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儒道佛三教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思想史上,李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在儒、道、佛思想的浸染下,在生活实践和思想斗争中,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论争,通过自己的探讨和追求,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性格及思想体系。例如,在李贽以前,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是以群体为本位,像杨朱那样主张“为我”,强调个体的人乃是极少数的“另类”,被斥为“异端”,最后连著作也传不下来;而从李贽开始,又重新旗帜鲜明地强调个体,这不仅在他生前的思想界掀起了汹涌的波涛,而且在他死后也对后人产生了久远的影响。李贽在他的时代里不是属于已经腐朽的过去,而是属于通向未来的新生时代,因此,李贽被誉为十六世纪中国反封建专制主义、追求思想解放、力主人格独立的伟大先驱者。
     儒学为中国学术思想之主流,也是中华文化之重心。传统的读书人,自幼都要学习儒学。李贽更不例外。李贽启蒙教育是有其父亲完成的。七岁时,父亲白斋公便开始教他“读书歌诗,习礼文”。李贽幼年所学不出儒家思想,也因此奠定了他儒家思想的基础。十二岁时,李贽已学过《易》、《礼》,并开始读《尚书》。他在《易因小序》中说:“余自幼治《易》,复改治《礼》,以少《礼经》决科之利也,至年十四,又改治《尚书》,竟以《尚书》窃禄。”由此观之,少年时期的李贽就已经熟读多种儒家经典,并借助儒家思想儒家典籍登入仕途。然而,年长之后的李贽读朱子传注,深觉与朱子之心不能契合,甚至感到与之格格不入,遂对宋儒道学产生反感,加之倔强之性格,遂逐渐形成反封建传统道学思想,最后终于擎起反道学之大旗,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向假道学挑战。我们应该知晓,李贽反对的只是假儒、假道学,对真儒、真道学,他不但不反对,而且赞美有加。纵观李贽一生,少时便熟读儒家典籍;中年知府姚安,仁政于民;晚年批点《水浒》,凸显“忠义”:生命暮年尚对儒家重要典籍《易经》作细致解读,完成人生最后一部著作《九正易因》的著述。可以说,儒家思想伴随着李贽的一生。即使落发为僧,他内在的骨子里依然是一个“儒”。他在《初潭集序》中说:“夫卓吾子之落发也有故,故虽落发为僧,而实儒也。”
     道家自然观的最高概念和范畴就是道,道家所以为道家是与他们对道的推崇和强调分不开的。道家老庄对道的理解和阐释就构成了他们的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道论也就是他们的自然哲学。李贽除了自幼研习儒家思想,而以儒学为思想之根本外,尚且取法道家哲学,效法老庄,崇尚自然。其“童心说”思想就是强调作文要崇尚自然,不要造作,为文要发乎自然;吸收道家精神独立的理念,而求精神自主思想独立;受道家政治哲学思想影响,李贽认为只有无为政治才是合乎人的本性、合乎道的本性的。按照无为政治的要求,应提倡“在宥”天下,任性而为,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反对以肆意妄为去治理天下。鉴于此,他在担任姚安知府的三年里,始终恪守“无为而治,顺性牖民”的治府思想,使得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解《老子》,注《庄子》,反对礼治,废弃政刑,批评理一,主张相对。可以说,李贽对于老庄之学,数十年来穷研不止,精进不已。他能融通道家思想,有所创新,随时应用;他透过道家之理观照万物,评断是非,可谓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佛学方面,李贽姚安任上“以禅理化民”,“鸡足山谈禅”乃至最后“削发麻城”,可以说,后半生的他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李贽曾说:“五十以后,大衰欲死,因得友朋劝诲,翻阅贝经,幸于生死之原窥见斑点。”在姚安的三年时间里,李贽读过的佛经经典有《坛经》、《般若经》、《心经》、《中观经》、《楞伽经》、《法华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无量寿经》也可能读过。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李贽对佛学的认知与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姚安任上“以禅理化民”;辞官后赴鸡足山“谈禅”;从佛学角度对“童心”内涵作阐释;相信事有因果,善恶有报,写下了佛学著作《因果录》等等,此外,李贽致力禅宗,归宗净土,提倡众生平等;主张佛性无别,人人皆能成佛。这一切都彰显了佛学思想对李贽产生的深刻影响。也许是对世俗的不再眷念,也许是对生死的业已参透,也许是对佛家的极度虔诚,万历十六年,六十二岁的李贽毅然在麻城削发为僧。他终于以一个所谓“异端”的行为,向世人昭示:我以我心赴佛缘。
     对于儒、道、佛三教之间的关系,李贽是提倡“三教合一”的。他认为,虽然三教之间有区别,但是在“闻道”这一点上,它们永远是相通的。他说:“儒、道、释之学,一也,以其初皆期于闻道也。必闻道然后可以死,故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非闻道则未可以死,故又曰:‘吾以女为死矣’。唯志在闻道,故其视富贵若浮云,弃天下如敝屣然也。然日浮云,直轻之耳;曰敝屣,直贱之耳,未以为害也。若夫道人则视富贵如粪秽,视有天下若枷锁,唯恐其去之不速矣。然粪秽臭也,枷锁累也,犹未甚害也。乃释子则又甚矣:彼其视富贵若虎豹之在陷阱,鱼鸟之入罗网,活人之赴汤火然,求死不得,求生不得,一如是甚也。此儒、道、释之所以异也,然其期于闻道以出世一也。盖必出世,然后可以免富贵之苦也。”(《三教归儒说》)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学说,其宗旨是一样的,因为它们在创始的时候,都是把“闻道”作为最终目的。一定要“闻道”,然后才能死而无憾。对于富贵名位,儒家是轻视鄙视,并没有把富贵看成很有害的东西,至于道家则把富贵看成像粪土一样脏臭,把天子那样的名位,看成像戴了枷锁一样受累,唯恐不能很快离开它,总之,道家把富贵看成是很有害的东西。而佛家对于富贵的看法又进了一步,他们认为享受富贵就好像虎豹掉进陷阱,鱼鸟落入罗网,活人进到汤火里一样,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祸害竟然如此厉害。以上就是儒、道、佛三家的区别所在。可是他们都希望通过“闻道”来达到出世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一致的。因为必须出世,才可能免去富贵的烦恼。
     综上所述,李贽在其七十六年的人生历程中,思想方面饱受儒、道、佛三教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多元化态式,并且力主儒、道、佛三教合一。当然,李贽思想的产生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本文拟从“李贽生平及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明代三教合一的趋势及影响”、“李贽对儒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李贽对道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李贽对佛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李贽的三教合一思想”以及“童心说:三教合一之心性论”、等七个方面对李贽的儒、道、佛三教思想作出力所能及的探讨和分析。
     李贽是中国16世纪伟大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以一位先知先觉者的锐利目光,洞察着时代的矛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卓越的超前意识和非凡的勇气,认真反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探索人生真谛,致力于从道德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理性重建,他以一个独立的思想者的姿态,自由驰骋于儒、道、佛三教之间,改造先行思想资料并加以适应时代要求的创造性发挥,建立了一个以“童心说”为核心、“学主不欺,志在救时”为宗旨的新思想体系。
     李贽的儒、道、佛三教融合的思想也给当代文化全球化带来了启示,中国传统儒、道、佛三教由相异冲突而至相异共存、相融互补的历史能给今天全球化进程中的宗教对话与文化交流提供某种借鉴: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通过与儒、道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碰撞和对话,最终在中国文化的大系统中与儒、道多元并存,共同构成中华文化整体中的不同部分,并互补发挥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世界的一体化与宗教文化的多元化是可以并行的,多元宗教和文化的并存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不同的宗教与文化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并存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共同成为人类文化中的多元色彩。他的富有自由精神的思想和新兴气锐的言论,不仅使他成为晚明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的思想旗帜和一代思想文化巨人,而且对于晚清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都发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他倡导的反独断、反迷信的怀疑精神、自由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探索现代理性的重建之路,仍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Li zhi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His unique ideological character was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 of his through disputed with others and the pursuit of inner feelings played a defining role in shaping his character. For example, before Li zhi's era, the mainstrea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were defined by collectivism. For example, Yang zhu's "For me" thought, which emphasiz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dividual, was dismissed as "heresy" and thus his writings never had the impact that he would have expected them to have. Li zhi re-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us set off tussles in the intellectual groups. The uniqueness of Li zhi's advocation is that there were still being debated upon even after his demise and thus had far-reaching impact. From this point, we can conclude that Li zhi didn't belong to the decadent past but to the new era of the future. Known as an anti-feudal despotism and proponent of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Li zhi was known as the the great pioneers in the16th century.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Chinese academic thought. Traditional Chinese scholars asserted that one should learn Confucianism from childhood. Li zhi was not an exception, his elementary education was made possible by his father's efforts. When Li zhi was seven years old, his father taught him to read. The Confucius'analects laid the base of his Confucius thoughts. At twelve years old, Li zhi had already studied the'The Book of Changes','The Book of Rites'and began to read'Book of History'. In the'Yi Yin Xiao Xu', Li zhi says:"since childhood, I had read'The Book of Changes', the complex change of governance (The Book of Rites) and thus came to influence my decision making. At fourteen years of age, I read the complex change of governance book'The Book of Rites' again and went on to secretly read' s'book'." We can infer that Li zhi had already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classics of Confucius at Juvenile period and thus started his interests in Confucius. However, at a older age, after reading Zhu xi, Li zhi noted that, Zhu xi's thought could not fit because they felt out of tune with resentment, disgusted with Buddhism and Taoism, combined with a stubborn character, he began to slowly formulate his anti-feudal tradition of Taoism traditional thought. We should be bare in mind that Li zhi was against false Confucianism and hypocrisy. Li zhi praised truth and true Confucianism, and he praised those who fully supported these virtues. Through out his life, Li zhi held the view that a government ought to be benevolent to its people. It can be said that Confucianism thoughts moved along with Li zhi's virtues. Even though his bald head appeared like that of monks, Li zhi was a Confucius believer to the bone, In the preface of the'first lake', he says:"The Wu Zi hair, Fuzhuo is drop a Buddhist monk, and real Confucianism also."
     Taoism views the highest concepts of nature as the Tao, Taoistsbelieve and emphasize that they are inseparable from what they believe in.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Tao constitut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being a Taois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ao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nature. Apart from-studying of Confucius thought, Li zhi came to realize that Confucius itself was fundamental to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despite borrowing from the Taoist philosophy of respecting nature. Its "innocence" lies in natural advocacy and not artificial, for the text to be issued almost naturally; absorb the Taoism spirit of independent concept and seek independent spirit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Under the Taoist political ideology impact, Li zhi believes that only political inaction is in line with human nature and thus in line with the nature of the Tao. In accordance with political inaction, forgiveness the world should be promoted and the acts of reckless effort to control the world should be discouraged. In view of this, his three years in Yao'an were spent in promoting good governance, clothing the society and offering services to its people. For Li zhi's Lao zi school, it devoted doing endless and sophisticated research for the poor people for decades. Li zhi advocated for an innovative Taoism, he advocated for a Taoism which would offer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that society faced at any time. His reasonable contemplation of being able to judge right and wrong can be described as refreshing.
     In Buddhism, Li Zhi used Zen to help people at Yao'an and discussed on Zen in Ji'zu Mountain and even shaved his head in Macheng at last. It can be said that in his later life, he built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Buddhism. Li Zhi said:" After the age of50,1felt so weak and decadent that I wanted to die. Because of the urging by friends, I started reading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I was very fortunate to get insight in the primitive of life and death." During the three years at Yao'an, Li Zhi read so many classics Buddhist scriptures, such as Altar Scripture, Prajna, Heart Sutra, Zhongguan Sutra, Lankavatara Sutra, Lotus Sutra, Diamond Sutra. Vimalakirti Sutra and Aparimitayur Sutra may also be read. We can see that Li Zhi's awareness of Buddhism and his research had reached a certain highness. He explained in the connotation of innocence "from a Buddhist point of view and believed that everything has its cause and effect and good and evil will always be rewarded. He wrote a Buddhist book Causal Recorded, in addition, Li Zhi was committed to Zen and promoted the equality of all human beings and advocated that there's no difference for everybody to be Buddha. All of these demonstrate the profound impact of the Buddhist Thought on Li Zhi. Perhaps because he had grasped life and death; perhaps because of his extreme devotion to Buddhism, in the sixteenth year of Wanli,60-year-old Li Zhi decided to shave his head to be a monk in Macheng. He finally demonstrated to the world that he went into Buddhism wholeheartedly with so-called "heretical" behavior.
     As regards the relationship existing among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Li zhi's view was that they were "three in one". Even though they had minimal differences, Li zhi's thought understating the three religions the way he did would make them forever connected. He said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needed to be learnt in one's early life. One must taste them before passing on". Hence, it is said that "he who hears the Tao Xi dies without regret". He who doesn't pass through the non Wen road can not die,hence he said that "I to the female dead men'". Li zhi thensaid clouds, a straight light towards the ear; worn-outshoes, straight base of the ear not think of victims. The Chizhov Taoist depends on wealth such as sewage and dirty. As the world shackles lest it goes with uninvited men., fecal foul smell and shackles of tiredness are still not harmful.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re the reason we are different when setting off on the Wen road.???" The three religions of Confucius said:the doctrines of Confucius, Buddhism and Taoism assert that their purpose is the same because their ultimate goal is at the beginning. You must be sure to taste the road before you die is their ultimate belief. As regards to wealth, Confucianism detest wealth and fame without implying that they are both harmful, the Taoist see the rich as dirt and smelly while equates the emperor to fame. In short, Taoism deemed wealth as a bad thing. Buddhism takes its view of wealth to another level, they equate it to a tiger falling into a deep pit, fish being snared by an eagle and a person entering hell fire. The aforementioned are the differences found among the three religions. However, there similarities lie in their hope of individuals being born in'the road', this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 They all affirm that one must be born in the road in order to be freed from the evils of wealth.
     In summary, Li zhi's76years journey of life shows a wide arrange of arguments supporting the belief that Confucius, Taoism and Buddhism are one religion whose sufferings have the same impac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Li zhi's beliefs had generational background. The papers from "Li zhi's Life and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s",""Ming Dynasty's three religions of the trends and the impact",Li zhi's Criticism and Inheritance on Confucianism","Li zhi's Daoism Criticism and Inheritance","Criticism and Inheritance of Li zhi's Buddhist Thought","Li zhi's syncretism", as well as "Childlike Innocence and the inwardness theory:three religions" have analyzed and explored religious thought as regards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Li zhi is one of Chinese great enlightening thinkers in the16th century. His sharp pioneering eyes enabled him to be a step ahead in realizing th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us enabled himself to approach issues with an admirable sense of intelligence and extraordinary courage. Li zhi seriously reflected on the tradition and culture of China, he explored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He dedicated himself to r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ral idealism to empiricism. His posture as an independent thinker enable him to free ride between the three religions of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He transformed the earliest thought information and thus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of creative played by authoring "Childlike Innocence","school the main bully, aims to save" for the purpose of the new system of thought.
     Li zhi's thoughts regarding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provides a firm foundation of reflection for the modern times, traditional Chinese belief of allowing co-existence amongst people believing in the three different religions provides a very solid base upon which the modern world can learn from and thus serve as a referencing point:being an imported religion, Buddhism managed to find its way amongs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ligions lik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his shows how unique the Chinese culture is as regards its view of religion. It also affirms that different religions can still co-exist in any part of the world so long as respect is accorded to the believer's culture through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erving our differences in civilized manner. Li zhi's liberal ideas do not only make him the banner of his late Ming government and early sole ideological giant of his generation, they also served as a stepping stone for the ideological movemen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He advocated for the anti-dogmatic, anti-superstition skepticism, the critical spirit, the spirit of freedom and correct social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whichstill has important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inexploring of the road of modern rational reconstruction
引文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3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4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5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2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175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2 汪可受:《卓吾老子墓碑》,引自《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1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8页。
    1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李贽》,《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667-668页。
    1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李贽》,《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668页。
    2 蔡尚思:《焚书·续焚书序》,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67页。
    1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0页。
    2 《兴化府治》卷十二。
    3 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松江府》。
    1 《明神宗实录》卷三百六十一。
    2 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商贾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3 《五杂俎》卷三。
    4 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商贾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1 《正统实录》卷六十六。
    2 《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页。
    3 《明史》卷三零五《李芳传》。
    4 《明史》卷二一五《周弘祖传》附《邓洪震传》。
    1 《明史》卷二一五《詹仰庇传》。
    2 《明史》卷三零五《李芳传》。
    3 《明史》卷三零五《李芳传》。
    4 《明史》卷二一八《方从哲传》。
    1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
    2 朱谦之:《李贽——十六世纪中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者》,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2页。
    1 徐学聚:《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国朝典汇》,国学图书馆钵山精舍,1932版,第106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41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4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14页。
    1 陈献章:《与林郡博》,《白沙子全集》卷三。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324页。
    2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6页。
    1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
    2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3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4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1 朱谦之:《李贽——十六世纪中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者》,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页。
    2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
    3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4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四卷,《续藏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5 朱谦之:《李贽——十六世纪中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者》,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5-26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4-75页。
    2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道古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1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5页。
    3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心学》,《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616页。
    1 《明史》卷三七零,《列传》第一九五,《佞幸·邵元节》。
    2 《明史》卷三七零,《列传》第一九五,《佞幸·陶仲文》。
    3 沈德符:《释道·僧道异恩》,《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6页。
    4 《明史》卷十九,《穆宗》,《本纪》第十九。
    1 沈德符:《释道·主上崇异教》,《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4页。
    2 沈德符:《释道·主上崇异教》,《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5页。
    3 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4 《明史》卷二二一,《耿定向传》。
    5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二卷,《藏书》,《刘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 任继愈:《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1期。
    2 《高僧传·康僧会传》。
    3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4 孙绰:《喻道论》。
    1 道安:《二教论·服法非老》,引自《清净法行经》。
    2 孙绰:《喻道论》。
    3 《弘明集》卷二。
    4 《抱朴子·内篇》。
    5 王通:《元经》卷五。
    6 《历代三宝记》卷十二。
    7 智圆:《三笑图赞》。
    1 契嵩:《辅教编中·广原教》。
    2 王重阳:《金关玉锁诀》。
    3 丘处机:《磻溪集》卷一。
    4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6页。
    1 [晋]袁宏:《后汉纪·襄楷传》,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
    2 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史学研究》,2002年11期。
    3 顾宪成:《泾皋藏稿》卷十二,《明故礼部仪制司主事钦降南阳府邓州判官文石张君墓志铭》。
    4 陆陇其:《读朱随笔》卷三。
    1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8页。
    2 《三教堂记》,《王龙溪先生全集》卷十七,清道光二年莫晋刊本。
    3 林兆思:《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从刊子部第19册,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4 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从刊子部第19册,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页。
    5 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从刊子部第19册,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1 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19册,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660页。
    2 周群:《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3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5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九。
    1 [清]彭绍升:《居士传》卷44《焦弱侯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
    2 参阅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第一辑,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118-119页。
    3 参阅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第277-281页。
    4 周群:《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1 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福建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1 《朱子全书》第六册,《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2 《朱子全书》第六册,《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3 《论语》,崇文书局,2007年第2版,第114页。
    4 《论语》,崇文书局,2007年第2版,第23页。
    5 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1页。
    6 《朱子全书》第六册,《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7 《朱子全书》第六册,《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页。
    1 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新1版,第155页。
    2 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新1版,第155页。
    3 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新1版,第112-113页。
    4 《论语》,崇文书局,2007年第2版,第176页。
    5 《论语》,崇文书局,2007年第2版,第152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3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1 萧伍:《试论李卓吾对(水浒传)之评点》,《学术月刊》,1964年第5期。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二卷,《藏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三卷,《藏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98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三卷,《藏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95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三卷,《藏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95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道古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页。
    1 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1 汪本钶:《哭李卓吾先师告文》,转引自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34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九正易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九正易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九正易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九正易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五卷,《初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五卷,《初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 《明神宗万历实录》卷三六八.
    4 《明史》卷二二一,《李贽传》。
    5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李贽》,《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668页。
    5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1 孟繁举:《异端思想家李卓吾》,《书和人》,1990年6月,第649期。
    2 吴泽:《儒教叛徒李卓吾》,华夏书店,1949年版,第56页。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9页。
    2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60页。
    3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1页。
    4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4页。
    5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9页。
    6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60页。
    1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36-437页。
    2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72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2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6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192页。
    1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页。
    2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51页。
    3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82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5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7页。
    6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124页。
    1 王煜:《明清思想家论集》,台北:联经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页。
    2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23页。
    1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76页。
    2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96页。
    3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0页。
    4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62页。
    5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35页。
    6 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7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柞林纪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庄子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费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3-54页。
    2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89页。
    3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92页。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53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老子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老子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2 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道古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三卷,《藏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页。
    2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9页。
    1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07页。
    2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88页。
    3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80页。
    4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65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道古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0页。
    1 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二卷,《藏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二卷,《藏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4-85页。
    2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0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2 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105页。
    3 许苏民:《李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页。
    1 《居士传》卷38,《赵贞吉》。
    2 《鸡足山志》卷四,《名胜下·李卓吾先生谈禅楼》。
    3 袁中道:《李温陵传》,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1 骆问礼《万一楼集》卷五十六,《李太守好奇》,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五卷,《初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增补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1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9页。
    2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8页。
    3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84页。
    4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3页。
    5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0页。
    6 陈献章:《白沙子全集》卷一,《书自题大塘书屋诗后》,清康熙49年版本。
    7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5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161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增补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1 《大正藏》卷二,第520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二卷,《藏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2 参阅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第278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2 李贽:《净土诀·念佛真义》。
    3 李贽:《净土诀·前引》。
    1 陈永革:《试论晚明居士佛学的思想特质》,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4-55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2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页。
    2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第6页。
    1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第6页。
    2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第6页。
    3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第49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163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113页。
    1 《三教堂记》,《王龙溪先生全集》卷十七,清道光二年莫晋刊本。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2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著:《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页。
    3 安小兰译著:《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6页。
    4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5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著:《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05页。
    6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增补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因果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2 傅小凡:《李贽哲学思想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1 孙昌武:《论儒释调和》,《诗与禅》,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版,第67页。
    2 许苏民:《李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1页。
    3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著,《坛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页。
    4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5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6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道古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1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道古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70-371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l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续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3-64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2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1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1 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2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6页。
    3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8页。
    1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9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2 公木、邵汉明:《道家哲学》,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3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老子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4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译今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08页。
    5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译今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83页。
    6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译今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53页。
    7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译今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74页。
    8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译今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83页。
    1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2 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一卷,《焚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1 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2 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3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页。
    1 遵式:《天竺别传》卷下,《为王丞相(钦若)讲<法华经>题》。
    2 《大正藏》卷46,第126页。
    1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十二载唐伯元《答刘方伯》。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明]李贽:李贽文集(共七卷)[M],张建业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明]王艮:王心斋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5、[明]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M],清刻本。
    6、[明]耿定向:耿天台全集(1-20卷)[M],湖北巡抚采进本。
    7、[明]李贽: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M],《续修四库全书》第1791-1792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8、[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9、[清]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0、[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李贽》,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11、朱维之:李卓吾论[M],协和大学书店,1935年。
    12、容肇祖:李卓吾评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
    13、吴泽:儒教叛徒李卓吾[M],华夏书店,1949年。
    14、容肇祖:李贽年谱[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15、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16、赖永海:中国佛性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
    17、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8、赖永海主编,赖永海、刘丹译注,楞伽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9、赖永海主编,陈林译注,无量寿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20、赖永海:佛学与儒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2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2、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23、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4、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25、蔡尚思:焚书·续焚书序[M],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
    26、陈鼓应:老子今译今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27、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8、公木、邵汉民:道家哲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
    29、方立天:佛教哲学[M],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
    30、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转换[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31、张献忠:李贽[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9年。
    32、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33、汤纲、南炳文: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4、杨国桢、陈支平: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35、孔令宏:中国道教史话[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
    36、加润国:中国儒教史话[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
    37、刘克苏:中国佛教史话[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
    38、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39、许建平:李卓吾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40、许苏民:李贽的真与奇[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年。
    41、许苏民:李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2、傅秋涛:李卓吾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3、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44、左东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45、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46、陈清辉:李卓吾生平及其思想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47、龚杰:王艮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8、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49、张建业:李贽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50、司马朔:一个异端思想家的心灵史——李贽评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0年。
    51、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明代卷)[M],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
    52、李霞:圆融之思:儒道佛及其关系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
    53、李霞:道家与禅宗[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4、释印顺:净土与禅[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5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56、英武、正信:净土宗大意[M],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57、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58、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9、任继愈:中国哲学史(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60、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61、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
    6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6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中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64、韦政通、王冰:中国哲学辞典[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公司,2009年。
    65、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66、弘学:净土宗三经[M],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67、李应武:禅宗三经[M],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68、南怀瑾:圆觉经略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69、蔡宏:般若与老庄[M],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70、周群: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71、南炳文何孝荣:明代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72、严正:儒学本体论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73、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74、潘桂明:中国的佛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75、王心竹:理学与佛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年。
    76、张汝伦:中西哲学十五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77、徐小跃:禅与老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78、石俊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9、董群:禅宗伦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80、张学智:明代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81、阎韬:孔子与儒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82、傅衣凌:明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83、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84、陈来:宋明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85、杨国荣:善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86、杨国荣:王学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0年。
    87、祝瑞开主编:宋明思想与中华文明[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88、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89、蒙培元:理学的演变[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90、姜光辉:理学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1、刘学智:儒道哲学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92、[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3、[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94、[日]蜂屋邦夫:道家思想与佛教[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95、张尚仁:道家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96、龚鹏程:晚明思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97、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98、刘聪:阳明学与佛道关系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
    99、江灿腾:人间净土的追寻[M],台北:稻乡出版社,1989.
    100、江灿腾:晚明佛教改革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1、黄忏华:佛学概论[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
    102、陈荣捷:王阳明与禅[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8.
    1、王国良:朱熹理学的结构和中国哲学传统的再诠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3.3
    2、陆建华:生命的存在状态——以《老子》第三十九章、五十一章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3、韩焕忠:佛性轮与程朱人性论重建[J],孔子研究,2001.6
    4、李霞: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何静:论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对道家智慧的融摄[J],浙江社会科学,2005.4
    6、童伟:纵横任我生意活泼——罗汝芳对“狂禅”的整合和改造[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6.2
    7、赵伟:罗汝芳与祖师禅[J],普门学报,2004.3
    8、赵伟:晚明“狂禅”考[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9、徐小跃:对老庄本体论思想的几点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0.12
    10、张建业:李贽与王阳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新变的启蒙者[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1
    11、张建业:李贽与公安三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3
    12、张建业:李贽与《九正易因》[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8.1
    13、张建业:李贽《明灯道古录》的产生及其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4
    14、张建业:从《孙子参同》看李贽的军事思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0.2
    15、洪修平:如来禅与中国佛教文化[J],中国哲学史,1997.2
    16、洪修平:从儒佛道三教关系看传统文化的“人学”特质[J],哲学与文化,1992.2
    17、洪修平: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与三教关系[J],中华佛学学报,1999.12
    18、洪修平:论道家、佛教眼中的知识与智慧[J],哲学研究,2010.9
    19、洪修平:性情与人心:试论玄禅人生观的异同[J],孔孟月刊,1994.1
    20、洪修平:名教、自然与佛法:玄禅的社会观之比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1
    21、洪修平:明代四大高僧与三教合一[J],佛学研究,1998.
    22、释坚意:佛教的生命观[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11
    23、陈海艳:论老庄自然观及其影响[J],思想战线,2008.
    24、康宁:论儒家自然哲学体系的建构[J],东岳论丛,2009.7
    25、乔清举:论儒家自然哲学的天道时序观及其生态意义——以《易传》为中心[J],周易研究,201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