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地方政府国际合作是在全球化深入展开的历史背景下发展勃兴的。全球化导致了民族国家权威不断向上转移至超国家权威、向下转移至次国家行为体、向外转移至社会性行为体,这为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全球化还使国际政治出现了分合交织进行的历史现象,为地方政府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国际体系结构和全球安全结构的深刻调整,权力不断下放的历史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利益实现方式的地方化为地方政府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动力来源。在中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现象的情况下,如何认识这一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动力?中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行为与中央外交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国家外交运行会产生何种影响?地方政府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会带来哪些深刻影响?随着中国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体,如何看待它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尤其是它在国际体系中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互动是如何进行的?本文梳理分析地方政府国际合作的具体实践,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的背景、动力和渠道,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当代西方既有的研究理论,即两枝世界政治理论、新中世纪主义理论、平行外交论、多层外交论、地区国家论等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对该行为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尤其是阐述了地方政府国际行为对一国外交的深刻影响以及地方政府进入国际舞台后国际体系特征呈现出的新变化,为我们研究地方政府国际合作这一重要的政治历史现象提供了基础和视角。国内既有的研究分别从治理理论、城市外交、地方国际化等不同视角对地方政府国际合作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一个综合分析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剖析。由于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具有明显的非主权性和从属性、限定性特征,对上述问题的基本判断和主要分析框架应该是:当前的国际体系已经成为以民族国家为中心、中央和各级地方在国际关系中互动的多层互动模式,这也是当前从国际关系行为体视角解析所得出的国际体系新特征。与此同时,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需要以此为基本分析框架,同时设定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对国家外交、央地关系、国际体系的深刻影响这几个方面作为主要研究议程。
     基于此,本文的基本假设是:尽管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政治历史现象,但该行为主要局限在经济社会发展等“低级政治领域”,具有明显的非主权性特征;地方政府国际合作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有利于国家总体实力的提升;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对中国外交起到了重要的配合、补充、服务作用,也使中国外交呈现了多维度地变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对中国央地关系模式和中央宏观治理能力带来了挑战;地方政府国际合作的发展需要中央和地方在国际体系中的良性互动。
     运用新的分析框架,从国际-国内相互结合的理论视角,本文首先对中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进行了一个区域总体分析。中国的地方政府国际合作是在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体系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冷战以来,国际体系结构的深刻调整变化,以及中国对全球安全结构的判断和预期为中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它既是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体系的动因,也是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发展勃兴的契机。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以央地分权和权力下放为核心的改革为地方政府参与国际事务、进行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政策层面的保障,尤其是央地经济权限的调整和财政权限的划分是地方政府寻找和利用国际资源的重要动力;以沿海-沿江-沿边-内陆为演进次序的梯度开放战略则直接促进了地方政府国际合作行为的勃兴壮大。从对东南沿海、东北、西北、西南的区域性分析,以及对广东省的国际合作、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机制、中国-亚欧博览会、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机制这几个较为典型的地方政府国际合作模式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到
     -个初步的分析结论,即中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是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国际合作的议题领域主要局限在经济社会领域,基本不涉及主权范围内事项,因而具有明显的非主权性;地方政府国际合作促进了地方经济实力的提升,也对中央外交起到了重要的配合、服务和补充作用,使中国外交呈现出网络化和多维化的特征;但地方政府国际合作与中央外交行为之间还存在直接目标的不一致性和基本性质之间的矛盾,所以急需央地之间在国际事务中进行良性互动,共同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
     在上述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对中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的背景、机制与影响做了一个案例分析。该机制的创建与发展和山东省(亚洲地区唯一一个参与该机制的地方政府)的地方国际合作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是在全方位展开的山东省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诞生的,山东省建立的大量国际友好城市以及外向型发展战略也成为该机制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从对该机制的创建基础、提出和建立、发展以及山东省的政策立场、合作的议题领域及基本性质等方面的具体分析看,该机制的成员既有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也有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既有发达国家地方政府,也有发展中国家地方政府,但其合作交流的主题与时代背景及基于时代背景所提出的共同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其国际合作的主要议题领域也局限于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社会管理等“低级政治领域”,具有明显的非主权性特征;山东省利用该合作平台吸纳了大量的国际资源,提升了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利用该平台配合了国家外交,维护了国家利益;该机制的具体运作情况也证实地方政府在有关国际问题的处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国际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进行了理论总结与反思,得出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即地方政府国际合作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外交决策,对中国外交特别是中国周边外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多维外交格局的形成,甚至正在更新人们的外交理念;地方政府国际合作还在较深层次上影响着央地关系结构模式,地方政府从国际合作中获取的国际利益以及构建的稳定获取国际利益的渠道,尤其是在地方事权过多但财权有限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进一步拓展国际利益的冲动,这就可能对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中央宏观治理能力带来挑战。当然,中国地方政府国际合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政治历史现象,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体制、机制、法律等层面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尤其是如何构建更加合理的外交工作结构,构建更加科学的央地关系结构,及如何加强央地在国际事务中的互动,以将地方政府国际合作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has develop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Globalization has caused diffusion of national authority to supranational authority, sub-national actors, and social behavior bodies, which has laid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Globalization also make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ppear integration-fra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as well. The progress of th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rofound adjust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and global security structure, the decentralization trend,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provide an important power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has become very common. How to explain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and the power of it? What relations between it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reign diplomatic behavior is? What is its influence 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foreign diplomatic behavior? And what is the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ode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 As the local government becom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how to explain its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 especially how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At present, the theory of bifurcated structure of world politics, the neo-medievalism theory, parallel diplomatic theory, multilayer diplomatic theory and region theory of state, have studied this problem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influences of international behaviors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new changes of local governments appear on international stage have provided a good base for the study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there ar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governance, city diplomacy, localization and so on for the study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gle based on those questions. As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has a non-sovereign nature, the analytic structure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ystem has become a mode of nation-center, the central and local levels interactive with each oth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diplomacy, to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the main subject of this study.
     The hypothe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although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 phenomenon, but it is limited in the low-level political areas.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has promoted the locals'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as done a positive role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diplomacy. But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has also challenged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and the central'governance. So how to interact well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thing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s.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has developed i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fter the Cold War,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has changed profoundly, while Chinese judgment and expectation of the global security structure have also changed to a peaceful direction,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e to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twenty seventies, the reform with a core of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provides a political and legal support to the local government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Especially the adjustment in the economic rights and financial power division provided an important power to the local governments. The opening strategy has also directly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local governments'behavior to exp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author review the southeast, northeast, northwest, southwest region in China, and chose four most typical loc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se four regions-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u-men Rive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hina-Asia Expo, GMS mechanism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Through these analyses, the author got a preliminary conclusion. That is, the local governments'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China is domin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is limited in the low-level politics such a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has promoted the local'economic power, and has done a positive role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plomacy. China's diplomacy has appeared multi-dimensional changes. But it has also some contradiction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plomacy. So how to coordinate well with each other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o strength themselves becomes a new problem.
     Start form these analysis, the author chose the friendly provinces (state) leaders' summit to do a case study. Shandong province is the only one local government which involves in this mechanism in the Asian region, so the author analyzes it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international friendly cities, and its foreign trade. These are also the bases of its participation to this mechanism.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mechanism, Shandong province's policy positions, the major cooperation issues, and so on. From these analyses, the author finds the typical loc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has appear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non-sovereign, are limited in the low-level politics. It helps to promote the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Shandong. The mechanism also proves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Finally, the author gives a theoretical summary and reflection, and draws a basic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has profoundly influenced Chinese diplomacy. It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to China' neighboring diplomacy, and promoted to a multi-dimensional pattern of foreign affairs dealing. It has also deeply impacted the mode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and may challenge the central macro-governance. Of cause, this is a very complex question and needs our next deep study; especially on how to coordinate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ctivities well on the international platform, and make a more rational foreign work structure and more scientific central-local relation.
引文
① Timothy O'Riordan,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 Globalism, Localism and Identity:Fresh Perspectives on the Transition to Sustainability, (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2001), p.37.
    ①孙柏瑛:《当代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兴起》,载《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4期。
    ②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第5页。
    ① Zheng Yongnian, De Facto Federalism in China:Reforms and Dynamics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ed,2007).
    ①孙柏瑛:《当代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兴起》,载《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4期,总第214期。
    ②李珍刚:《论跨国地方政府关系的构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28卷第1期。
    ③黄建文:《次国家治理和城市政府治理创新》,载《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第23卷第4期。
    ④高尚涛等著:《国际关系中的城市行为体》,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页。
    ⑤高尚涛等著:《国际关系中的城市行为体》,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页。
    ⑥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以广州为个案的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0月。
    ①龚铁英:《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城市——地位、功能及政治走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8期。
    ②赵汗青:《地方政府开展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载《职大学报》2010年第3期。
    ③徐洁:《日本地方政府开展城市件国际合作的考察与研究——以日本横滨市为例》,复旦人学2009年4月硕士论文。
    ④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
    ⑤全洪镇:《东北亚跨国地方间经济合作研究——以中国吉林省,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韩国江原道为主》,吉林大学2009年5月博士论文。
    ⑥卢光盛:《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国际制度分析——以云南、广西为例》,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2期。
    ⑦李敏:《中外地方政府国际事务管理体制比较研究》,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①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38-45页;陈志敏:《全球多层治理中地方政府与国际组织的相互关系研究》,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6期。
    ②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38-45页。
    ③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47-54页。
    ④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56-61页。
    ⑤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63-68页。
    ⑥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⑦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
    ①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
    ②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③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以广州为个案的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0月,第32-37页。
    ④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以广州为个案的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0月,第16页。
    ⑤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24-30页。
    ⑥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3-93页。
    ⑦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05-130页。
    ⑧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以广州为个案的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0月,第69-94页。
    ⑨卢光盛:《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国际制度分析——以云南、广西为例》,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2期。
    ⑩陈志敏:《全球多层治理中地力政府与国际组织的相互关系研究》,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6期。
    ①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②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72页。
    ③ Ivo D. Duchacek,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Subnational Self-Government, in Publius, fall,1984. Ivo D. Duchacek,
    "Perforated Soverignties:Towards a Typology of New Acto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Hans J. Michelmann & Panayotis Soldatos, Fed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Role of Subnational Units, (Clarendon Press,1990). Panayotis Soldatos, "An Explanatory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Federated States as a Foreign-policy Actors", in Hans J.Michelmann & Panayotis Soldatos, Fed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Role of Subnational Units, (Clarendon Press,1990). Ivo D. Duchacek, The Territorial Dimension Of Politics:Within, Among, and Across Nations, (Westview Press, 1986).
    ④ Brian Hocking, Localizing Foreign Policy:Non-Central Governments and Multilayered Diplomacy, (St. Martion's Press,1993).
    ①James Rosenau,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James Rosenau, Along the Domestic-foreign fronti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James Rosenau, "The Relocation of Authority in a Shrinking World",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pril 1992.
    ②Jorg Friedrichs, The Meaning of New Medivalism, i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7, No.4, December 2001.
    ③大前研一:《民族国家的终结:无国界的世界》,李宛蓉译,台北:立绪文化,2006年。
    ④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淼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⑤Campbell, T., Fuhr, H., Leadership and Innovation in Subnational Government:Case Studies from Latin America. (Washington: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2004).
    ⑥ Aldecoa, F., Keationg, M., Paradiplomacy in Action: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Subnational Governments,Trade Paperback, (London and Portland:Cass,1999).
    ⑦Kincaid, J., The American Governors in International Affais. Publius:The Journal of hai Federalism.14(4),95-114,1984.
    ① Loughlin, J. Subnational Government:The French Experience.(Palgrave Macmillan.2007).
    ② McMillan, S. L, Transforming Statecraft:The Involvement of American State Governments and Governments in U.S Foreign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2008).
    ③ Martin, D, Foreign Economic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f the US states, the Case of Japan, (Uiniversiy of Hawaii,1996).
    ④ Howard, P. The Growing Role of States in U.S.Forein Policy:The Case of the State Partnership Program.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5(2),179-196,2004.
    ⑤ Denning, B, P., McCall, J, H. Crosby v.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120S.ct.2288.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94(4).750.2000.
    ①江长新:《次国家政府参与国际合作问题研究——以吉林省政府为例》,吉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第3页。
    ②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文献引用等方面的需要,这一概念在本文中与次国家政府的概念基本通用,即论文有时也使用次国家政府的概念。
    ②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孟桂英:《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消亡》,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05页。
    ①郁建兴、徐越倩:《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新角色》,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92页。
    ②郁建兴、徐越倩:《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新角色》,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98页。
    ③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第15页。
    ④郑国光:《“分合论”的世界观和当代世界政治中的权威迁移——解读詹姆斯·罗斯诺的全球治理思想》,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第41页。
    ⑤Paul Kennedy, Preparing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Vintage Books,1993:131).
    ①俞可平:《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①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第16页。
    ② James N.Rosenau, Along the Domestic-foreign Frontier:Exploring Governance in A Turbulent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99).
    ②郁建兴、徐越倩:《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新角色》,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01页。
    ①俞可平:《全球化的二律背反》,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4期,第12页。
    ②俞可平:《全球化的二律背反》,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4期,第13页。
    ③[美]唐纳德·F·凯特尔:《治理的转型:全球化、分权与政府的作用》,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92页。
    ④秦亚青:《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5页。
    ⑤[英]托尼·麦克格鲁:《走向真王的全球治理》,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第38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载《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4页。
    ②黄建文:《次国家治理和城市政府治理创新》,载《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4期,第30页。
    ③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以广州为个案的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第5页。
    ① Ivo D.Duchacek,"Perforated Soverignties:Towards a Typology of New Acto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Hans J.Michelmann & Panayotis Soldatos.Fed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Role of Subnational Units,(Clarendon Press,1990),p 18.
    ② Ivo D.Duchacek, "Perforated Soverignties:Towards a Typology of New Acto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Hans J.Michelmann & Panayotis Soldatos, Fed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Role of Subnational Units, (Clarendon Press,1990), p18.
    ③ Ivo D.Duchacek, "Perforated Soverignties:Towards a Typology of New Acto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Hans J.Michelmann & Panayotis Soldatos, Fed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Role of Subnational Units, (Clarendon Press,1990),p18.
    ①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②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5-80页。
    ③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28页。
    ④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礼2001年版,第40页。
    ①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29页。
    ②张永斌:《世界主要国家与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考察》,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26页。
    ①薄贵利:《集杖分权与国家兴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②李珍刚:《论跨国地方政府关系的构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69页。
    ③刘其君:《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发展及其政治文化背景》,载《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第25页。
    ④杨小云、邢翠微:《西方国家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种模式及启示》,载《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36页。
    ⑤陈蔚:《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特点及其发展动向》,载《探求》2005年第5期,第49页。
    ⑥张永斌:《世界主要国家与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考察》,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29页。
    ①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②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③卢光盛:《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国际制度分析——以云南、广西为例》,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2期,第35页。
    ④李珍刚:《论跨国地方政府关系的构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72页。
    ①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②Earl. H. Fry,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in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09, American Federalism:The Third Century, May 1990.
    ②李珍刚:《论跨国地方政府关系的构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8卷,第1期,第167页。
    ①陈志敏:《地方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②国外研究中有较多的案例分析,根据研究需要,本文不做介绍。
    ③James Rosenau,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p.6.
    ④James Rosenau,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p.6.
    ⑤James Rosenau, Along the Domestic-foreign fronti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p.25-44.
    ① James Rosenau, "The Relocation of Authority in a Shrinking World",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pril 1992.
    ② James Rosenau,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p.252.
    ③ James. Rosenau,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p.258.
    ④ Jorg Friedrichs, "The Meaning of New Medivalism", i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7, No.4, December 2001, p.476.
    ①张建新:《新中世纪主义一种“后国际”体系观》,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3期,第3页。
    ②保罗·郝斯特、格雷厄姆·汤普森《质疑全球化:国际经济与治理的可能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期。
    ③ Jorg Friedrichs," The Meaning of New Medivalism ",i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7, No.4, December 2001, p.491.
    ① Ivo D.Duchacek,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Subnational Self-Government", in Publius, fall,1984, p5.
    ② Ivo D.Duchacek, "Perforated Soverignties:Towards a Typology of New Acto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Hans J.Michelmann Panayotis Soldatos, Fed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Role of Subnational Units,(Clarendon Press,1990),p 16.
    ③ Panayotis Soldatos, "An Explanatory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Federated States as a Foreign-policy Actors", In Hans J.Michelmann Panayotis Soldatos,Fed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Role of Subnational Units, (Clarendon Press,1990),pp44-48.
    ④Ivo D.Duchacek, The Territorial Dimension Of Politics:Within,Among,and Across Nations,(Westview Press,1986),p219.
    ⑤Ivo D.Duchacek,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Subnational Self-Governmen", in Publius, fall,1984, p5.
    ①Brian Hocking, Localizing Foreign Policy:Non-Central Governments and Multilayered Diplomacy,(St.Martion's Press,1993),pp3-4.
    ②Brian Hocking, Localizing Foreign Policy:Non-Central Governments and Multilayered Diplomacy, (St.Martion's Press,1993), pp3-4.
    ③Brian Hocking, Localizing Foreign Policy:Non-Central Governments and Multilayered Diplomacy, (St.Martion's Press,1993),p30.
    ④Gary Marks and Liesbet Hooghe, "Contrasting Visions of Multi-level Governance", in I.Bache and M.Flinders eds., Multi-level Governanc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p.15.
    ⑤Gary Marks, Liesbet Hooghe, Kermit Blank, "European Integration from the 1980s:State-centric v.Muti-level Governance",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September 1996, pp346-347.
    ⑥Gary Marks, "Structural Policy and Mutilevel Governance in the EC", in Alan W.Cafruny and Glenda GRosenthal eds.. The State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Boulder:Lynne Rienner,1993), p392.
    ① Gary Marks, Liesbet Hooghe, Kermit Blank, European Integration from the 1980s:State-centric v.Muti-level Governance,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September 1996, pp356-371.
    ①大前研一:《民族国家的终结:无国界的世界》,李宛蓉译,台北:立绪文化,2006年,第7页。
    ②大前研一:《民族国家的终结:无国界的世界》,李宛蓉译,台北:立绪文化,2006年,第7页。
    ③大前研一:《民族国家的终结:无国界的世界》,李宛蓉译,台北:立绪文化,2006年,第7页。
    ⑤ Kenichi Ohmae,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the Rise of a Region Economics,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p5.
    ④大前研一:《民族国家的终结:无国界的世界》,李宛蓉译,台北:立绪文化,2006年,第124页。
    ①陈志敏:《地方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①[英]斯蒂芬·霍金、莱昂纳德·蒙洛迪诺《真实世界的‘真实’》,载《环球科学》2010年第11期。
    ②郑永年教授近年来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地力政府从国际化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收益,这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联邦主义”。Zheng Yongnian, De Facto Federalism in China:Reforms and Dynamics of Central Local Relations, (World Scientific,2007).
    ①俞可平:《全球化与新的思维向度和观察角度》,载《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第8页。
    ②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第20页。
    ③秦亚青:《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6页。
    ④秦亚青:《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6页。
    ⑤郁建兴、徐越倩:《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新角色》,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01页。
    ⑥郁建兴、徐越倩:《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新角色》,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97页。
    ①苏长和:《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内变迁与国际体系的关系(1978~2007)》,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第6页。
    ①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心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29页。
    ②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76页。
    ①秦亚青等:《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86页。
    ②王逸舟、谭秀英:《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1页。
    ③王逸舟:《论中国外交转型》,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第64页。
    ①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76-77页。
    ②王逸舟、谭秀英:《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6-7页。
    ①邢悦、詹奕嘉:《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405页。
    ②尽管人们对于是否有国家或国家集团已经强大到了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境地从而对是否形成多极化还有争论,但足从2008年以来的国际经济危机处理过程中可以看出,美国已经不再具有完全的经济政治支配地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③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240页。
    ④王逸舟、谭秀英:《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7页。
    ①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一项研究议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第10页。
    ②张永斌:《世界主要国家与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考察》,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33页。
    ①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275-276页。
    ②张永斌:《世界主要国家与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考察》,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34页。
    ①葛洪义:《地方法制的意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化、制度化问题初探》,载《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第76页。
    ②郑毅:《试论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八大原则》,载《岭南学刊》2010年第5期,第54页。
    ③王秀艳:《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宪法演变》,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171页。
    ①张古斌、张国华:《破冰前行——改革初期的复杂局势与中央高层决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70-279页。
    ②张古斌、张国华:《破冰前行——改革初期的复杂局势与中央高层决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70-279页。
    ①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整理所得。
    ①数据来源:2010年广东省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第15页。
    ②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的地方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30页。
    ①参见2010年商务部有关举办亚欧博览会的会议纪要。
    ①陈迪宇:《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6期,第17页。
    ②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第17页。
    ③陈迪宇:《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6期,第19页。
    ④陈迪宇:《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6期,第17页。
    ①参见:“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载《人民日报》2011年11月30日,第21版。
    ②李玉潭、庞德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地方政府作用》,载《东北亚论坛》1998年第4期,第30页。
    ①发改委就《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答问。
    ①苏长和:《中国地力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第21页。
    ①陈迪宇:《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及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的作用》,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第45页。
    ②陈迪宇:《云南省与“大消公河次区域经济及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的作用》,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第45页。
    ①卢光盛:《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国际制度分析——以云南、广西为例》,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2期,第35页。
    ②江长新:《次国家政府参与国际合作问题研究——以吉林省政府为例》,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月,第80页。
    ③祁怀高:《中国地方政府对中韩建交的影响——以山东省的作用为例》,载《当代韩国》2010年冬季号,第65页。
    ①李珍刚:《论跨国地方政府关系的构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74页。
    ①卢光盛开:《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国际制度分析——以云南、广西为例》,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2期,第35页。
    ①转引自祁怀高:《中国地方政府对中韩建交的影响——以山东省的作用为例》,载《当代韩国》2010年冬季号,第70-71页。
    ②江长新:《次国家政府参与国际合作问题研究——以吉林省政府为例》,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月,第72-74页。
    ①卢光盛:《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国际制度分析——以云南、广西为例》,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2期,第35页。
    ①“上述数据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2011)》、《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整理获得。
    ①参见:《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
    ②参见:《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
    ③参见:《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
    ①参见:《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
    ②参见:第二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决议纪要》,2004年12月10日,加拿大魁北克城。
    ①参见:2004年12月9日韩寓群省长在第二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上的致辞及谈话提纲。
    ②《世世代代的政治——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2006年7月11/12日,上奥州林茨。
    ③《世世代代的政治——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2006年7月11/12日,上奥州林茨。
    ①参见:2006年7月11日韩寓群省长在第三次友好地区领导人会议上的发言。
    ②参见:第四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联合宣言》,2008年8月7日,山东济南。
    ①参见:2008年8月7日姜大明省长在第四次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持辞。
    ②参见:《友城多边机制进行时》,载2008年8月8日《经济导报》。
    ③参见:第五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联合宣言》,2010年9月27-29日,南非开普敦。
    ①参见:2008年8月7日姜大明省长在第四次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持辞。
    ①第二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决议纪要》,2004年12月10,加拿大魁北克城,第3页。
    ①参见:《世世代代的政治——创造可持续的未来足我们共同的责任》,2006年7月11/12日,上奥州林茨。
    ②参见:第四次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联合宣言》,2008年8月7日,山东济南。
    ③参见:《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
    ①参见:“鲁巴合作期待大手笔”,载《大众日报》2005年4月27日。
    ②参见:第四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高端访问”对奥地利上奥州州长约瑟夫·普林格的专访,载《大众日报》2008年8月13日。
    ①参见:《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
    ②参见:《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
    ③参见:《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
    ④参见:《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高(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附件二《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的决议》。
    ①参见:《科技日报》2005年1月4日。
    ②参见:第四次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联合宣言》,2008年8月7日,山东济南。
    ③参见:第四次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联合宣言》,2008年8月7日,山东济南。
    ①参见:《关于“可持续发展”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31日,德国慕尼黑。
    ①参见:《世世代代的政治——创造可持续的未来使我们共同的责任》,2006年7月11/12日,上奥州林茨。
    ①根据《2011中国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②参见:《2011中国统计年鉴》。
    ①苏长和:《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内变迁与国际体系的关系(1978-2007)》,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第11页。
    ②苏长和:《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内变迁与国际体系的关系(1978-2007)》,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第9页。
    ③张金平:《国家“桥头堡”战略与次国家政府外交定位》,载《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12月,第12期,第97页。
    ①张金平:《国家“桥头堡”战略与次国家政府外交定位》,载《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12月,第12期,第97页。
    ①转引自祁怀高:《中国地方政府对中韩建交的影响——以山东省的作用为例》,载《当代韩国》2010年冬季号,第76页。
    ②祁怀高:《中国地方政府对中韩建交的影响——以山东省的作用为例》,载《当代韩国》2010年冬季号,第76页。
    ③吕婷:《改革开放后内陆边疆省级政府在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和方式——以云南省和吉林省为例》,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第12页。
    ④王逸舟:《论中国外交转型》,载《学习与研究》2008年第5期,第65页。
    ①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29页。
    ②陈迪宇:《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及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的作用》,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第37页。
    ③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l期,第32页。
    ①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27页;王逸舟:《论中国外交转型》,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第65页。
    ①杨勇:《中国外交中的地方因素》,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4期,第44页。
    ②苏长和:《圈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27页。
    ①王逸舟:《论中国外交转型》,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第65页。
    ①关于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以及中国国际身份的转型可参见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刘智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2005年外交学院博士论文。
    ②秦亚青等:《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88页。
    ①[美]詹姆士·N·罗西瑙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年版;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
    ①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第10页。
    ①王逸舟:《论中国外交转型》,载《学习与研究》2008年第5期,第65页。
    ①苏长和:《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内变迁与国际体系的关系(1978-2007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第9-10页。
    ①杨勇:《中国外交中的地方因因素》,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4期,第44页。
    ②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32页。
    ③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29页。
    ①王逸舟:《论中国外交转型》,载《学习与研究》2008年第5期,第66页。
    ②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第12页。
    ①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①陈迪宇:《云南省“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及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的作用》,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第36-37页。
    ①苏长和:《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内变迁与国际体系的关系(1978-2007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第13页。
    ②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第21页。
    ①祁怀高:《中国地方政府对中韩建交的影响——以山东省的作用为例》,载《当代韩国》2010年冬季号,第76页。
    ②参见陈志敏:《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172页。
    ①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利与相互依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陈迪宇:《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及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的作用》,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第36页。
    ③苏长和:《中国外交能力分析——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视角》,载《外交评论》2008年8月,第8页。
    ①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29页。
    ② Zheng Yongnian, De Facto Federalism in China:Reforms and Dynamics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2007).
    ③杨勇:《中国外交中的地方因素》,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4期,第45页。
    ④杨勇:《中国外交中的地方因素》,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4期,第46页。
    ⑤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第12页。
    ①贺曲夫:《中国当代省制改革展望》,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299-300页。
    ②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政治学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③陈迪宇:《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及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的作用》,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第48页。
    ①江西元:《试析国际体系结构转型:范式界定、特点与趋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1期,第33页。
    ①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第8页。
    1.薄贵利著:《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岳著:《国际政治学概论(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陈志敏著:《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
    4.贺曲夫著:《中国当代省制改革展望》,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5.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
    6.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著:《政治学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7.邢悦、詹奕嘉著:《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405页。
    8.张占斌、张国华:《破冰前行——改革初期的复杂局势与中央高层决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70-279页。
    1.高尚涛主编:《国际关系中的城市行为体》,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2.秦亚青主编:《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3.王逸舟、谭秀英主编:《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1页。
    4.俞可平主编:《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淼等译:《第三次浪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2.[美]保罗·郝斯特、格雷厄姆·汤普森著,张文成译:《质疑全球化:国际经济与治理的可能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期。
    3.[日]大前研一著,李宛蓉译:《民族国家的终结:无国界的世界》,台北:立绪文化,2006年。
    4.[英]苏珊·斯特兰奇著,肖宏宇、耿协峰议:《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与非国家权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英]艾伦·罗森鲍姆:《分权与地方治理》,载《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1期,第59-62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载《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4页。
    3.陈彩虹:《“全球地方化”:经济全球化的另一种趋势》,载《中国新时代》2006年8月,第26页。
    4.陈迪宇:《试论地方政府在中国与国际组织外交中的作用——以上海市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的具体职能为例》,载复旦大学《若政学者》论文集(2006)。
    5.陈迪宇:《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6期,第17页。
    6.陈蔚:《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特点及其发展动向》,载《探求》2005年第5期,第49页。
    7.陈玉刚:《回到未来——“9.11”后的国际秩序与新中世纪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6期。
    8.陈志敏:《全球多层治理中地方政府与国际组织的相互关系研究》,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6期。
    9.杜运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山东的机遇和挑战》,载《山东经济》2005年,第5期,第71-74.
    10.葛洪义:《地方法制的意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化、制度化问题初探》,载《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第76页。
    11.龚铁英:《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城市——地位、功能及政治走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8期。
    12.郭钊:《次国家政府对国家外交的作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2月。
    13.黄建文:《次国家治理和城市政府治理创新》,载《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4期,第30页。
    14.江长新:《次国家政府参与国际合作问题研究——以吉林省政府为例》,吉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第3页。
    15.蒋奇勇、蒋毅刚、蔡小丰:《广西地方政府国际合作能力建设的路经研究——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思考》,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2卷第2期,第11-16页。
    16.李敏:《中外地方政府国际事务管理体制比较研究》,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7.李伯聪:《浅谈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国际政治的三个阶段》,载《社科纵横》2010年第25卷,第13-17页。
    18.李玉潭、庞德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地方政府作用》,载《东北亚论坛》1998年第4期,第30页。
    19.李珍刚:《论跨国地方政府关系的构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28卷第1期。
    20.刘其君:《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发展及其政治文化背景》,载《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第25页。
    21.刘军:《国内政治、对外政策及其相互影响》,载《国际论坛》2010年第12卷第2期,第23-27页。
    22.卢光盛:《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国际制度分析——以云南、广西为例》,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2期。
    23.吕婷:《改革开放后内陆边疆省级政府在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和方式——以云南省和吉林省为例》,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第12页。
    24.[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治理的现实主义视角》,曹荣湘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5期。
    25.孟桂英:《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消亡》,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05页。
    26.祁怀高:《中国地方政府对中韩建交的影响——以山东省的作用为例》,载《当代韩国》2010年冬季号,第65页。
    27.全洪镇:《东北亚跨国地方间经济合作研究——以中国吉林省,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韩国江原道为主》,吉林大学2009年5月博士论文。
    28.容志:《地方治理结构优化:调节中央地方关系的新思路》,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1卷第6期,第13-20页。
    29.斯蒂芬·霍金、莱昂纳德·蒙洛迪诺:《真实世界的“真实”》,载《环球科学》2010 年第11期。
    30.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一项研究议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第10页。
    31.苏长和:《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32.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第5页。
    33.苏长和:《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内变迁与国际体系的关系(1978-2007)》,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第6页。
    34.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
    35.苏长河:《经济相互依赖及其整治后果》,载《欧洲》1998年第4期。
    36.孙柏瑛:《当代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兴起》,载《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4期。
    37.[美]唐纳德·F·凯特尔:《治理的转型:全球化、分权与政府的作用》,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92页。
    38.[英]托尼·麦克格鲁:《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第38页。
    39.韦文英、孟庆民:《地方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载《改革与战略》2001年第4期。
    40.吴昊、阎涛:《长吉图先导区:探索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新模式》,载《东北亚论坛》第19卷第2期,2010年3月。
    41.王秀艳:《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宪法演变》,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171页。
    42.王逸舟:《论中国外交转型》,载《学习与研究》2008年第5期,第65页。
    43.徐洁:《日本地方政府开展城市间国际合作的考察与研究——以日本横滨市为例》,复旦大学2009年4月硕士论文。
    44.谢守红:《中国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载《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3期,第296-303页。
    45.杨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以广州为个案的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杨勇:《中国外交中的地方因素》,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4期,第45页。
    46.杨小云、邢翠微:《西方国家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种模式及启示》,载《政治学 研究》1999年第2期,第36页。
    47.纳日碧力戈:《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对立统一》,载《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第17-23页。
    48.郁建兴、徐越倩:《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新角色》,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92页。
    49.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第15页。
    50.俞可平:《全球化与新的思维向度和观察角度》,载《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第8页。
    51.俞可平:《全球化是一个合理的悖论》,载《人民日报》2000年4月27日。
    52.俞可平:《全球化的二律背反》,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4期,第12页。
    53.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第20页。
    54.张永斌:《世界主要国家与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考察》,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26页。
    55.张建新:《新中世纪主义一种“后国际”体系观》,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3期,第3页。
    56.张建新:《后现代视野中的国际体系——全球化和新中世纪主义体系观之比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6期。
    57.张金平:《国家“桥头堡”战略与次国家政府外交定位》,载《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第97页。
    58.张鹏:《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地方支持——兼论长三角次区域的地方全球联系与责任》,载《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1期。
    59.郑国光:《“分合论”的世界观和当代世界政治中的权威迁移——解读詹姆斯·罗斯诺的全球治理思想》,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第41页。
    60.郑毅:《试论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八大原则》,载《岭南学刊》2010年第5期,第54页。
    61.郑红莲、郑玉成:《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历史进程及发展前景》,载《延边党校学报》第23卷第4期,2008年12月。
    62.郑雪飞:《试析当前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民族国家定位:一种比较视角》,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5卷第2期,第126-130页。
    63.赵汗青:《地方政府开展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载《职大学报》2010年第3期。
    64.赵光锐:《日本地方自治体的国际化研究》,载《北方经济》2001年第9期,第32-35页。
    65.周毅、凌云志:《广西在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载《经济与社会发展》第3卷第4期,2005年4月。
    1. Aldecoa, F. and Keationg, M. (1999), Paradiplomacy in Action: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Subnational Governments, London:F. Cass.
    2. Bull, H. (2007), The Anarchical Society: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Third Edition),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3. Campbell, T. and Fuhr, H. (2004), Leadership and Innovation in Subnational Government: Case Studies from Latin America. Washington:World Bank.
    4. Duchacek, I.D. (1986), The Territorial Dimension of Politics:Within, Among, and Across Nations. Colorado:Westview Press.
    5. Hocking, B. (1993), Localizing Foreign Policy:Non-Central Governments and Multilayered Diplomacy. New York:St.Martion's Press.
    6. Johnston. R.J.& Pattie.C.J. (1996), Local Government in Local Governance:The 1994-95 Restructuring of Local Government in England. 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7. Kennedy. Paul. (1993), Preparing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Vintage Books.
    8. Loughlin, J. (2007), Subnational Government:The French Experience. Palgrave Macmillan.
    9. Martin, D. (1996), Foreign Economic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f the US states, the Case of Japan, Uiniversiy of Hawaii.
    10. McMillan, S.L(2008), Transforming Statecraft:The Involvement of American State Governments and Governments in U.S Foreign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
    11. Ohmae, K. (1995),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the Rise of a Region Economic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2. Rosenau, J. (1990),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3. Rosenau, J. (1997), Along the Domestic-Foreign Fronti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Zheng.Y. N. (2007), De Facto Federalism in China:Reforms and Dynamics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 Led.
    1. Alexandroff, A.S.& Shorr, D. (2010), "What We Have Learnd:'New Foundations for Global Governanc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alations,5,30-50.
    2. Civin, J. J.,& Fruch, J. Ratifing. (2008), "Kyoto the Local Level:Sovereigntism, Federalisn, and Translocal Orgnizations of Government Acators (TOGAS)", Arizona Law Review.
    3. Denning, B, P.& McCall, J, H. (2000), "The Crosby v. 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94 (4).
    4. Duchacek, I. (1984, Autumn),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Subnational Self-Government", Publius,14 (4),5-31.
    5. Duchacek, I. D., "Perforated Soverignties:Towards a Typology of New Acto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Michelmann, H.J.& Soldatos, P. (ed.), Fed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Role of Subnational Units. Oxford:Clarendon Press.
    6. Friedrichs, J. (2001, December), "The Meaning of New Medivalism",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7(4).
    7. Fry, E.H. (1990),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09, American Federalism:The Third Century,118-127.
    8. Guay, T. (2000), "Government and Global Politics:The Implication of Massachusetts' 'Burma Law'", Loca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15(3).
    9. Howard, P. (2004), "The Growing Role of States in U.S. Foreign Policy:The Case of the State Partnership Program",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5(2),179-196. Jae Ho Chung. (1999), "A Sub-Provincial Recipe of Coastal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Case of Qingdao", The China Quarterly,166,919-952.
    10. Kincaid, J. (1984), "The American Governors in International Affais", Publius:The Journal ofhaiFederalism.14 (4),95-114.
    11. Krahmann, E. (2003), "Regional, and Global Governance:One Phenomenon or Many?" Global Governance,9,323-346.
    12. Marks, G. Hooghe, L. (2004), "Contrasting Visions of Multi-level Governance", in Bache. I.& Flinders, M. eds., Multi-level Governanc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Marks, G, Hooghe, L.,& Blank, K. (1996, September), "European Integration from the 1980s:State-centric v. Muti-level Governance",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346-347.
    14. Marks, G. (1993), "Structural Policy and Mutilevel Governance in the EC", in Cafruny, A.W.,& Rosenthal, G.G. eds., The State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5. O'Riordan, T. (2001),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 Globalism, Localism and Identity:Fresh Perspectives on the Transition to Sustainability. 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16. Rodden, J. (2004, July), "Comparative Federalism and Decentralization on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Comparative Politics.
    17. Rosenau, J. (1992, April), "The Relocation of Authority in a Shrinking World", Comparative Politics.
    18. Salomon, M., Local Governments as Foreign Policy Actors and Global Cities Network-Makers:The Cases of Barcelona and Porto Alegre. http://www.ac.uk/gawc/rb/rb305.html,2010.11.23.
    19. Shrik, S. (1984), "The Domestic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in Kim, S.S.ed., China and the World: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Mao Era. Boulder and London:Westview Press,57-81.
    20. Shuman, M.H. (1992), "Dateline Main Street Courts V. Local Foreign Policies", Foreign Policy,86,158-177.
    21. Soldatos, P (1990), "An Explanatory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Federated States as Foreign-policy Actors", in Michelmann, H.J.& Soldatos, P. (Eds.), Fed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Role of Subnational Units. Oxford:Clarendon Press.
    1.http://www.cifca.org.cn/Web/YouChengTongJi.aspx.
    2.http://www.smelzh.gov.cn/news/show.php?itemid=5489. 3.http://www.gd.gov.cn/govinc/nj 2010/02zz/0206.htm.
    4.http://www.gd.gov.cn/govinc/nj2010/02zz/0206.htm.
    5.http://www.gdfao.gov.cn/yhsz/gxb/200902160010.htm.
    6.http://www.caeexpo.org/notice/3715.jhtml.
    7.http://www.sdfao.gov.cn/col/col39/index.html.
    8.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bl/yhsd/200907/t20090710_4901188.htm.
    9.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bl/yhsd/200907/t20090710_4901188.htm.
    1.《中国统计年鉴(2011)》
    2.2010年广东省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2010年商务部有关举办亚欧博览会的会议纪要。
    4.“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载《人民日报》2011年11月30日,第21版。
    5.发改委就《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答问。
    6.《山东省统计年鉴(2011)》。
    7.《山东区域统计摘要(2011)》。
    8.《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
    9.第二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决议纪要》,2004年12月10日,加拿大魁北克城。
    10.《世世代代的政治——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2006年7月11/12日,上奥州林茨。
    11.第四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联合宣言》,2008年8月7日,山东济南。
    12.第五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联合宣言》,2010年9月27-29日,南非开普敦。
    13.《关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第一次会议联合宣言(2002年1月30日-31日,慕尼黑)》附件二《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的决议》。
    14.2004年12月9日韩寓群省长在第二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上的致辞及谈话提纲。
    15.2006年7月11日韩寓群省长在第三次友好地区领导人会议上的发言。
    16.2008年8月7日姜大明省长在第四次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持辞。
    17.《友城多边机制进行时》,载2008年8月8日《经济导报》。
    18.2008年8月7日姜大明省长在第四次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持辞。
    19.《科技日报》2005年1月4日。
    20.“鲁巴合作期待大手笔”,载《大众日报》2005年4月27日。
    21.第四届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高端访问”对奥地利上奥州州长约瑟夫·普林格的专访,载《大众日报》2008年8月1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