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法護翻译佛经词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竺法護是西晉峙期最僳出的佛經翻譯家。他翻挥的佛经量多質優。據文献记载,其所譯佛经占西晋譯經數量的一半還多,這是漢语史和文化史上的寶藏。本输文以竺法護譯《正法苹經》、《生經》、《普曜經》等要籍为主要语料,輔以其他文献资料,探討了竺法護譯经詞彙现象及相關理论問题。其次,本文以《正法华经》詞彙为中心,在封该經詞彙研究的基礎上,考释了竺法護譯經中出现的一批難以理解的詞捂,共计三佰余條。
     本输文内容包括上下雨编:上编主要從文献学和詞彙学角度,考察竺法護翻譯佛經詞彙现象,结合竺法護譯經出现的祠语,探討了與竺法護譯經詞彙现象有關的理论問题,同時解释、或考释了若干難詞。本编包括以下幾章:
     第一章绪输。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選题缘起、西晋的佛经翻譯和竺法護譯經概況、竺法護翻譯佛經语言研究概況、输文的内容和基本结構、语料的選擇和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竺法護譯經语言與文献研究。本章第一節根據歷代經錄、僧傅、佛经的序言、後记以及譯家的傅记等资料,探封了竺法護所譯八部佛经的原典版本及语言情沉。本章第二节立足於國際上探討早期漢譯佛经原语問题的背景,封美國学者丹尼雨·布歇(Daniel Boucher)以中外《法苹經》文献校勘爲依據得出的“早期漢譯佛经的大部分是由犍陀羅母本翻譯而来”的结输提出了批評,并從詞彙学、训詁学、翻譯学、文献学和歷史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封丹文的输據进行了逐點分析,指出了中外文献封勘应该注意的問题。
     第三章竺法護譯經衍语研究和意譯詞的歸属。本章第一节從探衬竺法護譯經出现的雨组佛教術语的不同意羲出發,封蒋禮鴻《敦煌燮文字羲通释》和《漢语大祠典》等害的释羲提出了商榷意见,输證了佛教哲学衍捂在辞害编纂和祠彙研究中的重要意羲。第二节,討输“灌注得羲”和詞彙训詁的關係。通過分析原语詞和譯詞的固有意羲,论证了詞羲灌注现象的雙重理據性,說明了詞羲灌注现象在詞彙训詁方面的重要意羲。第三節,根據竺法護譯經外來詞以意譯爲主的特色,以護公譯經意譯词的歸属問题爲中心,通過翠例和比较分析,運用認知理论,输證了漢挥佛经外来詞资格的不平等性,说明了把漢譯佛经意譯詞歸为外來詞的现實和理输依掾。
     第四章竺法護翻譯佛經同羲詞研究。本章内容包括雨节:第一节输证竺法護挥經同羲詞判断標準和具體途径。第二节重點探封竺法護譯經同羲詞的歷時演变情况。
     第五章竺法護譯經詞彙研究僵值及他在翻譯史上的地位。本章包括雨节:第一节主要输述竺法護譯經词彙的研究价值。第二箭,通过護公譯文和其他譯家捂言特色的比较阐述竺法護譯文捂言艺術成就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卓越贡献,说明他在中國翻舞史上的地位。
     下编的内容为竺法護譯经詞语考释。重點考释了護舞经典中出现的難以理解的詞语,共计雨百個左右。它们或辞害失收、羲项漏略,或释羲有误等,本编旨在为大型辞害编纂、漢语祠彙史研究和有關的理输研究提供可资借鑒的资料。
Dharmaraksa(竺法護,Zhu Fahu)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translator in Jin(晋)dynasty, whos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are more quantity and higher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 the quantity of Dharmaraksa takes up more half of all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during Xi-jin(西晋)dynasty, and this is the treasure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and language. Firstly, with Zhengfahua Jing, Sheng Jing, Puyao Jing, etc, translated by Dharmaraksa, as the main materials, and also with other Buddhist scriptures, Buddhist scriptures directories (经錄), biographies of monks (僧传), 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and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the vocabulary of the translations of Dharmaraksa's Buddhist scriptures. Secondly, with the study and on the basis of surveying the vocabulary of Zhengfahua Jing, we explain about 300 difficult words of Dharmaraksa's scriptures.
     This paper includes two parts:the first part, by philology and linguistics, discusses language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s of scriptures of Dharmaraksa and it contains several chapters as following:
     Chapter 1:Introduction.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included the following:Reasons for choosing this topic, the general situstion of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Xi-Jin(西晋)dynasty, Zhu-fahu's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and general structure,the servy on the language research of Zhu-Fahu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the languege materials,the theory and matheds I am going to use and so on.
     Chapter 2:The original record of translations of Dharmaraksa is whether Sanskrit or not,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original record of Zhengfahua Jing.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according to the directorie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biographies of monks(僧),the preface of Buddhist scriptures, the postscript and the related biographies of translators, discusses the version and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record of eight Dharmaraksa's scriptures, and illustrates the original record some of the translations of Dharmaraksa is Sanskrit. Secondly, in the seccond section, based on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 discusses of early original record of Chinese Buddhist, criticizes the American scholar, Daniel Boucher, who proposed that,'the primitive versions of most of early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are written by Gandhara',which is rai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mparison and collation of the Sino-Foreign veisions of Zhengfahua Jing; and analyzes Daniel's arguments one by one from the angle of lexicology, exegetics, translatology, philology and history culture.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need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for the comparison and collation of Chinese and overseas versions.
     Chapter 3:To see the difficulty and significance of Buddhist philosophy terms from Words of Dharmaraksa's scriptures. Section 1, to explore two groups of different meaning in terms of Buddhism in Dharmaraksa's scripture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araphrase in Duhuang Bianwen Ziyi Tongshi,written by Jiang Li-hong, and Chinese Dictionary, and indicate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Buddhist philosophy terms for Dictionary Compilation and the study of words. Section 2, to see the connection between'Perfusion meaning'and lexicology and exegetics, from Words of Dharmaraksa's scriptures. By analyzing the primitiv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ord and the translation relating to the'Perfusion meaning'in Dharmaraksa's scriptures, this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double theoretical evidences of the phenomenon of 'perfusion meaning'and explains its significance on the study of lexicology and exegetics. Section 3,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that free translation take up most of the loanwords of Dharmaraksa's, and discussing the attribute of translation Words which conveys foreign concept and, by way of exampl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n the theory of'frame and viewing arrangement','Figure and ground segregation', etc. of Cognitive Semantics, we disscuss the inequality of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loanwords, and explain th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why the free translation Words of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are Classified as loanwords.
     Chapter 4:The study on the synonyms of Dharmaraksa's scriptures. This chapter includes two sections. Section 1, to analyze the criterions to define the synonyms of Zhengfahua Jing; Section 2, to point out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se synonyms.
     Chapter 5:The words'value of Dharmaraksa's tanslation of Buddihist scriptures and his splendid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This chapter includes two sections. Section 1 focuses on the value of study of Dharmaraksa's tanslation of Buddihist scriptures in the Chinese vocabulary history. Section 2, by comparing the version of Dharmaraksa with the distinguish features of the other translators, expounds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his linguistics translation, and on this base, illustrates his splendid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hesis makes philological studies of words in Dharmaraksa's translated scriptures. Thesis focus on 200 profound words, which consist of Chinese local words and foreign words. Most of those words have not been included in dictionaries, and others are mistakenly or incompletely explained. The author takes a contrary opinion to some experts'on some words'explanation, and provides appropriate theoretical and factual evidences in order to support large-scale lexicographical work, historical studies of Chinese vocabulary and other relevant theoretical studies.
引文
①此處所说的“文學语言”指廣羲的文学捂言,而不是文学作品的语言。
    ②参閱季羡林《再谈“浮屠”與“佛”》,载《歷史研究》1990年第2期。
    ①参见辛嶋静志《<佛典漢语詞典>之编輯》,载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资訊中心2003年12月出版的《佛教圖害馆館訊》,第28-32页。
    ②A Glossary of Dharmaraksa's Translation of the Lotus Sutra.日本創價大学國際佛教学高等研究所,1998年。
    ①引用资料出處同①,第28-32页。
    ②辛嶋静志《<道行般若經>和“異譯”的封比研究——(道行般若经)中的難詞》,载《漢捂史研究集刊》第五集,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③辛嶋静志著、裘霎青譯《漢譯佛典的语言研究》,原载《俗语言研究》1997年第四期,1998年第五期(後收入朱慶之编《佛教漢语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41页)。
    ①吕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二講《西域傅本佛典的廣譯》,北京:中苹害局1979年,第35-40页。
    ②关于丹尼尔的论文,参阅朱慶之编《佛教漢捂研究》,北京:商务印害館2009年,第113-195页。
    ①大藏经刊行會编《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55册第56頁。
    ①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挥《中國语履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4-375页。
    ②参固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成都:巴蜀害社1993年,第4页。
    ③参见李際寧《近三十年新發现的佛教大藏經及其價值》,载2009年中國佛教協會、國隙佛光會、香港佛教聊合會、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第二届世界佛教输壇論文集》。
    ①参閱邵敬敏《漢捂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①朱慶之《漢譯佛典的捂言研究》,载《佛教漢语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22页。
    ②董琨《“同經異译”舆佛經语言特點管窥》,載《中國捂文》2002年第6期,第559页。
    ①吕澂認属,漢、魏、晉峙的西域,是指天山以南、昆命山之北的塔里木盆地,因此,他说的“胡本”就是這個匾域的西域文字经典。参见《中國佛学源流略講》第二講《西域傅本佛典的廣譯》,北京:中华書局1979年版第35-40页。
    ②梅乃文《竺法護的翻譯初探》,载台北《中苹佛学學報》1996年第9期,第53页。
    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害局,1995年版第518页。
    ②[梁]慧皎《高僧傅》,北京:中华書局1992年版第23页。
    ③大藏經刊行會编《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49册第64页。本節引用了大藏经刊行會编《大正新修大藏經》的资料。爲穩妥起见,作者把引用该害的文字全部跟《中华大藏經》编輯室编的《中华大藏經》(中苹害局1992年版)進行了核封,本章所引《大正新修大藏經》的资料均與《中華大藏经》一致,下文不再逐一說明。
    ④[宋]赞事撰《宋高僧傅》,北京:中华書局,1987年,第53页。
    ⑤任繼愈主编《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8-80页。
    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274页。
    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北京:中苹害局1995年,第308页。
    ②[梁]僧祐《出三藏耙集》,北京:中苹書局1995年,第265页。
    ③[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苹書局1995年,第265页。
    ①[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274页。
    ①[日]岩本裕著,刘永增譯《梵语<法华經)及其研究》,载《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第117-124页。
    ②辛嶋静志著,徐文堪譯《早期漢譯佛教经典所依據的语言》,载《漢捂史研究集刊》第10辑,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版,第293-305页。
    ①王霎路、方一新師《中古漢语捂詞例释》,畏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1页。
    ①参见藍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書》關於《华嚴经》的说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會,1994年版。
    ①慈怡著《佛光大辞典》“普陀山”和“布连拉宫”條,北京:北京圖害館1989年,第4988/1906页。
    ①朱生豪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譯者自序》,载羅新璋、陈應年编《翻譯论集》,北京:商務印害馆2009年,第538-539页。
    ①方立天著《中幽佛教哲学要羲》,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頁。
    ①方立天著《中國佛教哲学要羲》,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①吕澂著《吕澂佛学输著選集》之《中國佛学源流略講》,濟南:齊鲁害社1991年,第24382439页。
    ①[日]岩本裕著,劉永增譯《梵语<妙华经>及其研究》,载《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第117-124页。
    ②任繼愈编著《中國佛教史》第二卷第一章,中國社會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①吕澂著《吕澂佛学输著選集》之《中國佛学源流略講》,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第2440页。
    ①参见蒋禮鴻先生著《敦煌變文字義通释》“颇我”“人我”“我人”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24页(下文所引该書的論述和例證,均出自该條,不再逐一說明)。
    ①《漢语大詞典》编輯委具會编《漢语大詞典》,《漢捂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第441页。
    ①根據近代学者们的研究,“我相”是認爲自我有實體的觀念;“人相”是執有輪回生命主體的观念;“衆生相”是對一切生命现象執著为實體的觀念;“壽者相”是把永恆的靈魂執著为實體(参見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書》“四相”條,中華佛教百科文献基金會1994年。
    ②見藍吉富主编《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四相”條,中華佛教百科文献基金會1994年。
    ①关于“灌注得义”的详细论述,参见颜洽茂先生《试论佛经语词的“灌注得义”》,载《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一辑(上)第160-165页,巴蜀书社,1998年。
    ①朱度之《佛教混合漢語初論》,载《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务印書馆2009年,第1-32页。
    ①楊锡彭著《漢语外来詞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6页。
    ①吴飛《論漢語外来詞分類的層级性》,“图1”也選自吴文,载《語文建設》1999年第4期。
    ① Talmy, Leonar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Cambridge, MA:MIT Press.2000.
    ①赵元任著《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①慈怡著《佛光大辞典》,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第3488页。
    ②慈怡著《佛光大辞典》,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第3366页。
    ③“無漏法”“無漏定”“苦智”“苦諦”四個词語的外语形式均引自慈怡著《佛光大辞典》,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第5129和3947页。
    ① Ungerer, Fridrich and Hans-Jorg Schmid.2001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Cogtitive Liinguistics.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② Fillmore,Charles.1982a. Frames semantics. In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 (ed), Li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111-137. Seoul:Hanshin.
    ①张永言先生《詞彙学簡输》,武漢:华中工學院出版社1982年,第105页。
    ②蒋绍愚先生《古漢语词彙綱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4页。
    ③錢乃榮先生《漢捂语言学》,北京:北京捂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85页。
    ④黄金贵《古代文化詞羲集類辨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页。
    ①王力著《漢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14页。
    ①梁啟超《佛经翻譯舆文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①梁啟超撰,隙士卒強尊讀《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16页。
    ①梁啟超撰,隙士卒强尊讀《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②梁啟超撰,隙士卒强尊讀《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30页。
    ①[荷]許理和著、李四龍等譯《佛教征服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①颜洽茂、康振棟《“惱害”“觸惱”等佛源词释羲——兼输佛源詞的研究價值》,載《古漢语研究》2009年第4期。
    ①朱慶之《释“助”和“助喜”》,《中國语文》1997年第3期。
    ①朱慶之《释“助”和“助喜”》,载《中國捂文》1997年第3期。
    ①朱慶之《释“助”和“助喜”》,载《中國語文》1997年第3期。
    ①許理和著,蒋绍愚、吳娟譯《最早的佛经群文中的束漢口语成份》,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语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111-112页。
    ①康振棟硕士学位输文《<雜寶藏经>新詞考》,華南師范大学,2002年。
    ①辛嶋静志著、裘雲青譯《漢譯佛經的语言研究》,载朱慶之编《佛教漢语研究》,北京:商务印害馆2009年,第43页。
    ②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害》“摩訶”條,中苹佛教百科文献基金會,1994年版。
    ①王雲路、方一新師《中古漢语语詞例释》,畏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65页。
    ①王力著《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書馆1999年,第392页。
    ②關於“十八燮”的内容,請参閱慈怡著《佛光大辞典》,北京:北京圖害馆出版社1989年,第360页。
    ①康振棟《漢譯佛经中“臭穢”的特殊意義探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①李维琦《考释佛经中疑難詞語例說》,载朱厦之编《佛教漢捂研究》,北京:商务印書館2009年,第325页。
    [清]马瑞辰撰,陈金生點校《毛诗箋通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漢]毛亨,[漢]鄭玄箋,[唐]孔颖逹疏《毛诗正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清]陈士珂撰,《韩詩外疏證》,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宋]朱熹注《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漢]伏勝《尚書大》,上海:商务印書馆,1937年
    [漢]孔安國,[唐]孔颖達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箋,[唐]孔颖達疏《禮记正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箋,[唐]賈公彦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箋,[唐]贾公彦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宋]衛湜撰《禮記集说》,台北:台湾商务印書館,1986年。
    [清]孫詒讓撰《周禮正義》,北京:中华書局,1987年。
    [清]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诂》,北京:中华書局,1983年
    孫希旦撰《禮記集解》,北京:中华書局,1998年。
    [三國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達正義《周易注疏》,北京:中华書局,1980年。
    [宋]魏了翁撰《周易要義》,台北:台灣商务印書馆,1986年。
    [漢]董仲舒撰《春秋繁露》,北京:北京圖書馆出版社,2003年。
    [漢]公羊壽傅,[漢]何休解詁,[唐]徐彦疏《春秋公羊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晋]杜预撰,[唐]陸德明釋文《春秋经傅集解》,北京:北京圖害館出版社,2003年。
    [晉]范宁注,[唐]楊士勤疏《春秋榖梁傅注疏》,北京:中华書局,1980年。
    [清]蘇與撰《春秋繁露羲證》,鐘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趟岐注,[宋]孔爽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输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清]刘寶楠撰《論语正羲》,高流水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楊伯峻譯撰《输捂譯注》,北京:中华害局,1980年。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南唐]徐鍇编著《说文解字繁傅》,北京:中华書局,1987年。
    [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朱駿聲撰《说文通训定聲》,北京:中华書局,1984年。
    [清]王筠撰《说文句讀》,北京:中华書局,1988年
    [清]桂馥撰《说文解字羲證》,北京:中华書局,1987年。
    [清]姚文田、嚴可均撰《说文校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舜徽《说文解字约注》,洛赐:中州書畫社,1983年。
    [漢]史游撰,[唐]颜师古注《急救篇》,上海:商务印書館,1936年。
    [梁]麒野王撰《原本玉篇残卷》,北京:中华書局,1985年。
    [梁]周興嗣撰《千字文》,畏沙:嶽麓害社,1987年。
    [唐]颜元孫撰《干禄字害》,上海:商务印書馆,1936年。
    [宋]司马光等编《颊篇》,北京:中华書局,1984年。
    [宋]戴侗撰《六害故》,台北:台湾商務印害馆,1986年。
    [遼]行均编《龍龕手镜》,北京:中华書局,1985年。
    [明]张自烈撰,[清]廖文英績《正字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梅膺祚撰《字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吴任臣编《字彙補》,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雨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清]郝懿行撰《爾雅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宋]羅顾撰《雨雅翼》,上海:商务印害馆,1939年。
    [魏]张揖撰《廣雅》,上海:商务印書館,1936年。
    [清]王念搽撰《廣雅疏證》,北京:中苹害局,2004年。
    徐復编著《廣雅诂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宋]陸佃撰《埤雅》,上海:商务印害館,1936年。
    [清]吴玉搢撰《别雅》,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陈彭年著,周祖謨校《廣韻校本》(上),北京:中华害局,2004年。
    [宋]丁度等编著《集韻》,北京:中國害店,1983年。
    [元]黄公绍撰《古今韻舍翠要》,宁忌浮整理,北京:中华害局,2000年。
    [清]毛奇龄撰《古今通韻》,台北:台湾商务印害馆,1986年。
    [清]钱繹撰集《方言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唐]陸德明撰《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王引之撰《经羲述固》,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唐]张参撰《五经文字》,上海:商务印書馆,1939年。
    [漢]司马遷撰《史记》,北京:中华害局,1962年。
    [漢]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漢害》,北京:中苹害局,1962年。
    [南朝宋]范曄撰《後漢害》,北京:中华書局,1965年。
    [晋]陈壽撰《三國志》,北京:中华害局,1959年。
    [唐]房玄龄撰《晋害》,北京:中华害局,1974年。
    [梁]沈约撰《宋害》,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北齊]魏收撰《魏害》,北京:中苹害局,1974,年。
    [梁]萧子顯撰《南齊害》,北京:中华害局,1972年。
    [唐]李百樂撰《北齊害》,北京:中华害局,1972年。
    [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苹害局,1997年。
    [唐]李延壽撰《南史》,北京:中苹害局,1997年。
    [唐]姚思廉撰《隙書》,北京:中苹害局,1972年。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害》,北京:中华害局,1973年。
    佚名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徐元誥撰,王榭民、沈畏雲點校《國语集解》,北京:中华害局,2002年。
    [漢]到向集缘,范祥雍笺證,范邦瑾協校《戟國策笺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褚祖耿撰《戟國策集注舍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漢]荀悦撰《前漢纪》,上海:上海害店,1989年。
    [漢]刘珍撰《束觀漢記》,台北:台灣中华害局,1981年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北京:中苹害局,1956年。
    [晉]常璩撰,任乃疆校注《华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北魏]酈道元原注,陈橘驛注释《水经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北魏]楊街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玄奘撰,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筒整理小组编著《張家山漢墓竹筒(二四七號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龍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錢大听撰《廿二史考異》,上海:商务印害館,1937年。
    [周]李耳撰《老子》,台北:台湾中华害局,1981年。
    [周]李耳撰,[三國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害局,2008年。
    [周]尹喜撰《关尹子》,北京:中华害局,1985年。
    [清]郭慶藩辑《莊子集释》,北京:中华害局,1961年。
    黄懷信撰《鹃冠子匯校集注》,北京:中华害局,2004年。
    [周]晏婴撰,吴則虞集釋《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苹害局,1962年。
    [周]管仲撰,黎翔凰校注《管子校注》,北京:中华害局,2004年。
    [周]墨翟撰,[清]孫詒讓間诂《墨子間诂》,北京:中华害局,2001年。
    [周]韓非子撰,[清]王先慎撰,鐘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苹害局,1998年。
    王利器撰《文子疏羲》,北京:中华害局,2000年
    舊题[周]列御寇撰,楊伯峻集释《列子集释》,北京:中华害局,1979年。
    [周]荀況撰,[唐]楊惊注,[清]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华書局,1988年
    [周]孫武撰,李零譯注《孫子兵法注譯》,成都:巴蜀害社,1991年。
    佚名撰,[晉]郭璞注《穆天子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秦]吕不章撰集《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三國魏]王肅注《孔子家语》,台北:台湾中华害局,1981年
    [漢]孔鲋撰《孔叢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漢]到向撰《说苑》,上海:上海害店,1989年
    [漢]到向撰,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漢]贾誼撰,閻振益、鐘夏校注《新害校注》,北京:中华害局,2000年。
    [漢]陸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害局,1986年。
    [漢]桓竟著,王利器校注《監鐵論校注》,北京:中华書局,1992年。
    [漢]王符撰《潛夫输》,北京:中华害局,1985年。
    [北齊]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害局,1993年。
    [漢]無名氏撰,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害局,1986年。
    [晉]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樸内篇校释》,北京:中华害局,1985年。
    [晉]葛洪撰,楊明照校笺《抱模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害局,1991年。
    [北魏]賈思勰撰,缪啟愉校释《齊民要術》,北京:中國晨業出版社,1998年。
    [晉]葛洪著,[南朝梁]陶弘景增補《肘後備急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年。
    [晋]王叔和撰《脈经》,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年
    [唐]王冰注,[宋]林億等校正,[宋]孫兆改誤《黄帝内经素問》,北京:北京圖書馆出版社,2004年。
    [漢]刘安集绿,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害局,1998年
    [漢]王充撰,黄晖校释《输衡校释》,北京:中华害局,1990年。
    [晋]崔豹撰《古今注》,上海:商务印害馆,1937年。
    [漢]到歆撰,[晋]葛洪集《西京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晋]張华撰《博物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晉]干寶撰《搜神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晋]干寅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北京:中华害局,1979年。
    [南朝宋]刘羲慶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害局,1984年。
    [南朝宋]刘義慶撰,[南朝梁]刘孝檩注,余嘉锡箋疏《世說新语箋疏》,北京:中苹书局,1983年。
    [明]蘭陵笑笑生撰《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清]嚴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华害局,1958年。
    逯欽立辑校《先秦漢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害局,1983年。
    [南朝梁]萧统辑,[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上海:上海害店,1989年
    [南朝隙]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刪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泳笺注》,北京:中华害局,1985年。
    [宋]郭茂倩集錄《樂府诗集》,北京:中华害局,1979年。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苹害局,1960年。
    [晋]陶淵明撰,逯欽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苹害局,1979年。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害局,1980年。
    [唐]杜甫撰,[清]楊偷箋注《杜诗鏡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注《杜诗祥注》,北京:中苹害局,1979年。
    [宋]蘇軾撰《東坡集》,北京:線装書局,2004年。
    [宋]洪興祖撰《楚辞補注》,北京:中华害局,1983年。
    [宋]朱熹集注《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明]程榮纂辑《漢魏叢害》,畏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
    (按,因爲本输文所引资料多數出自佛教文献,故特将佛教文献從子部中析出,单獨排列。以下所列各項依次为翻譯朝代、譯者名、经名以及孩经在《大正藏》中的册數)
    [後漢]安世高譯《四諦经》,《大正藏》第1册。
    [後漢]安世高譯《畏阿含十报法经》,《大正藏》第1册。
    [後漢]安世高挥《五陰譬喻经》,《大正藏》第2册。
    [後漢]安世高譯《尸迦羅越六方禮经》,《大正藏》第1册。
    [後漢]安世高译《阿那邠邸化七子短》,《大正藏》第2冊。
    [後漢]安世高譯《大比丘三千威儀》,《大正藏》第24册。
    [後漢]竺大力共康孟祥譯《修行本起经》,《大正藏》第3册。
    [後漢]康孟群譯《佛說興起行经》,《大正藏》第4册。
    [後漢]晏果共康孟群譯《中本起经》,《大正藏》第4册。
    [後漢]支婁迦谶譯《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册。
    [後漢]支婁迦谶譯《佛說兜沙经》,《大正藏》第10册。
    [後漢]支婁迦谶譯《道行般若经》,《大正藏》第8册。
    [後漢]支婁迦谶譯《般舟三昧经》,《大正藏》第13册。
    [後漢]安玄譯《法镜经》,《大正藏》第3册。
    [後漢]支曜譯《成具光明定意经》,《大正藏》第15册。
    [三國吴]康僧舍譯《六度集经》,《大正藏》第3册。
    [三國吴]康僧舍译《舊雜譬喻经》,《大正藏》第4册。
    [三國吴]支谦譯《佛说七知经》,《大正藏》第1册。
    [三國吴]支谦譯《佛阴解梵志阿颰经》,《大正藏》第1册。
    [三國吴]支謙譯《须摩提女经》,《大正藏》第2册。
    [三國吴]支谦譯《太子瑞應本起经》,《大正藏》第3册。
    [三國吴]支謙譯《月明菩薩经》,《大正藏》第3册。
    [三國吴]支谦譯《大明度经》,《大正藏》第8册。
    [三國吴]支谦譯《佛说维摩詁经》,《大正藏》第14册。
    [三國吴]支謙譯《佛说八吉祥神咒經》,《大正藏》第14册。
    蕾题[三國吴]支谦譯《菩薩本缘经》,《大正藏》第3册。
    舊题[三国吴]支谦譯《撰集百缘经》,《大正藏》第4册。
    [三國吴]维祗難等譯《法句经》,《大正藏》第4册。
    [西晉]竺法護譯《佛异忉利天爲母说法经》,《大正藏》第16册。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华经》,《大正藏》第3册。
    [西晋]竺法護譯《生经》,《大正藏》第3册。
    [西晋]竺法護譯《普曜经》,《大正藏》第3册。
    [西晋]竺法護譯《德光太子经》,《大正藏》第3。
    [西晉]竺法護譯《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大正藏》第4册。
    [西晋]竺法護譯《寶女所問经》,《大正藏》第4册。
    [西晋]竺法護譯《度世品經》,《大正藏》第6册。
    [西晋]竺法護譯《大哀经》,《大正藏》第13册。
    [西晋]竺法護譯《持心梵天所問经》,《大正藏》第15册。
    [西晋]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经》,《大正藏》第13册。
    [西晋]竺法護譯《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大正藏》第9册。
    [西晋]竺法護譯《光讃般若经》,《大正藏》第8册。
    [西晋]竺法護譯《渐借一切智德經》,《大正藏》第10册。
    [西晉]竺法護譯《如来具顯经》,《大正藏》第10册。
    [西晋]竺法護譯《方等涅槃经》,《大正藏》第12册。
    [西晋]竺法護譯《如幻三昧经》,《大正藏》第12冊。
    [西晋]竺法護譯《賢劫经》,《大正藏》第14册。
    [西晋]竺法護譯《琉璃王经》,《大正藏》第14册。
    [西晋]竺法護浑《彌勒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
    [西晋]竺法護譯《持人菩薩经》,《大正藏》第14册。
    [西晋]竺法護譯《海龍王经》,《大正藏》第15册。
    [西晋]竺法護譯《修行道地經》,《大正藏》第15册。
    [西晉]竺法護譯《太子墓魄经》,《大正藏》第3册。
    [西晋]竺法護浑《佛说鸯掘摩经》,《大正藏》第2冊。
    [西晋]竺法護譯《鬰迦羅越問菩薩行经》,《大正藏》第12册。
    [西晋]竺法護挥《佛说力士移山經》,《大正藏》第2册。
    [西晉]竺法護譯《等集衆德三昧经》,《大正藏》第12册。
    [西晋]竺法護譯《文殊师利佛土嚴净经》,《大正藏》第11册。
    [西晋]竺法護譯《佛说普門品经》,《大正藏》第11册。
    [西晉]竺法護譯《等目菩蘸所問三昧经》,《大正藏》第10册。
    [西晋]竺法護譯《佛说须真天子经》,《大正藏》第15册。
    [西晉]竺法護譯《佛说無言童子经》,《大正藏》第13册。
    [西晋]竺法護譯《佛说弘道廣顯三昧经》,《大正藏》第15册。
    [西晋]竺法護譯《受新歲经》,《大正藏》第1册。
    [西晉]竺法護譯《尊上經》,《大正藏》第1册。
    [西晋]竺法護譯《菩薩十住行道品》,《大正藏》第10册。
    [西晋]竺法護譯《佛说雕垢施女经》,《大正藏》第12册。
    [西晋]竺法護譯《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经》,《大正藏》第12册。
    [西晋]竺法護譯《無極寶三昧经》,《大正藏》第12册。
    [西晉]竺法護譯《佛靓盂蘭盆经》,《大正藏》第16册。
    [西晋]竺法護譯《佛说大浮法门经》,《大正藏》第17册。
    [西晉]竺法護譯《褚佛要集经》,《大正藏》第17册。
    [西晋]竺法護譯《佛说決定總持經》,《大正藏》第17册。
    [西晋]竺法護譯《大寶積经》(卷8-16),《大正藏》第17册。
    [西晉]無羅叉共竺叔蘭等譯《放光般若经》,《大正藏》第8册。
    [西晋]聶承速譯《超日明三昧经》,《大正藏》第15册。
    [西晉]白法祖《佛般泥洹经》,《大正藏》第1册。
    [西晋]法炬共法立譯《法句譬喻经》,《大正藏》第4冊。
    [西晋]安法欽譯《阿育王傅》,《大正藏》第50册。
    [束晋]法顯記《高僧法顯傅》,《大正藏》第51册。
    [束晋]佛驮跋陀羅譯《大方廣佛华嚴经》,《大正藏》第9册。
    [束晋]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訂僧祗律》,《大正藏》第22册。
    [束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经》,《大正藏》第12册。
    [束晉]僧伽提婆挥《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束晋]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畏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遇去现在因果经》,《大正藏》第3册。
    [南朝宋]寶雲譯《佛本行经》,《大正藏》第4册。
    [南朝宋]佛陀什共竺道生譯《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大正藏》第22册。
    [南朝齊]晏景譯《摩訶摩耶經》,《大正藏》第12册。)
    [南朝齊]求那毗地譯《百喻经》,《大正藏》第4册。
    [南朝齊]那連提耶舍譯《月燈三昧经》,《大正藏》第15册。
    [南朝齊]那連提耶舍譯《佛说施燈功德经》,《大正藏》第16册。
    [南朝梁]寶唱等集《经律異相》,《大正藏》第53册。
    [南朝梁]寶亮等集《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藏》第37册。
    [南朝隙]真諦譯《四諦论》,《大正藏》第32册。
    [南朝陈]真諦譯《佛说立世阿毗曇論》,《大正藏》第32册。
    [南朝隙]真諦譯《阿毗達磨俱舍释输》,《大正藏》第29册。
    [符秦]僧伽跋澄譯《毗婆沙输》,《大正藏》第28册。
    [符秦]僧伽跋澄等譯《僧伽羅刹所集經》,《大正藏》第4册。
    [後秦]竺佛念譯《出曜经》,《大正藏》第4册。
    [姚秦]竺佛念譯《菩羅瓔珞經》,《大正藏》第16册。
    [北凉]曇無谶譯《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13册。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大正藏》第22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莊威输经》,《大正藏》第4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仁王般若波羅蜜经》,《大正藏》第8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經》,《大正藏》第10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思益梵天所問经》,《大正藏》第15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衆經撰雜譬喻》,《大正藏》第16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毗婆沙输》,《大正藏》第26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维摩詰所说經》,《大正藏》第14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输》,《大正藏》第25册。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树緊那羅王所問经》,《大正藏》第15册。
    [後秦]鳩摩耀什譯《褚法無行經》,《大正藏》第15册。
    [後秦]僧肇撰《注維摩詰经》,《大正藏》第38册。
    [後秦]弗若多耀共鳩摩羅什譯《十誦律》,《大正藏》第23册。
    [西秦]聖堅译《太子须大拏經》,《大正藏》第3册。
    [北凉]晏無谶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册。
    [北涼]晏無谶譯《菩薩地持經》,《大正藏》第30册。
    [北凉]晏無谶譯《悲华經》,《大正藏》第3册。
    [北涼]曇無谶譯《大方廣三戒經》,《大正藏》第11册。
    [北涼]曇無谶譯《佛所行贊》,《大正藏》第4册。
    [北涼]法盛譯《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缘經》,《大正藏》第3册。
    [南朝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册。
    [南朝梁]僧祐撰《釋迦谱》,《大正藏》第50册。
    [南朝梁]慧皎撰《高僧傅》,《大正藏》第50册。
    [南朝梁]法霎撰《法华經羲疏》,《大正藏》第33。
    [北魏]佛陀扇多譯《银色女經》,《大正藏》第3册。
    [北魏]菩提流支譯《大薩遮尼斡子所说經》,《大正藏》第9册。
    [北魏]吉迦夜共晏曜譯《雜寶藏经》,《大正藏》第4。
    [北魏]菩提流支譯《佛說佛名經》,《大正藏》第14册。
    [北魏]慧覺等譯《賢愚经》,《大正藏》第4册。
    [北魏]菩提流支譯《腾思惟梵天所問經》,《大正藏》第15册。
    [北魏]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大正藏》第17册。
    [隋]闍那崛多譯《大威德陀羅尼经》,《大正藏》第21册。
    [隋]阇那崛多譯《起世经》,《大正藏》第1册。
    [隋]阇那崛多譯《四童子三昧經》,《大正藏》第12册。
    [隋]闍那崛多共笈多譯《添品妙法莲苹經》,《大正藏》第9册。
    [隋]闍那崛多譯《大法炬陀羅尼經》,第21册。
    [隋]智顗说《方等三昧行法》,《大正藏》第46册。
    [隋]智顗说《觀音羲疏》,《大_正藏》第34冊。
    [隋]智顗说《摩訶止觀》,《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说《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37册。
    [隋]智顗说《妙法蓮华經文句》,《大正藏》第34册。
    [隋]智顗说《菩薩戒羲疏》,《大正藏》第40册。
    [隋]吉藏撰《仁王般若经疏》,《大正藏》第33册。
    [隋]吉藏撰《金刚般若疏》,《大正藏》第33册。
    [隋]吉藏撰《法华經玄输》,《大正藏》第34册。
    [隋]吉藏造《维摩经羲疏》,《大正藏》第38册。
    [隋]吉藏撰《金光明經疏》,《大正藏》第39册。
    [隋]吉藏撰《法苹输疏》,《大正藏》第40册。
    [隋]慧速撰《無量壽經羲疏》,《大正藏》第37册。
    [隋]连摩笈多譯《起世因本经》,《大正藏》第1册。
    [隋]黄畏房撰《歷代三寶纪》,《大正藏》第49册。
    [唐]湛然撰《法华文句記》,《大正藏》第34册。
    [唐]惠详撰《弘講法华傅》,《大正藏》第51册。
    [唐]湛然述《止觀輔行傅弘決》,《大正藏》第46册。
    [唐]羲浮譯《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蒭尼毗奈耶》,《大正藏》第23册。
    [唐]羲浮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傅》,《大正藏》第51册。
    [唐]羲浮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大正藏》第23册。
    [唐]羲浮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大正藏》第23册。
    [唐]羲浮譯《根本薩婆多部律摄》,《大正藏》第24册。
    [唐]羲浮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樂事》,《大正藏》第24册。
    [唐]羲浮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大正藏》第24册。
    [唐]羲浮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大正藏》第24册。
    [唐]道宣撰《大唐内典缘》,《大正藏》第55册。
    [唐]道宣撰《绩高僧傅》,《大正藏》第50册。
    [唐]道宣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钞》,《大正藏》第40册。
    [唐]玄奘譯《分别缘起初勝法门經》,《大正藏》第16册。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耀蜜多经》,《大正藏》第7册。
    [唐]玄奘譯《阿毗连磨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7册。
    [唐]玄奘譯《瑜伽师地输》,《大正藏》第30册。
    [唐]道世集《褚經要集》,《大正藏》第54册。
    [唐]道宣撰《释迦氏藉》,《大正藏》第50册。
    [唐]道宣撰《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
    [唐]窥基撰《说無垢稻經疏》,《大正藏》第38册。
    [唐]窥基撰《妙法蓮华经玄贊》,,《大正藏》第34册。
    [唐]窥基撰《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经贊》,《大正藏》第38册。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华嚴经疏》,《大正藏》第35册。
    [唐]澄觀述《大方廣佛华嚴随疏演羲钞》,《大正藏》第36。
    [唐]地婆訶耀譯《方廣大驻嚴經》,《大正藏》第3册。
    [唐]迦才撰《浮土论》,《大正藏》第47册。
    [唐]僧祥撰《法华傅记》,《大正藏》第51冊。
    [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羲》,《大正藏》第54册。
    [唐]菩提流志等譯《大寶稹经》,《大正藏》第11册。
    [唐]智昇撰《開元释教錄》,《大正藏》第55册。
    [唐]慧立本,彦惊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傅》,《大正藏》第50册。
    [唐]普光述《俱舍論記》,《大正藏》第41册。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苹嚴經》,《大正藏》第10册。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蘑本願經》,《大正藏》第13册。
    [唐]般若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正藏》第3册。
    [唐]菩提流志譯《不空罥索神燮真言經》,《大正藏》第20册。
    [唐]一行記《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大正藏》第39册。
    [唐]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大正藏》第18册
    [宋]施護譯《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大正藏》第14册。
    [宋]施護譯《佛吉祥德贊》,《大正藏》第32册。
    [宋]施護譯《福力太子因缘經》,《大正藏》第3册。
    [宋]施護譯《頂生王因缘经》,《大正藏》第8冊。
    [宋]寶霎譯《佛本行经》,《大正藏》第4册。
    [宋]贊宁等撰《宋高僧傅》,《大正藏》第50册。
    [宋]元照耱《四分律行事钞资持翮,《大正藏》第40册。
    [宋]绍德、慧翔等譯《菩睦本生鬓输》,《大正藏》第3册。
    [宋]志磐撰《佛祖统纪》,《大正藏》第49册。
    [宋]道原撰《景德傅煊缘》,《大正藏》第51册。
    [宋]惟浮等譯《金色童子因缘经》,《大正藏》第14册。
    [明]明成祖撰《神僧傅》,《大正藏》第50册。
    失譯人名(附於後漢缘)《大方便佛報恩經》,《大正藏》第3册。
    失譯人名(附於束晋錄)《菩薩本行经》,《大正藏》第3册。
    失譯人名(附於束晋缘)《沙彌十戒法并威儀》,《大正藏》第24册。
    失譯人名(附於後秦缘)《大乘悲分陀利经》,《大正藏》第3册。
    蔡曙山 2007 《语言、邏輯與認知——捂言邏辑和语言哲学论集》,清苹大学出版社。
    陈烽湛,唐钰明 1988 《古文字學綱要》,廣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池昌海2007 《现代捂言学尊输》,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史记>同羲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董秀芳2002 《詞彙化:漢语雙音詞的衍生舆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方廣錩2006 《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方立天2002 《中國佛教哲学要羲》,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
    方一新 1997 《束漢魏晋南北朝史書詞捂箋释》,合肥:黄山害社。2008 《训诂学概输》,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符淮青 1996 《漢捂詞彙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詞羲的分析和描寫》,北京:外语教学與研究出版社。
    [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雨,漢斯尤格·施密特2009 《認知语言学尊论》,彭利貞,許國萍,趟微譯,復旦大学出版社。
    高名凯,石安石 1963 《语言学概输》,北京:中苹害局。
    郭沫若 1990 《郭沫若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锡良 1986 《漢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在贻2002 《郭在贻文集》,北京:中苹書局。2005 《训詁学》,北京:中华害局。
    黄德寬,常森 1995 《漢字闡释與文化傅统》,合肥:中國科学技衍大学出版社。
    黄金贵 2001 《古代文化詞语考输》,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黄侃著,黄焯整理,黄延祖重辑,2006 《说文箋識》,北京:中华害局。
    黄笑山 1995 《<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黄徵,张涌泉1997 《敦煌燮文校注》,北京:中苹书局。
    季羡林2010 《季羡林全集》,北京:外捂教学舆研究出版社。
    賈彦德 1986 《漢语学尊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漢捂语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江藍生2000 《近代漢语探源》,北京:商务印害馆。2002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選集·江蓝生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蒋禮鴻 1997 《敦煌燮文字羲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蒋绍愚 1994 《蒋绍愚自選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 《漢语詞彙语法史论文集》,北京:商務印害馆。2005 《古漢语詞彙綱要》,北京:商务印害馆。
    蓝吉富 1994 《中华佛教百科全害》,台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舍。
    李葆嘉 2007 《捂羲语法学導输:基於漢语個性和語言共性的建構》,北京:中华害局。
    李维琦2004 《佛经詞捂匯釋》,畏沙:湖南师范大學出版社。
    李学勤2003 《古文字学初階》,北京:中华害局。
    李宗江 1999 《漢语常用詞演燮研究》,上海:漢语大詞典出版社。
    [英]利奇1987 《语羲学》,李瑞苹等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叔新 1990 《漢语描写詞彙学》,北京:商务印害馆。
    練春招 2007 《客家方言詞彙比较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梁啟超2009 《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曉虹,徐時儀,隙五雲 2005《佛经音羲舆漢语词桑研究》,北京:商务印害馆。
    吕澂 1979 《中國佛学源流略講》,北京:中华害局。1980 《新编漢文大藏經目缘》,濟南:齊鲁害社。
    羅世方,巫白慧2001 《梵藉诗文圖解》,北京:商务印害馆。
    M·V·艾森克,M·T·基恩著,高定國,何淩南等譯2004 《韶知心理学》(第四版),上海:华束师範大学出版社。
    [美]A.P.马蒂尼奇编,牟博、楊音莱、韓林合等譯 1998 《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書館。
    马清华2000 《文化语羲学》,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马王堆漢墓帛害》整理小组 1974 《马王堆漢墓帛害》,北京:文物出版社。
    孟蓬生2001 《上古漢语同源祠语音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裘錫圭 1988 《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害館。
    任继愈 1985 《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舍科学出版社。2002 《任繼愈自選集》,新世界出版社。
    邵慧君 2007 《廣束方言舆文化探论》,廣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 1990 《漢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 2000 《语法的韶知语羲基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束定芳 2000 《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语言的認知研究——韶知捂言学输文精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認知语羲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蘇寶榮 2000 《詞羲研究舆辭書釋義》,北京:商务印害馆。
    [日]太田辰夫2003 《中國藉歷史文法》,蒋绍愚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唐钰明 2002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選集·唐钰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宋子然 2000 《古漢语詞羲叢考》,成都:巴蜀书社。
    溻用彤 1994 《漢文佛經中的印度哲学史料》,北京:商务印害馆。1995 《湯用彤集》,北京:中國社舍科学出版社。2009 《儒学·佛学·玄学》,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唐钰明 2002 《著名中年语言學家自選集·唐钰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汪維辉2000 《束漢——隋常用詞演燮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艾錄,司富珍 2002 《语言理據研究》,北京:中國社含科学出版社。
    王力 1980 《漢语史稿》,北京:中华害局。1985 《漢语语音史》,北京:中國社舍科学出版社。1993 《漢语词彙史》,北京:商务印害馆。
    王國维1959 《觀堂集林》,北京:中华害局。
    王宁 1996 《训詁學原理》,北京:中國國隙廣播出版社。
    王寅2005 《韶知语言学探索》,重慶:重慶出版社。
    王雲路方一新 1992 《中古漢语语詞例释》,畏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詞彙训诂输稿》,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王小莘,周日健等《<颜氏家训>詞彙语法研究》,廣州:廣束人民出版社。
    魏连纯1993 《韓诗外傅譯注》,瀋陽:束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近代漢语筒输》,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伍谦光1998 《语羲学導输》,畏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伍鐵平1999 《模糊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吴辛丑2004 《先秦雨漢语言学史略》,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荷]許理和著,李四龍、裴勇等譯,2005 《佛教征服了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徐時儀2000 《古白括詞彙研究输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漢语白话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許威漢2000 《二十世纪的漢藉詞彙学》,太原:害海出版社。
    徐朝苹2003 《上古漢语詞彙史》,北京:商務印书館。
    颜洽茂 1997 《佛教语言闡释——中古佛經詞彙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楊锡彭2007 《漢语外來詞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姚永銘 2003 《慧琳<一切经音羲>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姚振武2005 《<晏子春秋>詞類研究》,開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俞理明 1993 《佛經文献语言》,成都:巴蜀害社。
    袁毓林 1998 《藉言的韶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扎德 1981 《模糊集合、语言燮量及模糊邏辑》,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兵2005 《話本小说簡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张岱年,方立克 2004 《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
    张桂光2004 《漢字学筒输》,廣州:廣束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聯榮2000 《古漢捂詞羲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希峰2000 《漢捂詞族绩考》,成都:巴蜀害社。
    張永言1982 《词彙学筒输》,武漢:华中工學院出版社。 1999 《语文学输集》(增補本),北京:语文出版社。
    張涌泉2000 《漢语俗字叢考》,北京:中华書局。1995 《漢語俗字研究》,畏沙:嶽麓書社。
    張玉金2000 《常代中國文字学》,廣州:廣束教育出版社。
    张志毅,张度雲 2005 《詞彙语羲学》(修订本),北京:商务印書館。
    章炳麟1999 《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國故输衡》(《蓬莱閣装害》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章士嵘 1992 《認知科学導输》,北京:人民出版社。
    趟豔芳2001 《韶知藉言学概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趟元任2006 《趟元任语言学输文集》,北京:商務印书館。2007 《趟元任全集》,北京:商务印書馆。
    鄭张尚芳2003 《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周國光2004 《现代漢语詞彙学導输》,廣州:廣束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祖摸2006 《漢捂詞彙講化》,北京:外捂教学與研究出版社。
    朱度之 1992 《佛典舆中古漢语詞彙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 《佛教漢捂研究》,北京:商务印書館2009年版。
    Bloomfield, L.1933. Language. New York:Henry Holt& Co.
    Croft, William and Cruse, Alan D.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veisity Press 2006.
    Lakoff, G.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and Johnson.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 W.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er,Vol.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W.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er,Vol.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2006. 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ussure.2007.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Gerald Duckworth & Co.Ltd.
    Sweetser, Eve.1990.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Talmy, Leonard.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I,II). Cambridge:The MIT Press.
    Ungerer, Fridrich and Hans-Jorg Schmid.2001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Cogtitive Liinguistics. 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osch,Eleanor,1978. Principle of categorization.In Eleanor Rosch and barbara B.Lloyd (eds.), Cognitive and Categorization,27-48. NowYork:Loawrence Eelbaum.
    曹廣顺,遇笑容2000《從语言的角度看某些早期譯经的翻譯年代問题——以<舊说譬喻經)爲例》,载《漢语史研究辑刊》第三辑,成都:巴蜀書社。
    丹尼雨·布歇著,薩雨吉譯,徐文堪校《犍陀羅语與早期漢譯佛经的再思考—以<妙法莲华經)为個案》,原载《美國束方学會會刊》1998年第4期(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8.4,1998),
    董琨2002 《“同經異譯”舆佛经语言特點管窥》,《中國语文》第6期。
    董志翘2005 《训诂学與漢语史研究》,《语言研究》第2期。
    方一新 1996 《束漢语料與詞彙史研究芻議》,《中國語文》第2期。1996 《敦煌写本<生經·佛说舅甥經>捂詞琐記》,《浙江社舍科学》第2期。2009 《普通鑒别詞的提取及原则——以早期漢譯佛經鑒别爲中心》,《语文研究》第2期。
    黄文傑 2002 《戟國時期形聲字聲符换用现象考察》,载《古文字與漢语史输集》,廣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黄笑山 2006 《中古诗文用韻考研究方法的進展》,《语言研究》第3期。2006 《從泰漢關係看中古漢語三四等韻的差異》,《南阴語言学刊》第2期。
    黄徵2005 《敦煌俗字要输》,《敦煌研究》第1期。
    季羡林 1990 《再谈“浮屠”與“佛”》,《雁史研究》第2期。
    江蓝生2010 《詞语探源的路径——以“埋罩”为例》,《中國捂文》第4期。2009 《何为文言,何为白话》,《中國社會科学报》第7期。
    蒋绍愚 1989 《输詞的“相因生義”》,载《捂言文字学衍输文集》,上海知識出版社。2006 《漢语祠羲和词彙系统的歷史演燮初探——以“投”为例》,《北京大学學报》(哲学社會科学版)第4期。
    荊亚玲2008 《试论漢譯佛典四字格文體的形成及影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舍科学版)第5期。
    康振棟2003 《中古漢語否定詞前的“了”字》,《中國捂文》第4期。2004 《漢譯佛经中“臭穢”的特殊意羲探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第6期。——,吴欣 2008 《也释“款蹙”》,《中國语文》第2期。2009 《中古漢语袒否定詞前的“都”》,《西南交通大学学赧》(社科版)第2期。
    到丹青2003 《语言颊型学舆漢语研究》,《世界漢语教学》第4期。2002 《语言類指成分的语羲属性和句法属性》,《中國藉文》第5期。
    梁曉虹 1987 《漢魏六朝佛经意譯詞初探》,《语言研究》第1期。1992 《筒论佛教封漢语的影響》,《漢捂学習》第6期。
    李维琦 1992 《隋以前佛經释詞》,《古漢捂研究》第2期。2003 《考释佛經中疑難詞语例貌》,《湖南师范大学社舍科学学报》第4期。
    盧巧琴,颜洽茂2010《中古譯經年代與“感染生羲”的判别》,《中國捂文》第1期。
    梅乃文 1996 《竺法護的翻譯初探》,《中华佛学学报》第9期。
    牛太清2004 《<漢捂大词典>書證遲後例補》,《中國语文》第2期。2005 《<洛陽伽蓝記>雙音詞概貌》,《江西行政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第1期。
    沈家煊2004 《规范工作和詞典编撰》,《捂言文字應用》第2期。2005 《词典编纂“规范化”的更新》,《语言教学與研究》第3期。
    汪平 2005 《漢语方言的焦點特徵》,《语文研究》第3期。
    汪维辉 1995 《關於漢語詞彙史研究的一點思考》,《中國捂文》第6期。2009 《域外借詞舆漢語詞彙史研究》,《江酥大学学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王小莘,魏達纯 1994 《<颜氏家训>中的聯合式雙音詞的詞羲構成输析》,《廣西大学学報》(哲学社舍科学版)第6期。2003 《徒魏晋六朝筆記小说看中古漢語詞彙新蕾質素的共融舆更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報》第1期。
    王雲路2004 《试输外族文化封中古漢语祠彙的影響》,《语言研究》第1期。2006 《试输翻譯佛经新詞新羲的産生理據》,《藉言研究》第2期。2008 《释“踊躍”及其他——兼談詞羲演燮的相關問题》,《中國语文》第3期。
    魏连纯 1996 《<颜氏家训>中的並列式同羲(近義、類羲)詞语研究》,《古漢语研究》第3期。2003 《说<貞觀政要>中的“物”》,《中國语文》第3期。
    吴傅飛 1999 《输漢藉外來詞分颊的層级性》,《语文建设》第4期。
    [日]辛嶋静志 2002 《<道行般若經>和“異譯”的封比研究——<道行般若經>中的難詞》,载《漢语史研究集刊》第5集,巴蜀害社。2003 《<佛典漢语詞典>之编辑》,《佛教圖害館馆訊》,伽耶山基金含圖害资讯中心。裘雲青2009 《漢譯佛典的语言研究》,载朱度之编《佛教漢捂研究》,商務印書館。
    [荷]許理和,蒋绍愚,吴娟2009 《最早的佛经浑文中的束漢口语成份》,载朱度之编《佛教漢语研究》,商务印害館。
    徐時儀2005《漢语詞彙雙音化的内在原因考探》,《捂言教学與研究》第2期。
    [日]岩本裕,到永增 1994 《梵语<法苹经)及其研究》,《敦煌研究》第4期。
    颜洽茂 1998 《试论佛經语詞的“灌注得羲”》(《漢捂史研究集刊》,成都:巴蜀书社。2003 《说“逸羲”》,《古漢语研究》第4期。——,康振棟2009 《“惱害”“觸惱”等佛源詞释羲——兼谈佛源詞研究 僵值》,《古漢语研究》第4期。——,張建勇 2008 《古漢语反羲詞研究的回颇舆展望》,《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舍科学版)第3期。
    张涌泉 1996 《试输漢捂俗字研究的意羲》,《中國社舍科学》第2期。
    张玉金 2005 《詞典编纂“规范觀”的更新》,《藉言教学與研究》第3期。
    朱慶之 1997 《释“助”和“助喜”》,《中國语文》第3期。2001 《佛教混合漢语初输》,《语言学论叢》第24辑。
    慈怡 1989 《佛光大辞典》,台北:台湾佛光山出版社。
    戴家祥 1995 《金文大字典》,上海:学林出版社。
    丁福保 1992 《佛学大辞典》,上海:上海害店出版社。
    高 亨,董治安 1989 《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鲁害社。
    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舍 1999 《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漢语大詞典》编辑委員舍 1986-1993 《漢语大詞典》,上海:上海辭害出版史,漢语大词典出版社。
    《漢语大字典》编辑委具會 1995《漢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湖北辭害出版社。
    何琳儀 1998 《戟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华害局。
    黄徵2005 《敦煌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蓝吉富 1994 《中华佛教百科全害》,台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舍。
    李孝定 1970 《甲骨文字集释》,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
    [日]平川彰1997 《佛教漢梵大辞典》,Published by THE REIYUKAI。
    任繼愈2002 《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王力 1999 《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害館。
    [日]辛嶋静志1998 A Glossary of Dharmaraksa's Translation of the Lotus Sutra(《正法华經詞典》),日本創價大学國隙佛教学高等研究所。2001 A Glossary of名Kumarajiva's Translation of the Lotus Sutra(《妙法蓮华經詞典》),日本創價大学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
    徐寶华,宫田一郎1999 《漢捂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害局。
    徐中舒 1988 《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于省吾 1979 《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書局。
    周法高 1974 《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张玉金 1996 《古今漢语虚詞大辞典》,瀋陽:遼宁人民出版社
    鐘旭元,徐偉建 1987 《上古漢语词典》,深圳:海天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