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山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萧一山是20世纪20至40年代很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不仅在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考释、清史研究、文化史研究诸领域成绩突出,史学思想之丰富、历史观之深刻亦不逊色于同时代许多史家。因此,系统研究其学术成果及学术思想,对认识近代史学发展的多元性、丰富近代史学史研究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史料的搜集与整理方面。萧一山一生出版《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太平天国诏谕》、《太平天国书翰》、《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等史料学著作四部,曾被誉为太平天国史料第一人。虽然存在某些失误,但成就已远远超出刘复、程演生等学界前辈,其中体现的大胆怀疑与阙疑存异精神与正宗的史料派学者并无二致。
     清史著述方面。《清代通史》在体裁体例、史料来源、历史观等诸多方面开创了清史研究的新局面;《清史大纲》以民族革命史观贯穿始终,虽然“革命意味过重”,但它创立了一种全新的近代史解释模式;《曾国藩传》详于曾氏学术而略其事功,其中寄托了萧一山立功、立德、立言的人生理想;《清史》系就《清史大纲》改编而成,调整去取之间时刻体现出作者的“匠心微意”。
     文化史研究方面。萧一山的文化史研究视角独特,他通过中庸哲学和现代辩证法的比对确认传统文化的优越地位,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中庸文化、中国国民性演变、传统文化出路等问题的探索。虽然对辩证法理解不够深入,但萧一山确实把握了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并在经世精神的推动下,实现了极端保守和激进西化两种文化观的奇妙统一。
     史学思想方面。萧一山赋予“经世”以现代意义,并将其作为自己毕生治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他史学思想的灵魂。即便在距离现实最远的史料学领域,经世思想仍然有十分鲜明的体现。《清代通史》以章节体为框架,吸收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体的写法,体现出他对史书体裁的独到见解。详近略远、“政治、经济、文化均衡铨叙”、关注下层社会也是萧一山时刻遵循的史书编撰原则。史学著作审美更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历史观方面。民族革命史观的最终目的是论证三民主义的合理性。它不能合理解释经济、文化的演进过程,并排斥了天地会、太平天国以外的农民运动。但其中并不包含民族歧视的成分,对丰富近代史研究亦有不可否认的学术意义。英雄史观虽不为我们所认同,但他对这一史观的宣扬隐含着敦促“英雄们”担负起抗战救国责任的现实要求。一分为二的历史人物评价方法、“大圈”、“小圈”理论等同样能够体现萧氏的卓识。
     萧氏学术是在“经世”思想的推动下,从“论史求真”开始,经由“拟经纶大法”,最后到达社会现实的学术体系,当可称之为“经世之学”。他的学术思想受到孙中山、蔡元培、梁启超、曾国藩的较大影响,同时广泛了吸收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其学术地位可用“孤独的学界彗星”概括:言其孤独,是因为他的不少学术思想与学界主潮相悖;言其为“彗星”,是因为其成就虽然一时间光芒四射,但学术生命过于短暂。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scholars between Twenties and Fort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Xiao Yishan not only made prominent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studies of Qing Dynasty and cultural history, but the richness of the historical thoughts and the profundity of historical views were not inferior to contemporary historians also. Therefore, systematic researches of his achievemen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awareness of the diversit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
     Xiao Yishan published four books of historic data during his life, including Series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episode one),Decrees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Letters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and Historical Data of the Secret Society in Modern Time, known as pioneer of the collection about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mistakes, his achievements had gone far beyond Liu Fu, Cheng Yansheng and other predecessors. Furthermore, his spirit of suspicion and Deposition of varieties were exactly the same as other famous scholars.
     General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created a new situation in the study of Qing Dynasty in the genre style, sources of historical data, historical view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the ethnic revolution was the main thread of the Outline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lthough the revolutionary atmosphere was too rich, it created a totally new interpretation mode of the modern history; Zeng Guofan's Biography emphasized on Zeng's academic thoughts and simplified his battlefield attribution, faintly pinned his ideal of politics, education and academic; History of Qing Dynasty was an adaptation of Outline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Its adjustment reflected the author's special aims all the time.
     Xiao Yishan had a unique angle in the research of culture. He confirmed the supremac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omparison of Zhongyong Philosophy and dialectics. Based on these arguments, he made full research of changes in traditional cultur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the outlook of Chinese culture. Though his understanding of dialectics was not deep enough, Xiao accurately pointed out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under the impetus of Serving the Reality, two conflict attitudes toward traditional culture, that is, ultra-conservative and radical Westernization, unified perfectly in his works.
     Xiao Yishan endowed traditional Serving the Reality with modern sense. This was the soul of Xiao's academic thoughts and final destination of his research. Even in the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data, which was far from reality, we still can see this intensive feeling.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Zhangjieti, he absorbed the writing methods of Chi Chuan, Chronicle and Jishibenmo, showing his deep insights of genre. Emphasizing on modern and abbreviating on ancient time, balance narration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concerning about the lower classes, etc, were also firm principles which were followed by Xiao Yishan in compiling history books. He also set an example for later historians in aesthetic of history books.
     Historical view of ethnic revolution's ultimate aim was to explain rationality of the platform of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It could not provid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about the evolution of economy and culture. It excluded many farmer revolutions outside of Tiandihui and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but it did not include ingredients of ethnic discrimination and were of great academic significance in enriching the research of modern history. We can not agree with his Heroic View of History, but the propaganda was to urge those heroes to take on their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salvation. On the evaluation of historical figure, his one dividing into two methods were in accord with our opini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of Great Circle and Small circle also reflected his deep historical insights too.
     Xiao Yishan's learning was an academic system beginning from seeding historical reality, via finding social law, and reaching vivid social reality finally. As the thought of Serving Reali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system, we can also call it Learning of Serving Reality. His academic thoughts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Cai yuanpei, Sun Yat-sen, Liang Chi-chao and Zeng Guofan in a certain sense, but it also broadly absorbed achievements in various fields. His academic status can be summed as a Lonely Academic Comet. Because his many thoughts departed from the main stream of academic circle, we say he was lonely; because his academic life was too short, we call him a comet.
引文
[1]戎笙:《萧一山小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4-38页。
    [2]江地:《萧一山传略》,《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1]王家范:《萧一山和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冯国定:《回忆萧一山先生》,《北京文史资料资料选编》第43辑,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106页。
    [3]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1-92页。
    [1]陈生玺、杜家骥:《清史研究概说》,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2页。
    [2]钞晓鸿、郑振满:《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3]李文海:《清史研究八十年》,《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祁龙威:《毛泽东思想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指南——兼评萧一山<清代通史>》,《扬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2]戎笙:《萧一山和他的清史研究——纪念他逝世十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9-29页。
    [3]李先成:《萧一山的民族革命史观及其清史研究》,《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2期。
    [4]萧立岩:《萧一山传略》,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0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0-380页。
    [5]汪效驷:《萧一山的史学成就与特色》,《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1期。
    [1]参阅《萧一山学案》,张岂之主编《民国学案·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45-760页。
    [2]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3]参见杨家骆:《萧一山先生著清代通史稿跋》,《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台北经世书局,1979年版,第679-680页.下文所引出自《萧一山先生文集》者,均为这一版本,不再一一注明。
    [4]张其昀:《介绍萧一山清代通史》,《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75-676页。
    [5]祁龙威:《萧一山与太平天国史料学》,《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第1期。
    [1]杨翼骧主讲,姜胜利整理:《中国史学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2]马金科、洪京陵:《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1840—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历程》,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3页。
    [4]对民国时期学术流派的划分有冯友兰的“信古、疑古、释古”说(《中国经济史·冯序》,《北京晨报》1936年12月4日第64期)蔡尚思的“正统、怀疑、扬弃”说(《中国历史新研究法》昆明中华书局,1940年版),周予同的“泥古、疑古、考古、释古”说(《纬谶中的皇与帝》,《暨南学报》一卷一号,1935年),齐思和的掌故派和社会史观派说(《现代中国史学评论》,《大中》一卷一期,1946年1月),钱穆的“传统、革新、科学”说(《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许冠三又有考证派、方法派、史观派、史料派、史建派的说法,不一而足。
    [1]萧一山先生文集编辑委员会:《萧一山先生生平大事记》,《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39页。
    [2]萧一山:《先父宗雅先生行述》,《非宇馆文存》卷十,北平经世学社,1948年版,第65页。该书由贵阳文通书局1944年初版,北平经世学社1948年增订重印。本文所引文字出自《文存》者,均为1948年增订重印本,不再单独注明。
    [3]萧一山:《家父母七十寿辰征文启》,《非宇馆文存》卷十,第64页。
    [4]萧一山:《先妣伏太夫人行述》,《非宇馆文存》卷十,第70页。
    [1]萧一山讲述,乔梧笔录:《我的启蒙老师:杨群先生》,《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01页。
    [2]王康:《清史权威萧一山》,《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10页。
    [3]程榕宁:《读书有无穷的乐趣》,《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31页。
    [4]萧一山:《清史大纲·后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该版本附有杜家骥所作的《导读》。如《出版说明》所言:“原书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导读为鞭辟入里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当属近年最好的版本。本文引文出自《清史大纲》者,均为该版本,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5]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讲稿辩论集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11页。
    [6]转引自江地:《萧一山传略》,《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原文没有注明出处。
    [1]关于萧一山在山西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求学经历,后来的纪念文章众说纷纭。如,萧立岩《萧一山传略》(载《中国社会科学家传略》第十辑,晋阳学刊编辑部,1987年7月第一版,第361页):“萧先生虽然从幼年时起就对历史有兴趣,但1920年上山西大学时,却是读的政治系而不是历史系。……但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发现政治系所学的课程并不能满足他的愿望,觉得还不如学习历史,可起'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作用,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历代兴亡衰替的原因,有助于对中国现状的理解,因此,他决定转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认为萧一山在山西大学学习政治,转入北京大学后即学习历史。《萧一山先生生平大事记》1921年条:“是年春自山西大学预科毕业。后转国立北京大学政治系,而于史学仍坚持创意,立志以科学方法为中国史学开拓新境界”(见《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641页)。认为萧一山所学专业为政治,而在业余研治历史。《清史权威萧一山》(邱胜安采访记,载《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705页)谈《清代通史》引起轰动的原因时说:“二来呢,这书的作者才仅是北京大学政治系三年级的学生”。可见萧一山至少在三年级时还没有转系。《萧一山先生文集·刘序》(刘季洪)说:“他在北大虽读政治系,但对历史特别爱好”。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载《历史研究》2006年2期)认为转系之事“似传闻非实”。笔者认为,萧一山专门对记者解释为什么入政治系而不入历史系时,果真有转系的事情,则应当有所说明。可见北大时他专业为政治,而于业余时间从事史学研究,大学毕业以后则以史学为专业了。而所以有转系之说,一方面因为他在史学界的影响远大于政界影响,另一方面则因为他曾说过“愚初学为政,后专治史,颇欲引古筹今”之类的话,(《经世社丛书序》,见《非宇馆文存》卷三第34页)让人造成误解。
    [2]王康:《清史权威萧一山》,《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11页。
    [3]梁启超:《清代通史·序》,北平中华印刷局,1923年版。
    [4]今西龙(张凤举译):《清代通史序》,中华印刷局1923年印刷。《萧一山先生生平大事记》民国十二年条记载该书上卷两册由“由中华书局出版问世”。王家范教授提出疑问:中华印刷局是否和中华书局为同一单位?据笔者所见,该书版权页标明,“著作者兼发行者:铜山萧一山;印刷者:中华印刷局”。由此可知中华印刷局仅为承担印刷任务的工厂,并没有该书版权。即便该局为中华书局下属工厂,亦无法认定版权谁属。
    [1]萧一山:《为清代通史下卷讲稿批评事致大公报文副编者书——并答陈恭禄君》,《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11月3日。
    [2]讲稿完成时间有两种说法。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2期)认为:“下卷讲义,早在1926年前就已写就”。而《萧一山先生生平大事记》(《文集》下册644页)1930年条说:“完成清代通史下卷文稿,计十章”。两者之间似有矛盾。据萧氏所言,北大讲义1926年已经排印.中华印刷局1925年版中卷亦有“一山附启”曰:“下卷叙同光以还事,故旧遗老,犹有存者,拟载笔谘访,自不免稍稽时日,秋季或可出版。一俟剞劂,当再通告”,可知文稿完成当在1925年和1926年间.但文稿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萧氏在反驳陈恭禄时说“此固非正式出版品,亦且非近来改正之稿也”。因此,王家范所指应是讲义初稿,而文集所指当是后来经过修正之稿。
    [3]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讲稿辩论集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11、13页。
    [4]戎笙:《萧一山小传》,《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5页。
    [1]萧一山:《复蒋先生书》,《非宇馆文存》卷九,第1页。
    [2]朱希祖:《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朱序》,北平国立编译馆,1936年版。
    [3]谢兴尧:《萧一山所藏太平文献阅后记》,《太平天国丛书十三种》第一辑,北京瑶斋丛刻,1938年版。
    [1]萧一山负责撰写《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部分,详细情况请参阅第四章第三节。
    [2]萧一山:《经世在抗战中的意义》,《非宇馆文存》卷三,第10页。
    [3]萧一山:《又一年了》,《非宇馆文存》卷三,第20页。
    [4]萧一山:《经世第三年代》,《非宇馆文存》卷三,第23页。
    [5]萧一山:《为什么出经世学术专号》,《重庆战时特刊》,1939年10月第48期。
    [1]报社社长一职,《萧一山先生文集》所载为张忠绂(见文集652页),而冯国定《回忆萧一山先生》则说“先生任报社社长”(《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43辑),不知孰是.鉴于冯国定之回忆错误很多(如把《清代通史》说成萧一山的学位论文,萧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但冯说成是教授等等),本文暂从《文集》的说法。
    [2]冯国定:《回忆萧一山先生》,《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43辑,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106页。
    [1]萧一山:《非宇馆五十自述》(节略),《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85页.
    [2]王康:《清史权威萧一山》,《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09页。
    [3]萧一山:《清史·后记》,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80年新1版,第199页.
    [1]包遵彭:《读萧一山先生清代通史》,《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81页。
    [2]马之骕:《念师思忆往事》,《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75页。
    [3]萧一山:《非宇馆文存·自序》,卷一,第1页。
    [1]萧一山:《北平文史政治学院缘起(附宣言)》,《非宇馆文存》卷三,第4页。
    [2]余协中:《悼一山兄——五十年关系的追忆》,《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44页。
    [3]萧一山:《北平文治中学校缘起》,《非宇馆文存》卷三,第6页。
    [4]《萧一山先生生平大事记》载北平文史政治学院创办于1928年,文治中学创办于1929年,余协中《悼一山兄》载文史政治学院创办于1929年。《北平文治中学缘起》文中说“研究班及大学甲乙两级遂先期成立,约以试办二年,同时并筹备中小学。事末期岁,经费既有竭蹶之虞……一山乃建议于院董会,愿暂停研究院之计划,而另建中学,名曰‘文治'……一年以来,学生由数十而晋至数百……”。该文作于1930年6月(见于该文文末),由引文可推知文治中学创办时间当在此文写作前一年即1929年6月前后。文史政治学院之创设又当在文治中学创办前不到一年时间,即1928年6月以后。可见余协中的回忆有误,《生平大事记》较为准确。
    [1]江地:《萧一山传略》,《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2]参见张建祥主编:《陕西师范大学校史人物传略(1944—1966)》,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1]萧一山:《华北大学校友录序文》,《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72页。
    [2]高信:《悼念萧一山先生》,《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93页。
    [3]黄秋雄:《教育乃修身进德之业》,台湾逢甲大学主编,《逢甲人月刊》,第128期。
    [1]马之骕:《念师恩忆往事》,《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83页。
    [2]陈宽强:《永怀兼作亲、师的萧一山老师》,《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812页。
    [1]萧一山:《复蒋先生书》,《非宇馆文存》卷九,第2页。
    [2]萧一山:《致蒋先生书》,《非宇馆文存》卷九,第6-7页。
    [3]萧一山:《总统蒋公待人处世的原则》,《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473页。
    [1]萧一山:《上蒋委员长书》,《非宇馆文存》卷九,第8-19页。
    [2]萧一山:《总统蒋公待人处世的原则》,《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479页.
    [3]萧一山:《挽总统蒋公》,《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25页。
    [1]萧一山:《永怀哲人蒋公》,台湾《中央日报》,1977年4月5日。
    [2]萧一山:《总统蒋公待人处事的原则》,《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478页。
    [3]参见陈其泰:《范文澜的学术交往》,《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萧一山先生文集编辑委员会:《萧一山先生生平大事记》,《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47页。
    [1]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下册),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发行,1980年6月版,第856页。
    [2]赵慧荣:《萧一山与李宗仁的交往》,《民国春秋》,1997年第4期。
    [3]尹冰彦提到;“后来李在南京时说:‘我任用萧一山不是我上当,而是学术界上了当,因为学术界都把他看作大学者嘛'”。这段话见于《李宗仁出主北平行营》,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文史资料精华·世纪风云》,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339页。
    [4]朱佛定、萧一山等:《致李宗仁函》,《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63页。
    [1]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历程》,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8页。
    [1]《当代中国史学》一书分《近百年中国史学的前期》、《新史料的发现与研究》、《近百年中国史学的后期》三篇,篇章结构的安排明显体现出这种认识。参阅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以及王晴佳为该书所做的《导读》第7页。
    [2]萧一山:《怎样研究历史》,《大华晚报》,1967年1月30日。虽然《清代通史》下卷讲稿在史料运用上出现不少错误,似乎可以说明萧氏不重史料。但随之而来的批评,对萧一山起到了警戒作用。讲稿出版后四十年,才重新写成定本。经对照可知,作者已更正其中的大多数错误。部分未改者,或许是因为学术观点不同所致。
    [3]这是上世纪20至40年代该领域学者的基本取向,秦宝琦总结该时期研究成果的特点为:“以陶成章、章太炎、孙中山先生的说法为模式,对之进行诠释、论证或为之寻找史料根据”。(参见秦宝琦:《清前期 天地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1]萧一山对民族革命的三阶段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种以天地会、太平军为民族革命的第一阶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继之;第二种则以天地会、太平军为两个阶段,辛亥革命继之.两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第六章第一节有详细讨论,可参阅。
    [2]萧立岩:《萧一山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十辑》,晋阳学刊编辑部,1987年版,第371页。
    [3]萧一山:《清代通史·叙例》,北平中华印刷局,1923年版。
    [4]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5]萧一山:《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17页。
    [1]该部分参考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的史学思潮和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祁龙威:《萧一山与太平天国史料学》(《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第1期);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等论著的相关章节。
    [2]转引自祁龙威:《文人相重,合作共进——太平天国研究史上的佳话》,《文史杂志》,1987年第3期。
    [3]祁龙威:《萧一山与太平天国文献学》,《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第1期。
    [4]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序》,收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版。
    [1]各书出版情况只是根据笔者所见资料进行的概括,限于各种条件,其中可能会有遗漏。
    [2]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3]萧一山:《太平天国诏谕·序》,收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9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版。
    [4]萧一山:《太平天国书翰·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29页。
    [1]见《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之出版说明,岳麓书社,1986年版。
    [1]萧一山:《幼主诏书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40页。
    [2]参见萧一山:《太平诏书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10页。
    [3]萧一山:《李鸿章苏州杀降文告考》《非宇馆文存》卷七,第45-52页。
    [4]萧一山:《护王宝批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17页。
    [5]萧一山:《杨秀清萧朝贵会衔告谕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11页。
    [6]萧一山:《钦定士阶条例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38页。
    [7]萧一山:《钦定英杰归真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41页。
    [1]萧一山:《石达开致唐友耕真笺伪书考》,《经世半月刊》,1937年第2卷第1期。
    [2]谢兴尧:《读<江南春梦庵笔记>跋尾》,转引自祁龙威:《萧一山与太平天国文献学》,《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第1期.《辨别史料真伪》一段论述亦参考了祁文相关内容。
    [3]萧一山:《救世真圣幼主诏旨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8-9页。
    [1]萧一山:《太平天国诏旨抄本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30页。
    [2]萧一山:《戈登文书序》,《国闻周报》,1937年5月3日。
    [3]参见祁龙威:《文人相重,合作共进——太平天国史研究上的佳话》,《文史杂志》,1987年第3期。
    [4]参见祁龙威:《萧一山与太平天国文献学》,《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第1期。
    [1]萧一山:《救世真圣幼主诏旨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9页。
    [2]萧一山:《天王诏旨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3页。
    [3]萧一山:《天地会考》,《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第286页。《天德王洪大全考(前篇)》也说:“孙先生是最能了解天地会的,他在民族主义讲演中所说的源流尤详,我们不能繁征博引……”。(《非宇馆文存》卷四,第130页)。
    [4]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历程》,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252页。
    [5]秦宝琦:《清前期天地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1]黄宗羲:《答董吴仲论学书》,《南雷文案》卷三,四部丛刊本。
    [2]陈垣:《通鉴胡注表微·考证篇第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6页。
    [3]萧一山:《李秀成致其侄容椿子容发谆谕跋》,《非宇馆文存》卷八,第16页。
    [4]萧一山:《朝天朝主图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7页。
    [5]萧一山:《万大洪安民告示抄件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22页。
    [1]萧一山:《李明成谆谕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14-15页。
    [2]萧一山:《李秀成致其侄容椿子容发谆谕跋》,《非宇馆文存》卷八,第17页。
    [1]萧一山:《救世真圣幼主诏旨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9页。
    [2]萧一山:《万大洪安民告示抄件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20页。
    [3]萧一山:《谭绍光复戈登书跋》,《非宇馆文存》卷八,第31页。
    [4]萧一山:《讨清复明起义檄文及陆建瀛请仙乩书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42页。
    [1]萧一山:《洪秀全在花县水口庙题诗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26页。
    [2]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3]萧一山:《洪秀全在花县水口庙题诗跋》,《非宇馆文存》卷七,第25页。
    [1]萧一山:《李秀成致其侄容椿子容发谆谕跋》,《非宇馆文存》卷八,第15页。
    [2]萧一山:《李秀成致赖文光谆谕跋》,《非宇馆文存》卷八,第9页。
    [3]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84页。
    [4]萧一山:《幼学诗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26页。
    [5]萧一山:《太平礼制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16页。
    [6]萧一山:《太平救世歌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27页。
    [1]祁龙威:《萧一山与太平天国文献学》,《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第1期。
    [2]参见萧一山:《旧新遗诏圣书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3-6页。
    [3]萧一山:《太平军目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19页。
    [4]萧一山:《御制千字诏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31页。
    [5]萧一山:《天父诗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34页。
    [1]参见萧一山:《天条书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7-9页。
    [2]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卷二,岳麓书社,1986年版。
    [3]萧一山:《太平诏书跋》,《非宇馆文存》卷六,第14页。《太平礼制跋》、《太平条规跋》、《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历跋》(分见于《非》卷六,第16、21、22页)亦有此类记载,可参考。
    [4]萧一山:《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17页。
    [5]萧一山:《关于中国的大英政府文书总目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27页.
    [1]萧一山:《李明成覆大英翻译官福书跋》,《非宇馆文存》卷八,第49页。
    [2]萧一山:《李秀成复艾约瑟杨笃信书跋》,《非宇馆文存》卷八,第1-8页。
    [1]萧一山:《非宇馆五十自述·补记》,《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85页。
    [2]萧一山:《为清代通史下卷讲稿第一二册批评事致大公报文副编者书——并答陈恭禄君》,《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11月3日。
    [1]章炳麟:《訄书》,三联书店,1988年版。转引自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梁启超:《清代通史·梁序》,北平中华印刷局,1923年版。
    [3]萧一山:《清代通史叙例》,《非宇馆文存》卷五,第5页。
    [4]萧一山:《近代史书史料及其批评》,《非宇馆文存》卷四,第136页。
    [5]《清史稿》的价值当然不容否认,诚如王家范所说:“编纂不乏名家高手参与,恪守旧例,规制亦严,自有史料整理,汇纂,分编之功。若假以时日,持之以恒,未必在《宋史》之下,也不是没有可能比肩《明史》的”。(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萧一山:《近代史书史料及其批评》、《清代通史·叙例》,收于《非宇馆文存》卷四,第137页、卷五第5页。
    [2]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2]朱希祖:《清代通史·朱逖先序》,《清代通史》,北平中华印刷局,1923年版。
    [1]冯尔康:《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胡适:《胡适文存》二集,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131页。
    [3]逯耀东:《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序》,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年版,第5页(该书作者为陈以爱)。
    [4]萧一山:《清史大纲编后记》,《非宇馆文存》卷五,第53页。
    [5]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讲稿辩论集·序》,北平中华印书局,1934年版,第1页。
    [1]鉴于《清代通史》的基本特点都是在作者特定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所以此处仅简要列出这些特点,更细致的分析将结合史学思想进行,详见第五章《萧一山的史学思想)。
    [2]杨家骆:《萧一山先生清代通史稿跋》,《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80页。
    [3]萧立岩:《萧一山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十辑》,晋阳学刊编辑部,1987年版,第367页。
    [4]刘季洪:《萧一山先生文集·刘序》,《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第4页。
    [5]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王家范所言并不十分准确。从“民族革命史观”的形成过程看,《清代通史》创作之初,这一史观尚处于混沌状态,并不十分明确。1923年版上卷犹称郑成功抗清为“郑成功之沿海侵略”,下卷讲稿中只半目篇幅叙述天地会。定稿以后,这两部分有较大变动。郑成功部分改称“郑氏之伟业”、“郑成功之光复事业”,太平天图部分则专增一节《民族革命之先驱》叙述天地会相关活动。所以,有意识地将郑成功、天地会、太平军连成一线,实际是在定稿的《清代通史》,而非初创的《清代通史》中(关于民族革命史观的形成过程,详见第六章《萧一山的历史观》)。另外,民族革命史观明确捧斥白莲教。该体系认为,义和团运动虽是爱国的,但属于“反动之横流”,而白莲教对民族革命就“破坏极大”了。
    [1]萧一山:《为清代通史下卷讲稿第一二册批评事致大公报文副编者书——并答陈恭禄君》,《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11月3日。
    [1]《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收录《中国文化之西渐》一文,与此节内容大致相同,亦可参阅。
    [1]戎笙:《萧一山和他的清史研究》,《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5页。
    [1]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以上所引李大钊、杨栋林、李泰棻所作序言均出自北平中华印刷局1923年版《清代通史》。
    [2]参见黄顺华:《萧一山先生的清代通史》,《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72页。
    [3]陈恭禄:《评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第一二册》,《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10月3日。
    [4]夏鼐:《评萧一山清代通史》,《夏鼐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381页。
    [5]陈生玺、杜家骥:《清史研究概说》,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
    [1]戎笙:《萧一山和他的清史研究——纪念他逝世十周年》,《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9页。
    [2]萧一山:《清史大纲编后记》,《非宇馆文存》卷五,第53页。“下卷亦何敢聊且命笔乎”一句,可见萧一山本未把已经出版的下卷讲稿看成真正的著作。
    [1]经世学社出版部:《作者小传》,《非宇馆文存》,第十卷卷末。
    [2]杜家骥:《清史大纲·导读》,第14页。
    [1]萧一山:《清史大纲·引论》,第1页。
    [2]萧一山:《清史大纲》,第71页。
    [3]萧一山:《清史大纲》,第103页。
    [4]萧一山:《清史大纲》,第163页。
    [1]萧一山:《清史大纲》,第213页。
    [2]萧一山:《清史大纲》,第254页。
    [3]萧一山:《清史大纲》,第265页。
    [4]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5]戎笙:《萧一山和他的清史研究》,《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2页。
    [6]参见杜家骥:《清史大纲·导读》,第12-13页。
    [1]参见萧一山:《中国近代史概要·引论》,台北三民书局,1963年版。
    [2]萧一山:《清史大纲编后记》,《非宇馆文存》卷五,第53页。
    [3]萧一山:《清史大纲编后记》,《非宇馆文存》卷五,第53页。
    [1]杜家骥:《清史大纲·导读》,《清史大纲》导读部分,第12页。
    [2]萧一山:《经世释义》,《非宇馆文存》卷三,第8页。
    [3]萧一山:《曾国藩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4]萧一山:《清史大纲》,第268页。
    [1]萧一山:《中国近代史概要·引论》,台北三民书局,1963年版,第1页。
    [1]参见方裕谨:《师表垂后世,史才写探微——读郑天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历史档案》,2001年第1期。
    [2]郑天挺:《清代皇室之氏族与血系》,《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3]参见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历程》,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34页。
    [1]齐思和:《现代中国史学评论》,《大中》,1946年第1卷第1期。
    [1]郑天挺:《满洲入关前后几种礼俗之变迁》,《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2]陈生玺、杜家骥:《清史研究概说》,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3]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曾国藩传》附有王定安所撰《曾国藩事略》。一书包含着两种曾国藩传记,颇便于读者对比阅读。但既又不标注撰者姓名,又无其它说明,读者极易与萧著混而为一。
    [1]萧一山:《曾国藩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本部分文字凡引自《曾国藩传》者,均为这一版本,仅于文中标注页码,不再另作注释。
    [1]《曾国藩传评介》,《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21页。《文集》将此文收入萧一山著作的“杂文”类,该文采用第三人称,如“最近萧一山先生所著的《曾国藩传》,确能寻源摘流,达到上述目的”,似乎不是萧一山所撰。
    [2]参见赵尔巽等:《清史稿·曾国藩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
    [1]伍立扬:《曾氏传记三种评骘》,《文学界》(专辑版),2007年第7期。作者为文学人士,对萧氏文采评论的确恰如其分,于史则缺乏史家最起码的严谨。如《曾国藩传略》卷一所引国藩祖父星冈公一段自述乡间生活的材料,竟被当作周藩自述,并评论说,“这一段话,可以视为曾国藩行事立身的总纲。著者置之书前,不为无意”。有上错误,这句评论便不知从何说起了。
    [1]萧一山:《曾国藩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2]傅斯年等编:《东北史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卷首《告白》。
    [1]《萧一山先生著作简表》指出《东北之屯垦与移民》“为与傅斯年合著东北史纲之一部分”,(参见《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931页)但两篇名有明显区别,不知《文集》据何认为《屯垦与移民》即是傅氏所言《官制与移民》。该书编者与萧一山过从甚密,或者听萧氏自述亦未可知。
    [2]傅斯年:《东北史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引语》,第1-2页。
    [1]萧一山:《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非宇馆文存》卷四,第104页。
    [2]参见华冈出版有限公司所加的《清史》说明,1980年新一版。
    [3]萧一山:《清史·后记》,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80年新一版。
    [1]本部分引文均见于萧一山:《中国通史大纲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9-10页。
    [2]萧一山:《民族之路·序言》,黄埔出版社,1940年版。
    [1]萧一山:《杂感》,《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89页。
    [2]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萧一山:《清代通史·叙例》,《非宇馆文存》卷五,第5页。
    [2]萧一山:《论文化改造运动》,《新生报》,1952年4月20日。
    [3]萧一山:《非宇馆文存·自序》,《非宇馆文存》卷一。
    [4]萧一山:《怎样研究历史》,《大华晚报》,1967年1月30日。
    [1]萧一山:《爱恨悔的辩证道理》,《非宇馆文存》卷一,第44页。
    [2]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5页。这段话来自于《中庸》第二十五章,原文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故时措之宜也”。
    [1]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8页。
    [2]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48页。
    [3]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第14卷),版本同上,第258页。
    [1]萧一山:《爱恨悔的辩证道理》,《非宇馆文存)卷一,第40-46页。
    [2]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14页。
    [3]萧一山:《论物质与精神》,《建设杂志》,1952年10月6日。
    [1]均出自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4-8页。
    [2]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5页。
    [3]参见马全民等:《哲学名词解释》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6-167页。
    [1]杨焕章:《哲学基本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2]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4页。
    [3]马全民等:《哲学名词解释》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5页。
    [4]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7页。
    [5]萧一山:《中国文化之复兴》,《非宇馆文存》卷一,第39页。
    [1]萧一山:《爱、恨、悔的辩证道理》,《非宇馆文存》卷一,第41页。
    [2]杨焕章:《哲学基本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1]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4页。
    [2]《中庸》第二十三章,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2页。
    [3]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5页。
    [4]《中庸》第三十章,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60页。
    [1]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5页。
    [2]参见马全民等:《哲学名词解释》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3页。
    [3]朱晓鹏:《略论先秦辩证法思想的基本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4]戎笙:《萧一山小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4-38页。
    [1]当代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庸哲学和唯物辩证法有相通之处。杨子吟,邹效维的《近十年中庸研究观点介述》对这种观点有系统归纳。具体可参见王成儒:《智慧之光——儒学思维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马中:《中国哲人的大思路》(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庞朴:《沉思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等著作。
    [2]萧一山:《中国文化的精义》,《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第260页。
    [1]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3页。
    [2]萧一山:《曾国藩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3]萧一山:《中国文化之复兴》,《非宇馆文存》卷一,第33页。
    [4]杨子吟、邹效维:《近十年中庸研究观点介述》,《理论探讨》,1998年第4期。
    [5]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7页。
    [1]萧一山:《三民主义的理则与道统》,《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第5页.
    [2]萧一山:《中国文化之复兴》,《非宇馆文存》卷一,第33页。
    [3]萧一山:《民族衰弱的根源》,重庆《扫荡报》,1940年4月21日。
    [4]汤一介:《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萧一山:《中华民族之特质及复兴之途径》,《非宇馆文存》卷二,第59页.另外又在《由中国文化观点谈新生活运动》、《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论文化改造运动》等文中反复引用这句话。
    [6]萧一山:《民族衰弱的根源》,重庆《扫荡报》,1940年4月21日。
    [1]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20页.
    [2]萧一山:《中国文化之复兴》,《非宇馆文存》卷一,第34页.
    [1]萧一山:《中国文化之复兴》,《非宇馆文存》卷一,第33-36页。
    [2]萧一山:《秦始皇帝传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56页。
    [3]萧一山:《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新生报》1954年2月。
    [4]萧一山:《民族衰弱的根源》,重庆《扫荡报》,1940年4月21日.
    [5]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试文格式》,《日知录集释》卷十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89页.
    [6]萧一山:《中国文化之复兴》,《非宇馆文存》卷一,第32页。
    [1]萧一山:《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台湾《新生报》,1954年2月。
    [2]萧一山:《近代社会之症结》,《非宇馆文存》卷二,第97页。
    [3]郭汉民、袁宏亮:《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简论》,《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4]萧一山:《中国民族性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58页。
    [5]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四),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5页。
    [6]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册,第128页。
    [1]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1页。
    [2]萧一山:《中华民族之特质及复兴之途径》,《非宇馆文存》卷二,第62页。
    [1]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9-20页。
    [1]萧一山:《中华民族之特质及复兴之途径》,《非宇馆文存》卷二,第62页。
    [2]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25页。
    [3]萧一山:《论文化改造运动》,《新生报》,1952年4月20日。
    [4]萧一山:《民族的前途》,《非宇馆文存》卷二,第55页。
    [1]郭汉民,袁洪亮:《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简论》,《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2]参见方小教:《论陈独秀“国民性”思想》,《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3]贾立臣:《陈独秀对“改造国民性”的探索》,《松辽学刊》,2001年第3期。
    [4]周建超:《论辛亥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江海学刊》,1997年第5期。
    [5]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3页。
    [6]参见郭汉民、袁洪亮:《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简论》,《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萧一山:《由中国文化观点谈新生活运动》,《非宇馆文存》卷一,第142-144页。
    [2]转引自周积明:《晚清国民性问题检讨》,《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参见萧一山:《中华民族的特质及复兴之途径》,《非宇馆文存》卷二,第66页简表。
    [1]萧一山:《中华民族之特质及复兴之途径》,《非宇馆文存》卷二,第86页。
    [2]萧一山:《新民族哲学讲演》,《青年月刊》,1941年1月,第11卷第6期。
    [1]萧一山:《再论新的民族哲学》,重庆《大公报》,1940年5月12日。在《新民族哲学讲演》一文中,萧氏亦有相似的表述:“民族哲学这东西是一个民族的每一份子从民族文化中所能身体力行的一个原则,从这个最高原则的运用,积累而成的民族传统观念。再由传统观念形成的一般人生观”。除用词稍有不同外,表达的是同一种意思(见于《青年月刊》,1941年1月,第11卷第6期)。
    [2]如罗志田认为,中国古代在区分华夷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情况:历代汉族政权强盛时,常常是以文化优劣作为区分华夷的标准。反之,季世势衰,则转而强调血统的传承,以“坚夷夏之防”。见于《夷夏观念的开放与封闭》,《中国文化》,1996年第2期。
    [3]萧一山:《建立新的民族哲学》,重庆《大公报》,1939年2月19日。
    [1]萧一山:《新民族哲学讲演》,《青年月刊》,1941年1月,第11卷第6期。
    [2]萧一山:《建立新的民族哲学》,重庆《大公报》,1939年2月19日。
    [3]萧一山:《再论新的民族哲学》,重庆《大公报》,1940年5月12日。
    [1]萧一山:《再论新的民族哲学》,重庆《大公报》,1940年5月12日。
    [2]萧一山:《新民族哲学讲演》,《青年月刊》,1941年1月,第11卷第6期。
    [3]萧一山:《历史上几个重要的问题》,《非宇馆文存》卷二,第141页。
    [4]萧一山:《新民族哲学讲演》,《青年月刊》,1941年1月,第11卷第6期。
    [1]萧一山:《再论新的民族哲学》,重庆《大公报》,1940年5月12日。
    [2]对近代国家需要的条件,萧一山有另外一种表述。在《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一文中,他指出“民族化的国防、民主化的政治、民生化的产业”是近代国家必备的条件。所以产生这种表述,是因为他试图将其与“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联系在一起.尽管有所不同,但建立近代国家的几个条件都必须以“科学”为前提,在这点上萧一山的认识并无变化,因此无碍于本文主题。
    [3]萧一山:《中华民族之特质及复兴之途径》,《非宇馆文存》卷二,第66页。
    [4]萧一山:《民族衰弱的根源》重庆《扫荡报》,1940年4月21日。
    [1]萧一山:《民族衰弱的根源》,重庆《扫荡报》,1940年4月21日。
    [2]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27-28页。
    [3]萧一山:《再论新的民族哲学》,重庆《大公报》,1940年5月12日。
    [4]中庸文化在萧一山心中有普世的价值和意义,他甚至为中庸文化的传播设计过一个简单的行动方案。在
    [1]转引自董德福:《胡适中西文化面的历史考察》,《福建论坛》,1994年第2期。
    [2]陈独秀:《独秀文存》卷三,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第53-54页。
    [1]参见乔治忠:《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思想体系》,《南开学报》,1995年第5期。
    [2]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8页。
    [3]齐思和:《论史学之价值》,蒋大椿主编,《史学探渊》,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页。
    [4]杨鸿烈:《史学通论》,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05页。
    [5]顾颉刚:《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1]萧一山:《清代通史·导言》,《非宇馆文存》卷五,第2页。
    [2]萧一山:《北平文史政治学院缘起(附宣言)》,《非宇馆文存》卷三,第3页。
    [3]萧一山:《经世释义》(经世半月刊发刊词),《非宇馆文存》卷三,第9页。
    [4]这些文章包括:《经世在抗战期中的意义》、《这一年》、《又一年了》、《经世第三年代》、《为什么经世出学术专号》、《经世第四年代》、《经世第五年代》、《经世社丛书序》、《经世学小释》、《经世月刊发刊词》、《经世日报发刊词》等等。
    [1]王娅妹:《一只眼睛看过去,一只眼睛看当代——访史学家张芝联教授》,《群言》,2002年第8期。
    [2]萧一山:《经世学小释》,《非宇馆文存》卷三,第38页。
    [3]萧一山:《北平文史政治学院缘起(附宣言)》,《非宇馆文存》卷三,第1页.
    [4]萧一山:《经世第三年代》,《非宇馆文存》卷三,第23页。
    [5]萧一山:《经世第四年代》,《非宇馆文存》卷三,第27页。
    [6]萧一山:《北平文史政治学院缘起(附宣言)》,《非宇馆文存》卷三,第4页。
    [7]萧一山:《编辑者言》,《非宇馆文存》卷三,第39页。
    [1]萧一山:《经世释义》,《非宇馆文存》卷三,第7页。
    [2]参见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7页、第307-310页。
    [3]赵汀阳:《一个或所有问题》,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参见王利红、宋浩:《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萧一山认为,《春秋》就是一部蕴含孔子经世精神的著作:“盖春秋经世,即所谓用以治人之书。是孔子之删述,实为经世学不桃之祖”(萧一山:《经世学小释》,《非宇馆文存》卷三,第36页)。萧一山的认识有待商榷。从“史学服务于社会”去理解“经世”,则中国的经世之学萌生于孔子之前。瞿林东指出:“中国史学之经世致用的目的萌芽甚早,上文所引《尚书·召诰》语(指《召诰》中‘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股',笔者)足可说明它有长久的历史渊源”.从史学超越鉴戒模式和政治范围全面服务于社会去理解“经世”,则“至晚在中唐时期,这种传统(指经世传统)由主要是鉴戒的目的发展为比较全面的经世目的”。(参见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1]萧一山:《经世释义》,《非宇馆文存》卷三,第8页。
    [2]萧一山:《近代社会之症结》,《非宇馆文存》卷二,第97页。
    [3]萧一山:《这一年》,《非宇馆文存》卷三,第18页。
    [4]萧一山:《经世学小释》,《非宇馆文存》卷三,第38页
    [1]萧一山:《经世第四年代(经世季刊发刊词)》,《非宇馆文存》卷三,第26-27页。
    [2]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250页.
    [3]萧一山:《经世第五年代》,《非宇馆文存》卷三,第29页。
    [4]萧一山:《曾国藩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5]萧一山:《经世社丛书序》,《非宇馆文存》卷三,第34页。
    [1]萧一山:《经世学小释》,《非宇馆文存》卷三,第38页。
    [2]参阅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1-31页。
    [3]萧一山:《经世第五年代》,《非宇馆文存》卷三,第30页。
    [4]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5]萧一山:《曾国藩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6]萧一山:《曾国藩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1]萧一山:《论人才》,《非宇馆文存》卷一,第84页。
    [1]瞿林东:《百年史学断想》,载《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841、843页。
    [2]参见耿天勤:《左传与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黄遵宪:《日本国志·凡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萧一山:《清代通史导言》,《非宇馆文存》卷五,第3页。
    [5]萧一山:《近代史书史料及其批评》,《非宇馆文存》卷四,第134页。
    [1]本部分所讨论之《清代通史》,除特别注明外,均据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版(据台湾商务1980年版影印),不再列出版本。
    [2]包遵彭:《读萧一山先生之清代通史》,《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82页。
    [3](战国)荀况:《荀子·非相》,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梁启超:《新史学》,《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251-252页。
    [1]萧一山:《中国通史大纲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9页。
    [2]萧一山:《清代通史·叙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3]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王学典:《年鉴范式:20世纪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意义》,《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2]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页。
    [1]萧一山:《清代通史导言》,《非宇馆文存》卷五,第2页。
    [2]参见张越:《近代新式中国史撰述的开端——论清末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形式与特点》,《南开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1]梁启超;《清代通史·梁序》,《清代通史》,北平中华印刷局,1923年版。
    [2]王家俭:《萧一山先生对于清史研究的贡献》,《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36-737页。
    [3]戎笙:《萧一山和他的清史研究》,《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9页。
    [4]杨家骆:《萧一山先生清代通史稿跋》,《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79页。
    [5]包遵彭:《读萧一山先生清代通史》,《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83页。
    [6]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7]萧一山:《清代通史·叙例》,北平中华印刷局,1923年版。
    [8]萧立岩:《萧一山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十辑》,晋阳学刊编辑部,1987年版,第367 页。
    [1]杨家骆:《萧一山先生清代通史稿跋》,《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80页。
    [2]梁启超:《清代通史·梁序》,北平中华印刷局,1923年版。
    [3]魏良才在其采访记中提到:“《清代通史》的编排,完全依照我正史的体例,分为卷、篇、章、节、目,条理分明,清晰完整”。参见《访萧一山先生——谈清史及治史的方法》,《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90页.
    [4]萧一山:《清代通史六表叙例》,《非宇馆文存》卷五,第7页。
    [1]据统计,《清代通史》上卷有表三十多个,中卷有表二十多个,下卷更有七表集中作为附录。《清代通史》、《清史大纲》等著作以外,萧一山在短篇论文中也非常频繁地运用史表。这些表格形式多样,或作总结,或示线索,对简化文字,增强文章逻辑性效果明显。具体可参考《非宇馆文存》、《萧一山先生文集》收录的相关文章。
    [2]萧立岩:《萧一山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十辑》,晋阳学刊编辑部,1987年版,第369页。
    [4]施建雄:《史表的功能及时代特点》,《南开学报》,2008年第5期。
    [5]萧一山:《清代通史六表叙例》,《非宇馆文存》卷五,第7页。
    [6]萧一山:《清代大事年表第一》,《清代通史》下卷附表,第1页。
    [1]萧一山:《清代通史·叙例》,《清代通史》上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
    [2]萧一山:《清代通史·叙例》,《清代通史》上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
    [3]程榕柠:《读书有无穷的乐趣》,《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30页。
    [4]包乐莺:《联考制度改革谈何容易》,《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28页。
    [5]吴宓:《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者按语》,1932年11月3日。
    [1]花清:《记清史权威萧一山》,《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68页。
    [2]黄顺华:《萧一山先生的清代通史》,《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71页。
    [3]《曾图藩传评介》,《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22页。
    [4]李治亭:《一部新型的清代历史——萧一山的清代通史》,《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提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5]袁宝玉:《清代通史的编著者——萧一山》,《铜山文史资料》第4辑,1984年版。
    [6]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262页。瞿林东先生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9-100页也有论述。本部分所引瞿先生文字均出自两书,不再另外注出。
    [1]萧一山:《非宇馆五十自述·补记》,《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86页。
    [2]萧一山:《清史大纲》,第7页。
    [1]萧一山:《清史大纲》,第8-9页.
    [2]杜经国、庞卓恒等:《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3]统计数字参见沈渭滨:《清史编纂体裁体例之我见》,《复旦学报》,2003年第4期。
    [1]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第168页。
    [2]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第13页.
    [1]萧一山:《清史大纲》,第17页。
    [2]萧一山:《清史大纲》,第80页。
    [3]萧一山:《解剖汪兆铭》,《非宇馆文存》卷二,第82页。
    [1]吴宓:《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者按语》,1932年11月3日。
    [2]转引自刘焕性:《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3]陈平原:《“元气淋漓”与“绝大文字”——梁启超及“史界革命”的另一面》,杨念群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1]参见杜经国、庞卓恒、陈高华:《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0-61页。
    [2]参见萧一山:《清代通史·导言》,北平中华印书局,1923年版,第2页。
    [3]李先成:《萧一山的民族革命史观及其清史研究》,《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2期。
    [4]汪效驷:《论萧一山的史学成就与特色》,《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1期。
    [5]王家俭:《萧一山先生对于清史研究的贡献》,《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37页。
    [6]胡秋原:《我所知道的萧一山先生》,《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64页。
    [1]参见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夷夏之辨》,《南开学报》,2006年第1期。
    [3]民族问题外,萧一山在政治观念上也明显受到公羊学的影响。他多次引用公羊三世说阐明自己的政治理想:“……公羊阐其微言大义,以张三世——据乱、升平、太平——为政治之阶段,实在就是礼运的大同小康之说,盖升平为小康,而太平则为大同”.并把三世说和三民主义联系起来:“革命方略的三阶段——军政、训政、宪政,中山先生也有历史的根据,就是公羊张三世之说。因为依孔子的学说来讲,这是完成大同政治的必要之阶段”。见于《中国文化之复兴》,《非宇馆文存》卷一,第33、第39页。
    [4]程榕柠:《读书有无穷的乐趣》,《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33页。
    [5]刘季洪:《萧一山先生文集·刘序》《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
    [1]转引自李喜所:《移植与流变: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册,第10页.
    [1]萧一山:《非宇馆五十自述·补记》,《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86页。
    [2]参阅本文第二章第二节《政治人生》部分。
    [3]陈生玺、杜家骥:《清史研究概说》,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4]杜经国等:《历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5]萧一山:《为清代通史下卷讲稿批评事再致吴宓君书——并答陈恭禄君》,《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11月3日。
    [1]吴宓:《致大公报文副编者书》按语,《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11月3日。《清代通史》1923年版上卷对天地会的评价,与民族革命史观中的相关陈述虽然相近,但1927年版下卷讲搞对太平天国与民族革命的关系并无说明,直至后来定稿才从民族革命的角度评价其影响。可见此时还只是一种民族意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参见1923年版上卷第29章、1927年版第一篇诸章和商务1986年版上卷第30章、下卷第7章。
    [2]除《清代通史》外,萧一山尚撰写过《清史大纲》(后更名为《清代史》、《中国近代史概要》),在台所著《清史》与《清史大纲》稍有变化)两种清史。上面引文中所说“清史”具体指哪种清史比较模糊.从行文来看,他在接下来评价民族革命史观时,所引均为《清史》中的语言,好像是说《清史》一书出版时,这一史观才形成。但1944年版《清史大纲》引论部分已经对民族革命史观进行了总结性论述,王家俭似乎不应有此错误。因此笔者推测,其“清史”可能是指《清史大纲》。参见王家俭:《萧一山先生对清史研究的贡献》,《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38-739页。
    [3]萧立岩:《萧一山传略》,晋阳学刊编辑部主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0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6页。
    [4]李先成:《萧一山的民族革命史观及其清史研究》,《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2期。
    [5]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序》,《非宇馆文存》卷五,第19-20页。
    [1]戎笙认为:“抗日战争时期,萧一山提出了著名的民族革命史观。他在1944年5月出版的《清史大纲》中,首次表述了他的基本观点”(《萧一山小传》,《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7页)。从上下文来看,戎笙所说“抗日战争时期”,实际是指“1944年5月”。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所谓于《清史大纲》中“首次”表述他的基本观点,时间上未免太晚了。
    [2]萧一山:《民族之路·序》,黄埔出版社,1940年版。
    [3]萧一山:《近代民族革命的源流》(一),《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第53页。分期变化比较复杂,具体将在留待本文下一部分讨论。
    [1]萧一山:《中华民族问题》,《非宇馆文存》卷二,第46-52页。
    [2]萧一山:《清史大纲》,第1页。
    [3]萧一山:《中华民族问题》,《非宇馆文存》卷二,第49页。
    [1]萧一山:《清代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页。
    [2]萧一山:《为清代通史下卷讲稿批评事再致吴宓君书——并答陈恭禄君》,《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11月3日。
    [4]萧一山:《清史大纲·引论》,《非宇馆文存》卷五,第43页。
    [1]萧一山:《近代民族革命的源流》(一),《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第54页。
    [2]萧一山:《清史大纲·引论》,《非宇馆文存》卷五,第45页。
    [3]萧一山:《论近代中国的民族革命》,《非宇馆文存》卷二,第26页。
    [4]萧一山:《近代民族革命的源流》(二),《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第78页。
    [5]萧一山:《清史大纲·引论》,《非宇馆文存》卷五,第49页。
    [1]萧一山:《近代民族革命的源流》(一),《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第59-160页。
    [1]庞卓恒、李学智等:《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
    [1]萧一山:《清代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2]萧一山自己也认为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与白莲教没太大区别,他说:“可惜他的知识太浅薄,所倡之基督教,是个不伦不类的东西。他只知道利用基督教的皮毛名辞,骨子里仍是白莲教假托神权号召愚众的一套把戏”。(见《清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3]戎笙:《萧一山和他的清史研究——纪念他逝世十周年》,《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2页。
    [1]戎笙:《萧一山和他的清史研究——纪念他逝世十周年》,《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2页。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1页。
    [1]李先成:《萧一山的民族革命史观及其清史研究》,《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2期。
    [2]王家俭:《萧一山先生对于清史研究的贡献》,《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38页。
    [3]萧一山:《非宇馆五十自述·补记》,《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86页。
    [1]萧氏的“渐变”理论与通常意义上的进化论有本质不同,最突出的是他承认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质变”。如:“故质是突变的,数是渐变的”;“突变只是渐变的积累之饱和点,一般人不知履霜坚冰至的道理,而始诧为突变耳”(分别见于《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之复兴》,《非宇馆文存》卷一,第7页、第39页。这一问题在前面章节中已有讨论,可参阅)。虽然在理论上承认质变,但实际论证的时候,萧一山似乎更关注“渐变”,而对“突变”言之甚少。
    [2]萧一山:《论近代中国的民族革命》,《非宇馆文存》卷二,第29页。
    [1]萧一山:《清史大纲》,《引论》第8页。
    [2]萧一山:《再论民族革命的三阶段》,《非宇馆文存》卷二,第34页。
    [1]参见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145页。
    [1]萧一山:《曾国藩传·引子》,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萧一山:《战后和平与中国文化》,《非宇馆文存》卷一,第3页。
    [2]萧一山:《中国文化之复兴》,《非宇馆文存》卷一,第35页。
    [1]萧一山:《蔡孑民先生的精神——纪念“五四运动”三十五周年》,《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14页。
    [2]萧一山:《再论民族革命的三阶段》,《非宇馆文存》卷二,第35页。
    [1]萧一山:《抗战建国纪念感言》,《非宇馆文存》卷二,第15页。
    [2]例如:李振宏把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分析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的伟大需要;第二,考察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全过程;第三,对历史人物进行阶级分析;第四,分析历史人物对整体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第五,分析历史局限,正确对待个人的历史过错。(见于《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52-360页)。笔者认为,萧一山至少在第一、第
    [1]萧一山:《民族革命的三阶段》,《非宇馆文存》卷二,第33页。
    [1]萧一山:《自序》,《非宇馆文存》卷一,第1页。
    [1]萧一山:《怎样研究历史》,《大华晚报》,1967年1月30日。
    [2]此处的“虚”并非虚假、虚构、虚浮之意。萧一山说:“要明了史实的因果关系而观其会通,也就是实
    [1]我们把其学术成就细分为清史研究、文化史研究和经世思想、教育理论几个部分,以便更为准确追溯其学术渊源。
    [2]本段落引文出自萧一山:《三民主义的理则与道统》,《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第1页。
    [3]可参考《论教育》、《改革教育刍议》、《大学须养成学术研究风气》、《北平文史政治学院宣言》(以上各
    [1]萧一山:《非宇馆文存·自序》,卷一,第1页。
    [2]柯安:《梁启超的治学风格——重读<清代学术概论>》,《读书》,1982年第2期。
    [3]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节录)》,《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两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5]萧一山:《怎样研究历史》,《大华晚报》,1967年1月30日。
    [1]参阅《人间饱死几侏儒》、《人才的时间性与空间性》、《谈人才的差等》(《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以及《论人才》(《非宇馆文存》卷一)等论文。
    [1]本文第四章之《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一目,对该问题讨论较详,可参阅。
    [2]陈恭禄:《为清代通史下卷再答萧一山君》,《清代通史下卷讲稿辩论集》,北平中华印书局,1934年版,第151页。
    [3]萧一山:《为清代通史请国内外学者赐教启事》,《清代通史下卷讲稿辩论集》,卷末。陈萧之间的这场辩论,后来学者评论多以萧氏“意气用事,文过饰非”,不能虚心接受别人意见批评之.但从双方往来文字看,这场辩论最终脱离正常学术轨道,其责任实不在于萧一山。陈恭禄初撰之《评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第一二册》不少地方即有失偏颇(如对史表价值的认识等),且语言尖刻,完全否定别人研究成果.如评价《清代通史》上中卷曰:“有根本修改之必要,现无评论之价值”。评下卷曰:“吾人读之颇感失望,盖自上中卷印行以来,据余所知,未见公允之评论”。同样撰文指出萧氏失误的有许霁英、夏鼐、谢国桢等人, 平中华印书局,1934年版)。
    [1]周培智:《近代史学界泰斗萧一山先生》,《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54页。
    [2]余协中:《悼一山兄——五十年关系的追忆》,《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746页。
    [3]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历程》,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7-8页。
    [1]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历程》,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34-335页。
    [1]萧一山:《杂感》,《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588页。
    [2]萧一山:《偶成》诗并序,《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09页。
    [3]蒋经国在萧一山去世后颁布褒奖令:“监察院监察委员萧一山:操履清正,蜚声教坛,历任清华、北京、中央大学教授,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秘书长;行宪后膺选监察委员,肃政之余,手订其四十年来所从事之清代通史。兹闻溘逝,悼惜良深,应予明令褒扬,以示政府笃念贞贤,表彰宿学之至意”。除表彰其学术、教育成就外,政治似乎也占相当分量。但“褒奖令”为政府颁发的文件,当然会侧重萧一山的为政经历,再说“褒奖令”不是学术研究,未必会对其各项成就的大小严格区分。见于《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65页。
    [4]刘季洪:《刘序》,《萧一山先生文集》上册,第1页。
    [1]萧一山:《悼张荫麟君》,《非宇馆文存》卷十,第60页。
    [2]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3]刘知几:《史诵·感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1]黄季陆:《萧一山先生的史学与史识》,《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818页。
    [2]张其昀:《介绍萧一山清代通史》,《萧一山先生文集》下册,第675页。
    [1]王家范:《萧一山与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北平:中华印刷局,1923年版。
    2、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卷),北平:中华印刷局,1925年版。
    3、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下之一至二,北平文史政治学院讲稿),北平:中华印刷局,1931年版。
    4、萧一山:《消代通史》(上中下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据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修订本影印)。
    5、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讲稿辩论集》,北平:中华印书局,1934年版。
    6、萧一山:《清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萧一山:《清代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萧一山:《中国近代史概要》,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版。
    9、萧一山:《曾国藩传》,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0、萧一山:《消史》,台北:华冈出版公司,1980年新一版。
    11、萧一山等:《增补中国史学名著丛书》,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版。
    12、萧一山:《太平天国诏谕》(附考释),北平:国立北平研究院,1935年版。
    13、萧一山:《太平天国书翰》(考释一卷),北平:国立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出版课,1937年版。
    14、萧一山;《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版。
    15、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16、萧一山:《大英政府关于中国文书总目》,北平:1934年版
    17、萧一山:《国学根底目录》,线装,云山草堂,现藏国图普通古籍阅览室。
    18、萧一山:《清史参考书目录》,抄本,朱丝栏,线装,现藏国图普通古籍阅览室。
    19、萧一山:《非宇馆藏书目录》,抄本,线装,现藏国图普通古籍阅览室。
    20、萧一山:《经世学社借用非宇馆藏书目录》,抄本,朱丝栏,1946年,现藏国图普通古籍阅览室。
    21、萧一山:《清代学者生卒年与著述表》(本书为编者在北平文史政治学院教授清代通史时所用讲稿),北平:编者刊,1931年,现藏国图中文图书基藏库。
    22、萧一山:《民族之路》,广州:黄埔出版社,1940年版。
    23、萧一山:《非宇馆文存》,贵阳:文通书局,1944年版。
    24、萧一山:《非宇馆文存》,北平:经世学社,1948年增订版。
    25、萧一山:《萧一山先生文集》,台北:经世书局,1979年版。
    26、萧一山:《读书杂识》,抄本,朱丝栏,线装,现藏国图普通古籍阅览室。
    28、萧一山:《太平天国新史料并跋》,《国闻周报》,1935年4月22日。
    29、萧一山:《日本腐谈》,《说文月刊》,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30、萧一山:《爱恨悔的辩证道理》,《大公报》,1943年5月10日。
    31、萧一山:《戈登文书》,《国闻周报》第14卷17期,1937年5月。
    32、萧一山:《近代史书史料及其批评》,《志林》第3期,1942年1月。
    1、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华学术院:《中国文化综合研究——近六十年来中国学人研究中国文化之贡献》,台北:华冈出版部,1971年版。
    3、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发行,1980年版。
    4、蒋复璁:《萧一山先生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10辑,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81年版。
    5、萧立岩:《萧一山传略》,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0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陈生玺、杜家骥:《清史研究概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陕西师大校史办:《陕西师范大学校史人物传略(1944—1966)》,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杜家骥:《清史大纲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张岂之:《民国学案·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夏鼐:《评萧一山<清代通史>上中两卷》,《图书评论》2卷5期,1934年1月。
    11、谢兴尧:《萧一山所藏太平文献阅后记》,《太平天国丛书十三种》第一辑,北京瑶斋丛刻,1938年版。
    12、陈恭禄:《评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第一二册》,《大公报·文学副刊》,1932年10月3日。
    13、陈恭禄:《为清代通史下卷答萧一山君》,《大公报·文学副刊》,1933年2月27日。
    14、陈恭禄:《为清代通史下卷再答萧一山君》,《大公报·图书副刊》,1934年8月11日。
    15、黄秋雄:《教育乃修身进德之业》,台湾逢甲大学:《逢甲人月刊》第128期。
    16、梁任葆:《太平天国和上海小刀会关系的商榷》,《历史教学》,1957年2月号。
    17、祁龙威:《太平天国印书史略》,《苏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18、祁龙威:《毛泽东思想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指南——兼评萧一山<清代通史>》,《扬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19、袁宝玉:《<清代通史>的编著者萧一山》,《铜山文史资料》第4辑,1984年版。
    20、祁龙威:《太平天国史学史简论》,《浙江学刊》,1986年第3期。
    21、祁龙威:《萧一山与太平天国史料学》,《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第1期。 年第3期。
    23、江地:《萧一山传略》,《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24、祁龙威:《太平天国史学导论自序》,《扬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4期。
    25、佟建寅主编:《台湾历史名人辞典》,北京:群众出版社,1990年版。
    26、陈荣富主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7、任道斌、萧弓主编:《中华文化名人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8、戎笙:《萧一山小传》,《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
    29、戎笙:《萧一山和他的清史研究——纪念他逝世十周年》,《清史论丛》第8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
    30、郑良玉主编:《今日徐州》,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版。
    31、冯国定:《回忆萧一山先生》,《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43辑,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32、周谷城、姜义华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3、祁龙威:《太平天国史料学三题》,《扬州师院学报》,1993年3期。
    34、曾五岳:《天地会创始人及起会年代考证》,《东南文化》,1993年第1期。
    35、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6、朱浩熙主编:《名城徐州》,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37、曾五岳:《天地会“西鲁”传说探幽》,《东南文化》,1996年第2期。
    38、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内有萧一山信函三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赵蕙荣:《萧一山与李宗仁的交往》,《民国春秋》,1997年第4期。
    40、李先成:《萧一山的民族革命史观及其清史研究》,《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2期。
    41、林世芳:《洪门“西鲁”说新探》,《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7年第131期。
    42、王国荣主编:《20世纪中国学术名著精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43、曹聚仁著,曹雷整理:《谈萧一山》,《书林又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44、李盛平主编:《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版。
    45、李文海:《清史研究八十年》,《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46、陈其泰:《范文澜的学术交往》,《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7、张振江主编:《薪火集(河南大学学人传)》,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钞晓鸿、郑振满:《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49、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50、汪效驷:《萧一山的史学成就与特色》,《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1期。
    51、王家范:《萧一山和清代通史》,《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52、张建祥主编:《陕西师范大学校史人物传略(1944—1966)》,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成晓军主编:《名人评曾国藩》,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54、李治亭:《一部新型的清代史书——萧一山的<清代通史>》,《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提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荀况:《荀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章学诚:《文史通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刘知儿:《史通》,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黄宗羲:《答董吴仲论学书》,《南雷文案》卷三,四部丛刊本。
    5、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6、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7、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版。
    8、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1985年版。
    9、稻叶君山(但焘译):《清朝全史》,上海:中华书局,1914年版。
    10、钱穆:《国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1、蔡尚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昆明:中华书局,1940年版。
    12、章炳麟:《訄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版。
    14、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5、傅斯年等编:《东北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16、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1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
    19、梁启超:《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85年版。
    20、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杨鸿烈:《史学通论》,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23、陈独秀:《独秀文存》,上海:东亚图书馆,1922年版。
    2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
    25、傅斯年:《傅斯年全集》,长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6、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27、郑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9、列宁:《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963年版。
    30、马全民等:《哲学名词解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1、庞朴:《沉思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2、杨焕章:《哲学基本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3、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4、秦宝琦:《清前期天地会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6、杜经国、庞卓恒等:《历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7、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的史学思潮和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8、蒋大椿:《史学探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9、马中:《中国哲人的大思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0、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41、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2、马金科、洪京陵:《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1840—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3、王成儒:《智慧之光——儒学思维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4、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历程》,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
    45、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6、乔治忠、姜胜利:《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7、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8、姜胜利:《清人明史学探研》,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舨。
    49、瞿林东:《史学与史学评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0、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1、陈其泰:《史学与民族精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52、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53、张广智:《西方史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4、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5、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56、汤勤福:《朱熹的史学思想》,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
    57、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8、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陈鹏鸣著近代前卷、洪认清著近代后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
    59、杨念群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0、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61、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62、姜义华、瞿林东等:《史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64、瞿林东:《中国简明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5、杨翼骧主讲,姜胜利整理:《中国史学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6、庞卓恒、李学智等:《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7、李振宏:《历史与思想》,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68、谢贵安:《中国实录体史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0、乔治忠:《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1、吴宓:《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者按语》,1932年11月3日。
    2、周予同:《纬谶中的皇与帝》,《暨南学报》一卷一号,1935年。
    3、冯友兰:《中国经济史·冯序》,《北京晨报》第64期,1936年12月4日。
    4、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学林》第4期,1941年2月。
    5、齐思和:《现代中国史学评论》,《大中》一卷一期,1946年1月。
    6、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1949年第2卷。
    7、方小教:《论陈独秀“国民性”思想》,《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8、董德福:《胡适中西文化面的历史考察》,《福建论坛》,1994年第2期。
    9、杨岚:《钱穆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出路》,《中州学刊》,1995年第6期。
    10、乔治忠:《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思想体系》,《南开学报》,1995年第5期。
    11、郭世佑:《毛泽东的革命史观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3期。
    12、罗志田:《夷夏念的开放与封闭》,《中国文化》,1996年第2期。
    13、周建超:《论辛亥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江海学刊》,1997年第5期。
    14、杨子吟,邹效维:《近十年中庸研究观点介述》,《理论探讨》,1998年第4期。
    15、逯耀东:《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序》,台北: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年版(该书作者为陈以爱)。
    16、汤勤福:《朱熹史学思想在宋代史学上的地位》,《学术月刊》,1999年第7期。
    17、朱晓鹏:《略论先秦辩证法思想的基本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8、郭汉民、袁宏亮:《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简论》,《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9、汤勤福:《论叶适的历史哲学与功利思想》,《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20、陈平原:《“史界革命”的另一面》,载杨念群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版。
    21、方裕谨:《师表垂后世,史才写探微——读郑天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历史档案》,2001年第1期。
    22、贾立臣:《陈独秀对“改造国民性”的探索》,《松辽学刊》,2001年第3期。
    23、欧阳军喜:《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二题》,《复旦学报》,2001年第2期。
    24、汤一介:《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5、王娅妹:《一只眼睛看过去,一只眼睛看当代——访史学家张芝联教授》,《群言》,2002年第8期。
    26、刘君:《“西学中源说”新评》,《安徽史学》,2003年第4期。
    27、王利红、宋浩:《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8、沈渭滨:《清史编纂体裁体例之我见》,《复旦学报》,2003年第4期。
    31、邬国义:《新史学思潮的经世功能再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2、邬国义:《论近代经世致用史学思潮的兴起》,《史林》,2003年第6期。
    33、谢贵安:《评中国古代史学的“史才”论》,《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3期。
    34、周积明:《晚清国民性问题检讨》,《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5、耿天勤:《左传与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6、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夷夏之辨》,《南开学报》,2006年第1期。
    37、伍立扬:《曾氏传记三种评骘》,《文学界》(专辑版),2007年第7期。
    38、冯尔康:《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9、李喜所:《移植与流变: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0、向燕南:《史记编纂体例之数的意义》,《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
    41、向燕南:《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社会科学运动与史学发展的新境界》,《江海学刊》,2008年第3期。
    42、张越:《近代新式中国史撰述的开端——论清末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形式与特点》,《南开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43、陈其泰:《建构中国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的思考》,《南开学报》,2008年第5期。
    44、施建雄:《史表的功能及时代特点》,《南开学报》,2008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