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悬移质泥沙运动模拟方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根据泥沙运动基本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了平面二维非恒定、非均匀、全沙数学模型对重庆河段的水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形进行模拟。模型中,根据涡团模式,推求出新的紊动粘性系数计算公式:
    
    同时,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推导出河岸拓展方程。
    
    模型中还引入了张红武提出的悬移质挟沙力公式:
    
    和张俊华-张红武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对现有三峡库区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
    重庆河段正态模型试验资料和原型观测资料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沿程水位、断面流速分布和河床冲淤变化与原型资料符合较好。为今后研究河流水沙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Based on the up-to-date research results of sediment movement, the non-equilibrium ,non-homogeneity two 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for full sediment has been developed. and by which the water sediment movement and river bed changing of Chong Qing Section of Yangzi River were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eddy mass mode, a new formula was developed for calculating viscidity coefficient as follow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energy balance principles, we construct a river width expanding equation :
    
    Also introducing the formulae to calculating the carrying silt capacity of suspension sediment proposed by Hongwu Zhang
    
    and the formulae to calculating the rate of transportation of bed load given by Junhua ZHANG and Hongwu ZHANG
    
    Taking improvements to math model of area in frond of San Xia dam.
     The calculating results using the testing information from undistorted model of Hong Sing section and using prototype observation information indicate that the stream wise water table, section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channel sedimentation from the model coincide well with prototype size of that. Those will provide basic theory for study regulation of water and sediment movement.
引文
1 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情报室.国外水库泥沙问题[M].1974
    2 中国11届国际大坝会议宣读论文.中国水利事业的坝工建设[M].1973
    3 陕西省水科所.我省部分中小型水库淤积调查初步分析[M].1974
    4 陕西省水科所.陕西省百万立米以上水库淤积调查报告[R].1974
    5 山西省水利局办公室科技组.从镇子梁水库的改建试谈我省水库的设计和应用[M].山西水利科技.1975
    6 青铜峡水库站,青铜峡水电厂.青铜峡水库蓄清排浑的作用及冲淤初步分析[M].1974
    7 罗明林,马莲水库淤积与管理运用的关系[J].泥沙研究,1989,4:92~97
    8 朝伦巴根,刘廷玺.水资源管理[M].内蒙古农业大学,1988
    9 童中均,王玉成.丹江口水利枢纽运用后汉江航道的改善与效益[J].汉江丹江口水库水文泥沙试验文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1983,7:53~62
    10 盐锅峡水电厂等,盐锅峡水电站防止草沙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经验总结水库泥沙报告汇编[R],1972,22
    11 麦乔威,赵业安,潘贤娣.黄河下游河道泥沙问题[J].第一届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光华出版社,1980
    12 李保如.泥沙起动流速的计算方法[J],泥沙研究,19594(1)
    13 钱宁,完兆惠.泥沙运动力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4 辽宁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新市彰武县闹德海水库管理所.闹德海水库1970~1976年冲淤变化的初步分析[J],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4),黄河泥沙研究工作协调小组,1980:92~108
    15 红领巾水库管理所,内蒙古水利勘测设计院,红领巾水库水沙利用和减淤措施研究[J],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第一集上册),79~91
    16 王敏生,王三才,白荣隆等.龚嘴水库的应用和泥沙淤积[J].泥沙研究,1983,1:1-13
    17 张振秋,杜国翰.以礼河水槽子水库的空库冲刷[J].泥沙研究,1984,4:13-24
    18 曹叔尤,张新平.东峡水库的库容恢复[J].泥沙研究,1985,2:68-73
    19 黄德胜,平定河水库泥沙来源与防洪[J].泥沙研究.1985,3:94~96
    20 陈景梁,赵克玉.南秦水库排沙运用研究[J].泥沙研究,1987,1:1~9
    21 焦恩泽.巴家嘴水库泥沙的几个特殊问题[J].泥沙研究,1987,2:42~52
    22 山西翼城县小河口水库灌区,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水利系.小河口水库高含沙异重流滞洪排沙规律初步分析[R].“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3),黄河泥沙研究工作协调小组,西安:1976,138~148
    23 刘家峡水力发电厂,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院,黄河上中游水量调度委员会,刘家峡水库洮河异重流观测及排沙效果分析[R].“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4),黄河泥沙研究工作协
    
    
    调小组,兰州:1980:1~19
    24 张崇山,唐仲元,冯进嘉.红旗水库引水冲滩清淤试验的初步研究[J].泥沙研究,1992,3:103~109
    25 赵克玉,陈义琦,丁利民.二龙山水库排沙减淤技术的研究[J].泥沙研究,1995,2:57~63
    26 姜乃森,曹文洪,傅玲燕.潘家口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研究[J].泥沙研究,1997,3:8~18
    27 夏迈定,程永华,程建民.黑松林水库泥沙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J].泥沙研究,1997,4:7~13
    28 金宝,王立强,刘宇聪.大凌河白石水库淤积分析[J].泥沙研究,1999,5:48~55
    29 陈洪升,栖霞山.丘陵区水库泥沙淤积及其防洪措施初步探讨[J].泥沙研究,1985,1:90~95
    30 三门峡水库枢纽运用经验总结项目组编,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运用研究文集[R].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7
    31 张启舜,龙毓骞.三门峡水库泥沙问题的研究[R].1978
    32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编印,汉江丹江口水库水文泥沙试验文集[R].19827
    33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江丹江口水库泥沙研究论文集(4)[R].1989
    34 张瑞瑾等编,河流动力学[M].中国工业出版社.1961:290
    35 沙玉清,泥沙运动力学[M].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302
    36 钱宁,万兆惠.泥沙运动力学[M].科学出版社.1983:556
    37 张瑞瑾,谢鉴衡,王明甫等.河流泥沙动力学[M].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295
    38 窦国仁.泥沙运动理论[M].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1963
    39 候晖昌.河流动力学基本问题[M].水利出版社,1982:231
    40 韩其为,何明民.泥沙运动统计理论[M].科学出版社,1984:320
    41 张红武.河流力学选讲,黄科所讲义.1987
    42 张红武等.河流力学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43 段红东,何华松,朱华辰等.河流输沙力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44 钱宁主编.高含沙水流运动[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45 张浩,许梦燕.明渠高含沙水流挟沙能力试验研究报告[R].陕西水科所,1977
    46 曹如轩.高浓度水流挟沙力的分析研究[M].陕西水科所,1978:8~20
    47 方宗岱,胡光斗.巴家嘴水库实测高含沙量水流特性简介[J].泥沙研究,1984,1:73~75
    48 陈景梁.浑水水库排沙的初步研究[M].陕西水科所,19789:2~7
    49 陈景梁,付国岩,赵克玉.浑水水库排沙的数学模型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1988,1:77~86
    50 王兆印,张新玉..水库粘性淤积物泄空冲刷的模型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1989,2:62~68
    51 张红武,张清.黄河水流挟沙力的计算公式[M].人民黄河,1992(11)
    52 舒安平.水流挟沙力公式的验证与评述[M].人民黄河,1993(1)
    53 朱太顺,王严平.黄河水流挟沙力公式的评述[J].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海洋出版社,1997
    
    54 陈雪峰,陈立,李义天.高中低浓度挟沙力公式的对比分析[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5)
    55 王明甫.高含沙水流及泥石流[M].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56 张瑞瑾等.河流泥沙动力学[M].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57 田家湾水库水力吸泥装置试验组,山西省水力科学研究所.水力吸泥装置初步试验研究(之一)―泥浆管流特性的几个问题,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3),黄河泥沙研究工作协调小组,西安:1976:149~193
    58 陕西省水科所,泾阳县治峪河管理局.黑松林水库蓄清排沙所引洪淤灌初步试验[J].水库泥沙报告汇编,黄河泥沙研究协调小组选编,1972
    59 红领军水库管理所,内蒙古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红领巾水库水沙利用和减淤措施,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第一集(上集),黄河泥沙研究工作协调小组,1978郑州,79~91
    60 广灵县水利局.直峪水库冲淤保库效果显著[J],山西水利科技,1975,2
    61 山西水科所.从恒山水库经验谈谈对我省峡谷型水库泥沙问题的一些看法[J].山西水利科技,1975,2
    62 凌来文,郭志刚,李新虎等.恒山水库排沙计算方法研究[J].泥沙研究,1991,2:47~52
    63 彭润泽,刘善钧,王世江等.东方红电站1984冬季泄空冲刷分析[J].泥沙研究,1985,4:30~40
    64 关业祥,周宾,蔡克贤等.汾河水库低水位运行回水变动区冲刷资料分析[J].泥沙研究,1987,2:68~75
    65 张崇山,王孟楼.水库引水冲滩冲刷规律的研究[J].泥沙研究,1993,2:76~84
    66 焦恩泽.三门峡拦沙排细的分析[J].泥沙研究,1997,3:62~65
    67 黄华忻,赵克玉.陕西山区水库排沙运用[J].泥沙研究,2000,1:77~79
    68 水电部第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科研院.三门峡水库潼关站以下冲淤计算方法[J],水库泥沙报告汇编,黄河泥沙研究协调小组选编,1972:93~101
    69 黄委会规划设计大队.三门峡水库排沙能力分析[J].水库泥沙报告汇编,黄委水科所等编,83~92
    70 清华大学水利系治河泥沙教研组.三门峡水库水区泥沙冲淤规律及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J],水库泥沙报告汇编,黄河泥沙研究协调小组选编,1972:73~82
    71 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河渠研究室,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泥沙研究编.水库泥沙[M].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72 张启舜,张震秋.水库冲淤形态及其过程的计算[J].泥沙研究,1982,1:1~13
    73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徐启华等).大型水库泥沙冲淤计算方法,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第四集),黄河泥沙研究协调工作小组编,1980,180~228
    74 韩其为,沈锡琪.水库的锥体淤积及库容淤积过程和壅水排沙关系[J].泥沙研究,1984,2:33~51
    75 彭润泽,常德新,白荣隆.推移质三角洲溯源冲刷计算公式[J].泥沙研究.1981,1:14~29
    76 云南省电力局勘测设计院.水库推移质三角洲溯源冲刷的探讨.1975
    77 曹叔尤.细纱淤积的溯源冲刷试验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11集),水利
    
    
    电力出版社,1983,6:168~183
    78 巨江.溯源冲刷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泥沙研究,1990,1:30~39
    79 彭润泽,牛景辉.推移质溯源冲刷的数值计算[J].泥沙研究,1978,7:71~80
    80 钱宁,周宾,许丰泉.阳武灌区处理泥沙经验在低水头枢纽在引水防沙中的应用[J].泥沙研究,1983,2:1~9
    81 邓志强.非均匀推移质溯源冲刷规律研究[J].泥沙研究,1991,1:75~80
    82 张根广.水库溯源冲刷模式初探[J].泥沙研究,1993,3:86~94
    83 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编.泥沙手册[R].第九章“水库淤积”(韩其为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330~418
    84 韩其为,何明民.三峡水库淤积数值分析[J].第四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大学工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美华水利学会,1998:442~461
    85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研究所,官厅水库建成后永定河下游的河床演变,水利电力出版社,1960,82
    86 钱宁,修建水库后下游河道重新建立平衡的过程[J],水利学报,1958,4:33~60
    87 钱宁,麦乔威.多沙河流上修建水库后下游来沙量的估计[J].水利学报,1962,4:9~21
    88 李保如,华正本等.三门峡水库拦沙期下游河道变化,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光华出版社,407~416
    89 麦乔威,赵业安等.黄河下游来水来沙特性及河道冲淤规律的研究[M],黄委会水科所,1978
    90 刘兰,张永昌等.三门峡水库对黄河下游冲淤输沙的影响[J].黄河泥沙研究报告汇编(第一集,下册),黄河泥沙研究工作协同小组,1978
    91赵业安,刘兰,韩少发.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后黄河下游河床演变初步分析[M].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1981
    92 童中均,韩其为.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冲淤和演变特点[R].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1989
    93 韩其为,童中均.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分汊河道河床演变特点和机理[J].人民长江,1986,3:27~32
    94 韩其为,童中均,丹江口水库下游汉江河床演变特点及机理[J],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演变论文集,长办水文局,1982:17~39
    95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演变分析文集[R].1982
    96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江丹江口水库下狱河床演变分析文集[R].1989
    97 林震大.日调节水库下游河床演变[J].泥沙研究,1981,4:1~9
    98 王秀云,施祖蓉,鲁祥兴.永宁江建库后感潮河段的河床演变[J].1981,4:74~88
    99 王吉狄,藏家津.修建水库群后辽河下游河床演变的初步探讨[J].泥沙研究,1981,4:76~85
    100 李任山,朱明昕.柳河闹德海水库下游河床演变分析[R].辽宁省水利科学研究所,1981
    101 尹学良.清水冲刷河床粗化研究[J].水利学报,1963,1:15~25
    102 韩其为,向熙珑,王玉成.床沙粗化[J].第二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10:356~367
    103 童中均,韩其为.水沙过程的改变对蓄水水库下游河床变形的影响[J].第二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水利水电出版社,1983,10:673~681
    
    104 钱宁,张仁,周志德.河床演变学[M].科学出版社,1987:584
    105 韩其为,王玉成,向熙珑.汉江丹江口水库清水下泄下游河道含沙量恢复过程[J].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演变分析文集,1982:165~176
    106 Q.W.Han,Y.C.Wang and X.L.Xiang,Erosion and Recovery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River Channel Downstream form Danjiankou Reserboir,Proc.of the Exeter symp. Jub 1982 IAHS PUBI.No.137,145~152
    107 吴致尧.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简要报告[R].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1991
    108 李保如.李保如河流研究文选[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109 谢鉴衡,魏良琰.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回顾与展望[J].泥沙研究,1987(3)
    110 麦乔威,赵业安,潘贤娣.黄河下游来水来沙特性及冲淤规律研究[J].黄科院科学研究论文集,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11 陈效国,李丕武,谢向文等.堤防工程新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112 赵业安,潘贤娣,樊左英等.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情况及基本规律,中美黄河下游防洪措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124~145
    113 钱意颖,曲少军等.黄河泥沙冲淤数学模型. 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114 张红武,江恩惠等.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律.河南科技出版社,1994
    115 张俊华,许雨新,张红武等等.河道整治及堤防管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116 江恩惠,张红武.河湾的横向输沙计算,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1993
    117 谢鉴衡,丁君松,王运辉.河床演变及整治,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118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关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的情况介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材料.2002
    119 李保如.我国河流泥沙物理模型的设计方法.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91(A辑第6卷,增刊)
    120 李昌华,金德春.河工模型试验.人民交通出版社,1981
    121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谢鉴衡主编.河流泥沙工程学.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122 屈孟浩.黄河动床模型试验相似原理及设计方法.黄科所科学研究论文集(第二集).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23 李保如.自然河工模型试验.水利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二集).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
    124 李昌华.论动床河工模型的相似律.水利学报.1966(4)
    125 谢鉴衡主编.河流模拟.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126 王桂仙,惠遇甲,姚美瑞等.关于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回水变动区模型试验的几个问题.第--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光华出版社,1980
    127 杨志达.输沙与河工.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光华出版社.1980
    
    128 彭瑞善.论变态动床河工模型及变率的影响.泥沙研究,1986(4)
    129 朱鹏程.论变态动床河工模型及变率的影响.泥沙研究,1986(1)
    130 林秉南.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人民长江,1994(3)
    131 李昌华.对“悬移质变态动床模型试验中掺混相似条件的剖析”一文的商榷[C].南科院,1997
    132 刘海凌.黄河泥沙模型设计的研究进展.河南省首届泥沙研究讨论会文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5
    133 韩其为,沈锡琪. 水库的锥体淤积及库容淤积过程和壅水排沙关系,泥沙研究,1984第2期,33~51
    134 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河渠研究室,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泥沙研究编,水库泥沙,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135 韩其为.论水库的三角洲淤积(一),湖泊科学,1995第3期,213~225
    136 罗明逊.水库淤积三角洲及其计算方法,长江水利水电科学院,19779.
    137 焦恩泽.水库淤积形态的商榷,黄河泥沙研究报告汇编(第4卷),1980,229~243
    138 陈文彪,谢葆玲.少沙河流冲淤计算方法,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0第1期.
    139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徐启华等),大型水库泥沙冲淤计算方法,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第四集),黄河泥沙研究协调工作小组编,1980,180~228
    140 姜乃森.多沙河流水库三角洲的淤积计算方法,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论文集(第二集),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10,96
    141 张威.水库三角洲淤积及其近似计算,人民长江,1964第2期.
    142 韩其为.论水库的三角洲淤积(一),湖泊科学,1995第2期,107~118
    143 姜乃森,多沙河流水库(水电站)规划中的几个泥沙问题,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第四集),黄河泥沙研究工作协调小组,1980兰州,134~179
    144 山西水利勘测设计院,多沙河流水库水沙调节计算的探讨,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第一集,下册),黄河流沙研究工作协调小组,1978郑州,234~260
    145 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河渠研究室,多沙河流水库规划设计中的泥沙计算方法,黄河泥沙研究报告选编(第一集下册),黄河流沙研究工作协调小组,1978郑州,261~271
    146 张启舜,张震秋.水库冲淤形态及其过程的计算,泥沙研究,1982第一期,1~13
    147 张启舜,李晓红,河流与水库泥沙冲淤过程数学模型的应用,泥沙研究,1987第3期,71~80
    148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库泥沙数学模型研究,19999.
    149 韩其为,黄煜龄,水库冲淤过程的计算方法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长江水利水电科研成果选编,19741期,145~168
    150 秦荣煜. 柘西水库航运问题调查和分析,泥沙研究,1986第2期,61~68
    
    151 何明民,韩其为. 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的概念,水利学报,1989第3期,7~16
    152 王仕强,黄河泥沙冲淤数学模型研究,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199712.
    153 王新宏等,龙,华,河,状至潼关河段泥沙数学模型开发及其应用,西安理工大学,19986.
    154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三门峡水库泥沙数学模型报告,19986.
    155 韩其为,何明民.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的(一维)数学模型,泥沙研究,1987第3期,14~29
    156 王崇浩,韩其为,三门峡水库(潼关至大坝)冲淤验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985.
    157 国庆超,何明民,韩其为,三门峡水库(潼关至大坝)泥沙冲淤规律分析,泥沙研究,1995第一期,48~58
    158 曲少军,韩巧兰,黄河中游水库及下游河道泥沙冲淤数学模型研究,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19986
    159 张俊华,王严平,张红武,小浪底水库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报告,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19999
    160 水鸿寿.一维流体力学差分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8
    
    
    
    161 张石峰,张冀生,于炯.两相流模型数值解.新疆工学院学报.1996(1)
    162 谢鉴衡.,魏良琰.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回顾与展望. 泥沙研究 1987(3)
    163 许协庆,朱鹏程..河床变形问题的特征线解. 水利学报.1964(5)
    164 曹如轩等.悬移质高含沙水流输沙特性的研究.齐璞等编.黄河高含沙水流运动规律及应用前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165 Wang Shiqiang and Zhang Ren. A new Equation of Bedllod Transport. Proc.22 congress IAHR,1987
    166 王兴奎.悬移质泥沙运动及其对水流结构的影响.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67 王明甫主编.高含沙水流及泥石流.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5
    168 窦国仁.紊流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69 梁在潮等.多相流与紊流相干结构.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170 韩其为,何明民,论非均匀悬移质二维不平衡输沙方程及其边界条件,水利学报,1997第1期,1~10
    171 长江科学(韩其为),水库不平衡输沙的初步研究,水库泥沙报告汇编,黄河泥沙研究协调小组选编,1972,145~168
    172 韩其为,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的初步研究,科学通报,1979第17期,804~808
    173 韩其为,何明民.泥沙运动统计理论,科学出版社,1984,320
    174 Q.W.Han,and M.M.He,Amathematical Model for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and Fluvial Processes,lnt.J.of Sedement Research,Vol.5.,NO.2,1990,43~84
    175 何明民,韩其为. 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的确定,1990第3期,1~12
    176 李义天.冲淤平衡状态下床沙级配初探,泥沙研究,1987第1期,82~87
    177 窦国仁,赵士清,黄亦芳. 三峡枢纽170和180方案重庆河段悬沙二维数学模型的初步成果,南京水利科学院,19873
    178 黄煜龄,黄悦.三峡工程下游河道冲刷一维数学模型计算分析,长江科学院,199512
    179 张启舜,明渠水流泥沙扩散过程的研究及其应用,泥沙研究,1980复刊号,37~52
    180А.Б.Караущев.ПроблемыДинамикаЕстественных Водных Потоков, Гидрометеоиздат,1960
    181 窦国仁,潮汐水流中的悬沙运动及冲淤计算,水利学报,1963第四期
    182 周建军.不平衡悬移质运动恢复饱和系数的理论研究,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第四章第六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305~314
    183 韩其为,何明民.恢复饱和系数初步研究,泥沙研究,1997第3期,32~40
    184 张红武等.河流力学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185 韦直林.黄河下游水流泥沙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90
    186 刘树坤,宋玉山,程晓陶等,黄河滩区及分滞洪区风险分析和减灾对策[J].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187 张红武,张清.黄河水流挟沙力的计算公式,人民黄河,1992(11)
    188 郑邦民,槐文信,齐鄂荣.洪水水力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89 吴伟明,胡春燕,杨国录.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水利学报,1995(10)
    190 张红武,江恩惠等.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律.河南科技出版社,1994
    191 赵连军,张红武,江恩惠.冲积河流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泥沙研究,1999(4)
    192 张石峰,张冀生,于炯.两相流模型数值解.新疆工学院学报.1996(1)
    193 张红武,马继业,张俊华等.河流桥渡设计,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3
    194 谢鉴衡,魏良琰.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回顾与展望.泥沙研究 1987(3)
    195 张红武,张俊华,许雨新等.河道整治及堤防管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196 泥沙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197 许念曾.河道水力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4
    198 朝伦巴根,高新科.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199 张红武,张俊华,许雨新等.河道整治及堤防管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200 张红武.复杂河型河流物理模型的相似律,泥沙研究,199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