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章以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语言自迩集》(Yu-yen Tzu-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1867/1886/1903)的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内容为研究对象,汇集了汉语语法、汉语史、中西语言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史和清代史学等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方法。
     针对现有研究版本调查不足、语法本体研究缺位、评价分析体系混淆的现状,本文在史料钩沉、文本爬梳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该书的成书历程、实物流通等文献情况,考据出相关中国协作者的生平行迹;进一步明晰了16—19世纪西人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体背景,界定出该书的文献性质并建立起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究了编写者的语法观、语料观念与《自迩集》内在的西方语法话语体系,完成了该书三版中英文资料的考订比勘。
     文章分为“绪论”、“版本文献考订”、“语料与语法观念定位”、“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整理”、“结语”和“附录”六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照应、层层推进,具有逻辑关系上的体系性与主题内容上的自足性。兹将各章节安排与内容简述如下:
     “绪论”部分就《自迩集》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学术思潮进行了整体回顾,就本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反思。
     “绪论”第一部分以16—19世纪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情况为背景,以论著性质、作者情况、叙述语言、出版方式等项目为坐标,准确定位《自迩集》在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体系内的位置,还原《自迩集》以真实的历史语境。第二部分综述《自迩集》研究已有成果,探索进一步深入与拓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从版本调查、语法研究、评价定位几个方面简要交代了本文的观察视角与展开脉络、。
     第二章是《自迩集》相关其人其书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章节、各版本的成书历程。
     章节第一部分全面梳理了中西编写人员的相关背景与任务分工;围绕威妥玛学习和研究北京官话之经历整理其生平行迹;考据威氏的汉语教师、《自迩集》协作者应龙田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该书的具体贡献。借此点面结合的模式描绘出一支中西合作、精益求精的编写团队,构建集体性的“编写者”概念。第二部分明确了《自迩集》的藏本与版本概况,细致描摹洋装、线装等各类存世文献的具体形态,并以历史印迹为线索推演出当时的书籍实物流通路径。同时,查考溯源各版本、各章节的撰写背景与成书过程,据此界定出各部分的内容差异和语言特征。
     第三章以19世纪中期的官话语言背景和《自迩集》的教材的性质为切入点,分析编写者的语料观与语法观,明确该书内部语料之定性。
     章节第一部分考察了历史背景和文本语言两个维度,调查并证实《自迩集》教学的目标语言是“文雅礼貌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进而明确了这一封闭语料作为近代汉语共时资料的性质与价值。第二部分结合威氏的教学理念与《自迩集》的教材特征,以西方的语法研究话语体系为基点,挖掘、分析威氏的汉语语法观念。第三部分以“元语言”理论为工具,厘清威氏心目中汉语特有的那个语法分析体系与其理论话语模式(即西方传统语法体系)间的矛盾与统一,分类归纳了《自迩集》显性与隐性两套汉语语法阐释形式。
     第四章以《自迩集》的汉语语法阐释内容为核心,以威氏提出的“汉语如何表现西方语言通过屈折变化表达的语义”为线索,挖掘出《自迩集》教材之中浸透着的编写者对汉语本质的认识,对汉语句法的解读,构建起文本之下潜藏的一个以实用性为主导的汉语语法分析体系。
     该体系涵盖了汉语如何指称和区分事物、列举数目、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体现动作的时体态、性数格等内容。在论述中,我们尤为注重:
     ●全面爬梳:以隐性语法论述整理为重点,版本比对、内容比勘为要旨;
     ●条分缕析:以语法功能为纲整合全书内容,深入个别词汇用法个案;
     ●语料印证:以原书语料和同时代白话语料为语法观点的共时印证材料;
     ●比较评价:以早期西人语法论著与当下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为基点建立《自迩集》的立体评价体系,探讨其语法观点与论述方式的继承性、创新性与前瞻性。
     “结语”部分概述了本文在《自迩集》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方面之所得,总结、评价了本个案的研究方法,从中提取出应用此类早期西人汉语语法文献的经验,以期实现个案与整体的关联。
     “附录”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自迩集》三版各卷书影、三版“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和注释和2002年出版的中译本的校正条目择录。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editions status and grammar contents of Yti-yen Tzu-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1867/1886/1903), which is the Beijing Mandarin text-book publishe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s a cross-program, this study contains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ductions and theoretical methods, such as Historical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East-West Languages Contact, the History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Study of Later Qing Dynasty and soon.
     The problem in nowadays research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paper. There are three key problems:the insuffici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editions status, the absence of grammar study and the confus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In this situation, the study pays attention to historical data and textual materials, and obtains achievements in these aspects:A new discovery of information for a Chinese assistant; An initiative comparison among the three editions of Tzu-erh Chi; A more accurate definition of the authors' concept of grammar and language materials; A more detailed process of the book's accomplishment and currency; And an attempt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zu-erh Chi.
     This paper contains four parts:preface, respective arguments of three chapters, conclusion and appendix. Each part is interrelated, so the whole paper can be both systematic and self-sufficient. The followings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se parts:
     The preface reviews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academic thoughts in Yu-yen Tzu-erh Chi's age, and reflects o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n this topic.
     There are two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The aim of the first section is locating Yu-yen Tzu-erh Chi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by western scholars in 16th to 19th century, by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character of the literatu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author, the mode of publishment and so on. The second section is designed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ductions on this topic, find out the possibility and feasibility for further study, and briefly introduce the perspectives and lines of investigation in this paper.
     Chapter II is mainly about the book and the authors, aiming to make clear of the background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book.
     The first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ose authors, who formed an East-west cooperation team. Not only clea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tasks division of every staff in this team, but also having a deep investigation of Wade's experience with Beijing Mandarin and YING LUNG-T'IEN's contribution to Tzu-erh Chi. The second section focuses on the book, and traces the background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book's each version and parts by describing the outline of the three editions and varieties forms survived. The result of this section is pivotal for defining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different contents in Tzu-erh Chi.
     The breakthrough points of Chapter III are the mid-19th century language backgroun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zu-erh Chi's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first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shows that the target language of Tzu-erh Chi is elegant and courtesy Spoken Beijing Mandarin in mid-19th century, which is a significant contemporary data for Qing Dynasty language study. The second section reveals Wade's concept of grammar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zu-erh Chi's teaching style and west grammar and syntax cognitive system. With the theoretical method of Meta-Language, the third section clears the contradiction and unity between the unique concepts of Chinese grammar in Wade's mind and the Western traditional grammar and syntax cognitive system, and summarizes the dominant and recessive interpretative forms of Tzu-erh Chi.
     Chapter IV concentrates on the grammar contents of Tzu-erh Chi, and finds out "the equivalents of English parts of speech in Chinese" and "how Chinese produces most of the results affected in English by inflexion", which i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authors'essential understanding about Chinese and the authors'Chinese cognitive system under the text.
     The system includes many elements, such as how to distinguish, how to describe the nature and extent and how to express the Tense, Moods, Gender, Number and Case in Chinese and so on. The followings are the key points in this Chapter: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especially the recessive forms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versions.
     ●Careful and detailed analysis, including the whole grammatical function framework and the individual cases.
     ●Contemporary argumentation, us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inner part, Tzu-erh Chi, and outer part, other spoken-language fictions in Later Qing Dynasty.
     ●Comparative analysis, mak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grammar from the early western scholars and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grammar from Modern linguists, and revealing Tzu-erh Chi's innovative and forward-looking.
     Based on the arguments above,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zu-erh Chi's Chinese grammar content, and evaluate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case. By contacting the overall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s of how to analyze and exploit those the early western scholars'productions of Chinese grammar, are drew from the case study of Tzu-erh Chi.
     As a helpful supplement to the main content, the three appendixes collect and present the chiefly facsims, original data of Tzu-erh Chi, and a part of the corrections for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2002), all of which will provide a clue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引文
1周法亮《论中国语言学的讨去、现在和未来》.载周法高《论中国语言学》,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6页。
    2以下略称《自迩集》,不包括《文件自迩集》。
    1如《公羊传》、《谷梁传》对《春秋》的解释。
    2如陈骙《文则》(1170)、卢以纬《语助》(1311)、刘淇《助字辩略》(1711)、袁仁林《虚字说》(1710)、王引之《经传释词》(1798)等。
    3贝罗贝认为“一直到19世纪末,中国语言学传统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关于语法的研究一直没有真正出现”(贝罗贝《二十世纪以前欧洲汉语语法学研究状况》,载《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第346页)。般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汉语的特点、士大夫的学术兴趣、汉语的社会历史条件等方面。参看胡适《国语文法概论》,载《胡适文存》(卷3),黄山书社1996年:何容《中国文法论》,商务印书馆1942年初版(1985年修订再版):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商务出版社2008年。
    4早期西人的汉语学习受到外部政策、中国人的态度等多方而不利因素的影响,参看季压西、陈伟民《语言障碍与晚清近代化进程(一):中国近代通事》,学苑出版社2007年。
    5曾德昭,葡萄牙人,原名谢务禄。1613年至南京,后因教案被押至澳门。1620年改名曾德昭重入内地传教,后任耶稣会会长,著有《字考——汉葡及葡汉字汇》等。生平参看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85页。
    6该书的意大利泽本在介绍中国语言文字的一章里载有“土”、“王”、“玉”三个汉字,石田干之助认为这是西籍中印刷汉字的第一本书。参看石田干之助著、朱滋萃译《欧人之汉学研究》,中法大学出版社1934年,第164页。该书刊行后,意大利、法文、拉丁文、英文和葡萄牙文译本也相继问世。1998年,由何高济和李申合译的中文译本出版,题名《大中国志》。
    7缪勒,德国东方学研究的教长。他利用柏林图书馆资料编写了《中国碑刻》(1672)。1674年他自称掌握了一种“中文之钥”的研究方案,引发了当时欧洲汉语学界的极大兴趣,但其研究终未示人。
    8门泽尔,德国医生,因对中国的植物和医学感兴趣而投身汉语研究。曾出版《拉丁一中文词典》(1685)和《古今中国帝王年表》(1696),他曾利用《字汇》与《正字通》潜心研究掌握汉字的方法。
    9巴耶尔,普鲁士人,从小学习希伯来文和阿拉伯文。1716年到柏林王家图书馆工作,抄写、学习门泽尔留下的手稿。在汉字研究方面他受到莱布尼兹的鼓励,在《中文博览》(1730)中,他提出汉字来自八卦,并探索了分解和记忆汉字的方法。
    10参看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24-338页:班立华《中文的异域之旅——16—19世纪西方中文观念的演变》,南开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6-94页;龚缨晏等《西方人东来之后:地理大发现后的中西关系史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6-108页。
    1最早—套汉语罗马字拼音方案保存于罗明坚和利玛窦合编的《葡汉字典》(手稿)中,参看杨福锦《罗明坚、利玛窦(葡汉辞典)所记录的明代官话》,载《中国语言学学报》(第5辑),商务印书馆1995年。
    2马礼逊,苏格兰传教士。1782年出生于苏格兰的鞋匠家庭,在伦敦的神学院进修期间结识了一名由英商派往伦敦进修英文的叫杨三德的中国青年,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学习中文。1807年受伦敦会派遣,到达中国广州,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25年。1816年赴北京担任汉文正使,曾将《圣经》译成中文,著有《通用汉言之法》(1815)、《华英字典》(1823)、《广东话土话字汇》(1828)。
    3麦都思,英国传教士,自号墨海老人。1816年被英国伦敦会派往马六甲,并在当地学会了马来语、汉语和多种中国方言,还帮助编辑中文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9年被任命为牧师,在马六甲、槟城和巴达维亚传教,并用雕版法和石印法先后印行30种中文书籍,1843年开设墨海书馆。
    4卫三畏,又名卫廉士,美国海外布道会传教士。1833年达到广州,创建一家美国公理会印刷所。1848—1851年担任《中国丛报》总编。参与签订《天津条约》,前后7次代理美驻华使馆馆务。1877年他返回美国,任耶鲁大学汉学教授,成为美国第一个教汉学的教授,被誉为“汉学之父”。著有《简明汉语教程》(1842)、《论中国的度量衡》(1843)、《汉语拼音字典》(1844)、《中国总论》(1848/1883)等。生平参看熊文华《卫三畏及其〈中国总论)》,载阎纯德编《汉学研究》(第10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208-209页。
    5早期双语辞书编写综论可参看曾京东《汉英语文辞书史研究简论》,载曾京东主编《双语词典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4页;季压西、陈伟民《语言障碍与晚清近代化进程(二):来华外国人与近代不平等条约》,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02-133页;张西平主编《世界汉语教育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71-75页。
    6对汉语没有语法的论断导致了长期以来西方在汉语研究中将“对文字的论述代替了对语言的分析”。参看参看艾乐桐著、张冠尧译《欧洲忘记了汉语却“发现了”汉字》,载龙巴尔、李学勤编《法国汉学》(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82-198页。
    7姚小平《16—-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汉语汉字》,载张西平编《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8以下简称《文通》。
    相关书目可参考:贝罗贝《二十世纪以前欧洲汉语语法学研究状况》,载《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第346-352页:何莫邪《(马氏文通〉以前的西方汉语语法书概况》,载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字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4-466页;内田庆市《近代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载邹嘉彦、游汝杰编《语言接触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58-275页。以及《上海图书馆西文珍本书目》、《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书目》、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馆藏西文汉学书目(LUST书目)、法国高迪爱编《西人汉学书目》等。
    傅尔蒙,青年时就掌握了多种东方语言,30岁时选为法国皇家金石与美文学院院士。1737至1742年出版了《汉语论稿》和《汉语官话》。生平参看龙伯格著,李真、骆洁译《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24-25页。
    2雷慕萨,又译为雷慕沙,巴黎大学第一个汉学博士,自学精通汉语和满语,法兰西学院首任汉学教授。在巴黎发起亚细亚协会,创办《亚细亚学报》,著有《塞外民族语言考》(1820)、《汉文启蒙》(1822)等。
    马若瑟,1698年来华后被派至江西传教,在中国语言文学、哲学等方面付出了30多年的心血,直到去世。著有汉语语法教材《汉语札记》(拉丁文手稿),他是把中国历史悲剧《赵氏孤儿》传入法国的第一人。参看龙伯格著,李真、骆洁译《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大象出版社2009年。
    4傅尔蒙曾在《中文语法》(1742)的前言中评论《汉语札记》一书的组织很糟糕,行文冗长,举的例子过多,提出的规则又少,总之算不得一本真正的语法书。参看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61-262页;许光华《法国汉语教学发展史概览》,载阎纯德编《汉学研究》(第7辑),中华书局2003年,第448-449页;龙伯格著,李真、骆洁译《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33-135页。
    5早期西方语法书的概念要比现在广泛,往往包括语音、词汇等内容,本文中所指的“语法研究”特指该类语法书中狭义的“语法”部分。
    6参看许光华《16至18世纪传教士与汉语研究》,载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6辑),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458页。
    1利玛窦著,罗渔译《利氏致巴都阿德·富尔纳里神父书》,载《利玛窦书信集》(上册),光启、辅仁大学
    出版社1986年,第32页。此信写于1583年2月13日。
    2关于这场运动可参看罗宾斯著、许德宝译《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28-130页:童庆生《知识的贫困和贫困的知识:西方汉语观的生成和发展》,载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17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14-142页;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6-71页,第四章“寻求通用语言和原初语言思潮中的汉语研究”相关内容。
    3参看Frodsham, Chinese and the Primitive Language:John Web's Contribution to 17th Century Sinology, Asian Studies, V.113,1964何莫邪《(马氏文通)以前的西方汉语语法书概况》,载《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4页:陈怡《约翰·韦伯对汉语的接受》,载姚小平编《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288-320页。
    4转引自何莫邪《中国文字系世界原初文字?——十九世纪前的西方汉字及汉语研究》,载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13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
    5戴密微《法国汉学史》,载戴仁主编、耿升译《法国当代中国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1两篇中译文收录于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洪堡特认为汉语不是根据语法范畴确定词与词的联系,其语法并非基于词的分类;在汉语中,思想基本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的。汉语的词没有形体标记;虚词虽然类似于格标记,但本身保留了实词的意义,且用法多变不规则;由于没有其他语法收单的辅助,汉语词序本身难以指明词类,所有的词都直接表达概念本身,句子就是一个个概念的排列。原文翻译详见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5、110、132、133页。参看赵世举《洪堡特的汉语观与汉语语法特点的再认识》,载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语教学信息中心编《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7第二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56-64页。
    3参看戴密微著、胡书经译《法国汉学研究史概况》,载阎纯德编《汉学研究》(第1辑),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第36-37页。
    4该文将中英文法的不同的概况为“英文中偶然和例外的情况倒成了中文文法的规则,从始至终不会发生混乱”,在中国传统“实虚字二分及“实字”中“死字”、“活字”虚字中发端词、连接词、感叹词、终结词、过渡性语助词系统论述了各类的特征。参看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26-433页。
    5艾约瑟,字迪瑾,1843年在上海传教,参与创建墨海书馆,曾赴太平天国起义军中谈论宗教问题。1863年到北京创立了北京缸瓦市教会,1875年获爱丁堡大学神学博士。1880年被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聘为翻译。
    61857年伦敦会印刷处(London Mission Press)初版,1864年上海美华书馆(Presbyterian Missionary Mission)再版。全书分:(1)语音、词汇和句法:(2)最近研究中国的书籍;(3)用官话撰写的书籍。以下简称《官话口语》。
    7艾约瑟的《官话口语语法》与《上海话口语语法》常被混淆,误将《上海话口语语法》当做《官话口语语法》,参看张卫东《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载《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224页按语;郑梦娟《19世纪上半叶西方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简评》,载《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第122页。《上海话口语语法》的相关研究可参看钱乃荣《英国传教士J.Edkins在吴语语言学上的杰出贡献——《上海方言口语语法》评述》,载钱乃荣《现汉语研究论稿》,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251-284页。
    8艾约瑟对理论语法的追求参看何群雄『中国语文法学事始—『馬氏文通』にいたゐまでの在華宣教师の著言な中心に』,三元社2000,pp.115-127;何群雄著,阮星、郑梦娟译《19世纪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的汉语语法研究——以艾约瑟为例》,载《长江学术》2010年第1期,第124-132页。威氏也曾在“序言”中提到像《官话口语》这样的理论类书籍不适合初级汉语学习者,对高级的学习者可能有所帮助。(序言1.1p.xiii-v)
    1甲柏连孜,又名加贝伦茨、嘉贝兰。1878—1889年莱比锡大学普通语言学教授,兼授东方语言;1889年任柏林大学普通语言学和东亚语言教授。著有《汉文经纬》(1881)、《语言学的任务、方法以及迄今为止的成就》(1891)等。
    2参看姚小平《〈汉文经纬)与〈马氏文通)——(马氏文通)的历史功绩重议》,载《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2期,第1-16页;姚小平《西方早期汉语研究再认识——17-19世纪西方汉语研究史简述》,载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一),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5-102页。
    3莫东寅《汉学发达史》,文化出版社1949年,第111页。
    4万济国,又称弗朗西斯科·瓦罗。1627年生于西班牙塞维利亚,1687年成为福建教区第一任道明会(多明我会)主教,同年被明朝逮捕并处死。生平参看白珊(Breitenvach)《弗朗西斯科·瓦罗的〈华语官话语法)》,载弗朗西斯科·瓦罗著,姚小平、马又清译《华语官话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F19-F49页。
    5该书1703年在广东木版印刷出版。2000年出版了英译本,2003年在国内出版了中译本。值得注意的是“正式刊印”这一定语。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14-1661)写的《中国文法》(Grammatica Sinica)早于该书,是“西方人编写的最早的官话汉语语法书”(Masini, Federico. Xi fang chuan jiao shi Han yu liang ci yan jiu zong shu In Casalin, Federica, (ed.)-Linguistic exchanges between Europe China and Japan. Roma: Tiellemedia Editore,2008. p.61),但未正式刊行。但他在1653-1657年游访欧洲时在科隆留下了这份手稿,格拉斯哥大学hunter博物馆等有藏。参看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69页;赵继明、伦贝《早期欧洲汉学线索》,载《文史哲》1998年第4期,第119页。
    意大利汉学家白佐良(GiulianoBertuccioli,1923-2001)把该书现存的不同手稿进行了整理,翻译为意大利文首次出版,所编《卫匡国全集》共有5卷,其中《中国文法》在第2卷。编撰情况参看Giuliano Bertuccioli, Martino Martini's Grammatica Sinica, Monumenta Serica: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Vol.LI,2003龚缨晏等著《西方人东来之后:地理大发现后的中西关系史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79页。
    6该书区分出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等类,其语法体系参考了西班牙语法学家内布利亚(Anotniode Nebrija,1441-1552)的《拉丁语文法导论》(Introductions Latince,1481)。参看白珊《弗朗西斯科·瓦罗的(华语官话语法)》,载弗朗西斯科·瓦罗著,姚小平、马又清译《华语官话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F39-44页。
    贝罗贝《二十世纪以前欧洲汉语语法学研究状况》,载《中国语文》1998第5期,第347页。
    8书名亦翻译为《关于中国语言的知识》、《中国语言志略》、《中文概说》、《中国语札记》等。全书分参考信息、口语和书面语三章,第一章介绍中国的书籍、汉字、语音、语调;第二章、第三章论述了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词类、句法,中英混排,中文有竖排和横排两种。以下简称《札记》。
    9莫东寅《汉学发达史》,文化出版社1949年,第82页。
    1戴密微著、胡书经译《法国汉学研究史概况》,载阎纯德编《汉学研究》(第1辑),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第33页。但戴文将书名翻译为“以汉字位置为基础的汉语句法结构新编”似有不确,本书原汉文名为“汉文指南”。
    2参看季压西、陈伟民《语言障碍与晚清近代化进程(一):中国近代通事》,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27页。
    3以上两书都是为官僚机构编写的,参看何莫邪《(马氏文通)以前的西方汉语语法书概况》,载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5页。
    4禧在明,英国外交官,1867年为英国驻华使馆翻译见习生,1883-1889年任汉务参赞,而后调任总领事,1904-1908年任伦敦皇家学院汉文教授。著有《华英文义津逮》(1907)和《袖珍英汉北京方言词典》(1908)。
    许明龙《欧洲]8世纪的“中国热”》,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4页。
    2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中西合璧的编写团队”,第45-50页。
    3受材料所限,现有对《自迩集》的协作者应龙田、于子彬(音译)、《文学书》协作者张儒珍等确知甚少,对其他未具名的中文人更是一无所知。
    4黄嘉略,本名黄日升,教名Arcadius或Arcadio,福建莆田县筱唐村人。18世纪初随传教士抵达罗马及巴黎,协助编撰汉法字典、讲解汉语语法及中国哲学。此后再未回国,与一名巴黎女子结婚,享年36岁。生平参看许明龙《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中华书局2004年,第126-153页。
    5黄嘉略的汉语研究可参看Jonathan Spenc, The Pair years of Srcadio Huang, Cinese Roundadout, Esays in istory and Culture, New York:Norton,1992:pp.11-24许明龙《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郎世宁》,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277-280页。
    1《汉语语法》存残稿序言,转引自许明龙《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郎世宁》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336页。
    2许明龙编《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郎世宁》,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279-281页。
    3未见国内藏本,只能从日本明治时期专门研究中国语语法的专著——《大槻文彦“解”(支那文典)》(1877)中得一窥《文学书官话》的面目。专书研究可参看张延俊,钱道静《(文学书官话)语法体系比较研究》,崇文书局2007年。以下简称《文学书》。
    4高第丕,1821年生于肯塔基州的一个基督徒家庭,受美南浸信会的差遣前往上海。1852年到1863年,高第丕夫妇在上海传道,此后转到山东登州继续传道,在山东创办福音教会(Gospel Mission)。著有《上海土音字写法》(1855)、《文学书官话》(1869)。
    5参看李无未《日本汉语口语语法研究的先声——读1877年刊行的(支那文典)》,载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编《语言学论丛》(第37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4-255页。
    6参看张西平《西方近代以来汉语研究的成就》,载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7辑),中华书局2002年,第429页。
    7早期传教士曾以马六甲、新加坡、巴达维亚等地为传播教义和研究汉语的基地,建立印刷所,出版各类书刊。参看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1-105页。
    1例如利玛窦的中文著译存世者在20种以上,收入《四库全书》有4种,未收而存目者6种。收录的4种为《乾坤体义》、《测量法义》、《圜容较义》、《几何原本》,收入子部算法类。存目6种为《辨学遗牍》、《二十五言》、《天主实义》、《畸人十篇》、《交友论》、《天学初函》,归入子部杂家类存目。以此可见以《四库全书》为标志的中国士大夫文化判定标准。参看杨义《西学东渐400年祭:当利玛窦遭遇(四库全书)》,载《光明日报》2010年5月20日,第10-11版,原为2010年4月在澳门大学的演讲。
    3以上两文原题与出处为:罗常培《中国音韵学的外来影响》,载《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14号;罗常培《耶稣会士在音韵学上的贡献》,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0年第一本第三分。后收入《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51-358页、第359-374页。
    1参看刘大白《(修辞学发凡)初版序》,载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288页。
    2陈望道《(一提议)和〈炒冷饭)读后感》,载《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1页。该文最初发表于1938年《语文周刊》第20、21、22期;
    3参看陈望道《(一提议)和(炒冷饭)读后感》,载《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4-15页。
    4石田干之助著,朱滋萃译《欧人之汉学研究》,中法大学出版社1934年。
    5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入华耶稣会士列传》,商务印书馆1938年。
    6方豪《中西交通史》,中华文化事业委员会1954年。之后多次印刷,1983年由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再版。国内有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莫东寅《汉学发达史》,文化出版社1949年。1989年上海书店再版了该书的初版影印本。
    8参看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7-671页。
    9参看莫东寅《汉学发达史》,文化出版社1949年,第82页、第95页。
    10参看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155页。
    11参看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7页,第15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第186页。
    12王立达《汉语研究小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原书为日本中国语学研究会编《中国语研究史》,载《中国语学事典》(第3分册),东京江南书院1957年。
    1原文为“当时,英国曾出现过许多汉语学专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威氏”(王立达《汉语研究小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29页)。
    2参看白维国《近三十年日本对近代汉语的研究》,载《当代语言学》1989年第3期,第111-114页。
    3参看洪毅《鸟井克之和他的汉语语法学史研究》,载《汉语学习》1997年第4期,第62页。原文为烏井克之|天理图書馆藏西洋漢语语法書」,『乌居久靖教授花甲记念论文集』,天理时报社1972。
    4六角恒广认为《自迩集》直接开启了日本的北京官话教育,结束了南京官话(唐话)的时代。参看六角恒广著,王顺洪译《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2页。
    5太田辰夫|清代北京语语法研究资料にっぃて」,『神户外大论叢』,1951(2,1)。
    6尾崎實|『语言自邇集』解说『语言自邇集』语彙索引(初稿)」,『明清文学言语研究会会報』1965(单刊9)。
    7六角恒廣| 『捂言自邇集」と日本の中国语教育」,六角恒廣『近代日本の中国语教育』,不二出版社1961年初版,1984年再版。
    8六角恒广著,王顺洪译《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2年。原书由东方书店1988年出版。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97页。
    2周法高《论中国语言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载《论中国语言学》,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20页。本文最初以单行本形式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刊发于1966年。
    3其中《自迩集》只是因其拼音方案被提及,参考了早期罗常培先生的论述。
    4白乐桑《法国汉语教学史浅论》,载《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第3期,第139-143页。
    5胡书经《法国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2期,第148-156页。
    6吴孟雪《明清欧人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载《文史知识》1993年第5期。该部分内容后整理收入吴孟雪、曾丽雅著《明代欧洲汉学史》,东方出版社2000年。
    7董明《明代来华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及其影响》,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第90-95页。
    8许龙明主编《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东方出版社1993年。
    9荣振华著、耿异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中华书局1995年。
    10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
    11艾乐桐著、张冠尧译《欧洲忘记了汉语却“发现了”》,载龙巴尔、李学勤编《法国汉学》(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82-198页。
    12孙玄常《汉语语法学简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1姚小平《(汉文经纬)与(马氏文通)——(马氏文通〉的历史功绩重议》,载《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2期,第1页。
    2张卫东《威妥玛氏(语言自迩集)所记的北京音系》,载《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136-144页。
    3张卫东《试论南方官话的形成及其地位》,载《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73-78页。
    4张卫东《北京音何时成为汉语官话标准音》,载《深圳大学学报》]998年第4期,第93-98页。
    5张卫东《从(语言自迩集·异读字音表)看百年来北京音的演变》,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15-23页。
    1参看鲁健骥《谈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研究》,载《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4期,第30-35页。
    2何莫邪《(马氏文通)以前的西方汉语语法书概况》,该文曾在1998年北京大学举办的“汉学研究国际会议”上报告,后收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4-466页。
    3贝罗贝《20世纪以前欧洲汉语语法学研究状况》,该文曾在1998年北京大学举办的“汉学研究国际会议”上报告,后载《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第346-352页。修订版收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7-474页。
    4贝罗贝《20世纪以前欧洲汉语语法学研究状况》,载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7页。
    5内田庆市《近代西方人汉语研究的定位和可能性》,载北京外国语大学编《国际汉语教学(动态研究)》(2009年第二辑),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58-68页。本文曾以《近代西洋人漢语研究的定位和可能性》为题,发表于2007年的《阴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纪要》第28期。
    6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下)(第四编:目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此“目录”包括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馆藏西文汉学书目(LUST书目)中有关汉语部分的目录,法国高迪爱编《西人汉学书目》中国语言学部分的目录,以及在华耶稣会士所撰关于中国语言的语言学著作目录。
    李无未、陈珊珊、秦日龙《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指要与总目》,作家出版社2008年。
    8威尔玛著、张卫东编译《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以下简称中译本(2002)。
    9 Breitenbach, Sandra.2000. Introduction to Francisco Varo's Grammar of the Mandarin Language. Francisco Varo's grammar of the mandarin(1703)——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 trans. Coblin, W. South.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0弗朗西斯科·瓦罗著,姚小平、马又清译《华语官话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1参看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上)(第三编:文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2张延俊、钱道静《(文学书官话)语法体系比较研究》,崇文书局2007年。
    3姚小平《现存最早的汉语语法著作——万济国著(华语官话语法)简介》,载《中国语文》2001年第5期,第475-478页;朱勇《万济国的汉语教学思想研究》,载《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第一届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39-242页;姚小平编《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中收录的林璋的《(华语官话语法)与17世纪的南京话》(第136-148页)、张美兰的《<华语官话语法>及其语法问题偏误辨析》(第149-181页)、西山美智江的《近代欧洲人撰写的汉语语法——<华语官话语法>及其语言和语法特点》(第182-190页)、马又清、赵丽明的《(华语官话语法)与早期传教士语言学》(第191-213页)等。
    4黄兴涛《<文学书官话>与<文法初阶>》,载《文史知识》2006年第4期,第61-69页:张延俊、钱道静《(文学书官话)语法体系比较研究》,崇文书局2007年;李无未《日本汉语口语语法研究的先声——读1877年刊行的(支那文典)》,载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编《语言学论丛》(第37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4-273页。
    5李真《〈汉语札记)对世界汉语教学史的贡献》,载《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4期,第105-109页。
    6柳若梅《江沙维的(汉字文法>与比丘林的(汉文启蒙〉》,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154-155页。
    7郑梦娟《论19世纪上半叶英国汉语语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郑梦娟、王春辉《汉语语法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中国言法)序》,载《长江学术》2008年第2期,第127-132页;郑梦娟、苏小妹《(中国言法)及其汉语韵律研究》,载《修辞学习》2008年第6期,第29-35页:郑梦娟《(中国言法)西方早期重要的汉语文言语法研究著作》,载《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第423-432页。
    8柳若梅《(汉文启蒙)和(官话语法试编)》,载李向玉、张西平、赵永新编《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81-187页:柳若梅《江沙维的<汉字文法)与比丘林的〈汉文启蒙)》,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154-155页。
    9张美兰《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对十九世纪末汉语官话研究的贡献:(官话类编)专题研究》,香港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2006年报告。
    10潘伟斌《乔治·蓝宁(汉语学习简易教程)(Easy steps in Chinese studies)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1何婷婷《(拾级大成)与卫三畏的汉语教学》,吉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2其中与《自迩集》相关内容将在下一小节论述。
    13董明《古代汉语汉字对外传播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14张西平《明清时期的汉语教学概况》,载《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1期,第93-103页。
    15张西平等《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1姚小平《西方早期汉语研究再认识——17-19世纪西方汉语研究史简述》,载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一),商务印书馆2004牵,第95-102页。
    2施光亨《历史上的汉语教学学:向着第二语言教学走出的第一步》,载李向玉、张西平、赵永新编《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338-344页。
    3张西平主编《世界汉语教学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
    4许光华《16至18世纪传教士与汉语研究》,载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6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
    5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6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7赵欣《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8季压西、陈伟民《语言障碍与晚清近代化进程》,学苑出版社2007年。
    9参看张德鑫《威妥玛〈语言自迩集)与对外汉语教学》,载《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4页。
    10参看张卫东《〈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序言》,载威尔玛著、张卫东译《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页。
    1鲁健骥《(语言自迩集)初版序言、〈语言自迩集)再版序言》,载《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以下简称鲁译本(2002)。
    2胡双宝《读威氏著〈语言自迩集〉》,载《语文研究》2002年第4期,第22-28页。
    3六角恒广著,王顺洪译《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
    4王澧华《〈语言自迩集)的编刊与流传》,载《对外汉语研究》(第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82-195页。
    5张卫东《(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序言》,载威尔玛著、张卫东译《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6参看尾崎實|『语言自邇集』解说『语言自通集』语彙索引(初稿)J,『明清文学言语研究会会报』1965(单刊9)。
    1关于《语言问答》的版本问题,参看拙作《清末佚名(语言问答)研究》,载《惑问》2010年第19期,第11-26页。
    2藤田益子|威妥玛和漢语会话裸本徒『语言自邇集』考察威妥玛所追求的语言境界(一)『捂言自通集』『问答篇』和『清文指要j的对照」,『新潟大学国隙センター要』 2007(3).pp.49-80.
    4《自迩集》2002年的中译本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该书个案研究的底本,虽然该译本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应当承认,这一中译本为更多的研究者进入这一领域开启了大门。
    张卫东《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北京大学学报2000第4期,第220页。据中译本(2002)序言“富矿”论的提法最早来自商务印书馆前副总李思敬在1999年11月18日致张卫东的一封信。
    ‘张德鑫《威妥玛〈语言自迩集)与对外汉语教学》,载张德鑫编《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4-370页。
    7张德鑫《威妥玛(语言自迩集)与对外汉语教学》,载张德鑫编《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8页。
    8刘颂浩《“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讨会”在英召开》,载《语言文字应用》2000第4期,第27页。
    1施光亨《历史上的汉语教学:向着第二语言教学走出的第一步》,载李向玉、张西平、赵永新编《世界汉
    2鲁健骥《(践约传)——19世纪中叶中国人编写的汉字简单读物》,载《国外汉语教学动态》2004年第4语教育史研究》,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338-344页。期,第4-8页。
    3李云龙《(语言自迩集〉的文化接受、干预与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载《课程.教材.新法》2009年笛5期,第91-96页。
    4赵金铭《汉语句法结构与对外汉语教学》,载《中国语文》2010年第3期,第277-2R6页。
    6史红宇《从教材看历史上来华外国(族)人的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5郝颖《(语言自迩集)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
    8郑文灿《19世纪中期北京话口语课本(语言自迩集)与现代口语课本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郝颖《(语言自迩集)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9顾亮《威氏与(语言自迩集)》,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如陈珊珊《(亚细亚言语集)与十九世纪日本中国语教育》,载《汉语学习》2005年第6期,第64-68页:李无未、陈珊珊《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会话”课本》,载《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4期,第121-132页:李无未、邸宏香《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语音课本和工具书》,载《汉语学习》2007年第6期,第88-94页;陈珊珊《(语言自迩集)对日本明治时期中国语教科书的影响》,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117-123页。
    11 Paul Sinclair. Thomas Wade's YU yen tzu erh chi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Texthnnks of Meiii-Frn Japan. Asia Major, Vol.16,2003:pp.147-174.
    1张卫东《<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序言》,载威尔玛著、张卫东译《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高晓虹、刘淑学《<语言自迩集>中的入声字读音》,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第28-35页。
    3张卫东《从<语言自迩集·异读字音表>看百年来北京音的演变》,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15-23页。
    4张卫东《评威氏“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之说》,载姚小平编《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278-287页。
    5张美兰《<语言自迩集>中的清末北京话口语词及其贡献》,载《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83-88页。
    6张美兰、陈思羽《清末民初北京口语中的话题标记——以100多年前后几部域外汉语教材为例》,载《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2期,第63-73页:张美兰《明治期间日本汉语教科书中的北京话口语词》,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146-167页。
    7内田庆市《近代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载邹嘉彦、游汝杰主编《语言接触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58-275页。
    8内田庆市《关于<语言自迩集>的若干问题》,载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编《亚洲语言文化交流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26-36页。
    9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46-62页。
    1高晓虹、刘淑学《北京话韵母ouoeieye溯源》,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第58-64页。
    2张世方《北京话古微疑母字声母的逆向音变》,载《语文研究》2008年第2期,第42-46页。
    3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的调节与变异》,载《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8期,第55-62页。
    4黄灵燕《简论十九世纪罗马字著作反映的北京官话文自异读和语用风格》,载《现代语文》2008年第12期,第35-37页。
    5王国珍《“噢”“食”“饮”历时替换的不平衡性及其认知》,载《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1期,第30-38页。
    6赵川兵《连词“和”的来源及形式》,载《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3期,第83-91页。
    7即李炜《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被动“给”及其相关问题——兼及“南方官话”的被动“给”》,载《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35-123页;李炜、李丹丹《(语言自迩集〉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载《文与哲》,2004年第4期,第507-519页;李炜、濑户口律子《琉球官话课本中表使役、被动义的“给”》,载《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第144-148页:李炜、李丹丹《清中后期两种北京话口语材料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载《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72-76页。
    1参看吕叔湘《释您,俺,咱,嗒,附论们字》,载《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7页(该文原载于《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1940年);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34-37页;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第130-135页: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1954年,第21页、第143页:张惠英《第二人称“贤、仁、恁、您”语源试探》,载《中国语文》1991年,第226-232页。
    4如黄晓雪《敬称形式“您”的来源》,载《汉字文化》2008年第4期,第39-40页;聂志军《尊称“您”的产生过程》,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67-73页。
    5刘云《北京话敬称代词“您”考源》,载《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98-102页。
    6周振鹤已简要提到其选择的译本、英译姓名、出版社信息等方面的问题,参看周振鹤《关于(语言自迩集〉中译本的题外话》,刊《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7月12日,后收入《知者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80-182页。笔者己整理出中译本翻译校正条目二万余字,可参看本文附录三条目择录。
    1即中译本2002、鲁译本2002。
    2张卫东《(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序言》,载威尔玛著、张卫东译《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页。
    3顾亮《威氏与(语言自迩集)》,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4王澧华《(语言自迩集)的编刊与流传》,载《对外汉语研究》(第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82-195页。
    5又称天主堂藏书楼,全称“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也称“汇堂石室”,始建于1847年,隶属耶稣会修院。修院建成后,耶稣会传教士即开始搜集图书,为徐家汇藏书楼的雏形。1956年徐家汇藏书楼正式并入上海图书馆,之后亚洲文会图书馆、海光图书馆、原上海租界工部局图书馆藏书也相继移入徐家汇藏书楼。以下简称徐藏。
    6据笔者实地考察,顾文对《自迩集》原藏址著录有误,且错漏了徐家汇藏书楼本收藏的第一版第二卷。
    1张卫东《(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序言》,载威尔玛著、张卫东译《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页。
    2我们后面会谈到的其中多项“第一”在界定上有待讨论。
    3目前所见文献中唯一的《自迩集》语法问题专项研究是:张卫东《评威妥玛“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之说》,载姚小平编《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4如班立华对《自迩集》语法部分的评述是“《自迩集》中的语法部分相对薄弱。事实上,和此前大部分情况一样,威妥玛奉行的是实用方针。从体系严谨上,比之马礼逊也谈不上什么进步,不过举例和分析更为准确、复杂。……作为语言学者,威妥玛可以满足于用西方的语法术语,描述汉语中功能相同的现象”(班立华《中文的异域之旅——16-19世纪西方中文观念的演变》南开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5页)。
    5如郝颖《(语言自迩集)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自迩集》主要内容的论述中语法部分仅占3页。随后,她也发表了《〈语言自迩集)的记音系统及其记录的北京官话口语》(《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可见其研究亮点仍在语音方面。顾亮《威氏与<语言自迩集>》(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仅占4页;郑文灿《19世纪中期北京话口语课本<语言自迩集>与现代口语课本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约占10页。
    6赵金铭《汉语句法结构与对外汉语教学》,载《中国语文》2010年第3期,280页。
    1白珊《在中国的西方语言学传统》,载卓新平编《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研讨会”上报告。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259-274页。该文曾在2001年北京的“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
    2例如“第一个把北京话口语作为描写和研究对象”,但在《自迩集》第一版出版前,1859年威妥玛就出版了《寻津录》,其中包括了大量北京话的声调和语音练习。更在此前,密迪乐在《关于中囯政府和人民及关于中国语言等的杂录》(1847)中附录了一个“北京话音节表”,并大力提倡学习北京官话,威氏也受到了该书的影响。又如“第一个注意到‘的’字结构、被动句式等等及其语法功能”,但万济国的《华语官话语法》(1703)已开始描述汉语的“的”字结构,马若瑟的《札记》(1847)也专章例句了“的”表示“所属”的用法等、艾约瑟的《官话口语》(1857)还进一步分析了“的”构成关系从句的用法。
    3张延俊、钱道静《(文学书官话)语法体系比较研究》,崇文书局2007年。
    4赵元任的原著为英文,题为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文名《中国话的文法》),1968年在美国出版,1979年吕叔湘将其节译(删去了给写给外国人看的部分)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丁邦新的全译本,题为《中国话的文法》。鉴于《中国话的文法》包含了较为完整的赵元任以西方语 法体系为基础讨论汉语语法的内容,本文在分析中多使用1980年版丁邦新的全译本。
    1参看郝颖《(语言自迩集)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0-36页:郑文灿《19世纪中期北京话口语课本(语言自迩集)与现代口语课本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7-56页。
    2罗宾斯著、许德宝译《简明语言学史》,中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页。
    3李无未《日本汉语口语语法研究的先声——读1877年刊行的(支那文典)》,载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编《语言学论丛》(第37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4-273页。
    1如清史编委会编《清代人物传稿·上编》(中华书局1984年,第360-363页)关于威氏的介绍。相关清史研究可参看赵润生、赵树好《英国与天津教案》,载《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第91-94页;张春芝《英国公使威妥玛与天津教案》,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8-22页;董林亭、王秀俊《浅析1874年日本侵台期间英国调停的历史作用—以英国利益研究为中心》,载《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66-68页等。
    2参看张卫东《评威妥玛“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之说》,载姚小平编《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278-287页。
    1如“艾约瑟先生认为,将'mandarin'与‘官’对译十分恰当,不能轻易放弃”(序言1.1p.v);“艾约瑟先生从根本上否认其可以作为官话的正音法,他指出马礼逊在编撰他那部以音节排序字典时,其实并不知道所依据的并非官话,而是一种早已过时的发音”(序言1.1p.vi),由此可见,威氏的确读过《官话口语》。
    2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收入商务印书馆1990年出版的《吕叔湘文集》(第2卷),本文以商务1990年版的1995年重印版为准。
    3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
    4王力《汉语史稿》,科学出版社1956年。该书1956年首次以上、中、下册出版,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修订本:1996年再次修定,并以三册合订再版;2004年中华书局重新排版印制。本文以中华书局2004年版为准。
    5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该文日文初版于1958年,1985年再版。国内初有1987年译本,本文使用的是2003年修订译本。
    6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本文由太田辰夫1952—-1988年语法史相关论文编辑而成。本文参考为1991年中译本,以下引用时附录篇名。
    7香坂顺一著,江蓝生、白维国译《白话语汇研究》,中华书局1997年。原书名为《白话语彙の研究》,光生馆1983年初版,本文使用的是1997年译本,所译内容约为原书的2/3。
    8现存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舒序本、甲辰本、程高本、端方本等,本文引用除去特别说明均采用曹雪芹、高鹗著,启功等注释《红楼梦》,中华书局年2010年。
    40回长篇小说,作者姓费莫,名文康,生卒年未详,同治年问(1862-1874)尚在世。1878年幕宾马从善写序文并刊行,此北京聚珍堂本为最早刊本。太田辰夫(《儿女英雄传杂考》,载《神户外大论丛》25卷3号)推定这本书是在同治时期写成的。本文使用为文康著、高仁校点《儿女英雄传》,中华书局2001年。以下简称《儿女》。
    28万字的小说,作者是满洲旗人松龄(松友梅),单行本1908年7月在北京刊行。太田辰夫指出该书使用的语言忠实反映了旗人的口语,作为了解清末旗人话实态的绝好资料,是极为重要的。原版夹文中还有注释性和评论性的注释,写批语的人可能是作者以外的人,可能是写序的杨曼青。参看太田辰夫《(小额〉的语法和词汇》,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73-274页。本文使用为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编辑部编《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1辑)、(第2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1984年)收录的《小额》。
    3主要选用的是“中国基本古籍库”、“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和“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等网络资源。
    1姚小平《(汉文经纬)与(马氏文通)——<马氏文通)的历史功绩重议》,载《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2期,第2页。
    2三版版权信息可参看附录一的三版书影。
    1后收于《啸古堂文集》,改名《拟与英国使臣威妥玛书》,表现了时人对当时的英国公使馆参赞威妥玛干涉中国内政的强烈不满。
    2周振鹤《关于〈语言自迩集)中译本的题外话》,载《知者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82页。原刊《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7月12日。
    3如艾超世《威氏爵士与剑桥汉学研究一百年(1888-1988)》,载《汉学研究》(台湾)1989年第7卷第2期,第405-422页;张国刚《剑桥大学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3期,第2-8页,王小甫《对(剑桥大学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文的补正》,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0期,第20-24页;阙维民《剑桥汉学的形成与发展》,载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10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192-218页等。
    5高迪爱,为本人原有汉名,国内亦翻作高第、考狄等。法国汉学家,1860-1876年旅居中国上海,后仟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教授,亚洲学会会员、皇家学会荣誉会员和法兰西学院会员,《通报》杂志的创办人。著有《西人汉学书目》(1881-1924),《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1902),《中国通史》(1920)等。(?)Cooley James.,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该传记以威氏
    (?)Henri Cordier.1895,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407-412, No.4.的外交生涯为主线。
    8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第2版),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9赫德,字鹭宾。曾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整整半个世纪(1861-1911),通晓汉语,深受奕新的信任,擅长幕后“业余外交”,是总理衙门“可以信赖的顾问”,著有《中国论集》等。在华期间与威氏多有交往。
    10赫德1854-1866年的日记收入凯瑟琳·F·布鲁纳、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编,傅曾仁等译《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凯瑟琳·F·布鲁纳、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编,陈绛等译《赫德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赫德日记(1863-1866)》,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年。
    1 Henri Cordier.1895,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 No.4.p.407.
    2根据Cooley James对威氏的孙女(Rosalind Herschel Wade Seymour)的采访。参看Cooley James.,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8.
    3参看Henri Cordier.1895, 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 No.4.p.407.
    4参看Cooley James.,T.F.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9.
    5参看Cooley James.,T.F.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27.
    6参看Cooley James.,T.F.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9.
    7般含,又译作濮亨、文咸、般咸、文翰。英国人。1848年3月至1854年4月任香港总督。
    8参看Cooley James.,T.F.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10.
    9参看Cooley James.,T.F.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12. Henri Cordier.1895,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 No.4.p.407.
    10密迪乐,英国领事官。曾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汉文。1843年来华,历任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翻译、上海总领事馆翻译、驻宁波领事等职。著有《关于中国府和人民及关于中国语言等的条录》(1847)、《中国人及其叛乱》(1856)。
    1参看序言1.1p.vi-vii.
    2凯瑟琳·F·布鲁纳、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编,傅曾仁等译《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3该书内容繁杂,包括了英国对中国和汉语的误解、书面中文的特点、学习中文的困难、北京官话音节表、对汉语声调的简介、满族官员简介等内容,以下简称《杂录》。
    4详见Thomas Taylor Meadows. Desultory Notes on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China and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London:Wm. H. ALLEN AXD Co.1847; pp.41-47.
    5《寻津录》书名页,参看本文图6。
    6参看序言1.1 p.vii.这个发音方案记录在密迪乐(1847:48-58),是有关19世纪北京话口语语音未开发的重要材料,有待进一步探究。
    7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的应龙田人物考辩,第50-57页。
    1参看Cooley James.,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10此段史料可与王韬《沪城见闻录》咸丰三年六月日记可以相互应证:“应雨耕名龙田,直隶人,籍浙江金华府。六月初旬从海外来,持其居停威君(Thomas Francis Wade)札”。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应龙田人物考据,第50-57页。
    2参看Henri Cordier.1895,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 No.4.p.407.
    3参看Cooley James.,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18.
    4赫德在1854-1863年的日记中多次提到威氏,谈到他对自己学习汉语的帮助。参看《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年,第49、138、297页。《自迩集》也写于两人交往的时期,参看《赫德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赫德口记(1863-1866)》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年,第500页注释6)
    参看凯瑟琳·F·布鲁纳、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著,傅曾仁等译《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第425页。
    6参看Cooley James.,T.F.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22以及序言1.1 pp.iii, v.
    参看Cooley James.,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25.
    8其余的三项是:现有汉语教师多来自社会底层、质量堪忧;大部分见习译员缺乏用于语言学习的整块的、充足的时间;政府对翻译人员的地位不够重视,仅作为翻译的工具,忽视了他们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媒介的功能。参看Cooley James.,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26.
    2此段提到的三部书详见本章第二节对《自迩集》成书过程的考察,第74-94页。
    参看Cooley James. 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pp.27-25.
    4根据王韬咸丰九年的日记,应龙田1859年6月7日同威氏一起从香港到达上海,6月12日又一同赴北京,在在6天里,两人几乎每天见面饮酒、散步。应龙田不仅以宝剑相赠,而且将自己弟弟应兰皋的儿子应名斋托付给王韬。参看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125-127页。
    参看Cooley James. 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p.47-48.
    6参看Cooley James. 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48.
    参看Henri Cordier.1895,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 No.4.p.409.
    8参看Cooley James. 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p.49-50; Henri Cordier.1895, 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 No.4.p.407.
    参看Cooley James. 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p.54-55.
    10《文件自迩集》包括如《提交香港政府的书面申请》(1845)、《湖南宝庆府来往文书》(1852)等事务性 的文书资料,同时也另卷出版了翻译和注释。
    1如张德彝《随使英俄记》、刘锡鸿《英轺私记》,张德彝的《欧美环游记》等均有威妥玛与华人赴英外交官交往的记载,收入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1984-1986年。岳麓书社2008年重印出版。
    2参看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中华书局1985年,第33页、第45页。
    3 Henri Cordier.1895,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 No.4.p.409.
    4英国人翟里斯最早对威氏的特藏目录进行了整理,并于威氏去世三年后发表《剑桥大学图书馆藏威氏中文、满文书目》(1898)一文。
    5据高迪爱在威氏《讣告》中的附录:威氏这方面的文章如《中华帝国的军队:包括他们的组织、地域、待遇和状况》发表于《中国丛报》1850年3月、6月和7月。《1849年中华帝国的状况及其政府》发表于《北华捷报》1850年8月、9月等。
    6刘锡鸿《英轺私记》,岳麓书社1986年,第168页。
    7参看Henri Cordier.1895,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 No.4.p 408英文原文为‘'A full biography of Sir Thomas Wade would be at the same time a history of our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China during a period of 40 years."
    8参看Henri Cordier.1895,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 No.4.p.410英文原文为:‘'As a Chinese scholar, Wade is known by his method to learn the Chinese language."
    9参看钱钟书《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载《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7-178页)对威氏翻译《人生颂》的评价。
    1参看Henri Cordier.1892, Half a decade of Chinese Studies (1886-1891),Toung Pao, No.5. pp.532-533.
    。鲁译本(2002:371-392)、王澧华《〈语言自迩集)的编刊与流传》(载《对外汉语研究》(第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83-185页)和顾亮《威氏与(语言自迩集)》(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7-39页)对其他协助编写者亦有所论述,本文作为参考,亦有修订补益。
    4中译本(2002)音译为“于子彬”,鲁译本(2002)音译为“俞子宾”,均无说明。据查《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中“于、俞、余、虞、郁、裕”等条,未见名音为“Yu TZu-PIN”者,所见“余治平”、“於子平”生年皆在19世纪中期(分别为1855年和1848年)。其中有一人,名叫“毓检”,字“次坪”,生于1808年,满洲正蓝旗。参看江庆柏编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815页;顾廷龙主编《清 代殊卷集成》(第10册),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第101-110页。从生辰和名号看,此人有可能是威氏所记“Yu TZu-PIN”,但限于资料无法断定,有待履历、行迹等资料的进一步查考。本文沿用中译本(2002)音译名“于子彬”。
    1这里的“西”指“西人”,“中”指“中国协助者”,原文无此标注,仅有序号将每个人的话分开,这里为明示添加。
    2参看序言1.1p.x。
    1参看鲁译本(2002:376)。
    2参看中译本(2002:10、15、17)。
    王澧华《(语言自迩集)的编刊与流传》,载《对外汉语研究》(第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85页。
    4藤田益子|威妥玛和漢语会话课本従『语言自邇集』考察威妥玛所追求的语言境界(一)『语言自邇集』『问答篇』和『清文指要』的对照」,『新渴大学国隙センター纪要』 2007(3),p.80。
    上海图书馆所藏咸丰八年至同治元年《蘅华馆日记》于1987年校点出版为《王韬日记》,道光二十九年至咸丰五年的日记只存手稿,目前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图书馆。_王尔敏指出“世传王氏刊行之著述,甚难追寻踪迹。惟其早年手稿,留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至咸丰五年(1855)之日记,收为蘅华馆杂录六册,则可略见痕迹,至堪珍视。在此数年间之日记,时断时续,而道光三十年(1850)及咸丰元年(1851)者全年缺略”(王尔敏《王韬早年从教活动及其与西洋教十之交游》载《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第2版),宇宙光出版社1981年,第279页)美国历史学者柯文亦指出“王韬1852年7月到1855年5月的日记为手稿,这些日记藏于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图书馆中,《苕花庐日志》1849.6.11-22《苕乡寮日记》1852.7.17-10.12;《瀛壖杂记》1852.10.13-1853.4.17;《沪城见闻录》1853.7-9月;《瀛壖日志》1853.4.18-1854.1.29;《蘅花馆日记》1854.9.22-1855.5.4”(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页注)。以下引文中已刊日记均引自《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未刊日记或转引自王尔敏(1981)、柯文(1994),或直接摘自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图书馆所藏手稿,凡转引的内容也都——按手稿原文核对过。
    1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工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16页。
    2转引自王尔敏《王韬早年从教活动及其与西洋教士之交游》,见林治平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第2版),宇宙光出版社1981年,第289页。
    3参看Cooley James. 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 Leiden:Brill,1981; pp.4-6.
    5这次旅行后,应龙田将经历口述于王韬,成文后刊于1854年7月号和8月号的《遐迩贯珍》,题名为《瀛海笔记》与《瀛海再笔》,参看王韬《瀛壖日志》咸丰三年七月十一日(1853年8月15日)记述。我们将另文详述。
    1转引自王尔敏《王韬早年从教活动及其与西洋教士之交游》,见林治平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第2版),宇宙光出版社1981年,第289页。
    2参看张海林《王韬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3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94页。
    4参看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131、182、187、190页。
    5参看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157页。
    6王立群认为应雨耕卒年不考,“1954年后应雨耕携家人定居香港,二人(指王韬和应龙田——引者注)就此失去了联系”(王立群《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王韬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3-94页),我们以上的分析对这一论断提出了质疑。
    7王韬《弢园尺牍》,中华书局1959年,第15页。
    1参看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125-127页。
    2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16页。
    3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16页。
    4笔者已根据应龙田的名号、父亲的职位查找了现存光绪和民国编修的《兰溪县志》,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所藏的《应氏家谱》等资料,但未见此人相关记录,有待进一步考证。另孙邦华编《弢园老民自传》曾提到“友人驻挪威公使应雨耕(名龙田,直隶人)转道英国归国”(孙邦华编《弢园老民自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3页),但未注出处。1985年《清季中外使领年表》中也并无该条记录,附记于此,以待后续研究。
    6威氏开创的汉语拼音方式《寻津录》中草创,并在《自迩集》三版修订中不断改进,最后由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完善,称为威氏拼音(Wade-Giles System)。威妥玛拼音在汉学界应用广泛,其影响延续至今。
    1《自迩集》编写时代的语言情况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第113-119页。
    2《自迩集》选择无入声的北京官话的决定实颇受学界反对,例如当时的汉语权威卫三畏、高迪爱等人纷纷激烈指责。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编撰主旨与南北官话取舍”相关内容,第121-122页。
    1该书相关情况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第81-82页。
    12002年中译本翻译为“五家出版社”笔者认为不确,详见本文附录三,第426页。
    2参看王澧华《(语言自迩集)的编刊与流传》,载《对外汉语研究》(第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89页。
    3凯瑟琳·F·布鲁纳、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编,陈绛译,《赫德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赫德日记(1863-1866)》,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年,第397页。
    1以下我们常称第二卷为英文卷。
    2《平仄篇》为独立的内容,但目力所及之藏本第一版多为三卷本,即《平仄篇》在保留完整的首页和独立的页码的基础上,直接附录在第二卷的后面。我们在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本中也发现了独立装订为一册的《平仄篇》,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看到了独立装订为一册的英文卷,由此,我们推测可能存在两种装订形式的第一版《自迩集》。
    参看序言2.1p.v。
    参看序言2.1p.vi-vii。
    1根据太田辰夫的调查:《儿女》和《红楼梦》前80回本中无现代汉语常用的“刚才”,一般用“将才”、“才刚”。参看太田辰夫《儿女英雄传)》,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21页。
    1参看序言1.2p.vi。
    1中译本(2002)作1902年,有误。
    2参看序言3.1p.i。
    1如出版说明中提到关于“威氏先生音译系统的正反面的意见已经很多了,我们在这里无意于对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添加什么”(序言3.1p.i)。
    2参看尾崎實|『语言自邇集』解说『语言自邇集』语彙索引(初稿)」,『明清文学言捂研究会会报』1965(单刊9)。
    1威氏在第一版序言曾提到出版《自迩集》前,曾出版了一批“初级教程(the elementary course)",笔者认为即以上三部,参看序言1.1p.xiii。根据其编撰性质,本文称之为《自迩集》系列教材的前期“试验本”详见本文第二节论证,第74-94页。
    本文对《自迩集》语音方面的内容不拟涉及,这里只作一扼要的介绍,有待后续研究。
    4形式如“阿是阿哥的阿阿。阿阿是阿。阿什么阿哥 爱是爱惜之爱哀埃矮爱哀求尘埃高矮爱惜”(声调章1.1p220)
    5参看序言1.1p.vi。
    7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关于威氏与密迪乐相识时间的推定,第40-42页。
    8参看序言1.1p.vii。应氏对词汇项目、入声等的编订工作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第53-57页。
    1参看《寻津录·序言》"The idea of venturing on such a piece of authorship was suggested by the wants of the student Interpreters in the service of the Birtish Government. A few of these gentlemen were at Hongkong when the writer entered on the duties of Chinese secretary in 1855. "(开始创作该教材的最初动力来自那些为英国政府工作的领事馆见习生。当1855年笔者接受汉文秘书的职责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香港。)
    2参看Henri Cordier. 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1895(4), p.410注释。
    1参看《寻津录·序言》:‘'The Hsin Ching Lu, or Writing of one in search of a ford, as its name wills shew, is not so much a guide-book as the composition of a man still in quest of the right way."(这本“寻津录”,即寻找一个渡河津口的记录,就像它的题目所指示的,它还不能算作是一本真正的可以帮助那些在学习方法上有问题的初学者的指南。)
    2翟理斯,又译为翟理思,剑桥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研究领域囊括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研究及翻译等。著有《汉言无师自明》(1872)、《字学举隅》(1874)、《华英字典》(1892)、《中国扎记》(1875)、《中国文明》(1911)、《中国和满人》(1912)等论著并译介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文。也是威妥玛-翟理思汉语罗马字拼音系统创制人之一。
    参看Herbert A. Giles, A Glossary of reference on subjects connected with the Far East. Hongkong.1878; p.62.原文为‘'Hsin Ching Lu寻津录the book of experiments, or first handbook of the Court Dialect Published by Sir T. Wade. Was wittily travestied into新京路'the new road to Peking'the sounds of the two sets of characters being sufficiently near, for a foreign ear, to admit of such a pun.(“寻津录”也是‘'the book of experiments"的书名,是威氏出版的第一部官场方言的手册。这个书名被戏称为“新京路”,即“一条新的通向北京的道路”,两组汉字的读音非常类似,外国人听起来就像是一组双关语。)
    4如周振鹤指出“中国传统学者对《圣谕广训》这样的书,内心是看不起的,认为这是皇帝愚民遵守道德规范的教科书。……但对外国学者而言,《圣谕广训》却是一部重要的著作,一方面是可以藉此了解中国民众的心态,一方面又可作为研究中国话的材料或学习中国话的教本,对于用中国话进行布道以及用中文撰写布道书颇有好处”(周振鹤《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618页)。
    1参看部首章2.1p.47。
    2这里的“散语”包括词组、短句。
    1参看序言1.lp.x。原文为"The matter of most of them is trivial enough, but they give the interpreter some idea of a very troublesome portion of his duties"(这部分涉及的某些主题非常琐碎,但这些内容可以为译员处理一些他职责相关的困境时提供帮助。)
    2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对第二版具体修订内容的整理,第68页。
    3参看1.1p.x。原文为“a remarkably good teacher"的非定冠词用法说明这并非序言上文中已明示姓名的“应龙田”。
    1参看序言1.1p.x。
    2参看序言1.1p.x。
    3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0页。
    1内田庆市已经指出“<续散语>的例句都出自于《登瀛篇》的第11章到第48章”。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0页。
    2鲁健骥曾整理分析了《践约录》的词汇特征。参看鲁健骥《<践约传>——19世纪中叶中国人编写的汉字简单读物》,载《国外汉语教学动态》2004年4期,第4页。
    1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论证,第63-64页。
    2参看序言2.1p.vii。
    1参看序言2.1p.vii-viii。
    2参看鲁健骥《(践约传)——19世纪中叶中国人编写的汉字简单读物》,载《国外汉语教学动态》2004年4期,第2页。
    3这一处理方式的功能及意义参看本文第三章第三节“论述元语言:中英不完全对译”,第151-156页。
    1阿贝·哈克,也叫Evariste R6gis Huc,是一位法国遣使会传教士,以其早期探访西藏地区的经历闻名,1839年来华、游历了澳门、广东、蒙古、西藏等地,主要在浙江进行传教活动,1852年回国。
    2有关应龙田的工作内容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应龙田人物考辩”,第53-57页。
    3参看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六册),齐鲁书社1996年,第72页。
    4富俊,字秀升,号松岩,卓特氏,蒙古正黄旗人。由翻译进士,授礼部主事,迁内阁学士,兵部,盛京工部侍郎,理藩部、工部尚书、副都统、都统等职,后以内大臣卒,赠太子太傅,谥文诚。著有《三合便览》、《清文指要》、《蒙文指要》、《三合语录》,《蒙古托忒汇集》等书,父,r二代致力於满蒙译学的发扬,对后来学人俾益甚多。参看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五册),齐鲁书社1996年,第497页。
    该书是一部满汉蒙三文合璧、集语法和词典为一体的上具书,也是清代最早按音序编排的满汉蒙文对照词典。清敬斋辑、富俊增补。现存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富俊刻本,凡十二册,序云:“《三合变览》一书先大夫敬斋公所手辑也……分四格,首冠以国语(指清文),次汉语,次蒙古语,未则以清书书蒙古语,使览是书者,既易得蒙古书之本体与蒙古语之本音。其次序即依十二字头,而每字头之中又自为次序之一以故新语多所未备。今年春,余小子不自量,偕二三友人依例增补,缮写成帙……”,首册有《序》、《十二字头》、《清文指要》、《蒙文指要》。
    1这一元语言层面的“矛盾性”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第144-150页。
    关于《自迩集》继承和创制的术语情况详见第三章第三节,第164-167页。
    默里,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是旅居美国的英国人,英国语法学家,被称为“语法之父”,其《英语语法》初版于1795年,后多次重印,是英语语法学界的最重要的教科书之一,本文参考的是1852年重印版。
    3舞格,字寿平,雍正年间满族人,祖籍长白山,其他不详。身平参看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6册),齐鲁书社1996年,第107页。
    1故宫博物院编《清文汇书清文指要》(故宫珍本丛刊第719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1附录表的具体内容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对第二版内容的介绍,第61页。
    2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实物流通”的分析,第106-112页。
    1参看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62页。
    2如p3a,“儿分”是双行小字,p5b“这个张来顺是马驹桥人么”是双行小字等。
    1该书影由内田庆市提供。
    2参看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62页。
    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的清末历史语言背景分析,第114--119页。
    4该书书名页的版本信息为London:WM. H. Allen & Co.,7 Leadenhall Street。
    1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一小节威氏生平介绍,第39-45页。
    2参看张方《从〈俄汉合璧字汇)看俄国19世纪汉语教育的词汇和语音教学》,载《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第一届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学木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01页。
    3∏.C.波波夫生于1842年8月26日俄国库尔斯克州的一个东正教神父家庭,1865年毕业于库尔斯克神学院。1866年考入彼得堡大学东方系,1870年获得中—满—蒙语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亚洲司,曾数次被派往北京。1873年任命为驻京俄罗斯帝国使团第二翻译,1877年人驻京俄罗斯使团首席翻译,1886年升任驻京公使馆北京领事馆领事。1900年成为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1902年担任彼得堡大学汉语副教授。
    4参看张卫东《<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序言》,载威尔玛著、张卫东译《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页。
    5何盛三『北京官话文法』,太平洋書房1928,pp.71-72。转引自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1-52页。
    6参看Paul Sinclair. Thomas Wade's YU yen tzu erh chi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of Meiji-Era Japan. Asia Major, Vol.16,2003:p.154.
    7参看六角恒广著、王顺洪译《日本近代汉语名师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8页。
    8六角恒广『中国语学习余聞』,同学社1998,p.23。转引自藤田益子|威妥玛和漢语会话课本従『语言自邇集』考察威妥玛所追求的语言境界(一)『语言自邇集』,『问答篇』和『清文指要」的对照」,『新渴大学国隙センター纪要」 2007(3),p.80。
    1何盛三『北京官话文法」,太平洋書房1928,p.73。转引自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2页。
    2参看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2页;鳟沢彰夫《北京官话教育七『语言自通集散语问答明治10年3月川崎近羲氏钞本」》,载《中国语学》1988年第10期,第146-155页。
    该书影由内田庆市提供。
    1虽然教材是北京官话的,那时的日本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会提醒学生南京官话的相应读音和说法。详细的笔记分析可参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2页。
    2该书影由内田庆市提供。
    3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4页。
    1参看六角恒广著,王顺洪译《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7-103页。
    2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4-56页)通过词汇分析证明了这一点。
    参看六角恒廣『中国语书志』,不二出版社1994,p.31。
    4根据尾崎实《(语言自迩集〉解说(语言自迩集语汇索引(初稿))》(尾崎實|『语言自邇集』解说『语言自邇集」语彙索引(初稿)」,『明清文学言语研究会会報」1965(单刊9),p.3)白文断句。
    六角恒广著,王顺洪译《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页。
    6参看尾崎實|『语言自邇集』解说『语言自邇集』语彙索引(初稿)」,『明清文学言捂研究会会報』1965(单刊9),pp.3-4。
    参看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7页。
    8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8-61页)指出存世的该书藏本中有部分记录有当时的授课笔记,笔记也有将原书的北京官话的读音和词汇改写为对应的南京官话的情况。
    9以上书籍的详细信息可参看安藤彦太郎著、卞立强译《中国语与近代日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0页: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62页。
    1 Paul Sinclair认为吴启太、郑永邦的《官话指南》以“问答十章”的形式为基础,金国璞、平岩道知等的《谈论新编》以“谈论百章”的形式为基础,官岛大八的《急救篇》以“散语四十章”的短语形式为基础,并指出明治时代的北京官话课本是唐通事的汉语学习传统与威妥玛的新型教材形式混合的产物。参看Paul Sinclair. Thomas Wade's YU yen tzu erh chi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of Meiji-Era Japan. Asia Major, Vol.16,2003:pp.156-159.
    1参看Henri Cordier.1895,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 Pao, No.4.p.410.
    2六角恒广著、王顺洪译《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86页。
    3该校的相关情况参看利玛窦著、罗渔译《利玛窦通信集》,台湾光启社1986年,第432页。
    4澳门的“圣保禄学院”(Colegio de Paulo)的汉语教学情况可参看李向玉《澳门圣保禄学院的中文教学》,载《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3期,第112-113页;李向玉《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澳门日报出版社2001年。
    1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97年,第30页。
    2参看李真《清朝中前期来华传教士的汉语研习综述》,载北京外语大学编《国际汉语教育(动态研究)》(2009年第一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74页。
    3史式徽著、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译写组译《江南传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285-286页。
    41846年,上海教区耶稣会会长南格禄鉴于来华传教的会士增多的情况,计划建造会士寓所。几经考虑,最后定址于徐家汇。一方面因为此地是上海最早的天主教徒徐光启的纪念地,另一方面此地交通便利。1847年3月开始筹建,至7月竣工,7月31日日耶稣会的总院由青浦横塘迁到徐家汇。总院建筑为四层西式建筑,最上一层为阁楼,下面的楼层为耶稣会士宿舍,上面则用作神学院的教室。参看周秀芬编《历史上的徐家汇》,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58-61页。
    5 J. de la Servie're. S.J. Les anciennes missions de la compagnie de Je'sus en Chine (1552-1814).Shanghai: Tusewei Press,1924;p.55.转引自Gail King.1997,The Xuliahui (Zikawei) Library of Shanghai. Libraries &
    6参看史式徽著,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译写组译《江南传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218页。Culture, Fall,Vol.32,No.4.
    7参看徐藏本散语章1.1p.51。
    1参看徐藏本散语章散语章1.1p.61。
    修道院是天主教培养神职人员的机构。1843年建于佘山,后转至横塘、张家楼和董家渡,最后设于徐家汇。修生们学业繁重,除学习汉字、背诵考取秀的必修书外,还要学习拉丁文。在头四年他们学初级拉丁文。在整个学程中,不论读拉丁文或哲学神学,必须从不间断进修中文。参看史式徽著、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译写组译《江南传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230页;周秀芬编《历史上的徐家汇》,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184-190页。
    一种推测是,这一匿名的刻本是徐家汇教堂密切相关的“土三湾印刷馆”早期的雕版出版物,大概的印刷年代应该就是《自迩集》第一版初版后到第二版出版前的1867-1886年之间。印制这样的“盗版”教材的直接原因应该与《自迩集》第一版在当时数量少、价格贵的情况有关,尚需土三湾印刷馆等资料进一步论证。
    1横滨正金银行(Yokohama Specie Bank, Ltd.)为股份公司组织,创立于1880年,由日本人中村道太等发起组织。总行设于日本横滨。1893年5月在上海设立分行。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业务委托法兰西银行代管。战后恢复营业。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各地设立分行,尤其在东北扩展势力。1945年上海分行被中国政府接管,整个横滨正金银行被盟国总部撤销机构。
    2国家图书馆前身,该名称启用于1928年5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大学院改京师图书馆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于1949年10月1日。
    3最早英商在黄浦滩开了一家名为‘"Kelly & Company"的书店,是当时最早的外文书店之一。1876年,该书店与本地另一家书店“F.&.C.Walsh”在香港登记注册,定名为“英商别发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Kelly & Walsh, Limited"。
    1参看孙轶旻《别发印书馆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载《学术月刊》2008年第7期,第103-109页。
    2参看序言3.1p.i。
    3参看别发洋行1924年刊登在《北华捷报》上的广告‘" The Golden Jubilee year of Kelly & Walsh(1873-1924)",西文化交流》,载《学术月刊》2008年第7期,第107页。North China Daily News Sixteenth Anniversary Supplement,1924-07-14.转引自孙轶旻《别发印书馆与近代中
    4封底印有“亚文”字样的藏书章。
    5参看徐藏本散语章3.1p.82。
    6参看徐藏本散语章3.1p.100。
    7曾纪泽著、刘志惠点校辑注《曾纪泽日记》(上册),岳麓书社1998年,第580页。
    8曾纪泽著、刘志惠点校辑注《曾纪泽日记》(上册),岳麓书社1998年,第585页。
    9曾纪泽著、刘志惠点校辑注《曾纪泽日记》(上册),岳麓书社1998年,第587页。
    1《自迩集》收录语言的特色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论证,第122-128页。
    蒋绍愚《(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序》,载汪维辉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1册),中华书局2005年,第1页。此言乃蒋绍愚对《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中收录的《老乞大》多次修订系列刊本的评论,我们认为亦适用于像《自迩集》这样经历了多次修订的汉语教科书。
    2参看刘永华《马氏文通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第1页。
    1朝鲜《李朝实录成宗四十一年九月》(1483)中“官话”一词被认为是较早的例子。参看李葆精嘉《汉语起
    2[明]何良俊《四友齋丛说》(卷十五,史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第132页。源与演化模式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2-227页。
    3利玛窦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97年,第30页。
    参看鲁国尧《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读〈利玛窦中国札记)》,载《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叶宝奎《明清官话音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周振鹤《第一本汉语语法书(官话语法)》,载《知者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83-184页。这一论断在万济国的《华语官话语法》文本中也得到了印证,“为了把这件事做好,我们一定要懂得中国人读这些词的发音方法:但也并非任何一个中国人就能把音发好。只有那些资质好的说官话的人,例如南京地区的居民,以及来自其他操官话省份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弗朗西斯科·瓦罗著,姚小平、马又清译《华语官话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2周振鹤《南京土白更堪夸》,载《知者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81-282页。
    作者莎彝尊,满人。首刊于1836年广州,目前所见为1853年刊本。
    4莎彝尊《正音咀华》,清咸丰三年(1853)麈谈轩刊本。
    6参看艾约瑟1864:7。
    1该字典以《五方元音》作为汉字编排的基础,系统介绍了各种汉字标音法,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汉字部首检字法等。参看董方峰、杨洋《汉语教学史上一部不应被遗忘的著作——卫三畏的(汉英韵府)》,载北京外语大学国际汉语教学信息中心编《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8年第二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57-65页。
    2转引自长泽规矩也编《明清俗语辞书集成》(影印本)(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62页。
    3参看六角恒广著,王顺洪译《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26页。
    4参看内田庆市《(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52-61页)对当时教材笔记的研究。
    5戈鲲化生年参看周振鹤《戈鲲化的生年月日及其他》,载周振鹤《知者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5-9页。原刊《中华读书报》2001年3月21日、《文汇读书周报》2001年5月5日。
    1参看张宏生《戈鲲化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92页;施正宇《汉语教师戈鲲化出使哈佛初探》,载李向玉、张西平、赵永新编《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参看周振鹤《晚清去德国的中文教师》,载周振鹤《知者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2-23页。原始资料来自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的回忆录。
    3爱新觉罗·瀛生《满语杂识》,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717-720页。
    4爱新觉罗·瀛生指出“清初顺治、康熙时代形成了清代北京话,首先经历了一个“满语式汉语”的阶段。以后,从雍正中期至乾隆时代,北京话里的满语残余逐渐消失,只存痕迹。再发展下去,至嘉庆、道光时代,这种痕迹日益淡薄,几至消失。道光时期以后,已进入现代北京话的范围之内了”(爱新觉罗·瀛生《满语杂识》,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798-790页)。
    5爱新觉罗·瀛生《满语杂识》,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813页。
    6爱新觉罗·瀛生《满语杂识》,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813页。
    7夏仁虎《枝巢四述旧京琐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1吴启太、郑永邦编《官话指南》,上海美华书馆,1900年。转引自陈辉《19世纪东西洋士人所记录汉语官话》,载《浙江大学报》2010年第6期,第110页。
    2赵元任《赵元任早年自传》,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6页。
    3赵元任《赵元任早年自传》,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6页。
    4赵元任《赵元任早年自传》,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1页。
    5 Yuen Ren Chao, Readings in sayable Chinese Vol.1, San Francisco:Asian Language Publications Inc.,1969,p. 62.
    1林焘《北京官话溯源》,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第4页。
    2胡明扬《北京话初探》,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9页。
    1凯瑟琳·F·布鲁纳、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编,傅曾仁等译《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第297页。
    1 Henri Cordier.Thomas Francis Wade, Toung-Pao.1895;p.140.
    1关于近代西人的官話研究,参看内田庆市《近代西方人汉语研究的定位和可能性》,载北京外国语大学编《国际汉语教学(动态研究)》(2009年第二辑),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58-68页;陈辉《19世纪东西洋士人所记录汉语官话》,载《浙江大学报》2010年第6期,第105-113页。
    3参看序言1.1p.vii。
    4参看艾约瑟1864:10。
    5参看序言1.1pp.vi-vii。
    6转引自内田庆市《近代西方人汉语研究的定位和可能性》,载北京外国语大学编《国际汉语教学(动态研究〉》(2009年第二辑),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61页。
    参看周振鹤《“人民”来自何处》,载《知者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308页。原刊《东方早报》2004年3月10日,题作《人民》。
    许宝华等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年。下同,正文按语中仅标页码。
    3原文参看续散语1.1p.124、续散语1.1p.115、谈论篇1.1p.143;2.1p.166。
    1参看高晓红、刘淑学《(语言自迩集)中的入声字读音》(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第28-35页)对《自迩集》书面语读音的具体分析。
    参看太田辰夫《〈儿女英雄传〉副词》,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53-254页。
    2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4页。
    1原文参看谈论篇1.1p.200;2.1p.216。
    2原文参看谈论篇1.1p.210;2.1p.225。
    1原文参看问答章2.1p.127、践约录2.2p.401、践约录2.2p.401、践约录2.1p.246。
    2原文参看散语章2.2 p187、散语章2.2 p166。
    3称呼语部分请详见第四章第三节,第211-219页。
    1太田辰夫《近代汉语》,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12页。
    2张延俊、钱道静著《(文学书官话)语法体系比较研究》,崇文书局2007年,第3页。
    将汉语分为四期,公元三世纪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二十世纪为现代。其中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过渡阶段。参看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40-44页。
    4以商、周、秦、汉为上古期(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3世纪),以六朝至宋(公元4世纪到12世纪)为中古期,元明清(公元13世纪到公元20世纪初)为近代期,元代是近代前期,明清是近代中期,鸦片战争是近代,至“五四”运动是近代后期。参看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5页。
    将汉语分为古代和近代汉语两大阶段,现代汉语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近代汉语上限是晚唐五代。参看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序》,载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1页。
    6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三个时期,近代汉语的上限是唐代,下限是清初。参看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7参看香坂顺一著,江蓝生、白维国译《白话语汇研究》,中华书局1997年,第2页:太田辰夫《上古汉语略说》,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页。
    1太田辰夫《上古汉语略说》,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3页。
    2太田辰夫将清代的语法特征概括为以下儿点:(1)第·人称代名词的包括式(inclusive)和排除式(exclusive)用“咱们”、“我们”区别,不用“俺”“咱”等。(2)有介词“给”。(3)用助词“来着”。(4)不用助词“哩”而用“呢”。(5)有禁止副词“别”。(6)程度福词“很”用于状语。(7)“-多了”置于形容词之后,表示“……得多”、“……得远”的意思。并指出“以上特征《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语言自迩集》差不多全都具备,因此可以说它们基本上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但细部上也有些差异和出入”(太田辰夫《近代汉语》,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13页)。
    3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跋》载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0页。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2页。
    1参看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跋》,载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4-375页。
    2太田辰夫《宋代语法试探》,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平,第152页。这是太田辰夫对宋代遗留的小说语料的评述,我们认为也适用于清代的情况。
    1张德鑫《威妥玛(语言自迩集)与对外汉语教学》,载《中国语文》2001年第5期,第473页。
    2参看许国璋《论语法》,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1期,第7-8页。
    1参看Robins, R. H《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语言学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3-15页。
    2威廉·汤姆逊著,黄振华译《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3参看艾乐桐著、张冠尧译《欧洲忘记了汉语却“发现了”汉字》,载龙巴尔、李学勤编《法国汉学》(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82-198页。
    1 Du P. Francois Bourgeois, a madame de xxx.15 octobre 1769. in Letters edifiantes et Curieuses de Chine Par des Missionnaires Jesuites 1702-1776, Des Missionaires Jesuites.1979 p.486-470转引自杜赫德编,吕一民、沈坚、郑德第译《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第5卷),大象出版社2001年,第163页。同样内容在朱静《洋教士看中国朝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1-222页)也有译文。
    2晁俊秀,法国人,又名赵进修,1767年以耶稣会士身份到达中国,1792年在北京去世。著有《中国的建筑术》(手稿)。参看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第993-995页。
    3白珊《弗朗西斯科·瓦罗的(华语官话语法)》,载弗朗西斯科·瓦罗著,姚小平、马又清译《华语官话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F36页。
    4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63页。
    1原文为拉丁文,汉语翻译转引自何莫邪《中国文字系世界原初文字?——十九世纪前的西方汉字及汉语研究》,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13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159页。
    2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5页。
    3卫三畏《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27页。
    4张卫东曾对这一问题提出专门的意见,主要是将威氏的思想与当代语法学者,如范晓、胡裕树等学者的对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作比较分析,与本文该部分论述思路不同。参看张卫东《评威氏“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之说》,载姚小平编《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278-287页。
    1“部分—关系词”包括“上、下、中、内、外、间、前、先、后、本、故、方”等词,大都表示时空关系,即今天的方位词,甲柏连孜将它们列为一张表,说明其功能转换。
    2分别指名词、代词、指示词、程度副词、动词。
    317世纪葡萄牙耶稣会士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就提出了这一直观认识。参看吴孟雪、曾丽雅著《明代欧洲汉学史》,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28页。
    4实际上《自迩集》的英文卷基本就是以西方语法体系中的词类术语为分析汉语的元语言的,这一问题,我们将在本文第三章第三节作重点论述。
    1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8页。
    2赵金铭《汉语句法结构与对外汉语教学》,载《中国语文》2010年第3期,第278页。
    1参看Howatt, Anthony P. R《英语教学史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16页;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综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7页。
    参看左焕琪编《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8-39页。
    3章兼中编《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9页。
    4内容包括发音、书写、短语、对话、篇章和语法。
    5这种外语教学法产生于19世纪末,正式定名于20世纪初。它通过外语本身进行的会话、交谈和阅读来教外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直接法与语法翻译法的基本区别是直接法用外语讲练外语,不用翻译,也不做语法分析。参看章兼中编《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4页。
    6第一版的《学习指南备忘录》中提到第一步是“学习第八章的附篇,因为这部分单词是最简单的”,附篇是三段比“词类章”正篇更为短小的句子,体例类似“散语章”,这部分内容在第二版已删。
    1两文的文献性质及主要内容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4-9页。
    1原文为法文,中译文转引自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浙江大学2005年博十学位论文,第104页。
    1 Alfred Tarski. The Concept of Truth in Formalized Languages, in Logic, Semantics, Mathematics,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1956)
    2参看白丽芳《英汉元语言比较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3李子荣《作为方法论原则的元语言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4参看安华林《现代汉语释义基元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苏新春《现代汉语释义元语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刘亚琼《汉语释义元语言系统研究的拓荒之作——<现代汉语释义基元词研究>和<现代汉语释义元语言研究>对读》,载《辞书研究》2007年第5期,第102-111页。
    1转引自姚小平《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言学史》,载《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3期,第45页。
    2韩可龙《早期西文文献中的官话与方言》,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主办“西文文献中的中国”小型学术研讨会,2010年5月。
    3 Kloter.the Language of the Sangleys:a Chinese Vernacular in Missionary Ssource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Leiden:brill,2011.
    1国内文艺学者曾对“元语言冲突”有过分析,参看赵毅衡、陆正兰《元语言冲突与阐释漩涡》,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3期,第5-12页。
    2洪毅《鸟井克之和他的汉语语法学史研究》,载《汉语学习》1997年第4期,第62页。
    3参看白珊《弗朗西斯科·瓦罗的<华语官话语法)》,载弗朗西斯科·瓦罗著,姚小平、马又清译《华语官话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F39-F44页。
    4张西平《西方近代以来汉语研究的成就》,载阎纯德编《汉语研究》(第7集),中华书局2002年,第427页。
    5丹麦学者龙伯格曾对马若瑟的这一矛盾表现有过细致的分析,参看龙伯格著,李真、骆洁译《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00页。
    1贝罗贝《二十世纪以前欧洲汉语语法学研究状况》,载《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第347页。
    2龙伯格著,李真、骆洁译《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07页。
    3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63页。
    4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第531页。
    1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词类章”成书历程,第90-94页。
    2参看罗宾斯著、许德宝译《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38页。
    3 Lindley Murray. English grammar. New York:Samuel Raynor.1852.
    4参看Lindley Murray 1852:138。
    1我们认为这一点除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外,与当时欧洲缺乏印刷汉字的设备也存一定的联系。如“马若瑟为使傅尔蒙帮助他在巴黎出版这本书,可谓煞费苦心,当听说在巴黎很难找到这样多的汉字字模时,他建议将书分别在中国和巴黎两处印刷,先在中国印上汉字,后将书运回巴黎再印上拉丁文”(马若瑟与傅尔蒙1730年11月1日的通信,转引自龙伯格著,李真、骆洁译《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57-58页)。
    2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版式调整相关内容,第71-73页。
    1具体形式及举例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版内容的增添,第67-77页。
    2现有的《自迩集》2002年中译本将中文和英文合编为一卷的方式从根本上破坏了编写者分卷编写的原意。
    1赵元任著,李芸、王强军译《语言的意义及其获取》,载《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第4期,第60页。
    1这一点在多功能解释中尤为突出,详见本文第四章具体论述。
    2关于“来”的这种语义参看第四章第四节,第246-247页。
    1这一部分内容在本文第三章第一节威氏倡导的文雅有礼貌的语言导向部分己有详细举例,第126-128页。
    1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下同,正文按语仅标页码。
    2《康熙字典》中的214个部首是当时西人编著的汉语教材中常见的部首分类标准,如马礼逊的《英华字典》,畏三卫的《拾级大成》等。可作为旁证的是《语言问答·问答二十四说中国话》中的—段西人学习汉语工具书的记述:“你念中国书懂得么。我念三字经、明心宝鉴、大学、中庸、孝经、孟子、成语考、来往书式、都念过了、还有别的、如今想不起来。用甚么字汇。常用字汇、也有时用字典。在你书房里共总有几部书。有二三十部。有几本呢。有一百零七本多罢”(pp.250-251)。
    1郑奠、麦梅翘《(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前言》,载郑奠,麦梅翘编《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1983年重印),第ii页。
    1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六节助词概述内容,第273-274页。
    1于连著、张颖译《如何思考中欧之间的对话》,载张西平编《国际汉学》(第17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1袁氏在《虚字总说》中明确提到,他所讲之“气”来自韩愈的“文气”说。参看袁仁林著,解惠全注《虚字说》,中华书局1989年,第465页。
    袁仁林著、解惠全注《虚字说·虚字总说》,中华书局1989年,第128页。
    1孙良明《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83页。
    2 bona fide为拉丁语,语义是真实的。
    1解惠全认为“而袁仁林在《虚字说》中所讲的虚字,主要是指那种‘仅属口吻,了无意义可说’的‘虚之虚者’,结合书中所收词目来看,也就是古之所谓‘辞’或‘语助’之类,与今一般文言虚词著作中所说的虚词人体相当,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以及部分代词和类似词头词尾的附加成分”(解惠全《(虚字说)序》,载袁仁林著,解惠全注《虚字说》,中华书局1989年,第2页)。我们的意见与先生意见一致。
    2转引自郑莫、麦梅翘编《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第104页。
    3《衍绪草堂笔记》藏澳洲国家图书馆的“伦敦会特藏”,内田庆市首次在国内介绍了这一文献材料。国内参看内田庆市《〈马氏文通〉以前的中国大的语法研究——毕华珍著(衍绪草堂笔记)的词的分类方法》,载李向玉、张西平、赵永新编《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第一届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47-251页。
    4转引自郑奠,麦梅翘编《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第105页。
    1季永兴认为“古代学者的‘自然而然’是指不经外力作用而自然存在的状态,‘使然而然者’是指经过外力或内力而发生变化的状态”(季永兴《古汉语句读》商务印书局2001年,第138页)。
    2原文为“愚意诸侯之长为伯,指其定位而名;王政不纲,而诸侯之长自整齐其诸侯,则伯声转而为霸,乃有为之称也。正音为静字,转音为动字”(《黄氏日抄》(卷十五),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416-417页)。
    3参看季永兴《古汉语句读》,商务印书局2001年,第164页。
    1袁仁林《虚字总说》,载袁仁林著,解惠全注《虚字说》,中华书局1989年,第131-132页。
    1内田庆市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实字”指名词和数词,“虚字”指“实字”以外的词类,如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等等。但《虚字说》里把“动词”和“形容词”放在“实字”里。参看内田庆市《(马氏文通)以前的中国人的语法研究——毕华珍著(衍绪草堂笔记〉的词的分类方法》,载李向玉、张西平、赵永新编《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48页。
    2内田庆市和何群雄都认为艾约瑟在《上海话口语语法》(1853:59)中高度评价了毕华珍的《衍绪草堂笔记》,原文如下,‘'while grammar is a science still unknown to the Chinese, it is a mark of the intelligence of our author(=毕华珍)that he has approached so nearly, as preceding article shows to a western classification, and that he has defined with precision, all the principal parts of speech."转引自内田庆市《(马氏文通)以前的中国人的语法研究——毕华珍著<衍绪草堂笔记〉的词的分类方法》,载李向玉、张西平、赵永新编《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第一届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50页。据何群雄考证,毕华珍认识李善兰,可能是李善兰把《衍绪草堂笔记》介绍给了艾约瑟,参看何群雄『中国语文法学事始一『馬氏文通』にいたるでの在華宣教师の著害を中心に』,三元社2000,pp.131-140。
    3李无未《日本汉语口语语法研究的先声——读1877年刊行的<支那文典〉》,载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编《语言学论丛》》(第37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6页。
    2即“马若瑟”,该处为中译者音译。
    3罗宾斯著,许德宝译《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20页。英文来自2001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英文原版。
    4姚小平《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言学史》,载《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3期,第41页。
    5这本书是1728年在广州写的,直到1831年马礼逊才正式出版该书,1847年重刻于广州。但根据英译版说明,其中所反映仍然大部分是马若瑟在18世纪初的观念。
    1词类章1.1p.286;2.1p.247。
    1参看内田度市「关於马禮遜的语法论及其译観」,『東アジア文化交涉研究』 2009(2),p.213。
    1 ad libitum法语副词,表示“随意、任意选择”的意思。
    2参看俞光中、植田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
    3如唐代开始的“猫儿”(崽猫)、“燕儿”(雏雁)的说法。参看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第29页。
    1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203页。
    《自迩集》对术语的几种处理方式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术语部分,第164-167页。
    马若瑟(1728/1847:29-30)只是通过举例展示了“皆”、“众”、“诸”、“们”、“等”、“日日”、“家家”。
    2参看马礼逊1815:60-63。
    1原文参看词类章1.1p.271:2.1p.335。
    2《自迩集》中量词属于名词(the substantives or nouns)的一部分。量词的其他功能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十一节量词部分,第343-346页。
    1参看张延成《也谈“多少”》,载《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第35-37页。
    2从目前所见文献看,尚无研究者明确指出“多少”表多或表少与“少”读音之间有密切关系,但《自迩集》的记述起码说明根据当时的西人和中国协助者在听觉上的判断,北京话使用这两个词时读音存在某种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就是过渡时期的表现,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3关于记数的详细情况参看,第四章第四节“数词”相关内容,第240-247页。
    1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3-104页:刘一之《关于北方方言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包括式和排除式立的产生年代》,载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编《语言学论丛》(第15辑),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92-109页。
    2根据太田辰夫制定的宋至清的两式的用词简表,依照《红楼梦》和《儿女》用例,清代的对立形式为“我们”和“咱们”。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 104页。
    1参看《官话口语》(艾约瑟1857/1864:158-159),《文学书》(高第丕、张儒珍,1869/2007:209-210)。
    2参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86页。
    3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4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98页。
    5参看俞光中、植田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66页。
    6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63页。
    1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9页: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27-28页。
    1赵元任著,丁邦新译《中国话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318页。
    1参看鲍士杰《说说杭州话》,杭州出版社2005年,第21页;史及伟编《杭州人文化性格研究》,杭州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2参看谢俊英《汉语人称代词“您”的变异研究》,载《语文研究》1993年第4期,第27-34页:时良兵《敬称“您”的来源》,载《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59-160页;聂志军《尊称“您”的产生过程》,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第1期,第68-75页。
    2王筠,公元1784—-1845,字贯山,号篆友,清文字学家,山东安丘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曾任山西乡宁县知县。《菜友肊说》现存刊本1册8卷,刊于清道光咸丰间。
    3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对“您”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第28页。
    4刘云《北京话敬称代词“您”考源》(载《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98-103页)利用了《自迩集》的资料,但以2002年中译本为底本,对《自迩集》原书资料的挖掘有限。
    1元代仅一例:三巧儿问道:“你老人家尊姓?”婆子道:“老身姓薛。”(元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恐不为证。
    2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2参看拙作《清末佚名〈语言问答)研究》,载《或问》2010年第19期,第11-26页。
    3《燕京妇女》是20世纪初的汉语会话课本,是以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京城满族旗人妇女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而编写的,它的语言十分生活化、口语化,是当时当地活生生的语言记录。江蓝生认为他比清代任何一部白话小说的口语化程度都高,其编纂时间应早于或不晚于1906年。参看江蓝生《<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上)》,载《语文研究》1994年第4期,第15-19页。
    1参看中译本(2002:181)译按。
    1参看马礼逊1815:99-101。
    2关于《自迩集》中的术语分类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第164-167页。
    3《自迩集》第一版的“那”和“哪”是不做区分的,第二版中所有的“那”都添加了一个“’”符号,根据第二版的文字,我们可以确定这里指的是“哪”而非“那”。下文引文中凡第二版用“‘那”的都直接录作“哪”。
    4这里的原文注音为na ko,实际上代表了“那个”和“哪个”两个词,因为其注释为" remember that na when interrogative is na3, when demonstrative, na4(注意这里的na,当表示疑问时是第三声,表示指示时是第四声。)”(词类章1.2p.117;2.2p.499)
    1根据“中国基本古籍库”搜索,清代文献中,“甚么”与“什么”出现的比例为65:61。吕叔湘也举例说了这一混用的情况,参看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125页。
    1参看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7-60页;张惠英《释“什么”》,载《中国语文》1982年第4期,第302-303页;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第42-43页。
    2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2页。
    3下文中,我们不再区分“什么”和“甚么”这两个书写形式。
    1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247页。
    1参看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343-346页;朱德熙《自指与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载《方言》1983年第1期,第16-31页;李彬《古汉语中的“所”字结构》,新疆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1马建忠也把“所”当做关系代词,“接读代词,顶接前文,自成一读。字有三:一‘其’字,独踞读首;二‘所’字,常位读领。三‘者’字,以煞读脚”(马建忠《马氏文通》(实字卷之二),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8页)。
    1赵元任著,丁邦新译《中国话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323页。
    2参看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3-35页。
    3参看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94页。
    1吕叔湘认为“在许多方言里,例如吴语区,跟‘人家’对待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家’”(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93页)。
    2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234页。
    3参看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378-380页。
    4参看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382-384页。
    1《自迩集》中的有两个繁体写法“袒”和“裏”,根全书整理,这两个写法在各义项上均有交叉,下文不再作区别,一律转录为简体“里”。
    2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7-119页: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235页。
    1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270页。
    2前期通行的是“恁么”、“恁地”、“恁般”、“这般”、“那般”、“这等”等写法。
    3参看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266-302页;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3-54页;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331-332页;俞光中、植田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94-295页。
    4参看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267-270页。
    1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8页。
    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9页。
    冯春田探讨了具体的合音问题,参看冯春田《数量结构合音词“俩”、“仁”的几个问题》,载《语言研究》2002年第2期,第38-44页。数据统计方面,王彦琳《“俩”的多角度分析》(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对《儿女》和《王朔文集》的八部小说做了统计,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俩”与“两个”的关系。
    1赵元任《“俩”“仨”“四呃”“八阿”》,首次发表于《东方杂志》1927年第24卷第12号,后收入《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2赵元任著、丁邦新译《中国话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287页。
    1《自迩集》认为量词是名词的一部分,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十一节,第338-342页。
    2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2-133页。
    3参看俞光中、植田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46-247页
    4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1页。
    5参看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296-299页。
    1参看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38页。
    2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2-143页。
    1太田辰夫《(小额)的语法和词汇》,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80页。
    2该文原是《试说表概数的“来”》和《再说“来”以及“多”和“半”》两文,载《中国语文》1957年第4期和第9期,后收入《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0)1995年,第209-215页。
    3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1页。
    4如张梦井《五十来岁究竟是多大》,载《词库建设通讯》1996年第10期;姚德怀的《“五十来岁”和“即日”》,载《词库建设通讯》1996年第11期;张谊生《概数助词“来”和“多”》,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80-84页:王改改《概数词“来”的语义调查和研究》,载《汉语学习》2001年第6期,第46-49页;马彪、王大新《数(量)词后的“来”表示多少——也从“五十来岁”谈起》,载《汉语学习》2002年第1期,第33-36页;邢福义《事实终判:“来”字概数结构形义辨证》,载《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第1-10页。
    5参看马礼逊1815:81-85。
    6参看艾约瑟1857/1864:153-158。
    “受的”在《自迩集》名词的格中也曾提到,但只是词汇形式一致,意义并不相同。可见威氏对于此类语法现象多是描述性的总结,尚不具备成熟的术语性质。参看本文第四章第二节术语部分,第164-167页。
    2参看默里《英语语法》(1852:50)" a verb is a word which signifies to be, to do, or to suffer,(动词可以表达存在(to be),行动(to do)和遭受(to suffer)的语义),可以把它们称为" a verb active "(主动动词)、"a verb passive"(被动动词)、"a verb neuter"(系动词)。
    3关于《自迩集》中“活字”的内涵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一节,第174-188页。
    4参看高第丕、张儒珍1869/2007:214-217。
    5“静字”、“动字”在汉语传统观念中的内涵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一节,第177-178页。
    1参看张赪《现代汉语“v—v”式和“VV”式的来源》,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17页。
    2吴吟《汉语重叠研究综述》,载《汉语学习》2000年第3期,第28-33页。
    1艾约瑟1857/1864:185-186。
    2参看Richards, Richard Schmidt等编,管燕红、唐玉朱译《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英汉双解》 (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439-440页。
    1参看默里1852:53-56。
    2参看高第丕、张儒珍1869/2007:216。
    参看默里《英语语法》(1852:54),原文为the infinitive mood expresses a thing in a general and unlimited manner, without any distinction of number or person(不定语气表达的是一件事物笼统的、不限制的情况,没有人称或数量的差别。)
    1相关论述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八节,第309-311页。
    1赵元任对词尾“来着”的语法位置有专门的研究,他指出“要是有宾语的话,就出现在宾语的后头”(赵元任著,丁邦新译《中国话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35页)。
    2现代英语中"the imperfect"一般用来表示过去未完成时态的动词,多称为过去进行时,是与单纯的一般过去时矛盾的。参看Bernard Comrie, Ten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pp.6-7.
    1此处为威妥玛拼音,对应的汉语拼音为“la”。
    2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5页。
    1关于这一解释方法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第157-159页。
    1参看《官话口语》:“了liao is another particle for the past, following its verb"(艾约瑟1864:126);《文学书》“过时的记号是‘了’‘咯”’(高第丕、张儒珍,1869/2007:216)。
    1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4页)对“了”表示的时间概念的讨论。
    2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3页。
    3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51页。
    1北京话中“有”不做助词,编写者在这里指出的应该是南方官话的用法。
    2参看赵元任《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载《清华学报》1926年(第3卷第2期)。1992年《方言》重发,第85-111页。
    3参看马若瑟1728/1847:28-31。
    4参看艾约瑟1857/1864:217。
    1参看艾约瑟1857/1964:193。
    1早期的观点认为“底”来源于“者”,或者“之”,但是都无法在用法和音韵两个方面得到圆满的论证。江蓝生《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中国语言》1999年第2期,第83-93页)提出了方位词来源的观点,这一看到在其后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参看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55-2456页;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6-265页。
    2参看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161页: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年,第130页: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36页。
    曹炜《(金瓶梅词话)中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对《金瓶梅词话》16回到18回中补语前“的”和“得”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提出“由于‘的’对‘得’的取代并不彻底,所以事实上造成了‘的’和‘得’并存混用的局面,而且这种混用是无语境、非理据性的,随意性很大。有时候在同一语段的上下文中也混用”(曹炜《(金瓶梅词话〉中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载《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80页)。
    1关于“得”历史用法的分类有很多,有学者参照现代汉语把带“得”的述补结果分为状态补语(或叫情态补语)和可能补语两类。如祝敏彻《“得”字用法演变考》,载《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第 49-61页;岳俊发《“得”字句的产生和演变》,载《语言研究》1984年第2期,第10-30页。也有学者从状态补语结构中又另分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和程度补语三类。如杨平《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1期,第56-63页:参看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35页。本文采用的是第一种分类方法。
    1岳俊发《“得”字句的产生和演变》,载《语言研究》1984年第2期,第11页。
    2参看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352-353页;杨建国《补语式发展初探》,载《语言论集》(第3辑),中华书局1959年,第105页。
    3参看祝敏彻《“得”字句用法演变考》,载《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岳俊发《“得”字句的产生和演变》,载《语言研究》1984年第2期,第517-518页。
    4马若瑟认为“得”的本义里包括“可能”。但《康熙字典》并没有收录“得”的这一义项,可见《自迩集》的语义概括是严格依照当时的中文字典的。
    1参看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6页、第156-162页。
    也有学者称这类助词为词尾,趋向动词、构词成分、方位补语等等,我们这里按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7页)的分析将它们称为“后助助词”。
    1参看马若瑟1927/1948:54-56。
    2参看艾约瑟1857/1864:180。
    一般认为“V起来”的“起来”表示四种语法意义,分别是:①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由下向上:②表示动作完成,兼有聚拢或达到一定的目的、结果的意思:③动作开始,并有继续下去的意思;④插入语成分,有估计或者着眼于某一方面的意思。参看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441-442页。也有观点认为不能根据“起来”前的词汇意义而决定她作为助词的意义。参看吴洁敏《非谓语动词“起来”》,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2期,第27-47页。
    2黎妲《“起来”与宾语同现情况查考》(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对明清四大名著的“v+起+O+来”得出的比例为77%。
    1参看刘楚群《论连动句式“v起来+VP”》,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79-83页。
    1因本段的文中原文语言较为精炼,此处括号中的内容是笔者根据英文内容所做的直译。
    2有关《自迩集》中术语的分类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第164-167页。
    1可对应参照量词的“陪称”名词的功能。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十一节,第338-342页。
    1参看太田辰夫《近代汉语》,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12页。
    2参看太田辰夫《〈儿女英雄传)语言》,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37页。
    1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0-171页。
    1《问答篇》和《登瀛篇》都未见“不比”句和“比…不”句。
    2参看谢仁友《汉语比较句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3参看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33页。
    4经查《自迩集》第二版、第三版都沿用了这个例子,从全书的情况来看,印刷讹误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而且从中英联合编写的背景来看,至少这个说法是被编写者和当时他的中国老师共同承认的。
    5参看相原茂《汉语比较句的两种否定形式——“不比”型和“没有”型》,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第73-87页。
    1参看马若瑟1728/1847:37。
    2参看马礼逊1815:21-230。
    3参看艾约瑟1857/1864:201-212。艾约瑟主要分了复合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等。
    4参看高第丕、张儒珍1869/2007:212-214,218-219。
    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六节,第274-282页。
    2参看艾约瑟1857/1864:201。
    3参看散语章1.2p.104;2.2p.212。
    1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9-90页。
    2“X儿个”在关中方言的情况可参看孙立新《陕西方言漫话》,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第136-137页。
    1藤田益子|威妥玛和漢语会话课本従『语言自邇集』考察威妥玛所追求的藉言境界(一)『语言自邇集』,『问答篇』和『清文指要』的对照」,『新潟大学国际ンセタ一纪要』2007(3),p.55。
    2参看蒋绍愚《汉语“天”的意义的演变》(" Studie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Christoph Harbsmeier on Occasion of his 60th Birthday ", Hermes Acadamic Publing & Bookshop. April 2006),转引自藤田益子|威妥玛和汉语会语课本従『语言自通集』考察威妥玛所追求的语言境界(一)『语言自邇集』,『问答篇』和『清文指要』的对照」,『新渴大学国隙センタ一纪要』 2007(3),p.80。
    3出自清魏秀仁著《花月痕》,咸丰八年(1858)刻本。
    4日本学者尾崎实也对这一问题有过论述,他在比较《自迩集》初版改定本和第二版时指出“《儿女英雄传》中还没有‘某天’的用法,这一点和‘谈论篇’的情况一致”(尾崎實|『捂言自通集』解税『捂言自邇集』捂彙索引(初稿)」,『明清文学言语研究会会报』1965(单刊9),p.9)。
    1例如“就”表示主观量、加强肯定的、引进动作对象和范围、表假设谦让等等。
    2《自迩集》内部仅有一项明示的语义不在此解释系统内:成就,to accomplish satisfactorily, to make a good job of;就here differing little from得t6.(问答章2.1p.253)(“成就”是获得满意,得到好的工作的意思。这里的“就”和“得”相差很小。)
    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2参看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12页。
    “挺”在《自迩集》中用作原义,如“直挺挺的坐着”(谈论篇1.1p.151:2.1p.174)。
    2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0页。
    1参看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8-279页;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第84-89页:石毓智、李讷《十五世纪前后的句法变化与现代汉语否定标记系统的形成——否定标记“没(有)”产生的句法背景及其语法化过程》,载《语言研究》2000年第2期,第39-62页:徐时仪《否定词“没”“没有”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1-6页。
    2参看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83-384页。
    1参看马若瑟1728/1847:77-78,艾约瑟1864:212-213。
    2参看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12页。也有观点认为始于元代,元杂剧和散曲中已有用例,参看刘坚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1992年,第266-277页。
    3参看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1956),载《吕叔湘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306-307页;江蓝生《禁止词“别”考源》,载《语文研究》1991年第1期,第42-47页。
    1参看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83页:江蓝生《禁止词“别”考源》,载《语文研究》1991年第1期,第43-47页。
    2关于表推测的“罢”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十节,第334-336页。
    1参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62页、第66页。
    2参看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187页。
    3参看马云霞《介词“奔”的产生》,载《语文学刊》2007年第11期,第109-110页。
    4这种动词义的可解释性也可能是当时的西人研究文献中未将这个词划定为“介词”的主要原因之一
    1参看马若瑟1728/1847:48-47。原文为"Among these, are some instances of its use as an auxiliary to express present time or action"(在这些用法中,一些“打”作助动词的用法可以用来表示现时时间性),根据他的举例,如“打睡”、“打听”、“打诳语”等,我们认为马若瑟可能是将这些词语中表现的一般现在时的语义归咎于“打”,但该问题存疑。
    2参看艾约瑟1857/1864:198。原文为“打,To practice; its use as a preposition from, is exclusively colloquial"(“打”是实践的意思,他可以用作表示“from”的介词,专用于口语。
    3威氏曾在注释中强调了“打”可以用于促发词语的动词性:我们从里头打过个穿儿(词类章1.1p250;2.1p316)(注释):打giving activity to穿,to pierce through, as to many other verbs; q.d., by way of the interior we penetrated through(词类章1.2p127;2.2p517)(在这里“打”像与许多其它动词结合那样,给予了“穿动词的活动性”。就好像说,在里面的路上我们是穿过去的。)因仅一例,附录于此,待后续研究。
    1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4页。
    1《自迩集》中未山现翻译或注释为被动或致使含义的“给”字句,其中的原因待进一步探究。
    2参看香坂顺一《白话语汇研究》(中华书局1997年,第265-266页、第395页)对明末清初“给”跟“与”的共存、交替状况的研究。
    3太田辰夫《近代汉语》(载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13页)将“有介词‘给’”列为清代北京话的七大特点之首。
    4“与格dative case名词或名词短语的一种形式,通常表示给名词或名词短语是动词的间接宾语”(Richards,Richard Schmidt等著,管燕红、唐玉朱译《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英汉双解》(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184页)。
    香坂顺一著,江蓝生、白维国译《白话语汇研究》,中华书局1997年,第344页。
    1参看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52页、第333页。
    1参看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53页、第333页。
    1参加马若瑟1728/1847:91。
    2参加艾约瑟1857/1864:218。《汉语札记》原文:“呀,means mind what I say. It follows the advice or instruction which it refers to"(马若瑟1728/1847:91)(“呀”的意思是请注意我要说的。在“呀”的后面会紧跟上交谈涉及的一些建议或者意见。)
    3参看高第丕、张儒珍1869/2007:223-224。
    4原文参看词类章1.1p.249;2.1p.315。
    1如《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一词条的解释:“巴不得:动词,迫切盼望”(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7页)。
    2如李茉莉《“恨不得”与“巴不得”》,载《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172-175页:张先亮、唐善生《试论“巴不得”与“恨不得”》,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第63-71页。
    1《康熙字典》中“巴”唯一的义项是四川的一个地名。参看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268页。
    2即“罷”。
    3参看散语章2.2p.52。
    4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4-337页)认为“罢”在清代产生了新的语气,分别是推测、假设和追问,《自迩集》中没有收录表示“追问”的语例。
    1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4-335页。
    2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5页。
    3此例为太田辰夫认定的表假设语气的“罢”最早的出处。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5页。
    1马建忠《马氏文通》(实字卷之三),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22页。
    2参看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7页;马西尼Masini, Federico. Xi fang chuan jiao shi Han yu liang ci yan jiu zong shu, In CasalinFederica(ed.).Linguistic exchanges between Europe China and Japan. Roma:Tiellemedia Editore,2008,p.59.
    卫匡国,字济泰,出生于意大利多兰托城,耶稣会教士。1643年抵达中国浙江省,在杭州、兰溪等地传教。1650年被委任为中国耶稣会传教团代理人,赴罗马教廷为中国礼仪辩护。他用拉丁文出版了三部介绍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化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图记》(1667)。
    4马西尼Masini, Federico. Xi fang chuan jiao shi Han yu Hang ci yan jiu zong shu, In CasalinFederica (ed.). Linguistic exchanges between Europe China and Japan. Roma:Tiellemedia Editore,2008, p.61.
    5万济国的量词表删除了叶尊孝表中一些较雅的量词,如“帙”和“轴”,增加了几个更口语化的量词,如“捆”等。
    1参看艾约瑟1857/1864:133。
    2参看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5页。
    3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234页。
    1中古以后,数词和名词结合、还有数词与动词结合,中间必须以量词作媒介这一普遍的法则才确立起来。参看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235页;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年;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第34页。
    2马西尼Masini, Federico. Xi fang chuan jiao shi Han yu Hang ci yan jiu zong shu, In CasalinFederica (ed.)-Linguistic exchanges between Europe China and Japan. Roma:Tiellemedia Editore,2008, p.62.
    3参看马礼逊1815:37-38。
    1参看王力《中国语法理论》,载《王力文集》(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350页。
    1参看词类章1.1p.278;2.1p.341。
    1相关的国内对外汉语研究如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载《暨南学报》2004年第2期,第113-142页:李计伟《量词“副”的义项分立与对外汉语教学》,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第72-77页:李月炯《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缑瑞隆、黄卓明、刘钦荣《示形量词“股、束、缕、绺”的用法及认知基础》,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
    2期,第18-22页等。
    1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间”的量词用法分立了两个汉语量词词典》对量词“间”的解释是“指房屋的最小单位”(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第133页)。义项:“1一间屋子;房间。2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662页):刘子平编《现代
    1参看马若瑟对“见”的分析(1728/1847:61),对“叫”、“教”的分析(1728/1847:116),该书口语部分未涉及“被”和“受”。
    2参看艾约瑟1864:190-191。
    3如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就以此为研究主题。
    1参看《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的"auxiliary verb"词条:“助动词,是句子中与其他动词连用表示体、态、语气、时及人称等方面的语法功能的词。如英文中的be、do、have、may、can、will等"(Richards、 Richard Schmidt等编,管燕红、唐玉朱译《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英汉双解》(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320页)。
    1编写者也曾提到他尚没有能清楚地理解助动词“叫”表被动的原理:It will be see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that the Chinese passive, except where it is rendered by 叫. to cause. the precise operation of which is obscure. is produced by the employment of certain verbs signifying to receive, to perceive, or to suffer.(词类章1.2p.123;2.2p.509)(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会看到,汉语的被动语态,除了使用“叫”(致使的意思)表示的被动含义产生的过程是有点模糊外,其它的方式都是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表示得到、感知或遭受的动词。)
    2现代汉语中“叫”、“被”、“受”、“挨”同是被动标记词,仅在语体上略有差别。
    3参看散语章2.2p.78。
    4有一例为“是小孩子受了伤了么。”(问答章2.1p137)文中翻译为被动句‘'Then the little boy was hurt?'(问答章2.2p237),这也是惯常的翻译方法。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与“hurt”(受伤)在英语中的语义有关,与我们讨论的编写者界定的“受”字被动句不同。
    1原文参看散语章1.1p.62、谈论篇1.1p.195;2.1p.212、谈论篇1.1p.211;2.1p.226。
    2参看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79页。
    3陆俭明《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载《汉语学报》2004年第2期,第13-14页。
    4参看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497-498页。
    1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9-230页。
    2参看艾约瑟1857/1864:190。
    1例如这个观点无法有力解释“使”和“令”也是致使句的主要标志,但是他们不能用于被动这一问题。
    2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8-229页。
    蒋绍愚等指出“‘教’是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由使役式的第一个动词演变为引介施事者的介词,从而成为近代汉语被动式的标记,它们所经历的演变过程不同于‘被’和‘吃’,而是经历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演变过程”(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97页)。其他相关的专门研究如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8-230页)对致使与被动语义转变的三个动因的研究;桥本万太郎《汉语被动式的历史·区域发展》(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第36-49页)提出汉语使役动词兼做被动式标记是汉语阿尔泰化的结果;蒋绍愚《“给”字句“教”字句被被动的来源》(载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编《语言学论丛》(第26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59-177页。)认为“教”字句由表使役到表被动是语法功能扩展的结果等。
    1参看《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英汉双解》"impersonal construction"词条:“无人称句,非人称结构。指没有提及谁或什么做过或经理某事的一类句子,如英语的it's cold(天很冷)it's raining(天下着雨)这样的句子”(Richards、Richard Schmidt等编,管燕红、唐玉朱译《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英汉双解》(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320页)。
    1原文参看散语章1.1p.42、散语章key2.1p.109。
    2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485页。
    3马建忠《马氏文通》(实字卷之四),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65-166页。
    1国内最早提出这一意见的是黎锦熙,他指出“像这样提到句首的宾语,往往本来是把它作‘主语’;而句中的动词也就是把它变为‘被动式’,以为说明主语之用的。例如:这本‘书’,已经送给张先生了。这说明‘书’已经被送的意思”(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40-41页)。
    2黎锦熙认为“有些句子不但不叙述主语的动作,并且它所说明的,也不是主语被人家的动作涉及的情形;它简直成了形容词的性质”(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42页)。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1956),载《吕叔湘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90页。
    参看祝敏彻《近代汉语句法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05-208页。
    2参看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2-283页。
    1参看钟兆华《“不成”词性的转移》,载《中国语文》1991第4期,第291-295页;徐时仪《也谈“不成”词性的转移》,载《中国语文》1993第5期,第391-392页。
    2参看徐杰《疑问范畴与疑问句式》,载《语言研究》1999年第2期,第22页。
    3参看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65页。
    4参看刘子瑜《敦煌变文中的选择疑问句式》,载《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第53-58页。
    1参看朱德熙《" 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载袁毓林编《朱德熙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3-481页。原文系英文,发表于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990,18(2),后载《中国语文》1991年第5期。
    2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2页。
    3参看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72-473页。
    4参看徐时仪《否定词“没”“没有”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1-6页。
    1参看徐正考《清代汉语选择疑问句系统》,载《吉林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第70-75页。
    1从1856年威妥玛提交“汉语翻译官教育方案”至1886年第二版编成,历时30年,但实际上,威氏的资料收集工作可能还要更早一些。
    2《自迩集》各版本各章节的情况详见本文第58-95页。
    《自迩集》的成书背景详见本文第106-119页。
    4威氏早期学习北京官话的情况详见本文第40-42页。
    5各章节的成书历程相关情况详见本文第74-95页。
    6第一版出版后的流通情况详见本文第101-110页。
    1第二版对第一版的具体修订详见本文第60-73页。
    2第三版的出版及流通情况详见本文第73-74页、第110-112页。
    3《自迩集》在当时的传播和流通情况详见本文第101-112页。
    4《自迩集》各种形态的藏本情况详见本文第95-101页。
    5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第207-209页。
    1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九节,第314-316页。
    2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193-194页。
    3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五节,第266-272页。
    4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201页。
    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五节,第248-250页。
    6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192-193页。
    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197-202页。
    8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289-291页。
    9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202页。
    10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204-205页。
    11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五节,第258-260页。
    12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198-199页。
    13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190-191页。
    14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八节,第309-310页。
    15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五节,第260-263页。
    16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第220-222页。
    17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八节,第309-310页。
    1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第208-209页。
    2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191页。
    3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六节,第276-282页。
    4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第194-195页。
    5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第237-239页。
    6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第163页:第四章第九节,第317-318页、第十节第333页。
    7详见第四章第九节,第317-318页。
    1量词相关内容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十一节,第337-362页。
    2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一节,第174-188页。
    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八节,第309-311页。
    4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第222-223页。
    5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三节,第151-153页。
    6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第223-225页。
    7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六节,第27979-282页。
    8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九节,第322-326页。
    9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六节,第284-285页。
    1被动句两种标记方式相关内容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十二节,第364-373页。
    2译见本文第四章第六节,第282-283页。
    3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五节,第269-271页。
    4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十二节,第374-377页。
    5关于《自迩集》的语料观与语料形式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第113-130页。
    6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第211-216页。
    7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五节,第263-265页。
    8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第234-235页。
    9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十节,第334-335页。
    10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十三节,第383页。
    1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八节第301页注、第九节第321-322页。
    2《自迩集》对“X天”类的解释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八节,第297-301页。
    1《自迩集》对“就”的解释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八节,第301-304页。
    2详见本文第四章第八节,第344-346页。
    3余英时《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林伍德的历史哲学》(1956),载《文史传统与文化构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8页。
    详见见本文第四章第六节,第277-278页。
    1参看《官话口语语法》(艾约瑟1864:7)。
    2译注: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苏格兰传教士。1807年受伦敦会派遣,到达中国广州,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25年。1816年赴北京担任汉文正使,曾将《圣经》译成中文,著有《通用汉语之法》(1815)、《华英字典》(1823)、《广东话土话字汇》(1828)。这里所说的表音法应该是1815出版的《通用汉语之法》中提到的汉语音节表。该字表参看马礼逊1815:5-18。
    3译注: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英国传教士,自号墨海老人,汉学家。1816年被英国伦敦会派往马六甲。在马六甲学会马来语、汉语和多种中国方言,并帮助编辑中文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9年,麦都思在马六甲被任命为牧师,在马六甲、槟城和巴达维亚传教,并用雕版法和石印法先后印行30种中文书籍。著有多部汉语研究论著,有可能包括其表音法的如《汉英字典》、《英汉字典》、《福建方言字典》等。
    4译注: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19世纪传教士。1833,他受美国公理会差会派遣,前往中国广州,负责印刷。从1848年到1851年编辑《中国丛报》。1855年任美国驻华专员署(广州)秘书,次年完成《英苹分韻撮要》。1860年任美国驻华公使馆(北京)临时代办。1877年他返回美国,任耶鲁大学汉学教授,成为美国第一个教汉学的教授。除《中国总论》外,还著有《简易汉语教程》(1842)、《汉语拼音字典》(1874)等。
    5译注:《通用汉语之法》(1815)所介绍的汉语发音包括平上去入四声,仍属于南京官话音体系,有较多粤语例句,这应该就是这里所说的“过时的”。详见马礼逊1815:19-21。参看黄爱美《从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看英国早期来华传教士的汉语研究》,载姚小平编《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232-244页。
    译注:威氏将汉语的部首分为三种,具体分类以及它们在“部首章”对应的英文单词是:口语中使用的(Colloquially)、书面语使用的(Classical)和已经废弃的(Obsolete)。参看部首章1.1p.27;问答章1.1p.79。
    1译注Robert Hart,1835-1911,英国人,字鹭宾。曾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整整半个世纪(1861-1911),通晓汉语,深受恭亲王奕新的信任,擅长幕后的“业余外交”,是总理衙门“可以信赖的顾问”著有《中国论集》等。在华期间与威妥玛有较长时间的交往,其1854-1866年的日记已出版。
    2以上三人均为音译,其生平信息不详。
    3译注Athenaeum Club,英国伦敦历史优秀的绅士俱乐部,历史悠久,场所华丽,始建于1824年。
    [1]. Thomas Francis Wade. Yu yen tzu 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 t[M]. London:Trubner & Co,1867.
    [2]. Thomas Francis Wade, Walter Caine Hiller. Yii yen tzu 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 [M]. Shanghai, London:the statistical department of the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W. H. Allen & Co,1886.
    [3]. Thomas Francis Wade, Walter Caine Hiller. Yii yen tzu 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 t[M]. Shanghai:Kelly & Walsh,1903.
    [4].弗朗西斯科·瓦罗[西].华语官话语法[M].姚小平,马文清,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 Morrison, Robert. 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 Serampore:Printed at the Mission-press,1815.
    [6]. Thomas Taylor Meadows.Desultory Notes on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China, and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M]. London:Wm. H. ALLEN AXD Co.1847.
    [7]. Joseph de Premare. The Notitia Linguae sinicae of Premare. Translated by J.G.Bridgman. [M]. Canton:printed at 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rository.1847.
    [8]. Lindley Murray. English Grammar [M].New York:Samuel Raynor,1852.
    [9]. Joseph Edkins. A Grammar of Colloquial Chinese Language. [M]. Shanghai: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64.
    [10].张延俊,钱道静.《文学书官话》语法体系比较研究[M].武汉:崇文书局,2007.(该书第201-233页附据大槻文彦《支那文典》(1877)重新标点的《文学书官话》全文)
    [1].艾乐桐[法].欧洲忘记了汉语却“发现了”汉字[A].见:龙巴尔[法],李学勤等编.法国汉学(第1辑)[C].张冠尧,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82-198.
    [2].爱新觉罗瀛生.满语杂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3].安托尼·阿尔诺,克洛德·朗斯诺[法].普遍唯理语法[M].张学斌,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4].白珊[加].在中国的西方语言学传统[A].见:卓新平编.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259-274.
    [5].白维国.近三十年日本对近代汉语的研究[J].当代语言学,1989(3):111-114.
    [6].贝罗贝[法].二十世纪以前欧洲汉语语法学研究状况[J].中国语文,1998(5):346-352.
    [7].班立华.中文的异域之旅——16-19世纪西方中文观念的演变[D].天津:南开大学,2003.
    [8].班立华.试论西方中文观念的历史演变——一个知识型和符号学角度的解说[A].见:阎纯德编.国际汉学(第8辑)[C].北京:中华书局,2004.
    [9].班立华.威廉·冯·洪堡的语言思想与中文研究[J].世界汉学,2005(1):38-48.
    [10].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1].陈辉.19世纪东西洋士人所记录汉语官话[J].浙江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5-113.
    [12].陈望道编.中国文法革新论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3].C.R.博克舍[英].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M].何高济,译.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戴密微[法].法国汉学研究史概况[A].见:阎纯德编.汉学研究(第1辑)[C].胡书经,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15-54.
    [15].戴仁[法].法国当代中国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6].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杭州:浙江大学,2005.
    [17].董明.古代汉语汉字对外传播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18].杜赫德[法]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M].郑德第,吕一民,沈坚等,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
    [19].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20].方豪.中西交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范俊军.中西词类二分学说史的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2000(5):131-135.
    [22].费赖之[法].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M].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
    [23].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4].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编.四库系列丛书目录·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5].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从周边看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6].顾亮.威妥玛与《语言自迩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7].顾犇.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书目[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28].龚缨晏等.西方人东来之后:地理大发现后的中西关系史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0].郝颖.《语言自迩集》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
    [31].韩可龙.早期西文文献中的官话与方言[R].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2010.
    [32].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3].何乐士、敖镜浩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34].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35].何莫邪[挪].中国文字系世界原初文字?——十九世纪前的西方汉字及汉语研究[A].见: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13辑)[C].陈怡,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131-163.
    [36].何莫邪[挪].《马氏文通》以前的西方汉语语法书概况[A].见: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64-466.
    [38].何盛三.北京官括文法[M].束京:太平洋害房,1928.
    [39].洪毅.鸟井克之和他的汉语语法学史研究[J].汉语学习,1997(4):60-63.
    [40].胡明扬.北京话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1].胡书经.法国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历史(简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2):148-156.
    [42].胡双宝.读威妥玛著《语言自迩集》[J].语文研究.2002(4):22-28.
    [43].黄斌.汉语实词分类的萌芽——《说文句读》对“动字”和“静字”的分类[J].古汉语研究,1993(3):21-26.
    [44].黄时鉴.中西关系年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45].黄时鉴.东西交流史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6].黄兴涛.《文学书官话》与《文法初阶》[J].文史知识,2006(4):61-69.
    [47].吉少甫等编.中国出版简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48].计翔翔.十七世纪中期汉学著作研究——以曾德昭《大中国志》和安文思《中国新志》为中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9].季压西,陈伟民.语言障碍与晚清近代化进程[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50].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2].蒋绍愚.现代语言学与汉语史研究[A].见: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0-455.
    [53].蒋绍愚,曹广顺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4].孙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汉学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55].凯瑟琳·F·布鲁纳,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美]编.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M].傅曾仁等,译.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
    [56].凯瑟琳·F·布鲁纳,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美]编.赫德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赫德日记(1863-1866)[M].陈绛,译.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
    [57].柯文[美].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M].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58].黎锦熙.比较文法:文言语法举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9].李娟.《马氏文通》与中西语言研究传统的关联[A].见:姚小平编.《马氏文通》与中国语言学史:首届中国语言学史研讨会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47-64.
    [60].李无未,陈珊珊,秦曰龙.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指要与总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61].李无未.日本汉语口语语法研究的先声——读1877年刊行的《支那文典》[A].见: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写.语言学论丛(第37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54-273.
    [62].李无未.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古今考[N].中华读书报,2008,6(25):13.
    [63].李向玉,张西平,赵永新编.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第一届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澳门理工学院,2005.
    [64].李真.《汉语札记》对世界汉语教学史的贡献[J].世界汉语教学,2005(4):105-109.
    [65].李真.清朝中前期来华传教士的汉语研习综述[A].见:北京外语大学编.国际汉语教育动态与研究(2009年第一辑)[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71-78.
    [66].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北京:中华书局,1997.
    [67].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M].北京:三联书店,2009.
    [68].林焘.北京官话溯源[J].中国语文,1987(3):1-9.
    [69].林焘.普通话和北京话[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70].凌德祥.从《马氏文通》看汉外语言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学的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0(2):57-62.
    [71].刘锡鸿.英轺私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6.
    [72].六角恒广[日].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M].王顺洪,译.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2.
    [73].六角恒广[日].日本中国语教学书志[M].王顺洪,译.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74].龙伯格[丹].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M].李真,骆洁,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7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76].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7].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8].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江蓝生,补.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79].鲁健骥.《语言自迩集》初版序言、《语言自迩集》再版序言[A].见:张德鑫编.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究:牛津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71-392.
    [80].鲁健骥.《践约传》——19世纪中叶中国人编写的汉字简单读物[J] 国外汉语教学动态,2004(4):4-8.
    [81].鲁健骥.谈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R(4).30-3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2].罗宾斯[英].简明语言学史[M].许德宝,冯建明,胡明亮,译.北京:
    [83].罗常培.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85].罗渔.利玛窦书信集[M].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
    [86].马又清.瓦罗《华语官话语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2.
    [87].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8].马相伯.马相伯集[M].朱维铮,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89].莫东寅.汉学发达史[M].北京:文化出版社,1949.
    [90].M.G.马森[美].西方的中华帝国观[M].杨德山等,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91].内田庆市[日].近代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A].见:邹嘉彦,游汝杰,编.语言接触论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58-275.
    [92].内田庆市[日].《马氏文通》以前的中国人的语法研究——毕华珍著《衍绪草堂笔记》的词的分类方法[A].见:李向玉,张西平,赵永新编.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第一届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247-251.
    [93].内田庆市[日].近代西方人汉语研究的定位和可能性[A].见:北京外国语大学编.国际汉语教育动态与研究(2009年第二辑)[C].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58-68.
    [94].内田庆市[日].关于《语言自迩集》的若干问题[A].见: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编.亚洲语言文化交流研究[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6-36.
    [95].内田庆市[日].中国语言学的“周边”研究法——以文化交涉学领域之一的角度[A].见: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从周边看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09:457-471.
    [96].内田庆市[日].《语言自迩集》源流及其在日本的传播[A].见: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跨越空间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46-62.
    [98].内田度市[日].关於馬禮遜的语法输及其翻譯観[J].東ァジァ文化交涉研究,2009(2):209-216.
    [99].裴化行[法].利玛窦评传[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00].钱乃荣.英国传教士J.Edkins在吴语语言学上的杰出贡献——《上海方言口语语法》评述[A].见:钱乃荣编.现汉语研究论稿[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51-284.
    [101].清史编委会编.清代人物传稿:上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2].阙维民.剑桥汉学的形成与发展[A].见: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10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192-218.
    [103].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M].耿异.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
    [104].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西文珍本书目[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05].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6].石田干之助[日].欧人之汉学研究[M].朱滋萃,译.北京:北平中法大学出版社,1934.
    [107].石田干之助[日].中西文化之交流[M].张宏英,译.长沙: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
    [108].石田干之助[日].欧文汉学书目[A].见:阎纯德编.国际汉学(第8辑)[C].甘慧杰,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645-659.
    [109].史式徽[法].江南传教史[M].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译写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110].市川勘[日],小松岚[日].百年华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111].松浦章[日],内田庆市[日],沈国威编.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112].宋桔.清末佚名《语言问答》研究[J].或问,2010(19):11-26.
    [113].孙良明.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4].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115].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察[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116].孙玄常.汉语语法学简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117].太田辰夫[日].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8].太田辰夫[日].汉语史通考[M].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1991.
    [119].汤姆逊[丹].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M].黄振华,译.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120].藤田益子[日].威妥玛和漢语会话裸本徒『语言自邇集』考察威妥玛所追求的语言境界(一)『藉言自通集』,『同答篇』和『清文指要』的对照[J].新渴大学国隙七ン夕一纪要,2007(3):49-80.
    [121].童庆生.知识的贫困和贫困的知识:西方汉语观的生成和发展[A].见:张西平编.国际汉学(第17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114-142.
    [122].施光亨.历史上的汉语教学:向着第二语言教学走出的第一步[A].见:李向玉、张西平、赵永新编.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第一届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澳门理工学院,2005:338-344.
    [123].万明.从八封书简看耶稣会士入华的最初历程[J].文献,1993(3):129-142.
    [124].王尔敏.王韬早年从教活动及其与西洋教士之交游[A].见:林治平。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第二版)[C].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81.
    [125]].王澧华.《语言自迩集》的编刊与流传[A].见: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研究》编委会.对外汉语研究(第2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82-195.
    [12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27].王力.王力文集(第一卷):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28].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9].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30].王立达.汉语研究小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31].王立群.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王韬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32].王韬.弢园尺牍[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33].王韬.王韬日记[M].方行,汤志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4].王韬.弢园老民自传[M].孙邦华,编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35].王韬.瀛壖杂志:瓮牖馀谈[M].陈戌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8.
    [136].威尔玛[英].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M].张卫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7].汪维辉.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38].威廉·冯·洪堡特[法].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M].姚小平,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139].尾崎實.『语言自通集』解说『捂言自通集』语彙索引(初稿)[J].明清文学言语研究会会报,1965(单刊9):1-88.
    [140].卫三畏[美].中国总论[M].陈俱,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41]].吴丽君.世界汉语教学史研究综述[A].见: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语教学信息中心编.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7年第二辑)[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5-72.
    [142].吴孟雪,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43].西山美智江[日].Premare (1666-1736) Notitia Lingae Sinicae,1720[J].或问,2008(14):43-57.
    [144].香坂顺一[日].白话语汇研究[M].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7:
    [145].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46].熊月之编.上海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7].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48].许光华.16至18世纪传教士与汉语研究[A].见: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6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56-490.
    [149].许国璋.论语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1):1-10.
    [150]].许国璋.《马氏文通》及其语言哲学[J].中国语文,1991(3):161-166.
    [151].许明龙.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郎世宁[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52].许明龙.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53].薛朝广.20世纪前半期来华新教传教士群体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5.
    [154].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155].姚小平.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言学史[J].国外语言学.1996(3):39-48.
    [156].姚小平.《汉文经纬》与《马氏文通》——《马氏文通》的历史功绩重议[J].当代语言学,1999(2):1-16.
    [157]].姚小平.现存最早的汉语语法著作——瓦罗著《华语官话语法》简介[J].中国语文,2001(5):475-478.
    [158]].姚小平.西方早期汉语研究再认识——17-19世纪西方汉语研究史简述[A].见: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95-102.
    [159].姚小平.欧洲汉语教育史之缘起——早期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和研究[J].长江学术,2008(1):114-120.
    [160].姚小平编.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西洋汉语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语言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61].姚小平.罗马读书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62].游汝杰.西洋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面考述[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63].俞光中,植田均[日].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64].袁仁林.虚字说[M].解惠全.注,北京:中华书局,1989.
    [165].志村良治[日].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
    [166].赵继明,伦贝[丹].早期欧洲汉学线索[J].文史哲.1998(4):118-124.
    [167].赵元任.赵元任早年自传[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
    [168].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69].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增订本)[M].丁邦新,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170].赵元任.语言的意义及其获取[J].李芸,王强军,译.语言文字应用,2001(4):59-69.
    [171].张德鑫.威妥玛《语言自迩集》与对外汉语教学[A].见:张德鑫编.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究:牛津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54-370.
    [172].张德鑫.威妥玛《语言自迩集》与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语文,2001(5):471-474.
    [173].张海林.王韬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74].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75]].张宏生.戈鲲化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76].张美兰.《华语官话语法》中语法问题分析[A].见: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10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288-306.
    [177]].张美兰.掌握汉语的金钥匙——论明清时期国外汉语教材特点[A].见:任继愈编.国际汉学(第10辑)[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226-241.
    [178].张美兰,陈思羽.清末民初北京口语中的话题标记——以100多年前几部域外汉语教材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06(2):63-73.
    [179].张美兰.《语言自迩集》中的清末北京话口语词及其贡献[J].北京社会科学,2007(5):83-88.
    [180].张美兰.明治期间日本汉语教科书中的北京话口语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2):146-167.
    [181].张秀民.中国印刷史[M].韩琦,增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182].张卫东.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2000(4):220-229.
    [183].张卫东.评威妥玛“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之说[A].见:姚小平编.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西洋汉语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语言学史研 讨会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78-287.
    [184].张西平.应重视对西方早期汉学的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 11(28)22.
    [185].张西平.西方汉学的奠基人罗明坚[J].历史研究,2001(3):101-105.
    [186].张西平.明清时期的汉语教学概况——兼论汉语教学史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2(1):93-103.
    [187].张西平等.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188].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的研究初探——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J].国外汉语教学动态,2003(4):5.11.
    [189].张西平.传教士汉学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190].张西平.《中国丛报》篇名目录及分类索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91].张西平.世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J].世界汉语教学,2008(1):122-132.
    [192].张西平.明清之际的对外汉语教学[A].见:北京外语大学国际汉语教学信息中心编.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8年第二辑)[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87-98.
    [193].张西平.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J].清史研究,2009(2):40-47.
    [194].张西平等编.世界汉语教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95].赵柏田.帝国的迷津——近代变局中的知识.人性与爱[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6].赵晓阳.19至20世纪外国人研究北京方言的文献资料[J].北京档案史料,2005(4):196-205.
    [197].赵欣.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98].郑梦娟.论19世纪上半叶英国汉语语法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7.
    [19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00].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1].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第2版)[M].长沙:岳麓书社,2008.
    [202]].周法高.中国语法学导论[A].见:周法高.中国语文研究[M].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39-57.
    [203].周法高.中国语言学论文集[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5.
    [204].周法高.论中国语言学[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205].周法高.中国语的词类[A].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语言文字编·语法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7.126.
    [206].周振鹤.知者不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07].朱静.洋教士看中国朝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08]. Alain Peyraube.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Sources of the Mashi Wentong[A]. In: Susan Deacy, Alexandra Villing. Athena in the Classical World[M].Boston:Brill, 2001:341-356.
    [209].Cooley James. T.F. Wade in China:Pioneer in Global Diplomacy 1842-1882[M]. Leiden:Brill,1981.
    [210].Gail King.The Xujiahui (Zikawei) Library of Shanghai[M]. Libraries & Culture, 1997,32(4):456-469.
    [211].Henri Cordier. Thomas Francis Wade[J]. T'oung Pao,1895,6(4):407-412.
    [212].Kloter.the Language of the Sangleys:a Chinese Vernacular in Missionary Ssource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M]. Leiden:brill,2011.
    [213].Masini, Federico马西尼Xi fang chuan jiao shi Han yu Hang ci yan jiu zong shu [A]. In:Casalin, Federica (ed.). Linguistic exchanges between Europe China and Japan[M]. Roma:Tiellemedia Editore,2008:59-78.
    [214].Paul A. Cohe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Wang T'ao and Reform in Ch'ing Late China[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215].Paul Sinclair. Thomas Wade's Yu yen tzu erh chi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of Meiji-Era Japan[J]. Asia Major, Vol.16,2003:147-17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