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中央官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古代中央官学正式建制始于汉武帝置博士弟子员,在长安设立太学。此后,中央官学随着历代政治文化的统治形势不断演变和发展,期间又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转型与改革。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族开始到忽必烈立国中原再到元代诸帝继承大统,元代中央官学上承唐宋以来的发展余绪,又因蒙古统治者夹杂着草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民族性,加之元代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和教育思想与前代相比也是有所不同的。元世祖“附会汉法”的治国策略对以后元代诸帝的教育思想均有所影响,有元一代统治者的汉化程度亦不断加深。正是在这样一种政治背景和文化教育思想影响下,元代中央官学循着传统而又独具特色的轨迹发展。
     元代中央官学形成了三所国子监和三所国子学并立的办学模式,其创办的原因与发展的情况,呈现出了元代教育的独特面貌。而从元代中央官学的管理和办学思路上看,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元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明清官学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元代中央官学对元代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及地方学校教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促成了理学的官学化。但是元代中央官学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也是不可忽略的。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 of ancient Chinese formal institution began setting doctor disciple member in Emperor Wu, established supreme college in Chang’an. Since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 with the rule and situation of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e, and experienced different degree of transformation and reform. Form Genghis Khan unified Mongolia tribes to Kublai Khan establish state in Central Plains and then other Yuan dynasty emperor inherited reigns of pow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 of Yuan Dynasty inherit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since the Tang-Song period, because of the nationality of Mongolian ruler with grassland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the governing strategy and the education thought of Yuan Dynasty is different to previous dynasties. Kublai Khan take "Han method" of wildly governing strategy deeply affecting the education thought of other Yuan Dynasty emperor, chinesization of Yuan Dynasty rulers deeper and deeper. In such a polit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education ideolog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 of Yuan Dynasty with the traditional central authority and unique track developed.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 of Yuan Dynasty were three Imperial Colleges and three Imperial academies coexisting, its reason and situation of established, shows the Yuan Dynasty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The management and school-running thought of Yuan dynasty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 were some expressions, which ancient Chines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Yuan dynasty had undergone some changes, and had produced certain effect to Ming-Qing government school educa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 of Yuan Dynasty play a positive role to Yuan Dynasty’s multi-national culture confluence and local school education, and had contributed to Neo-Confucianism in the office-oriented education. But the flaws and insufficiency of Central Government School of Yuan Dynasty can not be ignored.
引文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55页。
    ①(清)朱彬:《十三经清人注疏·礼记训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45页。
    ②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年第4期。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48《翟酺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606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6《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58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547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547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卷2《魏书·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8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42《魏书·许慈传》,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023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53《礼十三沿革十三吉礼十二·大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465页。
    ④(梁)萧子显:《南齐书》卷9《礼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45页。
    
    ①(梁)沈约:《宋书》卷14《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62-363页。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1《学校考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90-391。
    ③(梁)沈约:《宋书》卷93《隐逸·雷次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293-2294页。
    ④(唐)李延寿:《南史》卷71《儒林列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730页。
    ①(唐)李百药:《北齐书》卷6《孝昭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82页。
    ②(唐)魏征:《隋书》卷27《百官志中》,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757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27《职官九》,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64页。
    ④(唐)魏征:《隋书》卷28《百官志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793页。
    ⑤(唐)魏征:《隋书》卷28《百官志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798-799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2《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785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159-1160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4《礼仪志四》,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921页。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1《学校考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94页。
    
    ①周宝荣:《试论宋代教育的“平民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②(元)脱脱:《宋史》卷157《选举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658页。
    ③参见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95页。
    ①那顺巴图:《成吉思汗的教育思想》,《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1期。
    ①(宋)彭大雅撰,徐霆疏证,王国维笺:《王国维遗书·黑鞑事略》(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页。
    ③(明)宋濂:《元史》卷124《塔塔统阿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048页。
    ④(明)宋濂:《元史》卷124《哈剌亦哈赤北鲁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046页。
    ⑤陈宗权:《成吉思汗伦理思想探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①(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17页。
    ①(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29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32页。
    ③(元)熊梦祥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7页。
    ④(元)熊梦祥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7页。
    ①参见萧启庆:《大蒙古国的国子学——兼论蒙汉著英涵化的滥觞与儒道势力的消长》,收于《蒙元史新研》,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②(元)熊梦祥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8页。
    ③(元)苏天爵:《元文类》卷57《元故领中书耶律楚材公神道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①(法)勒内·格鲁赛:《草原帝国》,黎荔、冯京瑶、李丹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66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4《世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7页。
    ③参见萧启庆:《忽必烈“潜邸旧侣”考》,收于《元代史新探》,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
    ④(元)郝经:《陵川集》卷37《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文渊阁四库全书1192),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19页。
    ①(元)郝经:《陵川集》卷32《立政议》(文渊阁四库全书1192),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62页。
    ①(元)许衡:《鲁斋遗书》卷7《时务五事》(文渊阁四库全书119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93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4《世祖本纪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7页。
    ③(明)宋濂:《元史》卷4《世祖本纪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8页。
    ④(明)宋濂:《元史》卷4《世祖本纪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2页。
     ①(明)宋濂:《元史》卷202《释老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518页。
    ①(明)宋濂:《元史》卷175《李孟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084-4085页。
    
    ①(元)马祖常:《石田文集》卷9《送李公敏之官序》(文渊阁四库全书1206),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90页。
    ②虞集:《道园学古录》卷3《题东平王与盛熙明手卷》,上海:上海中华书局,第34页。
    ①(明)宋濂:《元史》卷34《文宗本纪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51页。
    ②(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3页。
    ③(明)宋濂:《元史》卷38《文宗本纪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820页。
    ④展龙:《元顺帝时期士人政策述论》,《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①(明)宋濂:《元史》卷7《世祖纪四》,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4页。
    ②(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8《左丞许文正公》,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83页。
    ③(明)宋濂:《元史》卷7《世祖纪四》,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6页。
    ④(明)宋濂:《元史》卷115《裕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888页。
    ⑤(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8《左丞许文正公》,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1页。
    ⑥(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11《书王赞善家传后》,上海:上海中华书局,第91页。
    ①(明)宋濂:《元史》卷202《释老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518页。
    ②《元典章》卷31《礼部卷之四·学校一·蒙古学》,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469页。
    ③《元典章》卷31《礼部卷之四·学校一·蒙古学》,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468页。
    ④(明)宋濂:《元史》卷6《世祖纪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6页。
    
    ①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卷5《学令·亦思替非文书》,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0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28页。
    ③(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29页。
    
    ①特格舍:《元代国子学与国子监初探——兼评〈辞海〉教育、心理分册对它的解释》,《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3期。
    ②(明)宋濂:《元史》卷87《百官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91页。
    ①王风雷:《元代的蒙古国子学和蒙古国子监》,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②(明)宋濂:《元史》卷14《世祖纪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96-297页。
    ③(元)苏天爵:《元文类》卷18《贾侯修庙学颂》(文渊阁四库全书1367),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17-218页。
    ④参见(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志一·学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①(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志一·学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30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35《文宗四》,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86页。
    ③(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28页。
    ④(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27-2028页。
    
    ①(明)宋濂:《元史》卷87《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92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85《百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36页。
    ①《元典章》卷2《圣政卷之一·兴学校》,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47-48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218《英宗纪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20页。
    ③(明)宋濂:《元史》卷87《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90页。
    ④(明)宋濂:《元史》卷8《世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65页。
    ⑤(明)宋濂:《元史》卷87《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90页。
    ①(元)黄溍:《金华文集》卷7下《翰林国史院题名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9),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43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87《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190页。
    
    ①(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5《送李扩序》,上海:上海中华书局,第51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163《张德辉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823页。
    ①(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8《左丞许文正公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68页。
    ②(元)许衡:《鲁斋遗书》卷1《语录上》(文渊阁四库全书119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85页。
    ③(元)许衡:《鲁斋遗书》卷7《时务五事》(文渊阁四库全书119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93页。
    ①(元)欧阳玄:《圭斋文集》卷9《许衡神道碑》(文渊阁四库全书1210),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74页。
    ②(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7《耶律文正公神道碑铭》,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02页。
    ①(元)吴澄:《吴文正集》卷1《吴文正年谱》(文渊阁四库全书1197),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页。
    ①(明)宋濂:《元史》卷202《释老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518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81《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28页。
    ③李治安:《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考述》,《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
    ①胡务:《元代庙学的兴建与繁荣》,《元史论丛》第6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②(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36《南康路都昌县重修儒学记》,上海:上海中华书局,第251页。
    ③(元)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7上《义乌县学明伦堂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9),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24页。
    ④韩志远:《元代私学初探》,《元史论丛》第9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⑤彭茵:《元末文人隐于教业现象》,《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⑥(元)郑玉:《师山集》卷5《遗文》(文渊阁四库全书1217),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96页。
    ⑦(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17《横渠学案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664页。
    ①(宋)谢枋得:《叠山集》卷6《程汉翁诗序》,转引自韩儒林:《元朝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年,第342页。
    ①(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6《济阳文会序》,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9页。
    ①参见萧启庆:《元代四大蒙古家族》,《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
    ②(明)宋濂:《元史》卷83《选举三·铨法中》,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059页。
    ③(明)宋濂:《元史》卷134《秃忽鲁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251页。
    ④(明)宋濂:《元史》卷140《铁木儿塔识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374页。
    ①(明)宋濂:《元史》卷143《巙巙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415-3416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144《月鲁帖木儿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434页。
    ③(元)吴师道:《礼部集》卷19《国学策问四十道》(文渊阁四库全书1212),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74页。
    ④(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19《倪行简墓志铭》,上海:上海中华书局,第145页。
    ⑤(明)宋濂:《元史》卷92《百官志八·选举附录》,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344页。
    
    ①(元)叶子奇:《草木子》卷3上《克谨篇》,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9、55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158《许衡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728页。
    ③(明)宋濂:《元史》卷174《耶律有尚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064页。
    1.(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
    2.(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03.
    4.(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
    5.(元)郝经.陵川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6.(元)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7.(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
    8.(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
    9.(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
    10.(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元)马祖常.石田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1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
    13.(元)欧阳玄.圭斋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14.(宋)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15.(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
    16.(元)苏天爵.元文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7.(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北京:中华书局,1996.
    18.(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
    19.(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
    20.(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
    21.(元)吴澄.吴文正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22.(元)吴师道.礼部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23.(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
    24.(元)熊梦祥.析津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25.(元)许衡.鲁斋遗书.北京: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
    26.(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27.(元)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
    28.(元)佚名.通制条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29.(元)佚名.元典章.北京:中国书店,1990.
    30.(元)虞集.道园学古录.上海:上海中华书局影印元刊本
    31.(清)朱彬.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6.
    1.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程方平.辽金元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3.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韩儒林.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6.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通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7.邱树森.元朝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8.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9.王建军.元代国子监研究.澳门:澳亚周刊出版社,2003.
    10.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上、下).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波斯)拉施特.史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2.(波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13.(法)勒内·格鲁赛.草原帝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卜照晶.蒙元时期汉族士子在蒙汉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的作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蔡春娟.元代的蒙古字学.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
    3.陈巴特尔.蒙古民族高等教育演变的历史轨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陈广恩.许衡与元初蒙古、色目生员之培养.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杜钢.试论元代“遵用汉法”的文教政策与教育措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7期.
    6.胡克森.西晋国子学建立原因初探.晋阳学刊.2003年第6期.
    7.胡务.元代庙学的兴建与繁荣.元史论丛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8.高慧斌.南朝中央官学探微.殷都学刊.2006年第4期.
    9.黄新宪.对元代教育的重新认识和评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10.兰婷,孙运来.金代女真教育制度.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
    11.李瑞杰.元代国子学的评价.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4期.
    12.李治安.元初华夷正统观念的演进与汉族文人仕蒙.学术月刊.2004年第4期.
    13.李治安.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考述.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4.刘永海.试论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对儒政策.冀东学刊.1996年第3期.
    15.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年第4期.
    16.那森巴图.忽必烈与蒙古古代教育.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17.那森巴图.成吉思汗教育思想.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1期.
    18.宁欣,张天虹.汉唐时期中央官学的演变与社会流动.河北学刊.2003年第4期.
    19.彭茵.元末文人隐于教业现象探.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0.秦新林.元代的民族语言学校及其历史作用.殷都学刊.1999年第4期.
    21.申友良.论忽必烈与儒士关系的转变.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22.盛险峰.五代官学考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3.特格舍.元代国子学与国子监初探——兼评《辞海》教育、心里分册对它的解释.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
    24.特格舍.元朝蒙古族教育概况.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第6期.
    25.王风雷.元代的儒学教师.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26.王风雷.元代的蒙古国子学和蒙古国子监.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27.王风雷.元代的国子祭酒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28.王风雷.补论元代科举中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9.王岗.元代大都国子监学述略.元史论丛第8辑.江西教育出版2001年.
    30.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31.吴彩霞.汉族儒士:元代政治中的边缘人.殷都学刊.2001年第4期.
    32.吴霓.元代教学实践述论.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第1期.
    33.徐黎丽.忽必烈的人才观.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
    34.徐黎丽.略论元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点.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35.许佳君.元代蒙古族儒士大夫的宦途.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6.阎秋凤.许衡在元代理学官学化中的地位.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7.姚继荣.略论元朝仕进制度中的民族歧视政策.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38.袁冀.元代之国子学.元史研究论集.1974年.
    39.杨树勇.元代教育的几个特点.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40.展龙.元顺帝时期士人政策述论.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41.展龙.试论元末汉族士大夫的民族认同意识.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6期.
    42.张宪华.北魏官学初探.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43.张羽琼.论唐代官学.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44.周宝荣.试论宋代教育的“平民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