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疑伪经综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佛教研究的領域内,中國佛教疑偽經研究已經開展了百年,雖然曾經被忽視甚至貶低,但隨著中國佛教研究史研究的深入,其重要性越來越為學界所重。疑偽經的產生是佛教向中國播過程中出現的一種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它直接反映了中國人對於佛教的接收方式、接受的内容以及中國文化對佛教的改造,是中國歷史上文化交流、文化播的重要見證者。
     中國佛教疑偽經,除了被作爲翻譯經典收入藏内,或通過民間的承而流下來的一小部分經典,絕大部分已經亡佚了,這給對於佛教學研究的開展來説是一件遺憾的事情。幸賴敦煌遺書的發現,日本、韓國古寫經的發現等等契機,從這些存留物中發現了一批疑偽經文獻,從而大大豐富了佛教研究的資料庫,對研究中國佛教發展的實態具有非常的價值。但由於這些資料比較零散,收集不易,給學者帶來了困擾,使疑偽經成爲比較難以掌握的資料。雖然已經有學者對疑偽經錄作過一定程度的整理,但是對於原始資料的整理尚沒有令人滿意的成果,本文試圖對這部分内容進行補缺的工作。此外,一些疑偽經雖然在存世的典籍中有佚文,但也還缺乏整理,掌握不易,本文也擬盡量收集佚文,便於掌握。
     在前言的第一部分,本文則試圖通過對中國佛教史上以佛教目錄編撰者為主的佛教學者的疑偽經觀進行考察,展現古代佛教學者對疑偽經認識及其變化過程,試圖對“疑偽經”這個概念的變遷史、佛教經錄中疑偽經錄的發展史以及古代僧人對疑偽經的評判標準等問題進行探討。通過對古代疑偽經觀的梳理,本文研究了疑偽經錄的擴大以及疑偽經意義的泛化問題,並對疑偽經判斷的標準以及古代僧人對疑偽經態度的二重性進行了研究,試圖尋找疑偽經觀變化的邏輯過程。前言的第二部分則是對百年來的中國佛教疑偽經研究進行考察,對各個時期疑偽經研究的基本關心點、學術動態以及重要著作進行總結和研究,以解明疑偽經研究的基本情況及最新的動態。
     本文正文的解題目錄部分則擬通過收集疑偽經相關的各方面信息加以整理,以便於學者掌握以及進行研究。在解題部分,對於各個疑偽經的成立年代、亡佚年代以及基本内容進行討論,結合前人的研究以及筆者的研究,使讀者能夠掌握這一部經典基本情況,對經典内容有大致了解。對於有文本世的疑偽經,則記錄其留存的形態,基本情況,以及現存的各種文本的異本情況,以及異本的系統。
In the field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study of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centuries. Though overlooked and even belittl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 in the past, apocryphal scriptures are gain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as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deepens. The birth of apocryphal scriptures is a phenomenon deserves paying attention to. It directly reflects how the Chinese accepted Indian Buddhism, to what extent did they accept,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serve as important witnesses of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history.
     Most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l scriptures had been lost, except for a few scriptures which had been regarded as authentic and had been collected in the Buddhist canon, and a few scriptures which had been handed down from the folks. The lost of scriptures was a pitiful thing to happen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Fortunately, we found some apocryphal scriptures among the ancient Buddhist manuscripts recently discovered in Dunhuang, Japan and Korea. These newly discovered manuscripts greatly enrich the database of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are of great value to scholars studying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However, as the manuscripts are scattered in repositori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t is difficult for scholars to access the apocryphal texts. Even though some of the scholars have already studied ancient catalogues of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to some extent, there is still no satisfactory result in the systemization of the original apocryphal texts. The present thesis is going to add a piece to the puzzle. In addition, although some of the apocryphal scriptures exist as extant anonymous texts in the Buddhist cannon, they receive little processing and are not readily accessible. This thesis also aims at collecting as much anonymous texts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The main body of this thesis is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uddhist apocrypha. Through collecting and systemizing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on the apocrypha, I want to make it easier for scholars to access the texts and facilitate their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Combining other scholars’previous studies and my own research findings, this annotated bibliography covers the date of composition, disappearing date and other basic information of each apocryphal scriptures, so that readers could get a basic idea about the scriptures and their contents. For extant apocryphal scriptures, I am going to record their existing contents, basic conditions, variety versions of each extant texts and the systems of the variety versions.
引文
1《開元釋教錄序》,《大正藏》第五十五冊477頁上。
    2《出三藏記集》新集安公疑經錄中保留了道安原序云“外國僧法,學皆跪而口受,同師所受,若十二十轉。以授後學,若有一字異者,共相推挍,得便擯之,僧法無縱也。”(《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8頁中)。這段文字是道安説明印度僧人學習佛經的情況,可見當時中國佛教的高僧們對於印度僧人的學術背景的信任。
    3《出三藏記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8頁中。
    4《出三藏記集序》,《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頁中。
    1《出三藏記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8頁下至39頁上。
    4《出三藏記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9頁上。
    1《出三藏記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9頁中。
    3《出三藏記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五冊40頁中。
    4《出三藏記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五冊40頁下。
    1對於這部經錄,《房錄》認爲“未詳作者,似宋時述”,此經錄現在敦煌遺書中保留有殘本,白化文先生考證為出於南梁,時間或在《出三藏記集》之前。關於具體的考證,參見白化文《敦煌寫本〈眾經別錄〉校釋》,收入《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宗教卷》,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
    1姚明達《中國目錄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參見《續高僧》卷一寶唱
    3《寶唱錄》中無抄經名目,而有“隨事別名”、“隨事縂名”(或作“隨事失名”)二類,具體收錄什麽種類的經典情況不詳,但也有可能是中國撰述經典。如《隨事別名》類收入十三種四百十三卷經典,其中所錄典籍卷數極大可知,竊以爲可能正是《法苑經》之類“集撮撰群經以類相從”的佛教類書,故謂之“隨事”,其“別名”、“共名”(“失名”)的分別則不可解。
    4矢吹慶輝認爲《全非經愚人妄稱經目錄》所收錄者當同於《出三藏記集》僧祐新集的偽撰部分,參見《鳴沙餘韻解説篇》卷二《疑偽佛典概説》,臨川書店,1980。
    3《眾經目錄》卷二,《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26頁下。
    4“而末”,原本作“此未”,據《大正藏》校記改。
    5《眾經目錄》卷二,《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27頁下。
    1《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9頁上。
    
    
    1《法經錄》卷二,《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26頁中。
    2《開元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71頁下。
    3《開元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75頁中。
    4《止觀輔行弘決》卷六,《大正藏》第四十六冊343頁下。
    1《歷代三寶紀》卷十五,《大正藏》第四十九冊120頁下。
    2《歷代三寶紀》卷十三,《大正藏》第四十九冊109頁中。
    4《開元釋教錄》卷十,《大正藏》第五十五冊576頁下。
    5牧田諦亮《疑經研究》第一章,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道宣原文見《大唐内典錄序》,《大正藏》第五十五冊219頁中。
    1以上引文並見《廣弘明集》卷二十七《統略淨住子淨行法門序》,《大正藏》第五十二冊306頁上至306頁中。
    2關於武則天登極和佛教特別是佛教經典及相關讖語的關係,可參見矢吹慶輝《三階教之研究》附篇二《大雲經と武周革命》一文,岩波書店,1927。
    3《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十五,《大正藏》第五十五冊474頁下。此段文字諸本有不少差異,但大致意思無差,本引文據《大正藏》原文而有小改動,不更出註説明。
    1楊曾文先生《信行與三階教典籍攷略》(《世界宗教研究》,1995.3)對三階教及其典籍進行了扼要的介紹,可參看。
    2《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十五,《大正藏》的五十五冊475頁上。
    3說大部分,是由於在僞經中尚有《像法決疑經》和《瑜伽法鏡經》,被認爲和三階教存在關係。但在《大周錄》中三階教典籍部分並未列入此兩部經典。此外,從教理上說,三階教也並不認同特別重視某一部經典的行爲,認爲並非是第三階時期所適合的修行方式。
    4《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序,《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72頁下至373頁上。
    2《開元釋教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71頁中。
    3《開元釋教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672頁上。
    1《大正藏》第四十七冊465頁下。
    2《歷代三寶紀》卷十一,《大正藏》第四十九冊96頁中。
    4《開元錄》卷十八云:“其廣略《七階》,但依經集出,雖無異義。即是信行集錄之數,明制除廢,不敢輒存,故載斯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79頁上。
    1《開元釋教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80頁上。
    4《内典錄》卷十,《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39頁上至339頁中。
    1《三階教之研究》,岩波書店,1927。
    2大東出版社,1936。
    3中國學者對於《大乘起信論》的爭論,參見黃夏年《二十世紀〈大乘起信論〉研究述評》,《華林》第一卷,中華書局,2001。
    4如陳寅恪《敦煌本〈心王投陀經〉及〈法句經〉跋尾》(《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39,收入《金明舘叢稿二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主要為解釋白詩中所出現的《心王投陀經》和《法句經》的問題。
    5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
    6北京:商務印書館,1938。
    7其後許多佛教通史或斷代史都宨T對疑偽經進行了討論,如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三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鐮田茂雄主編《中國佛教通史》第四卷(東京大學出版會,1990)。
    1《東方學報》第十二冊3分,1942。收入《塚本善隆著作集》第二卷,大東出版社,1974。
    2關於牧田諦亮和塚本善隆在學術上的聯係,可參見《法音》1997年第10期所刊《日本著名佛教學者牧田諦亮訪問中國佛學院》一文中牧田諦亮的自述。在戰後,牧田諦亮發表的作品包括《中國に於ける民俗佛教成立の一過程——泗州大聖僧伽和尚について》(《東方學報》第25期,1954)、《淨度三昧經とその敦煌本》(《佛教大學學報》第三號,1960)、《敦煌出土〈要行捨身經〉》(《西域文化研究》第六,法藏舘,1963)、《〈佛說三廚經〉について》(《宗教研究》36卷174號,1963)等等一系列文學術論文。
    3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
    1如鐮田茂雄《究竟大悲經に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2卷2號,1964)中也對早期的疑偽經研究中對疑偽經的價值認識偏頗進行了反思,等等。
    2柴田泰對於淨土宗相關疑偽經的研究包括了其兩篇長文《淨土教關係疑經典の研究》一、二(分別收入《札幌大谷短期大學紀要》第八卷,1974和第九卷,1976),對淨土信仰相關的疑偽經的情況進行了整理和研究。
    3如《安樂集に引用された所謂疑偽經について》,《大谷學報》第五十三卷第二號,1973。
    4如柳田聖山《禪門經について》,收入《塚本博士頌壽紀念論文集》(塚本博士頌寿紀念會,1961),田中良昭《僞作の〈法句經〉と疏の異本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3卷1號,1974)等等。
    5撫尾正信《〈法滅盡經〉について》,《龍谷論叢》創刊號,1954;鐮田茂雄《究竟大悲經に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2卷2號,1964;岡部和雄《〈淨土盂蘭盆經〉の成立とその背景——偽經經典成立に関する一試論》,《鈴木學術財團研究年報》第2號,1965;大内文雄《〈安樂集〉所引疑偽經典の研究——特に〈十往生阿彌陀佛國經〉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3卷2號,1975。
    6關於這一點,牧田諦亮在《新疑經研究敍説》(《七寺古逸經典叢書》第一卷《中國撰述經典》之一,大東出版社,1994)作爲疑偽經研究的耆宿曾經發表過其感慨。
    1落合俊典主編、牧田諦亮監修的《七寺古逸經典叢書》第一至六卷,大東出版社,1994-1998。
    2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本書疑偽經的條目為1986年由方廣錩所寫作,但由於出版是在1998年,故出版後存在未能全面吸收研究成果的問題,這是本書疑偽經辭條方面的一個缺憾。
    3甘肅教育出版社,1989。
    4如《佛道兩教十王地獄說》(新文豐,1985)、《道家道教影響下的佛教經籍》(新文豐,1994)等作品。
    5文津出版社,1997。
    6 Erik Zürcher,Prince Moonlight:messianism and Eschatology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T` oung Pao,L XⅧ,1-3(1982),PP.1-59.
    7 Robert E.Buswell,ed.,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Univ. of Hawaii Press,1990.
    8 Stephen F. Teiser,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Honolulu,1994.
    1如桐谷征一《偽經〈高王觀世音經〉のテキストと信仰》(《法華文化研究》第16號,1990),萊伊《〈占察經〉:中古中國的宗教與巫術》(收入前述巴斯韋爾主編《中國佛教偽經》一書)岡部和雄《民衆佛教の位相——僞經の命運をたどって》(《東アジア佛教》第三卷,春秋社,1997),小南一郎《〈十王經〉の形成と隋唐の民眾信仰》(《東方學報》第74號,2002)等等。
    2這個研究思路最早由日本人對日本疑偽經的研究表現出來,在牧田諦亮的《疑經研究》中收入寧瑪派伏藏經典的孶聞t為其發展,而巴斯維爾則在多處提出過這樣研究的重要性,強調打破地域區隔的研究,並有相關的研究成果。具體的研究,前引《七寺古逸經典叢書》中收錄有卷五有落合俊典《日本撰述經典研究序說》一文,並對七寺所藏的日本撰述經典進行了研究;朝鮮佛教中的疑偽經問題則如韓泰植《韓半島で作られた疑偽経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5卷1號,1996);東南亞佛教疑偽經方面有Jaini Padmanabh.S.所著《東南アジア佛教における疑經ジャータカ》(日譯本見《佛教学セミナー》第八十號,2004)一文等等,藏佛教疑偽經則如許得存《藏譯佛典中的疑偽經》(《佛學研究》,2000),等等。由此可見除中國以外各地撰述疑偽經的研究也逐漸被認識,交叉研究也在日漸增多。
    3如前述蕭登福諸著作,菊地章太《六世紀中國の救世主信仰——〈證香火本因經〉を手がかり》(收入《道教文化への展望》,平河出版社,1994),池平紀子《長生法と悟り——佛說三廚經と老子說吾廚經注》(《東方宗教》第100號,2002)等等。
    4如直海玄哲《疑偽經典から民衆經典へ——七寺一切經所收疑經の周邊》一文所強烈表達的認識。這種研究立場是從塚本善隆以來開始產生並經由牧田諦亮的卓越研究而成爲疑偽經研究的最主要著眼點的。
    5船山徹《“漢譯”と中國撰述の間——漢文佛典に特有な形態をめぐって》,《佛教史學研究》第四十五卷第一號,2002。
    1這方面,很多學者都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近者如梁曉虹《佛教與漢語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一書的第一部分,便宨T討論疑偽經和漢語史方面的問題,並對一些難解的詞句進行了宨T的研究。
    2如殷光明《敦煌壁畫藝術與疑偽經》(民族出版社,2006);張總《疑偽經典與佛教藝術探例》(收入敦煌研究院編《2000年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石窟藝術卷》,甘肅民族出版社,2003)、菊地章太《六世紀中國の救世主信仰》(收入《道教文化への展望——道教文化研究会論文集》,平河出版社,1994)、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際敦煌民生宗教社會史研究》(中華書局,2006)等等。
    1《經律異相》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三冊19頁下。
    1《楞嚴經疏解蒙抄》卷一,《萬續藏》第十三冊552頁上。
    2或作《黃羅國王經》,參見《大正藏》本《出三藏記集》卷五《尼吒國王經》條校記。此名未為沿襲《出三藏記集》的諸經錄所采用,其中“國”字或為衍文。
    3此異名參見《出三藏記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8頁中校記。
    4按《房錄》中諸家目錄中有《舊錄》一種,云似是劉向校書所見佛經目錄,但諸經錄中引用“舊錄”,多有注明為漢以後翻譯的情況,從邏輯上說顯然自相矛盾。常盤大定《後漢より宋齊に至る譯經總錄》第二章第一節指出《出三藏記集》中所指舊《錄》,非限於一本,而是泛稱《出三藏記集》以前之經錄,甚是。
    
    1《薩和達王經》,《大正藏》諸校本均作《菩和達王經》。
    2“摩”,或作“摩羅”。
    3《經律異相》卷三,《大正藏》第五十三冊12頁下至13頁上。
    4《法苑珠林》卷二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冊490頁中。
    
    1《地藏本愿經科註》卷四,《萬續藏》第二十一冊727頁下小註。
    2“磨”或作“摩”,參見《大正藏》校記。
    1《經律異相》卷三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05頁上至205頁下。
    
    1《四分律疏》卷四,《萬續藏》第四十一冊632頁上。
    2《四分比丘尼鈔》卷二,《萬續藏》第四十冊746頁下。
    3《四分律行事鈔批》卷十、卷十三,《萬續藏》第四十二冊897頁上、996頁中。
    4《諸經要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四冊45頁上。
    
    1《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大正藏》第五十三冊611下至612上。
    2《毗尼討要》卷二,《萬續藏》第四十四冊356下。
    3《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卷十二,《萬續藏》第四十三冊318頁中。
    4《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九冊997頁上。
    5《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十,《大正藏》第三十八冊844頁上。
    6《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四,《萬續藏》第三十七冊363頁上。
    7《釋氏要覽》卷上,《大正藏》第五十四冊274頁上。
    8《翻譯名義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173頁上。
    9《華嚴懸談會玄記》卷三十九,《萬續藏》第八冊395頁中。
    10《四分律名義標釋》卷十三,《萬續藏》第四十四冊505頁中。
    11《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239頁中。
    12《沙彌律儀要略述義》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292頁下。
    13《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365頁上。
    14《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七冊705頁中。
    15《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八冊644頁中。
    16《金園集》卷二,《萬續藏》第五十七冊11頁上。
    17《四教儀集解》卷上,《萬續藏》第五十七冊548頁中。
    18《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八冊134頁上。
    19《律宗新學名句》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九冊677頁中。
    20《金剛經采微》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四冊606頁下。
    21《施食通覽》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七冊107頁下。
    22《佛祖統記》卷三十三,《大正藏》第四十九冊320頁中。
    23《四教儀備釋》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七冊610頁下。
    24《金剛經註解》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四冊762頁中。
    25《四分戒本疏》卷一,《大正藏》第八十五冊609頁上。
    1《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卷九,《萬續藏》第四十三冊234頁上。
    2《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冊265頁中。
    3《沙彌律儀要略述義》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292頁中。
    4《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
    5《翻梵語》卷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11中。
    6《翻梵語》卷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11下。
    7《四分律搜玄錄》卷二,《萬續藏》第四十一冊865頁下。
    8《開元釋教錄略出》卷四,《大正藏》第五十五冊748頁上。
    
    1《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書》第一卷,大東出版社,1994。
    2《大正藏》原文作“東錄”,《歷代三寶紀》卷十五未有《東錄》之名,或為“東晉錄”之誤。
    1《安樂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2《翻梵語》卷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11頁下。
    3《翻梵語》卷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11頁下。
    4《翻梵語》卷六,《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27頁中。
    5臺灣中央圖書館藏有《惟教三昧經》殘卷一號,石門圖書公司出版的《敦煌卷子》一書收錄此經圖版,並以爲此經即《惟務三昧經》。今按,據落合俊典考證,此號寫卷當為《佛說遺教法律三昧經》,故此處不作爲與《惟務三昧經》有關之寫卷處理。參見130《遺教法律三昧經》。
    
    1《安樂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七冊16頁下。
    2“理”,或作“埋”,參見《大正藏》本校記。
    3《法苑珠林》卷三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552頁上。
    
    1《諸經要集》卷十九,《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83頁上。
    2《法苑珠林》卷六十二,《大正藏》第五十三冊754頁中。
    3《注十疑論》卷一,《萬續藏》第六十一冊159頁上。
    4《地藏本願經科註》卷三,《萬續藏》第二十一冊704頁下。
    5《大正藏》本《出三藏記集》原文作“何羅呵公”,據蠸浉摹?
    1《毘羅三昧經》等八部經典,《大周錄》作為真經入藏,而歷代經錄皆云為偽,智昇在看過經本後認為頗有可疑,故采用了在疑經錄與偽經錄中均著錄的方式,詳見55/671c智昇案語。
    2《貞元錄》誤作“一身十一王”。
    3或作“《身主王所問治國經》,見《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26頁下校記。
     1《經律異相》卷三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04頁下至205頁上。
    
    1此名見牧田諦亮《疑經研究》十四章,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
    2此名獨見於《大周錄》,其“雨”字疑為“兩”字之誤。
    1《出三藏記集》卷十一《關中近出尼二種壇文夏坐雜十二事並雜事共卷前中後三記》,《大正藏》第五十五冊81頁中。
    2《貞元錄》此經經名作《比丘應行經》,從本條著錄的內容來看,《貞元錄》此著錄為抄錄《開元錄》而來,故知此名為脫字而致誤,非為異名或異經。
    1《萬續藏》本“不”下衍“名”字,據文意及他處引文刪。
    2《萬續藏》本“是人”前衍“人”字,據文意及他處引文刪。
    3《萬續藏》本脫“佛”字,據文意及他處引文補。
    4《四分比丘尼鈔》卷三,《萬續藏》第四十冊。
    5《仁王經疏》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三冊426頁下。
    6《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六,《大正藏》第四十冊647頁上。。
    7《天台菩薩戒疏》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冊594頁中。
    8《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序,《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9《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1《法苑珠林》卷八十一,《大正藏》第五十三冊884頁下至885頁上。
    2《涅槃宗要》,《大正藏》第三十八冊248頁上。
    3“衆”,《萬續藏》作“中”,據文意改。
    1《四分律行事鈔批》卷九,《萬續藏》第八十二冊888頁上。
    2《初學記》卷二十三,中華書局,1962
    3《諸德福田經》卷一,《大正藏》第十六冊777頁上。
    4《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冊150頁下。
    5《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冊151頁中。
    6《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三,《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7《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冊150頁下。
    8以上二異名出自牧田諦亮《疑經研究》十四,正倉院文書所見經名。
    1《續高僧》卷二十九,《大正藏》第五十冊700頁上。
    2《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書》第二卷中收錄此經錄文,並有解題。解題者直海玄哲認爲此經或即《灌頂度星招魂斷絕復連經》,可參看。
    3《毘羅三昧經》等八部經典,《大周錄》作為真經入藏,而歷代經錄接云為偽,智昇在看過經本後認為頗有可疑,故采用了在疑經錄與偽經錄中均著錄的方式,詳見55/671c智昇案語。
    1此二號未見圖版,謹就《大正藏》第八十五冊錄文轉錄。
    3《翻梵語》卷五,《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17頁上。
    4《翻梵語》卷六,《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26頁上。
    1“遇”,原作“愚”,據文意改。
    2《開元釋教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74頁上。
     1《經律異相》卷四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30頁下至231頁上。
    
    1關於《眾經別錄》,可參見方廣錩《敦煌經錄集校》上冊。
    2《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書》第二卷,大東出版社,1996。
    3關於整理者的意見,參見《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書》第二卷《安墓經》之解題。
    4《法苑珠林》卷三十,《大正藏》第五十三冊513頁中。
    5《四分律名義標釋》卷二十二,《萬續藏》第四十四冊570中。
    6《高僧》卷五《道安》,《大正藏》第五十冊352頁中。
    8《弘明集》卷十二,《大正藏》第五十二冊77頁上。
    1至師子國與至中國的順序,《大正藏》各本有不同,參見《大正藏》校記。
    3《高僧法顯》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一冊865頁下。
    4《眾經目錄》卷六,《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46頁中
    1《止觀輔行弘決》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六冊243頁下。
    2《法華文句記》卷六,《大正藏》第三十六冊259頁中。
    3《止觀輔行搜要記》卷三,《萬續藏》第五十五冊780頁下。
    4《止觀輔行弘決》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六冊243頁下。
    5《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八冊648頁上。
    6《妙經文句私志記》卷四,《萬續藏》第二十九冊228頁中。
    7《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二,《大正藏》第三十八冊727頁中。
    8《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二,《萬續藏》第二十冊389頁中。
    9《金光明經照解》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冊508頁上。
    10《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七,《萬續藏》第二十八冊261頁上。
    11《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六冊497頁中。
    12《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大正藏》第五十冊192頁上。
    1《智者大師別註》卷一,《萬續藏》第七十七冊660頁中。
    2《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六冊497頁下。
    3《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四,《大正藏》第四十六冊507頁下。
    4《妙經文句私志記》卷四,《萬續藏》第二十九冊228頁中。
    5《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二,《萬續藏》第二十冊289頁中。
    6《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十四,《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09頁上。
    7《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卷五,《萬續藏》第五十六冊70頁中。
    8關於《提謂波利經》與《提謂經》之關係,詳後。
     1《大乘義章》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四冊465頁中。
    1《妙法蓮華經玄義》卷十,《大正藏》第三十三冊806頁中及812頁下。
    2《大乘義章》卷八,《大正藏》第四十四冊629頁上。
    3《大乘義章》卷十,《大正藏》第四十四冊665頁上。
    4《維摩經玄疏》卷五,《大正藏》第三十八冊548頁中。
    5《金光明經文句》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九冊50頁中至五十頁下。
    6《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十四,《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08頁上至408頁中。
    7“孔”,原作“亂”,據伯3732號改。
    8《金光明經文句》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九冊50頁下。
    9《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卷七,《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1頁下。
     1原文“四”下衍“季”字,據伯3732號刪。
    
    1《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八,《大正藏》第四十六冊532頁中至533頁上。
    2《宗鏡錄》卷二十四,《大正藏》第四十八冊554頁下至555頁上。
    3《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四,《大正藏》第三十九冊998頁下。
    4《般若心經疏詒謀鈔》,《萬續藏》第二十六冊741頁中。
    5《華嚴原人論發微錄》卷二,《萬續藏》第五十八冊728頁上。
    6《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十二,《萬續藏》第二十八冊368頁中。
    7《辯正論》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二冊494頁下至495頁上。
    2《諸經要集》卷三,《大正藏》第五十四冊22頁下。
    3《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大正藏》第五十三冊582頁下。
    4《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九冊1037頁下。
    5《釋氏要覽》卷二,《大正藏》第五十四冊288頁上。
    6《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卷二,《萬續藏》第六十冊199頁中。
    7《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卷二,《萬續藏》第六十冊257頁下。
    8《淨心戒觀法》卷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821頁下至822頁上。
    9《淨心誡觀法發真鈔》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九冊531頁中。
    10《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235頁上。
    11《律宗會元》卷三,《萬續藏》第六十冊50頁下。
    12《緇門警訓》卷四,《大正藏》第四十八冊1064頁上。
    
    1《四分比丘尼鈔》卷二,《萬續藏》第四十冊750頁上。
    2《妙經文句私志記》卷十三,《萬續藏》第二十九冊454頁上。
    3《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三冊455頁中。
    4《宗鏡錄》卷四十二,《大正藏》第四十八冊665頁下。
    5《萬善同歸集》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86頁上。
    6《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冊928頁中。
     1《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冊932頁中至933頁上。
    1《毗尼討要》卷三,《萬續藏》第四十四冊382頁下。
    2《翻譯名義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頁1173頁中。
    3《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大正藏》第四十九冊320頁中。
    4《在家律要廣集》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466頁下至467頁上。
    5《地藏本願經科註》卷三,《萬續藏》第二十一冊715頁下。
    6《六道集》卷四,《萬續藏》第八十八冊156頁上
    7《法苑珠林》卷八十八此段引文,其後半部分正為斯2051號起處,其内容恰可補充斯2051號之前的部分内容。
    8《成唯識論料簡》卷一,《萬續藏》第四十八冊350頁下。
    9《成唯識論料簡》卷一,《萬續藏》第四十八冊349頁下。
    10《法華經玄贊決擇記》卷,《萬續藏》第三十四冊143頁上。
    11《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七冊330頁中至330頁下。
    12《法華經玄贊攝釋》卷一,《萬續藏》第三十四冊25頁中。
    13《法華經玄贊決擇記》卷一,《萬續藏》第三十四冊142頁下。
    14《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三,《萬續藏》第二十八冊172頁上。
    15《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卷七,《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1頁中。
    
    1《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248頁上。
    2《妙法蓮華經玄贊》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四冊655頁上。
    3《止觀輔行弘決》卷六,《大正藏》第四十六冊341頁下至342頁上。
    4《止觀輔行搜要記》卷六,《萬續藏》第五十五冊891頁上至891頁中。
    5《止觀輔行弘決》卷六,《大正藏》第四十六策342頁上。
    
    1《法華經玄贊要集》卷四,《萬續藏》第三十四冊256頁上。
    2《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二,《萬續藏》第九冊498頁中。
    1《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九冊1013頁下至1014頁上。
    2《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九冊1022頁下
    3《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九冊1023頁下。
    4《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九冊1037頁中。
    5《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九冊1024頁上。
    6《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九冊1040頁下。
    2《歷代三寶紀》卷九,《大正藏》第四十九冊85頁中。
    3《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三,《萬續藏》第二十八冊185頁下。
    4《續高僧》卷一,《大正藏》第五十冊428頁上。
    
    1《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二,《萬續藏》第二十冊389頁上至389頁下。
    2《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義苑疏》卷三,《萬續藏》第五十八冊204頁下。
    3《釋門正統》卷一,《萬續藏》第七十五冊257頁中。
    1《法華經句解》卷一《萬續藏》第三十冊433頁下。
    2曹按,此段文字前文為敍述佛成道後,樹神告提謂、波利為佛奉食,佛受食畢為提謂、波利等授三皈依。據《佛祖統紀》自注,前文皆非出自《提謂波利經》而出自《因果經》、《瑞應經》、《普曜經》等三經。
    3《佛祖統紀》卷三,《大正藏》第四十九冊152頁下至153頁上。
     1《仁王經科疏》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六冊223頁下至224頁中。
    1《歸戒要集》卷二,《萬續藏》第六十冊684頁上。
    2《無量義經》序,收入《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8頁上。
    3《無量壽經義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七冊91頁中。
    4《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八,《大正藏》第四十六冊532頁中。
    5《四教義》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724頁中。
    6《勝鬘寶窟》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七冊2頁中。
    7《淨名玄論》卷二,《大正藏》第三十八冊864頁中。
    8《維摩經義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八冊914頁上。
    9《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10《成唯識論料簡》卷一,《萬續藏》第四十八冊350頁下。
    11《法華經玄贊決擇記》卷一,《萬續藏》第三十四冊142頁中。
    12《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四,《萬續藏》第五冊740頁上。
    1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五冊508頁下。
    14《華嚴經疏注》卷二,《萬續藏》第七冊621頁上。
    15《圓覺經大疏》卷一,《萬續藏》第九冊327頁下。
    16《法華經玄贊要集》卷四,《萬續藏》第三十四冊247頁中。
    17《法華經玄贊要集》卷六,《萬續藏》第三十四冊582頁上。
    18《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卷六,《萬續藏》第二十八冊730頁中。
    19《梵網經菩薩戒本述記》卷一,《萬續藏》第三十八冊392頁中。
    20《法華經玄贊要集》卷四,《萬續藏》第三十四冊259頁上。
    
    1《法華經玄贊要集》卷二十一,《萬續藏》第三十四冊659頁中。
    2《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三,《大正藏》第三十八冊744頁上。
    3《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十四,《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09頁上。
    4《法華經玄籤備撿》卷四,《萬續藏》第二十八冊504頁上。
    5《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五,《萬續藏》第三十七冊385頁中及同頁下。
    6《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八,《萬續藏》第三十七冊452頁中。
    7《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卷五,《萬續藏》第五十六冊70頁中。
    8《山家緒餘集》卷三,《萬續藏》第五十七冊222頁上至222頁下
    9《淨心誡觀法發真鈔》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九冊531頁中。
    10《四教儀集解》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七冊538頁中至538頁下。
    11《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12《台宗精英集》卷二,《萬續藏》第五十七冊245頁中及同頁下。
    13《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卷七,《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1頁下。
    14《新修科分六學僧》卷二,《萬續藏》第七十七冊81頁中。
    15《華嚴懸談會玄記》卷十八,《萬續藏》第七冊621頁上。
    16《法華經玄籤證釋》卷十,《萬續藏》第二十八冊630頁上。
    17《法華經大成音義》卷一,《萬續藏》第三十二冊599頁下。
    18《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懸示》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冊9頁上。
    19《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七冊680頁下及681頁上。
    20《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三,《萬續藏》第五十七冊755頁上。
    21《菩薩戒本疏》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冊680頁下。
    22《梵網經古跡記》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冊713頁下。
    1《續高僧》卷一,《大正藏》第五十冊428上。
    1《續高僧》卷一,《大正藏》第五十冊428頁上。
    2《出三藏記集》所著錄之所謂失譯“《提謂經》”,僧祐著錄時未曾見到,其所見者為著錄於偽經錄中的二卷本的《提謂波利經》。然在《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所保存的僧祐自著的《法苑雑緣原始集》目錄中有“旋塔圍遶記第十三(出《提謂經》)”(55/90c)的條目,由此可知僧祐曾經見到過一部分關於繞塔的文字,並認爲這段文字出於一卷本的《提謂經》。日本學者塚本善隆在《中國的在教佛教特別是庶民佛教的一經典——〈提謂波利經〉的歷史》一文中認爲此條所指實即二卷本《提謂波利經》,而僧祐著錄時未盡搜求之事而至誤為兩種文獻。然《出三藏記集》對於曇靖所出的這個兩卷本的描述為根據一卷本進行增補和擴充,且《法苑雑緣原始集》亦已亡佚,無從比對兩者文字差異情況,作一定論云定不存在一卷本的小經,證據似尚不足枰h明的是,歷代註明引自《提謂經》或《提謂波利經》的文字,由於一卷本之有無難以確定,故凡筆者搜求所得,均列入上文之“引用情況”之内,聊以備將來查檢。
    3諸經錄著錄此經,均云淮州(“州”或作“川”)沙門曇辯所作,唯《内典錄》(55/473b)此經條下小註作“淮州比丘曇靜撰”,其中“靜”字,當為涉下文《提謂波利經》條爾誤。
    4“侍”,《大正藏》校本作“持”。
    1《法苑珠林》卷一百,《大正藏》第五十三冊1021頁中。
    2《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四冊5頁中。
    1《法華經文句纂要》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九冊627頁中。
    2《法華經科註》卷一,《萬續藏》第三十冊641頁上。
    3《法華經會義》卷一,《萬續藏》第三十二冊12頁上。
    4《大般涅槃經疏》卷四,《大正藏》第三十八冊58頁中。
    5《止觀輔行弘決》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170頁上。
    6《止觀輔行弘決》卷九,《大正藏》第四十六冊429頁中。
    7《涅槃經會疏》卷二,《萬續藏》第三十六冊346頁中。
    8《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卷六,《萬續藏》第五十六冊100頁下。
    9《阿彌陀經疏鈔》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二冊634頁中。
    10《妙法蓮華經玄義》卷十,《大正藏》第三十三冊809頁下。
    11《摩訶止觀》卷九,《大正藏》第四十六冊128頁中。
    12《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三冊257頁中。
    13《法華玄論》卷二,《大正藏》第三十四冊375頁中。
    14《法華玄論》卷三,《大正藏》第三十四冊384頁中、386頁上、386頁中。
    15《法華玄論》卷九,《大正藏》第三十四冊438頁下。
    16《三論略章》卷一,《萬續藏》第五十四冊842頁中。
    17《法華玄義》卷七,《大正藏》第三十四冊550頁中。
    18《華嚴游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五冊2頁上。
    19《法華統略》卷三,《萬續藏》第二十七冊508頁下。
    20《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五,《大正藏》第三十三冊923頁中。
    1《法華文句記》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四冊163頁中。
    2《涅槃經疏私記》卷二,《萬續藏》第三十七冊19頁下。
    3《宗鏡錄》卷九十四,《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26頁上。
    4《法華經疏義纘》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九冊13頁中。
    5《妙經文句私志記》卷三,《萬續藏》第二十九冊392頁下。
    6《四教儀集解》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七冊557頁中。
    7《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冊331頁中。
    8《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三,《萬續藏》第二十冊405頁中。
    9《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四,《萬續藏》第二十冊428頁上。
    10《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五,《萬續藏》第二十冊435頁中。
    11《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三冊291頁下。
    12《釋門正統》卷一,《萬續藏》第七十五冊260頁上。
    13《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卷七,《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5頁中。
    14《佛祖統紀》卷三,《大正藏》第四十九冊150頁中。
    15《佛祖統紀》卷四,《大正藏》第四十九冊165頁中。
    16《法華經入疏》卷十,《萬續藏》第三十冊197頁上。
    17《法華經科註》卷八,《萬續藏》第三十冊793頁下。
    18《楞嚴經玄義》卷四,《萬續藏》第十三冊39頁上。
    19《法華經玄義節要》卷二,《萬續藏》第二十八冊541頁中。
    20《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二冊835頁上。
    21《賢首五教儀》卷一,《萬續藏》第五十八冊637頁下。
    22《仁王經合疏》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六冊145頁下。
    23《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七冊682頁下。
    1《維摩經略》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八冊503上。
    2《維摩經文疏》卷二,《萬續藏》第十八冊475頁上。
    3《維摩經文疏》卷六,《萬續藏》第十八冊503頁上。
    4《注十疑論》卷一,《萬續藏》第六十一冊115頁下。
    5《四明仁岳異說叢書》卷二《法智遺編解謗書》,《萬續藏》第五十六冊829頁中。
    6《勝鬘寶窟》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七冊5頁下。
    7《十二門論疏》卷一,《大正藏》第四十二冊173頁下。
    8《百論疏》卷三,《大正藏》第四十二冊303頁下。
    9《法華統略》卷三,《萬續藏》第二十七冊515頁上。
    10《法華玄論》卷八,《大正藏》第三十四冊424頁下。
    11《諸經要集》卷二,《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8頁上。
    12《法苑珠林》卷十九,《大正藏》第五十三冊426頁下。
    13《法苑珠林》卷四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624頁中。
    14《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冊118頁上。
    1《四分律搜玄錄》卷一,《萬續藏》第四十一冊841頁下。
    2《四分律行事鈔批》卷十三,《萬續藏》第四十二冊966頁下。
    3《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卷三,《萬續藏》第四十三冊38頁下。
    4《念佛鏡》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七冊128頁下、129頁中。
    5《禮念彌陀道場懺法》卷一,《萬續藏》第七十四冊79頁中。
    6《萬善同歸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78頁中。
    7《歸元直指集》卷二,《萬續藏》第六十一冊475頁下。
    8“比丘”,或作“比丘尼”,參見《大正藏》校記。
    9《諸經要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四冊40頁下。
    10《法苑珠林》卷四十一,《大正藏》第五十三冊608頁上。
    11《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大正藏》第四十九冊319頁下。
    1《諸經要集》卷十,《大正藏》第四十五冊92頁上。
    2《法苑珠林》卷八十一,《大正藏》第五十三冊884頁下。
    3《華嚴經探玄記》卷八,《大正藏》第三十五冊261頁下。
    4《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五十,《大正藏》第三十六冊392頁上。
    5《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大正藏》第四十九冊319頁上。
    6《地藏本願經科註》卷五,《萬續藏》第二十一冊741頁中。
    7《觀心論》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585頁上。
    8《觀心論疏》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587頁下。
    9《宗鏡錄》卷三十,《大正藏》第四十八冊590頁上。
    10《宗鏡錄》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四十八冊675頁中。
    11《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一,《萬續藏》第三十七冊310頁中。
    12《中觀論疏》卷六,《大正藏》第四十二冊110頁下。
    1《四分比丘尼鈔》卷二,《萬續藏》第四十冊736頁下。
    2《法華玄論》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四冊362頁中。
    3《三輪略章》卷一,《萬續藏》第五十四冊841頁上。
    4《法華玄論》卷十,《大正藏》第三十四冊450頁上。
    5《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五冊533頁下。
    1“住”,或作“生”,參見《大正藏》校記。
    2《法苑珠林》卷九十,《大正藏》第五十三冊950頁下至951頁上。
    3《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三,《萬續藏》第六十冊427頁下。
    4《沙彌律儀要略述義》卷二,《萬續藏》第六十冊327頁下。
    5《諸經要集》卷三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冊583頁上
    6《二諦義》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五冊94頁下。
    7《法華統略》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七冊493頁中。
    8《略授三歸五八戒並菩薩戒》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九冊364頁下。
    9《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三冊49頁下。
    
    
    1《淨心誡觀法發真鈔》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九冊525頁下。
    2《大正藏》第三十四冊《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九。
    1《毘羅三昧經》等八部經典,《大周錄》作為真經入藏,而歷代經錄接云為偽,智昇在看過經本後認為頗有可疑,故采用了在疑經錄與偽經錄中均著錄的方式,詳見55/671c智昇案語。
    2《維摩經玄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八冊523頁上。
    3“顏”,原作“願”,據文意改。
    4《大般涅槃經疏》卷十二,《大正藏》第三十八冊109頁下。
    5《涅槃經會疏》卷八,《萬續藏》第三十六冊461頁上。
    6《止觀輔行弘決》卷六,《大正藏》第四十六冊343頁下。
    7《止觀輔行搜要記》卷六,《萬續藏》第五十五冊820頁下。
    8《華嚴原人論發微錄》卷一,《萬續藏》第五十八冊720頁下。
    9《佛祖統紀》卷四,《大正藏》第四十九冊166頁中。
    1《佛祖統紀》卷三十五,《大正藏》第四十九冊333頁中。《大正藏》所用兩本中,此段文字僅見於《大日本續藏經》本中,參見《大正藏》328頁上校記。
    2《華嚴原人論解》卷一,《萬續藏》第五十八冊742頁上。
    3《折疑論》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二冊816頁下。
    4《廣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五十二冊140頁上。
    5《破邪輪》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二冊478頁下。
    6《廣弘明集》卷十二,《大正藏》第五十二冊174頁上。
    7《北山錄》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二冊578頁下
    8《北山錄》卷九,《大正藏》第五十二冊628頁中。
    9《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九,《萬續藏》第三十七冊455頁下。
    10《三教出興頌註》,《萬續藏》第五十七冊100頁中。
    11《釋氏通鑑》卷一,《萬續藏》第七十六冊12頁上。
    12《盂蘭盆經疏會古通今記》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一冊490頁下。
    13《曆代法寶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79頁上。
    14《涅槃經疏私記》卷二,《萬續藏》第三十七冊61頁下。
    15《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二,《萬續藏》第二十冊389頁中。
    16《法華經三大部補註》卷十四,《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09頁上。
    17《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卷五,《萬續藏》第五十六冊70頁中。
    1《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書》第二卷,大東出版社,1996。
    
    
    1《續大唐內典錄》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46頁中。
    1《翻梵語》卷一,《大正藏》第五十四冊982頁中。
    2《翻梵語》卷二,《大正藏》第五十四冊922頁上。
    3《翻梵語》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29頁中。
    4《讚禪門詩》,《大正藏》第八十五冊1292頁上。
    5《維摩經文疏》卷十三,《萬續藏》第十八冊558頁下。
    
    1《東域燈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152頁下。
    2“慧”,或作“惠”,參《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開元釋教錄》卷十八校記。
    1“皆以大悲觀世音為首”,他處引文無,疑為註文錯入正文。
    2《法華義疏》卷十二,《大正藏》第三十四冊628頁下。
    3《法華玄論》卷十,《大正藏》第三十四冊449頁上。
    4《法華玄贊要集》卷十,《萬續藏》第三十四冊403頁下。
    5《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九冊1006頁下至1007頁上
    6《眾經目錄》卷四,《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72頁下。
    7《開元錄》將《觀音無畏論》作爲隋人所作的《高王觀世音經》疏解,則《觀世音十大願經》有關的《無畏論》是否即是《觀音無畏論》尚有疑問。
    2《觀音玄義》卷二,《大正藏》第三十四冊891頁下。
    3《法華義疏》卷十二,《大正藏》第三十四冊628頁中。
    1《解深密經疏》卷八,《萬續藏》第二十一冊356頁下。
    2《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九冊1006頁下。
    3《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九冊982頁中。
    4《觀音玄義記》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四冊893頁中。
    5《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六,《大正藏》第三十七冊226頁下。
    6《觀無量壽經義疏正觀記》卷三,《萬續藏》第二十二冊411頁中。
    7《楞嚴經集註》卷六,《萬續藏》第十一冊472頁上。
    8《楞嚴經圓通疏》卷六,《萬續藏》第十二冊839頁上。
    9《補陀洛迦山》,《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135頁下。
    10《楞嚴經精解評林》卷二,《萬續藏》第十五冊260頁下。
    11《法華經會義》卷七,《萬續藏》第三十二冊206頁下。
    12《楞嚴經正脉疏》卷六,《萬續藏》第十二冊361頁中至361頁下。
    13《楞嚴經貫攝》卷六,《萬續藏》第十五冊464頁下。
    14《觀無量壽經直指疏》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二冊439頁上。
    15《觀音慈林集》卷一,《萬續藏》第八十八冊77頁上。
    16《楞嚴經觀心定解》卷六,《萬續藏》第十五冊755頁上。
    17“俱時成正覺”之語,見於現存《觀世音三昧經》中的一段偈頌,但文意與此處不同且無“我與觀音”四字,可能是古人引文不甚規範,吉藏在此處錯引。
    18《疑經研究》,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
    1本號文獻圖板刊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部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精品圖錄》(2000)一書,本書並非公開出版物。
    1《續高僧》卷六,《大正藏》第五十冊471頁下。
    2《新修科分六學僧》卷十七,《萬續藏》第七十七冊215頁中。
    1《北山錄》卷二,《大正藏》第五十二冊582頁下。
    2見斯2658號及斯6502號《大雲經疏》,又可參見矢吹慶輝《三階教研究》(岩波書店,1927)中《〈大雲經〉と武周革命》中《證明因緣讖疏》一節。
    1最爲明顯的證據是,《佛說證香火因本經》最後一段文字,實為抄錄正文A部分之部分文字,且有缺略,使得語義含混不明,而諸敦煌本凡保留此一段文字者,均大同小異,可推想這種語義不完備的形式正是《佛說證香火因本經》的正確文字,由此可見,這個部分可能是爲了呼應《普賢菩薩所此證明經》宣說普賢菩薩之力,而抄錄作爲結尾的。
    2《大正藏》第五十五冊《眾經目錄》卷二。
    3《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開元釋教錄》卷十八“《彌勒成佛本起經》”條下小註說明《仁壽錄》的著錄為“七十卷”。
    4根據《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十二校記,《大正藏》校本宋、元、明本中《闕本錄》亦著錄此經。
    
    1《弘贊法華》卷二,《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4頁下。
    2《法華經玄贊要集》卷六,《萬續藏》第三十四冊292頁中。
    3《法華經玄贊釋》卷一,《萬續藏》第三十四937頁下。
    1此條著錄不見於《大正藏》底本《高麗藏》本中,參見《大正藏》校記。
    2引文如下:又,小法滅盡經云,“後劫火起時,曾作伽藍所不為火焚,乃至金剛界為上臺也。”《大正藏》第五十三冊584頁上。
    
    
    1《開元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72頁下。
    2《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藏》第五十五冊9頁下。
    1《佛祖統紀》卷三十,《大正藏》第四十九冊299頁下。
    2《佛祖統紀》卷三十,《大正藏》第四十九冊300頁上。
    3《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17頁下。《諸經要集》卷三、《四分比丘尼鈔》卷一、卷二等同。
    4《辯正論》卷六,《大正藏》第五十二冊530頁上。同書卷五、《折疑論》卷五同。
    1此寫卷原為李盛鐸所藏,現為大阪某企業家私藏,日本京都大學羽田亨紀念館存有照片。關於此寫卷具體情況,參見《藏外佛教文獻》第十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照明菩薩經》解題。
    2《仙石山論集》第一號,日本國際佛教大學院大學,2004。
    3《藏外佛教文獻》第十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4《藥師經疏》卷一,《大正藏》第八十五冊311頁下至312頁上。
    1關於此經經題,陳垣、白化文等均認爲全名當為《首羅比丘見五百仙人並見月光童子經》,此名不見於現存諸經錄,但敦煌本北大99號首題為此名,參見白化文《〈首羅比丘見五百仙人並見月光童子經〉校錄》説明部分及其中所引陳垣先生記於北大99號卷子之跋語。
    2此卷為兩個寫卷拼接而成,拼接處缺失11行,參見白化文《〈首羅比丘見五百仙人並見月光童子經〉校錄》説明部分。
    3《法音》1988年12月第二輯,並收入《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宗教卷》。
     1《岡山大學文學部紀要》第十七號。
    2《經律異相》卷十五,《大正藏》第五十三冊81頁中至82頁上。
    3《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352頁中。
    1《經律異相》卷四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28頁中至228頁下。
    1《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四,《大正藏》第三十九冊252頁下。
    2《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出三藏記集》卷四。
    3《大正藏》第四十九冊《歷代三寶紀》卷六。
    4《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大唐內典錄》卷二。
    5《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開元釋教錄》卷二、卷十四。
    6《大正藏》第五十五冊《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四,卷二十四。
    7《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開元釋教錄》卷十八。
    1《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出三藏記集》卷三。
    2《四分比丘尼鈔》卷三,《萬續藏》第四十冊776頁中。
    3《法苑珠林》卷九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冊1005頁下。
    
    1《弘贊法華》卷二,《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4頁下、17頁中。
    2《法華玄贊要集》卷六,《萬續藏》第三十四冊292頁中。
    3關於此碑情況,參見周建軍、徐海燕《山東巨野石佛寺北齊造像刊經碑》一文(《文物》,1997.3)。
    1《華嚴經記》卷四,《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56頁中。
    2《金園集》卷二,《萬續藏》第五十七冊13頁上。
    3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大族石刻藝術研究所編《大足石刻銘文錄》,重慶出版社,1999。其中《十惡經》的部分為此書第二編17號中的17.21至17.29的部分。關於此石刻,亦可參見胡文和《四川摩崖造像中的“大方廣華嚴十惡品經變”》一文(敦煌研究,1990.2)。
    1宗舜《〈甘肅藏敦煌文獻〉之佛教文獻考辨》認為敦博034號可能為《須彌四域經》殘卷,但尚無法確定。
    2《廣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五十二冊140頁上。
    3《大智度論疏》卷十五,《萬續藏》第四十六冊848頁下。
    4《廣弘明集》卷十三《答九迷論》,《大正藏》第五十二冊181頁上。
    5《辯正論》卷六,《大正藏》第五十二冊530頁上。
    6《安樂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七冊18頁中
    
    1參見《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開元釋教錄》卷十八校記。
    2《辯正論》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二冊495頁上。
    3《出三藏記集》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8頁上。
    4《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七。
    5參見《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開元釋教錄》卷十五、十八。
    
    1《翻梵語》卷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11頁中。
    3《諸經要集》卷十五,《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47頁中。
    4《法苑珠林》卷七十九,《大正藏》第五十三冊873頁上至873頁中。
    1《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八冊376頁中。
    2《法華經玄贊攝釋》卷四,《萬續藏》第三十四冊116頁下至117頁上。
    3《法華經玄贊要集》卷二十一,《萬續藏》遞三十四冊677頁上至677頁中。
    4《彌勒經遊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冊265頁上。
    5《法華義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四冊457頁中。
    6《解深密經疏》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一冊196頁中。
    7《法華經文句箋難》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九冊527頁中。
    8《彌勒上生經瑞應鈔》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一冊930頁下。
    1《律抄》,《大正藏》第八十五冊690頁上,《大正藏》據日本書道博物館藏敦煌本錄文並定名。須要注意的是,根據大足石刻第二十窟所刻《華嚴十惡經》被題作《華鮮經》的情況,這段引文亦可能是《華嚴十惡經》一種異本中的文字。但這段文字並不見於現存《華嚴十惡經》中,也無法從其文本中找到這兩段文字的依據?鶕堕_元錄》卷十八記載,《華鮮經中說罪福經》亦可簡稱為《華鮮經》,故將這兩段文字摘錄於此。
    1《毘羅三昧經》等八部經典,《大周錄》作為真經入藏,而歷代經錄接云為偽,智昇在看過經本後認為頗有可疑,故采用了在疑經錄與偽經錄中均著錄的方式,詳見55/671c智昇案語。
    2北敦13330號《最妙勝定經》,原為旅順博物館舊藏大谷探險隊所得的敦煌遺書,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關於此號情況據《藏外佛教文獻》錄文及解題著錄。
    1此號情況據《藏外佛教文獻》錄文及解題著錄。
    2《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三冊702頁上。
    3《維摩經玄疏》卷六,《大正藏》第三十八冊556頁中至556頁下。
    4《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藏》第四十六冊,463頁上。
    5《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六冊487頁上。
    6《楞嚴經熏聞記》卷四,《萬續藏》第十一冊755頁下。
    7《楞嚴經集註》卷七,《萬續藏》第十一冊515頁上。
    8《摩訶止觀》卷四,《大正藏》第四十六冊39頁下。
    9《刪定止觀》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五冊706頁上。
    1《摩訶止觀》卷十,《大正藏》第四十六冊136頁下。
    2《宗鏡錄》卷四十六,《大正藏》第四十八冊686頁中。
    3《釋迦如來行蹟頌》卷二,《萬續藏》第七十五冊42頁上至42頁中。
    4《禪門章》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五冊654頁下。
    5“破失”,原作“失破”,據《大正藏》蠸浖岸鼗捅镜埂?
    6《法苑珠林》卷九十,《大正藏》第五十三冊949頁下至950頁上。
    7《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三,《萬續藏》第六十冊426頁中至426頁下。
    1《止觀輔行弘決》卷十《大正藏》第四十九冊442頁中至442頁下。
    2《大乘四論玄義》卷五,《萬續藏》第四十六冊581頁上。《大乘四論玄義》卷五,《萬續藏》第四十六冊581頁上。
    3《法華經玄籤備撿》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57頁下。
    4《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二,《萬續藏》第二十八冊147頁下。
    5《續高僧》卷十七,《大正藏》第五十冊562頁下。
    6《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五冊533頁中。
    7《法華玄義釋籤》卷五,《大正藏》第三十三冊853頁上。
    8《止觀輔行弘決》卷四,《大正藏》第四十六冊258頁下。
    9《止觀輔行弘決》卷六,《大正藏》第四十六冊343頁下。
    10《止觀輔行弘決》卷十,《大正藏》第四十六冊859頁下。
    11《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九,《萬續藏》第三十七冊455頁下。
    12《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卷五,《萬續藏》第五十六冊70頁中。
    1《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二,《萬續藏》第二十冊389頁中。
    2《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十四,《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09頁上。
    3《大乘止觀法門宗圓記》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五冊512頁中。
    4《天台九祖》,《大正藏》第五十一冊98頁下。
    5《釋門正統》卷一,《萬續藏》第七十五冊263頁下。
    6《佛祖統紀》卷六《大正藏》第四十九冊179頁上。
    7《指月錄》卷二,《萬續藏》第八十三冊419頁中。
    8《高僧摘要》卷二,《萬續藏》第八十七冊305頁上。
    9《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五冊591頁下。
    10參見《講座敦煌6:敦煌仏典と禅》V禪僧抄註と疑偽佛典,大東出版社,1980。
    11參見《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最妙勝定經》解題,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1此寫經情況據增尾伸一郎《〈救護身命經〉の播と“厭媚蠱毒”——敦煌、朝鮮の本と七寺本をめぐって》一文錄文轉錄。
    2此寫經未公佈圖板,此處據增尾伸一郎《〈救護身命經〉の播と“厭媚蠱毒”——敦煌、朝鮮の本と七寺本をめぐって》一文介紹轉錄。
    3黃永武《敦煌寶藏》此文獻定名有誤,此卷《救苦觀世音經》後所抄共兩種文獻,一為《護身經七佛六神名》,一為《七佛咒》,此咒語非出自《救護身命經》,而似與《高王觀世音經》有關。
    1如書道博物館本多處稱佛為“天尊”,而092.1本無此稱呼。
    2七寺本結尾比較特殊,增加了一段文字。這段文字顯受《十句觀音經》影響的文字,由於《十句觀音經》在日本的影響更為廣泛,因此筆者認為這段文字或為在日流的過程中增益上去的,故此處權以七寺本作為095.1系統之一本進行介紹。
    1《開元錄》入藏者有所謂後漢失譯之《安宅神呪經》一種(55/687c),此經現存藏中,内容為佛在祇樹給孤獨園說安宅事,其中有呪數段凇堕_元錄》中小註説明《安宅神呪經》非是偽經,故在《開元錄》偽妄錄中不予著錄。此外《高麗藏》有《佛說安宅陀羅尼呪經》一種,《大正藏》收入密教部中,尾題作“佛說摩尼羅亶經”,此經内容與安宅無關,其題名存在問題,因與本條《安宅經》無涉,在此不贅。敦煌遺書中現存有題爲《佛說安宅神呪經》或《佛說安宅呪經》之經典一種,内容與現存藏内之《安宅神呪經》大異,雖亦為說安宅事等,但全文亦未提到神呪,内容與經題有所不合,頗疑與此《安宅經》有關。至於敦煌本《安宅神呪經》和藏内所存之同名經典的關係,由於其中部分文字以及表達接近,或有一定的因承關係,但形態差距極大,是否是同一經典在流變中的不同異本現在還難以判斷。
    2《內典錄》卷三(55/249b)另著錄有《安宅經》,並說明為僧祐《出三藏記集》之失譯經中見有經本者。據《大正藏》蠸?此“經”字諸校本皆作“呪”,而《出三藏記集》失譯經中無《安宅經》之條目,僅有《安宅呪》條目,且其目錄次序與《內典錄》卷三這一部分相同,則此條文字應作“《安宅呪》”,與“《安宅經》”的條目並無關聯。至于《出三藏記集》所著錄《安宅呪》與《安宅經》是否有關,現難以考訂。
    1《東域燈目錄》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152頁下。
    
    1此號敦煌遺書情況據《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錄文和解題著錄。
    2《法華經玄贊釋》卷一,《萬續藏》第三十四冊939頁中。
    
    
    1參見《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十五校記,《大正藏》第五十五冊472頁中。
    2《開元釋教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76頁上。
    1關於《敬福經》山東和陝西所存兩號石刻文獻方面的情況,此處以侯旭東先生在《藏外佛教文獻》此經錄文前之解題為依據進行介紹。
    2以上三號石刻文獻情況據《藏外佛教文獻》第四輯此經錄文、解題及附文。
    1《諸經要集》卷二,《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5頁中。
    2《四分比丘尼鈔》卷二,《萬續藏》第四十冊736頁中。
    3《法苑珠林》卷十七,《大正藏》第五十三冊415頁下。
    4《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二,《萬續藏》第六十冊399頁下。
    5《諸經要集》卷八,《大正藏》第五十四冊75頁下。
    6《四分比丘尼鈔》卷二,《萬續藏》第四十冊736頁上。
    7《法苑珠林》卷三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三冊540頁上。
    8《釋氏要覽》卷二,《大正藏》第五十四冊288頁上到288頁中
    9《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大正藏》第四十九冊323頁上。
    1《華嚴懸談會玄記》卷三十八,《萬續藏》第八冊390頁中。
    2《四分律名義標釋》卷二十,《萬續藏》第四十四冊550頁上。
    3《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4《四分律搜玄錄》卷二,《萬續藏》第四十一冊865頁下。
    5《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6《天竺別集》卷二《大悲觀音栴檀像記並十四願文》,《萬續藏》第五十七冊30頁中。
    7關於《敬福經》的進一步情況及考訂,可參見候旭東《<敬福經>雜考》(《藏外佛教文獻》第四輯)
    1斯6269號2從文字上來看似乎和111.2系統接近,但由於殘缺很嚴重,故難以確實判斷其屬於何者,在此且作存疑。
    2《念佛鏡》第一卷,《大正藏》第四十七冊124頁下至125頁上。
    2《佛說盂蘭盆經疏》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九冊509頁上。
    3《盂蘭盆經疏新記》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一冊473頁下。
    4《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一冊547頁中。
    2《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藏》第五十五冊8頁下。
    3《出三藏記集》卷十二,《大正藏》第五十五冊91頁上。
    4《弘明集》卷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二冊87頁中。
    2《法華經玄贊釋》卷一,《萬續藏》第三十四冊939頁中。
    1牧田諦亮認爲,敦煌遺書中之《要行捨身經》後所經常附錄的“屍陀林發願文”為脫胎於已亡佚的《屍陀林經》,參見《西域文化研究第六》(法藏舘,1963年第一版)所收錄牧田氏《敦煌出土〈要行舍身經〉》一文及《疑經研究》(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年第一版)第十章《敦煌本要行舍身經について》。關於《要行捨身經》。
    1《諸阿闍梨真言密教部類總錄》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121頁中。
    1《本願藥師經古跡》卷二,《大正藏》第三十八冊262頁上。
    1《開元釋教錄》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五冊485頁上。
    1《方等三昧行法》,《大正藏》第四十六冊946頁下。
    2《梵網經菩薩戒本述記》卷二,《萬續藏》第三十八冊430頁中。
    3《大乘四論玄義》卷六,《萬續藏》第四十六冊598頁中。
    4《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5《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1《房錄》卷六題作法炬所譯者題名《遺教法律三昧經》,卷數注為二卷;題作失譯者題名《遺教法律經》,卷數注為三卷,並云見《始興錄》。
    2此寫卷藏於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其圖版收入石門圖書公司1976年所出版的《敦煌卷子》卷三。關於此一號文獻,整理者認爲“教”字為“務”字之誤寫,故將其比定為《出三藏記集》卷五《新集安公疑經錄》所著錄的《惟務三昧經》(又名《惟無三昧經》,參見本書011《惟無三昧經》條)。對此,落合俊典氏在《七寺古逸經典叢書》第一卷所收的《初期譯經と〈毘羅三昧經〉》一文中題爲《國立中央圖書館(臺北)藏〈惟務三昧經〉攷》一文中對此號寫卷是否為《惟務三昧經》提出質疑,認爲從卷數、引文、用語等方面詳細考察此寫卷,將此經比定為《遺教法律三昧經》,今從之。
    3《經律異相》卷十六,《大正藏》第五十三冊85頁上。其中“便大得食”的説法,亦見於《翻譯名義集》中引文(詳下),與現存本文意正反,但與《舍利弗問經》同,參見《舍利弗問經》卷一,《大正藏》第二十四冊900頁下。
    4《四分律疏》卷一,《萬續藏》四十一冊539頁中。
    5《法苑珠林》卷七十七,《大正藏》第五十三冊863頁下。
    6《止觀輔行弘決》卷六,《大正藏》第四十六冊341頁中。
    7《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卷十五,《萬續藏》第四十三冊395頁中。
    8《四分律拾毗尼義鈔輔要記》卷一,《萬續藏》第四十四冊802頁中。
    9《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十四,《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06頁中。
    10《遺教經論記》卷二,《萬續藏》第五十三冊649頁上至649頁中。
    11《釋門正統》卷三,《萬續藏》第七十五冊285頁上至285頁中。
    1《律學發軔》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44頁下。
    2《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三,《萬續藏》第六十冊424頁下至425頁上。
    3《翻梵語》卷二,《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00頁上。
    4“應云三股那”,原文無,據《大正藏》蠸浹a。
    5“足具”,或當作“具足”。
    6《翻梵語》卷三,《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03頁下。
    7《翻梵語》卷八,《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37頁上。
    8《翻梵語》卷八,《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41頁下。
    9《翻梵語》卷十,《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52頁中。
    10《四分律疏》卷六,《萬續藏》第四十一冊696頁中。
    11《四分比丘尼鈔》卷一,《萬續藏》第四十冊724頁中。
    12《四分比丘尼鈔》卷三,《萬續藏》第四十冊753頁中。
    1《四分律搜玄錄》卷三,《萬續藏》第四十一冊895頁上。
    2《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卷八,《萬續藏》第四十三冊207頁上。
    4《四分律行事鈔批》卷一,《萬續藏》第四十二冊609頁中至609頁下。
    5《四分律行事鈔批》卷十四,《萬續藏》第四十二冊1044頁下。
    6《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三,《萬續藏》第四十二冊37頁下。
    2《翻譯名義集》卷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113頁中至1113頁下。
    3《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三,《萬續藏》第五十七冊737頁中至737頁下。
    4《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冊105頁下。
    5《四分律行事鈔批》卷十二,《萬續藏》第四十二冊976頁上至976頁中。
    6《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卷五,《萬續藏》第四十三冊80頁中。
    1《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26頁上。
    2《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219頁下。
    3《四部律并論要用抄》,《大正藏》第八十五冊701頁中。
    4《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176頁下。
    5《律宗章疏》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145頁上。
    1《貞元錄》中亦有此條按語,但脫去此經條目,而此按語誤植《二百五十戒經》後。
    2《維摩經文疏》卷十三,《萬續藏》第十八冊559頁中。
    3《維摩經略疏》卷四,《大正藏》第三十八冊620頁中。
    4《維摩經疏記》卷二,《萬續藏》第十八冊905頁中。
    1《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七,《萬續藏》第三十七冊417頁下。
    2《法華三大部補注》卷六,《萬續藏》第二十八冊245頁下。
    3《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六,《大正藏》第三十八冊784頁上。
    4《法華玄論》卷九,《大正藏》第三十四冊437頁中。
    5《大智度論疏》卷十五,《萬續藏》第四十六冊840頁下。
    6《妙經文句私志記》卷十二,《萬續藏》第二十九冊433頁上。
    7《金剛錍顯性錄》卷一,《萬續藏》第五十六冊519頁中。
    8《涅槃經三德指歸》卷三,《萬續藏》第三十七冊357頁中。
    9《法華玄論》卷五,《大正藏》第三十四冊403頁中。
    1《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六冊485頁下。
    2《禪門章》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五冊44頁上。
    3《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十三,《萬續藏》第二十八冊383頁下。
    4《毗尼討要》卷二,《萬續藏》第四十四冊367頁下。
    5《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四,《萬續藏》第二十冊420頁上至420頁中。
    6《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冊352頁中。
    7《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濟緣記》卷四,《萬續藏》第四十一冊338頁中。
    8《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卷六,《萬續藏》第二十八冊39頁上及同頁下。
    9《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卷十九,《萬續藏》第二十八冊110頁中。
    10《法苑珠林》卷八十六,《大正藏》第五十三冊912頁下。
    11《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12《毗尼討要》卷一《萬續藏》第四十四冊328頁下。
    1《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卷五,《萬續藏》第五十六策70頁中。
    2《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二,《萬續藏》第二十冊389頁中。
    3《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十四,《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09頁上。
    4《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5《大周錄》卷十二此經條目不見於《大正藏》正文,而見於《大正藏》之二校本,參見《大正藏》第五十五冊442頁校記。
     1《廣弘明集》卷九《笑道論》,《大正藏》第五十二冊148頁下。
    1《廣弘明集》卷九《笑道論》,《大正藏》第五十二冊152頁下。對於以上兩條引文,需要説明的是,從《笑道論》的提法來看,似乎將此經作爲道經,而此處引用則均為破斥其說法,因此筆者頗疑此處所引或為道教之《造天地經》,或此名為《造天地記》之誤寫也有可能。遺憾的是,筆者未能在道藏中找到相應的出處或相似的説法,因此在此仍將此二條引文列入,以備參考。
    2《法苑珠林》卷二,《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81頁上。
    
    1《菩薩戒本疏》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冊672頁上。
    2《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萬續藏》第三十八冊458頁上。
    3《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4《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3《經律異相》卷三十七,《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00頁中。
    4參見《出三藏記集》卷二《譬喻經》條,《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0頁上。
    5《佛說孝順子修行成佛經》,當即為《銀蹄金角犢子經》,參見方廣錩《敦煌遺書〈佛說孝順子修行成佛經〉簡析》,收入《敦煌學佛教學論叢》上冊,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
    1《彌勒經遊意》,《大正藏》第三十八冊266頁上。
    2《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3《四分律搜玄錄》卷二,《萬續藏》第四十一冊865頁下。
    4《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1《曆代法寶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83頁上。
    2《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第四十八冊405頁中至405頁下。
    3《宗鏡錄》卷三十四,《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28頁下。
    4《萬善同歸集》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63頁下。
    5《淨土證心集》卷一,《萬續藏》第六十二冊555頁上。
    6按,指金和尚無相。
    7《曆代法寶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89頁上。
    8《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六十二,《大正藏》第三十六冊500頁中
    9《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八,《萬續藏》第九冊638頁下。
    10《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十二,《萬續藏》第九冊638頁下。
    11《萬善同歸集》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83頁上。
    12《釋氏稽古略》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九冊365頁下。
    13《景德燈錄》卷四,《大正藏》第五十一冊234頁中。
    14《楞嚴經講錄》卷九,《萬續藏》第十五冊123頁中。
    15《佛祖三經指南》卷一,《萬續藏》第三十七冊801頁上。
    1《林泉老人評唱投子青和尚頌古空谷集》卷三,《萬續藏》第六十七冊294頁上。
    2《正法眼藏》卷三,《萬續藏》第六十七冊622頁中至622頁下。
    3《楞嚴經宗通》卷八,《萬續藏》第十六冊892頁上。
    4《隆興編年通論》卷十七,《萬續藏》第七十五冊194頁中。
    5《聯燈會要》卷三,《萬續藏》第七十九冊29頁中。
    6《禪林僧寶》卷二十四,《萬續藏》第七十九冊539頁中。
    7《五燈會元》卷二,《萬續藏》第八十冊54頁下至55頁上。
    8《五燈嚴統》卷二,《萬續藏》第八十冊607頁下至608頁上。
    9《指月錄》卷二十八,《萬續藏》第八十三冊704頁上。
    10《錦江禪燈》卷一,《萬續藏》第八十五冊121頁下。
    11《禪宗正脈》卷一,《萬續藏》第八十五冊389頁下。
    12《名公法喜志》卷二,《萬續藏》第八十八冊335頁中。
    13《宗範》卷一,《萬續藏》第六十五冊300頁下。
    14《御選語錄》卷十八,《萬續藏》第六十八冊714頁中。
    15《先覺宗乘》卷四,《萬續藏》第八十七冊204頁上。
    16《五燈全書》卷四,《萬續藏》第八十一側437頁中。
    17《曆代法寶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92頁下。
    18《法華問答》,《大正藏》第八十五冊203頁中。
    19《楞伽師資記》,《大正藏》第八十五冊1289頁中。
    20《圓覺經略疏鈔》卷七,《萬續藏》第九冊892頁中。
    21《華嚴懸談會玄記》卷二,《萬續藏》第八冊101頁中。
    22《仁王經科疏》卷三,《萬續藏》第二十六冊266頁下。
    1《藥師經疏》,《大正藏》第八十五冊317也重至318頁上。
    1《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九冊570頁上。
    2《圓覺經大疏》卷三,《萬續藏》第九冊408頁下。
    3《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十二,《萬續藏》第九冊733頁下至734頁上。
    4《勸發菩提心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五冊394頁上至394頁中。
    5《圓覺經類解》卷四,《萬續藏》第十冊288頁上。
    6《維摩經疏》卷三,《大正藏》第八十五冊383頁上。
    7《維摩經疏》卷六,《大正藏》第八十五冊1194頁下。
    8《諸經要抄》,《大正藏》第八十五冊1194頁下。
    9《安樂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七冊20頁下至21頁上。
    10《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一,《萬續藏》第六十三冊18頁中。
    11《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九冊上。
    12《圓覺經大疏》卷三,《萬續藏》第九冊406頁中。
    13《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卷十四,《萬續藏》第七十四冊478頁上。
    1《勸發菩提心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五冊394頁上。
    2《宗鏡錄》卷八,《大正藏》第四十八冊457頁上。
    3《萬善同歸集》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83頁中。
    4《圓覺經集註》卷二,《萬續藏》第十冊472頁中。
    5《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儀》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九冊282頁中至282頁下。
    6《淨土十要》卷十,《萬續藏》第六十一冊764頁中。
    7《西方合論標註》卷五,《萬續藏》第六十一冊800頁下。
    8《心賦注》卷一,《萬續藏》第六十三冊103頁中。
    9《西方合論》卷五,《大正藏》第四十七冊402頁下。
    1《一切經音義》卷七十六,《大正藏》第五十四冊801頁上。
    2《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三十九,《大正藏》第三十六冊301頁中。
    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七,《大正藏》第三十六冊50頁下。
    4《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八,《大正藏》第三十六冊60頁下。
    5《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七十四,《大正藏》第三十六冊586頁中。
    6《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四,《萬續藏》第5側749頁下至750頁上。
    7《華嚴經疏鈔玄談》卷五,《萬續藏》第五冊763頁上。
    8《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一,《萬續藏》第五冊232頁下。
    1《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三,《萬續藏》第九冊516頁上至516頁中。
    2《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大正藏》第四十冊633頁上。
    3《楞伽師資記》,《大正藏》第八十五冊1283頁上。
    4《楞伽經註》卷二,《萬續藏》第十七冊98頁中。
    5《起信論疏筆削記》卷七,《大正藏》第四十四冊335頁上。
    6《宗鏡錄》卷二十九,《大正藏》第四十八冊584頁上。
    7《宗鏡錄》卷九十四,《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28頁下。
    8《萬善同歸集》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65頁上。
    9《受菩薩戒法》,《萬續藏》第五十九冊365頁下。
    10《楞嚴經正[月*永]疏》卷八,《萬續藏》第十二冊416頁中。
    11《心賦注》卷二,《萬續藏》第六十三冊115頁下。
    12《法華經指掌疏》卷一,《萬續藏》第三十三冊525頁上。
    13《起信論疏記會閱》卷四,《萬續藏》第四十五冊601頁上。
    14《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三,《萬續藏》第五十七冊739頁下。
    15《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九冊545頁中。
    16《圓覺經大疏》卷二,《萬續藏》第九冊367頁中。
    17《圓覺經大疏》卷三,《萬續藏》第九冊406頁中。
    18《圓覺經類解》卷四,《萬續藏》第十冊226頁中。
    19《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卷十,《萬續藏》第十冊352頁下。
    20《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五,《萬續藏》第五冊297頁上。
    1《釋淨土群疑論》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七冊38頁中。
    2《宗鏡錄》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八冊431頁中。
    3《宗鏡錄》卷二十三,《大正藏》第四十八冊543頁中。
    4《宗鏡錄》卷九十六,《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37頁中。
    5《萬善同歸集》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61頁上。
    6《西方合論標註》卷八,《萬續藏》第六十一冊810頁上。
    7《西方合論》卷八,《大正藏》第四十七冊411頁下。
    1《法華經玄贊釋》,《萬續藏》第三十四冊939頁中。
    2《解深密經疏》卷八,《萬續藏》第二十一冊376頁中。
    3《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十二,《萬續藏》第九冊730頁下。
    4《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卷十四,《萬續藏》第七十四冊480頁上。
    5《華嚴經談玄抉擇》卷四,《萬續藏》第八冊50頁上。
    6《起信論疏筆削記》卷十九,《大正藏》第四十四冊403頁上。
    7《起信論疏記會閱》卷十,《萬續藏》第四十五冊720頁下。
    1《諸經要集》卷八,《大正藏》第五十四冊75頁下。
    2《諸經要集》卷十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30頁下。
    3《法苑珠林》卷三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三冊540頁上至540頁中。
    4《法苑珠林》卷七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844頁上。
    5《蓮邦詩選》,《萬續藏》第六十二冊798頁下。
    6《諸經要集》卷十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30頁下。
    1《法苑珠林》卷七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844頁上。
    2《慈悲道場水懺法科註》卷二,《萬續藏》第七十四冊764頁下。
    3《慈悲道場水懺法隨聞錄》卷二,《萬續藏》第七十四冊700頁中。
    4《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5《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6《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7《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1《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2《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3此處所載經錄著錄,為偽經《乳光經》的情況。關於《乳光經》真僞文本的問題,詳後文。
    4《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5《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6原文作“不得服乳獲罪”,據《開元錄》卷十八《乳光經》條小註改。
    1《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2《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3諸文獻引文多註明為“寳梁寳印經”,其中“寳梁”,據《開元錄》(55/665c)為大寳積部之經典,相當於《大寳積經》第四十會?私浕蚺c已亡佚的《寳印經》内容有相關性。
    4《四分律疏》卷二,《萬續藏》第四十一冊577頁中。
    5《諸經要集》卷十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30頁中至130頁下。
    1《法苑珠林》卷六十二,《大正藏》第五十三冊751頁中至751頁下。
    2《法苑珠林》卷七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843頁下。
    3《毗尼討要》卷二,《萬續藏》第四十四冊343頁下。
    4《梵網經菩薩戒略疏》卷五,《萬續藏》第三十八冊739頁上至739頁中。
    5《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6《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卷十六,《萬續藏》第四十三冊449頁下。
    7《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8《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冊141頁中。
    9《法苑珠林》卷三十九,《大正藏》第五十三冊593頁中。
    10《四分律行事鈔批》卷十四,《萬續藏》第四十二冊1036頁上。
    1《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2《四分律搜玄錄》卷二,《萬續藏》第四十一冊865頁下。
    3《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4“毘尼決正論”,《大正藏》本《大唐内典錄》此條誤作“毘尼決正經”。按,此經為《大唐内典錄》首次著錄的疑偽經典,從《内典錄》卷十偽經錄此段文字基本格式,自《諸佛下生大法王經》始至《究竟大悲經》均為題作“經”者,此下自《獨覺論》始,除本條外均為題作“論”者,此條著錄不符合著錄格局。此外,道宣所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智昇《開元釋教錄》等均著錄此經題爲《毘尼決正論》,故《毘尼決正經》之名當為誤寫。
    5《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6《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1《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2《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3《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4《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1《諸經要集》卷二,《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5頁中至15頁下。
    2《法苑珠林》卷十七,《大正藏》第五十三冊415頁下。
    3《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卷二,《萬續藏》第六十冊256頁下至257頁上。
    4《沙彌律儀要略述義》卷二,《萬續藏》第六十冊316頁下。
    5《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一冊681頁下。
    6《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7《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8《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9《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1《梵網菩薩戒經疏註》卷三,《萬續藏》第三十八冊121頁中。
    2《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3《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1見黃永武《敦煌遺書最新目錄》898頁614號,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2《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3《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4見菩提流支譯《金剛仙論》卷一,《大正藏》第二十五冊803頁中。
    
    1《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頁下。
    2《律宗會元》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5頁中。
    1《辯正論》卷五,《大正藏》第五十二冊521。此註文據《辯正論》序,當為東宮學士陳子良,時當為唐早期。
    3《法苑珠林》卷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95。
    1《白氏長慶集》卷四十五。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281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宗鏡錄》卷十三,《大正藏》第四十八冊488頁上。
    3《林間錄》卷二,《萬續藏》第八十七冊261頁下。
    4《楞嚴經合轍》卷四,《萬續藏》第十四冊325頁下。
    5《起信論續疏》卷二,《萬續藏》第四十五冊426頁上。
    6《宗鏡錄》卷八十,《大正藏》第四十八冊858頁上。
    7《宗鏡錄》卷九十四,《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28頁上。
    1《大乘四論玄義》卷二,《萬續藏》第五十六冊558頁中。
    2《大乘四論玄義》卷七,《萬續藏》第四十六冊604頁中。
    3《文選》第五十九卷。
    4《文選》第五十九卷。
    5《止觀輔行弘決》卷四,《大正藏》第四十六冊263頁下。
    6《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一,《萬續藏》第五冊232頁下。
    1《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43頁,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2《禪策問答》,《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51頁,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3《最上乘論》(《修心要論》),《大正藏》第四十八冊377頁下。
    4參見伯3559號4。
     1《在家律要廣集》卷一,《萬續藏》第六十冊447頁下。
    1《金剛般若經旨贊》卷一,《大正藏》第八十五冊87頁中。
    1《大正藏》本《開元錄》原文,此經條作“彌勒下山經”。據《大正藏》蠸?當作《彌勒下生經》。
    1關於《父母恩重經》的異本系統,張湧泉、孫修身等認爲可分爲四種(不包括黑水城本),孫修身、日本學者新井慧譽則認爲應當區分為三個系統,其中區別在於下文所述的198.2系統的分合不同。本文便宜上按照新井慧譽、孫修身等之分法進行論述,但對張湧泉認爲丙本之文獻出註説明。關於以上不同的異本判斷,參見孫修身《〈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版本研究》(收入《段文傑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6)、張湧泉《敦煌本〈佛說父母恩重經〉研究》(《文史》第四十九冊,中華書局,1999)、新井慧譽《敦煌本〈父母恩重經〉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00總100號)。對於諸家所採用名稱,這裡略作説明。新井氏所謂“丁蘭本”(孫修身所謂“甲本”或“全本”)對應198.1系統,“古本”(孫修身所謂乙本或“刪略本”)對應198.2系統,“報原經”(孫修身所謂丙本或“定本”)對應198.3系統。黑水城遺書所代表的198.4系統,新井則稱之爲“小報經”。張湧泉先生所謂甲本和丁本分別對應198.1何198.3系統文本,在198.2系統中主要依據近結尾處是否有關於盂蘭盆的紀錄,區分出乙本和丙本,其中丙本為包含盂蘭盆内容的文本,但其餘文字兩者均基本相同。
    1以上三號,見新井慧譽《敦煌本〈父母恩重經〉について》之介紹,其中EO3566所指不明。關於其具體情況,亦可參見新井慧譽《父母恩重經の丁蘭本校異》(《二松學舍大學論集》,1996通號39)
    1以上二號,參見新井慧譽《敦煌本〈父母恩重經〉について》。
    1以上一號,參見新井慧譽《敦煌本〈父母恩重經〉について》之介紹,其中BM.SP208所指不明。
    2此號情況參見新井慧譽《成武縣發見〈父母恩重經〉の〈報原経〉の新資料〈成1〉について》,《豐山學報》,2002.6。
    3此號文獻情況據鄭阿財《〈父母恩重經〉佈的歷史考察》(收入《新世紀敦煌學論集》,巴蜀書社,2003)一文介紹。此碑碑文現有臺灣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所藏拓片,但尚無錄文。據鄭文,上刻經文除了説法地點同198.1、198.2系統外,其他文字與 198.3系統同。
    4本題記下殘,由於文廣,粗加標點。
    5以上一號,參見新井慧譽《敦煌本〈父母恩重經〉について》。
    6以上二號,參見新井慧譽《敦煌本〈父母恩重經〉について》。
    2參見張湧泉《以父母十恩德為主題的佛教文學藝術作品探源》(《原學》第二輯,1994)及鄭阿財《〈父母恩重經〉佈的歷史考察》。
     1《佛說盂蘭盆經疏》卷下,《大正藏》第三十九冊508頁中至509頁中。
    
    1《盂蘭盆經疏新記》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一冊466頁中。
    2《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卷三,《萬續藏》第二十冊963頁下至964頁上。
    3《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一冊544頁下至548頁上。
    4《盂蘭盆經疏折中疏》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一冊585頁下。
    5《地藏本願經科註》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一冊681頁上。
    1《盂蘭盆經疏新記》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一冊466頁中。
    2《入唐新求聖教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083頁中。
    3《盂蘭盆經疏新記》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一冊474頁下。
    4《竹窗隨筆》第162頁,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5《華嚴經記》卷三,《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63頁中。
    6《二松學舍大學論集》,1997.3。
    7《敦煌研究》,1997.2。
    1《佛說延壽經》、《佛說延壽命經》之異名,通用於《延壽經》大本和小本。《延年益壽經》之名僅見於《開元錄》卷十八《延壽經》條。《□??□延壽神呪經》之名,僅見於斯6268號小本《延壽經》之首題。
    2《釋門正統》卷一,《萬續藏》第七十五冊259頁中。此處提到此經為佛臨涅槃前所說,符合現存大本《延壽經》之内容。
    3牧田諦亮《疑經研究》,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1976。
    1牧田諦亮《疑經研究》,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1976。
    1伯3932號3經文中漏抄一部分,參照斯5679號2,可知此二號當屬於同一系統。
    1牧田諦亮《疑經研究》,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1976。
    2關於《益算經》與此二道經之比較,可參見蕭登福《道家道教與中土佛教初期經義發展》第十章。
    1《妙法蓮華經玄贊》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四冊655頁上。
    2《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247頁中。
    3《成唯識論了意燈》卷一,《大正藏》第四十三冊611頁上。
    4《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五冊172頁中。
    
    1《摩尼光佛教法儀略》,《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280頁中。
    2《入唐新求聖教目錄》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081頁中。
    3周紹良《敦煌變文彙錄》,上海出版公司,1954。
    4王重民、王庆菽《敦煌變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5潘重歸《敦煌變文集新書》,文津出版社,1994。
    6黃征、張湧泉《敦煌變文校註》,中華書局,1997。
    1《安樂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七冊21頁上至22頁上。
    2《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第四十七冊25頁中、28頁中。
    3《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477頁下。
    4《釋淨土群疑論》卷四,《大正藏》第四十七冊54頁中。
    5《樂邦文類》卷一,《大正藏》第四十七冊160頁中。
    6《禮念彌陀道場懺法》卷一,《萬續藏》第七十四冊80頁下。
    7《安樂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七冊17頁中、19頁上。
    1據《大正藏》《大周錄》卷十二校記,部分藏經《大周錄》闕本錄中收入一卷本《淨度三昧經》,參見《大正藏》第五十五冊450頁下《淨度三昧經》條。
    2此經敦煌本和日本存本分卷情況不同,但内容基本相同,故在此不作爲異本處理。關於分卷情況等,下詳。
    3此號文書即《萬續藏》所收錄《淨度三昧經》卷上的底本,此處據《萬續藏》本介紹。
    2《經律異相》卷四十九,《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59頁上至259頁中。
    3《重編諸天》卷二,《萬續藏》第八十八冊435頁下。
    4《經律異相》卷四十九,《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59頁中。
    5《諸經要集》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70頁中。
    6《法苑珠林》卷七,《大正藏》第五十三冊327頁中。
    7《地藏本願經科註》卷四,《萬續藏》第二十一冊723頁上。
    8《經律異相》卷四十九,《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59頁中至259頁下。
    9《諸經要集》卷十九,《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77頁下
    10《法苑珠林》卷九十七,《大正藏》第五十三冊998也上至998頁中。
    11《地藏本願經科註》卷四,《萬續藏》第二十一冊732頁下。
    1“日”,原本作“曰”,據《大正藏》校記改。
    2《經律異相》卷四十九,《大正藏》第五十三冊259頁下。
    3《辯正論》卷一,《大正藏》第五十二冊495頁下。
    4《諸經要集》卷十九,《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83頁中至183頁下。
    5《法苑珠林》卷六十二,《大正藏》第五十三冊754頁下至755頁上。
    6《重編諸天》卷一,《萬續藏》第八十八冊423頁中。
    7《重編諸天》卷二,《萬續藏》第八十八冊435也下。
    8《地藏本願經科註》卷三,《萬續藏》第二十一冊715頁下至716頁上。
    9《摩訶止觀》卷九,《大正藏》第四十六策118頁中。
    10《刪定止觀》卷三,《萬續藏》第五十五冊728頁中。
    1《安樂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七冊20頁上。
    2《諸經要集》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70頁中。這段文字最早出現是在《經律異相》卷四十九,根據引文的情況,似乎本條當出自已經亡佚的《問地獄經》中,可以佐證的是,現存的《淨度三昧經》並沒有這段文字。道世《諸經要集》、《法苑珠林》二書引用此段毘沙國王成爲地獄主的文字,從“如《問地獄經》及《淨度三昧經》云”的提法來看,似乎是轉引自《經律異相》,而非直接從經文中引用。後代有將這段文字直接作爲《淨度三昧經》文字引用的情況,但可能是轉引前三書而誤。由於《問地獄經》已亡佚,這一問題難以確證,此處權將本條佚文收入。
    3《法苑珠林》卷七,《大正藏》第五十三冊327頁上。
    4《楞嚴經合論》卷八,《萬續藏》第十二冊72頁上至72頁下。
    5《楞嚴經宗通》卷八,《萬續藏》第十六策914頁中。
    6《地藏本願經綸貫》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一冊649頁中。
    7《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大正藏》第五十三冊455頁上。
    1《萬善同歸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八冊977頁中。
    2《楞嚴經疏解蒙鈔》卷七,《萬續藏》第十三冊718頁上。
    3《蓮邦詩選》序,《萬續藏》第六十二冊792頁上。
    4《六道集》卷四,《萬續藏》第八十八冊153頁中。
    5《地藏本願經科註》卷四,《萬續藏》第二十一冊719頁上。
    6《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卷一,《大正藏》第四十七冊25頁中至25頁下。
    7《四分律行事鈔批》卷五,《萬續藏》第四十二冊743頁下。
    8《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九冊1006頁中至1006頁下。
    9《止觀輔行弘決》卷九,《大正藏》第四十六冊413頁下。
    1《法門名義集》卷一,《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96頁中。
    2《宗鏡錄》卷十八,《大正藏》第四十八冊517頁中。
    3《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七,《萬續藏》第二十八冊258頁上。
    4《梵網菩薩戒經疏註》卷三,《萬續藏》第四三十八冊116頁上。
    5《出三藏記集》卷十二,《大正藏》第五十五冊91頁上。
    6《本願藥師經古跡》卷二,《大正藏》第三十八冊261頁下。
    7《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大正藏》第四十冊33頁中至33頁下。
    8《大宋僧史略》卷二,《大正藏》第五十四冊243頁中。
    9《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卷五,《萬續藏》第五十六冊70頁中。
    10《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卷十四,《萬續藏》第二十八冊484頁中。
    1《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二,《萬續藏》第二十冊389頁中。
    2《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卷六,《萬續藏》第二十冊456頁中。
    3《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書》第二卷,大東出版社,1996。
    4《藏外佛教文獻》第七冊,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參見方廣錩《關於〈淨度三昧經〉的目錄學考察》,收入《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書》第二卷。
    2《房錄》卷四著錄有《思益經》異名《益意經》,但並未將此異名用於卷十一的記錄中,故此處不錄。具體情況詳後文。
    3《房錄》卷四(49/54a)、卷七(49/70b)著錄兩種《益意經》,並分別標註為嚴佛調和康道和所譯,卷數分別為一卷和三卷c卷十一的紀錄不同,卷七著錄處說明了是本經第二出,則可以認爲卷四所著錄者為第一出,《房錄》認爲此二經同本異譯。卷十一處並為標明為第三譯,似乎並不認爲此經和前二經為同本。《内典錄》沿襲了《房錄》的記錄。
    4參見《開元錄》卷六(55/536c)按語。
    1根據《大正藏》本《大周錄》卷十二校記,其所用校本之宋思溪藏本和元普寧藏本的《大周錄》卷十二將此經收入闕本錄,參見《大正藏》第五十五冊450頁下。
    2《續高僧》卷一,《大正藏》第五十冊426頁上。
    3《新修科分六學僧》卷二,《萬續藏》第七十七冊81頁上。
    1《法苑珠林》卷六十二,《大正藏》第五十三冊751頁上至751頁中。
    2《金園集》卷一,《萬續藏》第五十七冊6頁中及7頁中。
    3《佛說盂蘭盆經疏》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九冊509頁下。
    4《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卷二,《萬續藏》第二十一冊549頁中。
    5《盂蘭盆經疏折中疏》卷一,《萬續藏》第二失譯側587頁上。
    6《盂蘭盆經略疏》卷一,《萬續藏》第二十一冊592頁下。
    7《大唐内典錄》卷七,《大正藏》第五十五冊298頁中。
    8《大唐内典錄》卷九,《大正藏》第五十五冊322頁下。
    1此經中說,目犍連在定光佛時名叫羅卜,其母名叫清提,此二名字和故事情節,均與《大目犍連冥間救母變文》類似。
    1關於此二日本藏《三廚經》寫卷的情況,轉引自牧田諦亮《疑經研究》第十二章,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1976。
    2據《大正藏》蠸?三,《思溪藏》本作“三亭”。
    3《集諸經禮懺儀》卷上,《大正藏》第四十七冊465頁下。
    4《惠運禪師將來教法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087頁下。
    5《惠運律師書目錄》,《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090頁上及1091頁上,分爲《三廚經》與《佛說三亭廚經》二條。
    6《諸阿闍梨真言密教部類總錄》卷上,《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122頁上,分爲《三廚經》與《佛說三亭廚經》二條。
    
    1牧田諦亮《疑經研究》第十二章,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1976。
    2《敦煌偽經〈佛說三廚經〉研究》,《戒幢佛學》第三卷,岳麓書社,2005。
    3“天廚名字”,按同卷的《佛說三廚法》,即五方偈。
    1參見牧田諦亮《疑經研究》第十章第二節(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
    1文見《開元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72頁中。
    1矢吹慶輝《三階教の研究》第三部第二章(岩波書店,1926)
    2《開元釋教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72頁下。
    
    
    1《宋高僧》卷三,《大正藏》第五十冊720頁中。
    2《宋高僧》卷三,《大正藏》第五十冊720頁上。
    3《諸阿闍梨真言密教部類總錄》卷上,《大正藏》第五十五冊1116頁上。
    2又名《抄菩薩決定要行經》、《菩薩決定經》,參見《房錄》卷十一,《大正藏》第四十九冊96頁中;《開元錄》卷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五冊79頁下
    3參見藤谷昌紀《〈瓔珞經〉と蕭子良の〈淨行優婆塞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五十三卷第一號,2004.12。氏以爲《勸發菩提心集》中所引的四條文字均為摘引蕭子良抄經中的《淨行優婆塞經》,甚是。
    4《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四,《大正藏》第三十九冊285頁上。
     1《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四,《大正藏》第三十九冊285頁中。
    1《勸發菩提心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五冊388頁中。
    1《勸發菩提心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五冊389頁上至389頁下。
    
    1《勸發菩提心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五冊390頁下至391頁中。
    3《勸發菩提心集》卷二,《大正藏》第四十五冊391頁中至391頁下。
    1“呱”,或作“蛙”,參見《開元錄》卷十八此經條下校記,《大正藏》第五十五冊673頁上。
    5《曆代法寶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80頁下。
    6《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一,《萬續藏》第六十三冊18頁上。
    1《宗鏡錄》卷二,《大正藏》第四十八冊424頁下。
    2《宗鏡錄》卷十九,《大正藏》第四十八冊521頁下。
    3《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一,《萬續藏》第六十三冊18頁上。
    5《宗鏡錄》卷二十七,《大正藏》第四十八冊568頁中。
    6《楞伽經合轍》卷二,《萬續藏》第十七冊837頁下。
    1《般若心經略疏小鈔》卷一,《萬續藏》第二十六冊774頁下。
    2《曆代法寶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179頁下及180頁下。其中,第二段文字比較重要,現摘引如下,梁朝第一祖菩提達摩多羅禪師者,即南天竺國王第三子,幼而出家,早稟師氏,於言下悟。闡化南天,大作佛事。是時,觀見漢地眾生有大乘性,乃遣弟子佛陀、耶舍二人往秦地,說頓教悟法。秦中大德,乍聞狐疑,都無信受,被擯出。遂於廬山東林寺。時有法師遠公問曰:“大德將何教來,乃被擯出?”於是
    二婆羅門申手告遠公曰:“手作拳,拳作手,是事疾否?”遠公答曰:“甚疾。”二婆羅門言:“此未為疾,煩惱即菩提,此即為疾?边h公深達,方知菩提煩惱本不異。即問曰:“此法,彼國復從誰學?二婆羅門答曰:”我師達摩多羅也。“遠公既深信已,便譯出《禪門經》一卷,具明大小乘禪法,西國所法者,亦具引禪經序上。二婆羅門譯經畢,同日滅度,葬于廬山,塔廟見在。
    3收入《塚本博士頌壽佛教史學論集》,塚本博士颂寿纪念会,1961。
    4參見柳田聖山《禪門經について》,收入《塚本博士頌壽佛教史學論集》,塚本博士颂寿纪念会,1961。
    
    1《華嚴經探玄記》卷六,《大正藏》第三十五冊220。
    2《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五,《大正藏》第四十冊637頁下。
    3《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大正藏》第四十冊627頁下。
    1《菩薩善戒經》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冊1016頁下。
    2“已”,《大正藏》原文作“巳”,據文意改。
    3《四分律》卷六,《萬續藏》第四十一冊691。
    4《四分律開宗記》卷七,《萬續藏》第四十二冊501頁上。
    1參見《四分律疏》卷一、卷六,《萬續藏》第四十一冊527頁中及683頁下。
    2《律宗會元》卷三,《萬續藏》第六十冊54頁下。
    1《諸經要集》卷二十,《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89頁下。
    2《法苑珠林》卷九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三冊981頁下。
    3《釋氏要覽》卷三,《大正藏》第五十四冊300頁上。
    4《四分戒本如釋》卷十一,《萬續藏》第四十冊289頁下。
    5《四分律名義標釋》卷三十三,《萬續藏》第四十四冊656頁下。
    6《毗尼關要》卷十五,《萬續藏》第四十冊628頁中。
    2《四分比丘尼鈔》卷一,《萬續藏》第四十冊724頁中至724頁下。
    3《毗尼討要》卷一,《萬續藏》第四十冊328頁下。
    1《成唯識論演祕》卷三,《大正藏》第四十三冊882頁中。
    
    
    1《翻梵語》卷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1011頁下。
    2關於這三部經典的情況,參見292《深自知身偈經》。
    3關於這三部經典的情況,參見292《深自知身偈經》。
    1參見040《菩提福藏法化三昧經》、044《眾經要攬法偈二十一首》及099《安墓呪經》。
    [1][唐]徐坚等著,《初學記》(1-3)[M],北京:中華書局,1962
    [2]京都國立博物館編,《守屋孝藏氏蒐集古經圖錄》[Z],京都:京都國立博物館,1964.
    [3]高楠順次郎主編,《大正新修大藏經》(1-100)[Z],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72.
    [4]潘重歸主編,《敦煌卷子》[Z],臺北:石門圖書公司,1976.
    [5]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Z],第1-1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1-1986.
    [6][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佚名,《道藏》(10)[Z],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8]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藏敦煌吐鲁番文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9][梁]釋僧祐撰,蘇晉仁、蕭鍊子點校,《出三藏記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5.
    [10]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敦煌文獻》(1-2)[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1]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編,《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文獻》(1-34)[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2]上海古籍出版社、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3]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黑水城文獻》(1-6)[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4]段文杰主編,《甘肅藏敦煌文獻》(1-6)[Z],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
    [15]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大足石刻藝術研究所編,《大足石刻銘文錄》[Z],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16]上海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1-4)[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7]牧田諦亮監修、落合俊典主編,《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書》(1-6)[Z],東京:大東出版社,1994-1998.
    [18]本書編委會編,《浙藏敦煌文獻》[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9]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部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精品選》[Z],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2000.
    [20]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編,《房山石經》(1-30)[Z],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21]藤枝晃編著,《ドロハァン出土佛典の研究——〈高昌殘影〉釋錄》[Z],京都:法藏館,2005.
    [22][明]袾宏《竹窗隨筆》第162頁,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23]磯部彰主編,《臺東區立書道博物館所藏中村不折舊藏禹域墨書集成》(1-3)[Z],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特定領域研究《東アジア出版文化の結果》總括班,2005.
    [24][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Z],北京:中華書局,2008.
    [25]任繼愈主編,《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1-102)[Z],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2008.
    [1]梁啟超,《大乘起信論考證》[M],北京:商務印書館,1924.
    [2]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8.
    [3]周紹良,《敦煌變文彙錄》[Z],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4.
    [4]吕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M],北京:中華書局,1979.
    [5]王重民、王庆菽,《敦煌變文集》[Z],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6]萧登福,《佛道兩教十王地獄說》[M],臺北:新文豐,1985.
    [7]黃永武,《敦煌遺書最新目錄》[Z],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8]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1-3)[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1988.
    [9]義淨撰、王邦維校注,《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Z],北京:中華書局,1995.
    [10]杜斗城,《敦煌本佛說十王經校錄研究》[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9.
    [11]潘重歸,《敦煌變文集新書》[Z],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12]王文顏,《佛典疑偽經研究與考錄》[M],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13]方廣錩,《敦煌經錄集校》[Z],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
    [14]黃征、張湧泉,《敦煌變文校註》[Z],北京:中華書局,1997.
    [15]季羨林主編,《敦煌學大辭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16]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17]方廣錩,《敦煌學佛教學論叢》[M],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
    [18]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19]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Z],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003.
    [20]蕭登福,《道家道教與中土佛教初期經義發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1]姚明達,《中國目錄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2]方廣錩,《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3]殷光明,《敦煌壁畫藝術與疑偽經》[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4]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際敦煌民生宗教社會史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5]梁曉虹,《佛教與漢語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6]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献》(9-12),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松本文三郎,《佛典乃研究》[M],東京:丙午出版社,1914.
    [2]矢吹慶輝,《三階教之研究》[M],東京:岩波書店,1927
    [3]小野玄妙主編,《佛書解説大辭典》(1-14)[Z],東京:大東出版社,1936.
    [4]望月信亨,《佛教經典成立史論》[M],京都:法藏舘,1946.
    [5]金岡照光,《敦煌の民衆》[M],東京:評論社,1972.
    [6]牧田諦亮,《疑經研究》[M],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
    [7]水野弘元,《經典:その成立と展開》[M],東京:佼成出版社,1980.
    [8]矢吹庆辉,《鳴沙餘韻解説篇》[M],京都:臨川書店,1980.
    [9]田中良昭,《敦煌禪宗文獻の研究》[M],東京:大東出版社,1983.
    [10]榎一雄等主编,《講座敦煌》(1-9)[M],東京:大東出版社,1980-1992.
    [11]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1-4)[M],佛光出版社,1994.
    [12]氣盰R規則,《中國石經の研究》[M],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1996.
    [13]落合俊典主編、牧田諦亮監修,《七寺古逸經典叢書》(1-6)[Z],東京:大東出版社,1994-1998.
    [14]木村清孝編,《疑偽佛典の總合的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0.
    [15]Robert E.Buswell,ed.,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M],Univ. of Hawaii Press,1990.
    [1]胡文和,《四川摩崖造像中的“大方廣華嚴十惡品經變”》[J],《敦煌研究》,1990.2.
    [2]張湧泉,《以父母十恩德為主題的佛教文學藝術作品探源》[C],《原學》第二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
    [3]孫修身,《〈佛說報父母恩重經〉版本研究》[C],《段文傑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6.
    [4]杨铭,《重庆市博物馆所藏敦煌写经目录》,《敦煌研究》,1996.1.
    [5]孫修身,《山東成武白浮圖村〈父母恩重經〉碑校記》[J],《敦煌研究》,1997.2.
    [6]常正,《日本著名佛教學者牧田諦亮訪問中國佛學院》[J],《法音》,1997.10.
    [7]周建軍、徐海燕《山東巨野石佛寺北齊造像刊經碑》[J],《文物》,1997.3.
    [8]李靜杰,《六世纪的伪经与僧团整顿》[J],《敦煌学辑刊》,1997.1.
    [9]白化文,《敦煌寫本〈眾經別錄〉校釋》[J],《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宗教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
    [10]張湧泉,《敦煌本〈佛說父母恩重經〉研究》[C],《文史》第四十九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
    [11]白化文,《〈首羅比丘見五百仙人並見月光童子經〉校錄》[C],《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宗教卷》,甘肅: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
    [12]溫玉成,《〈首羅比丘經〉若干問題的探索》[J],《佛教研究》,1999.8.
    [13]蕭登福,《敦煌寫卷〈淨度三昧經〉中所見的道教思想》[C],《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宗教卷》,1999.
    [14]许得存,藏译佛典中的疑伪经[J],《佛学研究》,2000.5.
    [15]黃夏年,《二十世紀〈大乘起信論〉研究述評》[C],《華林》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
    [16]陳寅恪,《敦煌本〈心王投陀經〉及〈法句經〉跋尾》[C],《金明舘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17]鄭阿財,《〈父母恩重經〉佈的歷史考察》[C],《新世紀敦煌學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3.
    [18]張總,《疑偽經典與佛教藝術探例》,《2000年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石窟藝術卷》,甘肅民族出版社,2003.
    [19]李小榮,《〈高王觀世音經〉考析》[J],《敦煌研究》,2003.1.
    [20]张总,《疑伪经典与佛教艺术探例》[C],《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卷》,蘭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
    [21]李小榮,《敦煌偽經〈佛說三廚經〉研究》[C],《戒幢佛學》第三卷,岳麓書社,2005.
    [22]宗舜,《〈甘肅藏敦煌文獻〉之佛教文獻考辨》[J],《敦煌學研究》,2006.2.
    [23]張淼,《疑偽經對佛教思想的繼承和超越》[J],北方論叢,2007.5.
    [1]撫尾正信,《〈法滅盡經〉について》[J],《龍谷論叢》,1954.1.
    [2]柳田聖山,《禪門經について》[C],《塚本博士頌壽佛教史學論集》,京都:塚本博士颂寿纪念会,1961.
    [3]牧田諦亮,《敦煌出土〈要行舍身經〉》[J],《西域文化研究》(6),京都:法藏舘,1963.
    [4]鐮田茂雄,《究竟大悲經にい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4第12卷2號.
    [5]岡部和雄,《〈淨土盂蘭盆經〉の成立とその背景——偽經經典成立に関する一試論》[J],《鈴木學術財團研究年報》(2),1965.
    [6]佐藤成順,《引文からみた十往生經と山海慧菩薩經》[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總36號,1970.
    [7]岡部和雄,《僧祐の疑偽經觀と抄經觀》[J],《駒澤佛教論集》(2),1971.
    [8]大内文雄,《安樂集に引用された所謂疑偽經について》[J],《大谷學報》第五十三卷第二號,1973.
    [9]柴田泰,《淨土教關係疑經典の考察》[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總42號,1973.
    [10]塚本善隆,《支那の在家佛教特に庶民佛教の一經典》,《塚本善隆著作集》(2),大東出版社,1974.
    [11]柴田泰,《淨土教關係疑經典の研究》(一)[J],《札幌大谷短期大學紀要》(8),1974.
    [12]大内文雄,《〈安樂集〉所引疑偽經典の研究——特に〈十往生阿彌陀佛國經〉につい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3卷2號,1975.
    [13]土橋秀高,《敦煌資料佛說提謂五戒經并威儀卷下につい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總49號,1976.
    [14]柴田泰,《淨土教關係疑經典の研究》(二)[J],《札幌大谷短期大學紀要》(9),1976.
    [15]平井宥慶,《敦煌本密教疑経典考》[J],《密教文化》通號150,1985.
    [16]中嶋隆蔵《自身を究竟するは佛身を究竟するなり——究竟大悲經失題第五品について》[J],《東洋文化》,1986.2.
    [17]桐谷征一,《偽經〈高王觀世音經〉のテキストと信仰》[J],《法華文化研究》第16號,1990.
    [18]春本秀雄,《〈提謂波利經〉の漢言について》[J],《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1990.3.
    [19]佐藤智水,《敦煌本〈首羅比丘經〉のテキストについて》[J],《岡山大學文學部紀要》第十七號,1992.
    [20]菊地章太,《六世紀中國の救世主信仰——〈證香火本因經〉を手がかり》[C],《道教文化への展望》,東京:平河出版社,1994.
    [21]新井慧譽,《父母恩重經の丁蘭本校異》[J],《二松學舍大學論集》通號39,1996.
    [22]岡部和雄,《民衆佛教の位相——僞經の命運をたどって》[C],《東アジア佛教》第三卷,東京:春秋社,1997.
    [23]新井慧譽,《父母恩重經の古本のテキスト》[J],《豐山學報》,1997.3.
    [24]新井慧譽,《父母恩重經の古本校異》[J],《二松學舍大學論集》,1997.3.
    [25]新井慧譽,《父母恩重經の丁蘭本と古本の比較研究》[J],《智山學報》通號46,1997.
    [26]豬崎直道,《最妙勝定經考》[J],《駒沢大学仏教学部論集》,1998.10.
    [27]豬崎直道,《〈禪門經〉考》[J],《駒沢大学大学院仏教学研究会年報》,1998.7.
    [28]豬崎直道,《偽經禪門經とその思想につい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總94號,1999.
    [29]新井慧譽,《敦煌本〈父母恩重經〉につい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總100號,2000.
    [30]新井慧譽,《〈小報経(報父母恩重経)〉(俄TK119<略称黒 19>)について》[J],《二松學舍大學論集》,2000.3.
    [31]新井慧譽,《父母恩重經の報本の特征》[J],《二松學舍大學論集》,2001.3.
    [32]小南一郎,《〈十王經〉の形成と隋唐の民眾信仰》[J],《東方學報》第74號,2002.
    [33]船山徹,《“漢譯”と中國撰述の間——漢文佛典に特有な形態をめぐって》[J],《佛教史學研究》第四十五卷第一號,2002.
    [34]池平紀子,《長生法と悟り——佛說三廚經と老子說吾廚經注》[J],《東方宗教》第100號,2002.
    [35]元永常,《南北朝時代の疑偽經における末法思想の形成》[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總101號,2002. []36新井慧譽,《成武縣發見〈父母恩重經〉の〈報原経〉の新資料〈成1〉について》[J],《豐山學報》,2002.6.
    [37]新井慧譽,《房山石經の父母恩重經の古本新資料房40について》[J],《二松學舍大學論集》2003.3.
    [38]藤谷昌紀,《〈瓔珞經〉と蕭子良の〈淨行優婆塞經〉》[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五十三卷第一號,2004.
    [39]千田たくま,《偽經禪門經の研究》[J],《禪學研究》,2005.1.
    [40]Erik Zürcher,Prince Moonlight:messianism and Eschatology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J],T` oung Pao,L XⅧ,1-3(1982).
    [1]楊梅,《4-8世紀中國北方地區佛教讖記類僞經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6.
    [1]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V3.7[M/CD], http://www.cbeta.org/download/cbreader.htm,2008.3.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