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方言北片音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闽东方言是汉语的一支重要方言,分为北片和南片。研究其北片的音韵演变在中国音韵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闽东方言北片包括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寿宁、柘荣以及周宁七个县(市)。本文试图通过对闽东方言北片7点的音韵进行历时和共时研究,揭示其一般的演变规律以及特殊的变异情况,剥离叠置于同一层面的各个历史层次,进而确定该小片在汉语音韵研究中重要的历史地位。全文论述闽东方言北片声韵调在该区的演变情况:声纽主要讨论中古全浊声母清化,逢塞音塞擦音是否送气与今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有关,展现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归泥、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等上古音韵存遗,揭示端知组读[k]、心以母读[x]、禅母读[s]、匣母读[p~h]以及语流音变影响单字音等特殊音变现象;韵母方面论及通过与毗邻方言的比较来离析果、梗摄叠置层次的问题,反映侯尤韵混同、支脂之三韵可辨、咸山梗摄三四等有别、支微入鱼等情况,提出塞音韵尾消失与声调有关的看法;声调着重说明部分上声字今读阴平、阳平或阴去的变异情形,谈及平仄、文白异读、词频、词义对声调分化的制约作用以及调类归并的主要原因是调值的接近等问题。全文凭借描写、对比、计量等手段说明闽东方言北片音韵的嬗变过程以及该区所具有的闽吴方言的过渡特色。
The Eastern Min Dialects including the north part and the south part are one offset of the Chinese Dialect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y its evaluation in the Chinese historical dialectology. The north part of the Eastern Min Dialects refers to Jiaocheng, Fu'an, Xiapu, Shouning, Zherong and Zhouning.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 synchrony and disharmon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o shed light on how the dialects evaluated and to analysis various historical stratifications, which existed on the same level, furthermore to determine their historic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n the Chinese phonolog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he initials, the finals and the tones of the north part of the Eastern Min Dialects evaluated. Firstly, the initials are discussed: whether the voiced consonants devoiced are aspirated or not, is related to the place and the manner of the modern finals. There were no labial sounds and up-tongue sounds. Ri( 日),Niang(娘) groups incorporated into
    Ni(泥),Yu(喻) group incorporated into Xia(
    匣) group. Duan(端) group uttered[k],Xin(心) uttered [x],Chan(禅) uttered [s].Xia(匣) uttered [s].Phonological mutation had influence on the sound of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Secondly, the finals are discussed as followed: organizational overlapping of Guo(果) and Geng(梗) groups are analysis. Xou(喉) and You(尤) rhyme categories did not differentiate. Zhi(脂),Zhi(支) and zhi(之) rhyme categorie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Zhi(支) and Wei(微) transformed into Yu(鱼) group. That terminal sounds of the plosives disappeared is related to the tones. Lastly, as for the tones, some part of risings are uttered level and falling tones. Written and vernacular pronunciation, the sense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word had influence on the tones. Category of tone lumps together mainly because the tone pitch starts to be close. Depended on description, comparison and computa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ain the evaluation and transi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Min Dialects and the Wu Dialects coexisted.
引文
1.传统意义上的闽东是指宁德市,包括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寿宁、周宁、屏南以及古田9个县(市、区)。这里所讲的闽东方言北片(福宁片)只涉及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寿宁、周宁7个县(市),不含屏南和古田两县。
    2.闽东方言北片的内部差异不大,多数点交际基本没有障碍,但各地腔调差异明显蕉城与福鼎几乎无法交际。全区尚未形成权威方言,福安、蕉城两点势均力敌。一般地说,蕉城话逐渐在树立这个权威地位。
    3.主要参阅《宁德史话》缪品枚编 海风出版社2000年9月,《宁德地区志》 中华书局 1999年7月,《闽越文化研究》 八闽文化研究丛书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2年8月
    4.参阅倪大白 《南岛语与百越诸语的关系》载《民族语文》1994年第3期
    5.参阅福建文化丛书之《福建方言》李如龙著 1997年10月
    
    
    6.参阅梁玉璋的《“切脚词”研究》载《方言》1982年第1期
    7.参阅许宝华的《中古全浊声母在现代方言里的演变》,1991年
    8.《广韵》平声蒸韵:塍,食陵切。稻田畦也,畔也。
    9.参阅袁家骅的《从历史音韵出发来考察汉语方言语音的差异》载《汉语方言音韵研究》
    10.参阅李新魁的《上古音晓匣归见溪群说》载《学术研究》1963年第2期
    11.参阅李荣的《音韵存稿》之《从现代方言论古群母有一、二、四等》1982年商务印书馆
    12.参阅张光宇的《论闽方言的形成》《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13.材料来自陈海伦教授
    14.全国畲族分别使用两种语言:居住在广东省惠东、海丰、博罗、增城四县的畲民讲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的一种语言,它与属于苗语支的瑶族布努语比较接近(毛宗武、蒙朝吉《畲语简志》);占有全国畲族总人数99%以上的畲族说的是另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接近汉语客家方言。闽东畲语属于后一种畲语。
    15.参阅郑张尚芳的《温州方言歌韵读音的分化和历史层次》载《语言研究》1983年
    16.载《方言》1990年第4期245-248页
    17.参阅王力的《汉语史稿》(上册) 科学出版社1957年
    18.参阅刘黔的《通泰方言音韵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9.参阅罗杰瑞(美)的《福建政和话的支脂之三韵》载《中国语文》1988年第1期
    20.参阅张光宇的《吴闽方言关系试论》载《中国语文》 1993年
    21.参阅李荣的《我国东南各省方言梗摄字的元音》载《方言》1996年第1期
    22.参阅马重奇的《福建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载《方言》2001年第1期
    23.参阅李如龙的《福建方言声调分化的模式》载《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
    
    
    (1)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王力,《汉语音韵学》,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3)王力,《汉语史稿》(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4)李新魁,《汉语音韵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
    (5)李荣,《音韵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6)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7)李如龙,《福建方言声调分化的模式》,见《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8)王福堂,《汉语方言音韵的演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李如龙,《闽西北方言“来”母字读s-的研究》,《中国语文》,1983年,第4期
    (10)黄典诚,《闽语的特征》,《方言》,1984年,第3期
    (11)福建省志《方言志》,中国方志出版社,1997年
    (12)张光宇,《吴闽方言关系试论》,《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
    (13)许宝华《中古全浊声母在现代方言里的演变》,见《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现代思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14)梁玉璋,《福州方言连续音变与语义分别》,《方言》,1983年,第3期166-169页
    (15)张光宇,《闽方言古次浊声母的白读x-和s-》,《中国语文》,1989年第4期
    (16)张光宇,《论闽方言的形成》,《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17)黄典诚,《闽南方音中的上古音残余》,《语言研究》,1982年,第2期
    (18)张振兴,《闽语的分区(稿)》,《方言》,1985年,第3期
    (19)许宝华,《论入声》,见《音韵学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0)李如龙等,《闽语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年
    (21)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
    (22)陈章太 李如龙,《闽语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年
    (23)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方言字汇》(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
    (24)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音韵学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