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是一个醒目存在。从“文革”结束初期之伤痕、反思小说中的泣血控诉,到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杀夫”小说、底层叙事中弱势女性和农民工艰难生存中的暴力求生叙事,外在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一直起着支配性作用。它与西方哲学社会思潮一起形塑了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从主题到技巧等各方面的基本面貌。
     本文论述的总体架构中,除了引言及结语,共分五个章节,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赖以发生的基本语境,简约梳理出小说“暴力叙事”发生的主要社会因素、文学体制性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具体而言,外在社会因素方面,诸如“文革”影响与西方哲学社会思潮的碰撞,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促使社会群体政治、经济地位等多方面的变迁,以及这些变化所形成的多样而喧嚣的社会。文学体制方面,文学管理体制、作家构成因素、文学角色转变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文学“内部”环境的变化。内外环境的变化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与变化,此期小说暴力叙事发展的三个醒目阶段分别为:1977-1985年间的亚政治文学时期;1985-1989年间的纯文学发展时期;1989至今的大众化时期。
     第二章主要在社会历史、人性及美学三个方向上分析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历史向度上,重点解剖了暴力的历史阴影、暴力的现实阴影、暴力的深层文化和心理根源;人性向度上,从人性主题的展开方式入手,揭示人性的种种,剖析了人性本质的现代历史建构;美学向度上,暴力叙事的美学规范出现了从展览式的刻画到表演式的精雕细琢从血泪控诉到狂欢化的叙述,从写实到唯“美”的三个深刻转变,并且阐述了三个转变的因缘与意义。
     第三章主要是暴力叙事的主题类型分析,共计五大类型五个小节。“文革”题材之暴力叙事着重于其政治阴影下的暴力论述及其所产生的心理创伤;女性“杀夫”叙事重点围绕女性“杀夫”的逻辑、“杀夫”的陷阱及“杀夫”之后的三个层次展开;匪性暴力叙事则从新时期以来涉匪小说对传统涉匪小说叙事的改写、典型叙事特征、意义与缘由三个方面展开了阐释;以《心灵史》等为中心的文化暴力叙事侧重于暴力与文化关系的阐释,如血性与哲合忍耶精神、王化的“遗漏”与陕地民习的强悍和革命温床之间的内在联系、狼性与强力精神的内在关联等等;历史暴力叙事则在叙事的特点、叙事的效果及叙述渊源三个方面加以展开,它们颠覆了传统历史小说的镜鉴功能。
     第四章是典型暴力叙事模式分析。余华早期小说暴力叙事之细节的真实与情节的荒诞组合模式、王小波小说之人物声音和叙述者声音的双重消解之暴力叙事模式、从自由走向必然之莫言小说暴力叙事心理图式、女性“杀夫”小说之故事与话语缠绕之暴力叙事模式都是新时期以来比较典型的小说暴力叙事模式。它们是新时期以来暴力叙事小说中暴力与叙事结合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叙事模式,体现了叙事学的积极意义。
     第五章主要是暴力叙事的美学风格论。重点分两个层次:美学风格方面,本文从艺术主体及艺术客体两个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出新时期小说暴力叙事的两个主要风格:怨怒与粗鄙。小说中一个个杀戮行为所产生的血腥、死亡与恐怖感受超越了对人物命运或生命处境的思索;读者心灵的震颤不是人物悲剧产生的庄严和净化,而是痛苦与失望;叙述的平面化,零度情感、削平深度的背后体现的是对现实的冷漠。而污秽的场景、丑恶的人物行为、空洞或模糊的人物形象身上所产生的审美效应、所凝聚的作家的审美理想也显得双双不足;文学史意义方面,暴力叙事小说在主题开掘与欲望表达、新型叙事范型的确立、从文以载道到道以文显三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各个部分从发生,语境、意指、表现、技巧与意义等多个方面构成对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的多维透视。
The narration of violence in fictions has been quite prominent since the New Age. From the bitter accusation in the fiction of trauma and introspection shortly after the end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the fiction of a woman "killing her husband" and the narration of violence for survival in the hard life of the vulnerable women and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tories of the subaltern class, the external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have been playing a dominant role. Together with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it has shaped the basic appearance of the varied aspects of the narration of violence in the fictions since the New Age including the narrative themes and techniques.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whose content are respectively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mainly about the basic contexts on which the narration of violence in fictions since the New Age is based, in which the major social elements, the literary systems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s in the occurrence of "narration of violence" are briefly analyzed. To be specific, as far as the social elements are concerned, there are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the changes of the many aspects includ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the social groups as a result of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e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diversified and uproarious society brought about by these changes. As for the literary system, the literary management system, the social constitution of the writer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role of literature jointly lead to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l" literary environment.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rration of violence in fictions in this peri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obvious stages including the period of the sub-political literature from1977-1985,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lles-lettres from1985-1989and the period of the popularization from1989to the present.
     Chapter Two is an analysis of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s in the narration of violence in the fictions since the New Age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ocial history, human nature and aesthetics. On the dimension of social history, the emphasis of analysis is on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hadows of violence and the deep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sources of violence; On that of human nature, the analysis begins with the narratives of the themes of human nature to reveal the different forms of human nature and to go deep into the modern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essence of human nature, and on that of aesthetics, the discussion is focused on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of the narration of violence which have gone through three great changes from the exhibition-like description to the performance-like elaboration, from the bitter accusations to the carnivalized narrations and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reality to the interests in "beauty", during which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three changes are also analyzed.
     Chapter Three is the analysis of the five types of themes of the narration of violence. The analysis of violence in the subject matte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ocuses on the narration and discussion of violence under the political shadows and the traumas that follow; the discussion of the stories of a woman "killing her husband" centers on the reasons, the traps and the aftermaths of "killing one's husband"; the discussion of bandits'violence is tackled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rewriting of the traditional bandit fictions by the writers since the New Age, the typical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meanings and causes of the new bandit fictions; the narration of cultural violence which centers around such works as The History of the Mind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olence and culture, for exam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rage and uprightness and the Jahrinya spirit,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glects" of the kingly moralization and the valiance in the folk traditions of the Shaanxi people and the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revolution and that between the wolfs spirit and the power spirit etc; the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of violence in history covers the characteristics, effects and origins of the narratives, which overthrow the mirroring func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novels.
     Chapter Four is an analysis on the typical models of narration of violence in the fictions since the New Age, which includ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alistic details and the absurd plots in the early works of Yu Hua, the double negation of the voices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ose of the narrator in Wang Xiaobo's fictions and the entanglements of stories and discourses in the novels of a woman "killing her husband". As the narrative models with typical meanings in the combination of violence and storytelling, they show us the positive meanings of narratology.
     Chapter Five is a discussion of the aesthetics styles of the narration of violence, which is focused on two aspects, namely aesthetics styles and the influence on literary history. As for the former, the paper has summed up two major styles, resentment and anger VS vulgarity, as discussed from the two angles of artistic subject and artistic object. The sentiments of bloodiness, death and horror induced by the various killing activities in the novels have gone far beyond the reflection on the fortune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situation of human beings; what makes the readers' mind shocked is not the dignity and purifica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tragedy of the characters but pains, bitterness and disappointment; what lies behind the flat narration, the zero feeling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depth in the fictions is the indifference to the reality. The aesthetics effects of the filthy scenes, the ugly dirty behaviors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empty or vague images of the characters, as well as the aesthetics ideals of the writers they collectively bear, appear inadequate. As for the latter, fictions of violence stories have brought about considerable positive meanings i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broadening of narrative them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des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narrative models and the evolution from doctrine and morality through writing to doctrine and morality in writing.
     Together the varied parts of the dissertation go deep into the narration of violence in the fictions since the New Ag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overing such diverse aspects as occurrence, contexts, significations, expressions and techniques.
引文
①申丹 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②赵宪章:《2005—2006年中国文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基于CSSCI中国文学研究关键词的分析》[J] 《河北学刊》2008年/04。
    ①洪治纲编:《余华研究资料》[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②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③许子东:《叙述文革》[J]《读书》1999/09;
    ④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页。
    ①王德领:《混血的生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76-1985)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3页。
    ①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20页;
    ②同上,第346页。
    ①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页;
    ②同上,第345页:
    ③同上,第346页:
    ④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王朔:《王朔自白》[J]《文艺争鸣》1993/03;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三种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11页;
    ③关海庭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①刘再复、李辉:《个人·文学·当代中国的问答》[J]《当代作家评论》1989/03;
    ②王治河:《非理性主义沉思》[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01;
    ③蒋杰:《谈<受活>对本士化写作的意义及局限》[J]《阅读与写作》2007/02。
    ①白亮:《“向内转”与八十年代文学的知识谱系》[J]《当代文坛》2008/03;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①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74页;
    ②戴金祥 骆家宽:《新时期知识分子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学习与实践》1998/01。
    ①柯炳生:《我国的三农问题》[J]《广西农学报》2008/03;
    ②杨春华:《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0/04;
    ①熊培云:《社会戾气的文化解读》[J]《中国图书评论》2011/08;
    ②刘再复、李辉:《个人·文学·当代中国的问答》[J]《当代作家评论》1989/03。
    ①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367页;
    ②茅盾:《茅盾文艺评论集》[G] (第2卷)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716页:
    ③《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同志的讲话》[J]《人民文学》1978/01;
    ④张光年:《惜春文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4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①《人民文学》记者:《欣欣向荣又一春:记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见《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562页:
    ②王德领:《混血的生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76-1985)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页。
    ①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②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62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194页;
    ②王蒙:《我在寻找什么?》[J]《文艺报》1980年/10。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
    ②李云雷:《作家的分化与“转变”》[J]《天涯》2012/02;
    ③陈晓明:《无边的挑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6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①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G]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页;
    ②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①赵园:《有关<艰难的选择>的再思考》[J]《文学评论》1987/05。
    ①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胡宗泽译《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页;
    ③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Z]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79-80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②科林伍德著,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②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G]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①林凌:《后期女性主义写作的三次突围》[J]《文艺评论》2002/05;
    ②陈应松:《文学的突围》[J]《上海文学》2008/01。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①朱大可《后寻根:乡村叙事中的暴力美学》《南方文坛》[J]2002/06。
    ①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18页:
    ②周作人:《人的文学》[J]《新青年》1918/12。
    ①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915年9月创刊号:
    ②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卷,第57页;
    ④陈独秀:《一九一六年》[J]《新青年》第1卷5号,1916年1月15日。
    ①《瞿秋白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卷,第2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艺论集》[G]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③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报告》
    ④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念与方法》[M]台北:秀威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169页。
    ①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原载《人民日报》1958年2月28日;
    ②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党组和全国文联党组:《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1962/04/30。
    ①李潘:《真不容易》[M]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②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页。
    ①莫言:《诉说就是一切》,《四十一炮·后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页。
    ①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0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3页。
    ①“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开幕词”[J] 《文学评论》 1986/06;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①秦牧:《寻梦者的足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7页;
    ②苏童:《重返先锋:文学与记忆》《名作欣赏》[J]2011/03;
    ③《文艺情况》1982年10月。
    ①余华:《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J]《外国文学评论》1990/07;
    ②《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①彭福春著《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页:
    ②《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①铁凝,房伟、胡健玲编选:《铁凝研究资料》[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①石翔、张玉财:《中国现代名人蒙冤录:文化的沼泽》[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②董宝训、丁龙嘉:《沉冤昭雪——平反冤假错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页;
    ④沈杏培:《小说中的“文革”》(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5月。
    ①转引自陶东风《“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J]《文艺研究》2011/06。
    ①郜元宝:《匿乏时代最后的凭吊者——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J]《文学评论》1995/03;
    ②余华:《我的真实》[J]《人民文学》1989/03;
    ③许子东:《先锋派小说中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荒诞叙述”——“文革小说”叙事研究》 [J]《当代作家评论》,1999/06。
    ①阎连科:《坚硬如水》[Z]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②贾平凹:《我是农民》[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版,第66页。
    ①何言宏、陶东风分别著有《当代中国的见证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10/06)和《文化创伤与见证文学》(《当代文坛》2011/05)
    ②惠雁冰:《意识形态粉饰下的平庸:巴金的(随想录)》,[J]《二十一世纪》(香港)2007年12月号;
    ③转引自陶东风《“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J]《文艺研究》[J]2011/06。
    ①张抗抗《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文学评论》1986/04;
    ②转引自陶转引东风《“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J]《文艺研究》2011/06:
    ①李锐:《重新叙述的故事》[J]《文学评论》1995/05。
    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7页;
    ②火星:《残破的世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③于光远:《文革中的我》[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贾平凹:《我是农民》[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版第66页。
    ①巴金:《随想录》[M]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①林凌:《后期女性主义写作的三次突围》[J]《文艺评论》2002/05。
    ①[美]苏珊·福活德、约翰·托瑞斯著,朱维举译:《恨女人的男人们和爱他们的女人们》[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①旷新年:《妇女解放的历史条件》[J]《天涯》,2007/01;
    ②陈染《破开》[M]《凡墙都是门》,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67页;
    ③[美]菲尔·比林斯利著,王贤知译《民国时期的土匪》[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页。
    ①马春花:《被缚与反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115页;
    ②贺桂梅:《有性别的文学——90年代的女性话语的诗学实践》[J]《北京文学》,1996/11。
    ①旷新年:《妇女解放的历史条件》[J]《天涯》,2007/01。
    ①《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53页;
    ②蔡少卿:《民国时期的土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鹤年:《旧中国土匪揭秘》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1-55页。
    ①孙绍振:《武松的痞性、匪性和人性》[J] 《名作欣赏》2009/10;
    ②贾平凹:《匪事》[Z]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①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48页;
    ②[美]W·C·布斯著, 华明、胡苏晓、周宪译:《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172页;
    ③[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①杨争光:《狗嘴与象牙及地域文化小说》[M]《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从书》杨争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3页。
    ①张承志:《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中短篇小说卷》[Z]海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页。
    ①张承志: 《心灵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①转引自吴立民,宗伟:《中国宗教六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348页;
    ②张承志:《心灵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③赵勇:《<心灵史>与知识分子形象的重塑》[J]《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
    ①张承志:《荒芜英雄路——张承志随笔》[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②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封底;
    ③同上,第199页。
    ①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①高建群: 《最后一个匈奴》[Z]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
    ①丁帆:《狼为图腾, 人何以堪——<狼图腾>的价值观退化》[J]《东吴学术》2011/02;
    ②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念与方法》[M]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60页。
    ①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②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念与方法》[M]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67页:
    ③白烨:《中国文坛纪事》(2004年选系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④秦前红:《学者如何不直言》《搜狐博客》2012年11月16日。
    ①王彪:《与历史对话——新历史小说论》[J]《文艺评论》1992/04。
    ①王岳川主编:《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①李炳泉、邸富生:《中国史学史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①苏童:《重返先锋:文学与记忆》[J] 《名作欣赏》2011/03;
    ②梁颖编选:《贾平凹研究资料》[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陈晨编选:《苏童研究资料》[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②李清霞编选:《陈忠实研究资料》[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①王先霈、王又平等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②程金生:《空间与永恒:实践哲学视域中的价值问题》[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③谢有顺:《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J]《钟山》2002年第1期。
    ①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页:
    ②转引自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①叶立文:《颠覆历史理性——余华小说的启蒙叙事》[J]《小说评论》2002年第4期;
    ②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①邓晓芒:《人论三题》[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②王金胜,胡健玲编选:《余华研究资料》[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③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①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①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鲁迅研究》[G]1983年版,第69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①王小波:《黄金时代》[Z]“编者的话”,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
    ①王小波:《红拂夜奔》[Z]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②巴赫金著,白春仁、晓河译《小说理论》[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①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331页。
    ①王小波:《红拂夜奔》[Z]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①[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①杨扬编:《莫言研究资料》[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②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1993/02。
    ①莫言、王尧:《从<红高粱>到<檀香刑>》[J]《当代作家评论》2002/01;
    ②张清华:《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①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1993/02。
    ①陈思和:《谈虎谈兔》[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②莫言:《我的文学经验》山东理工大讲座,http://a.lgqn.cn,2007年12月9日。
    ①葛浩文著、吴耀宗译:《莫言作品英译本序言两篇》[J]《当代作家评论》,2010/02。
    ①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②一行:《对暴力和苦难的沉思》《诗生活》“评论家专栏”2001/06/19。
    ①一行:《对暴力和苦难的沉思》[J]《诗生活》“评论家专栏”2001/06/19;
    ②莫言、邱晓雨:《莫言:“我最屈辱的事情都和食物有关”》[J]《全国新书目》,2011/12;
    ③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①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J]《当代作家评论》2006/01。
    ①瓦斯特伯格:《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OL]www.baidu.com,2012/12/11。
    ①转摘自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67页;
    ②热拉尔·热奈特等著,阎嘉主编:《文学理论:精粹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①吕同六:《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第2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
    ①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8页。
    ①[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①洪治纲编选:《中国短篇小说年选》[Z](2003)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①[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M]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2页。
    ①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05:
    ②朱伟:《余华史铁生格非林斤谰几篇新作印象》[J]《中外文学》,1988/03。
    ① [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①胡西宛:《先锋作家的死亡叙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页。
    ①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05。
    ①彭富春:《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7页;
    ①邵燕君:《“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J]《南方文坛》2006/06;
    ②荆亚平:《改革开放30年文学“宏大叙事”的问题与反思》[J]《理论与创作》2008/05。
    ①彭富春:《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页;
    ②丁帆:《八十年代:文学思潮中启蒙与反启蒙的再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0/01。
    ①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②余佩淋:《作为症候的“文革”记忆书写》[D]浙江大学,2011/03。
    ①刘心武《穿越八十年代》[J]《文艺争鸣》1994/01。
    ①莫言:《从<红高粱>到<檀香刑>》路晓冰编选《莫言研究资料》[G]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②毕飞宇、汪正:《语言的宿命——毕飞宇访谈》[J]《南方文坛》,2002/04;
    ③铁凝、房伟、胡健玲编选:《铁凝研究资料》[G]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④叶立文:《启蒙视野中的先锋小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1][英]安德鲁·本特尼、尼古拉·罗伊尔著,汪正龙等译:《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白烨选编:《2000文坛纪事》[G]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2]贝尔纳·瓦莱特著陈艳译:《小说——文学分析的现代方法与技巧》[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陈晨编选:《苏童研究资料》[G]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陈国恩:《文学批评与思想争鸣》[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5]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念与方法》[M]台北:秀威出版社,2012年6月版;
    [6]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版;
    [7][美]陈嘉放、邓鹏:《文明与暴力》[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陈力君:《代言与立言:新时期文学启蒙话语的嬗变》[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M] 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程波:《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程光炜: 《新时期文学的“起源性”问题》[J]《当代作家评论》2010/03;
    [16][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侯应花译:《散文诗学——叙事研究论文选》[M]天津:百 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1][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邓晓芒:《灵魂之旅——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生存意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邓晓芒《人论三题》[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英]E·M·福斯特著冯涛译:《小说面面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1]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房伟、胡健玲编选:《铁凝研究资料》[G]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高华:《革命年代》[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郭剑敏:《中国当代红色叙事的生成机制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美]海登·怀特著董立河译:《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 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2]韩晗:《新文学档案:1978-2008》[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3][美]汉娜·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4]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M] 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5]韩益睿《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
    [6]韩袁红编:《王小波研究资料》(上、下)[G]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郝春涛:《新时期小说人性发掘历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9]贺仲明:《真实的尺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0]洪治纲:《多元文学的律动》[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1]洪治纲:《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2]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 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1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5-1999》[G]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4]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黄健:《穿越传统的历史想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胡健玲、王志华编选:《王安忆研究资料》[G]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7]胡西宛:《先锋作家的死亡叙事》[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8]黄轶编选:《张炜研究资料》[G]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美]James Phelan Peter J.Rabinowitz主编,申丹、马海良、宁一中、乔国强、陈永国、周靖波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德]卡西勒著,顾伟铭等译:《启蒙哲学》[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
    [3][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组建译:《结构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导言》[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雷达: 《当下作家队伍的分化与重组》[J]《小说评论》2010/04;
    [2][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3]李冰:《听·说:中国当代文坛先锋对话实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4][以色列]里蒙·凯南著姚锦清等译:《叙事虚构作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5]李莉,胡健玲编选:《韩少功研究资料》[G]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李鹏程:《毛泽东与中国文化》[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李清霞编选:《陈忠实研究资料》[G]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9]李掖平:《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专题研究十六讲》[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0]梁颖编选:《贾平凹研究资料》[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1]刘忠:《知识分子影像与文学话语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12]龙行健:《狼图腾批判》[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13]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路晓冰编选:《莫言研究资料》[G]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5]陆扬:《大众文化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罗维:《百年文学匪类叙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17]罗兴萍:《民间英雄叙事与“十七年”英雄叙事小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8][美]罗伊·F鲍迈斯特尔著、崔洪建等译:《恶一一在人类暴力与残酷之中》[M] 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9]林毓生著、穆善培译:《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马春花:《被缚与反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2][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马用浩: 《社会阶层层面上的利益问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0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 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倪乐雄:《战争与文化传统一一对历史的另一种观察》[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潘旭澜,王锦园主编:《十年文学潮流》(1976-1986)[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彭福春:《美学原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彭华生等:《新时期作家谈创作》[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 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2]乔焕江:《日常的力量:后新时期文学与文化反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法]乔治·索雷尔著乐启良译:《论暴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法]热拉尔·热奈特等著,阎嘉主编:《文学理论:精粹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任一鸣编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简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沙莲香等: 《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2]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沈星棣、冯品英:《中国心——华夏民族性格的历史形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
    [7]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身份、叙事与当代中国经验》[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9][美]苏珊·S·兰瑟著黄必康译:《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陶东风:《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2]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涂光群:《中国三代作家纪实》[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
    [1][美]W·C·布斯著,华明、胡苏晓、周宪译:《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王德领:《重读八十年代——兼及新世纪文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3]王德领:《混血的生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76-1985)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M]北京:中国深灰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王凤贤主编:《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王金胜,胡健玲编选:《余华研究资料》[G]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王侃:《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王蒙、张洁等:《演技:中国著名作家访谈录》[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9]王先霈、王又平等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0]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巫晓燕:《作家文化心态与审美精神的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武新军:《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当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吴秀明等:《新世纪文学现象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吴秀明主编:《当代历史文学生产体制和历史观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5]吴义勤:《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明》[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2][美]希利斯·米勒著秦立彦译:《文学死了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3]解志熙:《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徐岱:《小说叙事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5]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扬扬编:《莫言研究资料》[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叶立文:《启蒙视野中的先锋小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4]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5]余华等:《文学:想象、记忆与经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於可训、吴济时、陈美兰主编:《文学风雨四十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述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2][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等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5]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6]张国清:《中心与边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张宏:《新时期小说中的苦难叙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张柠:《再造文学巴别塔》[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9]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赵园:《地之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G],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郑谦:《中国:从“文革”走向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美]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周克芹 谌容 刘心武等:《新时期获奖小说创作经验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M]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6]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安黎: 《当代小说一个成功的范例——从孙见喜的小说<山匪>解读暴力文化》[J]《商洛学院学报》2006/03;
    [1]蔡丽:《“文革”叙述中的暴力、情爱与历史认知》[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06;
    [2]陈润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想象的现代性——《虚无、暴力与乌托邦的世界性因素》博士, 复旦大学,2004年4月;
    [3]陈娴:《苏童作品中的“暴力”元素美学价值分析》[J]《名作欣赏》2011/21;
    [1]丁帆:《新世纪文学中价值立场的退却与乱象的形成》[J]《文艺争鸣》2010/10;
    [2]董颖:《解读暴力世界——揭开<一九八六年>的面纱》[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1]封云如:《暴力美学小说在八十年代的演变》[J]《安徽文学》2009/07;
    [1]高志、赵静:《莫言<红高粱家族>叙事艺术研究》[J]《电影评介》2010/09;
    [1]海力洪:《暴力叙事的合法性》[J]《南方文坛》2005/03;
    [2]郝艳利:《论新时期暴力叙事对“十七年”小说的审美颠覆》硕士,河北大学,2011年4月;
    [3]洪东牛:《王小波小说中叙事的后现代因素变异分析》[J]《语文学刊》2009/06;
    [4]侯玲宽:《试析余华长篇小说中的人性之恶与人性之善》[J]《社会科学论坛》2010/05;
    [5]侯素琴:《论小说叙事学中的叙述视点、视角与聚焦》[J]《求索》2012/06;
    [6]胡鹏林:《理念·原欲·存在——女性叙事的循环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1;
    [7]胡怿; 《新历史主义与孙甘露小说的后现代叙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06;
    [8]胡媛:《苦难与暴力的双重叙事》[J]《青年作家》2011/02;
    [9]黄曼珊:《王小波小说的时间叙事策略及其艺术意味》[J]《老区建设》2011/16;
    [10]黄晓华:《身体的解放与规训——中国现代文学身体意识论》博士,武大学,2005年5月;
    [1]江南:《形式意味的强化——漫议新潮作家对语言形式的探索》[J]《当代文坛》2001/01;
    [2]江南、刘宗艳:《孙甘露小说超常修辞策略》[J]《徐州事发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09;
    [3]姜欣:《重复叙事的演绎者——论余华小说中的重复叙事》[J]《名作欣赏》2011/12;
    [4]金五魁:《论阎连科小说的死亡暴力叙事》[J] 《宜宾学院学报》2009/10;
    [5]景银辉:《失范·暴力·仪式——苏童小说<刺青时代>的三个关键词》[J]《长城》2009/01;
    [1]李倍雷、徐立伟:《结构主义批判文本》[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2]李莉:《“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J]《山东社会科学》2004/04;
    [3]李曙豪:《论中国新时期小说的黑色幽默叙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05:
    [4]李伟华:《革命历史语境中的个人境遇》[J]《名作欣赏》2012/02;
    [5]李晓亮:《莫言<檀香刑>的审美形态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04;
    [6]李妍:《论语言暴力》硕士,黑龙江大学,2009年4月;
    [7]李志孝:《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三种叙事向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02;
    [8]李志元:《从暴力到语法,到肉身的赎回》[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03:
    [9]李自芬:《小说身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特殊视角》博士,四川大学,2005年1月;
    [10]刘德岗:《多重建构,创造坚奥——论余华<死亡叙述>之叙事张力》[J]《写作》2011/23;
    [11]刘东玲:《论王小波的文革小说》[J]《山花》2011/03;
    [12]刘俐莉《暴力何以发生——董立勃小说中的暴力叙事》[J]《当代文坛》2005/04;
    [13]刘婷婷:《浅论<檀香刑>的叙事手法》[J]《大众文艺》理论版2009/01;
    [14]刘小龙:《论余华小说中血与暴的成因》[J]《北方文学》2011/01;
    [15]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1985/06;
    [16]卢金、傅学敏:《论莫言<檀香刑>的先锋叙事》[J]《文学教育》2010/03;
    [17]陆克寒:《飞扬在文字里的拳脚和刀具——当代中国文学的暴力叙事》[J]《翠苑》 2006/02;
    [18]罗维:《论杨争光匪类小说的多重文化意蕴》[J]《武陵学刊》2011/04;
    [1]毛时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关于创作方法“百花齐放”的探讨》[J]《美术》1982/01:
    [1]彭青:《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暴力叙事》[J]《当代文坛》2011/05;
    [1]秦延良:《鬼子身体暴力书写的深度意蕴》[J]《名作欣赏》2010/07;
    [1]任亚荣:《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身体话语》博士,上海大学,2007年6月;
    [1]桑麻:《一九九二年的暴力》[J]《百花洲》2009/02;
    [2]单涛:《余华小说暴力叙述的嬗变》硕士, 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4月;
    [3]沈红芳:《“杀父”叙事中的罪与罚——论<杀夫>等五部小说》[J]《中州学刊》2010/06;
    [4]沈杏培:《小说中的“文革”:当代小说对“文革”的叙事流变史(1977-2009)》博士,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3月;
    [5]石慧:《论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6]苏鹏:《突围与僭忘——论先锋小说中的“文革”叙述》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4月;
    [7]孙玉荣王兰天:《论<檀香刑>的血腥暴力写作》[J]《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2;
    [1]谭华:《王小波小说语言艺术探究》[J]《文学教育》(上),2009/05;
    [2]唐静:《余华小说叙事伦理研究综述》[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6;
    [1]王爱松、蒋丽娟:《刑罚的意味——<檀香刑><红拂夜奔><一九八六年>及其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4;;
    [2]王北平:《莫言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突破——谈莫言小说的复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
    [3]王德威:《暴力叙事与抒情风格——贾平凹的<古炉>及其他》[J]《南方文坛》2011/04.
    [4]汪民安:《话语的冲动抑制与权力之争》[J]《文艺评论》1995/01;
    [5]王全民:《一个复杂的叙事文本——<红拂夜奔>分析》[J]《语文教育通讯》2011/05;
    [6]王文侠:《死亡、暴力与血腥——余华小说世界解读》[J]《现代语文》2009/02;
    [7]王一川:《间离语言与奇幻性真实——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语言形象》[J]《南方文坛》1996/06;
    [8]王英洁、曾日红:《人生的质问——论余华的暴力叙述》[J]《北华大学学报》2009/05;
    [9]王永春:《革命暴力的合法化叙述——试论“十七年”小说中暴力叙事的意义及其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10]王忠强、闫乃之:《浅谈<兄弟>与余华早期作品暴力美的异同》[J]《青年文学家》2009/08;
    [11]王忠信:《文革记忆与余华先锋小说的暴力倾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12]魏玲玲:《当前女性文学创作的几个误区》[J]《河北学刊》2010/07;
    [13]吴义勤:《在沉思中言说并命名——孙甘露<呼吸>解读》[J]《当代作家评论》1994/01;
    [14]吴义勤:《罪与罚——长篇小说<施洗的河>解读》[J]《当代文坛》1994/04;
    [15]吴义勤:《罪与罚——评苏童的长篇新作<河岸>》[J]《扬子评论》2009/03;
    [1]徐芳:《历史语境和个体话语——论孙甘露的小说创作》[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5;
    [2]徐琼:《论王小波<2015>的叙事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9;
    [3]许松盛:《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与人性》[J]《青年作家》2011/04;
    [4]徐文明:《死亡的风景——余华、莫言暴力叙事现象研究》硕士,河南大学,2008年5月;
    [1]杨丹丹:《新时期初期“文革小说”中的暴力叙事》[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1;
    [2]杨杰琼:《荒野中的女性主体焦虑——以198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的“杀夫”现象为例》硕士,浙江大学,2009年5月;
    [3]杨金玉:《<青铜时代>:历史时空下生存困境的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1;
    [4]杨开浪:《浅论王小波早期小说的语言特征》[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5]杨寅庆:《莫言小说中声音词语的审美意蕴——以<红高粱><檀香刑>为个案》[J]《电影文学》2009/08;
    [6]易光:《女性书写与叙事文学》[J]《涪陵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01;
    [7]易麟:《浅析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叙事艺术》[J]《企业家天地》2009/08;
    [8]余岱宗:《革命的想象:战争与爱情的叙事修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03;
    [9]余杰:《在语言暴力的乌托邦中迷失——从莫言<檀香刑>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缺失》[J]《社会科学论坛》2004/03;
    [1]曾小娟、邓曦:《伤痕、反思文学中的暴力叙事》[J]《怀化学院学报》2011/12;
    [2]张坤、李云莉:《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暴力现象探析》[J]《阴山学刊》2008/02;
    [3]张鹏飞:《欢舞性灵:女性文学“身体文本”叙事模式的生命旨趣》[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4]张鹏飞:《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躯体化”文本叙事范式审美流变》[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5]张锐:《双重暴力围城中的农村女性处境<湖光山色>主题意蕴分析》[J]2011/15;
    [6]张瑞英:《论余华小说的暴力审美与死亡叙述》[J]《文史哲》2006/03;
    [7]章榕榕:《徜徉在历史血脉中的暴力——解读<白鹿原>中的暴力美学》[J]《理论与创作》2006/06;
    [8]张馨月:《青春的暴力与暴力的青春:20世纪90年代文学对文革记忆的两种表述——以<动物凶猛>、<血色浪漫>为中心》硕士,吉林大学,2008年4月:
    [9]张懿红:《简评当代小说中的暴力书写》[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01;
    [10]张志军:《浅谈余华小说的暴力》[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4;
    [11]赵润州:《论苏童小说中的暴力书写》硕士,扬州大学,2008年5月;
    [12]赵顺宏:《痛感的净化——莫言小说的一个侧面》[J]《暨南学报》(哲社版)2007/03;
    [13]赵志华:《苦难·暴力·救赎——论余华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转型》硕士,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4月;
    [14]周萌:《王小波小说的“暴力叙事”》硕士,陕西师大,2008年4月;
    [15]周艳秋:《余华:暴力书写及其回归》[J]《美与时代》2008/01;
    [16]朱大可:《后寻根:乡村叙事中的暴力美学》[J]《南方文坛》2002/06;
    [17]朱国昌:《<檀香刑>:人性的丑恶展览》[J]《文艺争鸣》2002/05;
    [18]朱寿桐:《深切痛创的虚假愈合——“伤痕文学”重评》[J]《时代文学》1996/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