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儒学在魏晋时期仍为官方统治性学说,尽管其影响力有所削弱,但对当下政治、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文学自概莫能外。魏晋文学与儒学的关系,历来多为学界所忽视,本文即试图较为全面、系统的解决这一论题。
     本文绪论旨在揭示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归纳出魏晋文学与儒学发生关联的条件及表现:从魏晋儒学的政治兴衰与文学思想环境的形成关系来看,三国两晋虽上承东汉中期以来儒学衰颓的风气,但在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以及私人授学等方面,儒学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也影响到魏晋文人儒家人格、思想价值观以及融涵着儒学审美观的文风等方面;从魏晋儒学文艺思想与文人创作的关系来看,儒学文艺观是魏晋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魏晋文论的理论继承和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魏晋文学创作对儒学文艺观的接纳和革新来看,儒学文艺观在典实、辞采、意象、意境、审美风貌等各个方面,对魏晋诗歌、辞赋、散文等创作均有深刻影响。
     正文上编为“魏晋儒学文艺思想与文人创作”,主要从魏晋儒学的两重属性——即它是一种统治性的政治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学术研究的理论形态——着眼,探究它们分别对魏晋文坛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既而通过阐发魏晋作家的儒学文艺观和创作的关系,较为具体、直观而详明的论证儒学对魏晋文坛的影响;下编为“魏晋文学创作对儒学文艺观的接纳与革新”,侧重揭示魏晋文学对儒学反拨和推动的方面,突出魏晋情物交感论对儒家诗教观、情性说的继承和发展,并从这一时期诗歌、辞赋、应用文体的创作角度入手,力图展示魏晋文学对儒学文艺观继承与变创的全貌。
     本文认为,魏晋儒学对文学推动的一面表现在:首先,魏晋文学创作充分继承“诗可以群”的观念,文人集群化活动现象屡见不鲜,大量的优秀篇什也纷纷涌现;其次,秉持仁、德、孝、义、忠等儒家道德观的魏晋文士在在多有,他们在作品中宣扬了悲悯民生、追求一统及批判时政的精神立场。魏晋文士的儒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又赋予了此间诗文刚健雄劲、苍凉悲慨、耿直正大的风格气象;再次,魏晋儒学与玄学交融互渗,也对文士多元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并在他们的作品中多有体现;最后,儒家文质彬彬、允执厥中的审美观,促生了魏晋文人追求“雅”、“丽”结合的批评意识,并在现实创作层面,出现了偏重于复古与绮丽的两种走向,对南北朝乃至隋唐文坛产生深远影响。当然,魏晋儒学对文学发展也有制约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魏晋文士受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观念的制约,视诗赋创作为小道,并习惯以“巧言致惑”的眼光贬低文学修辞技巧的运用与创新;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儒家经典对文学的垂范意义,在创作过程中以复原儒家经典古貌为宗旨,从而产生拙涩板滞的流弊。
     总之,魏晋文学改变了两汉以来文学作为儒学附庸的地位,又具有深厚的儒学积淀,弄清这一阶段儒学与文学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从思想史的角度透视这一命题的历史渊源,又对纠正学界片面强调玄学对魏晋文学影响的倾向有重要意义。南北朝、隋及初唐时期,统治者提倡儒学,使文学环境一定程度上呈现儒学化的特征,通过对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的研究,可为探讨魏晋之后儒学与文风建构的历史性课题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启示。目前先秦、两汉及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各时段的儒学与文学关系都有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相关论著也层出不穷,这也昭示着关于魏晋文学与儒学的探讨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加强这一时段的研究,无疑可以使学界对于中国文学与儒学关系的探研更趋完善。
Though the influential power of Confucianism is impaired by metaphysics in WeiJin Dynasty , it still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domains of politics, academy, culture, arts, except for the literature. There are nearly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ism in WeiJin Dynasty, which tend to be ignored by the current academia.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resolve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and all-sidedly.
     The dissertation is made up of three parts, namely the preface, the text, the conclusion. The preface tries to discuss the current researchful situations on the the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he literature in WeiJin Dynasty. It presents three aspects at least:
     Confucianism in WeiJin Dynasty has lost its authority in official ideology domains, but it still spread abroad in the local educational systems by the government and by the civilian Confucian learners. So Confucianism in WeiJin Dynasty has profound effects on the personalities, value senses and the Confucian aesthetic pursuits of the literators all the same.
     Confucian literary senses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terary ideas in WeiJin Dynasty, which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orizing the new frameworks of literary critical catego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malgam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Confucian literary senses have been inherited and digested by the literators in WeiJin Dynasty, which influenced the poetry, eulogy and prose in the aspects of literary quotations, rhetoric, image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aesthetic styles, etc.
     The text is constituted of two parts, the former tries to discuss the double attributes of Confucianism, i.e. it acts as a kind of reigning ideology as a kind of philosophical theory, which decides the influence from Confucianism takes on a complicated visage. Meanwhile, it trie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nfucian literary senses and the compositions in WeiJin Dynasty, in order to prove the conclusions about the influence. The latter tries to discuss the counteractive from the literature to Confucianism in WeiJin Dynasty, in order to disclose the situations about the renovation and the following.
     The influence from Confucianism to the literature in WeiJin Dynasty presents the obverse and inverse sides. The obverse one represents three ways :
     Firstly, The conception of poetry promoting the in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all kinds of different people from Confucian literary senses, has been accepted sufficiently. As the most obvious representation, plenty of collectivized literary activities appear in a high frequency, meanwhile, a lot of first-classed works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Secondly, Confucian moral senses such as benevolence, ethos, justice and loyalty are embraced all-pervading by the literators in WeiJin Dynasty, who blazon forth the themes about caring for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ursuing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criticizing the corruption, dereliction of duty and confusion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Confucian value senses and personalities endow the literary compositions with kinds of aesthetic tastes including powerfulness, solemn and stirring, honest and frank, fair and square, etc.
     Thirdly , the amalgam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etaphysics accelerate the multi-valued senses of literators to come into being in WeiJin Dynasty. As a result, the contents of the literary compositions during this stage take on multi-idealistic tendency.
     Fourthly, the moderate and harmonious aesthetic senses are accepted by the literators in WeiJin Dynasty, which are the core of Confucian aesthetic ideality, and promote the literature to take on the styles of elegance and luxuriance. Especially the latter has more profound effects on the literary world from South and North Dynasty to Sui and initial Tang Dynasty.
     The inverse one represents two ways at least:
     On one hand, Confucian political edificatory connotation of the literature is still emphasized in WeiJin Dynasty, the status of literary composition sometimes is debased.
     On the other hand , the literary model func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is so commonly overstated that a lot of crude classicized works overrun in WeiJin Dynasty.
     In conclusion, the affilia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ism have been changed from Han to WeiJin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get to the bottom of it, on base of which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clues to review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ism from South and North Dynasty to Sui and initial Tang Dynast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he literature are very complicated and omnifarious, which is worthy of a more thorough a profound research.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disclose the conditions of the amalgam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he literature in WeiJin Dynasty, based on which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ir intercommunication. The dissertation puts an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from Confucian literary sens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ry theory in WeiJin Dynasty,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substantial relationships and rule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he literature in WeiJin Dynasty. Now, the research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ism from Spring and Autumn Time to Han Dynasty, and from Song to Qing Dynasty, even including the latter-day, are so abundant that proves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in WeiJin Dynasty is both possible and feasible. Strenghening the depth and width of it can consummate the researche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ism.
引文
[1]钱志熙著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第1-2页。后文中凡征引此书内容,只注明书名及页码,余例均同。
    [2]胡阿祥著 《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5月第3-4页
    [1]分见张可礼著《建安文学论稿·前言》,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第2、5、13页;徐公持《魏晋文学史》第一章“三国前期文学发展状况”一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3-4、11页;刘知渐《建安文学编年史·前编》,重庆出版社,1985年3月,第1、4-6页;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307页。
    [2][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八十“论读《诗》”中华书局 1986年3月 第2082页
    [3]《晋书·荀崧传》载:“时方修学校,简省博士,置《周易》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氏、《毛诗》郑氏、《周官礼记》郑氏、《春秋左传》杜氏服氏、《论语》《孝经》郑氏博士各一人,凡九人,其《仪礼》、《公羊》、《谷梁》及郑《易》皆省不置。”荀崧认为:“世祖武皇帝应运登禅,崇儒兴学。……贾、马、郑、杜、服、孔、王、何、颜、尹之徒,章句传注众家之学,置博士十九人。……博士旧置十九人,今五经合九人,准古计今,犹未能半,宜及节省之制,以时施行。今九人以外,犹宜增四。……宜为郑《易》置博士一人,郑《仪礼》博士一人,《春秋公羊》博士一人,《谷梁》博士一人。”经过朝臣商议之后,司马睿下诏说:“《谷梁》肤浅,不足置博士,余如奏。”(参见[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976-1978页。)荀崧的谏言虽针对西晋及东晋初期经学博士的设立而发,也基本反映了魏晋经学的废立情况。
    [4]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 1955年2月页3700上
    [1]案,洪顺隆主编《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一书载有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汉魏六朝的学问と文学》一文,其发表于1938年《东洋文化大系·二》中,就其题目来看当与本文论题相近;此外,还有台湾学者陈胜长《齐梁以前儒学思想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一文,发表于1972年《联合书院学报·十》,由题目推知,当包含魏晋儒学与文论关系的内容。限于条件,笔者均未得目验两文,姑俟他日以作评价。洪著为文津出版社,1987年9月版。
    [2]林登顺著 《魏晋南北朝儒学流变之省察》 文津出版社 1996年4月第371页
    [1][日]清水茂著、蔡毅译 《清水茂汉学论集》 中华书局 2003年1月 第17页
    [2]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 《法言义疏》 中华书局 1987年3月第114页
    [1]按,“魏晋文学自觉”的论题由铃木虎雄于1920年《艺文》杂志上发表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论》一文首先提出。此观点被鲁迅采用,并于1927年9月所作《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加以申述。李泽厚于1981年3月出版的《美的历程》一书中,又将鲁迅作为“魏晋文学自觉”说的肇端者大加推扬,而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著名论断。关于三者之间的渊源关系,吴宏聪《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重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一文进行了详细的考述,参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另,张晨《鲁迅“文学自觉”辨》也有续说,可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学界对于“魏晋文学自觉”说的合理性,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较大分歧和发展,可参见2005年6月扬州大学张朝富博士论文《汉末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之走向——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历史阐释》、同年武汉大学周西宁硕士论文《文学史意义上的“文学自觉”再探讨》以及张振龙《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文学研究述评一以“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为中心》(见《学术交流》2005年第7期)等。当然,学界对“文学自觉”一说的含糊性和主观性带来弊端的认识已日益深入。如赵敏俐《“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一文,就不同意以其来衡量汉魏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状况。他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与现在完全对应的“文学”概念,而只有较为明晰的文体观,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文人文学较为成熟,文体形式和批评理论有突出发展的阶段;魏晋以来追求文学形式美的同时,并未脱尽政治功利的价值内涵,中国文学史上并不存在纯粹“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汉唐士人在皇权与官僚政治体制的束缚之下,往往体现出个体性的反抗,体现在文学创作层面,也促进了对于文体类型、体制、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发展。他指出从汉唐文士政治身份和文学心态的变化着眼,才能对中古文学的发展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见《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本文即深受其启发。
    [2][清]严可均辑校《全晋文》卷一百十七 中华书局 1958年12月 页2134下B
    [3]《全三国文》卷七十 页1433下B
    [4]如晋人淳于睿《同母异父昆弟服》说:“游、夏,文学之俊也。”(《全晋文》卷四十四,页1711下B)傅玄《马先生传》说:“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言语宰我、子贡是也。以事取之者,若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同前,卷五十,页1748上B)袁宏《东征赋》说:“言偃以文学遗风,季札以让国称仁。”(同前,卷五十七,页1785上B)上述所言“文学”,基本都与礼义教化相关,言偃(字子游)精通礼学,他作为孔门四科十哲之一,更是“文学”的代表,从淳于睿、傅玄、袁宏等人的称扬之辞就可以看出他在魏晋时期的影响。
    [5]《全三国文》卷二,页1060下B;《全晋文》,卷七十九,页1915下A-B。
    [1]《全晋文》卷一百五 页2061上B
    [2]《全晋文》卷一百一,页2039上B、下A;同前,卷一百五,页2060上A。
    [3]《全三国文》卷三,页1067上B;[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1982年7月第2版,第88页;《全三国文》卷二十六,页1196上A;陈伯君校注《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66页;《全三国文》卷五十三,页1350下A;《全晋文》卷二,页1476上B;同前,卷五十二,页1760下B;[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344上A;同前,卷二十,页1572上B;同前,卷三十六,页1671上A;《全晋文》卷一百三十八 页2256上B。
    [4]《全晋文》卷九十七 页2016下A、B
    [1]《三国志》卷四十二,第1027页;《全三国文》卷三十一,页1229上B;同前,卷四十三,页1295下A;同前,卷七十,页1433上A-B;《全晋文》卷一百十六,页2123下B-2124上A;同前,卷四,页1487上B;同前,卷十,页1520下B;同前,卷十八,页1560上A。
    [2]汉代文学观念除了歌诗和辞赋之外,外延更广的“文章”也是其重要方面,对此探讨论著较多,可参马积高《赋史》第1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于迎春 《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第一章“五、文人、文章与文学”及第五章“三、文章的概念”第16-20、146-149页,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
    [3]《全三国文》卷二十一,页1165上B;同前,卷七十四,页1450下A;《全晋文》卷一百十七,页2132上B。
    [4]《全三国文》卷十六,页1140下A、1141上A;同前,卷八,页1098上A-B;同前,卷九,页1104上B、1105上B;同前,卷十二,页1221上B;同前,卷三十,页1221下B;同前,页1223上B;同前,卷三十六,页1254下B;同前,卷六十一,页1383下A;同前,卷六十七,页1415上B;《全晋文》卷二,页1476上B;《全晋文》卷四十六,页1724上A;《全晋文》卷一百二,页2041上B、2042下A、2043上A、2044上A-B、2044下A;袁行霈撰 《陶渊明集笺注》卷六,中华书局,2003年4月,第502页;《全 晋文》卷一百四十三,页2282下A;同前,卷一百四十六,页2306下A。
    [1]《晋书》卷五十一,第1427页;[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三十五,中华书局 1973年8月,第1089-1090页。
    [2]关于挚虞《文章志》的文献目录学价值,可以参见谢灼华、王子舟 《古代文学目录〈文章志〉探微》一文,其载《图书情报知识》 1995年第4期。
    [3]《全晋文》卷七十七 页1905上B
    [4]《全晋文》卷四十九,页1740下A;[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 《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20页。
    [5]《全晋文》卷四十九,页1740上B;同前,卷六十二,页1915下A。
    [6][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校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四一四 中华书局 2001年10月 第133页
    [1]《礼记正义》卷二十二,[清]元辑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3年2月,页1424中、1425上、1422下。
    [2]《春秋谷梁传正义》卷九,《十三经注疏》本,页2400下。
    [3]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217页。
    [4]《礼记正义》卷三十五,《十三经注疏》本,页1513上。
    [5][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 《太玄集注》卷八 中华书局 2003年12月 第196-199页
    [6]《太玄集注》卷六,第147页。
    [7]《法言义疏》卷八 第159-160页
    [1][南朝梁]刘勰著、詹瑛义证《文心雕龙义证》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8月 第1011页
    [2]《法言义疏》第291页
    [3]《孔子家语》卷五“入官第二十一”,《魏晋全书》本,韩格平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1月,第335页;《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四一四,第135页。
    [4]《文选》卷二十四 页344上A
    [5]逯钦立辑校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中华书局 1983年9月第758、852、775页
    [6]杨勇校笺 《陶渊明集校笺》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第255页;同前,卷二,第70页。
    [7]《全晋文》卷四十六,页1725上A-B;同前,卷二十二,页1580上A。
    [8]《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81、884、877页;《全晋文》卷八,页1507下A;杨勇校笺 《陶渊明集校笺》卷二,第54页。
    [9]《全三国文》卷六,页1086上A;《全晋文》卷五十九,页1794上A。
    [10]杨勇校笺 《陶渊明集校笺》 卷三 第159页
    [1]陈寅恪著 《金明馆丛稿二编》 三联书店 2001年7月 第283页
    [2]《抱朴子·内篇》卷四十一,《诸子集成》本,第183页。
    [3]《晋书》卷八十二 第2149页
    [4]余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 《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914页
    [5]《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 第42页
    [6]俞荣根著 《儒家法思想通论(修订本)》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年2月第2版 第528页
    [7][清]王夫之著 《读通鉴论》 卷十五 中华书局 1975年7月 第497页
    [8]《全晋文》 卷六十六 页1412下B
    [9]《抱朴子·外篇》卷十五,《诸子集成》本,第129页。
    [1]《抱朴子·外篇》卷三十一,《诸子集成》本,第156页。
    [2]《晋书》 卷五十六 第1535页
    [3]《全晋文》卷二十一 页1578上B
    [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60页;《晋书》卷六十七,第1804页。
    [5]《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67、258页
    [6]《晋书》 卷七十九 第2077-2078页
    [7]《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页1453上B-下A
    [8]《全晋文》 卷八十七 页1962上B
    [9]《晋书》 卷六十五 第1754-1755页
    [1]《晋书》 卷七十九 第2077页
    [2]《晋书》 卷六十五,第1757页。按,值得一提的是,王珣与谢安之间因为桓温之乱的缘故,结下仇隙。《晋书·王珣传》载:“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安既与珣绝婚,又离珉妻,由是二族遂成仇衅。”(见第1756页)
    [3]《晋书》 卷六十七 第1804页
    [4][元]李公焕撰 《笺注陶渊明集》卷一,《四部丛刊初编》本。
    [5][唐]徐坚等著 《初学记》卷十八“交友” 中华书局 2004年2月第2版 第434页
    [6]《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方技传》 第808-809页
    [7]《初学记》卷十八“交友” 第434页
    [8]《全三国文》卷七,页1091上A;页1089上A-B;页1089上B。
    [1]上述赋序及诗句均见《曹丕集》,《魏晋全书》本,第118-124、164、120、161页。
    [2][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 《大戴礼记解诂》卷十三,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255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03页
    [4]《文选》 卷三十 页437下A
    [5]《王左丞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第四册,页669上B。
    [6]《梁昭明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第四册,页133上A。
    [7]《徐仆射集》卷二,《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第五册,页151上B-下A。
    [1]《荀子集解》卷十九,《诸子集成》本,第334、335页。
    [2]《荀子集解》卷一,《诸子集成》本,第7页;同前,卷四,第84-85页。
    [3]《荀子集解》卷十九,《诸子集成》本,第333页;同前,卷一,第8页。
    [4]《论衡·超奇篇》,《诸子集成》本,第135、136页。
    [1]《金楼子·立言篇》,《百子全书》第五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页11A。
    [2]《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八,《诸子集成》本,第171页。
    [3]《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二,《诸子集成》本,第140页。
    [4]《全三国文》 卷二十一 页1165上B-下A
    [5]《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 第531-532页
    [6]《晋书》卷七十七,第2043页;《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482页。
    [7]《全晋文》 卷四十六 页1724上A
    [1]徐湘霖校注 《中论校注》 巴蜀书社 2000年7月 第62页
    [2]《全晋文》 卷八十七 页1965上B
    [3][宋]姚宽撰、孔凡礼点校 《西溪丛语》 中华书局 1993年12月第68页
    [4]《西溪丛话》第104页
    [5][宋]王楙撰、王文锦点校 《野客丛书》 卷三十 中华书局 1987年7月 第350页
    [6]《野客丛书》 卷二十五 第285页
    [7]《抱朴子·外篇》 卷三十二,《诸子集成》本,第157-158页。
    [8]《抱朴子·外篇》 卷三十六,《诸子集成》本,第163页。
    [9]见李春青 《儒家人格境界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化》一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第65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45、649、636、722页
    [2]《全三国文》 卷七十一 页1437上B-下A
    [3]《初学记》卷十八“人部中·交友第二” 第434页
    [4]《抱朴子·外篇》卷十六,《诸子集成》本,第133页。
    [5]《抱朴子·外篇》卷十六,《诸子集成》本,第132、131页。
    [6]周一良著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中华书局 1985年3月 第42页
    [7]卢弼著 《三国志集解》 卷五十七 中华书局 1982年12月 页1049下B
    [1]《世说新语笺疏》 第297-298页
    [2]《晋书》 卷九十 第2340-2341页
    [3]《晋书》 卷九十 第2333页
    [4]《晋书》 卷第四十九 第1359、1361页
    [5]《晋书》 卷七十九 第2086页
    [6][梁]沈约撰 《宋书》 卷九十三 中华书局 1974年10月 第2276-2277页
    [7]《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 第489、358、483页
    [1]杨勇校笺 《陶渊明集校笺》 第93页
    [2][宋]俞鼎孙辑 《儒学警悟》卷二十,中华书局,2000年2月,第453-454页。
    [3]《全晋文》 卷一百二 页2044下A
    [4]《全晋文》 卷一百二 页2042上B、下A
    [5]《抱朴子·外篇》卷三十,《诸子集成》本,第155-156页。
    [6][明]张溥著、殷孟伦注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中华书局 2007年5月 第157页
    [1][宋]王观国撰、田瑞娟点校 《学林》卷二“中兴”条 中华书局 1988年1月第51-52页
    [1]简博贤著 《今存三国两晋经学遗籍考·述例》 三民书局 1986年版 第3页
    [2]见马宗霍著 《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影印第1版,第61页。按,马氏引文出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裴注引鱼豢 《魏略》,见《三国志》卷十三,第420页。
    [3][宋]范晔撰 《后汉书》 卷三十五 中华书局 1965年5月第1212页
    [4]《后汉书》 卷七十 第2273页
    [5]《全三国文》 卷八 页1099下B
    [1]《后汉书》 卷七十 第2278页
    [2]《三国志》卷十一 《魏书·管宁传》 第354-355、359页
    [3]《后汉书》 卷六十六 第2178页
    [4]《后汉书》 卷六十七 《党锢传》 第2197、2218页
    [5]《后汉书》 卷六十八 《许劭传》 第2234-2235页
    [6]《后汉书》 卷六十九 第2245页
    [7]《后汉书》 卷七十 第2263页
    [1]《后汉书》 卷六十四 第2119-2120页
    [2]《后汉书》 卷七十三 第2357页
    [3]《后汉书》 卷六十四 第2106页
    [4]《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页810上B
    [5]《孟子正义·孟子题辞》,《诸子集成》本,第8、11、15-16页。
    [6]刘师培撰、程千帆、曹虹导读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12月 第27页
    [1]《后汉书》 卷六十四 第2123页
    [2]《后汉书》 卷六十二 第2064页
    [3]《后汉书》 卷六十三 第2073、2089、2094页
    [4]《后汉书》 卷六十四 第2099、2102页
    [5]《后汉书》 卷六十五 第2143、2142、2144页
    [6]《后汉书》 卷六十八 第2226页
    [7]《后汉书》 卷六十九 第2239页
    [1]《后汉书》 卷四十八 第1615页
    [2]《后汉书》 卷三十五 第1211页
    [3]《后汉书》 卷四十八 第1614页
    [4]韩晖 《汉赋的先驱孔臧及其赋考说》,对詹安泰、容庚、龚克昌等人关于孔臧生平有总结性的论述,可参见《文史哲》 1998年第1期。
    [5]李贤注说:“献帝后至魏,封孔子二十一叶孙羡为崇圣侯。晋封二十三叶孙震为奉圣亭侯。后魏封二十七叶孙乘为崇圣大夫。太和十九年,孝文幸鲁,亲祠孔子庙,又改封二十八叶孙珍为崇圣侯。北齐改封三十一叶孙为恭圣侯,周武帝平齐,改封邹国公,隋文帝仍旧封邹国公,惰炀帝改封为绍圣侯。贞观十一年,封夫子裔孙子德伦为褒圣侯,伦今见存。”见《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传》,第2563-2564页。由上可知,孔子后裔在汉唐之际所受到的重视情况。
    [6][明]谢榛著、宛平校点 《四溟诗话》 卷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1月第51页
    [1]早在灵帝开设鸿都门学之前,蔡邕就上疏指出“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当代博弈,非以教化取士之本。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后来又在光和元年鸿都门学开设之际上疏说:“尚方工技之作,鸿都篇赋之文,可且消息,以示惟忧。……而今并以小文超取选举,开请托之门,违明王之典,众心不厌。”(见《后汉书》卷六十下,第1996、1999页。)司徒杨赐也上言说:“鸿都门下,招会众小,造作赋说,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殆哉之危,莫过于今。”(见《后汉书》卷五十四第1780页)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加以总结称:“降及灵帝,时好辞制,造《羲皇》之书,开鸿都之赋,而乐松之徒,招集浅陋,故杨赐号为驩兜,蔡邕比之俳优,其余风遗文,盖蔑如也。”(见《文心雕龙义证》卷九第1685页)由上均可以看出,蔡、杨与扬雄的辞赋观一脉相承,对书、画、辞、赋等仍以小道视之,这至少也说明他们主观上对包括辞赋在内的文艺创作的消极态度。
    [2]《全后汉文》 卷八十八 页948上B
    [1]《全后汉文》 卷八十八 页951上B-下A
    [2]《后汉书》 卷四十九 第1646、1646、1644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05页
    [4]《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页954下A、953上A、954下A
    [5]《后汉书》 卷六十二 第2059页
    [1][汉]荀悦著、黄省曾注 《申鉴》卷五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9月 页33下
    [2]《申鉴》 卷五 页33上
    [3]《申鉴》 卷三 页22下-23上
    [4]《文心雕龙义证》 卷一 第120-129页
    [5]《申鉴》 卷五 页31下-33下
    [6]《后汉书》 卷六十二 第2062页
    [1]《汉纪序》,张烈点校《两汉纪》上,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2页。
    [2]《两汉纪》 上 第439-440页
    [3]关于荀悦 《汉纪》经史结合的研究方式,陈启云 《荀悦与中古儒学》一书论述较为详尽,他说:“由于儒家人文学术传统的陶冶,中国的儒士遵循两条学术追求路线。倾向于权威主义的人通常从经书(‘经',经典权威)中寻求启发,而比较现实的人则从不远的过去(‘史',档案,事实的记录)去观察变化中的世界。这两条路线构成了人文研究的广阔天地,即广义的‘历史',其中包括远古史(传统经典提供了理想和教条的批评标准)和近代史(当代世界的世俗事务受到了更多的反省批评,而且重新肯定了古典理想和教条的优越性)。”并且他认为荀悦是这种学术路线汇合的好例子。参见此书第140页,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4]《两汉纪》上《汉纪》“孝平皇帝纪”卷第三十 第547页
    [1]《尚书正义》卷十四,《十三经注疏》本,页205上;同前,卷十六,页224上。
    [2]王晓毅著 《儒释道与魏晋玄学的产生》 中华书局 2003年9月 第4页
    [3]案,《通典》卷九十七引作《丧服后定》,其云:“后汉刘表及侍中成粲云:‘父母亡在祖后,则不为祖母三年。'吴商驳曰:‘尝见表所作《丧服后定》,变除为妇人之服,不逾男子;孙为祖父服,周父亡之后,为祖母服,而云不得逾祖也。”(见《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第2609页)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则认为《丧服后定》即《新定礼》,他说:“新定即后定,题小异耳……此书浑以礼名,其实专明丧服也。”(见此书第二册“经编仪礼类”,广陵书社,2004年11月,页840下A)
    [4]《三国志集解·魏书·王粲传》 卢弼注引 《后汉书·列女传》载蔡文姬答曹操问说:“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又引惠栋注说:“张华《博物志》云:‘蔡邕有书近万卷,汉末载数车与王粲。‘又邕集《巴郡太守谢表》云:'诏书前后赐《礼经素字》、《尚书章句》、《白虎议奏议》合成二百一十二卷。'”(见页508下A)由此可知,蔡邕藏书中有包括经学著作在内的大量书籍,而且多为御赐秘书,当为王粲所取资。
    [5][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 《庾子山集注》 卷十五 中华书局 1980年10月第997页
    [1][后晋]刘昫撰 《旧唐书》 卷一百二 中华书局 1975年5月 第3180-3181页
    [2]《文心雕龙义证》 卷四 第679页
    [3]《全三国文》 卷五十六页1362下A-B
    [4]《全后汉文》 卷九十一页965上B
    [5]《文选》卷二十三 页334下B-335上B
    [6]同上,页335下B-336上B。
    [7]《建安七子集》卷三《王粲集》 第84页
    [8]《文选》卷二十三 页335上A、336上B
    [9]《文选》卷二十三 页335下A
    [1]《文选》 卷二十九 页415上A
    [2]佚名撰、[宋]章樵注 《古文苑》卷八,《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02页。
    [3]《文选》卷二十三 页329上B-下A
    [4]《文选》卷二十一 页296上A
    [5]《文选》卷二十页 283上A-B
    [1]《建安七子集·附录》 第329页
    [2]按,《三国志·魏志》 裴松之注引《文士传》称:“桢父名梁,字曼山,一名恭。少有清才,以文学见贵,终于野王令。”(见卷二十一,第601页)与范晔所述不同。卢弼《三国志集解》云“未知孰是”(见此书页513下B),此姑采范氏所说,以待新证。
    [3]《后汉书》卷八十《文苑传下》 第2635、2636-2638、2639页
    [4][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三八五“人事部” 中华书局 1960年2月 页1780下A
    [5]《建安七子集》卷七《刘桢集》 第200页
    [6]《文选》 卷二十三 页667下B-668上A
    [7]《建安七子集》卷七《刘桢集》 第195页
    [8][唐]释皎然著 《诗式》,《历代诗话》本,[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1年4月,第29页。
    [9]《全三国文》卷三十六 页1256下A
    [10]刘桢获罪后,在服役期间答曹操问讯的内容见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二十一本传引《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四《文士传》(见《三国志集解》 页514上A-B),此不赘。
    11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第1183页
    [1][南朝梁]钟嵘著、曹旭集注 《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10页;[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905页。
    [2]《文心雕龙义证》 卷六 第1022-1025页
    [3]王国维著 《观堂集林》 卷四 中华书局 1959年6月 第188-192页
    [4]《三国志》卷一《魏志·武帝纪》 第4页
    [1]分见《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卷二注引《典论·自叙》,第90页;《全三国文》卷十九,页1155下B。
    [2]《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 第54页
    [3]《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 第1061页
    [4]《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 第33页
    [5]严可均 《全三国文》 卷二 第1062-1063页
    [6]同上,第1060-1061页。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第347-348页
    [8]《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第352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第347、354-355页
    [2]《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卷二注引《典论·自叙》 第90页
    [3]分见《全三国文》卷八页 1098上A,《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引《魏书》 第88页。
    [4]分见《全三国文》卷十九,页1156下A;卷十七,页1148上B。
    [5]《全三国文》卷六 页1083下A-B;卷五,页1078下A;卷五,页1079下B;
    [6]与之相佐证的还有《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其载:“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见卷十三,第419页)《杜畿传》裴注引《魏略》说:“(乐详)黄初中征拜博士。于时太学初立,有博士十余人,学多褊狭,又不熟悉,略不亲教,备员而已。惟详五业并授……至正始中,以年老罢归于舍,本国宗族归之,门徒数千人。”(见卷十六,第507页)
    [7]王天海著 《意林校注》 卷五 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 第337页
    [8]《三国志》卷二,第88页;卷二十一,第618页。
    [1]孙启志、陈建华 《古佚书辑本目录》 中华书局 1997年8月 第40页
    [2]《典论·奸谗并序》,《魏晋全书》本,第103页。
    [3]《典论·内诫并序》,《魏晋全书》本,第104页。
    [4]《全三国文》 卷五 页1078下B
    [5]《全三国文》 卷八 页1098下B
    [6]引文出自《论衡·薄葬篇》,《诸子集成》本,第225页;《全三国文》卷八,页1099上B。
    [7]《意林校注》卷五第337页
    [8]《全三国文》卷五 页1077下A
    [9]分见《全三国文》卷三十,页1222下B-1223上B;卷六,页1086上A;卷五,页1077下A;卷五,页1079上B。
    [1]《四库存目丛书补编》 第11册,页103上A-B。
    [2]《三国志·魏志·卫覬传》载:“明帝即位,……覬奏曰:‘……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之所轻贱;狱吏者,百姓之所县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请置律博士,转相教授。'事遂施行。”(见卷二十一,第611页)对此,杨鸿年总结说:“魏制虽然大体仍依汉旧,但也有变动。就中如立《春秋》谷梁博士以及将王肃所注诸书列于学官,皆系与东汉不同者。至于立律博士,则又是变中之变了。”见其著《汉魏制度丛考》第170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
    [3]诏曰:“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世。”见《全三国文》卷九,页1102上A。
    [4]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赦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见《全三国文》卷九,页1102上A)
    [5]按,其中“高皇”即曹操之父曹嵩,在黄初元年追尊为“太皇帝”(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续汉书》,第2页)。曹嵩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养子,本姓夏侯,而其父不见载史传,因此诏中以“处士”名之。此诏标举“崇孝重本”,其实是为实现曹姓皇统寻求合法化依据。见《全三国文》卷九,页1102上B-下A。
    [6]《全三国文》 卷十 页1107上B-下A
    [7]《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注引《魏略》说:“至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始扫除太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备博士之员录,依汉甲乙以考课。申告州郡,有欲学者,皆遣诣太学。太学始开,有弟子数百人。至太和、青龙中,中外多事,人怀避就。虽性非解学,多求诣太学。太学诸生有千数,而诸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弟子本亦避役,竟无能习学,冬来春去,岁岁如是。又虽有精者,而台阁举格太高,加不念统其大义,而问字指墨法点注之间,百人同试,度者未十。是以志学之士,遂复陵迟,而末求浮虚者各竞逐也。正始中,有诏议圜丘,普延学士。是时郎官及司徒领吏二万余人,虽复分布,见在京师者尚且万人,而应书与议者略无几人。又是时朝堂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其能操笔者未有十人,多皆相从饱食而退。嗟夫!学业沈陨,乃至於此。”见《三国志》卷十三,第420-421页。
    [6]《三国志》 卷十五 第464页
    [1]《全三国文》 卷三十三 页1238上B
    [2]《全三国文》 卷九 页1102下B
    [3]王伊同在 《补〈魏志·何晏传〉》一文中,认为魏明帝即位以来多次下达的禁浮华诏,正是针对邓颺、李胜、诸葛诞、何晏等“浮华友”,并使之长期遭到禁锢。他说:“由黄初以来,老成凋零,宗室茸弱。宣王统领诸军,最居势位。夏侯玄、何晏辈,皆魏姻(?),与邓颺、李胜之徒,深相接纳,宣王忌之,并罢官废除。然则浮华云者,诬辞耳!爽辅政,首用丁谧策,转宣王为太傅,外示崇敬,而阴夺其权,益知明帝世宣王之左右朝政为何等云。”见《王伊同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394页。当然,明帝本人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他大权独揽,黜自专,不喜浮华之风。司马懿虽长期在外领兵,但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点,许多政见往往通过党附于己的董昭等人的进谏来实现。后者在太和六年(232)即上诏黜浮华,邓颺、诸葛诞等人便在被黜之列,这自然不能排除司马懿的作用。
    [4]两诏均见《全三国文》卷九,页1103下B。
    [5]《文选》 卷三十七 页521下A-522上B
    [6]《全三国文》卷九,页1103上B-下A。按,曹叡在《诫诲赵王干玺书》、《与彭城王玺书》中也多有经典之辞,以前书为例,其称:“《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诗》著‘大车惟尘'之诫。……朕感诗人《常棣》之作,嘉《采菽》之义,亦缘诏文曰‘若有诏得诣京都',故命诸王以朝聘之礼。……古人有言:‘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弗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焉。'”(《全三国文》卷十,页1108下A-B)这正是在曹植上书之后允许诸王奉召晋京的表现,然而却规定诸蕃王间不得互通往来。曹玺因犯禁而被曹叡警告,诫辞虽然典雅,却充满法治的意味。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第419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15、414、417、414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15、414、413页
    [3]《文心雕龙义证》 卷九 第1696页
    [4]《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 第107页
    [5]《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 第106页
    [6]《全三国文》 卷九页 1104上B
    [7]《文选》卷十一,页172下A;《三国志》卷二十一,第618页。
    [8]《三国志》 卷十一 第340页
    [1]《三国志》 卷四 第138、139页
    [2]《全三国文》 卷十一 页1113下B
    [3]《全三国文》 卷十一 页1115下B
    [4]《全三国文》 卷六十三 页1393下A-B
    [5]分见《三国志集解》 卷四十六,页884上A;卷四十七,页903上A。
    [6]《三国志集解》 卷四十六 页891下B
    [7]袁宏 《后汉纪》卷第二十九《孝献皇帝纪》第562页
    [8]《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注引《江表传》曰:“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 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另外,卢弼注引赵一清说:“陈芬《芸窗私记》:‘吕蒙读书开西馆以延俊髦,共相挖扬,识见日进,孙权益重之。'今西馆桥是也。《拾遗记》:吕蒙入吴,吴主劝其学业,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尝在孙策座上酣醉,忽卧于梦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曰: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贞明之道,莫不精穷极妙,未该元旨,故空诵其文耳。众座皆云,吕蒙呓语通《周易》。”见《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四,页1019上A-B。
    [1]卢弼注说:“是时孙策已早死,吕蒙安得复在策坐上乎?就令策未死,蒙能于策坐上酣醉乎?此真可谓呓语矣。”见《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四,页1019上B。按,《拾遗记》为小说家言故不可尽信,但由此可以看出吕蒙研习儒家经典的忘我程度及学业精进的情况。“策”亦或“权”之误。
    [2]《三国志集解》 卷四十七 页902下B
    [3]《三国志集解》 卷四十七 页916上B-下A、B
    [4]《三国志集解》 卷五十三 页1001-1002上A
    [5]《三国志集解》 卷五十九 页1078下B-1079上A
    [6]《三国志集解》 卷五十二 页993上B
    [7]《三国志集解》 卷五十二,页1001上A;卷五十九,页1080上B。
    [1]《三国志集解》 卷五十九 页1081下A-B
    [2]《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九,页1082上A-B。按,孙登在临终之前曾给孙权上表说:“臣闻死生有命,长短自天,周晋、颜回有上智之才,而尚夭折,况臣愚陋,年过其寿……愿陛下弃忘臣身,割下流之恩,修黄老之术,笃养神光,加羞珍膳,广开神明之虑,以定无穷之业。”由此可见其儒老并杂的为学倾向。见页1080上B。
    [3]《三国志集解》 卷五十一页970上A、971上B
    [4]《三国志集解》 卷四十八 页928上B
    [5]《三国志集解》 卷四十八 页930上A
    [6]《三国志集解》 卷四十八 页932上A-B
    [7]《抱朴子·外篇·吴失》载:“吴之晚世,尤剧之病。贤者不用,滓秽充序。纪纲驰紊,吞舟多漏。贡举以厚货者在前,官人以党强者为右。匪富匪势,穷年无冀。德清行高者,懔英逸而抑沦。有才有力者,蹑云物以官跻。主昏于上,臣欺于下,不党不得,不竞不进。背公之俗弥剧,正直之道遂壤。……或有不开律令之篇卷,而窃大理之位;不识几案之所置,而处机要之职;不知五经之名目,而享儒官之禄;不闲尺纸之寒暑,而坐著作之地;笔不狂简,而爱驳议之荣;低眉垂翼,而充奏劾之选;不辨人物之精粗,而委以品藻之政;不知三才之军势,而遽轩节盖之下;屡为奔北之辱将,而不失前锋之显号;不别菽麦之同异,而汞司顾问之近任。”葛洪师祖左先生生逢其时,不无感慨的说:“我生不辰,弗先弗后。将见吴土之化为晋域,南民之变成北隶也。”参见《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四,《诸子集成》本,第160-161页。
    [1]《三国志集解》 卷四十八 页934上B
    [2]《三国志集解》 卷五十三 页1000上A
    [3]《三国志集解》 卷五十三 页1005下B-1006上A
    [4]《三国志集解》 卷六十五 页1142上A-B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第538页
    [6]《三国志集解》 卷五十一 页977上A-B
    [7]按,“至止”的含义为:“始(董)扶发辞抗论,益部少双,故号曰至止,言人莫能当,所至而谈止也。”见《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刘二牧传》裴注引陈寿《益州耆旧传》,第866页。
    [8]分见《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刘二牧传》,第866页;《先主传》卷三十二,第871页。
    [1]按,《三国志·蜀书·许慈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慈、潜并为博士”之“博”为“学”字,卢弼注说:“冯本‘博'作‘学',误。传末子勋复为博士,是。”见《三国志集解》卷四十二,页831下B-832上A、834上B;《晋书》卷九十一,第2347页。
    [2]《全三国文》 卷五十七 页1365上B
    [3]《三国志集解》 卷三十五 页755下B、756下A
    [4][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 卷七十二 中华书局 2007年12月 第1468页
    [5]朱熹曾评价诸葛亮说:“孔明本不知学,全是驳杂了,然却有儒者气象。”(见《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第3235页。)朱大渭 《论诸葛亮治蜀——兼论诸葛亮是儒法合流的典型人物》一文认为,其兼容儒法表现在:“对德(礼)法兼用在理论上讲得比较透彻明白,表现在他对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并对这些表现有详细的论述。(见黄烈主编 《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4月,第122页)余明侠 《诸葛亮评传》认为诸葛亮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中产之户”,其兄诸葛谨曾游学洛阳,习《毛诗》、《古文尚书》、《左氏春秋》,这都说明诸葛家具有浓厚的儒学氛围。因此,诸葛亮的思想主导为儒家。余氏说:“他幼受诗礼传家的庭训,束发受书之后,在荆州又向不少名儒硕彦趋谒请益,因而崇奉儒学是不言而喻的。”又“诸葛亮的思想是多元的,深受时代的影响,有着时代的烙印。因此,不能单纯地把他归之于儒家、法家或道家,而是汲取各家的精华加以融会贯通,并结合自己的思想志趣,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治思想。”(见其书第25、283-28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
    [6][明]诸葛义、诸葛倬辑 《诸葛孔明全集》 卷七 中国书店 1996年9月 第100-101页
    [7]同上,第101-109页。按,诸葛亮受儒学的影响,还表现在阐述政治主张的过程中多引儒家经典加以参证。除了《便宜十六策》“治国”条引《孝经》外,“视听”条有“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此出自《老子》,而文末又说:“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此出自《尚书·泰誓》;“纳言”条有“故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察疑”条有“孔子云: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又“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人焉废哉?”分别出自《论语·学而》、《论语·为政》;“治人”条有“故经云: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视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又“经云: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贵无用之物,使民心不乱”,分别出自《孝经·三才章》与《老子》;“考黜”条有“《书》云:三载考绩,三考,黜幽明”,出自《尚书·虞书》;“赏罚”条有“《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此之谓也”,出自《尚书·洪范》。由上可知,其多有结合《老子》与儒家经典共同阐释的情况,亦见其不作墨守的“儒生俗士”的特点。另外,他在《将苑》中也有以儒家经典立论的,如“将诚”条有“《书》曰: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人力”,出自《尚书·周书·旅獒》;“习练”条有“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之。又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出自《论语·子路》。(同上卷八,第118-119页)这说明即使在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中,也可以找到儒家思想的影子。
    [1]《诸葛孔明全集》卷七 第103页
    [2]两篇《出师表》分别见《全三国文》卷五十八,页1370上A、1370下A。
    [3]《全三国文》卷五十八 页1371上A
    [4]叶葱奇疏注《李商隐诗集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月 第124、129页
    [5]《三国志集解》卷三十六裴注引《江表传》载:“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因此,后世附会较多,如卢弼引黄爽说:“羽祖石磐、父道远并羽三世,皆习《春秋》。张大本有墓铭言其事,然无征不可信也。”见页779下B。同书卷四十四载姜维,“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见页858下A。
    [6]《三国志集解》卷四十二 页834上A、835上A
    [1]《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二 页736上B-737上B
    [2][清]唐晏著、吴东民点校《两汉三国学案》中华书局 1986年12月 第5页
    [3]《三国志集解》卷四十二 页832上B、831下B-832上A
    [4]《三国志集解》卷三十八 页801下B-802上A
    [5]同上,卷三十七,页787下 B-788上A。
    [6]《晋书》卷五十四《陆喜传》第1486页
    [7]《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第1372、1373页
    [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502-503页
    [2]《三国志集解》卷三十八 页797下B-798下B
    [1]关于上述著者文章及著作的出版、发表及内容评价等方面,均参考李文献《徐干思想研究》第3-4、7-8页,其书由文津出版社于1992年8月出版。
    [2]分见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王巍《建安文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初版、2000年7月第2版;徐公持《魏晋文学史》第一编第五章“曹魏前期诸文士”中关于徐干的论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9月;王鹏廷《建安七子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3]许结《徐干<中论>及其文艺观索解》,《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58页。案,许氏一文对徐干政治、伦理思想与文艺观的关系剖析详明,但将《中论》中“六艺”之“艺”等同于文艺,并认为“独智”思想贯穿于徐干对“艺”的论述之中,则似稍欠对“六艺”向文艺进行概念上的引申。
    [1]顾农《徐干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第68页。
    [2]见《中国诗学》第5辑,蒋寅、张伯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26页。
    [3]范氏一文,可见《国文月报》1947年第63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国文月刊社编,开明书店。
    [4]黄晓令此文,见《文学评论》1982年第6期。
    [5]曹文可参见《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
    [6]徐湘霖《中论校注》,第99页。下文凡出自本篇,恕不备注。
    [7]《论衡·艺增篇》,《诸子集成》本,第83页。
    [1]《中论校注》第126、305页
    [2]《中论校注》第223页
    [3]《中论校注·无名氏·中论序》第2、3页
    [4]分见《文选》卷三十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序》,页438下A;《诗品集注》卷下,第367页。
    [5]按,《论语·先进》载,孔子根据从游于陈、蔡而患难与共的十位弟子的实际才能,划分为四科,其中即有“言语:宰我,子贡”一类,(见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卷十四,《诸子集成》本,第238页。)《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卜云其吉,终然允臧”句下,毛苌注:“故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辣,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诗经正义》卷三-一,《十三经注疏》本,页316中)很显然,“言语”才能的九个方面中“能铭”、“能赋”、“能誓”、“能诔”等,已纯然是文学创作了。另外,《左传》中亦多见对言辞的重视,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六,《十三经注疏》本,页1985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又《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巳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杜注:“言辞辑睦则民协同,辞说绎则民安定。”(《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六,页1985下;卷四十,页2015中)这样看来,辞的选择和表达又是国家兴衰、民风淳劣的一个衡量标尺了。对于言辞道德内涵和审美功能探讨较为集中的当属荀子,他追求言语之美,《荀子·大略篇》称:“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又认为言的功用胜过感官享受。《荀子·非相篇》曰:“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荀子认为言有“君子之言”、“愚者之言”、“知者之言”的区分,强调言之措辞恰切、合乎礼义、济乎实用,对追求言辞绚丽而实则空虚浅薄的现象加以抨击。汉代以降,重言的观念得以传承。如贾谊在《新书·容经》中说:“言有四术:言敬以和,朝廷之言也;文言有序,祭祀之言也;屏气折声,军旅之言也;言若不足,丧纪之言也。”([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227页) 贾谊主要从儒家礼仪的角度来看待“言”,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文学性因素。他对上述四种场合下的语言要求,虽重在口头表达方面,但也适用书面的文学创作,应该说这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了贾谊对语言实用功能的重视,也体现出初步的文学分体意识。刘向在《说苑·尊贤》中更提出“夫言者,所以抒其匈而发其情者也。能行之士,必能言之,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86页)从而将言、行、情三者结合起来。可以说,从秦汉以来儒家的重言思想来看,言辞的政教功能与审美功能均不同程度的得到重视。
    [1]《法言义疏》卷三,第60页。
    [2]《中论校注》第77页
    [3]《中论校注·贵言》,第82页。以下凡出自本篇,恕不备注。
    [4]《中论校注》第1、75、205页
    [5]分见《全三国文》卷十五、卷三十,页1135上B-下A、页1219上B;《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95、476页;杜预语见《晋书》卷三十四,第1026页;陆机语见葛洪《抱朴子》佚文,《全晋文》卷一百一十七,页2132上B;《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96页。
    [6]《全三国文》卷八 页1097下B
    [1]《中论校注·中论序》第3页
    [2]《中论校注》第1页,以下凡出自本篇,恕不备注。
    [3]《中论校注》第39、43、109页
    [4]《中论校注》第108页
    [5]《中论校注》第108-109页
    [1]《中论校注》第115页
    [2]曹丕《又与吴质书》,《全三国文》卷七,页1089下A。
    [3]《中论校注》第126、263、145页
    [4]《中论校注·附录》第323页
    [5]《中论校注》第1页
    [6]《中论校注·附录》第327页
    [1]《中论校注》第156页
    [2]《中论校注》第148、323、326页
    [3][清]刘熙载著、薛正兴点校《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年10月 第68页
    [4]《中论校注》第156-157页
    [5]《中论校注》第167、217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76页
    [1]汪春泓《“徐干时有齐气”新解》,《中国诗学》第5辑,第125页。
    [2]《郭店楚墓竹简》第179页
    [3]张双棣等著《吕氏春秋译注(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第790页
    [4]《说苑校证》第503页
    [5]《中论校注》第150页
    [6]《全后汉文》卷九十三 页975下A
    [7][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5月 第105页
    [8]《中论校注》第167-168页
    [1]《中论校注》第185、181、186页
    [2]《全三国文》卷三十六 页1256下A
    [3]《全后汉文》卷九十三 页975上A
    [4]无名氏《中论序》,《中论校注》第1页。
    [5]《文心雕龙义证》第470-471页
    [6][明]钟惺、谭元春撰《古诗归》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89册,页432上。
    [7][清]陈祚明撰《采菽堂古诗选》卷七,《续修四库全书》第1591册,页699下。
    [8]《全后汉文》卷九十三 页975下B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78、376页
    [2]《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十三经注疏》本,页1813中;[汉]刘向编撰、顾恺之图画《古列女传》卷二,《丛书集成初编》第3400册,第45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76-377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71、451页
    [5][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卷六中华书局2003年11月 第352页
    [6]《中论校注》第4页
    [7]章炳麟著、徐复注《馗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12月 第98-99页
    [1]《三国志》卷十三《魏书·王朗传》第407页
    [2]《论语王氏说》,《魏晋全书》本,第337页。
    [3]如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见此书第105-106页,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4年7月新1版)、马宗霍《中国经学史》“魏晋之经学”(见此书第62-63页)都较早的有一定篇幅论述王肃的经学特点及成就,但相对简略。简博贤《今存三国两晋经学遗籍考》一书则是较早对王肃之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专题探讨的著作:其在“春秋左氏学派”一章专论王肃《春秋左传注》一书;又在“郑王之争”一章,分论“《易》书王(肃)氏学——郑学之反动(一)”、“王肃《周易注》”、“王肃《尚书注》”;在“《诗》王(肃)氏学派——郑学之反动(二)”一章,论王肃《诗》注(《问难》、《义驳》、《奏事》附):在“魏晋礼学新义”一章“王肃丧服经传注——郑学之反动(三)”涉及“丧服郑、王异同大义”、“王肃丧服注平议”等两方面内容,又在“魏代《礼记》学”一节涉及“王肃礼学探微”、“礼制难郑大义”、“如字说之考察”、“王肃记学平议”。简氏钩深致远、罗掘翔实,比较全面的揭示出王肃经学的概貌,使之达到系统化、理性化的认识高度。近年对专门以王肃经学为题的研究,则有2001年山东大学郝虹博士论文《王肃经学研究》。另外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在“王肃与魏经学关系考论”一节,又对王肃主要行迹、经学著作、经学理论形态、经学学术渊源、与魏经学门户之争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专门考论,虽篇幅不长,但要言不烦,比较清晰的钩勒出王肃生平及为学的特点,可参其书第2-24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1]按,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一书根据《隋书·经籍志》、两唐书经籍、艺文合志、《通志·艺文略》统计,总共二十六种,其中尚包括《圣证论》、《扬子太玄经注》、《王子正论》十卷三种。因统计依据有异,且具体篇名归属不同,应是造成较大出入的主要原因。
    [2]《周书·金縢》注,《魏晋全书》本,第198-199页。
    [3]《毛诗问难》,《魏晋全书》本,第238页。
    [1]《毛诗王氏注》卷一,《魏晋全书》本,第215-216页;卷二,第218页。
    [2]《毛诗王氏注》卷一,《魏晋全书》本,第209页。
    [3]《毛诗正义》卷三之二,《十三经注疏》本,页321下;卷二之一,页300上。
    [4]《毛诗王氏注》卷一,《魏晋全书》本,第209、211页;卷二,第219页。
    [5]《毛诗王氏注》卷一,《魏晋全书》本,第214、216;卷二,第218页。
    [1]《毛诗王氏注》卷四,《魏晋全书》本,第237页;卷三,第228页;卷一,第208页。
    [2]《毛诗正义》卷十六之三,《十三经注疏》本,页514中。
    [3]《毛诗王氏注》卷二,《魏晋全书》本,第223页;卷四,第233页。
    [4]《毛诗王氏注》卷三,《魏晋全书》本,第226、227页;卷四,第233页。
    [5]《毛诗王氏注》卷三,《魏晋全书》本,第227页。
    [1]《宋书》卷十九《乐志一》第535页
    [2]《宋书》卷十九《乐志一》第537-538页
    [3]《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下》第701页
    [4]《初学记》卷十三,第325页。《宗庙颂》第二节与此同,恕不出注。
    [1]《文选》卷八,页130上B;卷四十八,页679下A;卷四十八,页678上A;卷十一,页172上A;卷八,页125下B男;卷一,页31下A;卷六,页105下A-B。
    [2]《今存三国两晋经学遗籍考》第164页
    [3]《毛诗王氏注》卷三,《魏晋全书》本,第229页。
    [1]《全三国文》卷二十三 页1176上B、下A
    [2]《王子正论》,《魏晋全书》本,第277-278页。
    [3]《初学记》卷十三 第325页
    [4]《全三国文》卷二十三 页1176上A
    [5]《三国志》卷十三 第409页
    [6]《全汉文》卷十三 页194上B-下A
    [1]《三国志》卷十三《魏书·王肃传》裴注引《魏略》第420-422页
    [2]《三国志》卷二十三 第664页
    [3]《今存三国两晋经学遗籍考》第383-384页
    [1]《文心雕龙》卷四 第681-683页
    [2]《三国志·魏书》卷九,第292、293页。按,这是以《周易·系辞》中所言“唯神”自况,“吾闻其言,未见其人”句则出自《论语·季氏》孔子所说“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由他自诩的这段话足以看出他糅合《易》、《论》的为学特点。
    [3]《潜研堂文集》卷二,《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九册,[清]钱大昕撰、陈文和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8-29页。
    [4][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第一册,广陵书社,2004年11月,页189上B-下A。
    [5]《今存三国两晋经学遗籍考》第387-389页
    [6]《论语集解·原序》,《魏晋全书》本,第454页。
    [7]《论语集解》,《魏晋全书》本,第456页。按,类似的字义训诂与文义串讲结合起来的例子还有很多, 兹不遍举。
    [1]分见《论语集解》,《魏晋全书》本,第457页;《王弼集校释》,第622页。按,《论语集解》与《论语释疑》的成书先后现在尚缺乏足够的史料加以证实,因此很难说明何晏与王弼之间的影响关系如何,这里仅将两者相似的观点列出,以见当时学术视角的共通性特点,下同。
    [2]分见《论语集解》,《魏晋全书》本,第474页;《王弼集校释》,第33-34页。
    [3]分见《论语集解》,《魏晋全书》本,第468页;《王弼集校释》,第624页。
    [4]《论语集解》,《魏晋全书》本,第455、476、480、486页。
    [5]《论语集解》,《魏晋全书》本,第457、501、470页。
    [6]分见《三国志·魏书》裴注引《管辂别传》,第819页;《三国志·魏书·王弼传》裴氏注,第795页。
    [7]《论语集解》,《魏晋全书》本,第458、461-462、464、469、491页。
    [1]按,此文从“‘道不可体'与‘虚中'之义非必出自《老》、《庄》”、“何晏不取郑玄《注》处多与《易传》有关”两方面分析,得出《论语集解》以《易传》而非庄老为思想工具的结论,这对纠正历来认为何晏以老庄入儒的判断有积极意义。另外,本文也指出何晏《论语集解》对王弼《论语释疑》有理论上的先导作用。然而,文中对《论语集解》的撰定时间并不明确,而并不能确定两书孰先孰后,因此何晏影响王弼虽具有启发意义,而仍待更多直接史料证明。蔡氏一文见《台大中文学报》2001年总第15期,第41-60页。
    [2]《论语集解》,《魏晋全书》本,第476页。
    [3]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三中华书局1993年12月 第186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68页
    [5]《王弼集校释》第486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30、338、69页
    [1]《楚辞补注(修订本)》第228-229、237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23、88页
    [3]《全三国文》卷十四 页1129下B-1130上A
    [4]分见《楚辞补注(修订本)》,第323页;《三国志·魏书》卷十一,第353页。
    [5]《论语集解》,《魏晋全书》本,第474页。
    [6]《太玄集注》卷九 第194页
    [1]参见《籍集校注》卷下,第332页。按,籍《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非常丰富,所代表的含义也多不同,对此学界多有探讨,如钱志熙《魏晋诗歌的飞翔意象》(《文学遗产》1989年第5期)、魏耕原《飞鸟意象穿翔魏晋诗赋的衍变历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均可参见。
    [2]关于这一点,徐公持《魏晋文学史》有论,参见其书第17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9月。另外,韩国学者金镇宇《何晏诗考》进一步指出,何晏此诗还对曹植《朔风诗》、《九愁赋》、《失题》、《怨歌行》有所吸收。见《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107页。
    [3]《全三国文》卷三十九,页1275上B。下同,恕不备注。
    [4]按,《史记·宋微子世家》载景公三十七年,司星子韦对景公说:“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史记》卷三十八,第1631页)《艺文类聚》卷二十一所录《吕氏春秋》有“天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赏君”句,([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第2版,第376页)或为何晏“居高听卑”的直接出处。
    [5]《礼记正义》卷二十二,《十三经注疏》本,页1425上-下。
    [6]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六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第157-158页
    [7]《说苑校证》第454页
    [8]《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八“哀十四年”,《十三经注疏》本,页2352下-2353中。
    [1]《孔丛子》上,《百子全书》本,叶六B。
    [2]魏明帝兴建景福殿,何晏《景福殿赋》是与韦诞、卞兰、夏侯景等同时所作各篇中最完整的,另外其“温房承其东序,凉室处其西偏”句下李善注:“卞兰《许昌宫赋》曰:‘则有望舒凉室,羲和温房。'然卞、何同时,今引之者,转以相明也。他皆类此。”又“开建阳则朱炎艳,启金光则清风臻”句李善注:“韦仲将《景福殿赋》曰:昭刚义於金光,崇柔惠於建阳。”又“頫眺三市,孰有谁无?”李善句下注:“韦仲将《景福殿赋》曰:践高昌以北眺,临列队之京市。”(见《文选》卷十一 页175下A、页177下B)上述均说明他们同题共作或分题共作难免有趋同性的特点,通过分析何晏此赋的艺术性及思想性,应该能对其他赋作甚至已亡佚的作品起到一斑窥豹的作用。
    [3]《文选》卷十一 页176上B、177下B-178上A
    [4]《三国志》卷十三 第412-413页
    [5]《三国志》卷二十一 第618页
    [6]分见《全三国文》卷三十,页1223下B;卷三十二,页1235下B。
    [1]分见《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一,第604页;《全三国文》卷五十三,页1350下A。
    [2]《寡妇诗》前诗序云:“友人元瑜早亡,伤其妻子孤寡,为作此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03页)《寡妇赋》赋序云:“陈留元瑜与余有旧,薄命早亡。每感存其遗孤,未尝不怆然伤心。故作斯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并作之。”(见《全三国文》卷四,页1073下A)另外,王粲亦作《寡妇赋》、《元瑀诔》等。
    [3]具体分析参见高晨阳著《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76-77页,此不赘。
    [4]《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第32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67-368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80-381页
    [7]逯钦立在《琴歌》一首前引《文士传》载:“太祖雅闻瑀名,辟之,不应,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太祖时征长安,大延宾客,怒瑀,不与语,使就计人列。瑀善解音,能鼓琴,抚弦而歌。为曲既捷,音声殊妙。太祖大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79页)此文《三国志·魏书》本传亦载有此文,裴松之已辩其枉,然而就瑀生平气质而论,其在曹营非为郁郁寡欢,不得其所,恐亦有其它深层的社会政治因素在。
    [1]余敦康认为,玄学发展到竹林名士的阶段,“自我意识与精神境界的问题变得突出了。嵇康、籍的自然论哲学与何晏、王弼的贵无论的玄学不同,不去探讨世界的本体是什么,而把自觉的意识对本体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中心。换句话说,他们以人的问题取代了宇宙的问题,以主体自身的问题取代了世界本源的问题,以人生哲学取代了政治哲学。由于他们把自身的处境以及对异化的感受带进了玄学思维,切合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忧患意识和人生追求,对社会风尚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贵无论的玄学。”这无疑深入的揭示了竹林玄学的根本特点,也抓住了嵇、等名士最普遍的价值观念和生存心态。(见此书第30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2]《文选六臣注》卷四十,页740上;《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第61-62页。
    [3]《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卷十 第319-320页
    [1]当然籍自幼失怙,《晋书》本传所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与其对父亲的观念淡薄也不无关系;另外,他称“礼岂为我设邪!”不仅与归宁的嫂子道别,还去吊唁邻家去世的有美色的少妇;其侄咸中意其姑之婢女,在其返归之际,又借马将其追回。这些都是其“外坦荡内淳至”的表现,除了个性使然外,时代影响也不容忽视。见《晋书》卷四十九,第1360-1363页。
    [2]相对来说,文学作品不同于哲学专论,它更倾向于表达感性题材,反映作者最基本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因而也往往更接近于作者最真实的自我状态。在籍这里儒家思想与审美意趣无疑是根深蒂固的,在诗赋中它们要经历从弱化到成为批判的对象的过程,显然并没有在纯粹的哲学思辨中来得简单、顺利、彻底。其文学风格演变与思想的变化大致呈平行发展的态势,但演变阶段的划分则要比后者模糊的多。
    [3]《全三国文》卷六十二 页1389上B
    [4]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以为“二鸠子”与“弱子”暗指魏少帝曹芳、曹髦,可参见此书第190页。
    [5]《籍集校注》卷上 第47-49页
    [6]《全三国文》卷五十三 页1350下A
    [7]《史记》卷六十一 第2123页
    [1]赋文见《籍集校注》卷上,第25-27页。
    [2]《籍集校注》卷上 第53页
    [3]籍本不欲作此文,《晋书》本传载:“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见《晋书·籍传》卷四十九,第1360-1361页。)由此可见,籍依违两可的矛盾处境,这又可与《首阳山赋》中的批判虚伪现实的思路相一致。
    [4]注见《籍集校注》卷上,第28-29页。
    [5]《籍集校注》卷上 第3-16页
    [6]《籍集校注》卷上 第20-23页
    [1]《籍集校注》卷上 第29-39页
    [2]《籍集校注》卷上第163、170、161、186页
    [3]《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三 页1005上B
    [1]《三国志集解》卷四十二 页831上A-下A
    [2]《礼记正义》卷三十四,《十三经注疏》本,页1508中。
    [3]《礼记正义》卷三十四,《十三经注疏》本,页1508上。
    [4]郑玄在注《礼记·丧服》“别子为祖”句时说,“世子有废疾不可立,而庶子立,其祭天立庙,亦如世子之立也。……诸侯之庶子,别为后世为始祖也。谓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祢先君”,见《礼记正义》卷三十二,《十三经注疏》本,页1495中。
    [5]郑玄在注《礼记·丧服》“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句说:“小宗有四,或继高祖,或继曾祖,或继祖,或继祢,皆至五世则迁。”见《礼记正义》卷三十二,《十三经注疏》本,页1495中。
    [6]《今存三国两晋经学遗籍考》第306页
    [7]《文选》卷三 页52下B
    [8]《文选》卷二 页36下A-B
    [1]《文心雕龙义证》卷九 第1550-1551页
    [2]《文选》卷三,页57上B。本文引薛综注均以《文选》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为据,恕不备注。
    [3]按,“中黄”见《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猩而右搏虎”,乌获、夏育见《战国策·秦策三》“范睢说秦王曰:乌获之力焉而死,夏育之勇焉而死。”薛综对《老子》的引用,如注《东京赋》“却走马以粪车,何惜騕褭与飞兔”句说:“却,退也。《老子》曰: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河上公曰:粪者,粪田也。兵甲不用,却走马以务农田。然今言粪车者,言马不用,而车不败,故曰粪车也。”可见,只是将其作为单纯的训诂材料来用。薛综死于赤乌六年(243),亦即曹魏正始四年,正是中原玄风大盛之际。虽然薛综注《二京赋》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东吴学术的不同面貌。
    [1]见《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句下注,《十三经注疏》本,页1625中。
    [2]《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1280、1281、1282、1284页
    [1]《全三国文》卷六十六 页1411下B-1412上A
    [2]《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三 页1005上B
    [3]《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三 页1007上B
    [4]《全三国文》卷七十一 页1437上B
    [5]《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三 页1005下B、页1006下A、页1007上B-下A
    [1]《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三 页1006上A
    [2]《三国志集解》卷三十八 页803下B、804上B
    [3]《三国志集解》卷三十八 页803下B
    [4]《三国志集解》卷三十八 页802上A-上B
    [5]《三国志集解》卷三十八 页802上A
    [6]《三国志集解》卷三十八 页802下B
    [1]徐公持《魏晋文学史》认为秦宓《远游篇》主要写途中见闻,可备一说。他对此诗的艺术价值评价颇高:“此诗遣词结句相当成熟,中间四韵词义相对,属对工整;首尾二韵则用连句体,甚见民歌风;全诗完整性颇突出,在当时五言诗中实属少见。……此类整饬篇章,七子作品中稀有,唯曹植笔下可见,显示秦宓五言诗造诣甚精。”见此书第226页。
    [2]分见《三国志集解》卷四十二,页845下B;页840下A-B。
    [3]《三国志集解》卷四十二 页840下B
    [4]《全汉赋》第302页,以下出自本赋恕不备注。
    [1]《释讥》一文见《三国志集解》卷四十二,页840下B-842下B。
    [2]同上,页840下B。
    [1]关于西晋开元的断限问题,在司马炎即位之后编纂《晋纪》时,就成为当时学界争论的焦点。在晋武帝太康八年(287),中书监荀晶提出以正始之初司马懿与曹爽一同受命辅佐曹芳开始作为晋的开元之年,著作郎王瓒则主张嘉平元年之后才是晋的开端,理由是高平陵之变废杀曹爽,改元嘉平实为司马氏独掌政权之始,这一次争论无果而终。后一次在元康八年(298),由秘书监贾谧主持,他提出以泰始元年为晋的开元,虽荀熙依然主张王瓒的说法,而朝中均同意贾说,此后则相沿成例。陆机作《三祖纪》没有采用贾谧的观点,但不敢明确反对,所以采取“直叙其事,竟不编年”(《史通·内篇》)的作法。(关于陆机《三祖纪》名称及体制,可参姜亮夫《晋陆平原先生机年谱》考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12月,第75页)本文的魏、蜀、吴易代之际,着眼于文学发展的脉络,相对而言更接近王瓒所主嘉平初为晋之始的观点,陆机模糊断限的方法某种程度上也更符合文学史断代的实际。
    [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677页
    [2]《晋书》卷三十三 第988页
    [3]《晋书》卷三十九 第1153页
    [4]见《晋书》卷三十二,第996页。按,何曾至孝,与荀顗并称。傅玄称赞两人说:“以文王之道事其亲者,其颍昌何侯乎,其荀侯乎!古称曾、闵,今日荀、何。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接天下。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有能行孝之道,君子之仪表也。……令德不遵二夫子之景行者,非乐中正之道也。”又曰:“荀、何,君子之宗也。”又曰:“颍昌侯之事亲,其尽孝子之道乎!存尽其和,事尽其敬,亡尽其哀,予于颍昌侯见之矣。”又曰:“见其亲之党,如见其亲,六十而孺慕,予于颍昌侯见之矣。”(见同卷,第997-998页)因此,他对籍在守丧期间放诞无礼的作法自然难以容忍了。
    [5]《晋书·儒林传》卷九十一 第2346页
    [1]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的形成》一书认为,“竹林七贤的形成过程中,山涛起了重要作用”,又“正始五年三十九岁的山涛出任河内郡功曹,作为负责选拔人才的官员,结交了寓居本郡的才子嵇康、吕安,后将新结识的籍介绍给嵇康,前期竹林之游的核心由此形成。”可参见此书188页。
    [2]《晋书》卷四十三 第1223页
    [3]《世说新语·贤媛》第369页
    [4]分见《晋书》卷四十九,第1374、1369、1359、1375.1376、1362页;卷四十三,页1223-1224页。
    [5]《晋书》本传载其“与魏宗室婚(即娶魏沛王曹林之女),拜中散大夫”,(见卷四十九,第1369页)可知其亲魏的基本立场;但他对曹爽等人执政并不满意,因此当山涛正始八年辞掉河内郡功曹一职时,举嵇康自代,而康回复以《与山巨源绝交书》,寓亲狎于嗔怒,却表露了对当局的反讽情绪。
    [6]《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第189页
    [7]《世说新语·言语》卷上 第43页
    [8]《晋书》本传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见《晋书》卷四十九,第1360页。
    [1]《晋书》卷四十三 第1223页
    [2]《晋书》卷四十三 第1232页
    [3]《世说新语·言语》第42页
    [4]《三国志集解》卷二十七 页612下B
    [5]《晋书》卷九十一 第2348页
    [6]《晋书》卷九十一 第2350页
    [1]《魏晋玄学史》第304-305页
    [2]《全三国文》卷五十 页1334上A、下B
    [3]《世说新语·文学》第146页
    [4]汤一介著《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10月 第38-39页
    [5]《世说新语·文学》第106页
    [6]《世说新语·品藻》第277页
    [7]《世说新语·文学》第106-111页
    [1]《晋书·王衍传》第1236页
    [2]《世说新语·文学》第107页
    [3]《晋书》卷四十九 第1363页
    [4]语出嵇叔良《魏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东平相嗣宗碑》,见《全三国文》卷五十三,页1351下A。按,这种思想与前述蜀汉文士卻正《释讥》中宣扬的观点相近,也可算作三国以来中下层文人心态趋同的一种表现。
    [5]牟宗三著《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第250页
    [1]《晋书》卷四十九,第1362-1363页;《晋书》卷九十一,第2346页。
    [2]《全晋文》卷一百八 页2082下A-B
    [3]《全梁文》卷四十五 页3207上B
    [4]《全后魏文》卷二十八 页3656上A
    [5]《全梁文》卷十三 页3025上A
    [6]《全陈文》卷十六 页3091上A-B
    [7]《晋书》卷四十九 第1385-1386页
    [8]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6月版 第30页
    [1]另据王晓毅论证,王粲作为荆州官学的代表之一,其哲学思想对嗣子王业及王业之子王弼有着潜在的影响,刘师培书中也透露了其思想渊源的端倪,可分别参看《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第一章第三节“荆州官学的兴衰与特点”及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第33页
    [2]《抱朴子·外篇》卷十五,《诸子集成》本,第129页。
    [3]《晋书》卷五十四《陆喜传》第1486页
    [4]同上,第1487页。按,刑名学是玄学产生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前人多有论述。较有代表的有陈寅恪《读书札记二集·<人物志>之部》卷中指出刘劭“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的论断,是“向、郭注《庄子·逍遥游》小大各适其性说之所由起也。孔才但论大小之宜及治郡国、百里之实,向、郭则纯为抽象之论,所以为清谈者实在此。而刘氏亦仅论人伦之理,而不涉政事之实,是亦由后汉清谈转为魏晋清谈之过渡阶段而已”。(见此书第130页,三联书店,2001年9月)牟宗三《才性与玄理》一书更是将刘劭《人物论》作为王充性命论向魏晋玄理过渡的重要环节,“诠明刘劭《人物志》即以‘品鉴的论述'总括此一路,而将‘自然生命'之领域全幅展开,展露‘才性之域',开出‘艺术境界'与‘智悟之境界'”。(见此书罗义俊序,第6页)陆喜多杂刑名之学,其考量论较人物,已与北地清谈风气相通。
    [1]《世说新语笺疏》刘孝标注引《褚氏家传》第430-431页
    [2]《晋书》卷六十八《贺循传》第1824-1825页
    [3]《晋书》卷六十八《顾荣传》第1814页
    [4]《晋书》卷六十八《杨方传》第1831页
    [5][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七十六中华书局 1979年11月 第1079页
    [6]《乐府诗集》卷二十七 第395页
    [7]《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八 页2198上A
    [8]《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八 页2198上A
    [1]《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第1472页
    [2]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一书认为,“自太康末至太安年间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形成了一个南人北上求仕的高潮,吴郡陆、顾、张,会稽贺、虞等大姓皆有人入北,至于纪、褚、朱、周、孙诸姓亦或早或晚应召入北”,而二陆兄弟正是这一潮流的引领者。参见此书第159-160页。另按,关于陆氏兄弟何时首次入洛、是否同时入洛的问题历来多有争议。朱东润《陆机年表》一文认为,陆机在吴亡后随孙皓被俘至洛阳,(见1930年《武大文哲季刊》第一卷第一号)蒋方《陆机、陆云仕晋宦迹考》一文证成其说,认为陆机在吴亡后被俘至洛阳,太康三年(282)放归。读书近十年,元康二年(292)再次入洛应召;陆云则在吴亡后,出任扬州刺史从事,他与陆机直到元康六年(296)以后才同在洛阳共仕。(《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一书第七章“陆机入洛时间及次数问题”也采用朱氏的看法,但认为放归当在太康元年(280),与蒋文略异;首次出仕则在太康十年(289),与史书同。(见其书第232-244页,中华书局,2003年6月)近来,顾农在《陆机生平著作考辨三题》一文认为陆机首次入洛在太康五年(284),是年陆喜应召入洛而亡故,陆机实入洛料理后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可备一说。尽管众家对陆机首次入洛存在争议,但对陆机首次入仕时间则大致相同,即集中在太康末与元康初,因而王永平的观点基本可行,只是陆云显然没有在此时与陆机一同入仕,那末陆机在引领南士入洛仕晋方面的个人作用就更大了。
    [3]分见《晋书》卷六十八《薛兼传》,第1832页;《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第1472页。
    [4]《晋书》卷五十四《陆云传》第1482页
    [5]《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3-84页
    [6]《晋书》卷六十八《顾荣传》第1812页
    [1]《晋书》卷五十四第1473、1480、1486页
    [2]《三国志集解》卷十四卢弼注引,见页407下A。
    [3]《晋书》卷六十八《纪瞻传》第1816-1819页
    [1]《晋书》卷六十八《纪瞻传》,第1819-1820页。按,汤用彤《王弼大衍义略释》一文认为顾荣所言“而王氏云太极天地”一句,“此应即王弼文,或出《大衍义》中”。又说:“顾荣出南土世家,服膺旧学,推元气之本以释太极,遂谓天地生于太极,而太极非即天地。此则全是《周易乾凿度》也……王弼太极新解为汉魏间思想革命之中心观念,顾氏依旧学评判,宜其不为他所了悟(纪瞻虽驳顾说,但亦不得王旨)。”(见汤氏《魏晋玄学论稿》,第64-65页)以上说明南士谈玄主要依托既有的学术储备加以批判性吸收,虽然存在误读或解读偏差,但玄学不仅已经进入他们的学术视野,甚至还成为彼此争论的重要命题,这种变化与十几年前他们入洛之初显然大不相同。
    [2]《江表传》说:“雍从伯喈学,专一清静,敏而易教。伯喈贵异之,谓曰:‘卿必成致,今以吾名与卿。'故雍与伯喈同名,由此也。”又《吴录》说:“雍字元叹,言为蔡雍之所叹,因以为字焉。”见《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顾雍传》,第1225-1226页。
    [3]《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顾雍传》第1228页
    [4]《吴书》载:“悌每得父书,常洒扫,整衣服,更设几筵,舒书其上,拜跪读之,每句应诺,毕,复再拜。若父有疾耗之问至,则临书垂涕,声语哽咽。父以寿终,悌饮浆不入口五日……犹以不见父丧,常画壁作棺柩象,设神座於下,每对之哭泣,服未阕而卒。”《三国志·吴书·顾雍传》裴注引《吴书》,第1228-1229页。
    [5]《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顾雍传》第1229页
    [6]《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顾雍传》裴注引陆机《顾谭传》第1231页
    [7]《晋书》卷六十八《贺循传》第1825页
    [8]《晋书》卷六十八《贺循传》第1826页
    [9]《晋书》卷五十四《陆云传》第1481页
    [10]《全晋文》卷一百一 页2039上B-下A
    [1]《晋书》卷五十四《陆云传》第1483-1484页
    [2][晋]陆云撰、黄葵点校《陆云集》卷二中华书局 1988年8月 第35、37页
    [3][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5月 第175页
    [4]《全晋文》卷一百 页2031下A-B
    [5]《全晋文》卷一百 页2032下B-上A
    [6]《全晋文》卷一百,页2033下A-B。按,陆云在给陆机的信中说:“前省皇甫士安《高士传》,复作《逸民赋》,今复送之,如欲报称。久不作文,多不悦泽,兄为小润色之,可成佳物,原必留思。”(见《全晋文》卷一百二,页2041上B)可见,陆机也参预了此赋的加工,或对陆云的儒道融合的作法多有认同。
    [7]《诗经正义》卷二-二,《十三经注疏》本,页304中。按,《小雅·小弁》中也有同样语句。
    [1]《晋书·陆云传》载:“初,云尝行,逗宿故人家,夜暗迷路,莫知所从。忽望草中有火光,于是趣之。至一家,便寄宿,见一年少,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向晓辞去,行十许里,至故人家,云此数十里中无人居,云意始悟。却寻昨宿处,乃王弼冢。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见第1485-1486页。)《水经注》卷十六“谷水”载:“其泽,野负原,夹郭多坟陇焉。即陆士衡会王辅嗣处也。袁氏《王陆诗叙》,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忽结阴,望道左若有民居者,因往逗宿,见一少年,姿神端远,与机言玄,机服其能,而无以酬折,前致一辩,机题纬古今,综检名实,此少年不甚欣解。将晓,去,税驾逆旅,妪曰:君何宿而来?自东数十里无村落,止有山阳王家墓。机乃怪怅,还睇昨路,空野霾云,知所遇者,审王弼也。”(见《水经注校释》卷十六,陈桥驿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299页)两条记载有异,但都透露出陆氏兄弟所受北地玄风的影响。
    [2]《全晋文》卷一百十七 页2132上A-B、下A
    [3][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十一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7月 第628页
    [1]《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十一 第659页
    [2]《三国志集解》卷四十一《蜀书·霍峻传》裴注引《襄阳记》及卢弼注引《华阳国志》,页823下A-B。另案,关于陈寿《三国志》的史学及文学特色,可参杨耀坤《陈寿与<三国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杨耀坤、任野春《陈寿裴松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缪钺《缪钺全集》第四卷《<三国志>与陈寿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等书的相关章节,兹不赘。
    [3]《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页773上A
    [4]见王永平著《中土士人迁徙与文化交流》第六章“入晋之蜀汉人士命运的浮沉”的相关论述,第155页。
    [5]《晋书》卷八十八 第2274页
    [6]《晋书》卷八十八 第2274页
    [1]《晋书》卷八十八 第2275-2276页
    [2]《全晋文》卷七十 页1866上A
    [3]《文选》卷三十七 页523下B-524下A
    [4]《晋书》卷八十八 第2278页
    [1]《全晋文》卷七十 页1866上B-下A
    [2]《华阳国志校注图补》卷十一 第644页
    [3][清]元编《清经解》卷一千三百八十五《经义丛钞》,上海书店,1988年10月,页822中。
    [4]《宋书》卷五十五 第1552-1553页
    [1]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7年4月 第19页
    [2]《晋书》卷一《宣帝纪》第1页
    [3]《晋书》卷一《宣帝纪》第2、13-14页
    [4]《晋书》卷二《景帝纪》第25页
    [5]《世说新语笺疏·文学》刘孝标注引《王弼别传》第196页
    [6]《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729页
    [7]《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765页
    [8]《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77-78页
    [9]《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780-781页。按,余嘉锡引李慈铭说:“案皋陶古皆作皋繇。《说文·言部》谟字下引《虞书·咎繇谟》。许君所称,古文《尚书》也。《离骚》、《尚书大传》、《汉书》皆作咎繇。故司马昭以戏钟会,非仅取同音也。”
    [10]《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04-805页
    [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70页
    [2]《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419页
    [3]《晋书》卷三 第50页
    [4]《全晋文》卷二 页1477上A-B
    [5]《晋书·礼志中》第616页
    [6]《全晋文》卷二 页1478下B
    [7]《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0页
    [8]《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351页
    [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424页
    [2]《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91页
    [3]《晋书》卷三 第49页
    [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88页
    [5]《礼记正义》卷三十九《乐记》,《十三经注疏》本,页1542下。
    [6]分见《晋书》卷十九《礼志上》,第600-601页;同前,卷四十七《傅玄传》,第131 8页;同前,卷二十一,第670页;同前,卷九十一《儒林·陈邵传》,第2348页。
    [7]《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刘孝标注引 第247页
    [8]《全晋文》卷五 页1488下B、1489下A、1491下A
    [9]《晋书》卷三《武帝纪》第57页
    [10]《晋书》卷五十二《种传》第1447页
    [1]《全晋文》卷二,页1477下A。另按,司马炎《诏责郑徽》中表达了对郑徽阿谀的不满,他说:“谠言謇谔,直意尽辞,所望於左右也。人主常以阿媚为患,岂以争臣为损乎!陶所执不愆此义,而徽越职奏之,岂朕意乎?”见《全晋文》卷四,页1485上B。
    [2]《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第786页;同前,卷十九《礼志上》,第589-590页。
    [3]《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六百六十八 第332页
    [4]《全晋文》卷三 页1480上B
    [5]《宋书》卷十五《礼志二》第407页
    [6]《全后汉文》卷八十九 页952上A、954下A
    [7]《全三国文》卷八 页1095上A-B
    [8]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政无准的与事无特操”一节认为西晋的这种政治特点,表现在对待忠义等有关君臣纲纪问题上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完全根据现实政治需要而定,致使士人忠义观念淡薄;再就是表面提倡节俭,却对豪族的奢靡加以认可和放纵,同时司马炎本人也荒淫无度,不知节制。其详尽而精辟的论述,参见本书第137-153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此不赘。
    [9]《晋书》卷三 第80、82页
    [1]《晋书》卷五十九《赵王伦传》第1600页
    [2]《晋书》卷五十九《齐王同传》第1607页
    [3]《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第1072页
    [4]《晋书》卷五《孝怀帝纪》第121、125页
    [5]《晋书》卷五《孝怀帝纪》第132页
    [1]他们说:“朝寡纯德之人,乡乏不贰之老,风俗淫僻,耻尚失所,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为辨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是以刘颂屡言治道,傅咸每纠邪正,皆谓之俗吏;其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见《晋书》卷五“纪论”,第135-136页。
    [2]他说:“正始八年何晏治身远小人之奏,卓然儒家礼法之谈。庾亮风格峻整,动由礼节,闺门之内,不肃而成,时人亦拟诸夏侯玄。……疑正始诸公之纵恣,并不如传者所言之甚也。”又“同是清谈之士,有能守礼法者,有不能守礼法者,亦由各率其情而行之,而未能变化之以学问也。……和峤居丧,以礼法自持,而王戎母忧,不拘礼制。非必乐广、和峤操持过于王戎、王澄、胡毋辅之等,亦其性本近谨饬耳。……庾亮风格峻整,固为名臣;王忱放诞,慕王澄之为人,然其守荆州,亦威风肃然,殊得物和,且能裁抑桓玄也。”见《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清谈一、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第877、880页。
    [3]《中国经学史》第66-67页
    [1]《全晋文》卷七十六 页1898下B-1899上A
    [2]徐斌著《魏晋玄学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12月 第234页
    [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1页
    [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5页
    [5]《晋书》卷四十三 第1232页
    [1]《晋书》卷四十三 第1236页
    [2]《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84页
    [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01、202页
    [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09页
    [5]《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05-206、204页
    [6]《晋书》卷四十三 第1239页
    [7]如《晋书》王戎本传载:“以王政将圮,苟媚取容,属愍怀太子之废,竟无一言匡谏。”又“戎以晋室方乱,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自经典选,未尝进寒素,退虚名,但与时浮沈,户调门选而已。寻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委事僚采。”博士王繇更称“溶冲谲诈多端”,足见其政声之劣。然而,王氏之所以引人向慕的名士风度也值得一提,如八王之乱期间陪同惠帝流离西迁,“在危难之间,亲接锋刃,谈笑自若,未尝有惧容”,就有值得称赏之处。王衍亦效法父风。《晋书》本传说:“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乃以弟澄为荆州,族弟敦为青州。因谓澄、敦曰:‘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王衍这种不求尽忠、只求自保的作法,当时就遭到有识之士的鄙视。王澄任荆州刺史之后,“日夜纵酒,不亲庶事,虽寇戎急务,亦不以在怀。”后在杜 弢的率领下,益、梁流人四五万家一时俱反,“澄亦无忧惧之意,但与机日夜纵酒,投壶博戏,数十局俱起。”见《晋书》卷四十三,第1235-1240页。
    [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34页
    [2]《晋书》卷三十五 第1036页
    [3]《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50-51页
    [4]《全晋文》卷四十一 页1696上B
    [5]他说:“三年之丧,虽贵遂服,自天子达;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常以叹息。今主上天纵至孝,有曾闵之性,虽夺其服,实行丧礼。丧礼实行,除服何为邪!若因此革汉魏之薄,而兴先王之法,以敦风俗,垂美百代,不亦善乎!”由此可见其敦儒重礼的立场。《晋书》卷三十四,第1022页。
    [6]《全晋文》卷四十一 页1696上A-B
    [7]《晋书》卷四十三 第1243-1245页
    [8]《晋书》本传载:“时天下暂宁,頠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皇太子既讲,释奠祀孔子,饮飨射侯,甚有仪序。”又“每授一职,未尝不殷勤固让,表疏十余上,博引古今成败以为言,览之者莫不寒心。”(《晋书》卷三十五,第1042页)由此可见其兴儒重礼之举以及崇让戒政之心。
    [1]《晋书》卷三十五 第1042、1044页
    [2]《才性与玄理》第322-323页
    [3]《崇有论》引文出自《晋书》卷三十五,第1044页。
    [4]《三国志》卷二十三 第673页
    [5]《才性与玄理》第319、328-329页
    [6]《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54页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98页
    [8]《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97页
    [1]徐公持认为:“在西晋前、中期,即太康、元康时期,文坛弥漫浮华风气,文士心口不一现象甚为普遍,‘二十四友'中潘岳等即为代表。随着战乱发生,时局骤变,一大部分文士罹祸被害,其余文士处境亦有大的改变,太康元康浮华文风遂以消歇,文坛多年陋习受到涤荡。永嘉之后,以刘琨为代表的慷慨诗风,以张协以及张翰、曹摅为代表的清新诗风,皆以真诚精神为出发点,文坛面貌为之一新。”《魏晋文学史》,第402-403页。
    [2][宋]张耒撰、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张耒集》卷三十八 中华书局 1990年7月 第618页
    [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90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25页
    [5]《晋书》卷四十三 第1229页
    [6]《晋书》卷四十三 第1229-1230页
    [7]《全晋文》卷一百七,页2077下A。按,严可均以“张韩”之“韩”为“翰”之误,并将此篇紧列于张 韩诸篇之后,可参。
    [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56页
    [2]庾敳之父庾峻为魏晋之际的名儒,《晋书》本传载高贵乡公时,“时重《庄》《老》而轻经史,骏惧雅道陵迟,乃潜心儒典。……常侍帝讲《诗》,中庶子何劭论《风》、《雅》正变之义,峻起难往反,四坐莫能屈之。”(见《晋书》卷五十,第1392页)不止如此,他有感于礼让陵替、浮华躁竞、不修名实的风气,著论谴责,表达了鲜明的崇儒立场。庾数之兄庾珉淳和好学,行己忠恕,多有父风。后怀帝为刘渊所侮,庾珉痛哭,为其所杀。庾敳本人出身儒学世家,却偏好老庄,可见庾氏门风由儒入玄的转变。
    [3]《晋书》卷五十 第1392、1395、1395、1396页
    [4]《晋书》卷四十三 第1238页
    [5]《全晋文》卷一百八 页2082下A-B
    [6]《文选》卷二十五 页356上A-357上A
    [7]《晋书》卷六十二 第1686页
    [1]《晋书》卷六十二 第1686-1687页
    [2]《四溟诗话》卷一 第11页
    [1]《文心雕龙·明诗》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见《文心雕龙义证》第202-203页。
    [2]《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第1026页;《全晋文》卷四十三,页1075下A。
    [3]《晋书》卷三十四 第1026页
    [4]《晋书》卷三十四,第1031页。案,这或是受到《左传·襄公十九年》臧武仲所说“铭其功烈,以示子孙。昭明德而惩无礼”观念的影响。《春秋左氏经传正义》引文均以《十三经注疏》本为依据,恕不备注。
    [1]《晋书》卷三十四,第1031-1032页;[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第52页。
    [2]杜预对《春秋》学研究的贡献方面是主要的,他在王肃之后大力推崇经古文,使《春秋》研究中的谶纬之学一扫而空,从而呈现出新的学术风气。对此简博贤加以总结评价说:“夫自元凯手定《左传》,而《春秋》之学一变。错传分经一也,说古经以分新旧之例二也;而注说经例,尤多立异先儒三也。刘师培《春秋左氏传例略》曰:‘杜说经例,立异先儒。不以日月为例一也,不以一字为褒贬二也,再命书经三也,诸侯不贬爵称人四也,书爵与否从所称五也,书爵不同悉因时王黜六也,未例于会不称君七也,盟以国地地主与盟八也,凡书败悉以皆阵为说九也,母弟经书公子非贬词十也。'(《刘申叔遗书》)凡此诸端,皆杜之创发;虽间见敷衍之失,固有功于先论矣。若夫推步长历,辨明舆地;尤有功于《春秋》也。”见《今存三国两晋经学遗籍考》,第536-537页。
    [3]《全晋文》卷四十三 页1702上A-1703上B
    [1]《晋书》卷三十四 第1032页
    [2]如《左传·庄公十四年》六月杜预注:“《尚书·洛诰》:‘无若火始焰焰。'未盛而进退之时,以喻人心不坚正。”《僖公十二年》杜预注:“凡筮者用《周易》,则其象可推,非此而往,则临时占者或取於象,或取於气或取於时日王相,以成其占。若尽附会以爻象,则构虚而不经,故略言其归趣。”又“龟以象示,筮以数告,象数相因而生,然后有占,占所以知吉凶,不能变吉凶。故先君败德,非筮数所生,虽复不从史苏,不能益祸。”上述以火势喻心志,又强调迷信卜筮不如修养明德,均是《左传》对《尚书》与《周易》语例的具体运用,而具备了隐喻和反讽的修辞效果。
    [1]《全晋文》卷四十二 页1701下A-B
    [2]《晋书》卷三十四 第1033-1034页
    [1]《诗品集注》第385、388-389页
    [2]《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第1480-1481页
    [3]《世说新语校笺》卷上第143、144页
    [4]分见《文心雕龙义证》第1025、517、1203、1237、1498、1451、1439页,《诗品集注》第132-133页。
    [5]徐中玉、萧华荣校点《刘熙载论艺六种》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第21页
    [6]如刘跃进《陆机创作之“繁”》一文中认为,刘勰对陆文之繁分三个方面来理解:一,著作之繁;二,文情之繁;三,词藻之繁。他又从《昭明文选》所选陆机诗文为视角,论证了他著作之繁。另外,陆机的“情繁”,表现在对仗繁富、比喻别致、分析细密等方面。(参见《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胡遂《陆机诗文风格繁缛成因论》一文则认为,繁缛成因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对前代文学继承与受同时代文风影响;二,与陆机对审美特性的认识有关;三,陆机的过人才华;四,以炫才方式干名取誉,获致官职;五,与陆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创作心理有关。(参见《求索》2003年第3期)
    [7]金涛声点校《陆机集》卷二中华书局 1982年1月 第15页
    [1]《文心雕龙义证》第41页
    [2]《文心雕龙义证》第202-203页
    [3]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注引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9月 第20、27页
    [4]《文赋集释》第60、61页
    [5]《文赋集释》第145、159页
    [6]《文赋集释》第183页
    [7]《文赋集释》第145页
    [8]《文赋集释》第183页
    [9]《文赋集释》第99页
    [1]《陆机集》卷一,第1、2、4页;卷五,第44页;卷六,第62页;《陆机集补遗》,第166、168、170页;《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6页。
    [2]《文赋集释》注引 第214-215页
    [3]《文选》卷十七 页244上A、240下B-241上A
    [4]《文选》卷二十 页284上B-下A
    [5]《文选》卷二十四 页344下A-345上A
    [6]《陆机集》卷五,第47、43页:卷九,第107、109、108页。
    [1]《陆机集》卷一 第3页
    [2]《陆机集》卷一 第4页
    [3]按,《世说新语·赏誉》载:“有问秀才:“吴旧姓如何?”答曰:“……陆士衡、士龙鸿鹄之裴回,悬鼓之待槌。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鉏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缯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这可以从侧面反映陆机的思想志趣。见《世说新语校笺》卷中,第236-237页。
    [4]《陆机集补遗》第181页
    [5]《陆机集》卷五,第39页;《陆机集补遗》,第170页。
    [6]《世说新语校笺》卷中,第168页。按,此外他还在吴歌《吴趋行》中说:“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大皇自富春,矫手顿世罗。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文德熙淳懿,武功侔山河。礼让何济济,流化自滂沱。淑美难穷纪,商摧为此歌。”另据张勃《吴录》载:“八族,陈、桓、吕、窦、公孙、司马、徐、傅也。四姓,朱、张、顾、陆也。”此诗足见其优越的乡邦观念和较高的自期价值。(见《文选》卷二十八,页399上A-下A。)他对孙吴君主、父祖的景慕之情,可见其《吴大帝诔》、《孙权诔》(疑即《吴大帝诔》佚文)、《祖德赋》、《述先赋》、《吴大司马陆公诔》(《陆机集》亦有《父诔》佚文,疑即出于本篇)、《吴丞相陆逊铭》等作。
    [7]《陆机集》卷九第107-109页
    [1]《陆机集》卷八 第93-101页
    [2]《文心雕龙义证》第517-518页
    [3]《陆机集》卷九 第9页
    [4]《陆机集》卷八 第97、100、95、100页
    [5]《陆机集》卷六《长歌行》第71页
    [6]《陆机集》卷六,第56、59、41、43、70页。按陆机还有《逸民赋》和《列仙赋》,虽共有四句残存,也可由题目推知其追慕仙道的思想。
    [1]他主张“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抱景者咸扣,怀响者必弹”,见《陆机集》卷一,《文赋》第1、2页。
    [2]《陆机集》卷八 第98页
    [3]按《诸子集成》本《淮南子》卷十四,引文作“镜不没于形,故能有形”,且此句后无高诱相关之注,见第243页。文中所引系《文选》卷五十五《演连珠》李善注引《淮南子》,见页765下A-B。
    [4]《陆机集》卷八 第92页
    [5]在具体的创作领域,如何表现主体情感与客体形态日益为建安以来文论家所关注。曹丕提出“诗赋欲丽”的命题,承接东汉中后期咏物、抒情小赋大兴的趋势,崇尚华丽、细腻、纤巧、哀婉的笔法,经过繁钦、王粲、曹植、曹丕等人的实践积累,华美绮艳成为一种极具时代性的审美范畴。虽然黄初、正始文坛的主流是清老玄远,华美绮艳的审美风尚却始终潜在的留存下来。吴蜀两国因为地理和人文资源的限制,均并未形成各自统一而典型的文风特色,但两地仍以汉代知名作家如司马相如、扬雄、张衡、蔡邕等人的作品为范本,汉末文坛的余风也或隐或显的发生影响。因此陆机从吴地进入中原文坛,并迅速成为太康一代的领军人物,不能不说与他对汉代文学传统的继承有重要关系,如他作有《遂志赋》、《吊蔡邕文》,又有《吊魏文帝<柳赋>》,都可以印证他对前代作家作品的借鉴,既而也说明其繁缛文风具有前代的渊源。
    [6]《陆机集》卷七 第88页
    [7]《陆机集》卷五 第50页
    [8]《陆机集》卷五,第41、42、44、49页;卷九,第115页。
    [1]《陆机集》卷五,第45页;卷三,第24页。
    [2]常为群《“缘情”的追求与困境:论陆机的抒情诗》一文认为,陆机强调抒情却情致浅淡甚至虚假,与他精神处于复杂状态及“意在笔先”与“立象以尽意”的创作观念有关。(见《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这里想进一步指出的是,就分析性思维而言陆机不如陆云甚或同时代的清谈之士,但就儒学意识、文学素养的来说,他却足为“太康之英”。其情感不真实的原因更在于,其诗文中所依赖的意象多化自经典,或依托经典——这是他博学多才的反映,同样也是严重的限制。即使他的情感是真实的,却很难做到真正的情景交融。但凡他触景生情、从胸臆自然流出的作品往往都是佳作,如《赴洛道中作》二首即是,这也是上述情况的反证。
    [3]《全晋文》卷七十七 页1905下A
    [4]《陆机集》卷五《答张士然》第51页
    [5]《晋书》卷四十七,第1317-1318页。按,傅玄生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卒于咸宁四年(278),在晋只有十四年,因此他在曹魏时期的求学与仕宦经历对其影响更大。他没有沾染正始玄学的浮诞之风,一方面在于的他服膺儒学的志向,另一方面则在于他拥护司马氏的保守立场。《晋书·列女传》载,杜有道妻严宪养育女杜韡有礼度淑德,“傅玄求为继室,宪便许之。时玄与何晏、邓扬不穆,晏等每欲害之,时人莫肯共婚。及宪许玄,内外以为忧惧。或曰:‘何、邓执权,必为玄害,亦由排山压卵,以汤沃雪耳,奈何与之为亲?'宪曰:‘尔知其一,不知其他。晏等骄移,必当自败,司马太傅兽睡耳,吾恐卵破雪销,行自有在。'遂与玄为婚。”(见《晋书》卷九十六,第2509页)由此可见,傅玄抨击清谈虚浮之士的政治意味颇浓,同时也是渊源有自的。关于傅玄与曹爽阵营成员不睦的原因,也可参见魏明安、赵以武著《傅玄评传》第44-4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6]《晋书》卷四十七 第1318-1319页
    [1]《全晋文》卷四十九 页1740上B、1739上A
    [2]《傅子·仁论》说:“推己心孝于父母,以及天下,则天下之为人子者,不失其事亲之道矣。推己心有乐于妻子,以及天下,则天下之为人父者,不失其室家之欢矣。推己之不忍于饥寒,以及天下之心,含生无冻馁之忧矣。此三者,非难见之理,非难行之事,唯不内推其心,以恕乎人,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哉!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训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恶以诫天下,而民莫不知耻。……君子内省其身,怒不乱德,喜不乱义也。”见《全晋文》卷四十七,页1729下A、B。
    [3]《全晋文》卷四十六,页1725下B、1724下B、1726上A;《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09、813、836-837页。
    [4]《傅子·礼乐》说:“能以礼教兴天下者,其知大本之所立乎!夫大本者,与天地并存,与人道俱设,虽蔽天地,不可以质文损益变也。大本有三,一曰君臣,以立邦国;二曰父子,以定家室;三曰夫妇,以别内外。三本者立,则天下正;三本不立,则天下不可得而正。天下不可得而正,则有国有家者亟亡,而立人之道废矣。……礼之大本,存乎三者,可不谓之近乎?用之而蔽天地,可不谓之远乎?由近以知远,推己以况人,此礼之情也。”见《全晋文》卷四十七,页1730下A。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19-820、822、816、812、815页
    [1]《全晋文》卷四十六 页1724下B、1725上B-下A、1725下B
    [2]分见《全晋文》卷四十八,页1732下B;卷四十九,页1737下A-B。
    [3]《全晋文》卷四十八,页1734上A-B;卷五十,页1748上B。
    [4]《全晋文》卷四十九,页1740下B;卷四十五,页1718下A;卷四十六,页1725上B、下B。
    [1]如《傅子·举贤》:“贤者,圣人所与共治天下者也。故先王以举贤为急。举贤之本,莫大正身而壹其听。……夫任诚,天地可感,而况于人乎!……是以知天下之不乏贤也。顾求与不求耳。何忧天下之无人乎?”(见《全晋文》卷四十七,页1727下B-1728下A)《傅子》佚文中还对各地察举的贤才进行了形象化的赞美:“闲岁察举荐廉而上之,皆是九州百郡之士,风异俗殊,所尚不同,晔若春华之并发,馥若秋兰之俱茂,进如众川之朝海,散如云雾之归山。”见《全晋文》卷四十九,页1739下B。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58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28、829、830-831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63页;《全晋文》卷四十五,页1717下A。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74页
    [6]《傅子·重爵禄》说:“夫弃家门,委身于公朝,荣不足以庇宗人,禄不足以济家室,骨肉怨于内,交党离于外,仁孝之道亏,名誉之利损,能守志而不移者鲜矣。”(见《全晋文》卷四十七,页173l上B-下A)《傅子·贵教》说:“因善教义,故义成而教行;因义立礼,故礼设而义通。若夫商韩孙吴,知人性之贪得乐进,而不知兼济其善,于是束之以法,要之以功,使下唯力是恃,唯争是务,恃力务争,至有探汤赴火而忘其身者,好利之心独用也。……人之性,避害从利,故利出于礼让,即修礼让;利出于力争,则任力争。修礼让,则上安下顺而无侵夺。”见《全晋文》卷四十八,页1732下A-B。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54页;《全晋文》卷四十六,页1724上B、下A。
    [1]《全晋文》卷四十九,页1740下B、1742下A、1738上A;卷四十七,页1728下B。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69-570页:《全晋文》卷四十六,页1725上A。
    [3]《全晋文》卷四十七,页1730上A-B;卷四十八,页1733上A-B;卷四十九,页1740下B。
    [4]《全晋文》卷四十六,页1726上A、1725上B。
    [5]《全晋文》卷四十六,页1724下A;《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54、556、563-564、555、557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55-556页
    [2]如时人程咸在《已出女不从坐议》中就对出嫁女子无论娘家还是夫家犯罪均遭受株连的规定提出质疑,认为“父母有罪,则追刑已出之女,夫党见诛,又有随异姓之戮,一人之身,内外受辟。今女既嫁,则为异姓之妻,或如产育,则为他族之母,此为元恶之所轻,忽戮无辜之所重,于防则不足惩奸乱之源,于情则伤孝子之心;且男不得罪于他族,而女独戮于二门,非所以哀矜女弱,蠲明法制之本分也。”见《全晋文》卷四十四,页1709下A。
    [3]《全汉赋》第746-747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53-554、558、559页
    [5]《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傅鹑觚集题辞》第138页
    [6]关于逆反式抒情的定义及相关论述,可参胡大雷《论西晋诗人的逆反式抒情》,见《中州学刊》1997年第5期,第101-104页。钱志熙也深刻的指出:“傅玄的乐府诗在因袭前人本事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新的语言风格,或踵事增华,追求繁富,或摈弃质朴生动,力求典雅丽则……一味追求典雅丽则的语言,而对美却缺乏真正的感受,内心没有激情。”(见《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修订本)第218页)应该说,魏晋之际儒教式微,情感抒写从内容到方式均趋于扩大和丰富,傅玄的拟乐府恰恰表明了这一趋势的过渡状态。
    [1]《全晋文》卷四十九 页1740下B、1737上B、1738上A、1737下A
    [2]《傅子》佚文说:“圣人之道如天地,诸子之异如四时。四时相反,天地合而通焉。”又“见虎一毛,不知其斑。道家笑儒者之拘,儒者嗤道家之放,皆不见本也。”又“桓谭书烦而无要,辞杂而旨诡,吾不知博也。”这些均可以看作是他博学约取的代表。见《全晋文》卷四十九,页1740上B-下A。
    [3]如《傅子·曲制》说:“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无欲则无求,无求者,所以成其俭也。不知足,则物莫能盈其欲矣。莫能盈其欲,则虽有天下,所求无已,所欲无极矣。”《傅子·释法》说:“专任刑名,民不聊生。通儒达道,政乃升平。”(《全晋文》卷四十八,页1734下A、1735下A)《傅子·法刑》说:“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人君之治也,先礼而后刑。治世之民,从善者多,上立德而下服其化,故先礼而后刑也。乱世之民,从善者少,上不能以德化之,故先刑而后礼者。”《全晋文》卷四十七,页1730下B-1731上A。
    [4]《全晋文》卷四十九,页1740上B-下A;卷四十六,页1725上A。
    [5]《全晋文》卷四十五,页1714下B;同前,卷四十五,页1715上A-B;同前,卷四十五,页1717下B; 同前,卷四十五,页1718下B-1719上A。
    [1]《全晋文》卷四十六 页1723下A
    [2]《全晋文》卷四十六 页1724上A
    [3]《全晋文》卷四十六 页1724上A
    [4]《全晋文》卷四十六 页1721上B-下A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56、557、565-566页
    [6]《全晋文》卷四十五 页1716上B、1714上A
    [7]《全晋文》卷二十八 页1619上A
    [1]《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165页
    [2]《晋书》卷四十七 第1324页
    [3]《晋书》卷四十七 第1324-1325、1327页
    [4]《晋书》卷四十七 第1326页
    [5]《晋书》卷四十七 第1328、1330页
    [6]《晋书》卷四十七 第1323页
    [1]上述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05-608页
    [2]《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0下B
    [3]上述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05-606页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六百十六 中华书局 1960年4月 第7101页
    [2]《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165页
    [3]《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二,《十三经注疏》本,页2114下。
    [4]《四溟诗话》卷一 第14页
    [5][清]赵翼撰《陔余丛考》卷二十三 中华书局 1963年4月 第467-468页
    [6]裴普贤著《集句诗研究续集》台湾学生书局 1979年2月初版 第248-249页
    [7]吴承学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新1版 第182页
    [8][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 中华书局 1972年1月 第908页
    [1]分见《陔余丛考》卷二十三,第468页;《四溟诗话》卷一,第14页。
    [2]以上诸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03-605页。
    [3]《全晋文》卷五十二 页1761上B-下A
    [1]《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第253页
    [2]见张宝三《束皙<补亡诗>论考》一文,1994年4月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举办第一届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31页。
    [3]如主张六篇逸诗本有辞而亡佚可补的,陈善《扪虱新话》下集卷三“逸诗六篇笙歌”条载:“《诗》之亡者六篇,《鱼丽》之后,亡其三篇,曰《南陔》、《白华》、《华黍》也。《南有嘉鱼》、《南山有台》之后,亡其三篇,曰《由庚》、《崇丘》、《由仪》也,皆曰有义而亡其辞……前汉江公谓鼓吹笙曰歌《骊驹》。王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文颖注云:其诗曰,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则《骊驹》诗亦非无辞也。以此知,六笙诗必皆有辞而亡之。”([宋]俞鼎孙辑《儒学警悟》卷三十八,中华书局,2000年2月,第787-789页)这其实对束皙《补亡诗》的作法作了肯定。然而,更多则是否认《补亡诗》的必要性。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十五“南陔六诗”条说:“《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邱》、《由仪》六诗,毛公为《诗诂训传》,各置其名,述其义,而亡其辞。……所谓歌者,有其辞所以可歌,如《鱼丽》、《嘉鱼》、《关雎》以下是也;亡其辞者不可歌,故以笙吹之,《南陔》至于《由仪》是也……古诗经删及逸不存者多矣,何独列此六名于大序中乎?束皙《补亡》六篇不作可也。”([宋]洪迈著《容斋随笔·续笔》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3月,第396-397页)洪迈就认为六诗原本亡佚,仅以笙来吹奏,束皙之作毫无必要。宋人黄震《黄氏日钞》卷四“华黍六诗”条进一步说:“自刘原父按《仪礼·乡饮》与《燕礼》皆以笙入与歌相间,以为笙者有声无词,诗非亡失,乃本无其诗。黄氏因之。雪山亦云:唐有上柱、凤雏、平调、清调、瑟调、平折、命喙七曲,有声无词。至晦庵云:六诗曰笙、曰乐、曰奏而不言歌,则有声而无词明矣,其说尤著。今《诗记》、《诗缉》世所共用者,乃皆不从其说,盖以亡其辞之亡,非有无之无也。……愚谓《国语》言歌,则《鹿鸣》三篇有辞之可歌也。《仪礼》不言歌,则《南陔》六诗无辞之可歌也,此不足疑也。……愚谓古之乐章,今之琴谱类也。琴谱有操辞具存者,《鹿鸣》之诗之歌也。有徒存其谱而无辞曲之可歌者,如长清、短清与长侧、短侧之类,虽无其辞,未尝无其义也,此亦不足疑也。”([宋]黄震撰《黄氏日钞》卷四,钟肇鹏选编《宋明理学笔记四种》第10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9月,第184-186页)显然,黄震认为六诗本为有声无辞入乐演唱,这实际上也否定了束皙的拟作。
    [4]葛晓音著《八代诗史(修订本)》中华书局 2007年3月 第276页
    [1]《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3上A
    [2]《全汉赋》第371页
    [3]如蔡邕《蝉赋》“白露凄其夜降,秋风肃以晨兴。声嘶嗌以沮败,体枯燥以冰凝。虽期运之固然,独潜类乎太阴。要明年之中夏,复长鸣而扬音”,(见《全汉赋》第586页)赞其循时而动出处得当;曹植有《蝉赋》称:“实淡泊而寡欲兮,独始乐而长吟。声激激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若黄雀之作害兮,患螗螂之劲斧。飘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欲降身而卑窜兮,惧草虫之袭予……有翩翩之狡童兮,步容与于园圃。……持柔竿之冉冉兮,运微黏而我缠。欲翻飞而逾滞兮,知性命之长捐。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燔。”曹植以蝉为喻,展现了现实政治的险恶,尽管如此他仍在此赋乱辞中说:“《诗》叹鸣蜩,声嘒嘒兮;盛阳则来,太阴逝兮;皓皓贞素,侔夷节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见《全三国文》卷十四,页1130下A-B)表达了对其不渝的推崇之心。蔡邕侧重歌颂蝉的高洁,曹植则兼顾蝉的高洁无为却不免祸患的两个方面,蕴涵了更多的人生感慨。此后,陆云《寒蝉赋序》总结出寒蝉“文”、“清”、“廉”、“俭”、“信”等五种德性,并称:“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他在赋中将寒蝉与志洁行廉的贫士对举,多有躬自伤悼的意味,他说:“感运悲声,贫士含伤。或歌我行永久,或哀之子无裳。原思叹于蓬室,孤竹吟于首阳。不衔草以秽身,不勤身以营巢。志高于鸣鸠,节妙乎鳲鸠。……迈休声之五德,岂鸣鸡之独珍?……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咏清风以慷慨,发哀歌以慰怀。”(《陆云集》卷一,第21、22-23页)从中不难看出,陆云赋予了寒蝉较强的人格化内涵,其实也是对蔡邕与曹植咏蝉手法的充分继承。这从侧面反映出,晋人对蝉两种特性的理解已基本定型,傅咸自然概莫能外。
    [4]《陆云集》卷八《与兄平原书》第142页
    [5]傅玄《蝉赋》说:“美兹蝉之纯洁兮,禀阴阳之微灵。含精粹之贞气兮,体自然之妙形。……泊无为而自得兮,聆商风而和鸣。……清击畼于遐迩兮,时感君之丹心。”对蝉的高洁赤诚加以描写。见《全晋文》卷四十六,页1721上B。
    [6]《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5上A-B
    [1]分见《全晋文》卷九,页1512上A;卷八十,页1921上A;卷一百二十一,页2155下B。
    [2]《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5上B
    [3]《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5下A-B
    [1]分见《全汉赋》第67、118、129、233、256、259-262、274、293、344、398、468、488、547、593、601-602、743页、《建安七子集》第34、46、125页
    [1]《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0下A
    [2]《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0下A-B
    [3]《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2上B-下A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09页
    [5]《全晋文》卷四十三 页1751下A
    [1]《全晋文》卷四十三 页1750下B-1751上A
    [2]《全晋文》卷四十三 页1751上A
    [3]以上所引傅咸之赋,见《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1下B-1754下A。
    [1]王伊同著《五朝门第》中华书局 2006年3月第5页
    [2]《晋书》卷九十二 第2376页
    [3]《文选》卷六 页98上B
    [4]《晋书》卷九十二 第2376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0、732页
    [6]《晋书》卷三十一 第957-962页
    [7]左思称左芬,“幽思泉涌,乃诗乃赋。飞翰云浮,擒藻星布”、“斟酌诸姬,言成典语。匪唯辞章,多才多巧”、“穆穆令妹,有德有言。才丽汉班,明朗楚樊。默识若记,下笔成篇。行显中闺,名播八蕃”。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1-732页。
    [1][清]王士祯撰、张世林点校《分甘余话》卷三 中华书局 1989年2月 第62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0-732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736页
    [4]《全晋文》卷七十四 页1882上B
    [5]《文选》卷四十五 页642上A
    [6]《晋书》卷三十五 第1040页
    [7]《晋书》卷三十五 第1040页
    [8]《全晋文》卷七十四 页1882上B
    [9]《文选》卷六 页102上B
    [1][宋]张世南撰、张茂鹏点校《游宦纪闻》卷五 中华书局 1981年1月第42页
    [2]《文选》卷四,页75下B;卷五,页86下A。
    [3]《全晋文》卷八十五 页1950上B
    [4]《文选》卷四,页81下A;卷五,页82下A;卷六,页96上A-B-108下B。
    [5]《文选》卷六 页107下B-108上A
    [1]《文选》卷六 页108上A-109下B
    [2]《咏史诗》八首均出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2-734页,下不备注。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5页
    [4]《文选》卷七,页115下B。正文引用均出自本篇,恕不备注。
    [5]《义门读书记》卷十五 第867-868页
    [6]见王德华《东汉前期赋颂二体的互渗与散体大赋的走向》,《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1]《晋书》卷五十五 第1502页
    [2]《晋书》卷五十五 第1504页
    [3]《晋书》卷五十五 第1504-1505页
    [4]《文选》卷十三 页193下B-194上A
    [1]《文选》卷十三 页193上B-下A
    [2]《文选》卷九 页142上B
    [2]李善注:“《列子》曰:太易者,未见气也。易变而为一。又曰:一者,形变之始也。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中和之气者为人。张湛曰:所谓易者,窈冥惚恍,不可变也。一气恃之而作化,故寄名变耳。……《易》曰:兼三才而两之。”又《周易·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这些决定了他“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鬼神莫能要,圣智弗能豫”以及“命有始而必终,孰长生而久视?”的生命意识。见《文选》卷十,页146下B-147上A、156上B。以下本赋引文均出于此,恕不备注。
    [4]《文选》卷十八 页261上-262上A
    [5]《文选》卷十八,页245下A;页253上A。
    [6]《文选》卷二十三 页331上B、330下B、331上B、331上A、331下A
    [1]董志广校注《潘岳集校注(修订版)》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年3月 第186-187页
    [2]《全晋文》卷六十九 页1850下B
    [3]《世说新语笺疏》第124页
    [4]《抵疑》一文出自《晋书》卷五十五,第1491-1496页。下不备注。
    [1]《全晋文》卷六十九 页1685下-1686下A
    [2]《隶释》卷十九 页194上-下B
    [3]《全晋文》卷六十八 页1850上B
    [4]《全晋文》卷六十八 页1851下B-1852上A
    [5]《全晋文》卷六十八 页1851下B
    [6]《全晋文》卷六十八 页1852下A-B
    [7]《全晋文》卷六十八 页1851上A
    [8]《晋书》卷五十五 第1499页
    [1]《昆弟诰》见于《晋书》卷五十五,第1496-1499页。余不备注。
    [2]《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157页
    [3][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六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6月第404页
    [4]《全晋文》卷六十九 页1859上B
    [5]《全晋文》卷六十九 页1859下A-B
    [1]分见《全晋文》卷六十九,页1859下A;卷六十八,页1853下A、1851上B。
    [2]《晋书》卷三十六,第1068、1070页;《全晋文》卷二,页1479下B。
    [3]《全晋文》卷五十八,页1792下A。《女史箴》引文皆出此,恕不备注。
    [4]《全晋文》卷五十八 页1792下A-B
    [1]《全晋文》卷五十八 页1793下A
    [2]《文选》卷十九,页276下A-B。《励志诗》均出此,恕不备注。
    [3]《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142-143页
    [4]《晋书》卷三十六 第1074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10-611页,下同。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13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17页
    [4]《世说新语笺疏·德行》第13页
    [5]《全晋文》卷五十八 页1790上A-B
    [6]《全晋文》卷五十八 页1793上A-B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13页
    [8]《文选》卷二十四 页343下B-344上A
    [9]《文选》卷二十四 页344上B-下A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21-622页
    [2]引文出自《晋书》卷五十五《潘尼传》,第1507-1510页。下不备注。
    [1]以上诸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62-764页。
    [2]分见《晋书》卷五十五,第1511页;《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66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69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69-770、771页
    [1]《榷论》引文出自《晋书·张载传》,第1517-1518页,下不备注。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9页
    [3]《全晋文》卷八十五 页1949下B
    [4]《全晋文》卷八十五 页1950上A
    [5]《晋书》卷五十五 第1518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41页
    [7]《全晋文》卷八十五 页1951下A
    [1]《全晋文》卷八十五 页1951下B-1952上A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45-746页。《杂诗》均出此,下不备注。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54页
    [1]《晋书》卷五十一 第1420、1421、1422页
    [2]《晋书》卷五十一 第1425页
    [3]《晋书》卷五十一 第1426页
    [4]《晋书》卷五十一 第1426页
    [5]《全晋文》卷七十七 页1905上B
    [6]《全晋文》卷七十七 页1905下A
    [7]《全晋文》卷七十六 页1897下A-B
    [1]《全晋文》卷七十七 页1905下B
    [2]《全晋文》卷七十七 页1906上B
    [3]刘勰说:“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是以后来辞人,采摭英华。”又“神宝藏用,理隐文贵。”(见《增订文心雕龙校注》,第41页。)因为谶纬之学向来作为经学的辅翼,挚虞对其文学性的探讨,无疑标志着经学与文学关系探讨的深入化发展。
    [4]《全晋文》卷一百七 页2074下B
    [5]《全晋文》卷一百七 页2074下A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50-751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52、753、752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57页
    [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507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59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6-737页
    [6]《世说新语·识鉴》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刘孝标注引《文士传》说:“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久矣。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捉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尔!'翰以疾归,府以辄去除吏名。性至孝,遭母艰,哀毁过礼。自以年宿,不营当世,以疾终于家。”见《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第393-394页。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73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60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76页
    [1]《晋书》卷七十五 第1975页
    [2]《文心雕龙义证》第1710页
    [3]《文心雕龙义证》第1704页
    [4]《文心雕龙义证》第208页
    [5]《晋书》卷十六 第474页
    [6]《晋书》卷六,第150页。案,兴学一事王导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晋书·隐逸·任旭传》载:“中兴建,公车征,(任旭)会遭母忧。于时司空王导启立学校,选天下明经之士,旭与会稽虞喜俱以隐学被召。”(见《晋书》卷九十四,第2439页)又《晋书·王导传》载:“于时军旅不息,学校未修,导上书曰:‘自顷皇纲失统,颂声不兴,于今将二纪矣。……诚宜经纶稽古,建明学业,以训后生,渐之教义,使文武之道坠而复兴,俎豆之仪幽而更彰。……今若聿遵前典,兴复道教,择朝之子弟并入于学,选明博修礼之士而为之师,化成俗定,莫尚于斯。'”(见《晋书》卷六十五,第1748页)可知,晋元帝兴学始自王导建议。
    [1]《全晋文》卷九 页1512上A
    [2]《晋书》卷六 第165页
    [3]《晋书》卷九 第222页
    [4]《晋书》卷七十五 第1990-1991页
    [5]《晋书》卷七十五 第1993页
    [6]《晋书》卷九 第222页
    [7]《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19页
    [1]《晋书》卷九 第223-224页
    [2]如他推崇释道安,在诏书中说:“安法师器识伦通,风韵标朗,居道训俗,徽绩兼着。岂直规济当今,方乃陶津来世。俸给一同王公,物出所在。”(见《全晋文》卷十一 页1525上A)另外,竺法汰、朗法师也深得他的敬重,尤其他在《与朗法师书》中说:“旧京沦没,神州倾荡。苍生荼蓼,寄在左衽。每一念至,嗟悼朕心。长驱魏、赵,扫平燕、代。……思与和尚同养群生,至人通微,想明朕意。”(见《全晋文》卷十一,页1526下B-1527上A)可见,他对佛的崇信中又蕴涵了扫平叛乱的志向。
    [3]《全晋文》卷十一 页1526上A
    [4]《全晋文》卷十一 页1526上A
    [5]《晋书》卷九十一 第2356页
    [6]《晋书》卷九十一,第2356页;同前,卷六十五,第1756-1757页。
    [7]《晋书》卷九 第241-242页
    [8]《宋书》卷十四 第364-365页
    [9]《宋书》卷十四 第365页
    [10]《宋书》卷十四 第366页
    [1]两晋吏治松弛,自晋武帝时“宽厚足以君人,明威未能厉俗,政刑以之私谒,贿赂于此公行……流遁忘反,浸以为常……爰及惠怀,中州鼎沸,逮于江左,晋政多门,元帝比少康之隆,处仲为梗,海西微昌邑之罪,元子乱常,既权逼是忧,故羁縻成俗。莅职者为身择利,铨综者为人择官,下僚多英俊之才,势位必高门之胄,遂使良能之绩仅有存焉。”《晋书》卷九十《良吏传序》,第2327-2328页。
    [2]《晋书》卷九十一,第2358页。按车胤评价魏晋国子博士的任命称:“汉博士惟举明经之士,选转各以本资,初无定班;魏及中朝,多以侍中、常侍,儒学最优者领之。”([清]杨晨撰《三国会要》卷十五“学校”,中华书局,1956年3月,第278-279页)然而,东晋国子博士及祭酒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晋孝武帝对徐邈的话更加说明在战乱频仍的政治局面下,他们多数仅扮演各位顾问的角色,受尊崇者少之又少。
    [3]《晋书》卷六十五 第1749页
    [4]戴邈进言说:“帝王之至务,莫重于礼学。……今末进后生目不睹揖让升降之仪,耳不闻钟鼓管弦之音,文章散灭,图谶无遗,此盖圣达之所深悼,有识之所嗟叹也。”见《晋书》卷六十九,第1848-1849页。
    [5]晋元帝奖劝他说:“自顷多难,官长数易,益有诸弊,虽圣人犹久于其道,然后化成,况其余乎!……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宜进其位班,以劝风教。”见《晋书》卷七十七,第2042页。
    [6]庾预说:“自元康以来,王德始阙,戎翟及于中国,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国之要在于得才,得才之术在于抽引。苟其可用,仇贱必举。……今天下虽弊,人士虽寡,十室虽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不乏骥,求则可致。”见《晋书》卷八十二,第2144-2145页。
    [7]《晋书·袁环传》载:“于时丧乱之后,礼教陵迟,(袁)环上疏曰:‘畴昔皇运陵替,丧乱屡臻,儒林之教渐颓,庠序之礼有阙,国学索然,坟籍莫启,有心之徒抱志无由。……实宜留心经籍,阐明学义,使讽诵之音盈于京室,味道之贤是则是咏,岂不盛哉!若得给其宅地,备其学徒,博士僚属粗有其官,则臣之愿也。'疏奏,成帝从之。国学之兴,自环始也。”见《晋书》卷八十三,第2166-2167页。
    [8]《晋书》卷七十九 第2071页
    [9]谢石上言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翼善辅性,唯礼与学。……敦《诗》悦《礼》,王化以斯而隆;甄陶九流,群生于是乎穆。……大晋受命,值世多阴。虽圣化日融,而王道未备。庠序之业,或废或兴。……今皇威遐震,戎车方静,将洒玄风于四区,导斯民于至德。岂可不弘敷礼乐,使焕乎可观!请兴复国学,以训胄子;班下州郡,普修乡校。”(见《宋书》卷十四,第364-365页)又《晋书》本传载:“于时学校陵迟,石上疏请兴复国学,以训胄子,班下州郡,普修乡校。”(见《晋书》卷七十九,第2088页)
    [10]范宁《启国子生假故事》称:“国学开建,弥历年载,讲诵之音靡闻,考课之绩不著,良由达道之训未 弘,钻仰之心弗至,陵替文源,宜见整正。谓应断假,精加督励,严其师训,举善黜违。”见《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五,页2177上B。
    [1]《晋书》本传载:“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分见《晋书》卷七十五,第1984-1985页。
    [2]《晋书》卷七十五 第1985、1988页
    [3]《晋书》卷九十一 第2357页
    [4]《晋书》卷九十 第2342页
    [5]其《乖离论》称:“圣人制礼以为经,常人之教,宣备有其文,以别彰其义。即今代父子乖离,不知自处之宜,情至者哀过于有凶,情薄者礼习于无别,此人伦大事,礼所宜明。谓莫测存亡,则名不定,名不定,不可为制。孝子忧危在心,念至则然矣,自然之情,必有降杀,故五服之章,以周月为节。况不闻凶,何得遇之?虽终身不知存亡,无缘更重于三年之丧也,故圣人不别为其制也。”见《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四,页2172下A。
    [6]《晋书》卷九十一 第2359页
    [7]《晋书》卷七十七 第2040-2041页
    [1]《晋书》本传载:“宣虽闲居屡空,常以讲诵为业,谯国戴逵等皆闻风宗仰,自远而至,讽诵之声,有若齐、鲁。太元中,顺阳范宁为豫章太守,宁亦儒博通综,在郡立乡校,教授恒数百人。由是江州人士并好经学,化二范之风也。”(见《晋书》卷九十一,第2360页。)直到晚年,在罹患眼疾的情况下,范宁仍然究心于经学,终年不辍,直到六十三岁病卒于家。
    [2]《晋书·范宁传》载:“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见《晋书》卷七十五,第1989页。
    [3]有人向桓温荐举他说:“孟陋高行,学为儒宗,宜引在府,以和鼎味。”虽然时誉甚高,他却“清操绝伦,布衣蔬食,以文籍自娱。口不及世事,未曾交游,时或弋钓,孤兴独往,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见《晋书》卷九十四,第2443页。
    [4]《宋书》卷十四 第366页
    [5]他说:“两晋时期,儒学家族如果不入玄风,就产生不了为世所知的名士,从而也不能继续维持其尊显的士族地位。东晋执政的门阀士族,其家庭在什么时候,以何人为代表,在多大程度上由儒入玄,史籍都斑斑可考。他们之中,没有一个门户是原封未动的儒学世家。东晋玄学一枝独秀,符合门阀政治的需要,然而儒学自有其社会效用,是玄学所不能完全代替的。玄学阵容中,很少有人完全站在儒家基本思想的对立面。儒家思想,或者被包涵于玄学之中,或者尚独立存在于玄学之外,继续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见田余庆著《东晋门阀士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4版,第292页。
    [1]《晋书》卷九十四 第2436页
    [2]《晋书》卷六十九 第1851页
    [3]《晋书》卷七十六 第2005-2006页
    [4]《晋书》卷七十七 第2028页
    [5]《晋书》卷七十五 第1966页
    [6]《抱朴子·外篇》卷二,《诸子集成》本,第108页。
    [7]《抱朴子·外篇》卷四十八,《诸子集成》本,第197页。
    [8]《晋书》卷七十七 第2043页
    [9]《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399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76-877页
    [2]《世说新语·品藻》载:“谢公与时贤共赏说,遏、胡儿并在坐,公问李弘度曰:‘卿家平阳何如乐令?'于是李潸然流涕曰:‘赵王篡逆,乐令亲授玺绶。亡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恐难以相比!此自显于事实,非私亲之言。'谢公语胡儿曰:‘有识者果不异人意。'”(《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524页)李弘度之伯父李重有病不治而终,以示不仕之心。乐广与满奋、崔随等人则进献玺绶,大失士林之望,李弘度自然不愿将乐广与伯父相提并论。王敦同样对乐广有成见,而温峤则为之辩护,认为满奋等人实应批判。《晋书·温峤传》载:“(温峤)道经姑孰,与敦相见,敦谓曰:‘乐彦辅短才耳。后生流宕,言违名检,考之以实,岂胜满武秋邪?'鉴曰:‘拟人必于其伦。彦辅道韵平淡,体识冲粹,处倾危之朝,不可得而亲疏。及愍怀太子之废,可谓柔而有正。武秋失节之士,何可同日而言!'敦曰:‘愍怀废徙之际,交有危机之急,人何能以死守之乎!以此相方,其不减明矣。'鉴曰:‘丈夫既洁身北面,义同在三,岂可偷生屈节,腼颜天壤邪!苟道数终极,固当存亡以之耳。'敦素怀无君之心,闻鉴言,大忿之,遂不复相见。”温峤与王敦表面在论乐广与满奋的优劣,其实是对是否应守臣节的重要问题的讨论。王敦表面推崇满奋,实际上又是在为自身的不臣之迹谋求托词,温峤强调忠义原则亦是对其义正词严的谴责,王敦却还是不得不承认:“郗道徽儒雅之士,名位既重,何得害之!”见《晋书》卷六十七,第1797-1798页。
    [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00页
    [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82页
    [5]《晋书》卷八十二 第2147页
    [6]《晋书》卷七十五 第1965-1966页
    [7]《晋书》卷九十一 第2360页
    [1]《晋书》卷七十六 第2010页
    [2]立足家族利益而后决定进退出处,成为士人重要的行为准则,谢安自然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他出仕之际,“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见《晋书》卷七十九,第2073页)这种惭愧显然是他出仕为了在谢万去世后挽救家族的政治地位的私利目的,而不是出于对“苍生”考虑。
    [3]如“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见《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第1746页)又“(皇甫方回)永嘉初,博士征,不起。避乱荆州,闭户闲居,未尝入城府。蚕而后衣,耕而后食,先人后己,尊贤爱物,南土人士咸崇敬之”,均是士人南迁之例。(见《晋书》卷五十一,第1418页)凉州地区也成为士人避难的重要场所。凉州刺史张轨在凉州地区广立学校,招募贤才,缪播与挚虞交谈说:“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张凉州德量不恒,殆其人乎!”事实证明了他们的论断,“及京都陷……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张轨)分武威置武兴郡以居之。”凉州刺史张轨之子张寔继任之后,曾向晋愍帝献名马方珍、经史图籍,足见对一方文化的保存之功。见《晋书》卷八十六《张轨传》,第2222、2225、2227页。
    [4]《晋书》卷六十五 第1746页
    [5]《晋书》卷八十三本传载,顾和弹劾谢尚杀泾令陈干以泄私愤,后者为康帝皇太后舅;另外,他还弹劾汝南王司马统、江夏公卫崇为庶母守孝三年,说:“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以一其统, 斯人伦之纪,不二之道也。……案汝南王统为庶母居庐服重,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闾阎许其过厚,谈者莫以为非,则政道陵迟由乎礼废,宪章颓替始于容违。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若不祗王命,应加贬黜。”这些均为他“居任多所献纳,虽权臣不苟阿挠”的表现,(见第2165-2166页)顾和足为江东世族以儒家立身为政的典型。
    [1]《晋书》卷七十五 第1963页
    [2]《晋书·王峤传》载:“永嘉末,携其二弟避乱渡江。时元帝镇建邺,教曰:‘王佑三息始至,名德之胄,并有操行,宜蒙饰叙。且可给钱三十万,帛三百匹,米五十斛,亲兵二十人。'”(见《晋书》卷七十五,第1974页)
    [3]《晋书·王述传》载:“坦之为桓温长史。温欲为子求婚于坦之。及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膝上。坦之因言温意。述大怒,遽排下,曰:‘汝竞痴邪!讵可畏温面而以女妻兵也。'坦之乃辞以他故。温曰:‘此尊君不肯耳。'遂止。”见《晋书》卷七十五,第1963页。
    [4]《晋书》卷七十五 第1964、1970页
    [5]《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第521页
    [6]《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第516页
    [7]《晋书》卷七十五 第1970页
    [8]《晋书》卷七十六 第2006-2007页
    [9]《晋书·桓玄传》载:“(桓)玄在荆州豪纵,士庶惮之,甚于州牧。(殷)仲堪亲党劝杀之,仲堪不听。及还寻阳,资其声地,故推为盟主,玄逾自矜重。(杨)俭期为人骄悍,常自谓承藉华胄,江表莫比,而玄每以寒士裁之,俭期甚憾,即欲于坛所袭玄,仲堪恶俭期兄弟虓勇,恐克玄之后复为己害,苦禁之。”见《晋书》卷九十九,第2588页。
    [1]《晋书》卷六十五,第1755页;同前,卷六十七,第1804页。
    [2]余英时著《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汉晋之际之新自觉与新思潮”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0年第326页
    [3]《魏晋玄学史》第385页
    [4]《晋书》卷七十五 第1960-1961页
    [5]《晋书》卷七十五 第1966页
    [6]《晋书》卷七十五 第1995页
    [7]《晋书·文苑·袁宏传》载;“温重其文笔,专综书记。后(袁宏)为《东征赋》,赋末列称过江诸名德,而独不载桓彝。时伏滔先在温府,又与宏善,苦谏之。宏笑而不答。温知之甚忿,而惮宏一时文宗,不欲令人显问。后游青山饮归,命宏同载,众为之惧。行数里,问宏云:‘闻君作《东征赋》,多称先贤,何故不及家君?'宏答曰:‘尊公称谓非下官敢专,既未遑启,不敢显之耳。'温疑不实,乃曰:‘君欲为何辞?'宏即答云:‘风鉴散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陨,宣城之节,信义为允也。'温泫然而止。宏赋又不及陶侃,侃子胡奴尝于曲室抽刃问宏曰:‘家君勋迹如此,君赋云何相忽?'宏窘急,答曰:‘我已盛述尊公,何乃言无?'因曰:‘精金百汰,在割能断,功以济时,职思静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胡奴乃止。”见《晋书》卷九十二,第2391-2392页。
    [1]《晋书》卷七十五 第1975-1976、1979页
    [2]《晋书》卷七十五 第1980页
    [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26页
    [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37页
    [5]《晋书》卷七十七 第2041页
    [6]《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29页
    [7]《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16页
    [8]《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09页
    [9]《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20页
    [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305页
    [2]《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522页
    [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527页
    [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26-127页
    [5]《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23页
    [6]《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334页
    [7]《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239页
    [8]如《晋书·王述传》载:“尝见(王)导每发言,一坐莫不赞美,述正色曰:‘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导改容谢之,庾亮曰:‘怀祖清贞简贵,不减祖、父,但旷淡微不及耳。'”(见《晋书》卷七十五,第1961-1962
    [1]《晋书》卷八十三 第2168页
    [2]《晋书》卷八十三 第2171页
    [3]《春秋谷梁传正义》卷五,《十三经注疏》本,页2381上。
    [4]《春秋谷梁传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本,页2393中。
    [5]《晋书》卷五十六 第1539页
    [6]《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四五七 第182-183页
    [1]《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五,页2178上A;《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49页。
    [2]《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20、222、841页
    [3]案,王濛赞江惇语,见《世说新语笺疏·赏誉》第472页。
    [4]《全晋文》卷一百十七,页2132上B-下A
    [5]《文心雕龙义证》第656页
    [6]《全晋文》卷一百十七,页2132上B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95-896、901、910页
    [8]《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335、800页
    [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38、645页
    [2]《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71页
    [3]《晋书》卷九十二 第2387-2388页
    [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87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72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83页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98页
    [1]《晋书》卷九十四 第2457-2458页
    [2]《大戴礼记解诂》第100、210、251、256-258页
    [3]《全晋文》卷八十六页 1960下B-1961上A
    [4]《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九 页2200上A、下A
    [5]《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07页
    [6]《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九 页2200下B-2201上A
    [7]《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九 页2201上B-下A
    [1]《晋书》卷八十四 页2193页
    [2]《晋书》卷七十九 第2080页
    [3]《晋书》卷六十七 第1802页
    [4]《晋书》卷七十五 第1991页
    [5]《晋书》卷六十七 第1787页
    [6]《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689-690页
    [7]《晋书》卷七十五 第1992、1990页
    [1]《晋书》卷七十九 第2087-2088页
    [2]《抱朴子·内篇》卷十三,《诸子集成》本,第60页。
    [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10页
    [4]《晋书》卷七十九 第2069页
    [5]《文心雕龙义证》第208页
    [6]《南史》卷二十 第550页
    [7]《南史》卷十九 第522页
    [8]《南史》卷二十,第551、552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133、1185、1169、1141-1142页
    [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62、267页
    [2]罗宗强指出:“他的批判的思想武器,虽然主要是儒家思想,但他的思想却是极为复杂的。他对社会,持的是儒家的衡量标准,而自己的思想归宿,却是神仙道教。……他自己就说自己博览百家,所以不是纯儒。他的奇特之处,就是以一个不是纯儒的人,却以儒家的标准对玄风采取了严厉的批判态度。”见《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213页。
    [3]《抱朴子·外篇·自叙》说:“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见《抱朴子·外篇》卷五十,《诸子集成》本,第203页。
    [4]《抱朴子·外篇》卷七,《诸子集成》本,第119-120页。
    [5]《抱朴子·外篇》卷十四,《诸子集成》本,第123页;同前,卷十五,第129页。
    [1]《抱朴子·外篇》卷十四,《诸子集成》本,第124、125页。
    [2]《抱朴子·外篇》卷二十六,《诸子集成》本,第150页。案,他的儒道兼宗的思想受到其师郑隐的影响,“郑君本大儒士也,晚而好道,由以《礼记》、《尚书》教授不绝。其体望高亮,风格方整,接见之者皆肃然。每有谘问,常待其温颜,不敢轻锐……郑君不徒明五经、知仙道而已,兼综九宫三奇、推步天文、河洛谶记,莫不精研。”(见《抱朴子·内篇》卷十九,《诸子集成》本,第95、98页。)另外,葛氏家学中也含有浓厚的儒学的成份,其祖葛系、父葛悌均有儒名与文名于世,因有此家世影响,尽管幼年家境贫寒,他还是“年十六,始读《孝经》、《论语》、《诗》、《易》。……但贪广览于众书,乃无不暗诵,精持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著述时犹得有所引用,竟不成纯儒,不中为传授之师。”他还自称“洪忝为儒者之末”及“念精治五经,著一部子书,令后世知其为文儒”云云,见《抱朴子·外篇·自叙》,第199-200、201、204页。
    [3]《抱朴子·外篇》卷三十一,《诸子集成》本,第156页。
    [4]《抱朴子·内篇》卷七,《诸子集成》本,第32页。
    [5]《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五,《诸子集成》本,第146页。
    [6]《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五,《诸子集成》本,第148-150页。
    [1]分见《抱朴子·外篇》卷三,《诸子集成》本,第110页:卷四,第112页;卷十五,第129页;卷三,第112页。
    [2]《抱朴子·外篇》卷四,《诸子集成》本,第112页。
    [3]《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五,《诸子集成》本,第150页。
    [4]《抱朴子·外篇》卷三,《诸子集成》本,第111-112页。
    [5]《抱朴子·外篇》卷三十九,《诸子集成》本,第181页。
    [6]《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六,《诸子集成》本,第163-164页。
    [7]《晋书》卷七十二 第1913页
    [8]《抱朴子·外篇》卷四十二,《诸子集成》本,第183页。 为了论证这种观念,他借汉末与孙吴晚期“望冠盖以选用,任朋党之华誉……唯在于新声艷色,轻体妙手”等腐败堕落的情况,诫劝当下“宗室公族,及贵门富年,必当竞尚儒术,撙节艺文。释老庄之意不急,精六经之正道”。葛洪虽为两晋之交的人物,但他的批判恰恰击中了东晋百年政治中帝王幼小、外戚专权的弊端,他所说的“贵游子弟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之手……荣辱决于与夺,利病感于唇吻。爱恶无时,暂乏毁誉,括厉於耳,嫌疑象类,似是而非”。(见《抱朴子·外篇》卷五,《诸子集成》本,第114、115页)正是这种情况的类似写照。
    [2]《抱朴子·外篇》卷四,《诸子集成》本,第113、114、113页。案,《外篇·贵贤》也有类似的揭示,他说:“忠于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之手,不识稼穑之艰难,不知忧惧之何理。承家继体,蔽于崇替。所急在乎侈靡,至务在乎游宴。般于畋猎,湎于酣乐,闻淫声则惊听,见艳色则改视。役聪用明,止此二事。鉴澄人物,不以经神。唯识玩弄可以恱心志,不知奇士可以安社稷。”见卷十一,第121页。
    [3]《抱朴子·内篇》卷十九,《诸子集成》本,第94页。
    [4]《抱朴子·外篇》卷四十二,《诸子集成》本,第183-184页。
    [5]《全晋文》卷一百十七 页2132下B
    [6]《抱朴子·外篇》卷二十八,《诸子集成》本,第155-156页。
    [7]《抱朴子·外篇》卷四十,《诸子集成》本,第182页。
    [1]《全晋文》卷一百十七 页2131上B、2132上A-下A
    [2]《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七,《诸子集成》本,第152页。
    [3]《抱朴子·外篇》卷四十,《诸子集成》本,第182页。
    [4]《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八,《诸子集成》本,第168-169页。
    [5]《抱朴子·外篇》卷四十,《诸子集成》本,第182页。
    [6]《抱朴子·外篇》卷四十三,《诸子集成》本,第185页。
    [7]《抱朴子·外篇》卷四十,《诸子集成》本,第182页。
    [8]《魏晋文学史》第486、489页
    [1]《抱朴子·外篇》卷一,《诸子集成》本,第103-106页。
    [2][宋]王应麟撰、孙通海校点《困学纪闻》卷七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 第158页
    [3]见《今存三国两晋经学遗籍考》第五章“三传会通及杜(预)范(宁)注之集成”,第562页。
    [1]如《谷梁传·庄公三年》五月葬桓公事下范宁注说:“因葬桓王,记改葬之礼。不谓改葬,桓王当服缌也。犹‘晦,震夷伯之庙',因明天子诸侯之制,不谓夷伯非鲁之大夫也。宁之先君,与蔡司徒论之详矣。”见《春秋谷梁传注疏》卷五,《十三经注疏》本,页2380下。
    [2]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赵伯雄《春秋学史》“范氏《集解》的注释特点及其思想倾向”一节的详细论述,见此书第307-309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3]《春秋谷梁传注疏》卷九,《十三经注疏》本,页2402下。
    [4]《春秋谷梁传集解序》,《十三经注疏》本,页2359。
    [5]分见《春秋谷梁传注疏》卷十二,《十三经注疏》本,页2415下;卷六,页2389上。
    [6]分见《春秋谷梁传注疏》卷四,《十三经注疏》本,页2378上;卷九,页2400下。
    [1]分见《春秋谷梁传注疏》卷三,《十三经注疏》本,页2372下;卷十,页2405下;卷十二,页2412中;卷十五,页2426下。
    [2]分见《春秋谷梁传注疏》卷一,《十三经注疏》本,页2365下;卷二,页2369中;卷二十,页2451下。
    [3]赵伯雄认为,范氏一门“不再只从家派的利益出发,而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判断的唯一标准,找出三传中不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东西,力图造成一种对封建政权不会有任何危害的、纯而又纯的意识形态。”(《春秋学史》,第303页)章权才认为:“把范宁的儒学,看作是东晋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原无不可。但必须指出,这不是消极的反映,而是多少带有积极意义的反映。……他在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强调《春秋》之学,目的在于企图拨乱世而反诸正。”(《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第174-175页)
    [4]关于范宁的这段论述,唐人杨士勋有详尽的疏证,他说:“《小弁》,《诗·小雅》,周幽王废太子宜臼,故大子之傅作诗以刺之”;“《桑扈》亦《诗·小雅》,刺幽王君臣上下动无礼文焉,故作是诗以讽之”;“《谷风》,卫人刺其君无德,故令国内之人得其新婚者并弃其旧室,风俗衰坏,故作是诗以刺之”:“《角弓》,《诗·小雅》,以幽王不亲九族,故作诗以刺之,言族人怨之彰显”;“《白驹》,《诗·小雅》,宣王之末,不能任贤,致使贤人乘白驹而去也。”他又加以总论说:“此引《诗》之次,先云《小弁》,后言《白驹》者,以父子是人伦之端首,六亲之莫大,故先言之。其次则有君臣,若君臣礼废,则上下无序,故次《桑扈》。夫妇者,生民之本,室家之原,欲见从近及远,故夫妇先九族,是以《谷风》在《角弓》之上。《白驹》是贤人弃君,又非亲戚,故最后言之。”(见《春秋谷梁传集解序》,《十三经注疏》本,页2358)范宁引《诗》未必如杨氏所说有如此严密的考虑在,但他充分发扬汉儒开创的的儒家诗教观的传统则是毋庸置疑的。
    [5]《春秋谷梁传集解序》,《十三经注疏》本,页2359。
    [1]《春秋谷梁传集解序》,《十三经注疏》本,页2359-2360。
    [2]《春秋谷梁传集解序》,《十三经注疏》本,页2361。
    [3]分见《礼记正义》卷五十,《十三经注疏》本,页1609下;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第2062-2063页。
    [4]《法言义疏》第215、155页
    [5]《抱朴子·外篇》卷三十,《诸子集成》本,第155页。
    [6]《晋书》卷七十五 第1990页
    [7]《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四 页2173上B-下A
    [1]《晋书》卷九十一 第2362页
    [2]《晋书》卷九十一 第2363-2364、2365-2366页
    [3]关于陶渊明的思想宗尚问题,历来争议颇多,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的评述较为全面中肯,他说:“陶渊明是魏晋思想的净化者,他的哲学文艺以及他的人生观,都是浪漫的自然主义的最高表现。在他的思想里,有儒道佛三家的精华而去其恶劣的习气。他有律己严正肯负责任的儒家精神,而不为那种虚伪的礼法与破碎的经文所陷;他爱慕老庄那种清静逍遥的境界,而不与那些颓废荒唐的清谈名士同流;他有佛家的空观与慈爱,而不沾染一点下流的迷信色彩。因此我们在他的作品里,时时发现各家思想的精义,而又不为某家所独占。在这种地方,就正显出他思想背景的丰富和他的作品的伟大。”(见其书第202-203页,中华书局,1941年1月)笔者无意强加陶渊明以儒者的面貌,只是从其生平作品中爬梳有关儒学的思想内容,以求展现晋宋之际儒学因素对文人人格精神及作品方面的影响。
    [1]《尚书正义》卷十一,《十三经注疏》本,页180中;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249页;《郭店楚墓竹简》,第194页;《孝经注疏》卷五,《十三经注疏》本,页2553上;《礼记正义》卷二十二,《十三经注疏》本,页1423上、1424中;《史记》卷六十六,第2176页;张湛《列子注》卷七,《诸子集成》本,第85页;王先谦著《荀子集解》卷十一,《诸子集成》本,第211-212页。
    [2]王利器撰《新语校注》卷上中华书局 1986年8月 第25页
    [1]《大戴礼记解诂》第100、210、251、256-258页
    [2]《史记》卷二十三 第1161页
    [3]《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2516页
    [4]《说苑校证》第58页
    [5]《法言义疏》,第119、514、515页;《太玄集注》,第208、202页;《法言义疏》,第517、520-521、354页。
    [6]《诸葛孔明全集》卷七 第100页
    [7]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 中华书局 1960年2月 第730页
    [8]圣人、贤人、道人、孝人、仁人、忠人、明人、智人、达人、雅人、重人、清人、义人、信人、文人、武人、儒人、益人、廉人、贞人、笃人、节人、辩人、谦人、顺人、干人、理人、术人、勇人、严人、艺人、黠人、勤人、劲人、审人、果人、谨人、良人、朴人、下人,上述均属于善人的范围;除此还有悖人、逆人、凶人、恶人、虐人、谗人、佞人、暴人、奸人、谄人、虚人、贪人、淫人、闇人、损人、劣人、弊人、邪人、悍人、怯人、浅人、顽人、惑人、薄人、炻人、吝人、愚人、小人、迷人、奢人、荒人、懒人、轻人、秽人、笨人、嚚人、蔽人、乱人、骄人、荡人、叛人、伪人、刺人,上述都属于品质低劣的范围。见《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二,《诸子集成》本,第140-141页。
    [1]《释名》卷二,《四部丛刊》本。
    [2]《法言义疏》第176页
    [3]《诸葛孔明全集》卷七,第99页;卷八,第114页。
    [4]《后汉书》卷六十八 第2231页
    [5]《晋书》卷三十四 第1026页
    [6]《文选》卷六 页95下A-B
    [7]《论衡·辨祟篇》,《诸子集成》本,第239页。
    [8]案,他独到之处在于指出人与物本质属性的相同,对天人合一理论的基础“天地故生人”的论点提出置疑,这样就把人的产生出于上天的有意安排的神圣性取消了。可参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史》的相关论述,见258-259页,北京出版社,2005年3月。
    [9]《建安七子集》,第327页;《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46页;[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8月,第64页;《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四一四,第139页。
    [10]《礼记王氏注》卷上,《魏晋全书》本,第248页。
    [1]《抱朴子·内篇》卷二,《诸子集成》本,第3页;卷三,第8页;卷十六,第71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01页;《全梁文》卷十一,页3013下A;《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第25-26页。
    [3]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卷二 第59页
    [4]张湛引申列子的观念,认为生死难免,只有顺应情性,居中履和,才能得圣人自然之道。他在《列子·仲尼》注中说:“穷上反下,极盛必衰,自然之数。是以圣人居中履和,视目之所见,听耳之所闻,任体之所能,顺心之所识。故智周万物,终身全具者也。”从而认为“忘怀任遇,通亦通,穷亦通,其无死地,此圣人之道者也”,又在《列子·天瑞》注中说:“圣人知生不常存,死不永灭,一气之变,所适万形。万形万化而不化者,存归于不化,故谓之机。机者,群有之始,动之所宗,故出无入有,散有反无,靡不由之也。”又“生不知死,犹死之不知生,故当其成也,莫知其毁。及其毁也,亦何知其成此去来之见,验成败之明微,而我皆即之。情无彼此,何处容其心乎?”《列子·黄帝》注中说:“理无生死,故无所乐恶;理无爱憎,故无所亲疏;理无逆顺,故无所利害也。”上述意在忘却生死界限,以苦中作乐的形式使生命价值得以延伸,而不是在礼制的羁绊下自求烦恼。他在《列子·天瑞》注说:“不勤行则遗名誉,不竞时则无利欲。二者不存于胸中,则百年之寿不祈而自得。”《列子·杨朱》注说:“任情极性,穷欢尽娱,虽近期促年,且得尽当生之乐也。”又“惜名拘礼,内怀于矜惧,忧苦以至死者,长年遐期,非所贵也。”又“若夫刻意从俗,违性顺物,失当身之暂乐,怀长愁于一世,支体且存,实临于死者。”“但当肆其情以待终耳。”分见《列子注》卷四,《诸子集成》本,第45页;卷一,第5、9页;卷二,第13页;卷一,第7页;卷七,第79、81、82页。
    [5]耽酒为乐、尽日极欢其实正是陶渊明自我的写照:《九日闲居》“酒能祛百虑”、《归园田居》其五“漉我新熟酒……欢来苦夕短”、《游斜川》“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乞食》“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答庞参军》“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连雨独饮》“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还旧居》“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己酉岁九月九日》“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饮酒序》“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饮酒》其十九“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其二十“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读<山海经>》其五“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挽歌诗》其一“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等。
    [1]《五月旦作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岁暮和张常侍》“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当年能有几,纵心复何疑”、《己酉岁九月九日》“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饮酒》其三“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杂诗》其四“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读<山海经>》其八“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挽歌》其一“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与子俨等疏》“天地赋命,生必有死”,亦是扬雄“有生者必有其死”的引申。
    [2]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第71页。案,陶渊明《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称“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以常心看待人事之“尽”,履险如夷、轻世肆志,表现出不营营执著之心。
    [3]如《饮酒》其二“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即是,但是最后他还是说“不赖固穷节,百世谁当传”的安守品节的决心,见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141页。
    [4]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76页
    [1]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261页
    [2]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255页
    [3]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193页
    [4]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256-257、266、267页
    [5]《诗源辨体》卷六 第98页
    [1][元]李公焕撰《笺注陶渊明集》卷一,《四部丛刊初编》本。
    [2]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4、10页
    [3]《古诗源》卷八,第188页;卷九,第204页。
    [4]《刘熙载论艺六种》第55页
    [5]《诗源辨体》卷六 第100页
    [6]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23页。案,陶渊明晚年亦作《答庞参军》诗,序称:“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同前,见卷二,第77页)其所谓“周礼”乃指《礼记·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7][唐]张彦远撰、范祥雍点校《法书要录》卷十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4年5月 第368-369页
    [8]《全梁文》卷二十页 3067上B
    [1]《五柳先生传》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酬觞赋诗,以乐其志。”《读史述·鲁二儒》说:“德不百年,污我《诗》、《书》。逝然不顾,被褐幽居。”《扇上画赞》说:“翳翳衡门,洋洋泌流。曰琴曰书,顾眄有俦。”见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287、294、296页。
    [2]《全梁文》卷二十 页3066下A
    [3]《诗品集注》第260页
    [4]如周续之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应檀韶之邀,共在城北讲说与雠校《礼》经之际,陶渊明作《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一诗写道:“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愿言谢诸子,从我颍水滨。”(见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68页)它不但表达了对志同道合友人的嘉许,还表现出栖隐“颍滨”与挂怀“道丧”相结合的心态。
    [5]陶渊明评述儒墨分化体现在《八儒》和《三墨》中,严可均收入《全晋文》中,但是也有称其为伪托之作者,如宋庠《私记》即是。今人杨勇则反驳说:“《八儒》、《三墨》二篇,文章颖脱,气韵自然,与《五孝传》并读,尤知非陶公不能及此?……方宗诚《真诠》曰:‘《八儒》、《三墨》,大抵亦记故事以示诸子,后人辑之以坿集后耳。'今宋庠贸然定为伪说,岂不嫌武断乎!后来若乾隆诸人,蓄心歪曲《四八目》者,其又当别论矣。”(见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十,第373页)
    [6]杨勇引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说:“皮锡瑞曰:孔子弟子,颜氏有八,(勇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未必是指颜渊。”又引梁启超说:“颜渊先孔子卒,是否有弟子传其学无可考。此文颜氏之儒,不知出何氏也。”见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十,第374页。
    [7]对于墨家的分化也基本采用这种方法,如称宋鉶、尹文之墨特点为“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尊于名,不忮于众”,称相里勤、五侯子之墨特点为“裘褐为衣,跛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称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墨特点为“称经而背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从中可以看出陶渊明非常注重墨家克己躬行的特点。关于陶渊明思想中的墨学倾向,参景蜀慧《陶渊明思想中之墨派倾向探源》,《文史哲》1999年第2期。
    [1]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105、196、203、205、243、211页
    [2]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318、321页
    [3]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203、267页
    [4]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122、209页
    [5]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163页
    [6]《汉书》卷八十七下 第3585页
    [7]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114页
    [8]《文选》卷十四 页208下B
    [9]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122页
    [1]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166-167页
    [2]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196页
    [3]郭庆藩撰《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第410页。
    [4]王叔岷撰《陶渊明诗笺证稿》第369页
    [5]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191-192页
    [6]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224-226、206、74页
    [7]《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280页
    [1]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一文指出:“刘向等人之所以把传统的六经专门列‘经传'或‘六艺'一类,并非不知道六经中包括了哲学、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等不同门类,而是为了尊重六经在当时的重要地位。……但既把包括《楚辞》在内的诗赋单列为一类,说明他们在文学观念上和先秦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认识到了文学(尤其是诗赋)有其不同于其他学术和文章的特点。”他还将此作为汉代文学独立和自觉最终完成的标志,可备一说。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2]《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八,《诸子集成》本,第169页。
    [3]《资治通鉴》卷七十五,第2381页。案,以儒家经典自娱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如曹丕《与吴质书》“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全三国文》卷七,页1089上A),《晋书·曹志传》载:“志在郡上书,以为宜尊儒重道,请为博士置吏卒。迁章武、赵郡太守。虽累郡职,不以政事为意,昼则游猎,夜诵《诗》、《书》,以声色自娱,当时见者未能审其量也。”(见《晋书》卷五十,第1389-1390页。)余例甚多,兹不备举,可以说均代表了魏晋士人以六经自娱的心态。
    [4]汪祚民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完全弃绝六经的学人并不多见;以经学形态倡扬儒家经典的士人虽然有一些,但在时代学术风潮面前已是无能为力;而最常见的是以儒家经典作为娱情悦性的精神工具,作为玄学阐发和魏晋风流的学术资源和知识资源,两汉经学所赋予的伦理教化功能与王道政治的意识形态功能大大弱化。”见《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212页。
    [5]《学林》卷八“饧糕”条 第256页
    [1]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载:“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用。'”《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载:“《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分见《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六,第1822页下;卷五十三,第2126页下-2127页上,《十三经注疏》本。
    [2]《礼记正义》卷四十九,《十三经注疏》本,页1609下。
    [3]如《荀子·儒效》说:“《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颂》之所以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毕是矣。”([清]王先谦著《荀子集解》卷四,《诸子集成》本,第84-85页)《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说:“《诗》,所以会古今之诗者也;《易》,所以会天道也;《春秋》,所以会古今之事也。……《礼》,交之行述也;《乐》,或生或教者也。”均是。(见《郭店楚墓竹简》第194、195页)
    [4][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内篇》卷一“易教上”中华书局 1985年5月 第1页
    [5]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 2002年6月 第495页
    [1]参见郑杰文《上博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作者试测》一文,《文学遗产》2002年4期。
    [2]分见《论语正义》卷十九第363页、卷二十第375页、卷九第160页,《诸子集成》本。
    [3]《论语正义》卷八,《诸子集成》本,第144页。
    [4]于茀著《金石简帛诗经研究·下篇·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诗论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第159页
    [5]朱自清《诗言志辨》一文对“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的历史性发展作了回顾与总结,可参。见《朱自清说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6-45页。
    [6]其中“青”为“情”的假借字,“录”为“禄”的假借字,“《关疋》”则对应今本《诗经》中的《关雎》,“《梂木》”对应《樛木》。于茀解释“《关疋》之改”说:“《关雎》第一章言‘钟情',第二章言‘求爱',第三章言‘遭拒'。为什么‘遭拒'?从下文来看,是由于越礼而求,所以遭到拒绝。第四章云‘琴瑟友之',第五章云‘钟鼓乐之'。所谓‘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就是依礼相求。……从‘越礼'到‘依礼',是‘改,之义。越礼者,不知礼;依礼者,则已明礼。由不知礼到明礼,是‘改'的深层含义。”《金石简帛诗经研究·下篇·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诗论考释》,第188-193页释文及考释部分,另参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附一《孔子诗论简注》第263-264页,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7]魏启鹏著《简帛文献<五行>笺证》中卷“马王堆帛书《德行》校释”中华书局 2005年12月 第117页
    [1]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下编第一章《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校笺》,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217页。
    [2]《金石简帛诗经研究·下篇·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诗论考释》,见第191、223、224页。
    [3]《国语集解(修订本)》第376页
    [4]《郭店楚墓竹简》第203页
    [5]同上,第187-1 88、194-195页。
    [6]马承源主编《战国楚竹书(一)》所收《性情论》,濮茅左校释,见第九、十、十一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32-235页。
    [1]《孟子·告子上》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又《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又《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又“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分见卷十一,第446页;卷三,第139页;卷十三,第534-535、517页,《诸子集成》本。
    [2]《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诚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孟子正义》卷三,第117、123-125页;《诸子集成》本。
    [3]《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分见《孟子正义》卷九,第377页;卷十四,第565页,《诸子集成》本。
    [4]《孟子正义》卷十四,《诸子集成》本,第594页。
    [5]《孟子·滕文公下》说:“《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是孟子强调《春秋》政治批判性的例子。《孟子·告子下》:“《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则为孟子强调《诗经》道德内涵的例子。分见《孟子正义》卷六,第267、271页;卷十二,第481-483页,《诸子集成》本。
    [6]分见《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2343页;[清]赵绍祖撰、赵英明、王懋明点校《读书偶记》卷二,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18页。
    [7]《史记》卷二十四,第1177页。另吴龙辉《李斯与儒学》一文侧重揭示李斯的石刻文及奏书所体现出儒家意识,可参见《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
    [8]《史记》卷六,第258页。
    [9][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五上 中华书局 1962年6月第1205页
    [1][清]王弘撰撰、何本方点校《山志》中华书局 1999年9月 第103-104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释文注释》文物出版社 1990年9月第167-168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释文注释》,分见第169、176、169-170页。
    [4]《新语校注》卷下 第142-143页
    [5]《新语校注》卷下 第137页
    [6]《新语校注》卷上 第25页
    [1]《新语校注》卷上 第47页
    [2]《新语校注》卷上 第18、21、25页
    [3]《文心雕龙义证》第280-281、1773页
    [4]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 1983年6月第173页
    [5]王利器撰《新语校注》卷下 中华书局 1986年8月第114页
    [1][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7月 第327-328页
    [2]《周礼·地官·大司徒》六德为:知、仁、圣、义、忠、和;六行为:孝、友、睦、姻、任、恤;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保氏》中又详载六艺为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九数。分别见[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1987年12月,第756、1010页。案,这里所谓贾谊六艺观中“六艺”与《周礼》中所指六种基本技能不同,而是儒家《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典文本。
    [3]李维武《六德的哲学意蕴初探》一文认为,“《六德》描绘了一个以‘六'为纽带的古代人文世界:‘六德'(圣、智、仁、义、忠、信)→‘六位'(父、子、夫、妇、君、臣)→‘六职'(父圣、子仁、夫智、妇信、君义、臣忠)→‘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并与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对《新书·六术》的概括“‘六理'、‘六法'(道、德、性、神、明、命)→‘六术'、‘六行'(仁、义、礼、智、圣、乐)→‘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进行对比,认为郭店楚简《六德》与《新书·六术》“都是从形上的道德观念向现实生活世界落实,都是以‘六艺'为中心的儒家原典作为根据。”其重在探索贾谊《六术》篇的思想来源,见《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4]《新书校注》第316页
    [5]《新书校注》第325页
    [6]按,贾谊以递进论证的形式提出了六理、六法、六行、六美说:“德有六理,何谓六理?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六理无不生也,已生而六理存乎所生之内,是以阴阳、天地、人尽以六理为内度,内度成业,故谓之六法。六法藏内,变流而外遂,外遂六术,故谓之六行。是以阴阳各有六月之节,而天地有六合之事,人有仁、义、礼、智、信(案,原作‘圣',钟夏据卢文弨校本改)之行。行和则乐兴,乐兴则六,此之谓六行。阴阳、天地之动也,不失六行,故能合六法。人谨修六行,则亦可以合六法矣。”(《新书校注》第316页)按照贾谊的逻辑,德有六种属性即谓之六理,六理内化为人自身的涵养境界即可称之为六法,六法外显于举止容仪则谓之六行。又贾谊认为德之“六理”即为“六德”,表现“六德”之间的相互关系则为“六美”,他说:“有道,有仁,有义,有忠,有信,有密,此六者德之美也。道者德之本也,仁者德之出也,义者德之理也,忠者德之厚也,信者德之固也,密者德之高也。”(同前,第324页)道具有宇宙本原意义,德只是道的载体,仁、义、忠、信、密则为德的具体属性与外显,德之“六理”与“六美”又是其作为物质本原的依据。贾谊说:“六理、六美,德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固为所生者法也。”(同前,第325页)因此,六德可以看作贾谊哲学思想建立的重要基石,由之又衍生出了六理、六法、六美、六行等论题,它们涵盖了自然、社会、人伦等各个方面,一起构成贾谊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
    [7]贾谊在《新书·道德说》中进一步说:“《书》者,著德之理于竹帛,而陈之令人观焉,以著所从事……《诗》者,志德之理而明其指,令人缘之以自成也……《易》者,察人之循德之理与弗循而占其吉凶……《春秋》者,守往事之合德之理与不合而纪其成败,以为来世师法……礼者,体德理而为之节文成人事……乐者,《书》、《诗》、《易》、《春秋》、《礼》五者之道备,则合德矣,合则欢然大乐矣。”可以看作贾谊对六艺经典政教化的具体阐释,它们统一于乐,正是贾氏“六行说”的具体体现,见第327-328页。
    [1]《文心雕龙义证》第1413-1417页
    [2]《文心雕龙义证》第1796页
    [3]如汉元帝时,翼奉更是运用阴阳灾异之说将六经谶纬化,他说:“贤者见经,然后知人道之务,则《诗》、《书》、《易》、《春秋》、《礼》、《乐》是也。《易》有阴阳,《诗》有五际,《春秋》有灾异,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清]王先谦撰《汉书补注》卷七十五,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7月,页1376下A。
    [4]《史记》卷一百二十六,页3197页;同前,卷一百三十,第3297页。
    [5]《法言义疏》卷八 第163页
    [6]分别见《法言义疏》卷七,第155页;附录二,第616-617页。
    [1]《全汉文》卷五十三 页413下B
    [2]分见《法言义疏》卷十,第215、221页;卷三,第60、49-50页;卷十,第222页。
    [3]《法言义疏》卷十九 第543页
    [4]分见《法言义疏》卷十九《孝至》,第543页;卷十五《重黎》,第413页。
    [5]《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 第46页
    [6][宋]欧阳修撰《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 2001年3月 第290页
    [7]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第2062-2063页
    [1]《全后汉文》卷十四 页545下B-546上A
    [2][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九 中华书局 1994年8月第447页
    [3]《汉书》卷八十八,第3589页;同前,卷三十,第1723页。
    [4]《汉书》卷三十 第1728页
    [5]《汉书》卷三十 第1746页
    [1]《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637、763、110、921页
    [2]《晋书》卷九十四 第2441页
    [3]《史记》卷二十三,第1157页1;《说苑校证》卷二十,第528页:《全三国文》卷二十,页1163上A。
    [4]案,周汝昌在《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一文中指出,包括《文赋》在内,陆机诗文集中共三次用到“缘情”,其他两次为《叹逝赋》“哀缘情而来宅”、《思归赋》“悲缘情以自诱”,它们均与“闲情”、“艳情”、“风情”无关,而是指人一般的情感活动。周氏此文,见《文史哲》1963年第2期,第58-59页。
    [5]《潘岳集校注(修订版)》第93页
    [6]《全晋文》卷一百四十四 页2290上A
    [7]《王詹事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第四册,第732页;同前,第五册,《徐仆射集》卷二,第166页。
    [8]《全梁文》卷二十三,页3084下B;《庾子山集注》,第53页;《隋书》卷六十六,第1544页。
    [9]其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礼记正义》卷三十七,《十三经注疏》本,页1529上。
    [1]《礼记正义》卷三十七,《十三经注疏》本,页1527上、下、中。
    [2]《荀子集解》卷十四,《诸子集成》本,第254页。
    [3]张双棣等著《吕氏春秋译注(修订版)》第790页
    [4]《毛诗正义》卷一之一,《十三经注疏》本,页269下-270上、270下、271下-272上。
    [5]《荀子集解》卷十四,《诸子集成》本,第254、255-256页。
    [6]高诱注《淮南子》卷二十一,《诸子集成》本,第370页。
    [7]《史记》卷二十三 第1162、1163、1170页
    [8]《春秋繁露义证》卷十一 第318-319页
    [9]《说苑校证》第503页
    [1]分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53、494、495、498、498、499、500、595、636页;《全晋文》卷九十,页1890上B。
    [2]《文赋集释》第1、36、60页
    [3]《文赋集释》第20、20、36、261页
    [4]汪春泓《从东吴学术文化特点看陆机文学理论和创作》一文认为,陆机《文赋》被动应感与机械反映的“感物论”,是在天人合一理论前提下接受《庄子》自然论,并“以一颗浸淫儒学至深的心灵,来援庄学入文学创作论”,其中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是其立论依据。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第121-122页。笔者按,在董仲舒前后亦有以天时与性情比附之例,遂依汪氏思路,略见增广。
    [5]《文赋集释》第183、224页
    [1][清]赵曦明注、卢文弨补注《颜氏家训注》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121册“子部·杂家类”,页638上B。
    [2]朱彝尊《与高念祖论诗书》说:“魏晋而下,指诗为缘情之作,专以绮靡为事,一出乎闺房儿女子之思,而无恭俭好礼、廉静疏达之遗,恶在其为诗也?”沈德潜说:“《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言志章教,惟资途泽,先失诗人之旨。”纪昀《云林诗钞序》说:“《大序》‘发乎情,止乎礼义'二语,实探风雅之大原。后人各明一义,渐失其宗。一则知‘止乎礼义'而不必其‘发乎情',流而为金仁山《濂洛风雅》一派……一则知‘发乎情,而不必‘止乎礼义',自陆平原‘缘情'一语,引入歧途。”见《文赋集释》第107-108页。
    [3]《毛诗正义序》,十三经注疏本,页261。
    [4]《文赋集释》第108-109、109-110页
    [1]见杨明《言志与缘情辨》一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47-48页。
    [2]《文赋集释》第241页
    [1]案,这里着眼于魏晋咏史诗与咏怀诗均含有个体咏发心志、讽谏批判的特点,而将它们划归一处探讨,不拟作严格而狭义的概念界定。关于咏史诗与咏怀诗的定义较早见于《文镜秘府论·南·论文意》“诗有览古者,经古人之成败咏之是也。咏史者,读史见古人成败,感而作之”,又“咏怀者,有咏其怀抱之事为兴是也”,(见《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350页)均是。关于其内涵的近代以来的分化,可参见刘怀荣等著《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第3-7页,齐鲁书社,2006年12月。
    [2]如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三评籍《咏怀诗》说:“何云:‘公源出于骚,而钟记室以为出于《小雅》。'愚谓骚与《小雅》,特文体不同耳;其悯时病俗,忧伤之旨,岂有二哉?公之时与世,真《小雅》之时与世也,其心则屈子之心也。以为骚,以为《小雅》,皆无不可。而其文之宏放高迈,沉痛幽深,则于骚、雅皆近之。”([清]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0月,第80-81页)至于魏晋咏史诗,可以从中看到《大雅·生民》、《公刘》,以及《离骚》、韦孟《述祖诗》、班彪《北征赋》、班固《咏史诗》、刘歆《遂初赋》等回顾先祖、检讨历史教训的影子。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920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48页
    [2]《三国志集解》卷三十四 页755下A
    [3]《西溪丛语》卷上 第49页
    [4][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卷十三,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131页。按,仇兆鳌注引朱瀚说:“尝考《乐府解》,曾子耕太山之下,天雨雪,旬日不得归,思其父母而作《梁父歌》,本《琴操》也。武侯早孤力耕,为《梁甫吟》,意实本此。”(同前,第1132页)此说殆指诸葛亮作此诗为寄托孝亲之思,亦可看作其儒学倾向的表现。
    [5]《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77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46、381、379、381页
    [1]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二,第61页;卷三,第128、158页。
    [2]《嵇康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本,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9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95、495、495、499、504、507页。案,《晋书·籍传》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以为常。……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见《晋书》卷四十九,第1360-1361页。另案,其三十九首对此作了更加明确的表述,“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是他远大志向的申述,“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将铁血精神宣扬到极致。“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则将这种豪勇精神赋予了“忠”、“义”核心,这又与儒家强调的忠义观念不同,后者一般是移孝作忠,将个体价值不断向外辐射,甚至最终淹没在群体的价值规范之中,前者则始终强调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忠义两种品质或者评价标准反过来成了其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自然要求,比起愚忠、愚孝的举动来说,籍无疑是更加清醒的。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03页
    [5][明]陈祚明撰《采菽堂古诗选》卷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591册,页17上B。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46、349、351、350-351、353-354页
    [2]《诗经·大雅·烝民》、《大雅·荡之什》、《大雅·抑》、《大雅·桑柔》均有“人亦有言”句。关于这一点,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第四章“魏晋六朝《诗经》文学阐释的空前活跃”已经指出,参见其书第273页。
    [3]上述诗歌见《曹丕集》,《魏晋全书》本,第155-160页。
    [4]上述诗歌见《曹丕集》,《魏晋全书》本,第155-156页。钟嵘《诗品》将曹丕归入中品,并称其源出自李陵(《诗品集注》第202页),而李陵则源自《楚辞》(前书,第88页),因此,曹丕文学素养在钟嵘看来实可溯源至楚词;另外,陆时雍《诗镜总论》中又说:“子桓、王粲,时激《风》、《雅》余波,子桓逸而近《风》,王粲庄而近《雅》。”(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1405页)则又从曹丕接受《诗经》文学传统的角度立论,两者结合起来考察,会全面一些。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56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28页。案,左思《咏史诗》“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亦是以涧底之松与山上之苗譬喻贤愚易位的情况,与此诗如出一辙。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3页。
    [3]关于籍《咏怀诗》所受《诗经》的影响,可参林家骊、陶琳《籍<咏怀诗>源出<小雅>解》一文,见《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先泰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94、494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95、502页
    [2]案,宋费衮《梁溪漫志》卷六“晋人言酒犹兵”条载:“晋人云:‘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无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饮流多喜此言。予谓此未为善饮者。饮酒之乐,常在欲醉未醉时,酣畅美适,如在春风和气中,乃为真趣;若一饮径醉,酩酊无所知,则其乐安在邪?……晋人正以不知其趣,濡首腐胁,颠倒狂迷,反为所累。故东坡诗云:‘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此言真可以砭诸贤之肓也。”(见《梁溪漫志》卷六,[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第一册,中华书局,1999年6月,页467上B-下A。)上述是针对魏晋士人放诞士风而言的,并不能说明“酒”意象在文学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尽管建安时期,酒会宴游就常见于诗歌之中,但酒的人格内涵并没有体现出来。陶诗则使之成为个体自我情感、哲思结合的化身,展现了活生生的生命本质,从而在诗骚香草、美人比物系统之外独树一帜,也体现出魏晋诗歌探讨人性自觉方面的突破。
    [3]《梁溪漫志》卷七,《知不足斋丛书》本,第一册,页471下A。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11-612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44-745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84页
    [2]《陆机集·补遗》第166页
    [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5页
    [4]《潘岳集校注(修订版)》第238页
    [5]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六,第289页;同前,卷二,第101页;同前,卷三,第124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4页
    [7]《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一,《诸子集成》本,第138页。
    [8]《法书要录》卷十 第369-370页
    [9]《文选》卷二十 页282上A、282下A
    [1]《潘岳集校注(修订版)》第3、6、8、9、11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83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73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71页。按:《百一诗》是应璩最为人称道的作品,其中所蕴涵的政治批判的深意历来多有评价,如李善注引张方贤《楚国先贤传》说:“汝南应休琏作百一篇诗,讥切时事,遍以示在事者,咸皆怪愕,或以为应焚弃之,何晏独无怪也。”注引李充《翰林论》说:“应休琏五言诗百数十篇,以风规治道,盖有诗人之旨焉。”注引孙盛《晋阳秋》曰.“应璩作五言诗百三十篇,言时事颇有补益,世多传之。”(见《六臣注文选》卷二十一,页380上-下)胡大雷《玄言诗研究》一书认为《百一诗》多论证玄理之处,“只不过其论证玄理是以具体实事的叙说来进行,但其精神强调的则是言意之辨。其实,这表明《百一诗》已具玄言诗的要素,叙说玄理已是其主要的宗旨。当然也可以说《百一诗》亦是玄言诗,只不是其形态大不同于以后的玄言诗,它是以人事叙说玄理。”(见此书中华书局,2007年3月,第42页)上述观点可参。笔者认为,单从《百一诗》及应璩其他诗作的思想倾向而言,它表现出浓厚的儒家入世情怀,其政治批判也以温良的反讽笔调为主,代表了曹魏易代之际儒学观念主导下的创作走向,无论从当时学术界的认知水平还是儒学文士所占的比重来看,这无疑都是玄谈名士之外更具普遍性也更容易为人接受的创作路子。
    [1]《诗源辨体》卷六 第104页
    [2]《朱子语类》卷八十 第2069页
    [3]《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 第3324页
    [4][明]胡应麟撰《诗薮续编》卷一,周维德集校《全明诗话》,齐鲁书社,2005年6月,第2737页。
    [1]金春峰著《<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47页
    [2]《周易正义》卷八,《十三经注疏》本,页86中。
    [3]《周易正义》卷八,《十三经注疏》本,页86中。
    [4]《周易正义》卷八,《十三经注疏》本,页91中。
    [5]《王弼集校释》第286、370、447、520页
    [6]《周易正义》卷八,《十三经注疏》本,页89中。
    [1][清]元撰、邓经元点校《研经室集》中华书局 1993年5月第605页
    [2][明]何良俊撰《四友斋丛说》卷四中华书局 1959年4月第34页
    [3]分见《王弼集校释》第215页、609页
    [4]《王弼集校释》第609页
    [5]《王弼集校释》第227、228、387、434页
    [1]《王弼集校释》第273-274、286页
    [2]《王弼集校释》第295、352、357页
    [3]《王弼集校释》第375-376页
    [4]《王弼集校释》第401页
    [5]《王弼集校释》第591-592页
    [6]《王弼集校释》第624页
    [7]《王弼集校释》第630-631页
    [8]《王弼集校释》第625页
    [1]《三国志》卷四《魏书》第136页
    [2]《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17-218页
    [3]《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537-538页
    [4]《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第812页
    [5]《世说新语校笺》卷中第295、283页
    [6]殷翔、郭全芝注《嵇康集注》黄山书社 1986年12月 第231页
    [1]《周易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本,页81下、80上-下。
    [2]《礼记·学记》中既有“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的论述,继而又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见《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第2527页。)另外,《淮南子·氾论训》亦有以乐器听治的记载:“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轺,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轺。”(《淮南子》卷十三,《诸子集成》本,第218页。)甚至梁武帝萧衍《访百寮古乐诏》中也说:“夫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所以移风易俗。明贵辨贱……魏晋以来,陵替滋甚,遂使雅郑混淆,锺石斯谬,天人缺九变之节,朝宴失四悬之仪,历年永久,将堕於地。”(见《全梁文》卷二,页2956上A-B。)足见历来对音乐政治教化功能的重视。
    [3]《嵇康集》卷五,《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本,第66-82页。
    [4]《嵇康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本,卷十,第125、126、1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
    [1]分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10页;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二。第95页。
    [2]《建安七子集》卷五《瑀集》,第168页。
    [3]《全晋文》卷六十 页1082下A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52、446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27-628、629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71、657页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97-698页
    [8]《文选》卷二十三 页326下B-327上A
    [9]《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93、495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50、483-484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80页
    [3]《晋书》卷七十五 第1968-1969页
    [4]《晋书》卷七十五 第1994页
    [5]《陶渊明集校笺》,第298页。案,《后汉书·申屠刚传》载:“损、益之际,孔父攸叹。”李贤注引《说苑》曰:“孔子读《易》至《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问曰:‘夫子何为叹?'孔子曰:‘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之矣。'”(见《后汉书》卷二十九,第1014页)李贤所引出自《说苑·敬慎篇》,此外《淮南子·人间训》也载:“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见《淮南子》卷十八,《诸子集成》本,第307页)可见,陶渊明读《周易》损、益两卦,与孔子多有共鸣。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98、901页
    [1]《文选》卷四十三 页607下B、608上A
    [2]《全晋文》卷三十四 页1658下B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82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51、852页
    [5]《礼记正义》卷五十三,《十三经注疏》本,页1632中。
    [6]《列子》卷四,《诸子集成》本,第44页。
    [7]《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799页
    [8]《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6页
    [1]见李春青《儒家人格境界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31、835页
    [3]按,这里魏晋山水诗、田园诗的义界,采取广义的理解。如诗中吟咏对象涉及山川、田园、农事等内容的均划入观照范围,关于山水诗和田园诗广义、狭义的界定情况,可参见刘怀荣等著《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一书“关于田园诗的内涵研究”(第96-99页)和“关于山水诗定义的探讨”(第140-142页,齐鲁书社,2006年12月),兹不赘。
    [4]其云:“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此外,其亦异常重视不违农时:“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民乃不惑。”《礼记正义》卷十四,《十三经注疏》本,页1356下-1357上。
    [5]《全三国文》卷二页1062下B-1063上A
    [6]《晋书》卷一《宣帝纪》第13-14页
    [7]《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第790页
    [8]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9月第640页
    [1]《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八,《诸子集成》本,第178页。
    [2]《抱朴子·外篇》卷三十五,《诸子集成》本,第161-162页。
    [3]《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八,《诸子集成》本,第168页。
    [4]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47、444、428页
    [5]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30、816页
    [6]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40页
    [7]《尚书正义》卷十二,《十三经注疏》本,页189上。
    [8]龚斌撰《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35页
    [1]《全三国文》卷十五页1134下A
    [2]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54、451、450页
    [3]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03、396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24、579、732页
    [5]《全三国文》卷三十页1219上A
    [1]龚斌撰《陶渊明集校笺》第205页
    [2]龚斌撰《陶渊明集校笺》第303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18页
    [4][唐]张彦远撰、范祥雍点校《法书要录》卷十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4年5月第375-376页
    [5]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二第61、91、93、64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53、715、1053-1054页
    [2]《抱朴子·内篇》卷一,《诸子集成》本,第2页。
    [3]《扪虱新话》上集卷一“文章以气韵为主”条,《儒学警悟》卷三十二,第653页。
    [4]《王弼集校注》第347、352、357页
    [5]分见《王弼集校注》,第413页;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卷五,中华书局,1994年3月,第364页。
    [6]《王弼集校注》第454页
    [1]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卷七、卷十,《诸子集成》本,第127、188页;焦循著《孟子正义》卷八、卷十一、卷一、卷七、卷十三,《诸子集成》本,第331-332、433-434、44、291、296、531、538-539页;王先谦著《荀子集解》卷二十,《诸子集成》本,第344-345页。
    [2]《法言义疏》第110、24页
    [3]《法言义疏》第115、117、266-267页
    [4]《法言义疏》第26、31页
    [1]《法言义疏》第67页
    [2]《法言义疏》第229页
    [3]《法言义疏》第159-160、284页
    [4]《法言义疏》第163页
    [5]《法言义疏》第503-504、511页
    [6]《法言义疏》第279、282页
    [1]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 2001年6月第228-229页
    [2]景蜀慧《陶渊明的新自然观刍论》一文,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七页2193上A-B
    [4]《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92、94页
    [5]《晋书》卷七十七第2044页
    [6]《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01页
    [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九中华书局 1974年11月第2593-2594页
    [8]《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802页。案,《晋书·郗超传》亦载:“性好闻人栖遁,有能辞荣拂衣者,超为之起屋宇,作器服,畜仆竖,费百金而不吝。”见《晋书》卷六十七,第1804-1805页。
    [1]《晋书》卷九十四第2456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51页
    [3]王叔岷撰《陶渊明诗笺证稿》卷四 第400-402页
    [4]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卷三中华书局 1979年5月第102页
    [5]逯钦立注王子晋一事说:“王子',王子晋,托言东晋。‘日中',午,典午,亦托言晋。……‘河汾',晋地。遨游河汾,托言禅代事。……二句以王子晋年十七岁而死喻晋朝在刘裕把持下十七年而亡,典午政权至此以禅代告终。”另外,其对“峨峨西岭内”亦有相应解释,可参。见逯氏校注《陶渊明集》卷三,第105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072-1073页
    [7]《抱朴子·外篇》卷二,《诸子集成》本,第109、108页。
    [8]《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六页2184上A
    [9]《晋书》卷九第222页
    [10]《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20-121页
    [1]《潘岳集校注(修订版)》第244、247页
    [2]《潘岳集校注(修订版)》第249、250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44-645、681页
    [4]《抱朴子·外篇》卷十八,《诸子集成》本,第134页。
    [5]《抱朴子·外篇》卷二十,《诸子集成》本,第137页;《抱朴子·内篇》卷五,第22页;同前,卷八,第33页。
    [1]《抱朴子·内篇》卷二,《诸子集成》本,第3页;同前,卷十七,第76页;《抱朴子·外篇》卷五十,第200、201页。
    [2]案,关于隐士的分类,较早可见《文选集注》《招隐》题下注:“隐有三种:一者,求于道术,绝弃喧嚣,以居山林;二者,无被征召,废于业行,真隐人;三者也,求名誉,诈在山林,望大官职,召即出仕,非隐人也,徼名而已。”(《唐钞文选集注汇存》第一册,卷四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7月,页220)就隐士性质而言即为真假两种。本文进一步从学术立场出发,将真隐士分为三种:儒者之隐,可以管宁、戴逵、晚年的范宁等为例,西晋唐彬《临雍州下教聘处士》说:“此州名都,士人林薮。处士皇甫申叔、严舒龙、姜茂时、梁子远等,并志节清妙,履行高洁。”(见《全晋文》卷四十四,页1708上A-B)上所列举的处士均为地方名儒,其以进德修业、开学授业为务。道者之隐,以郭文、刘麟之等为例,如《晋书·隐逸·郭文传》载:“少爱山水,尚嘉遁。年三十,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晋书》卷九十四,第2440-2441页)再如刘驎之“好游山泽,志存遁逸。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晋书》卷九十四,第2448页)另外,道士也是道者之隐的重要群体。《内篇·金丹》载:“往者上国丧乱,莫不奔播四出。余周旋徐、豫、荆、襄、江、广数州之间,阅见流移俗道士数百人矣。”(《抱朴子·内篇》卷三,《诸子集成》本,第12页)释者之隐,主要以支遁、竺法深等为代表,如《世说新语·言语》载:“竺法深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门?'答曰:‘君自见朱门,贫道如游蓬户。'”《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分见《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08、802页)由二人亦可见释者之隐的分野。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89-690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40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50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34、735页
    [7]《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759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015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22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953页
    [4]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二,第88页;同前,卷三,第111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943-944页
    [6]《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616页
    [7]《法书要录》卷十第319页
    [8]《晋书》卷三十四第1020页
    [1]《晋书》卷七十九第2072、2076页
    [2]《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36.137、139-140页
    [3]王叔岷撰《陶渊明诗笺证稿》卷二第128-129、283-285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01页
    [5]《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478页
    [6]《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141、143页
    [7]《晋书》卷九十四 第2441页
    [8]王叔岷撰《陶渊明诗笺证稿》卷二,第162页;《毛诗正义》卷三.一,《十三经注疏》本,页316中。
    [9]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卷五,第162页;《全三国文》卷四十七,页1320上A。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70、679、680页;王叔岷撰《陶渊明诗笺证稿》卷二,第77页。
    [2]《抱朴子·内篇》卷一,《诸子集成》本,第1-2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943页
    [1]《全三国文》卷十六页1140下B
    [2]《全三国文》卷三十页1222下A
    [3]《全晋文》卷九十六页2010上A-B、下A
    [4]《全晋文》卷七十七页1905下A
    [5]《抱朴子·外篇》卷四十二,《诸子集成》本,第183-184页。
    [1]《儒学警悟》卷三十五,第728-729页。案,陈氏所言“楚词”为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2]姜亮夫校注《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6月第271-272页
    [3]案,关于楚辞所体现的屈骚精神与儒家精神的同异问题,亦可参王德华《屈骚精神与儒家理想人格冲突融合的历史考察》一文,《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4][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重印修订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82页。宋玉《九辩》正文内容均出此书,条目较多,恕不一一出注。
    [5]《论语注疏》卷十二,《十三经注疏》本,页2504中。
    [6]《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第183页
    [7]按,董仲舒先以阴阳灾异学说言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主父偃窃取草稿上奏,结果差一些被弟子吕不舒下狱治死罪,从此不敢再言灾异之事;其生性耿直,以公孙弘阿谀取容而被排挤,出为胶西王师,后者骄恣,董仲舒多次上书谏争,终以病免得全。因此,他对自身进退维谷的人生处境愤愤不平。《史记》卷 一百二十一,第3128页。
    [1]《全汉赋》第112页
    [2]《春秋繁露义证》第444页
    [3]《文心雕龙义证》卷四十七第1776页
    [4]见《楚辞补注(重印修订本)》,第243页。下引文均出此篇,恕不备注。
    [1]《史记》卷一百二十六第3206、3205页
    [2]《史记》卷一百二十六第3208页
    [3]《文史通义校注》第111页
    [4]《全汉赋》第276页
    [1]《全汉赋》第259页
    [2]《全汉赋》第262页
    [3][清]王夫之撰《楚辞通释》卷十一,第159页;卷十二,第165页,中华书局,1959年1月。
    [1]《法言义疏》第74、91、78、45、49、49-50、60页
    [2]《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763页
    [3]《文心雕龙义证》第1237页
    [4]《全晋文》卷一百一 页2036上A
    [5]《全晋文》卷七十四 页1884下B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69页
    [7]《抱朴子·内篇》卷八,《诸子集成》本,第36页。
    [8]洪迈《容斋随笔·五笔》卷七载:“自屈原词赋假为渔父、日者问答之后,后人作者悉相规仿。……左太冲《三都赋》以西蜀公子、东吴王孙、魏国先生,皆改名换字,蹈袭一律,无复超然新意稍出于法度规矩者。晋人成公绥《啸赋》,无所宾主,必假逸羣父子,乃能遣词。枚乘《七发》,本只以楚太子、吴客为言,而曹子建《七启》,遂有玄微子、镜机子。张景阳《七命》有冲漠公子、殉华大夫之名。言话非不工也,而此习根著未之或改。”《容斋随笔·五笔》卷七,第888页。
    [1]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一书第三编“骚体文学研究”,其涵盖建安、两晋、南朝骚体文学的文体特征、情感倾向、主题内容以及艺术新变等方面,参见其书第227-293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另外,郭氏与毛锦裙合作《论魏晋南北朝对楚辞的接受》一文,也从社会风俗、楚辞作为文学资源等角度揭示了楚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传与接受情况,见《求索》2006年第10期。笔者主要侧重魏晋儒学对此间楚辞精神的改造及对楚辞体文学的渗透来谈,以期从思想层面深化其既有的论题。
    [2]《全晋文》卷七十七 页1905下A
    [3]《全晋文》卷七十六 页1898上A
    [4]《晋书》卷七十九 第2086页
    [5]《全晋文》卷一百十七 页2132下B、页2131下B、页2129上A-B
    [6]《全晋文》卷一百一 页2038上A-B
    [7]《晋书》卷六十七 第1786页
    [8]《抱朴子·内篇》卷三十九,《诸子集成》本,第181页。
    [9]《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12页
    [1]《晋书》卷九十二 第2385-2386页
    [2]《晋书》卷九十二 第2387页
    [3]分别参见《史记》卷八十四、卷一百三十,第2482、3300页;《汉书》卷七十九,第3308页。
    [4]李诚、熊良智主编《楚辞评论集览》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5月第296页
    [5]见《论衡》,《诸子集成》本,第279页。另案,关于《离骚》与其他楚辞作品是否有区分经传的必要,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卷一“经解下”称:“夫屈子之赋,固以《离骚》为重,史迁以下,至取骚以名 其全书,今犹是也。然诸篇之旨,本无分别。惟因首篇取重,而强分经传,欲同正雅为经,变雅为传之例。”(见《文史通义校注》,第111页。)可备一说。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06页
    [2]《孟子正义》卷十二,《诸子集成》本,第481-482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475、1197页
    [4]《全晋文》卷九十 页1890上A
    [5]《全晋文》卷九十 页1890上B
    [6]《全晋文》卷九十 页1890下A
    [7]《魏书》卷三十六 第837页
    [8]《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948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945-946页
    [2]宋耐苦、何国民编校《陈沆集》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第347页
    [3]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五 第260-262页
    [4]《毛诗正义》卷四-四、卷一-一,《十三经注疏》本,页346中、273上。
    [5]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五 第260页
    [6]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二,第62页;卷三,第151页。
    [7]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293页
    [1]如挚虞《文章流别论》说:“颂,诗之美者也。古者圣帝明王,功成治定,而颂声兴,于是史录其篇,工歌其章,以奏于宗庙,告于鬼神;故颂之所美者,圣王之德也。则以为律吕,或以颂形,或以颂声,其细已甚,非古颂之意。昔班固为《安丰戴侯颂》,史岑为《出师颂》,《和熹邓后颂》,与鲁颂体意相类,而文辞之异,古今之变也。扬雄《赵充国颂》,颂而似雅,傅毅《显宗颂》,文与周颂相似,而杂以风雅之意;若马融《广成》、《上林》之属,纯为今赋之体,而谓之颂,失之远矣。”《全晋文》卷七十七,页1905上B-下A。
    [2]《晋书》卷七十六 第2003-2004页
    [3]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卷九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1874年版第1184页
    [4][清]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第十册“九上·页部”中华书局1988年4月版第8797页
    [5]关于颂的文化起源,周延良认为颂是原始宗教的产物,其本义为“以行为过程向神明祭告人的成功——它以哲学思辨为前提,以成型的巫卜为本原,以韵文即歌谣——歌诗为承载,建立起完整的远古时期至于上古时期的宗教伦理文化”。参见其《<诗经>“颂”诗名义考原》一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段立超则从字源角度分析颂的字形构成,认为颂的本义为“人屈膝低首恭顺地用语言与神灵沟通”,见其《“颂”字本义新考》一文,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两说对颂探源的出发点和方式不同,但在论定颂最初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方面是一致的。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一书提出“颂为仪式叙述辞”说,见第88页,中华书局,2006年9月。从这种定义出发,颂的产生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亦密不可分。陈开梅《先唐颂体研究》亦径称:“颂最初源于原始宗教祭祀仪式,以言 语唱诵侑神、祈福求佑的歌舞活动。”见第3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1][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 1984年6月第47页
    [2][清]毛奇龄《仲氏易》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全上古文》卷十五 页106上
    [4][宋]王应麟辑《玉海》卷六十 广陵书社 2003年8月版 第1146-1147页
    [5]《全上古文》卷十五 第22-23页
    [6]《续汉书·礼仪志上》录《孝昭帝冠辞》曰:“陛下搞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仲春之吉辰,普尊大道之郊域。秉率百福之休灵,始加昭明之元服。推远冲孺之幼志,蕴积文武之就德。肃勤高祖之清庙,六合之内,靡不蒙福。永永与天无极。”显然以此颂为范本,不过句式多用七字句,并有“之”字为句腰,略带楚辞句式的影响,体现出冠颂在汉代发展继承的时代性特征。见3105页。
    [7]《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二第107-108页
    [8]《礼记正义·乐记》卷三十七“乐记第十九”题下孔颖达疏:“刘向所校(《乐记》)二十三篇著于《别录》。今《乐记》所断取十一篇,余有十二篇,其名犹在。……案《别录》十一篇,余次奏乐第十二、乐器第十三、乐作第十四、意始第十五、乐穆第十六、说律第十七、季札第十八、乐道第十九、乐义第二十、昭本第二十一、招颂第二十二、窦公第二十三是也。”见《十三经注疏》本,第2527页。按,元《校勘记》在“昭本第二十一”下称:“监、毛本同,卫氏《集说》亦作‘昭本',闽本‘昭'作‘招',惠栋校宋本同。”(见《十三经注疏》本第1532页)则“招颂”之“招”疑为“昭”字,昭则为韶之通假字,为古乐名。《史记·李斯列传》:“《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裴骃《集解》引徐广:“昭,一作韶。”《文选》卷三十九李斯《上书秦始皇》“昭”作“韶”,李善注:“《乐动声仪》曰:‘舜乐曰箫韶。……徐广曰:韶一作昭。'”则“昭颂”为古乐可知。又“乐记第十九”题下孔颖达疏:“黄帝以下,至三代,各有当代之乐名。……周衰礼坏,其乐尤微,以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矣。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为乐官,颇能记其铿锵鼓舞而已,不能言其义理。……”则“昭颂”乐名虽传,而其义于汉初已不可得知。刘勰所谓“咸墨为颂,以歌《九韶》”,或是《乐记》“韶颂”合称为篇的一种依据。
    [9]这亦即为宋人所谓的“变颂”之说,较可代表为严粲《诗缉》卷三十五“鲁颂”条、王柏《鲁斋集》卷十六“鲁颂辨”条,均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主要观点有二:一,鲁国为诸侯国,不得用颂,《鲁颂》实 属僭越之作;二,《鲁颂》诸篇兼有风、雅之体,文体不纯,亦属颂之变体。
    [1]“野诵”盖指民间谣谚,《古谣谚》卷一载有《帝舜歌》,则至迟三皇五帝时期既已出现。刘勰所称颂向民间传播,可以《古谣谚》卷二所载《鲁国人诵》、《郑舆人诵》、《郑舆人又诵》为代表。诵与颂通,而更加与歌唱接近,上述作品可看作是颂与谣谚这种民间文学有机结合的产物。(见[清]杜文澜辑、周绍良校点《古谣谚》中华书局1958年1月第1、16-17页。)詹瑛《文心雕龙义证·颂赞》引李曰刚《文心雕龙斟诠》亦称:“是则民间口头之叶韵之诵语,乃颂之变体,而颂体由原本告祭宗庙之舞乐,亦渐进加诸人事矣。”可参《文心雕龙义证》,第320页。
    [2][宋]郑樵撰《通志》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1月,页633下。吴承学《诗题与诗序》一文认为,文人诗作序较早以张衡《怨诗》为代表,主要受了《毛诗序》的影响;赋序较早见于扬雄的《甘泉赋》、《河东赋》等,但这些序多为后人从《汉书》本传中辑录而来,未必自撰,真正意义的赋序则见于桓谭、傅毅、班固、崔骃等东汉作家的作品。见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第122-123页。颂注重交待事由缘起,这从《颂簋》及《始颂簋》等古颂较为清晰的叙事脉络就可以看出。因此,诗序及赋序的较早的源头无疑是颂序。
    [3]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说周颂”中华书局 1959年6月第111页
    [4]《毛诗正义》卷二十,《十三经注疏》本,页609上、610下、614下、625下、627下。
    [5][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 1982年9月第300页
    [6][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卷十八中华书局 1986年2月第639-640页
    [1]这即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颂赞》中所说,“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唯纤曲巧致,与情而变,其大体所底,如斯而已”。《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二,第108页。
    [2]《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二第108页
    [3]《全秦文》卷一 页121上B
    [4]《全秦文》卷一 页122下A
    [5][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一百“灾异部·旱”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1月新一版 第1725页
    [6]钟肇鹏主编《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卷十六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第973-978页
    [1]《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第2601-2606页
    [2]《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第2296-2297页。尽管此对策有颂的成分,但是主旨还是切谏。如此对策后有“今以陛下神明德厚,资财不下五帝,临制天下,至今十有六年,民不益富,盗贼不衰,边竟未安,其所以然,意者陛下未之躬亲,而待群臣也”句,即非常尖锐地指出了景帝为政的过失。见第2298页。
    [3]《汉书》卷六十四下《终军传》第2814-2817页。
    [4]《汉书》卷六十四下《贾捐之传》第2836-2837页。贾捐之多有过誉之处,因此被石显以“怀诈伪以上语,相风更相荐誉,欲得大位”的罪名下狱。其不遗余力大铺陈杨兴之善,多有“变颂”之风。
    [5]《后汉书·曹褒传》载:“(曹褒)谓诸生曰:‘昔奚斯颂鲁,考甫咏殷,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后汉书》卷三十五,第1203页。)班固《两都赋序》称:“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于孔氏,列于《诗》、《书》,其义一也。稽之上古则如彼,考之汉室又如此。斯事虽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全汉赋》,第311页)王充《论衡·须颂篇》称:“虞氏天下太平,夔歌舜德,宣王惠周,《诗》颂其行。召伯述职,周歌棠树。是故《周颂》三十一,《殷颂》五,《鲁颂》四,凡颂四十篇,诗人所以嘉上也。由此言之,臣子当颂明矣。”(《论衡·须颂篇》,《诸子集成》本,第197页)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称:“诗人之兴,感物而作。故奚斯颂僖,歌其路寝。而功绩存乎辞,德音昭乎声。物以赋显,事以颂显。匪赋匪颂,将何述焉。”(《全汉赋》,第527页)汉桓帝时人王升《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序》称:“周公东征,西人怨思。奚斯赞鲁,考父颂殷。前哲遗芳,有功不书,后无述焉。于是刊石树表,铭勒万载。三代以来,虽远犹近,诗云旧国,其命惟新。”([清]孙星衍辑《续古文苑》卷十三,第754页,《丛书集成初编》本)刘勰《文心雕龙·颂赞》曰:“若夫子云之表充国,孟坚之序戴侯,仲武之美显宗,史岑之述熹后,或拟《清庙》,或范《嗣》、《那》,虽深浅不同,详略各异,其褒德显容,典章一也。”(《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二,第108页)上述均为其例。
    [6]关于赋、颂互渗的论述,可参王德华《东汉前期赋颂二体的互渗与散体大赋的走向》一文,见《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1]班固《南巡颂》仅存序,《东巡颂》除序存外,仅存有16句,其中以四言对句及六言对句为主,间有三言,且不含骚体句式,与崔骃的风格不同。另,班固与傅毅《北征颂》与崔骃《北征颂》相比亦不用骚体,可知,崔骃是较为偏用骚体的作家。
    [2]罗国威《影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三四六,将上述语句均按八言为断,不确,见其书第107-108页。崔骃“载歌”部分的颂词可能仿照《九章·抽思》、《怀沙》等乱辞及《橘颂》“四言+五言(含兮字,且为句尾)”句式而作,亦可能仿《招魂》、《大招》“四言+四言(含“些”、“只”,且作句尾)”的句式而作,且楚辞之中并无句句均以兮字作句尾之例。马融《东巡颂》乱辞部分也应按四字断句,共29句,而非罗氏以“兮”字为断句标志,所断的13句。见其书第110页。
    [3]阙题颂见《影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第486页。姜维公《<文馆词林>阙题残篇考证》一文认为,此阙题残篇为马融《上林颂》,参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兹从其说。
    [1]《全后魏文》卷二十八页3653下-页3654下
    [2]《影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三四六,第108页。
    [3]同上,第182页。
    [4]《汉书·韦贤传》:“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诗讽谏,后遂去位,徙家于邹。又作一篇,……或曰其子孙好事述先人之志而作是诗也。”然通观《在邹诗》,其以第一人称叙事,涉及自身时多用谦称,除了“微微小子”、“微微老夫”、“嗟我小子”、“以洎小臣”等外,还用到“秽我王朝”、“惧秽此征”、“我虽鄙耇”等自我贬抑之语,其对初至邹地时恍然若失的精神状态的描写若非亲身所历而绝难写出。因而,仍将其作为韦孟之诗看待。见《汉书》卷七十三,第3101页。
    [5]同上,韦孟两诗见第3101-3106页。
    [6]《汉书》卷七十三 第3115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10页
    [2]王叔岷撰《陶渊明诗笺证稿》卷一第51-64、66-67页
    [3]《晋书》卷二十二 第685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821-822页
    [5]张国星点校《古诗评选》卷二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年3月第93页
    [1]其云:“案典,瑞,天子有事,必告宗庙,以象声也。凡宗庙,祖尊而祢亲,祭祀告事,皆先尊而后亲。……告之日,质明,守官筵于庙堂之奥,设玉几近南,设洗于阼阶东南,酒人设醴酒于堂,脯人、醢人执笾脯、豆醢于洗北西面,公位于阼阶西南北面,太常位于阼阶北面,差出公后,百执事叙立于卿后,执玺使者立公西北东面。诸博士差退,唯笾人、豆人不拜,余皆拜。拜讫,解剑纳履。博士引公,祝道盥,升自阼阶。博士立于高皇庙室户外西东面,祝先入室南面,入户内西面;博士并引卿与从公笾人、醢人、百执事皆从升;博士引使者升阶,如在廷之位。卿受脯于户外,入于筵前,醢人以醢授卿,卿拜兴受,设于笾北。兴出,俟事于大皇帝室南面,祝酌酒奠笾南,祝道公。博士引使者执邸受瑞玺于户,祝西面立于户外东,使者还复位,公奠玺于几东。兴复位,祝入,公再拜稽首,兴立。漏移一刻,公执玺邸授使者户外,遂造太皇帝、武皇帝、文皇帝,皆如高皇出。礼毕之后,可使都督黄门兼诸官告瑞于文思皇后寝堂,如庙之礼。”《全三国文》卷三十一,页1228下B-1229上A-B。
    [2]《全三国文》卷三十一 页1229上B
    [3]《晋书》卷五十一 第1424页
    [4]《全晋文》卷八十五 页1950下A
    [5]《全晋文》卷八十五 页1950下A
    [1]见《世说新语笺疏·德行(修订本)》刘孝标注引《续汉书》,第4页。另案,清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三“汉李翕西狭颂”条载:“《李翕西狭颂》与《后汉书》之不相合也。……一时谀颂之言,断不如史之纪实。观碑阴列名尽其属吏,无一士民。即可知已。”(见周寿昌撰、许逸民点校《思益堂日札》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2版,第49页)周氏所论可参。
    [2]《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0上A-B
    [3]《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0上B
    [4]《初学记》卷三十“龙第九”第740页
    [5]《全三国文》卷三十二 页1232上A
    [6]《全三国文》卷三十八 页1265上B-下A
    [7]《全三国文》卷三十二 页1231下B
    [1]《三国志》卷四 第143页
    [2]《全晋文》卷七十七 页1903下A
    [3]《全晋文》卷三十六 页1666下B-1667上A
    [4]《陆云集》卷八 第140页
    [5]《陆云集》卷六 第106页
    [6]《陆云集》卷六,第107页。另案,《登遐颂》中《孔尼子颂》和《王子乔颂》归为陆云作,可参俞士玲《陆云<登遐颂>考释——兼论<陆机集>卷九<孔子赞><王子乔赞>非陆机所作》一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
    [7]《晋书》卷七十七 第2035页
    [1]《全晋文》卷三十八 页1680下B
    [2]《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二 页2219下A-B
    [3]《全晋文》卷五十三 页1765下A-B
    [4]《陆云集》卷六 第111-113页
    [5]《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 第3256页
    [1]《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五,《诸子集成》本,第149页;卷二十六,第151页。
    [2]《抱朴子·外篇》卷五十,《诸子集成》本,第200页。
    [3]黄侃撰、周勋初导读《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5月第94页
    [1]《文选》卷六 页109下B
    [2]《全晋文》卷二十 页1571下A-B
    [3]《全晋文》卷二十 页1571上B
    [4]《晋书》卷五十六 第1533-1534页
    [5]《全晋文》卷一百六 页2066上A-B
    [6]《晋书》卷二十一 第649页
    [1]《全三国文》卷十三,页1126上A;卷十七,页1149下B。
    [2]《全三国文》卷三十八页1265上B
    [3]《初学记》卷十四“藉田第一”第340页
    [4]《全三国文》卷三十八 页1265上A-B
    [5]《全三国文》卷四 页1072下B
    [6]《全三国文》卷四 页1072下B
    [1]《全三国文》卷四 页1074上B
    [2]《全三国文》卷十三 页1126上B-下A
    [3]《全晋文》卷五十 页1746下A
    [4]《全晋文》卷二十一 页1574下A-B
    [5]《全晋文》卷六十五 页1829下A
    [6]《魏晋南北朝文体学》第17页
    [1]案,不止魏晋文士在文体分类方面表现出随意性、模糊性特点,基于中国古代重演绎的思维方式,在历代《文选》类总集的分门别类方面都呈现上述特点。可参见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第211-21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全汉赋》第293页,以下出于本篇恕不备注。
    [3]《全汉赋》第491页
    [4]《全汉赋》第543-544页
    [5]《艺文类聚》卷五十七 第1020页
    [6]《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四一四 第134页
    [1]《全晋文》卷七十七 页1905下A-1906上B
    [2]《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四一四 第135、137、138页
    [3]《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四一四 第130、133页
    [4]《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四一四 第139、133页
    [5]《全三国文》卷三十二 页1233下A
    [1]《全晋文》卷四十九 页1741下A
    [2]《文心雕龙义证》第507页
    [3]《文心雕龙义证》第1533、510-515页
    [4]《全晋文》卷九十八 页2020上A-B
    [5]《晋书》卷五十五 第1519-1524页
    [6]《晋书》卷五十五 第1519页
    [1]《全晋文》卷一百四十 页2269下B
    [2][宋]吴处厚著、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卷八 中华书局 1985年5月第81-83页
    [3]《全晋文》卷十三 页1125上B
    [4]《全晋文》卷十三 页1125上B-下A
    [5]《全晋文》卷十三 页1126上A
    [1]《全晋文》卷十三 页1123下B
    [2]《全晋文》卷十三 页1123下B-1124上A
    [3]《潘岳集校注(修订版)》第70-72页
    [4]《全晋文》卷十三 页1126上A
    [5]《建安七子集》卷三 第104页
    [1]分见《全晋文》卷九十,页1981上B;卷九十一,页1987上A。
    [2]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五 第255-257页
    [3]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五注引,第260页。
    [4]《学林》卷七 第225-226页
    [1]《法言义疏》第503页
    [2]《全三国文》卷七 页1088下B
    [3]《野客丛书》卷二十七 第316页
    [4]《全晋文》卷五十九 页1794上A-下B
    [5]《全晋文》卷四十五,页1714上A、1714上B、1716下A、1716下B、1717上B;卷四十六,页1720下B-1721上A。
    [6]《全三国文》卷十四 页1129上A-B
    [7]《全三国文》卷三十五 页1247上A-B
    [8]《法言义疏》第460页
    [1]《全晋文》卷四十五,页1718下A;卷五十九,页1797上A、1797上A-下A。
    [2]《吹剑录》,《宋人诗话外编》本,第1231页。
    [3]《全晋文》卷四十五 页1716上A
    [4]《全晋文》卷二十二 页1580上B
    [5]《全晋文》卷五十九 页1796下A
    [6]《全晋文》卷二十一 页1547上B
    [7]《全晋文》卷二十一 页1547上B
    [1]《全晋文》卷一百七 页2072下B
    [2]《全晋文》卷五十九 页1795下A-1796上A
    [3]《全晋文》卷一百七 页2073上A
    [4]《全三国文》卷十四 页1129下B
    [5]《全晋文》卷一百七 页2075上B
    [6]《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八 页2197上A-B
    [7]《晋书》卷七十五 第1961页
    [8]《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38页
    [9]《全晋文》卷一百七 页2075上A
    [1]《全晋文》卷一百七 页2075上B
    [2]《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三 页2226上B
    [1]案,此统计主要根据《后汉书》(涉及汉末尤其建安文士作品部分)、《三国志》、《晋书》、《华阳国志》,以及参考严可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中因文命题的篇目。
    [2]分别参见傅刚著《<昭明文选>研究》第56、18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第73-74页。
    [3]王先谦著《荀子集解》卷十三,《诸子集成》本,第246、250页。
    [4][唐]苏鹗撰、张秉戍校点《苏氏演义》卷下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6页
    [1]《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五 页2177下B
    [2]《中论校注》第62页
    [3]刘熙《释名·释典艺》说:“诏书,诏,昭也,人暗不见事宜,则有所犯,以此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令,领也,理领也,使不得相犯也。”(《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这揭示了诏、令昭明事义、知法守禁的功能。蔡邕《独断》指出:“天子命,令之别名,一曰命,二曰令,三曰政。”又“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言曰制诏,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蔡中郎外集·独断》,《丛书集成续编》第98册,页422上A、419上A)
    [4]《文心雕龙义证》第726、730页
    [5][明]吴讷著、于北山点校《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8月第35页
    [6]《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 第3256页
    [7]《文心雕龙义证》第743页
    [1]《释名·释书契》说:“上敕下,曰告。告,觉也,使觉悟知己意也。下言上,曰表,思之於内,表施於外也。”(《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刘熙所言“告”即诰字,《说文解字·言部》说:“诰,告也。”段注:“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告字,以此诰为上告下之字。又秦造诏字,惟天子独称之。”([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页92下A)
    [2]《文心雕龙义证》,第820、826页;《苏氏演义》卷下,第16页。
    [3]《文心雕龙义证》第826页
    [4]《释名·释书契》说:“奏,邹也。邹,狭小之言也。”(《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文心雕龙·奏启》说:“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进于上也。”(《文心雕龙义证》,第851-852页)
    [5]《文选》卷三十七 页515上A
    [6]《后汉书》卷四十四,第1507页。
    [7]《全晋文》卷三十一 页1638下A-B
    [8]《全晋文》卷五十三 页1767上B
    [9]《文心雕龙义证》第854、859页
    [1]《说文解字注》,页127上A;《尚书正义》卷三,页130下;《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页1862中;《六臣注文选》卷三十六,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3月,页653下;《文心雕龙义证》,第754页。
    [2]《说文解字注》页85下B、86上A
    [3]《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
    [4]《礼记·檀弓下》载:“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郑玄注:“谥者,行之迹。”(《礼记正义》卷十,页1309下)范宁注《春秋谷梁集解·桓公十八年》“桓公葬而后举谥,谥所以成德也,於卒事乎加之矣”句说:“谥者行之迹,所以表德人之终卒,事毕於葬,故於葬定称号也。昔武王崩,周公制谥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所以劝善而惩恶。《礼》:天子崩,称天命以谥之。诸侯薨,天子谥之。卿大夫卒,受谥於其君。”(《春秋谷梁传注疏》卷四,页2378下)王应麟《困学纪闻》载:“《周书·谥法》惟三月既生魄,周公旦、太师望相嗣王发既赋宪,受胪于牧之野。将葬,乃制作谥。今所传《周书》云:‘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葬,乃制谥。'”(《困学纪闻》卷二,第49页)《释名·释典艺》说:“谥,曳也,物在后为曳,言名之于人,亦然也。”(《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上述均揭示了谥的功用。
    [5]《文章辨体序说》第50页
    [6]《文心雕龙义证》第464、474页
    [7]《晋书·王导传》载:“自汉魏已来,赐谥多由封爵,虽位通德重,先无爵者,例不加谥。导乃上疏,称‘武官有爵必谥,卿校常伯无爵不谥,甚失制度之本意也'。从之。自后公卿无爵而谥,导所议也。”《晋书》卷六十五,第1750页。
    [8]《晋书》卷六十五 第1756-1757页
    [1]《文心雕龙义证》第754、743页
    [2]《说文解字注》,页91下B-92上A;《文心雕龙义证》,第882页。
    [3]《文心雕龙义证》第887、902页
    [4]《全晋文》卷五十三 页1767上B
    [5]《文心雕龙义证》第690、895页
    [6]《晋书》卷七十一 第1883-1884页
    [7]《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77页
    [8]《晋书》卷九十九 第2599-2600页
    [9][日]遍照金刚著、卢盛江汇校汇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 2006年4月第1458页
    [1]《全三国文》卷二 页1063上B-1064上A
    [2]《全三国文》卷二 页1065上A
    [3]《全三国文》卷三,页1066下B。案,这与曹操不持威仪的禀性有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引《曹瞒传》称:“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俳优在侧,常以日达夕。……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见《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第604页。
    [4]《全三国文》卷三页1067上A
    [5]《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六七零 第376页
    [6]《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六七零 第377页
    [1]《全三国文》卷十五 页1134上A-B
    [2]《全三国文》卷十五 页1135上A-下B
    [3]《全晋文》卷四十一 页1695上A-B
    [4]《文心雕龙义证》第832-839、844页
    [1]《全晋文》卷五十二 页1756上A-下A
    [2]《全晋文》卷五十一 页1751下B
    [3]《文心雕龙义证》第865页
    [4]《全晋文》卷九十七 页2017上B
    [5]《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八 页2199上A
    [6]《全晋文》卷二十一 页1575上B
    [7]《全三国文》卷六 页1083上B
    [8]《全三国文》卷十二 页1119下A
    [9]《晋书》卷七十六 第2011页
    [1]《全晋文》卷六十三 页1820上B
    [2]《释名》卷四,《四部丛刊》本。
    [3]如《春秋·隐公元年》载:“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孔颖达疏:“天子不信诸侯,诸侯自不相信,则盟以要之。凡盟礼,杀牲歃血,告誓神明,若有背违,欲令神加殃咎,使如此牲也。……郑注《觐礼》云:‘王之盟,其神主日;王官之伯盟,其神主月:诸侯之盟,其神主山川。'是盟礼之略也。”《春秋左传正义》卷二,页1713下-1714上。
    [4]《礼记正义》卷五,页1266上-中。
    [5]《说文解字·言部》说:“誓,约束也。”段注:“《周礼》五戒,一曰誓,用之于军旅。按,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亦约束之意也。”(《说文解字注》,页92下B)《左传·闵公二年》载:“夫率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一,页1788中)《礼记·郊特牲》载:“君亲誓社,以习军旅。”郑玄注:“誓吏士以习军旅,既而遂田,以祭社也。”孙希旦集解:“誓社,谓于社田誓之也。……凡四时之田,誓皆有二:一为教陈之誓,一为田猎之誓。田猎,司徒誓之;教陈,则君亲誓之。”([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89年2月,第687页)继而誓由一种下达命令的行为,转变为承载命令的文辞、文体。《尚书·大禹谟》载:“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孔安国注:“军旅曰誓。”(《尚书正义》卷四,页137上)《经典释文》卷三“誓”字下,陆德明注:“马云,军旅曰誓,会同曰诰。”([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黄延祖重辑《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2006年7月,页92上B)《周礼·秋官·士师》载:“以五戒先后刑罚,毋使罪丽于民,一曰誓,用之于军旅。二曰诰,用之于会同。”郑玄注:“誓、诰于《书》,则《甘誓》、《汤誓》、《大诰》、《康诰》之属。”(《周礼注疏》卷三十五,页874下-875上)《尚书》可为盟誓文体定型的标志。
    [1]《文选》卷四十八 页683下A
    [2]《周礼注疏》卷二 页649下
    [3]《文心雕龙义证》第384页
    [4]《后汉书》卷五十八,第1886页;《艺文类聚》卷三十三,第589页;《文心雕龙义证》第381页。
    [5]《说文解字·木部》说:“檄,尺二书。”段注:“李贤注《光武纪》曰:‘《说文》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谓之檄,以征召也。'与前书《高纪》注同。……但汉人多言尺一,未知其分别之详。……《文选》注引萧子良《古今篆隶文体》曰:鹤头书、偃波书,俱诏板所用。在汉时则谓之尺一简。《独断》曰:策书长二尺,以命诸侯王、三公。三公以最免,亦赐策,以尺一木。”《说文解字注》,页265下B-266上A。
    [6]《释名·释书契》说:“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书文也。”(《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文心雕龙·檄移》说:“至周穆西征,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管仲、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暨乎战国,始称为檄。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露布者,盖露板不封,播诸视听也。”(《文心雕龙义证》,第762、764、766页)宋赵升《朝野类要》“檄书”条下说:“彰彼之罪恶,所以出师之由,以感动人心,期与天下共诛之也。”([宋]赵升编、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卷四,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93页)吴讷《文章辨体序说》称:“按《释文》:檄,军书也。春秋时,祭公谋父称文告之辞,即檄之本始。至战国张仪为檄告楚相,其名始著。”(《文章辨体序说》,第40页)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进而称:“用以号召,若有急则插鸡羽而遣之,故谓之羽檄,言如飞之急也。古者用兵誓师而已。至周乃有文告之辞;而檄之名则始见于战国。《史记》载张仪为檄以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是也。后人仿之,代有著作。……其他报答谕告,亦并称檄……又州邦征吏,亦称为檄,盖取明举之义。”([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25-126页)上述即是檄文的功用和演变情况。
    [7][清]高均儒辑《蔡中郎外集·独断》,《丛书集成续编》第98册,页420下B。
    [8][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 2005年11月第30页
    [9]《汉书补注》卷二十一上 页384上B
    [1]《文心雕龙义证》第785-786、774、778页
    [2]《礼记·曾子问》说:“袷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郑玄注:“祝,接神者也。”(《礼记正义》卷十八,页1393中)《左传·昭公十八年》载:“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孔颖达疏:“祝史,掌祭祀之官。”(《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页2086上)《说文解字·示部》说:“祝,祭主赞词者。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口,为巫。'”(《说文解字注》,页6下A-B)
    [3]《毛诗正义》卷十八.一,页553上;《释名》卷四,《四部丛刊》本。
    [4]《礼记正义》卷二十六 页1453下-1454上
    [5]《文体明辨序说》第155-156页
    [6]《文心雕龙义证》第371页
    [7]《周礼注疏》卷二十五,《十三经注疏》本,页808下。
    [8]《文心雕龙义证》第372页
    [1]《全三国文》卷三 页1070下B
    [2]《全晋文》卷五十三 页1767上B
    [3]《三国志》卷七《魏书》 第232页
    [4]《三国志》卷七《魏书》 第234页
    [5]《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 第1266页
    [6]《三国志》卷四十七 第1134-1135页
    [7]《三国志》卷六十二 第1414页
    [1]《晋书》卷六十二,第1695页;《晋书》卷九十九,第2600页。
    [2]《晋书》卷六十七《郄鉴传》 第1799页
    [3]《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第1792页
    [4]《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第1793页
    [5]《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第601页;《全晋文》卷一百十七,页2129下B;《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六,页2182上B。
    [6]《全晋文》卷五十三 页1766上A
    [7]《三国志》卷二十八 第788-789页
    [1]《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吕凯传》 第1047页
    [2]《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吕凯传》 第1048页
    [3]《全晋文》卷十五,页1543下B:《全晋文》卷一百十五,页2121上B。
    [4]《全晋文》卷十,页1520下A;《全晋文》卷八十九,页1978下A。
    [5]《全晋文》卷一百一十四,页2112下A;《全晋文》卷一百三十八,页2260上A。
    [6]《全晋文》卷五十八 页1791下B
    [7]《全晋文》卷三十二,页1644下A;《全晋文》卷九十五,页2007上B。
    [1]《全晋文》卷七十九 页1915上B
    [2]《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 第1432页
    [3]《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 第1790-1792页
    [4]《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 第1794页
    [5]《文心雕龙义证》第705页
    [1]《说文解字·水部》说:“注,灌也。”段注:“《大雅》曰:‘挹彼注兹。'引申为传注,为六书转注。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释经以明其义,曰注;交互之而其义相轮,曰转注。释故、释言、释训,皆转注也。”传,则本义为传递信件、命令的驿站车马,引申为对经典的解释。《说文解字·人部》说:“传,遽也。”段注:“《周礼》,行夫,掌邦国传遽。注云:传遽,以车马给使者也。《左传》、《国语》皆曰:‘以传召宗伯'。注皆云:‘传,如今之驿马。'……凡展转引申之称皆曰传,而传注、流传皆是也。”(《说文解字注》,页555上B-下A、377上A)传在先秦时既有训诂注释之义,《公羊传·定公元年》载:“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何休注:“读谓经,传谓训诂。”(《春秋谷梁传注疏》卷二十五,《十三经注疏》本,页2334中)传、注多并称,均为解说经义之体,孔颖达在《礼记·曲礼上》开篇疏云:“注者,即解书之名。但释义之人,多称为传。传谓传述为义,或亲承圣旨,或师儒相传,故云传。今谓之注者,谦也,不敢传授,直注己意而己。”(《礼记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本,页1229下)即是其例。
    [2]赵翼《廿二史札记·各史例目异同》说:“古书凡记事立论及解经者,皆谓之传,非专记一人事迹也。其专记一人为一传者,则自迁始。”([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卷一,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5页)又在《陔余丛考》卷五“史记一”中加以详述说:“惟列传叙事,则古人所无。古人著书,凡发明义理、记载故事,皆谓之传。《孟子》曰,‘于传有之',谓古书也。左、公、谷作《春秋传》,所以传《春秋》之旨也。伏生弟子作《尚书大传》,孔安国作《尚书传》,所以传《尚书》之义也。《大学》分经传,《韩非子》亦分经传,皆所以传经之义也。故孔颖达云:大率秦汉之际,解书者多名为传。又汉世称《孝经》、《论语》并谓之传。……是汉时所谓传,凡古书及说经皆名之,非专以叙一人之事也。其专以之叙事而人各一传,则自史迁始,而班史以后皆因之。”([清]赵翼撰《陔余丛考》卷五,中华书局,1963年4月,第85-86页)由上可见,司马迁在传由解经之体向史传之体过渡的重要作用。
    [3]《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文章辨体序说》,第49页。
    [4]《说文解字·心部》说:“志,意也。”段注:“《周礼·保章氏》注云:志,古文识。识,记也。《哀公问》注曰:志读为识,识,知也。……古文作志,则志者,记也、知也。”《说文解字注》,页502上B。
    [5]《汉书》卷一百下 第4235页
    [6]《文心雕龙义证》第594页
    [7]《说文解字·广部》说:“序,东西墙也。”段注:“《夂部》曰:次弟谓之叙。经传多假序为叙,《周礼》、《仪礼》序字注多释为次弟是也。”《说文解字注》,页444上A。
    [1]《释名·释典艺》说:“叙,杼也,杼洩其实,宣见之也。”(《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吴讷《文章辨体序说》称:“《尔雅》云:序,绪也。序之体,始于《诗》之《大序》,首言六义,次言风雅之变,又次言二南王化之自。其言次第有序,故谓之序也。东莱云:‘凡序文籍,当序作者之意;如赠送燕集等作,又当随事以序其实也。'大抵序事之文,以次第其语,善叙事理为上。”《文章辨体序说》,第42页。
    [2]《全晋文》卷六十一,页1808下A;《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四五七,第182页。
    [3]《全晋文》卷七十一 页1873下A
    [4]《儒学警悟》卷十九 第436页
    [5]《说文解字·言部》说:“记,疋也。”段注:“《疋部》曰:一曰疋,记也。……疋字今作疏,谓分疏而识之也。”(《说文解字注》,页94上A)《释名·释典艺》说:“记,纪也,纪识之也。”见《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
    [6]《文章辨体序说》弟41-42页
    [7]《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四 页2172上B
    [8]《说文解字·言部》说:“说,说释也。一曰谈说。”段注:“说释,即悦怿。……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说文解字注》,页93下A)《文心雕龙·论说》亦同此说云:“说者,悦也;兑为口舌,故言资悦怿;过悦必伪。”《文心雕龙义证》,第707页。
    [1]《文心雕龙义证》 第719页
    [2]《释名》卷四,《四部丛刊》本;《论语注疏》卷三,页2468上;《汉书》卷一百上,第4198页;《汉书》卷五十三,第2410页。
    [3]《释名·释典艺》说:“论,伦也,有伦理也。”(《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说文解字·言部》说:“论,议也。”段注:“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故孔门师、弟子之言,谓之《论语》。……《王制》‘凡制五刑,必即天论'、《周易》‘君子以经论'、《中庸》‘经论,天下至、之大经',皆谓言之有伦、有经者。”《说文解字注》,页91下B-92上A。
    [4]《文心雕龙义证》第665-666页
    [5]《文心雕龙义证》第669、673-674页
    [6]《全晋文》卷五十三 页1767上B
    [7]《文心雕龙义证》第683、687页
    [8]《说文解字·贝部》说:“赞,见也。”段注:“《士冠礼》赞冠者、《士昏礼》赞者,注皆曰:‘赞,佐也。'《周礼·太宰》注曰:‘赞,助也。'”《说文解字注》,页280上A。
    [1]《周易正义》卷九,《十三经注疏》本,页93中。
    [2]《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
    [3]《文章辨体序说》第47-48页
    [4]《文心雕龙义证》,第342、347页:《全晋文》卷五十三,页1767上B。
    [5]据郝润华统计,六朝史学家可考的有六十余人,其中不乏陆机、傅玄、张华、袁宏这样的文学名士。他们既有丰硕的史学著作,又有享誉一时的别集行世,构成了史传文学化的主体性因素。另外,魏晋史书不仅继承《史记》、《汉书》大量收录文人诗赋作品的传统,许多传论如干宝《晋武帝革命论》、《晋纪总论》等,本身也是文学名篇,至于史书在笔法修辞方面的可观之处则更多。参见郝润华著《六朝史籍与史学》,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274-281页。
    [6]《文心雕龙义证》第591、596、598页
    [7][清]黄叔琳撰《史通训故补》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4月 页466下A
    [8]《晋书》卷二十四 第735页
    [1]《全三国文》卷二十五 页1190下B
    [2]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六 第284页
    [3]《全三国文》卷五十二 页1346下B
    [4]具体评价可参徐公持《魏晋文学史》第229页,兹不赘。
    [5]《全晋文》卷五十 页1749下B
    [6]《全晋文》卷五十七 页1786上A
    [1]《全三国文》卷十八,页1151上B、1150上A-B、1150下A;《全晋文》卷九十九,页2025上A-2026上B。
    [2]《全晋文》卷九十八 页2022下B
    [3]《全三国文》卷四十三 页1295上B-1296下A
    [1]《全三国文》卷十八 页1151上B
    [2]《三国志》卷三十五 第912页
    [3]《全三国文》卷三十七 页1263下B
    [4]《全三国文》卷十七,页1148上B;《全三国文》卷十八,页1149上A。
    [5]《全晋文》卷八十九 页1974下A-1975上A
    [6]《晋书》卷九十二 第2383页
    [7]《全晋文》卷五十九 页1798上A
    [1]《全晋文》卷一百一十三 页2106下B-2107上B
    [2]《全晋文》卷六十二 页1811下B、1182下B
    [3]《全晋文》卷六十三 页1816下B-1817上B
    [4]《文心雕龙义证》第679、681、692、694页
    [1]《野客丛书》卷八 第91页
    [2]《全晋文》卷六十九 页1857下A
    [3]《全三国文》卷十八 页1150上B-下A
    [4]《全三国文》卷六十九 页1429下A
    [5]《全晋文》卷五十七 页1786下A、1787下A、1787下B、1786下A
    [1]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八 第313-321页
    [2]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八注引,第314页。
    [3]《全晋文》卷六十一 页1809下B
    [4]《全晋文》卷九十八 页2022上A
    [5]《全三国文》卷三十七 页1263上B-下A
    [1]《全晋文》卷六十一 页1809上A
    [2]《全晋文》卷六十九 页1856下B
    [3]《全晋文》卷六十九 页1857上B-下A
    [4]《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 页2153下B-上A
    [5]《文心雕龙义证》,第163页;《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页2153上A。
    [6]《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页2155上B-下A;《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三,页2166上A、2169下A。
    [7]《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276页
    [8]《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九 页2203下A
    [9]《全晋文》卷五十八 页1792上B
    [1]《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 页2153上A
    [2]《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 页2153上B
    [3][宋]洪迈著《容斋随笔·容斋五笔》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3月 第850-851页
    [4]《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 页2155下A、2156上B、2156下A
    [5]《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三 页2166上A、2169上A
    [1]关于碑、诔文体功能的渊源及演变,可参见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3月)以及徐国荣《先唐诔文的职能变迁》一文,见《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2]《说文解字·言部》说:“诫,敕也。”又《攴部》说:“敕,诫也。”段注:“二字互训,《小雅》毛传曰:敕,固也。此谓敕即饬之假借,饬,致坚也。”《说文解字注》,页92者下A、124上A。
    [3]《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九月)辛未诏曰”句下,李贤注曰:“《汉制度》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诏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诏敕某官,它皆仿此。”《后汉书》卷一上,第24页。
    [4]《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页53下A
    [5]《尚书正义》卷四,页134下;同前,卷十三,页194下-195中。
    [6]《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载子张临终,说:“吾闻之,生於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可以后亡。敬共事君,与二三子。生在敬戒,不在富也。”时人评价说:“善戒!《诗》曰:‘慎尔侯度,用戒不虞。'郑子张其有焉。”杜预注:“义取慎法度,戒未然。”(《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五,页1974下)这也说明,子张遗言亦是一篇较为完善的诫文了。除此之外,《左传》中还有一些警句诫语,具有强烈的鉴戒之义,如《左传·成公十五年》载:“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於难。”(同前,卷二十七,页1915上)又《成公十六年》载:“范文子立於戎马之前,曰:‘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戒之!《周书》曰:‘惟命不于常。'有德之谓。”(同前,卷二十八,页1919下)《僖公二十二年》载臧文仲对鲁公说:“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先王之明德,犹无不难也,无不惧也,况我小国乎!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同前,卷十五,页1813下)
    [1]《全后汉文》卷九十六 页989下A
    [2]《说文解字·竹部》说:“箴,缀衣箴也。”段注:“缀衣,联缀之也,谓签之使不散,若用以缝,则从金之针也。《尚书》赘衣,即缀衣也。引申之义为箴规,古箴、鍼通用。”《说文解字注》,页196下B。
    [3]《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三 页1880中-下
    [4]《尚书正义》卷九,《十三经注疏》本,页169上。
    [5]《经典释文汇校》页96上A
    [6]《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杜预注:“工,乐人也,诵箴谏之辞。”孔颖达疏:“诗辞自是箴谏,而箴谏之辞,或有非诗者,如《虞箴》之类,其文似诗而别。且谏者万端,非独诗箴而已。诗必播之於乐,余或直诵其言,与歌诵小别,故使工、瞽异文也。《周语》云‘师箴瞍赋矇诵',亦是因事而异文耳。”《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二,页1958上-中。
    [7]如《玉海》卷三十一“夏箴”条载:“《周书·文传解》第二十五:文王受命九年,时维暮春,在部召太子发曰:‘吾语汝,所保所守,厚德广惠,忠信爱人,君子之行。《夏箴》曰:‘中不容利,民乃外次。'《开望》曰:‘土广无守,可袭伐;土狭无食,可围竭。'《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国君无兼年之食,遇天饥,百姓非其有也。戒之哉!弗思弗行,至无日矣。'”(《玉海》卷三十一,页604上A-B)《吕氏春秋·有始览·名类篇》亦载有《商箴》残句“天降灾布祥,并有其职”,《谨听篇》引《周箴》“夫自念斯,学德未暮”句,又严可均据《周书·尝麦解》辑《大正箴》说:“钦之哉诸正!敬功尔颂,审三节,无思民因(困),(毋思)顺尔,临狱无颇。正刑有掇,夫(矢)循乃德,式监不远。以有此人,保宁尔国。克戒尔服,世世是其不殆。维公咸若。”(《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页90下A)
    [8]《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九 页1933中-下
    [9]《文心雕龙义证》第417、419页
    [1]《全晋文》卷四十五,页1715下B;《全晋文》卷九十七,页2013下A。
    [2]《说文解字注》页56下B
    [3]此义见于《周礼·春官·小祝》“设煞,置铭”句下郑玄引郑司农注,其云:“铭,书死者名於旌,今谓之柩。《士丧礼》曰:‘为铭,各以其物。亡则以缁,长半幅;赪末,长终幅,广三寸。书名于末,曰某氏某之柩。竹杠长三尺,置于西阶上。'”又引杜子春注云:“《檀弓》曰: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录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尔。”《周礼注疏》卷二十五,《十三经注疏》本,页812上。
    [4]《全晋文》卷十四,页1541上A;同前,卷四,页1486下B;同前,卷五十八,页1793下B;同前,卷八十七,页1965下B。
    [5]《文选·陆倕·新刻漏铭》“昔嘉量微物,盘盂小器,犹其昭德记功,载在铭典”句下,李善注引《七略》说:“盘盂书者,其传言孔甲为之。孔甲,黄帝之史也,书盘盂中,为诫法,或於鼎,名曰铭。”《文选》卷五十六,页777上B。
    [6]《全上古三代文》卷七页53上B-下A
    [7]《礼记·祭统》说:“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也,唯贤者能之。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於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君子之观於铭也,既美其所称,又美其所为。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贤而勿伐,可谓恭矣。”郑玄注:“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自名,谓称扬其先祖之德,著已名於下。”(《礼记正义》卷四十九,页1606下-1607上)从《礼记·祭统》本文及郑玄注,都可以看出鼎铭旌德崇孝之义。
    [8]《礼记正义》卷四十九 页1607上
    [1]《全汉文》卷四页151上A
    [2]《华阳国志·十》中载:“和帝召作《东观》、《辟雍》、《德阳》诸观赋,铭《怀戎颂》百二十铭,著《政事论》七篇,帝善之。今搜辑群书,得八十四铭,其余三十七铭亡。”《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第564页。
    [3]《全后汉文》卷七十四 页876上A
    [4]《文心雕龙义证》第407页
    [5]《说文解字·人部》说:“吊,问终也。”段注:“谓有死丧而问之也。”《说文解字注》,页383上B。
    [6]如《左传·庄公十一年》载:“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吊?'”(《春秋左传正义》卷九,《十三经注疏》本,页1770上)《仪礼·士丧礼》说:“吊者入,升自西阶,东面。主人进中庭,吊者致命。”郑玄注:“主人不升,贱也。致命曰:‘君闻子之丧,使某如何不淑。'”(《仪礼注疏》卷三十五,《十三经注疏》本,页1129下)《礼记·曲礼上》说:“知生者吊,知死者伤。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郑玄注:“人恩各施於所知也。吊、伤,皆谓致命辞也。《杂记》曰,诸侯使人吊,辞曰:‘寡君闻君之丧,寡君使某,如何不淑!'此施於生者,伤辞未闻也。说者有吊辞云:‘皇天降灾,子遭罹之。如何不淑!'此施於死者,盖本伤辞。辞毕,退,皆哭。”(《礼记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本,页1249上)《礼记·曾子问》说:“如婿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吊。父丧称父,母丧称母。……婿巳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郑玄注:“礼宜各以其敌者也。父使人吊之,辞云:‘某子闻某之丧,某子使某如何不淑。'母则若云,宋荡伯姬,闻姜氏之丧,伯姬使某,如何不淑。凡吊辞耳。”(同前,卷十八,页1391下-1392上)《礼记·杂记上》说:“吊者升自西阶,东面,致命曰:‘寡君闻君之丧,寡君使某,如何不淑!'”(同前,卷四十一,页1557上)上述均可说明,先秦丧礼规定细致,但吊辞以通礼达义为旨要,不尚烦琐。
    [7]《说文解字注》页383下A
    [8]《文心雕龙义证》第479页
    [1]《全汉文》卷五十二,页409上A:《全后汉文》卷五十六,页783下B:同前,卷七十九,页899下A-B。
    [2]《全后汉文》卷二十二 页593下B
    [3]《文心雕龙义证》第485、482页
    [4]《说文解字·口部》说:“哀,闵也。”段注:“闵,吊者在门也。引申之,凡哀者,皆曰闵。”(《说文解字注》,页61上A-B)哀也有爱恋之义,《释名·释言语》说:“哀,爱也,爱乃思念之也。”(《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
    [5]如《仪礼·士丧礼》载葬丧之前,命巫师选择墓地就说:“哀子某,为其父某甫筮宅。度兹幽宅兆基,无有后艰?”下葬之时,“命曰:‘哀子某,来日某,卜葬其父某甫,考降,无有近悔。”'(《仪礼注疏》卷三十七,《十三经注疏》本,页1142下、1143下)《仪礼·士虞礼》载祭奠之时,巫祝说:“哀子某,哀显相,夙兴夜处不宁。敢用絮牲刚鬣、香合、嘉荐、普淖、明齐溲酒,哀荐袷事,道尔皇祖某甫。飨!”丧终卒哭之际,“卒辞曰:‘哀子某,来日某,隮衬尔于尔皇祖某甫。尚飨!'女子,曰:‘皇祖妣某氏。'妇,曰:‘孙妇于皇祖姑某氏。'其他辞,一也。飨辞曰:‘哀子某,圭为而哀荐之。飨!'……用嗣尸。曰:‘孝子某,孝显相,夙兴夜处,小心畏忌,不惰其身,不宁。用尹祭、嘉荐、普淖、普荐、溲酒,適尔皇祖某甫,以隮袝尔孙某甫。尚飨!'”郑玄注:“卒辞,卒哭之祝辞。”又“飨辞,劝强尸之辞也。”(同前,卷四十三,页1174上-中、1175下-1176上)
    [6]按,这里所指哀辞针对其先秦的萌生状态而言,并非指其作为一种成熟的文体形式。哀辞成为文人创作的文体,较早见于东汉时期。可参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第164、165页,兹不赘。
    [7]《全晋文》卷七十七 页1906上B
    [8]《释名·释典艺》说:“诔,累也,累列其事,而称之也。”(《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文心雕龙·诔碑》也说:“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夏商以前,其词靡闻。周虽有诔,未被于士。又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其在万乘,则称天以诔之。读诔定谥,其节文大矣。”(《文心雕龙义证》,第427页)
    [9]《文章辨体序说》,第54页;《文体明辨序说》,第153页。按,黄金明认为东汉哀辞由诔文衍生,并融合了歌谣体,从而成为并列文体,参见其书《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第172页。
    [10]《文心雕龙义证》第464-465、442页
    11 《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六载:“车骑将军顺文侯马仲都,明帝舅也。从车驾于洛水,浮桥马惊,入水溺死。帝顾谓侍御史班固为马上三十步哀辞。”(见页2687上B)
    [1]《全晋文》卷七十七,页1906上B;《文心雕龙义证》,第467、470、471页。
    [2]如《释名·释书契》说:“书,庶也,纪庶物也。亦言著之简纸,永不灭也。”(《释名》卷六,四部丛刊本)就侧重书作为书籍之义而言。
    [3]羊舌肸旨在向子产灌输忠信仁道的思想,对其强化法制提出批评说:“惧其未也,故诲之以忠,耸之以行,教之以务,使之以和,临之以敬,涖之以彊,断之以刚。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於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如是,何辟之有?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肸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子产回复说:“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既不承命,敢忘大惠?”《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三,页2043下-2044中。
    [4]另外,《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子产为劝谏晋国执政范宣子,利用出访晋国的机会,由子西转交书信说:“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五,页1979下)子产在信中陈说了贿赂灭国的危害,对名德的政治作用则加以强调。《左传·文公十七年》载,郑公子子家为解除晋灵公对郑国投靠楚国的怀疑,特命人传书信给赵宣子,其中不仅详细列举了郑伯在位以来殷勤事晋的种种事例,并称:“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向能择?”(同前,卷二十,页1860下)其将小国在夹缝中生存的心态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左传·成公七年》在巫臣给政敌子重、子反书信,说:“尔以谗慝贪琳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罢於奔命以死!”(同前,卷二十六,页1903下)信的内容虽短,却充满了对二人谄媚楚成王及杀害巫臣同族子阎、子荡及清尹弗忌等人的刻骨愤恨,读来有触目惊心之感。
    [5]如乐毅《献书报燕王》就表达了忠义之思,燕王喜《与乐间书》,则引古语“仁不轻绝,智不轻怨”、“论不修心,议不累物,仁不轻绝,智不简功”和古谚“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安名”,表达了对“掩人之邪者,厚人之行也;救人之过者,仁者之道”的推崇,进而对乐教在国外对其无端的指责提出批评。荀况《为书谢春申君》以《春秋》为戒,警示废长立少的弊端,尤为奇特的是信以赋与《诗经》语句作结,其说:“因为赋曰:宝珍隋珠,不知佩兮;祎布与丝,不知异兮。闾姝子奢,莫知媒兮。媒母求之,又甚喜之兮。以瞽为明,以声为聪,以是为非,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惟其同!《诗》曰:‘上天甚神,无自瘵也。'”见《全上古三代文》卷九,页71上A。
    [6]如徐淑《答夫秦嘉书》说:“深谷逶迤,而君是涉;高山岩岩,而君是越,斯亦难矣。长路悠悠,而君是践;冰霜惨烈,而君是履,身非形影,何得动而辄俱?体非比目,何得同而不离?于是咏萱草之喻,以消两家之思,割今者之恨,以待将来之欢。今适乐土,优游京邑,观王都之壮丽,察天下之珍妙,得无目玩意移,往而不能出耶!”此信表达了对秦嘉远游的思念,结尾又对其久游不归略显嗔怨,尤见情思之深。其《又报秦嘉书》说:“览镜执钗,情想仿佛;操琴咏诗,思心成结。敕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镜鉴形,此言过矣,未获我心也。昔诗人有飞蓬之感,班婕妤有谁荣之叹。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未奉光仪,则宝钗不设也;未侍帷帐,则芳香不发也。……手巾二枚;严器中物几具;金错盌一枚,可以盛书水;琉璃盌一枚,可以服药酒。”(见《全后汉文》卷九十六,页990下B-991上B)徐淑面对秦嘉赠物,以《诗经·卫风·伯兮》为典,表现了执著等待的心志,后亦以手巾、金错盌、琉璃盌回赠,殷殷叮咛,备见关护。
    [1]《文心雕龙义证》第929页
    [2]《全晋文》卷五十三 页1765下B-1766上A
    [3]《全三国文》卷七,页1089上A;同前,卷十六,页1141上B-下A;同前,卷六十八,页1421上B;同前,卷七十,页1431上A-B;《全晋文》卷二十七,页1616下A-B。
    [4]学界对于《文选》卷四十二所载曹丕与吴质、钟繇的书信,以及《文选》卷四十所载吴质给曹丕的回信均有所探讨,如朱晓海《读<文选>之<与朝歌令吴质书>等三篇书后》(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汪春泓《吴质<答魏太子笺>笺说》(见《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俞绍初《“南皮之游”与建安诗歌创作——读<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见《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三篇论文所论中心不同,但均由曹丕与吴质的书信揭示出建安邺下文士交往互动的历史场景。信中流露出对“南皮之游”的怀念,折射出曹丕与众文士关系的密切,间接反映出“诗可以群”的文艺功能。
    [1]《三国志》卷七《魏书》 第234-235页
    [2]《全三国文》卷二十五 页1193上B
    [3]《法书要录》卷十 第374页
    [4]《法书要录》卷十 第377页
    [5]《全后汉文》卷九十三,页977下A;《全三国文》卷七,页1091上A。
    [6]《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第372页
    [7]《全晋文》卷一百九 页2085下A
    [1]《建安七子集》卷二 第54-55页
    [2]《全三国文》卷四十四 页1304上A
    [3]《晋书》卷七十五 第1988-1989页
    [4]《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五,《诸子集成》本,第147页。
    [5]《全三国文》卷三十 页1218下B-1219上A
    [6]《诗品集注》 第260页
    [7]《法书要录》卷十 第319页
    [8]《全晋文》卷二十七 页1617上B
    [9]《全三国文》卷三十 页1219下B、1220下B-1221上A
    [1]《全后汉文》卷八十六,页938下B;《全三国文》卷三,页1071上A;同前,卷七,页1091上A-B;同前,卷五十九,页1374下B。
    [2]《嵇康集》卷十,《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本,第125、126、128页。
    [3][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卷八 中华书局 1979年11月 第101页
    [4]《全后汉文》卷九十四 页982上B
    [1]《全三国文》卷三十六 页1255下A-1256下A
    [2]《晋书》卷七十五 第1964页
    [3]《全三国文》卷四十三,页1298下A-B;同前,卷七十一,页1436下A。
    [4]《全晋文》卷五十三 页1765下B
    [5]《全三国文》卷四十一,页1289下B:《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九,页2201上B。
    [6]《全晋文》卷四十六,页1726上A;同前,卷五十三,页1763上A-B。
    [1]《全三国文》卷四 页1073上A
    [2]《全三国文》卷七十 页1431上B
    [3]《全三国文》卷二十三 页1181上B-下A
    [4]《抱朴子·外篇》卷二十四,《诸子集成》本,第144-145页。
    [5]《全晋文》卷三十八 页1681下B-1682上A
    [1]《全三国文》卷十五 页1249上B-下A
    [2]《全三国文》卷三十六 页1257上B-下A
    [3]《全晋文》卷四十三 页1750上B
    [4]《全晋文》卷三十六,页1667上A;《晋书》卷九十一,第2354页。
    [5]《全三国文》卷六十二 页1387
    [6]《全三国文》卷六十八,页1424上A;《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六,页2186下A。
    [7]《全三国文》卷十 页1108下A-B
    [8]《全三国文》卷十 页1109上A
    [1]《全后汉文》卷九十四 页981上B-下A
    [2]《建安七子集》卷七 第207页
    [3]《全三国文》卷十四 页1132上B-下A
    [4]《全三国文》卷三 页1069上B
    [5]《全三国文》卷七 页1090上A
    [1]《全晋文》卷一百三 页2048上A、2049下B、2050上A
    [2]《全晋文》卷二十七 页1614上B
    [3]《全三国文》卷三十七 页1262下B-1263上A
    [4]《全三国文》卷十六,页1141下A;同前,卷七,页1088上A;同前,卷六十四,页1400下A-B;同前,卷三十一,页1230下A;《全晋文》卷六十六,页1838下B;同前,卷六十七,页1843上A;同前,卷二,页1476下A。
    [5]《全晋文》卷四十八,页1736上B;同前,卷五十一,页1752下B;同前,卷五十八,页1789下B。
    [1]《全晋文》卷五十二 页1761上B
    [2]《全晋文》卷九十九,页2028上B;同前,卷八十,页1924上A。
    [3]《晋书》卷六十七 第1786页
    [4]《全晋文》卷九十五 页2004上B、2005上A
    [5]《文心雕龙义证》第417页
    [6]《晋书》卷七十七 第2026页
    [7]刘宝楠著《论语集解》卷二十一,《诸子集成》本,第395-397页。
    [1]《全晋文》卷一百四 页2055下A-B
    [2]《全晋文》卷一百七 页2074上B
    [3]《全晋文》卷三十六 页1668上B
    [4]《全晋文》卷七十七,页1904下A;
    [5]《潘岳集校注(修订版)》第143页
    [6]《全晋文》卷一百四十二 页2277下A-B
    [7]《全晋文》卷五十三 页1766上B-下A
    [1]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卷九注引,第353页。
    [2]《全三国文》卷三十九 页1271下A
    [3]《全晋文》卷二十 页1572下A
    [4]《全晋文》卷六十六 页1412下B
    [5]《全晋文》卷七十七,页1906上B;同前,卷一百一十五,页2121下A。
    [6]《晋书》卷八十三 第2169页
    [1]《全三国文》卷十九 页1158上A-B
    [2]《全晋文》卷九十四 页1997上A-B、1997上B、1998上A-B
    [3]《全晋文》卷九十九 页2029上B-下A
    [1]《全后汉文》卷七十九 页898上A-下B
    [2]《潘岳集校注(修订版)》第156页
    [3]《全后汉文》卷九十一 页966上B
    [4]《全晋文》卷九十九 页2029下A-2030下A
    [5]《全晋文》卷八十七,页1965上B-下A;同前,页1965下A。
    [6]《全晋文》卷一百四十 页2270下A-B
    [7]《全晋文》卷三十八 页1682上B-下A
    [1]《全晋文》卷六十五 页1831下A
    [2]《全晋文》卷二十八 页1619上B
    [3]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305、307-308页
    [4]杨勇校笺《陶渊明集校笺》第310-311页
    [5]《潘岳集校注(修订版)》第167-168页
    [1]《全晋文》卷二十 页1568上A
    [2]《全晋文》卷五十七,页1788下B;同前,卷一百三十五,页2236下B-2237上A。
    [3]《全三国文》卷四十二 页1190下A、1293上B
    [1]《文心雕龙义证》第1766、1770、1776、1787页
    [2]《文心雕龙义证》第1781、1790页
    [3]《文心雕龙义证》第1779页
    [4]扬雄《答刘歆书》说:“雄为郎之岁,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沈博绝丽之文,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脱直事之繇,得肆心广意,以自克就,有诏可不夺奉。令尚书赐笔墨钱六万,得观书於石室。如是后一岁,作《绣补》、《灵节》、《龙骨》之铭、诗三章。”见《全汉文》卷五十二,页411上A。
    [1]桓谭《新论·祛蔽》载:“子云亦言,成帝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诏令作赋,为之卒暴。思精苦,赋成,遂困倦小卧,梦其五藏出在地,以手收而内之。及觉,病喘悸大少气,病一岁。”见《全后汉文》卷十四,页544下A。
    [2]汪春泓《从东吴文化学术特点看陆机文学理论和创作》一文,认为陆机《文赋》并没有超出汉儒天人感应观,受董仲舒《公羊学》的影响尤深,相对建安文学创作实绩是一种滞后的观念。其“感物观”用于创作,就呈现出“俳弱”的弊端。(参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这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尽管《文赋》以及陆机其他作品无可置疑的体现出老庄思想意识的浸淫,但其内在的思想支柱还归属于儒家,下文即对他的儒学文艺观作进一步的探讨。
    [3]《世说新语·文学》载:“乐令善于清言,而不长于手笔。将让河南尹,请潘岳为表。潘云:‘可作耳,要当得君意。'乐为述己所以为让,标位二百许语,潘直取错综,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乐不假潘之文,潘不取乐之旨,则无以成斯矣。'”(见《世说新语校笺》,第137页)这是晋代文坛兼顾事理与文采较好的例子,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下不能将两者自然结合的事实。
    [4][美]宇文所安著、王柏华、陶庆梅译《中国文论:英译与批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1月第7页
    [1][美]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第168页
    [2]刘松来说:“尽管从外在形态上来看,经学与文学的交流是相互的,经学作用于文学,文学也影响着经学;但从本质上看,经学作为官方学说的独特地位又决定了它在与文学的双向互动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而文学则只能处于被动的从属位置。”见刘著《两汉经学与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6月,第16页。
    [3]《习学记言序目》卷三十三,《宋人诗话外编》本,第1044页。
    [4]《读通鉴论》卷十七 第590页
    [5]《晋书》卷八十二 第2148页
    [6]《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七,《宋人诗话外编》本,第1049页。
    [1]《吹剑录》,《宋人诗话外编》本,第1228页。
    [2][唐]白居易撰、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四十五《与元九书》 中华书局 1979年10月第960-961页
    [3]《西溪丛语》卷上 第33页
    [4]《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七,《宋人诗话外编》本,第1047页。
    [5]《宾退录》卷四,《丛书集成初编》第314册,第42-43页。
    [6]《藏—话腴·内编》卷上,《宋人诗话外编》本,第1364页。
    [1]《深雪偶谈》,《宋人诗话外编》本,第1343-1344页。
    [2]《儒学警悟》卷三十七,第765-766页。
    [3]《研经室续三集》卷三,《研经室集》,第1068-1069页。
    《白虎通疏证》([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 1994年8月第1版
    《百子全书》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5月第1版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撰)学苑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版
    《白孔六贴》([唐]白居易编辑、宋孔传增补),董治安主编《唐代四大类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八代诗史(修订本)》(葛晓音著)中华书局 2007年3月第1版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撰、钟哲点校)中华书局 1992年12月第1版
    《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钟肇鹏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第1版
    《初学记》([唐]徐坚等编)中华书局 2004年2月第2版
    《朝野类要》([宋]赵升编、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 2007年10月第1版
    《辞学指南》([宋]王应麟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撰)中华书局 1960年6月第1版
    《楚辞补注(重印修订本)》([宋]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等点校)中华书局 1983年3月第1版
    《采菽堂古诗选》([清]陈祚明撰),《续修四库全书》本。
    《陈沆集》(宋耐苦、何国民编校)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楚辞通释》([清]王夫之撰)中华书局 1959年1月第1版
    《楚辞通故》(姜亮夫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1版
    《楚辞学论文集》(姜亮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12月第1版
    《楚辞集校集释》(崔富章、李大明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5月第1版
    《才性与玄理》(牟宗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
    《辞赋通论》(叶幼明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年5月第1版
    《春秋学史》(赵伯熊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
    《陈寿与<三国志>》(杨耀坤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第1版
    《陈寿裴松之评传》(杨耀坤、任野春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大唐新语》([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中华书局 1984年6月第1版
    《东坡志林》([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中华书局 1981年9月第1版
    《读书偶记》([清]赵绍祖撰、赵英明、王懋明点校)中华书局 1997年1月第1版
    《大戴礼记解诂》([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 1983年3月第1版
    《杜诗详注》([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 1979年10月第1版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 2005年3月第1版
    《读通鉴论》([清]王夫之著)中华书局 1975年7月第1版
    《书目答问二种》([清]张之洞著)三联书店 1998年6月第1版
    《读书札记二集》(陈寅恪著)三联书店 2001年9月第1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4版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刘汝霖著)中华书局 1987年12月第1版
    《东晋玄言诗派研究》(陈顺智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第1版
    《东晋诗歌论稿》(陈道贵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二十五史补编》 中华书局 1955年6月第1版
    《二十五史三编》(张舜徽主编)岳麓书社 1994年第1版
    《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 2000年5月第1版
    《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刘怀荣等著)齐鲁书社 2006年12月第1版
    《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寇淑娟编)学苑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法言义疏》(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 1987年3月第1版
    《方言校笺》(周祖谟校笺)中华书局 1993年2月第1版
    《法书要录》([唐]张彦远撰、范祥雍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4年5月第1版
    《封氏闻见记校注》([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中华书局 2005年11月第1版
    《分甘余话》([清]王士祯撰、张世林点校)中华书局 1989年2月第1版
    《赋史》(马积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7月第1版
    《傅玄评传》(魏明安、赵以武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郭店楚墓竹简》(荆门市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 1998年5月第1版
    《国语集解(修订本)》(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中华书局 2002年6月第1版
    《高僧传》([梁]释慧皎著)中华书局 1992年10月第1版
    《高僧传合集》([梁]释慧皎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第1版
    《古文苑》(佚名撰、宋章樵注),《丛书集成初编》本。
    《古诗归》([明]钟惺、谭元春撰),《续修四库全书》本。
    《古诗笺》([清]王士禛选,[清]闻人倓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5月第1版
    《陔余丛考》([清]赵翼撰)中华书局 1963年4月第1版
    《观堂集林》(王国维著)中华书局 1959年6月第1版
    《国学概论》(章太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管锥编》(钱钟书著)中华书局 1986年6月第2版
    《古佚书辑本目录》(孙启志、陈建华撰)中华书局 1997年8月第1版
    《古诗评选》([清]王夫之撰、张国星点校)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年3月第1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10月第1版
    《汉学堂经解》([清]黄奭辑)广陵书社 2004年9月第1版
    《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 1998年11月第1版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7月第1版
    《韩昌黎文集校注》([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6月第1版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 1962年6月第1版
    《汉书补注》([清]清王先谦撰)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5年7月第1版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中华书局 1965年5月第1版
    《黄氏日钞》([宋]黄震撰),《宋明理学笔记四种》(钟肇鹏选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明]张溥辑)光绪十八年善化章经济堂重刊本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明]张溥辑)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年3月第1版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著、殷孟伦注)中华书局 2007年5月第1版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年2月第1版
    《汉唐方志辑佚》(刘纬毅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陈国庆编)中华书局 1983年6月第1版
    《汉晋学术编年》(刘汝霖著)中华书局 1987年12月第1版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校点)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1版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王运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版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1版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3月第1版
    《汉魏六朝思想与文学》([日]冈村繁著、陆晓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8月第1版
    《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郭建勋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3月第1版
    《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于迎春著)东方出版社 1997年6月第1版
    《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黄金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3月第1版
    《汉末士风与建安诗风》(孙明君著)文津出版社 1995年1月第1版
    《汉魏文学与政治》(孙明君著)商务印书馆 2003年3月第1版
    《韩国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编选粹》(邝健行 陈永明等选编)中华书局 2002年7月第1版
    《金文诂林》(周法高主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1874年版
    《经典释文汇校》([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黄延祖重辑)中华书局 2006年7月第1版
    《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吴承仕著、秦青点校)中华书局 1984年3月第1版
    《经义考》([清]朱彝尊著)中华书局 1998年11月第1版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 2004年7月新1版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著)中华书局 1954年10月第1版
    《今存三国两晋经学遗籍考》(简博贤著)三民书局 1986年第1版
    《九家旧晋书辑本》([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8月第1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 1974年11月第1版
    《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9月第1版
    《简帛文献<五行>笺证》(魏启鹏著)中华书局 2005年12月第1版
    《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中华书局 2005年6月新1版
    《嵇康集注》(殷翔、郭全芝注)黄山书社 1986年12月第1版
    《晋陆平原先生机年谱》(姜亮夫撰)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8年12月第1版
    《嘉定钱大昕全集》([清]钱大昕撰、陈文和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三联书店 2001年6月第1版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三联书店 2001年7月第1版
    《建安文学论稿》(张可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6年9月第1版
    《建安文学概论》(王巍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第2版
    《建安七子研究》(王鹏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1版
    《金石简帛诗经研究》(于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1版
    《集句诗研究续集》(裴普贤著)学生书局1979年2月初版
    《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俞志慧著)三联书店 2005年3月第1版
    《困学纪闻》([宋]王应麟撰、孙通海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版
    《<孔子诗论>研究》(陈桐生著)中华书局 2004年12月第1版
    《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李东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
    《吕氏春秋译注(修订版)》(张双棣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陆云集》([晋]陆云撰、黄葵点校)中华书局 1988年8月第1版
    《陆机集》([晋]陆机撰、金涛声点校)中华书局 1982年1月第1版
    《六朝事迹编类》([宋]张敦颐编)中华书局 1985年新1版
    《六朝文絮笺注》([清]许梿选、黎诰经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新1版
    《六臣注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等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9年3月第1版
    《李商隐诗集疏注》(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1版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 1979年11月第1版
    《刘熙载文集》([清]刘熙载著、薛正兴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版
    《刘熙载论艺六种》(徐中玉、萧华荣校点)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第1版
    《两汉三国学案》([清]唐晏著、吴东民点校)中华书局 1986年12月第1版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4月第1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 1983年8月第1版
    《历代辞赋研究资料概述》(马积高著)中华书局 2001年4月第1版
    《历代诗经著述考(先秦——元代)》(刘毓庆著)中华书局 2002年5月第1版
    《两汉纪》(张烈点校)中华书局 2002年6月第1版
    《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1版
    《六朝乐府与民歌》(王运熙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 1955年7月第1版
    《六朝文化概论》(李天石、许辉编著)南京出版社 2003年7月第1版
    《鲁迅辑录古籍丛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第1版
    《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刘跃进、范子烨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六朝诗话钩沉》(张明高、郁沅编)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7年3月第1版
    《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韩高年著)中华书局 2006年9月第1版
    《两汉经学与文学》(刘松来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年6月第1版
    《历史研究》([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两汉魏晋之道家思想》(陶建国著)文津出版社 1986年8月第1版
    《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刘跃进著)三联书店 1996年3月第1版
    《马一浮集》(虞万里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 中华书局 1972年1月第1版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 1975年6月第1版
    《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著、方诗铭、周殿杰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
    《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 1984年1月第1版
    《廿二史朔闰表》(陈垣著)中华书局 1962年7月新1版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2000年11月第1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12月第1版
    《欧阳修全集》([宋]欧阳修撰)中华书局 2001年3月第1版
    《潘岳集校注(修订版)》(董志广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年3月第1版
    《骈文史论》(姜书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11月第1版
    《骈文与散文》(蒋伯潜、蒋祖怡著)世界书局印行 1941年12月第1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 1958年12月第1版
    《全汉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4月第1版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 1960年4月第1版
    《全明诗话》(周维德集校)齐鲁书社 2005年6月第1版
    《清诗话》([清]王夫之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6月第1版
    《清诗话续编》(郭绍虞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12月第1版
    《青箱杂记》([宋]吴处厚著、李裕民点校)中华书局 1985年5月第1版
    《煊书详注》(章炳麟著、徐复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屈原赋校注》(姜亮夫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6月第1版
    《清水茂汉学论集》([日]清水茂著、蔡毅译)中华书局 2003年1月第1版
    《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王德华著)中华书局 2004年10月第1版
    《屈辞体研究》(黄凤显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6月第2版
    《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 1987年10月第1版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中华书局 2001年10月第1版
    《儒学警悟》([宋]俞鼎孙辑)中华书局 2000年2月第1版
    《容斋随笔》([宋]洪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籍评传》(高晨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3月第1版
    《儒家法思想通论(修订本)》(俞荣根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年2月第2版
    《儒释道与魏晋玄学的产生》(王晓毅著)中华书局 2003年9月第1版
    《十三经注疏》([清]元辑校)中华书局 2003年2月第1版
    《释名》([汉]刘熙撰),《四部丛刊》本。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第2版
    《说文解字诂林》([清]丁福保编纂)中华书局 1988年4月第1版
    《说文通训定声》(晡]朱骏声撰)中华书局 1984年6月第1版
    《诗义钩沉》([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中华书局 1982年9月第1版
    《诗经原始》([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中华书局 1986年2月第1版
    《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文物出版社 1990年9月第1版
    《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 1959年9月第1版
    《三国志》([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1982年7月第2版
    《三国志集解》(卢弼著)中华书局 1982年12月第1版
    《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著,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年6月第1版
    《水经注校释》(陈桥驿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第1版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 1974年10月第1版
    《隋书》([唐]魏征、令狐德棻撰)中华书局 1973年8月第1版
    《三辅黄图校释》(何清谷撰)中华书局 2005年6月第1版
    《三国会要》([清]杨晨撰)中华书局 1956年3月第1版
    《三国蜀诸葛亮忠武侯亮年表》([清]张鹏翮辑)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8年5月第1版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年12月新1版
    《四库全书总目》([清]纪昀等撰)中华书局 1965年6月第1版
    《申鉴》([汉]荀悦著、黄省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9月第1版
    《说苑校证》([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中华书局 1987年7月第1版
    《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余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1版
    《世说新语校笺》([南朝宋]刘义庆撰 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 1984年2月第1版
    《诗品集注》([南朝梁]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苏氏演义》([唐]苏鹗撰、张秉戍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唐]刘餗撰、张鷟撰)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
    《诗薮》([明]胡应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新1版
    《诗源辨体》([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10月第1版
    《四溟诗话》([明]谢榛著、宛平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1月第1版
    《四友斋丛说》([明]何良俊撰)中华书局 1959年4月第1版
    《山志》([清]王弘撰撰、何本方点校)中华书局 1999年9月第1版
    《思益堂日札》([清]周寿昌撰、许逸民点校)中华书局 2007年10月第2版
    《宋人诗话外编》(程毅中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年3月第1版
    《三曹资料汇编》(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中华书局 1980年9月第1版
    《十三经概论》(蒋伯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4月第1版
    《十三经概论》(夏传才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年2月第1版
    《尚书通论》(陈梦家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尚书学史(订补本)》(刘起舒著)中华书局 1989年6月第1版
    《诗经学史》(洪湛侯著)中华书局 2002年5月第1版
    《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一隋唐)》(汪祚民著)人民出版社 2005年3月第1版
    《<三国志>与陈寿研究》(缪钺著),《缪钺全集》第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第1版
    《沈约研究》(林家骊著)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
    《沈玉成文存》(沈玉成著)中华书局 2006年6月第1版
    《诗品研究》(曹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世族与六朝文学》(程章灿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三曹与中国诗史》(孙明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
    《太玄集注》([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中华书局 2003年12月第1版
    《太平经合校》(王明编)中华书局 1960年2月第1版
    《唐语林校证》([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 1987年7月第1版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 中华书局 1960年2月第1版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 1961年9月新1版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中华书局 2007年11月第1版
    《通志》([宋]郑樵撰)中华书局 1987年1月第1版
    《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 1988年12月第1版
    《陶渊明年谱》([宋]王质等撰)中华书局 1986年4月第1版
    《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撰)中华书局 2003年4月第1版
    《陶渊明集校笺》(杨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7月第1版
    《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1版
    《陶渊明诗笺证稿》(王叔岷撰)中华书局 2007年6月第1版
    《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 1979年5月第1版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1月第1版
    《退庵随笔》([清]梁章钜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7年12月第1版
    《太康文学研究》(姜剑云著)中华书局2003年6月第1版
    《文苑英华》([宋]李防等撰)中华书局1966年5月第1版
    《魏晋全书》(韩格平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徐蜀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
    《王弼集校释》([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 1980年8月第1版
    《文赋集释》([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文心雕龙义证》([南朝梁]刘勰著、詹瑛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8月第1版
    《文心雕龙校注》([南朝梁]刘勰著、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中华书局 2000年8月第1版
    《文心雕龙札记》(黄侃著、周勋初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 1977年11月第1版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日]遍照金刚著、卢盛江汇校汇考)中华书局 2006年4月第1版
    《文体明辨序说》([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8月第1版
    《文章辨体序说》([明]吴讷著、于北山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8月第1版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中华书局 1985年5月第1版
    《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2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6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年6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文体学》(李士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著)中华书局 1997年1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 1996年10月第1版
    《魏晋玄学与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吴云主编)北京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
    《魏晋清谈思想初论》(贺昌群著)商务印书馆 1999年12月第1版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修订本)》(钱志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第2版
    《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胡阿祥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5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儒学流变之省察》(林登顺著)文津出版社 1996年4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 1985年3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3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著)三联出版社 1955年7月第1版
    《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一辑(黄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4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李传印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严耕望撰、李启文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版
    《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马小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2月第1版
    《魏晋文学史》(徐公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
    《魏晋玄学史》(余敦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1版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6月第1版
    《魏晋玄学新论》(徐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朱大渭、刘驰、梁满仓、陈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8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章权才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
    《魏晋哲学与诗学》(刘运好著)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3年4月第1版
    《魏晋四言诗研究》([韩]崔宇锡著)巴蜀书社 2006年6月第1版
    《五朝门第》(王伊同著)中华书局 2006年3月第1版
    《王伊同学术论文集》(王伊同著)中华书局 2006年4月第1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 1983年9月第1版
    《新语校注》(王利器撰)中华书局 1986年8月第1版
    《新书校注》([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中华书局 2000年7月第1版
    《学林》([宋]王观国撰、田瑞娟点校)中华书局 1988年1月第1版
    《西溪丛语》([宋]姚宽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 1993年12月第1版
    《续古文苑》([清]孙星衍辑),《丛书集成初编》本。
    《孝经学源流》(陈铁凡撰)国立编译馆 1986年7月第1版
    《贾谊集校注》(王洲明、徐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1月第1版
    《新译贾长沙集》(林家骊注译、陈满铭校阅)三民书局 1996年7月第1版
    《新译申鉴读本》(林家骊、周明初注译、周凤五校阅)三民书局 1996年2月第1版
    《新译籍诗文集》(林家骊注译、简宗梧、李清筠校阅)三民书局2001年2月第1版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玄言诗研究》(胡大雷著)中华书局 2007年3月第1版
    《张衡评传》(许结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荀悦与中古儒学》(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徐干思想研究》(李文献著)文津出版社 1992年8月第1版
    《先唐辞赋研究》(郭建勋著)人民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先唐颂体研究》(陈开梅著)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1版
    《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版
    《玉台新咏笺注》([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清]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中华书局 1985年6月第1版
    《庾子山集注》([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 1980年10月第1版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撰)中华书局 1993年12月第1版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1月新1版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 1983年6月第1版
    《野客丛书》([宋]王楙撰、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 1987年7月第1版
    《游宦纪闻》([宋]张世南撰、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 1981年1月第1版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 1979年年11月第1版
    《玉海》([宋]王应麟辑)广陵书社 2003年8月第1版
    《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广陵书社 2004年11月第1版
    《义门读书记》([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中华书局 1987年6月第1版
    《研经室集》([清]元撰、邓经元点校)中华书局 1993年5月第1版
    《余嘉锡文史论集》(余嘉锡著)岳麓书社 1997年5月第1版
    《意林校注》(王天海著)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周易集解纂疏》([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中华书局 1994年3月第1版
    《仲氏易》([清]毛奇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战国楚竹书》(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1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等撰)中华书局 1982年7月第1版
    《诸子集成》(国学整理社)中华书局 1954年12月第1版
    《中论校注》(徐湘霖校注)巴蜀书社 2000年7月第1版
    《贞观政要集校》([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中华书局 2003年11月第1版
    《张耒集》([宋]张耒撰、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中华书局 1990年7月第1版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11月第1版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 1986年3月第1版
    《张衡诗文集校注》([汉]张衡著、张震泽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6月第1版
    《诸葛孔明全集》([明]诸葛义、诸葛倬辑)中国书店 1996年9月第1版
    《昭昧詹言》([清]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10月第1版
    《中国经学史》(马宗霍著)商务印书馆 1998年4月影印第1版
    《中国儒教史》(李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1版
    《中国儒学史》(赵吉惠、郭厚安、赵馥洁、潘策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6月第1版
    《中国儒学史》(刘振东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卿希泰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2版
    《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9月第1版
    《中国哲学思想史(两汉南北朝篇)》(罗光著)学生书局 1978年11月第1版
    《中国哲学思想史(魏晋隋唐佛学篇)》(罗光著)学生书局 1980年9月第1版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9月第1版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10月第1版
    《中国古代名人生卒、历史大事年谱》([清]吴荣光编、陈垣校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0年2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东晋十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 1982年10月第1版
    《中国历代年号考》(修订本)(李崇智编著)中华书局 2001年1月第2版
    《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余英时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0年版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1版
    《中国文论:英译与批评》([美]宇文所安著 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中国文学理论》([美]刘若愚著、杜国清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第1版
    《<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金春峰著)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刘大杰著)中华书局 1941年1月第1版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10月第1版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华书局 2003年7月第1版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中华书局 2002年9月新1版
    《<昭明文选>研究》(傅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中古文学集团》(胡大雷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4月第1版
    《中古文学与文论研究》(刘文忠著)学苑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王永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6月第1版
    《中国散文史》(郭预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1版
    《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人民出版社 2005年8月第1版
    《中国人学史》(李中华主编)北京出版社 2005年3月第1版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撰、程千帆、曹虹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吴承学著)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新1版
    《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郭英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