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担任党中央领导工作,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始终坚持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陈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对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陈云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和主客条件。第二部分本文以历史时间为纵轴,将陈云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论述了陈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陈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的历程。第三部分本文主要从经济、党建、文化、哲学等方面对陈云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进行科学归纳和评述,进而论述了本文的第四部分,陈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留下的现实启示:科学分析和全面把握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陈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是陈云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对于今天继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Chen Yun w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entral collective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ince from the 20th century 30's,he hasto hold the post of the Central Party Committee leadership work,and has led thepeople experienced three important historical periods in China,That’s the revolutionperiod,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period. Hepersisted and sticked to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Marxism with the concretepractice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Creatively led the revolutionstruggle,the economy construction and the party construction. So it was very useful tostudy Chen Yun’s exploration on Marxism adapted to Chinese conditions deeply andsystematically. Through it we can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Marxism theory.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rationale and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 of Chen Yun’s exploration on Marxism adapted toChinese conditions. The second part taks the historical time as the ordinate axes, the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of adversity,introducing separately in theperiod of the Agrarian Revolutationary Wad,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and warof liberation time, new China early years of the new nation and Reform and openpolicy time. And it is main about Chen Yun’s thoughts’seed,the formation,thedevelopment and the deepening of Marxism adapted to Chinese conditions. The thirdpart deal with the contribution of Chen Yun’s exploration on Marxism adapted toChinese conditions through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y, party construction,cultureand philosophy.The last part is main about the insights that reflected in the course ofMarxism adapted to Chinese conditions: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assurance national conditions; Persists the realistic thought route and the work style of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enhance party's construction; keep on the theory quality of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Chen Yun’s thouht of Marxism adapted to Chinese conditions is precious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PC and the Chinese People,which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part of Mao Zedong Thought,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sults of Marxismadapted to Chinese conditions. And can it promote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o thenew phase.
引文
①《红旗》1984年第3期。
    ②《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③《哲学研究》1984年第3期。
    ④刘书楷:《陈云哲学思想的起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①《求是》2005年第13期
    ①曹自求:《陈云早年生平研究述评》,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刊,2004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①《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②《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3-324页
    ③《列宁全集》第三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7页。
    ④《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6页。
    ①《陈云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
    ①《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②《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①《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②《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94页。
    ③《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页。
    ④《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页。
    ⑤《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218页
    ①《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6页
    ①《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6页。
    ②朱佳木、刘书楷:《陈云年谱》上卷,中共中央文献出版2000年版,第510-511页
    ①《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7-208页
    ②2005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8页。
    ②《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③《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④《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8页。
    ⑤《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⑥《陈云文选》(一九五六—九八五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5页⑦《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1-352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②《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③《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73页
    ④《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页
    ②《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②《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3页
    ①《陈云文选》(一九五六—九八五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2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②《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
    ③《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3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245、247页
    ②《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0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0页。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①《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
    ①《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②《陈云年谱(1905-1955)》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③《陈云年谱(1905-1955)》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5页
    ④《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①《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181页
    ②《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359页
    ①《陈云年谱(1905-1955)》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1页
    ②《陈云年谱(1905-1955)》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1页
    ②《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③《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1页
    ④《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①《陈云文选》(一九五六—一九八五),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5页
    ②《陈云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
    ③《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①《陈云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②《陈云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③《陈云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7-68页
    ④《陈云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⑤《陈云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①《陈云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
    ②《陈云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3页
    ③《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4页。
    ①《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②《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5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181页。
    ②《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2页。
    ③周良编:《陈云与苏州评弹界交往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109页
    ④周良编:《陈云与苏州评弹界交往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①《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0页。
    ②吕黎平:《远见与运筹—陈云在新疆培育红军技术人才纪实》,朱佳木主编:《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17页。
    ③《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④《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⑤《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177-178页。
    ①《列宁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1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
    ②《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②《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②《陈云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210页。
    ③《陈云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页。
    ⑥《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②《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①《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②《陈云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71页
    ③《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0页。
    ①1977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②《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①《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页
    ①《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①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3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4]邓小平文选(第1一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7]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一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8]江泽民文选(第1一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刘少奇选集(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0]刘少奇选集(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周恩来选集(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陈云文选(第1一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3]陈云文集(第1一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朱佳木主编.陈云年谱(上、中、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5]陈云.陈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1]刘家栋.陈云与调查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研究述评[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编.陈云思想与生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刘家栋.陈云同志“十五诀”纵横谈[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5]金冲及,陈群.陈云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钟文.百年陈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7]曹应旺.开国财头陈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孙业礼等.共和国经济风云中的陈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9]王东.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0]张远航,刘晴.陈云珍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1]迟爱萍,熊亮华.陈云在历史瞬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2]刘雪明等.陈云政策思想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3]杨明伟.陈云晚年岁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王杰.陈云经济思想新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5]叶永烈.陈云之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16][美]大卫·M·贝奇曼著,孙业礼等译.陈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7]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8]曾德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9]马仲扬,林兆木.马克思主义与调查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8.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论调查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23]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4]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5]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理论成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6]李慎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张凤翱.简论陈云的和谐思想[J].学术论坛,2008(6).
    [2]王杰.陈云经济思想的定位问题[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4).
    [3]张新华.陈云对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认识[J].经济研究导刊,2007(4).
    [4]阎秋凤.论陈云的农业思想[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7).
    [5]曹应旺.陈云对新中国财经工作的历史贡献[J].中国金融,2005(11).
    [6]吴满君.陈云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
    [7]王福浩.陈云的文化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
    [8]王玉蕾.陈云党建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石油大学,2008.
    [9]胡晓波.陈云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10]王明.陈云经济思想述论[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3.
    [11]范大明.陈云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新探[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7.
    [12]刘萍.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体系架构和理论特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理工大学,2007.
    [13]庄艳萍.陈云计划与市场思想的历史考察[D].硕士学位论文,国防科技大学,2007.
    [14]孙媛.陈云以人为本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9.
    [15]赵戈.抗战时期陈云干部管理思想评析[D].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
    [16]刘晓刚.论1949-1956年陈云的财政思想[D].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6.
    [17]荣友柏.论陈云经济思想的鲜明特征[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
    [18]鲁婷.论陈云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D].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1.
    [19]石琳.陈云的经济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1.
    [20]任武娟.试论陈云的党的建设思想及现代启示[D].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1.
    [21]温丽红.陈云的重农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
    [22]高秋菊.陈云执政思想研究(1949-1995)[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0.
    [23]代月玲.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与当前我国农村农业结构的调整[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1.
    [24]王生芳.陈云的学习观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1.
    [25]迟爱萍.陈云与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1995(3).
    [26]刘凤岐.陈云经济思想及其主要理论贡献[J].宁夏社会科学,1995( 4).
    [27]胡代光.学习陈云同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论述[J].求是,1996(7).
    [28]高鸿业.计划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关系──对陈云同志鸟与笼子比喻的体会[J].高校理论战线,1996(4).
    [29]赵子平.论陈云关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思想[J].党建研究,1996(5).
    [30]王士文.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卓越贡献[J].探索,1999(5).
    [31]朱佳木.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确立过程中的历史贡献[J].求是,1998(23).
    [32]周富荣.学习陈云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J].探索,1999(5).
    [33]王杰.陈云的综合平衡论探讨[J].兰州大学学报,1999(3).
    [34]刘家栋.学习陈云同志调查研究的思想作风[J].党建研究,2000(6).
    [35]王建.陈云经济发展观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5).
    [36]熊亮华.1995年以来陈云研究综述[J].党的文献,2000(3).
    [37]罗九平.陈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论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2002(4).
    [38]王家云.陈云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贡献[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9]迟爱萍.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陈云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3).
    [40]王庭大.陈云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研究述评[J].党的文献,2004(4).
    [41]曹应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十五字方法在其财经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行政管理,2005(6).
    [42]李向前.陈云与“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研究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2005(1).
    [43]李格.陈云与古籍整理[J].史学史研究,2005(4).
    [44]李艳辉.论陈云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贡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0).
    [45]陆剑杰.哲学学习、运用和创新的典范——陈云哲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05(4).
    [46]杨先农.陈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5). [93]陈群.陈云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新成果、新起点[J].党的文献,2005(4).
    [47]刘明松.陈云经济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J].求索,2005(7).
    [48]王怀超.陈云党建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3).
    [49]卢冀宁.陈云同志是实事求是的典范[J].求是,2005(11).
    [50]周太和.陈云同志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4).
    [51]孙武安.综合平衡:陈云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根本点[J].学习与探索,2005(3).
    [52]梁营.论陈云“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3).
    [53]宋俭.陈云新时期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理论特色[J].社会主义研究,2005(2).
    [54]耿春亮.2005年以来陈云研究述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3).
    [55]李正华.陈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四大突出贡献[J].安徽史学,2007(5).
    [56]迟爱萍.对陈云《计划与市场问题》提纲的思考——兼谈改革开放之初党对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