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话的指示代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海盐话指示代词的系统特征和语法化路径,认为指示代词除了基本的指代功能外还存在大量的非指代化功能,也正是由于这些非指代化用法的存在导致了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在使用上的不对称性。全文分八章。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指示代词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理论前提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海盐话指示代词作了详细的描写。文章从方位处所、指人或事物、时间、性状程度或动作方式四个方面对海盐话的指示代词作了分析,认为该系统是特殊的“双层二分”系统,即在近指的基础上分为零距离近指和有距离近指,在远指基础上分为远指和更远指。同时还指出,海盐话的指示代词除了基本的指代化功能外还存在大量的非指代化功能。
     第三章对海盐话指示代词充当名词化标记作了分析。海盐话中存在着“泛指量词→远指代词→名词化标记”这样一条语法化链条,在“泛指量词→远指代词”环节中,所有的量词都有有定性的倾向,但“*个”率先语法化为了指示代词,在“远指代词→名词化标记”环节中,“*个”已语法化为了定中结构的名词化标记,但尚未成为的字结构的名词化标记。这一系列语法化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个语法化链条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统。
     第四章对海盐话指示代词充当定冠词的功能作了分析。由于指示代词和定冠词在句法位置和功能特性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海盐话中的远指代词语法化为了类似于定冠词的成分,这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普遍现象。本章还分析了“远指代词→定冠词”与“泛指量词→远指代词→名词化标记”两条语法化链条之间的相关性。
     第五章对海盐话指示代词的话题标记功能作了分析。海盐话的指示代词“*个”在句法、语义、功能等各个方面都和话题标记相契合,当话语中需要一个话题标记增强话题性的时候,“*个”很自然地就完成了从指示代词到话题标记的语法化过程。
     第六章对海盐话指示代词的篇章连接功能作了分析。指示代词起回指作用的时候无论是语义特征还是句法位置都易于语法化为连词,从海盐话远指代词的句法表现来看,它已经具备了连词所特有的特点。而且还进一步语法化为了话语标记。
     第七章通过对比汉语普通话、英语指示代词的不对称性特征,我们认为指示代词系统表现出来的不对称性是由于不同系统的指示代词在特定指示代词上产生的非指代化用法造成的,而非指代化用法的产生是语法、语义和认知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八章结语,总结了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grammaticalization path of the demonstrative in Haiyan dialect.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besides referential function,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has a series of non-referential function, which causes the asymmetry of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ason why we choose the very topic an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approach are also laid out.
     The second chapter mak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system of Haiyan dialect from four perspectives:location, person or thing, time, property\degree or manner.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system of Haiyan dialect is a special "double-layer&two-part system", which means the proximal pronoun is subdivided into zero-distance and short-distance;the remote pronoun is subdivided into long-distance and farther-distance. The system also has a lot of non-referential function.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used as a nominalization marker. There is a special chain of grammaticalization:general quantifier> the remote pronoun> nominalization marker. When general quantifier is grammaticalized into remote pronoun, all the quantifiers tend to be qualitative."*GE " grammaticalized as demonstrative pronoun first. When the remote pronoun grammaticalized as a nominalization marker,"*GE" became the nominalization marker in the modifier-head structure rather than that in the "DE" structure. The whol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proves the chain as a complete continuum.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used as definite article. Due to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and the definite article in the syntactic position and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the the remote pronoun grammaticalized as an element is similar to the definite article, which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among the human languages. This chapter also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remote pronoun>the definite article"' and "general quantifier> the remote pronoun> nominalization marker".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used as the topic marker.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GE" in Haiyan dialect resembles the topic marker in syntactic, semantic and functional aspects. when a topic marker is required by the discourse to strengthen the topic-indicating function,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GE" is inclined to be used as a topic marker.
     The sixth chapter analyzes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used as conjunction in Haiyan dialect.When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is used as anaphora, it tends to be grammaticalized as a conjunction in both syntactic position and semantic characteristeristies. As far as the syntactic performance is concerned, the remote pronoun in Haiyan dialect obt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 to conjunctions, and is grammaticalized as a topic marker.
     The seventh chapter compares demonstrative pronoun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Mandarin Chinese\English and Haiyan dialect. We hold that the non-referential function leads to the asymmetry of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system, which is caused by a combination of grammar,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The eighth chapter is a summary of this thesis.
引文
[1]奥田宽著,周刚译:《汉语的任意性指示词“这”》,《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29-33。
    [2]步连增:《南方汉语中量词定指现象来源初探——以桂南平话为例》,《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95-102。
    [3]毕永峨:《远指词“那”词串在台湾口语中的词汇化与习语化》,《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2期:128-138。
    [4]曹逢甫:《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79。
    [5]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6]曹秀玲:《汉语“这/那”不对称性的语篇考察》,《汉语学习》2000年第4期:7-11。
    [7]曹志耘:《金华汤溪方言的“得”》,《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23-29。
    [8]陈凡凡,林伦伦:《广东澄海方言量词的语法特点》,《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增刊:70-76。
    [9]陈法今:《闽南话的指示代词》,《华侨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101-109。
    [10]陈鸿迈:《海口方言的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中国语文》1991年第1期:34-40。
    [11]陈敏燕,孙宜志,陈昌仪:《江西境内赣方言指示代词的近指和远指》,《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496-504。
    [12]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81-92。
    [13]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363-378。
    [14]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5]陈兴伟:《义乌方言量词前指示词与数词的省略》,《中国语文》1992年第3期:206。
    [16]陈玉洁:《量名结构与量词的定语标记功能》,《中国语文》2007年第6期:516-530。
    [17]陈玉洁:《中性指示词与中指指示词》,《方言》2011年第2期:172-181。
    [18]陈玉洁:《汉语指示词的类型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9]陈域:《新县方言的指示代词》,《南开语言学刊》2005年第1期:92-103。
    [20]陈振羽,朴珉秀:《话语标记“你看/我看”与现实情态》,《语言科学》2006年第2期:4-13。
    [21]陈治文:《近代指示词“这”的来源》,《中国语文》1964年第4期:442-444。
    [22]程远:《语言里的不对称现象》,《中国语文》1980年第1期:79。
    [23]储泽祥:《“底”由方位词向结构助词的转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31-35。
    [24]储泽祥,谢晓明:《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5-13。
    [25]储泽祥,邓云华:《指示代词的类型和共性》,《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4期:299-306。
    [26]储泽祥,邓云华:《“这/那”的“使通指化”作用及其语用后果》,载蒋冀骋、储泽祥主编《现代汉语研究》:190-202,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2004。
    [27]崔应贤:《“这”比“那”大》,《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126-127。
    [28]戴浩一,薛凤生:《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29]丁加勇:《现代汉语数名结构的篇章功能》,《语言研究》2006年第1期:19-25。
    [30]丁启阵:《现代汉语“这”、“那”的语法分布》,《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2期:27-38。
    [31]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2]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1期:50-61。
    [33]董秀芳:《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中国语文》2009年第5期:399-479。
    [34]杜克俭,李延:《临县方言的指示代词》,《语文研究》1999年第2期:58-62。
    [35]段德森:《古汉语指示代词的转化》,《语文研究》1992年第1期:11。
    [36]范开泰:《语用说略》,《中国语文》1985年第6期:401-407。
    [37]范伟:《关于“这是……”和“这个是……”用法差异的认知解释》,《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3期:73-76。
    [38]范晓,胡裕树:《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272-278。
    [39]方梅:《宾语与动量词的次序问题》,《中国语文》1993年第1期:54-64。
    [40]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129-138。
    [41]方梅,张伯江:《北京话指代词三题》,载《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2]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中国语文》2000第5期:459-470。
    [43]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343-356。
    [44]方梅:《北京话里“说”的语法化》,《中国方言学报》2006年第1期:107-121。
    [45]方梅:《由背景化触发的两种句法结构》,《中国语文))2008年第4期:291-383。
    [46]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7]冯春田:《反诘疑问代词“那”的形成问题》,《语言科学》2006年第6期:52-61。
    [48]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9]谷峰:《西方语法化理论概览(上)》,《南开语言学刊》2008年第1期:140-146。
    [50]谷峰:《西方语法化理论概览(上)》,《南开语言学刊》2008年第2期:43-49。
    [51]郭风岚:《北京话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社会语言学分析》,《中国语文》2009年第5期:429-437。
    [52]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3]郭锐:《空间参照理论与汉语表达参照策略研究》:120-135,沈阳、冯胜利主编《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4]郭昭军:《现代汉语中的弱断言谓词“我想”》,《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43-47。
    [55]郭玉玲:《说说指代时间的“这”和“那”》,《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增刊:27-32。
    [56]贺巍:《获嘉方言的代词》,《中国语文》1988年第1期:56-59。
    [57]黑维强:《陕北绥德方言的指示代词》,《汉语学报》2011年第1期:31-37。
    [58]洪波:《不同系统结构的指示代词在功能上没有可比性——<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读后》,《中国语文》1991年第3期:192-194。
    [59]洪波:《论汉语实词虚化的机制》,载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 370-379,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60]胡明扬:《海盐通圆方言的代词》,《中国语文》1957年第6期:17-22。
    [61]胡明扬:《海盐方言的人称代词》,《语言研究》1987年第1期:82-84。
    [62]胡明扬:《海盐方言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63]胡明扬:《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4]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三个平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6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6]黄伯荣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青岛出版社,1996。
    [67]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福建外语》2001年第1期:5-12。
    [68]黄晓雪:《安徽宿松方言的“那里”和“那”》,《中国语文》2009年第3期:255-259。
    [69]晋萍,安部清哉:《四川方言指示代词三分现象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增刊:230-234。
    [70]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博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71]蒋华:《连词“那”的论证及其特殊用法》,《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161-163。
    [72]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3]焦妮娜:《从方言和近代汉语看指示代词到名词化标记的语法化》,吴福祥、崔希亮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116-144,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4]蒋绍愚:《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45-51。
    [75]津化:《指示代词三分法说补证》,《中国语文》1988年第5期:393。
    [76]金立鑫:《“那么”的词类问题》,《中国语文》1988年第2期:131-133。
    [77]雷莉:《汉语话题标记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224-227。
    [78]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9]李秉震:《“说”类话题转换标记的语义演变》,《中国语文》2009年第5 期:419-428。
    [80]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2010。
    [81]李临定:《主语的语法地位》,《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62。
    [82]李讷,石毓智:《指示代词与结构助词的共性及其历史渊源》,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Association,1998:2-33.
    [83]李讷,安珊笛,张伯江:《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中国语文》1998年第2期:93-102。
    [84]李如龙:《闵南方言的结构助词》,《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419-428。
    [85]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6]李小凡:《苏州话的指示代词》,《语言学论丛·第十三辑》:99-110,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7]李小凡:《苏州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8]李永忠:《语用标记与话语连贯》,《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1期:60-63。
    [89]李宗江:《话题标引成分“要说”的由来和去向》,载沈家煊等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86-105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0]李作南:《客家方言的代词》,《中国语文》1965年第3期:224-231。
    [91]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
    [92]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中国语文》1986年第6期:413-427。
    [93]廖秋忠:《空间方位词和方位参考点》,《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8-17。
    [94]廖秋忠:《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典型》评介,《国外语言学》1991年第4期:17-26。
    [95]林立芳:《梅县方言的结构助词》,《语文研究》1999年第3期:44-54。
    [96]林祥楣:《代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97]刘丹青:《苏州方言定中关系的表示方式》,《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2期:89-92;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第6期:129-132。
    [98]刘丹青:《吴江方言的指示范畴:二分、三分与一分》,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8届年会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1995。
    [99]刘丹青:《吴江方言的代词系统及内部差异》,载李如龙、张双庆主编 《代词——汉语东南方言比较丛书之四》:102-125,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100]刘丹青:《语法化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71-81。
    [101]刘丹青:《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方言》2001年第4期:332-343。
    [102]刘丹青:《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中国语文》2002年第5期:411-422。
    [103]刘丹青:《汉语类型学与汉语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5-12。
    [104]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5]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06]刘丹青:《话题标记从何而来?》,载《乐在其中——王世元教授70华诞庆祝集》:6-15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107]刘丹青:《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中国语文》2005年第1期:3-15。
    [108]刘丹青,刘海燕:《崇明方言的指示词——繁复的系统及其背后的语言共性》《方言》2005年第2期:97-108。
    [109]刘丹青:《名词短语句法结构的调查研究框架》,《汉语学习》2006年第1期:70-80。
    [110]刘丹青:《话题标记走向何处?》,载沈家煊等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106-125,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11]刘丹青编著:《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112]刘丹青,陈玉洁:《汉语指示词语音象似性的跨方言考察(上)》,《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4期:289-297。
    [113]刘丹青,陈玉洁:《汉语指示词语音象似性的跨方言考察(下)》,《当代语言学》2009年第1期:1-9。
    [114]刘丹青:《语法化理论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方言》2009年第2期:106-116。
    [115]刘桂敏:《指示代词指示对象的再探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65-71。
    [116]刘海燕:《崇明方言的指示系统和指示范畴》[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117]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161-169。
    [118]刘利:《上古汉语的双音节连词“然而”》,《中国语文》2005年第2期:146-151。
    [119]刘丽艳:《作为话语标记的“这个”和“那个”》,《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89-96。
    [120]刘宁生:《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196-179。
    [121]刘晓然:《汉语量词短语的词汇化》,《语言研究》2006年第1期:103-106。
    [122]刘月华:《对话中“说”、“想”、“看”的一种特殊用法》,《中国语文》1986年第3期:168-172。
    [123]刘月华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4]罗仁地:《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27-30。
    [125]罗昕如:《湘语的通用量词“只”》,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2004。
    [126]陆俭明:《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大出版社,2006。
    [127]卢烈红:《湖北黄梅话的指示代词》,《方言》2002年第4期:322-330。
    [128]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29]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年第2期:4-18。
    [130]吕叔湘:《丹阳方言的指代词》,《方言》1980年第4期:241-244。
    [131]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32]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2002)。
    [133]吕叔湘:《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1986年第1期:1-9。
    [134]吕叔湘:《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纪念陈望道先生百年诞辰》,《中国语文》1990年第6期:401-405。
    [135]吕叔湘,《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载《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122-13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6]吕叔湘,《個字的应用范围,附论单位词前一字的脱落》,载《汉语语法论 文集》(增订本):145-175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7]吕昭君:《山西交城方言的指示代词》,《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138-140。
    [138]马博森:《自然话语中的代词间接回指分析》,《外国语》2010年第2期:26-34。
    [139]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40]梅祖麟:《关于近代汉语指代词——读吕著<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40-53,又载《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83-106,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41]梅祖麟:《唐、五代“这、那”不单用作主语》,《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205-207,又载《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107-11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42]梅祖麟:《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43]米青:《指示代词的三分法补例》,《中国语文》1986年第1期:37。
    [144]潘悟云:《吴语的语法、词汇特征》,《温州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19-25。
    [145]潘悟云,陶寰:《吴语的指代词》,载李如龙、张双庆主编《代词——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 研究丛书·第四辑》:25-67,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146]彭宣维:《代词的语篇语法属性、范畴及其语义功能分类》,《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56-65。
    [147]钱乃荣:《吴语中的“个”和“介”》,《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78-89。
    [148]钱乃荣:《北部吴语的代词系统》,载李如龙、张双庆主编《代词——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研究丛书·第四辑》:68-84,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149]钱乃荣:《上海方言的结构助词》,钱乃荣著《北部吴语研究》:263-284,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150]钱乃荣主编:《当代吴语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51]钱乃荣等:《上海方言词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52]钱乃荣:《上海话语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53]强星娜:《话题标记与句类限制》,《语言科学》2011年第2期:190-204。
    [154]桥本万太郎:《现代吴语的类型学》,《方言》1979年第3期:196-200。
    [155]屈承熹著,潘国文等译:《汉语篇章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8。
    [156]全薇,《汉语“这/那”和英语"this/that"的语篇功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6。
    [157]冉永平:《话语标记的语用学研究综述》,《外语研究》2000年第4期:8-14。
    [158]饶长溶:《长汀方言的代词》,《中国语文》1989年第3期:193-199。
    [159]沈家煊:《不加说明的话题》,《中国语文》1989第5期:326-333。
    [160]沈家煊:《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2期:26-35。
    [161]沈家煊《Hawkins<什么是语言共性>一书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4期:65-80
    [162]沈家煊:《类型和共性》评介,《国外语言学》1991年第3期:25-28。
    [163]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2-8。
    [164]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当代语言学》1994第1期:12-19。
    [165]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17-24。
    [1661沈家煊:《我国的语用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第1期:1-5。
    [167]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1-10。
    [168]沈家煊:《词义与认知——<从语源学到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74-76。
    [169]沈家煊:《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1997年第4期:242-250。
    [170]沈家煊:《语用·认知·言外义》,《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第4期:10-12。
    [171]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福建外语》1998年第2期:1-8。
    [1721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1998第3期:41-46。
    [173]沈家煊:《语法研究的分析和综合》,《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1—7。
    [174]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75]沈家煊:《认知语法的概括性》,《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29-33。
    [176]沈家煊:《语法中的“标记颠倒”现象》,载《语法研究与探索(第十辑)》1-18,2000。
    [177]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第4期:268-275。
    [178]沈家煊:《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沈家煊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79]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243-251。
    [180]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81]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82]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83]沈家煊:《语言类型学的眼光》,《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3期:11-13。
    [184]施其生:《汕头方言的指示代词》,《方言》1995年第3期:201-207。
    [185]施其生:《广州方言的“量+名”组合》,《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113-118。
    [186]石定栩:《汉语主题句的特性》,《现代外语》1998年第2期:40-57。
    [187]石汝杰,刘丹青:《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语言研究》1985年第1期:160-166。
    [188]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92。
    [189]石毓智:《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评介,《国外语言学》1995年第2期:17-22。
    [190]石毓智:《指示代词回指的两种语序及其功能》,《汉语学习》1997年第6期:3-6。
    [191]石毓智,李讷:《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论“的”的语法化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165-179。
    [192]石毓智:《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辩》,《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82-91。
    [193]石毓智:《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当代语言学》2002年第1期:25-37。
    [194]石毓智:《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关系》,《方言》2002年第2期:117-126。
    [195]石毓智:《自然数“1”语法化为有定性标记的认知基础》,《民族语文》2004年第1期: 10-19。
    [196]石毓智,《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197]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8]史有为:《主语后停顿与话题》,《中国语言学报》总5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99]束定芳:《认知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00]孙朝奋:《虚化论》评介,《国外语言学》1994年第4期:19-25。
    [201]盛银花:《安陆方言的指示代词》,《汉语学报》2007年第4期:52-58。
    [202]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03]唐志东:《信宜方言的指示词》,《语言研究》1986年第2期:98-108。
    [204]汪化云:《黄冈方言的指示代词》,《语言研究》2000年第4期:88-96。
    [205]汪化云:《鄂东方言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
    [206]汪化云:《语方言代词论略》,成都:巴蜀书社,2008。
    [207]王灿龙:《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当代语言学》2005年第3期:225-236。
    [208]王道英,贺筠:《“这”、“那”类的隐性回指》,《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84-88。
    [209]王道英:《“这”、“那”的指示功能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10]王德春,张辉:《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外语研究》2001第3期:1-10。
    [211]王枫:《试论指示代词“然”到连词“然”的虚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17-119。
    [212]王红旗:《功能语法指称分类之我见》,《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2期:16-24。
    [213]王红旗:《框架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语言研究》2004年第1期:12-18。
    [214]王红旗:《指称不确定性产生的条件》,《语文研究》2006年第3期:31-37。
    [215]王红旗:《论无指成分》,《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五辑)》:28-45,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16]王红旗:《指称论》[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南开大学,2001。
    [217]王健:《苏皖区域方言语法共同特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05。
    [218]王健,顾劲松:《涟水(南禄)话量词的特殊用法》,《中国语文》2006年第3期:237-241。
    [219]王建勤:《介词“对于”的话语功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1期:43-58。
    [220]王静:《语篇与话题链关系初探》,《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2期:74-85。
    [22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北京:中华书局,1971。
    [222]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
    [223]王力(王了一):《中国语法纲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224]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25]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26]王维贤等:《现代汉语复句新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27]王寅:《认知语法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28]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29]王勇:《论语言类型学研究中的解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8。
    [230]吴福祥《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4期:307-322
    [231]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18-24。
    [232]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语言科学》2005年第2期:20-32。
    [233]吴福祥:《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中国语文》2005年第6期:483-494。
    [234]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35]吴福祥:《语法化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36]吴福祥:《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37]吴福祥:《多功能语素与语义图模型》,《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25-41。
    [238]吴福祥等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五)》,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39]吴早生、李学义:《从光山话的“恁”看指示代词“三分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25-29。
    [240]席嘉:《近代汉语连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41]小川环树:《苏州方言的指示代词》,《方言》1981年第4期:287-288。
    [242]谢自立:《苏州方言的代词》,载《吴语论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43]邢福义:《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中国语文》1991年第1期:1-8。
    [244]邢公畹:《论语言普遍性的研究》,《中国语文》1990年第6期:406-408。
    [245]熊学亮:《认知语言学简述》,《外语研究》2001第3期:11-25。
    [246]徐丹:《浅谈这/那的不对称性》,《中国语文》1988年第2期:128-130。
    [247]徐丹:《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两对空间词》,《中国语文》2008年第6期:504-510。
    [248]许家金:《汉语自然会话中话语标记“那(个)”的功能分析》,《语言科学》2008年第1期:49-57。
    [249]徐杰主编:《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5。
    [250]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51]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52]徐烈炯,刘丹青:《话题与焦点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53]徐烈炯:《指称、语序和语义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54]徐默凡:《“这”、“那”研究述评》,《汉语学习》2001年第5期:47-54。
    [255]颜清徽,刘丽华:《娄底方言的两个语法特点》,《方言》1993年第1期:65-68。
    [256]杨安红,蒋华:《“那”、“那样”、“那么”的下指用法》,《汉语学习》2003年第5期:32。
    [257]杨成凯:《关于“指称”的反思》,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58]杨剑桥:《吴语“指示词+量词”的省略式》,《中国语文》1988年第4期:286。
    [259]杨玉玲:《单个“这”和“那”篇章不对称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4期:33-41。
    [260]叶友文:《“这”的功能嬗变及其他》,《语文研究》1988年第1期:62-71。
    [261]尹世超,孙杰:《“那”字应答句》,《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第1期:60-68。
    [262]殷树林:《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语法化和使用的影响因素》,《外语学刊》2009年第4期:92-96。
    [263]袁雪梅:《转折连词“然”和“然而”的形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2-56。
    [264]袁毓林:《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241-254。
    [265]袁毓林:《汉语话题的语法地位和语法化程度》,《语言学论丛(二十五)》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6-119。
    [266]袁毓林:《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2003年第1期:3-16。
    [267]袁毓林:《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68]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汉语学习》2005年第2期:15-22。
    [269]曾美燕:《结构助词“的”与指示代词“这/那”的语法共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48-54。
    [270]詹伯慧,黄家教:《谈汉语方言语法材料的收集》,《中国语文》1965年第3期:211-213。
    [271]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l。
    [272]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73]张伯江:《认识观的语法表现》,《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2期:15-19。
    [274]张聪燕:《河南陕县方言中的指示代词及其不对称性》,《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增刊:100-102。
    [275]张洪燕:《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的类型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北 京语言大学,2006。
    [276]张惠英:《汉语方言代词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77]张惠英:《从“个、底”功能链接说起》,《语文研究》2010年第1期:56-59。
    [278]张俊阁:《明清山东方言指示词“这”、“那”与“这么”、“那么”及其连词化》,《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57-62。
    [279]张林林:《九江方言的指示代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38-46。
    [280]张美兰,陈思羽:《清末民初北京口语中的话题标记》,《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2期:126-132。
    [281]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82]张敏:《从类型学看上古汉语定语标记“之”语法化的来源》,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83]张维佳:《山西晋语指代词三分系统的来源》,《中国语文》2005年第5期:459-467。
    [284]张贤敏:《光山方言指示代词三分及相关问题》,《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69-72。
    [285]张振亚: 《现代汉语“这/那”分布不对称的功能解释》[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2005。
    [286]张谊生:《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3期:193-205。
    [287]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88]郑张尚芳:《关于“1”作指示代词的方言证据》,《民族语文》2004年第5期:49。
    [289]周红:《汉语认知语法研究动态》,《汉语学习》2002年第6期:51-57。
    [290]周小兵:《广州话量词的定指功能》,《方言》1997年第1期:45-47。
    [291一]邹邵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92]朱城:《试论转折连词“然”的形成》,《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3期:67-69。
    [293]朱德熙:《“说”的》,《中国语文》1961年第12期:1-15。
    [294]朱德熙:《关于<说“的”>》,《中国语文》1966年第1期:37-46。
    [295]朱德熙:《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方言》1980年第3期,又载于《朱德熙文集(第2卷)》:152-162,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96]朱德熙:《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兼论汉语同位性偏正结构》,《方言》1993年第2期,又载于《朱德熙文集(第3卷)》:223-261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97]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98]朱德熙:《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99]朱建颂:《武汉的指示代词也是三分的》,《中国语文》1986年第6期:469。
    [300]朱庆仪:《武汉的指示代词不是三分的》,《中国语文》1988年第5期:397。
    [301]宗守云:《也谈“这是……”和“这个是……”》,《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3期:77-80。
    [302]Bybee,Joan,Revere Perkins and Willam Pagliuca. The evalution of grammar: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pf the world.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303]Chao, Yuan Ren. A Grammar of Modern Spoken Chines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304]Chafe, Wallace. Givenness,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subjects,topics and point of view. In Charles N.Li(ed.)1976
    [305]Charles N.Li, Sandra A.Thompson《李谷成摘译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 《国外语言学》1984年第2期:38-44
    [306]Comrie(科姆里)著沈家煊译 《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307]Croft,W.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08]Diessel,Holger. Demonstratives:Form,Func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Amsterdam and 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1999
    [309]Fillmore,Charles J. Towrds a Descriptive Framework for Spatial Deixis In Speech,Place and Action.Jarvella and Klein(eds.),John Wiley, Chichester.1982
    [310]Fraser, B. Pragmatic markers Pragmatics 1996.(62):167-190
    [311]Fraser, B. 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9(31),931-952
    [312]F.Unggere and H-J. Schmid著 彭利贞等译 《认知语言学导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313]Genetti,Carol. Form postposition to subordinator in Newari.In Traugott and Heine,eds.1991(1):225-227
    [314]Givon, Talmy. Definiteness and referenciality. In Joseph H. Greenberg(ed.) 1978
    [315]Greenberg,Joseph H. 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 In Greenberg, Joseph H.(ed.) Universals of Language. Mass Cambridge:MIT Press.1963:73-113
    [316]Greenberg,Joseph H. Language universals. Janua Linguarum Series Minor,1966(59). The Hague:Mouton
    [317]Greenberg,Joseph H. How does a language acquire gender markers? On Language-Selected Writings of Joseph H.Greenberg. Keith Denning and Suzanne Kemmer(ed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California,1990/1978:241-270
    [318]Gundel,Jeanette K. The Role of Topic and Comment in Linguistic Theory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s Club.1977
    [319]Harris,M. The Marking of Definiteness in Romance. In Historical Morphology. J.Fisiak(ed.) 1980:141-156.The Hague:Mouton.
    [320]Harris,Alice C.and Lyle Campbell. Historical Syntax in corss-Linguistics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Studies in Linguistics 1995:74)
    [321]Heine, bernd. Possession Cognitive source, force, and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22]Heine,Bernd & Tania Kuteva 2002 World lexi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国内影印版书名《语法化的世界词库》中国世界图书公司 2007
    [323]Hongyin Tao 1999 The Grammar of Demonstratives in Mandarin Conversations. Discourse: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 27,No 1
    [324]Hopper,Paul J.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国内版,2001
    [325]Huang.S.F. The emergence of a grammatical category definite article in spoken Chinese,J 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77-94.
    [326]Jakobson, Roman《类型学研究及其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贡献》 载《雅柯布森文集》钱军编辑钱军、王力译注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27]Jucker, A. The discourse markerwell:A rele-vance-theoretical account.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3,(19):435-452.
    [328]Keith Green, Deixis:A Revaluation of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New Essays in dexis:Discourse,Narrative,Litrature,ed, by Keith Green, Amstrdam Atlanta.
    [329]Kortmann, Bernd. Typology and Dialectology. In:B. Caron(ed)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inguists. Paris 1997. CD-ROM. Amsterdam: Elevier Science.1999中译文见 刘海燕译 刘丹青校注 《类型学与方言学》《方言》2004年第2期:149-157
    [330]Langacker, R. W.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quisites,Stanford University,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国内版,2004
    [331]Langacker, R. W.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descriptive applic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国内版,2004
    [332]Laury,Ritva. Demonstratives in Interaction:the Emergence of a Definite Article in Finnish. Amsterdam:Benjamins.(Studies in Discourse and Grammar) 1997
    [333]Lenk, Uta. Marking Discourse Coherence. Tiibigen:Gunter Narr Verlag,1998.
    [334]Li, Charles. N and S. Thompson. A. Tompson. Subject and topic: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Charles N. Li(ed.) 1976
    [335]Li, Charles. N and S. Thompson. A. Tompson. 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 erence Grammar.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336]Miracle, Charles.Discourse Markers in Man-darin Chinese.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1991.
    [337]Mira Ariel Referring and accessibility. Linguistics 1988 (24):65-87
    [338]Paul J.Hopper and Elizabrth Closs Traugott著梁银峰译 《语法化学说(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39]Pawley, A. and F. Hodgetts Syder. Natural Selection in Syntax:Notes on Adaptive Variation and Change in Vernacular and Literary Grammar.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83(7)
    [340]PING CHEN Identifiability and definitenes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42-6 (2003):1129-1184
    [341]Purdy. Did old English Have a Definite Article. Traugott and Heine.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ampang.1991
    [342]Schiffrin.D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43]Schlobinski, Peter & Stenphen Schutze Coburn. On the topic of and topic continuity. Linguistics 1992(30):165-197
    [344]Tao,Hongyin. The grammar of demonstratives in Mandarin conversational discourse: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999 Vol.27
    [345]Traugott,Elizabeth C.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some semantical-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lization.In Winfred P Lehmann and Yakon Malkiel(eds.)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346]Traugott E.&R. Dasher 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47]Tsao, F. 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 nalys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77.
    [348]Tsao,Feng-fu. Subject and Topic in Chinese,载汤廷池等编《中国语言学会议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1977
    [349]Williams. Origin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