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前)是一段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期间汇聚了无数电影人的汗水与智慧,是普通民众、智识阶层与官方意志共同耕耘的结果。在急剧变化的政治、经济环境之中,在动荡的社会语境之中,早期中国电影不断克服着自身的种种不足,与外界的干预和困扰,用艺术的血液来适应着时代的变迁与民众的需求,谱写了一段尝试、斗争、探索的历史。鉴于早期中国电影史在整个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一直是当代电影史学者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尤其是在“重写电影史”呼声日渐高涨的当下,早期中国电影史研究更是成为了争论与研究的焦点。在这种境况之下,早期电影史学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自然也就被突显出来。
     如果说历史研究是人类反观自身客观历史存在的过程,那么史学史研究即是建构在人类历史反思之上的双重反思,而电影史学史则是电影史学者对于电影历史的双重反思。所谓的电影史学与电影史学史并不是一项单纯记录电影历史与电影史学发展过程的机械劳动,它们是建构在电影学与历史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鉴于电影艺术的综合性与大众性,其历史研究必然是建构在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与各门类艺术史基础之上的。因而,早期电影史学史研究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记录1949年之前的电影史研究者的研究过程与成果,而是在发掘、整理史料的基础上探寻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的发展规律,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史学意识的变迁与演进,并有志于通过这些研究来探索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的独特方法。
     本文共分七章,在研究的过程中,力图为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建构一个纵横交错的历史框架,使其置身于完整的时间链条与交织的时代、社会网络之中。绪论部分讨论了选题依据、学科定位、研究价值与方法、研究成果等;第一章从历史到史料再到史学的进化角度论述了促成中国电影史学诞生的各要素;第二章论述了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的电影文化与印刷文化的刺激下迸发出的电影史学研究的自觉意识,以及其在娱乐精神与商业意识引导下的探索成果;第三章主要论述了1927-1933年之间,电影史汇编集的特征与价值,以及其与沪外电影史编撰、外国电影史编撰共同组成的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发展历程中的多元尝试;第四章的论述重点在于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之后实施的一系列电影文化建设策略对于电影史研究的影响,以及在这些举措之下从“汇编”走向“撰述”的电影史研究成果。第五章论述了抗战时期的电影史研究因政治格局的变化而被不同的意识形态左右,进而呈现出了功利性、学术性等特征的分化。第六章论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电影史学在艰难的环境之下“异地”重生,在香港的学术性电影刊物中重新走上学术之路的过程与成就。第七章从历史文献、民族电影史学与电影史写作三个角度出发,探索了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Early Chinese films developed from nothing and gradually became mature, which was the embodiment of numerous filmmakers'sweat and wisdom and also the fruit created by common people, intelligentsia and authority together. In an era when politics and economy was changing rapidly and the society was in turbulence, early Chinese films constantly overcame their shortcomings and intervention from the external world, adapted themselves to the changing times and met the needs of the public by virtue of art, thus created a history of attempt, fight and exploration. Given that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films played an important and special role in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films, it has always been the concern of contemporary film historians, especially when the appeal for "rewriting film histo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sperate. At present,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film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disputation and research. In this context,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historiography of early Chinese films became prominent.
     If historical research is regarded as a process for human beings to review their objective and historical existence, then historiography research is a double reflection based on humans'historic reflection, and the historiography of films is film historian's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films. Film history and film historiography is more than simple mechanical labor that record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ilm history and film historiography. Instead, i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based on filmology and history. In view of the integrity and popularity of film art, its historical research is inevitably built on the history of economy, politics, society, culture, ideology and other kinds of art. As a result, the task of film historiography is to explore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nese films as well as the changes and progress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that were represented in the law by excavating and collect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an attempt to find out the unique methods applied in Chinese film historiography.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build a criss-cross historical structure for the studies of early Chinese films, so as to put these studies in a complete time period and an interlaced social network.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basis, orien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were discussed. In Chapter One, the elements that promoted the birth of Chinese film historiography were expound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 from history to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o historiography. It was discussed in Chapter Two the self-awareness of film historiography that was raised due to the stimulation of film culture and print culture, which gradually evolved in the mid of1920s, and its results of explor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entertainment and commercial awareness. It was elaborated in Chapter Three the features and the value of the compilations of the history of films which were born in the context of "historiography" between1927and1933, and the multiple attempts that were made in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film historiography by the compilations of the history of films, the compilations of the history of films beyond Shanghai and the compilations of the history of foreign films.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n the research into the history of films exerted by a series of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about film culture that were implemented after Nanjing government of Nationalist Party was established,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from "compiling" to "composing" the history of film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se strategies. It was discussed in Chapter Five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film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was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ideologies with the changes of political patterns and hence showed different features, such as utilitarian and technicality. Chapter Six put the emphasis on the recovery and reform of Chinese film historiography during the period of Liberation War, the way in which it became academic again and its achievements. It was explored in Chapter Seven the role that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film historiography played in history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at is, historical documents, film culture and the historiography of national films.
引文
1 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何兆武序。
    2 谢保成:《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页。
    1 王学典:《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2 在1997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与教育部印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在历史学学科门类之下仅有“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其中“历史理论与史学史”与“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等8个二级学科。2011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与教育部在1997年版的基础上经反复论证,将了历史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调整为3个,分别是“考古学”、“中国史”和“世界史”,“历史理论与史学史”细化为“历史理论及中国史学史”与“世界历史理论与史学史”,分属于“中国史”与“世界史”之下的二级学科。
    3 白寿彝:《在第一次全国史学史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史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06页。
    4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页。
    5 白寿彝:《座谈中国史学史之史》,《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1期。
    1 谢保成:《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页
    1 梁启超:《老清华讲义——中国历史研究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1 瞿东林:《历史·史学·理论——我是怎样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文史知识》1994年第1期。
    2 瞿东林:《历史·史学·理论——我是怎样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文史知识》1994年第1期。
    1 瞿东林:《历史·史学·理论——我是怎样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文史知识》1994年第1期。
    2 张越:《史学史: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1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2 梁启超著:《老清华讲义——中国历史研究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3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4 [美]W·K·L·迪克森、安东尼亚·狄克逊著:《汤默斯·爱迪生的一生及其发明》,1894年纽约出版;
    [美]W·K·L·迪克森和安东尼亚·狄克逊著:《电影摄影机、电影放映机与有声电影摄影机的发明史》,1895年纽约出版;
    [美]弗兰克·L·戴尔著:《爱迪生,他的一生和发明》(共二卷),1910年纽约出版;
    [美]劳[美]勃特·格劳著:《娱乐世界的商业巨子》,1910年纽约出版:
    [美]约翰·德林克沃特著:《卡尔·莱默尔的一生及其历险记》,1913年纽约出版;
    《1912年电影年鉴》,载于《世界电影》,1913年纽约出版;
    [美]弗洛伦斯·劳伦斯著:《电影历史》,载《影剧》1914年10月,11月和12月;
    [美]罗伯特·格劳著:《科学的戏剧》,1914年纽约出版;
    [美]托马斯·英斯著:《电影的历史》原稿,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资料库;《电影世界名人录》,1916年纽约出版。
    参考文献来源:[美]刘易斯·雅各布斯著:《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王华、邢祖文、李雯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1 [美]刘易斯·雅各布斯著:《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王华、邢祖文、李雯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马丁·S·德沃金序言。
    1 [美]艾伦、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插图修订版)·重构中国电影史(特辑)》,李迅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63页。
    1 梁启超著:《老清华讲义——中国历史研究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2 [德]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孟钟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1页。
    3 梁启超著:《老清华讲义——中国历史研究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4 现存最早的影片为1922年的《劳工之爱情》(《掷果缘》)。
    1 洪煜:《近代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
    1 诞生于1897年6月24日的《游戏报》为第一张以消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近代上海小报,创办人李宝嘉(伯元)。
    2 《争观影戏坠楼》,《大同报(上海)》1908年第8卷第25期。
    3 秋水:《扮演影戏之冒险》,《进步》1915年第8卷第6期。
    4 笨伯:《司开区影戏公司总理笨伯之制片法种种》,《游戏杂志》1914年第10期。
    1 奠邑:《活动影片之幻影及其制法(一名影戏之秘密)》,《妇女杂志》1918年第4卷第7期。
    2 胡勤:《试析<妇女杂志>(1915-1931)的传播实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3 李仲明:《报刊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9-60页。
    4 《进步》创办人谢洪赉曾为基督教青年会的青年文字工作做出突出贡献,该会致力于通过出版书版来影像、教育青年学生。该杂志的“科学万能记”专栏专门向国人介绍各类先进技术。资料来源:吕明涛:《青年》杂志与《青年杂志》。
    5 《发声之活动影戏》,《数理化学会杂志》1909年第1期。
    1 《新机器:论影戏机器与留声机器》,《万国商业月报》1909年第16期。
    2 大可:《电光影戏与儿童关系之商榷》,《进步》1915年第8卷第6期。
    3 吴善星:《观电影戏记》,《菲律宾华侨教育丛刊》1917年第1期。
    4 陈建华著:《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5 周瘦鹃:《影戏话》,《申报·自由谈》1919年6月20日第5张。
    1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2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1 丁亚平:《历史撰述与现代化——论<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电影史学主体意识及其演进》,《当代电影》2012年第10期。
    1 陈剩勇:《从记注到编纂:中国传统历史编纂方法试析》,《学术界》1990年第3期。
    2 白寿彝:《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91页。
    3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91页。
    1 黄德泉:《中国早期电影史事考证》,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第66-68页。
    2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3 张广智:《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生代》,《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5期。
    1 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2 陈伯熙著:《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1 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2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 高福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27页
    2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上海在1843年11月17日开埠。
    3 高福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17页。
    4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7页。
    5 高福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6 [美]张英进主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苏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1 饶曙光:《重建电影批评体系和权威》,《艺术评论》2013年第9期。
    2 [美]张英进:《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苏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3 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4 1923年国产故事长片总量为5部,1924年上涨至16部,1925年增至51部,1926年达到101部。
    5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6 1926年阴历6月25日的《申报》上刊登了《六合影片营业公司广告》,记载了该公司成立的始末、宗旨,以及具体日期:该公司最初成立之时只有明星影片公司、上海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神州影片公司四家,成立日期为1926年6月26日(阴历),工作是独家放行所属公司的制作。后又陆续收入了民新影片公司、华剧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则于1927年因结束营业而自动退出。
    7 《邵仁枚三赴南洋推广影片事业》,《申报》1926年11月28日。
    1 见浙江省电影审查会《审查规程》,载汪朝光:《影艺的政治: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2 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3 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1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2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3 洪煜:《近代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研究(189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4 胡霁荣:《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1 张伟:《纸质媒体里的民国电影》,《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2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3 按照黄兴涛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中对于“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发展”的描述,梁启超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中国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但直至五四运动前夕,近代历史哲学、历史研究法的独立学科体系才得到初步确认。
    4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页。
    1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36页。
    2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36页。
    3 刘琨、孙晓天:《明星消费、民族想象、现代启蒙——关于<影戏杂志>的三点研究》,《当代电影》2013年第1期。
    4 三期《影戏杂志》共刊登64篇文章,关于明星的介绍和趣闻轶事占其中的35%以上。
    1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110页。
    2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111页。
    1 卢伯:《余瑛女士》,《电影杂志》1924年第3期。
    2 梅墅与徐素娥为影片《人心》中的男女主角。
    1 马书箴即在影片《苦儿弱女》中饰演弱女一角的演员,曾上过明星电影公司的培训课程。
    2 郑鹤鸪:《马书箴小史》,《电影杂志》1924年第4期。
    3《银幕秘史再版将罄》,《申报》1925年10月8日。
    1 程步高:《葛礼斐斯成功史》,《电影杂志》1924年第1期。
    2 程步高:《葛礼斐斯成功史》,《电影杂志》1924年第1期。
    1 程步高:《罗克自述小史》,《电影杂志》1924年第2期。
    2 丁姗姗:《20世纪30年代上海“附属性电影刊物”初探》,《中国早期电影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影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
    3 昔醉:《明星公司三年来之回顾》,《申报》1923年1月1日。
    1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2 参见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17页。
    1 云从:《本公司之经过谈》,《上海》1925年第1期。
    1 顾肯夫:《影戏源流考》,《影戏杂志》1921年第1卷第1期。
    2 张筲筠:《影戏发明家以谁氏功绩最大?》,《电影杂志》1924年第5期。
    1 张筲筠:《影戏发明家以谁氏功绩最大?》,《电影杂志》1924年第5期。
    2 杨次咸:《电影发明史》,《申报》1924年7月15日第2版。
    1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8页。
    1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91页。
    1 [法]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历史研究导论》,李思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2 [美]费利克斯·吉尔伯特:《历史学:政治还是文化——对兰克和布克哈特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页。
    3 张伟:《民国影坛的第一代“专业海归”》,《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1 清华学堂于1911年2月建成,并于同年4月招入第一批学生。
    2 张伟:《民国影坛的第一代“专业海归”——程树仁其人其事》,《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3 张伟:《民国影坛的第一代“专业海归”——程树仁其人其事》,《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4 张伟:《民国影坛的第一代“专业海归”——程树仁其人其事》,《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5 张伟:《民国影坛的第一代“专业海归”——程树仁其人其事》,《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1 复旦影片公司抢先上映了同名影片《红楼梦》。
    2 程树仁认为徐耻痕的《中国影戏大观》有抄袭、效仿《中华影业年鉴》的嫌疑。
    3 程树仁:《中华影业年鉴》,大东书局1927年版,创刊辞。
    4 [美]张英进:《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苏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22页。
    1 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孟种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z 王学典:《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页。
    3 程树仁:《中华影业年鉴》,大东书局1927年版,创刊辞。
    4 1921年,英国在华出版了第一部英文版的《中国年鉴》: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第一部中文版的《中国年鉴》:1935年,中国人又自己编撰了英文版的《中国年鉴》。
    5 程树仁:《中华影业年鉴》,大东书局1927年版,中华影业史。
    6 白寿彝:《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79-80页。
    1 李冰:《年鉴编纂中的史学思想》,《年鉴信息与研究》1997年第4期。
    2 程树仁:《中华影业年鉴》,大东书局1927年版,创刊辞。
    3 张伟:《民国影坛的第一代“专业海归”——程树仁其人其事》,《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1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29页。
    z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29页。
    3 吴永贵:《民国出版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页。
    4 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版,关于影戏出版物之调查。
    1 徐耻痕:《文汇报创刊初期史料》,《新闻研究资料》1981年第3期。
    2 徐耻痕:《文汇报创刊初期史料》,《新闻研究资料》1981年第3期。
    3 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版,编者按。
    4 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版,关于影戏出版物之调查
    1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80页。
    1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335页。
    2 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版,电影演员联合会之今昔。
    1 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版,导演员之阅历。
    2 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版,沪上各制片公司之创立史及经过情形。
    3 徐耻痕:《中国影戏大观》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版,导演员之阅历。
    4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1 《紧要启示》,《电影月报》1928年第1期。
    1范烟桥:《电影在苏州》,《电影月报》1928年第3期。
    z徐碧波:《电影在常熟》《电影月报》1928年第5期。
    1 黄月作:《北平的电影界》,《电影月报》1928年第6期。
    2 沈诰:《电影在杭州》,《电影月报》1929年第12期。
    3 傅敬嘉:《电影在杭州》,《申报》1933年5月9日。
    1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2 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3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8页。
    1 张韦焘译:《美国电影发达外史》,《电影月报》1928年第1期。
    2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3 焕章:《电影明星小史》,《影戏生活》1931年第39期。
    4 焕章:《电影明星小史》,《影戏生活》1931年第40期。
    1 顾倩:《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1927-193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96页。
    1 汪朝光:《影艺的政治——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2 李少白:《中国电影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3 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转引自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6页。
    1 宫浩宇:《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论文,2012年。
    2 汪朝光:《影艺的政治——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3 李少白:《中国电影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4 汪朝光:《影艺的政治——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
    5 郭有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中国电影年鉴(1934)影印版》
    1 《中国电影年鉴目录编撰委员会》,《申报》1933年10月6日。
    2 杜恂诚:《1933年上海城市阶层收入分配的一个估算》,《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
    3 吴在扬、孙健三:《中国最早的电影教育百科——<电影年鉴>》,《外语电化教学》1993年第2期。
    4 朱玉倾、陆嘉宁:《重视珍贵电影史料传承优秀史学传统》,《中国电影报》2008年4月24日,第18版。
    1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影印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349页。
    2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影印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417页。
    1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影印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419页。
    2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影印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431页。
    3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影印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431页。
    4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影印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435页。
    5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影印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438-439页。
    1 胡霁荣:《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2 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4页。
    1 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4页。
    2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
    3 邹兆辰:《开放与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
    4 邹兆辰:《开放与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
    5 张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及评价》,《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6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页。
    1 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23页。
    2 邹兆辰:《开放与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
    3 张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及评价》,《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4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
    5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中华书局,2011年,第182页。
    6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
    7 白寿彝:《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第209页。
    1 王学典:《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34页。
    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中华书局,2011年,第38页。
    1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394页
    2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3 [德]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5页。
    4 王学典:《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7页。
    1 吴贻弓:《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772页。
    1 冯永华、陈曦:《谷剑尘电化教育思想探析》,《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第9期。
    2 边静:《郑君里生平与年表》,《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3 吴贻弓:《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762页。
    1 边静:《郑君里生平与年表》,《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2 吴贻弓:《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762页。
    3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
    4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5页。
    1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385页。
    2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292页
    3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385页。
    4 陈山:《作为电影理论家的郑君里:对于中国电影史的一个个案研究》,资料来源:http://chenshanbk.blog.sohu.com/74673890.html
    1 王学典:《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页。
    1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386页。
    2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386页。
    3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409页。
    1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409页。
    2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412页。
    3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413页。
    4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412页。
    5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424页。
    6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412页。
    7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413页。
    1 白寿彝:《史学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1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页。
    2 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1 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失利,上海沦陷。
    2 张顺昌:《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特点与功用》,《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3 张顺昌:《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特点与功用》,《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4 陈山:《<电影小丛书>与<中国电影文化丛刊>——战时体制下中国电影理论建设》,《中国早期电影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第10页。
    1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2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1 陈山:《<电影小丛书>与<中国电影文化丛刊>——战时体制下中国电影理论建设》,《中国早期电影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第10-24页。
    2 徐公美:《中国电影发达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页。
    1 陈山:《<电影小丛书>与<中国电影文化丛刊>——战时体制下中国电影理论建设》,《中国早期电影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第15页。
    2 徐公美:《中国电影发达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5-6页。
    3 徐公美:《中国电影发达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8页。
    4 徐公美:《中国电影发达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9页。
    1 陈山:《<电影小丛书>与<中国电影文化丛刊>——战时体制下中国电影理论建设》,《中国早期电影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第10页。
    2 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3 陈山:《<电影小丛书>与<中国电影文化丛刊>——战时体制下中国电影理论建设》,《中国早期电影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2年版,第10页。
    4 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127页。
    5 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132页。
    1 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136页。
    2 傅葆石:《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张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页。
    3 在《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一书的描述中,“上海租界北至苏州河(仅剧日占区55米左右)、向南以南市徐家汇为界、西至无明确分界的越界筑路区”,面积总和不足10平方英里。
    4 吕亚平:《抗战时期上海‘孤岛’的报刊与图书出版活动》,《图书馆杂志》2012年第2期。
    5 魏宏运:《抗战时期孤岛的社会动态》,《学术研究》1998年5期。
    6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7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1 傅葆石:《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张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页。
    2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1 编辑部:《吕班》,《青青电影周刊》1939年第11期。
    2 编辑部:《王人美》,《青青电影周刊》1939年第11期。
    1 编辑部:《顾兰君从影小史》,《世界电影》1939年第7期。
    2 杨德惠:《上海电影事业发展史》,《电影世界》1939年第2期。
    3 杨德惠:《上海电影事业发展史》,《电影世界》1939年第2期。
    1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2 《申报(影印版)》,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371卷第26页。
    1 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2 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3 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4 《赵宣长谈推进电影事业》,《申报》1945年4月14日。
    2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3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4 宫浩宇、丁姗姗:《<新影坛>与上海沦陷时期汪伪政权的电影政策》,《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5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1 屈善照:《中国电影史》,《新影坛》1944年第2卷第3期。
    2 屈善照:《中国电影史》,《新影坛》1944年第2卷第4期。
    3 屈善照:《中国电影史》,《新影坛》1944年第2卷第4期。
    2 编者:《创刊词》,《上海影坛》1943年第1卷第1期。
    1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2 丁亚平:《“进步电影”:在历史的边际追索与超越——1945-1949年中国电影的透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1 陈江:《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期刊》,《编辑学刊》1997年第6期。
    2 李焱胜:《中国报刊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3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1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2 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卷一)一一默片时代》,次文化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66页。
    3 刘蜀永:《香港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3-60页。
    4 也斯:《香港文化十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
    5 刘蜀永:《香港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
    1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2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
    3 编者:《创刊词》,《电影学习》1947年第1期。转引自上海图书馆编:《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页。
    4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9页。
    5 编者:《创刊词》,《电影论坛》1947年第1卷第1期。
    1 编者:《创刊词》,《电影论坛》1947年第1卷第1期。
    2 孙明经、区永祥、唐思礼:《电影术语名词辩证》,《电影论坛》1947年第2期。
    1 孙明经、区永祥、唐思礼:《电影术语名词辩证》,《电影论坛》1947年第2期。
    2 金峰:《电影与政治》,《电影论坛》1948年第1期。
    3 编者:《创刊词》,《电影论坛》1947年第1卷第1期。
    1 高朗:《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3、4合期。
    2 高朗:《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3、4合期。
    3 高朗:《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3、4合期。
    4 高朗:《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3、4合期。
    1 高朗:《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3、4合期。
    2 高朗:《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3、4合期。
    3 高朗:《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3、4合期。
    1 高朗:《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3、4合期。
    2 高朗:《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3、4合期。
    3 高朗:《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4 高朗:《<论美国电影>笔谈》,《电影论坛》1948年第5、6期合刊。
    5 高朗:《释我写的<论美国电影>》,《电影论坛》1948年第5、6期合刊。
    1 区永祥:《“香港电影”论》,《电影论坛》1947年第2期。
    2 区永祥:《“香港电影”论》,《电影论坛》1947年第2期。
    1 区永祥:《“香港电影”论》,《电影论坛》1947年第2期。
    1 银衫客:《中国女明星的轨迹》,《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2 银衫客:《中国女明星的轨迹》,《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3 银衫客:《中国女明星的轨迹》,《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4 银衫客:《中国女明星的轨迹》,《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5 银衫客:《中国女明星的轨迹》,《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1 于君:《中国电影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2 于君:《中国电影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1 于君:《中国电影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2 于君:《中国电影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3 于君:《中国电影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4 于君:《中国电影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1 于君:《中国电影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2 于君:《中国电影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3 于君:《中国电影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4 于君:《中国电影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电影论坛》1948年第3、4期合刊。
    1 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63页。
    2 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王汉伦等.感慨话当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关文清.中国银坛外史[M].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6.
    郑君里.画外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郑逸梅.影坛旧闻——但杜宇和殷明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程步高.影坛旧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陈鲤庭.电影规范[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曹懋唐、伍伦.上海影坛话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茹科夫.历史方法论大纲[M].王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吴贻弓.上海电影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肖章、戴中孚.中外电影史话[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高国抗、杨燕起.中国近代史学史概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吴贻弓.上海电影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顾也鲁.影坛忆友悲欢录[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影片大典(1905——1930)[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唐德刚.史学与文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1937-1945)[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陈墨.影坛旧踪[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李少白.影史探赜——电影历史及理论(增补本)[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英]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覃方明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美]刘易斯·雅各布斯著.美国电影的兴起[M].刘宗锟、王华、邢祖文、李雯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夏衍.懒寻旧梦录[M].上海:三联书店,2000.
    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史梅志.上海租界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丁亚平.1897-2001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周文玖.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丁亚平.老电影时代[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石川.电影史学新视野[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高福进.“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李道新.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M].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李焱胜.中国报刊图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2005.
    丁亚平.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丁亚平.电影的踪迹:中国电影文化史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李多珏.中国电影百年(上编):1905-1976[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饶曙光.中国喜剧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皇甫宜川.中国战争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高小健.新兴电影:一次划时代运动[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李少白.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艺术学》编委会.影像思考:电影与电影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吴怀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谢保成.中国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张英进.审视中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王家范.史家与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M].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秦喜清.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1920-1930)[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法]德拉热·吉格诺.历史学家与电影[M].杨旭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法]马克·费罗.电影和历史[M].彭姝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英]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王余光、吴永贵.中国出版通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刘小磊.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何炳松.老北大讲义—通史新义历史研究法[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
    上海图书馆.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黄兴涛、郑师渠.中国文化史·民国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陈建华.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芮和师.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孙健三.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插图修订版)·重构中国电
    影史(特辑)[M],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上海:中华书局,2010.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胡霁荣.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张伟.都市·电影·传媒:民国电影笔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闫凯蕾.明星和他的时代:民国电影史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顾倩.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1927——1937)[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王学哲、放鹏程.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1897——2007)[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刘蜀永.香港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吴永贵.民国出版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田中阳.国近代报刊角色观念的发展[M].武汉:岳麓书社,2011.
    周夏.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海上影踪:上海卷[M].民族出版社,2011.
    [法]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历史研究导论[M].李思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王人美口述、解波整理.我的成名与不幸[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张英进.光影论丛: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何兆武.思想文化随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王学典.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李仲明.报刊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白寿彝.史学概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2.
    [美]费利克斯·吉尔伯特.历史学:政治还是文化——对兰克和布克哈特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赵伟清.上海公共租界电影审查(1927——1937)[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洪煜.近代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德]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M].盂钟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傅葆石.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M].张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也斯.香港文化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汪朝光.影艺的政治: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徐耻痕.文汇报创刊初期史料[J].新闻研究资料,1981(3).
    白寿彝.座谈中国史学史之史[J].史学史研究,1985(1).
    [英]托马斯·艾尔萨埃瑟.电影史与视觉快感[J].当代电影,1988(3).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研究方法[J].文艺研究,1990(4).
    陈剩勇.从记注到编纂:中国传统历史编纂方法试析[J].学术界,1990(3).
    瞿东林.《历史·史学·理论——我是怎样研究中国史学史的》[J].文史知识,1994(1).
    丁亚平.“进步电影”:在历史的边际追索与超越——1945-1949年中国电影的透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2).
    李冰.年鉴编纂中的史学思想[J].年鉴信息与研究,1997(4).
    陈江.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期刊[J].编辑学刊,1997(6).
    魏宏运.抗战时期孤岛的社会动态[J].学术研究,1998(5).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4).
    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2(1).
    丁亚平.论20世纪中国电影与通俗文化传统[J].电影艺术,2003(6).
    李少白.治史有凭学可考[J].传记文学,2005(1).
    贾磊磊.电影史研究的价值判断[J].电影艺术,2005(1).
    李道新.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史[J].当代电影,2005(1).
    郦苏元.关于中国电影史写作走向的思考[J].当代电影,2005(5).
    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J].当代电影,2005(6).
    李道新.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2).
    周并.微观史学与新文化史[J].学术研究,2006(6).
    张耕来.历史的“硬性”与解释的“弹性”——兼论安可斯密特与扎戈林的争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7(2).
    张广智.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生代[J].历史教学问题,2007(5)
    黄德全.电影初到上海考[J].电影艺术,2007(3).
    李道新.中国电影——历史撰述的开端[J].当代电影,2008(1).
    章柏青.电影批评:在反思中前行[J].当代电影.2008(12).
    陈墨.默片时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奠基[J].电影艺术,2008(2)
    金福来,裴云涌.论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宏观和微观的研究方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1).
    张越.史学史: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J].史学理论研究,2009(3).
    丁亚平.电影史学的兴起和发展[J].当代电影,2009(4).
    郦苏元.走近电影走近历史》[J].当代电影2009(4).
    虞吉.“开放的电影史观念”主导的路径标识[J].当代电影,2009(4).
    李道新.史学范式的转化与中国电影史研究[J].当代电影,2009(4).
    石川.后编年体史述:多元体裁和深度阐释[J].当代电影,2009(4).
    饶曙光.关于深化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断想[J].当代电影,2009(4).
    陈墨.电影史学发展谈:细节·建构[J].当代电影,2009(4).
    张伟.民国影坛的第一代“专业海归”[J].电影艺术,2009(326).
    陈墨.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实践与理论[J].当代电影,2010(3).
    罗志田.证与疏——傅斯年史学的两个面相[J].中国文化,2010(2).
    陈犀禾.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发展史纲[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宫浩宇.武侠神怪片的兴衰及其对早期上海电影业的影响[J].影史探问,2011(2).
    陈墨.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J].当代电影,2011(3).
    侯凯.电影传入中国的问题再考[J].电影艺术,2011(5).
    刘小磊.“影”的界定与电影在中国传入伊始的再考辩[J].电影艺术,2011(5).
    宫浩宇,丁姗姗.《新影坛》与上海沦陷时期汪伪政权的电影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11(6).
    赵惠康.徐园“又一村”[J].当代电影,2011(11).
    冯永华,陈曦.谷剑尘电化教育思想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9).
    黄鹏.建构中国电影史学史——论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史格局的扩建[J].当代电影,2012(8).
    丁亚平.历史撰述与现代化——论《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电影史学主体意识及其演进[J].当代电影,2012(10)
    张顺昌.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特点与功用[J].重庆社会科学,2012(11).
    吕亚平.抗战时期上海‘孤岛’的报刊与图书出版活动[J].图书馆杂志,2012(2).
    陈山.<电影小丛书>与<中国电影文化丛刊>——战时体制下中国电影理论建设.中国早期电影学
    术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2.
    宫浩宇.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博士论文,2012年.
    饶曙光.重建电影批评体系和权威[J].艺术评论,2013(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