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避难行为心理的避难地空间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此次汶川地震,引起了大家对避难场所规划的高度重视。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城市的防灾规划的不足、避难场所的缺乏等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已有的避难地体系规划大都集中在理论层面,避难地指标均沿用一些规范规定的指标,未从避难者的行为心理角度出发。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汶川地震后的避难行为心理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居民的避难行为规律,合理地确定出避难地的服务半径。再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基础,总结出避难地选址的基本原则,为避难地空间体系的研究做了一些铺垫,为城市避难地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框架进行简要说明,并对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
     第二部分国内外相关现状研究,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比较,基本了解国内外避难地空间体系的理论知识、体系构成和规划实践等内容,为本文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为主要是避难行为心理规律分析,是本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找出成都市居民的避难行为规律,确定成都市避难地的规划选址原则,为避难地空间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第四部分为避难地空间体系的构建,是论文的主体。结合之前的国内外理论研究基础以及避难行为心理规律的研究,结合城市用地分类进行分析,在城市各类用地中选择出适宜作为避难地的用地,并对避难地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平灾转换分析,构建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避难地空间体系。
     第五部分是实例研究,结合前文的研究结论,对成都市避难场所规划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成都市避难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等级结构、避难场所空间体系的规划设计原则、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避难通道规划布局、避难场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找出成都市避难地体系的不足。并根据成都市的现实状况,对成都市避难地空间体系的规划提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causing everyone on shelter planning attention. In the great disaster, the city's lack of disaster planning, lack of shelter and other issues have been prominent. The refuge system planning has been mostly concentrated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indicators have been using some of the refuge to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target, not asylum-seekers from th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hengdu City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evacuation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search data analysis, find out the residents evacuation behavior,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sanctuary service radius, the combin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ummed up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refuge location, refuge space system made some upholstery, for city of refuge 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y reference.
     The main research work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ection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framework are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 study of the related concept of interpreta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es, this paper i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comparative analysi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refuge space system theory, system constitution and the planning practice of such content, for the next step of the research lays a foundation.
     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evacuation behavior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la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search work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urvey data analysis, find out the Chengdu City resident evacuation behavior rule, determine the Chengdu City shelter site planning principles, for the place of refuge space system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fourth part is the refuge space system construction,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thesis. Prior to combination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oretical research foundation as well as the evacuation behavior psychology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city land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of various types of land use in city, choose the suitable as a place of refuge for the refuge system, and to various parts of the flat disaster analysis, constructs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refuge space system.
     The fifth part is a case study, combin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Chengdu City shelter program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engdu City shelter problems, emergency shelters planning hierarchy, refuge space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 shelter, evacuation planning layout, places of refuge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of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evaluation, find the Chengdu City shelter system is insu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city of Chengdu. Chengdu City of refuge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引文
[1]资料来源:程辉、崔秋文.地震灾害的心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J]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资料来源:岳丽霞、欧国强.灾害发生时影响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灾害学Vol.21,No.1 2006.03:113—116
    [2]资料来源:萧素月.地震灾害避难疏散设施指派规划专题研讨二
    [1]资料来源:[日]齐藤庸平、沈悦.日本都市绿地防灾系统规划的思路[J].中国园林2007:01--05
    [1]资料来源:邹文卫.地震社会心理与防震减灾宣传[J]灾害学Vol.21,No.3 2006.9:1--10
    [2]资料来源:刘更才.城市地震时人的心理反应与应急对策[J]灾害学Vol.16,No.4 2001.12:72--76
    [3]资料来源:刘更才.城市地震时人的心理反应与应急对策[J]灾害学V0l.16,No.4 2001.12:72--76
    [1]资料来源:陈兴民.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M].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2]资料来源:陈兴民.个体面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M].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3]资料来源:http://www.qvrfb.cn/Html/tashanzhishi/535385565599.html
    [1]资料来源:彭锐、刘皆谊.日本避难场所规划及其启示NEW ARCHITECTURE 2009.02:102--106
    [2]资料来源:彭锐、刘皆谊.日本避难场所规划及其启示NEW ARCHITECTURE 2009.02:102--106
    [1]资料来源:史亮.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话题--规划视角下的安全城市
    [2]资料来源:《北京中心城避震及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纲要》
    [3]资料来源:《北京中心城避震及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纲要》
    [1]资料来源:周天颖、简甫任.紧急避难场所区位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Vol.8 No.12001.3:28--32
    [2]资料来源:周天颖、简甫任.紧急避难场所区位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Vol.8 No.12001.3:28--32
    [3]资料来源:周天颖、简甫任.紧急避难场所区位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Vol.8 No.12001.3:17--24
    [1]资料来源:徐从淮.行为空间论[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论文,2005:6--7
    [1]资料来源:张积家编著《普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资料来源:董胜利、李强.对我国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速度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Vol.34,No.12000:89--91
    [2]资料来源:丁玮、孔祥伟.全国九运会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Vol.20,No.22004:156--157
    [3]资料来源:陈红华、李岳兵.浙江省第13届运动会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相关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Vol.36,No.4 2008.12:90--92
    [5]数据来源:
    [4]数据来源:http://news.ifeng.com/history/gundong/detail_2011_03/11/5100825_0.shtml http://news.qq.com/a/20090715/001683.htm
    [6]数据来源:科教片《解密5.12大地震》
    [1]资料来源:唐元旭、陈开培、李琇.不同年代抗震设防标准下的房屋震害--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J].四川建筑,2009年9月第29卷:178-179
    [2]资料来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资料来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资料来源: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8-06/04/content_13453545.htm
    [1]资料来源:王薇.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研究及实践[D].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1]数据来源:《成都市避难场所规划(2010--2020)》
    [2]数据来源:《成都市避难场所规划(2010--2020)》
    [1]马东辉、郭小东、王志涛编著.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实施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何振德、金磊主编.城市灾害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
    [3]尚春明、翟宝辉主编.城市综合防灾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沈荣华编著.国外防灾救灾应急管理体制中国社会出版社
    [5]金磊、周有芒编.国外最新安全减灾管理方法与应用天津大学出版社
    [6]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神户大学编,宋金文等监译.日本阪神大地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7]滕五晓等著.日本灾害对策体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姚国章著.日本灾害管理体系:研究与借鉴北京大学出版社
    [9]仇保兴主编.震后重建案例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徐磊青、杨公侠编著.环境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11]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2]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杰弗瑞.费希尔、安德鲁.鲍姆等著朱建军、吴建平等译.环境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张积家编著.普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徐波.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02
    [2]王薇.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研究及实践[D].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3]吕元.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11
    [4]徐波.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
    [5]徐从淮.行为空间论[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5.08
    [6]彭锐、刘皆谊.日本避难场所规划及其启示[J].新建筑2009.02
    [7]苏红利.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探讨以北京市海淀区防灾公园规划建设为例[M].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4
    [8]夏季.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1
    [9]叶麟珀.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北京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为例[M].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06
    [10]李晓萌.人员疏散行为的实验研究[M].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8.05
    [11]施小斌.城市防灾空间效能分析及优化选址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
    [12]许浩.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3]高蕊.唐山市中心区避震疏散空间规划策略研究[M].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 2007.12
    [14]陈兴民.个体而对灾害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及教育对策[M].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15]廖炳英.攀枝花市主城区防震避难空间体系构建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6]王秋英.城市公园防灾机能的研究[M].河北理工大学,2005.4
    [17]卢秀梅.城市防灾公园规划问题的研究[M].河北理工大学,2005.3:5
    [1]林晨、许彦曦、佟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规划师2007年第02期第23卷
    [2]李静、张浪、陈艾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绿地建设结合途径的探讨 [J].中国园林2006.11
    [3]谢金容、吴涛、陈志龙.地下空间防火避难空间设计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12
    [4]毛培、宋伟轩.建设本地特色的城市避风港——以南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为例[J].城市与减灾2009.02
    [5]宋杰、蒋明建.城市防灾避难体系与体育健身场馆体系兼容性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06
    [6]徐波、关贤军、尤建新.城市防灾避难空间优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第41卷第1期2008.01
    [7]胡斌、吕元.社区防灾空间体系设计标准的构建方法研究[J].建筑学报2008.07
    [8]李春雨、唐劲峰、张萍.日本防灾体系对我国城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规划的启示[J].安徽建筑2009年第2期
    [9]熊国经、吴璟珅.日本防灾救援体系与管理模式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10吕元、胡斌.城市防灾空间理念解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第5期
    [11]林树枝、黄建南.汶川地震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对策研究[J].福建建筑2008年第10期
    [12]邹文卫.地震社会心理与防震减灾宣传[J].灾害学,2006年9月第21卷第3期
    [13]郭强.论灾害行为[J].灾害学,1993年3月第8卷
    [14]杨国军、许继清.避难心理与建筑设计——浅谈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J].河南消防1998·06
    [15]程卫民、周刚、王刚、刘向升.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测量与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9月
    [16]杨连栋.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分析及对策[J].安全管理2008年第8卷第1期
    [17]吴克云.群体行为心理的理性分析[J].公安研究 2007年第7期
    [18]田玉敏.火灾中人群疏散延迟时间的研究[J].灾害学,2007年12月第22卷第4期
    [19]田玉敏、蔡晶菁.基于人群动力学的疏散时间工程计算方法的探讨[J].科技通报2008年1月第24卷第1期
    [20]刘晓娟、吕品.火灾时人员疏散行为对疏散时间的影响[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第34卷第10期
    [21]孙立、赵林度.基于群集动力学模型的密集场所人群疏散问题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10月第7卷第5期
    [22]贾彩清、刘朝、向廷海、曾丹苓.火灾时人员疏散开始时间范围的研究[J].火灾科学2002年7月第11卷第3期
    [23]田玉敏.火灾中人员的行为及其模拟计算方法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2月第6卷第1期
    [24]刘久文.火灾中人的行为及疏散对策[J].消防科技1995.04
    [25]温丽敏、陈宝智、陈全.人在火灾中避难行为的专家系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12月第19卷第6期
    [26]武文杰、朱思源、张文忠.北京应急避难场所的区位优化配置分析[J].人文地理2010年第4期总第114期
    [27]苏幼坡.避难场所的类型及功能[J].现代职业安全2008.10第86期
    [28]苏幼坡.避难疏散场所规划[J].现代职业安全2009.03第91期
    [29]李岳兵、陈红华.不同年龄组别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对比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5卷第3期
    [30]古琳、陈辉、黎燕琼、郑绍伟、刘军、慕长龙.成都市避震疏散公园绿地面积指标[J].生态学报 第28卷第12期2008年12月
    [31]张雪菲.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及管理机制研究[J].城市2009.8
    [32]周长兴.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研究[J].话题——规划视角下的安全城市
    [33]洪琳琳、胡希军、陈存友、王彦、肖实花.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布局探析[J].北方园艺2010.07
    [34]叶明武、王军、陈振楼、许世远.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的综合决策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第25卷第2期2009年3月
    [35]郭小东、孙景东、程明.城市抗震防灾空间布局研究[J].山西建筑第35卷第33期2009年11月
    [36]毕于瑞、马东辉、苏经宇、范继平、郭小东.城市抗震防灾空间布局研究初探[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第30卷第2期2008年4月
    [37]樊敏、洪芸.城市空间体系理论研究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第22卷第2期
    [38]孟庆洁、温家洪、尹占娥.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地研究[J].城市问题2010第5期
    [39]陈志、顾林生、陈晋、李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层次布局研究(Ⅰ)——层次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 第19卷第3期 2010年6月
    [40]杨培峰、尹贵.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方法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8年第32卷第9期
    [41]陈晋、李强、辜智慧、周宇宇.灾害避难行为的模拟模型研究(Ⅰ)——基本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机实现一[J].自然灾害学报9卷4期2000年11月
    [42]陈红华李岳兵.浙江省第13届运动会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相关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Vol.36,No.4 2008.12
    [43]董胜利、李强.对我国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速度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Vol.34,No.1 2000
    [44]丁玮、孔祥伟.全国九运会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Vol.20,No.2 2004
    [45]陈晋、卓莉、辜智慧、周宇宇.灾害避难行为的模拟模型研究(Ⅱ)——单人单房情况的避难模拟[J].自然灾害学报9卷4期2000年11月
    [46]苏群、钱新强.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的空间配置原则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vol.27,N0.2,2007.4
    [47]郭强.论灾害行为[J].灾害学Vol.8,No.1 1997.03
    [48]李洪远.城市绿地分布与防灾避难功能[J].城市与减灾,2005,7(2):11-15.
    [49]梁振民、秦趣、于进勇.地震避难空间在我国发展的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第36期第2
    [50]苏幼坡、马亚杰、刘瑞兴.日本防灾公园的类型、作用与配置原则[J].世界地震工程vol.20,No.4 2004.12
    [51]周天颖、简甫任.紧急避难场所区位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Vol.8 No.1 2001.3
    [52]张翰卿、戴慎志.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vol.22,N0.4,2007
    [53]史亮.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话题——规划视角下的安全城市
    [54]李刚、马东辉、苏经宇、王玲.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vol.32,N0.10,2006.10
    [55]孙晖、栾滨.基于绿地系统规划的城市避难空间问题探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vol.49,N0.5,2009.09
    [56]李传贵、张晓铎.城市灾害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问题分析[J].安全2006年第5期
    [57]苏幼坡、刘瑞兴.城市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J].灾害学Vol.19 No.12004.03
    [58]姚清林.关于优选城市地震避难场地的某些问题[J].地震研究Vol.20,No.21997.04
    [59]刘更才.城市地震时人的心理反应与应急对策[J].灾害学Vol.16,No.4 2001.12
    [60]岳丽霞、欧国强.灾害发生时影响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灾害 学Vol.21,No.12006.03
    [61]游璧菁.从都市防灾探讨都市公园绿地体系研究——以台湾地区台北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4/05
    [62]刘恩华.唐山震后重建的思考[J].城市规划 1997,(4):16-18
    [63]董惠娟、李小军、杜满庆、杨彦波.地震灾害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Vol.16,No.1 2007.2
    [64]徐浩.对日本近代城市公园绿地历史发展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2,(3).
    [65]苏幼坡.避难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J].现代职业安全2008.12第88期
    [66]李继东、周长兴、荣博.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以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例[J].话题——规划视角下的安全城市
    [67]李传贵、张晓锋.城市灾害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问题分析[J].安全2006年第5期
    [68]雷芸.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7年07期
    [1]成都市避难场所规划(2010--2020)
    [2]非常空间——5.12大地震中成都市应急避难地状况调查
    [1]李繁彦.台北防灾空间规划[J].两岸学术交流
    [2]曾荣正.地震防救灾系统之初步建置——以丰原市为例[M].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营建工程系硕士论文,2007.7
    [3]戴瑞文.地震灾害之防灾系统空间规划及灾害潜势风险评估之研究——以彰化线员林镇为例[M].台湾国立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6
    [4]陆建浩.台中市都市防灾系统动态模拟模式之研究[M].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7
    [5]罗孝贤.都市地区地震防灾交通系统之研究(Ⅲ)——震灾交通疏散行为之研究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2001.07
    [6]简贤文.避难时群集步行速度之调查研究(Ⅱ)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画成果报告2001.07
    [7]詹士梁.台北市避难路线与救灾路线冲突性之评估研究——大规模地震时台北市商业区、新兴社区、老旧社区防灾据点与救灾路线关系之研究(一) 国立台北大学地政学系
    [8]萧江碧、张益三、陈伯勋、杜建宏、蔡柏全、张渊钧.地方层级都市防灾规划与改善管理计画之研拟嘉义市都市防灾避难空间系统规划示范计划 内政部建筑研究所 国立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
    [9]张长义.地震灾害及潜在危险地区环境识觉与调适行为比较分析研究——以南投埔里、台中东势与台南白河为例(Ⅱ)国立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暨研究所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2003.11
    [10]李玉生、解鸿年、阎克勤.都市防灾空间系统建立之研究——以新竹县竹北市都市地区为例
    [11]葉伟僳.都市公园防灾效益评估之研究[M].朝阳科技大学营建工程系硕士论文2004.08
    [12]江崇诚.大规模地震时台北市商业区、新兴社区、老旧社区防灾据点与救灾路线关系之研究——台北市大规模地震时活动人群避难行为特性之调查研究(Ⅰ)中华大学建筑与都市计划学系
    [13]李威仪、陈志勇、简妤珊、许慈君.台北市内湖地区都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J].地理资讯系统季刊 2004.08
    [14]詹明锦.台中市公园对紧急救难的基本功能调查及使用评估之研究[M].朝阳科技大学营建工程系硕士论文2003.07
    [15]李威仪、陈志勇、潘国雄、丁育群.应用GIS系统於台中市都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J].地理资讯系统季刊
    [16]何明锦.应用HAZ-Taiwan系统进行都市计划防灾规划方法与方式探讨内政部建筑研究所2002.02
    [17]詹士梁.台北市避难路线与救灾路线冲突性之评估研究——以新兴社区为例(Ⅱ)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2003.11
    [18]施邦築.地震灾损推估在都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的应用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土木与防灾研究所2006.03
    [19]简贤文、番国雄、蔡育丞、赖莉文、林孟蓉.台北市防灾据点必要机能及其评估之研究
    [20]萧江碧、何明锦、陈建忠、李威仪、彭光辉、文一智、李泳龙.协助中部灾区进行都市防灾空间应变系统规划——台中市、大里市、南投市、斗六市示范计划内政部建筑研究所
    [21]何明锦、李泳龙、戴政安.公众参与都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之研究——Google Earth之应用[J].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68期增刊(技术专刊)2009.06
    [22]粘淑茵、王姿婷、刘佩怡.921集集震灾都市防灾研究
    [1][加]艾伦.泰特著周玉鹏、肖季川、朱青模译.城市公园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Program on improved seismic safety provisions [M].U.S: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1987.
    [3]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codes in Japan [M].Tokyo: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2000
    [4][日]日本都市防灾研究所.都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调查报告1982
    [5][日]内阁府编,顾林生、宋金文等译.灾后恢复与重建实施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 出版社
    [6]熊谷、良雄(筑波大学).Ⅳ—3耐震研究の地震防炎对策ヘの反映(復旧·復興)(熊谷良雄(筑波大学).Ⅳ-3耐震研究的地震防灾对策的反映(修复·复兴))
    [10]地震災害对策計画编.川西市地域防炎計画平成21年凳行 (地震灾害对策计划编辑.川西市地区防灾计划2009年发行)
    [11]浦野正樹.阪神·淡路大震災と地域社会の对応(浦野正树.阪神·淡路大震灾和社区的对应)
    [12]東京都防災会議.東京都地域防災計画震災编(平成19年修正) (东京都防灾会议.东京都地区防灾计划震灾编辑(2007年修正))
    [14]国立市防災对策推造会議分科会.国立市総合防災計画の减災针画検討结果報告害2008(平成20)年1月 (国立市防灾对策推进会议分科委员会.国立市综合防灾计划的减灾计划讨论结果报告书 2008(平成20)年1月)
    [16]港区防炎会議.港区地域防災計画素案震災编(平成1 9年修正) (港区防灾会议.港区地区防灾计划草案震灾编辑(2007年修正))
    [19]名古屋市防災会議.名古屋市地域防災计画——地震炎害对策编 平成20年度修正 (名古屋市防灾会议.名古屋市地区防灾计划——地震灾害对策编辑2008年度修正)
    [1]《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
    [2]《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4]《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
    [5]《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
    [1]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gjcj/2011-03-22/content_2083212.html
    [2]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3-23/092917462723.shtml
    [3]http://cn.reuters.com/
    [4]http://baike.baidu.com/view/1590328.htm
    [5]http://www.landscape.cn/News/global/2011/70519719335896.html
    [6]http://baike.baidu.com/view/693624.htm?fr=ala0_1_1
    [7]http://news.qq.com/a/20090715/001683.htm
    [8]http://news.ifeng.com/history/gundong/detail_2011_03/11/5100825_0.shtml
    [9]http://www.ln.chinanews.com/html/2011-05-10/213024.html
    [10]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08-11/25/content_19038.html
    [11]http://www.ln.chinanews.com/html/2011-05-10/213024.html
    [12]http://quanli.chengdu.gov.cn/
    [13]http://www.hq-office.com.cn/news_page_091019_10paiming.htm
    [14]http://www.qyrfb.cn/Html/tashanzhishi/535385565599.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