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与社会:明清山西戏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戏台在山西地域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对戏台的研究着重于戏台建筑和戏曲史中的戏台,然而仅此并不能揭示出戏台深厚的社会属性。为了从深层挖掘戏台的内涵及其在地域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本文运用历史学与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山西戏台进行了考察,分析明清时期山西戏台的特色及其形成原因,解析古戏台的社会功能,并进一步探讨戏台所蕴涵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民间信仰对戏台的影响。
     对华北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是近年来学者关注的一个对象,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山西地域社会,既有华北区域的共性,更有本地域的个性,研究山西是对华北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充实和丰富。明清时期山西戏台不断普及,几乎扩展到每一个乡村,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长期以来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继承和发展,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与民间信仰、歌舞娱乐密切相关,进行戏台研究可以从多方面阐释地域社会。
     戏台是社会的产物,只有深刻揭示其社会性,揭示其与社会的关系才能真正了解认识明清山西戏台的特色。受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明清山西戏台的发展与分布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其中既反映出各地的风土民情,也成为研究戏台的出发点。社会功能是研究戏台的重点,社会教化与娱乐功能,使戏台适应了民间社会的需要,促进了各地积极修建戏台。文化传承与社会交往功能,则提升了戏台的文化内涵及其象征意义,进一步稳定了它在社会中的地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戏台都不只是一件单纯的建筑物,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所具有的文化魅力使它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在大量的娱乐与祭祀活动中,民众广泛参与,使戏台成为地域社会中的公共活动场所,在乡村社会中尤其如此,极大地补充了民众在休闲娱乐方面的不足。公共机构的设立,使戏台作为公共场所的地位更加稳固,“公共性”使它能够容纳更大范围的民众,比家族祠堂具有更广泛的辐射面,能够体现出强烈的集体认同与公共意识。民间信仰也为戏台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很多情况下,民众对神灵的态度与方式与正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却表达了民间信仰的发展理路,表达了民众的心理,他们通过修建戏台确立了自己的信仰模式。透过这一层面,也可以看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在对戏台展开论述的同时,本文对相关的民俗、信仰、商业等也进行了研究,以期从整体上反映山西地域社会。
The stages took an important status in area society in Shanxi.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scholar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tages and the influence of stages on drama historical research. But obviously this is not enough to reveal the sociality of stages. In order to give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implications and the role stages have played in the regional socie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anthropology,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ges in Shanxi, their formative reasons and social functions, and to give a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that stages implied and the influence of folk beliefs on stages.
     In the recent years, scholars have focused their attention on the history of area social in north China, the part of which, Shanxi area not only has the generality of north China area but also has its particularity. The research in the north China area history can become more substantial and thorough through the further study on Shanxi. It was not an accidental phenomenon but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thinking, culture, customs, folk beliefs, entertainment, fashions and so on that the stages became popular and were built in almost every village in Shanxi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o the study on stages can interpret area society from many aspects.
     Stages forming in society, we must cast light on its socia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ety and so its characteristics can be realized. Influenced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cultural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Shanxi stag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ot only reflect 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but also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studying stages.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entertainment function of the stage adapted the stage to the need of folk society, and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stages. As the other two function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social intercourse advance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ymbolic meaning of stages and stabilized their social status. Whether in cities or in villages the stages were not simply a building.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and charm they carried made them popular among common people. People especially in villages often participated in many entertaining and sacrificial activities, which made stages the public. The publicity of stages meant that they could hold more audiences than ancestral temples and could embody the collectivity consciousness. The folk belief ha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tages. In many cases, folk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deities just reflect their inner world and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folk beliefs. Based on th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could be seen through.
     While discussing the stages, this article makes a study of the relevant customs, beliefs, commerce, etc. So that it can reflect Shanxi area society in the whole.
引文
[1]与戏台直接相关的建筑是庙宇。一般而言,佛教称为寺院,道教称为宫观,“庙”为佛教与道教所共用,如道教的土地庙、山神庙、马王庙、城隍庙,佛教的观音庙,可见在民间社会对庙宇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在数量众多的庙宇中,大部分是指道教。本文所要研究的绝大多数戏台都修建在这些道教神庙之中。在通常情况下,佛教寺院中不修建戏台,在山西也不多见,本文仅在个别处提及佛教寺院戏台。因而在论述有关民间(或民众)信仰时,仅指道教信仰。
    [2]冯俊杰:《戏剧与考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280页.
    [3]薛林平:《山西传统戏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3页。
    [4]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周贻白:《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中国剧场史》,齐鲁出版社1986年版,第465页。
    [2]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前言》,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3]参见《最新实用中国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4]《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38页。
    [1]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具体可见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第一章“戏曲文物之发现与研究概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冯俊杰:《戏剧与考古》,第一章“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1]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4]中华书局2002年版。
    [5]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6]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参见拙文:《戏台与人生:评乔忠延<山西古戏台>》,《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8]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4]台湾“民俗曲艺丛书”,2000年。
    [5]多贺出版株式会社1992年版。此书为日文版,由于笔者不值日文,因此难以评论。
    [6]《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7]《艺术百家》1999年第2期。
    [8]《华中建筑》2000年第3期。
    [9]《南方建筑》2004年第5期。
    [10]《戏剧杂志》2000年第4期。
    1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12[韩]姜春爱:《韩国关庙与中国关庙戏台》,《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2]薛林平、王季卿:《山西传统戏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薛林平、王季卿:《山西明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薛林平、陆凤华:《山西寺庙戏场建筑研究:戏台位置剖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薛林平、王季卿:《山西元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4]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5]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6]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艺术百家》1998年第2期。
    [4]《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应用声学》2004年第4期。
    [6]《文史杂志》1999年第1期。
    [7]《华中建筑》2001年第2期。
    [8]《山西建筑》2005年第20期。
    [9]李天纲:《从“文化多样性”看民间宗教信仰的合法性》,《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0]王庆德:《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百年回顾》,《文史哲》2001年第1期。
    [1][美]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刘闽生:《福建古戏场与民间宗教信仰》,《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杜正贞:《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5]梁聪:《两宋时期民间祠祀的法律控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3]滨岛敦俊的文章可见:《明初城隍考》,中文译本刊于《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6期;《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载《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赵轶峰的文章:《明初城隍祭祀-一滨岛敦俊洪武“三年改制”论商榷》,载《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
    [4]赵献梅:《明代毁“淫祠”现象浅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5]罗冬阳:《从明代淫祠之禁看儒臣、皇权与民间社会》,《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
    [6]赵克生、于海涌:《明代淫祠之禁》,《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3期。
    [1]以上两则均见无碑名,廖奔:《戏曲文物发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4页。
    [2][清]王轩等纂修:《山西通志》(13),单仁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077页。
    [1]杨庆堃:《中国社会中之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十二章。
    [1]光绪《猗氏县志》,卷下《艺文》。
    [2]当然施坚雅理论一般称为区域市场体系,此处为叙述方便,称之为“市场圈”。
    [3]参见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台湾史论文精选(上)》,台北市玉山社1997年版。
    [4][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1]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导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
    [5]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本图片引自姚志明:《山西省地图册》,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3]万历《山西通志》,卷六《物产》。
    [1][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编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11页。
    [2]成化《山西通志》,卷一《建置沿革》。
    [3]万历《山西通志》,卷二《建置沿革》。
    [4][清]王轩等纂修:《山西通志》(2),单仁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5页。
    [5]乾隆《宁武府志》,卷九《风俗》。
    [6]康熙《五台县志》,卷二《风俗·民业》。
    [1]光绪《五台新志》,卷二《生计》。
    [2]康熙《保德州志·序》。
    [3]光绪《岢岚州志》,卷十《风土》。
    [4]同治《河曲县志》,卷五《风俗类》。
    [5]以上两则均见光绪《天镇县志》,卷四《风土记》。
    [6]乾隆《广灵县志·序》。
    [7]雍正《山西通志》,卷四十六《风俗》。
    [8]乾隆《宁武府志》,卷九《风俗》。
    [9]乾隆《广灵县志》,卷四《风土志》。
    [1]雍正《山西通志》,卷四十六《风俗》。
    [2]万历《定襄县志》,卷一《地理》。
    [3]乾隆《宁武府志》,卷十二《艺文》。
    [4]光绪《天镇县志·序》。
    [5]康熙《文水县志》,卷三《风俗》。
    [6]以上有关昔阳县资料均见民国《续修昔阳县志》,卷一《风俗》。
    [7]同治《榆次县志·序》。
    [8]乾隆《介休县志》,卷四《风俗》,引[宋]谢悰“清虚观记”。
    [1]乾隆《介休县志》,卷四《风俗》,引“祝志”。
    [2]乾隆《介休县志》,卷四《风俗》,引冯琦“府志记”。
    [3]雍正《山西通志》,卷四十六《风俗》。
    [4]雍正《山西通志》,卷四十六《风俗》。
    [5]民国《太谷县志·序》。
    [6]具体有卫聚贤:《山西票号史》,说文社1944年版;史若民:《晋商票号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张正明:《晋商兴衰史》,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刘建生、刘鹏生:《山西近代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穆雯瑛:《晋商史料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黄鉴晖:《晋商经营之道》,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毛世屏、郭锷权主编:《天下晋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侯文正:《晋中商帮兴衰史略》,《文史月刊》2006年连载。
    [7]参见拙文:《心灵的寄托:晋商会馆中的关帝神信仰--以清代湖北为考察中心》,收于麻国钧、刘祯主编:《赛社与乐户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1]以上两则均见顺治《潞安府志》,卷一《天文志·地理三·形势》。
    [2]顺治《潞安府志》,卷一《天文志·地理二·山川》。
    [3]雍正《泽州府志》,卷十《形胜》,引[唐]杜牧之“泽潞用兵书”。
    [4]乾隆《潞安府志》,卷八《风俗》。
    [5]《重修池下外埠济渎庙真泽宫碑记》,摘自晋城市地方志丛书编委会:《晋城金石志》,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第797页。
    [6]同治《阳城县志》,卷五《风俗》。
    [7]道光《壶关县志》,卷九《艺文志》。
    [8]冯俊杰:《戏剧与考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9]同治《阳城县志》,卷三《方舆》。
    [1]以上两则均见同治《阳城县志》,卷四《坛庙》。
    [2]赵世瑜:《区域社会史视野中的明清泽潞商人:兼及晋商研究的新思路》,发表于《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后收入《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3][明]赵南星:《味檗斋文集》,卷十一《明正人兵部职方司郎中张公墓志铭》。
    [4]雍正《泽州府志》,卷十一《风俗》。
    [5]成化《山西通志》,卷六《物产》。
    [6]同治《阳城县志》,卷五《赋役志·物产》。
    [7]《明英宗实录》,卷三二九“天顺五年六月条”,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1962版,第6774页。
    [1][明]张瀚:《松窗梦语》,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年版,第82页。
    [2]《明孝宗实录》,卷一七八“弘治十四年八月条”,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1962版,第3288页。
    [3]顺治《潞安府志》,卷一《地理》。
    [4]沈思孝:《晋录》。
    [5]许檀:《清代中叶的洛阳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6]不过“河东”之名在历史上所指并不固定,广义上指山西,主要是在唐代以后。顾炎武《日知录》中称:“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元之京师在蓟门,而其西则山,故谓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卷三十一)狭义上指今运城与临汾两地,主要依据是秦时设河东郡,大体相当于此位置。
    [1]民国《解县志》,卷二《物产略》。
    [2]《左传》,卷三十九。摘自[清]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007页。
    [3]以上两则均见康熙《平阳府志》,卷二十九《风俗》。
    [4]《河津县樊家庄重修乐楼记》,摘自张林雨:《山西戏剧图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7页。
    [5]康熙《平阳府志》,卷二十九《风俗》。
    [6]康熙《隰州志》,卷十四《风俗》。
    [7]刘念兹:《戏曲文物丛考》,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1]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前言》,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页。
    [2]以上两则均见乾隆《解州安邑县运城志·序》。
    [3]以上两则均见乾隆《解州安邑县运城志》,卷二《风俗物产》。
    [4]民国《解县志》,卷二《物产略》。
    [5]本图片引自张正明:《晋商兴衰史》,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乾隆《闻喜县志·序》。
    [2]光绪《荣河县志》,卷十《艺文》。
    [3]民国《临晋县志》,卷四《生业略》。
    [4]民国《芮城县志》,卷五《物产》。
    [5]民国《闻喜县志》,卷六《生业》。
    [6]民国《临晋县志》,卷四《生业略》。
    [7]光绪《垣曲县志》,卷十二《艺文三》。
    [1]薛林平、王季卿:《山西传统戏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2]参见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3]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1]冯俊杰:《戏剧与考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67页。
    [2]康熙《隰州志》,卷十《祠祀》。
    [3]民国《翼城县志》,卷十七《祠祀》。
    [4]弘治《屯留县志·祠庙志》。
    [5]民国《翼城县志》,卷十七《祠祀》。
    [6]具体可见柴泽俊:《平阳地区元代戏台》,发表于《戏曲研究第11辑》;薛林平在其著《山西传统戏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中指出:“山西的古戏台、乐楼、舞楼之多,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尤其是金元时期的戏台,仍大量保存在山西。”(第64页)
    [7]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132页。
    [1]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2]光绪《长治县志》,卷三《祠祀》。
    [1]参见卿希泰:《元代前期统治者崇道政策初探》,《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元]谢枋得:《叠山集》,卷二《送方伯载归三山序》。
    [2][元]姚燧:《牧庵集》,卷四《送李茂卿序》。
    [3]刘明澜:《金元北曲的多元性与主体性》,《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3期。
    [1]《大元通制条格》,卷二十八《祈赛等事》,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17页。
    [2]《大元通制条格》,卷二十八《祈赛等事》,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页。
    [3]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4]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6页。
    [5]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9-476页。
    [1]《明史》,卷五十《礼四》,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306页。
    [1]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6页。
    [1]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2页。
    [1]《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38页。
    [1]《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608页。
    [2]笔者于2007年9月6日到夏县裴介镇裴介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采访了村委主任及相关人员。
    [3]《芮城县志》,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7页。
    [4]《和顺县志》,海潮出版社1993年版,第462页。
    [1]以上见刘徐州:《趣谈中国戏楼》,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2-76页。
    [1]杨太康:《试探明代的山西戏曲》,《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2]《右玉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49页。
    [3]《广灵县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0页。
    [4]《应县志》,山西民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523页。
    [5]《偏关县志》,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546页。
    [1]《芮城县志》,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7页。
    [2]《万荣县志》,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第614页。
    [3]《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5年版,第525页。
    [4]《中国戏曲志·吉林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3年版,第427页。
    [5]《中国戏曲志·湖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85页。
    [6]《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644-645页。
    [7]《中国戏曲志·河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99页。
    [1]《中国戏曲志·河北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3年版,第519页。
    [2]《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5年版,第583页。
    [3]具体内容参见徐翠的硕士学位论文《湖北现存古戏台调查研究》,2006年。
    [4]《中国戏曲志·吉林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3年版,第427页。
    [5]《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3年版,第517页。
    [1]《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4年版,第423页。
    [2]《中国戏曲志·黑龙江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4年版,第322页。
    [3]《中国戏曲志·湖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451页。
    [4]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0页。
    [1]《左云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60页。
    [2]《阳高县志》,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版,第469页。
    [3]《应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23页。
    [4]《和顺县志》,海潮出版社1993年版,第462页。
    [5]《兴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页。
    [6]《新绛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5页。
    [7]《芮城县志》,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7页。
    [8]陈志华:《庙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2页。
    [9]《柳林县志》,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第493页。
    [1]《临汾市志》,海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2页。
    [2]《柳林县志》,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第493页。
    [1]梅兰芳述,许姬传、许源来、朱家溍记:《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2]《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38页。
    [1]草台,也称彩台,就是用木板和布搭建的供演戏用的台子。
    [2]《创修戏楼碑记》,摘自政协陵川委员会编:《陵川历代碑文选》(内部资料),第17页。
    [3]乾隆《解州安邑县志》,卷十二《艺文》。
    [4][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周易正义》卷三,摘自[清]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36页。
    [2]《周易正义》卷七,摘自[清]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75-76页。
    [3]同治《稷山县志》,卷二《祀典》。
    [4]张志江:《关公崇拜与“神道设教”》,《晋阳学刊》,2003年第4期。
    [5]《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第3197页。
    [1]光绪《寿阳县志》,卷十一《艺文志上》。
    [2]晁福林:《试论先秦时期的“神道设教”》,《江汉论坛》2006年第2期。
    [3]同治《猗氏县志》,卷四《艺文》。
    [4]《重修后土禹稷庙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
    [5]民国《永和县志》,卷十五《艺文录》。
    [6]《重修东岳庙记(二)》,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0页。
    [1][明]倪岳:《正祀典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43),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本1983年版,第635页。
    [2]崇祯《山阴县志》,卷二《风俗》。
    [3]乾隆《蒲县志》,卷五《秩祀》。
    [4]同治《猗氏县志》,卷一《祠祀》。
    [1]民国《永和县志》,卷十五《艺文录》。
    [2]道光《大同县志》,卷八《风俗》。
    [1]民国《临汾县志》,卷六《艺文下》。
    [2][清]王轩等纂修:《山西通志》(13),单仁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077页。
    [3]转引自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4][清]王轩等纂修:《山西通志》(13),单仁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063页。
    [1]以上两条均见[清]王轩等纂修:《山西通志》(13),单仁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075页。
    [2]光绪《寿阳县志》,卷五《风土志》。
    [3]乾隆《高平县志》,卷六《风土岁时记》。
    [4]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661页。
    [5]乾隆《高平县志》,卷六《风土岁时记》。
    [6]道光《壶关县志》,卷九《艺文志》。
    [7]雍正《朔州志》,卷三《风俗》。
    [8][清]王轩等纂修:《山西通志》(13),单仁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071页。
    [9][明]谢肇涮:《五杂俎》,卷八《人部四》。
    [1]陈志华:《庙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4页。
    [2]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3]《创修戏楼碑记》,摘自政协陵川委员会编:《陵川历代碑文选》(内部资料).第17页。
    [4]康熙《文水县志》,卷十《艺文志中》。
    [5]民国《翼城县志》,卷十六《礼俗》。
    [6]民国《永和县志》,卷十二《祠祀志》。
    [7]民国《乡宁县志》,卷九《名宦》。
    [8]民国《荣河县志》,卷八《礼俗》。
    [1]以上两则均见乾隆《绛县志》,卷二《风俗·土俗》。
    [2]光绪《神池县志》,卷九《风俗》。
    [3]光绪《神池县志》,卷九《风俗》。
    [4]《重修三教堂碑记序》(拓片),乾隆四十年,现存于泽州县李寨乡椒村三教堂。
    [5]《创修戏楼碑记》,摘自政协陵川委员会编:《陵川历代碑文选》(内部资料),第17页。
    [6]照片,无碑名,现存于阳城县芹池镇贾寨村。
    [7]以上两则均见《窦公祠新建乐楼碑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1]以上两则均见《重修文庙碑记》,摘自政协陵川委员会编:《陵川历代碑文选》(内部资料),第133页。
    [2]《定林寺创建舞楼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32页。
    [3]乾隆《解州安邑县志》,卷十二《艺文》。
    [4]《白衣庵建乐台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49页。
    [1]《重修舞楼碑记》(照片),同治五年,现存于高平市马村镇康营村关帝庙。
    [2]《礼记正义》,卷四十六,摘自[清]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590页。
    [3][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1]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2]《创建礼乐楼记》,摘自《中华戏曲》第24辑,第258页。
    [3]民国《重修和顺县志》,卷十《艺文》。
    [4]康熙《隰州志》,卷十四《艺文》。
    [5]民国《乡宁县志》,卷十四《文选下》。
    [6]光绪《太平县志》,卷十三《艺文下》。
    [7]康熙《文水县志》,卷十《艺文》。
    [1]冯俊杰:《明王玹<重修乐楼之记>碑的文化内涵》,《戏剧》1998年第2期。
    [1][明]徐复祚:《花当阁丛谈》,卷三。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书店1998年版,第98页。
    [1]《重修戏楼并东西看楼碑记》(照片),民国二年,现存于长子县石哲镇石家庄村玉皇庙。
    [2]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第1期。
    [3][英]威廉·阿契尔,吴均燮、聂文杞译:《剧作家一定要想到观众》,摘自[美]艾·威尔逊等着:《论观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42页。
    [4][英]爱·戈登·雷克,李醒译:《剧场以两种方式影响人民》,摘自[美]艾·威尔逊等着:《论观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77页。
    [5][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5页。
    [1]刘文炳:《徐沟县志》,乔志强、夏桂芳、萧利平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页。
    [2][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倪静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4页。
    [3]民国《新絳县志》,卷三《礼俗略》。
    [1]光绪《寿阳县志》,卷十《风土志》。
    [2]民国《荣河县志》,卷八《礼俗》。
    [3]民国《荣河县志》,卷八《礼俗》。
    [4]乾隆《绛县志》,卷二《风俗》。
    [5]民国《闻喜县志》,卷九《礼俗》。
    [6]民国《临晋县志》,卷四《礼俗略》。
    [1]民国《闻喜县志》,卷九《礼俗》。
    [2]光绪《崞县志》,卷一《风俗》。
    [3]光绪《神池县志》,卷九《风俗》。
    [4]同治《榆次县志》,卷七《风俗》。
    [5]康熙《临晋县志》,卷三《风俗》。
    [1]民国《荣河县志》,卷八《礼俗》。
    [2]民国《万泉县志》,卷二《祠祀》。
    [3]同治《猗氏县志》,卷一《祠祀》。
    [4]光绪《荣河县志》,卷三《风俗》。
    [5]道光《太原县志》,卷三《祀典》。
    [6]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6 页。
    [1]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35页。
    [1]乾隆《大同府志》,卷七《风土》。
    [2]道光《大同县志》,卷八《风土》。
    [3]民国《翼城县志》,卷六《山川》。
    [4]康熙《临晋县志》,卷三《风俗》。
    [5]乾隆《乡宁县志》,卷十二《礼俗》。
    [6]刘文炳:《徐沟县志》,乔志强、夏桂芳、萧利平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9页。
    [7]刘文炳:《徐沟县志》,乔志强、夏桂芳、萧利平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9页。
    [1][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2页。
    [2][清]吴思祖:《香会谣》,摘自[清]张应昌编:《清诗铎》,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79页。
    [3][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2页.
    [4]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5][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二,单锦珩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点校本,第65页.
    [6]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9页。
    [1][清]杨恩寿:《词余丛话》,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6页。
    [2][清]黄周星:《制曲枝语》,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0页.
    [3][清]杨恩寿:《词余丛话》,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66页.
    [4][清]粱廷枏:《曲话》,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69页。
    [5]路应昆:《戏曲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页。
    [1][明]袁晋:《玉茗堂批评焚香记·序》,摘自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22页。
    [2][明]何良俊:《曲论》,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页。
    [3][明]何良俊:《曲论》,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0页。
    [4][清]陈季同:《中国人的戏剧》,李华川、凌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5][日]河竹登志夫:《剧场与观众》,陈秋峰、杨国华译,摘自[美]艾·威尔逊等着:《论观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06页。
    [1]转引自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61页。
    [2]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7页。
    [1]孙俊士:《文水县武则天庙及其舞台题记述略》,《中华戏曲》第28辑,第214-236页。
    [2]陈拖成:《中国的戏曲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125页。
    [3]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10页。
    [4][清]赵翼:《簷曝杂记》,李解民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页。
    [5]《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445页。
    [6]《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7][美]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倪静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1页。
    [1][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二,单锦珩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点校本,第65页。
    [2][清]李调元:《剧话·序》,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
    [3]《重修舞楼碑记》(照片),清同治五年,现存于高平市马村镇康营村关帝庙。
    [4][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单锦珩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点校本,第5页。
    [1][清]杨恩寿:《词余丛话》,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0页。
    [2]丁宝铨:《霜红龛集·序》,山西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3]《清史稿》,卷五百一《遗逸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版,第13856页。
    [1][清]徐昆:《柳崖外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2]《河津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76页。
    [1]事见《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第2401-2418页。
    [2][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9页。[元]钟嗣成:《录鬼簿》中“高文秀”条下有《须贾谇范雎》,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第106页。
    [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12页。
    [4][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1页。[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史九散人”条下有《花间四友庄周梦》,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5页。
    [5][元]钟嗣成:《录鬼簿》,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
    [1]《史记》,卷六十三《老庄申韩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第2140页.
    [2][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睛、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7页。
    [3][清]牟庭:《同文尚书》,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604页。
    [4]程树德:《论语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12页。
    [5]程树德:《论语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68页。
    [6][明]胡广等:《诗传大全·四库提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8),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本1983年版,第308页。
    [7]曾祥明:《氍毹又闻王者香--看沈福存先生演<春秋配·拣柴>》,《中国京剧》2004年第10期。
    [1]黄竹三先生曾对此进行了考证.参见黄竹三:《山西洪洞县霍山水神庙及水神庙祭典文碑祭祀演剧考述》,原载台湾《民俗曲艺》第109辑,1997年。后收于黄著《戏曲文物研究散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另王福才先生也对“明应王”封号进行了考证,见冯俊杰主编:《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1页。
    [2]《重修明应王殷之碑》,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8页。
    [1][唐]蒋防:《幻戏志·叶法善》,摘自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2698册,第5页。
    [2]《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十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476页.
    [3][宋]王灼:《碧鸡漫志》,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4页。
    [4][元]钟嗣成:《录鬼簿》,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7页。
    [1][宋]宋敏求、曾巩等编:《李太白文集》,卷二《公无渡河》,巴蜀书社1985年版,第12页。
    [1]嘉庆《介休县志》,卷十二《艺文》。
    [2]《上佛里大庙兴造记》,摘自晋城市地方志丛书编委会:《晋城金石志》,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第652页。
    [3]《拜亭赋》,现存于阳城县润城镇中庄大庙。
    [1]《口整乡绅社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89页。
    [2]《重修仪伏(仗)补葺彩绘碑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3]《不二寺重修乐亭、钟楼新建鼓楼碑序》,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32页。
    [1]《重修玄帝庙并增建洞阁记》,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页。
    [2]《重修三教庙大殿碑记》,光绪十二年,现存于潞城市东邑乡成家川村三教堂。
    [3]《净信寺重修佛殿金妆圣像增建社房门亭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页。
    [1]《补修阳邑镇净信寺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页。
    [2]《阳邑寺新建膳亭乐亭并砖天王殿墙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3页。
    [3]以上两则均见《诰授中宪大夫候铨同知加二级大经杜公独修戏楼碑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4]光绪《榆社县志》,卷七《祈祷》。
    [5]雍正《猗氏县志》,卷一《乡约》。
    [6]嘉庆《介休县志》,卷三《学校》。
    [7]康熙《保德州志》,卷一《社学》。
    [8]雍正《定襄县志》,卷二《建置志》。
    [9]嘉庆《介休县志》,卷四《田赋》。
    [10]乾隆《忻州志》,卷二《仓储》。
    11民国《永和县志》,卷十五《艺文录》。
    12道光《壶关县志》,卷九《艺文志》。
    [1][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3页。
    [2]康熙《隰州志》,卷十四《风俗》。
    [3]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4][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2页。
    [5]乾隆《翼城县志》,卷二十一《风俗》。
    [1]民国《翼城县志》,卷三十八《艺文下》。
    [2]民国《翼城县志》,卷十六《礼俗》。
    [3]民国《翼城县志》,卷十六《礼俗》。
    [4]《广禅侯碑》,廖奔:《戏曲文物发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0-32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4页。
    [6]雍正《朔州志》,卷十二《艺文》。
    [1][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3页。
    [1][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3页。
    [2]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5页。
    [1]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汇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4]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和社会之间的整合。然而在清代不同的历史时期,绅士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呈现出逐渐加强的趋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绅权大强之势,使州县官与绅士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外,孙海泉的《清代保甲组织结构分析》(《河北学刊》1992年第1期)、《清朝前期的里甲与保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5期)、李映发的《清代州县下社会基层组织考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等文章也研究了清代的基层社会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成果,展现了明清时期组织、管理、控制地方社会的力量,这些力量拧合在一起,在地方事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1]徐茂明:《明清以来乡绅、绅士与士绅诸概念辨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修朋月、宁波:《清代社会乡绅势力对基层社会控制的加强》,《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3]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4]衷海燕:《士绅、乡绅与地方精英;关于精英研究群体的回顾》,《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朱鸿林:《二十世纪的明清乡约研究》,《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二卷第一期(2004年4月)。
    [2]秦富平;《明清乡约研究述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杜正贞:《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4]蒲慕洲:《迫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修订本),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1]民国《永和县志》,卷十五《艺文录》。
    [1]民国《万泉县志》,卷七《艺文中》。
    [2]民国《万泉县志》,卷一《舆地类·城池》。
    [3]光绪《交城县志》,卷五《礼制》。
    [4]《置地碑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5]乾隆《闻喜县志》,卷十一《艺文》。
    [6]乾隆《闻喜县志》,卷七《人物》。
    [1]以上四则均见《重修正殿廊庑之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16页。
    [2]寒声、栗守田、原双喜、常之坦:《<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注释》,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编:《中华戏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3]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145页。
    [4]徐贲:《公共生活和群体认同》,《明报月刊》2004年第12期。
    [1]同治《榆次县志》,卷七《风俗》。
    [2]民国《闻喜县志》,卷九《礼俗》。
    [3]刘文炳:《徐沟县志》,乔志强、夏桂芳、萧利平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页。
    [1]以上两则均见《润城社新制神伞仪仗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28页。
    [2]民国《闻喜县志》,卷九《礼俗》。
    [3]乾隆《闻喜县志》,卷十一《艺文》。
    [1]《重修东岳天齐庙舞楼三门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18页。
    [2]《重修三教堂碑记》(拓片),道光十二年,现存于泽州县李寨乡椒村三教堂。
    [3]《新修戏楼碑》,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69-370页。原碑中无总计,据碑文施钱名单及钱数合计。
    [4]《重修舞楼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17页。
    [5]《补修大庙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65页。
    [6]《重修东岳庙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39页。
    [7]《重修东岳庙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39页。
    [1]《重修天齐庙宇新建乐楼台碑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0页。
    [2]《重修三嵕庙记》(拓片),万历五年,现存于长子县丹朱镇北高庙(即烈士陵园)。
    [3]《关圣帝君庙增修碑记》(拓片),嘉庆二十四年,现存于潞城市黄牛蹄镇上黄村关帝庙。
    [4]《金妆九天圣母坐像金面圣母神髻并修理西南□岸□□凉亭及补修地震坏正殿戏楼西厨禅堂库房碑记》(拓片),道光十年,现存于平顺县北社镇东河村九天圣母庙。
    [5]《重修康惠昭泽王庙碑记》(拓片),同治十一年,现存于长治市城区捉马村昭泽王庙。
    [6]以上均摘自《重修碑记》(拓片),光绪十三年,现存于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老君庙。
    [1]《重修关帝庙广生祠三曹殿十王殿梳妆楼十师殿戏楼东西厨房□马房记》(拓片),乾隆五十五年,现存于平顺县北社镇东河村九天圣母庙。
    [2]《重修三教堂碑记》(拓片),道光十二年,现存于泽州县李寨乡椒村三教堂。
    [3]《重修二仙真人庙碑记》(拓片),嘉庆八年,现存于壶关县辛村乡东旺庄村真泽行祠。
    [4]《补修大庙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65-467页。
    [1]雍正《沁源县志》,卷十《艺文》。
    [2]余欣:《神祗的“碎化”:唐宋敦煌社祭变迁研究》,《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3]康熙《灵邱县志》,卷四《艺文志》。
    [1]以上两则均见《原邑太山寺谢雨并建乐台碑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2]《重修东岳庙暨关帝土地诸神庙碑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9页。在延保全先生的考释中说“(马家鼎)个人掏腰包捐资五十两。更加激励了首事张连登的修庙决心。”但是从原碑文看,并不完全正确,碑文作“爰出帑藏金五十两”,帑,指库,应指官府库中之钱,而不应为个人捐资。
    [3]《重修东岳庙暨关帝土地诸神庙碑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8页。
    [4]《重修三义祠碑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4页。
    [5]乾隆《襄垣县志》,卷七《艺文中》。
    [6]《重修大庙增修结义园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32页。
    [1]《重修柏山圣母陀郎龙王诸神庙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45页。
    [2]同治《阳城县志》,卷五《风俗》。
    [1]光绪《定襄县补志》,卷二《方舆风俗》。
    [2]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十一《艺文》。
    [3]乾隆《大同府志》,卷七《风土》。
    [4][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下),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版,第338页。
    [1]《改迁华池庙创建戏楼序》,摘自张林雨:《山西戏剧图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2页。
    [2]《重修三义祠记》,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9页。
    [3]《重修戏楼碑记》,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4]乾隆《孝义县志》,《艺文卷》。
    [5]朱景义:《从孝义的古乐楼看晋中戏剧演出》,收于《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57-472页。
    [6]《重修玉皇庙碑记》(拓片),乾隆二十九年,现存于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玉皇庙。
    [7]《重修芳林启移亭楼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 版社2007年版,第411页。
    [1]民国《永和县志》,卷十五《艺文录》。
    [2]《重修天齐庙宇新建乐楼台记》(照片),光绪十八年,现存于阳泉市苇泊村岳渎庙.
    [3]《沁水县西关玉帝庙碑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18页。
    [4]《重修九莲圣母庙碑记》,摘自政协陵川委员会编:《陵川历代碑文选》(内部资料),第18-19页。
    [5]《重修玉皇宫碑记》,摘自政协陵川委员会编:《陵川历代碑文选》(内部资料),第144-145页。
    [1]以上两则均见《法王庙创建舞庭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02页。
    [2]《重修炎帝庙暨村中诸神殿碑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50页。
    [3]《新建献殿碑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4]《重修成汤圣帝神庙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37页。
    [5]《重修东岳天齐庙舞楼三门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06页。
    [1]《礼记正义》,卷四十六。摘自[清]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589页。
    [2]《元史》,卷九十三《食货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版,第2354-2355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2]康熙《文水县志》,卷十《艺文志》。
    [3]《重修炎帝神农庙碑记》(照片),顺治十八年,现存于长子县丹朱镇北高庙。
    [1]《重修元帝庙碑记》(照片),咸丰八年,现存于长治市郊区老顶山镇沟西村祖师庙。
    [2][唐]杜佑:《通典》,卷二十五《诸卿上》。
    [3]《钦定重定大金国志》,卷三十六《浮图》。
    [4]《法王庙创建舞庭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02页。
    [1]乾隆《襄垣县志》,卷四《古迹·寺观》。
    [2]乾隆《襄垣县志》,卷四《古迹·寺观》。
    [3]《诰授中宪大夫候铨同知加二级大经杜公独修戏楼碑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4]《郭峪镇重建大庙记》,摘自晋城市地方志丛书编委会:《晋城金石志》,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第632页。
    [5]乾隆《襄垣县志》,卷四《古迹·寺观》。
    [1]以上两则均见民国《永和县志》,卷十五《艺文录》.
    [2]《郭峪重修西山庙记》,摘自晋城市地方志丛书编委会:《晋城金石志》。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第636页。
    [1]雍正《朔州志》,卷十二《艺文》。
    [2]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页。
    [3]光绪《长治县志》,卷三《祠祀志》。
    [4]《重修关帝庙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09页。
    [5]《重修东岳庙暨关帝土地诸神庙碑记》,摘自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8页。
    [1]《重修真泽二仙庙碑》(拓片),大定五年,现存于壶关县树掌镇神郊村真泽宫。
    [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796页。
    [1]《敕赐真泽庙额诰词碑》(拓片),崇宁四年,现存于壶关县神郊镇树掌村真泽宫。
    [2]道光《壶关县志》,卷九《艺文志》。
    [3]《陵川县感应二仙碑记》(拓片),洪武二年,现存于陵川县城西西溪真泽富。
    [4]《重修真泽二仙庙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62页。
    [1]《壶关县志》,海潮出版社1999年版,第672页。
    [1]金泽:《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文史哲》2006年第1期。
    [2]关于城隍信仰研究的成果很多,对城隍信仰的形成、发展以及有关民俗可参见暨南大学宋永志硕士学位论文:《城隍神信仰与城隍庙研究:1101-1644),2006年;张泽洪:《城隍神及其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期:于志斌:《祭祀城隍民俗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石佳、傅岩:《城隍庙文化琐谈》,《城市问题》2003年第2期;冯贤亮:《城隍、城隍神及其他》,《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5期。
    [3]《榆次旅游》(内部资料),第9页。
    [1]尽管有很多史料都提到宋以后普遍为城隍建祠,但是笔者在查阅山西地方志的时候发现,当地大量的城隍庙建于明代。
    [1]光绪《榆社县志》,卷九《艺文》。
    [2]《明史》,卷四十九《礼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286页。
    [3]康熙《夏县志》,卷二《祠祀志》。
    [4]乾隆《潞安府志》,卷三十一《艺文续》。
    [5]民国《洪洞县志》,卷十五《艺文志上》。
    [6]《城隍祠重作神像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页。
    [7]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1]民国《临汾县志》,卷五《艺文类上》。
    [2]关于明清市镇经济的发展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具体参见安涛:《近40年来江南市镇社会经济史研究综述》(《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郭常英:《“市镇研究”大有可为:“中国江南市镇国际学术研讨会一综述》(《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任放:《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等论文、论著。
    [3]吴滔在‘清代苏州地区的村庙和镇庙:从民间信仰透视城乡关系》(《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一文中说,明末清初以后,江南各主要市镇相继出现了镇城隍庙。
    [4]郑土有:《共生互荣:城隍信仰与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关系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道光《阳曲县志》,卷十五《文征上》。
    [2]《五礼通考》,卷四十五‘社稷·城隍附》。
    [3]《重修城隍庙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0页。
    [4]民国《翼城县志》,卷三十七《艺文上》。
    [5]光绪《武乡县志》,卷一《祠庙》。
    [1]康熙《灵邱县志》,卷三《艺文志》。
    [2]《五礼通考》,卷四十五《社稷·城隍附》。
    [3]雍正《沁源县志》,卷四《典礼》。
    [4]道光《阳曲县志》,卷十五《艺文》。
    [5]康熙《隰州志》,卷十四《艺文》。
    [6]乾隆《翼城县志》,卷二十四《祠祀》。
    [1]光绪《补修徐沟县志》,卷五《风俗》.
    [2]乾隆《沁州志》,卷二《祠祀》。
    [3]光绪《补修徐沟县志》,卷六《艺文》。
    [4]雍正《屯留县志》,《建置志·群祀》。
    [1]康熙《灵邱县志》,卷三《艺文志》。
    [2]以上两则均见《明史》,卷四十九《礼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286页。
    [3][清]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27页。
    [4]雍正《朔州志》,卷十二《艺文》。
    [5]民国《襄陵县志》,卷二十四《艺文》。
    [6]箫守身,嘉靖时人。
    [7]乾隆《襄垣县志》,卷二《建置》。
    [1]《重修城隍庙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0页。
    [2]万历《怀仁县志》,卷上《城隍庙》。
    [3]乾隆《高平县志》,卷二十《艺文》。
    [4]道光《太原县志》,卷三《艺文》。
    [5]民国《洪洞县志》,卷八《建置志·坛庙》。
    [6]光绪《长治县志》,卷三《祠祀志》。
    [7][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三《建设》,来新夏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1]本图片引自www.17u.com/blog/article/104638html,不过在原文中误将献亭当作戏台,将戏台当作抱厦,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原文中的抱厦应为戏台。
    [2]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7页。
    [3]冯贤亮:《城隍、城隍神及其他》,《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5期。
    [4]民国《襄陵县志》,卷二十四《艺文》。
    [5]苏智良、姚霏:《庙、信仰与社区--从城隍信仰看近代上海城隍庙社区》,《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行龙:《近代山西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
    [1]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1页。
    [2]同治《榆次县志》,卷三《坛庙》。
    [3]《增修榆次县城隍显佑伯祠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2页。
    [4]同治《榆次县志》,卷十六《杂志》。
    [5]同治《榆次县志》,卷十五《兵事》。
    [6]《增修榆次县城隍显佑伯祠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2页。
    [7]同治《榆次县志》,卷三《坛庙》。
    [1]光绪《榆次县志》,卷四《纪事》。
    [2]光绪《榆次县志》,卷四《纪事》。
    [1]《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第1293页。
    [2]《周礼注疏》,卷十八,摘自[清]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757页。
    [3][清]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十《新修文昌祠记》。
    [4]《明史》,卷五十《礼四》,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308页。
    [1]事见《梓潼帝君化书》,卷一《宁亲第七》,摘自《道藏》(3),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295页。
    [2]《文昌帝君垂训阴骘文》,摘自张正明:《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639页。
    [3]光绪《猗氏县志》,卷下《艺文》。
    [4][元]贾师泰:《玩斋集》,卷七《文昌祠记》。
    [5]延祜《四明志》,卷十八《释道考》。
    [6]延祜《四明志》,卷十八《释道考》。
    [7][元]冯福京、郭荐等:《昌国州图志》,卷七《叙祠》。
    [8]雍正《江西通志》,卷一百十一《寺观》。
    [9]《清河内传·元加封宝诏》,摘自《道藏》(3),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288页。
    [1][明]倪岳:《正祀典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43)。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本1983年版,第635页。
    [2]《明史》,卷五十《礼四》,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308页。
    [3]《清史稿》,卷八十四《礼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版,第2542页。
    [4]光绪《猗氏县志》,卷下《艺文》。
    [5]光绪《猗氏县志》,卷下《艺文》。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塑张仙神像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55页。
    [1]光绪《榆社县志》,卷九《艺文》。
    [2]光绪《平遥县志》,卷十一《艺文志下》。
    [3]光绪《榆社县志》,卷八《建置》。
    [4]乾隆《襄垣县志》,卷一《疆域山川》。
    [1][明]周瑛:《翠渠摘稿续编》,卷八。
    [2]张泽洪:《论道教的文昌帝君》,《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秋之卷。
    [3]乾隆《太谷县志》,卷四《祠祀》。
    [4]雍正《石娄县志》,卷八《艺文》。
    [5]乾隆《广灵县志》,《祠庙》。
    [6]乾隆《凤台县志》,卷一《学校》。
    [7]民国《马邑县志》,卷二《官师志》。
    [8]民国《太谷县志》,卷七《坛庙》。
    [1]民国《续修昔阳县志》,卷四《艺文》。
    [2]光绪《平遥县志》,卷十一《艺文志下》。
    [1]《重修文昌阁碑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9-480页。
    [2]在此,将文昌神混同于梓渣帝君,可见即使在地方官员、文人心中,也不可能完全将其区分,更何况普通民众?因此民众信仰的对象是否纯正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民众赋予神灵的内涵及其职责。从民间对文昌的信仰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民众信仰背后的反映出来的现象。
    [3]乾隆《广灵县志》,卷四《风土·乡俗》。
    [4]民国《重修和顺县志》,卷九《风俗志》。
    [5]光绪《交城县志》,卷六《赋役风俗》。
    [6]嘉庆《介休县志》,卷四《田赋风俗》。
    [1]雍正《朔州志》,卷三《疆域》。
    [2]康熙《夏县志》,卷一《地理》。
    [3]乾隆《乡宁县志》,卷十二《礼俗》。
    [4]同治《稷山县志》,卷七《学校》。
    [5]民国《续修昔阳县志》,卷四《艺文》。
    [6]雍正《朔州志》,卷四《建置》。
    [7]民国《太谷县志》,卷四《学校》。
    [8]嘉庆《长子县志》,卷五《政迹》。
    [9]乾隆《高平县志》,卷七《署廨》。
    [10]民国《芮城县志》,卷十《孝义传》。
    11 乾隆《襄垣县志》,卷二《建置》。
    [1]《重建文昌宫记》,摘自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9页。
    [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绪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第九章》,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清]王夫之:《明儒学案》,沈芝盈点校,卷25,“南中王门学案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88页。
    [2]参见刘晓东:《“三教合一”思潮与“三一教”--晚明士人学术社团宗教化转向的社会考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清]永珞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十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74页。
    [4]光绪《祁县志》,卷十二《艺文》。
    [1]康熙《黎城县志》,卷四《艺文》。
    [2]光绪《祁县志》,卷十二《艺文》。
    [3]刘晓东:《“三教合一”思潮与“三一教”--晚明士人学术社团宗教化转向的社会考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八《寺观一》。
    [1]民国《武乡县志》,卷三《营建考》。
    [2]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八《寺观一》。
    [3]光绪《续修隰州志》,卷二《祠祀》。
    [4]嘉庆《灵石县志》,卷十《庙宇》。
    [5]光绪《崞县志》,卷二《建置志》。
    [6]雍正《石娄县志》,卷二《寺观》。
    [7]万历《怀仁县志》,卷上。
    [8]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四《祠庙一》。
    [9]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八《寺观一》。
    [10]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八《寺观一》。
    11 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寺观二》。
    12 《重修三教庙大殿碑记》(照片),光绪十二年,现存于潞城市东邑乡成家川村三教堂。
    [1]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54页。
    [1]嘉庆《介休县志》,卷三《坛庙》。
    [1]乾隆《孝义县志》,《学校典礼卷》。
    [1]杜正贞:《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1.《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
    2.《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
    3.《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版。
    4.《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
    5.《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版。
    6.《大元通制条格》,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7年版。
    8.[宋]宋敏求、曾巩等编:《李太白文集》,巴蜀书社1985年版。
    9.[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
    10.[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
    11.[明]徐复祚:《花当阁丛谈》,借月山房汇钞第十五集。
    12.[明]张瀚:《松窗梦语》,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年版。
    13.[清]康基田:《晋乘搜略》,嘉庆十六年刻本。
    14.[清]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版。
    15.[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版。
    16.[清]张应昌编:《清诗铎》,中华书局1960年版。
    17.[清]牟庭:《同文尚书》,齐鲁书社1981年版。
    18.[清]叶梦珠:《阅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9.[清]赵翼:《簷曝杂记》,李解民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20.[清]李渔:《闲情偶寄》,单锦珩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1.[清]傅山:《霜红龛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2.[清]徐昆:《柳崖外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成化)李侃修 胡谧纂:《山西通志》,成化十一年刻本。
    2.(万历)李维祯纂修:《山西通志》,崇祯二年刻本。
    3.(康熙)穆尔赛等修 刘梅、温敞纂:《山西通志》,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4.(雍正)觉罗石麟修 储大文纂:《山西通志》,雍正十二年刻本。
    5.(光绪)曾国荃、张煦等修 王轩、杨笃等纂:《山西通志》,光绪十八年刻本。
    6.(光绪)王轩等纂修:《山西通志》(共22册),单仁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7.(乾隆)费淳、沈树声纂修:《太原府志》,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8.(道光)李培谦、华典修、阎士骧、郑起昌纂:《阳曲县志》,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9.(雍正)龚新、沈继贤修 高若岐等纂:《重修太原县志》,雍正九年刻本。
    10.(道光)员佩兰修 杨国泰纂:《太原县志》,道光六年刻本。
    11.(康熙)王嘉谟纂修:《徐沟县志》,康熙五十一年刻本。
    12.(光绪)王勲祥修 秦宪纂:《补修徐沟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13.(光绪)王勲祥修 王效尊纂:《清源乡土志》,光绪八年刻本。
    14.(正德)张钦纂修:《大同府志》,正德十年刻本。
    15.(乾隆)吴辅宏修 王飞藻纂:《大同府志》,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16.(道光)黎中辅纂修:《大同县志》,道光十年刻本。
    17.(乾隆)胡元朗纂修:《天镇县志》,乾隆四年刻本。
    18.(光绪)洪汝霖、鲁彦光修 杨笃纂:《天镇县志》,光绪十六年刻本。
    19.(康熙)宋起凤:《灵邱县志》,康熙二十三年刻本。
    20.(光绪)雷棣荣、严润林修陆泰元纂:《灵邱县补志》,光绪七年刻本。
    21.(万历)杨守介纂修:《怀仁县志》,万历二十九年刻本。
    22.(光绪)李长华修、姜利仁纂 汪大浣续修 马蕃续纂:《怀仁县志》,光绪九年刻本。
    23.(崇祯)刘以守纂修:《山阴县志》,崇祯二年刻本。
    24.(雍正)房裔兰修 苏之芬纂:《阳高县志》,雍正七年刻本。
    25.(乾隆)郭磊等纂修:《广灵县志》,乾隆十九年刻本。
    26.(光绪)杨亦铭等纂修:《广灵县补志》,光绪七年刻本。
    27.(顺治)张荣德纂修:《浑源州志》,顺治十八年刻本。
    28.(乾隆)桂敬顺纂修:《浑源州志》,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29.(光绪)贺澎恩修 程续等纂:《浑源州续志》,光绪七年刻本。
    30.(雍正)萧纲修 高师孔纂:《应州志》,雍正四年刻本。
    31.(乾隆)吴炳纂修:《应州续志》,乾隆三十四年刻本。
    32.(光绪)汤学治纂修:《应州再续志》,光绪八年刻本。
    33.(雍正)刘士铭修 王(?)纂:《朔平府志》,雍正十一年刻本。
    34.(雍正)汪嗣圣修 王露纂:《朔州志》,雍正十三年刻本。
    35.(康熙)秦扩修 霍燝纂:《马邑县志》,康熙四十四年刻本。
    36.(民国)陈廷章修 霍殿鳌纂:《马邑县志》,民国七年铅印本。
    37.(嘉庆)袁大选修 李翼圣纂:《左云县志》,嘉庆八年抄本。
    38.(光绪)李翼圣原本 余卜颐增修 兰炳章增纂:《左云县志》,民国间石印本。
    39.(乾隆)魏元枢、周景桂纂修:《宁武府志》,乾隆十五年刻本。
    40.(咸丰)常文遴、阿克达春纂修:《续宁武府志》,咸丰七年刻本。
    41.(万历)杨维岳纂修:《忻州志》,万历三十六年刻本。
    42.(乾隆)周人龙原本 窦谷邃增订:《忻州志》,乾隆十二年刻本。
    43.(光绪)方戊昌修 方渊如纂:《忻州志》,光绪六年刻本。
    44.(雍正)王时炯原本 王会隆续纂修:《定襄县志》,雍正五年增补本。
    45.(光绪)郑继修等修,邢澍田纂:《定襄县补志》,光绪六年刻本。
    46.(康熙)黄图昌纂修:《静乐县志》,康熙三十九年刻本。
    47.(雍正)梅廷谟修 俎夏鼎纂:《续静乐县志》,雍正八年刻本。
    48.(同治)张朝玮纂修:《静乐县续志》,同治五年刻本。
    49.(光绪)俞廉三修 杨笃纂:《代州志》,光绪八年刻本。
    50.(康熙)周三进纂修:《五台县志》,康熙二十六年刻本。
    51.(乾隆)王秉韬纂修:《五台县志》,乾隆四十五年刻本。
    52.(光绪)徐继畲纂修 孙汝明等续修 杨笃续纂:《五台新志》,光绪九年续修刻本。
    53.(乾隆)邵丰鍭、顾弼修 贾瀛纂:《崞县志》,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54.(光绪)赵冠卿、龙朝言修 潘肯堂等纂:《续修崞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55.(道光)吴其均纂修:《繁峙县志》,道光十六年刻本。
    56.(光绪)何才介修 杨笃纂:《繁峙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57.(康熙)王克昌修 殷梦高纂:《保德州志》,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58.(乾隆)王克昌原本 王秉韬续纂修:《保德州志》,乾隆五十五年增刻本。
    59.(光绪)吴大猷编:《保德州乡土志》,民国五年石印本。
    60.(道光)曹春晓纂修:《河曲志》,道光十年刻本。
    61.(同治)金福增修 张兆魁、金钟彦纂:《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62.(光绪)崔长清等修 谷如墉纂:《神池县志》,光绪六年修,民国抄本。
    63.(光绪)吴光熊修 史文炳纂:《岢岚州志》,光绪十年刻本。
    64.(乾隆)秦雄褒纂修:《五寨县志》,乾隆十八年刻本。
    65.(康熙)刘星修 王介石纂:《榆次县续志》,康熙二十三年刻本。
    66.(同治)俞世铨、陶良骏修 王平格、乇序宾纂:《榆次县志》,同治二年刻本。
    67.(光绪)吴师祁、张承熊修 黄汝梅、王傲纂:《榆次县续志》,光绪十一年刻本。
    68.(乾隆)李榕纂修:《乐平县志》,乾隆十八年刻本。
    69.(民国)皇甫振清修 李光宇纂:《昔阳县志》,民国四年石印本。
    70.(光绪)徐三俊原本 陈栋续纂修:《辽州志》,光绪十六年增修补刻。
    71.(乾隆)黄玉衡修 贾讱纂:《重修和顺县志》,乾隆三十三年刻本。
    72.(光绪)陈守中纂修:《和顺县志》,光绪十一年刻本。
    73.(民国)张夔典修 王玉汝纂:《重修和顺县志》,民国三年石印本。
    74.(乾隆)费映奎修 孟涛纂:《榆社县志》,乾隆八年刻本。
    75.(光绪)王家坊修 葛士达纂:《榆社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76.(乾隆)郭晋修 管粤秀纂:《太谷县志》,乾隆六十年刻本。
    77.(光绪)恩浚、赵冠卿修王效尊等纂:《太谷县志》,光绪十二年刻本。
    78.(民国)安恭已等修 胡万凝纂:《太谷县志》,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79.(康熙)王绶修 康乃心纂:《重修平遥县志》,康熙四十五年刻本。
    80.(光绪)恩端修 王达材、王舒萼纂:《平遥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81.(嘉庆)王志瀜修 黄宪臣纂:《灵石县志》,嘉庆二十二年刻本。
    82.(民国)李凯朋修 耿步蟾纂:《灵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83.(乾隆)金明源修 窦忻、张佩芳纂:《平定州志》,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84.(光绪)赖昌期、张彬等纂修:《平定州志》,光绪八年刻本。
    85.(乾隆)胡予翼、马廷俊修 吴森纂:《盂县志》,乾隆四十九年刻本。
    86.(光绪)张岚奇、刘鸿逵等修 武缵绪、刘懋功等纂:《盂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87.(光绪)马家鼎、白昶修 张嘉言、祁世长纂:《寿阳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88.(乾隆)陈时纂修:《祁县志》,乾隆四十五年刻本。
    89.(光绪)刘发岏修 李芬纂:《祁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90.(乾隆)王谋文纂修:《介休县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91.(嘉庆)徐品山、陆元鏸修 熊兆占等纂:《介休县志》,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92.(光绪)卢寿昌修 李敦愚纂:《介休志》,光绪六年稿本。
    93.(康熙)谢汝霖纂修:《永宁州志》,康熙四十一年刻本。
    94.(光绪)姚启瑞修 方渊如纂:《永宁州志》,光绪七年刻本。
    95.(乾隆)程云原本 蓝山增修:《兴县志》,乾隆二十八年增刻本。
    96.(光绪)张启蕴修 孙福昌、温亮珠纂:《兴县续志》,光绪六年刻本。
    97.(雍正)沈继贤修 常大昇纂:《岚县志》,雍正八年刻本。
    98.(康熙)洪璟纂修:《交城县志》,康熙四十八年刻本。
    99.(光绪)夏肇庸修 许惺南纂:《交城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100.(康熙)傅星修 郑立功纂:《文水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101.(光绪)范启堃、王炜修 阴步霞纂:《文水县志》,光绪九年刻本。
    102.(乾隆)孙和相修 戴震纂:《汾州府志》,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103.(乾隆)李文起修 戴震纂:《汾阳县志》,乾隆三十七年刻本。
    104.(光绪)方家驹、庆文修 王文员纂:《汾阳县志》,光绪十年刻本。
    105.(乾隆)邓必安修 邓常纂:《孝义县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106.(光绪)孔广熙修 何之煌纂:《孝义县续志》,光绪六年刻本。
    107.(雍正)袁学谟修 秦燮等纂:《石楼县志》,雍正十年刻本。
    108.(康熙)吕履恒等纂修:《宁乡县志》,康熙四十一年刻本。
    109.(民国)胡宗虞修 吴命新等纂:《临县志》,民国六年铅印本。
    110.(弘治)马暾纂辑:《潞州志》,长治市旧志整理委员会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版。
    111.(乾隆)张淑渠、姚学瑛等修 姚学甲等纂:《潞安府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112.(清)靳荣藩纂:《潞郡旧闻》,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113.(乾隆)吴九龄修 蔡履豫纂:《长治县志》,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114.(光绪)李桢、马鉴修 杨笃纂:《长治县志》,光绪二十年刻本。
    115.(乾隆)李廷芳修 徐珏、陈于廷纂:《重修襄垣县志》,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116.(光绪)李汝霖纂修:《襄垣县续志》,光绪六年刻本。
    117.(康熙)程大夏修 李御、李吉纂:《黎城县志》,康熙二十一年刻本。1
    18.(光绪)郑灏等修 杨恩树纂:《黎城县志》,光绪九年刻本。
    119.(道光)茹金、申瑶等纂修:《壶关县志》,道光十四年刻本。
    120.(光绪)胡燕昌修 杨笃纂:《壶关县续志》,光绪七年刻本。
    121.(雍正)朱樟修 田嘉谷纂:《泽州府志》,雍正十三年刻本。
    122.(乾隆)傅德宜修 戴纯纂:《高平县志》,乾隆三十九年刻本。
    123.(光绪)陈学富、庆钟修 李廷一纂:《续高平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124.(乾隆)林荔修 姚学甲纂:《凤台县志》,乾隆四十九年刻本。
    125.(光绪)张贻琯修 郭维恒等纂:《凤台县续志》,光绪八年刻本。
    126.(同治)赖昌期修 谭法、卢廷棻纂:《阳城县志》,同治十三年刻本。
    127.(康熙)郭守邦修 霍燝纂 徐颺廷增修 徐介增纂:《长子县志》,康熙四十四年增修刻本。
    128.(嘉庆)刘樾修 樊兑纂:《长子县志》,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129.(光绪)豫谦修 杨笃纂:《长子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130.(乾隆)叶士宽原本 姚学瑛续修 姚学甲续纂:《沁州志》,乾隆三十六年增刻本。
    131.(康熙)高鉷修 宋苍霖等纂:《武乡县志》,康熙三十一年刻本。
    132.(乾隆)白鹤修 史传远纂:《武乡县志》,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133.(光绪)吴匡修 钮增垚纂:《武乡县续志》,光绪五年刻本。
    134.(光绪)崔晓然、卢策、程达天续修:《潞城县志》,光绪十年刻本。
    135.(民国)段学先等纂修:《平顺县志》,民国抄本。
    136.(光绪)徐炢修 梁寅纂:《陵川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137.(康熙)赵凤诏纂修:《沁水县志》,康熙三十六年刻本。
    138.(光绪)秦丙煃修 李畴纂:《沁水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139.(康熙)屠直纂修:《屯留县志》,康熙四十八年刻本。
    140.(光绪)刘钟嶙、何金声修 杨笃、任来朴纂:《屯留县志》,光绪十一年刻本。
    141.(康熙)刘棨修 孔尚任纂:《平阳府志》,康熙四十七年刻本。
    142.(雍正)徐三俊修 陈献可纂:《临汾县志》,雍正八年刻本。
    143.(康熙)蒋鸣龙修 傅南宫纂:《汾西县志》,康熙十三年刻本。
    144.(嘉靖)鄢桂枝修 杨汝江纂:《翼城县志》,嘉靖二十七年刻本。
    145.(乾隆)李居颐纂修:《翼城县志》,乾隆二年刻本。
    146.(光绪)王耀章、龚履坦纂修:《翼城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147.(嘉靖)刘鲁生修 李廷宾纂:《曲沃县志》,嘉靖三十年刻本。
    148.(乾隆)张坊修 胡元琢、徐储纂:《新修曲沃县志》,乾隆二十三年刻本。
    149.(光绪)张鸿逵、茅丕熙修韩子泰纂:《续修曲沃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150.(光绪)吴葵之修 裴国苞纂:《吉州全志》,光绪五年刻本。
    151.(康熙)钱以垲纂修:《隰州志》,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152.(康熙)王士仪纂修:《永和县志》,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153.(道光)杜棠修 郭屏纂:《大宁县志》,道光二十四年刻本。
    154.(乾隆)巫慧修 王居正纂:《蒲县志》,乾隆十八年刻本。
    155.(光绪)托克托欢修 曹和钧、罗良桂纂:《蒲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156.(雍正)余世堂修 蔡行仁纂:《洪洞县志》,雍正八年刻本。
    157.(民国)孙奂仑、贺椿寿修韩垌纂:《洪洞县志》,民国五年铅印本。
    158.(乾隆)李升阶纂修:《赵城县志》,乾隆二十五年刻本。
    159.(道光)杨延亮纂修:《赵城县志》,道光七年刻本。
    160.(道光)崔允昭修 李培谦纂:《直隶霍州志》,道光六年刻本。
    161.(光绪)杨立旭修 白天章纂:《续刻直隶霍州志》,光绪六年刻本。
    162.(嘉靖)许安纂修:《浮山县志》,嘉靖三十七年重修本。
    163.(同治)庆钟纂修:《浮山县志》,同治十三年刻本。
    164.(光绪)鹿学典等修 武克明等纂:《浮山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165.(道光)李炳彦修 梁棱鸾纂:《太平县志》,道光五年刻本。
    166.(光绪)劳文庆、朱光绶修 娄道南纂:《太平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167.(光绪)钱墉修 郝登云纂:《襄陵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168.(乾隆)葛清等纂修:《乡宁县志》,乾隆四十九年刻本。
    169.(光绪)冯安澜修 崔钟淦纂:《续修乡宁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170.(康熙)陈士性修 马淑援纂:《解州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171.(乾隆)言如泗修 吕濫等纂:《解州全志》,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172.(民国)徐嘉清修 曲乃锐纂:《解县志》,民国九年石印本。
    173.(乾隆)言如泗修 吕濫、郑必阳纂:《解州安邑县志》,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174.(民国)赵祖抃、周毓碹修 景定成纂:《安邑县志》,民国二十三年稿本。
    175.(乾隆)言如泗修熊名相、吕濫等纂:《解州安邑县运城志》,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176.(乾隆)张成德修 李友洙、张我观纂:《直隶绛州志》,乾隆三十年刻本。
    177.(光绪)李焕扬修 张于铸纂:《直隶绛州志》,光绪五年刻本。
    178.(民国)徐昭俭修 杨兆泰纂:《新绛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179.(乾隆)李遵唐纂修:《闻喜县志》,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180.(光绪)陈作哲修 杨深秀纂:《闻喜县志补》,光绪六年刻本。
    181.(民国)余宝滋修 杨韍田纂:《闻喜县志》,民国七年石印本。
    182.(光绪)薛元剑修 张于铸纂:《垣曲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183.(顺治)赵士弘修 陈所性纂:《绛县志》,顺治十六年刻本。
    184.(光绪)胡延纂修:《绛县志》,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185.(嘉庆)沈千鉴修 王政、牛述贤纂:《河津县志》,嘉庆二十年刻本。
    186.(光绪)茅丕熙、杨汉章修 程象濂、韩秉钧纂:《河津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187.(同治)沈凤翔修 邓嘉绅等纂:《稷山县志》,同治四年刻本。
    188.(光绪)马家鼎纂修:《续修稷山县志》,光绪十一年刻本。
    189.(乾隆)言如泗修 莫溥等纂:《解州芮城县志》,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190.(民国)牛照藻修 萧光汉纂:《芮城县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191.(康熙)蒋起龙纂修:《夏县志》,康熙四十七年刻本。
    192.(光绪)黄缙荣、万启钧修 张承熊纂:《夏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193.(乾隆)言如泗、韩夔典修 杜若拙、荆如棠纂:《解州平陆县志》,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194.(光绪)刘鸿逵修 沈承恩纂:《平陆县续志》,光绪六年刻本。
    195.(乾隆)周景桂等纂修:《蒲州府志》,乾隆十九年刻本。
    196.(光绪)李荣和、刘钟麟修 张元懋纂:《永济县志》,光绪十二年刻本。
    197.(光绪)崔铸善修 陈鼎隆、全谋慥纂:《虞乡县志》,光绪十二年刻本。
    198.(民国)徐贯之、周振声修 李无逸等纂:《虞乡县新志》,民国九年石印本。
    199.(乾隆)毕宿焘修 张史笔纂:《万泉县志》乾隆二十三年刻本。
    200.(民国)何燊、程瑶阶修 冯文瑞、王景命纂:《万泉县志》,民国七年石印本。
    201.(嘉靖)康镕修 宋纲纂:《荣河县志》,嘉靖十七年本。
    202.(乾隆)杨令琢纂修:《荣河县志》,乾隆三十四年刻本。
    203.(民国)张柳星、范茂松修 郭廷瑞纂:《荣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204.(康熙)齐以治修 王恭先纂:《临晋县志》,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205.(乾隆)王正茂纂修:《临晋县志》,乾隆三十八年刻本。
    206.(民国)俞家骥、许鉴观修 赵意空、于廷梁纂:《临晋县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207.(康熙)陈一魁修 卫既齐纂:《猗氏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208.(同治)周之桢修 崔曾颐纂:《续猗氏县志》,同治六年刻本。
    209.(光绪)徐浩修 潘梦龙纂:《续猗氏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210.刘文炳:《徐沟县志》,乔志强、夏桂芳、萧利平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11.《太原市南郊区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212.《古交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13.《清徐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14.《阳曲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15.《太原市北城区志》,中华书局2002年版。
    216.《孟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
    217.《阳泉市郊区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218.《阳泉市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19.《平定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20.《广灵县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1.《阳高县志》,甲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版。
    222.《天镇县志》,山西教百出版社1997年版。
    223.《浑源县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224.《娄烦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225.《右玉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226.《左云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227.《大同市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228.《大同市南郊区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
    229.《五台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30.《宁武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31.《保德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32.《怀仁县志》,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233.《平鲁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4.《应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5.《五寨县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236.《定襄县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
    237.《偏关县志》,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238.《繁峙县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
    239.《忻州地区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40.《河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41.《原平县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242.《忻县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243.《神池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244.《岢岚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45.《朔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46.《山阴县志》,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版。
    247.《静乐县志》,红旗出版社2000年版。
    248.《吕梁地区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49.《岚县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250.《孝义县志》,海潮出版社1992年版。
    251.《方山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52.《兴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53.《临县志》,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
    254.《石楼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55.《文水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
    56.《交城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57.《柳林县志》,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
    258.《中阳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59.《孝义县志》(续),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60.《离石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1.《交口县志》,中华书局2002年版。
    262.《寿阳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63.《灵石县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64.《利顺县志》,海潮出版社1993年版。
    265.《晋中地区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6.《太谷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7.《介休市志》,海潮出版社1996年版。
    268.《榆次市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
    269.《左权县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70.《榆社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71.《平遥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272.《昔阳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273.《祁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274.《河津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75.《永济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6.《安邑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7.《蒲县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278.《平陆县志》,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版。
    279.《垣曲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0.《临猗县志》,海潮出版社1993年版。
    281.《闻喜县志》,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
    282.《运城市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283.《芮城县志》,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284.《稷山县志》,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285.《万荣县志》,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
    286.《绛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87.《新绛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88.《夏县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89.《运城地区志》,海潮出版社1999年版。
    290.《垣曲县志(1991-2000)》,中华书局2001年版。
    291.《大宁县志》,海潮出版社1990年版。
    292.《襄汾县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93.《曲沃县志》,海潮出版社1991年版。
    294.《乡宁县志》,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295.《汾西县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
    296.《安泽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97.《翼城县志》,海潮出版社1997年版。
    298.《古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99.《临汾市志》,海潮出版社2002年版。
    300.《浮山县志》,中华书局2002年版。
    301.《洪洞县志》,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302.《武乡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03.《沁水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04.《高平县志》,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版。
    305.《阳城县志》,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
    306.《黎城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
    307.《屯留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08.《沁源县志》,海潮出版社1996年版。
    309.《长子县志》,海潮出版社1998年版。
    310.《襄垣县志》,海潮出版社1998年版。
    311.《陵川县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312.《晋城县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13.《壶关县志》,海潮出版社1999年版。
    314.《沁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315.《长治市城区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16.《潞城市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317.《长治郊区志》,中华书局2002年版。
    318.《长治县志》,中华书局2003年版。
    1.晋城市地方志丛书编委会编著:《晋城金石志》,海朝出版社1995年版。
    2.冯俊杰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
    3.政协陵川县委员会编:《陵川历代碑文选》(内部资料),2002年版。
    4.张学会主编:《河东水利石刻》,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王福才:《山西师范大学戏曲博物馆藏拓本目录》,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常福江主编:《长治金石萃编》,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
    8.张正明、科大卫、王勇红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续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9.《紫云山新建灵贶庙记》,宋宣和四年,现存于长子县紫云山灵贶庙。
    10.《成汤庙碑》(拓片),金天德三年,现存于长子县丹朱镇上方村成汤庙。
    11.《潞州长子县重修圣王庙记》(拓片),正隆二年,现存于长子县丹朱镇上方村汤王庙。
    12.《绛州翼城县武池等六村取水记》(照片),大定口口,现存于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乔泽庙。
    13.《重修真泽二仙庙碑》(拓片),大定五年,现存于壶关县树掌镇神郊村真泽宫。
    14.《重修真泽庙记》(拓片),大定二十七年,现存于陵川县城西西溪村真泽宫。
    15.《陵川县感应二仙碑记》(拓片),洪武二年,现存于陵川县城西西溪村真泽宫。
    16.《重修台头庙记》(照片),成化四年,现存于河津市城区街办台头庙。
    [1]原文为“元”,据光绪《长子县志》,卷七“金石志”改为“二”。
    [2]碑文中的时间格式各异,如五年、伍年,本文改为统一用法,以下碑刻按时间顺序排列。
    17.《重修敕赐护国灵贶王庙碑记》(拓片),嘉靖三年,现存于壶关县黄家川乡南阳护村三嵕庙。
    18.《重修昭泽王庙记》(拓片),嘉靖三十一年,现存于长治市城区捉马村昭泽王庙。
    19.《重修东岳庙记》(拓片),万历二年,现存于壶关县集店镇集店村东岳庙。
    20.《重修三嵕庙记》(拓片),万历五年,现存于长子县丹朱镇北高庙。
    21.《武池村敕封乔泽庙创建献殿碑记》(照片),万历三十六年,现存于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乔泽庙。
    22.《重修炎帝神农庙碑记》(照片),顺治十八年,现存于长子县丹朱镇北高庙。
    23.无名碣(照片),康熙十年,现存于闻喜县桐城镇曹家庄村。
    24.《成家川为迁修观音堂记》(照片),康熙二十五年,现存于潞城市成家川办事处成家川村观音堂。
    25.《重修东岳庙正殿碑》(照片),康熙三十二年,现存于芮城县学张乡东桥头村。
    26.《康熙三十三年孟冬朔日重修关帝庙碑》(照片),康熙三十三年,现存于芮城县东垆乡东吕村关帝庙。
    27.《重修济渎神殿碑》(照片),康熙四十年,现存于陵川县六泉乡东双脑村。
    28.《增修龙王庙碑记》(照片),雍正十二年,现存于芮城县学张乡东桥头村。
    29.《创建戏台旖钱姓名列后》(照片)。乾隆三年,现存于襄垣县北底乡南娥村三教堂。
    30.《奉谕碑记》(照片),乾隆四年,现存于芮城县学张乡东桥头村。
    31.《重修舞楼碑记》(照片),乾隆十一年,现存于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乔泽庙。
    32.《贾寨村关帝庙》(照片),乾隆十二年,现存于阳城县芹池镇贾寨村。
    33.《酹愿工竣碑记》(照片),乾隆二十年,现存于襄垣县古韩镇仓上村三教堂。
    34.《重修正殿》(拓片),乾隆二十一年,现存于阳城县芹池镇伯附村大庙。
    35.《重修广仁王庙乐楼记》(照片),乾隆二十三年,现存于芮城县古魏镇龙泉村五龙庙。
    36.《尝闻》(照片),乾隆三十二年,现存于潞城市店上镇石窟村三教庙。
    37.《自古及今》(照片),乾隆三十二年,现存于潞城市店上镇石窟村三教庙。
    38.《重修崇安寺禁约序》(照片),乾隆三十四年,现存于陵川县崇文镇北关村。
    39.《重修三教堂碑记序》(拓片),乾隆四十年,现存于泽州县李寨乡椒村三教堂。
    40.《重修人祖殿》(照片),乾隆四十三年,现存于阳城县芹池镇伯附村大庙。
    41.《集店村东岳庙重修两廊佾楼角门碑记》(拓片),乾隆四十七年,现存于壶关县集店镇集.店村东岳庙。
    42.《创修乐楼西廊玉帝庙南街施财碑记》(照片),乾隆五十四年,现存于闻喜县东镇镇仓底 村。
    43.《重修关帝庙广生祠三曹殿十王殿梳妆楼十师殿戏楼东西厨房口马房记》(拓片),乾隆五十五年,现存于平顺县北社镇东河村九天圣母庙。
    44.《重修真泽宫碑记》(拓片),嘉庆五年,现存于壶关县树掌镇神郊村真泽宫。
    45.《重修真泽宫碑记》(照片),嘉庆五年,现存于陵川县崇文镇岭常村。
    46.《重修二仙真人庙碑记》(拓片),嘉庆八年,现存于壶关县辛村乡东旺庄真泽行祠。
    47.《重修碑记》(照片),嘉庆十三年,现存于陵川县潞城镇上郊村。
    48.《重修广仁王庙乐楼记》(照片),嘉庆十七年,现存于芮城县古魏镇龙泉村五龙庙。
    49.《唐王圣帝庙重修碑记》(拓片),嘉庆十九年,现存于长子县南陈乡团城村唐王圣帝庙。
    50.《关圣帝君庙增修碑记》(拓片),嘉庆二十四年,现存于潞城市黄牛蹄乡上黄村关帝庙。
    51.《创建戏楼碑记》(照片),嘉庆二十四年,现存于闻喜县侯村乡下峪口村。
    52.《重修高襟济渎殿、补修三仙殿碑记》(照片),嘉庆二十五年,现存于陵川县潞城镇东掌村。
    53.《重修玉帝庙诸神祠碑记》(照片),道光二年,现存于陵川县附城镇夏壁村。
    54.《道光叁年添砌舞楼东西贰门记》(照片),道光三年,现存于翼城县南粱镇武池村乔泽庙。
    55.《成家川重修观音堂碑记》(照片),道光六年,现存于潞城市成家川办事处成家川村。
    56.《重修大庙左右殿戏楼角楼碑文》(拓片),道光六年,现存于壶关县辛村乡东旺庄真泽行祠。
    57.《重修结义庙碑记》(照片),道光十年,现存于芮城县学张乡东桥头村。
    58.《重修结义庙碑记》(照片),道光十年,现存于永济市城东街道侯孟村庙内。
    59.《通修台头后土庙碑记》(照片),道光十年,现存于河津市城区街办台头庙。
    60.《重修三教堂碑记》(拓片),道光十二年,现存于泽州县李寨乡椒村三教堂。
    61.《重修三官庙西廊记》(照片),道光二十五年,现存于稷山县西社镇三界庄三官庙。
    62.《陵邑附城镇创修会馆记》(照片),咸丰三年,现存于陵川县附城镇附城村。
    63.《重修结义庙碑记》(照片),咸丰七年,现存于临猗县耽子镇后土营村。
    64.《重修舞楼碑记》(照片),同治五年,现存于高平市马村镇康营村关帝庙。
    65.《重修康惠昭泽王庙碑记》(拓片),同治十一年,现存于长治市城区捉马村昭泽王庙。
    66.《重修玉皇庙碑记》(照片),同治十三年,现存于陵川县潞城镇石掌村。
    67.《重修三教庙大殿碑记》(照片),光绪十二年,现存于潞城市成家川办事处成家川村三教堂。
    68.《重修碑记》(拓片),光绪十三年,现存于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老君庙。
    69 《重修福兴寺三仙庙高襟济渎五瘟神殿碑记》(照片),光绪十四年,现存于陵川县潞城镇东掌村。
    70.《自古立庙》(照片),光绪十七年,现存于潞城市店上镇石窟村三教庙。
    71.无名碑(照片),光绪二十一年,现存于闻喜县东镇镇仓底村。
    72.《程家庄重修三圣庙并改建戏楼碑序》(照片),光绪二十九年,现存于闻喜县桐城镇程家庄村。
    73.《重修拜殿舞楼碑记》(拓片),中华民国元年,现存于泽州县李寨乡椒村三教堂。
    74.《重修戏楼并东西看楼碑记》(照片),中华民国二年,现存于长子县石哲镇石家庄村玉皇庙。
    75.《拜亭赋》(照片),无时间,现存于阳城县润城镇中庄大庙。
    76.《献殿碑记》(照片),无时间,现存于闻喜县侯村乡下峪口村。
    77.《潞城县宋村里洪岭村新建三教庙碑记》(照片),无时间,现存于潞城市店上镇洪岭村三教庙。
    78.《重修乐楼记》(照片),不清,现存于永济市卿头镇董村。
    1.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共九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白清才主编:《山西寺庙大全》,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3.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5.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周贻白:《中国剧场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3.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4.刘念兹:《戏曲文物丛考》,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5.戴平:《戏剧--综合的美学工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7.周育德:《中国戏曲与中国宗教》,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8.《中国戏曲志·湖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9.《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10.《中国戏曲志·陕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11.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上海书店1991年版。
    12.傅仁杰、行乐贤主编:《河东戏曲文物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13.《中国戏曲志·河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14.[日]矶部彰:《中国地方剧初探》,多贺出版株式会社1992年版。
    15.周华斌:《京都古戏楼》,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16.《中国戏曲志·吉林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3年版。
    17.《中国戏曲志·河北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3年版。
    18.《中国戏曲志·吉林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3年版。
    19.《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3年版。
    20.《中国戏曲志·湖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21.《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4年版。
    22.《中国戏曲志·黑龙江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4年版。
    23.《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5年版。
    24.《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5年版。
    25.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26.廖奔:《中国戏剧图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7.高琦华:《中国戏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8.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9.《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8年版。
    30.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书店1998年版。
    31.冯俊杰主编:《太行神庙及赛社演剧研究》,台湾“民俗曲艺丛书”,2000年。
    32.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33.冯俊杰:《戏剧与考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34.张林雨:《山西戏剧图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版。
    36.路应昆:《戏曲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7.周华斌主编:《中国戏剧史论考》,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8.周华斌:《中国戏剧史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9.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廖奔:《戏曲文物发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冯骥才主编:《古风:老戏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42.邦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3.乔忠延:《山西古戏台:豪华落尽见真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4.刘徐州:《趣谈中国古代戏楼》,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5.叶长海、张福海:《中国戏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6.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47.薛林平、王季卿:《山西传统戏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48.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
    49.陈季同:《中国人的戏剧》,李华川、凌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田汝康、金重远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美]艾·威尔逊等著:《论观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3.[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编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4.[法]勒高夫:《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5.蔡少卿主编:《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6.[美]伊格尔斯著:《历史研究国际手册》,陈海宏、刘文涛、李玉林、张定河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美]R.沃斯诺尔、J.D.亨特、A.伯格、E.库兹维尔:《文化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程树德:《论语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9.[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0.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刘建生、刘鹏生:《山西近代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12.张正明:《晋商兴衰史》,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3.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6.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7.王铭铭主编:《中国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20.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21.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汇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25.穆雯瑛:《晋商史料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黄鉴晖:《晋商经营之道》,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7.毛世屏、郭锷权主编:《天下晋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8.朱孝远:《史学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2年版。
    30.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1.[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2.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4.蒲慕洲:《迫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修订本),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
    35.[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36.李亦园:《宗教与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6年版。
    40.李秋香主编,陈志华撰文:《庙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41.[美]韦思谛:《中国大众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2.[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43.[美]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倪静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44.[英]约·罗伯茨编著:《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蒋重跃、刘林海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45.[美]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佚名译,黄兴涛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46.[美]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建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9.杜正贞:《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1.汪燕鸣:《浙江古戏演出与戏台》,《东南文化》1993年第6期。
    2.谢涌涛:《浙江戏曲舞台的衍变和建构探微》(上、下),《古建园林技术》1995年第1、2期。
    3.杜建华、丘慧:《四川戏曲演出演出场所变迁考略》,《戏曲艺术》1996年第3期。
    4.谭帆:《论宋代神庙剧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5.王其明:《中国传统“观演建筑”的发展嬗变》,《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6.高琦华:《戏台与戏曲艺术》,《戏文》1997年第2期。
    7.黄辉富:《赣剧与乐平古戏台》,《戏曲艺术》1997年第2期。
    8.尹文:《从古戏台楹联看传统戏曲的审美特征》,《艺术百家》1998年第2期。
    9.王今、杨馥英、王国政:《粤西古戏台的建筑特色》,《古建园林技术》1998年第4期。
    10.戴明桂:《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戏联趣谈》,《文史杂志》1999年第1期。
    11.俞建:《清宫大戏台与舞台技术》,《艺术科技》1999年第2期。
    12.谢涌涛:《戏场: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信息市场》,《艺术百家》1999年第2期。
    13.韦明铧:《扬州戏台考》,《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4.冯俊杰:《戏曲文物的兴起及主要成就》,《戏曲艺术》1999年第4期。
    15.郭璇:《两种空间模式的解读:从文化交流层面看中国戏台与欧洲剧场的演进与交融》,《华中建筑》2000年第3期。
    16.曹春平:《福建古代的戏台》,《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第3期。
    17.黄维若:《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农村戏台对音响效果的若干追求》,《戏剧杂志》2000年第4期。
    18.王东凤:《山西古戏台》,《今日山西》2001年第1期。
    19.罗德胤、秦佑国:《两个戏台的混响特性及分析》,《华中建筑》2001年第2期。
    20.冯俊杰:《略论明清时期的神庙山门舞楼》,《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
    21.彭兆棨:《婺剧古戏台略介》,《戏文》2002年第2期。
    22.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古建园林技术》2002年第3期。
    23.刘畅:《清代宫廷和苑囿中的室内戏台述略》,《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2期。
    24.高琦华:《戏台考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5.[韩]姜春爱:《韩国关庙与中国关庙戏台》,《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6.朱万曙:《明清两代徽州的演剧活动及其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关系》,收入朱万曙、卞利主编《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赵刚健:《古戏台联的哲理形态和哲理美》,《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8.英瑞:《山西古戏台》,《今日山西》2004年第2期。
    29.睢国强、刘忠伟:《说戏台》,《文物春秋》2004年第2期。
    30.过伟明:《绍兴大舜庙建筑空间艺术构图试析》,《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2期。
    31.王季卿:《析古戏台下设瓮助声之谜》,《应用声学》2004年第4期。
    32.肖灿、柳肃:《“线”的艺术:岳阳市庙前街广场仿古戏台设计》,《南方建筑》2004年第5期。
    33.徐雪凡:《浙江的戏曲碑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4.张健:《士人会馆:北京旧城会馆建筑文化内涵三题》,《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增刊。
    35.高军:《绍兴古戏台的文化建构》,《东文博物》2005年第1期。
    36.姚光钰:《浅析祁门古戏台:会源堂建筑布局》,《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4期。
    37.乔云飞:《山西高平市二郎庙戏台保护与修复对策初探》,《山西建筑》2005年第20期。
    38.史宏蕾、伊宝:《浅谈稷益庙的建筑格局与文化内涵》,《沧桑》2005年第6期。
    39.王荣法:《嵊州古戏台调查》,《东方博物》2006年第1期。
    40.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1.徐翠:《湖北现存古戏台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刘伟:《明代里甲制度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2.唐文基:《试论明代里甲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
    3.孙海泉:《清朝前期的里甲与保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5期。
    4.[日]滨岛敦俊:《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5.[日]滨岛敦俊:《明初城隍考》,《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6期。
    6.孙海泉:《清代保甲组织结构分析》,《河北学刊》1992年第1期。
    7.[日]滨岛敦俊:《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
    8.李映发:《清代州县下社会基层组织考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9.张研:《清代中后期中国基层社会组织的纵横依赖与相互联系》,《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
    10.王庆德:《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百年回顾》,《文史哲》2001年第1期。
    11.赵献梅:《明代毁“淫祠”现象浅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2.[韩]金钟博:《明清时代乡村组织与保甲制之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3.余清良:《中国乡里制度研究--读<中国乡里制度>》,《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
    14.徐茂明:《明清以来乡绅、绅士与士绅诸概念辨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5.修朋月、宁波:《清代社会乡绅势力对基层社会控制的加强》,《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16.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7.赵克生、于海涌:《明代淫祠之禁》,《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3期。
    18.朱鸿林:《二十世纪的明清乡约研究》,《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二卷第一期(2004年4月)。
    19.衷海燕:《士绅、乡绅与地方精英:关于精英研究群体的回顾》,《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0.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1.梁聪:《两宋时期民间祠祀的法律控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2.赵轶峰:《明初城隍祭祀--滨岛敦俊洪武“三年改制”论商榷》,《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
    23.罗冬阳:《从明代淫祠之禁看儒臣、皇权与民间社会》,《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
    24.秦富平:《明清乡约研究述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5.李天纲:《从“文化多样性”看民间宗教信仰的合法性》,《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6.段自成:《论清代北方乡约和保甲的关系》,《兰州学刊》2006年第3期。
    27.杨婉其:《明代里老制与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8.宋永志:《城隍神信仰与城隍庙研究:1101-1644)),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9.刘彦波:《清代基层社会控制中州县官与绅士之关系演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0.刘闽生:《福建古戏场与民间宗教信仰》,《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