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禹作为古代的圣王,在中国传统古史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位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更重要的是,由他而形成的大禹精神、大禹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进程,对封建国家的政治意识、普通民众的底层生活、文学艺术的审美文化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大禹传说已经成为考古学、古代史、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古代文学等诸多学科所关注的对象。大禹传说研究不仅可以关涉到夏文化研究,而且关涉到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研究。同时,大禹传说中的神话观念与神圣叙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性结构具有示范意义,对后世文学的叙事情节更具有原型意义。
     大禹传说既有“史实素地”的成分,又有后世不断迭加的神话因素、传说色彩等附加成分;作为文本叙事,它既表现出非逻辑性的“非叙述”性特点,又具有神圣叙事的原型编码性质;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其演变与发展又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鉴于此,本文对大禹传说主要作三方面解读:
     1.历史考证——大禹传说中的“史实素地”;
     2.神话解读——大禹传说中的“神话编码”;
     3.文化阐释——大禹传说的演变与发展。
     同时,关于神话传说的新的研究范式正在形成。过去单纯依靠文献文本的研究方式,正在转向文化文本的叙事与研究,这种文化文本的叙事包括文字叙事、图像叙事和物体叙事。从神话历史的新视角重新解读大禹传说的原型编码,具有贯通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的跨学科知识整合优势。兹将各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章,以传统的中国古史谱系为考察对象,并叙述禹在其中的位置演变,指出以《帝系》为代表的大一统世系是靠不住的,但不能否认它的价值,这种帝系整合是一种史学的自觉,是当时知识阶层有意识地对古史传说的加工与改造,它虽不是客观历史的真实再现,却代表了当时的历史观念。根据新出土文献所记载的相关内容,提出大禹传说需要重新看待,古史辨派的一些观点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失误和不足;新发现(?)公盨已经证明在西周中期甚至更早,大禹的传说已经是相当古老的被人们当作历史的一个传说了,禹的神性,是后人在原始“史实素地”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
     第二章,在梳理出前人关于夏禹族源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禹与西北的关系问题,指出夏族当来源于西北,禹前期主要活动在晋南,为避商均而进入豫西,定都阳城,此后夏朝的政治中心基本就在豫西一带,至夏桀亡国后,夏又经晋南逐步向西北退却,在退至汉中一带时,夏族的一支进入蜀地,所以,蜀地的禹迹当是夏遗民带去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禹生石纽”传说给予了新的阐释,认为“禹生石纽”不可信,作为传说,它是“禹生于石”这一神话叙事的置换变形;石是夏民族的崇拜物,随着夏遗民迁入四川,“禹生于石”的传说亦流入四川,与川西北的大石传说相融合,当这一传说流传到汶山石纽时产生了变异,“禹生于石”变成了“禹生石纽”。
     第三章,关于夏族的图腾问题。图腾理论是由西方学者建构的,中国的上古历史文化有其复杂和特殊的一面,应该谨慎对待这一理论,防止出现“泛图腾化”倾向。所以,对于上古传说中的神异现象,应该重在阐述其所含的文化意蕴,在追溯其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时,阐释其是如何被先民们赋予信仰意义、宗教价值和神话想象等种种文化因素,并进一步梳理其演变传承的脉络。在这样的前提下,对夏族的“图腾”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因素进行追溯和分析才会显得更有意义:夏人对熊有着特殊的信仰传承,鲧禹化熊传说反映了先民们物物相生、以形禅变、生命一体化的原始哲学理念;禹母修已吞吃薏苡便能怀孕,是植物作为再生的仪式和象征的最好体现;人类原始时代信仰“万物有灵论”,石头被赋予生殖能力,又有丰产的作用,所以才有禹生于石,启母石的传说;具有多元起源的“龙”,更是夷夏文化融合的象征。
     第四章,禹平水土是大禹传说的重要内容,其涉及的许多问题至今仍无定论。《禹贡》一书,肯定是在战国以后形成的定本,但是其最初的蓝本当在西周初年甚或更早形成,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地附加了各时代的痕迹。对于禹和九州的关系问题,提出禹只是按照当时已形成的“九州”观念去治理水土,而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划定九州。通过考察(?)公盨铭文以及早期文献记载,认为禹治水是为了“敷土”,历史叙事中的“大禹治水”实是对大禹功绩的一种误读,“敷土”才是大禹的真实目的和主要功绩。最后,在“天命”观的背景下,探讨了禹与洪范九畴的问题。
     第五章,主要探讨大禹的征伐传说,禹通过不断征伐,逐渐树立自己的威信,逐渐壮大夏部族的势力,最后成天下共主。在禹伐共工这一传说中,杨宽先生的“鲧即共工”说值得商榷,对杨宽先生指出的鲧和共工传说的相同点进行逐一辨析,认为此说不成立,鲧和共工应当分属于两个不同族系。而禹征三苗时,“日夜出,昼日不出”,根据现代天文学的推算,这一天象很可能发生在传说的禹时代,而禹得天下多由于征有苗。禹伐有扈传说,反映了当时禹部族向东发展,遇到了郑州附近的有扈氏阻挡,有扈部落在洛阳附近的甘水一带向西抗击有夏部落,有扈战败,夏族的势力范围扩大。禹杀防风则标志着禹已成为天下共主。
     第六章,重点论述了禹铸九鼎传说,文献记载表明至迟在周初便有九鼎的流传,夏代已经进入铜器时代,“禹铸九鼎”传说是对这一时代的反映;九鼎所刻图案可能是螭龙一类的动物,夏民族尚九,从古文字字形分析,“九”当是“虬龙”形,这些可能都源于夏民族的龙蛇崇拜。同时对禹娶涂山女、禹会诸侯、及禹德传说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并给予了一定的阐释。
Dayu, as the saint king of ancient China, occupies the supreme status in traditional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He is a legend character combined by human and god. What is more important, Dayu spirit and culture due to him have a immeasurable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on the political awareness of feudal state, on the lower-level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 and on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literature and art. Dayu legend has already become the study focus of many subjects.The study on Dayu legend has some relation on not only the study of Xia culture, but the early civilization of Chinese. The myth concept and myth narration in Dayu legend play a model role on the mysteriousn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 prototypical role on the narration of later culture.
     Dayu legend not only contains historical factors, but also mythical factors and has legend colors. As a narration, it not only presents a non-logical character of non-narration, but also owns a character of prototypical saint narration. In terms of this, the current paper has done three aspects of reading towards Dayu legend.
     First, historical research——the historical factors of Dayu legend.
     Second, myth reading——the mythology factors.
     Third, culture interpretation——the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of Dayu legend.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research paradime about myth legend is forming. The research method simply relying on literature review is turning to the narration and study on cultural text. The narration on cultural text includs words narration, picture narration and object narration. The new mythology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reinterpretation on the prototypical coding of Dayu legend has an advantage of integrating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the science of religion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is presented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family tree, in which the evolution of Yu's position is narrated, pointing that the unified bloodline represented by Dixi is unreliable, but it is a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s well as the intellectuals'processing and transforming towards ancient history and legend. Although it is not the real presentation of history, it represents the historical idea at the time. According the legend about Yu recorded by the unearthed new document, the legend about Dayu should be reconsidered, because some of Yigupai's ideas had presented some obvious mistakes and shortcomings, and Sui Gong Xu, as a bronze ware in the middle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had proved that Dayu legend had been treated as a legend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or even earlier. The divinity of Yu is added by later generations based on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facts.
     In the second chapter, on the bases of sorting out predecessors'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origin of Xia Yu race,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u and the Northwest, pointing out some key points. That is, Xia race might originate from the Northwest, and the major activity of Yu's early part of life is in the south of Jin, and Xia race moved into the west of Yu, and established its capital in Yang city to avoid Shang Jun, and then, the political center of Xia dynasty is arround the west of Yu until the perish of Xia dynasty, and after that, Xia race retreated towards the northwest through the south of Jin, and when they retreated at the center of Han, one branch of Xia race came into Shudi, therefore, the trace of Yu in Shudi must be taken by the adherents of Xia dynasty. Under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we give a new explanation on the legend of Yu is born in Shiniu, holding that it is unbelievable, and i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airy tale Yu is born from the stone; Stone is the idol of Xia Race, and with the adherents of Xia dynasty moving into Si Chuan, the legend of Yu is born from the stone also come into Chuan Shu, and mixed together with the legend of Big Stone, and when this legend passed to Wenchuan Shiniu, it was changed into Yu is born in Shiniu.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Xia race's totem. Totemism, created by the western scholars, has its complicated and special aspect in China's the early part of ancient historical culture, so it should be treated cautiously to avoid the preference of Pan totem. Therefore, in terms of some miraculous phenomenon in ancient legend, we should analyze its culture implication, and in tracing the origin of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we analyze its way of being given its different kinds of cultural factors, such as, faith meaning, religious value and mythology imagination, and sort out its evolutionary line. In this premise, only when each cultural factors represented by Xia race's totem have been traced and analyzed is this research meaningful. Xia has special faith towards bear, and the legend of Gun and Yu changing to be bear reflects the ancient people's original philosophical idea that different things can mutually changed, and that Xiu Ji, Yu's mother, can be pregnant after eating Job's tears is the best representation of plant as a ceremony and representation of rebirth. Moreover, the ancient people belive that all things on earth have their spirits, and because the stone was given the peproductive competence and has the role of high yielding, the legend exists that Yu was born from stone and Qi Mu stone. Further more, the derivation of dragon is multicomponent, and it is the symbol of the mixing of Hu and Yi culture.
     In the fourth chapter, Dayu controlling water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Dayu legend and the related questions have no final answers until today. Yu Gong must be formed after the warring states, but the original bluesprint must be formed in the early west Zhou or even earlier. So during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it was continually added the trace of each time.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u and Jiuzhou, we believe that Yu could just control water according to the already formed concept of Jiuzhou, because he had no ability to divide Jiuzhou. According to Sui Gongxu's epigraphy and the early recorded literatures, we hold that Yu controlling water is for Futu, and the so called Dayu controlling water is actually a kind of misinterpretation towards Dayu's merit, for futu is Dayu's real aim and main merit. At las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ianming concept, we study the question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u and Hong Fan Jiu Chou.
     In the fifth chapter, in the legend of Dayu's conquesting, Yu gradually built his reputation, strengthened Xia race's power and eventually became the head of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through continually conquesting. In the legend of Yu conquesting Gong Gong, Yang Kuan's idea that Gun is just Gong Gong is worth of being further discussed. We have analyzed one by one all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Gun and Gong Gong pointed out by Yang kuan, and jumpe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his idea is false, for Gun and Gong Gong should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races. When Yu conquested San Miao, a strange astronomical phenomenon happened, that is, the sun appeared in the night instead of the day.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astronomy, that day might happened at Yu's time, and that Yu became the head just because of his conquesting You Miao. The legend of Yu conquesting You Hu reflects that Yu tribe was developing towards the east, and was stopped by You Hu located near Zheng Zhou. You Hu tribe conquested You Xia tribe located to the west of Luo Yang, but failed, then Xia race's sphere of influence was enlarged. That Yu killed Fang Feng symbolized that Yu had become the head of the people in the whole world.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legend of Yu merrying Tu Shannv, Yu meeting the feudal princes, Yu casting nine Ding and Yu's morality are the objects of our research, and the related questions are sorted out and given a certain interpretation.
引文
①关于“神话历史”的讨论,可参看[英]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修昔底德:神话与历史之间》,孙艳萍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历史探询》,陈恒、宋立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② Joseph Mali Myt history:The Making of a Modern Historiograph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2003.
    ③转引自金立江:《什么是“神话历史”——评<神话历史——一种现代史学的生成>》,《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31页。
    ④廖明君,叶舒宪:《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民族艺术》,2009年第3期,第23页。
    ⑤可参看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②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页。
    ③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④尹达:《尹达史学论著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0页。
    ⑤[日]白鸟库吉:《中国古传说之研究》,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原载《东洋时报》131号,1909年。
    ①[美]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神话学》,李培茱,何其敏,金泽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1页。
    ② MartinP. Nilsson:The Mycenaean Origin of Greek Myth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
    ③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第十章《故事》,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242页。
    ④何顺果、陈继静:《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85页。
    ②Karen Armstrong:A Short History of Myth[M].Ed-inburgh:Canongate,2005.P8.
    ③李学勤:《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8页。
    ①[美]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汪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91页。
    ②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35页。
    ③[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第259页。
    ④钟宗宪:《求索文化记忆中的神话拼图》,《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第8页。
    ①《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3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①[瑞士]容格:《集体无意识和原型》,马士沂译,载《文艺理论译丛》第1辑。
    ②[瑞士]荣格:《试论心理学与诗的关系》,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1页。
    ①李学勤:《在“全国大禹文化研讨会”上的演讲》,《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0页。
    ①[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②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34页。
    ③《小说月报》第16卷地1号,第1-26页,1925年。
    ④世界书局,1928年。
    ⑤《国闻周报》,第6卷第9-17期,1929年。
    ⑥张光直:《商周神话之分类》,载《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251页。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7页。
    ②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2-53页。
    ③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载《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322-323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3册《自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页。
    ①李学勤,裘锡圭:《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第16页。
    ②谢维扬:《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序》,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②《子羔》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33—47页(图版),183—199页(释文考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容成氏》见同书93—146页(图版),249—293页(释文考释)。这两篇的篇名都是原有的,写在简背。
    ③[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①刘宗迪:《文字原是一张皮》,《读书》,2003年第10期。
    ②廖明君,叶舒宪:《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民族艺术》,2009年第3期,第24页。
    ① N. J. Girardot:Myth and Meaning in Early Taoism, The University Pess of California,1983, p.14.转引自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40页。
    ②[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22页。
    ③徐旭生:《我们怎样来治传说时代的历史》,《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页20-23页。
    ④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20页。
    ①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3页
    ②[芬兰]劳里·杭柯:《神话界定问题》,[美]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桂林:广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8-60页。
    ③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23页。
    ④[英]罗伯特·西格尔:《神话理论》,刘象愚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175页。
    ①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0页。
    ②《古史辨》第1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165页。
    ③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8页。
    ④钱穆:《提议编纂古史地名索引》,《禹贡》第1卷第8期,1934年。
    ①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②张光直:《对中国先秦史新结构的一个建议》,《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0-41页。
    ③杨向奎:《杨向奎学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页。后来在其《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序言》中亦说:“鉴于中国各民族间社会发展之不平衡,民族学的材料,更可以补文献、考古之不足,所以古史研究中的三重证代替了过去的双重证。”《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①李伯谦:《考古学视野的三皇五帝时代》,《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36期,2008年3月。
    ②李学勤:《古史研究的当前趋向》,《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4页。
    ③裘锡圭,曹峰:《“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裘锡圭先生访谈录》,《文史哲》,2007年第4期,第16页。
    ①《东方杂志》1905年第2卷第7期。
    ②《国粹学报》1907年第3卷第9期。
    ③盛邦和:《从“尧舜禹抹杀论”到“神代史抹杀论”——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叙论》,《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5年3月号: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10110g.htm.
    ④转引自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原载《东洋时报》第131号,1909年。在白鸟库吉之前后滕朝太郎曾提出“尧舜禹抹杀论”的观点,其《论尧舜禹抹杀论》发表在《东洋时报》,1908年第129号上。
    ①分别载《汉学》第2编第7号,1911年7月5日;《东亚研究》第1卷第1号,1911年;《东亚研究》第2卷第1号连载,1912年1月。
    ②《东亚研究》第2卷第9号。
    ③廖名春:《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想来源》,《原道》第4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④《古史辨》第7册上,又收入《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⑤该文写于1939年,后来刊在《文史》,第34辑,1992年,又载《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另外,丁山所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一书虽完稿于50年代,但在30年代已成雏形,该书用比较神话学的视野对上古神话传说给予了深入的论析,其中也含有不少大禹的传说。
    ①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0页。
    ②顾颉刚读到傅斯年这段话时说“此说助我张目”,见《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四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2094页。
    ③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原名《中国神话研究ABC》),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12页。
    ④类似文章还有冯承钧《中国古代神话之研究》,《国闻周报》,第6卷第9-17期,1929年。这些论专著,可以说把“古史是神话”这一命题确定了下来。
    ⑤《古史辨》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1-287页。
    ⑥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古史辨》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84页。
    ⑦钱穆:《黄帝》,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页。
    ①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6页。
    ②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第20页。
    ③《历史研究》,1959年第11期。
    ④《考古》,1959年第11期。
    ①《顾颉刚读书笔记》第4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2664页。
    ②《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3798页。
    ③刊《文史哲》,1957年第10期;后又收入《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④《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第7589页。
    ⑤《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第7594页。
    ⑥《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第7625页。
    ⑦《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第7594页。
    ⑧《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第7611页。
    ①李民:《可贵的治学精神——悼念顾颉刚先生》,顾潮编:《顾颉刚学记》,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427-418页;原载《郑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②李学勤:《在全国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大禹文化》,2008年第1期,第8页;又载《先秦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2期。
    ③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30页。
    ④谭继和:《夏禹文化的新探索——近年来夏禹文化研究述评》,《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1期。
    ⑤《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
    ⑥朱渊清,廖名春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上海书店,2004年,第311-326页。
    ⑦吴文祥,葛全胜:《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6期。
    ⑧周述椿:《四千年前黄河北流改道与鲧禹治水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⑨王清:《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第34-42页。
    ⑩袁广阔:《孟庄龙山文化遗存研究》,《考古》,2000年第3期。
    ①赵逵夫:《从<天问>看共工、鲧、禹治水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
    ②范毓周:《中原文化在中国文明形成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③杨宝成:《登封王城岗与“禹都阳城”》,《文物》,1984年第2期,第63-66页。
    ④京浦:《禹都阳城与王城岗遗址》,《文物》,1984年第2期,第67-69页。
    ⑤裴明相:《论登封王城岗城堡的性质》,《夏文化研究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0-65页。
    ⑥马世之:《王城岗遗址的再探讨》,《中原文物》,1995年第3期,第53-57页。
    ⑦安金槐:《豫西夏代文化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第1期。
    ⑧安金槐:《试论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城址与夏代阳城》,《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⑨沈长云:《禹都阳城即濮阳说》,《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11-18页。
    ⑩李伯谦:《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2005)·序》,《中国文物报》,2007年8月29日。
    11李学勤:《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1页。
    12《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①《民族艺术》,1997年第4期。
    ②《长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①李学勤:《古史研究的当前趋向》,《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页。
    ②[美]塞·诺·克雷默等著:《世界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魏庆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75页。
    ① Hayden White. The Cotent of the Form (Baltimore,1990), ⅸ-ⅹⅰ,40-41; Barthes cites in epigraph.转引自[美]彼得·赫斯:《神话、历史和理论》,陈启能主编:《书写历史》第1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19页。
    ②刘起钎先生《我国古史传说时期综考》一文对这段时期的古史传说做过详细的论述,本节多有参考,除引用原文外,不再一一作注;该文原载《文史》第28辑、29辑,后收入《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73页。
    ①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2页。
    ②刘起钎:《古史续辨》,第8页。
    ③可参见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
    ④刘起钎:《古史续辨》,第11页。
    ⑤《史记·大宛列传》。
    ⑥《山海经》叙述传说多偏重于南方,比如关于尧舜禹的故事,多记载他们在南方活动。因此,笔者怀疑《山海经》一书可能成于南方人之手。
    ①刘宗迪:《古史·故事·瞽史》,《读书》,2003年第1期。
    ①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42—259页。
    ①“三皇”之说在西汉后期大肆盛行,共出现六种“三皇”说,具体可参看顾颉刚、杨向奎:《三皇考》,收入《古史辨》第7册;刘起钎:《几次组合纷纭错杂的“三皇五帝”》,载《古史续辨》。
    ②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4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49页。
    ②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载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32页。
    ③钟宗宪:《求索文化记忆中的神话拼图》,《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第7页。
    ①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51页。
    ②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①《帝王世纪》已佚,徐宗元辑有《帝王世纪辑存》,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②《十七史商榷·史记》三。
    ①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
    ②[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森:《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载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③《史记·五帝本纪》。
    ④《顾颉刚读书笔记》第8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5839页。
    ①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7页。
    ②张光直:《商周神话之分类》,载《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251页。
    ①顾颉刚:《答刘胡二先生书》,载《古史辨》第1册。
    ①《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10-12页。
    ②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③李学勤:《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8页。
    ④李学勤:《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40页
    ⑤《大戴礼记·帝系》和《世本·帝系》体系基本相同,只是在叙述商的世系时,《大戴礼记》至契止,《世本》一直叙到天乙汤;在叙述周的世系时,《大戴礼记》至稷止,《世本》则一直叙至周文王。另外在《世本》中直接说尧为陶唐氏,舜为有虞氏,禹为夏后氏,在《大戴礼记》中则没有明说。
    ①《大戴礼记·帝系》。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4册《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7页。
    ②李学勤:《<帝系>传说与蜀文化》,《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215页。
    ③李学勤:《<帝系>传说与蜀文化》,《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217页。
    ④李学勤:《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41-42页。
    ⑤李学勤:《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44页。
    ⑥李学勤:《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第44页。
    ①吴锐:《中国思想的起源》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②林沄:《真该走出疑古时代吗》,《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
    ③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5页。
    ④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⑤王国维:《观堂集林》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16页。
    ①[加]诺思洛普·弗莱:《世俗的经典——传奇故事结构研究》,孟祥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页。作者在这里所说的“神话”有其特定的含义,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把一个社会的口头文化中较为重要的那类故事称为神话,神话有其特定含义,脱离了本书,必须再细致界定才行得通。”(该书第7页。)
    ②Martin Nilsson:The Mycenaean Origin of Greak Mythology;New York,1963,P4.
    ③崔述:《崔东壁遗书·补上古考信录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8页
    ①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0页。
    ②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1982年,第63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1-52页。
    ④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⑤关于“天命”思想,下文将有详细阐述。
    ⑥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谢维扬:《古书成书和流传情况研究的进展与古史史料学概念——为纪念(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八十周年而作》,《文史哲》,2007年第2期,第52页。
    ②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辨》第2册,1982年,第273页。
    ③李学勤:《尝麦篇研究》,《古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94页。
    ④杨向奎:《“古史辨”派的学术思想批判》,《文史哲》,1952年第2期。此文写于50年代,杨向奎时任山东大学历史系主任,又为中共党员,是无产阶级史学家,而顾颉刚是“资产阶级史学家”,因此,杨向奎先生对顾颉刚的批评受当时历史条件和舆论形势的影响,有失公平,对“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一棒子打死,说其“‘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这一‘发现’,没有说明任何问题,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也是不对的。
    ①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8-9页。
    ②杨向奎:《“古史辨”派的学术思想批判》,《文史哲》,1952年第2期。
    ③谢维扬:《古书成书和流传情况研究的进展与古史史料学概念——为纪念<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八十周年而作》,《文史哲》,2007年第2期。
    ①杨向奎:《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书后》,《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553页。
    ②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84页
    ③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0-11页。
    ④翦伯赞:《中国史论集》,上海:上海文风书局,1947年,第85-90页。
    ⑤黎东方:《先秦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8-20页。
    ⑥《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663页。
    ⑦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1页。
    ⑧徐中舒:《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29页。徐中舒有《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四川大学学报》,1958年第3、4期合刊;又载《川大史学·徐中舒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21页。
    ②蒙文通:《古史甄微》,《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蒙文通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05页。
    ③《古史辨》第1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④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7册。
    ⑤王玉哲:《尧、舜、禹“禅让”与“篡夺”两种传说并存的新理解》,南开史学家论丛:王玉哲卷《古史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0-25页;原载《历史教学》,1986年第1期。
    ⑥王树民:《尧舜禹禅让的历史真相》,《河北学刊》,1999年第4期。
    ① 陈剑:《上博简<子羔>、<从政>篇的拼合与编连问题》,简帛研究网站:http: //www.jianbo.org/Wssf/2003/chenjian01.htm;2003年1月8日。
    ②李零整理:《容成氏》,马承源主编《上博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释文及简序参考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编连与拼合问题》,《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28-332页。
    ③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997年第7期,第47页。
    ①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57-158页。参考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②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①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①徐旭生:《我们怎样来治传说时代的历史》,《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②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③龚维英:《<天问>鲧禹传说难点考释》,《荆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6期。
    ④田兆元:《重新认识传说时代的古史系统》,《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⑤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童书业史籍考证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26页;又载《古史辨》第7册下编。在《鲧禹的传说》发表之前,顾颉刚亦曾说道:“至于禹,他的来踪去迹不明,在古史上的地位是独立的(父鲧子启全出于伪史,不足信。)他不是周族的祖先而为周族所称,不是商族的祖先而亦为商族所称,他的神话是普遍的。地位的独立,神话的普遍,维有天神才能如此。”见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9-110页。
    ⑥李学勤:《叔多父盘与<洪范>》,《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5页;原载《华学》第5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2页。
    ②刘起钎:《古史续辨》,第8页。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72页。
    ②裘锡圭:《谈谈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汉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7页。
    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夏禹的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8-309页。胡厚宣亦有专文《甲骨文土方为夏民族考》(《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认为“土通杜,杜通雅,雅通夏,是土即夏也”。
    ②程憬:《夏民族考》》,《大陆杂志》,1932年1卷6期。
    ③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年,第5页。
    ④顾洪编:《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第7974页。
    ⑤顾颉刚:《三皇考·自序》,《古史辨》第7册中编,第45页。
    ⑥童书业:《古史辨》第7册上编《自序二》,第2页。
    ①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1册,第98-99页。
    ②顾颉刚,童书业:《夏史三论》,《古史辨》第7册下编,第195页。
    ③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0-81页。
    ④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2-53页。
    ⑤钱穆:《<崔东壁遗书>序》,顾颉刚整理《崔东壁遗书》,第1048页。
    ⑥李学勤、裘锡圭:《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第14-15页。
    ⑦在文献中有“虞夏商周”连称,有些学者认为在夏代之前还应该有一个虞代,如杨向奎等人既有专文论述。
    ①李民:《可贵的治学精神——悼念顾颉刚先生》,顾潮编:《顾颉刚学记》,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418页;原载《郑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②李民:《可贵的治学精神——悼念顾颉刚先生》,顾潮编:《顾颉刚学记》,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418页。
    ③杜勇:《关于历史上是否存在夏朝的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第58页。
    ④参考裘锡圭,曹峰:《“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裘锡圭先生访谈录》,《文史哲》,2007年第4期。
    ⑤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见《顾颉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①《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7-118页。
    ②《古史辨》第7册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8页。
    ③《古史辨》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79页。
    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3、296页。
    ⑤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7页。童书业又说:“鲧禹是否夏族之先,姑假定为是,然亦非无可疑之处。鲧禹神话极丰富而复杂,是否确有其人而为古代部落酋长,后渐神化?亦只能存疑,现时尚不能臆断。”见《春秋左传研究》,第19页。
    ①马伯乐:《书经中的神话》,冯沅君译,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出版,商务印书馆发行,1937年,第1页。
    ②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2页。
    ③曹书杰,杨栋:《疑古与新证的交融——顾颉刚与王国维的学术关联》,《文史哲》,2010年第3期。
    ④陆懋德即认为:“《商颂》之词句多与《鲁颂》相似,决不能指为西周作品,虽王君(王国维)有此说,而亦未及举出证据来,亦不必从也……则《商颂》为东周作品。”见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古史辨》第2册。
    ⑤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6、133页。
    ⑥程元敏:《天命禹平治水土》,《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12页。
    ⑦顾颉刚:《论今文尚书制作时代书》,《古史辨》第1册。陆懋德先生在《评顾颉刚<古史辨>》,就已经指出《尚书》中的《立政》、《吕刑》等篇已经提及“禹”,年代早于西周中叶(顾先生当时则认为《吕刑》是穆王晚期的作品),陆懋德文载《古史辨》第2册。
    ①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4页。
    ②顾颉刚,刘起钎:《尚书校释译论》第四册,第1708页。
    ③李学勤:《商誓篇研究》,《古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85页。
    ④裘锡圭:《谈谈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汉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7页。
    ⑤李学勤:《尝麦篇研究》,《古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94页。刘起钎先生亦认为《尝麦》篇“保存了西周原有史料,其文字写定可能在春秋时……《尝麦》为成王亲政后的纪录文献”,见《尚书学史》(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6页。
    ⑥李锐:《由新出文献重评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人文杂志》,2008年第6期。
    ①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第22页。
    ②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第63页。
    ③崔适:《史记探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④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6页。
    ⑤顾颉刚在其《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曾引用过崔适《史记探源》中的说法,见《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3页。
    ⑥刘掞藜:《读顾颉刚君(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疑问》,《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3页。
    ①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118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2册《自序》,第3页。
    ③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页。
    ④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第267页。
    ①《顾颉刚读书笔记》第4卷,第2664页。
    ②《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3798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5页。
    ④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109—110页。
    ⑤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127页。
    ⑥丁山:《禹平水土本事考》,《文史》第3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2页。
    ⑦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页。
    ⑧顾颉刚著,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①[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13页。
    ②杨堃等:《神话及神话学的几个理论与方法问题》,《民间文学论坛》,1995年第1期,第3页。
    ③[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17-118页。
    ④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0-101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
    ②金立江:《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再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41页。
    ③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08页。
    ④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9-150页。
    ⑤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86页。
    ⑥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35页。
    ①李济:《中国上古史待定稿》第1本,1972年12月,第479页,已收入《李济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③[美]艾兰:《浅析(?)公盨》,载江林昌等主编《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李学勤教授伉俪七十寿庆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④[英]安德鲁·埃德加:《哈贝马斯:关键概念》,杨礼银、朱松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2页。
    ①李学勤先生《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对中国早期文明的长度、广度和高度作了深刻的阐述。该文载《光明日报》,2007年3月8日、15日。
    ①夏禹族源诸说前人已有梳理,如张国硕《夏商周三族起源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10期)、吕琪昌《青铜爵、斝的秘密》第四章第一节《夏文化起源研究概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2-188页)等,本文多有参考,但为适合“综述”之文例,多有删削或增益。
    ②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19页。钱穆著《国史大纲》大约始于1933年任国立北京大学“中国通史”讲席之时,张国硕、吕琪昌认为最早倡导豫西者为徐旭生先生,欠确。
    ③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见郑杰祥编:《夏文化论文选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5页。原载《考古》,1959年第11期。
    ④吴汝祚:《夏文化初论》,《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
    ①邹衡:《关于探讨夏文化的条件问题》,《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75页。
    ②徐中舒:《夏史初曙》,《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③李民:《<尚书·甘誓>所反映的夏初社会》,《河南文博通讯》,1979年第4期。
    ④陈旭:《关于夏文化问题的一点认识》,《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⑤田昌五:《夏文化探索》,《文物》,1981年第5期。
    ⑥李先登:《对夏文化探索若干问题的看法》,《华夏文明》第一集,第234-244页。
    ⑦黄石林:《再论夏文化问题——关于陶寺龙山文化的探讨》,《华夏文明》第一集,第96页。
    ⑧李民:《试探夏族的起源与传播》,《郑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⑨王克林:《龙图腾与夏族的起源》,《文物》,1986年第6期。
    ⑩刘起钎:《由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华夏文明》第一集,第18-52页。
    11曲英杰:《禹都考辨》,《华夏文明》第一集,第293页。
    12史道祥:《关于夏文化起源的探索——由古本<竹书纪年>夏代“西河”地望谈起》,《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①詹子庆:《走进夏代文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②分别载在《禹贡》,1935(3)1;《禹贡》,1935(3)12;《禹贡》,1937(7):6-7.
    ③杨向奎:《回忆<禹贡>》,《顾颉刚先生学行录》,北京:中华书局,第123页;原载《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④《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第3111页。杨向奎在1953年5月8日致顾颉刚的信中说:“夏代不可能是那样规模大的一个帝国。西方、西北方有‘夏’的称呼,东方也有夏德踪迹,这不能说明是同时的事。我以为夏原来在东方,夏后皋时候已迁陕洛一带。灭亡之后遗族西迁,于是西方有它的踪迹。夏是一个由氏族社会走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代,那样大规模的帝国似不可能。这样自东而西迁徙的说法,二十年前我即如此主张,至今未变,而且我总以为我的说法对,将来发掘一定会证成我的说法。”两人的通信保存在《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第3110-3111页。
    ⑤杨向奎:《回忆<禹贡>》,《顾颉刚先生学行录》,北京:中华书局,第123页;原载《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上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⑥杨向奎:《评傅孟真的夷夏东西说》,《夏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⑦程德祺:《夏为东夷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
    ⑧杜在忠:《试论二里头文化的渊源:兼述泰山周围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的族属问题》,《史前研究》,1985年第3期。后来在其《山东二斟氏考略》一文中再次强调其观点,见《华夏文明》第一集。
    ⑨温玉春:《夏氏族起于山东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另有《夏氏族迁至河南的考古学证据》,《文物春秋》,2002年第6期。
    ①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7页。
    ②李晓路:《夏文化地望在东南地区说》,《江汉论坛》,1987年第11期。
    ③陈剩勇:《东南地区:夏文化的萌生与崛起》,《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④陈剩勇:《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湖南出版社,2002年。
    ⑤胡悦谦:《试谈夏文化的起源》,《华夏文明》第一集,第309页。
    ⑥吴汝祚:《后岗二期文化煤山类型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以及桀奔南巢》,《中原文物》,1994年第2期。
    ⑦《古史辨》(第七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561-572页。
    ①《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573页。
    ②顾洪编:《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7716页。
    ③《文史哲》,2007年第6期。
    ④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20页。
    ⑤卫聚贤:《夏民族起于西北补正》,《说文月刊》,第1卷合订本,1940年8月,第399—402页。
    ⑥姬乃军:《关于夏文化发祥地的思考》,《考古与文物》,1999年1期。
    ⑦罗香林:《夏民族发祥于岷江流域说》,姜蕴刚:《治水及其人物》,林民均:《四川治水者与水神》,均载《说文月刊》3卷9期。
    ⑧陈志良:《禹生石纽考》,《禹贡》半月刊6卷6期。
    ①李学勤:《禹生石纽说的历史背景》,《大禹及夏文化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200-205页。
    ②吕琪昌:《青铜爵、斝的秘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8页。
    ③《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第7594页。顾先生还在《中国古代民族分合的线索》这则读书笔记中说:“夏在今陕西中部,后迁于东方洛阳,其疆域远及山东。其宗神为禹。姒姓。”见《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第7716页。
    ①顾颉刚,刘起钎:《尚书甘誓校释译论》,《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②刘起钎:《由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田昌五主编:《华夏文明》第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③孙作云则认为周人以“夏”自居是因为“周”“夏”二族自古以来的婚姻关系,以及周居夏地。因婚姻关系而认同,恐未能必。朱东润认为“周”本为地名,至古公直父迁于此地,始取其地名为部族名;而“夏”则是最初的部族名,因为周人以夏之遗民自居。(待修改、补充完善)
    ①钱穆:《周初地理考》,《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3-76页。钱穆主张先周民族源自山西,此观点得到吕思勉、陈梦家、邹衡、王玉哲、许倬云等人的支持。他在其晚年的《师友杂忆》中曾有一段回忆,对自己的《周初地理考》颇感到自豪:“今年春,许倬云自美返台,面告余,彼曾集大陆数十年来新出土诸铭文详为考订,乃知余论周初地理可相证明。余闻之大喜。窃意此文乃余五十年前创见。五十年来,未有人加以驳议,亦未有人加以阐发,几如废纸,置于不论不问之列。今乃得许君为之成其定论,此亦余晚年及身亲闻一大喜事也。”见《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②王克林:《略论夏文化的源流及其有关问题》,《夏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79-80页。
    ③李学勤:《商誓篇研究》,《古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85页。
    ④《论语·宪问》。
    ⑤《论语·泰伯》。
    ⑥童书业:《<九州之戎与戎禹>跋》,《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573页。
    ①张天恩:《天水出土的兽面铜牌饰及有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
    ②王讯:《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3期。
    ③张天恩:《天水出土的兽面铜牌饰及有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
    ④如李民:《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史前研究》,1985年第4期;邹衡:《关于探讨夏文化的条件问题》,《华夏文明》第1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王文清:《陶寺遗存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华夏文明》第1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许宏、安也致:《陶寺类型为有虞氏遗存论》,《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6期。
    ①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20页。
    ②张光直:《夏商周三代都制与三代文化异同》,《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2页。
    ①《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第2868页。洪颐煊:《禹都阳城考》,载《筠轩文录》卷四。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③曲英杰:《禹都考辨》,《华夏文明》第1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80-293页。
    ④赵铁寒:《夏代诸帝所居考》,《古史考述》,台北:正中书局,1965年,第62页。
    ⑤赵铁寒:《夏代诸帝所居考》,《古史考述》,台北:正中书局,1965年,第64页。
    ①《求古录礼说》卷4;转引自《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第3131页。
    ②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史语所集刊》第5本第1部分。
    ③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史语所集刊》,第5卷第1期。
    ④沈长云:《禹都阳城即濮阳说》,《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11-18页。
    ⑤参看钱穆:《史记地名考》卷六阳城条,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第148-149页。
    ①李学勤:《古本<竹书纪年>与夏代史》,《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1-52页;原载《华夏文明》第1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②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考古》1959年第11期:592-600页
    ③见《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274页。
    ④如杨宝成:《登封王城岗与“禹都阳城”》(《文物》,1984年第2期,第63-66页),京浦:《禹都阳城与王城岗遗址》(《文物》,1984年第2期,第67-69页),裴明相:《论登封王城岗城堡的性质》(《夏文化研究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0-65页),马世之:《王城岗遗址的再探讨》(《中原文物》,1995年第3期,第53-57页),安金槐:《豫西夏代文化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第1期),安金槐:《试论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城址与夏代阳城》(《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等一系列论文。
    ⑤李伯谦:《<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2005)>序》,《中国文物报》,2007年8月29日。
    ⑥杨肇清:《略论登封王城岗遗址大城与小城的关系及其性质》,《中原文物》,2005年第2期,第33-35页。
    ①《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第3420页。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0《殷周制度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7页。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明确提出了中国古史在地理上东、西二分的观点,即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方。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即受此启发。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夏商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②徐中舒:《夏史初曙》,《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第13页。
    ③翦伯赞:《夏族的起源与史前之鄂尔多斯》,氏著《中国史论集》(合编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④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1册。
    ①《顾颉刚读书笔记》第4卷,第2325页。
    ②《顾颉刚读书笔记》第7卷,第5277页。
    ①王国维:《西胡考》,《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86-387页。
    ②参考《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第2804页。
    ③《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3126页。
    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夏禹的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277页。
    ⑤如罗香林:《夏民族发祥于岷江流域说》、姜蕴刚:《治水及其人物》、林民均:《四川治水者与水神》,均载《说文月刊》3卷9期,陈志良:《禹生石纽考》,载《禹贡》半月刊6卷6期。
    ①李学勤:《禹生石纽说的历史背景》,《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27、225页
    ②[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1-42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与文化》,李小兵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120页。
    ②[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森:《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载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①《后汉书·戴良传》注引《帝王纪》。
    ②顾颉刚:《<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事》,《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8页。
    ③冯汉骥:《禹生石纽辨》,《说文月刊》第4卷合刊本,1944年:该文后收入《川大史学·冯汉骥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童书业《<九州之戎与戎禹>跋》,《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573-578页。
    ①冯汉骥:《禹生石纽辨》,《川大史学·冯汉骥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② Mircea Eliade. 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 [M]. (Translated f rom French by W. R. Trask), New York:Pantheon Book,1954.P42-43翻译参考方艳:《从(穆天子传)看神话历史》,《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27页。
    ③魏启鹏:《读三峡新出东汉景云碑》,《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
    ①李学勤:《在“全国大禹文化研讨会”上的演讲》,《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5页。该文原载《先秦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2期;《大禹文化》,2008年第1期;《嫘祖文化》第5期,2008年7月;《中华文化研究通讯》,2008年第3期。
    ②李学勤:《禹生石纽说的历史背景》,《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26-227页。
    ③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8页。
    ④杜金鹏:《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第7页。
    ⑤李学勤:《从一件新材料看广汉铜牌饰》,引自《中国文物报》,1997年11月3日。
    ⑥赵殿增:《三星堆与二里头铜牌饰研究》,载《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①杜金鹏:《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第7页。
    ②李学勤:《商文化怎样传入四川》,《中国文物报》,1989年7月21日。
    ③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北平辅仁大学出版,1939年,第54-55页。
    ④胡厚宣:《卜辞中所见之殷代农业》,《甲骨学商史论丛》第2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陈梦家则认为商卜辞中的蜀“大约皆在殷之西北、西南,决不若今日之远处边陲也。”,意谓不当远在四川,见其《商代地理小记》,《禹贡》半月刊第7卷6、7合期,1937年,第105页。
    ⑤1976年发现的周原先周卜辞编号68卜甲有“兹,伐蜀。”的刻辞。
    ①李学勤:《从柞伯鼎铭谈(世俘>文例》,《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9页;原载《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原载《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②徐中舒:《论巴蜀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页。
    ③李学勤:《<帝系>传说与蜀文化》,见其《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9页。
    ④李学勤:《<帝系>传说与蜀文化》,见其《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21页。
    ①顾颉刚:《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9、70页。
    ②童恩正:《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6-83页。
    ③[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7页。
    ①[英]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郭凡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3页。
    ②[美]海登·怀特:《旧事重提:历史编撰是艺术还是科学?》,陈恒译,载陈启能等主编《书写历史》第1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3页。
    ③碑文释读参考魏启鹏《读三峡新出东汉景云碑》,《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64页。
    ②常金仓:《古史研究中的泛图腾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③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32页。
    ④李学勤:《图说中国图腾·序》,王大有、王双有《图说中国图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①蔡运章:《绿松石龙图案与夏部族的图腾崇拜》,杜金鹏,许宏主编:《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38页。
    ②何星亮先生论到夏族图腾时,则不偏不倚,一以概之地说“……大概其中一种是民族图腾,其他则为氏族、胞族、部落或家族图腾。”见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40页。
    ③卫聚贤:《古史研究》第3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51页。《拾遗记》:“尧命夏鲧治水,九载无绩,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鲧,又作(?),遂有玄鱼之说。
    ④于省吾:《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年第11期,第64页。
    ⑤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氏族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8-25页。
    ⑥王晖:《商周文化的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6页。
    ⑦宋兆麟:《漫谈图腾崇拜》,《文史知识》,1986年第5期,第89-90页。
    ①王青:《神秘的夏代遗宝:镶嵌铜牌饰》,《寻根》,2005年第2期。
    ①《文物报》,1991年10月20日,又见《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9-152页。
    ②朱乃诚:《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
    ③叶舒宪:《二里头铜牌饰与夏代神话研究——再论“第四重证据,》,《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
    ④陆思贤:《二里头遗址出土饰牌纹饰解读》,《中原文物》,2003年第3期。
    ⑤张天恩:《天水出土的兽面铜牌饰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
    ①朱仁星:《遗珍略影——檀香山艺术学院收藏中国文物选介》,《故宫文物月刊》,1992年第5期。
    ②后来收入李学勤和艾兰先生共同主编的《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③赵殿增:《三星堆与二里头铜牌饰研究》,《殷商文明暨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①《中国文物报》,1991年10月20日。
    ②[苏]柯斯文:《原始文化》,张锡彤译,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第17页。
    ③《述异记》云:“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誓鸟,一名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当为“精卫填海”神话的变异。
    ①乐蘅军:《中国原始变形神话试探》一文即是先有这样的预设。该文见《古典小说散论》,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38页。本文原载于台北《中外文学》2卷8期(上),2卷9期(下),1974年;又收录在《中外文学》编《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3册;古添洪、陈慧桦编《从比较神话到文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
    ②也有学者提出周人亦以熊为图腾。孙作云《周先祖以熊为图腾考》说:“我以为黄帝号‘有熊氏’,即黄帝之族以熊为图腾。”“从种种方面证明:这‘大人之迹’就是熊迹,姜嫄履大人之迹而生子,就是履熊迹而生子,周人以熊为图腾。”该文载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原载《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57第2期。赵制阳《孙著<周先祖以熊为图腾考>质疑》对孙作云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③关于玄鸟传说,可参看饶宗颐:《<诗>与古史——从新出土楚简谈玄鸟传说与早期殷史》,《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②叶舒宪:《狼图腾,还是熊图腾——关于中华祖先图腾的辨析与反思》,《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18页。
    ①《“熊图腾说”证据不充分》,《江南时报》,2006年8月15日,第8版。
    ②[美]韦勒克、[美]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20页。
    ③[美]艾博哈德:《中国文化象征词典》,陈建宪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1页。
    ④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载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30页。
    ⑤叶舒宪:《大禹的熊旗解谜》,《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第42页。
    ①《周礼·春官·司常》郑玄注。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14页。
    ②[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70页。
    ①[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②常金仓:《古史研究中的泛图腾论》,《陕西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③[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07页。
    ④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孙作云:《夏人的传说与彩陶纹饰的原始意义及其传播——兼驳“仰韶文化西来说”》,氏著:《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②于省吾:《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年第11期,第63-64页。
    ③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08页。
    ④范卫平:《禹夏族的图腾祭祀歌——人类学视野中的<诗经·芣(?)>》,《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第6期。
    ⑤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①[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②[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7页。
    ③[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1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09页。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③[德]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李以洪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269页。
    ④[美]马丽加·金芭塔丝:《活着的女神》,叶舒宪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⑤[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7页。
    ⑥[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7页。
    ①[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7页。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01页。
    ①《绎史》卷十二引《随巢子》与此段文句相近:“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
    ②参见刘书惠:《从<子羔<篇看三代始祖感生神话》,《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
    ③黄悦:《神话叙事与集体记忆——<淮南子(的文化阐释》,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125页。
    ①[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6页。
    ②[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33-537页。
    ①[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9-213页。
    ②[瑞士]荣格:《试论心理学与诗的关系》,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0页。
    ③吕思勉、童书业:《古史辨》第7册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52-155页。
    ①孙作云:《中国古代的灵石崇拜》,《民族杂志》第5卷,第10期,1937年。有言“高禖”,即“勾芒”。《尚书大传·鸿范》:“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扶木之野,帝太白皋、神句芒司之。”《随巢子》有“禹生于碣石。”二者可能有关系。
    ②杨宽:《禹生于石与娶涂山女之说》,《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7册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60页。
    ③于省吾:《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年第11期,第64页。
    ①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4页。
    ①卫聚贤:《古史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21-232页。
    ②闻一多:《伏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3页。闻一多先生指出,夏为龙族,可用下列七事来证明:(1)传说禹自身是龙;(2)传说多言夏后氏有龙瑞;(3)夏人的器物多以龙为饰;(4)传说夏后氏诸王多乘龙;(5)夏人的姓和禹的名,其字都与龙有关;(6)禹的后裔多属龙族;(7)禹与伏羲同姓。
    ①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3798页。
    ②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11-13页。孙作云后来又提出夏人首先以蛇为图腾,到农业发展时期,又以植物车前草为图腾。见孙作云《夏人的传说与彩陶纹饰的原始意义及其传播——兼驳“仰韶文化西来说”》,氏著《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赵铁寒:《夏民族的图腾演变》,《古史考述》,台北:正中书局,1965年。
    ④陈立柱:《龙是夏族的图腾吗》,《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
    ⑤关于龙的原型,有不同的说法:卫聚贤认为“龙即鳄鱼”;唐兰说龙“像蜥蜴戴角的形状”;刘敦愿认为“最早的龙就是有脚蛇,以角表示其神异性”;王大有认为“中国最原始的龙是湾鳄、扬子鳄”;何新说龙“是古人眼中鳄鱼和蜥蜴类动物的大共名”;何星亮提出“龙的基形为蛇,而蛇类中最接近龙的是蟒蛇”,因此可以说“龙的原形为蟒蛇”。石兴邦《中华龙的母体和原型是“鱼”》(载《“炎黄精神与和谐文化”炎黄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15页),提出了“鱼龙说”,认为中华龙的母体和原型就是鱼。
    ⑥赵铁寒:《夏民族的图腾演变》,《古史考述》,台北:正中书局,1965年,第84页。
    ①叶舒宪:《熊图腾——中华祖先神话探源》,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
    ②许宏、李志鹏、赵海涛:《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绿松石龙形器》,《中国文物报》,2005年1月21日。
    ①杜金鹏、许宏编:《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此论文集内有多篇论文讨论夏与龙的关系:蔡运章:《绿松石龙图案与夏部族的图腾崇拜》,杜金鹏:《中国龙,华夏魂——试论偃师二里头遗址“龙文物”》,朱乃诚:《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研究》,李德方:《二里头遗址的龙纹与龙文化》,顾问、胡继忠:《论二里头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龙、蛇》,方辉:《二里头文化的绿松石制品及相关问题研究》等。
    ②[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7页。
    ①朱乃诚:《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龙”文化遗存源头考证》,《炎黄文化研究》第8辑。
    ②傅光宇、张福三:《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思想战线》,1981年第4期,第48-52页。
    ③杜维明:《试谈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
    ①吴文祥,葛全胜:《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6期。
    ②王清:《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第34-42页。
    ③周述椿:《四千年前黄河北流改道与鲧禹治水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④袁广阔:《关于孟庄龙山城址毁因的思考》,《考古》,2000年第3期。
    ①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第71页。
    ②夏正楷,杨晓燕:《我国北方4ka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3年第6期,第667-674页。
    ③崔建新,周尚哲:《4000a前中国洪水与文化的探讨》,《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94-97页。
    ①[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54页。
    ①陈建宪:《多维视野中的西方洪水神话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81页。
    ② Alan Dundesed:The Flood Myt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Angeles, London, 1988, P.126.
    ③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④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附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3页。
    ⑤根据2009年他在“超星名师讲坛”上所讲的“《尚书》研究”。
    ①《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
    ②《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③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④屈万里:《尚书集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第47-48页。
    ⑤陈连庆:《<禹贡>研究》,《夏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211页。
    ⑥顾颉刚:《九州之戎与戎禹》,《禹贡》7第6、7期,后收入《古史辨》第7册。
    ⑦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8卷,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0年,第6050页。
    ①邵望平:《<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②顾颉刚:《<禹贡>注释》,《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③顾颉刚:《九州之戎与戎禹》,《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574页。
    ④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22页。
    ⑤金景芳:《禹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古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第92页;原载《史学月刊》,1980年第2期。
    ①于省吾:《<尚书·立政>新证》,转引自《尚书校释译论》(第4册),第1696页。
    ②曲英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述论》,《九州》第3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③陈剩勇:《“九州”新解》,《东南文化》,1995年第4期。
    ④邵望平:《<禹贡>九州风土考古学丛考》,《九州学刊》,1988年第2卷第2期。
    ⑤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21、522页。
    ①李零整理:《容成氏》,马承源主编:《上博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孟蓬生读为“皯皵”,指面部皮肤乌黑粗糙, “(?)”字右旁与巠字略似,疑为“胫”字之借,而“之”当为衍字。详见孟蓬生:《上博竹书(二)字词记》,《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476页。
    ③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编连与拼合问题小议》,《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29页。
    ④刘起钎:《九河考》,《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44-573页。
    ⑤朱渊清:《禹画九州论》,《书写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31页。
    ①罗泌:《路史》卷39《发挥》六。
    ②顾颉刚:《禹贡注释》,《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1辑。
    ①王嘉:《拾遗记》卷2。
    ①罗泌:《路史》卷39《发挥》六。
    ②钱穆:《周初地理考》,《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9页。
    ③吕思勉:《唐虞夏史考》,《古史辨》第七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652页。
    ④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⑤杨善群:《大禹治水地域与作用探论》,《学术月刊》,2002年第10期。
    ①[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森:《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载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②吴文祥,葛全胜:《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6期,第747页。
    ①于省吾:《<尚书·立政>新证》,《双剑移群经新证·双剑誃诸子新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121页。
    ②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第49页。
    ③参见顾颉刚:《洪水之传说及治水等之传说》,《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1-92页。
    ①释文参考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原载《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收入氏著《中国出土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77页;李学勤:《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原载《中国历史文 物》2002年第6期,收入氏著《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6-136页;李零:《论(?)公盨发现的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35-45页;陈英杰:《(?)公盨铭文再考》,《语言科学》,2008年第1期。
    ①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
    ②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第57页。
    ③李学勤:《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④《史记·夏本纪》。
    ①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68-272页。
    ②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第53页。
    ③李学勤:《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第133页。
    ④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第49-51页。
    ①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第51页。
    ②《鲧禹的传说》系顾颉刚与童书业合作完成,见童书业《童书业史籍考证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45页。
    ①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第52页。
    ②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22页。
    ①顾颉刚:《洪水之传说及治水等之传说》,《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1页。
    ②[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姚蓓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③[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64页。
    ①[英]泰勒:《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3页。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29页。
    ③《论语·泰伯》。
    ④转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27-128页。
    ⑤[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①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14页。
    ②常玉芝:《由商代的“帝”看所谓“黄帝”》,《文史哲》,2008年第6期,第36页。
    ③常玉芝:《由商代的“帝”看所谓“黄帝”》,《文史哲》,2008年第6期,第43页。
    ④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80页。
    ⑤常玉芝:《由商代的“帝”看所谓“黄帝”》,《文史哲》,2008年第6期,第43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83页。
    ②上世纪70年代出土《利簋》,铭文“征商,惟甲子朝……”与《牧誓》文相合。
    ①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80页。
    ②[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③《史记·宋世家》无“我闻”二字,可见司马迁是当作真实的历史来叙述。
    ④郭沫若说:“《洪范》这一篇,……即使不是箕子所做,但也不会是东周以后的儒者所假造。”见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13页。郭老后来又认为《洪范》为战国时代的儒家所假托,可能是出自子思或其门下,见该书“补注六”。
    ⑤金景芳先生说:“尽管在文字上有些讹夺,例如‘王极’误为‘皇极’等等,但认定它为西周的作品是不 容怀疑的。”见其《西周在哲学上的两大贡献——(周易)阴阳说和(洪范)五行说》,载《古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第176页。
    ①刘节:《洪范疏证》,氏著《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4页;刘氏此文影响很大,最初发表于1928年1月《东方杂志》,后又收入《古史辨》第5册。
    ②童书业《五行说起源的讨论》举出六条证据证明《洪范》为战国初期的作品,见《古史辨》第5册,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389-390页。
    ③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08页。
    ④刘起钎:《<洪范>成书时代考》,《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⑤李学勤:《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李学勤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70页;原载《学术月刊》,1986年第11期。
    ⑥李学勤:《叔多父盘与<洪范>》,《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5页;原载《华学》第5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⑦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23-24页。但是,裘先生谨慎起见,说:“不过我们无法保证,在《洪范》与(?)公盨铭无关的内容中,一定不会有后来(?)入的东西;也不敢说我们对盈铭的释读不会有错误。所以对《洪范》的时代问题,还没有到下最后结论的时候。
    ⑧吕文郁编:《金景芳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①转引自苏勇校注:《周易本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7、208页。
    ②《汉书·五行志》。
    ③沙少海:《庄子集注》,贵州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6页。
    ①葛志毅:《河洛谶纬与刘歆》,《文史哲》,2008年第3期,第87页。
    ②葛志毅:《河洛谶纬与刘歆》,《文史哲》,2008年第3期,第82页。
    ③《龙鱼河图》。
    ①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参考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60年代童书业所著《春秋左传研究》仍持此说,见该书卷1《社稷》篇。
    ③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9-335页。本文所引杨氏论述皆出自此篇,不一一作注。
    ④见顾颉刚、童书业:《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7册。
    ⑤该文收在丁山所著《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此文写于1939年7月,亦受杨文影响。
    ⑥孙作云:《蚩尤考》,《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5-217页,该文作于1940年。
    ⑦杨国宜:《共工传说史实探源》,《文史》,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1页。
    ①李传江:《“共工与鲧之关系”新释》,《兰台世界》,2008年第4期。此文对共工与鲧之关系作了有益的探索。
    ①参见李传江:《“共工与鲧之关系”新释》,《兰台世界》,2008年第4期。
    ②韦昭注云:帝,尧也。李传江文认为是祝融,不确。
    ③杨国宜:《共工传说史实探源》,《文史》,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7页。
    ①魏建震:《禹治水与夏代社祭祀》,《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2期。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②《古史辨》第1册,第119页。
    ③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7页。
    ④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第19页。
    ⑤赵铁寒:《夏民族的图腾演变》,《古史考述》,台北:正中书局,1965年,第85页。
    ⑥詹子庆:《走进夏代文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⑦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①李学勤:《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走出疑古时代》,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页。当然李学勤先生认为炎帝—系是在南方,与我们的观点不同,我们认为上古族群的聚居不可能一分为二,中原为黄帝系,南方为炎帝系。
    ②郭沫若:《中国史稿》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09页。
    ③陈斯鹏:《楚帛书甲篇的神话构成、性质及其神话学意义》,《文史哲》,2006年第6期,第8-9页。
    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附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07-209页。
    ⑤[美]夏含夷:《也谈武王的卒年——兼论(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文史》第29辑,1988年。
    ①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②《史记·五帝本纪》作“于是以垂为共工”,《汉书·百官公卿表叙》作“垂作共工利器用”,皆以共工为官名。《尚书》伪孔传云:“共,谓供其职事。”孔颖达正义云:“要帝意,言共谓共此职也。”皆以“共”为“供”意,可从。
    ③顾颉刚整理:《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1页。
    ④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第13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1-83页,
    ⑥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41页。王献唐先生《炎黄氏族文化考》亦有解说,云:“共工既为诨号,其子孙世袭其技,亦以共工呼之……凡其世胄,皆可呼为共工。”
    ⑦吕思勉:《先秦史》,第62页。
    ①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259页。
    ②郭沫若:《中国史稿》第1册,第109页。
    ③参见杨宽:《禹治水传说之推测》,《民俗周刊》,116-118期。杨宽在此文中是为了证明禹治水不可信,但其对禹攻共工的论证,却与鲧即共工说相矛盾。
    ①张锟:《共工与伯夷的考古学观察》,《李学勤教授伉俪七十寿庆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6页。
    ②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第137页。
    ③王震中:《共工氏主要活动地区考辨》,《人文杂志》,1985年第2期。
    ④许顺湛:《五帝时代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⑤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09、120页。
    ⑥杨国宜:《共工传说史实探源》,《文史》,第3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5页。
    ⑦张锟:《共工与伯夷的考古学观察》,第247页。
    ⑧蒙文通:《古史甄微》,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36页。
    ①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262页。
    ②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20页。
    ①《礼记·缁衣》正义引郑注《吕刑》。
    ①《古史辨》第1册《自序》,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29-30页。
    ②芮逸夫:《苗人考》,《香港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2册,香港大学中文系,1964年。
    ③钱穆:《古三苗疆域考》,《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105页。
    ④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20页。
    ⑤蒙文通:《古代汉苗二族关系史辩误》,《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
    ⑥韩建业、杨新改:《苗蛮集团来源与形成的探索》,《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
    ⑦钱穆《古三苗疆域考》谓三苗出自河南。
    ①《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六韬)释文及校注》,《文物》,2001年第5期,77页。
    ②饶宗颐:《覒民、苗民考》,《华学》第5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92页。
    ①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16-217页。
    ②俞伟超:《三星堆蜀文化与三苗文化的关系极其崇拜内容》,《古史的考古学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85-286页。原载《《文物》,1997年第5期。
    ①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168页。
    ②廖名春:《从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论“晚书”的真伪》,《北方论丛》,2001年第1期。
    ①《文物》,2001年第5期。
    ②转引自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
    ③李伯谦:《关于夏王朝始年的一些思考》,《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3期,2000年。
    ①金景芳:《禹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古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
    ②《尚书·大禹谟》。
    ③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4-15页。
    ④郭伟川:《古“三苗”新考——兼论“三苗”与南方诸族及楚国之关系》,《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⑤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①顾颉刚、刘起(?):《<尚书·甘誓>校释译论》,《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此篇文章是顾颉刚晚年的作品,抑或代表了刘起钎的主张。
    ②钱玄同:《左氏春秋考证书后》,《古史辨》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页;原载《读书杂志》第1期。
    ①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台北:独立出版社,2000年重印本,第14页。
    ②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4页。
    ③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④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页。
    ⑤刘起钎:《尚书的<甘誓><洪范>两篇中的五行》,《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3年第3卷第3期,第12页。
    ⑥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⑦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41页。
    ⑧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02页。
    ⑨利簋铭文“征商,隹甲子朝岁”,与《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内容相合,可证《牧誓》为周初作品。
    ①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5页。
    ②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6页。
    ③杨筠如:《尚书覈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
    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81。
    ⑤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82页。
    ⑥《书序》、《史记·夏本纪》、《白虎通》说是启伐有扈,亦有可能是儒家为了维护禹的地位和形象。
    ①吕思勉:《有扈考》,《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②《古史辨》第7册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05页。
    ③转引自杨筠如:《尚书覈诂》,陕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1页。
    ④吕思勉:《有扈考》,《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⑤顾颉刚,刘起钎:《<尚书·甘誓>校释译论》,《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⑥李民:《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⑦钱穆:《史记地名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244页。
    ①《古史辨》第7册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04页。
    ②《顾颉刚读书笔记》第9卷,第7207页。
    ③《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第7594页。
    ④《顾颉刚读书笔记》第10卷,第7611页。
    ⑤顾颉刚,刘起钎:《尚书校释译论》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866-867页。
    ①章太炎:《封建考》,《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2页。
    ①童恩正:《中国古代的巫》,《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②杨向奎:《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济南:济南出版社,1995年,第319页。
    ③钱穆:《史记地名考》卷十九,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第584-585页。
    ④童书业:《<九州之戎与戎禹>跋》,《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573页。
    ⑤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1页。
    ⑥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2页。
    ①杨向奎:《夏本纪及越王勾践世家地理考实》,《禹贡》,1935年3卷1期。
    ②董楚平:《防风氏的历史与神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③林华东:《绍兴会稽与禹无涉》,《浙江学刊》,1985年第2期。
    ④何光岳:《夏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⑤刘城淮:《防风与夏禹》,《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4年第6期。
    ⑥周书灿:《大禹与防风氏传说的发生与分化》,《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林惠祥:《中国民族史》认为:“《史记》言越王句践为夏禹之后,此不过越人托古之词。”卫聚贤《吴越民族》说:“夏是北方民族,越是南方民族,两不相干。”蒋炳钊《“越为禹后说”质疑》指出“越为禹后说不仅在文献上找不到可靠的证据,而且在考古文化上也找不出越文化和夏文化有继承关系。因此,我们认为越族不是夏族南迁遗民,而是主要由当地先住民发展形成的。”陈桥驿《“越为禹后说”溯源》认为“越为禹后”的传说,实际上是於越强大以后,为了军事上、外交上和内政上的需要,而从於越内部有意编造和传播出来的。
    ②童书业:《<九州之戎与戎禹>跋》,《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573页。
    ③顾颉刚:《鸟夷族的图腾崇拜及其氏族集团的兴亡——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七》,《古史考》第6卷,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09页。
    ①王玉哲:《楚族故地及其迁移路线》,《古史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81页。原载《殷都学刊》,1995年第1期。关于楚民族的来源,胡厚宣先生则有《楚民族源于东方考》。
    ②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8页。
    ③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36页。
    ①《民间文学》,1990年第1期。
    ②董楚平:《<国语>“防风氏”笺证》,《防风氏的历史与神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页。
    ③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42-343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188页。
    ①[加]诺思洛普·弗莱:《世俗的经典——传奇故事结构研究》,孟祥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①顾颉刚:《涂山有四》,《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第3013页。
    ①顾颉刚:《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7页。
    ②闻一多:《天问疏证》,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46-47页。
    ③童书业:《顾颉刚著(九州之戎与戎禹)跋》,《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573页。
    ④孙淼:《夏商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69页。
    ⑤据称陕西石泉,旬阳,四川北川,湖南衡山,攸县,山西夏县,山东诸城,江西九江,浙江萧山,山西太原等地也都发现了涂山。
    ⑥彭邦本:《禹娶涂山新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5期,第159-161页。
    ①梁刚:《涂山再考》,《唐都学刊》,2001年S1期,第171-173页。
    ②熊笃:《禹娶涂山氏地址考》,《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5期。
    ③杨铭:《徐人西迁与重庆涂山的由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第45-50页。
    ④陈立柱:《禹娶之涂山与禹合诸侯之涂山非是一地》,《合肥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88-94页。
    ⑤李学功,张广志:《涂山考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3期。
    ①《顾颉刚读书笔记》第5卷,第3014页。
    ②彭邦本:《禹娶涂山新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5期,第159-161页。
    ③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①王吉怀:《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收获及学术意义》,《东南文化》,2008年第1期,第23页。
    ②王吉怀:《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收获及学术意义》,《东南文化》,2008年第1期,第25页。
    ③王美凤,周苏平,田旭东:《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6页。
    ④马衡:《中国之铜器时代》,《古史辨》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页。
    ⑤赵铁寒:《说九鼎》,《古史考述》,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
    ⑥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①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11页。
    ②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20页。
    ①胡适:《论帝天及九鼎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00页。
    ②顾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1册,第200页。
    ③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120页。
    ④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2页。
    ①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第62页。
    ②李学勤:《<商誓>篇研究》,《古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③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④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⑤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国古代文明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⑥崔述:《夏考信录》卷之二,顾颉刚整理《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20页。
    ⑦裘锡圭:《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兼论“侯”甸“男”“卫”等几种诸侯的起源》,《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54、355页:原载《文史》第十九辑,北京: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①顾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1册,第201页。
    ②唐兰遗著:《关于“夏鼎”》,《文史》,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页。
    ③李学勤:《李学勤说先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④王晖,贾俊侠:《先秦秦汉史史料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04页。
    ①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古史辨》第2册,第377页。
    ②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第四》,上海: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108页。
    ③王国维:《说亳》,《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0页。
    ④顾颉刚:《“昆吾氏”为冶金官》,《顾颉刚读书笔记》第8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5965页。
    ⑤顾颉刚:《九州之戎与戎禹》,《古史辨》第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564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9-111页。
    ②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页。
    ③李先登:《禹铸九鼎辨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2年,第18、19期,第95-98转第139页。
    ④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7页。
    ⑤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第63页。
    ①刘掞黎:《读顾颉刚君“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疑问》,《古史辨》第1册,第87页。
    ②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118页。
    ③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120-121页。
    ④柳诒徵:《论以<说文>证古史必先知<说文>之谊例》,《古史辨》第1册,第218贝。
    ①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225-226页。
    ②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第135页。
    ③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322-323页。
    ①张光直:《商周神话与美术中所见人与动物关系之演变》,《中国青铜时代》,第292页。
    ②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52页。张光直先生认为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是巫觋沟通天地的一种工具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如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艾兰《龟之谜》、晁福林《商代的巫与巫术》等论著都曾引用过张氏的论断。
    ③夏族的图腾问题,学界多有不同意见,但以龙蛇为图腾是主流,我们另有专文论述,此不赘述。
    ④杜金鹏,许宏编:《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此论文集内有多篇论文讨论夏与龙的关系。
    ⑤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中国青铜时代》,第324-325页。
    ①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7-13页。
    ②江林昌:《图与书:先秦两汉时期有关山川神怪类文献的分析——以《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为例》,《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第16-17页。
    ③转引自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文史》第2辑,第8页。
    ④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2页。
    ⑤叶舒宪,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19-223页。
    ⑥卫聚贤:《古史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27-228页。
    ⑦朱芳圃:《释九》,《殷周文字释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7页。
    ⑧周法高:《金文诂林补》卷14,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82年,第4153页。
    ⑨卫聚贤:《古史研究》,第231页。
    ⑩姜亮夫:《诗骚联绵字考》,《姜亮夫全集(十七)》,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载于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文史》,第2辑,第8页。
    ③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第55页。
    ④李学勤:《<世俘>篇研究》,《古文献丛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79页。
    ⑤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文史》,第2辑。
    ⑥顾颉刚:《浪口村随笔》,第102页。
    ⑦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附录七》,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2169页。
    ①魏慈德:《<逸周书>世俘,克殷两篇与出土文献互证试论》,《东华人文学报》,第6期。
    ②“三巫”,《周本纪》作“宝玉”,洪颐煊云:“‘三巫’疑即‘宝玉’之讹。”(转引自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58页。)
    ③李学勤:《<世俘>篇研究》,《古文献丛论》,第79页。
    ④严一萍:《夏商周文化异同考》,《大陆杂志》特刊,1951年第1期。
    ⑤赵铁寒:《说九鼎》,《古史考述》,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第134页。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3页。
    ①李学勤:《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第135页。
    ②李零:《论(?)公盨发现的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42页。
    ③饶宗颐:《(?)公盨与夏书佚篇<禹之总德>》,饶宗颐主编《华学》第六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第1-2页。
    ④陈英杰:《(?)公盨铭文再考》,《语言科学》,2008年第1期。
    ⑤李学勤:《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第133页。
    ①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战国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68页。
    ②李学勤:《试说楚简中的<说命>佚文》,《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69页。
    ③廖名春:《郭店简<成之闻之>、<唐虞之道>篇与<尚书>》,《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36页。
    ④《尚书·大禹谟》。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简序参考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28页。
    ①《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贾谊书》。
    ①[美]海登·怀特:《旧事重提:历史编撰是艺术还是科学?》,陈恒译,载陈启能等主编《书写历史》第1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4页。
    ①廖明君,叶舒宪:《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民族艺术》,2009年第3期,第24页。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清·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清·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光绪丙申师伏堂刻本,1896年。
    杨筠如:《尚书覈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
    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顾颉刚,刘起钎:《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清·胡渭:《禹贡锥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辛树帜:《禹贡新解》,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年。
    尹世积:《禹贡集解》,北京:商务出版社,1957年。
    李长傅:《禹贡释地》,虞城:中州书画社,1983年。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朱彬:《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刘文淇:《左传旧注疏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吴静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二十四史》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978年。
    吴·韦昭注:《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7。
    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方诗铭等:《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同上,附印本。
    中华书局辑:《世本八种》,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李步嘉:《越绝书校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晋·皇甫谧,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清·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宋·苏辙:《古史》,《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宋·邵雍:《皇极经世》,《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宋·罗泌:《路史》,《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宋·胡宏:《皇王大纪》,《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元·金履祥:《通鉴前编》,《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宋·司马光:《稽古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清·马骗:《绎史》,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唐·刘知几,清·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二十二子》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朱谦之:《老子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郭庆藩:《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谭戒甫:《墨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王利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刘盼遂:《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清·汪继培:《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清·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长沙:商务印书馆,1948年。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闻一多:《天问疏证》,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三册本,1977年。
    荆门博物馆:《郭店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马承源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马承源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钱穆:《黄帝》,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杨希枚:《先秦文化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江林昌:《夏商周文明起源新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钱穆:《史记地名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增订本),虞城:中州书画社,1983年。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刘起钎:《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卫聚贤:《古史研究》(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顾颉刚等:《古史辨》,(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
    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赵铁寒:《古史考述》,台北:正中书局,1965年。
    孙森:《夏商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郑杰祥:《夏史初探》,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郑杰祥选编:《夏文化论文选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李民:《夏商史探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李民:《夏代文化》,(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李民,张国硕:《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詹子庆:《走进夏代文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星光:《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田昌五主编:《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田昌五主编:《华夏文明》,(第二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邹衡:《夏商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邹衡:《夏商考古学论文集》(续),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董琦:《虞夏时期的中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李学勤主编:《夏文化研究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零:《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许顺湛:《五帝时代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陈剩勇:《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
    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李先登:《夏商周青铜文明探研》,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吕琪昌:《青铜爵、斝的秘密——从史前陶鬶到夏商文化起源并断代问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黄崇岳:《黄帝、尧、舜和大禹的传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南京:南京师苑大学出版社,2000年。
    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陈虎:《远古传说与史学的产生》,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郭永秉:《帝系新研——楚地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传说时代古帝王系统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先秦史学会编:《夏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中国先秦史学会:《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陈勤帜等编:《大禹及夏文化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李绍明等主编:《夏禹文化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编:《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杜金鹏,许宏编:《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孙作云:《天问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
    徐显之:《山海经探原》,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年。
    叶舒宪,萧兵等:《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郭郛:《山海经注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徐南洲:《古巴蜀与山海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谭佳:《断裂中的神圣重构——<春秋>的神话隐喻》,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黄悦:《神话叙事与集体记忆——<淮南子>的文化阐释》,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张福三,傅光宇:《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陈启能等主编:《书写历史》第1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茅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朱芳圃:《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濮阳:中州书画社,1982年。
    [日]中岛敏夫:《三皇五帝夏禹先秦资料集成》,东京:汲古书院,2002年。
    袁珂等:《中国神话资料萃编》,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5年。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
    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萧兵:《楚辞与神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
    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叶舒宪:《原型与跨文化阐释》,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叶舒宪:《神话意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叶舒宪:《熊图腾——中华祖先神话探源》,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
    陆思贤:《神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通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
    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向平:《王权与神权》,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陈建宪:《神祗与英雄》,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潜明兹:《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钟伟今主编:《防风神话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
    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振犁,陈江风:《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尹荣方:《神话求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孙作云:《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德]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苏]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魏庆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美]戴维·利明等:《神话学》,李培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英]罗伯特·西格尔:《神话理论》,刘象愚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与文化》,李小兵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杨君游、柯锦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德]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美]阿兰·等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马丽加·金芭塔丝:《活着的女神》,叶舒宪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英]詹·乔·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徐育新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姚蓓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重译本),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加]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加]诺思洛普·弗莱:《世俗的经典——传奇故事结构研究》,孟祥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美]浦迪安:《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陈恒、宋立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程憬:《夏民族考》,《大陆杂志》第1卷第5期;第1卷第6期,1932年。
    顾颉刚:《洪水之传说及治水等之传说》,《史学年报》1930年第1卷第2期;又载《顾
    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史学年报》,1935年2卷2期。
    姜亮夫:《夏殷民族考》,《民族杂志》,第1卷第11期,第1937-1954页;第1卷第12期,第2103-2115页;第2卷第1期,第133-158页;第2卷第2期,第309-323页。1933年11月-1934年2月。
    杨向奎:《夏民族起于东方考》,《禹贡·古代地理专号》半月刊第7卷,第6、7合期,第61-79页,1937年6月。
    卫聚贤:《夏民族起於西北补正》,《说文月刊》,第1卷合订本,第399—402页,1940年8月。
    翦伯赞:《夏族的起源与史前之鄂尔多斯》,《中山文化季刊》,1943年第1卷第1期,第119-124页。
    翦伯赞:《诸夏的分布与鼎鬲文化》,《中山文化季刊》,1943年第1卷第2期,第255-263页;或《夏文化论文选集》,河南省考古学会、河南省博物馆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罗香林:《夏民族发祥于岷江流域说》,《说文月刊》,第3卷第9期,1943年1月。
    郑杰祥:《夏部族起源的探讨》,《河南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
    李民:《试探夏族的起源与播迁》,《郑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吕琪昌:《从夏文化的礼器探讨夏族的起源》,《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
    陈梦家:《商代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1936年第20期。
    徐中舒:《夏史初曙》,《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金景芳:《禹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
    李民:《<禹贡>与夏史》,《史学月刊》,1980年第2期。
    李民:《释<尚书>“周人尊夏”说》,《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12—34页。
    郑杰祥:《论禹、戎禹和九州的关系》,《中原文物》,1997年第3期。
    严耕望:《夏代都居与二里头文化》,《大陆杂志》第61卷第5期,1980年。
    赵铁寒:《夏代诸帝所居考》,《古史考述》,台北:正中书局,1965年。
    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本,1935年。
    马培棠:《禹贡与禹都》,《禹贡》第2卷第8期,1934年。
    沈长云:《禹都阳城即濮阳说》,《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
    方酉生:《禹居(都)阳城考辨》,《江汉考古》1998年第1期。
    方燕明:《追寻早期夏文化的踪迹》,《民族艺术》,1998年第3期。
    杨宝成:《登封王城岗与“禹都阳城”》,《文物》,1984年第2期。
    于省吾:《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年第11期。
    王克林:《龙图腾与夏族的起源》,《文物》,1986年第6期。
    傅光宇,张福三:《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思想战线》,1981年第四期,第48-52页。
    孙作云:《夏人的传说与彩陶纹饰的原始意义及其传播》,《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赵铁寒:《说“夏”之一——夏图腾出现时期之推测》,《大陆杂志》第24卷12期,1962年6月。
    李维明:《二里头文化动物资源的利用》,《中原文物》,2004年第2期。
    宋兆麟:《漫谈图腾崇拜》,《文史知识》,1986年第5期,第88-90页。
    马世之:《夏部图腾问题初探》,《史前研究》,1987年第1期。
    叶舒宪:《大禹的熊旗解谜》,《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
    江林昌:《<楚辞>中所见夏殷氏族图腾考》,《东南文化》,1994年第6期。
    何星亮:《中国龙文化的特征》,《思想战线》,1999年第1期。
    常金仓:《古史研究中的泛图腾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李衡眉:《禹的两种出生说试释》,《齐鲁学刊》,1985年第4期。
    程德祺:《略谈产翁习俗(兼释“伯禹愎鲧”)》,《周原师专学报》,1982年第3期。
    程德祺:《“伯禹愎鲧”与产翁习俗》,《文史知识》,1986年第5期。91-94页。
    冯汉骥:《禹生石纽辩》,《说文月刊》1944年第4卷合刊本。
    陈剩勇:《大禹出生地实考》,《浙江学刊》,1995年第4期。
    饶宗颐:《诗与古史——从新出土楚简谈玄鸟传说与早期殷史》,《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12期,2003年。
    饶宗颐:《中国古代“脇生”的传说》,《燕京学报》,新3期,1997年。
    王清:《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第34-42页。
    王青:《鲧禹治水神话新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沈长云:《论禹治洪水真象兼论夏史研究诸问题》,《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
    杨善群:《大禹治水地域与作用探论》,《学术月刊》,2002年第10期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杨宽:《禹治水传说之推测》,《民俗周刊》,第116-118期合刊。
    赵光贤:《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历史教学》,1955年第4期。
    萧兵:《<天问>难题一则——“焉有虬龙,负熊以游”试解》,《云梦学刊》,2004年第6期。
    周延良:《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结构》,《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王晖:《大禹治水方法新探——兼议共工,鲧治水之域与战国之前不修堤防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江林昌:《尧舜禹伐三苗的综合研究与夏代始年的讨论》,《华学》第五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饶宗颐:《覒民,苗民考》,《华学》第五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91页。
    钱穆:《古三苗疆域考》,《燕京学报》第12期。
    韩建业:《中国上古三大集团交互关系探索》,《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韩建业,杨新改:《禹征三苗探索》,《中原文物》,1995年第2期。
    杨建芳:《“窜三苗于三危”的考古学研究》,《东南文化》,1998年第2期。
    赵光贤:《古代汉苗二族关系史辩误》,《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
    周苏平:《夏代邦族考》,《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
    周书灿:《三苗南迁与湖南境内虞夏传说的发生》,《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
    李民:《<尚书·甘誓>所反映的夏初社会——从<甘誓>看夏与有扈的关系》,《中原文物》,1979年第4期。
    顾颉刚,刘起钎:《尚书·甘誓校释译论》,《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金景芳,吕绍纲:《<甘誓>浅说》,《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2期。
    杨向奎:《夏本纪越王勾践世家地理考实》,《禹贡》,1935年3卷1期。
    江林昌:《从“长翟”,“鲋鱼”看“防风氏”的起源——兼论<天问>有关问题》,《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第4期。
    周书灿:《大禹与防风氏传说的发生与分化》,《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叶文宪:《“禹娶涂山”的考古学考察》,《中原文物》,2002年第4期,第27-30页。
    彭邦本:《禹娶涂山新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陈立柱:《涂山地望再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
    李修松:《涂山汇考》,《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陈桥驿:《关于禹的传说及历来的争论》,《浙江学刊》,1995第4期。
    林华东:《绍兴会稽与禹无涉——兼论於越源流》,《浙江学刊》,1985年第2期。
    唐兰:《关于“夏鼎”》,《文史》,第7辑,1979年。
    赵世超:《铸鼎象物说》,《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过常宝:《论上古动物图画及其相关文献》,《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
    董楚平:《<国语>“防风氏”笺证》,《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裘锡圭:《(?)公盨铭文考释》,原载《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收入氏著《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77页。
    李学勤:《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原载《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收入氏著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6-136页。
    李零:《论(?)公盨发现的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35-45页。
    李学勤,裘锡圭:《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化》,《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
    裘锡圭,曹峰:《“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裘锡圭先生访谈录》,《文史哲》,2007年第4期。
    陈连山:《中国神话学应该如何评价神话的历史地位》,《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刘惠萍:《中国现代神话学研究的学术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叶舒宪:《中国神话学百年回眸》,《学术交流》,2005年第1期。
    叶舒宪:《中国神话的特性之新诠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
    金立江:《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再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李学勤:《深入探讨远古历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文物中的古文明》,商务印书馆,2008年。
    廖明君,叶舒宪:《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民族艺术》2009年第3期,第23页。
    李炳海:《中国古代神话演变的基本趋势》,《延边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李炳海:《从神坛灵域走向人间世俗——再论中国古代神话演变的基本趋势》,《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吕微:《传统经学与现代神话研究》,《广西民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何顺果,陈继静:《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