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的宪法保护与规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举国上下的工作重点,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经济现象,“小产权房”交易的兴盛就是明显例证,但是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村房屋交易大量涌现,由此引起的纠纷层出不穷,法院在审判有关案件时依据不同,判决结果大不相同,由此引发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国家不停地采取各种堵的政策措施来防止因农村房屋交易而引发的耕地流失或者防止失去土地一级垄断市场而减少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加速过程致使农村的“小产权房”交易发展势头迅猛。究竟如何解决这一越来越凸显的矛盾呢?是研究的重点,但是目前学术界主要集中在从宪法修正案对农村土地以及宅基地制度功过得失的评判上,对农民宅基地和“小产权房”屡遭侵犯的社会制度无法找到有效的宪法救济途径。然而财产是人类尊严的物质基础,因此各国宪法都注重保护公民的财产权特别是农民的类似“小产权房”之类财产的财产权。笔者通过对侵犯农民宅基地房屋私产的社会制度层面分析,发现侵犯农民私人财产权“小产权房”现象背后所暗藏的是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是现有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违宪问题,是人权保障和平等问题,进而说明了对“小产权房”的宪法保护和规制的必要性。本文立足于法社会学和法哲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实证分析和文本解读,对“小产权房”的成因、构建、可行性及其限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小产权房”基本理论、历史形成与发展、加强“小产权房”保护的理由以及完善“小产权房”宪法保护制度等若干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考查与研究,在此基础上,重建宪法统领下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增强对农民私人财产权(像“小产权房”之类)权益的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笔者希望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为完善我国的“小产权房”立法特别如何对“小产权房”宪法保护和规制提供一些思路或者建议。
     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小产权房”的基本理论。笔者首先介绍了“小产权房”概念和特征,然后运用宪法解释学的方法对宪法意义上的农民“小产权房”的财产权加以界定,进而指出它首先是一种基本人权,是农民人格独立的保障,是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支柱,是国家法治的体现。
     第二部分,我国“小产权房”的发展现状及成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阐述了我国“小产权房”形成的成因、发展和现状。
     第三部分,“小产权房”交易的现有法律状况浅析。通过对现有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文本解读,分析并得出农民关于“小产权房”交易现行规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其存在的制度性障碍。
     第四部分,加强“小产权房”宪法保护的理由。本章运用了法哲学和法社会学的观点,通过对加强“小产权房”宪法保护的客观分析和对“小产权房”宪法保护的意义进行剖析,阐明了加强“小产权房”宪法保护的理由。
     第五部分,完善我国“小产权房”的宪法保护制度。笔者从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宪法解释和违宪审查等几种途径和方面完善我国“小产权房”的宪法保护制度。
引文
1 胡锦光,韩大元著:《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1 李累:《论宪法上的财产权-根据人在社会中的自治地位所作的解说》,载《法制与科学》2004年第4期。
    1[英]哈耶克:《自由自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71-174页。
    2 焦洪昌:《物权法(草案)的合宪性分析》,法学,2006年第3期。
    3[美]道格拉斯.斯诺、罗伯特.托马斯哈:《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1 谢良兵:《北京叫停小产权房始末:已建成小产权房成难题》,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26期。
    2 王晓慧:《小产权房问题解析》,载《国土资源通讯》,2007年第27期。
    3 谢良兵、刘彦:《北京叫停小产权房始末》,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7月23日。
    4 谢良兵:《北京叫停小产权房始末:已建成小产权房成难题》,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26期。
    1 谢良兵、刘彦:《北京叫停小产权房始末》,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7月23日。
    2 李昕:《遭遇政策高压今后命运将何去何从》,载《河北青年报》2007年7月6日。
    3 魏雅华:《北京:“小产权房”法律地位之争--政府应为农民建房售房提供法律支持》,《北京纪事》2007(8),第26页。
    1 童大焕:《东方早报:“小产权房”创新意义不可低估》,载苏州房地产信息网,2007年6月26日专家评论。
    2 张琦:《新京报:叫停小产权房有助规范市场》,载苏州房地产信息网,2007年6月28日专家评论。
    1 童大焕:《东方早报:“小产权房”创新意义不可低估》,载苏州房地产信息网,2007年6月26日专家评论。
    1 韩青怀:《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的和理性思考-以小产权房现象为视角》,载《中国私法网》,2007年11月25日。
    2 韩青怀:《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的和理性思考-以小产权房现象为视角》,载《中国私法网》,2007年11月25日。
    1 韩青怀:《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的和理性思考-以小产权房现象为视角》,载《中国私法网》,2007年11月25日。
    1 王军:《“小产权”房的法律问题》,载《IT经理世界》,2007年7月30日。
    2 胡晓莉:《“预防”转为“下药”武汉小产权房能一刀切吗》,载焦点哈尔滨房地产网,2008年1月18日。
    1 高巧丽,刘欣:《农村房屋买卖法律问题探究》,载《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6月17日。
    1 韩峰:《农村宅基地、房屋买卖纠纷的立法思考及司法对策》,载《老行者之家》,2005年8月3日。
    1 陈耀东,张志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法律反恩》,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 和静钧:《小产权房的正常化》,载《检察风云》,2007年第20期。
    1 小川竹一(日)著,牟宪魁,高庆凯译:《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论》,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5期。
    2 吴克孟:《论“小产权房”的合法化》,来源于internet,2008年5月4日。
    1 刘彦,谢良兵:《“小产权房”暗战土地收益》,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26期。
    2 刘彦,谢良兵:《“小产权房”暗战土地收益》,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26期。
    1 黄爱学,杨发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及完善》,载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年7月14日。
    1 秦晓燕,孙仲彝,刘汉裔:《关于我国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产权制度的若干问题》,载宁波农经网,2008年6月6日。
    1 秦晓燕,孙仲彝,刘汉裔:《关于我国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产权制度的若干问题》,载宁波农经网,2008年6月6日。
    2 梁慧星.《宪法修正案对征收和征用的规定》,载青年法学家,2005年第一期。
    3 梁慧星.《宪法修正案对征收和征用的规定》,载青年法学家,2005年第一期。
    1 梁慧星.《宪法修正案对征收和征用的规定》,载青年法学家,2005年第一期。
    2 钟成熙:《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缺陷的经济法律分析》,载中国房地产信息网,2007年4月15日。
    1 黄发儒:《台湾地区土地法律制度与借鉴研究》,转载中国房商网,2008年8月21日。
    2 卢丽华:《加拿大土地征用制度及其借鉴》,载《中国土地》2000年第8期。
    3 李珍贵:《美国土地征用制度》,载《中国土地》2001年第4期。
    1 韩大元:“十六大后需强化宪法解释制度的功能”,载《法学》,2003年第1期。
    1 沈晓杰:《小产权房究竟是住房小康的功臣还是罪人?》,载blog.sina.com.cn\sxj,2007年12月12日。
    1 童之伟:《党的十六大后中国的宪法与法制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1卷2期。
    1、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焦洪昌著:《公民私人财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一个宪法学的视角》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何真、唐清利著:《财产权与宪法的演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王禹主编:《中国宪法司法化:案例评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谢维雁著:《从宪法到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编:《宪法的精神》,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7、季卫东著:《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胡锦光、韩大元著:《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周伟著:《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徐亚文:《程序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朱福惠著:《宪法之上-法治之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秦前红著:《宪法变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王广辉著:《通向宪政之路-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5、王振民著:《中国违宪审查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6、李忠著:《宪法监督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版;
    17、乔治敦大学法学院荣誉教授切斯特、詹姆斯、安修著:《宪法解释》,奥新纳公司1982年出版;
    1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9、[美]卡尔威因·帕尔德深:《美国宪法释义》,徐卫东,吴新平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0、胡锦光:《论中国司法审查的空间》,载《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1、唐贤兴:《西方社会私人财产权的起源、发展及其政治后果》,载《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22、肖金明、冯威:《公民财产权的制度化路径—个人权与宪政的视角》,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2期;
    23、刘坤、赵万一:《财产权制度的存在基础》,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
    24、蔡定剑:《公民财产权的法律救赎》,载《新闻周刊》2003年第38期;
    25、林来梵:《针对国家享有的财产权—从比较法角度的一个考察》,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26、李累:《论法律对财产权的限制—兼论我国宪法财产权规范体系的缺陷及克服》,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期;
    27、焦洪昌:《中国宪政的历史经验》,法学研究,2004年4月;
    28、焦洪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分析》,中国法学,2004年3月;
    29、焦洪昌:《宪法的司法适用空间》,政法论坛,2003年第3期;
    30、焦洪昌:《从法院的地方化到法院设置的双轨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1、焦洪昌:《我国宪法典中公民基本权利的完善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国法学,2002年6月;
    32、焦洪昌:《物权法(草案)的合宪性分析》,法学,2006年第3期;
    33、焦洪昌:《公民的迁徙自由权》,中国加入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法律问题研究报告,2002年4月;
    34、刘茂林:《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法商研究,2004年第三期;
    35、范毅:《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地位》,载《法学家》2000年第2期;
    36、张庆福、甄树青:《宪法监督发展趋势简析》,《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1期;
    37、陈云生:《走法治必由之路--论宪法和法律监督的制度化》,《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1期;
    38、王磊:《试论我国的宪法解释机构》,《中外法学》1993年第6期;
    39、包万超:《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违宪审查庭并行的复合审查制》,《法学》1998年第4期;
    40、胡锦光:《论法国宪法监督体制》,载《宪政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1、徐中孟.雷艳坤《认识“小产权房”的风险》.法律在线.2007年第7期;
    42、谢良兵.《北京叫停小产权房始末:已建成小产权房成难题》.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26期;
    43、李昕.《遭遇政策高压今后命运将何去何从》.河北青年报.2007年7月6日版第3页;
    44、么贵鹏 张广文.《农村小产权住宅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经济2007年第8期;
    45、张锋.《从政府规制角度看小产权房》城市开发.2007年第9期;
    46、魏雅华.《北京:“小产权房”法律地位之争--政府应为农民建房售房提供法律支持》.北京纪事.2007;
    47、陈昌锋.陆建山.《农村房屋买卖的法律困境与路径选择》.民主与法制.2007年第2期第9卷;
    48、韩清怀.《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的合理性思考--以小产权房现象为视角》.法与社会.2007年第11期;
    49、刘云生.《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河北法学.200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