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模式”的变革与中国产业发展选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The Alteration of "Flying Geese Pattern" and the Development Choice of Industry in China
  • 作者:汪云芳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世界经济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李晓
  • 学科代码:020105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4-01
摘要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在21世纪初,世界经济已形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内容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但各国产业结构变动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衔接的;连结和影响各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也基本上发生在临近的国家之间或世界几大区域。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东亚经济形成了一个产业转移和传递的“雁行模式”。但进入90年代后,由于日本经济持续衰退,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主要商品出口市场——美国经济的变化等“雁行模式”赖以存在基本条件的变化,“雁行模式”是否仍存在引起了理论界的争论。依笔者看来,对“雁行模式”是否存在问题的研究应该从其内涵、本质和实现条件方面来加以把握,这也是本文所要论述的第一个问题,即主要通过对“雁行模式”实现条件的变化来说明“雁行模式”的变革。所以,先对“雁行模式”内涵和本质进行研究,这样可以使得我们对其发展过程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对东亚有很高的依存度,带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也集中在东亚。要研究世纪之交中国经济进入新成长阶段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不能不研究国际区域乃至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其中的重点是东亚的产业调整,研究的立足点和归结点主要在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与其衔接,这是本文将要论述的第二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主要通过中国与日本、“四小”和东盟的产业优势的比较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思考中国以后产业发展的选择方向。
    第二部分是“雁型模式”的内涵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雁行形态”论是有关后进工业国的典型产业发展模式理论,是由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于20世纪30年代根据统计研究得出的经验法则。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东亚形成了以日本为首、“四小”为两翼、东盟和中国尾随其后的呈倒V型的经济起飞态势及其过程,他们之间形成了技术密集与高附加
    
    
    值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所谓的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是指东亚各国、各地区之间基于垂直分工(或部分水平分工)的一种资金流与物流的良性循环,有关国家或地区得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水平提高,最终实现经济起飞和连锁型的经济高速增长。
    第三部分是“雁行模式”得以实现的条件及其变化。“雁行模式”形成和存在的基础可以概括为:一是雁阵中所有成员的出口均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二是作为“雁行模式”的“雁头”日本应保持产业的不断升级,其作用在于向“四小”和东盟提供机器设备和技术,并与之开展生产合作,使后者逐步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在东亚地区,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这些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原因有:一是“雁头”日本经济长期低靡不振,产业升级放缓,带动东亚其他国家产业升级的“领头雁”作用有所削弱;二是由于“四小”、东盟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垂直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被复合网络型国际分工所取代,产业内贸易获得发展;三是传统“雁行模式”赖以存在的外部环境因素——美国市场发生了变化。东亚地区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多边、互补、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织、复合型的国际区域分工新体系;垂直型贸易正在向带有某些水平型贸易因素的方向变化;东亚各经济体在保持阶梯状递进特征的同时,将更多显示出水平分工合作的特征。但是,“雁行模式”作为一种区域产业循环机制,其实质、内涵与特征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四部分是当今中国与东亚各国(地区)分工与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但中国加入东亚产业循环以来,并未跟在日本、“四小”甚至东盟之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全方位的参与东亚的产业合作。分工与贸易发展现状:一是中日贸易商品结构不断改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对日出口的制成品的竞争力有较大提高,并且双方贸易向水平方向趋近。但从相互贸易中相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较来看,中国向日本出口的是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低的同行业产品,而从日本进口的是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高的同行业产品。因此两国分工形式虽然由垂直型的产业间贸易向水平型的产业内贸易转变,
    
    
    但在同一产业内部分工上,两国仍处于垂直关系,因此互补性远远大于竞争性。二是中国与“四小”的贸易也主要以互补性为主。由于中国与韩国的贸易近几年发展迅速,以韩国为例来分析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情况。两国间产业内贸易占有很大的比重,从而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三是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互补与竞争关系。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比较紧密,而且双方的贸易逐步从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但是双方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都选择以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出口产业,从?
The paper includes five sections:
    Section one: Putting forward the questions that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In 21 century, econom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 are clear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econom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 is that with the adjustmen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new industry structure all over the world, not is the alteration of every country’s industry structure separated, but inter-affected.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DI which link and affect every country’s industry alteration almost take place between near countries or in some big region. From 1960’s to the beginning of 1990’s, there exists rings in East-Asia, that is, “flying geese pattern”. But from 1990’s, with continual declination of Japanese economy, reduction of gap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n East-Asia, variation of American economy, which are basic conditions of “flying geese pattern”, that “flying geese pattern” still exists has been discussed. By explaining the content of “flying geese pattern”, we know its essence; by explaining that its essential factors have not been changed, we know there is fusion of multilateral, mutual-supplemental, vertic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horizont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a new comfound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region exists in East Asia. Every country’s economy will develop to horizontal state when preserving economy gap.
    From reform of China, Chinese GDP has received continual increase. Import and export of China depend on East Asia greatly, and FDI that leads adjustment of Chinese industry structure mainly comes from East Asia. So with econom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 we must compare industry structure of ours with those of other countries’ in East Asia when we want to adjust our industry structure. The basic point what we research is the link of Chines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other countries’ in East Asia.
    Section two: The content of “flying geese pattern” and the process of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1990’s, there was a pattern of “flying geese” in East Asia, that is, Japan was “the head”, ANIEs was “the wings” and ASEAN was “the tail”. There is a step-division system of vertical division of capital and goods. By this good cycle, related countries can get adjustment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t last, they receive economy development.
    Section three: The factors of realization of “flying geese pattern” and the change of the factors. Principal conditions of “flying geese pattern”: I. There is adequate market demand of export that comes from all the members of “flying geese array”; II. Japan as “the head” of “flying geese pattern” should keep exporting its industry, so that it can provide ANIEs and ASEAN with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By this, they each other can cooperate and improve competition of ANIEs and ASEAN; III. In East Asia, there exists economy gap between Japan, ANIEs and ASEAN. The gap is advantageous for them to make full use of their superiority and accelerat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But from 1990’s, these factors have been changed, the main reasons: a. The continual declination of Japanese economy and its function of leading other countries’ economy has been weaken; b. With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of ANIEs, ASEAN and China, multilateral division of labor has taken place vertical division of labor; c. The exterior factor of the base of “flying geese pattern”--- American market has been changed. But the essential factors have not been changed, there is fusion of multilateral, mutual-supplemental, vertic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a new comfound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region exists in East Asia.
    Section fou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y in East Asia. There is plenty of labor resource in China and her labor dense industry is superior to other countries’. But from she joined “industry-rings” of East Asia,
引文
1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Merchandise exports of Asia by destination ,2001 www.wto.org/english/res_e/statis_e/ its2002_e/section3_e/iii72.xls
    3汪斌在其文章《东亚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和21世纪的新产业发展模式——由“雁型模式”向“双金字塔模式”的转换》中指出,一方面是日本的基础技术和中间技术为主的产业向海外的“四小”和东盟转移,今后其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更高附加价值化的创造性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和“四小”和东盟各自追求动态的比较优势中,相互分担,形成一个大三角结构。另外一方面,中国的产业结构具有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因而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中具有多方面的包容性,既可以发展垂直分工关系,也可以发展水平分工关系。同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巨大的国内市场更为扩大,不可能大规模地向外转移产业,只能从参与国际分工中发挥自身地比较优势,通过继续吸纳日本等发达国家地资本、技术,使自身原来齐全型的产业结构在放弃一部分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民族工业体系的基础上,不断使产业结构向上提升,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齐全型产业结构,即形成另外一个大三角结构。
    4东亚先进国家(地区)向后进国家(地区)转移、传递产业,后进国家(地区)不断追赶、调整、提升产业高度的过程依然存在,而且还在不断深化、发展。同时,后进国(地区)充分利用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这必然使“雁行模式”的形态发生变化,成为“一些雁持续追赶其他雁,形成紧随其后的水平飞翔形态”。详细请参考《世界经济调整与东亚经济的未来》,[日]簌原三代平,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1990年版,第82页。
    5参见[日]山泽逸平:《亚洲太平洋经济论:21世纪APEC行动计划建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32页。
    6李晓:《论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世界经济》1998年第3期,第26页。
    7[日]高桥龟吉:《战后日本经济跃进的根本原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51页。
    8参见李晓主编:《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与中国工业振兴》,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9页。
    
    9李晓主编:《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与中国工业振兴》,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0杜辉:《产业转型与断层危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8版,第30页。
    11IMD《世界竞争力报告2000》。
    12参见李平,王志宏:《东亚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版,第93页。
    13 [0]食品、供食用 的 活动物;[1]饮料、烟草;[2]非食用原料、生皮、生元皮、油籽类、橡胶(天然、合成)、木材、纸浆、纺织纤维、天然肥料、金属矿砂;[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煤、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4]动、植物油脂与蜡;[5]化学制品;[6]皮革及其制品、橡胶制品、木制品、纸、纸板、纸制品、纺纱的织物等制品、矿冶、金属制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卫生、水运、供热、照明设备、家具及零件、旅游用品、服装及附件、鞋靴、仪器、器材、钟表;[9]难以分类的其他商品。
    14参见何帆《寻找新的东亚区域贸易合作格局》,www.iwep.org.cn/html/xunzhaoxinde dongyaquyumyhzgj_hefan.htm
    15以上数据见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
    16资料来源:《联合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
    17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18Merchandise imports of the United States,theEuropean Union and Japan from China by major product,2001 www.wto.org/English/res_e/statis_e/section3_e/iii76.xls
    19汪斌,邓艳梅:《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世界经济》2003年第4期,第24页。
    20卢文鹏,李达:《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www.gdwto.org.cn/05/02077.htm
    21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1年8月25日一篇《一只大熊猫打乱了队形》为题的文章指出:“中国不是雁阵中的一只雁~它在生产简单产品的同时又生产先进的产品,即有简单的绒毛玩具,又有集成电路”。
    
    
    
    
    
    
    
    
    参考文献
    
    一、期刊文献:
    
    1. 汪斌,邓艳梅:《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世界经济》,2003年第4期。
    2. 史智宇,易行健,唐建伟:《东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2003年第12期。
    3. 魏燕慎:《“雁型模式”式微多元分工格局初现》,《当代亚太》,2002年第7期。
    4. 岳昌君:《亚洲十经济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0年7月。
    5. 胡少聪:《东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世界经济导刊》,2002年第11期。
    6. 刘明兴,岳昌君,许秀兰:《重新评估东亚国家的出口结构转型》,《世界经济》,2001年第6期。
    7. 阎杰:《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5月。
    8. 田中青:《东亚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当代亚太》,2003年第5期。
    9. 金熙德:《后“雁型模式”时代的中日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8期。
    10. 汪斌:《东亚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和21世纪的新产业发展模式——由“雁型模式”向“双金字塔模式”的转换》,《亚太经济》,1998年第7期。
    11. 傅钧文,李梁:《从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看两国分工的趋势》,《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12. [英]沙加亚·劳尔:《中国对亚洲制成品出口竞争影响》,《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13. 王玉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进展》,《当代亚太》,2003年第1期。
    14. 郑昭阳:《东亚国家贸易合作及其影响》,《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15. 公峰涛:《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6. 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世界经济》,2003年第5期。
    17. 潘文卿,李子奈:《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贸外资发展形势、作用及格局》,《世界经济》,2002年第5期。
    18. 史智宇:《出口相似度与贸易竞争:中国与东盟的比较研究》,《财贸经济》,2003年第9期。
    19. 李晓:《论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世界经济》,1998年第3期。
    20. 史智宇:《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4期。
    21. 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亚太经济》,2003年4月。
    
    22. 赵春明,何艳:《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世界经济》,2002年第5期。
    23. 华民:《“入世”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
    24. 张震:《试论FTA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2期。
    25. 王勤:《东盟经济增长的波动及其趋势》,《世界经济导刊》,2003年第8期。
    26. 吴学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经济师》,2002年第6期。
    27. 唐凤泉,王昌林:《全球制造业转移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科技日报》2002年12月24日。
    28. 尹翔硕:《经济全球化、入世与中国发展战略》,《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29. 马建堂,杨正位:《日本经济:全面衰退、积重难返、教训深刻》,《世界经济》,2002年第1期。
    30. 常思纯:《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态势、动因、效果与前景》,《日本研究》,2003年第1期。
    31. 李琪,王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前景产业导向》,《经济学家》,2003年4月。
    32. 吕福玉:《加入WTO后外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经济师》2003年第7期。
    33. 祖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主导产业的演替》,《世界经济导刊》,2002年第9期。
    34. 何添锦《中国产业在东亚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结构调整》,《产业经济评论》2003年第1辑。
    35. 何帆:《寻找新的东亚区域贸易合作格局》,www.iwep.org.cn/html/xunzhaoxinde dongyaquyuhzgj_hefan.htm
    36. 胡少聪:《东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www.in.ah.cn/analyses/expert/ world020016.htm
    37. 卢文鹏,李达:《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www.gdwto. org.cn/05/02003.html
    38. 余永定:《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www.dqjj.com/jjbbs/dispbbs.asp? boardID=71&ID=779
    
    二、图书文献
    
    1. 李晓主编:《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与中国工业振兴》,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 [日]山泽逸平:《亚洲太平洋经济论:21世纪APEC行动计划建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
    4. 李平,王志宏:《东亚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版。
    5. [日]高桥龟吉:《战后日本经济跃进的根本原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 杜辉:《产业转型与断层危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8版。
    7. 徐长久,李光辉,李伟著:《中国领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
    8.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编著:《2003-2004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12版。
    9. 汪斌:《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兼论中国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 宫占奎主编:《亚太经济发展报告.2002》,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12版
    11.贾跟良,梁正等著《东亚模式的新格局——创新、制度多样性与东亚经济的演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4版。
    12. 戴金平,孟夏,万志宏:《WTO与中国产业发展》,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 陈乔之主编:《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0版。
    14. 徐更生主编:《21世纪初:世界与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版。
    15. 蒋选主编:《面向新世纪的中国产业结构政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3版。
    16. 《当时世界经济》编写组编:《当代世界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6版。
    17. 宋群主编:《21世纪初国际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11版。
    18. 曹和平主编:《新世纪亚洲经济合作:中国地位与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版。
    19. 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 傅骊元:《东亚经济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 吴建伟:《国际间产业竞争与市场容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2.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3. Frankel, Jeffrey A. , David Romer ,Teresa Cyurs,“Trade and Growth in East Asian Counties:Cause and Effect?”NBER Working Paper W5732,1996.
    24. Balassa, B. ,“The Dete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in United States Trade,”Oxford Economic Review,Vol,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