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本異譯《阿育王傳》與《阿育王經》詞彙比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學界对舊题西晉安法欽譯的《阿育王传》(五卷或七卷)及其同本異譯《阿育王经》(十卷本)的譯人尚存争議。據東晉竺道祖《晉世雜録》(418年)等經绿、《经律異相》等佛教类书和佛典《付法藏因缘传》的記载以及两經的翻譯體例(如“夾註”),可判定五卷本《阿育王传》在東晉後期已经存在,七卷本《阿育王傅》是在五卷本的基礎上比照《阿育王經》(十卷本)的篇目重新“分章断句”的結果。而《阿育王經》則爲梁代僧伽婆羅的譯經。兩種異譯經可能同出一源。
     对兩種異譯经詞彙的比较,不僅可以窥探丙晉南北朝譯經語言風格的燮化,即譯經史之研究,而且可探索該時期的漢語變遷,亦爲漢語史之研究;最後在詞彙比较的基礎上可对两經的譯时譯地作出鑒別。本文從詞語所體現的概念出發,分譯經词彙爲佛教詞語、专名詞語和普通詞語三類,依次推行封比分析。我們發現,两经用詞既存在很大的一致性,又有不少差異。
     两經的一致性主要體现在:1.均有一批東晋才興起的新譯名或(普通詞語)新詞新义。2.均有一些受原典語言影響而產生的用法。3.均有一些佛源詞。4.均有一些受譯經文體影響而產生的臨時用語。以上諸條體现了譯經語料詞彙構成的特殊性。
     两經的差異性则體現在:1.《传》带有北方譯地特色,《經》带有南方譯經色彩。一是《传》中的某些佛教詞語或專有名詞的譯名僅僅出现在北方的少數幾部譯經,而《經》相應使用一些较多出现於南方譯經中譯名;二是《传》倾向使用一些北方方言詞(含地域方言詞如“河”和一般方言祠如“博、曼、過与”等)和北方文献多用的詞義(如“著(放置义)、要(约定義)”等),而《經》亦倾向使用一些南方方言词(如“江、白鷺”等)和南方文献多用的詞義(如“置(放置義)、約(約定義)”等)。2.《經》的專名譯名更加整飭,更超新。3.《传》用詞用义比《经》更加豐富。两书的普通詞語都反映了各自时代的一批口語詞和新興的用法,但總體上看,《传》的詞彙系统(如含有一批“古語詞”)和口语性用詞的词義系统要比《經》豐富。4.從常用詞来看,《传》某些詞語的口語性用法要强於《经》,但《經》同時也有一批詞語的用法新於《传》。
     适過对两經詞彙的比较研究,我們可得出以下結論:
     其一,《阿育王传》顯示了東晉北方譯經的更多特徵,《阿育王經》爲梁代譯經不誤。
     其二,東晋產生了一批新譯名和新詞新义,這跟東晋时期律部、論藏、阿含部等大部經典的翻出有關;除了少量詞語的新用法外,《阿育王經》基本是承繼東晋時期的譯經詞彙系统。把“東晉—隋”看成譯經史上的成熟期有一定的合理性。
     其三,《阿育王傅》文言詞和口语詞混合使用的狀態可能是東晉時期北方譯人用詞的特徵,反映了北方的詞彙面貌;而《阿育王經》語體上较正式,既有新典的口語性用詞,又同时排斥某些文言或中古常見的口語成分,用詞用義略顯拘謹,也可能是對當時南朝通語的一種反映。
     另外,憑藉利用詞彙对两經譯者鑒別的實踐經驗,我們可從“同義異詞”,“歷史新生詞語、詞义”,“区域集團類詞語”三個角度來判定两晋南北朝的其他失譯經典。
There are different conclusions on the interpreter of "A yu wang Zhuan"(《阿育王傳》)(five volumes or seven volumes) and "A yu wang Jing"(《阿育王經》)(ten volumes) in academic field. According to "Jin-shi Zα Lu "(《晉世雑録》)written by Zhu Daozu(竺道祖),some other Buddhist scriptures such as "Jing-lu Yixiang"(《經律異相》)"Fufa zang Yin yuan Zhuan"(《付法藏因缘》),and the translation styles in these two scriptures, e.g. annotations(來註),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A yu wang Zhuan " of the five volumes could be found in the late Jin Dynasty, while "A yu wang Zhuan " of the seven volumes was from the five volumes, which was rearrange the chapters in the light of the chapter divisions of "A yu wang Jing (ten volumes)"."A yu wang Jing " was translated by a monk named Seng qie po luo(僧伽婆羅)in Liang Dynasty. These two different Chinese translations about A yu wang(阿育王)may come from the same source.
     By comparing vocabularies in "A yu wang Zhuan " and "A yu wang Jing ", we can not only have a look at the difference of the translation style of Buddhist sutras in 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but also find the change of Chinese language at that time. And finally, we can tell when and where these scriptures were translated by this study.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divided the vocabulary of "A yu wang Zhuan" and "A yu wang Jing" into Buddhism words, specialized words as well as common words, and then we compared these three types of different words one by one and found that the words used in these two scripture had much in common and meanwhile had lots of differences.
     There were some consistencies in these two scriptures:1) There were some new words or new meanings which appeared in Eastern Jin Dynasty in both two scriptures.2) There were both some usages which were influenced by original language of the sutra.3) There were both some Buddha source words.4) There were both some temporary usages which caused by the literary style of translation scriptures.
     Some differences in these two scriptures could also be found as follows:1)"A yu wang Zhuan" had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s from northern; however.'A yu wang Jing"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translations. On one side, some Buddhism words and specialized words in "A yu wang Zhuan " can only be found in several translation scriptures in the north. While some translated terms in the south can often be found in "A yu wang Jing ". On the other side, some northern dialect words, e.g. He(河),Boi(博),Man(曼)Guoyu(過於),etc. and some semantic items of words which often used in the northern literatures were often found in "A yu wang Zhuan". While some southern dialect words, e.g. Jiang(江), Bai-lu(白鹭),etc.2) The translation of specialized terms in "A yu wang Jing" tended to be more regular.3) There were more plentiful words in "A yu wang Zhuan" than in "A yu wang Jing". The common words in both of the scriptures have a reflection of oral words and new usage of their age. But in general, the vocabulary system and semantic system of some oral words in "A yu wang Zhuan" were more plentiful than in "Ayu wang Jing".4) As for common used words, there were more oral usages of words in "A yu wang Zhuan". while some usages in "A yu wang Jing" were newer than "A yu wang Zhuan".
     We could draw these conclusions based on our analysis on the vocabularies of these two scriptures:
     Firstly."A yu wang Zhuan" showed more features of northern translating scriptures in Eastern Jin Dynasty, and it was probable that "A yu wang Jing" appeared in Liang Dynasty.
     Secondly, there were new translating terms and new words and meanings in Eastern Jin Dynasty, for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of "Lu(律)"."Lun (論)", and "A-han(阿含)”.Apart from new usage of few words, the vocabulary system in "A yu wang Jing" was nearly the same as that of translating scripture in Eastern Jin Dynasty. It is reasonable to take the period from Eastern Jin Dynasty to Sui Dynasty as the mature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ng scripture.
     Thirdly, the fact that the mix of classical Chinese words and oral words in "A yu wang Zhuan" might be a feature of the translators in the north of Eastern Jin Dynasty. And there were also some new oral words in "A yu wang Jing',which is formal in the Register system, but we can hardly find the classical Chinese words or some oral words which used frequently in Middle Age in this scripture, and it had more vocabularies preferably used in written language. Maybe it was a reflection of "Tongyu(通語)”of Southern Dynasties.
     Besides, by identifying these two literatures with words, we can identify the translator of other scriptures of this period from "different words with the same meanings","new words and meanings in history" and "words which used in certain areas".
引文
①王雲路、方一新《中古漢語語詞例释·前言》(1992:6-8)祝東漢魏晋南北朝隋爲“中古漢語”时期。汪維辉(2000:415)又把中古漢语分爲三个阶段:東漢三國(约公元25年一280年),許多東漢或更早產生的口语詞經过三國时期的推波助澜,进入了文言詞彙系统;晋宋(约281-479年),是过渡时期:齊梁陈隋(约480-618年),這一时期的語言跟唐代已經相当接近了。
    ②佛教文献包括全部的漢譯佛經、中土人士的佛教撰述和以宣传佛教教义爲目的的文學作品,其中漢譯佛經是主體(朱慶之,2001/2009:1-32)。王雲路(2006:91-97)認爲:“早期漢文佛典文献在研究漢語詞彙發展演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但只是中古文献语料的一部分,不應過分誇大其影響。”
    ③利用譯經材料來研究漢語史,首先表现在漢語中古音韻的研究上,接著才逐渐涉及詞彙史和語法史,而尤以詞彙方面的研究成績傲人(萬金川,2001/2002/2009:515-607)。对漢譯佛典文献語言進行相对獨立的研究目前在學術界已得到重視(朱慶之,2008:564-565),盧巧琴(2011:1-2)把以中古譯經語料爲主要研究对象的論著大致分爲三類:一是集中於語詞考释及詞彙的共时与歷時研究;二是致力於翻譯佛經語料的语法研究;三是作比较研究,包括与同時期中土文献(含道教典籍)語言比较和譯經自身的比较即異譯经的比勘。筆者按,方法上利用梵、巴、藏、漢等佛經文本对勘研究該時期語言接觸的论文也日益增多,如辛嵨静志(1997/1998/2009),丹尼雨·布歇(1998/2009),朱慶之(2000/2009),遇笑容(2006),姜南(2007,2010),陳秀蘭(2009),朱冠明、段晴(2005),朱冠明(2011),吴娟(2011)等。
    ④漢譯佛經語言的性質已有多家討論。董琨(2002:559-566)认爲:“漢譯佛經語言有三種主要成分:一是形成於先秦的中原雅言的书面語即文言;二是漢魏以来初露端倪的體现当时口語的早期白話:三是從印度摩揭陀語(按:印度東部方言)、梵語直至古中亞、西域诸語言中混入的外来語言成分。”另参朱慶之(1992:54,2001/2009:1-32)、俞理明(1993:24)、颜洽茂(1999:45,265)。
    ⑤本文注重從漢語史史料學角度看“疑、佚佛經”,係指“①歷代《大藏經》题署某時代某人譯的部分佛經。②《大藏經》题署‘失譯’的部分佛經。”(方一新,2008a:54)
    ⑥参顏洽茂《(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的鑒別)序》,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①吕澂(1980:73):“0885阿育王經5卷。西晋安法欽挥。光熙年出。题首有大字[房]。後族僧伽婆耀譯[開]。”又“0866阿育王傳7卷。梁僧伽婆摧譯。原五卷(經]。天監十一年(512)年出[房]。後誤安法欽譯。勘同阿育王經[開]。”
    ②参王文顏(1993:55-73)。
    ③《祜録》除此道安的例子外,不用“同本異譯”和“異譯”两术语。
    ①按《大正藏》宋、元、明三本無此注。
    ②参蘇晋仁《<出三藏記集>序言》,第13-14頁。
    ③法顯颗、玄奘等人的西行求法就是這一事件的典型代表。参梁啟超(1936/2009:144-151)。
    ④参王文顏(1993:25)。
    ①参辛嵨静志(2002/2009:207),董志翘(2007:6)。
    ②参《出三藏記集》卷7吴支謙“《合微密持經記》第二十”,第279页。
    ③参《出三藏記集》卷7晋支敏度“《合首楞嚴經記》第十”,第270頁。陈寅恪(1980/2001:185)對④“合本”評價甚高:“夫‘格义’之比较乃以内典与外書相配擬。‘合本’之比较,同本異譯之經典相参校。其所用之方法似同,而其结果迥異。一則成爲传会中西之學說……一則於今日語言學者之比較暗合。從《出三藏記集》对“異出經”的著录看,至遲梁代,這種異譯經己受佛教徒重覺,後代經録如《聚經目録》、《大周刊定衆經目绿》、《开元释教绿》等都将異出經列爲處理的重點,但资料卻零乱地散置於各處。汪褘(2005:4-5)亦论述了吴支谦.束晉道安、支愍度,梁僧祜等对異譯經的利用。
    ①王文顏分大乘、小乘、神賢集傅三大類对重譯經進行了重新编録,但其未看到重考辯的《新编漢文大藏經目绿》。
    ②轉向指“從漢語流變史的角度来看待漢譯佛典文献,並利用其間所提供的庞大語料而著手漢語語言學的相關研究”。参萬金川(2001/2002/2009:552)。
    ①辛嵨认为研究佛典語言需要有两个視角:一是把佛典裹的詞彙、語法舆外典中的用語比較:二是把漢譯佛典与它的異充本或是梵語、巴利语、藏語等經典對比。参辛嵨《(道行般若經)和“異譯”的对比研究——(道行般若經》中的難詞》(2002/2009:207)。
    ①南本《大般涅槃經》是在北涼曇無讖所譯的“北本”的基礎上改譯的,目的是改北本的“品目”和“文有過質”。參梁慧皎《高僧传》卷7“慧嚴传”,北京:中華书局1992年,第206頁。
    ①《六度集经》卷4《太子墓魄經》的节译本《佛说太子慕魄經》,舊题東漢安世高译,但據史光辉《東漢佛經詞彙研究》(2001:10-17),方一新《<太子慕魄經)非安世高譯考》(第四届中古漢語国际學术研讨会,南京,2004年)實非安世高所譯。
    ②此正合支愍度之言:“越(支谦)才学深徹.内外備通,以季世尚文,时好簡略,故其出經,颇從文丽。” 又“恐是越嫌讖所譯者辞質多胡音,所異者,刪而定之。”参梁僧祜《出三藏記集》卷7晉支敏度“《和首楞嚴經記》第十”,第270頁。
    ①胡敕瑞(2004:80-85)認爲:“由於受原本来源、譯者風格等諸多因素的影响,異译经中的有些詞語看似基本对应,但实际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译。
    ②参王文顏(1993:89-238)。
    ③参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1984:129)。
    ①主要基於東晋道安《综理衆經目录》(簡稱《安录》,《安録》於公元374年编纂於襄陽,大约问世於380年,385年又增加了一些新條目)等的基础上编撰而成,梁以前譯經的判别應以此爲基準。但因东晋以来南北時局動当不安,又限於私人之力,《祜録》難免會失收某些經典([荷]許理和(2005:69)认爲该經绿“没有把西晋末年翻譯的任何作品包括進去”)。《出三藏記集》卷4“《新集绩撰失譯雜經录》第一”云:“将是漢、魏時來,歲久録亡;抑亦秦、凉宣梵,成文届止;或晋、宋近出,忽而未群。譯人之闕,殆由斯欺。寻大法運流,世移六代,撰注群録,獨見安公,以此無源,未足怪哉也。”(123頁)
    ②《出三藏記集》卷4“《新集绩撰失譯雜經録》第一”云:“其一卷以還,五百録部,率抄聚經,全典蓋寡。”(123頁)這種一卷本经典大多數是节譯。
    ③詳参1.2.2節。
    ④其他經录沿襲《祜録》的部分不再統計。
    ①南北朝時南京又别名“楊(揚)都”、“楊(揚)州”
    ②公元306年,西晉惠帝年號。
    ③该録始於公元5世紀初。原伯希和文,载《通報》,1923年,第102頁。轉引自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第五章《“信仰的辯護”:公元4世纪及5世纪初的反对僧權和護持佛教》註釋163(2005:366)。梁啓超(1936/2009:290)云:“道流、道祖者,慧遠弟子,安公再传也。流草創《經録》,分魏、吴、晋、河西四卷,《河西录》亦名《梁録》,未成而卒,祖續成之,即诸録所引《道祖录》是也。”又梁慧皎《高僧》卷6“晋吴臺寺釋道祖”:“道流撰诸經目未就,祖爲成之。……祖稱疾不行,於是绝迹人事,講道终日,以晋元熙元年(418年)卒,春秋七十二矣。”(238頁)
    ④公元512年,梁武帝年號。
    ⑤“魏世出者”大概是指上文提及的西晉安法欽所出《大阿育王經》
    ①《释迦譜》卷1《序》(50/1/a)。
    ②“3次”代表《經律異相》卷6“《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二》”和卷24“《阿育四分王始終造業十二》”分别出现了3次“出阿育王經第一卷”的名稱,且這些引用的内容可在十卷本《阿育王經》卷1中找到对應。
    ①东晋法顯对該事有記载。参章巽《法顯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2-103頁。
    ②《釋迦譜》是一部用類聚數十種大小乘佛教典的原文,間附僧祐案語的方式编就的释迦牟尼传記,有五卷和十卷本两種系统,五卷本约成書於天監六年(504年),十卷本在五卷本的基礎上增補而成,產生於隋末唐初。参陈士強(1992:294-304)。
    ①“《育王》云”在《释迦措》原作“《》云”.此节出刘宋求那跋陀羅《雜阿含經》卷32,該卷即爲阿育王的传記。
    ②《出三藏記集》卷4“《新集續撰失譯雞經錄》第一”:“《迦葉责阿難雙度羅漢喻經》一卷(一名《迦葉詰阿難經》)。”(132頁)
    ①小野玄妙(1933/1983):“《出三藏記集》以下諸经录,均曾集录以佛教經典而内容颇有疑惑者,以及中國人私自编著之僞妄經。”《付法藏因缘》即爲私自编著者。
    ②参陳士強(1992:506)。
    ①参《出三藏記集》卷4“《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録》第一”,第124頁。
    ②按,人名爲“法欽”者,又見於東晋鳩羅什譯经集圑。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8姚秦釋僧叡“《大品經序》第二”:“与諸宿舊义業沙門释慧恭、……法欽、道流、僧叡、道恢、道標、道恒、道悰等五百餘人,详其義旨,審其文中,然後书之。”(293頁)此“法欽”梁慧皎《高僧传》也無詳细的記载。
    ③《高僧传》校注:“三本、金陵本‘大’下有‘阿’。”
    ①“建業”,東晉时避晉帝司馬鄴諱始改名爲建康。
    ②吕澂(1980:100)云此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後誤僧伽婆羅”。
    ①[日]常盤大定《後漢より宋齊に至ゐ譯經總绿》(1938)只是從文献目绿上对东汉到宋齊之间的佛经作了一個詳細的介绍解說,而没有詳細的考訂。此條承熊娟博士檢閱,謹致謝意。
    ②该文以《》來證實“欺誑”、“傍邊”两個新詞西晋時已经出现。按,“傍邊”西晋只见於《傅》1例。
    ③王文顏(1984:81):“而特别稱羅什、玄奘的挥本爲新經,其主因是他們的譯本與衆不同。”
    ④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中華書局1993年,第530頁。
    ①黄焯《经典釋文匪校》,中華書局2006年,第4頁。
    ②参汪維辉(2007c:175)。
    ③慧超,本趙郡陽平人,“避難於锺離朝哥縣(今安徽凰陽縣束)”,應爲北方人;僧智、袁曇允不詳。但均长期生活於南方僧團。
    ④漢語通語、北朝通語、南朝通語、吳語及其相互关系,可参看鲁國堯《“颜之推謎题”及其半解》(2002,2003)。
    ⑤“歷時”是在整個中古漢語時期框架内相对而言的,“非共域”指譯地有南北之别。
    ①參顏洽茂(1997:22-25)。
    ①七卷本《阿育王傅》与十卷《阿育王解》品目開合對比参高觀如(1989:12),群見附录3。
    ②《中華藏》資、磧、普、南作“弟子五人授法藏因缘卷上”。下卷9“優波笈多弟子因缘第九”亦同。
    ①参《出三藏記集》卷8晉支敏度“《合維摩詰經序》第十三”,310頁。
    ②其中,卷6多出约530字,可忽略不計。我們在下文的討論中将《傅》卷1-6的内容舆《經》对比。
    ③《阿育王經》卷末载“從阿育工因缘,乃至優波笈多入涅槃,外國凡三千一百偈,偈三十二字”,可断定《經》的原貌。
    ④任繼愈等認爲曼陀羅仙攜带的是梵本。参任繼愈主编《中國佛教史》第三卷,第21頁。
    ①本文的夾註一般以下標的形式標出。
    ②《出三藏記集》卷8“《正法華經記》第六”:“太康七年八月十日,墩煌月支菩薩沙門法護,手執胡經口宣出《正法華经》二十七品,……又元康元年,畏安孫伯虎,以四月十五日寫素解。”(304頁)可知③素解”當是在譯經正文的基礎上添加的。但笔者尚無確切證據證明“素解”就是“夾註”。④梁啟超《翻譯文學与佛典》(1936/2009:160)把“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語”列焉佛典的顯著特徵。
    ①據王毅力(2011:25-29).該經一些佛經譯名以及普通詞語最早見於两晉譯經,而部分普通詞語亦始兑於晋代(或者更晚)中土文献,其翻譯年代不會早於西晋甚至是東晋。
    ②同一概念”,《經》的譯者有時较多使用意譯,但至少會使用1例音譯(加夾註)的形式来翻譯,造也是《經》譯者所使用的重要體例。這一特點在專名詞語的翻譯上體现明顯,詳参第4章專有名詞。
    ①見《漢書·地理志》,1671頁。
    ①参朱慧仙《漢譯佛經文例研究》(2009:36)。
    ②統計畴把偈看成一侗整體,而不注重偈的句敷。
    ③本質上仍是五言偈和四言偈。
    ①楊同軍(2011:22-23):“這样的劃分會產生一定的交叉现象,……根據已有的研究和我們掌握的捂言材料来看,這三类詞语的碓各有特點,做這样的分类是可行的,也是笔者目前能找到的一種较有效的研究角度。”
    ②方一新(2008a:54):“所謂‘譯名’,指漢譯佛經的外来詞詞語(名詞),包括音譯詞和意譯詞雨類。”按,譯名不僅只限於名詞,也含有一些動詞,如“闍维”等。
    ③参梁僧祜《出三藏記集》卷1“《前後出經異記》第五”,第15-17頁。
    ④参盧巧琴(2011:66-68)。
    ⑤因爲詞彙的複雜性,某些詞語可同时具有兩種類别的属性。
    ①《出三藏記集》卷8束晉释道安“《摩訶鉢羅若波耀蜜經抄序》第一”:“譯胡爲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語盡倒而使從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經尚質,秦人好文,傅可聚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經委悉,至於嘆泳,叮嚀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義記,正似乱辞,寻說向語,文無以異。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辭,己乃後說。而悉除此,五失本也。”(290頁)
    ①“参楊同軍(2011:70)。
    ②因涉及封两晋南北朝語料年代的判定,所以我们比较关注東晋南北朝的“新詞新義”。本文的“新詞新義”是以某一朝代爲標準的,即某一詞語或詞義在孩朝代(如東晋)之前的文献中没有出现,则视为该時(東晋)新生的詞、義。鑒别時,“佛教詞捂”、“尊有名詞”主要以《大正藏》所收藏經焉参照標準;“普通词语”同时还参照中土文献。另外,文中的“中古新詞(新義)”一般指在“東漢隋”這個時段產生的。
    ③为行文之便,本文的“封譯”指異译本之間可相对应部分的翻譯内容,既可指一段括,也可指具体的詞語。感謝匿名評審專家对此提出的建议。
    ④我们的做法是先按音序羅列詞語,然後再专門对重要的詞語进行考释說明。
    ⑤参梁晓虹(1987/2001:89-92)《說“梵”》。
    ⑥音譯,梵语kalpa巴利语kappa。又音译作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意译爲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参《佛光大辞典》,頁2811中。
    ⑦参方一新(2010:466-467)。
    ①此類爲“數+類名”式的筒稱詞語。
    ②何亚南(2003:155-160)认为:“和上”至遲在三國时期已出现,大致前期用“和上”,南北朝多用“和尚”。但其所引三国支谦《撰集百缘經》、《菩薩本缘經》及康僧鎧《曇無德律部雜羯磨》例不太可靠。筆者检得1例:支謙《佛說菩薩本業經》:“始受和上,当願衆生,令如禅意,思惟解脱。”(10/447/c)(“上”,明本作“尚”)。
    ③西晉竺法護《大哀经》“般涅槃”1例:法炬共法立《法句譬喻經》“涅槃”共7例,5例有具文。表“涅槃”這一概念,安世高用“泥洹”,支讖用“般泥洹”,支謙用“滅度”(盧巧琴2011:67)。
    ④見用於题名吴支謙譯《菩薩本缘经》2例。
    ⑤西晋只見孤例,如無羅叉《放光般若經》卷19:“住種性已,不与上争,不堕二地,以住種性便起四禅、四等及四空定,住滅盡定,覽知諸法,知四諦慧,不生苦、習、盡、道因缘,但起道意想觀見诸法如。”(8/138/c)按,“滅盡定”,“盡”,“圣”本作“静”:“定”,宋、元、明、宫、圣本作“地”。但“滅盡地”、“滅諍定”、“滅静地”不辭。该詞真正大量出现是在東晉。
    ⑥《佛光大辭典》“歸依”條:“梵語saranam巴利語sarana。又作皈依,指歸敬依投於佛、法、僧三寶。歸依之梵語含有救濟、救護之義,即依三實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攝尊歸依者,使能止息無邊之生死苦輪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頁6570上)
    ⑦西晋只見1例,竺法護《普曜經》卷5:“天在虚空皆共叉手合掌歎曰……。”(3/515/a)
    ⑧西晉譯經僅見於竺法護《普曜經》1例,卷7:“多所熏修,違忘道業。”(3/529/a)但該例“熏”,宋、元、明作“勤”。
    ①“羯磨”梵語karma的音譯,束晋(姚秦)始見,主要集中在《摩訶僧祗律》、《四分律》、《十诵律》等律部譯經:東漢、三國、西晋用其意譯形式“業”、“所作”(盧巧琴2011:101)。
    ②詳見3.1.3。3節“纳衣”條。
    ③丁福保《佛學大辞典》:“具足戒:(术語)爲比丘,比丘尼富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極也。比丘爲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爲五百戒(實爲三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爲四波羅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拾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衆學,七滅静。”(頁1285中)④掳季琴(2004:93),表達“我慢”造一概念时,東漢三國譯經不見“我慢”一詞,而通常用“贡高”自高”、“自大”、“憍慢”,“我慢”一词在東晋以後譯經才得以見到。
    ⑤“法燈”,《传》2例;《經》中2例,1例異文作“法炬”。
    ⑥“相近”可能由版本造成,也可能与譯者的翻譯视角有關,如“利益”與“摄受”、“清淨凡夫”与“精進凡夫”之間的封譯,详参3.1.3.2節“利益=攝受”條。⑦並不对詞或詞组作嚴格的區分,下同。另,以下以对譯形式出现的詞倏:1.“=”表封譯,“=”前的表示《传》中出现的佛教詞捂,“=”後則是《經》中与之相对的形式。2.僅对個别有多種表现形式的詞語進行频次统計,并相應直接示於该形式之後,以顯示該經对這些同義形式使用的選擇,但因爲两部意譯經並不是完全的照應,所以前後詞語總次數上可能有出入。例如“阿闍梨=长老+大德+聖人||阿闍梨18+畏老6+大德6=长老122+大德93+望人8”條:“||”之前的表示《传》中的音譯詞“阿闍梨”,《經》分别有“长老”、“大德”、“聖人”三種意译形式对译之;“||”之後的表示這幾組表意相同相近的詞語在两部經中的用例数。有的则直接把所有同義、近義形式对照羅列,而不再具體详列局部的对譯。3.笔者所加的註釋以下標“()”的形式附在詞捂之後。
    ⑧由於無梵文原典对照,我們暂不对“仿譯詞”(朱慶之,2000/2009:437-455)單獨罗列說明。仿譯詞是“一種保留源頭语内部形式不變,采用目的語的材料逐詞或逐詞素地意譯源頭語詞語的各單个组成部分的翻譯方法”,其仍可看作是意譯詞,所以這類詞我們會放在该部分,但解释时會使用该术語。
    ①“現身”,佛經中常指佛、菩萨爲救度众生而示现种种身體,与此不同,《传》“現身”强調的是“现在之身”.另如西晋竺法護《佛說如幻三昧經》卷2:“彼聚會中,五百比丘排謗此經而拾驰去,則以现身堕大地狱。”(12/148/c)“最後身”《传》之外,较早見於東晉。《佛光大辭典》:“最後身:梵語antima-deha,即生死身中最後之身,又作最後生、最後有、最後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見思烦恼、證無餘依涅槃之阿羅漢:大乘則指證佛果之等觉菩薩之身。”(页5043中)
    ②譯名“本生經”可在其它譯經中找到用例;而“世尊本生”僅見於《經》。
    ③《》卷5:“毱提言:‘我身桀世俗,未能出家,逐尊者後,若生子者,富使出家,共相供给。’”(117/c)《經》卷8对译为:“笈多語言:‘我樂在家,受五欲樂,不能出家。’”(157/b)
    ④“道(梵語marga)"、“果(梵語phala)"本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道”乃意谓達成佛教终棰目的之修行法則,即求“四沙門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之所經,所以又可轉指“果”。两部異譯經出现了“果=道”、“道果=聖道”、“道果=聖法”等的对譯,例如:“於是比丘通夜觀察,断案结使得成段陀洹果,如是精勤乃至復獲阿羅漢道。”(《》卷1,101/b)“邇時,比丘於一夜中精進思惟断除烦惱,即得阿羅漢果!”(《經》卷1,134/b)“道”、“果”連言较可靠的例證要到西晋竺法護等人譯經,但题名東漢支婁迦讖《雜譬喻經》、附漢绿《分别功德输》、题名吴支謙的《菩薩本缘經》和《撰集百缘經》等失譯經都使用了该詞。 ① “學人”指未得耀漢果的僧人,即尚處在“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阶段。《》卷2:“二十萬僧者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清净凡夫悉皆就座,唯留上座所坐之處,無敢坐者。”(105/b)《經》卷3:“有三十萬比丘和合阿羅漢十萬、學人二十萬,及精進凡夫無數,於衆僧中上座一處,無有人坐。”(139/c)
    ②“合璧詞”之概念参梁曉虹(2001/2009:284-306)。
    ①方一新、高列過(2003:92-99)從詞彙和語法角度考察,認爲該經:“不像是俊漢人翻譯的經典,倒是和魏晉譯經的風格相似。”王毅力(2012:143-147)認爲该經翻譯年代可能不早於西晉,甚至束晉。
    ①“随喜”之梵文,朱慶之《释“助”和“助喜”》(1997:202-205)作"anu-vmud"《佛經翻譯中的仿浑及其封漢語詞彙的影響》(2000/2009:438)又據荻原云来《漢譯对照梵和大辭典》作"mondana "。前缀anu表示随著、一同,mondana的意思是高興、喜悅。
    ②俞理明(1993:62)附東晉录。
    ③参康振棟(2011:224-233)“代喜”、“随喜”、“助喜”/“勸助”條,汪維辉(2007b)“同義異詞”
    ①據吕澂(1983:48):“《佛般泥洹經》2卷。西晋竺法護譯。泰始五年(269)出[祜]。後作帛法祖譯。”今查《出三藏記集》卷2“《新集撰出經律论录》第一”:“《方等泥洹經》,二卷。或云《大般泥洹經》。泰始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出。”(第35頁)不云《佛般泥洹經》。
    ①参顏洽茂(1997:184)。
    ①林顯庭(1987:65-91)韶爲该解的某些詞語爲東晉末鳩摩羅什来華主持譯經後,始爲佛學界普遍沿用。方一新、高列過(2012:139-147)從佛教詞語的角度考辨了此經的譯出不會早於東晋。
    ②辛嵨静志(2007:49-52)引出本代充认爲该經大概出於6世纪中葉,季琴(2006:66-67,2009:105-109)認爲該经譯出晚於三國,陈祥明(2009:95-104)则認焉其譯自東晉或東晉以降。
    ③《大莊嚴論經》不载於《出三藏記集》(祜録),至隋費长房《歷代三寶纪》(房録)才歸入羅什名下。 ①灌注得義”详参顏洽茂《试論佛經詞語的“灌注得義”》(1998/2009:278-283)。
    ①《》中有1例“灄”,但用作它義。《》卷4:“無明之障翳.攝心莫放逸。”(135/c)
    ①據邱冰(2009:37-40)該經爲劉宋寶罢(376-449)所譯。
    ①《經》中“攝”凡7例,其它2例用作它義,如《經》卷10:“時優波笈多即攝神通在其前立。”
    ②《》卷7所出。
    ③僧A類譯經,攝受:利益=27:9:僧B類譯經,攝受:利益=6:4。
    ①按,“天住”舆“梵住”、“聖住”並稱爲三住,该譯名大概始自羅什《大智度論》,玄奘《瑜伽師地论》卷38:“四種静慮,四無色定,是名天住。”(30/499/b)從以上例句看,“天住”乃安静休息,而“經行”則靠運勤来休息,據《<正法華經>詞典》(299頁).“經行”又舆梵文" cankrama-(散步)”對應。萬金川(2005:242)於此處“天住”舆“經行”的封應翻譯表示怀疑,“至於羅什譯本的‘經行’是因於底本的不同,抑或是此語由原先的‘飯後的散步’義而逐渐引申出‘休閒’的意思,並因(‘天’)爲‘持午’而有了专指白天的意思?這些則超過了個人的知識範疇,故暂录於此,以待高明。”
    ②西晋己見。如竺法護《生經》卷5:“數年之中,諸梵志法,知經多者,得爲上座。”(3/107/c)③如题名東漢安世高《大比丘三千威儀》、题曹魏曇諦《羯磨》、题曹魏康僧鎧《曇無德律部雅羯磨》、题吴支谦《撰集百缘經》等經。
    ①吕澂《新编漢文大藏經目錄》:“《受新歲經》,1卷。失譯。後誤题竺法護挥[宋]。今勘同《新歲經》。”(41頁)
    ①李维琦(2004:358)釋“嬰愚”爲“無知、愚蠢”。
    ②“别生”与“聖生”相对,漢語中又有“别子”指庶子(与“嫡长子”相对),“别裔”指旁系子孫,这些含有“别”的詞語指承上的非正统关系,带有歧视性的色彩。
    ③按,此經又名《賓頭盧爲王說法經》,《祜录》不载,首見於隋《长房録》。
    ①两經中该組詞的次數如:阿阇梨18+长老6+大德6=長老122+大德93-聖人8。
    ①盧巧琴(2011:131-144)認焉《撰集百缘經》譯於北方。
    ①《摩訶僧祗律》的譯者佛陀跋陀羅来自北方鳩摩羅什譯埸。
    ①其中1例作“摩呵羅”。《摩訶僧祗律》卷23:“是摩呵羅自言……”(22/417/a)
    ②據季琴(2004:88)该經還出现“阁維”的異譯名“耶旬”
    ①俞理明(1993:53)附三國魏吳录。
    ②另南朝梁僧祜《出三藏記集》“闍維”、“闍毘”各1例,如卷14“求那跋摩第五”:“即於南林戒壇前,依外國闍毘葬法。”(544頁)慧皎《高僧傅》“闍维”7例、“闍毘”2例(其中1例襲《出三藏記集》),如卷3“宋京兆释智猛”:“同侶竺道嵩又復無常,将欲闍毘,忽失屍所在。”(125頁)
    ①“據汪维辉(2007b:303-322)一卷本《般舟三昧經》非支讖所作。
    ②“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出现在支讖《道行般若經》、《般舟三昧經》(一、三卷本),题名東漢康孟祥《佛說興起行經》,西晋竺法護《光讚經》,西晋無羅叉《放光般若經》,题名西晉安法欽《道神足無極經》,苻秦曇摩蜱共竺佛念《摩訶般若欽經》,苻秦僧伽跋澄等《尊婆须蜜菩薩所集論》。
    ③汪維辉(2007b:303-322)轉引哈里森的觀點認爲三卷本《般舟三昧經》相常於藏譯本1-6章的部分爲支讖所譯,相當於7-26章的散文部可能也是支讖所譯,但宋、元、明三本的1-26章、高麗本7-26章的偈颂部分是後人所譯。
    ④許理和《關於初期漢挥佛經的新思考》(2001:286-312)認爲该经“從风格和術語來看,它極有可能是真正的漢代譯經,儘管我們还不敢肯定它就是支婁迦讖所譯。”但據史光辉(2005:280-286)其風格与魏晋譯經相近,最早也只能是三國译經。
    ①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劫,梵語劫簸Kalpa之略,譯言分别时節.通常年月日時不能算之速大时節也,故又译大時。”两部異譯經中音譯詞常見的組合如“三阿僧祗劫、九十一劫”等,蕴含了特定的佛教概念:相对,意譯形式“年”的修飾語可爲“百、千、十二、十萬”等數詞。(頁1221上)
    ①“在梵文語法裏,vā是一個連接成分,經常用在具有分离性的句子中,西方語法把它叫做前接成分(enclitic)。 "参龙國富(2008:137-145)。
    ②“減”的否定格式“不減……於+对象”也始見於東晋譯經。参方一新(2008b:250-251)。
    ①辛嵨静志《妙法莲花經詞典》(2001:141)釋“精舍”爲“a monastery, a temple",《正法華經》對譯爲“屋室”。
    ②僧伽婆羅A、B類譯經中“阿蘭若”可指“寂静”、“寺”或“阿蘭若行”的修行方式。指“寺”者如《孔雀王咒经》卷上:“若入國界至阿蘭若,正路邪路詣王宫殿。”( 19/448/b)
    ③《》卷1-6該詞出現28次,卷7出现6次。
    ④《》卷1-6:10次:其中“僧房”1例異文作“僧”。卷7的2例宋、元、明、宫本作“僧坊”。
    ⑤1例宋、元、明、宫本作“禅房”
    ①“方一新、王雲路(2006:60)释“僧坊”爲“寺廟,僧尼所住的房舍”。
    ②辛屿静志《妙法莲花經詞典》(2001:221)释“僧坊”爲"amonasten'(寺院)or a monk"s chamber(僧房)”.梵語爲"vihara"《正法华经》对译“講堂、精舍”、“精舍”或“屋宅”等。
    ①方一新、高列遇《<分别功德论)翻译年代初探》(2003:92-99)指出该譯詞出现在魏晋以来的译經。
    ②《大正藏》“阿蘭若”出现1407次,“阿蘭若”992次。據後世佛寺命名来看,“阿蘭若”似乎更通行。
    ①平城北臺石窟寺,平城即今山西大同。
    ②此短後經東晋僧伽提婆修正。
    ③吕澂(1980:46):“《尊上經》1卷。失译[祜]。後误竺法護译[开]。”
    ④此經《出三藏记集》不载,《开元释教録》作法炬译。
    ①参盧巧琴(2011:106)。
    ②僧衣指僧人者另如“方袍”,如梁慧皎《高僧傅》卷6“晋长安释僧肇”:“时廬山隐士劉遺民見肇此论,乃歎曰:‘不意方袍,復有平叔。’”(249頁)
    ①对应梵语为"Sthav.rah"、Sthaviranikava"或"Arvasthaviyah".
    ②“毘嵐”(Vairambhaka)一词的对音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吠、毗、鞞,《广韻》均属并纽,印度西北方言V念成b; (2)隨、旋,《广韻》均属邪纽,读Z,与V不合;(3)惟,《广韻》属喻四纽,与V不合。”(储泰松2002: 48-52)今按,译名“毘藍、毘嵐”均始见於东晋,“毘藍”主要见於姚秦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毘藍”东晋时出现在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姚秦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舍利弗阿毘昙论》北凉昙无讖《大方等大集经》、浮陀跋摩共道泰等《阿毘昙毘婆沙论》。这些译人或译著均有北方背景。
    ③“由旬”、“阿僧祇”严格说是普通的外来音译词,但这些音译词主要出现在译经中,所以暂归该类。
    ①元魏吉迦夜共曇曜《付法藏因缘传》卷3:“尊者答曰:‘在王舍城,夏安居時,我在其中見勝福田,乃至汝昔以土施佛,佛记汝時我亦得見。’”(50/308/c)
    ②掳《出三藏記集》卷2“《新集撰出經律论录》第一”云该經“晋孝武帝时,凉州沙门竺佛念,以苻堅时於關中譯出。”(第48頁)。
    ①《雜阿含经》卷23、25所述“阿育王传”的部分与《经》中略同。呂徵(1980: 38):“《雜阿含经》48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祐)。原五十卷,缺二卷,後误以阿育王传補入(宋)。今删。”但梁祐《释迦谱》卷5《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记第三十一》實出自《雜阿含经》,可推定《雜阿含经》中所记“阿育王传”的部份应早出於《阿育王经》,而不一定是是误入。
    ②“佛圖”出现於西晋。详参杨同军(2011:10)注①。
    ①按,“老鹤”丽本作“鵠鹳”,《中華藏》同,但该詞譯經中不見其它用例。北魏吉迦夜共曇曜《付法藏因缘》引作“老鶴”,如卷2:“若人生百岁,不見水老鶴(明:(?)涸),不如生一日,而得覩見之。”又《大正藏》宋、元、明、宫、望本均作“老鹤”,故改。
    ②據徐時儀《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45頁。
    ①東晋挥經出现了由僧衣转指僧人的用例。参3.1.3.3“衲衣”修。
    ①因“上座”西晋己見,“下座”作爲束晉新詞不够典型。
    ②掳朱慶之(1992:36)柬晋及東晉十六国共出譯經157部,共1083卷,约860万字。比东漢(约84万字)、三国(约78万字)、西晋(约230万字)的总和还多。除《雜阿含經》译於劉宋外,其它均在东晉时期译出。
    ③参任繼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1988:139-145)。
    ①《》卷5:“佛大慈悲,故不治汝。”(119/b)其餘例均爲“慈悲”
    ①参杨同军(2010: 79)。
    ②種姓名如“婆罗门”归入此类。人名类专名对译经史和汉语史的研究价值,谭代龙《汉译佛经人名研究初探》(2005:147-155)己有所论。
    ①羅列詞語按《》譯名的音序排列。另,凡出现对譯形式不同的詞條均以“[]”括之:“=”前的專名出现於《》,其後别是《經》中與之相对的譯名。專名有多種譯形時统针不同專名出现的频次及在文中出现的卷次,相應直接示於该譯名之後。《經》的音譯譯名原經往往附有來注來標明其意譯,本文以下標形式附在其後。筆者所加的註释也以下標的形式附在專名之後,但會加“()”以示区别。
    ②這種括號裏面的内容是原文所有的,我們這样標示是爲了提供对译的语境,下同。
    ③共2例,其中]例作“修摩伽陀”。
    ④“韋提希”,阿闍世王之母,《》之外,東晉始見,爲通用形式:相應“鞞提希”則爲《經》之新譯。
    ⑤《雜阿含經》、《付法藏因缘》同。
    ⑥“阿(?)樓頭”,宮、宋、元、明:“阿(?)樓豆”;“阿(?)樓驮”,宮:“阿(?)樓大”。
    ⑦《》“贰摩留”共3例,1例宋、元、明、宫本作“式摩婁”,1例異文無此三字:另1例宫本無,宋、元本作“婁摩婁”,明本作“式摩婁”。
    ①按,劉宋求那跋陀羅《雜阿含經》卷23作“跋陀羅由陀”,中古“他”、“陀”音同。
    ②《》卷7出现的4次。
    ③掳陈祥明(2009:100-101)“淨飯(王)”一詞,《》之外.東晋譯經始兑,相比另一概念相同譯名“白浮飯(王)”東漢到隋都有用例。今按.“自飯王”亦较早見於姚秦鸠摩羅什《大智度论》。
    ④尚不能碓認两者是否表达了相同的概念。筆者推测“迦羅和”可能爲種姓,与“酤酒”不同。
    ①《》卷7和《經》中的“寺对因缘”、“牛味因缘”是两經多出對方的内容,我們单独列出,下同。
    ①梵語爲Urumunda·此处爲了简明忽略了个别版本的異文。
    ②此城爲乾陀羅國治下,恐怕与《》卷1、卷3阿育王及其子驹那羅所讨伐之“得叉尸羅國(城)”不同。所以《经》譯爲“磐石”以示區別。
    ①参梁曉虹(2001/2009:297)。
    ①“生熟二藏”,《传》对译为“腹”。李维琦《佛经词语汇释》(2004: 273-276)“生熟藏”条:“食物下咽,到粪便形成之前,两分为生藏、熟藏。生,是说它上保留食物原有的某些特性;熟,是说经过消化,己形状全非而性质迥异。”又参汪维辉?(1997: 148-149)。
    ②宋、元、明、宮本作“山苟”。
    ③“佛”一般用作对释迦牟尼省称,本文暂不对之作统计。
    ④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释迦牟尼之讹略。”亦称“释迦文尼”,略言“释迦文”。(页2911巾)吴支谦《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天竺语,释迦为能,文为儒,义名能儒。”(3/473/a)
    ⑤出本代充认为《撰集百缘经》里的“释迦牟尼”乃鸠摩罗什以後的译词(辛鸠静志,2007: 49-52)稍早的西晋译经已见该词,例如:西晋竺法护《光赞经》卷1:“普明菩萨白宝事如来:“唯然,世尊!我欲诣被见释迦牟尼(宮本无“尼”)如来,稽首作礼··…”,(8/148/b)西晋无罗叉《放光般若经》卷9:⑥与释迦牟尼佛说般若波罗蜜等无差特。”(8/66/c)⑦东晋佛陀跋陀罗《达摩多罗禅经》卷上:“前礼牟尼尊,炽然烦恼灭,流转退住者,度巳升进道”(15/301/b)
    ①西晋竺法護譯經又音譯作“薩婆若”,是爲新譯。如《光讚經》卷5:“菩萨摩訶薩不告無求此二地一一聲聞地、辟支佛地——其心唯樂薩婆若慧。”(8/184/b)
    ②参俞理明(1993:47-62)。
    ①譯經常用“轉輪聖王”比擬佛陀。
    ②参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頁2820中。
    ③掳《廣韻》:“伽”群母戈韻,“迦”見母麻韻.“柯”見母歌韻:三者讀音相近。
    ①“拘翼”少見於南北朝時期的内典,但還出现在隋唐的一些中土撰述。例如隋智顗《妙法蓮華经文句》卷2:“璎珞第三云:‘天帝名拘翼。’”(34/24/a)“拘翼/橋尸迦”可参方一新(2008a:59-60)。另,顧满林(2006:172)云“‘橋尸迦”是“拘翼”的全譯形式,乃誤察。
    ①参慈怡《佛光大辭典》,頁3930中-3931下。
    ②掳盧巧琴(2011:144)該經的完成點很可能是在北方的高昌:
    ① “掘”,《大正藏》宋、元、明、宫本作“毱”。
    ②“優波毱多”之父该例譯爲“瞿多”,《雜阿含经》卷25欲譯作“掘多”。這種内部差異的原因也值得思考。
    ③该經28次使用省稱“毱多”,其中指“優波毱多”父親的8例。
    ④3例聖本作“毱多”。
    ①宫、宋、元、明本作“豆”。
    ②先唐佛典“阿那律陀”還出现在劉宋求那跋陀羅《雜阿含經》(12例)、寶罢(原题北凉曇無讖)《佛所行讚》(2例)、僧伽跋摩《雜阿昆曇心論》(1例)和失譯的《大方便佛報恩經》(2例)。
    ③中古譯經名字错譯时常有之,如《經》就拿如來叔父之名“白飯王”与《》中“净飯王(又作‘白淨王’等)”对譯。题名苻秦曇摩難提《阿育王息壤目因缘經》和失譯附漢录的《分别功德输》把“善容”作爲阿育王夫人之譯名,如“今者此贼,在王肘腋,夫人善容,臣耶奢是。”(《阿育王息壤目因缘經》,50/182/c)“時弟名修伽妬路,不信三尊,大臣耶舍,夫人善容,亦同不信。”(《分别功德论》,25/39/c)但姚秦竺佛念《出曜經》却以之爲阿育王弟之名,“即入宫裹勅諸伎從,各自莊嚴至善容王子所共相娱樂,豫勅大臣:‘吾有所圖,若我勅卿殺善容王子者,卿便谏我:“须待七日随王殺之。””(4/641/a)
    ①《》“梨車”,宋、宫、聖本作“利”。但“利車”作此概念譯名,《大正藏》中少見。
    ①“閱叉/夜叉”之間的关系,季琴(2004:86)已有先论。汪维辉(2007b:303-322)把此條視爲“规律性较强的、对推定譯者有重要意義”的一類鑒別詞。
    ②主要於苻秦、姚秦两个时代出经。
    ①“vah”对譯“婆”,“儘管被當作犍陀羅語語音體系的一个特徵而被频繁地引用,p>v的發展是一个普遍的俗語现象。”(丹尼雨·布歇,1998/2009:137)
    ①顏洽茂、熊娟(2010:55-63)认为该經譯出應晚於三國,可能在西晋之後。陳祥明(2010:152-160)亦認爲該經不早於西晉,很可能是東晉或東晉以降的譯作。
    ②《佛說须摩提菩薩經》,竺法護、羅什各有一譯,“揵沓”也出现在羅什的重譯本中,系襲竺法護。
    ①参本文徵引文献之“東漢譯經”
    ②以楊同軍(201]:15-16)所列23部支謙譯經爲準。下同。
    ①参本文第1章1.2.3節。
    ②吕澂(1980:47):“十支居士八城人經1卷。失挥[祜]。後误安世高译[開]。勘出中阿含第六十卷[經]。今勘同八城經。”
    ①《》卷7中3例“雞头末寺”,宋、元、明、宫本作“摩”。
    《雜阿含經》這種内部交叉的差異性還比较難解释。
    “末”、“摩”用作記音字,《》似可通用。
    方一新、高列過(2012:144-145)認为“四圍陀”較早見於後秦譯經,与本文觀點一致。
    ①颜洽茂(1997:216):“‘轉寫+指類名詞’在再名中大量應用,顯示了漢语在接受外語詞时有抗拒完全轉寫,樂於接受意挥和部分轉寫的倾向。”
    ①顧满林(2005:325-335)把東漢意譯詞“同詞異形”的原因歸结爲三點:“一是語音的取舍增减,是音值對應的差異,三是文字使用不同。”
    ①新、舊是一个相对概念,東晋爲新,則西晉以前爲舊:南北朝爲新,則東晋以前爲舊。
    ①不对詞或詞組作嚴格的区分,下同。
    ②根據需要,此章亦涉列了少量的佛教文化詞語或中外合璧的譯名。
    ③参季琴(2004:61-72)封《道行般若經》与《大明度经》兩種具譯經“詞彙”比较研究封譯類型的分類。
    ④本文“=”前後的詞語只是指在两經中内容大致相同的例句對應位置出现詞語,並非一定是同义詞。
    ⑤“遇”的中古新义(张凡2006:71)。
    ⑥《中華藏》字作“煞”,記音字。
    ①猶“可:堪”。參張相(1953:458),王雲路、方一新(1992:474),李維琦(2004:385)“中”條。
    ②《大正藏》宋、宫作“量”,元、明作“乘”:《中華藏》作“量”:
    ①“力士”一詞先秦已見,指“力氣大的壯士”,如《韓非子·外儲說左》:“少室周者,古之貞廉潔慤者也,爲赵襄主力士。”(295頁)东漢竺大力共康孟详《修行本起經》卷上:“調達到埸,撲衆力士,莫能当者,諸名勇力,皆爲摧辱。”(3/465/c)东漢譯經還有“健人”也可表此义,《修行本起經》卷下:“譬如健人得胜怨家,意以清淨,成三禅行。”(3/469/c)“力士”、“健人”并爲後世譯經沿用,尤以“力士”居多。
    ①此组數據參張萬起《<世說新語>詞典》,北京:商務印书馆1993年,第105、404页。
    ②從語境看,所調查中古文献中的“子”、“兒”较多指“男性”。這裏的“子”包含少數动物後代的例子。
    ③1例異文作“子”。
    ①孩书“要”多表邀精義,“要精”計可4例。
    ②“要請”連言7例。
    ③“要约”、“要誓”各1例。
    ④“盟要”1例。
    ⑤“约誓”連言。
    ⑥失譯附漢录的《大方便佛報恩經》中“要”、“约”各1,也呈现混用的狀態。
    ①《廣韻》笑韻:“要,约也,於笑切。”参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廣韻(定稿本)》413頁。
    ②此條承黄笑山老师相告,谨致谢意。
    ①“踏”爲“蹋”的後起字(王凰陽,1993:714)。
    ①参《王力古漢语字典》,第1384頁。《释名·释姿容》:“躡,懾也,登其上,使懾服也。”(138頁)
    ②另有2例,表穿(鞋)義。
    ③疑似表“踢”義的6例“蹴蹋”不計。《十诵律》卷19:“爾時六群比丘,携手入家内,蹴踏瓶甕器物倒地。”(23/137/a)按,此例“蹴”宫本作“觸”。
    ④参汪维辉(2000:130-139)“求、索/寻、觅”條。
    ①按,雨經中没有發現寻作“探寻:寻求”義,掳汪维辉(2000:132)该义在魏晋南北朝時期爲“寻”常用的动詞义。
    ②参汪维辉(2000:134)注②,方一新(2003a:282)“觅”條,陈祥明(2009:103)“寻/觅”條。
    ①“摩”、“磨”音同,又同有“研磨碎物”、“磨滅”两义,在两义上“摩”、“磨”文獻中常互爲異文。
    ②“桩摩”汪羅辉(2007a:346)释爲“妝飾塗抹”。
    ①“摩”的塗抹义後被“抹”替代。我們在隋代浑經中看到了“摩抹”的連用,如達摩笈多《大方等大集經菩磋念佛三昧分》卷3:“我取此界及诸由,以手迥轉亦摩抹。”(13/841/b)。“抹”表塗抹,较早例見东晋干寶《搜神耙》卷7:“從軍者皆绛抹頭,以彰火德之祥。”(101頁)不過,此例在先唐是孤證。“抹”又可作擦义,如元魏般若流支《金色王經》:“時,金色王两手抹面,然後諦觀。”(3/389/c)“抹臉”即用雙手擦臉以清醒、提神。此同是孤例。“塗”、“抹”之間的关系可参王鳳陽(1993:559)。
    ②《》另有“乃至”50例,“至心”5例,表连“極”义的至1例:《經》“乃至”196例。
    ①蔣绍愚(2001/2005:309-321)把东漢魏晉南北朝的“V(0)已”的“已”分成两部分:一爲“V1+(0)+已”中的“已1”(V1是持續动詞),這種“已”是漢語固有的;另一部分是“V2+(0)+已”中的“已2”(V2是非持續动詞),這種“已”是来对譯梵文的“绝对分詞”。
    ②《摩摩訶僧衹律》的譯者法顯、《五分律》的譯者竺道生均爲北方人,不算典型的南方語料。
    ①“言語”、“言說”多用作对當事者言談的評論。如《传》卷5:“魔見如来弟子势力大,梵天王猶言語恭敬,佛之势力何可度量。”(119/a)《》卷2:“如来所記總持第一,執持佛法念力智慧多聞如海,义(宋、元、明、高、美)妙言說人天供餋。”(104/c)《經》卷8:“婢答言:‘有估客名優波笈多,形色具足言語微妙,以法贾物。”(158/a)《经》卷3:“時王聞己.即便生意:‘我本在心,未發言說,云何此人已知我心?’”(141/a)
    ②此项功能是中古的“說”不具有的。
    ①参汪維辉(2003:333)。
    ①“著”在中古主要用作穿戴義,譯經中还常作贪爱義。参汪維辉(2000:106-118)。
    ①刹那”爲梵語Ksana的音挥,意譯作“一念”、“须臾”
    ②《經》卷4:“是是耶舍見鸠那羅,未經幾時應當失眼。”(144/b)《經》的挥者对“未”存在著误用,該詞常用作對“已”的否定,而此例“未”則是封将来事件的否定。③《大正藏》大本作“末身”,據《大正藏》宋、元、明、宫本及《中華藏》资、碛、普、南、径、清本改。
    ④“壇”,《》宋、元、明、宫作“壇垣”。按,“壇”疑爲“潭”.《爾雅·释水》:“潬沙出”,郭璞注曰:“今江东呼水中沙堆爲潬,音伹。”(895页)又如附漢录《分别功德論》卷4:“時鱼即半身出沙壇上。”(25/45/c)壇,宋、元、明、宫作“潬”。
    ⑤《大正藏》麗本作“牉合”,宋、元、明本作“行合”,宫本作“斥合”。《中華藏》作“胖合”。
    ①参胡敕瑞(2002/2005:218-234)。“許”表处所《大字典》(4204頁)、《大詞典》(6535頁)均始引《墨子·非樂上》例。
    ①如中原官話的“清早起”,而“早起”却又引申產生了新义,指“早點的時候”,如“早起你干啥啦,现在想起来了。”
    ②隋闍那崛多《佛本行集經》卷2:“时彼村人至於自家,其夜辦具種種美食……辦具已訖,起明清旦於家地上,掃除清淨,香泥塗地。”(3/661/a)這裏“起明”、“清旦”同义連言,“起明”也可表早上義。
    ①朱慶之(1992:168-170)认爲中古“-頭”專門用作名詞構詞兼構形的語素。
    ②如“初頭”、“意頭”等。東漢安世高《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經》:“意念不滅,亦不得行生上意,意頭起以滅,復更念所念雖多,当還從上頭意受因缘。”(25/54/a)
    ③汪羅辉(2010:294)认爲《百喻經》中“七日頭”的“頭”作詞尾。
    ①元魏吉迦夜共曇曜《付法藏因缘》引同。
    ①向熹(2010:474-475)认爲該义產生於六朝。
    ②《慧琳音义》卷9玄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八“爴裂”:“字宜作攫,同。九缚、居碧二反。《說文》:‘攫,爪持也。”攫,扟也。’《蒼颉篇》:‘攫,搏也。’《淮南子》曰:‘鳥窮則搏,獸窮则攫。’”(54/359/b)《能龕手镜·爪部》:“爴,俗。正合作攫字。”(331頁)
    ①“牉”,《大正藏》宋、元、明:行,宫:斥:《中華藏》作“胖”。查譯經及中土典籍,不見“行合”。
    ①其义爲“查看僧房”。参李维琦(2004:337-338)。
    ②王雲路(2010:307):“當然有些情形‘行’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語素,大致有兩類:一類可以看作並列结构……另一類作爲詞組。《論衡·寒温》:‘人中於寒,欲藥行解,所苦稍衰:轉爲温疾,吞發汗之丸而應愈。’‘行解’的‘行’是副詞,即刻之义。
    ①其中1例宋、元、明本作“悶绝”
    ②如常在開埸套語中出现的“給孤獨(園)”,以梵本《金剛經》爲例,其梵文爲“an-ātha-pinda-dasya”隋逹摩笈多直譯为“無-亲-摶-施與”。參萬金川(2005:232-233)。
    ③可視爲佛源詞。顏治茂、康振棟(2009:32-37)把这種源自佛經,後來進入世俗社會的詞稱爲佛源詞。筆者按,佛源詞應与佛教文化有一定的聯繁,須排除那些較早見於佛典的漢語本土性的口語性用語。
    ①如带賓語,則需加其它动詞,如“去至、去向”等,《》卷6:“教授已還遣本處,云至樹下生大歡喜。”(122/b)
    ②“往”在上古主要用作不及物动詞。參王凰阳(1993:721)。
    ①《世說新語》的數據参張萬起《(世說新語)詞典》。因“往”在中古是表逹“去”义的主導詞,《周氏冥通記》和《善見律毗婆沙》的“往”亦如此,使用次數不再详列。
    ②《雅寶藏經》卷8:“先鴈飛去他處,爲獵師所毅,命终生天。”(4/488/c)此例的“去”可带賓語,但宋、元、明本異文作“至”
    ①参颜治茂、王浩壘(2012a,2012b)。
    ②严可均校勘记:“要”,《御览》七百四十六作“逐”,又有作“邀”者。
    ③方一新(2009:11-12)首引题名吴支謙《撰集百緣經》例,摭筆者调查,在题名支謙的另一部《菩薩本缘短》也有该詞,但這些經都不可靠,如果《》非西晋的语料,“逼切”則爲東晋新詞。陈祥明(2009:102)也認爲该詞“東晋譯經中才看到確切的例子’
    ④《慧琳音义》卷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三百一十八卷“比度”:“卑弭反,《集訊》云:‘比,類也。鄭注《周禮》:‘比,猶挍也。’下唐洛反,贾注《国語》云:‘度,揆也。’假借字也。”(54/324/b)先唐佛典“比度”僅1例,《》卷5:“優波毱多答言:‘波旬,汝無知見/,捉我聲聞比度如来/,不可/以芥子/同彼须彌/,螢火之光/等於日月/……’。”(119/b)可能也是满足譯經四言格的臨時组合。
    ①蔡镜浩(1990:129)釋“遇”爲“传送,送”,引《阿育王传》、《雜寶藏經》例:蒋禮鴻(2001:195-197)引《漢書》、《後漢書》、《梵绸經》、敦煌變文、宋元明清文献等例。
    ②东晋葛洪《神仙·封君達》:“(封君逹)常騎青牛,聞人有疾病时死者,便過与药治之,應手皆愈。”(365頁)但此例“過舆”似不應連言,這裹的“遇”很可能是“拜訪:来訪”之義。
    ③《出三藏記集》卷3“《新集安公失譯經録》第二”:“《分陀利經》一卷:《舊绿》云,《蘸芸芬陀利經》。或云是異出《法华經》。”(105頁)
    ①参王鍈(2005:126-127)。
    ①参胡敕瑞(2002:173-174,206)“小——少”、“住”條。
    ①参汪维辉(2000:392)。又汪維辉(2003/2011:306-384)认爲“少”的這種用法秦以前典籍中未見,但戰國時期有“少顷、少選、少間”等少數表示时間短暂的詞,其中的“少”可看作是直接修飾名詞的成分。
    ①《大詞典》释之爲“猶習慣:適應。”(3890頁)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①參[日]橋本萬太郎(2008:52-55)。
    ①此例爲“九江”,爲漢語固有詞,如“五湖九江”。實可忽略。
    ②支謙譯經只有1例的“江”爲“江海”:康僧會只有1例的“河”爲“海河”。均可忽略。
    ①《王力古漢捂字典》云:“繖,後作伞,然而出土的湖北雲萝《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已有傘字。”(944頁)但查《睡虎地秦簡文字编》(张守中撰集,文物出版社1994年)並無“傘”字。王雲路(2010:24)引張凡(2006)云《說文》有“繖”而無“伞”。按,“繖”爲《說文》新附字。
    ①可参方一新(1992:9-10),王小莘(1997:307),汪維辉(2007a:162)对该例的讨论。
    ①暂不考慮佛教典籍中的中土撰述类文獻,這類典籍反映的語言現象与中土文獻會近一些。
    ②例如“绍繼”一詞,外典三國己見,而譯经到東晉才有。《全三國文》卷11魏高贵鄉公《自叙始生禎祥》:“群公受予,紹繼皇祚。”(頁1116上)
    ①如果《阿育王傅》作爲北方譯經的结论成立的话。
    ②如果把《》看成是西晉的语料,這些詞在西晉均是孤例。
    ①《方言》第五:“瓮,甖也。自關而束赵魏之郊謂之瓮,或謂之甖。甖,其通語也。”(349頁)又,《說文·瓦部》:“瓮,罌也。”段注:“甕者,罌之大口者也。”(頁638下)按,“瓮”同“甕”:“甖”同“罌”。
    ②也有个别反例,如《》用“名稱”,《經》用“名聲”,而僧伽婆羅的其它譯經均用“名稱”,如《解脱道論》卷1:“能到最勝,名稱無量。”(32/399/c)
    ③該詞西漢己見,如《史記·外戚世家》:“武帝譯宫人不中用者,斥而出之。”(1978頁)汪維辉(2007c:183)注②贊同鲁國堯的觀點,認爲該詞“自古及今富爲通語中詞語”(見《鲁國堯語言學論文集》248頁)也許更可取。萧齊僧伽跋陀耀《善見律昆婆沙》等南方譯經也可看到,如卷16:“不淨不中噉。”(24/784/c)但僧伽婆耀的A、B類译經均爲未見到該詞,而相應用“堪”。
    ④僧伽婆羅的其它譯經只有“敷具”和“開敷”。如《大乘十法經》:“须床榻敷具者,給床榻敷具等。”(11/765/b)
    ①不对短語和詞作嚴格区分,下同。
    ②①方位詞。内,裏面;②指一個時期内或其中間;③中等,舆大、小相对。
    ③①指方位上在正面或前頭;②指時間上較早或過去。
    ④①(空間上的)中間,内;②一定的时間内。
    ⑤①时候,时間;②那時,富時。其中②义常位於句首,有轉换話题的作用。
    ⑥①某個時候;②一下子。
    ⑦用於名詞或动詞後表示很短的一段時間,如“一刹那顷、一念之顷、屈申臂顷、一瞬眼顷”等。参吴金苹(1994:108)“顷”條;汪維辉(2010:294)注⑦。
    ⑧“名詞(多爲時間詞)+來”構成“-来”样式的複音詞,系模仿上古的“由来”而成,如《传》中的“近来、先来、昔来、少来、未来、上來、朝来”等,而《經》則顯贫乏,僅有“未来”。参方一新(2010:697-700)“來”條。
    ⑨常跟在名詞或人称代詞後表示複敷,如“諸比丘等、我等”等。参胡敕瑞(2002:297-298)。
    ⑩“名詞+主”.如“商主、軍主、夫主、獼猴主”等。
    11如“相師、獵师、醫師”等。
    12①利益:《传》中又有动詞用法,如卷6:“又作是念:‘我多利衆生。’”(126/b)②(做買賣的)赢利。《經》中又用作动詞,如“不利不锐”。
    13①讚歡;②擅長。
    14①察覺;②睡醒、清醒。
    15①製造;②建造(塔寺等);③猶“作”,賓捂如“惡、業、五年大會”等。
    16“行+名詞”的用法,表示實施某種動作,如“行水、行食、行欲”等。
    17①撫摸;②研磨碎物。②義《經》用“磨”。
    ①①用刀分割地动物或人的肢體;②解開,脱下:③明白,理解。
    ②①散放,释放:②放牧。
    ③用於“动(賓)已”,“已”有兩種功能:“动”爲持續动詞,己.爲动詞,表示动作的完结,如“說偈已、造塔己”,與“畢”、“竟”、“訖”相常;“动”爲非持續動詞,己:爲梵語绝对分詞的翻譯.僅起語法功能,表動作的完成,如“聞己、覺已”。參蔣绍愚(2001/2005:309-321)。
    ④①碰上:②得病,生病。
    ⑤①乞求;請求:②追求。
    ⑥①与“去”相对,由遠到近;②補語用法,如“偷來、偷此香来、得此钱來”。
    ⑦作補語,如“除去、将去、持去、捨去”等。
    ⑧①存,存在;②居於,处於:③介詞。表示动作、行爲進行的处所、时间、範圍或事物存在的位置。
    ⑨①停留,留;②停止,停住:③居住。
    ⑩①快樂,高興;②喜歡。
    11①思念,懷念;②思考,考虑;③愛憐。
    12①覆盖,穿:②表示被动。
    13参李維琦(2004:140-144)“和合”條。
    14①随從;②顺從。
    15①借:②憑借,依靠。
    16①精微,奥妙;②善,美好.优點多;③容貌美好。参胡敕瑞(2002:119-120)。
    ①①愉快,快樂;②喜爱,樂於。
    ②①寬闊;②多。如“廣說、廣起塔、廣作”等。
    ③《传》中4例,《經》1例。與“遠”相比,雨經中“遙”只能作状捂,如“遙見、遙望、遙以”,而不能修飾名詞。
    ④《传》“悉皆”17例,“皆悉”3例;《經》“悉皆”30見,“皆悉”2見。
    ⑤指遇後、以後。参蔡镜浩(1990:272-273)、吴金苹(1994:41)、汪维辉(2011:280)“卻(卻後)”條。
    ⑥①不VP;②“(颇)VP不”,相當於反復問句。参遇笑容(2008:121-127)。
    ⑦相當於“舆、同”。参柳士镇(1985/2007:61-63);汪維辉(2011:296)“共”傺。
    ⑧因漢捂缺少形態標記,僅靠书面文献還難以断定该义何时產生了變讀而成爲新詞,暂时只能依靠該詞与数詞的结合來判定又如東漢曇果共康孟詳《中本起经》卷上“佛告迦葉‘欲寄一宿,寧見容不?’”(4/150/a)吴支謙《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下:“佛言:‘欲報一事,儻不瞋恚,烦借火室,一宿之間。’(3/480/c)苻秦曇摩難提《增壹阿含經》卷5:“觀死屍,或死一宿,或二宿,或三宿、四宿,或五宿、六宿、七宿,身體膨脹,臭處不凈。”(2/568/b)
    ⑨义爲“这、這個、這样”。“爾”单独成句,表示允諾,相當於现代漢語的“好”。《》卷4:“時阿闍世王……合掌而言:‘如來涅槃我不得見,尊者涅槃必使我見。’答言:‘爾。’”(113/a)
    ⑩猶言我,相當於第一人称代詞,可作主語、定语或賓捂。参方一新(1997:69-70)“己”條。
    11作領屬語(如《传》中只有“自死”,《缨》中有“自身、自兒、自齿”等)和主語。参朱冠明(2007:402-411)。
    12参俞理明(1993:169-172)。
    13①表示遞進。《传》卷2:“轉相復言:‘實是少欲,乃至一钱猶尚不取。”(104/c)②括题轉移標誌。《經》卷1:“阿難受教,即用塗地。乃至波吒利弗多城有王名……。”(132/b)“乃至”,《传》共50例,以表遞進的用法居多;《經》中196例,表括题轉换用例所占的比例要多於《》。参姜南(2007:223-230)。
    14話题轉移標記。参姜南(2007:223-230)。
    15“以来”义,如“生來、坐來”。参汪維輝(2011:280)“來”條。
    ①参本文第2、3、4、5章。
    ②若按舊题《》是西晉太康年(公元306年)出,《經》爲梁元熙年(公元512年)作,则相隔206年,但《》的譯出可能要晚於西晉。
    ①如《》的“如似於煙”與《經》的“斑驳”对譯。
    ②只是部分,並非全部。
    ③《》卷7是該书多出《经》的内容,故下面單獨列出。
    ④如“下頭、上座頭、门頭、七日頭”等。
    ⑤“秃人”即無髮之人,一般用作对僧人的蔑稱。孩條除《》外,其它例證均見於姚秦及以後譯經(熊娟2010:77)。
    ⑥東晋新義(按,這些義项在《》外的其它西晋及以前的語料中不見,下同)。失譯附漢錄《大方便佛報恩經》卷l:“國土豐樂,人民熾盛,多饒財寶,家計充盈。”(3/128/b)《》卷6:“摩突羅國有一长者,钱财所有,自然衰耗,家计幾盡,唯五百舊金錢在。”(124/b)隋闍那崛多《佛本行集經》卷45:“願大施主!增长家計,宿昔何如?”(3/862/c)《大詞典》引宋《朱子全书》例(2064頁)。
    ⑦東晋新詞。指陈久或他人服剩下而丢棄的藥。如东晋佛陀跋陀羅共法顯《摩訶僧祇律》卷23:“佛問比丘:‘汝不能服陳棄藥耶?’”(22/414/a)“陳棄”中土文献少用。
    ①“萬金川(2005:175):“譬如胡教授(按,胡湘榮《鸠摩耀什同支謙、竺法護譯經中詞語的比较》)的研究裏,得出了以‘勞’或‘勞塵’来轉譯梵語'klesa'乃是羅什之前譯經的通例,而及至羅什抵華,此一梵語則以‘烦恼’一捂譯之而定型。”
    ②東晋新义。《大詞典》(6623頁)、《大字典》(4246頁)均首引《後漢书·方術上·任文公》:“王莽篡後,文公推數,知常大乱,乃課家人负物百斤,環舍趨走。
    ③通“扽”。《廣雅·释詁一》:“扽,引也。”王念孫疏證:“扽者,《玉篇》:‘扽,引也、撼也。’古通作頓。(頁43上)《荀子·勸學》:‘若掣裘領诎五指而頓之,顺者不可勝數也。’楊惊注:‘顿,掣也。’案:顿者,振引也。言掣裘领者诎五指而振引之,則全裘之毛皆順也。”参董志翘(1999:62);張凡(2006:64);郭曉妮(2010:133)。
    ④“损”表“減”义是颇有时代特色的用法。《》“減”‘损”連言2例,其中1例爲该用法,如卷6:“欲现外賢好,嬰愚深惑著;知了内生厭,亦復不減損;見其真實相,心即得解脱。”(124/b)另1例表“傷損、损害”义,如卷7:“王即時驚怖:‘瞰語婆羅門使盡,復不敢我不?’沙彌知王心念,即語王言:‘王是佛法檀越,终無損減,慎莫驚怖。”’(129/c)《經》“损”作“傷损”义(1見)。参汪維辉(2011:289)“损”條。
    ⑤柬晉新詞。西晋除《》外,僅竺法镬譯經1例,如《佛說决定總持經》:“示于祸福,救拔苦惱。”(17/770/b)但,該例“拔”,宋、元、明、宮本作“濟”
    ⑥東晋新义。题名北涼曇無讖《佛所行讚》卷5:“誰以清涼水,灑之令蘇息.所作自事畢,大悲已长息。”(4/51/b)按,據邱冰(2009:37-40)该經爲劉宋寶雲(376-449)所译。
    ①或作“俯仰”。参附録1之“《大正藏》不误者”第5條。
    ②东晋新义。再如姚秦竺佛念《鼻奈耶》卷3:“即日發引入海。”(24/862/c)
    ③《》出现36次;《經》中僅“往詣”1次。
    ④补捂用法,意义类似於“掉、完”,如:“除却、禳却、吹却、解却、挽此屍却”。参龍國富(2004:55)。
    ⑤東晋新詞。先唐佛典多出现在姚秦鸠摩羅什、竺佛念,北魏吉迦夜、慧覺等人的譯經。
    ⑥①寻找;②寻求。
    ⑦①遮攔;②遮蔽。“遮蔽”義乃遮在西晋的新生义。参颜洽茂、王浩壨(2012a,2012b)。
    ⑧宋、元、明、宫本作“闲暇”。
    ⑨罗早見於三国,如《全三國文》卷42魏杜恕《體输·聽察》:“逍遙查豫,則暦飛閣之高觀。”(1292上)不過該詞外典少見,先唐多出现在姚秦譯經,竺佛念《菩薩璎珞解》卷2:“颜色安详顏貌容豫。”(16/9/a)
    ⑩個人用詞。另見於東晋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祗律》1例。
    11①好,優越(1見)。《傅》卷1:“大悲無師覺,圆光顯照身,強颜生敬信,以土施如来。”(99/5)《大詞典》引五代例(2202頁)。②堅持(1見)。《傅》卷2:“汝今莫於不可信處而強生信。”(106/a)
    12参王雲路、方一新(1992:66-67)、汪维辉(2008:169-170)“不問”條。
    13“俱”作後置詞,和“与”组成框架介詞,專門標示表伴随的具格名祠,是封梵文語法的仿譯,如《》卷5:“時此山有二能子兄弟相将,與五百眷屬俱。”(117/b)参姜南(2009:32-35)。《》“俱”10次,用此僅1例;《經》俱6次,無此用例。
    ①“含”的“带著”义應爲中古特色用法,構成“含香”、“含恣”、“含笑”、“含欣”、“含春”等一批新訶。
    ②掳汪維辉(2003:333):“‘括’用作勤詞南北朝已見,但通常都是‘谈话’、‘言话’、‘括言’、‘括说’連用。”《傅》卷7:“但書則俗語,夜便睡眠。”(127/b)按,“便”,宋、元、明、宫本作“則”。此例可视爲早於南北朝的單用用例。
    ③宋、元、明、宫異文作“思惟”
    ④“懦”的“心念,心願”义乃中古新生。《玉篇·心部》:“悕,念也,願也。”(157頁)《大詞典》(4299頁)、《大字典》(2469頁)均引《北史·高允》。
    ⑤“曼”具有北方方言特色。参朱厦之(1992:110-112,120)、王霎路、方一新(1992:265)、鲍金苹(2008:7-8)“曼”條。
    ⑥“赐”,宋、元、明、宫本作“澌”。《說文·水部》:“澌,水索也。”段注:“《方言》曰:‘澌,索也。’郭注云:‘盡也。’……赐者,澌之假借。”(頁559下)《文選·潘岳(西征赋>》:“超畏懷以遐念,若循環之無賜。”李善注引《方言》:“赐,盡也。”(頁200上)《禮記·曲禮下》“庶人曰死”,東漢鄭玄注:“死之言逝也。”唐孔颖连疏:“今俗呼盡魇逝。”(頁1269中)按,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经》“赐”有菊盡義,亦可作副詞“全、都”。参辛嵨静之(2002/2009:307-310)。
    ⑦“摧”的傷痛义,《王力古漢語字典》引《文選》漢蘇武《詩四首》之二:“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390頁)
    ①参方一新(2009:8-16)。
    ①《漢書·元帝纪》:“三光晻昧。”顏師古注:“晻與暗同。”(289頁)
    参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印可”條,頁1026上。
    ①參白化文(2005:37-38)。
    ②參胡敕瑞(2004:82)“印/印可”條。
    ①余廼永校勘記:“陽字各本作‘隐’,合《說文》。”但“映”爲《說文》新附字。
    ②曾良(2010:301):“慧琳說寫‘映’即‘不明’义,則可知‘映’有遮藏、不明等义。”此說尚可斟酌。
    ③“~家”爲两晋南北朝常見的构詞模式,“家”爲詞綴。参蔡镜浩(1990:159-162)。
    ①《经》卷3:“於衆僧末/,有二沙彌/以麨相扮/欢喜丸等/共戲相掷。”(141/a)(“扮”,宋、元、明、宫作“坌”)《慧琳音义》卷76《阿育王经》音義卷三“相扮”:“汾吻反,《說文》:‘握也。’《声类》:‘擊也。’手握乾麨互相扮擎,徒手分声,《短文》徒木作扮,是木名误也。”(54/799/a)按,此句似有两解,其一,“扮”非作握持羲,乃是以麨拌合成“欢喜丸等”後,并以之相掷。“扮”作合并羲,例如東漢揚雄《太玄经·玄数》:“天不施,地不成,因而倍之。地则虚三,以扮天十八也。”範望注:“扮,猶并也。”其二,“扮”通“坌”,乃擎之义,富断句为“有二沙彌以麨相扮,欢喜丸等共戲相掷。”《传》卷2正对譯爲:“时有二沙彌行和敬法,一者以麨用施於彼,彼還以妙而与此;此以饼復施於彼,彼亦用饼還与施之;此更復以欢喜丸用施於彼,彼亦還以欢喜丸而復報舆。”(105/c)但這样《經》的句子不太通顺。
    ②“该词在《传》中出现1例,如《传》卷3:“捉大钝斧刻汝骨髓。”(110/a)按,“刻”,宋、宫異文作“剋”,“刻”、“剋”古漢語中常相通。上例“刻”爲“割截”义,《广雅·释詁四》:“刻,剄也。”(頁128上)《玉篇·刀部》:“刻,割也。”(318頁)
    ③开药;处方。東晋新义。参郑贤章(2006:109)“处药”条。
    ④《經》卷8:“赳後四日,魔王即自打鐘。”(160/c)
    ⑤独立成句表赞成,相富於“爾”、“然”、“如是”。参6.2.2.3节“好”條。
    ⑥“奢奪”猶乱也,乃古语詞,如《礼记·仲尼燕居》:“给奪慈仁。”郑玄注:“奪,猶乱也。”
    ⑦《》只用“乾”4例(其中1例有異文,另“乾苦”2例、“乾竭”1例);《經》用“乾”1例,“燥”2例(其中“燥斓”1例)。王盛婷(2010:164-170):“東漢至隋唐,“乾”在北方迅速发展,是北方通語词。”
    ⑧用於“初無”。
    ⑨《經》卷9:“此比丘以贪食故,而多欲食,又以口吹令冷,如是一過二過。”(165/a)
    ⑩《經》的这两因缘故事是多出《》的内容,故单独列出。
    ①参汪維光(2000:197)。
    ①《漢書·宣帝纪》“東海澓中翁”,服虔曰:‘澓音馥。’師古曰:‘東海人,姓澓,字中翁也。”所以我们尚不能断定“澓”是“復”在複音化過程中受“洄”的影響產生。
    ②如《》卷6:“尊者教語:‘遣令向阿練若處,坐一樹下。’覆復睡眠。”(122/b)“覆復”同义連言。
    ①江漲(zhane)"指江的深處,《法苑珠林》作“正在中江”。参董志翘(2002:151)注[四]。
    ②參香坂順一(1983/1997:8-9)“(正)在”條。
    ③汪維輝指出“在+VP”的形式在中古一般是不可能存在的。
    ①重點衬論兩經不同的詞义,对两書相同的义项只根據需要部分舉例。
    ②王鳳陽(1993:41):“当它與方位詞、数詞结合之后,“邊”的邊侧之義就不断弱化,逐渐与‘方’、‘面’合流了。”
    ③如嚴格劃分,可分爲“邊際、邊缘”和“旁邊”两义。据汪維辉(2000:87-93)表示“在某物旁邊”的“邊”至遲西漢己經產生,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代替了“侧”、“旁(傍)”。查《》“侧”2例、“傍”5例;《經》“傍”7例,其中6例“傍人”,1例“傍臣”。正合汪說。
    ④汪維辉(2000:91)韶爲這裹“邊”的意义“只相当於‘處’,爲唐五代用例(如見於變文者)開其先河。”
    ⑤“何邊”中土文献较早見於《全梁文》卷34江淹《遂古篇》:“春秋長狄,生何邊兮?”(頁3152上)
    ①“誰邊”較早見於東晋譯短,姚秦弗若多耀共鳩摩羅什《十誦律》卷53:“問:‘應從誰望受衣?”’(23/395/c)北京雲無讖《優婆塞戒經》卷6:“若取命過比丘财物,誰邊得罪?”(24/1068/c)②参遇笑容(2008:121-127)。
    ①参汪維辉(2007:212-213)“合”條。
    ①参蒋禮鴻(200)1:226-229)“患、患疾”條。
    ②参王雲路、方一新(1992:194-195)“迥還”條。
    ① 5.2.1節“项許——项下”條我們已經有所討論。另参江蓝生(1988:235-237)、李維琦(2004:341-344)、胡敕瑞(2002/2005:218-234)、龙國富(2004:89-117)。
    ①俞理明(1993:60)該經“據《祐録》爲竺法護所譯”
    ①此處“捉頭”,宋、宫作“(?)頭”,元、明本作“揌頭”。按,“按”,字又作“(?)”.《龍龛手镜·手部》:“(?),子红反,撮也,把髮也。”(208頁)“揌”亦爲該詞的記音字,又《能龕手镜·手部》:“揌,蘇臺反,(?)揌也。又俗音惣。”(206頁)
    ①参朱慶之(1992:184-191)、李維琦(2004:405-419)、汪維辉(2007:337-338)“著”條。
    ①参汪維辉(2011:288)“謂”條。
    ②参胡敕瑞(2002:155)“不謂”條。
    ①高明(2008:123)忽爲该义從“好”的“善”義引中而出,並首舉《漢書》卷76《王尊傅》:“王變色視尊,意欲格毅之。即好謂尊曰:‘愿觀相君佩刀。’”按,此例師古注曰:“陽焉好語也。”“好”非“好好地”,而是假装示好之义。
    ②例参胡敕瑞(2002:289),汪維辉(2007b:314)。
    ③参王紹峰(2004:128-129)。
    ①“監視”連言较早見於劉宋譯經,如劉宋求那跋陀羅《大法鼓经》卷下:“彼時田主使一人監視,监视之人不勤守護。”(9/295/c)
    ②《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梁車爲辛鄴令,其姊往看之。”(308頁)此例爲“看望”義。
    ③《》卷6:“時东國有一族姓子,……善能營事,所至到處,諸比丘衆,皆共勸請,使知僧事。”(122/b)
    ①《經》卷4:“思惟已,白阿育王言:‘我能令王病得除愈,一切醫師不须令進。’時阿育王即受其語,(?)诸醫師。”(145/a)
    ②曲守约(1972:288)云:“鳴乃指吻言,即以吻吻之。”
    ③太山”即“大山”,中古譯经常用,《》正以“大石山”對譯之。
    ①“妨難”主要出現在隋唐譯經,東晋南北朝僅有個例,另如姚秦筏提摩多《释摩訶衍論》卷7:“遍蚊龍等,小大身中,無妨難故,所以者何?”(32/650/c)
    ②此组合《大正藏》先唐佛典只見於《》,同時代中土文献不見。
    ③参遇笑容(2008:121-127)。
    ④據顏洽茂、康振棟(2009:32-37)唐宋以後“惱觸”、“觸惱”才造入世俗文献。
    ⑤5.4一節己舉數例。王盛婷(2010:164-170):“東漢至隋唐,“乾”在北方迅速發展,是北方通語詞。”
    ①如果把《》看成是西晋的語料,這些詞在西晉均是孤例。
    ②参顏洽茂、康振棟(2009:32-37)。
    ①中古“VP無”式正反問句也只出现在《阿育王傅》(1例)和《賢愚經》(4例)。参劉開驊(2008:211)。
    ①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中華書局1993年,第530頁。
    ②焉胜利(2010:400-412,2011:1-13)韶爲“正式舆非正式(书面語/口語體)”、“典雅与便俗(文雅體/白話體)”是構成語體的两对基本範疇。
    ③主要针对先唐佛典。
    ①胡敕瑞《<論衡>与东漢佛典詞語比较研究》(2002:346-347)書後所附“引用资料”之“佛典文献”共列東漢29部可信譯經,但據史光辉(2005:280-286)東漢失譯的三卷本《伅真陀羅所問如来三昧經》“最早也只能是三國譯經”,我們這裏除去不計,共28部。
    ①参楊同軍《語言接触和文化互勤:漢譯佛經詞彙的生成与演變研究——以支謙譯经複音詞爲中心》(2011:236-237)书後“主要引用語料”的“三國支謙譯經”
    ①三國其它譯經和西晉譯經参俞理明《佛典文献語言》(1993:52-55)。
    ①俞理明(1993:60)該經“掳《祜绿》爲竺法護所譯”
    ②俞理明(1993:62)認爲该經出东晋。
    ①两詞均有“莫北切”一讀,参《廣韻》德韻,第529頁。
    白化文2005《漢化佛教参訪绿》,北京:中華书局。
    蔡镜浩1990《魏晉南北朝詞語例释》,南京:江蒜古籍出版社。
    [日]常磐大定1938《後漢宋齑至譯經總绿》,柬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
    陈士强1992《佛典精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隙寅恪1980/2001《金明馆最稿初编》,北京:三聯書店。
    董秀芳2002《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董志翘2007《中古近代漢語探微》,北京:中華书局。
    方一新2010《中古近代漢語詞彙學》,北京:商務印书馆。
    方一新、王雲路2006《中古漢語讀本(修訂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明2008《中古史害詞彙論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郭在贻2005《訓诂學》,北京:中華书局。
    胡敕瑞2002《(論衡>舆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江藍生1988《魏晋南北朝小說詞語匯释》,北京:語文出版社。
    蔣禮鸿2001《敦煌變文字义通释》,载吴熊和主编《蒋禮鸿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蒋绍愚2005a《古漢藉詞彙纲要》,北京:商務印书馆。
    ——2005b《近代漢語研究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蓝吉富1997《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书股份有限公司。
    李维琦2004《佛經詞語匯释》,畏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宗江1999《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梁啟超1936/2009《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世纪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晓虹1994《佛教詞语的構造与漢語詞彙的發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2001《佛教舆漢語詞彙》,臺灣: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梁晓虹、徐時儀、陈五雲2005《佛經音義與漢語詞彙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馆。
    到開驊2008《中古漢語疑問句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柳士镇2007《漢語歷史語法散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龍國富2004《姚秦譯经助詞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盧巧琴2011《柬漢魏晉南北朝譯经語料的鑒别》,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吕澂1979《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
    --1980《新编漢文大藏经目録》,濟南:齊鲁書社。
    焉貝加2002《近代漢語介詞》,北京:中華书局。
    [日]橋本萬太郎2008《語言地理類型學》,余志鴻譯,北京:世界圖书出版公司。
    曲守約1972《中古辭語考释續编》,臺北:藝文印书馆。
    任繼愈主编1988《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日]太田辰夫2003《中國語歷史文法》,蔣绍愚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譚代龍2008《義净譯經身體運勤概念埸祠彙系统及其演燮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湯用彤2011《漢魏两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萬金川2005《佛經捂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臺灣:正觀出版社。
    汪维辉2000《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7a《<齊民要衍)詞彙語法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凰陽1993《古辭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王力1993《漢語詞彙史》,北京:商務印书馆。2004《漢語史稿》,北京:中華书局。
    王绍峰2004《初唐佛典詞彙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王文颜1984《佛典漢譯之研究》,壹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3《佛典重譯經研究舆考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鍈2005《詩詞曲語辭俐释》(第3版),北京:中華書局。
    王雲路1997《漢魏六朝詩歌語言論稿》,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詞彙訓詁論稿》,北京:北京藉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2010《中古漢语詞彙史》,北京:商務印书馆。
    王雲路、方一新1992《中古漢語語詞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4《中古漢語研究(一)》,北京:商務印书馆。
    吴金華1994《(世锐新語>考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日]香坂順一1983/1997《白話語彙研究》,江蓝生、白维國譯,北京:中華书局。
    向熹2010《簡明漢語史(修訂本)》,北京:商務印书馆。
    [日]小野玄妙1936/1983《佛教經典總論》,楊白衣譯,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日]辛嵨静志1998《正法華经詞典》(A Glossary of Dharmaraksa's Translation of the Lotus Sutra),東京:日本創價大學国隙佛教學高等研究所。
    ——2001《妙法莲華經詞典》(A Glossary of KumarajTva's Translation of the Lotus Sutra),東京:日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
    [荷]許理和2005《佛教征服中國》,李四龍、裴勇等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颜洽茂1997《佛教語言闡释——中古佛經詞彙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楊同军2011《語言接觸和文化互动:漢譯佛經詞彙的生成與演變研究——以支谦譯经複音詞爲中心》,北京:中華书局。
    姚永铭2003《慧琳(一切經音义)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俞理明1993《佛典文献語言》,成都:巴蜀书社。——2005《漢語缩略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张萬起1993《<世說新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馆。
    张相1953《詩詞曲語辭匯释》,北京:中華书局。
    锺明立2002《段注同義詞考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周日健、王小莘1998《(颜氏家訊>詞彙語法研究》,廣州:廣柬人民出版社。
    朱慶之1992《佛典舆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4《中古漢語研究(二)》,北京:商務印书馆。
    ——2009《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
    曹廣顺、遇笑容2000/2009《從語言的角度看某些早期譯经的翻譯年代問题——以《舊雜譬喻經》属例》,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原载《漢藉史研究集刊》第三辑,成都:巴蜀书社。
    ——2006《再谈中古漢語處置式》,载曹廣顺、遇笑容《中古漢語語法史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陈練軍2009《“至”和“到”的歷史更替》,《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舍科學版)》第1期。
    陈祥明2009《從語言角度看<撰集百缘经)的譯者及翻譯年代》,《語言研究》第1期。
    ——2010《從語言角度看<菩薩本缘经>的譯者及翻譯年代》,《畏江學術》第2期。
    陈秀蘭2009《S,N是句型在梵、漢本<撰集百缘经)中的对勘》,《中國語文》第6期。
    储泰松2002《“毗嵐”的流變及相關問题》,《漢語史學報》第二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美]丹尼雨·布歇(Daniel Boucher)著、薩爾吉譯,徐文堪校1998/2009《犍陀羅语与早期漢譯佛经的再思考——以《妙法莲華經》爲個案》,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2009年;原载《美國東方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998年第4期。
    董琨2002《“同經异譯”与佛經語言特點管窥》,《中國語文》第2期。
    董志翹1999《<鹽鐵論簡注)詁訓拾遺》,载董志翹《詁訊類稿》,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4/2007《21世纪中古、近代漢語詞彙研究随想》,载《中古近代漢語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原载《21世纪的中國語言研究》(一),北京:商務印书馆2004年。
    高觀如1989《阿育王经》,载中國佛教協會编《中國佛教》第4辑,上海:知識出版社。
    顧满林2002《試論東漢佛經翻譯不同譯者封音譯或意譯的偏好》,《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五辑,成都:巴蜀害社。
    ——2005《東漢佛經音譯詞的同詞異形现象》,《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八辑,成都:巴蜀书社。
    ——2006《漢文佛典音譯詞的節譯形式与全譯形式》,《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九辑,成都:巴蜀书社。
    何亞南2003《從佛经看早期外來音譯詞的漢化》,《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
    胡敕瑞2002/2005《“爾許”溯源——兼論“是所”“爾所”“如听”“如許”等指别代詞》,载朱慶之编《中古漢語研究(二)》,北京:商務印书馆2005年;原载《漢語史學報》第二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004《略論漢文佛典具譯在漢語詞彙研究上的價值——以“小品般若”漢文具譯爲例》,《古漢語研究》第5期。
    —2005《中古漢語語料鑒别述要》,《漢語史學報》第五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方一新2003a《(典起行徑)翻譯年代初探》,《中國語言學報》第11期,北京:商務印書馆。
    ——2003b《翻譯佛經語料年代的語言學考察——以<大方便佛報恩經>属例》,《古漢語研究》第3期。
    ——2004《<太子慕魄經)非安世高譯考》,第四届中古漢語國际學术研讨會,南京。
    ——2008a《從譯名演變看疑、佚經的翻譯年代》,《歷史語言學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務印书馆。
    —2008b《<佛說(?)女祗域因缘經)翻譯年代考辨》,《漢語史學報》第七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普通鉴别詞的提取及原則——以早期漢譯佛经鑒別爲中心》,《語言研究》第2期。
    方一新、高列過2003《<分别功德箫>翻翻譯年代初探》,《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
    ——2010《徒詞語替换看一卷本<雜譬喻經>的翻譯年代》,《語言學論叢》第四十一辑,北京:商務印书馆。
    ——2012《從佛教詞語考辨<大方便佛報恩經>的時代》,《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期。
    馮勝利2010《論語體的機制及其語法属性》,《中國語文》第5期。
    ——2011《語體語法及其文學功能》,《當代修辭學》第4期。
    季琴2006《從詞彙的角度看<撰集百缘经>的譯者及成书年代》,《宗教學研究》第4期。
    ——2009《從語法角度看<撰集百缘经>的譯者及成书年代》,《語言研究》第1期。
    景盛轩、吴波2008《南、北本(大般涅槃经>詞彙差異》,《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1辑,成都:巴蜀书社。
    姜南2007《漢譯佛经中增譯的話题轉移標記——以(妙法莲華短>的梵漢封勘焉基礎》,《中國語文》第3期。
    ——2009《佛經翻譯中格範疇的系统對應》,《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十二辑,成都:巴蜀书社。
    ——2010《漢譯佛經“S,N是”句非系詞判断句》,《中國語文》第1期。
    蒋冀聘2003《論明代吴方言的介詞“捉”》,《古漢語研究》第3期。
    蒋绍愚2001/2005《<世說新語>、<齊民要术>、<洛陽伽蓝記>、<贤愚经>、<百喻經>中的“已”、“竟”、“訖”、“畢”》,载朱慶之编《中古漢語研究(二)》,北京: 商務印书馆;原载《語言研究》2001年第1期。
    ——2006《漢語詞義和詞彙系统的歷史演燮初探——以“投”爲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舍科學版),第4期。
    ——2007《打擎义动詞的詞义分析》,《中國語文》第5期。
    李维琦2003/2009《考释佛经中疑難詞語例說》,载朱庆之编《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原载《湖南师范大學社会科學學報》2003年第4期。
    梁晓虹2001/2009《論梵漢合璧造新詞》,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藉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原载《佛教舆漢語詞彙》,臺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
    林庭1987《<大方便佛報恩经)纂者考及其唐代變文》,《中國文化月刊》第91期。
    柳士镇1985/2007《<百喻經>中若干语法問题的探索》,载《漢語歷史語法散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载《中州學刊》1985年第5期。
    龍国富2008《從語言接觸看漢譯佛经中連接詞“若”的特殊用法》,《漢語史學報》第七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鲁國堯2002《“颜之推謎题”及其半解》(上),《中國語文》第6期。2003《“颜之推迷题”及其半解》(下),《中國語文》第2期。
    盧巧琴2008《论同经異譯的語言學價值——以<无量清静平等觉經)等三部異译经爲例》,《中南大學學報》第1期。
    盧巧琴、颜洽茂2010《中古译经年代舆“感染生义”的判别》,《中國語文》第1期。
    梅祖麟1984《從芷語言史看幾種元雜剧賓白的寫作时期》,《語言學論叢》第13辑。
    [日]平山久雄2010《“给”字白話音源自“过與”合音說》,《歷史主言學研究》第三辑,北京:商務印书馆。
    邱冰2009《從语言上看<佛所行讃)的挥者》,《語文知载》第1期。
    史光辉2005《從語言角度判定(《伅真陀羅所门如來三昧经》>非支應所譯》,《漢語史學報》第五辑。
    [日]松江崇2009《也談早期漢譯佛典語言在上古問語法史上的價值》,《漢語史學報》第八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譚代能2005《漢譯佛经人名研究初探》,《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七辑,成都:巴蜀书社。
    萬金川2001/2002/2009《宗教傅播舆語文燮遷:漢譯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所顯示的意義》,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馆2009年;原载《正觀》2001年第19期、2002年第20期。
    汪维辉1997《先唐佛經詞語答記六則》,《中國語文》第2期。
    ——2000《從詞彙史看八卷本<搜神記>的语言峙代(上>》,《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三辑,成都:巴蜀書社。
    ——2001《徒詞彙史看八卷本<搜神記>的語言時代(下)》,《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四辑,成都:巴蜀书社。
    ——2003《漢語“說类詞”的歷時演燮与共時分佈》,《中國語文》第4期。
    —2003/2011《從漢語史看“多”“少”直接修饰名詞的問题》,载《著名中年韶言學家自選集·汪维辉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原载《語言學論叢》第二十八辑,北京:商務印书馆2003年。
    ——2007b《從語言角度論一卷本<般舟三昧經>非支讖所譯》,《語言學論叢》第35辑。
    ——2007c《六世纪漢語詞彙的南北差異》,《中國語文》第1期;又载《漢語詞彙史新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10《(百喻經>与<世說新語>詞彙比较研究(上)》,《漢語史學報》第十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百喻經>舆(世锐新語)詞彙比较研究(下)》,《漢語史學報》第十一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東2006《南北朝時期的南北方言詞》,《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
    王建軍2005《中古漢語的判断型存在句——兼議幾部疑僞文献的成书年代》,《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七辑,成都:巴蜀书社。
    王盛婷2010《漢語“乾類詞”的演燮研究》,《漢語史學報》第九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小莘1997《魏晋南北朝詞彙研究舆詞书的编纂》,《中國語文》第4期。
    王毅力2011《從祠彙角度看<大比丘三千威儀>的翻譯年代》,《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
    ——2012《從詞彙角度看(分别功德論)的翻譯年代》,《宗教學研究》第1期。
    王雲路1998《说“兒”》,《杭州大學學報》第3期。
    ——2002/2003《百年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概述》,《古漢語研究》第2期;又载《詞彙訓詁論稿》,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2006《試锐翻譯佛经新詞新义的產生理據》,《語言研究》第2期。
    [日]辛嵨静志2001《<道行般若经>和“異譯”的封比研究——<道行般若經)与異譯及梵本对比研究》,《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四辑,成都:巴蜀书社。
    ——2002/2009《<道行般若短>和“異挥”的对比研究——(道行般若經>中的難詞》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馆2009年;原载《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五辑,成都:巴蜀书社。
    ——2007《<撰集百緣經>的譯出年代考證——出本充代博士的研究简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早期漢譯佛典的语言研究》,《漢語史學報》第十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25-237頁。
    [日]辛嵨静志著,裘雲青譯1997/1998/2009《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載朱慶之编《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2009年;原载《俗語言研究》1997年第4期、1998年第5期;又載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杭州大學中文系古漢語教研室编《古典文献舆文化論叢》,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北京大學中國傅统文化研究中心编《文化的饋贈——漢學研究國隙會議論文集(語言文字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吴娟2011《漢譯《维摩詁經》中“云何”的特殊用法》,《中國語文》第1期。
    颜洽茂2009《試論佛教詞語的“灌注得義”》,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第278-283頁。原载《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成都:巴蜀书社。2011《<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料的鑒別>序》,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颜洽茂、亚玲2008《試論漢譯佛典四字格文體的形成及影響》,《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
    颜洽茂、康振棟2009《“惱害”“觸惱”等佛源祠释羲——兼談佛源詞研究價值》,《古漢語研究》第4期。
    颜洽茂、王浩壘2012a《漢語动詞“遮”掩饰義的產生及相關問题》,《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舍科學版)》第1期。
    颜洽茂、王浩量2012b《漢捂“攔截”概念埸主尊詞的歷史演燮》,待刊。
    颜洽茂、熊娟2010《<菩薩本缘经>撰集者和譯者之考辩》,《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舍科學版)》第5期。
    [荷]許理和著,顧满林譯2001《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四辑,成都:巴蜀書社。
    [荷]許理和著,蒋绍愚、吴娟譯1987/2009《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原载《語言學論叢》第十四辑,北京:商務印書馆1987。
    俞理明1990《從佛经材料看六朝時代的幾個三身稱謂詞》,《中國語文》第2期。
    俞理明、顧满林2011《東漢佛教文獻詞彙新質中的外來成分》,《江蘇大學學報(社舍科學版)》第3期。
    遇笑容2006《梵漢对勘与中古譯經语法研究》,《漢語史學報》第六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理論与事實:語言接觸視角下的中古譯經語法研究》,《漢語史學報》第七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真大成2006《也說“博换”》,《中國語文》第6期。
    鄭賢章2006《漢文佛经詞語例释》,《語言科學》第3期。
    鍾明立2008a《漢語“洗濯”义語义埸的演變》,第十三届全國近代漢語學术研讨會提交論文(杭州)。
    ——2008b《漢語“持拿”義語义埸的演燮》,第九届全國古代漢語學術研封會提交論文(湛江)。
    ——2011《漢語“勝一败”义語义埸的歷時演燮》,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舍科學版)第4期。
    朱冠明2007《從中古佛典看“自己”的形成》,《中過語文》第5期。
    ——2011《中古佛典舆漢語受事主語句的發展——兼谈佛经翻譯影響漢語語法的模式》,《中國語文》第2期。
    朱冠明、段晴2005《梵漢本<法華經>語詞札記》,《古漢語研究》第2期。
    朱慶之1992《試論佛典翻譯对中古漢語词彙發展的若干影响》,《中國語文》第4期。
    ——1999《佛典与漢语音韻研究》,《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辑,成都:巴蜀书社。
    ——1997《释“助”和“助喜”》,《中國語文》第3期,第202-205頁。
    ——2000/2009《佛經翻譯中的仿譯及其对漢語詞彙的影响》,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第437-455頁;原載《中古近代漢語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01/2009《代前言:佛教混合漢語初論》,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原载《語言學論叢》第二十四辑,北京:商務印书馆2001年。
    ——2008《語言接觸及語言燮異理論舆佛教漢語研究》,沈陽、冯勝利主编《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馆。
    顧满林2000《東漢譯經外来詞初探》,四川大學硕士學位論文。
    郭晓妮2010《古漢語物體位移概念埸詞彙系统及其發展演變研究——以“搬移類”、“拖曳類”等概念埸爲例》,浙江大學博士論文。
    何運敏2007《<六度集經>同經異譯研究》,湖南师範大學硕士論文。
    季琴2004《三國支谦譯經詞彙研究》,浙江大學博士論文。
    姜黎黎2010《<摩訶僧祇律>單音动詞詞义演燮研究及認知分析——以經濟、生活、司法叛中的典型概念埸爲例》,浙江大學博士論文。
    荊亚玲2008《中古漢譯佛典文體研究》,浙江大學博士論文。
    康振棟2011《竺法護翻譯佛經詞彙研究——以<正法華經>詞彙爲中心》,浙江大學博士論文。
    李麓2011《<宋书>(魏书)詞彙南北差异比较研究》,浙江大學博士後出站報告。
    史光辉2001《東漢佛经詞彙研究》,浙江大學博士論文。
    汪袆2005《中古同经異譯佛典詞彙比较研究——以竺法護和鳩摩羅什譯經爲例》,南京師範大學硕士論文。
    熊娟2007《中古同经異譯佛典詞彙研究——以<梵天所問經>異譯三經爲例》,浙江大學硕士論文。
    ——2010《漢文佛典疑僞經研究》,浙江大學博士論文。
    徐宇紅2008《“捉”字句研究》,南京师範大學硕士論文。
    张凡2006《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同義詞研究》,浙江大學博士論文。
    朱慧仙2009《漢譯佛经文例研究》,浙江大學博士後出站報告。
    鄒偉林2006《<普曜經>詞彙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硕士論文。
    四、工具書
    [清]郝懿行撰1982《爾雅義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顧野王1983《宋本玉篇》,北京:中國書店。
    [清]段玉裁1988《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速]释行均1985《龍龕手镜(高麓本)》,北京:中華書局。
    [清]王念孫2004《廣雅疏証》,北京:中華書局。
    華學誠等匯證2006《楊雄方言校释匡證》,北京:中华书局。
    任繼昉纂2006《释名匯校》,济南:齊鲁书社。
    慈怡1989《佛光大辭典》,害目文献出版社影印臺灣佛光山出版社第五版。
    丁福保1991《佛學大辭典》,上海:上海书店。
    王力等2007《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革书局。
    余迺永2008《新校互注宋本廣韻》(定稿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编辑委员會1997《漢捂大詞典》(缩印本),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漢藉大字典编辑委員會2010《漢語大字典》(九卷本),武漢:湖北畏江出版集團·崇文書局/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书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