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往历程与交往前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都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明,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在过去1300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二者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交流和交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全球化浪潮中日益显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二者只有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存共荣,才能为全球化形势下世界多元文化的构建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交相辉映,异彩纷呈,二者的交往、对话,有着现实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前景。
     首先,两大文明的交往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和平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新疾病(如爱滋病)蔓延问题、跨国犯罪问题等等。
     第二,两大文明的交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求安宁、促和平、谋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诉求,然而,世界上的许多地区仍然为战争的阴影所笼罩,核扩散和核威胁的问题依然存在。伊斯兰文明内在的和平精神和中华文明“和为贵”的思想,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一旦为更多的人们所领悟所接受,将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巨大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第三,两大文明的交往,有助于构建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世界文明新秩序。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不断强化的形势下,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极端主义已经成为威胁人类文明健康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严峻挑战。以世界十多亿人口为载体,影响遍及西亚、中亚、北非、东南亚乃至欧美许多国家的伊斯兰文明与以十多亿人口为载体影响中国、东亚、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华人圈的中华文明的密切交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谐相处,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最有力的支持和保护,是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极端主义最有力的回击,是对建立“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人类文明秩序的最大贡献。
Both Islam civilization and Sinic civilization are well-informed, old-line with prolific thoughts, profound culture base and persistent life. during 1300 years, the intercourse between Islam civilization and Sinic civilization is extensive ,which displays unique fascination and face challenge. Only through the intercourse between Islam civilization and Sinic civilization, can it be remedied and contribute to design cultures and human civilization. the intercourse between Islam civilization and Sinic civilization is possible with expansive future.Firstly, the exchange between Islam civilization and Sinic civilization contribute to solve a series of global problems, such as, environment, world peace, terrorism, new malady (i.e AIDS) overspread and multinational crime.Secondly, the exchange between two civilizations help to keep world peace. In modern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become the theme of world. Secure peace, promoting development are common hopes of all of the world. However many areas in world is covered by martial cloud and nucleus proliferate and nucleus menace still exist. The peace spirit in Islam civilization merge harmonious relatio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Once it had been understood by more people, it would have become a strong spirit power and value of keeping world peace.Thirdly, the exchange between two civilizations helps to construct the civilized order of the world. Under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culture hegemony and ultraism become an impediment of threatening hum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 of culture diversity. If exchange between Islam civilization Based on one billion population whose influence is all over the west Asian, central Asian, North Africa, southeast Asia and Occident country and Sinic civilization with one billion population which affects china, west Asia, southeast Asia and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protect culture diversity and counterpunch culture hegemony and ultraism,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building peaceful civilized orders.
引文
1.《古兰经》,马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2.《论语》。
    3.《孟子》。
    4.王岱舆:《正教真诠》。
    5.刘智:《天方性理》。
    6.马注:《清真指南》。
    7.马德新:《大化总归》。
    8.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9.彭树智:《书路鸿踪录》,三秦出版社,2004年。
    10.彭树智:《松榆斋百记:文明交往散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英]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3.李述一等:《文化的冲突与抉择》,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美]塞缪尔·亨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
    15.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6.陈均泉、刘奇主编:《哲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7.盛洪:《为万世开太平:一个经济学家对文明问题的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8.冯天瑜主编:《东方的黎明》,巴蜀书社,1988年。
    19.启良:《东方文明畅想录》,花城出版社2001年。
    20.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21.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
    2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23.张岱年主编:《中华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24.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25.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名家演讲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27.张岱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8.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29.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6年。
    30.国际儒学联合会主编:《儒学现代性探索》,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31.杜维明:《一阳来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32.马振铎、徐远和、郑家栋:《儒家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3.钱乘旦、刘金远:《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34.安萨里:《圣学复苏精义》,张维真、马玉龙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34.杨怀中、余振贵主编:《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5.秦惠彬主编:《伊斯兰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6.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37.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多卷本),2000—200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完13卷。
    38.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9.吴云贵、周燮藩:《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40.周燮藩、沙秋真:《伊斯兰教在中国》,华文出版社2002年。
    41.金宜久、吴云贵:《伊斯兰与国际热点》,东方出版社2001年。
    42.张铭:《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43.蔡德贵主编:《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44.宛耀宾总主编、杨克礼、罗万寿、马忠杰、杨宗山主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
    45.赵国盅等主编:《简明西亚北非(中东)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6.王京烈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47.王铁铮:《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与政治》,三秦出版社1997年。
    48.黄民兴:《沙特阿拉伯——一个产油国人力资源发展》,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49.陈中耀:《阿拉伯哲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
    50.[美]希提:《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
    51.[德]卡尔·布罗克尔曼:《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49.丁俊:《伊斯兰文化巡礼》,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
    50.朱威烈主编:《国际文化战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51.刘登阁:《全球文化风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2.启良:《西方文化概论》,花城出版社2002年。
    53.庞中英主编:《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4.程光泉主编:《全球化理论谱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55.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6.[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7.[英]戴维·赫尔特等:《全球大变革》,杨雪冬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8.[法]雅克·阿达:《经济全球化》,何竟、周晓译,中央编译社2001年。
    59.[美]詹姆斯·米特尔曼:《全球化综合症》,刘得手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
    60.[英]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郭凡、邹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1.[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63.[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64.林惠祥:《文化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童正恩:《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1998年。
    65.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
    66.陈炎:《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67.江淳、郭应德:《中阿关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68.姚纪刚:《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人民出版社2002年。
    69.王钺、李兰军、张稳刚:《欧亚大陆交流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70.徐善伟:《东学西渐与西方文化的复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7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课题组:《国际文化思潮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72.[德]海因里希·贝克、吉塞拉·希密尔贝尔主编:《文明:从‘冲突’走向和平》,吴向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3.[德]赖纳·特茨拉夫主编:《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74.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75.[奥地利]康拉德·洛伦茨著:《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徐莜春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
    76.[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77.蔡拓等:《当代全球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78.倪世雄:《战争与道义:核伦理学的兴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79.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张世鹏译,中央编译社2000年。
    80.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想》,中央编译社2001年。
    81.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82.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83.李东燕:《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84.陈启智主编:《儒学与现代化》,齐鲁书社2004年。
    85,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86.何光沪、许志伟主编:《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87.[德]孔汉思、库舍尔编:《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何光沪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89.陈荣富:《比较宗教学》,中国文化书院1987年。
    90.吴国盛主编:《社会转型中的应用伦理》,华夏出版社2004年。
    91.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的诠释与重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92.欧阳志远:《“上帝”的陶杯——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3年。
    93.李博主编、杨持、林鹏副主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94.金岚:《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95.左玉辉编著:《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年。
    94.李培超、陈刚:《环境伦理》,作家出版社1998年。
    96.王玉德、张明全:《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97.赵向东主编:《中国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1995年。
    1.伊本·凯西尔:《<古兰经>注》,贝鲁特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2.穆罕默德·泽凯里:《这部<古兰经>》,科威特宗教事务部1987年印行。
    3.《布哈里圣训实录》。
    4.《穆斯林圣训实录》。
    5.穆罕默德·赛义德·拉玛丹·布推:《<古兰经>中的人类文明范式》,大马士革思想社1982年。
    6 拉玛·齐亚·奥玛尔:《伊斯兰与文化自觉》,沙特阿拉伯吉达灯塔出版社1987年。
    7.伊布拉欣:《处在传统与挑战之间的穆斯林文化》,约旦安玛尔书局1998年。
    8.阿里·阿布杜·哈里木·马哈茂德:《伊斯兰世界文明的衰退及其出路》,埃及践约书局1994年。
    9.全球化与伊斯兰世界——伊斯兰堡国际伊斯兰大学第13届文化季论文集》,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2001年印行。
    10.穆罕默德·赛义德·拉玛丹·布推:《伊斯兰教的吉哈德(圣战?)》,贝鲁特思想社1999年。
    11.尤素夫·格尔达维:《伊斯兰与明天的文明》,埃及馈赠书局1995年。
    12.尤素夫·格尔达维:《传统与现代中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埃及馈赠书局1994年。
    13.阿布杜·法塔赫:《伊斯兰文明与21世纪的挑战》,埃及麦德布里出版社1995年。
    14.尤素夫·格尔达维:《伊斯兰教与时代》,埃及馈赠书局1992年。
    15.阿布杜·拉赫曼:《当代穆斯林的视野》,大马士革笔社1988年。
    16.阿里·伊布拉欣·哈桑:《伊斯兰通史》,埃及复兴书社1986年。
    17.穆罕默德·沙克尔:《伊斯兰史》,贝鲁特伊斯兰书局1985年。
    18.穆罕默德·赛义德·拉玛丹·布推:《先知生平研究》,大马士革思想社1978年。
    19.欧麦尔·奥德·赫推布:《伊斯兰文化一瞥》,贝鲁特使命书局1991年。
    20.艾哈迈德·努法勒、穆罕默德·阿布杜、马哈茂德·奥瓦德:《伊斯兰文化》,约旦安玛尔书局1990年。
    21.马希尔·阿布杜勒:《伊斯兰文明遗产》,贝鲁特阿拉伯复兴社1999年。
    22.穆罕默德·海扎里:《伊斯兰法制史》,贝鲁特思想社1995年。
    23.阿布杜·阿齐兹:《学者与统治者之间的伊斯兰》,麦地那科学书局1980年。
    24.阿里·穆罕默德:《现代的伊斯兰》,埃及图书总社199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