34页。
    3 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1 陈万雄著:《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笫43页。
    2 《覆吴敬恒函》(1917年1月18日),载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页。
    3 许德珩著:《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续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0页。
    4 蔡元培著:《自写年谱》(三)手稿。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9页。
    1 魏定熙著,金安平等译:《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页。
    2 《胡适之先生演说词》(陈政记录),《北京大学日刊》第696号,1920年9月18日。
    3 胡适:《回顾与反省》,见《胡适学术文集·教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9页。
    4 《回顾与反省》,《北京大学日刊》第1136号,1922年12月17日;《教务长胡适之先生的演说》(陈政记录),《北京大学日刊》第1138号, 1922年12月23日。
    5 《吴虞日记》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81-582页。
    6 《我观北大》,《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158页。
    7 王世杰:《追忆蔡先生》,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1 http://www.sysu.edu.cn/2003/xxgk/xxgk.htm.
    1 王汎森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
    2 蒋廷黻著:《蒋廷黻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8页。
    3 何炳棣著:《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1 韦伯著:《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183页。
    2 萧公权著:《清华五年——问学谏往录之九》,《传记文学》第17卷第4期。
    3 顾毓琇著:《学术与救国》,《独立评论》第134号。
    1 《纪念母校南高二十周年》,《国风》月刊第7卷第2期,1935年。
    2 顾翊群:《敬悼郭秉文先生》,载《郭秉文先生纪念集》,台北,中华学术院,1971年版。
    3 郭斌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二十周年纪念之意义》,《国风》月刊,1935年第7卷第2期。
    4 《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1 柳诒徵:《送吴雨僧之奉天序》,见《吴宓诗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1页。
    2 《文学标准》,《学衡》第31期,1924年7月。
    3 胡先骕:《朴学之精神》,转引自沈卫威:《“学分南北”与“东南学风”》,《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14日。
    4 参见高恒文著:《东南大学与“学衡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142页。
    1 王文田等:《张伯苓与南开》,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8年版,第17页。
    1 王昊:《大学特色与学者识见——略论私立南开大学特色学术的生成》,《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第86页。
    2 何廉著,朱佑慈等译:《何廉回忆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3 王昊:《大学特色与学者识见——略论私立南开大学特色学术的生成》,《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第86页。
    4 萧公权:《南开东北燕京五年半》,王文俊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页。
    1 http://www.zawen.net/html/2008/05/2008-05-23-20-25-29.htm.
    2 孙邦华编著:《辅仁大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4页。
    3 王绍桢著:《辅仁大学校史》,《学府记闻私立辅仁大学》,第6页。
    4 陈媛、周治军:《论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的演变动力》,《江苏高教》2008年第4期,第29页。
    1 角色“代表个人在社会团体中的地位与身份,同时包含着许多社会上其他人所期望于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社会地位相适应的一套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陈奎熹著:《教育社会学》,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234页。
    2 刘剑虹:《大学教授:文化评价及其意义》,《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第53页。
    3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9页。
    4 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1 张岂之:《北大的灰楼》,《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第2期,第40页。
    2 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第78页。
    3 见《文汇读书周报》1998年8月1日,邵燕祥:《大学里的薪水》,转引自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7页。
    1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1049页,《北京大学月刊》创刊号(1918年12月)上蔡元培的发刊词。
    1 谢长法:《民国时期的留学生与高等教育近代化》,《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2-104页。
    2 谢长法:《民国时期的留学生与高等教育近代化》,《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4页。
    3 伏尔内奖创始于十八世纪,设奖人为当时名学者康士但丁.伏尔内(1757—1820)。
    1 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页。
    2 李旭辉:《三十年代N.维纳访问清华大学函电始末》,《中国科技史料》1998年第1期,第43-44页。
    1 谢长法:《民国时期的留学生与高等教育近代化》,《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1-102页。
    2 章清著:《“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3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卷第1期(1928年)。
    4 杜正胜:《无中生有的志业——傅斯年的史学革命与史语所的创立》,杜正胜、王沉森编《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98年,第1-41页。
    5 李济:《安阳》;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第3版,1977年,第3-18页综述中国考古调查的发展。
    6 方显廷著,方露茜译:《一个中国经济学家七十岁的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5-47页。
    1 任鸿隽:《中国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活动总结报告(1925-1945年)》,第6-16页和彼得·巴克:《美国科学与近代中国:1816-1936年》,第221、224页。
    1 任鸿隽:《中国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活动总结报告(1925-1945年)》,第6-16页和彼得·巴克:《美国科学与近代中国:1816-1936年》,第221、224页。
    2 胡适:《丁文江的传记》,《胡适作品集》第23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25-126页。
    3 蒋梦麟著:《西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3-204页。
    1 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收入余英时著:《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2 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页。
    3 郝景盛:《抗战七年来之科学》,孙本文著:《中国战时学术》,上海: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181页。
    1 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4页。
    2 张中行著:《流年碎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3 《教授印象记》,清华暑期周刊,第10卷第7-8期,1935年8月24日。转引自黄延复著:《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页。
    1 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84-87页。
    2 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94-104页。
    1 1931年11月间,徐志摩得到一张航空公司的免费机票。他要赶上19日晚上林徽因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演讲。19日上午8时,他乘上航空公司的一架装运邮件的小型飞机“济南号”,从南京起飞,飞往北平。在济南党家庄附近遇雾失事。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106页。
    2 叶文梓:《论大学教师生活方式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第55页。
    3 叶文梓:《论大学教师生活方式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第55页。
    4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1-144页。
    1 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台北: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5页。
    2 汪翰章:《上海教员的生活》,见《现代学生》,1930年第2期。
    3 杨逢时:《追思姑父赵元任先生》,台北《传记文学》,第43卷第4期,18-24页。
    1 黄延复著:《清华逸事》,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1 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2 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3 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4 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 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108页。
    1 陶希圣:《蔡先生任北大校长对近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影响》,见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4页。
    2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5页。
    1 黄俊伟:《说过去的教授和现在的教授》,《书屋》2004年第5期,第60页。
    2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39页。
    3 殷海光:《殷海光遗札》,载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一,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310页。
    4 《忆清华国学研究院》,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一),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页。
    5 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年4月;另见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9-109页。
    1 黄延复著:《清华逸事》,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21-326页。
    2 吴学昭著:《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16页。
    3 陆健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32-435页。
    1 岳南著:《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
    2 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年版,附录七。
    1 叶文梓:《论大学教师生活方式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第54页。
    1 胡适:《这一周·蔡元培以辞职为抗议》,《努力周报》第38期,1923年1月21日。转引自章清著:《“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2 黄俊伟:《说过去的教授和现在的教授》,《书屋》2004年第5期,第60页。
    1 胡适:《<独立评论>的一周年》,《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21日);《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235号(1937年5月23日)。
    2 参见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邵铭煌:《抗战前北方学人与〈独立评论〉》,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1979年度硕士论文。
    3 邵铭煌著:《抗战前北方学人与〈独立评论〉》,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79年,第70-71页。转引自章清著:《“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4 谢泳著:《逝去的年代》,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5 谢泳著:《逝去的年代》,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377页。
    1 谢泳著:《逝去的年代》,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378页。
    2 谢泳著:《逝去的年代》,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378页。
    3 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47页。
    1 何廉在受邀“出山”时曾犹豫不决。但他所在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及南开经济研究所的两位董事都建议他接受任命。张伯苓提到的理由之一便是,南开在办学过程中正遇到巨大困难,如果何廉能在政府工作,就可以通过政治关系,处于有利地位来协助南开办学。参见何廉著,朱佑慈等译:《何廉回忆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2 胡适:《我的歧路》,胡适著:《胡适作品集》第9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67页。
    3 丁文江:《少数人的责任》,《努力周报》第67期(1923年8月26日)。
    4 参见章清著:《“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1 王沉森、杜正胜编:《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台北:傅斯年先生百龄纪念筹备会1995年版,第85、86页。
    2 蒋天枢著:《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1 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240页。原文载《北京大学日刊》第421号,1919年7月23日。
    2 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24-526页。原文载《中央周报》,1931年12月21日。
    3 潘乃穆编:《潘光旦文集》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0页。
    1 陈媛、周治军:《论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的演变动力》,《江苏高教》2008年第4期,第29页。
    1 《前任职员录》,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1 田正平著:《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3-364页。
    2 李喜所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7-98页。
    1 刘梦溪著:《学术思想与人物》,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谢冕:《精神的魅力·开篇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 《国立清华大学校刊》,1929年3月25日,第1页;1929年6月7日,第2页。
    2 赵万里:《民国王静安先生国维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3页。
    3 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4 《晨报·副刊》:《优秀分子与今日的社会》(1922年12月4-5日),参看谢泳著:《逝去的年代》,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第190页。
    5 陈明远著:《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1 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2 《胡适来往书信选(下)》,香港: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8页。
    3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国立西南联大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参见《西南联大教授会组织大纲》,收入北京大学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1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5 胡金平:《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第20页。
    1 资科来源:季啸风主编:《中国高等学校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8-1131页。
    1 资料来源: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1912-1937),上册(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355页。
    2.1924年度教师名录中,教授兼研究所教员与讲师兼研究所教员者,仅以教授和讲师为统计标准。1922年,除了教授和讲师之外还有助教14人,1924年除了教授和讲师之外还有助教9人,教员7人。
    2 资料来源: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1912-1937),上册(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2-456页。
    1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5-292页。
    1 资料来源:《国立中山大学校报》第6册,1927年3月。
    2 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1902-1949)》(第一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页。因人事档案不全,实际留学并获学位人教,当超出上述统计数。
    1 参见王德滋等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1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见《国立中央大学一览表》,南京:中央大学编印1928年、1930年版。
    1 资料来源:东北大学校友录,见http://www.neualumni.org.cn/FriendMienlist.asp?PageID=3&MainCla=0902.
    2 据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三)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9-313页。
    1.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1898-1949)》全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萧超然著:《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3.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清华大学校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4.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1911-193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史(1902-1949)》,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王德滋等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石连同主编:《南大百年实录·中央大学史料选》(上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王振乾等编著:《东北大学史稿》,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王文俊等编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南开大学校史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2.梁山、李坚、张克谟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编委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全六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编:《浙江大学简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大学在遵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翁智远主编:《同济大学史第一卷1907-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8.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复旦大学志1905-1949》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9.孙邦华编著:《辅仁大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社1991年版。
    21.周邦道主纂:《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
    22.陈东原主纂:《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23.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1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4.教育部编:《教育法令》,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版。
    25.民国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统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6.国立成都大学档案,第一卷。
    27.《国立中央大学一览表》,南京:中央大学编印1928年、1930年版。
    28.教育部统计室编:《二十三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9.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0.《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1.《文史资料精选》第五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2册。
    3.胡适著:《胡适日记》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竺可桢著:《竺可桢日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浦江清著:《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6.吴宓著:《吴宓日记》(1-10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1999年版。
    7.吴虞著:《吴虞日记》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刘大鹏著:《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鲁迅:《鲁迅日记》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10.《胡适书信集》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2.《胡适来往书信选(下)》,香港: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陈垣著,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4.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版。
    15.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16.蒋天枢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7.赵万里编:《民国王静安先生国维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8.曹伯言等编:《胡适年谱》,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9.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三册,台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版。
    20.顾潮编:《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孙常炜编著:《蔡元培先生年谱传记》中册,台北:国史馆1986年版。
    22.蔡元培著:《自写年谱》(三)手稿。
    23.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十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4.赵新娜等编:《赵元任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5.孙玉蓉编纂:《俞平伯年谱(1900-1990)》,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张菊香等编著《周作人年谱1885-196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7.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1-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8.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9.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0.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1.蔡元培著:《蔡元培文集》,台北:锦绣出版公司1995年版。
    32.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3.黄延复编:《梅贻琦先生纪念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34.王文俊等编:《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编:《张伯苓纪念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6.王文田等著:《张伯苓与南开》,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8年版。
    37.樊洪业,段异兵编:《竺可桢文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8.北京大学校友联络处编:《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39.王聿钧和孙斌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 年版。
    40.胡适著:《胡适作品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版。
    41.《胡适学术文集·教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42.鲁迅著:《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3.鲁迅著:《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朱自清著:《朱自清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5.浦汉明编:《浦江清文史杂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6.徐洪兴编选:《求善·求美·求真——王国维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47.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8.潘光旦著,潘乃穆编:《潘光旦文集》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0.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51.《郭秉文先生纪念集》,台北:中华学术院1971年版。
    52.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一),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53.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台北: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8年。
    54.钱穆著:《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55.何廉著,朱佑慈等译:《何廉回忆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56.杨树达著:《积微翁回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7.何炳棣著:《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方显廷著,方露茜译:《一个中国经济学家七十岁的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9.汪荣祖著:《史家陈寅恪传》,台北:联经出版社1984年版。
    60.张次溪编著:《李大钊先生传》,北京:宣文书店1951年版,香港神州图书公司影印本。
    61.王兴国著:《杨昌济的生平及思想》,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2.梁濑溟著:《忆往谈旧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63.周作人著:《知堂回想录》,香港: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74年版。
    64.蒋廷黻著:《蒋廷黻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65.萧公权著:《问学谏往录——萧公权治学漫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66.杨亮功著:《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台北: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6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68.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69.许寿裳著:《亡友鲁迅印象记》,香港:上海印书馆1973年版。
    70.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联大八年》,昆明: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1946年版。
    71.王沉森、杜正胜编:《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台北傅斯年先生百龄纪念筹备会1995年版。
    72.吴大猷著:《吴大猷文选》第五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
    73.赵瑞蕻著:《离乱弦歌忆旧游》,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
    1.《教育杂志》
    2.《东方杂志》
    3.《中华教育界》
    4.《努力周报》
    5.《独立评论》
    6.《时代公论》
    7.《国风》
    8.《学衡》
    9.《新潮》
    10.《新史学》
    11.《文学周报》
    12.《现代学生》
    13.《少年世界》
    14.《新新新闻》
    15.《大学》
    16.《清华校友通讯》
    17.《大学院公报》
    18.《观察》
    19.《申报》
    20.《大公报》
    21.《晨报》
    22.《公言报》
    23.《中央日报》
    24.《中央周报》
    25.《北京大学日刊》
    26.《北京大学月刊》
    27.《国立清华大学校刊》
    28.《清华周刊》
    29.《国立中山大学校报》
    30.《光华大学半月刊》
    31.《浙大日刊》
    32.《国立中山大学成立五十周年特刊》
    33.《传记文学》(台北
    34.《汉学研究》(台北
    1.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田正平、商丽浩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杜成宪、邓明言著:《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杜成宪等著:《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金林祥著:《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1.田正平著:《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周谷平著:《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3.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熊明安著:《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6.郑登云编著:《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金以林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8.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9.李喜所、刘集林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0.伍振鷟著:《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台湾:三民书局1982年版。
    21.丁致聘著:《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国立编译馆1935年版。
    22.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译1932年版,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影印版。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4.留学生丛书编委会编:《中国留学史萃》,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6.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关培兰著:《组织行为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梁启超著:《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29.梁启超著:《饮冰室文集类编》上,无出版社1902年版。
    30.周予同著:《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版。
    31.舒新城编:《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32.王奇生著:《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3.许美德等著:《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4.陈翊林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
    35.孙邦正编:《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版。
    36.朱峰著:《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7.季啸风主编:《中国高等学校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余英时著:《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39.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40.吴学昭著:《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1.孙本文著:《中国战时学术》,上海:正中书局1946年版。
    42.刘梦溪著:《学术思想与人物》,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3.谢冕著:《精神的魅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4.金林祥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5.黄书光著:《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6.冒荣著:《至平至善 鸿声东南——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7.吴洪成著:《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8.张彬著:《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9.梁吉生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0.吴民祥著:《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1.胡金平著:《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王全林著:《精神式微与复归——“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吴鹏著:《学术职业与教师聘任》,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55.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56.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人物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7.黄延复著:《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8.黄延复著:《清华园风物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9.黄延复著:《清华逸事》,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60.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62.陈平原著:《老北大的故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3.谢泳著:《教授当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4.谢泳著:《逝去的年代》,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65.牟润孙著:《海遗杂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6.张中行著:《流年碎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7.台静农著:《龙坡杂文》,台湾洪范出版社1988年版。
    68.周策纵等著:《胡适与近代中国》,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1年版。
    69.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
    70.孙敦恒编著:《清华国学研究院史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1.齐家莹编撰:《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2.罗志田著:《东风与西风》,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3.蒋梦麟著:《西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4.王世儒、闻笛编:《我与北大——“老北大”话北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5.肖东发、李云等主编:《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76.邓云乡著:《文化古城旧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7.岳南著:《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海口:海南 出版社2007年版。
    78.郝平著:《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9.梁柱著:《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0.徐瑞岳编著:《刘半农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1.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82.丁晓春、魏向前主编:《张学良与东北大学》,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王汎森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
    84.桑兵著:《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85.桑兵著:《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86.谢长法著:《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7.陈万雄著:《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88.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9.高恒文著:《东南大学与“学衡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91.章清著:《“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2.贺麟著:《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3.钱穆著:《中国学术通论》,台北:学生书局1977年版。
    94.干春松著:《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6.杨念群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97.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98陈明远著:《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99.章小谦著:《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0.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101.许纪霖著:《一个科学家的错位》,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2.许纪霖著:《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3.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1997年版。
    104.张仲礼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1991年版。
    105.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6.郑也夫著:《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07.陈奎熹著:《教育社会学》,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
    108.熊月之、周武主编:《圣约翰大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9.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10.叶再生著:《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二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11.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12.《辞海》(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版。
    113.杨国强著:《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4.阎步克著:《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5.王健著:《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6.[加]许美德著,许洁英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7.[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8.[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19.[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20.[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21.[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22.韦伯著:《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124.[美]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5.[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著,单正平译:《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6.[美]魏定熙著,金安平、张毅译:《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898-192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7.[美]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28.[美]班纳著,侯文蕙译:《现代美国妇女》,北京:东方出版社1984年版。
    129.[日]桥川时雄编:《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长春满洲行政学会株式会社1940年版。
    130.[日]吉川幸次郎著:《吉川幸次郎全集》,东京筑摩书房1975年版。
    131.[波兰]弗·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32.[美]艾尔文·古德纳著:《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3.[美]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34.[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5.[美]刘易斯·科塞著:《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36.[美]赉玛丽著:《圣约翰大学》。
    137.Y.C.Wang,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 (1872-1949),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66.
    138.Bowen,Howard R.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0.
    139.Dictionary of Education (《教育辞典》).CARTER V.GOOD MCGRAN-HIU Book company.INC.1959.
    140.Coser,Lewis.Men of Ideas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New York:Macmillan.1970:280.
    141.Karl Mannheim.Ideology and Utopia: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M].London & New York,1936.
    142.DEREK BOK.University in the Marketplace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143.http://book.sina.com.cn/nzt/his/yizhongtian/11.shtml.144.http://www.neualumni.org.cn/FriendMienlist.asp?PageID=3&MainCla=0902.
    1.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2.周谷平:《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
    3.刘明:《论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员聘任》,《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总第30期。
    4.邓小林:《民初至抗战前夕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
    5.黄俊伟:《说过去的教授和现在的教授》,《书屋》2004年第5期。
    6.闻黎明:《论抗日战争时期教授群体转变的几个因素——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的个案研究》,《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5期。
    7.沈卫威:《民族危机与文化认同——从〈国风〉看中央大学的教授群体》,《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8.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9.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总第六期。
    10.谢长法:《民国时期的留学生与高等教育近代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1.刘剑虹:《大学教授:文化评价及其意义》,《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
    12.胡银根:《论大学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3.姜义华:《我国近代型知识分子群体简论》,《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14.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春夏季卷。
    15.朱宗顺、刘平:《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论纲》,《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
    16.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7.桑兵:《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8.王奇生:《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9.胡金平:《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20.叶文梓:《论大学教师生活方式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21.张岂之:《北大的灰楼》,《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第2期。
    22.李旭辉:《三十年代N.维纳访问清华大学函电始末》,《中国科技史料》1998年第1期。
    23.董国强:《论1910-19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发展流变——以〈新青年)同人群体、“新月派”和“独立评论派”的结构分析为视角》,《民国档案》2003年第2期。
    24.沈卫威:《“学分南北”与“东南学风”》,《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14日。
    25.刘龙心:《迈向专业化之途——现代中国史家资格的认证与评履》,《新史学》13卷第3期。
    26.张素玲:《金陵女子大学的性别文化与女学生身份认同研究》,《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7.张成林,曾晓萱:《MIT工程教育思想初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28.王奇生:《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
    29.王昊:《大学特色与学者识见——略论私立南开大学特色学术的生成》,《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30.陈媛:《论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的演变动力》,《江苏高教》2008年第4期。
    31.邓小林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2.邵铭煌著:《抗战前北方学人与〈独立评论〉》,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79年。
    33.庞海江著:《近代大学教师群体透析》,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