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58年“大跃进”时期,我国史学领域曾发生过一场规模宏大的所谓“史学革命”运动,这场“史学革命”给中国史学的发展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还直接左右了其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史学的发展走向。本文通过对这场“史学革命”的考察分析,旨在准确把握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特征,探求史学与政治的微妙关系,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的政治、文化、经济体制建立,中国史学也面临着转型,即由现代多元史学向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型,也就是说新中国要建立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及文化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这一大背景下,随着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1958年“大跃进”时期,史学领域出现了“史学革命”运动。“史学革命”,是对以批判资产阶级史学、建立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人民史体系为中心的一系列运动的总称,其内容涵盖史学界的“厚今薄古”大讨论,对所谓“资产阶级”史学及史学家的批判,“打破王朝体系”,“构建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人民史体系”,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写史、编教材活动,史学的“大跃进”等等。这场“史学革命”运动以“厚今薄古”大讨论为其开端,在“拔白旗、插红旗”运动中达到高潮,由于“史学革命”本身所主张观点的不合理性,随着“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的结束而渐趋衰弱。“史学革命”中的一些荒唐做法,引起了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史学家的反对与批评,不过,“史学革命”的影响却难以彻底清除。随着1966年前后阶级斗争形势的高涨,“史学革命”的提法被套用,以吴晗、翦伯赞为首的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几乎都遭到了政治批判,甚至有些历史学家为此付出了生命。
     从本质上来说,“史学革命”不是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学革命。1958年的“史学革命”并没有展现学术正常发展进步的一面。它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而是对其进行的公式化、简单化和教条化的理解运用,并且还否定了此前史学工作者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当时提出的“人民史体系”的史学编纂体系,是阶级斗争观点在史学研究中极端运用的体现,不能够反映整个中国历史的实际面貌。“史学革命”是社会变动与史学工作者思想认识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1958年“史学革命”实质上是当时各种政治运动在史学领域的综合反映。当时的国家开展的每一项政治运动可以说都直接冲击、影响着史学领域的工作。史学工作者思想认识的变化也推动着“史学革命”的开展,他们按各自的理解把阶级斗争观点运用到当时的史学研究之中,用阶级斗争的办法来解决学术问题。可见,史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动息息相关,这种相关性反映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传统与当时史学家的治学心态,也反映了史学变动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诠释密切相关。
     “史学革命”的要害在于把阶级斗争观点全面引入到史学领域,把政治标准作为区分资产阶级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标准。“史学革命”中,在“左”的政治路线的影响下,阶级分析的方法、阶级斗争的观点逐渐上升到历史观的层面,并且脱离了或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甚至被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显然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理解。“史学革命”给中国史学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史学的政治化倾向,从而使史学丧失了学术自身,走向了“文革”中的“影射史学”之绝境。
     “史学革命”提出了史学的批判、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但没有恰当地解决这一问题。“史学革命”对史学遗产强调批判,缺乏继承,严重削弱或中断了一些优良的治史传统。民国史学有两大传统:一是注重史料;一是注重借鉴西方史学。建国后,这两大治史传统皆被严重削弱或中断,至少不再被视为治史的重要方面。“史学革命”展开了对所谓“资产阶级”史学家的错误批判,削弱了中国史学的研究力量,使一批学有专长且正值学术盛年的学者无法专注甚至一度中断了史学研究。这些都警示我们要做好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工作。“史学革命”提出了史学革新的问题,这一点容易被人所忽视。当时,“史学革命”中有人提出“打破王朝体系、建立人民史体系”的观点,这体现了当时史学面对现实政治需要作出的一种主动适应。虽然,这一观点因其不合理性遭到了批判。但是,它却带给我们一种马克思主义史学随时代发展而不断革新的问题意识。
     “史学革命”对中国史学的发展来讲,虽然其破坏性大于建设性,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如,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就在此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可以说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史学革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那就是要正确处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正确处理史学“求真”与“致用”的关系,要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通过对“史学革命”的考察,我们看到了建国后中国史学发展的曲折一面,但是这并不是抹杀和无视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巨大成绩,我们更不能把中国史学出现的问题归咎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取消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重新迸发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能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存在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有些问题还需我们重新审视,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需要在结合中国史学传统与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文明及不同学科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自身,发展自身,强化在中国学术领域中的主流地位,并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took place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with the 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of 1958. The revolution produced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in the post-1949 era and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field for several decades. By examining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in the post-1949 period,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main clue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and to reveal the del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politics.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served as one of communist reforms of China's new regime in the post-1949 era. With the foundation of new politic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systems after 1949, the field of history also experienced a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methodology from plural paradigms to exclusive Marxism—that was, the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regime and state. When the Great Leap Forward rose in 1958,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also started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in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defines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in a general sense. It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movements, including the debate on "exalting the present and depreciating the past," the movements of criticizing the bourgeois historiography, "producing history of working people," "breaking the dynasty-centered historiography," "constructing class struggle-based history of people," the Great Leap Forward in history field, and so on. It began with a fierce debate on Chinese history that was known as "exalting the present and depreciating the past," reached its zenith but soon declined with the movement of "removing the while flag and raising the red flag." Some leading historians, including Guo Moruo, Fan Wenlan, and Jian Bozan, criticized some negative ways showed up in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but in no way were they able to stop the movement. Rather, they were eventually criticized by the movement and some historians even died of the political criticism.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in 1958 was not an academic revolution as it literally suggested. It failed to highlight the positive characters of the improvement of academic research. Rather, it utilized a set of highly-programmed Marxist concepts to trim down the previous historiography. The most typical embodiment of this class struggle-centric approach was to write "history of people" which could not reflect the true face of Chinese history. The revolution was actually a result of the changes and mutual re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ians'thought. Thus, it was no more than a general mirror of various political movements in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t came into being when historians had strong attention of putting their new revolutionary ideas into practice. In this sense,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served as the best case for one to observe the pragmatic convention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lthough it showed out in Marxist way.
     The most critical point of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proved the permeation of the class struggle-centric approach in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research, which took the political rules as the academic criterion for differentiating bourgeois historiography and Marxist historiography. The "left-wing" approach dominated everything in the field with the rise of class struggle ideology and was put on an equal footing with the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ventually, the revolution resulted in the serious politic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t that time. The "allusive history" was a case in point.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posed a very critical question about dealing with historiography. The revolution emphasized criticism on previous historiography and neglected to inherit some excellent methods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n the republican era, China's history had developed two paradigms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first paradigm was to conduct research by extensively utiliz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second one was to learn methodologies from western scholarship. However, in the post-1949 period the two paradigms were considerably abandoned and replaced by class struggle paradig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revolution wrongly criticized so-called "bourgeois" historians, which significantly weakened the research team in history and prevented young scholars from conducting historical research. By the same token, the revolution arguably put forward some new questions like "breaking the dynasty-centric history" through which the Chinese conventional historiography might have achieved some new ideas. Although these issues were late distorted by political movements, they still reminded us of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lthough "revolution of history" was more destructive than constructive for 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search, it would be inappropriate to completely deny it as people. To some extent, it produced some positive effects on academic research. For example, modern Chinese research received unprecedentedly close attention during the period,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better research in the following years.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exerted quite strong but negative influences on China's historical research. Rather, it served as a typical case for historians to examine the rise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ethodology in post-1949 China. It reminded historians that it would be essential for a historian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the one between "pursuing the truth" and "taking practice" in Chinese context. In the meanwhile, through this case one could well observe dyna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s politics and academy in Mao's China, a new state jubilantly growing up with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movements. After 1979, the Chinese Marxist historiography made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its own history in China in order to modify the directions in the new academic setting. By examining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y" in 1958,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Marxist historiography should efficiently combine the Chinese conventional paradigm and cosmopolitan practice in order to meet the great intellectual challenge from within and outside China's border in the unprecedented globalization period.
引文
①梁启超:《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246页。
    ②黄敏兰:《20世纪百年学案·历史学卷》,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①参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大字报集锦》,《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陆景琪、许敬民、王新野:《从厚古薄今到厚今薄古是史学界的革命》,《文史哲》1958年第7期。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61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75、488、489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9-350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44页。
    ①尹达:《必须把史学革命进行到底》,《历史研究》1966年第1期。
    ②尹达在《必须把史学革命进行到底》一文的“前记”中曾这样写到,“文章中对史学革命的一些看法是否妥当,请同志们批评”。根据此语,结合对以前文献搜索中没有发现“史学革命”一词的事实,笔者认为“史学革命”一词在此前可能并未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可能只是泛指史学上的破旧立新,可能只是口头上的流说,所以才断定“史学革命”一词由尹达在《必须把史学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正式提出。
    ③戚本禹、林杰、阎长贵:《翦伯赞同志的历史观点应当批判》,《人民日报》1966年3月25日,第5版。
    ④社论《夺取资产阶级霸占的史学阵地》,《人民日报》1966年6月3日,第1版。
    ⑤在提到1958年的中国史学时,绝大多数的史学作品都要涉及“史学革命”这个词汇,并且《当代中国词库》(毛信德主编: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年)已经把“史学革命”作为一个史学概念收入其中。其解释为:“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的影响下,历史学界和全国高校历史系为响应陈伯达提出的‘厚今薄古’的口号,开展了‘史学革命’的活动。当时,部分史学工作者从形式上去理解这一口号,认为‘厚今薄古’就是‘厚劳动人民,薄帝王将相’,并试图以农民战争史开路,打破‘王朝体系,建立一个新的人民史体系’,许多高校历史系则按逆行程序讲授现代史、近代史和古代史,以一道简单的行政命令强迫研究古代史的学者,改开现代史课,正因这一观点和做法荒唐至极,故到1959年这场‘史学革命’已很难继续开展下去,史学界也发生了分化,郭沫若(1892-1978)、翦伯赞(1898-1968)发起了给曹操翻案的讨论,力图纠正“史学革命”的失误,但到60年代初,因戚本禹发表了《为革命而研究历史》一文,再度掀起了‘史学革命’的高潮,而且越演越烈,控制史学界长达十年之久,给史学研究带来了极大损失。”(《当代中国词库》,第278页)3
    ①宋晞:《论中共的“史学革命”》,中华学术院编:《史学论集》,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
    ②刘泽华:《砸碎枷锁解放史学——评“四人帮”的所谓“史学革命”》,《历史研究》1978年第8期。
    ③彭年、沈庆生:《评“史学革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④戴知贤:《山雨欲来风满楼——60年代前期的“大批判”》,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1页。穆欣:《述学谭往——追忆在<光明日报)十年》,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489-494页。
    ⑤杜学霞:《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史学批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2007年。
    ⑥孙卫国:《历史主义对“史学革命”的一次反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王学典:《1958:当代史学方向转换的一大枢纽》,《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3-202页。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侯云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史学的基本走向》,《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①冯天瑜在《“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一文中对“革命”的概念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指出了汉语中“革命”一词的来源及其“流变”,阐明了“革命”一词的“古典义”、“世界义”、“现代义”等。为笔者对“史学革命”的理解提供了方便。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24页。
    ①刘泽华:《砸碎枷锁解放史学——评“四人帮”的所谓“史学革命”》,《历史研究》1978年第8期。
    ①彭年、沈庆生:《评“史学革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②黎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③周朝民、庄辉明、李向平:《中国史学四十年》,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58页。
    ①王学典:《翦伯赞与当代中国史学界的历史主义思潮》,《史学理论》1987年第2期。
    ②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③王学典:《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9-72页。
    ④王学典:《1958:当代史学方向转换的一大枢纽》,《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第173-202页。
    ⑤蒋大椿:《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5-19页。
    ⑥戴知贤:《山雨欲来风满楼——60年代前期的大批判》,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1-178页。
    ①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第76-90页。
    ②汪征鲁主编:《中国史学史教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9-306页。
    ③胡尚元:《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5年。
    ④杜学霞:《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史学批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2007年。
    ①宋晞:《论中共的“史学革命”》,中华学术院编:《史学论集》,第700-712页。
    ①1949年7月1日,中国新史学研究会成立。“所谓新史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史学研究。”参见蔡美彪:《范文澜与中国史学会》,《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期。
    ②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主潮论纲》,《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0-11页。
    ②《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昨在平成立》,《人民日报》1949年7月2日,第2版。
    ③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①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9页。
    ②王进、杨江华编:《中国党派社团辞典》,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1989年,第345页。
    ③金诗伯:《我在中国的六十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第211页。
    ④《历史教学》,于1951年1月创刊,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史学刊物之一。《史学月刊》,于1951年1月31日创刊,原刊名为《新史学通讯》,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史学刊物之一,1956年下半年更名为《史学月刊》。《历史研究》,于1954年2月在北京创刊,1966年6月停刊。《安徽史学》,1957年1月创刊,原刊名为《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与《安徽历史学报》合并,更名为《安徽史学》。《史学集刊》,于1956年创刊,从1958年开始休刊,1981年复刊至今。《文史哲》,1951年5月创刊。
    ①于光远:《我的编年故事·1945-1949(迎接全国解放)》,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1页。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174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74-75页。
    ⑤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68-70页。
    ⑥金诗伯:《我在中国的六十年》,第203页。
    ①郑鹤声:《怎样研究中国近代史》,《文史哲》1951年第2期。
    ②刘大年:《中国历史科学现状》,《科学通报》1953年第7期。
    ③顾潮:《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47、352页。
    ④金诗伯:《我在中国的六十年》,第203页。
    ⑤朱光潜:《自我检讨》,《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7日,第3版。
    ①《庆祝祖国四年来的科学成就,加强历史科学工作(社论)》,《历史教学》1953年第10期。
    ②刘大年:《中国历史科学现状》,《科学通报》1953年第7期。
    ③刘大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历史科学的基础——苏联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之一》,《人民日报》1953年8月11日,第3版;《历史研究工作是革命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苏联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之二》,《人民日报》1953年8月14日,第3版;《批评与自我批评推动着历史科学的发展——苏联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之三》,《人民日报》1953年8月15日,第3版。
    ④社论《庆祝祖国四年来的科学成就,加强历史科学工作》,《历史教学》1953年第10期。
    ⑤于沛:《世界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⑥《坚定不移地向苏联社会科学学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3期。
    ①陈启能等:《苏联史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②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第2页。
    ①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①杨向奎:《参加全国综合大学会议的点滴体会》,《人民日报》1953年11月4日,第3版。
    ②罗志田:《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9页。
    ③刘大年:《中国历史科学现状》,《科学通报》1953年第7期。
    ④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由王冶秋、王重民、王伯祥、尹达、白寿彝、向达、吕振羽、吴玉章、吴晗、吴泽、宋云彬、杜守素、余嘉锡、余兆祥、李则刚、周谷城、周予同、尚钺、金灿然、邵循正、范文澜、侯外庐、马衡、翁独健、梁思成、容肇祖、唐兰、陈垣、陈家康、陈述、郭沫若、嵇文甫、张云波、华岗、叶丁易、叶蠖生、杨绍萱、杨东莼、楚图南、裴文中、翦伯赞、邓初民、邓以蛰、黎锦熙、郑振铎、郑天挺、齐燕铭、钱杏村、韩寿萱、罗常培等发起。参见《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昨在平成立》(《人民日报》1949年7月2日,第2版)
    ⑤《中国新史学研究会筹备会昨在平成立》,《人民日报》1949年7月2日,第2版。
    ①《中国新史学研究会暂行简章》,《人民日报》1949年7月2日,第2版。
    ②《开展新史学研究工作,首都两史学团体昨开会》,《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2日,第2版。
    ③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7页。
    ④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6页。
    ⑤吴玉章:《中国历史教程绪论》,《人民日报》1949年5月25日,第4版。
    ①赵俪生:《论新中国新史学的建设问题》,《新建设》1949年第1卷第6期。
    ②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7-10页。
    ③郭沫若:《开展历史研究,迎接文化建设高潮》,《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
    ①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②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126页。
    ③刘乃和、周少川、王明泽、邓瑞全:《陈垣年谱配图长编》,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第536页。
    ④陈垣:《给胡适之一封公开信》,《人民日报》1949年5月11日,第4版。
    ①刘乃和、周少川、王明泽、邓瑞全:《陈垣年谱配图长编》下,第550页。
    ②刘乃和、周少川、王明泽、邓瑞全:《陈垣年谱配图长编》下,第583页。
    ③陈垣著、陈智超:《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77页。
    ④牛润珍:《陈垣由传统考据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变》,《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5期。
    ⑤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贰十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118页。
    ⑥八大教授: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张维华、王仲荦、赵俪生、童书业、杨向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这八位先生共同执教于山东大学,为山东大学历史系创造了一个“八马同槽”的兴旺时代。
    ⑦童书业:《“古史辨派”的阶级本质》,《文史哲》1952年第2期。
    ①童书业:《学习党史后的自我检讨》,《新山大》1951年8月21日,第4版;童书业:《学习党史后的自我检讨(续完)》,《新山大》1951年9月1日,第4版。
    ②童书业:《学习(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批判“经济史观”》,《文史哲》1952年第5期。
    ①转引自童教英:《从炼狱中升华——我的父亲童书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0页。
    ②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9页。
    ③郑鹤声:《我对华岗校长的回忆》,《战士·学者·校长华岗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④嵇文甫:《胡适唯心论观点在史学中的流毒——十二月十九日中国史学会河南分会对开封市大中小学历史教师的报告》,《新史学通讯》1955年第1期。
    ①吕振羽:《胡适派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批判》,《科学通报》1955年第5期。
    ①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第150、152页。
    ②韩振华:《批判胡适的历史考据》,《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4期。
    ③胡守伟:《胡适的考据及其所谓的“科学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3期。
    ①罗志田:《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册,第191页。
    ②陈其泰:《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考证学的新境界》,《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①唐长孺:《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7页。
    ②当时,史料派学人已经有了“史料只是资料,不是历史”的认识了。1950年代,郑天挺还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开设“史料学”课程。参见郑天挺:《史料学之二——史料的分类、鉴别与利用(1957年9月-1958年1月授课)》,《及时学人谈丛》,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③余英时:《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④余英时:《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第80页。
    ⑤陈支平:《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三大情结》,《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⑥王学典:《意识形态与历史:近50年来农战史研究之检讨》,《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⑦陈支平:《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三大情结》,《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①史学家翦伯赞曾在1957年4月20日第7版《人民日报》上写有《为什么会有“早春”之感?》,文章希冀史学春天的到来。本文引申此意。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569页、573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25-226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82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611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613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284-286页。
    ①部分名单参考自胡尚元:《史学领域的反右派斗争——以雷海宗为中心的考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揭穿向达破坏民族团结的政治阴谋》,《人民日报》1957年10月19日,第4版。
    ③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④雷海宗:《世界史分期与上古中古史中的一些问题》,《历史教学》1957年第7期。
    ⑤关于雷海宗被定为“右派”的经过,可参见冯承柏:《史学大师雷海宗先生1957年蒙难始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雷海宗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雷海宗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6-83页。
    ⑥孙定国:《揭穿雷海宗反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恶毒手法》,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92-105页。
    ①张景茀:《我的回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雷海宗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雷海宗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32-34页。
    ②刘泽华:《多元视角忆雷海宗先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雷海宗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雷海宗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107-109页。
    ③庞卓恒:《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纪念雷海宗先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雷海宗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雷海宗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156-161页。
    ④向达、潘光旦:《湘西北、鄂西南、川东南的一个兄弟民族——土家》,《人民日报》1957年3月24日,第16版。
    ⑤熊寿琪:《批判向达在土家族问题上反党和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3辑,第85-91页。
    ⑥翦伯赞:《向达是怎样反对党对历史科学的领导的》,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3辑,第45-49页;邓广铭:《评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3辑,第60-68页。
    ①蔡美彪:《荣孟源的反动的历史学“建议”的剖析》,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3辑,第151-157页。
    ②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序”第8页。
    ③唐兰:《剥去右派分子陈梦家所谓“学者”的画皮》,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3辑,第196-207页。
    ④陈仁炳(1909-1990),湖北武昌人,1936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支部第一、二届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员会第三届市委委员、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受到批斗,文革中受到迫害。1978年4月摘掉右派分子帽子,但“只摘帽子,维持右派原案,不予改正”。1980年开始,绝大多数右派分子陆续获得平反,而他是5名中央级未获改正的右派之一,也是5人当中唯一活着看到自己没有被平反的人。
    ①《陈仁炳主张“算旧账”》,《人民日报》1957年6月15日,第2版。
    ②徐有威:《唾面自干陈仁炳的晚年》,《百年潮》2003年第8期。
    ③戴家祥(1906-1998),民盟成员,浙江瑞安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经学家。曾师从王国维先生治经学和古文字学。1951年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次年转入历史系。1957年在反右派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时“楚歌幕后人”问题被认定为冤假错案,右派的帽子被摘掉。
    ④砥民:《不平常的经历——记华东师大历史系师生的反右派斗争》,《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5期。
    ⑤秦维宪:《王国维唯一健在的弟子戴家祥》,《世纪》1997年第3期。
    ①郭沫若:《社会科学界反右派斗争必须进一步深入》,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3-11页。
    ②范文澜:《迷途未远,回头是岸,醒来吧!》,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3辑,第1-5页。
    ③翦伯赞:《右派在历史学方面的反社会主义活动》,《人民日报》1957年10月4日,第7版。
    ①周祥森:《<史学月刊>的历史与现状》,2005年9月6日,www.sxyk.henu.edu.cn/list.asp?id=50,2010年1月20日。
    ②《编者的话》,《史学月刊》1957年第10期。
    ③翦伯赞:《右派在历史学方面的反社会主义活动》,《人民U报》1957年10月4日,第7版。
    ④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619页。
    ①翦伯赞:《兴无灭资,发展历史科学》,《历史教学》1958年第4期。
    ①《厚今薄古,边干边学》,《人民日报》1958年3月11日,第7版。
    ②郭沫若:《文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1页。
    ③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第4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6-137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1页。
    ①社论《我们的行动口号——反对浪费,勤俭建国》,《人民日报》1958年2月2日,第1版。
    ②范文澜:《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历史教学》1958年第6期。
    ①翦伯赞:《兴无灭资,发展历史科学》,《历史教学》1958年第4期。
    ①《历史科学必须厚今薄古,学术研究要同政治结合》,《人民日报》1958年4月8日,第7版。
    ②《为历史科学的大跃进而战斗——4月5日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史学组座谈会上的发言》,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厚今薄古》,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76-91页。
    ③引自郭沫若给1958年第4期《历史教学》的“题词”。
    ④陈垣:《要作一个又红又专的史学工作者》,《历史教学》1958年第4期。
    ①吕振羽:《必须有一个史学战线上的大跃进》,《历史教学》1958年第4期。
    ②范文澜:《研究历史应当厚今薄古》,《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③陈垣:《厚今薄古是今日史学界必需走的道路》,《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④侯外庐:《古史领域中“厚今薄古”方针的斗争意义》,《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⑤吕振羽:《坚决贯彻“厚今薄古”的方针》,《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⑥刘大年:《要着重研究“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①陆景琪、许敬民、王新野:《从厚古薄今到厚今薄古是史学界的革命》,《文史哲》1958年第7期。
    ①《为历史科学的大跃进而战斗——4月5日在科学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史学组座谈会上的发言》,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厚今薄古》,第77页。
    ②复旦大学历史系编:《厚今薄古辩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页。
    ③陈伯达:《批判的继承与新的探索》,《红旗》1959年第13期。
    ④范文澜:《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历史教学》1958年第6期。
    ①《“厚今薄古,边干边学”方针指出了我们学术思想革命的战斗方向——上海社联召开“厚今薄古,边干边学”座谈会纪要》,《学术月刊》1958年第5期。
    ②文暖根:《挖掉厚古薄今的老根——介绍西北大学历史系关于厚今薄古的初步讨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1期。
    ③周予同:《“厚今薄古”与历史科学大跃进》,《学术月刊》1958年第5期。
    ④陈垣:《厚今薄古是今日史学界必需走的道路》,《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①徐柏林:《“厚今薄古”对历史教学的指导意义》,《历史教学》1958年第11期。
    ②文暖根:《挖掉厚古薄今的老根——介绍西北大学历史系关于厚今薄古的初步讨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1期。
    ③杨承训:《批判在历史教学中厚帝王将相薄劳动人民的唯心观点》,《历史教学》1958年第8期。
    ④吴晗:《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前线》1959年第12期。
    ⑤北京五十六中历史教研组:《打破王朝体系讲述劳动人民的历史——改编中国高中历史课本的几点体会》,《历史教学》1958年第12期。
    ①吴晗:《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前线》1959年第12期。
    ②《关于“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2期。
    ③周予同:《“厚今薄古”与历史科学大跃进》,《学术月刊》1958年第5期。
    ④郭沫若:《文史论集》,第12页。
    ⑤复旦大学历史系编:《厚今薄古辩论集》,第2页。
    ①刘尧庭:《坚决走“厚今薄古”的道路》,《史学月刊》1958年第5期。
    ②郭绳武:《论“厚古薄今”的思想根源》,《人文杂志》1958年第3期。
    ③刘尧庭:《坚决走“厚今薄古”的道路》,《史学月刊》1958年第5期。
    ④伍也闻:《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座谈“厚今薄古”方针》,《学术月刊》1958年第5期。
    ⑤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页。
    ⑥《“厚今薄古,边干边学”方针指出了我们学术思想革命的战斗方向——上海社联召开“厚今薄古,边干边学”座谈会纪要》,《学术月刊》1958年第5期。
    ①《关于“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2期。
    ②《挖出了厚古薄今的老根》,《人民日报》1958年4月28日,第7版。
    ③《关于“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2期。
    ④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第32、230页。
    ①杨承训:《批判在历史教学中厚帝王将相薄劳动人民的唯心观点》,《历史教学》1958年第8期。
    ②北京101中历史教研组:《我们学习“厚今薄古”方针的一些体会》,《历史教学》1958年第7期。
    ③北京28中历史教研组:《根据“厚今薄古”的精神,检查我们的教学》,《历史教学》1958年第7期。
    ④天津一中历史教研组:《我们对“厚古薄今”思想的初步检查》,《历史教学》1958年第7期。
    ①梁方仲:《对于“厚今薄古”的几点体会》,《学术研究》1958年增刊。
    ②《“厚今薄古,边干边学”方针指出了我们学术思想革命的战斗方向——上海社联召开“厚今薄古,边干边学”座谈会纪要》,《学术月刊》1958年第5期。
    ③文暖根:《挖掉厚古薄今的老根——介绍西北大学历史系关于厚今薄古的初步讨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1期。
    ④《关于“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2期。
    ①文暖根:《挖掉厚古薄今的老根——介绍西北大学历史系关于厚今薄古的初步讨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1期。
    ②郭绳武:《论“厚古薄今”的思想根源》,《人文杂志》1958年第3期。
    ③陆景琪、许敬民、王新野《从厚古薄今到厚今薄古是史学界的革命》,《文史哲》1958年第7期。
    ④李方祥:《五十年代理论界关于“厚今薄古”的论辩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1期。
    ⑤刘绍孟:《迎接伟大的1958年,争取在历史科学战线上获得更大的成绩和胜利》,《史学月刊》1958年第1期。
    ①《关于“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2期。
    ②郭沫若:《关于厚今薄古问题》,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厚今薄古》,第4页。
    ③范文澜:《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历史教学》1958年第6期。
    ④复旦大学历史系编:《厚今薄古辩论集》,第3页。
    ⑤彭树智:《要厚今薄古首先必须端正对近现代史的认识》,《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2期。
    ①《关于“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2期。
    ②《厚今就要重视研究毛泽东著作》,《人民日报》1958年5月16日,第7版。
    ③翦伯赞:《兴无灭资,发展历史科学》,《历史教学》1958年第4期。
    ④范文澜:《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历史教学》1958年第6期。
    ⑤《“厚今薄古,边干边学”方针指出了我们学术思想革命的战斗方向——上海社联召开“厚今薄古,边干边学”座谈会纪要》,《学术月刊》1958年第5期。
    ①杨寿南:《历史研究工作要厚今薄古,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大跃进》,《安徽史学通讯》1958年第5期。
    ②范文澜:《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历史教学》1958年第6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49-351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49、452-454页。
    ③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18页。
    ④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236页。
    ⑤林津时:《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人民日报》1958年3月12日,第7版。
    ①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第32页。
    ②翦伯赞:《兴无灭资,发展历史科学》,《历史教学》1958年第4期;吕振羽:《必须有一个史学战线的大跃进》,《历史教学》1958年第4期。
    ③社论《学术批判是深刻的自我革命》,《人民日报》1958年8月30日,第1版。
    ④《大字报集锦》,《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⑤吴枫(1926-2001),原名吴春城,辽宁兴城人,著名隋唐史专家。1951年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东北师大历史系副主任,东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武则天研究会理事长、长春古文化研究会会长。多年致力于隋唐五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隋唐五代史》、《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简史》、《隋唐历史文献集释》、《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等。参见纪晓平《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图书与情报》2005年第6期),《吴枫教授及其著述简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4期)。
    ⑥李洵(1922-1995),字仲符,辽宁北镇人,著名明清史专家。早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就读,1948年到东北大学(后改为东北师范大学)任教,直至去世。主要著述有《明清史》、《明史食货志校注》、《下学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孙嘉淦与雍乾政治》等。参见赵中男《李洵先生与明宣宗及其时代的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赵毅《李洵教授学术评价》(《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5期)。
    ①张传玺:《新史学家翦伯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4-195页。
    ②《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跃进》,《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科学研究在大跃进中》,《历史研究》1958年第11期。
    ④张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其自学成才,解放前曾任教于国立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中华大学等高校,解放后中华大学改为华中师范学院,其任历史系教授。1983年,主持成立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其任所长。其长于校勘、版本、目录、声韵、文字之学,精于“小学”,博通四部,成为一代“通人”大家,一生著述宏富,学术著作达四五十种。参见董恩林《一代宗师风范永存——纪念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张三夕《张舜徽先生学述》(《中国文化》1990年第2期)。
    ①《跃进中的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②刘节(1911-1977),字子植,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现代著名史学家。1926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8年毕业,任教于南开大学。后历任河南大学、燕京大学、上海大夏大学等校教职。1946年起任教于中山大学(当时为岭南大学)。其在古代史、古文字学和古器物学、先秦诸子思想、史料学和史学史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主要论著有《洪范疏证》、《好大王碑考释》、《历史论》、《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古史考存》、《中国史学史稿》等。参见陈其泰《刘节先生及其日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邢玉林《学识渊博精于考据的学者刘节》(《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9年第6期)。
    ③梁方仲(1908-1970),广东番禺人,著名经济史学家、明清史学家。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1930年毕业,同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经济系,1933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34年任职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经济史组工作。此后,曾先后到美国哈佛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49年就任岭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兼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被聘为中山大学历史系二级教授。在五六十年代,作为中山大学树立的一个“只专不红”的典型,受到了批判。因其突出的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成就,被称为“明代赋役制度的世界权威”。主要代表作有《一条鞭法》、《明代粮长制度》、《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等。参见汤明檖、黄启臣《梁方仲传略》(《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集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④《中山大学历史系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情况》,《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①王栻(1912-1983),原名王载拭,字抱冲,浙江平阳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维新运动史和严复的研究。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专攻清史。毕业后,曾在温州师范学校(今温州大学)任教。后前往南京,先后任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历史系并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转任南京大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严复集》、《严复传》、《慈禧太后传》、《维新运动》等。
    ②陈恭禄(1900-1966),江苏丹徒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专家。192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8年任金陵大学历史系助教。1933年8月到武汉大学任教,翌年升任教授。1934年完成了近60万字的巨著《中国近代史》。1936年重回金陵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继续在金陵大学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南京市第二、第三届政协委员,南京历史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中国上古史史料之评论》、《甲午战后庚子乱前中国变法运动之研究》、《近代中国史料评论》、《曾国藩与海军》、《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日本全史》、《中国近百年史》、《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等。
    ③《南京大学历史系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的新途径》,《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④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说明”。
    ⑤《奋战通宵,战果辉煌》,《新山大》1958年3月25日,第1版。
    ①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出版说明”。
    ②唐星:《批判吴枫的“隋唐五代史”》,《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蔡美彪:《“国史旧闻”应该批判》,《历史研究》1958年第11期;李启烈:《关于朝鲜史的若干问题(评王辑五著“亚洲各国史纲要”朝鲜部分),《历史研究》1958年第11期;北京大学历史系三年级三班研究小组:《关于隋唐史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评陈寅恪先生的种族文化论观点》,《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③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学习研究梵文、巴利文和比较文学,通晓多种文字。1926年回国,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后任教于广西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香港大学等。1949年后,任岭南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学识渊博,治学涉猎中外,于历史、文学、哲学、宗教、语言学等均有造诣,尤精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及清初之文学、以及佛教典籍等研究。主要著述有《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集》、《柳如氏别传》等。参见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1954年春,国务院与科学院,曾邀请陈寅恪北上,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陈寅恪提出任所长的两大条件:一是“允许中古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二是“请毛公(毛泽东)或刘公(刘少奇)给一允证书”,并说“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参引汪荣祖的《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之《增订版自叙》。
    ①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0页。
    ②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贰十年》,第164、166页。
    ③龚育之:《党史札记末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191页。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162页。
    ④《中山大学历史系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情况》,《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①陈柏泉:《评陈寅恪先生历史科学研究的方向》,《史学月刊》1958年第11期。
    ①李春棠、林顺曾、方早成:《陈寅恪教授和“元白诗证史“》,《史学月刊》1959年第4期。
    ②晏勋齐:《略评陈寅恪先生的地理史观》,《江汉论坛》1959年第1期。
    ③北京大学历史系三年级三班研究小组:《关于隋唐史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评陈寅恪先生的种族文化论观点》,《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④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202-203页。
    ①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贰十年》,第147-148、248-249页。
    ②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164页。
    ③顾颉刚:《顾颉刚日记(1956-1959)》第八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447、444、426、484页。
    ①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第279页。
    ②顾颉刚:《顾颉刚日记(1956-1959)》第八卷,第419、432页。
    ③顾颉刚:《顾颉刚日记(1956-1959)》第八卷,第488、502、534页。
    ①《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人民日报》1958年2月26日,第7版。
    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中国古代史讲义编写小组:《我们在编写“中国古代史讲义”中贯彻阶级斗争红线的一点体会》,《中山大学学报》1960年第4期。
    ③施一揆、孟昭庚:《一定要打破王朝体系的历史,建立人民体系的历史》,《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8年第1期。
    ①陈继珉、王质英、伍步良:《王朝体系必须打破——修订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教学大纲的一些体会》,《历史教学》1958年第10期。
    ②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中世史教研组:《关于中国古代中世史封建社会部分的分期分段问题》,《历史教学》1958年第11期。
    ①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中国古代史讲义编写小组:《我们在编写“中国古代史讲义”中贯彻阶级斗争红线的一点体会》,《中山大学学报》1960年第4期。
    ①陈继珉、王质英、伍步良:《王朝体系必须打破——修订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教学大纲的一些体会》,《历史教学》1958年第10期。
    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中国古代史讲义编写小组:《我们在编写“中国古代史讲义”中贯彻阶级斗争红线的一点体会》,《中山大学学报》1960年第4期。
    ①刘尧庭:《怎样建立新的历史体系》,《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年第11期。
    ①《天津职工编写“工厂史”》,《人民日报》1958年4月30日,第7版。
    ②《天津工人业余创作空前繁荣》,《人民日报》1958年8月15日,第6版。
    ③《跃进中的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成伯平:《合肥师院历史系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简况》,《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2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跃进》,《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①《川大历史系学生编纂四川近代史和校史》,《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委员会第三组:《历史科学大跃进的新生力量》,《学术月刊》1958年第10期。
    ②《良好的开端》,《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③《南京大学历史系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的新途径》,《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①北大历史系56级1班“清河制呢厂五十年”编写小组:《到劳动人民中去编写历史》,文艺报编辑部:《怎样编写工厂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第136-141页。
    ②翦伯赞:《历史学的新方向新道路——介绍(清河制呢厂五十年)》,《人民日报》1958年12月4日,第7版。
    ③翦伯赞:《历史学的新方向新道路——介绍<清河制呢厂五十年)》,《人民日报》1958年12月4日,第7版。
    ④许师谦:《到生产劳动中去和劳动人民一起写工农商学兵的历史》,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劳动中写劳动人民的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6-18页。
    ①“四史”指家史、村史、公社史、工厂史。大规模的“四史”写作活动是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产物。参见赵有福、黎凯的《要为“四史”的编写和研究鸣锣开道》(载《人民日报》1964年12月28日,第5版)。
    ①《厦门大学历史系在跃进中》,《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跃进》,《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②《跃进中的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研究》1958年12期。
    ③《万紫千红,百花争妍(北大历史系科学研究大跃进概况)》,《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④《良好的开端》,《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①《开封师范学院历史系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体会》,《史学月刊》1960年第1期。
    ②《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工作五年跃进规划的制订》,《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
    ③12个研究工作的中心问题为: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分期,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地租形态,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农村公社的演变,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单位和劳动力编制的演变、超经济剥削的形态,中国官、私手工业的封建属性及其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军事制度及其对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中国封建国家和法权的研究、中央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身份体制和等级制度的演变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各代党争,中国封建制的解体过程与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中世纪的阶级斗争与农民战争,中国北方民族社会性质的演变及对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的发展及其两条路线的斗争、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④《跃进中的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
    ⑤《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的跃进指标》,《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
    ①《跃进中的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
    ②《大字报集锦》,《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①卢南乔:《历史系十年的回顾与前瞻——庆祝建国十周年献文》,《新山大》1959年10月1日,第6版。
    ②刘家峰:《调适与冲突:1950年前后的教会大学——以齐鲁大学为个案》,章开沅、马敏主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第3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③郑鹤声,于1951年初至华东大学工作,同年3月即因合校转入山东大学历史系。参见:郑鹤声:《郑鹤声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2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
    ①常杰:《华岗与山东大学历史系》,刘培平主编:《战士·学者·校长:华岗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②“八马”是指当时山大历史系的“八大教授”。山大历史系路遥教授认为“八大教授”的提法,起自于“1954年全国大学教师定职级之际,历史系,杨向奎被评为二级,其他八个被定为三级。”路遥教授认为“八大教授”中应有吴大琨,而没有陈同燮。此又为“八马”之一说。参见路遥口述、胡孝忠整理的《建国前后山东大学的文史队伍》(载《山东大学校报》2009年5月27日)。
    ③山东大学档案WS·RS-53-1-14中《呈报我校文科发展重点与方向》,转引自刘培平主编:《战士·学者·校长:华岗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152页。
    ④杨向奎:《杨向奎自述》,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2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
    ⑤童书业:《历史系的新趋向》,《新山大》1951年3月29日,第2版。
    ⑥乔幼梅:《华岗与山东大学文史见长》,刘培平主编:《战士·学者·校长:华岗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罗竹风:《华校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刘培平主编:《战士·学者·校长:华岗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②《山东大学两年来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总结》,《文史哲》1952年第1期。
    ③郑鹤声:《试论孙中山思想的发展道路》,《文史哲》1954年第4期。
    ④赵俪生:《篱槿堂自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0页。
    ①盖志芳:《<历史研究>(1954-1966)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年,第101页。
    ②朱光甫:《给历史系系主任和各教研室主任》,《新山大》1958年4月1日,第2版。
    ③赵华富:《历史系猛攻厚古薄今》,《新山大》1958年5月21日,第2版。
    ④《历史系初战厚古薄今》,《新山大》1958年4月26日,第2版;《山东大学历史系围攻“厚古薄今”》,《哲学社会科学动态》1958年第7期。
    ①《历史系初战厚古薄今》,《新山大》1958年4月26日,第2版。
    ②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续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5页。
    ③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续辑),第4-5页。
    ④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续辑),第4页。
    ⑤童教英:《童书业古史分期观解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①《山东大学历史系围攻“厚古薄今”》,《哲学社会科学动态》1958年第7期。
    ②《考据癖》,《新山大》1958年5月24日,第4版。
    ③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续辑),第5页。
    ④郑鹤声:《天王洪秀全状貌考》,《文史哲》1951年第1期。
    ⑤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续辑),第37页。
    ⑥郑鹤声后来撰文对《天王洪秀全状貌考》一文的写作目的作了说明。他说:“1951年在《文史哲》创刊号上,我写了一篇《天王洪秀全状貌考》,那是为了在南京举行太平天国一百周年纪念会,要挂洪秀全的像,所以必须把洪秀全的状貌作些分析、考证,力求准确一些。因为洪秀全没有留下照片,而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天京的档案、文物也都遭到破坏,后来流传关于洪秀全的状貌,形状众多,莫衷一是。”郑鹤声:《我对华岗校长的回忆》,刘培平主编:《战士·学者·校长:华岗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⑦王钟翰:《王钟翰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1-92页。
    ①《厚古薄今的<文史哲)》,《新山大》1958年3月29日第1版。
    ②《谈谈<文史哲)“厚古薄今”的倾向》,《文史哲》1958年第6期。
    ③《(文史哲)召开编委会议》,《新山大》1958年4月8日,第1版;《(文史哲)编委会邀请部分师生座谈》,《新山大》1958年4月23日,第4版。
    ④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续辑),第11-13页。
    ⑤廖文俊:《厚古薄今把我引上了歧途》,《新山大》1958年5月21日,第2版。
    ①李瘦卿:《厚古薄今给我的毒害》,《新山大》1958年5月21日,第2版。
    ②陆景琪、许敬民、王新野:《从厚古薄今到厚今薄古是史学界的革命》,《文史哲》1958年第7期。
    ③《山东大学历史系围攻“厚古薄今”》,《哲学社会科学动态》1958年第7期。
    ④新野:《资产阶级名利思想泛滥在历史系》,《新山大》1958年4月23日,第5版。
    ⑤陆景琪、许敬民、王新野:《从厚古薄今到厚今薄古是史学界的革命》,《文史哲》1958年第7期。
    ⑥黄冕堂:《名利思想的一幅最丑恶的写照》,《新山大》1958年5月17日,第2版。
    ⑦路遥:《清算我的资产阶级的名利思想》,《新山大》1958年4月26日,第2版。
    ⑥陆景琪、许敬民、王新野:《从厚古薄今到厚今薄古是史学界的革命》,《文史哲》1958年第7期。
    ①《贯彻厚今薄古方针高歌猛进》,《新山大》1958年6月26日,第2版。
    ②《中文、历史、数学三系订出教学改革的新方案》,《新山大》1958年7月5日,第1版。
    ③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94页。
    ④《拔白旗插红旗自我革命》,《新山大》1958年6月12日,第1版。
    ⑤社论《学习总路线普遍插红旗》,《新山大》1958年6月12日,第1版。
    ⑥《历史系师生掀起拔白旗热潮》,《1958年6月17日,第1版;《历史系师生自觉革命进入新高潮》,《新山大》1958年6月19日,第1版。
    ⑦《历史系师生掀起拔白旗热潮》,《1958年6月17日,第1版。
    ①郑鹤声:《兴无灭资坚决改造自己》,《新山大》1958年6月21日,第3版。
    ②黄云眉:《拔去我在学术观点上和道德观点上厚古薄今的白旗》,《新山大》1958年6月19日,第3版。
    ③徐承伦:《拔白旗插红旗的良好开端——历史系学生大字报巡礼》,《新山大》1958年6月17日,第4版。
    ④赵华富:《童书业教授的学问》,《新山大》1958年6月21日,第5版。
    ⑤童教英:《从炼狱中升华——我的父亲童书业》,第252页。
    ①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续辑),第34-35页。
    ②徐承伦:《拔白旗插红旗的良好开端——历史系学生大字报巡礼》,《新山大》1958年6月17日,第4版。
    ③童教英:《从炼狱中升华——我的父亲童书业》,第250页。
    ④童教英:《从炼狱中升华——我的父亲童书业》,第255页。
    ⑤《历史系师生举行插红旗誓师大会》,《新山大》1958年6月26日,第2版。
    ①陈云章:《插红旗的决心》,《新山大》1958年6月26日,第2版。
    ②《历史系师生举行插红旗誓师大会》,《新山大》1958年6月26日,第2版。
    ③一笑:《所谓教授》,《新山大》1958年6月14日,第3版。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印:《教育法令汇编(1958)》,1959年,第3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印:《教育法令汇编(1958)》,第7页。
    ②宋锡民、陆景琪、王兴业:《山大历史系在编制教学大纲中两种思想的斗争》,《文史哲》1958年第11期。
    ③宋锡民、陆景琪、王兴业:《山大历史系在编制教学大纲中两种思想的斗争》,《文史哲》1958年第11期。
    ④《历史系五分教学大纲如期完成》,《新山大》1958年12月20日,第2版。
    ①转引自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第193-194页。
    ②徐承伦:《历史系着手“山东地方史”等教学大纲》,《新山大》1959年1月17日,第2版。
    ③《历史系五分教学大纲如期完成》,《新山大》1958年12月20日,第2版。
    ④宋锡民、陆景琪、王兴业:《山大历史系在编制教学大纲中两种思想的斗争》,《文史哲》1958年第11期。
    ⑤《历史系五分教学大纲如期完成》,《新山大》1958年12月20日,第2版。
    ①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1页。
    ②《山东革命史、山东人民公社史编写组开赴各地》,《新山大》1959年2月21日,第3版。
    ③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前言”,第6-7页
    ④社论《猛攻浪费,掀起跃进》,《新山大》1958年3月10日,第1版。
    ①《力争上游,赶上去——记历史系教职员跃进会》,《新山大》1958年3月10日,第2版。
    ②《历史系黄云眉等十位教师提出跃进倡议书》,《新山大》1958年3月10日,第2版。
    ③陆景琪:《大跃进中的郑鹤声教授》,《新山大》1958年4月4日,第2版。
    ①孙思白:《我的规划》,《新山大》1958年3月20日,第3版。
    ②《历史系教师百日跃进规划》,《新山大》1958年3月27日,第2版。
    ③《历史系教职员将进行大跃进的评比工作》,《新山大》1958年4月12日,第1版。
    ④童教英:《从炼狱中升华——我的父亲童书业》,第254页。
    ①《历史系同学向全校提出“六比”挑战》,《新山大》1958年3月12日,第1版。
    ②《各系大搞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新山大》1958年12月13日,第2版。
    ③《各系和直属教研组跃进规划主要指标》,《新山大》1959年3月21日,第2版。
    ④《史三订出全面跃进规划》,《新山大》1959年3月7日,第2版。
    ⑤杨尊明:《思想跃进,整装上马——记史三第一小队的一次讨论会》,《新山大》1959年2月28日,第4版。
    ①王学典:《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第96页。
    ①蔡美彪:《对中国农民战争史讨论中几个问题的商榷》,《历史研究》1961年第4期。
    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编:《曹操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第10页。
    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编:《曹操论集》,第11-12页。
    ③郭沫若:《替曹操翻案》,《人民日报》1959年3月23日,第7版。
    ④《关于如何评价曹操问题的讨论》,《人民日报》1959年3月23日,第7版。
    ⑤《历史系中国上古中古史教研组举办“如何评价曹操”座谈会》,《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9年第4期。
    ①夏子贤:《合肥师范学院集会评论曹操》,《安徽史学》1959年第2期。
    ②《历史系师生热烈展开对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2期。
    ③《中山大学历史系热烈讨论曹操问题》,《学术研究》1959年第5期。
    ④《广州学术界对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逐渐深入》,《学术研究》1959年第6期。
    ⑤火山:《历史系师生讨论曹操、隋炀帝、海瑞的评价问题》,《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2期。
    ⑥春雨:《历史系举行如何评价曹操讨论会》,《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9年第1期。
    ⑦《广州学术界对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逐渐深入》,《学术研究》1959年第6期;卢权:《广东史学会举行关于曹操评价问题的第三次讨论会》,《学术研究》1959年第8期。
    ⑧林言椒:《关于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史学月刊》1959年第9期。
    ①郭沫若:《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1959年4月8日,第7版。
    ②吴晗:《从曹操问题的讨论谈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讲话》,《历史教学》1959年第7期。
    ③吴晗:《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初步意见》,《历史教学》1959年第12期。
    ④主要有《历史教材和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人民教育》1961年第5期)、《论历史人物评价》(《人民日报》1962年3月23日,第5版)。
    ①吴泽、谢天佑:《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理论问题——论一年来评价曹操中存在的问题》,《学术月刊》1960年第1期。
    ②刘大年:《新中国的历史科学》,《历史研究》1962年第2期。
    ③相关主要研究有李平心:《论康熙帝的历史地位》,罗竹风主编:《平心文集》第3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袁良义:《论康熙的历史地位——对刘大年同志(论康熙)一文的商榷》,《北京大学学报》1962年第2期。
    ④翦伯赞:《关于打破王朝体系问题》,《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3-31页。
    ①郭沫若:《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1959年4月8日,第7版。
    ②《首都史学界讨论六篇学术报告》,《人民日报》1961年5月31日,第4版。
    ③范文澜:《反对放空炮》,《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
    ④邓拓:《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历史科学的道路》,《历史研究》1961年第1期。
    ①翦伯赞:《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风个问题》、《对于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关于处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目前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史与论》,《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翦伯赞:《关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几个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4期。
    ②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第185页。
    ③《翦伯赞纪念文集》编委会编:《翦伯赞纪念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8-119页。
    ①《翦伯赞纪念文集》编委会编:《翦伯赞纪念文集》,第119-120页。
    ②翦伯赞:《跋(宋司马光通鉴稿)》,《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第373页。
    ①翦伯赞:《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②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史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69页。
    ①刘节:《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学术研究》1963年第2期。
    ②蒋大椿:《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研究》,第37页。
    ③主要的文章有:丘志诚、李新华:《历史研究方法论的一个根本问题——与刘节先生商榷》,《学术研究》1963年第3期。陈玉森:《研究历史必须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学术研究》1963年第3期。张玉楼:《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评刘节(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政治服务)》,《人民日报》1963年6月18日,第5版。钟师宁:《阶级分析是研究历史的根本方法》,《哲学研究》1963年第3期。郑欣:《坚持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文史哲》1963年第4期。谷方:《阶级斗争理论与历史真实》,《江汉学报》1963年第6期。
    ④谷风:《广东历史学界就刘节的<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政治服务>一文的观点展开展讨论》,《学术研究》1963年第4期;周武:《学术界继续批评刘节反对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斗争理论错误观点》,《教学与研究》1963年第5期。
    ①宁可、邹兆辰:《对历史科学理论的不懈探讨——访宁可教授》,《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4期。
    ①宁可:《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历史研究》1963年第4期。
    ①林甘泉:《再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兼答宁可同志》,《新建设》1963年10月号。
    ②宁可、邹兆辰:《对历史科学理论的不懈探讨——访宁可教授》,《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4期。
    ①宁可:《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历史研究》1964年第3期。
    ②宁可、邹兆辰:《对历史科学理论的不懈探讨——访宁可教授》,《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4期。
    ③相关论文,主要有:田昌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探讨》,《光明日报》1963年10月31日,第2版;袁良义:《关于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光明日报》1963年11月6日,第4版:关锋、林聿时:《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朱永嘉等:《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及其运用——和宁可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63年第12期;李文海:《论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的统一》,《光明日报》1964年3月12日,第4版;何芳川:《试论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的统一》,《江海学刊》1964年第6期;谢本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光明日报》1965年2月10日,第4版。
    ①吕振羽:《关于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的论争》,《史学散论——读报随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②蒋大椿:《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研究》,第49页。
    ③蒋大椿认为这篇文章“可以视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争论,由学术论战转变成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思潮进行政治批判”的开始。参见蒋大椿:《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研究》,第51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231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233页。
    ①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人民日报》1965年11月30日,第5版。
    ①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人民日报》1965年11月30日,第6版。
    ②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09页。
    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234-1235页。
    ④社论《两个对立的文件》,《红旗》1967年第9期。
    ⑤苏双碧、王宏志:《吴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苏双碧:《“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出笼前后》,《人民论坛》2005年第4期。苏双碧:《关于评(海瑞罢官)的四种异见》,《百年潮》2003年第4期。翁开望:《亲历批判(海瑞罢官)》,《红岩春秋》2003年第3期。
    ⑥转引自苏双碧:《“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出笼前后》,《人民论坛》2005年第4期。
    ①《上海学术界部分人士座谈吴晗的(关于<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人民日报》1966年1月13日,第5版。
    ②苏双碧、王宏志:《吴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7-358页。
    ③张剑平在《新中国史学五十年》一书中对此有详细论述,参见第201-206页。
    ④《广东文、史学界开展关于<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学术研究》1966年第1期。
    ⑤陈高、张忍让、高尚志:《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师大历史系师生分别讨论(海瑞罢官)》,《历史教学》1966年第2期。
    ①陈高、张忍让、高尚志:《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师大历史系师生分别讨论(海瑞罢官)》,《历史教学》1966年第2期。
    ②陈高、张忍让、高尚志:《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师大历史系师生分别讨论(海瑞罢官)》,《历史教学》1966年第2期。
    ③翁开望:《亲历批判<海瑞罢官>》,《红岩春秋》2003年第3期。
    ①戚本禹:《<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的反动本质》,《人民日报》1966年4月2日,第5版。
    ②苏双碧:《关于评<海瑞罢官>的四种异见》,《百年潮》2003年第4期。
    ①翦伯赞:《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②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第86页。
    ①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第95页。
    ①社论《两个对立的文件》,《红旗》1967年第9期。
    ②戚本禹、林杰、阎长贵:《翦伯赞同志的历史观点应当批判》,《人民日报》,1966年3月25日,第5版。原载于《红旗》1966年第4期。
    ③尹达:《尹达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50页。
    ①当时,尹达协助郭沫若主要负责《中国史稿》的编写工作。翦伯赞对《中国史稿》“把农民战争放在主要王朝或历史阶段之前这一体例很不赞成”,主张把农民战争写在后面,作为一个王朝或历史阶段的结束。“尹达对翦伯赞的意见表示不能接受,他说旧的历史编写体系必须要打破,把农民战争放在王朝的前边这是青年史学工作者对历史编写的一种首创精神,正是对旧的历史编写的一个革命。”参见张传玺的《新史学家翦伯赞》,第211页。
    ②尹达:《尹达在历史研究所斗争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1月8日,http://www.xj71.com/?action-viewnews-itemid-40156,2011年1月24日。
    ①社论《夺取资产阶级霸占的史学阵地》,《人民日报》1966年6月3日,第1版。
    ①张传玺:《新史学家翦伯赞》,第324-334页。
    ②侯均初:《我的父亲侯外庐》,《沧桑》2002年第2期。
    ③王恩宇等:《坚决铲除侯外庐论汤显祖剧作的三株大毒草》,《红旗》1966年第10期。
    ④石卫东:《揭穿侯外庐批判“异端”的反动实质》,《人民日报》1966年11月22日,第6版;史红兵:《侯外庐是反共老手》,《人民日报》1966年11月22日,第6版。
    ①刘茂林、叶桂生:《吕振羽评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99、209、211页。
    ②当时有人曾提到,“照目前的批判,郭老和范老都有问题,也应该批判。”戚本禹说:“我告诉你们,郭老和范老不能批判,主席已经保了他们。”参见孟祥才的《我所知道的戚本禹》(《历史学家茶座》2007年第4期)
    ③贾振勇:《郭沫若的最后29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98、212、213页。
    ④贾振勇:《郭沫若的最后29年》,第209页。
    ⑤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151-152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范文澜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序”,第9页。
    ②孟祥才:《我所知道的戚本禹》,《历史学家茶座》2007年第4期。
    ③平心:《漫谈清官》,《学术月刊》1966年第1期。
    ④平心:《论“循吏”、“良吏”、“清官”的历史评价法》,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和有关问题的讨论》,1966年。
    ⑤平心:《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和“循吏”“清官”的分析评判问题——一个初步的解答》,罗竹风主编:《平心文集》第3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⑥伍丁:《自己跳出来的反面教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6年第1期。
    ⑦姜义华主编:《史魂——上海十大史学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82页。
    ①郝瑞庭:《教科文的春天——教科文化界拨乱反正》,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3-214页。
    ②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版),第216页。
    ③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第409页。
    ④史绍宾:《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1930-1932年吴晗和胡适的来往信件》,《人民日报》1966年6月3日,第2版。
    ⑤陈铁健:《历史学家的品格——记黎澍师》,《百年潮》1998年第3期。
    ⑥史绍宾:《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1930-1932年吴晗和胡适的来往信件》,《人民日报》1966年6月3日,第2版。
    ①陈铁健:《历史学家的品格——记黎澍师》,《百年潮》1998年第3期。
    ②《宣判天津黑史学会的死刑》,《史学革命》1967年第1期。
    ③天津市史学革命联络委员会《史学革命》编辑部:《目录》,《史学革命》1967年第1期。
    ①逯耀东:《史学危机的呼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第26页。
    ②周朝民等:《中国史学四十年》,第317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历史的记录——“四人帮”的影射史学与篡党夺权阴谋》,“前言”,第1页。
    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孔丘其人》,《红旗》1974年第4期。
    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再论孔丘其人》,《北京大学学报》1976年第1期。
    ④周一良:《毕竟是书生》,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72页。
    ⑤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第265-266页。
    ⑥已有的研究主要有逯耀东:《“儒法斗争”解释体系的形成与批判》,《史学危机的呼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
    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儒家和儒家的反动思想》,《清华大学学报》1974年第1期。该文原载1973年9月4日《北京日报》。
    ①逯耀东:《史学危机的呼声》,第27页。
    ②逯耀东:《史学危机的呼声》,第32页。
    ③北京大学儒法斗争史编写小组:《儒法斗争史概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历史的记录——“四人帮”的影射史学与篡党夺权阴谋》,第262页。
    ①刘俐娜:《由传统走向现代——论中国史学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1贰
    ②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50页。
    ①李开元:《史学理论的层次模式和史学多元化》,《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②这里并不是说建国后十七年史学在史料整理方面没有取得重大的成绩。如在近代史方面就整理出版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和《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等,这些资料丛刊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绪论”,第3-4页。
    ④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引言”,第1页。
    ①张广智:《中外史学交流研究历史与现状》,《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期。
    ②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页。
    ③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续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陈峰:《利弊交织:史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联》,《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①陈峰:《利弊交织:史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联》,《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①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第153页。
    ②张海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历史学》,《光明日报》2008年11月9日,第7版。
    ①关于建国后十七年中国史学取得的成就,可详见罗志田主编的《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和陈其泰的《建国后十七年史学“完全政治化”的商榷》(《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①王学典:《“年鉴范式”:20世纪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史意义》,《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史学》,第540-542页。
    ②在唯物史观内涵的认识上,蒋大椿与王学典有不同见解。详见王学典:《历史科学的基本观念在变动——读<唯物史观与史学>一书的启示》,《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①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第91页。
    ②朱佳木:《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于沛主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③王学典:《六十年来中国史学之变迁》,《文史知识》2009年第8期。
    ④朱佳木:《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于沛主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⑤陈启能等:《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第371页。
    1.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厚今薄古》,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2.复旦大学历史系编:《厚今薄古辩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3.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2、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4.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5.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续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印:《教育法令汇编(1958)》,1959年。
    7.文艺报编辑部编:《怎样编写工厂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
    8.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编:《曹操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
    9.郭沫若:《文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10.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和有关问题的讨论》,1966年。
    11.《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12.中华学术院编:《史学论集》,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
    1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历史的记录——“四人帮”的影射史学与篡党夺权阴谋》,北京:北京出版社,1978年。
    14.翦伯赞:《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15.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16.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7.梁启超:《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18.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19.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陈垣、陈智超:《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1.汤明檖、黄启臣:《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集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2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2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2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18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26.罗竹风主编:《平心文集》第3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
    28.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3、6、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30.《翦伯赞纪念文集》编委会编:《翦伯赞纪念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3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2.高增德、丁东编:《世纪学人自述》第2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
    33.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34.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范文澜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5.范文澜:《范文澜全集》第10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6.郑天挺:《及时学人谈丛》,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7.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续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38.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39.姜义华主编:《史魂——上海十大史学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40.刘培平主编:《战士·学者·校长:华岗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41.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42.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雷海宗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雷海宗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43.尹达:《尹达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4.顾颉刚:《顾颉刚日记(1956-1959)》第八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45.龚育之:《党史札记末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46.于沛主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2.北京大学儒法斗争史编写小组:《儒法斗争史概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3.逯耀东:《史学危机的呼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
    4.周朝民等:《中国史学四十年》,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5.刘茂林、叶桂生:《吕振羽评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
    6.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史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7.金诗伯:《我在中国的六十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8.蒋大椿:《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9.顾潮:《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0.戴知贤:《山雨欲来风满楼——60年代前期的“大批判”》,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王学典:《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贰十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13.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
    14.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苏双碧、王宏志:《吴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周一良:《毕竟是书生》,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18.郝瑞庭:《教科文的春天——教科文化界拨乱反正》,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王钟翰:《王钟翰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赵俪生:《篱槿堂自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21.陈启能等:《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2.陈启能等:《苏联史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3.吕振羽:《史学散论——读报随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4.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
    25.刘乃和、周少川、王明泽、邓瑞全:《陈垣年谱配图长编》,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
    26.蒋寅:《学术的年轮》,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27.童教英:《从炼狱中升华——我的父亲童书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29.黄敏兰:《20世纪百年学案·历史学卷》,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30.陆庆夫、王冀青:《中外敦煌学家评传》,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31.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32.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33.余英时:《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4.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5.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姜义华、武克全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7.贾振勇:《郭沫若的最后29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38.于光远:《我的编年故事(1945-1949)——迎接全国解放》,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39.穆欣:《述学谭往——追忆在<光明日报>十年》,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40.张传玺:《新史学家翦伯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1.于沛:《世界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42.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3.汪征鲁主编:《中国史学史教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44.刘俐娜:《由传统走向现代——论中国史学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5.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6.王学典主编:《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7.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48.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艾思奇:《从头学起——学习马列主义的初步方法》,《学习》1949年第1卷第1期。
    2.陈垣:《给胡适之一封公开信》,《人民日报》1949年5月11日,第4版。
    3.吴玉章:《中国历史教程绪论》,《人民日报》1949年5月25日,第4版。
    4.朱光潜:《自我检讨》,《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7日,第3版。
    5.赵俪生:《论新中国新史学的建设问题》,《新建设》1949年第1卷第6期。
    6.张帆:《思想改造的几种错误想法》,《人民日报》1949年12月7日,第6版。
    7.童书业:《学习党史后的自我检讨》,《新山大》1951年8月21日,第4版。
    8.童书业:《学习党史后的自我检讨(续完)》,《新山大》1951年9月1日,第4版。
    9.郑鹤声:《天王洪秀全状貌考》,《文史哲》1951年第1期。
    10.郑鹤声:《怎样研究中国近代史》,《文史哲》1951年第2期。
    11.童书业:《“古史辨派”的阶级本质》,《文史哲》1952年第2期。
    12.童书业:《学习<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批判“经济史观”》,《文史哲》1952年第5期。
    13.刘大年:《中国历史科学现状》,《科学通报》1953年第7期。
    14.刘大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历史科学的基础——苏联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之一》,《人民日报》1953年8月11日,第3版。
    15.刘大年:《历史研究工作是革命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苏联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之二》,《人民日报》1953年8月14日,第3版。
    16.刘大年:《批评与自我批评推动着历史科学的发展——苏联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之三》,《人民日报》1953年8月15日,第3版。
    17.《庆祝祖国四年来的科学成就,加强历史科学工作(社论)》,《历史教学》1953年第10期。
    18.杨向奎:《参加全国综合大学会议的点滴体会》,《人民日报》1953年11月4日,第3版。
    19.郑鹤声:《试论孙中山思想的发展道路》,《文史哲》1954年第4期。
    20.嵇文甫:《胡适唯心论观点在史学中的流毒——十二月十九日中国史学会河南分会对开封市大中小学历史教师的报告》,《新史学通讯》1955年第1期。
    21.吕振羽:《胡适派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批判》,《科学通报》1955年第5期。
    22.韩振华:《批判胡适的历史考据》,《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4期。
    23.胡守伟:《胡适的考据及其所谓的“科学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3期。
    24.《坚定不移地向苏联社会科学学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3期。
    25.雷海宗:《世界史分期与上古中古史中的一些问题》,《历史教学》1957年第7期。
    26.向达、潘光旦:《湘西北、鄂西南、川东南的一个兄弟民族——土家》,《人民日报》1957年3月24日,第16版。
    27.陈弢:《王国维的思想道路及其死》,《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5期。
    28.砥民:《不平常的经历——记华东师大历史系师生的反右派斗争》,《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5期。
    29.荣孟源:《建议编撰辛亥革命以来的史料》,《新建设》1957年第7期。
    30.翦伯赞:《右派在历史学方面的反社会主义活动》,《人民日报》1957年10月4日,第7版。
    31.陈垣:《要作一个又红又专的史学工作者》,《历史教学》1958的第4期。
    32.翦伯赞:《兴无灭资,发展历史科学》,《历史教学》1958年第4期。
    33.吕振羽:《必须有一个史学战线上的大跃进》,《历史教学》1958年第4期。
    34.范文澜:《研究历史应当厚今薄古》,《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35.陈垣:《厚今薄古是今日史学界必需走的道路》,《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36.侯外庐:《古史领域中“厚今薄古”方针的斗争意义》,《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37.吕振羽:《坚决贯彻“厚今薄古”的方针》,《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38.刘大年:《要着重研究“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39.范文澜:《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历史教学》1958年第6期。
    40.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大字报集锦》,《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41.陆景琪、许敬民、王新野:《从厚古薄今到厚今薄古是史学界的革命》,《文史哲》1958年第7期。
    42.《山东大学历史系围攻“厚古薄今”》,《哲学社会科学动态》1958年第7期。
    43.《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座谈“厚今薄古”方针》,《学术月刊》1958年第4期。
    44.社论《我们的行动口号——反对浪费,勤俭建国》,《人民日报》1958年2月2日,第1版。
    45.《历史科学必须厚今薄古,学术研究要同政治结合》,《人民日报》1958年4月8日,第7版。
    46.《“厚今薄古,边干边学”方针指出了我们学术思想革命的战斗方向——上海社联召开“厚今薄古,边干边学”座谈会纪要》,《学术月刊》1958年第5期。
    47.文暖根:《挖掉厚古薄今的老根——介绍西北大学历史系关于厚今薄古的初步讨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1期。
    48.彭树智:《要厚今薄古首先必须端正对近现代史的认识》,《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2期。
    49.施一揆、孟昭庚:《一定要打破王朝体系的历史,建立人民体系的历史》,《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8年第1期。
    50.《关于“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2期。
    51.周予同:《“厚今薄古”与历史科学大跃进》,《学术月刊》1958年第5期。
    52.北京101中历史教研组:《我们学习“厚今薄古”方针的一些体会》,《历史教学》1958年第7期。
    53.北京28中历史教研组:《根据“厚今薄古”的精神,检查我们的教学》,《历史教学》1958年第7期。
    54.天津一中历史教研组:《我们对“厚古薄今”思想的初步检查》,《历史教学》1958年第7期。
    55.杨承训:《批判在历史教学中厚帝王将相薄劳动人民的唯心观点》,《历史教学》1958年第8期。
    56.徐柏林:《“厚今薄古”对历史教学的指导意义》,《历史教学》1958年第11期。
    57.北京五十六中历史教研组:《打破王朝体系讲述劳动人民的历史——改编中国高中历史课本的几点体会》,《历史教学》1958年第12期。
    58.刘绍孟:《迎接伟大的1958年,争取在历史科学战线上获得更大的成绩和胜利》,《史学月刊》1958年第1期。
    59.刘尧庭:《坚决走“厚今薄古”的道路》,《史学月刊》1958年第5期。
    60.郭绳武:《论“厚古薄今”的思想根源》,《人文杂志》1958年第3期。
    61.梁方仲:《对于“厚今薄古”的几点体会》,《学术研究》1958年增刊。
    62.郭沫若:《关于厚今薄古问题》,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厚今薄古》,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63.杨寿南:《历史研究工作要厚今薄古,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大跃进》,《安徽史学通讯》1958年第5期。
    64.林聿时:《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人民日报》1958年3月12日,第7版。
    65.社论《学术批判是深刻的自我革命》,《人民日报》1958年8月30日,第1版。
    66.《万紫千红,百花争妍(北大历史系科学研究大跃进概况)》,《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67.《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跃进》,《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68.唐星:《批判吴枫的“隋唐五代史”》,《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69.《中山大学历史系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情况》,《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70.蔡美彪:《“国史旧闻”应该批判》,《历史研究》1958年第11期。
    71.李启烈:《关于朝鲜史的若干问题(评王辑五著“亚洲各国史纲要”朝鲜部分),《历史研究》1958年第11期。
    72.《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科学研究在大跃进中》,《历史研究》1958年第11期。
    73.《南京大学历史系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的新途径》,《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74.陈柏泉:《评陈寅恪先生历史科学研究的方向》,《史学月刊》1958年第11期。
    75.宋锡民、陆景琪、王兴业:《山大历史系在编制教学大纲中两种思想的斗争》,《文史哲》1958年第11期。
    76.北京大学历史系三年级三班研究小组:《关于隋唐史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评陈寅恪先生的种族文化论观点》,《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77.陈继珉、王质英、伍步良:《王朝体系必须打破——修订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教学大纲的一些体会》,《历史教学》1958年第10期。
    78.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中世史教研组:《关于中国古代中世史封建社会部分的分期分段问题》,《历史教学》1958年第11期。
    79.《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工作五年跃进规划的制订》,《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
    80.《跃进中的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
    81.《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的跃进指标》,《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
    82.《良好的开端》,《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83.《南京大学历史系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的新途径》,《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84.《西北大学历史系整风运动后科学研究中的新气象》,《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85.翦伯赞:《历史学的新方向新道路——介绍(清河制呢厂五十年>》,《人民日报》1958年12月4日,第7版。
    86.《历史系黄云眉等十位教师提出跃进倡议书》,《新山大》1958年3月10日,第2版。
    87.孙思白:《我的规划》,《新山大》1958年3月20日,第3版。
    88.《历史系教师百日跃进规划》,《新山大》1958年3月27日,第2版。
    89.《厦门大学历史系在跃进中》,《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90.《跃进中的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91.尚钺:《踏实钻研与坚持真理》,《光明日报》1959年8月10日,第3版。
    92.郭沫若:《替曹操翻案》,《人民日报》1959年3月23日,第7版。
    93.《关于如何评价曹操问题的讨论》,《人民日报》1959年3月23日,第7版。
    94.《历史系中国上古中古史教研组举办“如何评价曹操”座谈会》,《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9年第4期。
    95.夏子贤:《合肥师范学院集会评论曹操》,《安徽史学》1959年第2期。
    96.《历史系师生热烈展开对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2期。
    97.《中山大学历史系热烈讨论曹操问题》,《学术研究》1959年第5期。
    98.《广州学术界对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逐渐深入》,《学术研究》1959年第6期。
    99.火山:《历史系师生讨论曹操、隋炀帝、海瑞的评价问题》,《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2期。
    100.春雨:《历史系举行如何评价曹操讨论会》,《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9年第1期。
    101.卢权:《广东史学会举行关于曹操评价问题的第三次讨论会》,《学术研究》1959年第8期。
    102.林言椒:《关于曹操评价问题的讨论》,《史学月刊》1959年第9期。
    103.郭沫若:《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1959年4月8日,第7版。
    104.许师谦:《到生产劳动中去和劳动人民一起写工农商学兵的历史》,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劳动中写劳动人民的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105.吴晗:《从曹操问题的讨论谈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讲话》,《历史教学》1959年第7期。
    106.吴晗:《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初步意见》,《历史教学》1959年第12期。
    107.吴晗:《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前线》1959年第12期。
    108.陈伯达:《批判的继承与新的探索》,《红旗》1959年第13期。
    109.李春棠、林顺曾、方早成:《陈寅恪教授和“元白诗证史“》,《史学月刊》1959年第4期。
    110.晏勋齐:《略评陈寅恪先生的地理史观》,《江汉论坛》1959年第1期。
    111.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中国古代史讲义编写小组:《我们在编写“中国古代史讲义”中贯彻阶级斗争红线的一点体会》,《中山大学学报》1960年第4期。
    112.吴泽、谢天佑:《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理论问题——论一年来评价曹操中存在的问题》,《学术月刊》1960年第1期。
    113.邓拓:《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历史科学的道路》,《历史研究》1961年第1期。
    114.范文澜:《反对放空炮》,《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
    115.刘大年:《论康熙》,《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
    116.蔡美彪:《对中国农民战争史讨论中几个问题的商榷》,《历史研究》1961年第4期
    117.刘尧庭:《怎样建立新的历史体系》,《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年第11期。
    118.袁良义:《论康熙的历史地位——对刘大年同志<论康熙>一文的商榷》,《北京大学学报》1962年第2期。
    119.刘大年:《新中国的历史科学》,《历史研究》1962年第2期。
    120.刘节:《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学术研究》1963年第2期。
    121.丘志诚、李新华:《历史研究方法论的一个根本问题——与刘节先生商榷》,《学术研究》1963年第3期。
    122.陈玉森:《研究历史必须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学术研究》1963年第3期。
    123.张玉楼:《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评刘节(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政治服务>》,《人民日报》1963年6月18日,第5版。
    124.钟师宁:《阶级分析是研究历史的根本方法》,《哲学研究》1963年第3期。
    125.郑欣:《坚持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文史哲》1963年第4期。
    126.谷方:《阶级斗争理论与历史真实》,《江汉学报》1963年第6期。
    127.谷风:《广东历史学界就刘节的(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政治服务)一文的观点展开展讨论》,《学术研究》1963年第4期。
    128.周武:《学术界继续批评刘节反对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斗争理论错误观点》,《教学与研究》1963年第5期。
    129.林甘泉:《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新建设》1963年第5期。
    130.宁可:《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历史研究》1963年第4期。
    131.林甘泉:《再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新建设》1963年10月号。
    132.田昌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探讨》,《光明日报》1963年10月31日,第2版。
    133.袁良义:《关于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光明日报》1963年11月6日,第4版。
    134.关锋、林聿时:《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
    135.朱永嘉等:《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及其运用——和宁可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63年第12期。
    136.李文海:《论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的统一》,《光明日报》1964年3月12日,第4版。
    137.宁可:《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历史研究》1964年第3期。
    138.何芳川:《试论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的统一》,《江海学刊》1964年第6期。
    139.谢本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光明日报》1965年2月10日,第4版。
    140.范大声:《批判打着“历史主义”旗号反对阶级分析的资产阶级历史观》,《华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1965年第1期。
    141.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人民日报》1965年11月30日,第5、6版。
    142.戚本禹:《为革命而研究历史》,《红旗》1965年第13期。
    143.尹达:《必须把史学革命进行到底》,《历史研究》1966年第1期。
    144.戚本禹、林杰、阎长贵:《翦伯赞同志的历史观点应当批判》,《人民日报》1966年3月25日,第5版。
    145.社论《夺取资产阶级霸占的史学阵地》,《人民日报》1966年6月3日,第1版。
    146.’《广东文、史学界开展关于<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学术研究》1966年第1期。
    147.平心:《漫谈清官》,《学术月刊》1966年第1期。
    148.伍丁:《自己跳出来的反面教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6年第1期。
    149.陈高、张忍让、高尚志:《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师大历史系师生分别讨论<海瑞罢官)》,《历史教学》1966年第2期。
    150.戚本禹:《(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的反动本质》,《人民日报》1966年4月2日,第5版。
    151.社论《夺取资产阶级霸占的史学阵地》,《人民日报》1966年6月3日,第1版。
    152.史绍宾:《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1930-1932年吴晗和胡适的来往信件》,《人民日报》1966年6月3日,第2版。
    153.王恩宇等:《坚决铲除侯外庐论汤显祖剧作的三株大毒草》,《红旗》1966年第10期。
    154.石卫东:《揭穿侯外庐批判“异端”的反动实质》,《人民日报》1966年11月22日,第6版。
    155.史红兵:《侯外庐是反共老手》,《人民日报》1966年11月22日,第6版。
    156.《宣判天津黑史学会的死刑》,《史学革命》1967年第1期。
    157.社论《两个对立的文件》,《红旗》1967年第9期。
    158.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儒家和儒家的反动思想》,《清华大学学报》1974年第1期。
    159.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孔丘其人》,《红旗》1974年第4期。
    160.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再论孔丘其人》,《北京大学学报》1976年第1期。
    161.宋晞:《论中共的“史学革命”》,中华学术院编:《史学论集》,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
    162.刘泽华:《砸碎枷锁解放史学——评“四人帮”的所谓“史学革命”》,《历史研究》1978年第8期。
    163.翦伯赞:《关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几个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4期。
    164.彭年、沈庆生:《评“史学革命”》,《四川师范学院学院》(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165.冯人:《考古学家李济传略》,《晋阳学刊》1981年第6期。
    166.[美]G·希美尔法伯:《简评<美国当代史论集>》,《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第10期。
    167.王世民:《李济先生的生平和学术贡献》,《考古》1982年第3期。
    168.黎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169.李开元:《史学理论的层次模式和史学多元化》,《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170.赵毅:《李洵教授学术评价》,《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5期。
    171.邢玉林:《学识渊博精于考据的学者刘节》,《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9年第6期。
    172.张三夕:《张舜徽先生学述》,《中国文化》1990年第2期。
    173.邢玉林:《潜精治史著作等身的大家岑仲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 年第4期。
    174.王学典:《历史科学的基本观念在变动——读<唯物史观与史学>一书的启示》,《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175.蔡美彪:《范文澜与中国史学会》,《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期。
    176.秦维宪:《王国维唯一健在的弟子戴家祥》,《世纪》1997年第3期。
    177.蒋大椿:《重看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战》,《安徽史学》1997年第1期。
    178.董恩林:《一代宗师风范永存——纪念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79.童教英:《童书业古史分期观解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80.陈铁健:《历史学家的品格——记黎澍师》,《百年潮》1998年第3期。
    181.刘家峰:《调适与冲突:1950年前后的教会大学——以齐鲁大学为个案》,章开沅、马敏主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第3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82.雷戈:《新与旧——历史学的两种可能性》,《社会科学家》1999年第1期。
    183.侯云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史学的基本走向》,《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184.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主潮论纲》,《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185.于光远:《<学习)杂志错误事件》,《百年潮》2000年第10期。
    186.陈支平:《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三大情结》,《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87.陈其泰:《建国后十七年史学“完全政治化”的商榷》,《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188.王学典:《“年鉴范式”:20世纪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史意义》,《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89.王学典:《1958:当代史学方向转换的一大枢纽》,《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0.冯天瑜:《“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91.侯均初:《我的父亲侯外庐》,《沧桑》2002年第2期。
    192.翁开望:《亲历批判(海瑞罢官)》,《红岩春秋》2003年第3期。
    193.孙卫国:《历史主义对“史学革命”的一次反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94.陈其泰:《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考证学的新境界》,《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195.徐有威:《唾面自干陈仁炳的晚年》,《百年潮》2003年第8期。
    196.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97.陈峰:《利弊交织:史学与意识形态的关联》,《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198.刘文锁:《论李济》,《考古》2005年第3期。
    199.王学典:《意识形态与历史:近50年来农战史研究之检讨》,《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200.纪晓平:《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图书与情报》2005年第6期。
    201.赵中男:《李洵先生与明宣宗及其时代的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202.苏双碧:《“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出笼前后》,《人民论坛》2005年第4期。
    203.胡尚元:《史学领域的反右派斗争——以雷海宗为中心的考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04.林甘泉、邹兆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访林甘泉研究员》,《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
    205.宁可、邹兆辰:《对历史科学理论的不懈探讨——访宁可教授》,《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4期。
    206.李方祥:《五十年代理论界关于“厚今薄古”的论辩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1期。
    207.牛润珍:《陈垣由传统考据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变》,《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5期。
    208.孟祥才:《我所知道的戚本禹》,《历史学家茶座》2007年第4期。
    209.张广智:《中外史学交流研究历史与现状》,《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期。
    210.陈其泰:《刘节先生及其日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11.张海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历史学》,《光明日报》2008年11月9日,第7版。
    212.王学典:《六十年来中国史学之变迁》,《文史知识》2009年第8期。
    213.朱佳木:《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于沛主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胡尚元:《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5年。
    2.杜学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史学批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2007年。
    3.盖志芳:《<历史研究>(1954-1966)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年。
    1.周祥森:《<史学月刊>的历史与现状》,2005年9月6日,www.sxyk.henu.edu.cn/list.asp?id=50,2010年1月20日。
    2.尹达:《尹达在历史研究所斗争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1月8日,http://www.xj71.com/?action-viewnews-itemid-40156,2011年1月24日。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山大》、《山东大学报》。
    《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哲》、《中国史研究动态》、《史学理论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史学月刊》、《安徽史学》、《文史知识》、《历史学家茶座》、《红旗》、《新建设》、《哲学研究》、《国外社会科学》、《人文杂志》、《江海学刊》、《学术月刊》、《学术研究》、《江汉论坛》、 《社会科学家》、《齐鲁学刊》、《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开封师范学院学报》、《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史学革命》、《人民论坛》、《百年潮》、《沧桑》、《世纪》、《红岩春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