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建筑师的职业角色与自我认同危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多元化倾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事实,具体体现为宏大叙事的诉求、私人话语的探索以及商业化的建筑运作。然而,表面的多元化创作和建筑领域的大规模建设最终产生的是一种有着相似面孔的建筑作品,由于这些建筑的数量之大导致了建筑的一种平均化现象。平均建筑反映的主体——人(无论是使用者还是设计者)也是一种平均的人,它表现为建筑师的认同危机。
     认同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认同包括个体的认同与群体的认同,也包括外在的认同与内在的认同两个方面的内容。外在的认同通过职业角色来体现,内在的认同是“自我”的认同。当代中国建筑师的认同不仅是职业角色的认同,也包括了建筑师的自我认同和作为交流的符号——建筑作品的认同。
     当代中国建筑师由于主动性的丧失而被强势文化塑形和建构,结果必定是一种悲剧——弱势文化只能通过一种镜像身份,而非真正的主体身份完成自我建构。这种镜像的自我认同是一种以他者为参照的永远无法获得满足的渴求,最终带来的是个体的精神磨难。
     在自我认同的主体建构过程凸现了主体间平等对话的意义,促使中国建筑师走出封闭的镜像的自我,在平等的竞争中不断建构自己的身份。而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它应该融入到当代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之中,成为社会导向的使命感,并在此基础上促成建筑师人格的实现,即精英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它是建筑师的知识服务,艺术家的创造力,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三者合力的体现。
Pluralism is a trend in architectural realm today,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ree trends: great narrative, private narrative, and business operation. However, the diversity creation and great construction result in the average works. It leads to the average phenomena in architecture. The average architectures reflect the average people, whether the designer or the user, which is expressed by the crisis in identity.
     Identity has become a question in society. Identity includes not only individuals and the mass, but also the professional role and the subject. Thus, the identit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has three aspects: the identity of professional role, the self identity and the works identity.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have to be reshaped by the powerful culture. As a result, they turn to shape themselves in a mirror. It brings about tortures in individuals.
     The situatio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ialogues. It is a mission for the intellects to improve themselves, which should be the target for the professional architects. The mission is towards the society. Finally, it helps the architects to shape the personality, which is the quality of totality in architects, artists and intellects.
引文
铩颷1][挪威]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 Schulz):《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55-56
    铩颷1]Daniel Bell,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Basic Books,1978:147-149
    [2]Fredric Jameson,"Forward" to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byJean-Francois Lyotard,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9:ⅹⅳ-ⅹⅴ
    [3]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2
    [4][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第一版):787
    铩颷1]高兆明:“信任危机的现代性解释”,《学术研究》,2002(4):11
    铩颷1][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13
    铩颷1]陈志华:《北窗杂记》,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
    [2][荷兰]雷姆·库哈斯:“广普城市”,北京:《世界建筑》,2003(2):64
    [3][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建筑与民主》,李白云、任永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941年,英国下议院在“不列颠之战”的大空袭中严重损毁;1943年10月,温斯顿·丘吉尔在下议院重建问题的讨论中说道:“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 影响了我们”。丘吉尔成功地实现了他的愿望,即按被炸毁之前的样式重建了议院。
    铩颷1]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60
    铩颷1]“灵晕”(aura)是指事物的一种奇特的时空交织,一种独有的、无论离得多近都总是带有距离感的表象或外观。是事物在特定时空中的自我存在,并且有自己的身份,而不是人的投射、建构或复制。该词最早是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用于界定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他又将该词用于界定传统艺术中人与审美对象的关系,最后又用于界定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见郭军等:《文化研究关键词之二》,《读书》,2006(2):150
    [2]保罗·蒂利以“焦虑”一词概括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所谓非存在,就是对存在的一种否定。存在是生命、绵延和创造,而非存在则是包含于生命中的死亡,绵延中的中断,创造中的毁灭。保罗·蒂利:《存在的勇气》,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4
    铩颷1]史永高、仲德崑:“建筑展览的厚度”(上),《新建筑》,2006(1):82-86:史永高、仲德崑:“建筑展览的厚度”(下),《新建筑》,2006(2):83-86;
    [2]王南溟:“展览机制下的中国建筑:后殖民荣誉”,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1&id=5617219,2005-4-13
    [3]佚名作者:“赵老师访谈录:国内的先锋建筑运动”,http://www.abbs.eom.cn/bbs/post/view?bid=1&id=5059255,2005-11-20
    [4]来自www.abbs.com网站
    铩颷1]郑时龄:“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实验与中国建筑师的边缘化”,上海:《时代建筑》,2005(1):34
    铩颷1]Jürgen 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1987:7
    [2]傅新毅:“启蒙的现代性与现代中国的启蒙”,《社会科学辑刊》:1999(4):8
    铩颷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2
    [2][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熙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2-13
    铩颷1]自为和自由的区别在于自为侧重于主体指向认识对象的能动的、有效的状态,是外向的、客体化的;自由侧重于在对象中所体现的主体的状态,是内向的、主体化的;
    [2][匈]阿格尼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12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4-95
    [4]郭湛,《主体性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04-205
    铩颷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
    [2][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155-160
    [3]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
    铩颷1]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三联书店,1996:178-179
    [2]对于“人格”一词,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定义方式,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来自拉丁文persona,指舞台上演员所戴的面具,既是表演,又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和角色特征。本文的“人格”具有社会学意义概念。
    [3]Funder D.:The Personality Puzzle,New York:Norton,1997:1-2
    [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8
    铩颷1][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侯东民译,陈维正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9
    铩颷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8
    铩颷1][美]埃·弗罗姆:《占有或存在》,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2
    [2]张志伟:《是与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3。
    [3]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3
    [4][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想》,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65
    铩颷1]英文单词“identity”源于古法语identite和晚期拉丁语identitas,受晚期拉丁语essentitas即essence本质、存在的影响。它由“同一”(same)的词根idem构成,这一词根类似于梵语idam(同一)(韦氏新世界大学词典,2001:708)。因此,identity的基本含义是: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在的同一性质或状态;绝对或本质的同一,以及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刻一个人或事物的同一性(sameness或oneness):一个人或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其他的状态或事实。(James A.H.Murray,Henry Bradley,W.A.Craigie and C.T.Onions,eds.,The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Vol,Ⅶ,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620)。见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南京社会科学》,2007(2):83
    [2]逻辑中有“三大规律”:排中律,矛盾律和同一律。语言逻辑的同一律(identity)表述为“A是A”。
    [3][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02
    [4]李心峰:“文化‘认同'的困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6):112-113
    铩颷1]郭金山、车文博:“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心理科学》,2004,(5):1266
    [2]Kit Welchman.Erik Erikson:His Life,Work and Significance.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Press,2000:127-128
    [3]韩晓峰、车温勃:“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心理学新探》,2004(2):11
    [4]李军:《家的寓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55-59
    铩颷1]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0
    [2]Jeffrey Weeks,The Value of Difference,from Jonathan Rutherford(ed),Identity:Community,Culture,Difference.Lawrence & Wishart,1990:88
    [3]河清:“文化个性与‘文化认同'”,《读书》,1999(9):100-101
    [4]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哈尔滨:《求是学刊》,2005(5):21
    铩颷1]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6(9):62
    [2]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南京社会科学》,2007(2):83
    [3][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7。梅因指出,人类社会是从一切关系均由家族中的地位决定的社会存在的结合形式,到以自由的个人财产所有为基础的现代个人主义发展而来的。他将这一进步的社会运动概括为“从身份(status)到契约(contract)”。即:一切进步社会的特点都是人身依附关系或身份统治关系的消失,并由日益增长的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所取代。朱光磊指出,“身份是指生而有之的东西,可以成为获得财富和地位的依据;而契约是指依据利益关系和理性原则所订立的必需遵守的协议。用契约取代身份的实质是人的解放,是用法治取代人治,用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用后天的奋斗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拜”。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40
    [4]John Rennie Short and Yeong-Hyun Kim:Globalization and the City,Pearson:Prentice Hall,1999:82
    [5]“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学家认为个体是通过处于其对应的社会位置上的角色来实现社会的参与和运作,人们的行为总是建立在一种情境之中的角色领会和角色构造,这就是社会学的“角色”理论。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 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
    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铩颷1]有关叙事的定义,详见第三章。
    [2]吴玉军:《非确定性与现代人的生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论文,2005:54
    [3]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
    [4]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2):37
    [5]Michael Sandel: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150
    铩颷1]吴玉军:《非确定性与现代人的生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论文,2005:60-61
    [2]Charles Taylor:Atomism,from Communitarianism and Individulism,edited by Shlomo Avenerde-Shali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47
    [3][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第一版):37
    铩颷1]陈学明:《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重庆:重庆出版社:3,9
    铩颷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3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3
    [3]Mercer,K.,'Welcome to the jungle',in J.Rutherford,ed.,Identity:Community and Wishart:43,转引自:John Rennie Short and Yeong-Hyun Kim:Globalization and the City,Pearson:Prentice Hall,1999:81
    [4][美]保罗·蒂利:《存在的勇气》,成穷,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4
    [5]陈嘉明:“现代性'与‘现代化'”,《厦门大学学报》,2003(5):14
    [6][加]大卫·莱昂(David Lyon):《后现代性》,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37-38
    铩颷1][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2
    [2]邢荣:“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哲学动态》,2002(5):7
    铩颷1]主体的核心意义是理性和自由,个体的核心意义是独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典意义上的自由要求个体对集体和整体的服从,个体处于从属地位;现代生活则要求个体自足地创造全部生活。
    [2]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4):213。该文认为差序格局理论有助于回答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社会是怎样组成的?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25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29
    [5]费孝通将其解释为:“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是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 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
    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
    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
    是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
    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实在想具体
    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见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
    铩颷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8
    [2]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4):205。
    [3]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4):208
    [4]关于“差距理论”的当代意义的评价,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4):213。
    [5]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劳(Peter Blau)认为有三种社会学结构的定义:第一,将社会结构看作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组合:第二,将社会结构看作是作为全部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基础的深层结构:第三,将社会结构看作是由社会或其他集体中的人们的分化了的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维空间。Blau,Peter M.,ed.: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Social Structure,New York:Free Press,1975
    铩颷1][美]Jonathan H.Turner:《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
    [2][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97
    [3][美]Jonathan H.Turner:《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4
    铩颷1][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45
    [2][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02
    [3][美]Jonathan H.Turner:《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0
    铩颷1][美]Jonathan H.Turner:《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
    [2]Ralph Linton,The Study of Man,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1936:28
    [3]Erving Goffman,Encounters:Two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Interaction,Indianapolis:Bobbs-Merrill,1961:81
    [4]Joseph E.Davis(edit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ctions Publishers,New Brunswick,2000:53-54
    铩颷1]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
    [2]根据以下资料整理: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5-119
    铩颷1]霍加特(1918-)的代表作有《识字能力的用途》(The Use of Literacy,1957),霍尔(1932-)的代表作有《编码/解码》(Encoding/Decoding,1980),雷蒙·威廉斯(R.Williares,1921-1988) 的《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ety,1963)、《漫长的革命》(The Long Revolution,1965),
    汤普森(E.P.Thompson)(1924-1993)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1968)。该中心目前的名称为“文化与社会学研究中心”,主要由社会学家组
    成:霍尔(S.Hall)、莫勒(D.Morley)、霍布森(D.Hobson)、威利斯(P.Willis)、海蒂兹
    (D.Hebdige)和麦克洛比(A.McRobbie)。
    铩颷1]转引自[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02
    [2][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书中列举了两个例子: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可以被看作是一篇独特的文化作品(第一种意义上作为大写的“C”文化),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英国)生活方式的产物(第二种意义上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还可以看作代表了文化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第三种意义上的作为过程和发展的文化)。摇滚乐可以通过考查它的演奏者的技巧进行分析(第一种意义上的文化),也可以根据它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青年文化的关系来分析(第二种意义上的文化),同时,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寻找摇滚乐在其它音乐风格中的起源及看它对后来音乐形式的影响来分析它(第三种意义上的文化)。(见第7页)
    铩颷1]萧俊明:“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国外社会科学》,2002(1):38
    [2][英]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3]Boas,Franz.Primitive Art.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55:4
    [4]毛勒(Maurer,R.),“文化”辞条,见《哲学基本概念手册》,慕尼黑,1973年,第3卷:823转引自[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毛怡红译,姚燕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1
    [5][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毛怡红译,姚燕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60
    铩颷1]“视界融合”是伽达莫尔(H.G.Gadamer,1900-2002)的解释学术语,指解释者在理解中扩大自己的视域,与别的视界融合在一起。
    [2][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3]罗钢、孟登迎:“文化研究与反学科的知识实践”,《文艺研究》2002(4):16-17
    铩颷1]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萧俊明:“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国外社会科学》,2002(1):41
    [3]西方的大众文化有两种名称,一种是mass culture,另一种是popular culture。所谓mass,是指乌合之众,是下层民众、苦力、流民等的总称;popular则是流行的、通俗的意思。因此,mass culture对应的是下层民众的低级的、粗鄙的、混杂的文化;popular culture则代表大多数人所接受、认可并得到广泛传播的文化,也称通俗文化。
    [4]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艺术广角》,2001(2):5
    [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855
    铩颷1]中国的精英文化是一个边界模糊的不明确的概念,它指处于社会文化中心位置的文化形式,既指代以“精英”自居的人文知识分子,也指以权力控制方式存在的主流文化层,或者是两者的总称,有时也称“高雅文化”(其对立面是mass culture)、“主流文化”(其对立面是popular culture)。
    [2]“超女”一词源自2004年由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选秀大赛。
    [3]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见解,面对“超女民主”的神话,许纪霖先生认为这是“一种民粹式民主”,而“民粹式民主正是权力意志的最好掩护”。见许纪霖:“戳穿‘超女民主'的神话”,《回归公共空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82
    [4]伏名:“失控与无名的文化现实”,《天涯》,2000(1):143
    [5]张复合主编的《建筑史论文集》等系列丛书收集了有关“传统/现代”文化方面的建筑讨论。
    铩颷1]转引自《建筑意》编辑部编介:“从ABBS鸟瞰CCTV”,《建筑意》第三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135
    [2][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7
    铩颷1]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203
    铩颷1]王又佳:“我国当前建筑语境中的流行现象的思考”,《建筑学报》,2005(1):14
    [2]互文性(intenextuality)又称“文本间性”,是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的重要理论之一,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里斯蒂娃首先提出。互文性用于表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本之间的关系--transtextuality,或者指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它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intenextuality。文化研究中的互文性是指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这种研究强调多学科话语分析,将文学文本从物质、心理、社会或历史决定论中解放出来,从而投入与各类文本自由、交互对话的批评语境中去。见薛羽:“‘现代性'的上海悖论--读《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上海1930-1945》”,http://www.gmw.cn/02blqs/2004/03/07/content_31733.htm
    铩颷1]周宪:“文化研究”,《文艺研究》,2002(4):29
    [2]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996:153
    [3]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996:153
    铩颷1]资料来源:张永和:“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方向(提纲)”,《建筑学报》,2001(10):24
    铩颷1]Diana I.Agrest,Architecture from Without:Theoretical Framings for a Critical Practice,Cambridge:MIT Press,1993转引自 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Architectural Press,1996:541
    铩颷1]“范式”:托马斯·库恩的定义是特定的科学共同体通常接受某一个范式的统辖。范式“暗暗规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见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铩颷1]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0(3):20
    铩颷1]中国传统社会是指从秦汉到清末这一段两千年的中国而言的,是属于工业革命之前的,传统性的农耕社会。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1、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全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2、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家庭组织和学员关系:3、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封闭性:4、社会管理以传统权威为基础,家长制管理是其主要管理方式;5、社会分工和分化程度很低,社会的同质程度较高。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1):21
    [2][美]E.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6
    [3]费孝通认为“伦”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系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见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6-27。
    [4]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评论》,2007(3):42
    铩颷1]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利与交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评论》,2007(3):42
    [3]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6)
    [4]折晓叶:《村庄的再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谢建社、牛喜霞:“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6]宋林飞:“如何认识中国新社会结构”,《江海学刊》,2005(1)
    [7]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4):212
    [8]张清:“从身份到契约: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变迁”,《江苏社会科学》,2002(3):188-189
    铩颷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学习与实践》,2002(3):55
    [2]组织资源包括行政组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主要是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文化(技术)资源是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在逐年上升。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学习与实践》,2002(3):57
    铩颷1]“2005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06-03-01
    [2]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评论》,2007(3):45
    [3]李汉林、渠敬东:“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5):2
    铩颷1]李汉林、渠敬东:“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5):2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6
    铩颷1]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4):207
    [2]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4):208
    [3]组织资源包括行政组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主要是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文化(技术)资源是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在逐年上升。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学习与实践》,2002(3):57
    铩颷1]胡国义:“知识经济的价值意蕴”,《东岳论丛》,1999(5):111
    [2]这也就是说,知识应该具有各种各样的样式,而科学仅仅是其中的一种;除了真理问题,正义、幸福和美等都是知识的对象。郝鸿军:《知识的合法性》,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26
    [3]李惠国,黄长著:《重写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
    [4]J-F.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Geoff Bennington和Brian Massumi译,明 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4:24
    铩颷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9
    [2][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43-144
    [3]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75
    铩颷1]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2][美]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张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68
    [3]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996:153
    铩颷1]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996:153
    [2]Diana I.Agrest,Architecture from Without:Theoretical Framings for a Critical Practice,Cambridge:MIT Press,1993转引自 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Architectural Press,1996:541
    铩颷1]Elizabeth Grosz,Architecture from the Outside:Essays on Virtual and Real Space,Cambridge:The 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ress,2001:ⅹⅵ
    铩颷1][荷]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0
    [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23
    [3]种族“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的,这些人不仅属于同一种遗传类型,而且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致的,个人的变化往往被忽略掉”。见[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82。
    [4]在《民族和民族主义》(Nations andNationalism)一书中,欧内斯特·盖尔纳(Ernest Gellner)把民族主义定义为“一种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他认为“政治单元和民族单元应该是一致的”。引自[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建筑与民主》,李白云、任永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5]“人民”的古义为“人类、百姓”或“糊涂无知的人”,19世纪末至20世纪,经过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阐释,“人民”一词的词义有了新的拓展,它包含了“权利、参政、当家作主”等新内容,成为代表阶级与地位的政治学领域的术语。见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政治术语‘人民'之历史文化考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387
    铩颷1]佘畯南:“做一个人民的建筑师”,曾昭奋、张在元主编:《当代中国建筑师》(Ⅱ),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85
    [2]张铸:“求索之路”,曾昭奋、张在元主编:《当代中国建筑师》(Ⅱ),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51
    [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4-5
    [4][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7
    [5]中华性既是对古典性和现代性的双重继承,同时又是对古典性和现代性的双重超越。见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2):18
    [6]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2):18
    铩颷1]客观形势呈现了“中华圈”的可能,如:世界正在向多集团多中心的方向滚动;世界的经济学、未来学家都预测着一个太平洋世纪的到来。等等。中华圈存在着一套共认的、可以求同存异的认同范型:新白话语文,经济重质主义,异品同韵审美,超构思维方式。外分内合伦理。见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2):18,18-20。
    [2]郭湖生:“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东方建筑研究》前言”,《建筑师》(47):46
    [3]郭湖生:“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东方建筑研究》前言”,《建筑师》(47):47
    [4]“文化”具有民族社会共同体的含义,它一方面强调民族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强调冲破边界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动员的功效。“文明”具有一个人类普遍性追求的含义,但又强烈地表达其对文化等级差异的武断论点。欧洲近代的市民阶层推动了这两种概念的发展。见王铭铭:《漂泊的洞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8
    铩颷1]Andy Pressman:Professional Practice 101:A Compendium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Stategies in Archeture,John Wiley & Sons,Inc.,1997:Ⅺ
    铩颷1][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97
    [2][美]Jonathan H.Turner:《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24
    [3][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45
    [4][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02
    [5]周榕:“知识经济时代建筑师角色解放与价值回归”,《建筑学报》,2000(1):55
    [6]Andy Pressman:Professional Practice 101:A Compendium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Stategies in Archeture,John Wiley & Sons,Inc.,1997:Ⅺ
    铩颷1]邹德侬先生将“国家性建筑”定义为“一个国家根据自身的条件所发展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如“民族风格”的建筑。见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
    [2]“中国固有之形式”、“民族形式”和1970年代的“阶级斗争要天天讲”,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支配建筑活动的“建筑政治”。由于这种“建筑政治”的主导作用,还造成了建筑理论和政治理论交叉、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交叉以及设计业务和政治运动交叉,建筑活动基本上成为政治活动的一部分。见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
    铩颷1]修璐:“加入WTO对我国建筑设计影响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建筑学报》,2001(12):45-46
    铩颷1]布正伟:“建筑师的类型与设计服务型建筑师的培养”,《建筑学报》,2004(1):70
    [2]布正伟:“建筑师的类型与设计服务型建筑师的培养”,《建筑学报》,2004(1):70
    铩颷1]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18
    [2]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
    [3]邹德侬:“‘适用、经济、美观':全社会应当共守的建筑原则”,《建筑学报》,2004(12):74
    [4]林乐义:“谈谈我们‘建筑师'这一行”,《建筑师》丛刊创刊号,1979:8
    [5]朱剑飞:“人性空间的出现”,崔恺:《工程报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79
    [6]本文的这一观点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平行比较,即与国外建筑师的平行比较:另一方面是纵向比较,即中国建筑师本身所持有的建筑观以及中国建筑历史的发展状况而言,李约瑟先生在《华夏意匠》中谈及中国建筑的变化缓慢的原因是木构建筑以及建筑师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最后一个方面来自于影响研究,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主要还是一种输入影响,即西方建筑思想对中国的单向影响---有选择的影响。另外一些文章中也表达了类似 的观点:建筑师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如曾坚在文章“中国建筑师的分代问题及其他”[《建
    筑师》(67):85-93]一文中分析了建筑师分类研究的困难之一在于中国建筑师“兼收并蓄”
    的精神。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分代方法是基于以下原则:“时间上每隔20年左右算一代:
    结合建筑师的师承关系进行分代;根据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以及每一时期建筑师对
    建筑事业的发展所起到的历史作用进行分代”。从中国建筑师的分代问题可以看出建筑师思
    想观念的变化以及中国建筑思潮的变化是相对缓慢的,远不及西方建筑师的变化之巨。本
    文认为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社会及相应制度的变化,尤其是个体的自由、个体的独立性从未
    真正实现,现代性对个体的自由的强调在中国长期被忽略,因此,建筑领域的现代性尚朱
    完成。
    铩颷1]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
    [2]杨永生:《中国四代建筑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该书将中国建筑师分为四代:第一代是清末到辛亥革命(1911年)间出生的,多留学国外;第二代是20世纪 10年代到20年代出生,解放前大学毕业;第三代是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出生.解放
    后大学毕业:第四代出生于解放后,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接受的大学教育。
    铩颷1]有关叙事、宏大叙事的定义详见第4章。
    铩颷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0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279
    [3]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899
    [4]最早提出“读图时代”这个词的是广州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女士,她认为“读图”“比‘看图'要更进一步,更深一层,更能将图像的地位提高一个台阶,而不是以往我们一直处于一个纯文本占绝对优势的地位。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更具主动性,而不是走马观花 地,仅为了看图而看图,这图里面和外面都有许多牵连何关系的,我们要‘读'的就是这
    些”。引自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91。有学者认为图像在当下社会风行的原因主要是:“信息社会的技术支持,部市社会的
    现代情绪和市场社会的商业原则”。作为大众形态之属的图像具有两大功能:“审美作用和
    娱乐作用”,即“形式上的‘无用之用',内容上的‘展卷玩赏”'。见王文英、叶中强主编: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83-190。
    铩颷1]顾恺之认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按:指建筑]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顾恺之《论画》)。张彦远则认为:“至于台榭[按:指建筑],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张彦远《历代传名画记》)。
    [2]图片来源:http://www.abbs.com.cn/bbs/actions/archive/post/1918531_0.html
    铩颷1]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
    铩颷1]朱剑飞:“人性空间的出现”,崔恺:《工程报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79
    [2]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4
    [3]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4。书中认为“消费文化”的范围要大于“消费主义文化”的范围。
    [4]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4。书中认为“消费文化”的范围要大于“消费主义文化”的范围。
    [5]消费、消费主义、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消费主义文化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见华霞虹:《消融与转变--消费文化中的建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论文,2007:20-31
    铩颷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06-231
    铩颷1][法]布西亚J.:《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2-224
    [2]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60
    铩颷1][美]托夫勒A.:《未来的冲击》,孟广均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200
    铩颷1]张莉认为“突围是一种对生存惯性的超越,对‘存在的被遗忘'的发现”。“当代中国建筑界的集体突围基本上呈现出‘彼此呼应'的总体特征,但并不排除在个体之间为寻求突破而进行的酝酿沟通中存在有‘一呼而应'的可能性”。见张莉:“集体式突围表演”,《新建筑》,2006(2):87-89。本文的“突围”则指个体意识的觉醒。
    [2]张莉:“集体式突围表演”,《新建筑》,2006(2):87-89
    铩颷1]张莉:“集体式突围表演”,《新建筑》,2006(2):88
    [2]王明贤:“空间历史的断想--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性作品展始末”,见蒋原伦主编:《今日先锋》(8),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8
    [3]资料来源:蔡瑜:《中国当代建筑集群设计现象研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6:24
    铩颷1]戴路:“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的群体特征”,《天津大学学报》,2003(4):166-168
    [2]朱剑飞:“批评的演化: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时代建筑》,2006(5):59
    铩颷1]朱剑飞:“批评的演化: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时代建筑》,2006(5):59
    铩颷1]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63
    [2]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
    [3]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
    铩颷1]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70-271
    [2]余同元:《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论文,2005:30-31
    [3]经验性技术指的是依据长期实践经验(没有上升到科学理论高度)而创造或发明的物质手段以及方法、技能、技巧等,是以经验为前提的技术。
    [4]学术界关于中国营造学社成立的时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于1929年,第二种说法是成立于1930年。崔勇博士认为以朱启钤的演讲词为发端,中国营造学社应该是于1930年3月16日正式成立,办公地点临时设在北平珠宝子胡同七号。见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3-64
    [5]中国古代把建造房屋以及从事其他土木工程活动统称为“营建”、“营造”。汉语的“建筑”引自日语中的“建築”,当代“建筑”一词具有多重的含义,也是一个具有歧义性的概念,它可以指“构筑”(动词),也可以指“建筑物”(名词)或者“建筑艺术”,可以指代建筑行业.也可以指建筑学科,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建筑的多义性导致了建筑实践的混杂和多样性。建造、艺术、建筑物、建筑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仅仅只是概念的差异所能体现出来的,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建筑实践活动。建筑的含义也就包含在这 丰富与暖昧之中。
    铩颷1]范文照:“中国建筑师学会缘起”,《中国建筑》创刊号,1931年11月
    [2]范文照:“中国建筑师学会缘起”,《中国建筑》创刊号,1931年11月
    [3]发刊词:“献给天才的建筑家”,《新建筑》创刊号,1936年10月
    [4]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9
    [5]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6
    铩颷1]转引自 Tom Spector,The Ethical Architect:the Dilemma of Contemporary Practic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1:8 中的引注,于该书211页引注4有详细引注
    [2]Tom Spector,The Ethical Architect:the Dilemma of Contemporary Practice,H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1:8
    铩颷1]Tom Spector,The Ethical Architect:the Dilemma of Contemporary Practic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1:10
    [2]Thomas Hobbes,The Leviathan,Amherst,NY:Prometheus Books,1988:69
    [3]相关理论参见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以及 David Gauthier,Morals by Agreement,Oxford:Clarendon Press,1986
    [4]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4,13。以及 David Gauthier,Morals by Agreement,Oxford:Clarendon Press,1986:10。
    [5]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铩颷1]Dana Cuff,Architecture:the Story of Practice,Cambridge:MIT Press,1992
    [2]日本建筑学会编:《建筑企划实务》,黄志瑞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Tom Spector,The Ethical Architect:the Dilemma of Contemporary Practic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1:21
    铩颷1][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中嘉、陈朝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8-359
    [2]秦红岭:《建筑的伦理意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92
    [3]赵汀阳:《论可能生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20
    铩颷1]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9
    [2]Andy Pressman:Professional Practice 101:A Compendium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Stategies in Archeture,John Wiley & Sons,Inc.,1997:28
    [3]Andy Pressman:Professional Practice 101:A Compendium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Stategies in Archeture,John Wiley & Sons,Inc.,1997:28
    [4]Andy Pressman:Professional Practice 101:A Compendium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Stategies in Archeture,John Wiley & Sons,Inc.,1997:28
    铩颷1][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吴启雯、李晓畅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040
    [2][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吴启雯、李晓畅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21-122
    [3][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吴启雯、李晓畅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61 http://www.abbs.com.cn/topic/read.php?cate=2&recid=13923,2005年7月10日
    铩颷1]李巨川:“关于《在武汉画一条30分钟长的直线》”,《上海艺术家》,2002(Z1):101
    [2]李巨川:“关于《在武汉画一条30分钟长的直线》”,《上海艺术家》,2002(Z1):101
    [3]李巨川:“建筑测量--24层楼到底有多高?(纪念陈宝莲)”,《时代建筑》,2003(5):92
    [4]“实用艺术通常指的是对日常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对象更多侧重于与其比较有限的物 质功能结合的一种美的加工,任务远比建筑简单,对象远比建筑为小,效果也更有限”。萧
    默:“‘白马非马'及其他--‘建筑艺术'的概念及其属性”,《萧默建筑艺术论集》,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60
    铩颷1]图片来源:http://www.abbs.com.cn/bbs/actions/archive/post/333591938_9.html?tpg=1
    [2]顾丞峰:“下一个乌托邦”.http://arts.tom.com/1029/2004/7/29-54944.html
    [3]http://bbs.far2000.com/viewthread.php?tid=58427
    [4]顾丞峰:“下一个乌托邦”,http://arts.tom.com/1029/2004/7/29-54944.html
    铩颷1]翟永明:“谁服从谁的意志?”,《读书》,2005(2):153
    [2]翟永明:“谁服从谁的意志?”,《读书》,2005(2):153
    [3]资料来源:http://bbs.far2000.com/viewthread.php?tid=58427
    [4]资料来源:http://bbs.far2000.com/viewthread.php?tid=58427
    [5]资料来源:http://bbs.far2000.com/viewthread.php?tid=58427
    铩颷1]陈淑瑜:“没有身份的身份--艾未未访谈”,《时代建筑》,2006(2):13
    [2]陈淑瑜:“没有身份的身份--艾未未访谈”,《时代建筑》,2006(2):12
    [3]陈淑瑜:“没有身份的身份--艾未未访谈”,《时代建筑》,2006(2):15
    [4]资料来源:http://bbs.far2000.com/viewthread.php?tid=58427
    铩颷1]杨应时:“西方语境中的‘独立策展人'及其在中国的兴起”,《艺术·生活》,2007(1):21
    [2]杨应时:“西方语境中的‘独立策展人'及其在中国的兴起”,《艺术·生活》,2007(1):21
    [3]图片来源:http://www.abbs.com.cn/bbs/actions/archive/post/333591938_4.html?tpg=1
    [4]朱其:“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和独立策展人”,《艺术·生活》,2002(2):8
    [5]杨应时:“西方语境中的‘独立策展人'及其在中国的兴起”,《艺术·生活》,2007(1):22
    [6]朱其:“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和独立策展人”,《艺术·生活》,2002(2):9
    铩颷1]黄伟林:“文人·学者·知识分子”,《南方文坛》,2003(2):15
    铩颷1]黄伟林:“文人·学者·知识分子”,《南方文坛》,2003(2):15-16
    [2]“知识分子”(intelligentsia)一词最早源于俄文инте ллигенчия,出现于19世纪的俄国。一批身处上层社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俄国人,对当时的俄国土流社会采取了一种批判的态度,因此他们被称为“知识分子”。而在19世纪末的法国,发生了“德雷福斯”事件,左拉、雨果等文人发表了题为《知识分子宣言》的文章,他们也因此被称为“知识分子”。
    [3]张爱华、储德天:“公共知识分子何以可能?”《社会观察》,2004(5):36
    [4]李欧梵、季进:“再谈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
    [5][法]J-F.利奥塔:《政治著作选》,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93:3
    [6]李惠国,黄长著:《重写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
    铩颷1]许纪霖、陈思和、蔡翔、郜元宝:“道统、学统与政统”,《读书》,1994(5):48
    [2]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死亡了吗?”,《出版参考》,2003(15):9
    [3][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
    [4]冯黎明:《技术文明语境中的现代主义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
    铩颷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9
    [2]黄伟林:“文人·学者·知识分子”,《南方文坛》,2003(2):16
    [3]黄伟林:“文人·学者·知识分子”,《南方文坛》,2003(2):16
    [4]陈冬生:“‘公共知识分子'话语及其公共性辨析”,北京:《理论视野》,2005(6):56
    铩颷1]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0
    [2]陈冬生:“‘公共知识分子'话语及其公共性辨析”,北京:《理论视野》,2005(6):56
    [3]陈冬生:“‘公共知识分子'话语及其公共性辨析”,北京:《理论视野》,2005(6):59
    [4]杨宁:《后工业时代建筑师角色内容的转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论文,2005:9-11
    铩颷1]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6
    [2]1996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的《国际建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建筑教育的宪章》中未来建筑教育的目标,也是职业建筑师的目标。
    铩颷1]祝培源:《生活形态的重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1999
    [2]空间形态是指“空间的物形编排组织,提供人们的生活场地”(“形”的概念)和“空间的物形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并联系以往的经验所体现出来的情态,具体表现为环境的氛围”(“态”的概念)。
    [3]生活形态表现为“社会结构的组织:生产结构、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组织、人口结构等”(“形”的概念)和“由此体现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地方习俗、人格结构等”(“态”的概念)。
    [4]祝培源:《生活形态的重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1999:3
    [5]资料来源:祝培源:《生活形态的重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1999:2
    铩颷1]祝培源:《生活形态的重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1999
    [2]周宪:“文化研究”,《文艺研究》,2002(4):29
    [3]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76-178
    铩颷1][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62
    [2]何清:“陈思和教授的人格理想和学术道路”,上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105-107
    铩颷1]何清:“陈思和教授的人格理想和学术道路”,上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103
    [2]何清:“陈思和教授的人格理想和学术道路”,上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103
    [3]“人文主义”的英文名是humanism,它是个外来词。它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的回归,借此来反对欧洲的宗教束缚,这些人被称为“人文学者”,他们所采用的知识被称为“人文主义”。19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人文学科,它是指对人的知识的研究。中国的“人文”两字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人世间的各种事物,与西方的“人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西方意义上的“人文主义”源自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并创办杂志《学衡》传播这一思想。学衡派认为人文主义无东西方之分,具有普适性价值。李欧梵、季进:“再谈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
    铩颷1]陈喆:《建筑伦理学概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
    [2]陈喆:《建筑伦理学概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1
    [3]李欧梵:“人文精神的现代化”,《解放日报》2007-8-12,第8版
    [4]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传》,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207
    铩颷1]宋建军、石培华、肖金成:“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实情”,中国发展观察网站,2005年3月,http://www.chinado.cn/ReadNews.asp?NewsID=255
    [2]SongJian,Tuan ChiHsian and Yu Jing-yuan,Population Control in China,Theory andApplication,Preager Press,New York,1985
    [3]杨帆、阎小培:“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居住状况分析”,《城市问题》,2000(4):21
    [4]从2000年开始,我国老年人(60岁以上)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10%,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就属于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27.8%,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
    铩颷1]转引自:邓建伟、卢健松:“关于农宅建设的调查与思考”,《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13
    铩颷1][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08
    [2]布正伟:“建筑师的类型与设计服务型建筑师的培养”,《建筑学报》,2004(1):70
    铩颷1]李汉林,渠敬东:“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5):2
    [2]辛会芳:“从涂尔干‘职业群体'的社会整合观看中国和谐社会之建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11
    [3]图片来源:http://www.abbs.com.cn/bbs/actions/archive/post/1043393_1.html
    铩颷1]万勇、王玲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住区规划应对策略”,《城市问题》,2003(6):13
    [2]图片来源:http:www.abbs.com.cn/topic/read.php?cate=2&recid=5964
    铩颷1][美]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新世纪七点--一个不合时宜的宣言(1999年UIA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会议主题发言)”("Seven Points for the Millennium,an UntimelyManifesto"),The Architectural Review,Nov.1999:78转引自朱涛:“是‘中国式居住',还是‘中国式投机+犬儒'?”,上海:《时代建筑》,2006(3):45
    [2]图中黄色部分为城中村,与深圳豪宅相邻。图片来源:http://www.abbs.com.cn/topic/read.php?cate=2&recid=5964
    铩颷1]金经元:“规划师的‘奶酪'与伦理”,《规划师》,2002(7):13
    [2]张庭伟:“知识·技能·价值观--美国规划师的职业教育标准”,《城市规划汇刊》,2004(2):7
    [3]黄雯:“当代中国建筑的价值缺失”,http://www.abbs.com.cn/topic/read.php?cate=2&recid=13923,2005年7月10日
    铩颷1]朱怿:“多元视野下的建筑美观”,北京:《建筑学报》,2005(1):75-76
    [2]见文理平:“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综述”(上),《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3):119-134:“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综述”(下),《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4):123-139
    [3]赵劲松:《英雄主义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010-084
    铩颷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
    [2]张德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的社会功能”,《文艺研究》,2002(4):23
    [3][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9
    铩颷1][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0
    [2]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3):9-11
    铩颷1]张永和:“第三种态度”,《建筑师》,2004(4):24
    [2]金可武:“当设计成为一门生意”,《时代建筑》,2004(6):74
    [3]张晶晶:“近十年顾城研究述评”,《文教资料》(初中版),2004(20):27
    铩颷1]张颐武:“一个童话的终结--顾城之死与当代文化”,《当代作家评论》,1994(2):98-100
    [2]曾昭奋:“大剧院设计和使用的民主性”,《建筑报》,1998/09/22:7
    [3]贺承军:“国家大剧院方案面向北京市民”,《建筑报》,2000/10/05
    铩颷1][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3,16-17
    [2][美]杰弗里·C·戈德法布:《“民主”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杨信彰等译,沈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35
    [3][美]杰弗里·C·戈德法布:《“民主”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杨信彰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35
    铩颷1]胡恒、王群:“何为先锋派--先锋派简史”,《时代建筑》,2003(5):26
    [2]莫天伟、赵巍岩等:“明星运作”,《时代建筑》,2003(4):71
    [3][德]华尔德·格罗比斯:《新建筑与包豪斯》,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25
    铩颷1][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吴启雯、李晓畅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064
    铩颷1]转引自高兵:“呼唤崇高--21世纪文学精神的价值取向”,《河北学刊》,2001(11):69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0
    铩颷1]高瑞泉、袁进、张汝伦、李天纲:“人文精神寻踪”,《读书》,1994(4):73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94
    [3]徐贲:“当今社会的现代犬儒主义”,《时代潮》,2001(17):35
    铩颷1]秦红岭:《建筑的伦理意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92
    [2]金钊:“转型期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对策”,《唐都学刊》,2003(4):79-80
    [3]杨新民:“原始建筑的本质及其现代启示”,《建筑师》,47期:42
    铩颷1][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
    [2]Songjian,Tuan ChiHsian and Yu Jing-yuan.Population Control in China,Theory andApplication,Preager Press,New York,1985
    [3][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
    铩颷1]城乡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存在着两大部分:一是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统部门,包括农业和某些小型商业以及服务业:另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部门,主要是工业生产。现代部门的工业生产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进行投资与资本扩张,再吸收第二轮剩余劳动力。如此循环,直到乡村剩余劳动力消火,传统部门得以迅速增长。这样,二元的经济结构终于转换为一元的现代经济。
    [2]邓鸿勋、陆百甫主编:《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就业创业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2 的机制性的东西,因此,本文认为“公共空间”的译法更准确。有学者认为城市公共空间
    如酒吧、咖啡馆等只是一种“熟读西方文化谱系后的想象性移植”,并非真正的哈贝马斯的
    民主政治的“公共领域”。因为“公共领域”的形成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要有一
    个能够充分聚纳社会各阶层的公共载体,但上海酒吧是城市功能定位的产物和文化消费结
    构分层的结果,并不像西方酒吧或咖啡馆,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深厚的平民性或广泛的参与
    性。二是要有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的参与,但中国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公共交流
    空间,三是取决于参与者中,具有支配性的社会心理内涵。上海酒吧的参与主体大多是中
    国经济政策的得益者,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种与国家权力相对的民间社会力量
    或公众意识。除了这三个因素之外,还有宏观体制背景的制约,包括文化体制和意识形态
    氛围。因此,他认为,上海酒吧是一个可供选择的,使人感到舒心适意的文化消费空间之
    一。见王文英、叶中强:《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2-33。
    铩颷1]费菁:《超媒介:当代艺术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7
    铩颷1]ABBS编:《ABBS2002-2003--建筑论坛精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
    [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283
    铩颷1]陈思和:“试论中国知识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上海文化》,1993创刊号
    [2][加]大卫·莱昂(David Lyon):《后现代性》,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37-38
    [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37
    [4]哲学“自我”的意义指:第一,自我不单纯指自己的身体及肉体活动的承担者,更重要的是,自我是一种意识,是思维活动的主体、始作俑者。个体主要依靠理性反思的自我意识才能把自己与客观对象区分开来。第二,“自我”不仅表示一个对个体生存与价值、实践活动的经验性内容的反思,而且还表示对这主体的本质--同一性的那个最深的层次进行 反思和把握,“自我”的意识是一切意识活动最终的根源和依据。第三,自我只有在与对象
    世界--非我的关系当中,才能获得真实的存在。这样看来,自我是一个人从主观反思的
    角度来把握自身存在的一个极限性概念,这个概念使同时态中一个人的各种活动和意识同
    一起来,使一个人在历史态中变化万千的思想和生命保持着同一。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
    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76。
    铩颷1]阿兰·图海纳(Alain Touraine)“把主体定义为一个个体的愿望,它创造了个人历史,赋予了个人生活经验的全部领域以意义……从个体转化成主体有赖于两种身份的必然结合:一个是相对于共同体的个人,另一个是相对于市场的个人”。主体并非个体,即使它是由个体、在个体中产生。主体是集体的社会行动者,通过主体,个体才在自身的经验中达到了完整的意义。转引自[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
    [2]Peter Straffon & Nick Hayers:A Student's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Edward Arnold,1988:87
    [3]从存在论意义上讲,确定性是指世界所具有的秩序化状态;从认识论意义上讲,确定性是指人类能够凭借自身的理性能力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内在秩序,进而建构起一个逻辑连贯的理论体系:从价值论意义上讲,确定性是人们能够设定一种有效的价值体系以指导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得一种意义感。见吴玉军:《非确定性与现代人的生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论文,2005:12-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452
    [5][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68
    铩颷1]叙事是西方叙事学的核心概念,如今已经渗透到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中,成为一种多门学科共享的核心术语。现代意义上的叙事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理解方式,它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人类在时间中认识世界、社会和个人的基本方式。
    [2][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5。
    铩颷1]文本的概念,巴特认为文本不是作品,也不是客体,它产生于作者与文字间的关系空间,它是一个生产场所。文本也是一种意指实践,其核心是矛盾形式出现的多元性,文本作为生产活动,是作者与读者相遇、进行语言游戏的场所,是生产的过程。文本是意指,而意指是一个过程。文本的主体服从能指的逻辑。意指不是意义,不是交流,不是再现,也不是表达。陈永国:“互文性”,《外国文学》2003(1):78
    [2]利奥塔将“知识”区分为科学和叙事,利奥塔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力”(competence)。科学主要指“知道什么”。知识的合法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何为知识”?与“谁决定什么是知识?谁知道什么需要被决定”?
    [3][美]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常姝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4]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
    铩颷1]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6
    铩颷1]王辉:“迷狂的北京”,上海:《时代建筑》,2003(2):47
    铩颷1]许江:“眺望城市”,上海:《时代建筑》,2003(1):21
    铩颷1]图片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year/2004-08-19/26/474031.shtml
    铩颷1]秦蕾:“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展实录”,《时代建筑》,2003(5):44-47
    铩颷1]图片来源: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许江:“都市的乡愁”,《北京规划建设》,2003(5):74
    [3]饶小军:“实验建筑:一种观念性的探索”,上海:《时代建筑》,2000(2):13
    铩颷1]饶小军:“实验建筑:一种观念性的探索”,上海:《时代建筑》,2000(2):13
    [2]图片来源:http://www.hyzonet.com/prose/liuyichun_window/WINDOW%20WALL%20OR%20NOT.htm
    铩颷1]黄雯:“当代中国建筑的价值缺失”,http://www.abbs.com.cn/topic/read.php?cate=2&recid=13923,2005年7月10日
    [2]朱怿:“多元视野下的建筑美观”,北京:《建筑学报》,2005(1):75-76
    [3]吴叡人:“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
    铩颷1]Peter Bürger,The Decline of Modernism,University Park: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press,1992:6
    [2]数据来源:张勃:“近二十年来北京建筑艺术的三种风气及其未来动向”,《时代建筑》,2003(2):13
    铩颷1][美]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嫒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51
    [2]林震:“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台湾研究集刊》,2001(2):68
    [3]Ross Poole,Morality and Modernity,Routledge,1991:95
    [3]王岳川、尚水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66。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并非是大一统的格局,历史上的中国,分裂的时间大大多于统一的年代,见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三联书店:1994。但这一事实并不能否定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大一统是一种理想的格局。
    铩颷1]有学者认为这一点有别于古代建筑,“早期的建筑只是体现个人与外部的权力”。见Hasan-Uddin Khan,Contemporary Asian Architects,Koln:Taschen,1995:16
    [2]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35
    [3]象征追求意义大于形象或结构本身,追求意在言外的效果。
    铩颷1]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意志表象的世界,意志是不能遏制的冲动,是欲求。
    [2]尼采认为强力意志不是一种存在,不是一种声称,而是一种激情。一切意义都在于强力意志。生命充满着强力意志。
    [3]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理的肉身冲动就是“原欲”,它是生命的本质力量。
    [4]拉康认为欲望的产生假定了他人的存在,欲望只能在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产生。
    [5]德勒兹认为欲望不仅是个人而且是整体社会发展的动力,一切事物都处在生产中,生产的过程就是欲望的过程,欲望的生产就是生产的生产。
    [6]程文超等:《欲望的重新叙述》,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1
    [7]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指的是贯穿于消费(主义)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它侧重于思想观念的层面,而消费文化侧重于物质的、实践的层面。见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4
    铩颷1]Matin Heidegger,Nietzsche,Volumes three and four,Harper,San Franciso,1991:218
    [2]Georg Simmel,The Philosophy of Money,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90:204
    铩颷1][英]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龚国杰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97-198
    [2][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9
    [3]冯黎明:《技术文明语境中的现代主义艺术》,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37
    [4][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15
    铩颷1]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6
    [3][法]勒·柯布西埃:《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
    [4]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铩颷1][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18-219
    [2]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86
    [4]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87
    铩颷1][美]埃·弗罗姆:《占有或存在》,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3
    [2][美]埃·弗罗姆:《占有或存在》,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5
    [3][美]埃·弗罗姆:《占有或存在》,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2
    [4][美]埃·弗罗姆:《占有或存在》,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2-23
    [5][美]埃·弗罗姆:《占有或存在》.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59
    [6][美]埃·弗罗姆:《占有或存在》,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3
    铩颷1][美]埃·弗罗姆:《占有或存在》,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4
    铩颷1]资料来源:www.ccgov.org.cn/baixing/baigz20061116_001.htm
    [2]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 and Sze Tsung Leong(eds.),Project on theCity1:Great Leap Forward,Koln:Taschen,2001,coverpage
    铩颷1][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185-186
    铩颷1]罗贻荣:《文学·自我·传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78
    铩颷1][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侯东民译,陈维正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8
    [2][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侯东民译,陈维正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73
    [3][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侯东民译,陈维正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73
    [4][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侯东民译,陈维正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93
    铩颷1]涂险峰:“商品化与人的价值的无根性”,《文学评论》,2001(6):58-59
    铩颷1]肖丰、任建军:“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13
    [2]肖丰、任建军:“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一个现实的文化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84
    [3]肖丰、任建军:“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一个现实的文化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83
    铩颷1][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0
    [2]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4):208
    [3]黄庭:《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
    铩颷1][前苏联]伊·谢·科恩:《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佟景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33
    [2]“人格”是个体的人或群体的人所占有的特定格位。在哲学意义上讲人格或在伦理、法学、社会学意义上讲人格,第一,它不仅指这个人在物理上或生理上所特有的格位或存在状况,它还指人的心理、伦理方面的状况与独特性所构成的品位;第二,人格是一个人的本质特征和各方面属性之总和,这种总和标志出一个人的存在与否和怎样存在,用这个根据不仅可以把人与物区分,还可以把此人与彼人、和其它所有人区分开,使此人成为相对独立的存在,并具有了相对独立的价值与意义。第三,人格指的是个体的特殊性,同时,它也指特定时期、特定民族、阶级的人们所共有的群体特殊性。另外,人格也包含了人的类本性内容。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与个体性》,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74。自我、人格、个体性的区别:自我是一个人的内在地把握其个体存在概念,是内住个体意识的最高统一;人格是外在地把握一个人的个体存在,是外在的个体意识的最高统一;个体性则是在与群体、整体相对应的意义上把握一个人的存在。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与个体性》,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77。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1
    [4][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顾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448
    铩颷1]韩晓峰、车温勃:“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心理学新探》,2004(2):11
    [2][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41
    [3]《申江服务导报》 2002年12月18日C1版
    铩颷1]M.London,S.A.Stumpf:Reading,Managing Careers,MA:Addisorr Wesley,1982
    [2]Jeffrery H.Greenhaus,Gerard A.Callanan,Veronica M.Godshalk:Career Management,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Tom Spector,The Ethical Architect:the Dilemma of Contemporary Practic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1:5
    [4]陈思和:“我往何处去--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文艺理论研究》,1996(3):10
    [5]陈思和:“试论中国知识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上海文化》,1993创刊号
    [6]陈思和认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上保留了旧式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他们离开庙堂以后,就自觉在庙堂外搭建起一个“民间庙堂”,发挥他们议政参政,干预现实,批判社会的作用,并以这种自觉地现实战斗精神为一种价值取向,他将其称为“广场意识”。广场的对象不是庙堂,而是民众。见陈思和:“我往何处去--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文艺理论研究》,1996(3):12
    [7]陈思和:“我往何处去--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文艺理论研究》,1996(3):10
    铩颷1]陈思和:“我往何处去--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文艺理论研究》,1996(3):11
    [2]陈思和:“我往何处去--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文艺理论研究》,1996(3):11
    [3]段炼:《世纪末的艺术反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
    [4]段炼:《世纪末的艺术反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
    铩颷1][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225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76
    [3]郭湛,《主体性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195
    铩颷1]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论纲)”,《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
    铩颷1][法]勒·柯布西耶基金会编:《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牛燕芳,程超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6
    [2]Mcluhan,Marshall;Fiore,Quentin: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An Inventory of Effects.NewYork:Bantam,1967:157
    [3]费菁:《超媒介:当代艺术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0
    [4]John Rennie Short and Yeong-Hyun Kim:Globalization and the City,Pearson:Prentice Hall,1999:95
    铩颷1][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2][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
    [3]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1-122
    [4]M.Heidegger,The Question of Being,New Haven: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ess,1958
    铩颷1][美]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97
    [2][美]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97
    [3]参见[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铩颷1]褚瑞基:《建筑历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014
    [2]王鲁民:《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与占统治地位的建筑观念》,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1989:32。由于等级制度是按照个人的政治、法律身份来确定的,它并不致力于区分具体人之间的差别,而主要是体现社会阶层或阶级之间的差异,这就使得一定的建筑形象成为具有相同身份的人的共同标志。简而言之,即,区分阶层而非个人。
    铩颷1]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996:422-425
    [2]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996:422-425
    铩颷1]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996:216
    [2]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6:218
    铩颷1]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203
    [2]源自http://203.64.174.68/non-cgi//usr/14/14_38_1.jpg
    铩颷1]吴焕加:“建筑与解构论”。北京:《建筑学报》,1996(3):32
    [2]周剑云:“解构不是一种风格”,北京:《世界建筑》,1997(4):68-72
    [3]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蒙太奇一词可以追溯到+OAB,C2这个词,+OAB,C2是法语中建筑学的词汇,指构成装配。电影中的蒙太奇指镜头组接,即从主题、叙事、情节、情绪、节奏和修辞的需要出发,把影片中的内容分解为不同段落、场景和镜头,然后把他们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快慢不同的节奏。它既是画面与画面之间的承继关系,也包括时间与空间、音响与画面、画面和色彩等相互间的组合关系。蒙太奇效果来自两个画面的随意性或非随意性组合,相互关联的两个画面能感知他们的意识中唤起单独的一个画面所没有的概念、情绪和情感。参见吴宣:《建筑设计与蒙太奇思维》,《华中建筑》,2003(2):59
    铩颷1]Niklas Luhmann(尼克拉斯·卢曼):Generalized Media and the Problem of Contingency,(《普泛化媒体与偶发性问题》).New York:Free Press.1976年版.第二卷:512
    [2]Roland Barthes(罗兰·巴特):The Fashion System(《时尚系统》),Matthew Ward和RichardHoward译,New York:Hill and Wang,1983年版:288,原版发行于1967年
    [3][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周宪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6
    铩颷1]车飞:“激变的城市--大都市的流行研究报告”,http://www.zustart.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34
    铩颷1][美]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见《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35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4-5
    [3]Coleridge,S.T.Miscellaneous Criticism,ed,T.M.Raysor,London,1936:30
    [4]Fletcher.Angus.Allegory:The Theory of a Symbolic Mode.Ithaca.Cornell UP.1964:2
    [5]张颐武:“面对困惑与挑战--90年代文化与文学的选择”,《建筑师》(63),1995:16
    铩颷1]张颐武:“面对困惑与挑--90年代文化与文学的选择”,《建筑师》(63),1995:16-17
    [2]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6
    [3]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41
    铩颷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4-155
    [2]图片来源: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1&id=336103145&sty=1&tpg=2&age=0&ppg=5
    [3][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7
    铩颷1][法]鲍德里亚: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he University 0f Michigan Press,1994
    [2]“表征”(represent)的不同理论:“反映论的或模仿论的途径提出词(符号)和事物之间的一种直接和透明的模仿或反映关系。意向性的理论把表征限制在其作者或主体的各种意向中”。构成主义看来,意义不是先验地存在于某种事物之中,等待一个外部的“发现”或者垂顾,意义是在人们认识某种事物的同时被生产、被建构出来的。语言符号支持了这种生产或者建构的实践。语言符号的成规惯例设定了事物如何呈现,同时设定了意义解读的基本框架。这时的符号和事物之间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指代关系,符号自身所构成的表征系统内在地控制了人们的认识程序.组织人们的认识视野--包括一些抽象的甚至纯粹虚构的概念,例如幸福、友谊或者天使、恶魔、地狱,如此等等。霍尔解释说,所谓的“表征系统”“并不是由单独的各个概念所组成,而是有对由各个概念的组织、集束、安排和分级,以及在它们之间建立复杂联系的各种方法组成。
    [3][法]鲍德里亚: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6
    [4][法]鲍德里亚: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6
    铩颷1]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996:218
    铩颷1]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1:244
    [2]2002年11月召开的第14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会议的主题即为“如何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
    [3]周建军:“上海市郊区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理想空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6):8
    铩颷1]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意见,详见http://unplan.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APCITY/UNPAN005630.pdf
    [2]周鸣浩、薛求理:“上海身份:‘一城九镇'的文化动机”,《全球化冲击--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07-108
    [3]周鸣浩、薛求理:“上海身份:‘一城九镇'的文化动机”,《全球化冲击--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10
    铩颷1]吴家骅:“论‘空间殖民主义'”,《建筑学报》,1995(1):38
    [2][德]维尔纳·桑巴特(W.Sombart):《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侯小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5
    [3][美]爱德华·索亚(Soja,Edward W.):《第三空间》,陆扬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3-24
    [4]叶黎:“被建筑的能量撞击:目击青浦新城大师讲坛”,上海:《文汇报》,2006/6/12第13版
    铩颷1]图片来源:薛求理:《全球化冲击--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铩颷1][荷兰]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广普城市”,王群译,北京:《世界建筑》,2003(2):64
    铩颷1]许江:“都市的乡愁”,《北京规划建设》,2003(5):74
    [2]许江:“都市的乡愁”,《北京规划建设》,2003(5):75
    铩颷1]朱文一:“当代北京建筑‘词典'”,北京:《建筑学报》,2004(7):37
    铩颷1]周洁:“建构:作为一种选择”,《建筑学报》,2003(10):47-49
    [2]胡莹:“建构--对建筑本体的还原”,《华中建筑》,2003(1):33-35
    [3]周洁:“建构:作为一种选择”,《建筑学报》,2003(10):47-49
    [4]周洁:“建构:作为一种选择”,《建筑学报》,2003(10):47-49
    [5]Meler E.:The Architectural Detail-Dutch Architects Visualize Their Concepts.Rotterdam:NAi Publishers,2002
    铩颷1]Heidegger,M.Poetry,Language,Thought.New York:Happer & Row,1971
    [2][法]托多罗夫T.:《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铩颷1]周剑云:“解构不是一种风格”,北京:《世界建筑》,1997(4):68-72
    铩颷1]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中国社会科学》,2001(1):156
    [2]傅刚、费菁:《都市村庄》,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98
    [3]该城中村与高档居住区一水之隔。图片来源:http://www.abbs.com.cn/topic/read.php?cate=2&recid=5964
    铩颷1]傅刚、费菁:《都市村庄》,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98
    [2]图片来源:http://www.abbs.com.cn/topic/read.php?cate=2&recid=5964
    铩颷1][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路易斯·康与学生的对话》,张育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9
    铩颷1][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战争:现代与后现代的争论》,摘自: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著:《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1-32
    [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98
    [4][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吴启雯、李晓畅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15
    [5]段炼:《世纪末的艺术反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0
    [6]1960年代早期,音乐家弗林特(Henry Flynt,1940-)在《随笔:概念艺术》一文中,生造了“概念艺术”(Concept Art)一词,它是对热衷于时尚和凯吉的弗林特所有乐稿、笔记、宣言、诗歌等文字文件的总称。弗林特认为概念艺术的关键是将概念作为材料的艺术,正如音乐是构成音乐的材料,语言则限定视觉艺术的含义。直到后几年列维(Sol Lewitt,1928-)相继发表了《概念艺术选段》和《概念艺术选句》,才使“概念艺术”(Concept Art)在视觉艺术领域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广为人知,并用来描述1960-1970年代欧美出现的、不同于传统 视觉艺术中主要以物体图像为构成元素的作品,不注重物体而注重观念,亦称“观念艺术”
    (Idea Art)、“信息艺术”(Information Art)。见:费菁:《超媒介:当代艺术与建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1
    铩颷1]唐晓兰:《观念艺术的源流与发展》,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3
    [2]张晓凌:《观念艺术--解构与重建的诗学》,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22
    铩颷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1-32
    [2]“概念不一定说明该设计将采取何种形式,最重要的是,它表达出整个设计背后的理念,让设计有方向,并排除可能的变量”。见[荷]伯纳德卢本等:《设计与分析》,林伊星、薛浩东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5建筑设计“概念”的内涵具有如下特点:概念的外延进一步扩展:主观性增强;重视建筑对其使用者、观众的精神意义。见许凯:《建筑:作为概念的“媒介”--从观念艺术的视角看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概念化倾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4:28概念化倾向是指当代建筑设计领域中,在思维方法上受到了观念艺术的影响,把建筑作品视为传达概念媒介,把观众视为概念所指向的对象,把观众的行动参与或思维参与到作品当中作为作品概念实现的最终目标的建筑设计倾向。见许凯:《建筑:作为概念的“媒介”--从观念艺术的视角看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概念化倾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4:43
    [3]许凯:《建筑:作为概念的“媒介”--从观念艺术的视角看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概念化倾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4:45
    [4]吴政:“埃森曼和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世界建筑》,1991(1)
    [5]张永和:“张永和采访彼德·埃森曼”,《世界建筑》,1991(2)
    铩颷1]饶小军、姚小玲:“实验与对话--记5·18中国青年建筑师、艺术家学术讨论会”,《建筑师》(72):81
    [2]林少雄:“贾樟柯影像的文化底蕴”,《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
    铩颷1][法]莫里斯·梅洛-庞帝:《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6
    [2]李欧梵:“重绘上海文化地图--李欧梵教授5月16日在华尔师大的讲演”,《开放时代》,2002(5)
    [3]BuiltEnvironment-Cinemaand the City(2001),Alexandrine Press,Volume 26,Number 4Maggie Toy(Guest Editor),Architectture and Film,AD No 64,1994,John Wiley & Sons,Inc.February 1994Bob Fear(Guest Editor),Architecture + Film Ⅱ,AD No 70,2000,John Wiley & Sons,Inc.February 2000
    铩颷1]转引自: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著:《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6-37
    [2]王鲁民:《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与占统治地位的建筑观念》,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1989:22,27-33。
    铩颷1]许江:“都市的乡愁”,《北京规划建设》,2003(5):74
    [2]何清:“陈思和教授的人格理想和学术道路”,上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108
    铩颷1]周宪:“视觉文化的基本问题(专题讨论)”,《文化研究》,2007(8):29
    [2]来源:abbs举办的“2005年中国建筑界十大新闻评选活动”。
    铩颷1]朱涛:“八步走向非常建筑”,《建筑师》,2004(4):32
    [2]张永和:“第三种态度”,《建筑师》,2004(4):24
    [3]张永和:“第三种态度”,《建筑师》,2004(4):24
    [4]张永和:“第三种态度”,《建筑师》,2004(4):26
    [5]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
    [6]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
    [7]在“建筑与文学”学术研讨会中,建筑与文学被视作具有艺术性的特质,参见《建筑师》 (54)期登载的高介华、刘管平、张抗抗等的多篇文章内容。
    铩颷1]引自《时尚》杂志1997年对张永和的报导,转引自朱涛:“八步走向非常建筑”,《建筑师》.2004(4):33
    [2]朱涛:“八步走向非常建筑”,《建筑师》,2004(4):33
    [3]朱涛:“八步走向非常建筑”,《建筑师》,2004(4):33
    [4][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264
    铩颷1]柳亦春:“窗非窗、墙非墙--张永和的建造与思辩”,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8
    [2]朱涛:“八步走向非常建筑”,《建筑师》,2004(4):34
    [3]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
    [4]图片来源: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2
    [5]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8
    [6]http://www.hyzonet.com/prose/liuyichun_window/WINDOW%20WALL%20OR%20NOT.htm
    [7]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
    铩颷1]图片来源: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06-207
    铩颷1]史建:“超城市化语境中的‘非常'十年”,《建筑师》,2004(4):12
    [2]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6
    [3]图片来源: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9
    [4]张永和:“坠入空间--寻找不可画建筑”,《建筑师》,2003(10):16
    [5]张永和:“文学与建筑”,《重庆建筑》,2004(1):5
    [6]张永和:“坠入空间--寻找不可画建筑”,《建筑师》,2003(10):17
    [7]张永和;“坠入空间--寻找不可画建筑”,《建筑师》,2003(10):17
    铩颷1]朱涛:“八步走向非常建筑”,《建筑师》,2004(4):42
    铩颷1]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时代建筑》,2006(4):45
    [2]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时代建筑》,2006(4):47
    [3]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时代建筑》,2006(4):47
    铩颷1]彭怒:“本质上不仅仅是建筑”,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65
    [2]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6
    [3]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
    [4]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
    [5]彭怒:“本质上不仅仅是建筑”,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65
    铩颷1]彭怒:“本质上不仅仅是建筑”,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65
    [2]彭怒:“本质上不仅仅是建筑”,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67
    [3]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时代建筑》,2006(4):45-46
    铩颷1]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90-191
    [2]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6
    [3]董豫赣:“迷宫印象”,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9
    [4]董豫赣:“迷宫印象”,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7
    铩颷1]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6
    [2]图片来源: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6-87
    [3]彭怒:“本质上不仅仅是建筑”,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89
    [4]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7
    铩颷1]刘家琨:“给朱剑飞的回信”,《时代建筑》,2006(5):68
    [2]图片来源;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9
    [3]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93-194
    铩颷1]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0
    [2]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0
    [3]王澍:“反学院'的建筑师--他的自称、他称和对话”,《建筑师》2006(4):28
    [4]王澍:“反学院'的建筑师--他的自称、他称和对话”,《建筑师》2006(4):28
    [5]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07
    [6]图片来源: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8-69
    铩颷1]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2
    [2]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6
    [3]图片来源: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6
    [4]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3
    [5]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8
    [6]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8
    [7]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3
    [8]图片来源: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7
    铩颷1]李翔宁:“穿越曲径迷园--解读王澍”,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02
    铩颷1]张永和:“坠入空间--寻找不可画建筑”,《建筑师》,2003;(10):16
    [2]李翔宁:“穿越曲径迷园--解读王澍”,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02
    [3]张永和:“坠入空间--寻找不可画建筑”,《建筑师》,2003(10):16
    铩颷1]许凯:《建筑:作为概念的“媒介”--从观念艺术的视角看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概念化倾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4:34
    [2]张永和:“坠入空间--寻找不可画建筑”,《建筑师》,2003(10):16
    铩颷1]沈幼菁:“女性与女性建筑师”,《新建筑》,2005(1):70
    [2][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吴启雯、李晓畅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60
    [3]陈喆:“女性空间研究”,《建筑师》,2003(10):81
    [4]Francesca Hughes,edit.,The Architect:Reconstructing Her Practice,Cambridge:The MITPress,1996:ⅹⅴ
    铩颷1]项秉仁:“石头凝固历史时刻--介绍深圳沙头角中英街警世钟亭建筑设计”,《世界建筑》,2004(1):92
    [2]Francesca Hughes,edit.,The Architect:Reconstructing Her Practice,Cambridge:The MITPress,1996:ⅹ?
    铩颷1]孙继伟:“边缘处追索--上海青浦地域化城镇建设的探索”,《时代建筑》,2005(5):52
    [2]孙继伟:“边缘处追索--上海青浦地域化城镇建设的探索”,《时代建筑》,2005(5):52
    铩颷1]李武英:“青浦实践:不同寻常的解读”,《时代建筑》,2006(4)
    [2]转引自:李武英:“青浦实践:不同寻常的解读”,《时代建筑》,2006(4)
    [3]刘涤宇:“设计介入运作--建筑创作的一个机遇”,《时代建筑》,2003(3):42
    [4]张海涛、傅志强:“为了完善,必须建立标准”,《时代建筑》,2005(3):81
    [5]张海涛、傅志强:“为了完善,必须建立标准”,《时代建筑》,2005(3):81
    铩颷1]转引自:史建:“从‘走廊'到‘公社'”,《上海艺术家》,2002(Z1):28
    [2]陈旭晴:“设计·商业·管理--破茧成蝶的中国业主建筑师”,《时代建筑》,2005(3):81
    铩颷1]邝勇军:“空间有界,心灵无疆--WA·万科可能住宅设计竞赛(2006)”,《世界建筑》,2006(12):16
    铩颷1]汉斯·范·戴克:“荷兰建筑百年--本土都市主义,”,《世界建筑》,2005(7):17
    [2]汉斯·范·戴克:“荷兰建筑百年--本土都市主义,”,《世界建筑》,2005(7):17
    [3]汉斯·范·戴克:“荷兰建筑百年--本土都市主义,”,《世界建筑》,2005(7):17
    [4]汉斯·范·戴克:“荷兰建筑百年--本土都市主义,”,《世界建筑》,2005(7):20
    [5][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第二版),裴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
    铩颷1][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第二版),裴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
    [2][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第二版),裴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0
    [3][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第二版),裴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7
    [4]图片来源:http://www.abbs.com
    铩颷1]相关文章有朱涛:“大跃进--读解库哈斯的CCTV新总部大楼”,《新建筑》,2003(5):4-6:朱毅:“为央视算笔帐”,《新建筑》,2003(5):12-13:河清:“应当绞死建筑师?”《新建筑》,2003(5):13。
    [2]朱涛:“大跃进--读解库哈斯的CCTV新总部大楼”,《新建筑》,2003(5):4
    [3]金秋野:“库哈斯方法:当建筑学成为反讽批评”,《建筑师》,2006(6):22
    [4]安藤忠雄职业生涯:1941年,出生于大阪:1969年,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87年,耶鲁大学客座教授;1988年,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1990年,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97年-,东京大学教授。
    铩颷1]朱剑飞:“现代化:在历史大关系中寻找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建筑师》,2004(4):14
    [2][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白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
    铩颷1][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白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
    [2][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白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2
    [3][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白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1
    [4][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白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0-61
    铩颷1]图片来源:http://hi.baidu.com/rafiel/blog/item/e3eceb24fd291b378744t9b9.html
    [2]Tadao Ando,"From Self-Enclosed Modem Architecture Toward Universality," The JapanArchitecture no.301(May 1982):8-12
    铩颷1]Kate Nesbitt,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Press.1996:479-480
    [2]“中国设计中心”也是安藤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栋高层建筑作品,此前他在2004年参加了阳光100长沙项目--国际新城的设计。
    [3]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brandmanage/20070113/15383244447.shtml
    铩颷1]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hip/brandmanage/20070113/15383244447.shtml
    [2]资料来源:[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白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铩颷1]陈新丽:“明星制度探讨”,武汉:《法国研究》,2006(1):77
    铩颷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3-24
    铩颷1]彭兆龙:《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0-151
    [2]彭兆龙:《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6-147
    [3]依附理论的重要阐释者阿明指出,在工业革命前的商业主义时期(1500-1800),以大西洋为中心的商业资本形成了它的支配地位,并创造了它的边缘区域(美洲):在产生于工业革命的所谓资本主义的古典时期(1800-1945),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亚洲(日本例外)、非洲和拉丁美洲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边缘地区,它们通过农业和矿业的生产而加入到全球劳动分工之中;与此同时,伴随以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体系为其行使的工业体系的形成,民族解放运动也在这些地区发展起来,其意识形态上的特征就是将工业化当作解放、进步的同义词和“赶超”的手段,并在资本主义中心启发之下以建立富强的民族国家为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边缘地区在不平等条件下进行工业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和拉美国家重新获得国家的政治主权。伴随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过程,自足的民族工业体系逐渐瓦解,最终被重组为一体化的世界生产和贸易体系的构成要素。 见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147-148。
    铩颷1][美]萨义德E.W:《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2
    铩颷1]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68
    [2][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50
    铩颷1][美]萨义德E.W:《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54转引自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4
    [2][加]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37
    铩颷1][前苏联]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79-380
    铩颷1][前苏联]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80
    [2][前苏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等译,北京:二联书店,1988:23
    [3][法]托多罗夫T.:《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325
    铩颷1]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时代建筑》,2006(4):47
    铩颷1]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45
    [2]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44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
    [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
    铩颷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68
    铩颷1]徐千里:《面对生活世界思考》,同济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1998:61
    [2]傅刚、费菁:《都市村庄》,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224-225
    [3]傅刚、费菁:《都市村庄》,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400
    [4][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71
    铩颷1]原载1933年10月18日《大公报》,转自马逢洋:《上海:记忆与想象》,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4
    [2]原载1933年10月18日《大公报》,转自马逢洋:《上海:记忆与想象》,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6.
    [3][腊]杜克塞迪斯:《建筑的演变》,王锦堂译,台北:台隆出版社,1980:71
    铩颷1][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7
    [2]Rudolf Frieling,Dieter Daniel,Media,Art,Net 1:Survey of Media Art,Springer Wien NewYork,2004:260
    [3]Donna J.Haraway,A Cyborg Manifesto: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Late Twentieth Century,in Simians,Cyborgs,and Women: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London:Free Association Books,1991
    [4]刘人鹏,女性主义经典读书会,“后现代一种新的对主体的想象:动物机器人(cyborg)”,97/3/14
    铩颷1]费菁:《超媒介:当代艺术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89
    [2][法]马克·第亚尼编著:《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腾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Negroponte,Nicholas:Being Digital.New York:Knopf,1995:221
    铩颷1][美]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常姝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铩颷1][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总序,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
    [2][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
    [3][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3
    铩颷1][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路易斯·康与学生的对话》,张育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9
    [2][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路易斯·康与学生的对话》,张育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2-34
    铩颷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白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路易斯·康与学生的对话》,张育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第二版),裴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美]麻省理工学院编:《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与学生的对话》,张育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法]勒·柯布西耶基金会编:《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牛燕芳,程超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张良皋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美]阿摩斯·拉普卜特:《住屋的文化与形式》,张玫玫译,台湾:境与象出版社,1975
    [9][美]S·基迪恩:《空间·时间·建筑》,汪锦堂、孙全文译,台北:台隆书店1986
    [10][意]曼弗雷多·塔夫里:《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郑时龄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1][美]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张磊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美]肯尼斯·弗兰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3]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序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4]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5][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美]杰伊·M·斯坦等:《建筑经典读本》,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发行,2004
    [17][英]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8]郑时龄:《建筑理性论--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19]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0]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21]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2]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铩颷23]杨德昭:《怎样做一名美国建筑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24]薛求理:《建造革命》,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
    [25]薛求理:《全球化冲击--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6]张永和:《平常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7]王澍:《设计的开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8]汤桦:《营造乌托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9]崔恺:《工程报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0]刘家琨:《此时此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1]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2]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3]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4]褚瑞基:《建筑历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5]陈志华:《北窗杂记》,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6]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37]周正楠:《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8]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9]张勃:《当代北京建筑艺术风气与社会心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0]费菁:《超媒介:当代艺术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1]傅刚、费菁:《都市村庄》,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2]姜涌:《建筑师职能体系与建造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3]赵劲松:《英雄主义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44]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5]ABBS编:《ABBS2002-2003--建筑论坛精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佑中,刘江涛译,《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美]理查德·罗蒂著,徐文瑞译,《偶然、反讽与团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美]托夫勒著,孟广均译,《未来的冲击》,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7][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美]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0][英]E·H·贡布里著,范景忠等译,《理想与偶像:价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铩颷11][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2][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法]让·博得里亚尔著,王:为民译,《完美的罪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4][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主义、后现代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6][英]尼格尔·多德著,陶传进译,《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7][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8][加]查尔斯·泰勒著,程炼译,《现代性之隐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9][英]戴维·弗里斯比著,卢晖临,周怡,李林艳译,《现代性的碎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0][英]A·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1][德]彼得·比格尔著,高建平译,《先锋派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2][美]马歇尔·伯曼,徐大建、张辑译,《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3][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罗国祥译,《非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4][法]利奥塔著,谈瀛洲译,《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5][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邵迎生译,《现代性与矛盾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6][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7][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著,陈刚等译,《后现代转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8][英]特里·伊格尔顿,华明译,《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9][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
    [30][英]布莱恩·特纳著,马海良译,《身体与社会》,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31][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著,胡菊兰,张云鹏译,《图像时代》,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2][法]吉尔·德勒兹著,于奇智、杨洁译,《福柯 褶子》,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33][美]泰特罗著,王宇根等译,《文本人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4][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5][德]恩斯特·卡西尔,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北京:三联书店,1988
    [36][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贯勇、吴燕译,《时尚的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7][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1986
    [38][德]康德,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9][德]康德,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0][德]康德,宗白华等译,《判断力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1][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2][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铩颷43][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
    [44][德]H·G·伽达默尔,王才勇译,《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周宪、许钧主编,《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6][意]U·艾柯著,卢德平译,《符号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7][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8
    [48][法]罗兰·巴特著,敖军译,《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9][法]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0][瑞士]费南道尔·德·索绪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1][英]玛尔考姆·波微著,牛宏宝,陈喜贵译,《拉康》,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
    [52][英]卡尔·波普尔,杜汝楫、邱仁宗译,《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1987
    [53][英]柯林武德,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4][法]列维·斯特劳斯,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5][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6][美]李欧梵著,《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
    [57]李欧梵,季进著,《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58][美]杰姆逊讲演,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9][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0][意]卡尔维诺著,吕同六、张沽主编,《卡尔维诺文集》,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1][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孙非译,《美学与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2][美]Jonathan H.Turnre:《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3][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64][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65][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6]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创兴出版社,1998
    [67]汪民安著,《福柯的界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8]吴治平著,《超空间:混沌现象中的空间机会》,台北:创兴出版社,1998
    [69]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一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70]周宪著,《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1]周宪著,《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2]李惠国,黄长著主编,《流变与走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3]李惠国,黄长著主编,《重写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4]李惠国,黄长著主编,《冲突与解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5]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铩颷76]包亚明等著,《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7]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78]王铭铭著,《漂泊的洞察》上海:三联书店,2003
    [79]王铭铭著,《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0]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
    [81]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三联书店,2001
    [82]陈刚著,《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83]郭湛,《主体性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84]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5]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6]张志伟:《是与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7]彭兆龙:《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8]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89]王晓波等:《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一部关乎命运的争鸣录》,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90]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91]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92]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93]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95]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6]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97]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98]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99]李少春:《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00]陶东风:《破镜与碎影》,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01]陈晓明:《后现代的间隙》,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David Harvey,The Urban Experience,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Press,1989
    [2]David Harvey,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Change.Oxford:Blackwell,1990
    [3]Ezra D.Ehrenkrantz,Architectural Systems-a needs,resources,and design approach,NewYork:McGraw-Hill,1989
    [4]Hanno-Walter Kruft,A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From Vitruvius to the Present,New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4
    [5]Hans-Dieter Evers and Rudiger Kroff,Southeast Asian Urbanism:The Meaning and Power of Social Space,Palgrave:Macmillan,2001
    铩颷6]Henri Lefebvre,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m World,New York:Harper,1971
    [7]Henri Lefebvr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ason-Smith,The Production of Space,Cambridge:Blackwell,1991
    [8]Hilde Heynen,Architecture and Modernity,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9
    [9]James Donald,Imagining the Modern City,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9
    [10]Michael J.Dear and Steven Flusty(eds.),The Spaces of Postmodernity:Readings in HumanGeography.Oxford:Blackwell,2002
    [11]Nezar AISayyad(ed.),Hybrid Urbanism:On the Identity Discourse and the BuiltEnvironment,Westport:Praeger,2001
    [12]Nicholas R.Fyfe(ed.),Images of the Street:Planning,Identity and Control in Public Spa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13]Paul Rudolf,The Six Determinants of Architectural Form,Charles Jencks and Karl Kropf,Theories and Manifestoe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Academy Editions,1977
    [14]Peter Bürger,The Decline of Modernism,University Park: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press,1992
    [15]Richard Sennett,The Fall of Public Man:O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api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8
    [16]Richard Sennett,The conscience of the Eye:The Design and Social Life of Cities,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92
    [17]Spiro Kostof,The Architect,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Profession,Oxford UniversityPress,New York
    [18]Tafuri,Manfredo,Architecture and Utopia:Design and Capitalist Development,trans.Barbara Luigia La Penta,Cambridge:MIT Press,1979
    [19]Victor Burgin,In Different Spaces:Place and Memory in Visual Cultur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20]William J.R.Curtis,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London:Phaidon Press,1996
    [21]William J.Mitchell,The Logic of Architecture,Design,Computation,and Cognition,MITPress,1990
    [22]Andy Pressman,Professional Practice 101:A Compendium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Stategies in Archeture,John Wiley & Sons,Inc.,1997
    [23]John Rennie Short and Yeong-Hyun Kim,Globalization and the City,Pearson:Prentice Hall,1999
    [24]Edgar Haupt and Manuel Kubitza,Ed.,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for Architects--Fundamentals,Strategies and Practice,Birkhauser:Publishers for Architecture,2002
    [25]Debra Coleman,Elizabeth Danze,and Carol Henderson,Ed.,Architecture and Feminis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6
    [26]Paul Wood,Ed.,Varieties of Modernism,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 and London,in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2004
    铩颷27]Rudolf Frieling,Dieter Daniel,Media,Art,Net 1:Survey of Media Art,Springer Wien NewYork,2004
    [28]Tom Spector,The Ethical Architect:the Dilemma of Contemporary Practic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1
    [1]徐千里:《面对生活世界思考》,同济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1998
    [2]史巍:《安藤作品变化因子和恒常因子的研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论文,2005
    [3]李翔宁:《想象与真实:当代城市研究中价值视角的分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论文,2004
    [4]杨宁:《后工业时代建筑师角色内容的转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论文,2005
    [5]陈镌:《城市生活形态的延续与完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论文,2003
    [6]张炯:《建筑生成论:当代建构观的发展与建筑创作话语的重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论文,1999
    [7]蔡瑜:《中国当代建筑集群设计现象研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6
    [8]徐健:《作为消费品的建筑:消费时代的当代时尚品牌专卖店研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6
    [9]秦蕾:《“节点窗口”:从展览透视当代中国建筑与艺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4
    [10]许凯:《建筑:作为概念的“媒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4
    [11]任毅刚:《关于建筑概念设计的过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3
    [12]刘刚:《乌托邦/反乌托邦:都市空间的电影印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3
    [13]刘江:《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思想及其实践》,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2
    [14]张雪伟:《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变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2
    [15]张远大:《现代主义运动中文学与艺术流派对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0
    [16]祝培源:《生活形态的重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1999
    [17]蒋妙菲:《中国建筑杂志发展的回顾与探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5
    [18]项昺:《同济现象--大学周边地区产业集聚现象研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论文,2005
    [19]华霞虹:《消融与转变--消费文化中的建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论文,2007
    [20]郝鸿军:《知识的合法性》,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
    [21]吴玉军:《非确定性与现代人的生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论文,2005
    [22]余同元:《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论文, 2005
    铩颷23]吕国忱:《知识转化论》,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2
    [24]武红:《艺术家的形象》,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25]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家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26]郭世轩:《士人认同与时局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2007
    [27]李建军:《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