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缘到地缘:春秋战国制度大变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从血缘到地缘的转变为主线,对春秋战国的行政区划制度、土地制度、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指出本选题的意义;其次,概述了过去学者的研究成果;再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最后,从宏观上论述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原因,指出变革是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并分析了制度变革的思想基础——与商周时代的神权相比,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提高,认识到了人自身的价值。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春秋战国行政区划制度的变革。首先分析了制度变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首先要加强公室的力量,所以直属于国君的县和郡诞生,并最终形成郡县制的行政区划组织。土地制度与军事制度的变革都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发生的。为了实现对脱离宗族组织的人民的管理,各国普遍建立了以乡里为主要基层组织的制度。
     第三部分,集中论述了春秋战国土地制度的变革。西周实行的是宗族土地所有制,这与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有密切的关系,实行集体劳动,财产为宗族集体占有,对国、野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从西周晚期开始土地制度发生变化,出现土地交换、租借等现象,经过春秋时期的土地兼并,各国都进行了田制与赋税的改革,国野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了贵族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过渡形态,到了战国则变为国家所有制。
     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了春秋战国军事制度的变革。西周没有常备军,与殷商一样都是临时征集,西六师和殷八师与地域有密切的关系,兵源是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国人也仅限于正卒。春秋各国的改革使国野差别逐渐消失,战国实行普遍征兵制。基于兵源与地缘的关系,军赋与土地关系密切,西周春秋人民个体不直接与国家发生联系,而是通过宗族来承担,到了战国时期则是国家直接向人民征收军赋。车马甲春秋是自备,到了战国则由政府提供。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争霸战争,但在争霸中也存在着兼并,到了战国则变为兼并战争。
     第五部分,主要研究了春秋战国教育制度的变革。西周时期的教育是学在官府,以官为师。西周的学校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不同的阶段。小学的教师主要是保、史职官员,大学的教师主要是师职官员,师既是军事统帅,也是乐官,也是教师,当时的官员文武不分,所以史职类官员也从事大学教育。小学和大学的教育内容也不同。春秋时期,官学开始衰落,私家教育出现。秦统一全国之后,李斯向始皇帝建议“以吏为师”,恢复了西周春秋时期“官学”教育模式。
This article will exploit the systems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land, arms, and education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first part of the essay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firstly, present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me of the essay. Then, the achievements belonging to the old scholars are summarized. Thirdly, the purpose and the method of research are briefly introduced. Finally,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cultural chang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are discussed, indicating that varied elements have been involved in the change and the basis of thoughts a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theocracy of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position of the people in the universe was raised, and they recognized the value of they own.
     The second part mainly studies the change of the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n the perio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Firstly, it analyzes what caused the great change in system is to make the country strong and arms advanced, which must be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To reach the goal to make the country strong and the military advanced, above all, the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some counties and prefectures belonging to the government appeared, which gradually led to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county township, which the systems of land and military were based on and chang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anagement of people from the clan organization, the main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of the system to the village were widely established.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land Institution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Western Zhou Dynasty performed a clan land ownership, which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triarchal enfeoffment of Western Zhou. The collective labor and collective possession, property for families and different management style of the country and wild were implemented. From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land system changed, with land exchange, lease and other phenomena rising. After the annexation of lan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ll the countries carried out a field system and tax reform. So the national differences gradually disappeared, whic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transitional form of the aristocratic land ownership to the Warring States into state ownership.
     Reforms in lan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led to national differences gradually disappearing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egan to perform the universal conscription. Based on manpower and geopolitical relations, the supplies to soldiers were linked to the land. The individual people of the Western Zhou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countries had no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stead, the clan shouldered the responsibility. Then,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country directly asked the people to impose military Fu. Cars were prepared by individual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By the Warring States, they were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wars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ere hegemony wars, with also hegemony in the merger, but wars changed into a merger war in the Warring States.
     The fifth part is the main research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The education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as to learn in the government and served for the government. The schools of Western Zhou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distinct periods, which wer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were called Paul and the history staff officials were faculty division-level officials. The military commanders were also the official music teachers, then officials. Civil and military were not regarded differently, so the history categories officials could also engage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Educational content was different i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education of the official began to decline and the private education came into being. After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unified the country, Li Si suggested "Officials as Teachers" and restored the model "official" education of the Western Zhou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引文
①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②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 张秀平:《揽辔澄清,剥古酬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通史>(1-10卷)评介》,《求是》1997年第12期。
    ④ 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泰山出版社,2003年。
    ⑤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⑥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李瑞兰:《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变迁》,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② 黄中业:《战国变法运动》,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③ 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巴蜀书社1998年。
    ④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 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11年。
    ⑥ 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文史》第28辑,中华书局1985年。
    ⑦ 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4-215页。
    ⑧ 这样的观点可见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二“郡县”;姚鼐《惜抱轩文集》卷二“郡县考”;赵翼《陔余丛考》卷一六“郡县”。
    ⑨ 见王蘧常《秦史·郡县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林剑鸣《秦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41页。
    ① 参见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8页;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1页。
    ② 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禹贡半月刊》第七卷第六、七期合刊,1937年。
    ③ 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中华书局1993年。
    ④ 杨宽:《春秋时期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又见《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⑤ 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又见氏著《中国地方性质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21页。
    ⑥ 姚鼐:《惜抱轩文集》卷二“郡县考”。
    ⑦ 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11年。
    ⑧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第三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⑨ 杨宽:《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发展演变》,《杨宽古史论文选集》。
    ⑩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第三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① 侯志义:《采邑考》,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 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此书原以《周代采邑制度研究》为名由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③ 见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④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1-23页。
    ①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220页。
    ② 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9年,第1-39页。
    ③ 李峰:《西周的政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9页。
    ④ 卜宪群:《周代职官制度与秦汉官僚制度的形成》,《南都学坛》2000年第1期。
    ⑤ 许倬云:《历史分光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9-40页。
    ⑥ 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⑦ 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⑧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⑨ 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⑩ 刘泽华:《南开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① 张金光:《试论秦自商鞅变法以后的土地制度》,《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晁福林:《战国授田制简论》,《中国历史文物》1999年第1期。
    ②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见雷海宗、林同济《文化形态史观·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③ 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④ 罗琨、张永山:《中国军事通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⑤ 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1979年。
    ⑥ 杨宽:《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和“八(?)”及其屯田》,《考古》1964年第8期。
    ⑦ 于省吾:《略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和“八(?)”及其屯田制》,《考古》1964年第3期。
    ⑧ 阎涛:《论春秋时代的军事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和第4期。
    ⑨ 孙作云:《说“豳”在西周时代为北方军事重镇——兼论军监》,《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
    ① 李学勤:《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师”、“八师”》,《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
    ② 赵世超:《西六师、成周八师不是常备军》,《洛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③ 何清谷:《胡服骑射初探》,《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④ 黄绍箕:《中国教育史》,1902年印行。
    ⑤ 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16年。
    ⑥ 毛邦伟编述:《中国教育史》,北平文化学社印行,1932年。
    ⑦ 杨宽:《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学术月刊》1962年第8期。
    ⑧ 林思桐:《西周学校教育中的“射”和“御”》,《体育科学》1984年第4期。
    ⑨ 杨春和、刘志荣:《西周学校教育管窥》,《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⑩ 王龙正、袁俊杰等:《柞伯簋与大射礼及西周教育制度》,《文物》1998年第9期。
    ①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陈垣《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15-716页。
    ① 王夫之:《读通鉴论·绪论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954页。
    ②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108页。
    ③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页。
    ④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制度变革是全方位的,本文选择行政区划制度、土地制度、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这四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进行论述。
    ① 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3页。
    ① 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页。
    ② 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③ 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5-16页。
    ① 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16页。
    ② 转引自田汝康、金冲元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8页。
    ③ 余英时:《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二十一世纪》2000年第4期。
    ① 王国维:《论古今之学术界》,《王国维文集》,燕山出版社1997年。
    ② 邓实:《古学复兴论》,《国粹学报》,第1年第9号,见《影印<国粹学报>旧刊全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年。
    ③ 梁启超:《春秋载记·小序》,见《饮冰室合集》第8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2--3页。
    ④ 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页。
    ① 余英时:《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7页;刘家和:《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古代中国与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3页。
    ③ 刘家和:《论中国古代轴心时期的文明与原始传统的关系》,《古代中国与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6页。
    ① 刘泽华:《洗耳斋文稿》,中华书局2003年,第81页。
    ② 《左传》哀公六年记载,天上有异象发生,楚昭王派人去问周太史,周太史说与王身有关,“若禁之,可移于令尹司马。”昭王答:“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不谷不有不过,天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于是不禁。这一年楚昭王有疾,占卜说是黄河作怪,昭王曰:“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于是不祭。
    ③ 《尚书·金滕》有“予仁若考”,《诗经》中,《郑风·叔于田》有“洵美且仁”,《齐风·卢令》有“其人美且仁”。刘家和认为《尚书》中的“仁”是“佞”的代用字,《诗经》中两个“仁”都是“夷”的代用字。见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第267--269页。
    ① 刘家和:《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古代中国与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 刘家和:《论中国古代轴心时期的文明与原始传统的关系》,《古代中国与世界》,第327页。
    ② 关于孔子与老子谁先谁后,以及《老子》一书的成书问题,本文不做讨论,请参看相关论著。把老子放在孔子之后进行论述,只是遵循目前思想史著作的通例。
    ③ 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30页。
    ④ 王弼本作“道大,天大,地大,王大”。严可均曰:“道大”,各本“道”上有“故”字。“王大”,各本“王”下有“亦”字。谦之案:傅本无“故”字,遂州本无“亦”字,馆本无“故”字“亦”字。又傅、范本“王”作“人”。范应元曰:“人”字,傅奕同古本,河上公本作“王”。观河上公之意,以为王者人中之尊,固有尊君之义,然按后文“人法地”,则古本文义相贯。况人为万物之最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身任斯道,则人实亦大矣。陈柱曰:说文大部“大”下云:“天大,地大,人亦大焉,象人形。”是许君所见作“人亦大”也。段玉裁注云:“老子‘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则段氏本疑亦作“人亦大”也。不然,应申言今本作“王亦大”矣。今据正。人为万物之灵,为天演中最进化之物,故曰“人亦大”。近年出土的简帛本《老子》中,皆作“王”,今从之。
    ①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72页。
    ② 文献中虽然有西周春秋时期关于“性”的记载,但是远没有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可参阅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之第二章和第三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 《墨子·非乐上》。
    ④ 参见陈来:《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三联书店2009年,第77-88页。
    ① 《孟子·滕文公上》。
    ② 《孟子·告子上》。
    ③ 《荀子·王制》。
    ④ 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4页。
    ⑤ 《孟子·告子上》。
    ⑥ 《荀子·性恶》。
    ⑦ 《荀子·劝学》。
    ⑧ 《老子》第六十章。
    ⑨ 《老子》第八十章。
    ⑩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① 《孟子·尽心下》。
    ② 《荀子·大略》。
    ③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④ 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107页
    ⑤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8页。
    ⑥ 《论语·八佾》。
    ①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 《论语·阳货》。
    ③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④ 《论语·宪问》。
    ① 《论语·为政》。
    ② 《论语·学而》。
    ③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④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383-384页。
    ⑤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⑥ 《论语·颜渊》。
    ①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4页。
    ② 《韩非子·显学》。
    ③ 《商君书·慎法》。
    ④ 《韩非子·难二》。
    ⑤ 《韩非子·五蠹》。
    ⑥ 《韩非子·内储说上》。
    ①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3页。
    ② 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三联书店1998年,第278页。
    ③ 李书有:《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学术月刊》1988年第3期。
    ④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6、31-34页;
    ① 李恒全:《论先秦秦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动力问题》,《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② 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续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1页。
    ③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9页。
    ④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①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第1页。
    ② 《国语·郑语》。
    ③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3页。
    ② 《荀子·议兵》。
    ③ 赵鼎新著、夏江旗译:《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页。
    ①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②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0页。
    ③ 费孝通:《论绅士》,费孝通、吴晗编著:《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①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9页。
    ②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82页。
    ③ 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① 管东贵:《从李斯廷议看封建制度的解体》,《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中华书局2010年。
    ②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第2页。
    ① 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中华书局2010年,第134页。
    ② 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
    ③ 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文史》第28辑,中华书局1985年。
    ④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二。
    ⑤ 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文史》第28辑,中华书局1985年。
    ⑥ 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4--215页。
    ① 《说文解字》徐铉注。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③ 林义光:《文源》,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
    ④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第100页。
    ⑤ 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禹贡》卷七,1937年6、7合期。
    ① 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中华书局1993年。
    ② 杨宽:《春秋时期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③ 这样的观点可见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二“郡县”;姚鼐《惜抱轩文集》卷二“郡县考”;赵翼《陔余丛考》卷一六“郡县”。
    ④ 俞樾:《群经平议》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70页。
    ① 周苏平:《春秋时期晋国的县制》,《史学月刊》1986年第2期。
    ②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③ 杨宽:《春秋时期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④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二,见陈垣《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08页。
    ① 参见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8页;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1页。
    ② 参见王蘧常:《秦史》卷一一“郡县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林剑鸣:《秦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第561页。
    ②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8页。
    ① 姚鼐:《惜抱轩文集》卷二《郡县考》,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
    ① 顾颉刚先生认为,齐国的都不止于五个,五都是指北方的五个都。见《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六卷《缓斋杂记》(三),中华书局2011年。
    ② 杨宽:《战国史》(增订本),第299页注2。
    ③ 具体说法参见《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第419-420页。
    ④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孙膑兵法》,文物出版社1975年,第31-32页。
    ⑤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43页。关于这一篇的时代,我们采用了吴荣曾先生的意见,认为大体能反映战国齐国的情况。见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第90页。
    ①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第三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② 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第239页。
    ③ 钱杭:《宗族与宗法的历史特征》,《史林》1991年第2期。
    ①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1页。
    ② 巴新生:《西周伦理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5页。
    ③ 何怀宏:《世袭社会——西周至春秋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1页。
    ④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见《文化形态史观·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240页。
    ① 杨宽:《“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见《古礼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
    ②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146页。
    ③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74--276页。
    ④ 李修松:《立社与分封》,《安徽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⑤ 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4页。
    ①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② 杜正胜:《编户齐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15页。
    ③ 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6页。
    ④ 沈长云、李秀亮:《西周时期‘里’的性质》,《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
    ①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404页。
    ① 梁启超:《管子评传》,《诸子集成》第五集,上海书店1986年,第30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10页。
    ③ 许倬云:《周代都市的发展与商业的发达》,见《求古篇》,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① 俞正燮:《癸巳类稿》,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72页。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 《史记·秦本纪》。
    ④ 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年,第288页。
    ⑤ 下面所有陶文资料皆引自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第284-287、289-291页。
    ① 王恩田:《陶文图录》序,齐鲁书社2006年,第6页。
    ② 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说》,见《李学勤早期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③ 王恩田:《陶文图录》序,齐鲁书社2006年,第7页
    ④ 王恩田:《齐国陶文地名考》,《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① 王恩田:《齐国地名陶文考》,《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② 《鹖冠字》一书成书于战国,出自楚人之手,见孙福喜:《<鹖冠字>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4-156页。
    ①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10页。
    ② 详见陈伟《包山楚简初探》第四章《名籍与身份》,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③ 陈伟:《包山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11页。
    ①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中华书局1984年。
    ② 谭嗣同:《仁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96页。
    ①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1-23页。
    ② 李峰:《青铜铭文中所见的“官署”及西周政府的行政制度》,见陈致主编《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上古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0页。
    ③ 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9年,第4页。
    ④ 许倬云:《西周史》第七章《西周政府组织》,三联书店2001年;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90-396页。
    ⑤ 晁福林:《论周代卿权》,《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① 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② 焦循:《孟子正义》卷二,中华书局1987年。
    ③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①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311页。
    ②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第168页。
    ③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④ 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5页。
    ①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332页。
    ② 洪亮吉:《洪亮吉集》第三册,中华书局2001年点校本,第989~990页。
    ① 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第17辑,第4页。
    ② 田昌五也认为西周土地为宗族土地所有制,见臧知非《田昌五先生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①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 参见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第三章第二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③ 《殷契粹编》1299。
    ④ 张政娘:《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
    ① 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中原文物》1995年3期。
    ②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发掘队:《山东平阴朱家桥殷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2期。
    ① 参见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第三章第二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 有说为二人共踏一耒的;有说为二人各踏一耒并耕的;有说为一人推之,一人引之的;也有说为集体合耕的。
    ③ 李修松:《简析周代的亩与田》,《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④ 《礼记·祭义》。
    ①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73--74页。
    ② 侯志义:《采邑考》,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6页。
    ① 蒙文通:《孔子和今文学家》,《经史抉原》,巴蜀书社1987年;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55-60页。
    ② 徐喜辰:《西周的公社及其相关问题》,《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
    ③ 林剑鸣:《秦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 徐中舒:《试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四川大学学报》1955年第2期。
    ⑤ 林甘泉:《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模式》,《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4期。
    ①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0-131页。
    ② 《左传》襄公四年魏绛语。
    ①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2页。
    ② 《左传》桓公七年。
    ③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④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⑤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93页。
    ① 陈振中:《青铜生产工具与中国奴隶制社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74页。
    ② 《春秋大事表》卷十二序。
    ③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64页。
    ① 马持盈:《中国经济史》第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第138页。
    ② 《管子·乘马》中“补下壤之虚”,虚原作众。俞樾在《诸子平议》中说:“众字不可通,疑本作‘补下壤之虚’。虚与满相对。《国蓄篇》曰‘万物之满虚。’又曰:‘守岁之满虚。’并其证也。”俞说可从,今从之。
    ① 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98、99页。
    ① 惠士奇:《礼说·遂人上地中地下地》条,皇清经解本。
    ②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38页。
    ① 田昌五:《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问题》,见《华夏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71页。
    ② 田昌五:《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问题》,见《华夏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77页。
    ③ 《论语·季氏》。
    ④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① [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卷十一,巴蜀书社2008年。
    ① 晁福林:《论“初税亩”》,《文史哲》1999年第6期。
    ② 《春秋》哀公十二年。
    ①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0-131页。
    ② 刘家和:《关于蒍掩庀赋》,《江汉论坛》1984年3期。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107页。
    ① 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部分“鸠薮泽”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② [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巴蜀书社2008年。
    ③ 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42页。
    ④ 刘家和:《关于蒍掩庀赋》,《江汉论坛》1984年3期。
    ① 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
    ②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004页。
    ③ 《左传》昭公四年。
    ① 晁福林:《战国授田制简论》,《中国历史文物》1999年第1期。
    ① 《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第1766页。
    ① 李解民:《开阡陌辨正》,《文史》第十一辑,中华书局1981年,第57页。
    ② 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文物》1982年第1期。
    ③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数纪》,中华书局1981年。
    ① 《云梦秦简释文(二)》,《文物》1976年第7期。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唾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22页。
    ③ 关于银雀山汉简《田法》等篇的时代和性质,专家或谓断定其为战国时期齐国的作品证据薄弱,吴荣曾先生指出:“《田法》非官府的法规或指令性文件,而是属于百家之言的作品,其内容不免带有一定的假想成分,但大体上仍以当时实际情况为基干,所以对于恢复战国时局部历史起初面貌还是很有用处的,……如参以其他文献材料来看,《田法》所说的受田情况大体上符合当时历史的实际。”吴先生所说可信,今据以讨论战国时期授田制的情况。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第90页。
    ④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一),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46页。
    ⑤ 胡家聪:《管子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28页。
    ⑥ 《史记·商君列传》。
    ①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222页。
    ② 晁福林:《战国授田制简论》,《中国历史文物》1999年第1期。
    ③ 《管子·海王》。
    ④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249页。
    ⑤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209页。
    ①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一卷(先秦两汉部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06页。
    ② 《孟子·梁惠王上》。
    ③ 参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41-42页。
    ①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二四七号)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65、166页。
    ②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二四七号)竹简》,第176页。
    ①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二四七号)竹简》,第177-178、179页。
    ②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二四七号)竹简》,第165-166、168页。
    ①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35页,第43页。在该书第894页还有这样的表述:“战争只不过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而绝不是什么独立的东西”,“战争无非是政治交往用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①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于省吾:《略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和“八(?)”及其屯田制》,《考古》1964年第3期;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32页。
    ② 林沄:《商代兵制管窥》,《吉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赵世超:《西六师、成周八师不是常备军》,《洛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③ 林法:《商代兵制管窥》,《吉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④ 林法:《商代兵制管窥》,《吉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①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46--2547页。
    ② 赵世超:《西六师、成周八师不是常备军》,《洛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① 杨宽:《论西周金文中六(?)八(?)和乡遂制度的关系》,《考古》1964年第8期。
    ② 赵世超:《西六师、成周八师不是常备军》,《洛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③ 张政烺:《中国古代的十进制氏族组织》,见张政娘《甲骨金文与商周史研究》,中华书局2012年,第95页。
    ④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第二章第二节《野中居民成分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
    ① 李学勤:《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师”、“八师”》,《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
    ②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③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① 赵世超:《西六师、成周八师不是常备军》,《洛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②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③ 《左传》成公十六年。
    ④ 《左传》宣公十二年。
    ⑤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⑥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⑦ 《左传》成公十六年。
    ⑧ 《左传》宣公十七年。
    ⑨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⑩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见《文化形态史观·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10年,第194页。
    ① 沈长云、李秀亮:《西周时期“里”的性质》,《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
    ② 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司马法非周制说》,皇清经解续编本。
    ③ 江永:《群经补义》,皇清经解本。
    ① 《管子·小匡》。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363页。
    ① 杜正胜:《编户齐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51页。
    ② 蒙文通:《孔子和今文学》,见《经学抉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③ 徐中舒:《左传注》,中华书局1963年,第52页。
    ④ 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31-132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74页。
    ② 杜正胜:《编户齐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58页。
    ③ 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33--134页。
    ④ 杜正胜:《编户齐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53--54页。
    ① 李学勤:《<齐语>与<小匡>》,《清华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又见《古文献论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①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6、7页。
    ②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③ 《史记·魏公子列传》。
    ①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45页。
    ③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见《文化形态史观·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10年,第216页。
    ① 《后汉书·西羌传》。
    ② 以上三位先生之意见均见《山东高青县陈庄西周遗址笔谈》,《考古》2011年第2期。
    ③ 《左传》庄公十六年。
    ④ 《左传》闵公元年。
    ⑤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① 黑光:《西安市郊发现秦国杜虎符》,《文物》1979年第9期。
    ② 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1979年,第68页。
    ③ 《诗经·鲁颂·閟宫》郑玄笺。
    ① 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1979年,第8页。
    ② 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1979年,第25页。
    ③ 《左传》隐公九年。
    ④ 《左传》昭公元年。
    ⑤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九。
    ⑥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20页。
    ① 顾炎武:《日知录》,第二十九条“骑”。
    ② 何清谷:《胡服骑射初探》,《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① 《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引《司马法》。
    ② 《诗经·小雅·信南山》孔颖达疏引《左传》成公元年服虔注引《司马法》。
    ③ 钱穆:《春秋车战不随徒卒考》,见《读史随札》,九州出版社2011年。
    ① 王贵民:《试论贡、赋、税的早期历史》,《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① 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773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377页。
    ③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④ 《左传》宣公十二年。
    ⑤ 《左传》宣公十七年。
    ⑥ 《左传》昭公十七年。
    ① 《左传》定公四年。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378页。
    ③ 李学勤:《<管子>“乘马”释义》,《管子学刊》1989年第1期。
    ① 陈建樑:《春秋时期两种军赋性质的检讨》,《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4期。
    ②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竹书<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文物》1985年第4期。
    ① 李瑞兰:《商鞅变法中的赋税改革》,《南开学报》1981年第6期。
    ② 林剑鸣:《秦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4页。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十四《丘甲田赋论》,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② 俞正燮:《癸巳类稿》卷二《作丘甲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③ 《尚书·费誓》的写作时间,《史记·鲁世家》认为作于管蔡之乱时;孔传认为作于周公归政的第二年;曾运乾《尚书正读》认为作于成王元年。无论那种说法,都属西周初年。
    ④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546--2547页。
    ⑤ 赵世超:《西六师、成周八师不是常备军》,《洛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⑥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71页。
    ① 陈怀邦:《金文丛考三则》,《文物》1964年第2期。
    ② 陈怀邦:《金文丛考三则》,《文物》1964年第2期。
    ③ 黄盛璋:《关于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博物馆所藏三晋兵器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91年第1期。
    ④ 见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8年,第77--168页。
    ⑤ 蔡运章、杨海钦:《十一年皋落戈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91年第5期。
    ①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34页。
    ② 《国语·齐语》。
    ③ 《左传》昭公四年。
    ④ 《左传》哀公二年。
    ⑤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⑥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① 《史记·苏秦列传》。
    ②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页。
    ③ 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610页。
    ① 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2页。
    ① 雷海宗:《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见雷海宗、林同济《文化形态史观·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198页。
    ① 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第660页。
    ② 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12页。
    ① 张文儒:《中国兵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5页。
    ② 刘仲平:《司马法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页。
    ① 刘仲平:《司马法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页。
    ② 《左传》僖公四年。
    ③ 《司马法·仁本》,见刘仲平《司马法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页。
    ④ 《孟子·滕文公下》。
    ⑤ 《左传》昭公十三年。
    ⑥ 《论语·尧曰》。
    ①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50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
    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第995页,
    ②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49-50页。
    ① 《国语·周语上》。
    ② 《国语·鲁语上》。
    ③ 王充:《论衡·儒增》,见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360页。
    ① 黄绍箕:《中国教育史》卷四,1902年版,第2--4页。
    ② 杨宽:《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学术月刊》1962年第8期。
    ③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二),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④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二),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49页。
    ①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第168-170页。
    ① 毛礼锐:《虞夏商周学校传说初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
    ② 胡士莹:《周代教育之研究》,《史地学报》第3卷,第1-2期合刊,1924年5-6月。
    ① 朱启新:《从铜器铭文看西周教育》,《教育研究》1984年第3期。
    ② 毛奇龄:《学校问》,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第1-2页。
    ③ 《春秋公羊传注疏》,第16卷,《十三经注疏》(下),第2287页。
    ① 杨宽:《西周中央政权机构剖析》,《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①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第596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二),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③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三卷,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59页。
    ④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史征》,第368页。
    ⑤ 许倬云:《西周史》(增订本),三联书店2001年,第224页。
    ⑥ 李俨、杜石然;《中国古代数学简史》上册,中华书局1963年,第9页。
    ⑦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第44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②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4页。
    ③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94页;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81页。
    ① 王龙正等:《新发现的柞伯簋及其铭文考释》,《文物》1998年第9期。
    ② 见杨宽《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引闻一多《古典新义·大丰簋考释》。
    ③ 郭沫若:《辅师嫠簋考释》,《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
    ① 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第256页。
    ② 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第257--260页。
    ③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89页。
    ①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职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4-6页。
    ②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第358页。
    ① 首阳斋、上海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首阳吉金——胡盈莹范季融藏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② 高婧聪:《首阳斋藏套器与西周宗法社会的贵族教育》,《历史与文物》2012年第2期。
    ③ 参见高婧聪《首阳斋藏套器与西周宗法社会的贵族教育》一文。
    ① 张瑞璠:《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2页。
    ② 李亚农:《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17页。
    ③ 杨宽:《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
    ① 张瑞璠:《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② 张富祥:《从王官文化到儒家学说——关于儒家起源问题的推索和思考》,《孔子研究》1997年第1期。
    ① 参见王越文《论先秦私人讲学之风,不始自孔子》,《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1949-1980)》,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② 《淮南子·要略》。
    [1][汉]毛亨传,郑玄笺.毛诗[M].(《汉魏古注十三经》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
    [2][汉]郑玄.周礼注[M].(《汉魏古注十三经》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
    [3][汉]郑玄.礼记注[M].(《汉魏古注十三经》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唐]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唐]孔颖达.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唐]贾公彦.仪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宋]邢昺.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元]陈澔.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清]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7][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8][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清]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0][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1][清]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2][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3][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4][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6][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7]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8]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9]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0]高亨.商君书注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1]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4]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5]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36]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简称《合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简称《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王恩田.陶文图录[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6]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7]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
    [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7]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8]杜正胜.周代城邦[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9]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10]杜正胜.编户齐民[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2]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3]管东贵.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4]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5]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7]侯志义.采邑考[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
    [18]黄中业.战国变法运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19]劳榦.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0]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李零.李零自选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2]李家浩.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3]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4]李瑞兰.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变迁[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25]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6]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7]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8]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0]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1]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2]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33]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4]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10.
    [35]缪文远.战国史系年辑证[M].成都:巴蜀书社,1997.
    [36]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M].成都:巴蜀书社,1998.
    [37]齐思和.中国史探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8]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39]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0]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1]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2]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43]徐中舒.川大史学·徐中舒卷[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4]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45]徐中舒.先秦史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46]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7]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8]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9]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0]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2]张政娘.甲骨金文与商周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3]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夏江旗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
    [54]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55]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6]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卜宪群.周代职官制度与秦汉官僚制度的形成[J].南都学坛,2000年第1期.
    [2]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J].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蔡运章、杨海钦.十一年皋落戈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1991年第5期.
    [4]晁福林.论周代卿权[J].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5]晁福林.论“初税亩”[J].文史哲,1999年第6期.
    [6]晁福林.战国授田制简论[J].中国历史文物,1999年第1期.
    [7]陈怀邦.金文丛考三则[J].文物,1964年第2期.
    [8]陈建樑.春秋时期两种军赋性质的检讨[J].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4期。
    [9]高婧聪.首阳斋藏套器与西周宗法社会的贵族教育[J].历史与文物,2012年第2期.
    [10]龚留柱.汉匈奴冲突的再审视[J].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
    [11]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县[J].禹贡,卷七,1937年6、7合期。
    [12]郝铁川.论春秋官制的演变[J].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1期。
    [13]黑光.西安市郊发现秦国杜虎符[J].文物,1979年第9期。
    [14]何清谷.胡服骑射初探[J].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15]胡士莹.周代教育之研究[J].史地学报,第3卷,第1--2期合刊,1924年5 -6月。
    [16]黄盛璋.关于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博物馆所藏三晋兵器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1991年第1期;
    [17]黄盛璋.卫盉、鼎中“贮”与“贮田”及其牵涉的西周田制问题[J].文物,1981年第9期。
    [18]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J].文史.第28辑,中华书局1985年。
    [19]李瑞兰.商鞅变法中的赋税改革[J].南开学报,1981年第6期.
    李书有.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J].学术月刊,1988年第3期.
    [20]李修松.立社与分封[J].安徽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21]李修松.简析周代的亩与田[J].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22]李学勤.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师”、“八师”[J].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
    [23]李学勤.《齐语》与《小匡》[J].清华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24]李学勤.《管子》“乘马”释义[J].管子学刊,1989年第1期.
    [25]李学勤.山东高青县陈庄西周遗址笔谈[J].考古,2011年第2期.
    [26]林沄.从五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J].古文字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
    [27]林沄.商代兵制管窥[J].吉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28]林甘泉.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模式[J].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4期.
    [29]林甘泉.对西周土地关系的几点认识[J].文物,1976年第5期.
    [30]刘家和.关于蒍掩庀赋[J].江汉论坛,1984年3期.
    [31]毛礼锐.虞夏商周学校传说初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
    [32]钱杭.宗族与宗法的历史特征[J].史林,1991年第2期.
    [33]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J].文史,第17辑.
    [34]沈长云、李秀亮.西周时期‘里’的性质[J].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
    [35]唐兰.中国古代社会使用青铜农器问题的初步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总第二期,1960年.
    [36]唐兰.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铜器铭文的译文和注释[J].文物,1976年第5期.
    [37]王恩田.齐国陶文地名考[J].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38]王贵民.试论贡、赋、税的早期历史[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39]徐喜辰.西周的公社及其相关问题[J].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
    [40]徐中舒.试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J].四川大学学报,1955年第2期.
    [41]杨宽.春秋时期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J].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42]杨宽.论西周金文中六自八自和乡遂制度的关系[J].考古,1964年第8期.
    [43]杨宽.西周中央政权机构剖析[J].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44]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J].文物,1982年第1期.
    [45]于省吾.略论西周金文中的“六自”和“八自”及其屯田制[J].考古,1964年第3期.
    [46]余英时.轴心图片和礼乐传统[J].二十一世纪,2000年第4期.
    [47]张鸣.家族架构与公司架构——关于“封建制”和“郡县制”的思考[J].读书,2006年第5期.
    [48]张富祥.从王官文化到儒家学说——关于儒家起源问题的推索和思考[J].孔子研究,1997年第1期.
    [49]张政娘.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J].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
    [50]赵光贤.从裘卫诸器铭看西周的土地交易[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6期.
    [51]赵世超.西六师、成周八师不是常备军[J].洛阳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52]赵世超.战国时期家长制家庭公社的衰落和演变[J].史学月刊,1983年第4期.
    [53]郑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J].中原文物,1995年3期.
    [54]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
    [55]朱启新.从铜器铭文看西周教育[J].教育研究,198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