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派是传统阿拉伯语语法研究发展过程中,因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研究的学者和背景不同,出现分歧后各自为阵、据理力争的必然产物。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正是在各个语法学派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成为流传至今,登堂入室的正统、规范的阿拉伯语语法学,也就是标准阿拉伯语语法学。
     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派是研究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的主力军,各学派提出的理论框架、引证的详实语料构建了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内涵。研究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派不仅有助于阿拉伯语学习与研究者更深入地认知阿拉伯语语法规则制定的演变与发展、更多地知晓传统阿拉伯语语言的表达与结构,还有助于语言学习与研究者更全面地认知世界语言学发展史。同时,语法形成过程中多家争鸣的自圆其说、殊途同归还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更客观地编写阿拉伯语语法教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以史学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语言学研究的分析理论为指导,以巴士拉、库法、巴格达、安达卢西亚和埃及这五大代表语法学派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代表学者和主要观点为研究对象,回顾并总结了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各个派别的历史背景、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特点与贡献,分析对比了这些语法学派的异同之处,力求通过对详实的历史文献的择用和客观的描写、分析对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派的发展史进行全面性地梳理和探讨。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
     绪论部分辨析了语法、语法学和阿拉伯语语法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论述了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至第三章系统梳理了巴士拉、库法、巴格达、安达卢西亚和埃及五大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派的历史背景、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各学派中代表语法学家的学术生涯,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和学术贡献。
     第四章从语法学历史、语法学观点、语法学研究方法、语法学特征和语法学贡献等方面综合对比了这五大传统语法学派的异同之处,叙述了巴士拉和库法两大语法学派因观点分歧而产生的三次大论战,指出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在这种争鸣中得以确立与发展、进步与完善,造就了许多知名的语法学家,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语法学著作。
     结语指出,巴士拉、库法、巴格达、安达卢西亚和埃及学派是研究传统阿拉伯语语法的主力军。其中,巴士拉学派可谓是首创者和奠基人;库法学派在巴士拉学派的研究基础上另辟新径,成为与之并肩而立的第二大语法学派;巴格达学派是巴士拉学派和库法学派的综合者;安达卢西亚学派促使了传统语法学在遥远的伊利亚特半岛生根发芽、异地生辉;埃及学派是巴士拉、库法、巴格达和安达卢西亚学派研究成果的汇总者和评注者,该派学者可谓最多、著作可谓最多。
     结语部分还指出,因为阿拉伯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语法学家都是教法学家出身,传统阿拉伯语语法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传统逻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阿拉伯语语法也因此有着许多繁复的制约与支配关系,被世界公认为最难的语法之一。
     最后,结语部分提到,传统阿拉伯语的历史演变过程只是阿拉伯语语法学发展的一个最长、最重要历史阶段。如今,它受西方现代语言学思想的影响,又有了新的发展,但至今未形成独立的有关语法学派,希望自己以后能在前辈和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的特点是:系统梳理了传统阿拉伯语语法学派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提出了某些阿拉伯语语法术语的中译文,丰富了我国对传统阿拉伯语语法的研究;为我国学者研究传统阿拉伯语语法提供了更为全面而丰富的语料素材和分析视角;对我国阿拉伯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教材选编、课程设置等事宜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
引文
①巴尼尼是古印度公元前四世纪最著名的语言学家。他撰写了第一部完整的梵文语法,即《梵语语法》,因该书主要包括八个部分,故又译作《梵语语法八篇》;英文译作《Eight books》。
    ②王远新.古代语言学简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6.p220.
    ③[苏]H·A·康德拉绍夫著.语言学说史[M].杨余森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p4.
    ④[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P17.
    ①类比,阿拉伯学者称之为"′",《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意是“比较、对比”。"′"是阿拉伯人制定语法规则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流程是:首先通过听写得到标准语料,再通过分析语料提炼出语法规则,最后以"′"为手段推导出新的语料,并用这些推导出的新语料再次验证语法规则的正确性。
    ②分析,阿拉伯学者称之为"",该词由""派生,又有分解之意,即层层分解句子各个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还有阿拉伯学者称之为"",""直译为说明原因,想出理由,有中国学者故此将之译为究因,以此彰显阿拉伯学者为探求语法规律孜孜以求的不懈努力;西方学者则根据这种语法分析方法的实际操作理念将其称为’hierarchy’,直译为分层。笔者在综合上述几种观点的基础上,取其最宽泛的意义,表述为“分析”。
    ①参见Maria Rosa Menocal, The Arabic Role in Medieval Literary Histor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7.序言部分。
    ①木邦利德(°í),笔者依据阿拉伯语读写规则及其在中文版的阿拉伯文献中出现的频率,翻译为穆巴里德。
    ②《阿因书》,第一部阿拉伯语词典,又译《艾因书》。笔者根据阿拉伯语的读写规则及其在中文版的阿拉伯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在本文中译为《艾因书》。
    ①安达鲁斯,笔者在后文中译为安达卢西亚。
    ①规定性语法:规定性语法取自英文"prescriptive",直译为“先行写下”,即先做规定,再行写下,以逻辑为标准;它对应描写性语法,后者是描述已经写下的语言的现状,以实际使用为标准。规定主义盛行于19世纪以前,被现代以描写主义为主流的语言学视为保守。两者主要分歧在那些介乎接受与不可接受之间的常用表达,也就是阿拉伯语中的语法特例(±ǎ),规定性语法认为不可接受,描写语法认为可以接受。——笔者注
    ②传统语法:一般指在研究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基础上所形成并沿袭使用的语法术语、概念、规则和理论,通行于19世纪以前。按照这一体系,研究词的构成方式和屈折方式的是形态学,又叫词法学;研究如何把词组成短语或句子的是造句学,又叫句法学;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语法学。这种语法在19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在各族语言语法研究中形成了一个传统,故习惯称之为传统语法学。规定性语法和唯理语法是传统语法的特征。——笔者注
    ①古典逻辑:泛指数理逻辑产生以前的传统形式逻辑。在欧洲,主要指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代表的传统逻辑。在中国,主要指以《墨经》、《荀子正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在印度,主要指以因明为代表的印度古典逻辑。世界上这三个古老民族所创立的三种不同的古代逻辑体系都可称之为古典逻辑,而目前一般则专用于指称以亚里士多德的“词项逻辑”和斯多亚学派的“命题逻辑”为基本内容的传统形式逻辑。这种古典逻辑在西方逻辑发展史上一直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当时人们所承认的唯一的逻辑。近代产生的数理逻辑也是在古典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逻辑学大辞典》
    ①纳季德(),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又称内志,为高原地带,西临希贾兹,东临达哈拉沙漠。
    ①欧麦尔本哈塔卜(ǚ¨),第二任正统哈里发,公元634—644年在位。
    ②阿卜杜马立克,又译阿卜杜勒麦立克(公元685—705年在位),即“列王之父”。他是倭马亚王朝麦尔旺支的奠基者麦尔旺(公元683—685年在位)的儿子。在阿卜杜勒麦立克和继承他的王位的四个儿子的统治之下,大马士革王朝的势力和荣誉,达到了顶点。——[美]菲利普·希提.阿拉伯通史[M].(上册).马坚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P206.
    ③刘开古.阿拉伯语发展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P275.
    ④哈查只本尤素夫赛格菲(¨-¨),倭马亚时期伊拉克总督。哈查只出生于希贾兹的塔伊夫,原是该地教授宗教知识的青年教师。公元694年接受哈里发阿卜杜勒麦立克的任命担任伊拉克总督。哈
    查只在任期间,采用了许多激烈、甚至是残暴的手法治理当时心怀不满、动乱不安的伊拉克,在叛乱的巴士拉人和库法人中间恢复了秩序,在包括伊拉克和波斯的他的广大的总督辖区内,恢复了秩序。哈查只熟读古兰经,对阿拉伯语语法颇有研究。
    ①叶海雅伊本叶阿姆尔(),(卒于公元747年),著名语法学家,是艾布艾斯沃德嫡传弟子中最著名的一位。
    ②[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①唯理语法:唯理语法认为,世界所有语言结构的语法规则都应该是唯理的,理性逻辑是人类语言结构的共性规律,它决定了语言的结构,是语言运作唯一重要的原因。唯理语法对应经验语法,以法国逻辑学家阿尔诺和语言学家朗斯罗编写的《普遍唯理语法》(1660年出版)为代表,因其编写地而又通常被称为波尔罗瓦雅尔语法学派。唯理语法主要在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国发展,经验语法主要在英国发展。两种语法争论的核心是:唯理语法承认语言“天赋论”,认为人类语言结构具有普遍性;经验语法否认语言“天赋论”,认为人类语言结构不具有普遍性。两种语法的研究方法也不同:唯理语法从人类语言的内部进行研究,从人类逻辑理性的共同点出发,关注个别语法在交流思想时所隐含的语法统一性,确信人类理性在语法中所体现的普遍性。经验语法从外部对语言进行调查,采用观察的方法,注重对每一种语言的观察,认为每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否定拉丁语对各民族语言语法的指导意义。两种语法的发展方向也不同:唯理语法中可看到20世纪的生成语言学的某些痕迹;经验语法为后来的现代描写语言学打下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②艾斯瓦德杜欧里(¨°¨)(公元603—688年),教法学家、诗人、语言学家。——笔者注
    ③哈利勒(¨)(公元718—791年),阿拉伯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法学家。
    ④西伯威()(公元765—796年),阿拉伯语言学家、语法学家。
    ⑤西拉菲(¨¨)(公元901—978年),阿拉伯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法学家。
    ①宰加吉(-3)(卒于公元922年),巴士拉派语法学家。
    ②该词由"伊本斯拉í"派生。
    ③吉(-¨¨¨)(卒于公元928年),巴士拉派语法学家。
    ①陈中耀.阿拉伯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P43.
    ②艾赫法西(ǘ¨¨)(卒于公元826年),巴士拉派语法学家。
    ③杰尔米(¨)(卒于公元840年),巴士拉派语法学家。
    ④马齐尼(3¨)(卒于公元863年),巴士拉派语法学家。
    ①穆巴里德(°íì¨)(公元825-898年),巴士拉派语法学家。
    ②参见陈中耀.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第二章(第二节)阿拉伯语构词法。
    ①优努斯()(公元713-798年),巴士拉派语法学家。
    ①依存语法是根据其主要关注结构内部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而得名的。结构是由于成分之间的相互依存而产生的,这一思想最早可以上溯到2600年前印度的Pānini语法。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依存是构成一个结构的至高无上的准则。——金立鑫.语言研究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P216.
    ①阿里本艾比塔列卜(ǚ),公元656—661年在位,是第四位正统哈里发。
    ②齐雅德伊本艾比(°3),哈里发穆阿威叶的父亲的私生子,穆阿威叶的三个心腹之一。他于公元665—672年间任巴士拉长官,在任期间,对巴士拉这个什叶派的中心使用了无情的高压手段。
    ①纳赛尔本阿西姆(ǒ ǒ)(卒于公元708年),著名《古兰经》诵读家,阿拉伯语语法学家,艾布艾斯沃德的嫡传弟子。有传述者认为纳赛尔首创了阿拉伯点式读音符。
    ②阿卜杜拉赫曼本胡尔姆兹(¨)(卒于公元735年),卒于亚历山大。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P282.
    ②哈马德本苏莱曼本第纳尔(ǒ¨2°°),(卒于公元783年),著名圣训学家,早期阿拉伯语语法学家之一。
    ③优奴斯本哈比比(),巴士拉派语法学家。
    ④大艾赫法西(¨¨)(卒于公元793年),原名为ē¨¨ ǚ¨,著名的巴士拉派阿拉伯语语法学家,有两个著名的弟子, ǘ¨¨和2ǒ¨¨,其中ǘ¨¨名气最大。
    ⑤伊本艾比伊斯哈格哈德拉米(ǖ¨|¨)(卒于公元735年),巴士拉派语法学家,伊本哈德拉米的学生。
    ⑥伊萨本欧麦尔赛格菲(¨)(卒于公元766年),巴士拉派语法学家,伊本哈德拉米的学生。曾编写过两本语法书籍。
    ⑦艾布阿慕尔本阿俩(¨)(公元689—771年),巴士拉派语法学家。
    ①阿姆努本泰米姆(),沙特阿拉伯最古老、最大的部落之一,其历史可追述至贾希利亚时期。
    ②法拉兹达格(°3¨),倭马亚王朝时期的著名诗人。
    ③麦尔旺本哈克木(¨¨),倭马亚王朝第四任哈里发,公元684—686年在位。
    ④[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P282。
    ⑤叶齐德本阿卜杜麦立克,公元720—724年在位,其父是麦尔旺家族“列王之父”阿卜杜麦立克,其母是苏福彦家族穆阿威叶的孙女阿蒂卡。
    ⑥[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P282。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P282。
    ②该部落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上沙特麦加省的塔伊夫城,该部落在塔伊夫城的历史可追溯至伊斯兰教兴起以前,有着自己的悠久历史和荣誉,伊斯兰开拓时期及此后的许多领袖以此命名。——参见“”词条.[EB/OL].维基百科.http://ar.wikipedia.org/wiki/%D8%AB%D9%82%D9%8A%D9%81.[2013-7-29]
    ①艾赫瓦苏的妻子离开他嫁给了马杜尔,但马杜尔仍旧深爱着自己的前妻,故作此诗。(科威特国家报,2011-9-29,http://alwatan.kuwait.tt/articledetails.aspx?Id=141509)
    ②纳比额(¨)(公元535604年),阿拉伯贾希利亚时期的诗人。其诗以颂诗和辩解、道歉诗著称。据说在“欧卡兹集市”曾为他专设帐篷,求其为仲裁,评判诗人们的作品优劣。
    ③[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二册).朱凯,史希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P284.
    ①《古兰经》的七种读法分别是:纳菲尔()、伊本·凯希尔(¨)、伊本·阿米尔(¨)、艾布·阿慕尔()、叶古柏()、阿绥姆(ǒ)、蛤姆泽(¨ a)。——马占明.简述《古兰经》诵读学的形成、发展与传播[J].中国穆斯林,2012,(3).
    ①大艾阿沙(¨ ǎ¨)(公元530—629年)阿拉伯贾希利亚时期的十篇《悬诗》诗人之一。他能歌擅唱,有“阿拉伯人响板”之称。他特别擅长写颂诗与讽刺诗,亦写有大量咏酒诗。——仲跻昆译.阿拉伯古代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P109.
    ①又说是也门的一个部落
    ②伊本穆格法(¨¨):阿拉伯寓言故事集《卡里莱和笛木乃》的作者。
    ①现代阿拉伯语法学者认为,被呼唤语还可以是非特定的泛指,即不专指某人或某物。如" ǚ ",意思为“喂,学生们!”
    ②渗渗泉有很多神奇的历史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和先知易卜拉欣之妻哈哲尔(Hajar),为了维持自己和幼子伊斯玛仪生命的需要,曾将其子放在现麦加克尔白殿旁边,自己跑到赛法和麦尔卧两丘之间寻找泉水,7次往返奔走,滴水未获,母子俩悲天怆地,感动了真主;真主派天使指引她,在一块石板下挖出一眼清泉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口井被淹没,又产生了新的传说:公元6世纪,穆罕默德的祖父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和饮水的需要,非常渴望能够重新找到这口井。一天夜里,他一连3次梦见有人告诉他渗渗泉的事,醒后,他根据梦中所示的方位挖掘下去,发现波斯国王献给天方的两只金羚羊和宝剑等金属用具,继续深挖后,终于挖掘出这口古井,并用挖掘出来的金属制品装修了天房,从而赢得了麦加入的赞扬。伊斯兰教创传后,渗渗泉水被穆斯林视为“圣水”,朝觐者巡游天房完毕后饮此泉水,并在赛法和麦尔卧山丘之间疾行往返7次,模仿哈哲尔当年寻找水源的动作,以示怀念。渗渗泉于1958年由沙特政府扩修,通过自来水管道引入奔走长厅的一个大厅里,专供哈吉们饮用和沐浴。哈吉们还将渗渗泉水带回故地,作为贵重之物馈赠亲友,共沾圣地吉福。——笔者注
    ①陈中耀老师在《新编阿拉伯语语法》一书中指出,这种被呼唤语字面上定于合口符单音符,或双数的艾利夫、完整的阳性复数的瓦五,但出于宾格的地位。
    ②乔姆斯基: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创始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1955)、芝加哥大学等五所高等学院希伯莱文学名誉博士。麻省理工学院现代语言和语言学教授(1961-)。主要著作:《句法结构》(1957);《句法理论面面观》(1965);《形式与解释论文集》(1977)。——《中外文化知识辞典》
    ①哈马德本沙拉马(2°¨°),阿拉伯著名演说家。
    ②有关“大黄蜂”问题的论战是巴士拉和库法派学者所进行的四次著名论战中的一次,也是最著名,被后世评论最多的一次。本文将在第四章中详述。
    ③侯脱米耶(ǚ¨),根据雅古特的《地理辞书》介绍,侯脱米耶位于巴格达东部法尔赛赫的一个村庄,属赛里布·哈脱姆管辖。——[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P301.
    ①有关“大黄蜂”问题的论战是巴士拉和库法派学者所进行的四次著名论战中的一次,也是最著名,被后世评论最多的一次。本文将在第四章中详述。
    ②省略的动词为°。
    ③西伯威书(第二卷)(阿文版). P182
    ①《西伯威书》(第一卷)(阿文版). P12
    ①《西伯威书》(第一卷)(阿文版). P442
    ①现代阿拉伯语语法认为:若派生为感叹的动词所表达的含义不清楚其原因,可以表示感叹,如2"",世人并不知道男人好()的原因。但若派生为感叹的动词所表达的含义是已知的,就不能表感叹,如"2",因为阿拉伯人认为,独眼是天生的,是安拉决定的,所以此人独眼的原因是已知的。
    ②阿拉伯人的名字。
    ①因阿拉伯人经常略读尾音,故结尾的""被说成是""。
    ②西伯威认为除外工具词" ǎ "后面的除外语只能是属格。
    ①西伯威认为柔母字母上的动符分别代表主格、宾格和属格。
    ②西伯威认为五个动词,如",,,,",它们的变尾标志是和"¨"相连的柔母字母,即是表示双数、复数和阴性单数第二人称的代名词,这些代名词同时也是主语的标志。
    ③西伯威认为五个名词,如"",它们的变尾标志是表示动符的柔母字母,主格是"",宾格是"¨",属格是""。
    ④西伯威认为形容词和被形容词是同一个支配语。
    ⑤哈伦·赖世德(ǎ¨2),阿拔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公元786—809年在位。他统治时期,阿拔斯王朝势力达到最高峰。
    ⑥艾敏(),阿拔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公元809—813年在位。
    ⑦郑慧慈.阿拉伯语言学发展史[M].台北:神州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 P110.
    ①西伯威认为:主、宾、属、切格的变尾和定位标志是不一样的,共有四类变尾和四类定尾。
    ②西伯威认为是这三个柔母字母上面的动符,艾赫法西认为是这三个柔母字母前一个字母上动符。
    ③西伯威认为是表示动符的柔母字母,艾赫法西认为是这三个柔母字母前一个字母上动符。
    ①乌姆鲁盖斯(¨¨)(公元500—540年),最著名的悬诗诗人之一。他的悬诗是阿拉伯古诗的典范。他开创了阿拉伯格律诗的纪元,在诗歌的形式、诗韵、主题安排及艺术手法上,为阿拉伯诗歌奠定了基础。——纳忠.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P213.
    ①穆阿台绥姆(ǒ¨),阿拔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公元833—842年在位。
    ②瓦西格(¨¨),阿拔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公元842—847年在位。他擅长文学、音乐,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所贡献。
    ③穆台瓦克里(¨),阿拔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公元847—861年在位。
    ①纳菲尔(),麦地那地区《古兰经》诵读学领军人物,其诵读方式后传播到北非和摩洛哥。这种读法相对简单,没有长音和偏念等比较难发的音。——马占明.简述《古兰经》诵读学的形成、发展与传播[J].中国穆斯林,2012,(3).
    ①国内有书籍把他的名字翻译为穆巴里德,笔者认为是错误的。穆巴里德依据"°"音译,"°"本意为被冷冻的。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P262.
    ①鲁萨法清真寺(ǒ¨)位于巴格达东区,是该市中心。
    ②阿卜杜塔伊夫(°¨¨ ǚ¨)(公元1162—1231年),古兰经诵读家,教法学家。
    ①伊本杜来德(2ê°)(公元838—933年),阿拉伯语语言学家,著有字典《语言大全》(¨ a)。
    ①绝大部分巴士拉派学者认为附加介词""仅存在于否定句中。
    ②绝大部分巴士拉派学者认为绝缘的""用在" í|"类虚词后面,表示强调,使其名词由原来的宾格变为主格。
    ①引自"177ǒ.á1989a¨2¨2¨°.¨′2¨¨. ǖ ǎ"。笔者认为,如下对此段经文的解释仅代表原文作者的个人观点,依据《古兰经》奥斯曼版本,经文应为" ǒ¨ ǒ¨¨°¨",即" ǒ¨"是"|"的名词。
    ①哈姆泽兹亚特(¨¨ a)(卒于公元773年)库法地区诵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库法人采用阿绥姆和哈姆泽的读法,相比之下,哈姆泽的读法更驰名。
    ②阿卜杜拉本凯希尔()(公元665—737年),原为波斯释奴,是麦加地区的著名诵读家,他的诵读版本是《古兰经》公认的七种读法之一。巴士拉派学者哈利勒和阿慕尔阿俩常引用他诵读的经文。
    ③苏福耶乌耶伊莱(ê¨)(公元725—813年),出生于库法,少小成名,精通圣训。他是著名的诵读家、演说家,师从伊本凯希尔等著名《古兰经》诵读家,其诵经版本和对古代诗歌的传述得到广泛认可。
    ④帖哈麦()希贾兹西部红海沿岸的低地,主要指阿拉伯半岛西岸、南岸与东南岸的狭窄平原。终年高温,空气潮湿,该词意即“闷热的低地”。蒂哈马常冠以所在地区的名称,如汉志蒂哈马、阿西尔蒂哈马、阿曼蒂哈马等。
    ⑤麦海迪()(公元775—785年在位)哈里发帝国的第三任哈里发。
    ⑥麦蒙(¨)(公元813—833年在位)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
    ①雷伊(í¨)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的古城。
    ②[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P274.
    ③拉迪(ǖ¨)(卒于公元1287年)全名穆罕默德·本·哈桑·伊斯塔拉巴兹·萨姆奈伊·纳吉菲·拉迪(
    ǖ¨¨¨±¨¨¨),是波斯塔巴里斯坦地区人,阿拉伯语语言学家,语法学家,精通各类宗教相关知识,被称作当时的宗教之星。
    ①绝大部分巴士拉派学者认为附加介词""仅存在于否定句中。
    ②绝大部分巴士拉派学者认为绝缘的""用在" í|"类虚词后面,表示强调,使其名词由原来的宾格变为主格。
    ①伊本希沙姆(á ǎ¨)(公元1309-1360年),埃及语法学家,主要著作有《满足机智者》。
    ①拉加兹(¨),阿拉伯古诗16式格律中的一式。
    ①德邑莱姆(¨)地区属于艾赛德部落。
    ②阿布加法尔鲁瓦西(′¨),(卒于公元803年),第一位库法派学者。
    ③麦蒙(¨),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公元813—833年间在位。
    ①1哈姆来=60或74.88公斤
    ②1埃及磅=449.3克
    ①塔伊(ǚ¨),也门的古老部落之一,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中北部,今沙特哈伊勒省境内。该部落是北方阿拉比亚各部族的联盟,在历史上有显著的地位。他们的后裔仍生活在操阿拉伯语的地方。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P303.
    ①苏莱曼本阿西姆(ǒ)法拉伊的学生之一,所著《古兰经释义》被认为是同类书籍中的代表作。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P258.
    ②穆太纳比(¨)(公元915—965年),阿拔斯王朝时期著名民族诗人。
    ①《仲裁》(ǒ¨),尽管该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从后世的传述来看,该书的主要内容是对西伯威观点的复述,与巴士拉学派的观点相差不大,因此后世学者认为该书没有太大的价值,仅是鲁瓦西编写的授课教材。——笔者注。
    ②苏尤缇(ǚ¨)(公元1445—1505年),埃及派语法学家。
    ③艾布贾阿法尔(ǖ¨)(卒于公元846年),出生于库法,专攻阿拉伯语语言和《古兰经》诵读,在语法学领域著书一本。
    ①穆尔太齐赖派哲学思想: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哲学和宗教,理智与信仰始终处于矛盾和对立的状态,穆斯林哲学家也不例外。穆尔太齐赖派哲学思想倾向调和哲学与宗教的矛盾,采取折中的办法,缓和哲学与宗教的矛盾。该派哲学思想认为,神是公正的,不可能作恶,人是自身行为的主宰,有自由意志的主张,否定了神的前定和对人间俗务的干预。——笔者注。
    ①伊本凯山(¨),(卒于公元912年),著名语法学家。
    ②伊本修盖尔(ǎ¨),(卒于公元927年),著名语法学家。
    ③伊本哈亚特(¨¨),(卒于公元932年),著名语法学家。
    ①扎迦基(¨),(卒于公元948年),著名语法学家。
    ②艾布阿里法里斯(2¨),(公元901—987年),著名语法学家。
    ③伊本金尼(¨),(公元933—1002年),著名语法学家。
    ①贾保平.艾布·哈尼法及其教法学派[J].中国穆斯林,1998(01). p25.
    ①乌盖伊勒(ê),位于摩苏里。
    ①郑慧慈.阿拉伯语言学发展史[M].台北:神州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 P152.
    ①伊本亚伊叙为此书做注,名为《扎马赫谢里详述一书注解》(ǎ¨ ǒ ǎ),伊本亚伊叙花了60年时间写成此书,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该书共有十卷,由开罗出版社出版,它囊括了巴士拉、库法和巴格达派的全部语法观点,没有遗漏任何一个语法学家的任何一本著作。该书自第一页起,就是倾巴士拉派的,如他也认为"¨"由"¨"派生,不同意库法派提出的"¨"由"¨"派生。——笔者注。
    ①艾哈迈德本加法尔岱拿瓦里(2¨)(卒于公元902年),波斯裔,埃及著名学者,早年赴巴士拉、巴格达等地求学,师从巴士拉派学者马齐尼、穆巴里德和库法派学者赛阿莱布,认真研习《西伯威书》,学术观点倾巴士拉,学成后返回埃及直至逝世。著有语法学著作《修订本》(¨),《巴士拉人和库法人的分歧》(¨ ǒ¨¨)。
    ②艾布·阿里高利(¨)(公元893-967年),安达卢西亚早期语法学家。他出生于亚美尼亚,受教
    于巴格达。师从穆巴里德的学生宰加吉。后于公元940年来到科尔多瓦,为当地引入了《西伯威书》,在当地传授学问直至逝世。他是科尔多瓦大学的一名教授,以学识渊博、语言造诣精深为人称道。他是一位倾巴士拉派的学者,经常在学术辩论中支持巴士拉派的观点。他还是伊本哈桑左拜迪(¨¨)的老师,左拜迪的主要著作是一部包括历代的语法学家和语言学家的传记《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传记》(ǚ¨¨)。——笔者注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七册).史希同、张洪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P108.
    ②李楠.摩洛哥历史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①阿尔梅利亚(ìê¨),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阿尔梅里亚省首府,位于西班牙东南部地中海沿海。142
    ①札希尔派教法学:该派为达伍德本哈拉夫所创。因该派坚持只能以经训的“字面”意义(札希尔)释法,反对任何注释、引申、意见、类比,后世亦称“字面派”或“表义学派”。它曾得到阿巴斯王朝个别哈里发的承认和支持,盛行于西班牙、呼罗珊(今伊朗境内)一带。——吴云贵.真主的法度——伊斯兰教
    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七册).史希同、张洪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P110.
    ①盖达哈,计量单位,盖达哈(2.06公升)
    ②[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七册).史希同、张洪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P110.
    ①哈基姆清真寺(¨),开罗的清真寺,修建于公元十世纪的法蒂玛王朝,其建筑风格华丽壮观,宣礼塔结构复杂多变,大殿内部的装修也尽显豪华。清真寺的功能多样化,其中的文化教育作用日益强化。
    ①福斯塔特(ǚ¨),埃及阿拉伯化后的第一个首都。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后,著名将领阿穆鲁本阿斯建立了福斯塔特。该地最为知名的为阿穆尔清真寺,为埃及乃至整个非洲大陆最早的清真寺。
    ①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杜欧里的学术贡献”。
    ②伊本瓦立德,全名艾布阿巴斯艾哈迈德本瓦立德(°í′¨)(卒于公元943年)。
    ③纳哈斯,全名艾布加法尔纳哈斯(′¨)(卒于公元949年)。
    ①岱拿瓦里(Dīnawarī)姓名翻译参考郑慧慈.阿拉伯语言学发展史[M].台北:神州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P169.
    ②岱拿瓦里(2°),伊朗西部克尔曼沙赫附近。
    ①伊赫什德王朝(ǎ¨¨),公元935-969年。它是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一个由拔汗那人创立的半独立于哈里发帝国的突厥王朝。——笔者注。
    ①参见第二节“安达卢西亚学派”之“早期语法学家”。
    ②据说埃及埃米尔曾把两人召集到一起辩论。纳哈斯首先发问,是否可以用" ê ê¨"词式读"2("扔)。伊本·瓦立德回答说,可以,读"2¨"。纳哈斯说,你错了,阿拉伯人不说"¨"或" ê ê¨"。伊本·瓦立德说,既然
    你问我了,我就举个例子回答,无所谓阿拉伯人是否实际说过这样的表达,但我派生的动词词式是对的。虽然艾哈迈德艾敏在自己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六册)中认为“伊本·瓦立德这种抬杠式的作法完全是巴格达人的习惯”,对此持否定态度。但笔者认为伊本·瓦立德没有错,他只是继承了艾赫法西的语法类推法,用""代替了"",现在动词中就经常把""转换成""。因此可以说"2¨",而不说"2¨"。这是一种语法练习,无所谓阿拉伯人是否实际这么用。
    ①埃德富(°|)(Edfu)是埃及尼罗河西岸的一个城市,介乎伊斯纳及阿斯旺之间,人口约六万。
    ①阿慕尔本阿绥大清真寺(¨)。它由伊斯兰名将阿慕尔本阿绥初建于公元642年,坐落在孟菲斯北面的富斯塔特,后来几经修缮、扩建。10世纪中叶,阿慕尔清真寺完成了它的装饰、镀金、雕刻等艺术装修工作。1789年法国拿破仑入侵埃及时,这座清真寺遭到损坏。由于它是埃及最古老的清真寺,又是众清真寺的先导,故埃及政府决定重新修缮它,1985年斋月的最后一个主麻日,在该寺举行了修缮竣工庆典。——袁义芬.埃及著名清真寺简介[J].阿拉伯世界.1991(4).
    ①艾尤卜王朝(¨¨),公元1171-1250年。埃及法蒂玛王朝终结后建立艾尤卜王朝,该王朝后被麦木鲁克王朝取代。萨拉丁是艾尤卜王朝的第一任“素丹”。
    ①伊斯纳(|)(Isnā),埃及城镇。位于上埃及南部,尼罗河西岸,拥有陶器制造、毛纺织等工业。是托勒密王朝神庙遗址所在地。——笔者注
    ①伊本·突伦清真寺(ǚ¨¨),埃及著名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建于公元876-879年间。它是伊斯兰早期建筑的代表之作,位于开罗旧城南亚什卡尔山的高地上。
    ①吉尔贾(),隶属索哈杰省,位于该国中东部尼罗河西岸。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八册).史希同、吴旻雁、马学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P195.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二册).朱凯,史希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P258.
    ①盖斯(),北部阿拉比亚迁徙到沙姆地区的部族。
    ②阿萨德(),居住在帖哈麦的古老部落。
    ③胡宰伊勒(),居住在希贾兹的部落。
    ①基纳奈(¨),沙特阿拉伯西部最大的古老部落之一,居住在希贾兹和帖哈麦地区。
    ②台格利卜(),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和东阿拉比亚地区有权势的大部落,该部落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后才逐渐归顺伊斯兰教。
    ③伯克尔(),该部落居住在今天的土耳其南部,起源于阿拉比亚地区北部,隶属拉比昂部落(2)。
    ④阿卜杜盖斯(¨),该部落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隶属拉比昂部落。
    ⑤Ignaz Goldziher. On the History of Grammar among the Arabs.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4.P36.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二册).朱凯,史希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P258.
    ①有所指的虚词(¨),即每个虚词都有特定的含义,它包括五类:第一类是由一个字母组成的虚词,如"¨¨","¨","¨";第二类是由二个字母组成的虚词,如"","","";第三类是由三个字母组成的虚词,如"","|","";第四类是由四个字母组成的虚词,如"","";第五类是由五个字母组成的虚词,如""。
    ①汤廷池.国语语法研究论集自序[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9.
    ①又有传述说是在当时的宰相叶海亚·伯尔麦克(¨)的家里见到了卡萨伊。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P34.
    ①萨义德·本·朱拜伊尔(ê)(公元666-713年)古兰经诵读家。
    ①《穆法德里亚特》(ǖ¨),由穆法德勒·达比辑录的蒙昧时期阿拉伯古诗,包括约128首诗。——[黎]汉纳·法胡里.阿拉伯文学史[M].郅溥浩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①[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七册).史希同,张洪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P111.
    ①刘开古.阿拉伯语发展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P283.
    ①穆斯塔法杰瓦迪(°¨ ǚǒ),伊拉克最著名的阿拉伯语语言学家、教授之一,(公元1904—1969年)。致力于语法研究,他的名言是“我为教阿拉伯人阿拉伯语而来到这个世界。”他著有多本著作,是一位研究现代阿拉伯语语法的阿拉伯语法学家,致力于简化语法,他办有一档著名的电视、广播语言类节目,名为“说,不说”(),该节目后成书出版。
    39.[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二册).朱凯,史希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0.[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三册).向培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1.[埃]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M].(第八册).史希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2.岑麟祥.语言学史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3.陈中耀.阿拉伯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4.[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M].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5.[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11月第一版.
    46.[美]菲利普·希提.阿拉伯通史[M].(上、下册).马坚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47.国少华.阿拉伯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8.国少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化语言学视角[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49.[黎]汉纳·法胡里.阿拉伯文学史[M].郅溥浩译.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50.[德] 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1.金立鑫.语言研究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2.金宜久.伊斯兰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53.刘开古.阿拉伯语发展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54.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55.陆映波.阿拉伯语回指研究——以语义与句法照应分析为视角[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56.吕叔湘等.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7.纳忠等.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58.彭兰玉主编.语言学简史[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59.[丹麦]裴特生.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M].钱晋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60.孙承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
    61.邵敬敏、方经民.中国理论语言学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2.汤廷池.国语语法研究论集自序[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79.
    63.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4.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65.王远新.古代语言学简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6.王有勇.阿拉伯文献阅读[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67.[丹麦]威廉·汤姆逊.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M].黄振华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68.吴云贵.真主的法度——伊斯兰教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9.吴云贵.伊斯兰教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0.殷钟崃、周光亚主编.英语语法理论及流派[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71.余章荣主编.实用阿拉伯语语法[M].(上、下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2.郑慧慈.阿拉伯语言学发展史[M].台北:神州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
    73.周文巨.阿拉伯语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4.周文巨,陈杰.阿拉伯语汉语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5.周文巨,陈杰.阿拉伯语词汇学[M](阿文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76.周烈.阿拉伯语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77.曹静译.论东方语言研究对发展普通语言学的意义[J].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研究译丛》编辑组编.语言研究译丛.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78.岑运强.把握语言学发展史的总脉络——试论“五段两线三解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9.陈中耀.阿拉伯语第一部词典《埃因书》评介[J].辞书研究,1986(12).
    80.陈中耀.阿拉伯语两大语法学派争论问题选[J].阿拉伯世界,1982(5).
    81.国少华.阿拉伯语语法推理思维的文化探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6).
    82.贾保平.艾布·哈尼法及其教法学派[J].中国穆斯林,1998(01).
    83.金立鑫.现代汉语语法的多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1992年.
    84.金忠杰.《古兰经》注释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5.刘麟瑞.阿拉伯语语法的产生和语法学派的出现[J].阿拉伯世界,1981(6).
    86.林云龙.国外外语教学流派与我国英语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2002(8).
    87.李伟佳.当代英语语法流派与语法教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哲学科学版),1998,(1).
    88.李振中.阿拉伯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地位[J].回族研究,2001(1).
    89.苗红妮.国际社会理论与英国学派的发展[D].外交学院,2005年.
    90.马云福.《古兰经》诵读学概述[J].中国穆斯林,2009(2).
    91.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92.马占明.简述《古兰经》诵读学的形成、发展与传播[J].中国穆斯林,2012(3).
    93.沈青.穆尔太齐赖派的哲学思想[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2).
    94.王军.直接回指与间接回指[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9).
    95.徐盛桓.句法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4).
    96.徐通锵.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97.严辰松.语言理据探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1).
    98.姚小平.关于语言学史学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1).
    99.姚小平.西方的语言学史学研究[J].外语教学,1995(2).
    100.姚小平.语言学史学基本概念阐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3).
    101.赵晨.阿拉伯各国主要部族概要[J].民族译丛,1983(3).
    102.张浩.当代西方语言教学理论流派的嬗变综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03.张绍杰.语言研究与语言研究方法[J].东北师大学报,1996(3).
    104.张连文.句法研究的新发展——《最简语法:探索英语的结构》评介[J].外国语,2005(4).
    105.Georges Bohas, The Arabic Tradition.1990.
    106.Hana Zabarah, Perspectives on Tenth Century Arabic Grammar AL-ZAJJāJī’s JUMAL“Patterns in grammatical discourse”. Georgetown University.2005.
    107.Ignaz Goldziher. On the History of Grammar among the Arabs. John BenjaminsPublishing Company.1994.
    108.Jonathan Owens, Early Arabic grammatical theory: heterogeneity andstandardization.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0.
    109.Jonathan Owens, Models for Interpre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ArabicGrammatical Theo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111, No.2(Apr.–Jun.,1991),pp.225-238.
    110.Monique Bernards, Arabic Grammar in Its Formative Age: Kitab al-‘Ayn and ItsAttribution to Halil b. Ahmad by Rafael Talm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Society, Vol.119, No.3(Jul.–Sep.,1999),pp.529-531.
    111.Ramzi Baalbaki, Grammarians and Grammatical Theory in the Medieval ArabicTradition. TJ International Ltd, Padstow, Cornwall. Great Britain.2004.
    112.Ramzi Baalbaki, The Legacy of the Kitab. Leiden. Boston.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