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人民在和平发展的前提下,要求相互之间增进沟通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宣扬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通过加强沟通使其他国家更好地认识我们、理解我们,从而达到友好交往及和平共荣的目的。由于语言是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是增进了解的重要手段,所以为了顺应全球化及国家之间沟通协作的要求,各国都在积极进行语言国际推广工作。作为我国的语言国际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目前国内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及考试制度已经渐趋成熟,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正在逐渐步入正轨。放眼海外,我国在海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在寻求国际沟通理解和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相对其他国家的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作为一个仅运作6年的年轻机构,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课题选取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作为切入点,采用实地调查采访法,网络、文献收集法,个案分析比较法,对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进行科学量化分析,从理论层面上探索总结出适应处于汉字圈国家的孔子学院和非汉字圈国家的孔子学院的不同教学模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求在理论上对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学有所帮助,从而应用于实践,以期为推动孔子学院的进一步成长,发展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提供参考。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六章:
     第一章:导论。该章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出发,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海外孔子学院现况及前期研究综述。本章大致分析了海外孔子学院的数量、分布、运营模式。然后穷尽式地综述了国内关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前期研究。该综述为本课题的亮点。综述主要从论文数量、作者专业、论文内容、论文中所提问题这几个方面出发,以图表形式和列举形式明晰地标示出量化分析研究后的成果,并提出前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全球汉语教学模式分析。该章明确了教学模式的概念定义,以表格形式比照了几种现在主要通行并具有一定特色的汉语教学模式。对其他汉语教学机构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
     第四章: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分析。这一章是本课题的重点和创新章节。该章将汉字圈范围内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和非汉字圈范围内不同地区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放在一起,通过大量数据图表形式,对海外孔子学院的招生宣传、教学对象、课程设置、师资情况等几个方面在量化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
     第五章: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成熟化发展建议。该章对汉字圈和非汉字圈范围内孔子学院教学模式进行区分。从认知角度出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编写和使用教材、师资等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孔子学院成熟化发展建议。
     第六章:本课题的后续研究建议。该章针对本课题的不足之处,对该课题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Nowadays, with the world's globalization,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demand more communications and comprehensions among countries on the premise of a peaceful development, which requires to publicize our national culture by strengthening communications to make us recognized and understood by other countries better so as to reach the goal of a friendly association and peaceful prosperity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other cultures. As language is the communication tool between nations, the vector of culture and the important method to gain understanding, all nations are making language dissemination work in a positive way to adapt the demands of 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nd cooperation among nations. Confucius Institute, as an institute to popularize Chinese all over the world, comes into being. Recently, Chinese teaching and text systems for foreigners in China are becoming mature, domestic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for foreigners is gradually on the way. Chinese Confucius Institute set up abroad, comparing with the world,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crucial role on the sides of seeking for n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comprehensions and strengthening national soft-power. Comparing with other language dissemination Institutes, Confucius Institute,as a young institute running only for six years, has made some progress meanwhile exists some problems. This topic starts from the teaching model of Confucius Institute, adopting interview methods of field survey; collective methods of both internet and documents; comparative methods of case analysis, making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overseas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then exploring and summarizing different teaching models which adapt Confucius Institute in countries of Chinese sphere and non-Chinese sphere at theoretical level. The aim of the study of the topic is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applies into practice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further growth of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extension work.
     The contents of the essay mainly include six chapters:
     Chapter I: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starts from the study background, introduces the study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study methods and innovative points.
     Chapter II:the existing situations of overseas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previous study summary. This chapter gives a crude analysis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quantities, distributions, operation models, then prevents an exhaustive summary of previous study of domestic overseas Confucius Institute, which is a highlight of the topic. This summary mainly starts from the quantities,authors'majors,the contents questions put forward in this essay, clearly presenting the results of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hart and enumerative forms and coming up with the shortage of the previous study.
     ChapterⅢ:The analysis of global Chinese teaching model. This chapter makes clear of the concept and defini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comparing several vulgate and distinctive Chinese teaching model in chart forms, meanwhile, discussing teaching models of other Chinese teaching institutes.
     ChapterⅣ: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model of overseas Confucius Institute. This chapter is the important and creative one of this topic, which puts teaching model of Confucius Institute in Chinese sphere and non-Chinese sphere one of different areas together.Through a great deal of data forms, we compare and analysis from several aspects:recruiting propaganda,teaching objects,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quantization.
     Chapter V:Suggestions on a matur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onfucius Institute. This chapter distinguishes teaching model of overseas Confucius Institute of Chinese sphere from non-Chinese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on the mature 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 from three aspects: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composing and us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resources.
     ChapterVI:Follow-up study suggestions of the topic. This chapter admit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making suggestions of follow-up study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引文
①曾加荣.从“国学热”谈民族文化的振兴[J].理论界.2006年8月,第94页。
    ①宫兆轩.孔子学院海外汉语师资培训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5页。
    ①黄莆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②崔永华《基础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1期。
    ③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①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①参见由阎晓明出品的《世界历史》系列,第19集《基辅罗斯和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建立》。
    ①李永欣.俄罗斯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前景展望[J].西伯利亚研究,2010.6.第50-51页。
    ②参见2010年世界孔子学院大会光盘资料。
    ①李永欣.俄罗斯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前景展望[J].西伯利亚研究,2010.6.第51页。
    ①参见2010年世界孔子学院大会光盘资料。
    ②参见陆平舟.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日本爱知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2期。
    ①数据引自陆平舟.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日本爱知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南开语言刊,2007年第2期。
    ②数据引自陆平舟.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日本爱知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2期。
    ①此处①指学习者习得过程中,中文汉字形到中文汉字声的定势通达,相对强势。此处②指学习者习得过程中从中文汉字声到语义的定势通达,相对强势。
    ②此处L1指学习者从中文汉字形激活中文汉字声,再借助字音获得语义通达的全过程。
    ③此处③指学习者习得过程中,从中文汉字形到语义的非定势通达,比较薄弱。
    ①此处③指日本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字时,从中文汉字形到日文汉字形再到语义的通达方式,相对强势。
    ②赵延风.以汉字认知为基点的日本汉语教学模式思考[J].孔子学院,2009年9月第4期,第38页。
    [1]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能力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李泉.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潘文国.汉语国际推广论丛(第1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科初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重印.
    [8]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重印.
    [9]崔希亮.汉语教学:海内外的互动与互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宁继鸣.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宫兆轩.孔子学院海外汉语师资培训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孙鹏程.孔子学院和国际语言推广机构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王蜜.韩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模式初探[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刘志刚.韩国孔子学院项目开发及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陈晓静.泰国公立中学“快乐学汉语”教学模式构想及实验[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张莉娜.从《新编基础汉语》看“语文分开”的初级对外汉语教学模式.[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9]潘珏.基于泰国职校汉语初级阶段非常规教学模式初探[D].暨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9.
    [10]杜青云.从接受方的视角看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外交[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邹晓东.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2]郭大玮.法语联盟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D].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温利鹏.英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D].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1]陈刚华.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孔子学院的意义[J].学术论坛,2008年第7期.
    [2]陈桐生.提升孔子学院办学水平的若干对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陈觉万,吴端阳.海外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动因及特点评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4月.
    [4]陈强,郑贵兰.从“中国年”到“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国家的柔性塑造[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陈曦.孔子学院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对外传播,2009年第9期.
    [6]陈小玲.中外联合办学中的汉语教学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4期.
    [7]陈艳清.孔子学院及其教学的研究现状述评与反思[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8]崔建新.孔子学院汉语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2期.
    [9]崔潇,彭景.从“孔子学院”看中国的文化外交[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崔永华.基础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1期.
    [11]杜刚,李亚光.国家实力与语言发展的历史演变——汉语发展迎来春天:以孔子学院的发展为案例分析[J].高职论丛,2008年6月.
    [12]段奕.硬实力-软实力理论框架下的语言-文化国际推广与孔子学院[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第6期.
    [13]郭力.来华留学生教育与汉语国际推广[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14]郭宇路.孔子学院的发展问题与管理创新[J].学术论坛,2009年第6期.
    [15]郝柯羡.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孔子学院的建设[J].新学术,2008年第2期.
    [16]何懿,杜莹.“孔子学院”创办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23期.
    [17]何懿,赵双印,杜莹.通过尼泊尔孔子学院创办及发展探究中国孔子学院发展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5期.
    [18]何干俊,李敬姬.加快汉语国际推广的三重思考[J].理论月刊,2009年第9期.
    [19]姜黔阳.论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20]贾益民.印尼华文教育的几个问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1]雷启立,常冬.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可能——以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发展为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2]李春雨,陈捷.北京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3]李磊.比较视野中的“读经”现象[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第8期.[24]李北陵.“孔子学院”走俏海外的冷思考[J].人民论坛,2007年第2期.
    [25]李乐毅.“孔子学院”离不开汉语拼音[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3期.
    [26]李菊.中国多边文化外交的新形式:孔子学院[J].理论观察,2008年第2期.
    [27]李瑞晴.海外孔子学院发展浅析.八桂侨刊,2008年第1期.
    [28]李晓琪.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的教材建设[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29]李艳军.孔子学院发展模式问题探析——以韩国忠北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0]李永欣.俄罗斯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前景展望[J].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6月.
    [31]刘立恒.中外合作创建孔子学院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2]刘岩.喀麦隆汉语推广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3]刘梓红,汤希.孔子学院的兴建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探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4]卢连伟.从“孔子学院”看汉语和中国教育的国际化认同[J].管子学刊,2008年第4期.
    [35]陆平舟.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日本爱知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2期.
    [36]马健.孔子学院:中国与世界全方位的交流平台[J].国际人才交流,2006年第10期.
    [37]马跃.暨南大学在南非孔子学院成功开设汉语学分课程[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8]孟虹.德国高校汉语口语课差异教学初探[J].汉语学习,2000年第2期.
    [39]莫嘉琳.孔子学院与世界主要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40]聂映玉.孔子学院概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3期.
    [41]朴宰雨.首尔孔子学院在韩中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理事会主席李充阳访谈录[J].当代韩国,2007年秋季号.
    [42]钱道静.试论融“教”与“学”为一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3]任敏,时春梅.数字化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6月.
    [44]沈林.日本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展望[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45]石峰,施向东.南开汉语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2期.
    [46]王达三.办好孔子学院需要打开思路[J].对外传播,2009年第9期.
    [47]王宁宁.关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全面认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第6期.
    [48]王平.从孔子学院的设立看中华文化与外语教学[J].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49]吴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孔子学院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50]吴瑛.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J].学术论坛,2009年第7期.
    [51]吴瑛.文化传播:从天主教耶稣会到孔子学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52]徐丽华.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3]徐守杰.从西学东渐到孔子学院——文化全球化视域的中国范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54]徐晓丽.汉语教学跨境教育现状与质量的回顾及反思[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8月.
    [55]杨威.孔子学院基础班汉语班教学实践与思考[J].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
    [56]易明.全球第一家网上孔子学院[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第4期.
    [57]殷国光,郑路,刘文霞,朱淑华.国内语言学研究动态综述——2004—2006国内语言学论文统计分析[J].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3期.
    [58]曾加荣.从“国学热”谈民族文化的振兴[J].理论界,2006年8月,第94页.
    [59]张洁.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60]张晖.从海外孔子学院师资状况寻求外语专业教学的突破点[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61]张魁元,文笑雨,张妮.基于抛锚式教学的对外汉语教育游戏模式设计[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8月.
    [62]张路园.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复兴历程思考[J].理论月刊,2010年第3期.
    [63]张文联.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从语言的双重功能看孔子学院的定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64]张西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两个重要问题[J].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
    [65]张西平.简论孔子学院的软实力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66]张晓曼.试论我国对韩国的汉语推广战略[J].东岳论丛,2009年第2期.
    [67]张学增.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基本特点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68]张园,张延成,阮桂君,欧阳晓芳.跨文化语境中的海外汉语拼音教学——美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与推广研究之二[J].长江学术,2009年第2期.
    [69]赵金色.网络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5期.
    [70]郑艳群.课堂上的网络和网络上的课堂——从现代教育技术看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4期.
    [71]周汉斌.法国孔子学院札记[J].法国研究,2007年第3期.
    [72]周志刚,乔章凤.海外孔子学院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江苏高教,2008年第5期.
    [73]朱陆民,刘梓红.从孔子学院的兴建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74]宗焕平.孔子学院的独特影响力[J].瞭望,2007年第11期.
    http://www.hanban.edu.cn
    http://www.kzxy.com.cn
    http://baike.baidu.com/view/15862.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