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缅语语音的历史分期与历史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缅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最大的语言,使用人数超过4000万。缅语也是汉藏语系中分布最南的语言,使用区域分布于中南半岛西部,以伊洛瓦底江流域为中心,遍及缅甸14个省邦,是缅甸各族人民的共同语。
     作为缅族的母语,缅语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存在的母体——缅族密切相关。从历史上讲,缅族的最早源头来自于新石器时代的西羌,文化类型上属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马家窑文化,与华夏族的文化源头仰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血缘上与缅族起源直接相关的,则是西汉时期活跃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一带的原始藏缅语部落牦牛羌。3000~4000年前,牦牛羌的先民沿着丁字形“民族走廊”从黄土高原南下后,在川西、滇北一带继续发展,分化出包括缅人先民白狼羌在内的越嶲种等诸多部族。公元7~9世纪,先缅人在南诏作短暂停留后再次南迁,进入今缅甸境内。他们以缅甸中部的叫栖地区为中心建村立寨,逐步发展壮大,最后终于在1044年打败孟族,建立起了有史料记载以来的第一个缅人王朝——蒲甘王朝。从此,缅族雄据缅甸,成为缅甸境内最为强大的民族。
     从语言上讲,民族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会在语言中留下印痕。从牦牛羌时期的原始缅彝语到白狼羌时期的上古缅语,再到蒲甘时期的中古缅语……缅语一路走来,经历了长达两三千年的发展演变,直到现在,成为汉藏语系中仅次于汉语的第二大语言。由于种种原因,缅语文献资料出现较晚,使得我们在探寻缅语历史发展的轨迹时多有不便。为了能准确地探寻缅语语音的历史发展轨迹,本文利用历史语言学理论方法,通过核心词比较、亲属语言对照等方式,重构早期缅语语音状况,分层次、多角度地探求缅语语音变化规律,试图勾勒出较为清晰、全面,且符合缅语历史发展变化规律的语音发展线索,以更好地服务于藏缅语族语言研究。
     本文由三大部分构成,共计八章。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主要交待与研究有关的背景知识内容。第一章主要讲述缅语语音历史研究的任务、方法和理论依据以及缅文转写方案;第二章主要论述缅语的文化源头、谱系位置和分期标准。指出缅语的历史分期要依据两大标准,即(1)以缅语自身结构的发展变化为内部标准;(2)以缅甸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为外部标准。以此为据,文章将缅语的历史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公元前后~10世纪的上古缅语时期、11~13世纪的中古缅语时期、14~17世纪的近古缅语时期、18~19世纪的近代缅语时期和20世纪以来的现代缅语时期。
     第二部分为分论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七章。这部分主要采取分论的形式,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依据缅语碑文、中文典籍、西方记载、亲属语言语料等材料,在吸收前人优秀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结合音系学、实验语音学、汉语音韵学理论及社科统计方法等,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的角度,对缅语每一时期的语音发展变化状况和变化规律作了详尽地分析,揭示了缅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层次,指出了各时期缅语语音发展变化的原因,描写和解释了缅语语音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发展规律。
     第三部分为第八章总论部分。本部分在总结前文论述的基础上,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对缅语声、韵、调系统的发展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还运用结构关联理论解释了缅语语音发展过程中的声韵调相互关系。指出语言是一个非线性结构,线性只是其一个侧面。缅语的声母、韵母、声调共处于一个结构整体当中,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互动关系。缅语语音的各结构成分既有各自内部演变的规律,又互为演变条件,任何语音子系统的发展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其它子系统的变化:声母的变化会引起韵母和声调的变化,韵母的变化也会导致声母和声调的变化,声调的变化同样也会对声母、韵母的发展变化造成影响。语音的各组成部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互动整体,并由此推动缅语语音向前发展。
Burmes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in the Tibeto-Burman subfamily of the Sino- Tibetan family. More than forty million people use the language as a lingua franca.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t is also the southernmost language of the Sino-Tibetan family, spoken mainly on the western part of Indo-China Peninsula. To be more specific, Burmese is used in the fourteen states of Myanmar, especially along the Irrawaddy River Valley.
     As the mother tongue of Burmans, the evolution of Burmese is very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nation. Historically, the origin of Burmans was the Xi-qiang tribe, of the same cultural type as the Majiayao Culture of the New Stone Age, linked with the Yangshao Culture of Huaxia tribe. During the West Han dynasty (206B.C. ~ 24A.D.), Maoniu Qiang, a tribe speaking Proto-Tibeto-Burmese, lived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on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Consanguineously, it was the direct source of Burmese. Three or four thousand years ago, Maoniu Qiang's ancestors went down south from the Huangtu Plateau along the "Chinese Tribes Migrating Route" to the 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Yunnan province. The Maoniu Qiang tribe developed into many sub-tribes, including the Yuexi clan, who were ancestors of Bailang Qiang, the forefathers of Burmans. Between the 7th and 9th century, Bailang Qiang moved southern after a few decades of staying in Nanzhao, a local minority national state in the west of Yunnan province. They built 11 Villages around Kyaukse, an area in central Myanmar. In the year 1044 Burmans defeated Mons, the former ruling nationality of Myanmar, and established its first dynasty ---- Pugan, also called "the Pugan kingdom". From then on, Burman gradually became the most powerful nationality in Myanmar.
     From a linguistic angle, every stage of a nation will leave its trace on its language. From Maoniu Qiang's Proto-Lolo-Burmese to Bailang Qiang's early ancient Burmese and Pugan's middle ancient Burmese and so on, the Burmese language evolved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Up to now, it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except Chinese in the Sino-Tibetan family.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identify the historical path of Burmese's evolution very clearly because of the late appearance of Burmese scripts.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has been working hard in this field by using all kinds of methods of comparativ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in order to correctly reconstruct the evolution path of Burmese sound, and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establishing the remote sound of Burmes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art One,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includes Chapter One and Chapter Two, providing relevant background material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search task,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of Myanmar. Chapter Two deals with the cultural source and phylum position of Burmese, and principles of identify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Burmese. In this thesi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language is divided into five periods: the early ancient period (before the 10th century), the middle ancient period (between the 11th to 13th century), the late ancient period (between the 14th and 17th century), the middle period (between 17th to 18th century), and the modern period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second part of the thesis includes five chapters (Chapter Three to Seven). In this part, the sound change process in each period is explained in detail, using the methods of comparativ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honology, and acoustic phonetics, etc. In addition, the historical level of Burmese phonemes, the sound evolution process and the phonetic law are well discussed.
     Part Three of the thesis is a summary, including Chapter Eight and the Conclusion. In this part, the development of Burmese initials, rhymes, and tones is explained comprehensively,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nitials, rhymes and tones are explored. Finally, we come to a common understanding that language is a non-linear structure, but with linear structures as one of its facets, and that the initials, rhymes, and tones of Burmese constitute a system. They depend upon one another and constrain one another. Each component part has its own inherent law in the process of sound evolution, though they constrain one another. Any change in the Burmese phonic subsystem may cause a series of change in other subsystems. And each component part of phonic system is associated with another, combining to push forward the Burmese phonetic system.
引文
① 张琨:中国境内外汉语研究的方向. 载:中国语言学论集. 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7 年。
    ① 萨丕尔. 语言论. 陆卓元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 196 页。
     ① 见《印欧系语言比较研究导论》序言(A.Meillet, Introduction a` L’et?ude Comparative des Langus Indo Europee?nnes, 3e ed?, Paris, 1912.)转引自岑麒祥:历史比较语言学讲话.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年。
     ① 潘捂云. 缅甸文元音的转写. 载:民族语文,2000(2),第 17 页。
    ① 缅文、梵文对照情况可以参考汪大年. 缅甸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载:东方研究论文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 194 页。
    ② D. 布莱德雷. 彝语支源流. 乐赛月,陈康,鲁丁译.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81 页。
    ③ 黄树先. 汉缅语比较研究.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3 页。
    
    ① 汪大年. 妙齐提碑文研究——十二世纪初缅甸语音初探. 北京大学学报,1986(4)。
    ② 黄树先. 汉缅语比较研究.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3 页。
    
    ① 罗美珍. 试论我国傣文和东南亚几种文字的关系. 载:民族语文,1981(4),第 49 页。
    ② D. 布莱德雷. 彝语支源流. 乐赛月,陈康,鲁丁译.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81 页。
    ③ 也有部分学者将短促元音并入口元音类别中的。
    ④ Yoshio, Nishi. Four Papers On Burmese: Toward the history of Burmese. Tokyo: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 Cultures of Asia & Africa, 1999, pp.78~79.
    ① 潘悟云. 缅甸文元音的转写. 载:民族语文,2000(2),第 17 页。
    ② 潘悟云. 缅甸文元音的转写. 载:民族语文,2000(2),第 17 页。
    ④ 潘悟云. 缅甸文元音的转写. 载:民族语文,2000(2),第 18 页。
    
    ① P.K.本尼迪克特. 汉藏语言概论. 乐赛月,罗美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年,第 91 页。
    ② D. 布莱德雷. 彝语支源流. 乐赛月,陈康,鲁丁译.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85 页。
    ① 黄万波. 龙骨坡文化——中华远古历史第一篇. 载:光明日报,1998-5-8(7)。
    ② 吴安其. 汉藏语同源研究.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63 页。
    ③ 赵芝荃: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期文化. 载: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年,第 273~279页。
    ① 田继周等. 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36~80 页。
    ② 周谷诚. 中国通史(上册).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25 页。
    ③ 李民,张国硕. 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6 页,第 48~50 页。
    ④ 邢公畹. 汉藏语系研究和中国考古学. 载:民族语文,1996(4),第 27 页。
    ⑤ 从中国语言史来说,龙山时代是“夏语化”时代。参阅邢公畹. 汉藏语系研究和中国考古学. 载:民族语文,1996(4)。
     ① 详见:张云. 丝路文化(吐蕃卷).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92~109 页。
    ① 《尚书·牧誓》
    ② 详见:《史记·西南夷列传》。
    ③ 张云. 丝路文化·吐蕃卷.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96 页。
    ④ 赵心愚. 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48 页,第 51 页。
    ① 殷海涛. 普米族风俗志.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 3 页。
    ② 周兴渤. 景颇族文化.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 9 页。
    ③ 姚秉彦,李谋. 缅甸文学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 12 页。
    ⑥ 万永林. 中国古代藏缅语民族源流研究.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2~3 页。又见:民族百科全书词条“羌”.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年,第 295~296 页。
    ⑦ 石硕.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年,28~30 页。
    ① 吴安其. 汉藏语同源研究.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68 页。
    ② 黄布凡. 从藏缅语同源词看藏缅族群的史前文化. 载:民族语文,1998(5),第 2 页。
    ③ 李昆声. 云南原始文化族系试探. 载:云南社会科学,1983(4)。
    ④ 邓廷良. 丝路文化·西南卷.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27 页。
    ① 万永林. 中国古代藏缅语民族源流研究.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14 页。
    ② 方国瑜. 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 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第 39~40 页。
    ③ 任乃强. 羌族源流探索.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年,106 页。
    ④ 任乃强. 羌族源流探索.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年,106 页。
    ⑤ 严汝娴、王树五:普米族简史.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年,62 页;又见 陈庆英:白狼歌新探,载《江河流文化研究》,1992(2)。
    ⑥ 见《文献通考·四裔考·白兰》。
    ⑦ 赵鸿昌. 南诏编年史稿.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15 页。
    ⑧ 赵鸿昌. 南诏编年史稿.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24 页。
    ⑨ 张云. 丝路文化·吐蕃卷.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83 页。
    ⑩ 赵鸿昌. 南诏编年史稿.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36 页。
    ① 邵献书. 南诏和大理国.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年,14 页。
    ② 李永燧. 羌缅语群刍议. 民族语文,1998(1),第 21 页。
    ① 邢公畹. 汉藏语系研究和中国考古学. 载:民族语文,1996(4),第 27 页。
    ② 徐通锵. 历史语言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年,第 421 页。
    ③ 徐通锵. 历史语言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年,第 421 页。
    ④ 吴安其. 汉藏语同源研究.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68 页。
    ⑤ 邓晓华,王士元. 藏缅语族语言的数理分类及其分析。 载:民族语文,2003(4),第 12 页。
    ⑥ P.K.本尼迪克特. 汉藏语言概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年,第 443 页。
    ① 此处包含原始缅彝语到原始缅语的过渡期。
    ② Max Müller: Letter to Chevalier Bunsen,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uranian Languages", London, 1854. 转引自《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一)。
    ③ 丁邦新,孙宏开主编. 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一).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年,第 11 页,第 13 页。
    ④ Li Fangkuei. Languages and dialects. The Chinese Year Book. Shanghai, 1937.
    ⑤ 罗常培,傅懋勣. 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载:中国语文,1954(3)。
    ⑥ 马学良等. 藏缅语新论.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 年,第 6 页。
    ① P.K.本尼迪克特. 汉藏语言概论. 乐赛月,罗美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年,第 4 页。
    ② D.布莱德雷. 彝语支源流. 乐赛月等译.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③ 丁邦新,孙宏开主编. 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一).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年,第 98 页。
    ④ 斯瓦迪什. 史前民族接触的词汇统计学年代推算. 载: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Vol.96,1952. 转引自:徐通锵. 历史语言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 414 页。
    ⑤ 吴安其. 汉藏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汉藏语的历史分布. 载: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一). 丁邦新,孙宏开主编.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第 398 页。
    ① 李永燧. 缅彝语语素比较研究. 载:民族语言,1994(3)。
    ② 李永燧. 羌缅语群刍议. 民族语文,1998(1),第 21 页。
    ③《后汉书·西羌传》载“秦献公初立(公元前 384 年)……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到汉代,包括缅族、彝族在内的古羌集团已分化为“凡百五十种”了。
    ① 对同源词标准掌握的宽松与否会对具体数据产生影响,但不影响整体结果。
    ② 邓晓华,王士元. 藏缅语族语言的数理分类及其分析. 载:民族语文,2003(4),第 10 页。
    ③ 邓晓华,王士元. 藏缅语族语言的数理分类及其分析. 载:民族语文,2003(4),第 14 页。
    ④ 载:日本《东亚的语言和历史》,京都,1986 年。
    ⑤ 本文语料及相关数据均取自黄布凡主编.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年。下同。
     ① 孙宏开. 原始汉藏语辅音系统中的一些问题——关于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构拟的理论思考之二. 载:民族语文,2001(1),第 4 页。
     ① 傅爱兰. 藏缅语和汉语的亲属关系. 载:藏缅语新论. 马学良等著.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 年,第 37 页。
     ① 孙宏开. 论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续). 民族语文,1992(6)。
    ①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高名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第 194 页。
    ② 简·爱切生. 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步?. 徐家桢译.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年,第 28 页。
    ③ 胡双宝. 语言与语言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第 58 页。
    ④ 王力. 汉语史稿. 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43 页。
    ⑤ 王力. 汉语史稿. 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41 页。
     ① 王力. 汉语史稿. 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42 页。
     ① 黄布凡主编.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年,第 656 页。
    ② Yoshio, Nishi. Four Papers On Burmese: Toward the history of Burmese. Tokyo: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 Cultures of Asia & Africa, 1999, pp.42.
    ①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献公初立……(羌酋)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
    ② 《后汉书·明帝纪》记载:“(永平)十七年(公元 74 年)西南夷哀牢、儋耳、僬侥、槃木、白狼、动粘诸种,前后慕义贡献。”
    ③ 李永燧. 羌缅语群刍议. 载:民族语文,1998(1),第 21 页。
    ① 李永燧. 羌缅语群刍议. 载:民族语文,1998(1),第 21 页。
    ② 方国瑜. 彝族史稿.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25 页。
    ③ 童恩正. 文化人类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 123~124 页。
     ① Yoshio, Nishi. Four Papers On Burmese: Toward the history of Burmese. Tokyo: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 Cultures of Asia & Africa, 1999, pp.11.
    ② Yoshio, Nishi. The Orthgraphic Standardization Of Burmese—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speculations.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No.4, Vol.22, 1997.
    ① 《后汉书》卷八十六载:永平中,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好立功名,慨慷有大略。在州数岁,宣示汉德,威怀远夷。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槃木、唐菆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称为臣仆。
    ② 《后汉书》卷八十六所载朱辅上疏书,曰:“……远夷之语,辞意难正。草木异种,鸟兽殊类。有犍为郡椽田恭与之习狎,颇晓其言。臣(指朱辅)辄令讯其风俗,译其辞语。今遣从事史李陵与恭护送诣阙,并上其乐诗……”。
    ③ 《东观记》载其歌,并载夷人本语,并重译训诂为华言,今范史所载是也。今录东观夷言,以为此注也。见:《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注释. 北京:中华书局,1965 年点校本。
    ① 郑张尚芳. 上古缅歌——《白狼歌》的全文解读. 载:民族语文,1993(1),(2)。
    ② 首句“隗”改“傀”,18 句“旦”改“且”,24 句“補”改“橘”,33 句“微”改“徽”,37 句“倫”改“俭”,41句“茝”改“苴”,43 句“室”改“宣”。
    ③ 本文《白狼歌》本语编号方法采用柯蔚南方法,即数字表示句子序号,英文字母表示句子内的字序。
     ① 马学良,戴庆厦.《白狼歌》研究. 载:藏缅语族语言研究.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年,第 396~397 页。
    ① 马学良,戴庆厦.《白狼歌》研究. 载:藏缅语族语言研究.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年,第 417 页。
    ② 郑张尚芳. 上古缅歌——《白狼歌》的全文解读. 载:民族语文,1993(1),第 11 页。
    ③ 郑张尚芳. 上古缅歌——《白狼歌》的全文解读. 载:民族语文,1993(1),第 10 页。
    ④ 汉语学界一般将西周初年至东汉末年的汉语定为上古汉语。上古汉语时期虽然在时间上跨越了一千两百多年,但语言系统没有本质的变化。
    ⑤ 林焘,耿振生. 音韵学概要.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254 页。
    ① 同源词的选词原则采用黄布凡 1997 年制定的原则和选词标准,结合斯瓦迪什百词表进行。详见:黄布凡. 同源词比较词表的选词范围和标准——以藏缅语同源词比较词表的制订为例. 载:民族语文,1997(4),第 10~16 页。
    ② 本文藏缅语族亲属语言语料主要采自黄布凡主编《藏缅语族语言词汇》一书以及《藏缅语语音和词汇》一书,少数采自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相关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
    ③ 本文汉语上古音采用郑张尚芳的“上古汉语拟音系统”。对白狼语汉字注音的拟音详见郑张尚芳. 上古缅歌——《白狼歌》的全文解读. 载:民族语文,1993(1),(2)。
    ① 蔡向阳. 缅语辅音清浊对立的历史变迁. 载:东方语言文化论丛(第 24 卷).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 年,第169 页。
    ② P.K.本尼迪克特. 汉藏语言概论. 乐赛月,罗美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年,第 19 页。
    ③ P.K.本尼迪克特. 汉藏语言概论. 乐赛月,罗美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年,第 19 页。
     ① 李永燧认为 p、ph 均从原始藏缅语*p 母分化而来。他认为原始藏缅语中*p 有变体*ph,发展到共同缅彝语阶段后,逐渐分化并被固定下来,成为两个独立的声类。后来,随着浊音清化、清音送气化的发展,部分浊音转化成了不送气的清辅音,而原来的清辅音则转化成为送气的清辅音了。详见:李永燧. 共同彝缅语声母类别探索. 载:民族语文,1996(1),第 2 页。
    ② 戴庆厦. 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一).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年,第 416 页。
    ① 郑张尚芳. 上古缅歌——《白狼歌》的全文解读(续). 民族语文,1993(2),第 68 页。
    ② 潘悟云. 上古汉语元音系统构拟评述. 载: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文集. 江蓝生,侯精一主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③ 参阅:郑张尚芳. 上古音构拟小议. 载: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年。
    
    ① Coblin, W. South. A Hand Book of Eastern Han Sound Glosses. 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3.
    ② 丁邦新. 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年,第 59 页。
    ① 白保罗共构拟了 5 个藏缅语元音:a,o,u,i,e。参见:P.K.本尼迪克特. 汉藏语言概论. 乐赛月,罗美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年,第 58 页。
    ② P.K.本尼迪克特. 汉藏语言概论. 乐赛月,罗美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年,第 77 页。
    ③ John Crothers 在对斯坦福大学语音语料库项目所收集的 209 种语言统计后发现,元音系统中 5 音语言(a, i, u, ?, o)有 55 种,占所统计语言的 26.3%,6 音语言(a, i, u, ?, o, ?)有 29 种,占 13.88%,4 音语言(a, i, u, ?)有 9 种,占4.3%。其他类型均低于 4%。
    ① D.布莱德雷曾将白保罗、马提索夫、伯令等人所构拟的藏缅语族缅彝语支的辅音韵尾构拟形式列表加以对照、分析,并部分地指出了塞音韵尾与喉塞音?及声调的关系。 参见:D.布莱德雷. 彝语支源流. 乐赛月,陈康,鲁丁译.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224~254 页。
    ① Yoshio, Nishi. Four Papers On Burmese: Toward the History of Burmese. Tokyo: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 Cultures of Asia & Africa, 1999, pp.57.
    ② 阿隆悉都王(1112 年即位)以前,王室的重大事项基本以孟文记录。
    ③ 由于该碑为后世复刻,其是否算作缅语最早碑铭在学术界仍存有争议。
    ①汪大年. 妙齐提碑文研究:十二世纪初缅甸语音初探. 北京大学学报,1986(4)。
    ① 汪大年. 妙齐提碑文研究:十二世纪初缅甸语音初探. 北京大学学报,1986(4)。
    ② 这与缅甸人将自己的历史与佛教史挂钩(如 OD;ukvm;《大史》)以及将巴利语音韵放入自己的音韵表中的做法一脉相承。详见 q&maomif;vGif? jrefrmtu?&maA'? &efukef? enf;opfpmtkyfwdkuf? 1972? pm 108/
    ③ 蔡向阳(2005 年)指出,缅甸文字委员会 2000 年出版的《缅文与缅语》一书将字母表中一直被认为是送气与不送气对立的浊辅音*-C、Z-ps、'-"、A-b 称为只表音而无实际意义的字母。这似乎在暗示缅语的权威学术机构缅甸文字委员会并不区分浊音的送气与否。
    ④ 汪大年. 妙齐提碑文研究:十二世纪初缅甸语音初探. 北京大学学报,1986(4)。
     ① P.K.本尼迪克特. 汉藏语言概论. 乐赛月,罗美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年,第 59 页。
    ② 潘悟云. 缅甸文元音的转写. 载:民族语文,2000(2),第 17 页。
     ① 汪大年. 妙齐提碑文研究:十二世纪初缅甸语音初探. 载:北京大学学报,1986(4)。
     ① 阿托拉碑刻于 1165 年,苏蒙丁碑刻于 1192 年,达磨罗阇迦碑刻于 1196 年,刀谷尼佛塔碑刻于 1190 年,朋迪扎亚登碑(zkef;onfaZ,sodefausmufpm)刻于 1197 年。
    ② 例词引自:刘菊黄. 独龙语声调研究. 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5)。
    ① 汪大年. 妙齐提碑文研究:十二世纪初缅甸语音初探. 载:北京大学学报,1986(4)。
    ② 本表与下表是根据曾晓渝,陈平《从妙齐提碑文溯缅语声调之源》一文中的数据整理而成的。详见:曾晓渝,陈平. 从妙齐提碑文溯缅语声调之源. 载:民族语文,2000(2),第 26 页。
    ③ 这里曾晓渝、陈平所选择的亚扎古曼碑例词为实词,主要为单词“村寨”rw?h,共出现 7 次,这个词后来发展成低平调;另外,亚扎古曼碑中有 h 尾虚词 teh 和 leh,其中 leh 出现 1 次,teh 出现 8 次,这两个 h 尾虚词后来都发展成为高平调,下同。
    ① 见上页注③。
    ① 如信第达巴茂克碑(1285 年)中韵母 ij 也写作 e,ij 音在现代缅语中发e音。详见该碑第 2 行 nij(居住)、第 3 行 lij(句尾助词表敦促)、37 行 tsetii(佛塔)。
    ② 貌丁昂. 缅甸史. 贺圣达译. 昆明: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1983 年,第 62~68 页。
    ③ 贺圣达. 缅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81 页。
    ④ 贺圣达. 缅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83 页。
    
    ① 《明史·职官志三》
    ② 乌云高娃. 日本学者对明“四夷馆”及《华夷译语》的研究状况. 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6)。
    
    ① 《四夷馆·缅甸馆师生姓氏》载:玄览堂丛书(三),第 24 册.
    ② 《孝宗弘治实录》卷 210,第 15 页.
    ③ 《四夷馆·缅甸馆师生姓氏》载:玄览堂丛书(三),第 24 册.
    ① 汪大年. 仰光话和土瓦方言比较研究. 民族语文,2000(1),第 15 页。
    ② 据土瓦觉明统计,土瓦方言中 5%的词汇带 l 音。详见:土瓦文化入门. 仰光:埃埃印书馆,1968 年,第 68 页。
    ③ 也有人认为刀尤人是先缅人南下途中没有随大部进入平原地区而留在掸邦高原的一支。参见:貌昂登. 刀尤方言与若开、茵达、土瓦方言比较研究. 仰光大学硕士论文,1970 年,第 16 页。
     ① 见谢志礼,苏连科:藏缅语清化鼻音、边音的来源.载:民族语文,1990(4)。
     ① P.K.本尼迪克特. 汉藏语言概论. 乐赛月,罗美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年,第 223页。
    ② 吴安其. 汉藏语同源研究.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34 页。
     ① 吴安其. 汉藏语同源研究.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35 页。
    ① 从音理上讲,舌尖位置比较稳定,舌尖音的变化要慢于舌根音。
    ② 本处语料引自:石林,黄勇. 论汉藏语系语言塞音韵尾的发展演变. 民族语文,1997(6)。
    ③ 许宝华. 论入声. 载:音韵学研究(第 1 辑). 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④ 王力. 历代语音发展总表. 1988 年。
     ① 石林,黄勇. 论汉藏语系语言塞音韵味的发展演变. 民族语文,1997(6)。
    ① Thein Tun , U.Some Acoustic Propertics of Tones in Burmese.Papers in South-East Asian Linguistics(David Bradley ed.)No.8,1982.
    ② 近古时期促声韵韵尾 k、p、t、ts 脱落后作为语音补偿手段的紧喉音?可以视为一种喉塞音韵尾,与中古时期的短音特征(tf)有本质的不同。
    ② 中古汉语时期,汉语声母也分清浊。据清代陈澧《切韵考》研究发现,《广韵》所载 40 个中古汉语声类中,清声占21 类、浊声占 19 类。详见:林焘,耿振生.音韵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115 页。
     ① 到了清朝中叶,汉语开始出现“尖、团”不分现象。详见:王力. 汉语史稿. 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144~150页。
     ① 徐世璇. 缅彝语言塞擦音声母初探.载:民族语文,1995(3),第 67 页。
     ① 参见:胡安顺.音韵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 161 页。
    ② 江荻(2002)认为,早期的 o、?与缅语支共同语的 u 音有关。详见:缅甸语复合元音的来源. 民族语文,2002(3),第 30 页。
    ① 现代缅文中拼作 tup。
    ② 笔者统计,《缅甸译书》up、ut 源音节中,以 ou 与?注音者各占 17.4%,保持近古 u?音者占 47.8%,其它以 au、ao等注音者占 17.4%。
    ③ 潘悟云.缅甸文元音的转写. 载:民族语文,2000(2),第 19 页。
     ① 作为亲属语言的汉语在鼻音韵尾的转化、并合上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周祖谟根据历史音韵材料研究宋代方言,指出当时荆楚地区有“以南为难,荆为巾”的记载,显示汉语也有 m>n,?>n 的演变情况。详见: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年,第 228 页。
     ① 近代缅语官职译法参考了计莲芳“缅甸贡榜王朝官制考”一文,载《东方研究》(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
     ① 虽然在近古时期《缅甸馆译语》中我们尚未发现用符号-;和-U 表示声调的情况,但从碑铭的情况来看,早在 14 世纪下叶至 15 世纪上叶长调符号与短调符号就已经出现,而成规模地正式使用则在近代早期。
    ② 该处汉义应为“东北”,《缅甸译书》有误。
     ① D.布莱德雷. 彝语支源流. 乐赛月,陈康,鲁丁译.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79 页。
    ① 李先生在声母之下将缅彝语分成了闭塞音声母和连续音声母两类。闭塞音声母下含塞音、塞擦音,连续音声母下含擦音、鼻音、边音等。参见:民族语文,1996(1),第 1~9 页。
    ② 孙宏开,刘光坤. 也谈西夏语里的小舌音问题.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 7 次年会论文(北京),2002 年。
    ①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 30~31 页。
    ② 潘悟云在考察汉语中古译音材料时证明,在日语的汉音、吴音,朝语汉字词,越语汉越音中常用零声母对译汉语影母字,而不用 k 之类的塞音。参见:潘悟云. 喉音考. 载:民族语文,1997(5),第 10~24 页。
    ③ 吴安其. 汉藏语同源研究.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31 页。
    ④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 20 页。
    ① 汪大年. 缅甸语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51~52 页。
    ② 蔡向阳. 缅甸语辅音清浊对立的历史变迁. 载:东方语言文化论丛(第 24 卷).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 年,第 166~167 页。
    ③ 蔡向阳. 缅甸语辅音清浊对立的历史变迁. 载:东方语言文化论丛(第 24 卷).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 年,第 167 页。
     ① 黄行. 20 世纪汉藏语言的结构研究和系属研究. 载:汉藏语系语言研究. 罗江文,木霁弘,马京主编.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年,第 85 页。
    ② 戴庆厦. 阿昌语的清鼻音. 载:藏缅语族语言研究.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年,第 370 页。
    ① 清塞音、清塞擦音存在送气和不送气对立的语言(方言)是:藏文、拉萨藏语、巴塘藏语、夏河藏语、阿力克藏语、错那门巴语、墨脱门巴语、羌语、兰坪普米语、九龙普米语、嘉戎语、道孚语、却域语、扎坝语、木雅语、贵琼语、史兴语、吕苏语、景颇语、阿侬怒语,达让僜语、格曼僜语、义都珞巴语、缅文、仰光缅语、阿昌语、仙岛语、载瓦语、浪速语、波拉语、勒期语、怒苏怒语、喜德彝语、巍山彝语、南华彝语、武定彝语、撒尼彝语,傈僳语、绿春哈尼语、墨江哈尼语、拉祜语、基诺语、纳西语、纳木兹语、嘎卓语、白语、土家语、克伦语。
    ② 注①中加下划线的语言(方言)没有塞音、塞擦音浊辅音,不存在清浊对立现象。
    ③ 这两种语言中存在送气音但属于自由变读,不具有音位价值。详见:藏缅语语音与词汇.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 47 页。
    ① 曾晓渝,陈平. 从妙齐提碑文溯缅语声调之源. 载:民族语文,2000(2),第 26 页。
    
    ① 汪大年. 缅甸语中的弱化音节. 载:东方研究论文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第 92 页。
    ② 此处语料取自:马学良主编. 汉藏语概论.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第 387 页。
    ③ 汪大年. 缅甸语中的弱化音节. 载:东方研究论文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第 103 页。
    ① 戴庆厦认为“在复辅音声母出现单辅音化趋势的开始阶段,大约是前一辅音与后一辅音结合逐渐松驰,最后分离出来变为独立的音节。这种音节起初是弱化的,弱化以后又进一步丢失,终于变为只有单辅音声母的单音节词。由此可以说弱化音节是复辅音声母向单辅音声母发展中属于中介阶段的产物,其出现对于单辅音化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详见:戴庆厦. 藏缅语族某些语言弱化音节探源,载《民族语文》,1984(2)。
    ② 黄树先认为双音节的重心后移,前一个音节弱化成为次要音节。次要音节可有三种发展趋势:脱落、与其它音节融合、和主要音节结合成为复辅音。见:汉缅语的音节结构,载《民族语文》,2002(3),第 15 页。
    ③ 藏缅语中存在辅音韵尾的语言(方言)是:藏文、拉萨藏语、巴塘藏语、夏河藏语、阿力克藏语、错那门巴语、墨脱门巴语、羌语、嘉戎语、道孚语、却域语、吕苏语、景颇语、独龙语、阿侬怒语、达让僜语、格曼僜语、博嘎尔珞巴语、义都珞巴语、缅文、阿昌语、仙岛语、载瓦语、浪速语、波拉语、勒期语、怒苏怒语、基诺语、纳木兹语。有辅音韵尾的语言占纳入统计范围语言(方言)的 58%。
     ① 黄布凡主编.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年,第 656 页。
    ① Jesperson,Otto. 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als. Part I: Sounds and Spelling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54, pp232.
    ② Michael Symes1795 年记录的缅语词汇:pie mien=Heer van Prome(卑谬府尹)pie 现读作 pji22;lahbie(日盈)现读作 la53pji53(*la pra?)。
    ③ 江荻认为韵尾变化会留下时长。“当韵尾喉音化或鼻音化之后,发音空间增大,引起时长变化,并作为韵母的一部分仍接续在元音之后。”参见:民族语文,2002(3),第 24 页。
    ① 参见:戴庆厦. 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一).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年,第 42 页、第 49 页。
    ② 亚碑指“亚扎古曼碑”,刻于 1112 年,例词右上角数字为该词在碑文中的位置,下同。塔碑为“四面佛塔碑”,该碑刻于 1223 年。
    ③ 近古缅语时期的例词选自《缅甸馆译语》,汉字为《缅甸馆译语》的汉字注音,右上角数字为该词编号。
    ④ 近代缅语时期的例词选自《缅甸译书》,汉字为《缅甸译书》汉字注音,右上角数字为该词编号。
    ⑤ 学术界认为缅文可以反映中古时期的语音面貌。参见:黄布凡主编.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年,第 656 页。
    ⑥ 参见:阿灭(a ma?,576,皂)。该词与 ma?字形相同,但调不同,为高平调。
    ① ao 多义词,死亡(v)、酒(n),又 ao&nf(t?e22j?22,酒)。
    ② 历史语言学建立之初,德国语言学家格里姆(Jacob Grimm),在《德语语法》(1882)中具体地讨论了日耳曼语辅音转移的规律,史称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这是最早涉及的“链移”概念。参阅:徐通锵. 历史语言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101~122 页。
    ③ William Labov. Principal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ternal Factor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4, pp116.
    
    ① William Labov. Principal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ternal Factor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4, pp137.
    ② William Labov. The Three Dialects of English in New Ways of Analyzing Sound Change. 1991. 转引自:江荻. 缅甸语复合 元音的来源. 载:民族语文,2002(3),第 25 页。
    ① 本表数据依据吴登吞实验数据整理。详见:U Thein Tun. Some Acoustic Properties of Tones in Burmese. Papers in South- East Asian linguistics, No.8. Edited by David Bradley.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2.
     ① 本文完全同意并采纳江荻先生关于长高元音音核随着周边性特征的转变逐步下移,形成复合元音的观点。具体可参考:江荻. 缅甸语复合元音的来源. 载:民族语文,2002(3)。
    ② 江荻. 缅甸语复合元音的来源. 载:民族语文,2002(3),第 25 页。
    ① William Labov. Principal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ternal Factor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4, pp137.
    ② 此处应为穷人,《缅甸馆译语》与《缅甸译书》有误。
    ③ 这一理论又叫离散式音变,用以解释语言中的非线性变化,最先由王士元于 1969 年提出。参阅:徐通锵. 历史语言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248~272 页。
    
    ① 参见:奥得利古尔. 越南语声调的起源. 载:民族语文情报资料集(第 7 辑),1986 年,第 88~96 页。
    ② 李方桂. 原始台语的声调系统. 载:台语比较手册. 民族语文情报资料集(第 7 辑),1986 年,第 70~87 页。
    
    ① 汪大年. 论现代缅语的声调. 载:东方研究论文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 279 页。
    ② 孔江平. 论语言发声.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80 页。
    ① 从声学上讲,声调取决于基频的高低,基频高的声调调值就高,反之则低。参阅:孔江平. 论语言发声.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88 页。
    ② 何大安. 送气分调及相关问题. 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0 本(4)分,1989 年。
    ③ 孔江平. 论语言发声.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80 页。
    ④ 范俊军. 论声调语言音节结构成分的互动关系. 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第 142 页。
    ① 吴安其. 汉藏语同源研究.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31 页。
    ② 曾晓渝,陈平. 从妙齐提碑文溯缅语声调之源. 载:民族语文,2000(2),第 26 页。
    ③ 郑张尚芳. 汉语与亲属语同源根词及附缀成分比较上的择对问题. 转注自:黄树先. 汉缅语比较研究.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04 页。
    ④ 吴安其. 汉藏语同源研究.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38 页。
    
    ① 萨丕尔.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 陆卓元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年,第 48 页。
    ② 徐通锵. 语言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66~90 页。
    [1] A.梅耶.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M]. 岑麒祥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2] 北京语言学会编. 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本书编写组.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Z].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 蔡向阳. 缅语辅音清浊对立的历史变迁[A]. 载:东方语言文化论丛(第 24 卷)[C].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
    [5] 蔡向阳. 缅语复辅音的演变[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6).
    [6] 岑麒祥. 关于语言亲属关系的问题[A]. 载:语言学论丛(第五辑)[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7] 车谦. 古藏语里有复合音吗[J].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3).
    [8] 车谦. 吐蕃时期藏语声母的几个问题[J]. 民族语文,1986(2).
    [9] 陈保亚. 从核心词分布看汉语和侗台语的语源关系[J]. 民族语文,1995(5).
    [10] 陈保亚. 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11] 陈保亚,何方. 略说汉藏语系的基本谱系结构[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12] 陈康. 彝缅语塞音韵尾演变轨迹[J]. 民族语文,1993(1).
    [13] 陈康. 论彝语支声调系统的发生与裂变[J]. 民族语文,1997(1).
    [14] 陈其光. 汉藏语声调探源[J]. 民族语文,1994(6).
    [15] 陈其光. 汉语源流设想[J]. 民族语文,1996(5).
    [16] D.布莱德雷. 彝语支源流[M]. 乐赛月,陈康,鲁丁译.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17] 戴庆厦. 我国藏缅语松紧元音来源初探[J]. 民族语文,1979(1).
    [18] 戴庆厦. 彝语支语言的清浊声母[J].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2).
    [19] 戴庆厦. 关于纳西语的松紧元音——兼论彝缅语语音历史演变的研究方法[J]. 民族语文,1993(1).
    [20] 戴庆厦. 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一)[C].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21] 戴庆厦. 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二)[C].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22] 戴庆厦. 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三)[C].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23] 戴庆厦,崔志超. 阿昌语简志[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24] 戴庆厦,黄布凡等. 藏缅语十五种[C].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25] 戴庆厦主编. 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26] 邓方贵. 现代瑶语浊声母的来源[A]. 载:民族语文研究[C].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27] 邓晓华. 人类文化语言学[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28] 丁邦新. 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9] 丁邦新,孙宏开主编. 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一)[C].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30] 丁椿寿. 汉彝缅语比较研究[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31] 范俊军. 论声调语言音节结构成分的互动关系——声母对声调的制动作用[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32] 冯蒸. 从汉藏语系的角度论辅音三级分类法的一种新模式[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5).
    [33] 盖兴之. 试论缅彝语言的谱系分类[A]. 载:民族语言研究文集[C]. 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
    [34] 盖兴之. 藏缅语的松紧元音[J]. 民族语文,1994(5).
    [35] 龚煌城. 汉藏语研究论文集[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6] 桂诗春,宁春岩. 语言学方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7] 郭锡良. 汉字古音手册[Z].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8] 国际彝缅语学术会议论文编辑委员会编. 彝缅语研究[C].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39] 和即仁,姜竹仪. 纳西语简志[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40] 何九盈. 音韵丛稿[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1] 胡 坦. 藏语(拉萨话)声调研究[J]. 民族语文,1980(1).
    [42] 胡 坦. 藏语的语素变异和语音变迁[J]. 民族语文,1984(3).
    [43] 胡 坦. 藏语历史音变的几种类型[A]. 载:民族语文论文集[C].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44] 胡增益. 语言结构中的对称[J]. 民族语文,1996(5).
    [45] 黄布凡. 羌语语音演变中排斥鼻音的趋势[J]. 民族语文,1987(5).
    [46] 黄布凡. 藏缅语声母对韵母演变的影响[J]. 中国语言学报,1991(4).
    [47] 黄布凡主编.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Z].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48] 黄布凡. 从巴尔蒂话看古藏语语音[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4).
    [49] 黄布凡. 同源词比较词表的选词范围和标准——以藏缅语同源词比较词表的制订为例[J]. 民族语文,1997(4).
    [50] 黄布凡. 从藏缅语同源词看藏缅族群的史前文化[J]. 民族语文,1998(5).
    [51] 黄成龙. 羌语音节弱化现象[J]. 民族语文,1998(3).
    [52] 黄树先. 古代汉语文献中的藏缅语词拾零[J]. 民族语文,1994(5).
    [53] 黄树先. 汉缅语长短元音比较[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3).
    [54] 黄树先. 汉缅语的音节问题[J]. 民族语文,2002(3).
    [55] 黄树先. 汉缅语比较研究[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56] 黄 行. 论语言的变异与回归——以藏语音系演变为例[A]. 载:中国民族语言论丛(第二辑)[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57] 黄 行. 语言的系统状态和语言类型[J]. 民族语文,1998(3).
    [58] 黄 行. 苗瑶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分析[J]. 民族语文,1999(3).
    [59] 黄 行. 语言接触与语言区域性特征[J]. 民族语文,2005(3).
    [60] 计莲芳. 缅语中的藏缅语对应词辨析[J]. 民族语文,1992(4).
    [61] 江 荻. 论语音对应关系中音值差异悬殊的成因[J]. 民族语文,1996(6).
    [62] 江 荻. 论声调的起源和声调的发生机制[J]. 民族语文,1998(5).
    [63] 江 荻. 汉藏语言系属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方法综论[J]. 民族语文,1999(4).
    [64] 江 荻. 论汉藏语言历史比较词表的确定标准与步骤[J]. 民族语文,2000(3).
    [65] 江 荻. 20 世纪的历史语言学[J]. 中国社会科学,2000(4).
    [66] 江 荻. 藏缅语言元音的上移和下移演化[J]. 民族语文,2000(5).
    [67] 江 荻. 缅甸语复合元音的来源[J]. 民族语文,2002(3).
    [68] 金理新. 从核心词看汉语和藏语缅语的亲疏关系[J]. 民族语文,2001(6).
    [69] 孔江平. 论语言发声[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70] 李葆嘉. 论华夏汉语混成发生的考古文化与历史传统背景[J]. 语言文字学,1995(9).
    [71] 李方桂. 上古音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2] 李敬忠. 试论汉藏语系辅音韵尾的消失趋势[J]. 语言文字学,1989(11).
    [73] 李昆声. 云南考古学论集[C].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74] 李永燧,王尔松. 哈尼语简志[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75] 李永燧. 缅彝语言声调比较研究[J]. 民族语文,1992(6).
    [76] 李永燧. 缅彝语语素比较研究[J]. 民族语文,1994(3).
    [77] 李永燧. 共同缅彝语声母类别探索[J]. 民族语文,1996(1).
    [78] 李永燧. 缅彝语调类:历史比较法的运用[J]. 民族语文,1996(5).
    [79] 李永燧. 羌缅语群刍议[J]. 民族语文,1998(1).
    [80] 李永燧. 论缅彝语[J]. 民族语文,1999(2).
    [81] 李永燧. 共同缅彝语韵类刍议[J]. 民族语文,2000(4).
    [82] 林 焘,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3] 林 焘,耿振生. 音韵学概要[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4] 刘光坤. 羌语辅音韵尾研究[J]. 民族语文,1992(6).
    [85] 刘光坤. 羌语复辅音研究[J]. 民族语文,1997(4).
    [86] 刘光坤. 论羌语声调的产生和发展[J]. 民族语文,1998(2).
    [87] 刘 璐. 景颇族语言简志(景颇语)[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88] 罗安源. 田野语音学[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89] 罗常培,傅懋勣. 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J]. 中国语文,1954(3).
    [90] 罗常培,王均. 普通语音学纲要[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91] 罗江文,木霁弘,马京主编. 汉藏语系语言研究[C].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92] 罗美珍. 有关建立汉藏语系的几个认识问题[J]. 民族语文,1996(4).
    [93] 马学良,罗季光. 我国汉藏语系语言元音的长短[J]. 中国语文,1962(5).
    [94] 马学良,戴庆厦. 《白狼歌》研究[J]. 民族语文,1982(5).
    [95] 马学良,胡坦等. 藏缅语新论[C].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96] 马学良. 汉藏语系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J]. 民族语文,1996(4).
    [97] 马学良主编. 汉藏语概论[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98] 马提索夫. 汉藏语语言学的现状与未来[J]. 国外语言学,1993(3),(4).
    [99] 倪大白. 侗台语复辅音声母的来源及演变[J]. 民族语文,1996(3).
    [100] 南嘉才让. 藏语书面语和各方言的关系[J]. 西北民族研究,1997(2).
    [101] 欧阳觉亚. 运用底层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关系[J]. 民族语文,1991(6).
    [102] P.K.本尼迪克特. 汉藏语言概论[M]. 乐赛月,罗美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1984.
    [103] 潘悟云. 汉藏语历史比较中的几个声母问题[A]. 载:语言研究集刊[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104] 潘悟云. 上古汉语元音系统构拟述评[A]. 载: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文集[C]. 江蓝生,侯精一主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5] 潘悟云. 汉语历史音韵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06] 潘悟云. 缅甸文元音的转写[J]. 民族语文,2000(2).
    [107] 桥本万太郎. 语言地理类型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08] 瞿霭堂. 藏语韵母研究[M]. 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1.
    [109] 瞿霭堂. 论汉藏语言的音系学[J]. 民族语文,1996(5).
    [110] 瞿霭堂,劲松. 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111] 瞿霭堂. 声调起源研究的论证方法[J]. 民族语文,2002(3).
    [112] 石 林. 汉藏语系语言鼻音韵尾的发展演变[J]. 民族语文,1996(6).
    [113] 石 林,黄勇. 论汉藏语系语言塞音韵尾的发展演变[J]. 民族语文,1997(6).
    [114] 孙伯君. 从《西番译语》看藏语安多方言辅音韵尾的演化[J]. 民族语文,1997(6).
    [115] 孙宏开. 藏缅语复辅音的结构特点及其演变方式[J]. 中国语文,1985(6).
    [116] 孙宏开. 原始藏缅语构拟中的一些问题——以“马”为例[J]. 民族语文,1989(6).
    [117] 孙宏开,郑玉玲. 计算机进行藏缅语语音相关分析的尝试[J]. 语言研究,1994(2).
    [118] 孙宏开. 藏语在藏缅语中的历史地位[J]. 中国藏学,1998(2).
    [119] 孙宏开,江荻. 汉藏语言系属分类之争及其源流[J]. 当代语言学,1999(2).
    [120] 孙宏开. 原始汉藏语的复辅音问题——关于原始汉藏语音节结构构拟的理论思考之一[J]. 民族语文,1999(6).
    [121] 孙宏开,江荻. 描写中国语言使用的国际音标及附加符号[J]. 民族语文,2004(1).
    [122] 王福堂.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23] 王 力. 汉语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4] 王远新. 中国民族语言学史[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125] 汪大年. 缅甸语中辅音韵尾的历史演变[J]. 北京大学学报,1983(2).
    [126] 汪大年. 缅甸文字的起源和发展[A]. 载:东方研究论文集[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27] 汪大年. 妙齐提碑文研究——十二世纪初缅甸语音初探[J]. 北京大学学报,1986(4).
    [128] 汪大年. 仰光话和土瓦方言比较研究[J]. 民族语文,2000(1).
    [129] 汪宁生. 云南考古[C].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130] 韦树关. 壮侗语族语言送气音声母来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1).
    [131] 韦树关. 汉越语关系词声母系统研究[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132] 乌云高娃. 日本学者对明“四夷馆”及华夷译语的研究[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6).
    [133] 吴安其. 汉藏语的渊源和历史分期[A]. 载:中国民族语言论丛(第二辑)[C]. 昆明:云南民 族出版社,1997.
    [134] 吴安其. 上古汉语的韵尾和声调的起源[J]. 民族语文,2001(2).
    [135] 吴安其. 汉藏语同源研究[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136] 吴安其. 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J]. 民族语文,2004(1).
    [137] 邢公畹. 汉藏系语言及其民族史前情况试析[J]. 语言研究,1984(2).
    [138] 邢公畹. 汉藏语系研究和中国考古学[J]. 民族语文,1996(2).
    [139] 邢 凯. 历史比较法建立语言史的有效工具[J]. 民族语文,1997(2).
    [140] 徐嘉瑞. 大理古代文化史稿[M]. 香港:中国图书刊行社,1985.
    [141] 徐世璇. 缅彝语几种音类的演变[J]. 民族语文,1991(3).
    [142] 徐世璇. 缅彝语言塞擦音声母初探[J]. 民族语文,1995(3).
    [143] 徐通锵. 历史语言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44] 徐通锵. 音系的非线性结构原理和语音史的研究[J]. 民族语文,1996(6).
    [145] 徐通锵. 声母语音特征的变化和声调的起源[J]. 民族语文,1998(1).
    [146] 徐通锵. 声调起源研究方法论问题再议[J]. 民族语文,2001(5).
    [147] 徐悉艰,徐桂珍. 景颇族语言简志(载瓦语)[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148] 颜其香,周植志. 中国孟高棉语族和南亚语系[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149] 杨光远,赵岩社主编.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论[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150] 杨剑桥. 汉藏比较语言学论略[J]. 复旦学报,1987(5).
    [151] 杨 清. 基本元音系统问题争论述评[J]. 民族语文,1998(2).
    [152] 俞 敏. 东汉以前的姜语和西羌语[J]. 民族语文,1991(1).
    [153] 袁 焱.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阿昌语个案调查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54] 曾晓渝,陈平. 从妙齐提碑文溯缅语声调之源[J]. 民族语文,2000(2).
    [155] 张 博. 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6] 赵嘉文,石峰,和少英主编. 汉藏语言研究——第 34 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论文集[C].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57] 赵心愚. 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
    [158] 郑张尚芳. 上古音构拟小议[A]. 载: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59] 郑张尚芳. 上古缅歌——《白狼歌》的全文解读(一)(二)[J]. 民族语文,1993(1)(2).
    [160] 郑张尚芳. 汉语介音的来源分析[J]. 语言研究,1996(增刊).
    [161] 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三系编. 汉语与少数民族语关系研究[C].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增刊).
    [162] 钟智翔. 缅甸语言文化论[C].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
    [163] 钟智翔. 缅语茵达方言研究[A]. 载:东方语言文化论丛(第 22 卷)[C].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164] 钟智翔. 刀尤方言与标准缅语语音对比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165] 朱晓农. 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J]. 民族语文,2005(1).
    [166] 西田龍雄. 緬甸館譯語の研究——ビルマ言語學序說[M]. 京都:松香堂,1972 年.
    [167] 大野 徹. 十八世紀末期のビルマ語——ヨーロツパ人の記錄を中心として[J]. 大阪外國語大學學報,第 16 號,1966 年.
    [190] G. Fant. Acoustic Theory of Speech Production[M]. Mouton & Co.,The Hague, 1960.
    [191] Labov, William. Principal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ternal Factors[M].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4.
    [192] U Thein Tun. Some Acoustic Properties of Tones in Burmese[A]. Papers in South-East Asian linguistics, No. 8[C]. Edited by David Bradley.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2.
    [193] Nishi, Yoshio. Medials in Burmese [A]. In M. Hashimoto(ed). Genetic Relationship, Diffusion and Typological Similarites of East &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C]. Tokyo: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s, 1976.
    [194] Nishi, Yoshio. The Orthographic Standardization of Burmese--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specu- lations[J].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No.4,Vol.22, 1997.
    [195] Nishi, Yoshio. The Development of Voicing Rules in Standard Burmese[J].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No.1, Vol.23, 1998.
    [196] Nishi, Yoshio. Old Burmese: Toward the History of Burmese[J].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No.3, Vol.23, 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